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助学心得体会范文

助学心得体会精选(九篇)

助学心得体会

第1篇:助学心得体会范文

   学习助人为乐心得体会    暑假里,住在我们家隔壁的天天要出去旅游,拜托我帮他照顾一下他的两只仓鼠.

   我一向是个热心肠的人,便满口答应了,三天内小仓鼠的饮食起居我都包办了。

   我养过鸭子,我想仓鼠和鸭子都长毛,它们的习性应该也差不多吧。于是,我找了一片菜叶,放进笼子里。两只仓鼠一看到有吃的,争先恐后的跑过来。褐色的仓鼠率先跑到菜叶处,把菜叶占为己有,白色的那只只有流口水的份儿。褐色的大口吃起菜叶来,嘴巴不停地一开一合,样子可爱极了。可不一会儿,它却一动不动了,随即,一股令人作呕的臭味扑鼻而来,我捏住鼻子朝笼子里看,原来是它拉肚子了!这下我可急了:怎么办呀?……我怎么向人家交代?这不是好心办坏事吗!

   “上网查呗!”妈妈在厨房间伸过头来给我出主意。“对啊!”我立刻像一支离弦的箭一般冲到电脑旁,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开电脑。电脑开机的时间似乎变得特别漫长,我紧张得不得了,腿不停地抖,心里默念着:仓鼠啊,一定要坚持住,我马上会知道办法如何拯救你的。电脑屏幕一亮,我就上百度搜索“仓鼠拉肚子怎么办”。幸好,仓鼠抵抗力比鸭子强,只要把排泄物清理干净,再多铺一层木屑就可以了。

   三天后,我把仓鼠还给了天天。褐色的小家伙活蹦乱跳的,根本看不出大病初愈。天天见到可爱的仓鼠十分高兴,真诚对我道了声“谢谢”,我心里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助人为乐真好!我愿意继续去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学习助人为乐心得体会    讲文明,懂礼貌是衡量一个人道德的基准。尊敬长辈,爱护弱小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的后代,更应该做到讲文明、懂礼貌。

   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我知道了讲文明、懂礼貌并不需要做的轰轰烈烈,只要平平常常就可以了。记得在《今日视线》曾报道过,有一位先生多次捐献出自己的爱心,帮助有困难的人。当记者想要见一见这位好心人时,他总是不愿露面,更不愿意说出自己的姓名,人们称他为“活雷锋”,还亲昵地称他“关微”先生。通过记者的搜索,终于得知“关微”是广东一位行善不留真名的人,五年来,他共捐款72。5万元。平时都是通过电话确认救助对象,然后把钱汇过来,唯一一次露面,是在2004年秋天,利用出差之机,取走几年来的资助发票。见过他的人记得,“关微”是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他那“乐善好施”的文明行为感动了所有人。

   还有一次,有一个人因出车祸流血过多,需要输血!当《今日视线》发出报道求助时,一位来人知道自己的血型可以救人。赶紧去献血。当医生得知他刚献完不到三个月,不能在献血。可老人毫不犹豫,不顾自己的安危地再次献了救命的血!他的行为不正诠释“文明”两字的含义吗?

   我相信,文明就像一盏灯,灯亮一些,我们的身边的黑暗就会少一些。我相信,每一个人的心灵都像是一扇窗,窗户打开光亮就会进来。我相信,“文明就在我们身边”,离我们很近很近。近得触手可及。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人迈出文明的`一小步,社会将迈出文明的一大步。文明是一种力量,好像奥运火炬手传递一样,经过没人的手中,都能汇聚、释放所有人的热情。

   让我们携手起来,共同倡导“讲文明,树新风”的美德吧。

   学习助人为乐心得体会    助人为快乐之本,关心体贴他人,在他人急需的时候,能主动热情地给予帮助与照顾,急人之急,帮人之苦,忧人之忧,救人之危,在别人得到帮助的同时自已也能从中得到快乐,这是人的一种高尚行为。

   助人为乐就是共产主义世界观的体现。在闻名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途中,有许多战士把仅有的粮食、药品,甚至生存的希望让给了战友,而把饥饿、苦难与死亡的威胁留给了自己。这就是因为红军战士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在关键时刻帮助别人,是高尚的世界观的体现。是的,古代有英雄的劫富济贫,当代有雷锋精神的出现。再看一看我们现在。我们这一代是独生子女的时代。我们这一代独生子女虽然有着自信、乐观、积极向上等优点。但是也暴露出一些缺点,如自私、以个人为中心等等。要改正一个群体的缺点是不容易的事。而提倡助人为乐、热心公益却可以很好地加强当代独生子女自立、合作精神,弥补自私这一缺点。

   助人要从日常小事做起,不因善小而不为。而你助人为乐,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走进教室,随手关门,将呼呼的寒风挡在门外。当你走过卫生角,随手捡起掉在地上的纸屑。当你经过讲台,随手将零乱的讲台整理好。当你穿过马路,扶起一位摔倒的小男孩,安慰他不要哭泣。这一些平时看起来微不足道的事,都是助人为乐的表现。

   亲爱的同学,当你身陷困难时,你是否渴望得到别人的帮助?你肯定会的。同样,当别人身陷困难时,我们也要助人一臂之力。

第2篇:助学心得体会范文

首先,是在政治思想方面。记得在第一次的助理会议上,杜老师就明确要求大家要有政治意识,要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十八届五中全会的主要精神。会后自己去查看了相关的知识,意识到自己有着许多的不足,这也鞭策着我在日后的工作中要不断加强党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作为党委宣传部的办公室助理,每天接触的工作大部分会涉及到党的先进思想、方针、政策的落实与传播。长期的耳濡目染让我学习了不少关于党的先进理论知识。这使我的政治思想觉悟有了很大的提高,加快了我向党组织靠拢的步伐。

其次,在组织纪律方面。党委宣传部是一个有着严格组织纪律的部门。从工作时间的遵守到工作任务的落实,每一项工作都要严格的纪律作为保障。第一次助理会议上,杜老师着重点到了纪律要求。要求大家严格遵守工作纪律,身份要与工作相符,不早退,不迟到,不弄虚作假,团结友爱,信息保密,不造谣不信谣,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每一项任务。这让我从单个个体成为了组织的一员,让我改掉了作为个体存在时的一些坏习惯,如懒散、粗心等,提高了自身的纪律性及集体归属感。

再次,是在业务学习方面。党委宣传部是学校宣传的重要部门,这便要求我们要了解学校历史,知道学校的校训及办学精神等方方面面。在第一次学生助理会上,杜老师提问我,我校的办学精神是什么?我答错了。这一不足时刻鞭策着我,在这之后我努力去了解学校历史,认真关注学校的发展。在公文写作上,自己曾经学习过相应的理论知识,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却从来没有接触过,在刘佳老师的悉心教导下,我成功的将理论知识用于实际,写作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

最后,是在日常人员来访接待方面上。作为办公室助理,对来访人员的接待是必不可少的。三个月的时间里,在人员接待的过程中,我从一个较为寡言腼腆的人变成了一个较为善于与人沟通的人,提高了我人际交往能力与适应社会的能力。

在有了上述方面提高的同时,我自身亦还存在着一些不足。

(1)容易情绪化。当工作繁多且工作难度大时,容易产生抵触心理。情绪的波动容易造成我工作上的失误。

第3篇:助学心得体会范文

黄平县谷陇镇中心小学2班 杨乐

为深入推进贵州省极贫乡镇谷陇镇教育精准脱贫工作,根据《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印发〈省教育厅全面帮扶黄平县谷陇镇教育发展工作方案〉的通知》和《凯里学院与黄平县人民政府校政合作框架协议》,结合省厅《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2018年脱贫攻坚夏秋攻势行动令 加快推进教育脱贫攻坚战的通知》精神, 8月19日—25日,凯里学院在我镇谷陇中学开展了为期7天的小学教师全员培训。

开班仪式中,黄平县教育和科技局局长李小平局长出席会议并作了《做新时代的人民教师》讲话。对我谷陇镇全体小学教师提出了四点要求:一要做新时代教育改革的反思者;二要做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感恩者;三要做新时代教育的坚守者;四要做新时代教育的实践者。

在这短短的七天中,我们先后听取了专家王小波老师作了《教育法律法规与依法从教》、郑茂刚老师作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梁焰老师作了《教师礼仪与文明素养》、雷永芳老师作了《小学语文学科教改前沿》、于月红老师作了《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学设计》、李德莉老师作了《小学数学学科教改前沿》、乔红老师作了《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与基本乐理》、杨林老师作了《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与教学设计》、丁光辉老师作了《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基本技能》、陆勇老师作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与核心素养》、潘美莲老师作了《班主任工作实践案例》、罗永超老师作了《教研课题与校本研修》、杨正平老师作了《苗族音乐(芦笙)欣赏》、潘梅老师作了《苗汉双语教学方法探讨》讲座。

通过这次难得的培训,使我们的思想受到一次彻底的洗礼和净化,各方面的知识、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发现了自己的认知的局限性,知识的片面性。认识到作为一位最基层的小学教师,我们不只是懂一些语文或者数学基本教学方法就行,还要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培养自身良好的人文精神。只有不断学习、努力,不断提高自身的社会主义核心素养,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才能做好一名教师。因此,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要做到认真学习关于教育优先发展,教师先行的重要讲话,学习我党十八大、会议精神,严格按照总书记对社会主义新时代教师的要求做好本职工作。培养思想过硬的具有社会主义核心素养的新一代接班人。

第4篇:助学心得体会范文

2019年5月14-18日,我有幸参加了贵港市学生资助管理干部能力提升研修班的培训。本次培训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师德、师风建设《中原文化与师德建设》专题讲座;学生资助系统应用《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现场解读政策文件;资助工作实践探索,考察参观河南省外贸学校资助先进做法;红色基地现场教学,参观郑州二七纪念塔,聆听“二七”大罢工的光荣革命斗争传统和爱国主义精神事迹;心理健康调适听葛操教授的专题讲座《阳光心态与情绪调节》;管理能力提升听张建华教授、博士生导师的专题讲座《管理创新与领导艺术》等,让我受益匪浅。

本次培训有以下几点体会:

1、听郑州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领导详细讲解国家学生资助政策,让我对学生资助的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学生的资助工作,我们要认真抓资助政策落实,学生资助是重大民生工程、德政工程,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区,不能有任何问题和差错。要建立学生资助工作常态监督机制,把任务内容、进度安排、责任主体、监督方式等信息向社会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高度重视资助资金监管,完善相关制度和措施,确保资助资金安全。

在资助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目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资助育人工作的核心任务。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个核心,通过打造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等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资助宣传活动,融入各项资助实践活动,使受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参观郑州二七纪念塔,聆听“二七”大罢工的光荣革命斗争传统和爱国主义精神事迹,让我感动不已。

郑州二七纪念塔,简称二七塔,是为纪念二七工人大罢工而建。1923年2月7日,历史上罕见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风起云涌,历史的潮流不可逆转。工人大罢工指挥部设在河南郑州,为了纪念工人这种英勇不屈的革命精神,中原人民在郑州修建了一座历史古塔。1971年的“二七双塔”为双身并联式塔身,全高63米,共14层。塔顶建有钟楼,六面直径2。7米的大钟,整点报时演奏《东方红》乐曲。塔平面为东西相连的两个五边形,从东西看为单塔,从南北方向看则为双塔。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领导的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在国内外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周恩来曾高度评价“二七”革命斗争为“中国大革命前的一次启蒙运动”。“二七”革命精神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一面光荣旗帜,是对广大人民群众和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课堂。以史为鉴,可知兴衰;以人为鉴,可明得失。在这段历史中,中华民族的深重苦难历史让我震撼;中华民族前仆后继的大无畏精神是我工作的动力。

第5篇:助学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习得性无助感; 体育教育; 危害; 预防

中图分类号:G7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1-140-001

一、习得性无助感的主要心理表现

什么是习得性无助感?它是指个体经历失败与挫折之后,面临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丧失信心的心理状态与行为。当学生个体形成了习得性无助感时,会导致学习与生活中积极主动的丧失。这将给学生一生的发展带来相当不利的影响。

习得性无助个体的主要心理特征表现在很多方面。

首先学生们自我效能感低,习得性无助的学生对自己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持怀疑态度,倾向于制定水平较低的学习目标,以避免获得失败的体验。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他们往往会想象失败的场景,并将潜在的困难看得比实际更严重,力不从心之感使得他们对学习望而却步。在体育教学实践的课程中,练习跳高的学生们就非常的抵触这项运动,最大的心理障碍就是怕自己摔着,即使有防护措施,他们也很难真正做到突破自己的极限。教师在一旁鼓励学生不要畏惧,但是学生的自我效能感非常低。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这种意识会伴随着他们很久很久。

其次是消极思想和情绪失控。当学生们产生习得性无助感的时候,学生就会产生一种焦虑情绪,自信心就会受到伤害,形成“我不行我很笨”等消极的自我暗示。在这种情况下,更多地表现为烦躁、冷淡、绝望、害怕、退缩、被动、心灰意冷、自暴自弃等,使得他们的身心健康受到损害。在体育教学当中,这种学生不在少数,轮到自己实际训练的时候,总是你谦我让,老是想着自己能排到最后就排到最后。等到真正自己的时候,又是胆怯放不开,心理紧张就容易造成身体僵硬,从而更容易使身体受到伤害,也使得心理产生了一种“我很没用”的消极心理。

最后人际关系不良也是造成习得性无助感的心理表现特征,有习得性无助感的同学大多性格比较多疑,缺乏对其他同学的信任感,同时也认为自己在团体中不受欢迎,这使得他们与同学之间的关系日渐疏远,容易引起人际关系的紧张。在一些团体体育教学当中,例如跳绳运动,需要三个人来协同完成,此时同学们就比较不愿服从教师随机安排,自己挑选同自己关系较好的同学组成一队。人际关系不佳的同学受到孤独感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排斥的心理,在跳绳运动当中,也不会积极配合,从而产生习得性无助感,时间长久之后,性格会越来越孤僻。

二、习得性无助感的预防措施

有习得性无助感的学生,如果长期不能克服它,他们将会丧失一切斗志和力量,放弃一切追求,进而陷入绝望的心理困境,也会成为自我实现努力不佳的牺牲品。习得性无助感的产生有多方面的因素造成,学生身体素质的差异和学生心理心情的自我调节,以及教师和家长对待学生的教学态度和家庭教育都有很大的关系。习得性无助感的预防需要学生、教师、家长多方面的配合和引导,才能使得学生的心理更加健康。

习得性无助感的预防措施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

教师、家长的教育方式不当。有一些学生家长和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期望过高,常常提出一些超出他们力所能及的要求,使得他们无论怎样努力都达不到要求。这些学生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样做唯一带给孩子的不是动力,而是莫大的压力。而教师更高的期盼学生可以完成更加完美的体育成绩,是无可厚非的,使得学生的体育能力更上一层楼,这样做的结果很可能使得学生没有突破自己极限的能力,而是更多了点畏惧最高目标的胆怯心理。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这样的教育方式都存在很大的问题。作为家长和教师,这样做促使学生进步,但是学生在没有完成预定的目标的过程中,早早产生了习得性无助感,这无疑是最大的退步。学生无法跟家长和教师进行平心静气的交流,无法向家长和教师反映在具体体育活动中自己存在的真实问题。

习得性无助感的学生在归因模式上存在障碍,他们习惯将学习上的失败归因为个人的能力低下、智力水平低下等这种不可控的内在稳定因素,而把成功仅仅归功到偶然的运气、任务难度低等不稳定的因素,从而形成一种消极的解释风格和对失败的消极期待。这是习得性无助感学生的心理障碍,需要自我肯定和鼓励。

2.对习得性无助感学生的教育方式

2.1对习得性无助感的学生要以鼓励为主的方式,帮助他们更加自信地肯定自己的实际能力。教师和家长正确引导学生面对失败和困难,更加注重自己本身的能力和自信心,不要过多拿习得性无助感的同学与相对比较优秀的学生进行比较,对待习得性无助感的学生要多多鼓励,引导他们对自己的自我正确评价,积极面对失败和困难。

2.2引导习得性无助感的学生树立正确的目标。家长和教师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目标的同时,侧面教导学生如何树立一个自己的人生目标,并教导为之去努力。在他们生活和体育教学中,锻炼他们面对挫折和困难的接受能力,面对失败和困难,如何建立一个目标,逐步完成。培养习得性无助感的学生把努力的结果和失败的结果更加客观、正确的认识。

2.3习得性无助感的学生应该学会自己正确归因训练和创建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正确的归因训练,要求习得性无助感的学生将失败的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相结合起来,自我评价更加客观、公正,面对一些失败的因素能够正确接受。良好的人际关系朋友圈能够帮助习得性无助感的同学远离孤独,与此同时,老师应该正确引导学生提倡积极向上、平等互助的良好人际关系,使得他们在运动训练中相互帮助和鼓励。

参考文献:

[1]李林.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第6篇:助学心得体会范文

一我国高校资助工作的现状及其存在的不足

高校资助工作涉及到两个层次的工作,一是经济资助,即帮助高校贫困生解决在学习、生活方面遇到的实际困难;二是心理资助,即帮助贫困生了解自身的心理状况,分析存在心理问题的原因,使其学会调整自己的不良情绪,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1我国高校资助工作的现状

目前,以“奖、贷、助、补、减”等一系列多元化的资助政策体系在我国已初步建立,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贫困生的经济困难问题。随着资助政策的不断更新和完善,给更多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大学学业提供了坚强的支持和保障。值得肯定的是,新资助政策及配套措施采取加大财政投入、落实各项助学政策、扩大受助学生比例、提高资助水平等措施,收到了巨大的社会效益。特别是国家助学贷款的推出,将学生资助工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解决了一大批贫困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问题。

“奖、贷、助、补、减”五项合一的综合资助体系,在评价、确认受资助人方面,均通过学生个人申请、贫困学生家庭经济困难鉴定、班级测评小组进行考核,最终由院系部确定贫困学生的所受资助的等级。

2我国高校资助工作存在的不足

政府、高校、社会都在积极采取各项措施帮助贫困生走出困境,已建立的助学体系初显成效,与此同时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

首先,资助对象的认定缺乏科学的量化标准,大多数高校仍然依据三级贫困证明作为鉴别家庭困难学生的手段。然而,看似简单的贫困生证明背后却各有隐情,某些地区虚假贫困证明泛滥,真正的贫困家庭轻易得不到,一些“伪贫困生”却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轻松获得。

其次,贫困认定程序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过程中,很多高校为了做到公开、公正、公平,把贫困生的姓名、院系、家庭状况公布出来以便公众了解、组织同班级的评议小组对贫困生的家庭情况进行详细讨论和评议。对于部分贫困生而言,他们不愿意公开自己的家庭情况,这牵扯到个人隐私。甚至有些贫困生害怕个人隐私得不到保护而选择放弃获得资助的机会。事实上,保护高校贫困生隐私权不仅有利于贫困生个人身心健康发展而且有利于资助功能真正发挥学校管理秩序的稳定。

再次,贫困生审批过程中存在缺陷。人为操作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其公正性。大多数高校审批的一般流程是确定分配名额后,各班贫困生主动申请,根据学生的三级贫困证明由师生评议来决定名单,老师和评议小组的学生都会有自己的喜好和感情倾向,可能与之较亲密的学生更容易成为资助对象,而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贫困生却只能“望助兴叹”,这就违背了资助的本意。关于名额的分配,大多数高校也是依据各院系的人数来决定分配的名额,而实际上贫困生的分布并不均匀。

最后,贫困生资助反馈工作暂且缺乏。正是由于贫困生资助的后续监控职能没有发挥作用,缺乏贫困生资助的反馈跟踪资料,让“伪贫困生”有了可乘之机。纵容了“伪贫困”现象的蔓延。

二我国高校贫困生的心理现状

1过度自尊,不主动申请

贫困生一般有自卑、自闭、内心焦虑等心理困扰,而贫困生这个头衔也是他们忌讳的称号,他们不愿意将家庭情况及个人隐私公布于众,他们害怕接受别人施舍怜悯的眼光,无奈之下会放弃获得资助的机会。将自己贫困的事实隐藏起来,在得不到任何资助的情况会使自己的生活越来越糟,最终导致恶性循环。

2依赖心理,坐等要靠

现行的资助制度基本上是无偿式的,即只要学生被认定为贫困生,就对其无条件地进行资助。对于学生而言,既不需要承担义务,也不需要付出,容易造成学生过分依赖,并在心理上坦然接受,认为这是理所应得的。甚至出现老师动员曾经获得励志奖学金或助学金的学生在第二次评定时将名额让给其他困难同学时,学生完全不予接受,漠视他的需要,认为自己贫困理所应当得到资助。另外,像助学金等资助形式对学生的成绩和品行并无严格要求,导致了部分贫困生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因为学校奖学金、三好学生等荣誉的物质奖励远远不及助学金多。他们会抱着一种“国家的钱不要白不要”、“我贫困,资助名额就应该归我”等消极思想。

3勤工助学,自我资助

面对经济上的贫困,很多贫困生选择了自强自立,通过勤工助学的形式获得劳动报酬,这一举措不仅使贫困生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报酬,理解到劳动的艰辛,从而更加珍惜自己的大学生活,奋发向上;另一方面,培养了他们社会实践能力,扩大了个人的社会交往范围,对于克服他们的自卑心理也起到了一定的影响。这些同学通过助学贷款、社会兼职等多种形式,自给自足解决自己的生活开销,在申请各类助学金的时候,主动将名额让给其他有困难的同学。

三建立心理资助与经济资助相结合的资助体系

面对贫困学生,我们不仅要在经济上给予资助,更要给予其心理资助。政府、高校、社会要将心理资助和经济资助结合起来,积极采取措施,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1心理档案和贫困档案相结合,全面了解学生动态

新生入校时就应根据学校的心理普查结果,为贫困生建立贫困生心理档案,并随着形势的变化进行动态修改。通过定期对贫困生谈心交流,全面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将贫困生的心理档案和贫困档案结合起来,全面掌握贫困生的现状,以便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让他们更好地融入群体、融入社会。

2心理教育和日常教育相结合,全面提升其心理素质

(1)倡导“以学为主,自强自立”

帮助贫困生认识“苦难也是一所大学”,通过多种方式使之正确面对贫困,面对生活的磨难而不失理想和追求。尤其应鼓励他们树立逆境成才的信念,履行“以学为主,自强自立”,培养他们自强不息的品质。高校也可能通过树立那些品学兼优、自助又助人的优秀贫困生,以此激发更多的贫困生奋发向上,立志成才。

(2)营造团结互助的良好氛围

加大精神扶助的力度。师生们要以各种方式加强与贫困生的思想交流与沟通,给贫困生以更多的理解和人文关怀,让他们在集体中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在集体中更好地认识自己、发展自已、提高自己。特别作为贫困生的班主任和辅导员,更是应该无条件地关心贫困生的学习生活,通过心理疏导,培养贫困生以阳光的心态去接纳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3)进行感恩教育

除了对贫困生进行物质扶助之外,还应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对贫困生进行识恩、知恩、感恩的教育,给予真正心灵的慰藉,使贫困生知恩于心,报恩于行。学校要积极引导、教育学生将感恩意识化为行为,从小事做起,将感恩之行落实到日常行为中去,用一颗感恩的心去感受世间的亲情、友情和恩情,在接受他人关爱和资助的同时,给他人以回报,不仅懂得获得更要懂得付出。学校可以通过组织主题班会、座谈会、举办专题团日活动等形式,唤起贫困生的感恩心,也可以通过参加“爱心传递”“助己助人”等志愿活动,号召他们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去社会福利院、敬老院、孤儿院做些公益活动,让他们通过这些公益活动在奉献社会中升华自己。

(4)拓宽助学渠道,将“无偿式”变成“有偿式”

我国政府为贫困生初步建立了“奖、贷、助、补、减”的制度,主要的资助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无偿式的补助,另一种是银行助学贷款。无偿式补助是一次性将补助金额发放至贫困生手中,这将会造成一些不良的后果。一些贫困生出现了“坐、等、要、靠”等消极思想,拿助学金拿得心安理得,把家庭贫困当成获得经济资助的资本,甚至很多学校出现了“伪贫困生”。如果能在校内设立管理、科研、劳动助学岗位,助学金以勤工助学报酬的形式兑现,将助学的“无偿式”变成“有偿式”。事实上,“无偿式”资助更容易使高校贫困生产生依赖心理,不利于高校贫困生能力的培养。而“有偿式”不仅可以减少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压力,而且能够提高企事业单位参与高校贫困生资助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还可以有效地杜绝“伪贫困生”现象的蔓延。

综上所述,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初期阶段,相关贫困生的资助政策和体系还不完善,我们应该本着面对现实、积极进取,对高校贫困生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深入研究,将经济资助与心理资助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完善高校资助体系改革,从而构建多资金、多渠道、多励志和多能力培养的全新资助体系,全方位地对贫困生进行资助。

参考文献

[1]解军霞,李想.切实发挥心理资助在高校资助体系中的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0(03).

[2]杨安民.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看高校资助体系的改革[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8).

第7篇:助学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心理资助

大学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它既是学习知识的重要阶段,又是一个人的社会人格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大学是一个人最具可塑性的黄金期。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是国家为了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而建立的,但由于目前资助体系的缺陷性,使得部分高校贫困生产生一些不利于心理健康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容易引起其他更为严重的个性和心理问题,同时也会为资助工作的顺利进行带来了阻碍和负面影响。如何使资助体系在物质资助的同时关注心理资助,让贫困生以健康、阳光的心态接收国家的帮助,了解国家资助的真正意义,是高校资助体系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高校贫困生最易出现的心理问题

从整体上讲,大多数贫困学生拥有许多优秀的品质,如学习刻苦努力、生活简朴等,但从个体上讲,由于多方面的因素使得贫困生最易出现以下三点现象。

第一,自卑心理,自信心受挫。由于贫困生大学前所处的家庭环境、教育条件相对薄弱,使他们大学以前的获得信息量、知识面途径相对局限,这在与其他大学同学的对比中尤为明显,因而容易造成部分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自信心受挫。

第二,性格内向,与同学缺乏沟通。部分来自贫困地区的学生进入大学后,面对巨大的环境反差,与周围同学在经济、视野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比如,同学们聚餐,因囊中羞涩而不愿参加;想要参加社团活动,又苦于没有任何特长而退缩。久而久之,就疏远了同学,形成性格上孤僻敏感、沉默寡言。

第三,依赖心理,不懂感恩。由于长期受到国家、社会的无偿物质资助,反而使部分贫困学生及其家庭对国家资助产生了依赖心理,他们将“贫困”作为一种资本,一味地想依靠国家、社会,甚至将国家资助当作一种谋生的方式,在家坐等资助“从天而降”,不愿积极主动地寻找自我解决困难的办法。更有甚者将自身的贫困归罪于社会不公,受到资助是天经地义的,没有一点感恩回报社会之心,只知索取不懂付出。

二、当前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资助”的几点思考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解决贫困生物质、经济的困难,也要关注其可能面临的精神、心理上的问题。如何贯彻资助政策,切实做好高校贫困生的心理资助工作,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大学学业。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心理帮扶。

第一,在关注智育教育的同时学校要加强德育教育。通过引导贫困大学生正视自身暂时的物质困难,克服在困难面前产生的自卑、消极心态,解决一味“等、靠、要”的错误想法等种种“精神困难”,教育学生不断增强自强、自立意识,增强直面人生、克服困难的勇气,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通过“以工代补”、技能培训等多种方式,鼓励贫困大学生生多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着力于其能力与素质的全面提升,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活动中,着力帮助贫困大学生提高其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发展能力,让他们能够顺利走上社会,为国家的发展搬砖添瓦。

第三,加强贫困生教育引导力度,强化学生知恩、感恩、报恩教育。培养受助学生的知恩、感恩、报恩意识,让受助学生在享受社会帮助的同时也能向其他需要帮助的人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这样才能使得我国高校资助体系可持续发展下去,让更多的贫困生收益。也帮助那些受助贫困生能够更坦然的接收社会的关爱,不再背负沉重的心理负担。

三、结束语

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是为了帮助经济困难的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为国家培养下一代人才。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建立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共同努力,这将会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只有在保证贫困生物质资助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对贫困生的心理资助,才能实现贫困大学生的德智全面发展,有助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第8篇:助学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 高校;贫困生;支持体系

高校并轨扩招政策的实行,虽然让人们接受教育的机会大大增加,但高校贫困生问题却日益凸现。据《中国教育报》报道,截至2003年,高校贫困生已增至300万。这一数字仍将随着高校扩招规模的增加而逐步上升。近几年,随着国家对高校贫困生问题的重视,越来越多的贫困大学生通过各种资助政策走进校园,然而,“能上学”只是第一步,如何帮助这些贫困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各方面像其他大学生一样顺利的融入校园,完成学业,并为以后的就业打下基础,同样应该引起国家、社会、学校相关部门的重视。

学校,作为国家助学政策的具体执行者,作为贫困生学习和生活的平台,在帮助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方面,承担着重要职责。从这个意义上讲,高校更有责任构建完备而有效的贫困生支持体系。这里提到的支持体系,除了包括针对贫困生的经济资助和心理辅导这些传统支持外,也包括了对他们的学习、就业等方面支持体系的构建。论高校贫困生支持体系的构建教育探索教育探索论高校贫困生支持体系的构建

一、进一步完善对贫困生的经济资助——构建高校贫困生支持体系的根本途径

经济问题正是高校贫困生所面临的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构建贫困生支持体系的第一步,就是从经济上解决好贫困生读书难的问题。

目前,随着国家社会对高校贫困生的日益重视,高校经过多年实践,已初步形成包括奖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特困生补助等多层次并存的奖助体系。据了解,2004年6月实施国家助学新机制以来,其他各项措施用于资助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总金额约40亿元,共资助约420.3万人次。其中,用于资助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各种奖学金发放金额为17亿元,资助学生约149万人次;校内学生贷款发放金额为3.7 亿元,发放人数约10.7万人;勤工助学资助金额为8.9亿元,资助人数约138.7万人次;特殊困难补助发放金额为4.7亿元,发放人数约98.9万人次;学费减免金额为5.7亿元,减免人数约23万人。尽管我国高校针对贫困生的资助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效, 但就目前来看,助困经费不足、银行贷款困难、如何在助困中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自助自立意识等,都是高校资助体系中需要进一步解决和完善的问题。

首先,助困经费上,除了国家政府进一步加大教育投资和财政支持力度外,高校也应该根据各自的情况,积极拓宽经费筹集渠道,尽可能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捐资助学:如各种慈善机构、教育基金会、国内外企业、个人特别是部分校友的支持和捐助。在这里,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助困经费在高校间的分布极不平衡。一些著名高校政府对其的经费投入本来就比较充足,而且学校的影响力使得一些社会著名企业、团体、个人更愿意将资金往名校倾斜;但很多贫困生比例较高的地方高校则由于政府投入不足以及自身影响力弱等客观的因素在经费筹集方面捉襟见肘,从而影响助困工作的开展。

其次,进一步完善针对学生的信用资质评定系统,为助学贷款的发展扫清障碍。助学贷款也是高校针对家庭困难学生的一种重要助学渠道。目前,虽然国家在助学贷款方面从政策到具体措施上作了很多工作,但由于部分贫困生毕业后恶意拖欠助学贷款现象的存在,大大抑制了银行开办助学贷款业务的积极性。因此,一方面进一步完善学生的信用资质评定系统,另一方面加强对在校贫困生的诚信教育,都是保证助学贷款能够顺利运作的重要举措。

最后,通过各种方式减轻贫困生经济压力的同时,也要注意将助困与培养贫困生自强自立精神结合起来。在很多高校具体的助困工作中,都存在这样两种现象:一种是有的贫困生依赖思想严重,只想依靠各种有利的政策,尽可能多的从学校得到更多的资助,缺乏自强自立意识和“感恩的心”;另一种贫困生则自尊心较强,他们更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而不是单纯的“被施舍”来获得资助。因此,如何在助困工作中将“助”与学生的“付出”结合起来,应该成为今后助困工作一个主要努力的方向。在这方面,具体的建议就是:第一,在“奖、贷、助、补、免”各项具体的助学体系中,加大奖学金、勤工助学这些需要贫困生去“付出”的项目资助力度,弱化单纯的助学金性质的资助。让贫困生通过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通过自己的劳动付出来获得资助,减轻自己的经济负担。特别是勤工助学这种方式,学校可以通过适当扩大勤工助学的受助面,提高勤工助学的资助额度来实现;第二,效仿部分社会团体助学机构的运作模式,助学金部分实行有偿归还制,贫困学生在校期间接受一定数额的资助,在其工作以后一定期限内归还部分资助金额以资助其他在校的贫困生,从而增强贫困生自立和互助的意识。例如香港耕耘助学会规定,对贫困学生的资助金实行 50% 无偿资助, 另外50% 需在学生毕业后六年内还至当地团委的耕耘助学金内以资助别的贫困学生。这样做的目的可以让学生不因为资助来得容易而不珍惜,同时也给学生一定压力,最重要的是希望学生在受助的过程当中也得到一些教育,在走进社会的时候也能回报社会。

二、学校团委、学生处、社科部等机构相互配合,共同构建高校贫困生的心理支持网络

“心理贫困”是目前一部分学者在研究贫困生问题时常提到的一个词汇,它反映了目前贫困生普遍存在的在承受经济压力之外又面临的思想和心理问题:如自卑与自尊并存、奋进心态和失落心态同在、浮躁心态和实用心态交错、自信心不足等。这就要求学校除了加强对贫困生的经济资助之外,更需要学校内部各部门相互配合,加强对贫困生的心理支持,让他们和其他同学一样更好的融入校园生活。

社科部作为学校思想教育工作的主要部门,在针对全体大学生进行常规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之外,也应该有目的地开展针对贫困生的人生观教育、挫折教育、成才教育。通过专题讲座、小型讨论会等形式,特别是在课堂中穿插一些典型的案例来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在困境面前学会自我调适作为学生管理部门的学生处,首先,可以通过辅导员调查了解班上每个贫困生状况来建立贫困生个人档案。档案内容既包括贫困生详细的个人资料,也包括他实际面临的困难,以及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各种表现等。只有这样,才能在充分掌握每位贫困生的实际情况之后,有针对性的开展各项工作来帮助贫困生解决各种心理困惑。其次,建立和培训一支掌握一定心理知识和思想工作技巧辅导员队伍。辅导员作为一线工作者,其自身的素质和对贫困生问题的重视程度都会影响到具体助困工作的开展。要构建高校贫困生有效的心理支持体系,辅导员担负着重要的职能。辅导员首先要具备爱心和耐心,只有这样才能让贫困学生感受到关怀,从而产生对学校的归属感。此外,还要具备一定心理知识和思想工作技巧,这样才能针对贫困生心理上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排解。特别对于心理问题较严重的贫困生,还应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和心理咨询师。第三,增设各种专门面向贫困生的励志奖学金,有针对性的用来奖励那些在学习、文体、生活等各方面表现优秀的贫困大学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校团委在助困方面主要是配合学生处积极开展一系列活动来帮助贫困大学生。例如针对部分贫困生存在的自卑心理,可以通过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各种展示自己特长的活动,可以组织贫困生参加一些像去福利院、敬老院的“爱心助人”活动,来让贫困生感觉到自己在接受别人帮助时也同样有能力帮助别人,从而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可以针对贫困生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的障碍开展一系列相关的讲座进行指导,或者鼓励和帮助贫困大学生成立专门的互助社团或组织,让他们在彼此相似的背景中找到归属感、找到自己展示的舞台。

三、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学习、就业等方面的指导,构建高校贫困生的学习、就业支持体系

除了完善经济资助和心理辅导这些传统的支持体系外,对高校贫困生的学习、就业方面的支持常被人们所忽视。然而,无论是学习还是就业,却正是高校贫困生所面临的迫切需要指导的领域。

学习,是每位学生大学生活的主旋律,特别是对于贫困生而言,由于自身家庭条件的影响,很多时候学习对于他们而言既是压力也是动力。 在笔者所在高校的一项针对贫困生的抽样调查中,917名被调查对象中,有65%的贫困生认为家庭贫困是促进学习的动力,35%的贫困生则认为家庭贫困是影响学习的阻力。之所以有这样的结果,其实原因不难理解:大多数贫困生都把通过努力学习作为改变自己命运的途径,同时成绩的提高也意味着能够有机会获得奖助金从而帮助家庭减轻负担,这些都是很多贫困生努力学习的动因。然而,也恰恰因为家庭的贫困,使得这些贫困生比其他正常的孩子背负了太多经济和心理的双重负担,从而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并且为了应对经济的困难,他们不得不花更多的时间在勤工助学和打工上,这些都对他们的学习成绩造成影响。

因此,如何帮助这些贫困生处理好学习方面的困惑,也应成为构建高校贫困生支持体系中一项重要的工作。首先,学校应从经济资助和学习指导方面相互配合的角度出发,除了加大对学习成绩优异的贫困生的奖励幅度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以外,学校也可以考虑增设类似学习进步奖的项目,或者在助学金评定中明确加入成绩指标,对一些成绩不是特别突出,但是却不断在进步的贫困生进行经济奖励。这样一来,既可以避免部分贫困生因为成绩不优异获不了奖学金从而挫伤学习的积极性,也能让更多贫困生在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得资助的过程中促进良好学风的建立。其次,在勤工助学岗位的设置上,学校应想办法增加校园内勤工助学的岗位,特别是一些例如图书馆助手、学生信息员、教授、副教授助学助研帮手等岗位,这样可以让大部分贫困生在校园里面就能减轻自己经济负担的同时,也能或多或少对自己的学习有所帮助。第三,部分贫困生由于来自偏远地区,他们虽然和其他同学一起获得了同等的学习机会,却在学习技能、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对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方面存在差距,这也是影响贫困生学习成绩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针对这部分贫困生,学校一方面可以尝试有针对性的对他们进行相关的培训,另一方面也可以督促任课教师、班主任在与贫困生的互动中有意识的加以指导。

当就业难普遍成为大学生面临的问题时,对于出生寒门的贫困生而言,由于家庭经济困难、社会关系缺乏等客观因素以及由此而造成部分贫困生表达能力差、人际交往能力弱等原因,他们越发成为就业大军中的弱势群体。帮助贫困生就业不仅是教育公平的一种体现,从社会角度出发,它也是帮助一个经济困难家庭改善经济状况的重要途径,是实现社会公平公正的重要举措之一。因此,建立高校贫困生就业支持体系,也应该成为高校助困工作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在这里,作为高校的招生就业部门,在帮助贫困生就业方面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充分重视贫困生的就业工作的前提下,在帮助贫困生就业方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通过和学校学生处等相关部门配合,充分掌握贫困生的个人档案,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对贫困生的就业进行指导:对于缺乏自信、表达能力弱的贫困生,除了念书期间来自各方面的指导外,在毕业之前抽派专业的老师成立专门的就业指导小组,给予专门人际交往和求职技能方面的培训。

第二、对于部分优秀的贫困大学生,学校应给招聘单位重点推荐,保证这部分贫困大学生优先就业。

第三、结合国家和当地的相关政策,鼓励贫困大学生去基层就业。对于大多数贫困生而言,就业问题上他们往往更务实。因此,学校可以在这方面提供一些优惠政策,创造条件,鼓励贫困生去一些条件艰苦的地区就业。例如,来自农村地区的大学生愿意回原籍就业的话,学校可以采取给予一定经济补助或者减免部分学费的做法。像国家现在推行的大学生村官计划,其实可以鼓励更多来自农村的贫困生参与,对于报考村官并最终考取的贫困大学生,除了国家在还贷问题上给予一定优惠外,学校也应该予以一定奖励。给贫困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条件和就业机会,依靠学校单方面的努力是不够的,例如很多地方政府都在采取措施帮助贫困生就业,武汉人事局对高校毕业贫困生采取“就业指导培训,为低保家庭的毕业生安排实习并发给一定的实习生活补助,对低保家庭毕业生志愿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考试合格后优先录取,有意自主创业的贫困大学生,武汉市将根据规定给予小额担保贷款扶持等”措施。 学校应该主动和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取得联系,共同为贫困生的就业提供重要的支持。

高校贫困生支持体系的建立,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它需要高校各部门的相互支持和配合,更需要来自国家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建立高效而完备的高校贫困生支持体系,才能让那些家庭贫困的大学生真正享受到社会发展带来的成果,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公平公正。

【参考文献】

[1]贺霞.《今日看点:解读国家资助高校贫困生新政》[EB/OL]. 人民网. . 2005-08-30/2008-7-6

[2]湖北日报,《武汉市五项举措助高校毕业贫困生就业》[EB/OL] .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fwxx/wy/2007-08/14/content_716031.htm2007-08-14/2008-7-6

[3]严峻.影响贫困大学生成才因素分析[J].社会心理科学,2005(3).

[4]张耀灿、陈成文等.成才不是梦——高校贫困生的今天与未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5]王东华.高校贫困生中的“心理贫困”问题的分析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05(1).

第9篇:助学心得体会范文

一心理契约视角下的学校和被资助对象

“心理契约是组织行为学中的概念,它反映员工和组织之间在雇佣关系中彼此应付出什么,同时又应得到什么的一种主观的、内隐的心理约定,蕴含着双方彼此之间对于相互责任和义务的期望和认知。”[1]如果说资助育人是一种新型教育本体论的基础,并从某种特定的理论框架内找到自身的单纯的经验的话,那么心理契约将是一个动态的抽象环境中的精神概念。将这一理论融入到高校资助育人层面,我们可以说,心理契约融合了学校和学生实体之间的特殊反映活动。

1资助育人特定的内涵

对当下的高校和实体特定者来说,资助远远不能解决自身的某些缺憾,这种想法不是任意性的排斥某种事物,而是更加强调学生对自我世界和自身之间的认识程度,目前,学校对于贫困学生的资助围于物质的直接为总体思路,从精神到经济进行有概念和合理的布置,这样就使得我们学校的某种群体的社会责任赋予个体之间的生存处境的考验,这就要求学校为贫困学生成长提供物质保障和精神支持,搭建全方位实践平台,最终实现贫困生的全面发展。

2学生资助心理意志的规范

对学生的资助是强调那些符合人的生存需要和被我们日常行为描绘的某种特定的处于核心位置的心理价值诉求,这种有限性的诉求是构成学生期望心理的体现方式,学生对于学校的教学和管理体系中涉及到传统时代情感的哲学赋予是一个不断辩证和变化发展的逻辑延续,这将有助于从实践教育管理的角度来探讨学生的物质传统概念不同于情感诉求的多元心理,这些心理需要是和学生在受资助时期的特定生存境遇分不开的。学校从群体的道德观念和伦理束缚来找到与之相关的五个维度: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性;自强自立意识;努力拼搏意识;诚实守信意识;感恩和社会责任意识。通过这五种之间所产生的差异性来找到适合学生成长中的有用观念的物质和精神经验所托,它更加突破了传统条件下的理论框架体系。

二资助育人中引入“心理契约理论”的现实意义

在社会人文关怀环境下,摆脱一切抽象的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认同价值,来构建良好的心理契约,能够使学校和贫困学生全面清楚地了解并较好履行彼此的义务,这样的心理期望双方能更好地实现。心理契约是对学生期望的积极引导,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为基础。因此,激励学生在接受资助之后努力拼搏、不忘感恩、不忘责任的主要因素就是学校能够有效地满足被资助学生的期望和需求,这样从另外一个方面诠释了增进社会自身的认同度,符合时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心理契约能丰富被资助学生的精神体验

它强调主体和客体的情感双向互动,通过对学校资助责任的兑现可以衡量贫困生自身的行为,这种衡量是架构在对传统和现代知识体系的认同价值上和群体新构的某种行为的合理性上。在忠实于学校、教师与被资助学生之间的关系上,不同的客体所依赖的是对于现实和未来的主体的人文关照,在进行有效管理的同时,建立比单纯的经济资助管理及教育更深层的情感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2心理契约能有效激发和挖掘被资助学生的内在能力

建立心理契约,对于提高被资助学生的积极主动意识、努力拼搏意识、感恩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心理契约,被资助学生不断反思自己,在潜移默化中,被资助学生逐步将学校对于自己的期望和自身的进步和发展比较,找到自己的差距,并且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使自己不断与学校的期望值接近。

随着高校内涵型建设的深入推进,构建心理契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被资助学生的具体形象的感知,从而达到激励他们的目的,使他们在基本生活获得保障的基础上,鞭策自己不断努力前行。对于高校学生工作系统的工作人员而言,构建心理契约视角下的资助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资助管理工作成效,进而实现资助育人的最终目标。

三心理契约视角下资助育人模式的构建

构建基于良好的资助育人模式的心理契约是以双方心理期待的存在为前提的,一切有价值的理论经验将随着资助的物质体系落实而变得更加飘渺,这种飘渺不是靠资助政策的外延来解决的,是依赖于学生对于实用心理理论的统一价值判断推演出来的。在良好的资助育人心理契约中,双方的心理期待是受到两个不同的实体来互相影响的:学生、资助群体。只有互相最大化地满足双方的心理期待时,心理契约这时候才能构成与形成多元的价值和意义。同时,在构建心理契约型资助育人模式时,应充分考虑受助群体的心理要素的发展。

1制定合理期望目标

期望效用的发挥依靠个人与社会、校园环境的交融和并进。我们要激发个体学生的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将其置于社会主义社会核心价值观念体系之内。“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应指导学生根据家庭和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目标与期望,明确学生需培养的能力。将育人工作贯穿于资助的全过程。”[2]这就要求我们的资助政策是建构在追求、创造内在个体意志上的行为,表现出浓厚的资助直觉意义。

2建立内部竞争和激励机制

高校应在资助项目中建立适合本校学生发展的物质延伸理念,从各项奖助学金申报、审核到动态跟踪,建立创造性的内部竞争和个人发展激励机制,排除一些对实现个人的资助价值造成障碍的制约体制,并在实践中找到提升学生认知度和声誉的规则和制度,如国家奖学金申报答辩制度、助学成才典型人物评选、优秀学子宣讲团等,在教育引导的同时也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个体自身生命价值的实现。

3融合学生自律与社会 规则

在大学校园中,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是实施资助育人心理契约的优质土壤,其主要价值就在于强化与体现资助价值在学校这个大环境下的生存状况和对社会文化的反映。个体资助需求的满足不仅体现了某种社会功能,而且体现了某种社会意义上的文化认同和时代认同。从学生的自我管理到学校多样化的奖助及相应的惩戒形式,将更加融合个体的自律与社会的规则,学校对于被资助学生的期望转化成为被资助学生的好的行为习惯以及做人做事的标准,最终学校与学生的心理契约的交集达到最大化。

4搭建发展型资助平台

以平台为基本中心点注重资助育人的质量和心理满足,注重物象的自身所体现的意义,从而将这种压力转化成对于社会中的动力运作,实施“受助-自助-助他”型的发展型资助模式,如大力开展学生资助政策及资助成效宣传、鼓励学生勤工助学、设立校企合作实践基地,同时尽可能将部分奖助学金和义务劳动或志愿服务相结合,建议受助学生参与一定时间量的学校和社会的义务劳动或志愿活动,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的品质和感恩奉献的精神。

心理契约既属于学生个体和社会本体的物质需求,又与中国当下的社会文化息息相关。它是学校资助管理的一种新模式,以满足学校与被资助学生双方的心理需求为出发点,是学校与被资助学生之间存在的一系列的双方相互期待的总和。通过关注和了解被资助对象的行为和心理活动,并且深入分析,得出相互的期望情况,心理契约视角下的资助育人模式得以建立,进而对受助学生今后的心理和行为进行预测,为我们在新时代探寻人文伦理教育增加一些合理和适合形式的诠释和范式,最终达到对被资助对象心理活动和行为进行超前管理和积极调控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