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excel教学范文

excel教学精选(九篇)

excel教学

第1篇:excel教学范文

[关键词]任务设计;高效课堂;任务驱动

[中图分类号] G633.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03-0113-01

任务驱动教学方式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广泛应用,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往往会出现任务的设计失去实际意义的情况。如何优化任务设计,有效提高课堂效率,笔者就《认识Excel》一课进行了自我反思。

一、导入

用青少年近视情况越来越严重的视频导入,引起学生保护视力的意识,巧设任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原始设计:学生观看完视频后,教师提问班级中有多少学生近视,要求学生一起来统计班级近视的人数,然后告诉学生,要统计数据可以用Excel软件。随后学生打开Excel软件,开始认识软件。

优化设计:学生观看完视频后,教师问我们班近视情况如何?近视的学生举手,师生确认本班近视人数。教师分别打开Word制作的表格和Excel表格(内容为班级学生近视情况的初步统计,当然学生还不是很清楚Excel这个软件)。教师:“这是老师的初步统计,发现数据跟刚才的统计有出入。”然后分别修改两个表格的数据。学生发现Word表格数据修改之后,合计的数据没有改变,而Excel表格数据修改之后,合计数据自动改变了,学生感到好奇,想知道是怎么回事。教师很自然引出Excel软件,并让学生对比熟悉的Word软件去认识Excel软件,学生饶有兴趣。

反思:同样是为了让学生认识新软件――Excel,原始设计是教师下达任务,让学生去认识这个软件,效果只是让学生为了认识软件而学习,却不知道软件到底有什么优势。而优化设计,教师是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发现Word的“缺憾”,又引导学生发现Excel的优势,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自然就产生了想要认识Excel的欲望。

二、小试牛刀

学生初步认识了Excel界面,此时让他们进行填空练习,进一步加深对Excel的认识。

原始设计:让学生观察图片,完成填空(如图1)。图片是默认启动Excel后的界面,与书本上一致。学生将图中数字标号指示的名称对应的英文字母填入即可,正_的话会自动给出结果“√”。

优化设计:将图片改成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近视情况调查表”的界面(如图2),要求学生将数字标号指示的界面名称填入对应单元格中,正确的话会自动给出结果“√”。

反思:虽然是一样的看图填空,但是图片内容不一样。原始设计只是将书本中介绍Excel界面的图片放上来,让学生在看书之后再次填空,对学生来说就是再一次重复认识界面,学生表现出来的是一边看书一边填空,缺乏自己思考的过程。而优化设计使用了跟本节课内容有关的“近视情况调查表”的界面,学生不仅可以认识Excel界面,还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Excel。比如通过优化任务,学生可以切实感受到工作簿名称是怎么一回事,工作表标签原来是可以修改的,单元格是可以调整大小的,等等。

三、一展身手

学生已经对Excel有了一定的认识,进入课堂的小组合作环节,学生调查自己小组成员的近视情况,并将调查结果填入工作表中。

原始设计:教师规定让小组长一个人去调查自己组员的情况,其他组员只要将自己的近视情况报告给组长即可,小组长统计结束后将数据分享给小组成员。

第2篇:excel教学范文

【关键词】 考场安排 考场座次表 座位标签 vba代码 成绩管理 excel函数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1(a)-0246-02

在学校管理过程中,考务管理是举足轻重的环节,它涉及到大量的计算和统计工作,而且要求速度快,准确率高。EXCEL提供了简单有效的方法,它可以快捷地进行数据计算、排序、筛选、分类汇总、生成图表,还可与word联合使用,能够快速准确的完成考前安排及学生成绩汇总和分析,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1 考前安排

考前考场安排是考务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节环节,传统排考场的方法,会浪费工作人员大量时间,而且可能存在很多不合理,利用EXCEL可快速、巧妙、合理的编排考场。

1.1 利用rand()函数,打乱学生和班级次序

学生基本信息表中有班级、学号、姓名等字段,在D1单元格中输入“随机数”,D2单位格中输入随机函数“=Rand()”(如图1),并回车,选中D2单元格的填充柄向下拖动,这样就为每个学生产生了一个随机数,然后我们再按照随机数进行升序排序(如图2),并按照排序输入考号,这样考生的班级和学号就没有任何规律,而是随机排列。

1.2 一键排考场,显示考场座次表

由于学校考试人数众多,如果手动去编排考场会花浪大量时间,我们可以通过EXCEL中编写代码功能,一键来完成考场安排。以每个考场30名考生为例(5列,6排),按键ALT+F11,在代码窗中编写如下代码:

Private Sub Worksheet_BeforeDoubleClick(ByVal Target As Range,Cancel As Boolean)

i=2

j=1

t=1

s=1

Cells(1,7)="第" & s & "考场"

Do

For k=1 To 6 '计行数

If j Mod 20 Then '1、3、5列,从上到下输入

Cells(k+t,j*2+5)=Cells(i, 5)

Cells(k+t,j*2+6)=Cells(i, 3)

Else '2、4列,反方向输入

Cells(7-k+t,j*2+5)=Cells(i, 5)

Cells(7-k+t,j*2+6)=Cells(i, 3)

End If

i=i+1

Next k

If j Mod 5=0 Then '计列数

t=t+8

j=1

s=s+1 ‘计场次

Cells(t,7)="第" & s & "考场"

Else

j=j+1

End If

Loop Until Cells(i+1,1)=""

End Sub

关闭窗口,回到EXCEL工作表中,双击鼠标左键,考场及考号便会自动排好,每30人一个考场,座位自动按一条龙形式排列(如图3)。

2 批量生成座位标签

考试前要制作考生座位标签,标签中主要包括考场、考号、班级、姓名、座位号等信息,考场座位标签的设计要本着美观、实用、节省纸张和便于剪裁的原则,所以一张A4纸中可以设置多个座位标签。

复制sheet1工作表中的班级、学号、姓名、考号到新工作表sheet2中,在sheet1工作表考号列的后输入字段:序号,考场和座位,序号列表示参加考试考生的序号,1,2,3,……,利用公式计算机出每位考生所在的考场“=INT((E2-1)/30)+1”和座位号“=MOD(E2,30)”。以学生信息表为数据源,与word相结合,使用word软件中的邮件合并的方法,选择合并文档的类型为“目录”,并将纸张分两栏排版,最后合并邮件,这样在一张A4的打印纸上可设计16个座位标签即 (1行2个,共8行,如图4)。既节省了制作标签的时间,也节约大量纸张。

3 考生成绩分析

考试结束后,学校要对学生成绩进行汇总分析,计算出学生的总成绩,平均成绩,并求出每门课的最高分和最低分,最后对各个成绩段学生人数进行统计分析。

3.1 计算总分、平均分,并找出最高分、最低分

在成绩表的最后,插入二列,计算学生总成绩和平均成绩,用公式编辑器输入函数表达式“=SUM(X:Y)”, 其中X是成绩列起始单元格,Y为最后一个单元格,按回车即可得到每一个同学各门课总成绩;在公式编辑栏中输入“=AVERAGE(X:Y)”便可得到学生平均成绩,计算出一名学生后,利用自动填充数据的方法可计算机其他同学成绩。

同样,在要放置最高分的单元格中,用公式编辑器输入函数表达式“=MAX(X:Y)”,按回车即可得到总评成绩的最高分,输入“=MIN(X:Y)”便可得到成绩的最低分。

3.2 统计成绩分布

FREQUENCY函数用于计算指定数据组data_array在给定分段点bins_array内出现的频率,比如要统计计算机基础成绩在不及格、60—69分、70—79分、80—89分,以及90分以上,共6个分数段学生人数,那么分段点就是59、69、79、89。

假设计算机成绩数据区域为D2:D100,在F2到F5单元格中输入分段点的数据59、69、79和89,然后选中用于存放分段学生人数的单元格G2到G6,按F2进入单元格编辑模式,在公式编辑栏中输入“=FREQUENCY(D2:D100,F2:F5)”,再按Ctrl+Shift+Enter组合键,各分数段的人数显示在G2:G6单元格。同理,可统计出其他各门成绩各分数段的学生人数。

总之,随着科技的发展,使用计算机可以准确高效地处理各类数据。办公自动化软件,可以大大提高教学管理工作效率,通过使用Excel电子表格可方便对学生考场安排,快速准确地完成学生成绩汇总和分析,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计算错误。

参考文献

第3篇:excel教学范文

[内容摘要]教育的信息化和实施信息化教学,已成为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本文尝试性地探讨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Excel在地理数据资料的统计与分析、地理统计图表制作与判读的实践运用,探求新型的地理教学模式,实施课堂学生主动探索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实现地理学科信息化教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关键词]Excel地理学科信息化教学尝试

1.研究课题的提出

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的出现,教育环境和教育手段发生了变化。研究能够实现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素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媒体手段的教育模式,成为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值得深入探讨的重大课题。

学科信息化教学是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指导下,把现代教育技术所具有的教学功能和教学特点转化为学生智能发展的重要环节。目前,中学学科信息化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把制作的课件作为向学生灌输知识的工具;二是片面追求教师教学的适用性,忽视学生学习的需求性;三是未能把已开发的教学软件与学科本身特点很好整合,更好服务与学科信息化教学。这些问题表现出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尚未纳入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因此,探索学科信息化教学的模式,更新教育教学观念,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研究。

我们知道:多媒体计算机作为一个现代教育技术的普通工具,利用Word、Excel、Powerpoint等办公软件进行文字处理、数据分析、报告编写,可直接结合到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完全可以把计算机作为一种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普通工具来使用。Excel工作表在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应用于地理数据资料的统计与分析、地理统计图表的制作与判读,具有实施课堂探索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实现地理学科信息化教学的潜在功能。

2地理教学运用Excel的可行性

2.1地理教学实践的需求:

在高中地理知识内容的学习与掌握过程中,地理统计数据是一种不容忽视的学习资源。例如:世界气候类型的分析与判断;河流径流的流量与变化;人口增长的情况与变化;大气温度和气压的变化;全球各纬度降水分布变化;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工农业生产的结构变化;环境污染指数的变化等等统计数据和图表资料,能够运用Excel的数据分析和图表制作功能,结合到教学的实践中。

2.2高考能力立意的导向:

《20__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说明》指出高考以能力立意为主,在"能力要求"的要点中明确要求学生:④熟练使用和说明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的统计资料及图表,并能根据要求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⑦运用地理事实材料(包括数据材料、图表材料)简单地推导或定性地说明地理规律和原理;⑧使用和分析各种资料(包括数据材料、图表材料),进行地理信息的提取、认定、判断及反思;⑨比较、分析、评价地理事物和现象,并尝试创造性地解释和解决地理问题;⑩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各种地理计算或逻辑推理过程,进行文字准确、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的表述。这五点能力要求包含着掌握地理数据资料的统计与分析、地理统计图表的制作与判读能力。因而,在教学实践中,利用Excel进行地理信息化教学的尝试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3Excel与地理课程整合的理论依据

课程整合把信息技术看作是各类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课程的学习活动中有机结合使用信息技术,将更好地完成课程教学目标。根据地理教学的需求,Excel能够提高地理知识学习的效果。具体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3.1任务驱动式的教学过程

Excel以各种各样的地理课程主题任务进行驱动教学,有意识的展开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相联系的横向综合的教学。创设出真实性的问题情景,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进行主动性学习。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也就完成了所需要掌握的学习目标的学习。

3.2作为学生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的认知工具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学生把Excel作为获取地理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对这种工具的使用要像使用铅笔、橡皮那样顺手、自然。

3.3能力培养和知识学习相结合的教学过程

在现代教育观念中,学生学习的重心不再是仅仅放在学会认知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包括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利用Excel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充满想象、不断创新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科学严谨、有计划的动手实践的过程,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4"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在Excel与地理学科信息化教学的整合模式中,能够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被看作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学习的目标和任务都要求学生主动、有目的地获取信息材料来实现。同时,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咨询者,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优化,这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

3.5个别化学习和协作性学习的和谐统一

Excel给我们提供一个开放性的教学实践平台,使每一位学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完成同一个任务,这种个别化教学策略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进行因人而异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同时,教师也可以要求多个学生能对同一问题发表不同的观点

,并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协作完成学习任务,培养了学生具有协同工作的精神。4地理教学运用Excel的案例

4.1案例一:我国部分河流径流季节变化数据表:

根据我国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和南部地区河流径流的十二个月份径流量数据表,要求学生程序化完成下列学习过程(教师针对性地进行个体或全体的辅导与纠错):

[文秘站:]

①利用计算机Excel绘制统计图表,

②分析三条河流径流季节变化的特点和原因,总结其变化规律;

③比较和评判三条河流在我国的分布地区;

④运用计算机Excel独立(或小组为单位)编写分析报告;

⑤尝试性提出调节三条河流径流季节变化的措施。

⑥全班集体流学习(表达、共享学习成果)。

4.2案例二:部分国家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统计数据表:

根据不同国家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数据表,要求学生程序化完成下列学习过程(教师针对性地进行个体或全体的辅导与纠错):

①利用计算机Excel绘制统计图表;

②分析不同国家人口变化情况及其原因;

③比较两类国家人口变化差异,找寻两类国家存在的人口问题;

④运用计算机Excel独立(或小组为单位)编写分析报告;

⑤尝试性提出解决两类国家人口问题的措施。

⑥全班集体流学习(表达、共享学习成果)。

4.3案例三:某地各月平均气温和降水的统计数据表:

根据某地区(世界各种气候类型)各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数据表,要求学生程序化完成下列学习过程(教师针对性地进行个体或全体的辅导与纠错):

①利用计算机Excel绘制统计图表;

②分析该地平均气温和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和原因,总结其变化规律;

③判断该地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规律;

④运用计算机Excel独立(或小组为单位)编写分析报告;

⑤尝试性制作反映该种气候类型不同变式(两种)的气温和降水统计图表。

⑥全班集体流学习(表达、共享学习成果)。

5Excel与地理课程整合的新模式

Excel与地理学科教学的整合模式:教师根据地理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决定呈现什么教学内容,并以课件或网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接受到学习任务以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数据材料(或学生自己查找信息)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探索性学习,利用信息技术完成学习任务。最终,师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整个教学过程如下图所示:

经过一学年高中地理的教学,实践运用Excel进行地理学科信息化教学的尝试,形成了中学地理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探索性学习的新型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案与步骤:

①提取地理数据(问题学习的科学依据)

②制作统计图表(基本技能的训练应用)

③分析原理规律(地理思维的能力训练)

④发现研究问题(探索性学习)

⑤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性学习)

⑥交流问题结论(学习成果的表达与共享)

6地理教学运用Excel的价值取向

6.1营造现代信息化的学习氛围:

学科信息化教学首先表现为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资源信息环境的创设。教学实践中,Excel的地理统计数据为学生提供了第一手客观、科学的地理电子表格数字材料,丰富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教育资源。统计数字资料展示给学生一个学习与思维的信息化空间。培养学生的实践、求实的地理科学的人文精神。

6.2转变教师的教具为学生的学具:

学科信息化教学的思想与观念变革在于教师应当把教学的教具转化为学生的学具上来。教学实践中,Excel可作为学生主动性学习的学具,学生从电子表格中的学习资料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分析手段,展开操作,制作地理统计图表,完成从文字数字资料的认识到直观、形象的图表分析、判断。培养学生在计算机上处理数据表格的能力,应用计算机处理手段绘制地理数据统计图表的技能。形成素质教育的施教对象全体性。

6。3形成课堂主动探索性的学习过程:

学科信息化教学的思想与观念变革在于学生应当从被动的接受性学习中解脱出来,实现主动地探索性学习。教学实践中,应用Excel制作地理知识的相关统计图表进行地理现象、规律、原理的分析、比较、归纳、概括,解释地理原理和成因,总结地理规律。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体现素质教育的课堂学生主体性。

6。4促进学生智能素质的发展与提高:

学科信息化教学的思想与观念的变革在于教师应当从单纯重视知识内容学习的传统教学转化为重视学生智能开发的目标导向教与学。教学实践中,利用Excel引导学生分析统计数据与图表,提高学生的读图、析图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在公众面前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和学会倾听并总结他人的意见,取得学习成果的共享与交流。使得学生学到知识,又掌握基本的技能,促进素质教育的培养能力多样性。

6.5现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科信息化教学的思想与观念变革在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教学实践中,Excel电子表格数据与统计图表的转换,及其图表的不同变式转换,引导学生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回到实践中加以应用。充分体现现代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实现素质教育的教育目标全面性。

[参考文献]

[1]中央电教馆.《中小学信息化教学研究及信息化平台资源库建设与应用》课题实施方案.课题领导办公室文件汇编,20__年3月

[2]陈至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中国教育报,20__年11月07日

[3]章剑卫.《基于课程整合的新型信息技术课程模式》.浙江教学研究,20__年第2期

第4篇:excel教学范文

【关键词】Excel电子表格 教学改革 市场营销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251-01

1. 引言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是大学一年级各个专业都要开设的重要课程。本溪广播电视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采用清华大学出版社《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共分八部分内容,其中Excel电子表格是重点章节。在实际工作中Excel电子表格应用广泛。特别是工商管理类的市场营销专业,市场调研、数据分析工作多,Excel电子表格的熟练应用尤显重要。

2. Excel电子表格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Excel电子表格作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重要章节,传统的教学特点是不分专业,采取统一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让学生掌握最基础的Excel电子表格内容。这种教学方法存在以下问题。 2.1 理论与专业实践联系不紧密。

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工作是教学的终极目标。但是在传统的Excel电子表格教学工作中,不能针对专业的特点和实践要求进行教学。很多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在后续的专业课学习中,如统计、市场调查等用到Excel电子表格需要重新进一步的学习。在实践工作中,无法将理论与实践结合。

2.2 学习的目标是通过考试

很多大学生的学习目标是通过考试。为应付考试而学习,考完试很快将知识遗忘。但是市场营销数据分析工作是应用性强、技巧性高的工作,需要日积月累,熟练掌握Excel电子表格可以使工作事半功倍。所以在学习和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实践能力的训练。考试是手段不是目标。

2.3 学习兴趣不浓

在电视大学本科教学中,学生在专科层次学过Excel电子表格基础知识。本科阶段又重新学习,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和兴趣,学生学习效果一般。

如何结合专业特点,因材施教,将Excel电子表格教学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是我教学工作中一直探索的问题。

3. 市场营销专业实践工作对Excel电子表格的应用情况

为了更有针对性、更有效地开展Excel电子表格教学工作。对电视大学2011年春、秋两季入学的市场营销专业本科学员在实践工作中Excel电子表格的应用情况进行调查。按照应用的频率总结排序如下:产品目录;销售数据录入整理工作;客户档案资料整理;市场调查数据统计分析;制作销售图表;调查问卷的生成;数据库建立。

4. 完善Excel电子表格教学对策

针对Excel电子表格在市场营销专业实践工作中的应用情况,在Excel电子表格教学中采取以下对策。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4.1 采取市场营销案例教学法

模拟市场营销实践中对Excel电子表格的应用,编制一套实用的教学案例。涵盖实践工作的基本Excel电子表格操作。为市场营销实践工作打好基础,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2结合其它专业课教学

针对Excel电子表格是市场营销专业很多后续专业课学习的基础。特别是统计、市场调查课。Excel电子表格具有强大的数据分析功能,如对数据的统计分析、方差分析、非参数检验、比其它具有类似功能的统计软件如SPSS简单、易学。所以在Excel电子表格基本功能学完后,可以将数据分析这一部分作为特色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教学质量。Excel电子表格强大的图表制作功能可以为市场调查课打好基础,通过展示精美的Excel图表,让学生不断的模仿、创新、超越,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能力,增强实际工作的能力。

4.3 通过电视大学在线教学平台让学生系统练习

电视大学为了更好地进行远程教育,开设了多种远程教育在线平台,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为了巩固教学成果,通过电视大学在线教学平台,配备完善的教学练习系统,让学生多学多练。学生和教师可以随时共享好的资源,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5. 结语

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对市场营销专业Excel电子表格实践应用调研,设计出新的教学方法,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各个专业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第5篇:excel教学范文

一、引言

数学不仅仅是一种工具,它更是一人必备的素养,它会影响一个人的言行、思维方式以及学习新知识的能力等等。对于中职生来说,他们一般不是以数学为终身职业,那么他们的数学素养不应该局限于能解多难的题,解题有多快,数学能考多少分,关键在于他们是否能够通过数学的学习获取一些做人做事的能力,提高其职业素养。因此,如何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将数学教学的关注点转向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实现数学课服务于专业学习、劳动就业,数学课满足培养学生职业发展能力的功能,成为中职数学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Excel是Microsoft Office的组件之一,集文字、数据和图表于一体,除了普及性高、操作简便、入门容易等特点外,它还是大部分中职学生必需掌握的计算机基础。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合理使用Excel,将《数学》课程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结合起来,为中职数学课程改革提供了方向。本文主要讨论了Excel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目的在于改进教师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中职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职业习能力,进一步地突显了职业教育的特色。

二、Excel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1.利用Excel的计算功能,提高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

中等职业数学教学大纲将技能培养要求整合为“计算技能” “计算工具使用技能”“数据处理技能”,进一步体现了基础课为学生终身学习和生活服务的职责。中职数学中出现的运算,如乘方、开方运算,指数、对数运算、三角函数运算等,对于计算能力较弱的中职生来说很难掌握。如果数学课堂用来让学生处理这些繁杂的运算,不但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打击他们的学习热情,而且课堂也很容易变成无效课堂。然而,在课堂中合理利用 Excel的计算功能,它可以使得整个计算过程程式化、公式化,可操作性强,易于掌握,可以使得老师的讲授和学生的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以《基础模块》的内容为例,简单介绍Excel在中职数学运算求解和统计方面的应用。

例1:利用计算器求34.252×0.82-1÷18.25260.42-2的值(精确到0.001)。

分析:这个运算主要涉及乘、除、乘方以及开方运算。下面举例如何用Excel计算乘方和开方运算。要计算ab,需在单元格输入=(a)∧(b),如=18.252,则在单元格内输入(18.2)∧(5/2)。 要计算nam,可以先利用数学知识将根式化为分数指数幂nam=amn,再在单元格输入=(a)∧(m/n),如50.453,则在单元格内输入(0.45)∧(3/5)。

操作:打开Excel工作薄,在单元格A1内输入一个,再输入算式(见图1),这时在编辑栏和单元格中可同时看到输入的内容,按Enter键就会看到计算结果,此时结果是保留了小数点后六位,要精确到0.001,只需选定单元格,右击选定设置单元格格式――数值――小数位数,设置为3即可。

Excel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例2:已知一个样本25,21,23,25,26,29,26,28,30,29,26,24,25,27,26,22,24,25,26,28。

(1)填写右面的频率分布表;

(2)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

操作:

1.在Excel工作簿的单元格A2―B11中输入题目给定的20个数据。在A1输入“原始数据”,C1输入“接受数据”;接受数据为每个分组的右端点,即将22.5,24.5,26.5,28.5,30.5输到C2―C6中;

2.把题目给定的频率分布表输到A13―C18中,并在D13―D18中增加“频率/组距”一列;

3.选择数据――数据分析,在数据分析对话框中选择分析工具“直方图”;出现对话框,如图 3填写;

4.点击确定后如图 4,此时输出的直方图是频数直方图,输出表格中出现的频率是频数,将这些数据复制到B14―B18中。因此,借助Excel数据分析功能来确定每组频数,可以做到不重不漏。

5.在单元格C14内输入在“=B14/20”,选中C14的拖曳填充柄直到C18,计出频率;在D14内输入在“=C14/2”,选中D18的拖曳填充柄直到D18,计出频率/组距,得到频率分布表,效果如图5所示,即为例2的第一问。

6.选定分组和频率/组距两列(即单元格A13―A18和D13―D18)后,插入柱形图,选择堆积柱形图,可以得到频率直方图。这时可以选定频率直方图中的矩形,然后单击右键,选定“设置数据系列格式”,对直方图进行调整,直到得到满意的效果,见图6,即为例2的第二问。值得注意的是,“设置数据系列格式”命令里的系列选项对话框中的“分类间距”拖到0后,直方图中的每个矩形就不再有间隔。

2.利用Excel的函数功能,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目前,中职生普遍认为数学课不能为专业课的学习服务,也与日常生活没有多大联系,这些都导致了学生感到数学知识无用。就算出现了一些与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由于中职生的能力有限,也无法很好地解决,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求老师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将生活中的问题引进课堂,而且还要求老师教会学生借助数学模型和计算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后的成功体验,让学生从生活中去学习数学知识,再把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Excel有现成的300多个函数可用,还能根据用户的需要自定义函数,从而为运算求解各类数学模型以及数据处理分析提供了便利和拓展的空间。

例3: 某人向银行商业贷款100万用于购房,计划15年还清贷款,年利率为4.9%,请分别计算采用等额本息还款法和等额本金还款法每月还款额?

分析1:第一种办法是等额本息还款法,即把按揭贷款的本金总额与利息总额相加,然后平均分摊到还款期限的每个月中,每个月的还款额是固定的,但每月还款额中的本金比重逐月递增、利息比重逐月递减。

Excel中PMT函数是基于固定利率及等额分期付款方式,返回贷款的每期付款额。PMT函数的语法是:PMT(rate, nper, pv,[fv],[type])。PMT函数语法具有下列参数:第一,rate:贷款利率;第二:nper:该项贷款的付款总数; 第三,pv:现值,或一系列未来付款的当前值的累积和,也称为本金;第四,[fv]:可选参数,未来值或在最后一次付款后希望得到的现金余额,如果省略 fv,则假设其值为 0(零),也就是一笔贷款的未来值为 0;第五,Type:可选参数。数字 0(零)或 1,用以指示各期的付款时间是在期初还是期末。

PMT函数相关说明:PMT函数返回的支付款项包括本金和利息,但不包括税款、保留支付或某些与贷款有关的费用。特别要注意的是, rate 和 nper 单位的一致性。例如,同样是15年期年利率为 4.9% 的贷款,按年支付,rate 应为 4.9%,nper 应为15,但如果按月支付,rate 应为 4.9%/12,nper 应为15*12。

操作1:在单元格A1内输入=PMT(4.9%/12,15*12,1000000),得每月还款额为7,855.94。

分析2:第二种办法是等额本金还款法,是指贷款人将本金分摊到每个月内,同时付清上一交易日至本次还款日之间的利息。这种还款方式相对等额本息而言,总的利息支出较低,但是前期支付的本金和利息较多,还款负担逐月递减。

操作2:打开另一张工作表,在单元格C1内输入=1000000/180,计算每月偿还的本金,在单元格C2内输入=4.9%/12,计算每月的月利率。在A1输入1,A2输入=A1+1,选中A2的拖曳填充柄直到单元格出现180时为止,即第一列表示还款期,在B1内输入=C1+(1000000-(A1-1)*C1)*C2,得每月的还款额,见图7。

由计算结果看出,采用等额本金还款法,第一个月还款额为9638.89元,第二个月还款额为9616.20元,每月的还款额比上个月少22.69元,第80个月还款额为7846.76 ,因此,牡80个月开始每月的还款额要比等额本息还款法每月的还款额7,855.94少。

3.利用Excel的图表功能,创造自主探究的教学环境

Excel中的“图表”命令,可以完成由“表”到“图”的转换。这里的“图”指的是各种统计图,包括“平滑线散点图”。生成“平滑线散点图”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列表、描点、连线”的过程,这与中学函数作图的基本思想吻合。如果添置“滚动条”或者“数值调节按钮”控制参数,那么还能做出动态变化的函数图像。 著作就Excel环境下制作动态函数图像和几何图形的基本思想、操作方法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如:作出函数y=sin ωx的图像。动态演示是激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理解的一种直观手段,同时也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创设了有利的条件。

第6篇:excel教学范文

[关键词] 多媒体计算机; 办公软件; excel; 实例; 教学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07- 0108- 02

1 研究课题的提出

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的出现,教育环境和教育手段发生了很大变化。研究能够实现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素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手段的教育模式,成为21世纪教育教学改革值得深入探讨的重大课题。

学科实例教学是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指导下,把现代教育技术所具有的教学功能和教学特点转化为学生智能发展的重要环节。目前,计算机办公软件应用课程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把制作的课件作为向学生灌输知识的工具;二是片面追求教师教学的适用性,忽视学生学习的需求性;三是未能把已开发的教学软件与学科本身特点很好地整合,更好地服务于计算机实用教学。这些问题表现出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尚未纳入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因此,探索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模式,更新教育教学观念,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研究。

多媒体计算机作为一种现代教育的普通工具,利用word、excel、powerpoint等办公软件进行文字处理、数据分析、报告编写,可直接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完全可以把计算机作为一种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普通工具来使用。excel工作表对学生成绩的查询、统计、计算和分析,学生档案的管理及信息的查询,具有实施课堂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实现实例教学的潜在功能。

2 探究性学习法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中的教学过程

excel以各种各样的实例为主题任务进行驱动教学,有意识地展开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相联系的横向综合的教学。创设真实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进行主动性学习。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也就达到了学习目标。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在excel实例教学过程中,采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被看作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学习的目标和任务都要求学生通过主动地、有目的地获取信息材料来实现。同时,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咨询者,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优化,这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

3 个别化学习和协作性学习的和谐统一

excel给我们提供一个开放性的教学实践平台,使每一位学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完成同一个任务,这种个别化教学策略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进行个性化学习是很有帮助的。同时,教师也可以要求多个学生能对同一问题发表不同的观点,并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协作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协同工作的精神。

4 实例教学运用excel的案例

案例一:部分国家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统计数据表

根据不同国家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数据表,要求学生程序化完成下列学习过程(教师针对性地进行个体或全体的辅导与纠错): ① 利用excel绘制统计图表; ② 分析不同国家人口变化情况及其原因; ③ 比较两类国家人口变化差异,找寻两类国家存在的人口问题; ④ 运用excel独立(或以小组为单位)编写分析报告; ⑤ 尝试性提出解决两类国家人口问题的措施; ⑥ 全班集体性交流学习(表达、共享学习成果)。

案例二:某地各月平均气温和降水的统计数据表

根据某地区(世界各种气候类型)各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数据表,要求学生程序化完成下列学习过程(教师针对性地进行个体或全体的辅导与纠错): ① 利用excel绘制统计图表;② 分析该地平均气温和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和原因,总结其变化规律; ③ 判断该地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规律; ④ 运用excel独立(或以小组为单位)编写

分析报告; ⑤ 尝试性制作反映该种气候类型不同变式(两种)的气温和降水统计图表; ⑥ 全班集体性交流学习(表达、共享学习成果)。

案例三:2004级学生的期末成绩统计数据表

根据2004级学生的期末成绩数据表,要求学生程序化完成下列学习过程(教师针对性地进行个体或全体的辅导与纠错):① 利用excel绘制统计图表; ② 把学生各科成绩不及格的用红色字显示; ③ 求出各科平均分和总分,并把学生成绩按由高到低进行排序; ④ 用excel绘制学生成绩误差表,并分析学生的学习趋势; ⑤ 运用excel独立(或以小组为单位)编写分析报告; ⑥ 全班集体性交流学习(表达、共享学习成果)。

5 excel实例教学的新模式

教师根据实例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决定呈现什么教学内容,并以课件或网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接受到学习任务以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数据材料(或学生自己查找信息)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探究性学习,通过实例完成学习任务。最终,师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整个教学过程如下:

① 提取实例数据(问题学习的科学依据); ② 制作统计图表(基本技能的训练应用); ③ 分析原理规律(思维能力训练); ④ 发现研究问题(探究性学习); ⑤ 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性学习); ⑥ 交流问题结论(学习成果的表达与共享); ⑦ 完成实习报告(学习总结)。

6 应用excel制作实例形成课堂主动探究性学习过程

实例教学的思想与观念变革在于学生应当从被动的接受性学习中解脱出来,实现主动地应用excel制作实例进行探究性学习,具有以下优势。

(1) 教学实践中,应用excel制作实例中的相关统计图表进行现象、规律、原理的分析、比较、归纳、概括,解释实例数据形成的原理和成因,总结数据规律。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体现学生在素质教育课堂中的主体性。

(2) 教学实践中,利用excel引导学生分析统计数据与图表,提高学生读图、分析图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在公众面前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学会倾听并总结他人的意见,实现学习成果的共享与交流。使学生既学到知识,又掌握基本的技能。

(3) 教学实践中,通过excel电子表格数据与统计图表的转换,以及图表不同变式的转换,引导学生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回到实践中加以应用。充分体现现代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全面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主要参考文献

第7篇:excel教学范文

【关键词】Excel 公式与函数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0-0090-01

在多年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实践中,Excel公式与函数一直都是学员学习Excel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大部分学员在入学前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学习,对Excel公式与函数的应用尤为陌生。怎样才能使学员更好地学习Excel公式与函数这一重难点,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相关归纳。

一 从公式函数输入方式上的不同进行教学

Excel的公式与函数有两种输入方式,教学时应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对于学员入门阶段,其教学目标是让学员掌握公式函数的基本输入方法,并能看懂函数的注解。这时公式的运用多是由参加运算的单元格和运算符组成,函数的应用多是通过编辑栏中的“插入函数”按钮来粘贴函数,公式与函数多为单独应用,没有涉及混合应用。这种输入方式比较适合入门阶段的教学。

随着教学的深入,提高阶段的教学目标是使学员掌握公式与函数、函数与函数、函数嵌套等混合使用方法。这时已经开始涉及公式与函数的混合使用,光靠“插入函数”对话框已无法完成要求,还需要在编辑栏中进行相应输入,输入过程中要注意Excel函数的语法、格式及相关运算符和括号,Excel所有函数都是由“=函数名(参数1,参数2,……)”组成,参数之间用逗号隔开,所有标点符号都必须是英文的标点符号,这种输入方式适合于提高阶段的教学。

二 从公式函数使用层次上的区别进行教学

Excel中公式运算符和函数类别分为多种,教学中不可能面面俱到,从日常使用的角度来说,应该按照常用到专门、单独到混合的原则来进行介绍。以Excel的函数为例,按照以上原则,教学中应分层次介绍三类函数。

1.常用函数的应用

统计函数如求和(SUM)、求平均(AVERAGE)、求计数(COUNT)、求最大值(MAX)、求最小值(MIN),这些函数在日常Excel操作中比较常用,输入方式采用“插入函数”按钮即可完成。如要在一张工作表中求出所有学员的数学成绩总分,先点击要输出的单元格,再点击编辑栏中的“fx”插入函数按钮,选择求和函数SUM,然后选定所有学员数学成绩的数据区域,点击“确定”就可完成操作。

2.混合函数的应用

混合函数的应用是指由多个不同的函数混合使用才能得到结果,这类函数用“插入函数”的方法无法直接完成,必须在编辑栏中进行相应输入。如从身份证号码中提取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码有18位数字,出生日期信息是在第7位至第14位,使用MID函数可提取出生日期信息。MID函数是从文本字符串中的指定起始位置起返回指定长度的字符。若身份证号码420605198211051516存放在D2单元格,则我们可输入“=MID(D2,7,8)”,得到出生日期信息19821105,但这只是一串数字,要想把其转换为常见的日期格式还需使用另外一个函数DATE。该函数是指返回代表日期的数字。我们可以输入“=DATE(MID(D2,7,4),MID(D2,11,2),MID(D2,13,2))”,并修改单元格格式就能得到日期格式的结果1982/11/05。

3.函数嵌套的应用

教学中常用的函数嵌套是IF函数嵌套,它可以根据逻辑条件来判断条件成立与否(TRUE或FALSE),并给出相应指定的返回值。一个IF函数的输出结果虽然只有两种,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要判断的结果远不止两种,这类函数也必须在编辑栏中进行输入。如根据学员的分数判断其成绩等级是属于优、良、中、差4种结果中的哪一种,就必须用到IF函数的嵌套,在函数中套用函数,逐级判断。判断学员成绩等级的依据是:如果学员成绩是在90分以上就列为“优”,成绩在75分至89分之间列为“良”,成绩在60分至74分之间列为“中”,60分以下列为“差”。若要判断的成绩在F2单元格,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式子:=IF(F2>=90,“优”,IF(F2>=75,“良”,IF(F2>=60,“中”,“差”)))。IF函数嵌套中尤其需要注意字符串的双引号及括号的成对出现,字符串必须为英文状态下的双引号,几重嵌套就必须有几重括号。由于函数中包含的各级参数和字符较多,学员操作容易出错。会出现将IF函数嵌套写成死循环,字符串出错,括号没有成对出现等错误,这时要根据IF函数嵌套的特点注重加强引导。

总之,不断完善Excel公式与函数的课堂教学,分阶段有效地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使学员能熟练掌握知识、技能和方法,培养学员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培养出大量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朱凤明等主编.计算机应用基础[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140~142

第8篇:excel教学范文

关键词:会计实践 教学 EXCEL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3-168-02

一、引言

《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学生入门的基础课,是学好其他专业课的基础。在这门课的实践教学过程中,主要面临着以下困难:第一,《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新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课,大多数学生从高中进入大学学习,对于会计学科的了解非常欠缺,对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缺乏形象系统的认识,因此,学习起来感觉比较抽象难理解;第二,目前,学生参与会计基础实习的机会并不多,学生对会计操作整个流程及会计使用的基本工具的直接认识不足,难以将所学与所用很好地结合起来;第三,当下,有许多非常成熟好用的商业会计管理软件,这些软件对于学生会计基础实践很有好处,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也显现出一些不足:商业会计管理软件价格往往较高,学生个人安装并操作存在一定难度;会计软件模块较丰富,涉及知识点较多,各模块之间的联系较紧密,对于刚刚接触会计学习的学生来说,显得较复杂和深奥,容易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会计软件的相关操作往往都有提示,比如,在录入凭证时,学生只需按提示选择会计科目,因此,学生在录入凭证时缺少了一个完全独立思考并选择确定的过程,这对于学生自己开动脑筋掌握最基础的知识没有帮助。

综上所述,我们认识到,由于会计类教科书的理论性较强,而会计实际工作注重实践操作,因此,如何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EXCEL在《基础会计》课程实践教学中的优势

EXCEL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图表图形功能,并有丰富的格式处理和函数处理功能,可方便地用来记录和分析数据、编辑数学公式、绘制图表和编辑文本。正是基于EXCEL如此强大的功能,本文研究将EXCEL运用于《基础会计》课程实践教学过程中。

本文认为可以利用EXCEL仿真模拟相关的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并通过编写公式、设定格式等,为学生提供一个通过计算机仿真会计实践的环境,给学生提供更直观的界面,加强学生对《基础会计》课程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利用EXCEL编写的会计模拟操作习题,不仅仿真度高,而且任意电脑只要安装有OFFICE办公软件,学生就可以很方便地在这台电脑上进行操作练习,提高了会计实践操作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当实践操作变得便捷之后,学生会消除一些畏难情绪,实实在在的学生参与和教师的操作演示结合起来,增强了《会计基础》学习的参与性与趣味性,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利用EXCEL练习会计凭证的填制

(一)制作空白会计凭证模板

在《基础会计》教学过程中,当讲授至“凭证”章节时,教师可借助计算机向同学们演示各种会计凭证的模式、特点,这样,可以让同学对凭证有更直观的认识。

本文参照会计常用的几种会计凭证样式,利用EXCEL制作出大小、颜色等均仿真的会计凭证模板。会计凭证可以分为记账凭证一种,或分为收、付、转三种,教师可根据授课需要进行选择,本文选用的是收、付、转三种凭证。

在制作仿真的会计凭证模板时,有如下特点:

1.本文制作了一个EXCEL文件,包含三个学生练习工作表,分别命名为“收款凭证学生练习”工作表、“付款凭证学生练习”工作表和“转账凭证学生练习”工作表,每张凭证的样式、大小、颜色等与实际工作中使用的凭证一样。学生在进行凭证编制的有关练习时,对于每一项会计业务,首先需选择采用哪一种会计凭证,也就是需选择进入哪一个工作表。

2.在“会计科目”输入处,没有采用下拉菜单的形式。《基础会计》学科是会计专业学生入门的基础学科,要求学生必须熟练掌握会计要素、会计科目、会计分录等相关知识。一般的商业会计软件在输入会计凭证时,对会计科目均有查询提示,而本文在“会计科目”输入处,采用了与其他会计软件不同的方式,就是考虑到应该让学生在凭证制作的过程中能够独立思考和判断,因此,不建议采用下拉菜单的形式给予学生提示。这样,可以让学生在会计科目的选择和运用过程中,完整系统地掌握会计科目的名称及具体应用。

当然,如果希望学生在练习过程中,能查询到有关会计科目,利用EXCEL“设置数据有效性”的功能,也能够轻松实现。具体步骤本文不再赘述。

(二)学生利用EXCEL练习会计凭证的填制

将利用EXCEL制作的空白会计凭证模板发放给每一个学生,学生只需将模板拷入安装了office软件的电脑中,即可以根据有关会计业务,进行相应的练习,非常方便直观。

(三)凭证填制工作的检查

如果仅仅只提供一个空白的仿真的会计凭证模板供学生练习使用,还达不到很好的学生练习后自查或教师检查批改的作用。因此,本文在制作空白会计凭证模板时,不仅只包含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三个学生练习工作表(本文称为前三个工作表),还增加了“收款凭证正确答案”、“付款凭证正确答案”和“转账凭证正确答案”三个工作表(本文称为后三个工作表),其格式与前三个工作表一样,区别在于教师已将会计凭证编制的正确答案填入后三个工作表中。

为达到学生自查和教师检查的作用,本文利用EXCEL的“条件格式”功能,可以对学生在前三个工作表中所做练习与教师在后三个表中的答案进行比较,并非常醒目地在单元格中用有色底纹标识错记、漏记之处,供学生及教师评阅参考。本文以“付款凭证学生练习”工作表与“付款凭证正确答案”工作表的核对为例,说明通过EXCEL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方法(其他类型凭证的练习与检查与此相似)。

1.选择“付款凭证正确答案”工作表中的A1单元格,选取“插入”菜单中的“名称”命令,弹出“名称”命令子菜单,在子菜单中选择“定义”,打开“定义名称”对话框,在“在当前工作簿中的名称”下输入:付款凭证,在“引用位置”下输入公式:=付款凭证正确答案A1,具体操作如图1所示。

2.选择“付款凭证学生练习”工作表全部区域,选取“格式”菜单中的“条件格式”命令,出现“条件格式”对话框,在对话框中输入“条件1(1)”和“条件2(2)”,具体操作如图2所示。

其中,“条件1(1)”表示的含义是:当“付款凭证学生练习”工作表单元格与“付款凭证正确答案”工作表中对应单元格的内容不一致时,标示该单元格出错。通过“条件格式”对话框中的“格式”按钮,将该出错单元格以某一有色底纹表示;

“条件2(2)”是为了将“空格”与“0”进行区分,利用具有“返回文本字符串中的字符数”功能的“LEN”函数,可以实现这一区分。“条件2(2)”表示的含义是:当“付款凭证正确答案”工作表中某单元格为“0”,而学生在“付款凭证学生练习”工作表对应单元格为空格,或者,当“付款凭证正确答案”工作表中单元格为空格,而学生在“付款凭证学生练习”工作表对应单元格为“0”时,应在“付款凭证学生练习”工作表对应单元格标示出错,通过“条件格式”对话框中的“格式”按钮,将该出错单元格以某一有色底纹表示。

3.为保证学生独立思考完成相关练习,本文利用EXCEL的“隐藏”功能将“收款凭证正确答案”、“付款凭证正确答案”和“转账凭证正确答案”三个工作表隐藏起来,具体方法如下:选定这三个需隐藏的工作表,选取“格式”菜单中的“工作表”命令,弹出“工作表”命令子菜单,在子菜单中选择“隐藏”。

4.为避免学生练习时误操作导致格式、内容等被破坏,本文利用EXCEL所具有的保护工作表的功能,对凭证的格式进行保护,并设置撤销工作表保护的密码,从而保证学生仅可以在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凭证输入。当学生完成作业提交检查之后,教师可撤销工作表保护,学生就可以查看正确答案。

四、小结

本文认为,与“利用EXCEL练习会计凭证的填制”的方法一样,我们同样可以利用EXCEL进行账簿登记及会计报表制作等的练习及检查。因此,借助于EXCEL的方便快捷、功能强大的特点,我们可以有效实现EXCEL在《基础会计》课程实践教学中的灵活应用,从而可以极低的成本为学生提供一个会计仿真实践的平台,为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为他们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一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白洁,王智勇.浅析EXCEL在会计学基础教学改革中的作用.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6)

[2] 梁婷婷,曲蕾蕾,刘艳萍.EXCEL在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5)

第9篇:excel教学范文

关键词:任务驱动,EXCEL教学

 

一、Exce1课程特点

Excel是一门操作性实用性强的课程,除了一般的文字录入、编辑、格式化.还包括了功能强大的数据计算和数据处理功能,是office办公软件学习难度较大的内容。免费论文。上机实验是该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只有通过上机实验,才能加深理解所学的Exce1的理论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具体的上机操作要通过一系列的任务去体现,在EXCEL的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法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概述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教师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它是一种以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加以引导的一种教学方法。免费论文。不再按照教学内容的从易到难的顺序,而是以完成一个任务作为驱动来进行教学,完成教学任务。采用任务驱动模式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内容,提高多方面能力。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在ExceI课程中的实施

学习EXCEL主要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EXCEL入门,有机地编排相应的知识点,让学生学会Excel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主要是模仿操作,较为容易学习。第二个阶段是应用提高,要求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点,将Excel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免费论文。这就比较困难。这一阶段则开始采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笔者采用教学模式如下:

3.1 结合学生特点.精心设计任务

教师主要是提出具体任务和要求,并对如何完成这一任务作一些方法上的阐述。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教师引而不发,充分调动学生的操作欲望和好奇心。例如,要求从资产负债表中引用数据制作损益表。就实现从单表引用到跨表引用。

任务设计时需要注意的几点:

(1)“任务”设计时要注意分散重点、难点;

(2)“任务”要有层次感,要注意学生的特点与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

(3)“任务”设计时要考虑“任务” 的大小、前后的联系等多方面的因素;

3.2 师生共同分析完成任务的方法和步骤

总的任务明确了,接下来要引导学生对这个任务进行分析、分解成若干个小任务,这些任务不能太难但都应该包含着新、旧知识。学生接受任务后首先会去思考如何完成任务。随后分组讨论,展开观察、思考、分析,以解决该任务。

3.3 任务实施,同化旧知,建构新知

任务分析完成,相应的问题就明确了,就需要着手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了,比较简单或单一的任务学生可以采取自主学习完成,比如基本的函数SUM()、AVERAGE()、COUNT()。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遇到的不能解决的问题。就需要用新的知识去解决,此时调动了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老师再将新知识传授给他们。比如要编制利润分配表,就要用到较难的函数RANK(),可让学生先查阅有关资料,在上机实践中,逐步地理解,进行自主学习;然后鼓励他们相互讨论交流、协作,从中总结出规律,然后再在自己的问题上去应用;仍然解决不了,教师就需要适时地进行指导和帮助,以利于任务的实现与完成。

3.4 交流归纳

教师在采用任务驱动模式进行教学的同时,要加强课堂小结和知识点的回顾,查漏补缺,讲解一些共同的难点和重点,并触类旁通给出应用实例,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这一阶段特点是教师点评为辅,让学生在思路得到一些启发,集思广益.开拓思路,鼓励创新。

3.5 学习评价

要求学生将完成的Excel电子表格作品向全班展示。后由各组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作品,并进行现场答辩,现场评分。教师、学生本人、学习小组分别给予评定。最后教师根据各方评定对各组作品做综合评定。

四、“任务驱动”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4.1 把好任务设计关

目标任务的明确对于今后的学习与任务的最终完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任务的设计可以由师生共同讨论或学生根据自身需求自主提出,这样的任务可能更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特点,激发学生内在的探究和学习需求。

4.2 教师必须进行角色转换

“任务驱动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被动的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

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全面素质的提高,是对传统教学的发展,比较适合计算机类课程的教学。任务驱动法运用在EXCEL教学中,目的就是让学生在一系列的“实际任务”中完成教学活动。不仅仅要“授之以鱼”,更强调“授人以渔”,促使学生熟练掌握好如何最大程度地发挥EXCEL的数据处理工具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马洁。任务驱动教学法在Excel课程中的应用。科技信息。2009,(9)

[2] 戴卫平。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Excel教学中的应用。电化教育研究。2008(13)

[3] 桂洁,崔素丽。基于建构主义理论ExceI函数教学设计。大众科技。2008(11)

[4] 3 何克抗.建构主义一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三)U】.学科教育,1998,3:25-27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