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海绵城市的利与弊范文

海绵城市的利与弊精选(九篇)

海绵城市的利与弊

第1篇:海绵城市的利与弊范文

关键词:海绵城市;铺装材料;生态环境;透水性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7005102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全民小康政策的实施,城市化发展越来越迅速,城市的数量在急剧增多,随之而来的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环境的污染导致的雾霾问题,水资源短缺、河水污染、城市内涝、排水困难,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成为了我国的当务之急。由于城市的道路结构绝大部分都采用不具有透水性的材料,那么解决城市内涝问题的关键在于道路材料的选择。2014 年 11 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出台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标志着海绵城市的建设已被国家提升到了国家环境的高度上来。透水性铺装材料的出现正是解决我国当前城市内涝问题的关键。透水性铺装材料的使用不会污染环境,它是绿色的环保材料,为我国实现绿色中国迈出实质性的一步,同时,新兴透水性铺装材料的出现还会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2 海绵城市和透水性铺装材料的存在意义

2.1 海绵城市

由于城市扩张和环境污染等因素导致城市频频面临自然灾害,强降雨量导致的城市内涝和水灾问题使城市的稳定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地面的硬质材料铺装和城市不堪重负的排水防涝系统都是急需关注的问题。海绵城市这一新的代名词出现在人们视野中,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具有较强的弹力和适应能力,能保障城市经济和环境更好的发展。在遇到内涝和水灾时将雨水渗透到地下储存,经过净化合理利用。海绵城市的建设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必须要保护生态环境这一大自然法则。透水性铺装材料的研制与应用解决了雨水径流对道路土壤结构的破坏,减轻了城市排水防涝系统的压力,通过透水性铺装材料的使用将雨水渗透到地表,令雨水净化储存。待水资源短缺时得以利用,解决城市用水问题。

2.2 低影响开发理念

海绵城市离不开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低影响的理念是通过分散的、小规模的源头控制机制和设计技术,控制暴雨所带来的径流和污染问题,使开发区域尽量接近于开发前的自然水文循环状态。在低影响开发过程中,尽量避免因开发手段和方法造成的开发场地地质的破坏和水质的破坏问题。透水性铺装材料具有较强的透水性,可以将雨水渗透到地层表面。最大程度上保护了地质结构,遵循了保护自然这一生态法则。

2.3 提高城市雨水疏导能力

城市传统地面排水观念认为雨水排得越多、越快、越通畅,城市的排水系统越先进。实际上这种思维存在两方面局限性:一方面城市硬质铺装趋于逐渐扩张,城市防洪压力较大,许多城市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及速度难以适应城市扩张的脚步,许多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都出现了“逢雨必涝”的尴尬局面;另一方面则是这样的排水系统无法循环利用雨水,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同时,夏季降雨量增多时,由于地表径流未能合理补充地下水,反而造成城市内涝这一困局。而透水性铺装材料能够很好地克服这两个弊端,形成环保而高效的排水系统,一方面能迅速适应城市扩张的快速与大范围规模,减小城市防洪压力,缓解城市内涝;另一方面能够循环利用雨水,合理利用水资源。下渗过程中能够及时滋养植被根须,另外储存水资源,进行循环利用,在减少了水资源浪费的同时还能应急城市的用水需求。

3 透水性铺装材料的发展过程与应用

3.1 透水性铺装材料的演变

透水性铺装材料并非近现代才被发明和使用,实际上它在国内外都有着比较悠久的使用历史。青砖、青瓦、砂砾、石板等材料,都是中国古代园林与城市建设中经常使用的材料,而它们都具有良好的透水性。 欧洲的传统透水性铺装材料为也较为类似,砂石、石块与草地的结合是欧洲宫苑景园常见的景象。透水性铺装材料的产生实际起源于西方国家,但现在的透水性材料实际意义是指在古代的基础上增强其原有的属性值,对硬度,耐磨度,透水性都有较高的要求。对于现代意义而言的透水性材料在20世纪就应用于道路的建设、城市的路面建设,现在更是作为一种环保型绿色的道路建设的主要材料。

3.2 透水性铺装材料的应用

透水性铺装材料的类型可以分4类:透水性水泥混凝土材料、自然型透水材料、透水性新材料和陶瓷透水砖。透水性混凝土材料主要应用于工程和道路建设;自然型透水材料透水性新材料因其有着良好的视觉效果而多用于景观设计、园林工艺;陶瓷透水砖是烧制而成的,人行道是其最好的应用。

4 透水性铺装材料在城市道路中的应用

以前城市道路的建设采用的大多是硬质型材料,渗水效果差,在面临强降雨时,城市排水防涝系统承担着巨大的压力,严重时会导致城市内涝和水灾。为保障城市的发展,采用了透水性铺装材料进行路面建设,透水性铺装材料渗水效果显著,大大地减轻城市的排水防涝系统负担。在载重问题上,透水性铺装材料弱于硬质型材料,但为满足其载重要求,透水性铺装的路面结构应有着特殊性。透水性铺装路面的结构应该在自然土壤上铺一层透水土工织物,在其上面垫上基石和过滤层,最后再铺上透水性混凝土和透水性沥青为面层。下雨时,雨水会通过层层铺装快速进入到地质表面,形成自然循环,不会破坏地质结构。雨水渗透到透水性铺装路面后会被净化储存在土壤中,各类生物会得到充足的水分来绿化城市环境,同时为城市提供用水,解决城市用水问题。

5 透水性铺装的生态功能及意义

5.1 透水性铺装的生态功能

透水性铺装路面透水性明显优于硬质材料路面。从城市视角来看,能更好地保护地质结构,防止城市内涝和水灾同时,给城市植物提供水分,净化空气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从生态角度上维护了自然生态平衡,更具备生态功能。

(1)雨水能够快速下渗到城市土壤,还原为地下水,一方面减少了城市地面径流,另一方面使得城市下垫面能够充分地和大气进行水气交换。同时因地表径流减少,携带污染物的机率也随之降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城市污染度。

(2)透水性铺装具有良好的通透性,其表面温度及湿度要优于非透水性铺装。透水性铺装起到了调节温度及湿度的作用,即高温季节时,透水路面要更为凉爽;干燥季节时,透水路面要更为湿润。良好的透水性及透气性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城市的生态环境,使得下垫面生态空间得到了良好保护,植被根系能补充充足的营养成分,间接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3)透水性铺装中多孔隙结构能够吸收城市噪音、减少强光反射。非透水性铺装往往在降雨过后路面上存留积水,阳光强烈照射下会产生强光反射,对行人及过往车辆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透水性铺装能够很好地克服这一弊端,及时下渗,一方面滋养植物低下根系,一方面减少了地面上安全隐患。

5.2 透水性铺装的生态意义

透水性铺装材料是绿色的环保材料,对于透水性铺装材料的选择和使用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发展,有益于城市人民身心健康,很大程度上节约资源和废物利用。当今世界,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困扰着人们,保护生态环境刻不容缓。绿色建筑材料成为建筑行业中的主要材料,占着举足轻重的位置。由于透水性材料在建筑中环境绿化效果十分明显,其在原料采取、产品制作及废物处理上也都有着良好的生态性。工业废料、建筑垃圾都能用于透水性铺装材料的制作,即减轻环境污染,又提高经济效益,维护了生态环境。透水性铺装材料可以重复利用,展现出它作为绿色材料的一面。随着透水性材料的出现,作为21世纪新型绿色材料,被世界各国家追捧和推崇。透水性铺装材料也为绿化地球作出保障,是人类迈向绿化地球的重要一步。

6 结语

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使环境受到严重的影响,城市化速度在加快,城市内涝和水灾问题急需解决,海绵城市必然成为我国未来城市的主要发展趋势和潮流。透水性铺装材料完全符合作为节约资源、废物利用、保护生态环境的新时代绿色建筑材料的要求,将被得到广泛应用。为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需了解透水性铺装材料的特点及其结构,清楚掌握路面结构,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科学的保障。虽然透水性材料存在价格偏高、承载力偏小等问题,但从社会生态环境长远角度考虑,必须坚持海绵城市这一策略,实现人类可持续的生存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睿智.基于海绵城市视角的透水性铺装材料的研究[J].江苏建材,2015(6):14~17.

第2篇:海绵城市的利与弊范文

时下,地产市场高歌猛进,国人谓之暴利。故市场亦烽烟四起,战乱频仍,恒辉技长于销售,大智技长于高端,诸外地机构对我中原市场虎视眈眈,欲分之中饱私囊而后快。此危急存亡之秋,智信高举义旗,欲以创意为锋,策略为剑,力挫城池内外群夷之谋。XX丙戌之年,公司布局中原18地市,更北联京城名门大派,各路人马四面厮杀,席卷天下,并吞八荒,业务遍及省内、山西乃至深广、北京、浙江、上海,本埠市场更号称三有其一,大盘、别墅、商业、商务,纵横其间,俨然业界诸侯大户,不可谓不壮观也。

然连年征战,旅途茫茫,家国日远,将士无不思归。有隆冬腊月,积雪没膝,冷风割面,奔波于山西、南阳;有酷暑三伏,烈日当头,出没工地、广告材料市场;有夜深人静,万家灯火,咀嚼剩饭,加班到天明。常思少年壮志已去、审视今日寒酸委琐,出不敢打的、卧铺!入不敢酒吧、休闲。食则鸡蛋烙饼,宿则都市村庄,衣则左丹奴、假冒名牌。朝九晚十,一周七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此恨绵绵无绝期。比较同学之意气,创业者则车房兼备,出国者则新加坡,法兰西,衣着光鲜,转瞬中产矣!看业内跳梁小丑,胸无点墨,媚上欺下,竟乎年薪十数万!呜呼!更思量职场之上,日日逢迎,强颜欢笑,西装革履、内心彷徨,逢席必喝,每喝必吐,屡屡卑躬屈膝,渐至颈椎劳损。呜呼呜呼!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公司高瞻远瞩,鸿图已展,逢案必接,遇仗必打,三五千亦可,三五万亦可,开怀畅迎,意欲包揽天下,训曰客户即是上帝,此诚乃上下左右大小荤素通吃之战略也!既而我辈夙兴夜寐,人人常备白加黑,兼习得乾坤大挪移心法之连轴转,左右其手、东墙西墙不亦乐乎,智信制造享誉业内,货美价廉,我等流出的是血汗,公司收获的是人民币。机器转动,财源滚滚,有始无终。

公司委我以重任,寄与厚望。然我自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领导之明。左右逢源,奋力杀贼,奈贼何其之多也!弹指一年又过,窃自思之,自居经理之位以降,碌碌无为,上无以报领导知遇之恩;肝火旺盛,内分泌失调,屡屡失态,下愧对同仁袍泽之情,更有负公司之重托与期待。虽无舞弊弄权、结党营私之弊,但所作所为所思所献,与公司、领导之厚望相差甚远。挟泰山而超北海,非不为也,实不能也。

忝居高位,尸位素餐,心下忐忑,惴惴不安,三更大呼而醒,汗涔涔而透衣襟。

汗颜无地之余,深感让贤乃唯一之举。福泽境地,有德者居;人贵自知之明,己所不能,让能者为之。智者竭其虑,能者施其技,贤者献其忠,勇者尽其力。

第3篇:海绵城市的利与弊范文

雨水再利用概念的定义和发展史

1.雨水再利用概念的定义目前,城市雨水利用与以下几种方式:(1)屋面雨水收集利用:利用屋顶做集雨面收集雨水,用于家庭、公共设施和工业用水等非饮用水,如浇灌、冲厕、洗衣、冷却循环等中水系统。(2)屋顶雨水花园:屋顶的雨水花园能够削减径流量、减轻污染和城市热岛效应、调节建筑温度、美化城市,对城市美化和净化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3)小区综合雨水渗透系统:绿地入渗,维护绿地面积,同时回补地下水。(4)雨水回灌地下水:在一些有符合的地质条件的地方,进行雨洪回灌,人工补给地下水。从技术上来划分,又可以分为雨水收集技术、雨水渗透技术、雨水储存技术、雨水控制与处理技术。早在20世纪60年代日本就开始收集和利用路面上的雨水,到了70年代就开始修筑集流面用来收集雨水,并开始研究雨水回灌地下水技术。2.雨水再利用的发展海绵城市城市的概念在近些年提出,这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降水自然灾害等方面能够具有良好的“弹性”,也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在国际上用语称之为“低冲击开发”。低冲击开发,(Low-ImpactDevelopment,简称LID),是发达国家新兴的城市规划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发展起的暴雨管理和面源污染处理技术。其基本内涵是通过有效的水文设计,综合采用入渗、过滤、蒸发和蓄流等方式减少径流排水量,使城市开发区域的水文功能尽量接近开发之前的状况,这对建设“绿色城市”、“生态城市”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雨水再利用在景观园林中的典型工程分析

1.雨水花园雨水花园是面积稍大的种植洼地,可以使用灵活多变的景观颜色,可作为较大的景观设施,成为公共的休息空间。雨水花园对场地的要求还是很多的,场地的面积、土壤类型、周围建筑的影响、坡度、太阳朝向、现有植被等都需要考虑。雨水花园的土壤不应太紧实,要方便雨水下渗,但土壤含沙量过大是不利于储水的,所以要混合有机质增加土壤的含水能力。如果土壤表层铺有覆盖物,则能够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帮助更好的蓄水。美国波特兰市MountTabor中学将一个利用率不高的沥青停车场改造成了雨水花园,结合了艺术、教育与生态功能的特点,让孩子们可以接触到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功能景观。2.屋面绿化雨水收集利用包括雨水的收集、处理、储存和利用,主要用途有景观、灌溉、洗车、冲厕、浇洒等。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有多种模式,例如水箱分为地上式或地下式,设备安装有室外或室内等。屋面雨水收集利用系统中各组件的选择要考虑许多因素,但是不管何种系统模式及其复杂程度,总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基本组件:(1)收集面(2)集水槽和雨落管(3)弃流装置(4)处理与储存设施(5)水泵(6)消毒装置3.屋顶绿化屋顶绿化可以广泛地理解为在各类古今建筑物、构筑物、城围、桥梁(立交桥)等的屋顶、露台、天台、阳台或大型人工假山山体上进行造园,种植树木花卉的统称。屋顶绿化对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改善日趋恶化的人类生存环境空间;改善城市高楼大厦林立,改善众多道路的硬质铺装而取代的自然土地和植物的现状;改善过度砍伐自然森林,各种废气污染而形成的城市热岛效应,沙尘暴等对人类的危害;开拓人类绿化空间,建造田园城市,改善人民的居住条件,提高生活质量,以及对美化城市环境,改善生态效应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雨水再利用产品设计比较工程建设的优势应用于景观和市政方面,施工程序复杂、开挖程度高,每一次建造和维护都需要较大的人力物力。排水系统易渗漏、更新困难等问题。产品大批量的工业化生产的优势,安置方式的优势,成本优势,模块化优势,更新换代快的优势,外观造型优势。

第4篇:海绵城市的利与弊范文

知来处,方知去处。反思不是为了全面否定,而是为了更合理地前行。我们必须客观认识到围绕港口城市进行产业布局乃至发展重化工,在中国经济发展历程中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不能全盘否定其合理性和必然性,重要的是如何趋吉避凶,求得生产发展和生活安全的双赢。

综观世界各发达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历程,以临港经济为枢纽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双轮驱动是一个惯常路径。世界因贸易和交换而连接,港口因其地缘便利,天然拥有集聚资源发展经济辐射海内外的优势,也因此吸引各路资本和人群前往,以港兴城、以城促港的良性循环屡屡展开。全球各主要经济带和国际性大都市均沿各国重要港口枢纽兴聚发展,即为港城互利共生之明证。

中国港口城市和临港经济的发展,也大体遵循了此一路径。自近现代以来,中国经济的重心地区多为海港城市及其附属地带,及至改革开放年代,随着中国加入国际经济体系的步伐进一步加快,此一特征更加明显。这些地区同时也是中国特大城市密集出现的地带,形成了令人瞩目的绵延城市带,这些城市群和城市带对促进当地经济的融合与产业合理分工布局发挥了至关重要的枢纽作用。

在看到中外临港经济发展和港城共生共荣此一共性规律的同时,也应看到临港经济在中国发展时由于中国特有的政经结构和发展时段所被赋予的中国特色及其得失,如此方能更好地厘清和反思临港经济的迷思,并决定下一步发展的路径。

具体而言,在临港经济发展的第一阶段,港口和城市共居一地,工业、商业、港动和人类居住混杂在一起,以上海为代表的近现代中国港口城市的发展在此一阶段与国外毫无二致。在第二阶段,美国从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开始,欧洲自70年代开始,临港产业搬离城市,原在市中心的港口设施逐渐被废弃,港口和城市开始分离。与国外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相比,中国在此一阶段港口与城市也呈分立发展的特点,但原因并非是临港产业搬离城市,而是因为有意识地加强工业化和抑制城市化,或先工业化后城市化,由此导致工业发展与城市发展的人为分离。

进入改革开放阶段后,中国沿海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双轮驱动战略开始启动,中国的港口与城市发展也开始呈现出比较明显的中国模式,其分分合合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国特色的土地经济的驱动。

在改革开放的前半程,由于旧城改造的需要,港口城市纷纷出现城内产业向港口集聚的趋势,以便为城市自身的发展腾出空间,不过由此导致的港城分离也弊端渐显,一方面是城区的产业空洞化,一方面是临港开发区的孤岛现象,也因呼吁此港城融合之声一直不绝于耳。

后来随着城区土地利用空间的日益蹇促和临港产业集群的日益勃兴,以及相关开发区类城市功能的日渐完善,城市化和工业化合流、港城融合协同发展的势头渐次出现并成一时潮流,而尤以环渤海地区为盛。与此相伴的是各临港开发区纷纷改换门庭为新区,此前过渡性质的管委会模式也让位于功能齐全的新区区委区政府模式,天津滨海新区的横空出世即为显例。

吊诡的是,此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再度合流,恰逢沿海经济带勃兴下的临港重化工产业大发展的时刻。化工围城固然不无夸大之嫌,但城市发展边际的扩大及其与重化工产业集聚区的交汇,无疑增加了城市生活的风险系数,而2008年金融危机后“四万亿”计划向重化工业的倾斜、地方政府固有的GDP指标情结和招商引资竞夺战、相关部门重引进轻管理以及安监部门和规划部分的推诿扯皮,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此次发生在天津港的特大事故警醒人们反思,并下大决心对临港经济发展和港城融合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纠偏。中国特殊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以及人口分布状况,决定了我们在布局临港经济时必须慎之又慎,实行严格的功能分区规划管理,充分留足安全生产和生活半径。

第5篇:海绵城市的利与弊范文

关键词:隧道 一次浇筑 混凝土 整体道床

1 工程概况

广州市轨道交通四号线线路北起萝岗新区,经科学城、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东圃、琶洲、官洲生物岛、大学城、石、东涌、黄阁等地,南至南沙新港止,线路全长约68.96km,其中地下线29.14km、地面线1.5km、高架线38.32km。最小曲线半径295m,最大超高设计值120mm,最大线路纵坡为29.4‰,允许未被平衡加速度为0.4m/s2,曲线超高顺坡在缓和曲线或圆曲线两端直线段完成,顺坡率一般不大于2‰。轨底坡采用1/40,车辆轴重14t;最高行车速度90km/h。

施工的广州地铁四号线大学城专线段全部为地下线。

2 混凝土整体道床一次浇筑的关键问题

首先,钢轨支撑架作为一次浇筑整体道床的重要施工工具,公司以往采用的钢轨支撑架承载轨道的横梁都比较宽厚,厚度远大于轨底到道床面的净空高度,并且传统钢轨支撑架承载横梁为一体结构,在隧道内施工,受隧道限界影响,道床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钢轨支撑架将无法从轨下取出。其次,由于工期紧,隧道未贯通,作业面分散,且下料口间距较长,采用哪种方式将混凝土运送至浇筑面也是施工需要研究解决的关键技术;需通过试验研究采用混凝土养护剂养生的可行性。

3 解决方法

3.1钢轨支撑架设计加工

轨底距道床面的距离是限制钢轨支撑架的一个关键因素。经统计广州地铁四号线的最小距离为40mm,决定在轨下部分采用30mm厚钢板代替传统设计的矩形钢横梁,虽然理论上钢轨支撑架设计承载强度和刚度能够满足要求,但仍需进行试验检测,设计出最合理的结构,确保施工后轨道各部尺寸满足规范要求。

根据钢轨支撑架设计图纸,加工出10套样品。在铺轨基地组装25m轨排,进行现场模拟架轨试验,检测钢轨支撑架强度是否满足要求,在使用方面是否满足要求;绘制了最终的加工生产图,进行批量生产,并在后续施工中得到了进一步的验证,切实可行。

3.2混凝土运输方案

在广州地铁四号线轨道工程施工中,由于工期紧,必须要在隧道未贯通的情况下,分段施工,那么混凝土的运送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主要采用轨道车和泵送两种方法。

3.2.1轨道车运送混凝土方法

整体道床混凝土都是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经汽车运输至轨排下料口,在下料口安装有溜槽,混凝土从汽车卸至溜槽内,经过溜槽进入装进放在平板车上的三个灰斗内,再用轨道车运送至铺轨龙门吊工作区域内,用三台龙门吊吊运至作业面浇注。浇筑完毕,铺轨龙门吊将三个空斗吊回到平板车,轨道车返回,以此反复进行。混凝土浇注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密实。

对于采用轨道车运输混凝土,与之配套的设备是溜槽。溜槽设置采用多节组拼,在地面轨排井口设置一个漏斗,根据井深采用多节溜槽按照计算的角度连接,角度的选择主要考虑混凝土通过溜槽自流到平板车上的漏斗内为合理角度。角度一定要合适,角度过大,容易造成混凝土离析,角度过小,溜放速度会很慢,影响施工进度。

采用轨道车运输混凝土,合理的运距应控制在5KM,混凝土从卸车溜放开始,经轨道车运输到作业面、铺轨小吊吊运灰斗浇注,整个过程时间不超过1小时,控制在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内,反之超过初凝期,混凝土不可用。

3.2.2泵送混凝土的方案

在下面这三种情况下,宜选用泵送方式:第一种是隧道未贯通,必须采用泵送方式。第二种是区间距离较短的情况宜采用泵送方式。第三种情况就是下料口距离作业面比较远,达到七八公里的时候,不宜采用平板车运输时,可考虑采用泵送的方式。在运输距离比较远的情况,在确保安全,轨道车限速的时候,每运输一次混凝土到达作业面需要半个小时左右,加上气温高和运输过程中的震动,混凝土容易出现凝结的情况。

泵送混凝土是指通过输送管道浇筑流态混凝土,因而对混凝土的要求非常严格――不但要满足设计规定的强度和耐久性要求,还要求混凝土具有能顺利通过管道、摩擦力小、不离析、不阻塞和粘塑性良好等性能,也就是要求混凝土有良好的可泵性。经泵送水检查确保正常后,采用下列方法之一混凝土泵和输送管内壁:a.泵送水泥浆;b.泵送1:2水泥砂浆;c.泵送与混凝土内除粗骨料外的其他成分相同配合比的水泥砂浆。对混凝土已浇筑完地段拆下来的输送管道采用湿托把把管壁内的残留混凝土清除干净,在未拆除的管道内塞入海绵球,使用地泵将海绵球吹出,管内剩余混凝土也会同时被清理出来,然后将空压机接入管道,在管道内置入两块海绵球,海绵球之间加水,然后进行反复擦拭管壁两遍,即可将输送管道清洗干净。

采用地泵输送混凝土的施工方案,将很大程度上缓解隧道内施工组织压力,可以缩短浇筑混凝土的时间。每个工作面备有至少600m的混凝土输送管道,地泵1台,并配有部分90度、135度弯头管。

3.3道床混凝土养生

由于轨道线路混凝土整体道床施工区段狭长、分散,在水源充足的情况下,应采用洒水养生,这样比较经济,也容易操作。经施工实践,应用纤维网布等覆盖新浇筑的混凝土,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能够更好的达到养生目的。

4 混凝土整体道床一次浇筑工艺流程

4.1作业内容

基底清理、凿毛(盾构不需要),架走行轨、架轨排、铺设钢筋网、立模、调轨、浇筑道床混凝土、拆模、养生。

4.2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基标复测架走行轨铺底部钢筋架轨排粗调布钢筋网焊接道床立模精调轨道、隐检道床混凝土浇筑抹面复检轨道养生拆模、拆架整修养护。

4.3施工过程必须严格按规范标准及设计文件要求施工,同时需注意以下问题:

(1)每次施工前,对常用的道尺、方尺等量测器具进行校核,不标准或未经检校的量具严禁使用。

(2)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基标的保护,不得破坏。

(3)在绑扎钢筋前必须把基底进行彻底清理,浇注混凝土前需再次检查,彻底清理。

(4)混凝土坍落度必须按规范要求检测,并有记录,不合格混凝土严禁使用。

(5)伸缩缝沥青木板按严格按道床伸缩缝截面尺寸加工,并应垂直线路方向,

固定牢靠,不得歪斜,车站范围左右线尽量对称布置,同时在土建有沉降缝的地方道床一定要设置伸缩缝,水沟地方也必须设置伸缩缝木板。

(6)浇注混凝土前,再进行一次精细调轨,特别是变坡点、钢轨接头处及曲线地段更要加强,同时对轨道模板、钢筋各部几何尺寸复核调整。

5 结语

通过广州地铁四号线(大学城专线段)轨道工程整体道床施工实践,证明所采用的一次浇筑整体道床施工工艺切实可行,实现了工程分区分段流水化作业,有效的确保了施工工期,工程于2005年9月底顺利通过竣工验收。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不断发展,在轨道整体道床施工过程中,具体采用哪种施工方法,还有待进一步摸索改进,需根据不同工程情况合理确定,但应尽量考虑机械化、信息化施工,减少劳动强度和人为因素的干扰。一次浇筑整体道床施工方法已经成为城市轨道交通整体道床施工的主流方法。

参考文献:

[1]李惠民.土木工程施工技术[M].北京:中国出版社,2002.

[2]GB50299-1999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

第6篇:海绵城市的利与弊范文

一、绵阳市工业发展现状及工业发展环境评价

(一)绵阳市工业发展现状

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96.6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156.7亿元,增长12%。规模以上企业实现现价工业总产值338.6亿元,可比增长20.9%。实现工业增加值84.7亿元,同比增长14.6%。工业实现了两个历史性的突破,即: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300亿元大关,工业增加值首次突破80亿元大关。同时,规模以上企业工业经济综合指数达到141.4,比上年同期提高13.8个百分点。

尽管绵阳的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工业产业结构不协调,长虹一枝独秀,其他行业发展相对滞后,行业结构出现明显的断层;二是企业的产权结构过于单一,企业组织制度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运作,不利于绵阳工业竞争力的迅速提高;三是新产品开发的潜在优势未能得到有效发挥,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滞后;四是未能形成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的产业集群,企业配套较少,相互之间关联度低;五是私人资本少而分散,生产要素市场不发达;六是亏损企业面扩大;七是企业家和营销人力资源不足等等。这些因素都影响着绵阳工业进一步增长的空间。

(二)绵阳市工业发展环境评价

课题组对市内38户企业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全市工业发展环境一般,比以前有所改善,但仍存在许多薄弱环节。

1、工业发展环境的基本评价。

38户企业中认为绵阳投资与创业环境较好和很好的有8户,占21%;认为一般的有23户,占61%;认为较差和很差的有7户,占18%,表明绵阳市投资与创业环境一般偏好。从投资者信心指数看,认为近年来绵阳市投资环境改善或逐步改善的投资者占到了被调查企业的71%。被调查企业中投资信心不确定的企业近三成,这一方面说明了未来投资环境的改善有较大的空间,另一方面也说明投资者对投资环境在未来的改善具有良好的预期。

绵阳工业发展环境最具吸引力的因素

认同率(%)

排序

绵阳科技城建设

57.9

1

在四川的区位优势

52.6

2

社会环境安定

47.3

3

稳定增长的经济水平

44.7

4

优惠的政策

42.1

5

交通便利

41.7

6

有企业集群氛围

40.2

7

丰富的人力资源

39.4

8

靠近科研院所、大学

38.1

9

市场潜力大

36.8

10

2、软环境评价。

绵阳市工业发展软环境综合得分为71.47分(满分100分),其中社会政治环境75.3,生活环境74.1,舆论环境73.2分,社会文化环境71.2,法制环境建设70.1,政策环境70分,服务环境69.7分,产业环境69.5,人力资源状况68.7分,政务环境68.2分,市场环境67.3。可见,构成软环境的各项指标评分均不高,基本上属于中等或中等偏下水平。

绵阳市工业发展软环境评价

项目

非常满意率(%)

比较满意率(%)

基本满意率(%)

不满意率(%)

综合得分

社会政治环境评价

21.1

60.5

15.8

2.6

75.3

生活环境评价

15.7

52.6

29.1

2.6

74.1

社会文化环境评价

13.1

50.0

31.7

5.2

71.2

法制环境建设评价

10.5

42.1

39.6

7.8

70.1

宏观经济环境评价

10.5

42.1

36.9

10.5

69.5

市场环境评价

7.8

39.6

49.1

10.5

68.6

软环境调查表明:

(1)对政府在招商引资和利用外资上所持态度及发挥的作用比较满意。在绵阳,绝大多数企业有投资信心和安全感。

(2)城市环境、生活条件让企业比较满意。投资者看好的是绵阳的居住条件、饮食条件和人身安全保障。

(3)外商对投资过程中所处的公共关系基本满意。据调查,企业与政府部门的关系满意度达94.8%,不满意度仅为5.2%;与顾客的关系满意度达97.3%,不满意度仅为2.7%。

(4)对涉外法规和投资政策评价中等。企业对投融资的地方性法规、有关劳资关系的地方性法规表示满意和基本满意;对市场进入政策、互惠政策、投资产业和区域导向政策等满意度较高;对有关保护政策、税收政策满意度略低。

(5)对科技条件比较认可,但差距不小。其中教育水平满意度为86.6%;对当地工业配套程度及技术水平满意度达83.9%,对人才素质满意度为81.8%。但科技条件距企业的需求和要求还有差距,人才素质、工业配套程度及技术水平和教育水平不满意度还分别达18.2%、16.1%和13.4%。

(6)政府部门的工作作风有待进一步改进。10.5%的企业表示非常满意,42.1%的企业比较满意,42.2%的企业基本满意,而表示不满意的仅占5.2%。当被问及是否受到过政府部门的刁难、勒卡时,5.2%的企业回答经常受到,42.1%回答偶尔受到,52.3%企业回答没有受到过。当被问及到政府部门办事是否遇到需送礼、请客才能办事的情况时,2.6%回答经常需送礼,13.1%回答偶尔需送礼,7.9%回答经常请吃饭,21.0%回答偶尔请吃饭,71.1%的企业回答没有遇到过。当被问及政府治理“三乱”的效果如何时,5.2%的外来企业表示非常满意,26.3%比较满意,50.1%基本满意,而18.4%的企业表示不满意。企业认为纠正政府部门工作作风问题应重点解决三大问题:一是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企业认同率为65.8%;二是、弄权勒卡,认同率为73.7%;三是有章不循、有法不依、徇私枉法、执法犯法,认同率为68.4%。

3、硬环境评价。

投资者对绵阳市工业发展硬环境的总体评分为75.9分,处于中等水平,高于对软环境的评价。其中,生态环境、通讯状况及服务、市容市貌、城市管理分值较高;水电供应状况、土地使用、资金的供给满意度较低。

绵阳市工业发展硬环境评价

项目

非常满意率(%)

比较满意率(%)

基本满意率(%)

不满意率(%)

综合得分

生态环境

28.9

49.9

23.8

81.5

通讯状况及服务

28.9

47.3

23.8

80.7

市容市貌

26.3

47.3

23.8

2.6

79.8

城市管理

23.7

44.7

29

2.6

77.2

基础设施

23.7

44.7

29

2.6

75.6

运输状况及服务

23.7

42.1

29

5.2

74.7

水供应状况

18.1

39.5

34.6

7.8

72.1

电力状况

18.1

36.9

37.2

7.8

71.3

土地使用

15.5

34.3

39.7

10.5

69.1

资金的供给

11.2

22.4

50.7

15.7

66.8

硬环境调查表明:

(1)对交通、通信满意度较高。

(2)对商业设施条件比较满意。对仓储设施齐备程度、商品分销渠道畅通程度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合理程度满意度均超过88%。

(3)对资金的供给满意度较低。不满意度为15.7%。其中对资金的充足程度、融资方式多样化及融资渠道的畅通程度不满意度均在17%以上。

(4)对土地使用满意程度达89.5%。对企业投资地所处地理环境适宜程度最满意,满意度达94.8%;对办理土地使用手续的简便程度和地租价格评价较低,分别有20.8%和18.2%投资企业表示不太满意和不满意。

(5)对劳动力资源供给满意度达92.2%。其中,对劳动力价格便宜程度满意度最高。但对劳动力素质满意度较低,有18.3%的企业对劳动力素质还不满意。

4、企业内部环境评价。

企业对改革中主要障碍的认同率,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为60.5%,市场体系不健全为50.0%,政府转变职能滞后为42.1%,历史包袱沉重为40.0%、缺乏激励和约束机制为40.0%、产权不明确为21.1%。

(三)矛盾和问题

1、政策落实不力,政令难以畅通。有的外来客商认为绵阳在软环境存在几个明显反差:一是政策规定很多,非常优惠,执行起来梗阻也很多,到位率低;二是招商时承诺很多,兑现很少,领导变动后遇到问题无人负责;三是管事的部门多,办事的部门少,收费的部门多,解决问题的部门少,领导层的态度好,办事人员的作风很难让人接受;四是落实各项政策的会议多,解决具体困难的实事少。

2、偏重前期招商,忽视后期养商。有企业反映:“谈合同时什么都答应,等开业后很多都变成不行,企业生产经营和发展经常碰到难题”。一是优惠政策的落实存在两头急、中间慢的现象,执行部门有时不按政策办事;二是有些政策执行没有连续性,缺乏监督机制;三是政策的制定过于宏观,缺乏行业指导特色。

3、金融支持不够,企业融资困难。多数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反映资金紧张,融资渠道少。由于银行信贷手续繁琐、条件苛刻,企业贷款十分困难,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发展。

4、缺乏经营管理人才优势。许多企业反映在当地很难聘到懂技术、会管理的高、中级人才。

5、法人治理结构仍不完善,国有股本比重依然较大。一些企业虽然进行了公司制改造,但在实际运作中仍不能完全按“公司法”的规定运作。由于企业股权结构较为单一,企业成立的“新三会”(董事会、股东会、监事会)仍有“流于形式”的现象。

6、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半数以上企业认为“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是推进企业改革主要障碍。社会保障范围窄,社会化程度低,保障功能不健全,使得企业在推行改革过程中主辅分离有难度。

二、沿海六城市改善和提升工业发展环境的主要做法及启示

课题组先后赴温州、杭州、苏州、青岛、烟台、大连六城市就工业发展环境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沿海六城市工业发展的现状

2003年沿海六城市工业发展情况单位:亿元

GDP

全部工业销售产值

规模以上的工业实现的销售产值

个体私营企业的销售产值

2003年

比上年

增加值占GDP

2003年

比上年

增加值占GDP

2003年

比上年

增加值占GDP

温州

1220

2274

17.3%

51.7%

1050

20.8%

86%

1350

24.1

50%

杭州

1780

4237

20.3%

44.7%

2327

22.1%

69.4%

1993.8

86.6%

30%

苏州

2802

4153

22.2%

59%

2253

25%

79%

1228

33.1%

40%

青岛

1780

2559

19%

52%

2742

32.8%

38.1%

1176

23%

29.3%

烟台

1316

2493

18%

53.32%

1772

47.8%

39.5%

1489

35%

55.9%

大连

1632

2792

24.7%

48%

1542

24.8%

24%

1087

18%

15%

2003年沿海六城市利用外资情况

温州

杭州

苏州

青岛

烟台

大连

2003年合同利用外资

81.7

13.04

124.96

80.06

41.1

45.25

比2002年增长

27.6%

41.5%

24.1%

44.9%

29.3%

51.6%

2003年实际利用外资

44.12

5.02

68.05

40.34

20.5

12.11

比2002年增长

23.3%

22%

41.4%

68.8%

71%

37.9%

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数

37

83

64

30

56

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数

93

188

95

88

95

外资企业数

4563

4252

9400

5346

3742

4957

单位:个、亿、美元

其中:苏州台资企业已达3297家,总投资257.28亿美元,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有230多项,3000万美元以上的有30多项,台湾排名前百位大企业和上市公司有120余家在苏州投资举办了250多个项目,平均单个项目合同外资2400万美元。

杭州销售产值过100亿元的企业有2家,过50亿—100亿元的企业4家,过40亿—50亿元的企业16家。

青岛销售产值过100亿元的企业达3家,先后有5个品牌商标被国家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二)沿海六城市改善和提升工业发展环境的主要做法

1、硬环境。

温州、杭州、苏州作为长江三角洲经济都市圈三座重要的中心城市,毗邻上海这一国际大都市,具有区位优势及中心城市的集聚和幅射功能。据统计,苏州高新技术开发区,8万名员工中有博士700人,硕士10000人,学士20000人。温州、杭州、苏州已成为人才精英的汇集之地,为构筑工业经济的创业平台,打造部级乃至世界级的工业基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条件。

大连、烟台、青岛都是港口城市,拥有海陆空全方位的集疏运系统。大连每周发出的国际航班达40个,27家外资金融机构在大连设立了分行或代表处。大连已成为东北地区的国际航运中心和汇集国际资本中心。这种外连国际市场,背靠内陆腹地的优势,为实行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增添了巨大动力。

2、软环境。

(1)舆论环境。

苏州市始终坚持:经济的发展起步于对外开放,实践于解放思想,得力于外商企业。把“外商的生命财产安不安全,办事方不方便和投资赚不赚钱”作为各级各部门工作的出发点和服务的宗旨,形成了工业发展精神动力和思想导向。

(2)政务环境。

苏州成立了立即办办公室,24小时值班,一般项目24小时内答复,500万美元以下72小时内答复,500万美元以上5天内答复;外商前来投资办企业,从申请审批到办好相关手续不超过7天。

大连对政府行政审批中承诺时间内办不结的,即视为批准。对民营企业登记的认定采取“无禁即通”,凡国有和外资企业可以投资的领域,都允许民营企业进入,对登记企业场所放宽到住宅;企业注册资金放宽到一元人民币。

青岛工商局实行了企业登记注册网上并联审批,进一步缩短了行政审批时间。世界500强之一的美国爱默生控股有限公司来青岛投资,当天就取得营业执照。

(3)政策环境。

①税收政策和土地使用政策。

据资料分析,这六个城市基本规定是:被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所得税,其中出口产品产值达到当年总产值50%—70%以上的,减按10%的税率征收所得税。新开办的高新技术企业,免征城市房地产税和车辆使用牌照税,于投产之日起,免征所得税2—5年。其中,苏州规定外商来开发区投资办企业的所得税税率为10%,所得税的减免期为免5年、减5年;同时,以低廉的地价出让土地,免征地方税、免征土地使用费5年,以后减半交纳。

②财政支持政策。

大连的优惠政策是:科技含量高的项目包括部级或国外知名科研开发机构或开发中心的项目、国家两院院士、著名专家学者的研发项目、“863”、“973”等部级项目、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的或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的项目、其它代表国内外领先技术水平的项目享受40%—60%的财政补贴。

投资规模密度高的项目:投资在5000万美元以上,投资密度在500美元/平方米的项目,给予财政补贴50%;投资在3000万—5000万美元,投资密度在400美元—500美元/平方米的项目,给予财政补贴30%—50%;投资在1500万—3000万美元,投资密度在350美元—400美元/平方米的项目,给予财政补贴15%—30%。

③奖励政策。

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定,对效益好、技术含量高、符合新技术产业发展方向的新产品,在投产后3年内可按销售利润提取5%—10%奖金奖励开发新产品的人员。

烟台开发区的奖励政策规定,工业项目新增税后利润2000万元以上,农业项目150万元以上,奖金按利润的10%提取;工业项目新增税后利润150万元以上,农业项目100万元以上,奖金8%提取;工业项目新增税后利润100万元以上,农业项目50万元以上,奖金按利润的6%提取;工业项目新增税后利润50万元以上,农业项目30万元以上,奖金按利润的4%提取。如项目属集体,首席主持人所得奖金不低于总数的50%。企业提取的奖金从成本中列支,免征奖金税和个人收入调节税。规定:凡给开发区引荐高新技术项目者(内资),按投资额大小,奖励人民币1—10万元;凡引荐外商投资的,按外商实际到位资金的5%发给奖金,并免征个人所得税。

温州对新产品开发人员按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进行评分论奖,得特等奖者奖金50万元,得一等奖者奖金30万元。对获特等奖和一等奖的首席有功人员,除发给奖金外,另给予下列奖励:奖给住宅一套(按广东规定的装修标准,下同,建筑面积100—120平方米);获特等奖的,奖给住宅一套(建筑面积120平方米),国产小汽车一辆(价值20万元以下)。获奖者在本人及配偶、子女的就业、配备助手、医疗以及考核、晋升、评定职称等方面享有优惠待遇。

青岛:对大企业实行突出贡献奖。工业产品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60亿元、30亿元、15亿元,且对地方财政增长的贡献不低于10%的,分别奖励该企业100万元、60万元、30万元和15万元。

3、企业内部环境。

六个城市分别采取了“国有控股,授权(民营)经营”的混合所有制、非法人的超法人经营和外资并购等形式,催生了工业发展的新格局。国有企业的改制面已达80%—95%,其中:实行产权制度和所有制变换的企业达88%—95%。青岛是我国国有经济相对集中的城市,目前国有工业总产值占山东省10.4%,占全国1.2%,通过拍卖、外资并购和管理模式的创新,到2003年底,企业的亏损面由原来的50%降到了15%,国有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增长了37.4%,分别比集体、三资企业增长率18.9%、15.3%,高了18.5和22.1个百分点。

(三)沿海六城市改善和提升工业发展环境的启示

1、优美的自然人文环境和四通八达的疏运网络,增强了工业发展的聚积效应和扩散效应。为城市带来了大片的国际市场,大量的新技术和现代企业。形成了工业经济的创业优势。据上海权威机构“城市综合竞争力比较研究”成果,苏州的投资硬环境得分最高,美国《新闻周刊》把苏州列为全球9个科技新兴城市之一。2004年第一季度,仅园区、新区完成工业产值过千亿元。

2、超前的舆论环境,带来了思想的大解放和观念的大转变,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和舆论导向。形成了发展工业经济的“蚂蚁效应”。据统计,苏州新引进的外资三分之一是已投资的外商企业追加的,三分之一是外商企业的亲朋好友跟进的。这种组团式、串联式风涌而至的“蚂蚁效应”,使得外商2003年底在苏州的实际投资累计达233.43亿美元。

3、高效的政务环境,带来了高质量的服务和“亲商”新理念,改善了政府形象。实现了政策优势的“调动”,形成了合力,强化了服务,“淡化”了审批前置的意识,促进了工业经济超常规发展。比如:张家港市(县市级)建立保税区,按正常申报国务院肯定不批,但在各部门的通力合作下,边申报边建设,一个月修筑12公里围墙,搬迁2500户农民,7个月建成一流的现代化专用码头。又如:一位台商到上海筹建羊毛衫厂,苏州一个镇长得知后,邀请相关部门,直奔上海,在台商房间门外等候一个晚上,使台商倍受感动,一谈即合。当年建厂,当年投资,次年见效,又引来了8位台商建厂投资,形成了第一个台胞投资区。

4、特殊的政策环境,带来了招商引资的新突破和开发区的蓬勃发展。截止2003年底,杭州市累计批准外商投资项目5251个,总投资155.08亿美元,入园企业已达2614家,其中外商独资和合资企业373家;累计利用外资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园区12个,在500万—1000万美元的园区有21个。这两类工业园区引进外资占全部工业园区的比重达93.84%。2003年苏州实际利用外资68.05亿美元。台商较为集中的IT产业制造中心,由珠江三角洲逐渐转移到苏州、昆山、吴江等地就是证明。

三、省内三城市改善和提升工业发展环境的主要做法及启示

课题组在省内重点对德阳、宜宾、乐山三个城市改善和提升工业发展环境的主要做法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2003年德阳、宜宾、乐山、绵阳工业发展概况比较

2003年,德阳、宜宾、乐山三市工业继续呈现快速健康发展势头。三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的利润、利税总额高于绵阳,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利润、利税等指标的增长率高于绵阳,德阳、宜宾两市工业增加值超过绵阳。

2003年省内三城市与绵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比较

工业增加值(亿元)

增长%

工业总产值(亿元)

增长%

利润

(亿元)

增长%

利税

(亿元)

增长%

德阳

96.45

24.9

283.69

24.01

18.79

28.14

44.11

20.62

宜宾

85.15

21.61

220.13

24.59

25.41

34.59

46.23

27.85

乐山

79.71

33.16

229.05

32.43

13.6

43.17

24.52

39.56

绵阳

84.65

14.6

338.61

20.9

6.34

一13.3

21.19

33.2

(二)德阳、宜宾、乐山在工业发展模式上的不同特点

德阳的工业发展可概括为“以装备制造业为主导,培育产业集群”的模式。机械、食品、化工是德阳的三大支柱产业。德阳的装备制造业资产总量达到140多亿,从业人员达5.9万人。2001年底,市委市政府作出了把德阳建成“中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的决策。先后制定了关于产业结构调整、技术改造、优势企业发展、国企改制、发展县域经济等一系列规划。如今“重装基地”格局初见,产业集群正在形成,特色鲜明的县域工业不断发展壮大。2003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6.45亿元,同比增长21.6%,居全省第二位。

宜宾的工业发展可以概括为“以饮料业等传统产业为主导,突出经济效益”的模式。2003年,五粮液的利税占该市工业的74.7%,利润占该市工业的78.4%,技改投资也占该市工业的54.3%。五粮液的发展带动了粮食、包装、印务、塑胶加工、模具制造、电子器材、运输、外贸等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与五粮液合作的大批企业也迅速壮大。逐步形成了以饮料食品、医药化工、造纸、能源、建材为支柱的工业结构。宜宾在发展传统产业、深化企业改革、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狠下功夫。通过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推动技术进步、加大政策扶持等多种措施,极大地提高了经济效益,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连续6年居全省第一。

乐山的工业发展可概括为“以电子、医药、建材为支柱,突出开放吸纳”的模式。突出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已初步形成电子、医药、建筑装饰材料三大工业支柱产业,其产值已占全市工业产值的43%。招商引资方面,成为四川省除成都外引进外资最多的地区。2000年至2003年,全市累计实际引进内资40.35亿元,年均增长101.6%。实际利用外资5.49亿美元,年均增长9.94%。外贸出口、利用外资、外派劳务等主要对外开放指标连续4年保持全省第三位。摩托罗拉在中国的第一个合资企业1994年就选择定在乐山,美国安森美公司、摩托罗拉公司和乐山无线电股份公司合资建设的乐山—菲尼克斯公司总投资为5.09亿美元,成为目前亚洲地区最大的半导体分立器件生产基地和四川最大的外商投资企业。国际人造林木业集团、日本大冢公司、荷兰BE公司等国际知名企业纷纷在乐山投资兴业。外资的进入,极大地推动了乐山工业的发展,工业经济连续四年呈快速健康发展势头。2003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实现88.84亿元,增长36.39%,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1.4%。

(三)德阳、宜宾、乐山改善和提升投资环境的主要做法

三市都高度重视营造综合环境,提高招商引资实效。主要有以下措施。

1、加强软环境建设,筑巢引商。

宜宾提出“环境兴市”战略。主要内容是:按照“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人人都是宜宾形象”的要求,以“优惠政策、优质服务、优秀素质、优良秩序”为标志,以“公开、公平、公正、公信”为核心,以“三减(简)一提高(减少审批项目,简化办事程序,减轻企业负担,提高工作效率)”活动为载体。几年来取得显著成效。一是进一步破除了体制,坚持“党政创造环境,人民创造财富,外商创造活力”,形成了“人人都是招商主体、处处都是招商环境、时时都是招商时段、事事都关招商大局”的共识,通过建设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开明开放的政策环境,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公正廉明的法制环境,使宜宾成为西部开发热土。二是做好地方政策措施的立、改、废工作,建立健全了作风建设投诉中心和政务服务中心,进一步简化和规范了办事程序,保证了服务质量,提高了服务效率,增强了吸引外商的能力。三是建立了责任追究制度。对招商引资的单位和部门进行评议,并将评议结果向全社会公布。四是推动信用文化建设。在全社会形成讲求商业道德、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氛围。

乐山围绕建设“四川经济文化强市和国际旅游城市”的总体目标,着力于构建“三高”环境。一是营造低投入高回报的赢利环境。通过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扩大开放领域、坚持诚实守信原则、加强跟踪服务、推行以商招商等措施,为投资者提供低投入高回报的赢利环境。始终不渝的把投资者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不真实的情况不介绍,不赢利的项目不推荐。二是营造低成本高效率的办事环境。通过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创造透明的政策环境。突出围绕政府职能转变,革新政府管理理念,增强法治意识、效率意识、市场意识、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创造高效的服务环境。三是营造低污染高质量的生活环境。全面提升城市形象,让更多的投资者和旅游者愿意创业到乐山,旅游到乐山,居住到乐山。

德阳市从10个方面改善发展环境:转变观念、改善思想环境;兴利除弊、改善政策环境;转换职能、改善政务环境;夯奠基础、改善城市环境;亲商护商、改善开放环境;依法治市、改善法治环境;纳贤聚智、改善人才环境;创新机制、改善市场环境;综合治理、改善社会环境;群策群力、共创发展环境。

2、理顺体制,强力推进招商。

宜宾市提出“招商引资是宜宾经济第二次腾飞的关键”和“生命线”,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亲自挂帅的改善投资发展环境和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并出台了一系列执行性文件,明确提出从2003年开始,在今后相当长一时间内,每年都是“招商引资年”。进一步强化招商引资部门的地位和作用,高规格高水平配置机构和人员,从行政体制上保证其有效发挥联络、召集、协调、统筹招商引资工作的职能作用。

3、探索招商引资新模式,鼓励全民招商。

为进一步鼓励、调动社会各界招商引资积极性,宜宾探索建立“政府—中介机构—投资者”的招商引资模式,制定出《委托招商暂行办法》。实行劳务费和奖金相结合的奖励机制。劳务费按在工商登记注册资本金的0.1‰—5‰提取,奖励金按该项目上缴地方税收的4%—20%提取,对重大项目(到位资金在人民币5亿元以上),采取“一事一议”方式,实行特殊奖励。

4、加强跟踪服务,以商招商。

乐山重视引进后的跟踪服务,积极帮助企业解决资金、进出口经营权、运输等问题,让已经进入乐山的商人们能够有大的发展。乐山-菲尼克斯公司在建设过程中,进出厂通道过于狭窄,影响了建设进度。为解决这一问题,市政府投资700多万元修建了以投资企业名称命名的安森美路,使菲尼克斯公司的进厂通道缩短了22.5公里,通车典礼日成为菲尼克斯芯片项目的签约日。该公司不仅将在马来西亚的十条生产线关闭后全部迁入乐山,而且又在一、二、三期工程累计投资已达2.3亿美元的基础上,2002年8月再次增资2.3亿美元,开工建设第四期芯片项目。

5、突出重点,内外招商。

在对外开放的同时,不能忽略对内开放。宜宾采取相应措施,突出招商引资的重点,以增强招商引资实效。一是引进市外国内资金。尤其抓住东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大批企业转移西部的契机,大力引进东部转移企业来西部投资。二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释放内部活力,促进招商引资。三是结合外商投资新动向,结合推进“三个百分之百”,重点推进外资并购。

(四)德阳、宜宾、乐山改善和提升工业发展环境的启示

1、发挥比较优势,选择适合本地区的主导产业和发展模式。

从德阳、宜宾、乐山工业发展模式的不同可以看出,由于区位和资源禀赋的差别,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也有很大不同。因此,必须根据本地区的实际,发挥比较优势,选择主导产业和工业发展模式。同时,又不能局限于本地区,而必须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以及经济全球化的高度,从技术、信息、资金、知识、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综合比较中选择和发展主导产业,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

2、明确政府在招商引资中的职能定位。

西部地区的招商引资目前尚处于打基础的初级阶段,大多数企业目前实力还有待增强,企业发展的外向度低,专门从事投融资服务的社会中介机构数量少,经验缺,档次低,还不足以成为各微观主体同国际资本市场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因此现阶段西部地区的招商引资必须强化政府的作用,扮演“主导”的角色。同时,尊重企业在招商引资中的主体地位,尊重企业的自,这也是政府自始至终必须遵守的原则。

3、按国际惯例和市场经济的规则进一步完善投资环境。

近年来,投资商对软环境的要求,转向了减少交易成本、降低经营风险、保护合法权益、有利于提高竞争力等方面。任何与国际惯例、国际通行规则不吻合的地方,他们都认为应该列入改革之列。外商对投资环境的要求,重点已经从优惠政策为主转向了以改善综合环境为主。改善投资环境就是改革不适应国际惯例和市场经济的制度、习惯、方式,而各地投资环境的差别,相当程度上是地方政府工作的差别。

4、培育产业集群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产业集群已成为带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重要力量。产业集群的发展不仅依赖于市场机制,而且也有赖于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调节。合理有效的区域政策可以推动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从而提高产业和区域的竞争力。。

四、改善和提升绵阳工业发展环境的对策建议

改善和提升绵阳工业的发展环境,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技城建设总揽全局,求真务实,锐意创新,立足发挥比较优势,坚持不懈地实施“工业千亿工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绵阳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一)改善和提升绵阳“三大板块”的工业发展环境

1、第一板块:优势骨干企业做大做强的环境。

绵阳有以长虹为代表的一批优势骨干企业,它们在资产规模、技术实力、人力资源、经营管理、市场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发展壮大优势骨干企业,是绵阳工业发展的重中之中,是改善和提升工业发展环境的首要任务。

(1)实现产权制度改革与企业制度创新。一是要从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从而构筑世界级大企业、国内大企业的角度,通过引入在资本运营、资源整合、技术创新、产业扩张、市场重组、流程再造、组织文化建设等全方位具有超强优势的国内外顶级战略投资者,有效地置换出全部或大部分国有股份,并在此过程中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二是要从保护和激发重点国有(控股)企业员工特别是经营管理人才、技术创新人才的积极性角度出发,积极稳妥地推进“员工持股计划”、“经营管理层收购计划”、“员工股份奖励计划”等,有效地消除改革过程中剧烈的人事震动和心理波动。

(2)构筑优势骨干企业发展壮大的“大本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国内产业竞争和城市竞争的加剧,以长虹为代表的优势骨干企业的供应链、运输链越来越长,产业配套的空间范围越来越宽,生产制造成本越来越高,高端人才的引进、留用难度越来越大,发展新的产业对综合配套条件的要求越来越多等等不利因素,都严重制约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和综合竞争实力的增强,企业的产业外移、资本外移、人才外流、发展机会外流的情况已露端倪。因此,要把构筑优势企业发展大本营作为改善和提升绵阳工业发展环境的关键的问题来对待。一是要巩固“大本营”的历史地位。必须引入新的资本、技术、人才和组织文化与现有的资产进行嫁接、融合,并进行企业的制度创新、组织创新、文化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流程创新等。二是要拓展“大本营”的功能地位。通过建设科技城,构筑“创新高地”、“人才高地”、“产业高地”,形成“洼地效应”,使这些企业坚定不移地把区域性的决策中心、信息中心、规划中心、投资中心、人才中心、创新中心、研发中心、营运中心、商务中心等放在绵阳,使绵阳成为这些企业的产业基地、制造基地、配套基地、物流基地,成为四川盆地的次区域经济中心。

(3)强化人力资源环境建设。一是要统筹兼顾地处理好端掉“铁饭碗”与稳定员工队伍的关系,设计并实施有利于体现人力资本价值、稳定人才队伍、调动人才积极性的股权配置方案。二是要创设虚拟化的人才机制。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开放性、灵活性思路,网络国内外相关人才,采取定期或不定期、固定或不固定、课题式或非课题式、团队型或非团队型等工作方式,协助或独立完成一些基础性、尖端性及急需性课题或项目,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才资源的“为我所用”。为此,需要探索创新人才流动机制、科研机制、激励机制、管理机制、服务机制、保障机制等。

(4)创建产业集团,促进产业集群。一是要加快创建新型产业集团。以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为中心,通过整合企业内部资源和周边协作关系,再造企业营运模式,将现有的优势骨干企业裂变为若干个具有产品竞争优势、企业集群优势的大型产业综合体。二是要促进产业集群。绵阳要根据自身制造业的特征有针对性的制定和实施本地企业配套发展计划,培植本地企业配套发展体系,使加工制造链条尽快地生根和升级换代。

2、第二板块: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

(1)形成求真务实地放手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务环境。绵阳中小企业总体上处于起步和成长阶段,普遍需要政府和全社会的大力扶持和帮助。要把发展中小企业作为绵阳的长期目标和战略重点,做到真心实意、一以贯之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发展中小企业必须充分地体现政府的意志和决心,高度地统一思想、统一政令、统一政策、统一行动,决不允许政出多门,各行其是。

(2)要积极疏通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建立积极可靠的财政金融支持环境。要坚持不懈地创建金融安全区。政府和司法机构要坚决维护金融机构行使债权人的权力,积极主动地协助其清收债务和处理不良资产。要引导企业增强信用观念和履约能力,把信用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要综合运用财政手段,引导和配合金融机构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要进一步从政策上、业务上支持绵阳市商业银行和各级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发展,使它们在近期成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主阵地、主渠道。积极探索组建或引进以民间资本为主体的中小企业产业投资集团,鼓励其介入到对中小企业的投资和融资担保业务中来。积极调整公共财政的支出结构,大幅度增加对中小企业贷款贴息的支持力度。积极推荐条件成熟的企业到中小企业板上市融资。

(3)要建立中小企业的成长辅导机制,推动企业走上健康成长的道路。一是要建立创业辅导机制,帮助投资者进行项目的前景和风险分析,协助制定和实施项目投资计划,协助设计企业的经营管理制度。二是要建立经营管理辅导机制,协助企业制定长远发展规划和近期经营计划,协助搭建合理的组织结构,协助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提供解决经营管理难题的方案建议。三是要建立技术辅导机制,协助企业建立完善的技术开发机制,提供相关的技术信息和技术攻关建议,协助企业组建专业或兼职的技术队伍。四是要建立政策辅导机制,把政策导向融入到企业经营决策活动之中,为企业赢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4)发挥科技城的比较优势,创造中小企业集群式发展的良好环境。要在优势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大力促进中小企业的快速集结,形成一个围绕龙头企业的中小企业配套企业群落。释放科技潜能,营造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大发展的良好氛围。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吸引中小企业向科技城聚集。

(5)发挥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形成中小配套企业的发展环境。按照“分类指导,整合资源,专业分工,规模生产”的原则,对新建、扩建、转产、联建、引进的配套企业给予相关的支持和协助。引导大企业适当调整自身的配套产品供应链,优先向本地企业提供配套加工信息,指导和帮助本地企业尽快形成配套加工能力。组建具有类似“孵化器”和“担保者”功能的“承包集团”,指导和帮助中小企业成长为合格的配套企业。探索建立产业投资基金,对中小配套企业给予财政和金融支持;建立配套企业集群发展园区。建立高效的招商引资机制,优先引进外地现成的配套企业。

3、第三板块:科技创新环境。

(1)围绕发挥创新主体的能动作用构建创新环境。政府在区域创新活动中的主要职能是提供支持创新活动的公共产品,包括地方创新活动所需要的公共基础设施、制定地方创新战略、构建地方创新体制、聚合和整合地方创新资源、营造地方创新活动的优良环境等。充分发挥微观创新主体能动性。企业、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是创新活动的主力军,政府要根据其创新活动的特点,创造相应的良好环境。

(2)构建创新网络与创新环境的互动模式。不仅仅包括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上的企业与企业之间正式的经济网络,而且还包括企业在创新和发展过程,与当地的大学和研究机构等科教组织、协会等中介组织以及地方政府等公共组织机构之间的合作而结成的研究和开发合作网、企业家网、社会关系网等。

(二)强化政府在改善和提升绵阳工业发展环境的作用和责任

1、政府的首要职责是创造工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环境作为企业外部的客观存在,构成了企业的附加运行成本或额外收益。一般而言,企业对内部生产成本具有较强的控制能力,而对外部环境所引发的交易成本则无能为力。良好的环境地强有力影响着经济增长。政府本身就是发展环境的组成部分,甚至是“第一环境”,是推动环境建设的主导力量,是创造发展环境的第一责任人。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是推进发展环境建设的第一位的重要任务。

2、政府率先实现创新,构建良好的政务环境。

要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的总要求,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和改变工作作风入手,实现由“政府改革”向“改革政府”的转变。

(1)以“亲市场化”战略为第一价值取向。建立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的“小而能”的政府模式。要“弱化”政府对经济和社会的直接管制或控制职能,调整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由“政府本位”向“社会本位”转变。要“强化”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要做好政府职能向社会、市场和内部的“转化”工作。在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方面,通过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的社会化“转化”政府职能。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方面,通过公共服务的市场化“转化”政府职能。在政府内部的职能分工方面,通过职能的重组来“转化”政府职能。

第7篇:海绵城市的利与弊范文

[关键词]三线建设江油工业城市发展

所谓三线建设,是指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央以推进国家现代化和建设战略大后方为目标,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十多个省、自治区进行的一场规模空前的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四川作为西南三线建设的主战场,江油则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从1965年开始,一批三线企业和科研院所在江油布点建设。江油的三线建设是特殊年代西部地区工业和城市建设的缩影,它取得的成绩展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学界对于三线建设的研究已取得一系列成果[1]p100。文本以江油为个案,对当地的三线建设情况进行梳理,探讨三线企业及科研院所的建设、发展过程及其影响。希冀见微知著,进一步深化对我国三线建设史的认识,为正在进行的西部大开发提供借鉴。

一、三线建设在江油的布点特点

本文所论之“江油”,是指今四川省江油市(县级市)。在三线建设时期,尚无江油市建制,当时的江油县归绵阳专区管辖,1970年后隶属于绵阳地区。1988年2月,江油撤县建市,原县属区域改为市属区域,辖区范围基本未变。江油位于四川盆地北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部属龙门山、大巴山台缘褶断带,山峦重叠,坡陡谷深;东南部系四川土坳,丘陵与平坝相间。境内河流以涪江为主,其众多支流蜿蜒交错,河网密布。江油这样的地理环境比较符合三线建设“靠山、隐蔽、分散”的布点要求,既有连绵起伏的峰峦作为天然屏障,又有相对平缓的山间平坝利于工程铺开,且当地水资源丰沛,铁、铝、煤、天然气、石灰石等多种矿产都极具开采价值。宝成铁路通车后,纵贯江油,国家在当地先后设置了大小车站14个[2]p713,为人员和物资的运输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理想的自然条件和持续改善的交通状况使得一批三线项目落户江油,具体情况见表一和表二。

从1965年初开始,先后有6家部属、省属企业和科研院所、4个参建单位在江油布点,综合他们的建设情况来看,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沿宝成铁路分布,位置隐蔽分散。为了便于人员、物资接收和产品外运,江油的三线建设项目基本上沿宝成铁路由北向南延伸。在“依山傍水扎大营”方针的指导下,三线建设者充分利用了当地山峦连绵、树高林密的特点以及涪江支流交错纵横的优势,围绕地质基础较为稳定的山间平坝做文章。同时,大型项目化整为零分置于山坳之中,比较典型的如长城钢厂的三、四分厂,一线排开后南北延长达数公里,两者与总厂的距离都在20公里以上[3]p71。三线单位在山区中形成了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小社会,他们与外部单位联系时通常只用代号作为名称,位置、人员配备、主要产品等信息均严格保密。

第二,上马时间集中,建设、投产速度较快。1965年,三线建设项目在江油密集上马,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当地工业人口就由1964年底的20000人增加到55400人[4]。这些项目开工后,四川省、绵阳专区(地区)及江油地方党委、政府往往会抽调干部组成现场联合指挥部,实行“五统一”(统一领导、统一思想、统一计划、统一组织、统一核算),集中各方面力量,在预定期限内迅速完成特定任务,即所谓“打歼灭战”。例如西南金属制品厂从设计到基本建成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而从试生产出第一批羰基镍粉到试生产出甲种铀同位素分离膜管只用了10天[3]p283。

第三,受益于新中国成立后江油经济建设取得的成果。在三线建设开展之前,中央和四川省已经在江油投资兴建了一些企业,例如“一五”重点项目川西水泥厂(后更名为江油水泥厂)、江油钢铁厂、四川矿山机器厂、江油发电厂(一期工程)等。当地也陆续建起了机制砖瓦厂、石灰厂、建材加工厂等配套单位,这就在冶金、能源、建材方面为日后的三线建设奠定了基础。此外,1958年,四川省及绵阳专区曾组织约29万人投入到大炼钢铁运动中[3]p30,为了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各地均修建了数量不等的公路。虽然这些公路多因资金和技术问题成为断头路、废弃路,但路基尚存,加固修缮后大多可用。与此同时,大办钢铁过后还留下了不少建厂用地和供水管线。这无异于提前进行了“三通一平”(通水、通电、通路和平整场地)工程,为三线单位进驻江油提供了便利。

二、三线企业及科研院所发展情况

三线建设时期,中央和四川省在江油建立的企业和科研院所主要涉及冶金、航空、能源三个工业门类,涵盖特殊钢材生产、超细镍粉加工、发动机研发测试、电力生产及天然气开采等多个领域。尽管这些三线单位在建设过程中均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干扰,但历经磨砺之后,它们释放出了自己的潜能,为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作出了不小的贡献。

1.冶金工业方面。江油的冶金工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以省属江油钢铁厂和县属白阳洞铁厂为代表。60年代初,由于技术落后、人员素质不过硬,两厂亏损严重,被迫停产。三线建设开始后,冶金工业部决定在原江油钢铁厂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大型特钢生产企业,命名为长城钢厂(简称长钢),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钢锭21.6万吨,钢材21万吨[2]p669。长钢由上海冶金局、建字01部队、大冶钢厂、抚顺钢厂等多家单位共同建设,于1965年初开始施工,主要生产设备多从上海各大钢厂调拨,价值约464万元[3]p75。“”期间,长钢受到严重干扰,已经投产的车间屡屡停产,产量急转直下,1968年一年时间,亏损额就由280多万元上升到860多万元[3]p69。随后几年,虽然有新车间陆续建成投产,但亏损却更加严重,工厂只能靠贷款维持运转,直到1977年长钢才实现扭亏为盈。

改革开放后,长钢发展步入正轨。纵观整个80年代,长钢一方面在提高技术装备水平上下功夫,对新产品、新工艺展开攻关,相继建成了7条国际标准生产线,产品中有67个达到国际一般标准,3个达到国际先进标准。在其研发的1000多个新产品中,曾有42个品种荣获部级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5]p397,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原子能、通讯、机械等领域。另一方面,长钢向管理要效益,逐步采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运营模式,并于1988年成为四川省首批股份制试点企业。改制后的长钢迎来了跨越式发展,“七五”期间,其平均年产量由“六五”期间的27万多吨增加到40多万吨,增长率超过48%。进入90年代,长钢抓住钢材热销的机遇,开拓国内外两个市场,经济效益又上了一个新台阶。1993年,该厂产值达到23亿元,实现利税4.8亿元,列全国500家工业企业第61位[6]p1001。1996年以后,由于钢材市场产能过剩,社会需求不旺,加之长钢粗放式经营的弊端日益显现,多重不利因素叠加致使企业效益大幅下滑。中国远望集团、四川投资集团曾先后对长钢实行兼并重组,通过采取调整董事会和经营班子、强力注入资金、抢占国外市场、完善技改项目等手段,使长钢逐步走出困境,销售收入缓慢回升。2003年,长钢并入攀枝花钢铁集团,更名为攀钢集团江油长城特殊钢有限公司(简称攀长钢),延续了其作为国家重点军工配套企业和四川省大型骨干企业的历史地位。

2.航空工业方面。20世纪60年代初,为了改变我国航空工业技术落后的被动局面,中央军委在相关专家的建议下,计划建设中国第一个喷气发动机高空模拟试车台(简称高空台),整个系统要能够满足最大飞行高度为25公里,最大飞行速度为2.5倍音速、标准海平面状态下空气流量为120kg/秒的航空喷气发动机模拟试车的需要[3]p214。三线建设开始后,高空台建设计划付诸实施。1965年4月,刚组建不久的三机部第十一研究所(后改称624所)进驻江油,负责高空台的选址、设计和组装。高空台建设初期曾历经两次进洞出洞、三次易址的曲折过程[3]p232,更为困难的是当时国内没有任何前期经验可以借鉴,从设计到组装整个过程都从零开始。高空台的设计工作由624所和三机部第四设计院共同完成,两家单位对尚未掌握的高空台子系统逐个进行试验,积累了大量的数据,从1965年编写试验大纲起到1971年完成除排气冷却器、进气加温器外的一期工程设计,前后历时6年之久。1977年,高空台一期主体工程完工,一次调试成功。

1978年至1981年,中央决定暂缓建设高空台。624所在此期间采取以安装代维护的方式,花少量费用便完成了全部压气机安装和加温炉建设,并进行了多次串联抽气、并联供气联合调试以及高空舱内部系统增添、修改工作,为日后高空台重新上马做好了准备。1983年,国家计委批准高空台二期工程续建,624所联合国内外多家单位主要开展了排气冷却装置安装,数据采集处理系统引进、集成和调试,高空台对比标定等方面的工作,于1991年全部完成。在高空台建设过程中,624所科研人员还利用已有条件承担了多项部级和部级重大科技攻关课题,例如,战斗机进气道畸变模拟板的研发,发动机高空性能测试,高性能推进系统工程预研,涡轮发动机三大部件(高压压气机、主燃烧室、涡轮)以及中等推力涡扇发动机核心机(中推核心机)的研制[3]p248。其取得的科研成果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特别是中推核心机研制成功更是被中央军委领导称赞为“十年磨一剑,一朝出成果”[7]p3。1995年末,高空台全部工程通过国家验收,正式投入使用,成为当年中国十大科技成就之一。这也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俄、英、法之后第五个拥有高空模拟试车台的国家。如今,624所已经发展成为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是我国航空发动机预研设计和大型试验研究基地,在中国的大飞机事业中发挥关键性作用。

3.能源工业方面。三线建设的战略决策确立后,大批工矿企业在川北地区立项兴建,使得用电量激增,而当地电网容量远远不能满足生产需要,供电矛盾突出。为此,四川省水利电力厅于1964年末向国家计委和水利电力部申请扩建江油电厂(项目名称为江油电厂二期扩建工程,简称江电二期),不久即获批准。江电二期计划装机容量为20万千瓦,投资超过1亿元[3]p349。江电二期在建设过程中遇到了不小的困难:从设备方面来看,其装备的发电机组(包括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等)多是1961年前后我国从波兰和民主德国进口的设备,不但生产厂家不同、技术资料不全,而且因存放时间较长保养不善,很多部件已经腐蚀。从人员方面看,电厂职工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新招收的工人以小学、初中为主,毫无工作经验,老职工也没有接触过进口机组,无法实现以老带新。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江油电厂主要采取了两种办法:首先,抽调人员到辽宁阜新电厂、成都热电厂、山西大同电厂学习类似机组的操作技术,回厂后相互交流传授;其次,借调外语人才翻译设备说明书,再由本厂技术人员编写5万千瓦机组的操作规程[2]p662。由于在建设过程中考虑战备因素多,偏重节约,造成其输煤系统、水处理设备容量不足,故障频发,留下了长期不能安全满负荷发电的后遗症。尽管有诸多问题,但是江电二期的成绩却不容抹杀,据统计,1976年江油电厂的发电量达到7.11亿千瓦时,与1965年江电一期发电量1.57亿千瓦时[3]p354相比,增长了约3.5倍,二期工程也使得江油电厂成为西南地区最重要的火力发电厂之一。

除了电力工业,江油的三线能源项目还涉及天然气开采。从地质构造上来看,江油属于川北古中生代拗陷低缓构造区,有大量的沉积岩分布,地质史上有机质丰富。四川石油管理局广宁石油指挥部(1977年后称四川石油管理局川西北矿区)于1972年迁入江油后,从石岭公社附近钻探的中坝四号井中发现了高产天然气流,测试日常量达百万立方米[8]p12,于是次年便利用此井向长钢供气。到1974年底,江油形成了中坝气田,有须二、雷三两个气藏,此后该气田钻井逐年增多,供应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20世纪80年代末,中坝气田共钻井55口,其中气井27口。江油的天然气开采不但满足了当地三线建设的需要,1978年后还通过“中青―成德”输气干线供应到了德阳、成都等地。

江油的三线企业和科研院所至今还在各自领域扮演重要角色。有学者曾对三线建设提出过各种批评,比如,规模过大,铺开过急,过于分散,追求小而全,不按经济规律办事,浪费严重,等等。不可否认,江油的三线建设确实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其中一些“通病”是国家已经注意到而无法完全避免的[9]p462-464。况且三线建设主要目的是为了尽快建立可靠的战略后方,抵御可能提前发生的战争威胁,需要抢时间、争速度,很难做到尽善尽美。因此,单纯用市场经济条件下讲求效益的标准去衡量是不合适的,三线建设不能只算“经济账”,还应考虑“政治账”。

三、三线建设对江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三线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东、西部地区工业布局不平衡的状态,促使西部地区崛起了一大批新兴工业城镇,江油便是其中之一。这场“备战时期的西部开发”打造出了一批江油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推动了当地教育、医疗、文化及其他社会事业的进步,改善了交通条件,并留下了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打造了江油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三线建设使江油形成了以冶金、航空和能源为主体的工业体系,改变了原有的产业格局,极大地加速了工业化进程。据统计,江油的工业总产值由1964年的2377.5万元增至1978年的约25667万元[2]p644,增长了近11倍。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三线企业一直在本地区经济发展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例如,长城钢厂在建设初期,曾援助地方资金和设备、材料约100万元[3]p87,并派出技术力量帮助县政府修建了新安抽水站,还架设了中坝到新安的输电线路,解决了多地用电紧张问题。长城钢厂、川西北石油矿区多次为当地氮肥厂、磷肥厂提供钢材、天然气以及机械设备,促进了集体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后,江油的工业发展、城市建设主要围绕三线单位来布局,形成了路径依赖效应。长钢在1993年向江油市缴纳税金近3亿元,占整个财政收入的近七成[3]p20。该厂还与624所共同出资帮助相关部门开展市政建设,修建公园、街道,使江油市容市貌得到很大改观。

2.促进了江油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为了解决三线企业和科研院所职工子女教育、医疗、生活及文化娱乐等问题,从1966年起,长城钢厂、624所、四川石油管理局广宁石油勘探指挥部、西南金属制品厂、江油电厂办起了多所子弟学校和技工学校,这些学校除招收本单位职工子女外,也接收周边居民的子女入学,为地方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除了办学,三线单位还建立了多个职工医院,这些职工医院的医疗设备和技术水平均超过或相当于县级医院,他们极大地改善了江油的医疗卫生条件,特别是解决了山区百姓看病难的问题。在文化娱乐方面,三线单位普遍组织了电影放映队,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体育竞赛、书法美术展、文艺创作等活动,丰富了江油群众的文化生活。此外,由于三线建设者来自五湖四海,必然会将多个地区的风俗习惯带入江油,通过不断的接触,当地百姓从衣着服饰、饮食起居到思维观念、社交方式都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3.改善了当地的交通环境。新中国成立前,江油的交通十分落后,境内没有一条铁路,百姓出行和物资运输都极为不便。1954年宝成铁路江油境内段通车后,使得当地的交通条件大为改观。三线建设时期,国家为了提高运输能力,于1967年3月对宝成铁路广元至绵阳段(纵贯江油)实施电气化建设,改用电力机车牵引运行,速度比蒸汽机车提高了27%[2]p713。此外,三线单位还修建了十多条与宝成铁路相连的轻轨铁路。具有代表性的如连接长城钢厂一、四分厂的中武铁路,该路段由宝成线中坝车站接出,经三合镇到武都镇,中途设4个车站,配备蒸汽机车6台,全程47.3公里(包括主线和岔线)[10]p122。三线建设还促进了江油公路交通的改善。为了满足三线项目进驻的需要,江油县及上级政府对主要公路进行了改造,并且续建或新建了一些县道、乡道以及三线单位专业公路。例如:1964年冬,江油县重华区组织群众对江剑公路进行加宽、加固改造,为西南金属制品厂的顺利建设提供了交通便利。1966年,当地政府又将其延伸至剑阁县武连镇,接通川陕公路。同年,雁杨路、中贯路、永松路共23.7公里[3]p16水泥公路也建成投入使用。1981年由江油县交通局牵头,长钢四分厂集资16万元,修建了水武公路,全长约5.7公里[2]p708,大大方便了百姓出行。

4.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历史经验。三线建设开始后,一批又一批的建设者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号召下,放弃了舒适的城市生活,来到了当时还贫穷落后的大西南,来到了涪江之畔的江油山区,隐姓埋名,默默工作。虽然吃的是粗茶淡饭,住的是“干打垒”房,面对的是异常艰苦的工作环境,但他们却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类似“白天杠杠压(抬石头、生产设备),晚上压杠杠(睡木棒搭成的床)”“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等振奋人心的口号正是当时三线精神的生动写照。三线人把党和国家的需要当做使命,勇于付出,不计回报,工作不分昼夜,没有节假日,更谈不上加班费,却坚持先生产后生活,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三线建设之中,谱写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壮丽诗篇。三线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不仅在历史上发挥了作用,也必将会对后人产生强烈的激励作用,同样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

三线建设取得的成果证明了“集中力量办大事”模式的有效性,展示了社会主义制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效能优势。新国建立以来,我国一直奉行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原则,在重大项目建设和严峻挑战面前,坚持党的集中领导、统一指挥,有效整合配置资源,开展全民协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集中力量办大事原则不仅仅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它同样也适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我们只有把这种原则与科学发展相结合,与民主法治相结合,与改善民生相结合,才能扬长避短,续写“新三线建设”的辉煌。

参考文献:

[1]段娟.近20年来三线建设及其相关问题研究述评[J].当代中国史研究,2012(6).

[2]江油县志[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川省江油市委员会.江油市政协文史资料(第23辑)[M].2010.

[4]绵阳市档案馆.江油县支援重点建设领导小组关于支援国家重点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B],1974-01-04.

[5]绵阳市重工业局.绵阳市冶金工业志[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6]绵阳市志[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

[7]焦天佑,陆宝富.坚持预研先行促进航空动力又好又快发展――回顾航空动力预研三十周年[J].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2009(1).

[8]刘义成.中坝气田须二气藏提高采收率研究[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00(3).

第8篇:海绵城市的利与弊范文

载人的加力摩托爬至海拔2000米,车过金垭口后,云雾混合着濛雨开始潆绕在脚下,我闭眼屏气,抓紧摩托后座的扶手皮带,向梦亦非的家——他的“亦非”读书楼盘旋而上。在这一带没有什么交通工具,唯一的爬山工具就是这种只有当地青年才敢开上来的出租“摩的”。

今日的人生有时真是怪诞奇幻,有人窗外昼夜车声如轰,红尘弥天,有人却仍安居于“一日长于百年”的古老一隅,得耶失耶,很难说清。黔南据说是今日西南特别是贵州最贫困的地方之一,而独山又是黔南最穷的山区。梦亦非的家盘距在独山的“山顶”的布依山寨(独山是否亦为一山名),他认为只有返回这里时,才能真正安心写作。(今世之浮躁汗漫九霄上,诗人居在水木清华园和北大未名湖畔边亦呼,偌大中国今日已容不下一张安静书桌!)“亦非”读书楼在木楼的二层,若在城里他的书房可谓“广大”,一壁书、一张桌、一陋床(想起“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一电脑,余全是木物,木墙,木梯,木地板,薄薄的木板散发出松质的味,从偶见缝隙里可见外边的光亮。晚饭前我们从外边散步(其时是沿崎岖的水田埂、寨中凸洼的石路和泥洼路)归来,烤火取暖,烤被无休止符的霏雨淫透的衣裳、鸡皮,火塘(厨房地央挖下去燃一堆柴,上煮饭菜)劈啪弥烟,吃木桶蒸的白米饭,水煮青菜沾椒盐水(村里人世代习惯吃一饭一菜)。此时是梦亦非一家最温馨柔和情调的时刻,他的奶奶、弟弟、大白狗都围坐火塘,慢慢吃饭,永恒思索。吃一碗家酿的浊酒,在酒酣中谈论——此时天在外边黑下来,而山里的特有的漆黑和穹底的静静的人,想起冥间世界(电停了)。

夜里睡不着下雨。黔南的雨寂静而绵长,仿佛是从地上长到天上或从天上长到地上的丝藕。我在这里读懂了“木耳纷纷从板壁中伸出”以及梦亦非《黔南故事》《苍凉归途》等诗为什么写得那么绵长。时光在这里凝住了。一只飞蛾夜里闯入房间声音竟象隆隆的坦克一般响!

我很惊讶在这样的村寨中,竟然万分奢侈地生活着一个时时浪迹不定的青年诗者,梦亦非这笔名有点象侠客(他回答正是他写过武侠《剑气萧萧》中的一个人物)。这个布依山寨有300个居民,全操汉语,我们去镇上学校(全为苗族、水族、布依族学生)全乡自49年以来还未出过一名大学生,原因是许多孩子小学毕业就回乡务农。去了趟他寨中小卖店,大约只有七、八种商品(蜡烛、电池、火柴、糖块等)邮递员不确定地一周来一回,骑摩托爬上来,“成堆的信差不多全是我的”,梦亦非说,“但邮递员总是神出鬼没,在你最想不到的时候突然出现”。

我在欣赏着他的读书楼,墙上有贵阳才子吴若海所题“亦非楼”,并两首吴若海用小楷所题戏笔《题梦亦非村居二首》:“先生茅舍正清明,一鸟当轩自在鸣。远望花开红复紫,春山雷过雨还晴。风喧檐下草木动,月上几头文字清。自有玄机谁识得,隔岸闲对一峰青……”勾想我80年代漫游大兴安岭山中友人不漏雨的小书房,90年代我在北京所见著名大学教授的斗室书房,及我在地铁东四十条兼卧、厨于一体的7米居室“书房”(因无处存书只好把书绝大都捐给民办大学图书馆存了)。古人有云有福是心闲和读书,工业社会认为有福是权势和财富。大约都有点道理。

镇日缠绵雨细。我们几乎整天在谈论。谈民间诗,谈“70年代出生”的优秀与弊端,谈联接古典和西方古典,谈急功近利炒作的全面污染和毒化空气水土,谈好的文学评论特别是诗评论的缺乏,应由60、70年代出生自己产出几个,谈只有诗人自己才能兼为理论家,谈泛文类插入几种文体之可能,谈“转换”和“飞来的”一些名辞,如“文本”“遮蔽”等;他谈到他的朋友们,黄漠沙、黑黑、哑默、吴若海、李寂荡、谭X,谈他为什么写那么长的诗(最长的竞有50000字!)“这片神巫的家乡总是启示我去写下一些向经卷靠近的文字”,他对黔南广大的“巫色的山海”有一种魂归牵绕。(而我想到的是印象里的黑色民族装、装饰、暝想、夜、雨、漫长)。谈文学不要“断裂”,特别对60、70年代出生而言。

幻化般我心中把他喻形为翩翩一黔南山中仍残存的“乡野秀才”,是神意般玉蕴珠藏于此山中,他年轻,才25岁,距此21公里,曾出过一晚清著名秀才名莫有之,乡民对他视若本地文化明珠曾有大崇拜。梦亦非叹100年里还未出第二个!我说第二个由你来努力吧,不然谁呢?沉默。雨中秧苗象茶针,奇异地闪绿。

大概是浸润于乡野的文化理想(田园遗迹),还有现代文化碰撞,他喜欢上诗,但我觉得他的文化传承较好,《零点》尽管经费拮据艰辛异常,但所幸者身边(贵阳附近)有不少上一辈文化人(以及筑入基石的明、清二代文化人)如40年代出生的黄翔、哑默,60年代出生吴若海等(就我局限了解的,很少)。我遗憾他辞去可靠收入的邮电支局长铁饭碗(这在乡民眼里为不能理解、谅恕的“古怪”行为,因为几百元工资足在本地养活一家)。他立志回乡耕读。也许他更懂得自己。梦亦非说他不去大城市闯荡原因是难以适应深圳、北京,他有些格格不入,有些怕。我理解。(也许他更对?)

“又是春残也,

如何生翠帷。

落花人独立,

细雨燕双飞。

寓目魂将断,

终年梦亦非。……”(翁宏《春残》)

我请他在笔记上写下五代翁宏的诗。不知为何,我神驰这渺茫意境。摩托启动,挥手自兹,象告别一段梦,《桃花源记》里的南柯树下的侠士雄姿的奇士寒士隐士的梦境……难忘眉宇间隐然英气头脑中慧智与狂热胸中豪胆廻荡气,似梦似真。若古若今,大概我想在他身上固定一个“消失了”的幻影?!

第9篇:海绵城市的利与弊范文

关键词:传统城市化,新城市化,城市,大都市区,厦漳泉大都市区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根据世界城市化的总体发展趋势和我国城市发展的客观现实,海峡西岸经济区构建城市群的条件已经成熟。在这个重要的转折期和机遇期,要统筹考虑城市与周边地区的关系,向构建厦漳泉大都市区的方向努力,争取又好又快地完成从传统城市化到新城市化的转型。

一、从城市到大都市区是城市化转型的集中体现

在世界范围内,城市的发展经历了从传统城市化向新城市化过渡的结构性转型,在此过程中,大都市区取代传统的城市,成为城市空间结构的主要形式,城市化从单纯的城市集中性发展进入城乡统筹的高级发展阶段。其主要特征是:

第一,传统城市化的主要特征是人口和经济活动由农村向城市集中。但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要突破原有的界限,向周边地区拓展,进而和区域整合为一体,城市和周边地区,已无清楚界限可言,结果,城乡关系从分离到统筹,城市与郊区的区别淡化,不存在没有区域腹地的孤立城市,也不存在没有城市的空泛区域。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的界定不是越来越清晰,而是越来越模糊,“城”、“乡”这两个传统的地域概念已不能准确概括新的人口分布趋向了,因为城市和区域已高度一体化,出现了新的统筹发展的地域实体,一般称大都市区。

第二,在人口和经济活动向地域开阔的郊区发展过程中,出现一些经济独立性很强的次中心,与原有的中心城市共同构成复中心或多中心结构。城市的空间结构经历了从单中心到多中心的过程,最后构成复中心结构。

第三,中心城市和郊区(或称城市地区、边缘地区)是大都市区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郊区在传统城市化时期,发展迟缓滞后,处于依附地位,是城市化的预留空间。进入新城市化阶段后,它与中心城市的经济功能发生部分置换和重新定位。中心城市的集聚和辐射效应依然存在,但在区域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有所下降,制造业、零售业等在郊区获得广泛的发展空间;中心城市在人口和产业外迁的同时,也完成了功能的转变,开始具有高端服务业和管理中心的特征,制造业中心的特征明显弱化。作为中心城市的神经中枢的CBD,汇集了产品设计、广告、生产程序制定、市场营销、法律、金融、保险、会计、公关等生产服务业这些高层次的经济活动。这些部门并非直接生产经营有形产品,而是涉及无形产品――信息。通过对信息的获取、加工、判断、反馈等过程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服务。

从城市向大都市区的城市化转型大致出现在城市人口超过总人口、即传统城市化完成时期。这个现象最先于20世纪初发生在美国和英国;20世纪中叶,西欧和拉美以及亚洲某些经济较发达国家相继出现转型;到20世纪末,东欧和某些发展中国家也出现不同程度地转型。其中,西欧某些经济较发达国家在20世纪初就已完成传统城市化,但因两次世界大战打断了向新城市化转型的正常进程,而且,欧洲各国中央政府对城市发展有一定控制能力,其政策一直有利于城市,再加上二战后的经济恢复期,因此,直到20世纪50年代以后才开始或加速新城市化的进程。不过,一旦新城市化进程启动,就成不可逆转之势,而且,速度很快。市场力量最终突破人为的限制,推动传统城市化向新城市化的方向转变。

由于城市空间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城市与郊区走向一体化,传统的城市概念已无法准确反映这种新地域的出现,因此世界各国相继出台新的概念。

美国在此方面先行一步。美国预算总署于1910年出台了大都市区(metro-politandistrict)概念,用于统计数据收集、分析和信息。其标准为:人口在10万及10万以上的城市以及与中心城市连绵不断、人口密度达150人/平方英里(相当于388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均可合计为大都市区人口,具体统计以县为单位。标准的大都市区,起码拥有一个县,少量规模较大的大都市区,可以跨越几个县。此后,为了准确反映大都市区的发展状况并保持概念的连续性,美国预算总署先后对大都市区的定义进行了数次修改。1990年后统一使用大都市区,泛指所有的大都市统计区。

在英国,称大都市郡和大都市地区;法国为“城市化区域”;澳大利亚为统计大区;加拿大为“人口统计大都市区”;德国为城市区域或都市化地区;日本为“都市圈”;我国台湾地区也采用“都会区”概念,拟通过市县合并将全岛整合为三个都会区。各国和地区对大都市区的定义和标准各不相同,但对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的认识是统一的,都是包括核心区和边缘区两部分,或称中心城市和郊区县域;具体指标包括三个方面:经济中心(人口规模)、经济腹地(就业)以及中心与腹地之间的经济联系(通勤率)。而且,都是以城市的实际影响范围即功能区域为依据,不受行政区划的限制,差别主要反映在指标范围的选取上。

以大都市区取代城市,已经不仅仅是概念问题,而是已成为某种思维定势。例如,洛杉矶市,307万人,但LA大都市区,人口达1640万之众,被称为“内陆帝国”,规模直追全美首位大都市区纽约。纽约大都市区横跨4个州,囊括27个县,729个市和镇区,人口逾2000万,全称为:纽约一北泽西一长岛联合大都市统计区。居住在该大都市区的新泽西州北部居民可能首先认同自己是大纽约人,其次才是新泽西人;康涅狄格州和宾夕法尼亚州在大纽约的所属县份的居民也多半持类似的定位,甚至纽约州的居民,如果住在大纽约附近,肯定也把个人的第一身份认定为大纽约人,其次才是纽约州人。伦敦市和大伦敦也是两个差异颇大的概念。伦敦市(London)828万人口,占地1572平方公里,而大伦敦(GreaterLondon)包括伦敦城、内伦敦和外伦敦的32个自治市,人口多达1400万,横贯5个县,地域面积和人口数量在英国都是首屈一指,整个英国南部地区几乎都在其影响半径之内。2000年以来设大都市区市议会和区长,俨然成为区域化的“城市”。在此情况下,城市和区域,实际上已无清楚界限而言――城市区域化了;功能性区域地位大幅提升,行政区划则明显淡化。

可以看出,世界上经济比较发达国家都经历了从城市到大都市区的过渡,这是一个世界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的规律性现象,任何国家或地区,或迟或早都会经历这一阶段,我国也不例外。

我国城市化近年来进入快速增长期,根据2010年人口统计,城市化水平已接近50%。个别省份和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京津唐地区城市化的比例已高达60%-80%。福建省也是如此,全省城市化水平达57.1%,其中,厦门城市化比

例已高达88%以上!走在全国前列,早已进入从人口转移型向结构转换型过渡的高级发展阶段。在我国即将全面跨入新城市化门槛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从其他先行一步的国家寻求借鉴,以深入准确地认识大都市区的发展规律,打破传统的地方政府和行政区划的束缚,争取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旧金山湾区、兰斯塔德地区与闽南地区的比较

笔者选取美国的旧金山湾区和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作为比较研究的个案,是因为这两个地区与闽南地区有明显的共性特征,可比性很强,主要体现在下列3个方面:

第一,地理条件和区位优势相似。它们都属海湾型区域或滨海地带。旧金山湾区(BayArea)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北部,旧金山海湾宽阔,港口水深、隐蔽,是世界上少见的避风良港,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湾之一,被人们夸张地称为旧金山“内海”。萨克拉门托河和圣何昆河由此注入太平洋,这两条河流经的地域非常富庶,可以为旧金山提供充足的农业基础。从地理区位看,旧金山湾区居美国西海岸中点,上有西雅图,下有洛杉矶和圣迭戈,并以四个大城市为基础形成四个大都市区,彼此分布距离较均衡。

兰斯塔德地区在荷兰西部,荷兰语为Randstad,其中rand意为边缘,stad意为城镇,这些城镇恰好呈新月状分布,因此得名。大致从南部的鹿特丹和多德雷赫特,中经海牙和莱顿,北到乌特勒支和阿默斯福特,大部沿海或近海,因此同样有着鲜明的海湾型城市的特征。阿姆斯特丹和鹿特丹是荷兰连接北海与中欧的重要枢纽。在这个高度城市化的区域,还保留大片称之为“绿心”(Green-Heart)的乡村地区。兰斯塔德地区也是荷兰的经济布局心脏地带。有320万个就业机会,占荷兰总就业量的45%,其中多为服务业,其空间分布与其人口分布基本契合――主要的人口中心和周边地区也是主要的就业中心。

闽南地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的中段,与旧金山湾区和兰斯塔德地区相仿,也有一天然良港,港湾宽阔,不冻少淤,海域达320平方公里。气候和地形与上述两个地区亦多有相似。内陆地区资源丰厚,富含竹、木、果、药、茶、粮、渔等资源。九龙江下游的漳州平原,面积567平方公里,为全省第一大平原,是福建省粮食、经济作物的主要生产基地。从地理区位看,闽南地处中国东南沿海的中段,上有长三角,下有珠三角,惟中间地带城市规模和作用有限,是发展大都市区的理想区段。

第二,人口规模和地域面积相当。旧金山湾区面积2.27万平方公里,2000年总人口为709万,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312人。兰斯塔德横贯4个省(北荷兰省,南荷兰省,乌特勒支省,弗莱福兰省),地域面积8287平方公里,总人口为710万,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约1000人,传统上,荷兰人认为这是高密度的“乡村”,现在则把它看成是低密度的“城市”。闽南地区共3个地级市,4个县级市和十余个县城,面积2.53万平方公里,人口1647万,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651人。其地域面积与旧金山湾区相仿,人口规模最多,但人口密度在上述两个地区之间。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这三地区的城市分布都具有多中心特征。在旧金山湾区,共有旧金山、圣何塞、奥克兰等3个中心城市;在兰斯塔德地区,有阿姆斯特丹、鹿特丹、海牙、乌特勒支等“四巨头”;在闽南地区,有厦门、泉州和漳州等3个规模较大的城市。这些城市,构成各自区域多中心的基本格局,这是区别于一般地区城市布局的主要特征。

相似的地理条件和海湾型城市的性质都为比较提供了依据,从先行一步的旧金山湾区和兰斯塔德地区城市发展中可寻绎出许多难得的参照和借鉴。由此出发,我们看到,尽管有诸多类似条件,但闽南地区与旧金山湾区和兰斯塔德地区相比,还有很多差异,其中最重要的是城市布局和一体化发展水平的差异。在城市布局上,旧金山湾区城市与其周边地区早已融为一体,形成旧金山一奥克兰一圣何塞联合大都市统计区。在这个大都市区中,除了旧金山、圣何塞、奥克兰等3个中心城市外,还有数十个中等规模的城市以及大量小城镇,城市总数共计104个。3个中心城市的人口分别为:圣何塞90.1万,奥克兰40.0万,旧金山77.7万。按城市规模,旧金山远远不及圣何塞,其人口仅占大都市区总人口的10.9%,但在整个大都市区经济中居绝对领先地位。而圣何塞作为硅谷的中心和高科技制作业中心,奥克兰作为制造业和船运中心,与旧金山形成差异发展,互补关系很强,区域经济布局较为合理。

兰斯塔德地区截至2004年有12个人口在10万以上的城市,12个人口在7到10万的城市,具有典型的多中心格局。其中人口最多的城市分别为:阿姆斯特丹73.9万,鹿特丹59.6万,海牙46.9万,乌特勒支27.5万,这4个城市被称为四巨头(BigFour),是欧洲第六大的大都市区。其中,海牙人口密度全国最高,2002年在其功能区内2500人/平方公里。阿姆斯特丹第二,是2000人/平方公里。鹿特丹和乌特勒支分别居第9和13,分别为1100人/平方公里和1000人/平方公里。在这四巨头下,还有一批中等规模的城市,如哈勒姆、莱顿、代尔夫特、多德雷赫特、阿默斯福特,也有60年代以来迅速增长的阿尔梅勒(Almere)等大量新兴小城镇。各城市间有非常完善的交通网,包括铁路、公路、轻轨、地铁。与西北欧其他国家的联系也非常密切。2007年起,分别开通到布鲁塞尔和巴黎的高速铁路。就业增长速度甚至快于人口的增长,1990年代10年间,人口增长了7.1%,就业增长了29.0%。

兰斯塔德地区经济一体化的突出表现是其城市职能均衡分布,形成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空间组织形式,几个大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例如:阿姆斯特丹是荷兰长期以来的商业、金融和文化中心,因此也是服务业中心,目前,它集中在金融服务,在法律和广告业方面也居领先地位。乌特勒支和兰斯塔德东部服务业集中在工程设计、管理咨询公司,荷兰此方面公司总部很多设在这里;海牙是全国政府所在地,同时也有大量相关的公共和半公共机构,以及一些国际组织。位于莱茵河口的鹿特丹是一座港口城市,也是欧洲最大的港口,后勤和财会服务也很突出,它也集中了大量的建筑设计公司。从办公网络联系看,四大城市之间非常密切,各自与周边和整个地区所有城市有一定的关联度,说明整个区域经济联系一体化程度很高。总之,兰斯塔德地区综合了政治首府、财政中心、文化中心和一流的国际门户功能以及技艺高超、适应世界市场走向的劳动力,但是这些资源禀赋并不像伦敦和巴黎那样仅集中在某一个地方城市中,而是均衡分布在兰斯塔德的城市网络中。多中心结构较好地解决了特大城市过度膨胀的问题。

比较而言,在闽南地区,虽然同样拥有3个规模较大的城市作为多中心的支撑,但其规模和城市化发展水平存在非常大的差别。其中,泉州辖区内有二市六县,地域面积1.10万平方公里,人口812.9万,城镇人口474.9万,城市化水平为58.43%;漳州辖区一市八县,地域面积1.26万平方公里,人口481.0万,城

镇人口224.8万,城市化水平46.73%。而厦门没有县域(同安于1997年撤县建区),全市辖区地域面积1656平方公里,人口353.1万,其中,城镇人口311.9万,城市化水平高达88.33%。总体看,整个闽南三角区,由于行政区划的关系以及城市化水平不高,地区内城市间关系松散,一体化程度远远落后于旧金山大都市区,在市辖县的体制下呈分割局面,存在明显的“欧美的城市,非洲的农村”现象。

在这个方面最突出的是厦门。受行政区划束缚,厦门内陆腹地明显狭小,偌大的厦门经济特区在全省地级市中人口总量倒数第一。受腹地狭小的限制,厦门市内部发展差异十分明显。目前厦门岛内已高度城市化,城市发展空间饱和。厦门岛内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已高达14541人,而全市为2132人。比较而言,阿姆斯特丹和海牙在上世纪30年代、旧金山在50年代就已达峰值,此后规模和人口基本不再增长。厦门目前也到了这一阶段,也可以把这一点看成是传统的集中型城市化达到临界点的标志。我国城建部和有关规划部门也认为,我国应发展紧凑型城市,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万人,厦门已远远超过这个标准,下一步的发展重心必须转移到,泉州和漳州也很快面临此类问题。

与厦门岛空间几近饱和的局面相反,厦门岛外,尤其是同安、翔安城市化差距还很大,如果把视角放大到整个闽南地区,差异更大,城乡二元化矛盾凸显。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但有一点值得注意,即我国与其他国家间有一个明显的制度性差异:其他国家地方政府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市和县行政地位是平等的,因此可以并行发展;而我国县隶属于市,结果往往出现牺牲县的利益发展城市的现象。而且,市管县的体制,与不合理的行政区划一道,也往往给统计工作带来困扰,有关数据不易比照。

目前厦门与漳州、泉州之间经济结构、城市规模、城市性质等方面定位不清楚。三个中心城市的经济结构、空间结构和生态结构都有重新调整的必要。需要明确和强化厦门在区域经济中的龙头地位,并加强与漳州和泉州的配合和互补性。城市的地位和作用要综合看,不能仅以规模作为唯一标准。在此方面,旧金山湾区三大中心城市和兰斯塔德四大城市的性质和布局是理想的参照。在这两个区域,除中心城市布局合理外,大中小城市规模分布也比较均衡,内在机制顺畅。其城市总数分别为104个和175个,大批中小城市如众星拱月,其腹地的潜力得以充分施展,同时避免了大城市过度膨胀的问题。而整个闽南地区,城市总数少,各类市镇加起来也不过20个,而且规模差距悬殊,没有形成合理的规模分布,尤其是缺少能够发挥次中心作用的中等规模城市。

三、旧金山湾区和兰斯塔德地区城市化转型的主要成因

(一)旧金山湾区城市化转型主要成因

湾区之所以形成大都市区局面,是美国新城市化时期的典型反映。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趋势在沿海城市中率先出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区域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在联邦政府的直接扶持和高科技产业的带动下,以西海岸为主的“阳光带”地区日益强盛,大都市区随之更有长足进展。旧金山大都市区人口,在二战结束时仅为268万,60年代高科技革命兴起,地域急剧扩大,与奥克兰都市区合为一体,人口剧增至460万,1980年又并入与硅谷同步兴起的圣何塞大都市区,人口达536万,成为联合大都市统计区。截止2000年,该联合大都市统计区人口更增至709万。而旧金山市本身的人口己趋于饱和,自1920年人口过50万大关后,增长缓慢,1950年达77.5万峰值后便未见增长,直至2000年仍为77.6万。大都市区人口的不断增长和旧金山市的相对停滞形成鲜明对照。

一般而言,在大都市区的形成过程中,中心城市地位有所下降,而旧金山却能一直稳固保持其中心城市地位。在旧金山大都市区,自50年代以来,随着郊区化的发展,周边兴起很多新兴城镇,湾区东部和南部分别出现奥克兰和圣何塞两大中心城市,对旧金山构成挑战。50年代末,位居第二的奥克兰市曾制定“城市更新计划”,试图发展成为加州北部第一大城市,取代旧金山。60年代后“硅谷”的兴起,在湾区南部造就了一大批新兴城市,圣何塞异军突起,地域面积在1950至1980年间由十几平方英里增到355平方公里,人口在1980年达70万,1990年又猛增到78万,超过旧金山,成为美国第n号大城市,2000年再增至90万。这些挑战对旧金山来说非常严峻。旧金山市山地居多,囿于半岛之上,无法扩展郊区。但市中心区经近百年经营,基础较好,因此,该市把改造重点放在市中心区,不断改善基础设施和优化空间结构。50年代末旧金山大力清理贫民窟,同时,建立自由贸易区及一个世界贸易中心,使一大批巨型高层建筑拔地而起,极大地改变了旧金山市的城市景观。60年代又大力发展集装箱运输和航空业务的基础设施,适应了交通运输变革的潮流,满足了“硅谷”等新工业区的需求。七八十年代,再增加大量高层建筑的办公设施。这些设施最初都集中在金融区,后来向南部商业区和北部老工业区扩展,占据旧金山半岛的全部滨水区。与此同时,旧金山又不断改善其经济结构,进一步拓展了在金融服务和国际贸易等领域的传统优势。除了拥有太平洋股票交易所和联邦第十二储备银行外,它还拥有很多银行和大公司的总部,包括世界最大的银行之一的美洲银行,另有80多家外国银行在此设立的分行。国际交往与联系亦很频繁,在全国名列前茅。它一方面强化这些优势,促成经济的多样化,如大力发展旅游、零售、金融、保险、不动产等服务性行业;另一方面,它将传统制造业、尤其对资源依赖性强的工业转移到周边中小城市。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的不断调整,为旧金山经济注入了活力,得以保持在湾区经济发展中领先和主导地位。

(二)兰斯塔德地区城市化转型的主要成因

兰斯塔德地区的城市拥有先天的有利条件,早在16世纪,它们之间就有了密切的水运联系。但更重要的是,20世纪下半期以来国际化和经济结构重组不断地重塑这些城市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交通运输的改善也增加了经济活动的快速流通,城市与城市之间,城市与乡镇之间的联系和依赖越来越频繁。上世纪60年代,荷兰为解决大城市的拥挤问题,开始了新城建设运动,他们先后规划了15座新城,其中13座分布在兰斯塔德地区。新城建设非常成功,在很大程度上疏散了阿姆斯特丹等大城市的人口和功能,兰斯塔德地区也最终形成了一个体系健全、有机分工的城市网络。而阿姆斯特丹市本身的人口己趋于饱和,自1930年人口达75.7万峰值后便未见增长,甚至略有下滑,到2000年为73.9万,但阿姆斯特丹大都市区人口为216万。同样,鹿特丹的人口在1925年为56万,此后增长缓慢,到2000年为60万。鹿特丹和海牙距离很近,其集合城市群人口250万,目前在筹建鹿特丹――海牙大都市区(Rotterdam-TheHaguemet-ropolitanarea)。

作为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兰斯塔德地区很早就开始了从工业为主向服务业为主的后工业化阶段的转变。2002年末,75.2万个服务业就业、或者是荷

兰54%的服务业就业集中在兰斯塔德地区。生产服务业占该地区总就业量的24%,而荷兰其他地区同比为16.5%。兰斯塔德地区是荷兰最发达的生产服务业地区。现今,生产服务业在推动这个区域空间结构重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兰斯塔德地区包括175个城市,横贯4个省,一直试图建立整个区域性大都市区政府,但在实践中屡屡碰壁。兰斯塔德地区几大城市和小城镇及其郊区各有所求,这些郊区比城市更宜居,是很多通勤者居住的地方,但它们依靠城市提供医院和大规模的娱乐等设施;大城市需要更多的空间发展,但郊区和小城镇唯恐失去其特色和自治。另一个问题是其边界,没人能说得清楚兰斯塔德地区源自哪里,哪里是尽头。1998年,鹿特丹、阿姆斯特丹、海牙、乌特勒支4个城市联合发表《三角洲大都市区宣言》(DeclarationDeltametropolis)首次提出“三角洲大都市区”概念,很快就得到城市规划界的认同。据此成立三角洲大都市联合会(DeltametropolisAssociation)由30个成员组成,包括城市、商会、水利局、住房公司、商业协会、运输公司,甚至还有农场主协会。其目的在于大都市体系内的协调和咨询作用。到目前为止,该联合会在水资源系统,交通系统,城市体系规划等三个方面取得明显进展。这个联合会与RegioRandstad合作论坛一样,都是试图采用一体化方式对应整个大都市区问题。此外,该区域还有很多规模略小、非正式的合作论坛性组织探讨区域性合作问题。可以看出,即使没有区域性的大都市区政府,但是其空间结构和经济结构在都市区域范围内协调发展。

从旧金山湾区和兰斯塔德地区的发展历程看,有几点值得注意:其一,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以生产服务业为主;其二,城市规模和等级体系比较合理,大中小城市配合;其三,城市与郊区的协调发展,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便以郊区为主,如旧金山和阿姆斯特丹以及海牙等在上世纪上半期发展到峰值后便不再增长。其四,多中心结构是以城市特色为基础,发挥优势,同时大城市不至于过度膨胀。其五,整个区域政府间协调。虽没有正式的区域性政府,但各级政府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已经形成。

四、构建厦漳泉大都市区的必要性和基本思路

依据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并从全国城市的地域实际分工看,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之间幅员辽阔的中间地带,必定产生一个中上等规模的城市群或称大都市连绵带,而不应有断层。目前看,福州沿海一线和浙江、广东部分毗邻城市有望形成这样一个大都市连绵带;其中,闽南地区应该、而且可以构建一个一体化的大都市区,作为这个大都市连绵带的支撑。

事实上,闽南实现区域一体化,已有很多先天的优越条件。其一,自然地理、历史传统、文化习俗接近,人文环境融洽。其二,闽南地区已有厦漳泉三足鼎立的格局,与旧金山湾区和兰斯特德地区类似,非常有利于区域整体发展,符合大都市区多中心格局的发展方向,应充分加以利用。这几个城市基础很好,厦、漳、泉3市土地面积占全省五分之一,常住人口的五分之二,但GDP高达全省一半,在全省经济中举重若轻。在此基础上,各中心城市再适当发展周边地区,向大都市区过渡顺理成章。这种“多核”大都市区明显优于构想中的福州“单核”大都市区。福州大都市区需花大气力配置数个次中心,才能优化其区域经济要素配置,增强其发展的后劲。其三,在闽南地区内,尽管城市化发展不平衡,但行政区人口密度已达600人/平方公里,介于旧金山湾区和兰斯特德地区之间,有必要用大都市区规划全部覆盖。

大都市区形成的前提是经济结构一体化,厦门与漳州、泉州的产业结构不能仅局限于各自本身,而应从地区经济的宏观角度加以审视。这既需要根据闽南地区各个城市的资源条件、产业优势和技术基础进行合理分工,同时也要考虑到海湾城市的特性制定长远发展战略。旧金山在美国西部开发早期,确曾是一较大的工业中心。但当海湾区经济逐渐成熟后,出现区域性分工,其制造业的功能得以逐步外移,旧金山转而集中力量发展金融、外贸和信息等高层次服务业。退一步看,即使在旧金山发展的早期或日与今日厦门相似的历史发展阶段,制造业就业人数占其劳动力总数的比重,也一直在30%以下。而兰斯塔德地区生产服务业的长足发展,更具有说服力。

总之,城市规划的空间布局必须要有前瞻性。闽南地区不应该限定在行政辖区内。关起门来搞规划,以城市这个带有“封闭性”的地域行政单位来应对目前已经高度一体化的区域问题,“真正的城市规划必然是区域的”。而且,绝不能仅限于厦门岛内外的一体化,要从长计议,与构建厦漳泉大都市区和“海西经济区”长远发展的战略需要结合起来,避免短视。

应该注意到,我们今天面临的历史条件已经远远超出处于相同发展阶段的美国(20世纪初)和西欧(20世纪中叶),尤其是技术条件。例如,通过网络化的高速公路和铁路建设,在闽南地区城市间已初步形成一小时交通圈,区域内城市与城市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联系日见通畅。因此,整个区域范围的城市化完全可以实现跳跃式的发展,城市化转型的条件已经成熟。

2006年初,建设部将海峡西岸城市群列入全国城镇体系规划,成为全国优先支持发展的城镇群之一。2010年10月,中共中央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指出:要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遵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为落实中央政府有关精神,2010年7月,福建省政府通过了《海峡西岸城市群发展规划》(2008-2020年),提出将建成福州大都市区和厦漳泉大都市区两个中心城市群,形成城市群空间布局结构的“两点”,沿海城镇密集地带的“一线”。规划提出了城乡统筹发展目标――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的城乡空间体系,实现全省城镇化进程的和谐、持续、快速发展,到2020年,城市化水平提升到62%以上。

这些思路与本文对旧金山湾区和兰斯塔德地区的认识基本吻合。根据这些思路和政策,推行体制创新、促成城市化的转型、构建厦漳泉大都市区应提上日程。具体建议是:

第一,尽早拟定厦漳泉大都市区的整体规划,以优化区域经济资源配置,避免机构重叠和重复建设的弊端,少走弯路,大幅度提高城市化的社会经济效益。要对大都市区的基本范围、空间格局、生态环境、发展时序等进行统筹考虑,同时确定这一大都市区在海西的定位,与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的关系,以及与海峡东岸和海外经济联系中的地位。整合后的新区域是大都市区,而不再称之为城市或城市群,性质与功能也与传统城市有别,这样才体现新城市化城乡统筹发展的真谛。

要从区域一体化的角度调整三大中心城市的经济结构,充分发挥组团式的“多核”优势。就厦门自身而言,要发挥厦门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等方面优势,密切与漳州、泉州的产业分工合作,错位发展,尽可能实现三大城市的对接,使之成为互补关系,淡化彼此竞争的态势,壮大提升区域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