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班化教学范文

小班化教学精选(九篇)

小班化教学

第1篇:小班化教学范文

(一)已做的工作

一、组织学习与讨论

1、强化学习。其一是组织教师深入学习局文件精神;其二是搜集其它资源扩大对小班化教学的认识;其三是通过撰写论文或心得体会深化认识。

2、加强研究。以学科组为单位,从课前备课、课中的教学组织、课后的作业设计与辅导三个层面深入探讨,重点研讨了以下问题并力争达成共识:

一是研讨课前的教学准备。重点研究教学设计,包括目标分层定位、教学环节的优化、学生活动的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设计、作业的分层设计等。

二是研讨课中的教学组织。重点研究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与评价机制、分层教学的实施、“五精六步”教学模式的运用。

三是研究课后的作业与辅导。重点研究如何针对不同学生分层作业、如何针对课堂教学效果设置灵活性作业、如何对不同层面学生进行辅导。

二、形成方案与操作模式

1、制定了《法泗中学小班化教学实施方案》;

2、制定了《法泗中学培优补差工作实施方案》;

3、拟定了《“五精六步”教学模式》;

4、设计了系列表格:课堂发言情况记载表、小组合作学习记载与评价表、培优补差记载表、学情调查表、课堂教学考评表等。

三、实施

1、成立合作学习小组,主要实行“兵带兵、兵管兵、兵教兵”。

2、强化小班化教学常规管理,以校长为组长,行政领导及教研组长为检查小组,定期依据考评细则及学校各块操作模式与要求进行督查。

3、加强教学研究。一是骨干教师示范课;二是同题课;三是人人上一节展示课;四是与二中开展联合教研活动。

4、抓住教学准备、开展小组学习、分层教学等几个关键环节进行专项督导。

5、定期开展交流活动,了解教师的困惑及实施情况,反馈存在的问题,交流改进的方式。

(二)困难与困惑

1、不是新问题的问题。小班化教学目的是优化教学结构与方式,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最大化提高教学效率,是针对大班教学不足,促进教学由面向点的转变。但对教师的工作量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要求更细,精力要求越高,部分教师不是不想而是不愿的问题,缺少内趋力。

2、缺少专业指导。无论是教学的设计,还是课堂教学的组织,小班化教学对教师的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研究活动中,囿于师资力量所限,研究的质量不高。

3、学生的参与度怎样提高?长期以来,教学基本上是老师“演”,学生“观”。差生限于能力、习惯、性格等因素影响,完全调动起来参与课堂教学每个环节是一个较为头疼的问题。这里面涉及到怎样优化分组、怎样有效建立课堂评价激励机制等诸多问题。

(三)想法与建议

第2篇:小班化教学范文

关键词:小班化教学;优势;高中化学;影响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2-0229-02

国外很多关于班级规模的研究大多数都已经印证缩小班级规模的策略在提高学生的成绩上有一定的成效。小班化教学是欧美发达国家普遍推行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80年代,美国的部分州开展了缩小班级规模的实验。目前美国中学的平均班级规模是25个学生。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美国又提出中小学班级规模应缩小到18人。目前德国班级规模与美国相似,全国平均为25个学生。英国20到25人,加拿大25到30人。 在我国,就目前国内小班化教育实施的情况来看,上海、北京、广州等沿海发达地区城市都做了不少有益的尝试, 这些尝试所取得的成果为我国小班化教学的研究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小班化教学理念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是相吻合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地发展。可以说,小班化教学的实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小班化教学的优势

小班化教学是西方教育研究者通过多年试验研究所得到的一种有利于学生个性及创造性发展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方式将之前由教师所主宰的课堂还给学生,正如罗杰斯所言“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是自由的,而自由的学习是有意义的”。小班化教育的价值体现的是人本化、个性化和发展最大化。小班化教学给各种诸如合作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尝试教学法等的教学方法提供了更高的可操作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教育的期待值愈来愈大,每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得到老师的重视。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受到的关注程度往往与其学业成绩的取得呈线性关系。而小班化教学,由于班级人数少,教师可以在自己的精力范围内关注到每一个学生。

二、高中化学学科特点

化学是与人类及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门重要的自然学科。它也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和性质及变化规律的学科,以实验为基础,知识点比较琐碎,但有一定的联系。这样的学科特点就势必要求学生在求学的过程中能够认真地做好实验,细致地观察实验现象,主动积极地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能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和与同学的交流探讨解决问题。

三、结合小班化教学的高中化学课堂

1.小班化教学使课堂气氛更活跃,展现个性思维

小班化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个性发展。例如在导课环节,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化学方面取得的最新科技成果,并可以通过分小组的讨论,将这一成果的取得与当堂的课程内容相结合,让学生将科技与自己已有的经验相结合发表自己的感想,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今的学生的成长环境伴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所以不能将学生在课堂上"圈养"起来,不能低估了学生的知识面,要将社会中的新的科技成果及时的输送到课堂,有利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做出自己的判断,不至使学生在求学的过程中与社会脱节,反而能够使他们感觉到所学的知识与我们所生活的环境相关联,在完成学业后更好地适应社会。

2.小班化教学拉近师生距离

在小班化教学中,由于班级规模较小,教师能够将注意力分配到每一个学生身上[1],田纳西州的生师成就比实验(STAR)也表明教师能够更加关心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得到改善,这对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提高是有利的。

以笔者的学生为例。在带高二化学的第一节课时,为了能够更好地与同学互动,笔者带着问题走下讲台,在同学们思考的过程中,发现有个学生在看课外的杂志,当时因为经验不足,但也知道不能够有什么大的动作,只得先用善意的眼神提醒他,但无济于事。课后,笔者也没有立即去批评他,而是回办公室翻他的日记,在日记的批改中我就问了为什么课堂上看课外书的事。之后他很坦诚地告诉我,他对于化学课堂的兴趣早已经让老师在高一的时候抹杀了。他说得很无奈,我心里也很着急。

后来,我负责为四个成绩很不理想的学生补课。在我们的小课堂中,我了解到他不是不想学习化学,而是在高一的时候落下的知识太多,上课根本不知道老师在讲什么。教室里五十几个同学,教师的精力不仅要放在讲课上,还要很准确地抓住每个同学的心里状态,这对于很多教师来说是不现实的。

所以,小班化教学在这方面就拥有优势。教师可以在抛出问题后,观察每个学生,这样就可以判断学生们是否在进行有效的课堂活动,还可以与同学近距离交流,及时地发现他们问题所在。

3.小班化教学使问题“变”主动

以化学学生实验为例。在实验开始前,教师将按学生自愿分成若干小组(保证小组中学生的水平差异平衡),推荐一名组长,由组长分配每个人的实验任务:包括提前预习、方案的商讨与决定、装置的安装及操作、试验后的整理以及实验现象的记录。最后完成教师所给的讨论题并结合自己的实验现象提出自己疑问。由于化学实验中药品剂量,实验温度,反应时间等的影响,总会出现与标准试验不同的情况,这样,每个小组所遇到的问题可能就不同。教师在整个过程中需要在各个小组之间走动,以便及时地解决学生所遇到的突发问题。实验完成之后,教师应组织学生将实验结果和实验中所遇到的问题汇总,先请各小组之间进行交流,互相解决问题,遇到大家都有疑问的地方再由教师进行讲解。这样的课堂不仅能够使学生有更多的动手实验的机会,解决了以往看实验、背实验、画实验的老传统给学生思想上带来的禁锢,将学生的问题顺利的“逼”出来,将问问题的主动性从教师的手中转向学生,而且学生在互相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帮助了别人又充实了自己,这样的成就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自信[2]。根据班杜拉的观点,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相信自己能够学懂,对自己的学习能够进行调节,他们更可能努力尝试并获得成功。

四、小班化教学的现实困难

小班化教学对于化学学科教学的优势如上所述,但就此所带来的教育经费问题。因为班级规模的减小就意味着更多的资金投入。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的现实情况是教育资源的严重缺乏,尤其是优质普通高中资源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而普通高中教育经费的投入政府在其中起了主导作用。但据数据统计显示,政府在普通高中教育方面的资金投入比例还是很低的。小班化教学的目的在于能够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自主的发展,班级规模的缩小势必导致课室、桌椅、教学设施等一系列教学硬件设施的增加。而在化学学科教学方面就多存在一些问题,化学实验室,仪器设备,药品配置等也要由于实际参与实验同学人数的增多而增加,这样更为学校的教育资金施加压力。在软件方面,小班化教学就意味着学校需要聘请更多的教师进行教学,又由于小班化教学的特殊性,要求所聘教师必须能够胜任这种班级所需要的教育模式,学校就要对教师进行进一步的培训,这中间所需要消耗的费用也是不可小觑的。

化学小班化教学对于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提升、行为的改善、任务投入水平的提高是从学生行为角度研究小班化教学得到的重要结论。当然,在小班化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无法被取代,但教师要积极地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应该以新课标,学生的认知心理以及学生学习和性格的实际情况对教学进行认真的思考,使教师自身不断地发展,要从以前的领导者、知识传授的工程师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辅助者和合作人。从化学学科教学角度出发,教师应该认真积极的以每一位学生发展为目标设计每一堂课。

参考文献:

第3篇:小班化教学范文

关键词 小班化;教学模式;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06-0096-02

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评价机制,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素质,是新时代教育的大政方针。高校是培养人才的象牙塔,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涉及很多因素,其中教学模式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目前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大班化教学为主,这种教学模式存在一定弊端,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高职高专的学生基础相对比较薄弱,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应该实行小班化教学。

1 小班化教学的优势

小班化教学是以促进学生全面又有个性地发展为目的,在缩减班级学生规模的基础上,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实施过程、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等改革而形成的一种班级教学活动形式。教学过程的重心由教师为主体转向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人数减少,学生在教学空间所占的份额大大增加,学生获得比以前更多、更直接、更快速的人与物质世界接触交流、角色置换的机会。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小班教学有一定优势。

1.1 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

“起点均等、机会均等、过程均等、资源分配均等、教育结果均等”是教育均等的主要观念。小班教学在学生人数上占有优势,教师更有可能顾及班级的每一位学生。同时,和大班化教学相比较,学生得到更多的教学资源,学生在教学空间所占的份额大大增加,这样,学生接受的教育更充分,过程更平等。

1.2 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

传统的大班教育中,座位排列存在一定的教学盲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兼顾学生的广度和频度都受到限制。在小班教学中,教师有能力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特点,给个性差异的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使其个性得到最充分的发展。小班化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了更广阔的活动和思维空间,为学生提供了更灵活的学习方式和机会。小班教学重视教学过程中的情感培养,强调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合作交流,师生平等,有利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1.3 有利于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

大班教学中教师所关注的是如何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因此课堂结构单调,教学方式呆板,学生主体地位得不到有效发挥。小班化教学在人数上占有一定的优势,学生发言机会、参与教育活动更加频繁和直接,师生、生生之间交流更加密切,学生由原来的被动、机械、单一的学习模式变为主动、积极、多样、灵活的参与式的学习,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这种主动、积极的学习方式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和融会贯通。

1.4 有利于学生的全员发展

班级学生来自不同地区,学习基础参差不齐,原有的大班教学很难兼顾所有学生。在小班化教学中,由于班额的减少,每个学生都成了教师关注的对象,教师有精力和时间关注每一个学生,剖析每个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上不再整齐划一地设置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呈现出层次化、个案化,使得不同水平的学生受到恰当的教育,实现全员进步、全员发展。

2 实施小班化教学措施

小班化教学不是单纯的班级人数的缩减,它是在班级人数减少的同时,采用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措施。

2.1 实行分层教学

各得其所是小班教学的一条重要理念,面对基础千差万别、各具特点的学生,在教学实践中必须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采用分层教学的策略。分层教学是将学生按照智力测验或者学业成绩分成不同的层次,教师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智力或者学业的实际水平进行分层教学,体现了因材施教的特点,主要包括学生分层、备课分层、教学分层和练习分层。分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在原有的认知水平上都有所收获,培养了学生不断进取的意识,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2.2 探究性教学策略

探究是人类获取信息最有效的途径。在小班教学中,注重和倡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求知,学生根据自己思维方式去探索、发现新知识。这种教学策略更关注学生“怎样才能知道”,通过探究让学生自己学会,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避免了大班由于学生人数过多带来的一些问题。教师能对不同的学生施加不同程度的指导,学生求知欲望在自主探讨中得到满足,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2.3 合作化互动策略

互动教学策略是指在教师指导下,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中,教师想方设法改善与学生的人际关系,开发课堂教学交往的潜能,把学生真正当作学习的主人,在师生互动的基础上,挖掘生生互动的潜力,向课堂教学要质量,运用开放型、交往型、体验型方式,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通过进行小组学习、组际交流、组际互查、组际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生生互动的参与热情,促进多角度的交流,起到相互补充的作用。

2.4 更新教学评价机制

原有的以考试为中心的评价机制,重视结果,突出选拔性。学生为了达到目的,考前突击,没有太多地去关注小班的教学环节。这样整个教学不够积极,难以启发学生创新思维,难以实施个性化培养,小班教学失去意义。为了克服这些问题,应该重新建立和小班教学相适应的评价机制,实现评价多元化,重视形成性评价。

3 结束语

小班化教育是满足人民群众接受优质教育急切要求的教育方式,是实现教育平等的有效途径,其中的许多优势是素质教育的发展所迫切需要的,对学生的个性培养、全面发展具有绝对优势,对学生的个性、道德、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赖明澈,王志英.计算机类课程小班教学模式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0(20):5-9.

[2]吴小雯.创设自主和谐的小班化教学环境[J].教育发展研究,2005(12):3-6.

[3]韦勤.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与小班化教学[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5):2-3.

第4篇:小班化教学范文

个学生的需求,发展个性,激发他们的潜力及创造力。对于小班化教育的个别化

教育,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首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既要求真务实,又要

开拓创新。进一步改善师生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

与大班化的教学相比,小班化教学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一、使教学具有更强的针对性,有利于因材施教

由于小班人数少,教师可以更快、更好地了解学生,包括学生的基础、心理、个

好、特长、能力等。这样,在教学的设计过程中,教师就有较强的针对性,

而且也有更多的时间对学生加强个别指导,与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小班化教学

由于课堂上增加了针对性,课后主要是个别辅导,为减轻师生负担创造了条件。

课后,教师要分析每个学生的特点,做到因材施教、取长补短;要关注每一个学

生,不留课堂“死角”;要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发挥学生多种潜能,重视

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和非理性因素。

二、促进师生互动,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当遇到教学内容需要用动作、形体语言来表示时,通过小班化教

学,就有足够的空间来实现。在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更充分的时间进

行讨论和交流,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这种互动是师生共同发展的动力。在互

动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达到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目的,充分发挥主

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学习质量,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地发展。教师切忌用

“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而要给予学生主动研究、自主学习的时间。一堂课中,

每个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不得少于三分之一;要让学生主动认识到本堂课有哪些

知识点、如何把握它们、前后知识有何联系……即对知识进行内化,达到举一反

三的目的。

三、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因为小班化教学人数少,每个学生就有更多被关注的机会。学生每天在学校的学

习状况、行为表现、身心健康,教师都了如指掌。一旦发现学生身上的问题,教

师可以及早与家长取得联系,进行沟通,以便更好地引导孩子。而大班化教学由

于人数多,一节课下来,有的学生一次发言的机会都没有,这就阻碍了学生的发

展。在小班化教学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师生、生生接触得越多,学生得到的

锻炼就越多,他们受到教师表扬和鼓励的机会也越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对学生的成长非常有利。

四、发展学生个性,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小班化教学由于班级人数的减少,使教师有更多的精力去关注学生,在行为上也

会深入地研究和了解学生,正确对待学生的个别差异,力图实现学生最优化发展

。课堂上,教师要努力转变观念,与学生平等对话;下课时可以参与学生的活动

,用亲切的话语进行聊天式的交流,在交流中掌握学生的思想情况;平时可以用

“悄悄话”的方式和学生进行交流。在小班化教学中,教师可有条件地运用体态

语向学生传递关爱的情意。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用敏锐的目光主动去捕捉学

生的视线,并不时向学生传递各种微妙的信息,使学生感到教师无时无刻不在用

眼神和他们直接对话,从而产生一种教师很喜欢自己并正在关注自己的美好感觉

。特别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教师在恰当的时机,可以摸摸他的头、拍拍他的肩、

握握他的手……这些动作看似简单,却富有人情味。在学生眼中这是一种师爱情

感的流露,能使学生感到安全、幸福和温馨。教师要努力建立“母爱型”“朋友

式”的师生关系,这样就能有效地促使学生的身心健康。

五、实施小班化教学,催开学生智慧的蓓蕾

由于学生年龄小,接触社会的时间少,有许多大人看来不必解释的问题,在他们

的心中却是难以理解的,他们想说、想问。作为教师,不能因急于完成教学任务

而压抑学生的各种个性。在小班化教学的今天,教师要充分发挥小班人数少的优

势,仔细、耐心地倾听学生提出的问题,并从中选择有价值的题目组织学生讨论

,通过自我学习和相互学习得到圆满解决。只要教师不厌其烦、适时点拨,让学

生无拘束地质疑问难,定能促进学生良好的个性发展,保证教学的成功。鼓励和

表扬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手段。教育学生必须动之以情。教师应尊重学生,建

立融洽、平等的师生关系,要善于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不失时机地予以肯定

和赞扬。要时时与学生们打成一片,共同学习、共同游戏。教师的一个微笑、一

句鼓励和表扬的话语,都会让学生得到鼓舞,增强自信,催开其智慧的蓓蕾。

可见,小班化教学优于大班化教学。但要想在大范围内实行小班化教学,也不是

一件容易的事。首先,它需要家长、教师更新育人观念。“小班化教学”不只是

为了提高学生成绩,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如创新能力和良好的学习

习惯。其次,课程教材有局限性。现行的教材具有严格的系统性、统筹性的特点

,为小班化教学的综合教育、分层教学带来一些困难。因此,要遵循小班化教学

原则,就必须对原教材进行调整。最后,实施“小班化教学”,要有充足的教育

资源。这就要求在人、财、物方面都有较大的投入。但由于不少学校缺乏经费投

入,有的硬件设备跟不上,这些都为小班化教学的进行带来了实际困难。

第5篇:小班化教学范文

[关键词]小班化;教学

诺贝尔奖获得者李远哲教授曾在《迎接21世纪的教育改革》专题演讲中提出:“教育要上轨道,一定要实行小班制”。为了认真贯彻素质教育,实施小班化教学,真正落实“发挥特长、因材施教”的原则,做到“个性化教学,家教式辅导”。

1 班级设置

1.1 班级人数:22――28名。每间课室专门为每位学生配置书柜。

1.2 座位安排:为了老师教学、辅导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合作交流方便进行,班内学生座位按“U”字形、扇形、三角形编排。同组学生间距一般不大于60公分,组间距一般不小于100公分。

2 老师配备

小班化教学的科目应与大班相同。为了突出小班化教学的特点,充分发挥个性化教学、因材施教的作用,老师的数量指标不应少于从前。但老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要有根本的转变。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发展学生的特长和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着重点,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老师既要当好“牧马人”,又要当好“伯乐”。要当好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

3 教学常规

3.1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是个性化教学和因材施教的关键。

3.1.1 新生入学后,一周内老师要记住每个学生的姓名,两周内要掌握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如家庭状况、学习状态、性格特点等。一个月内要基本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习惯、认知特点、个性特长和学习潜能。‘每位学生均要填写学情档案表。

3.1.2 学生稳定后,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学习状况,按情况相同或相近分为A、B、C、D、E 3―5个层次。为以后分层次教学做好准备。但分层不分班,分类不分等,有层次而无差生,有流动而无淘汰。

3.1.3 每节新授课前,在认真分析教材的基础上,要充分认识本班各层次学生对学好本节内容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学生学习本节教材的兴趣及如何选择适合各类学生的教学方法。

3.2 预设学案。教学过程既需要课前预设,又会有课堂生成,预设因生成而灵活,生成因预设而精彩。

3.2.1 吃透“两纲”一“标准”。要弄清教学大纲、考试说明和新课程标准对本节教材知识、能力和思想教育等方面的要求,为分析教材,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作好准备。

3.2.2 要深刻研究教材,弄通并掌握教材的内容原理、知识结构。制定出适合班级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的科学合理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3.2.3 研究教法和学法。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情分析,设计好问题引入、情景创设、质疑应对、学法指导等方法。并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分类指导,因材施教。

3.2.4 根据各项预设准备,要提前一周写出科学实用的预设学案。预设学案要想得宽、定的活,要显精致,给每一位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有益的生成留出足够的空间。

3.3 课堂探究。课堂探究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最重要的环节,是培养学生各种素质和能力的主渠道,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为此,课堂探究要求做到:

3.3.1 老师上课要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拖堂。教师应于课前3分钟在教室门前候课,并督促学生进入教室做好上课探究的一切准备工作。

3.3.2 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要尽可能进行因材施教,必要时还可采取“复式班”的教学方式,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组织教学。要创造机会让各类学生都积极参与教学,充分发挥和发展自己的特长,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感、满足感和自豪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3.3.3 教师上课要带有激情,教学语言要具有较好的感染力和亲和力,讲课要受学生的欢迎。

3.3.4 教师教学要具有研究性。每节课后都要进行教学反思。根据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常规要求,反思课堂各个环节――尤其是各个学生的课堂表现,寻找更好的解决办法,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3.4 应用指导。后辅导和应用训练是学生巩固知识、加深理解、提高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必要手段,也是个性化教学、家教式辅导的重要环节,老师必须足够重视加强课后辅导和应用指导。因此要求:

3.4.1 各科作业不宜过多,课外作业量一般每科不超过20分钟。为了适应各类学生的学习要求,除了基本作业外,还应设置一些不同难度和特点的“自助餐”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完成。

3.4.2 各科教师都要组织开办特长生辅导班,学校统一安排每天下午第四节为特长生活动课,时间60分钟。各科活动课要定时间、定场地、定计划,定内容,顺利实施,保证效果良好。

3.5 “导师制”管理。在班主任统一管理的基础上,每个任课老师分包负责4―6名学生,从纪律、学习、生活、做人等各个方面进行辅导和管理。导师定期跟学生和家长进行访谈和沟通,班主任每月召开一次“导师”碰头会,交流和协调各导师所带学生的情况和信息,以求方向一致,多力合一,促使学生更快的成长。

3.6 评价与检测。教学评价具有良好的甄别性、导向性和激励性,正确使用教学评价,能够帮助学生通过平时或每一阶段的总结反思来认识自我、增强自尊、建立自信,调动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在学习中的长处和问题,及时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质量,促进自己更快的发展。做好评价与检测,要求:

第6篇:小班化教学范文

关键词:积极向上;发展目标;身体素质;教学方法

不同年级的小班化教学人数不应该是固定的,不同年级应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联系实际而定;不仅要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生生之间的有效交流互动也应加强;小班化教学的进度不应依照大班的安排,应视具体实际而定。

一、小班教学的最佳人数,应不同年级不同对待

小班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学习积极性来说,是比较有好处的,尤其是数学这门课程,不同年级的小班化教学人数多少为宜?这是当前小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美国的一项实验验证:18人以下的小班课堂最有利于师生之间的对话,所以说,小班教学的人数在18人以下为最佳。但是,不同年级的小班教学人数都是一样的吗?为了每一个学生的良好发展来说,答案是否定的。小学不同年级的学生认知力与思维发展程度存在较大的差异,低年级学生接受的知识相对简单,教师也会有更加充足的时间对每一个学生进行沟通、指导;而对于较高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接受的知识更加复杂,需要的指导时间与个别对待也会大大增加。所以,因此看来,不同年级的小班化教学最佳人数是不一样的,具体多少人为宜,还需要从教师的个人能力与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出发,经过认真、科学的探究决定。

二、加强生生之间有效对话,培养学生自主学生能力

传统的大班授课模式中存在最多的就是师生之间的对话、沟通,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掌握着整个课堂的氛围与进度。但是,教师完全掌控课堂的学习情况与互动情况,也因此降低了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有些小班教学中,也存在这样的情况,无法避免这个误区。因此,需要采取有效方式,加强生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让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与课堂参与积极性。如何加强生生之间的有效对话,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避免陷入传统课堂的教学误区?这就需要教师发扬创新精神,从学生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与发展的引导者。比如,在进行低年级的简单加减法的小班巩固学习时,教师不妨从一个指导者与旁观者的角度去指导学生的课堂学习,让学生围成一圈、坐在桌子旁边,可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每个人组织一个含有关于加减法的益智小故事,让学生依次讲述,其余学生要认真聆听,将其中蕴含的计算记录并计算出来。每个人都要对其他学生的故事中包含的计算要得出结果,让学生自己组织评判。并组织学生之间的对话、交流,让学生评价谁的故事中的计算最有价值、最有意义。加强生生之间的互动,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以培养。

三、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调整进度

部分小班化的课堂教学中,仍存在完全依照大班的教学大纲以及课时安排进行授课的情况,这样的做法是不科学、不可取的。小班化教学的模式是特殊化的教学模式,所以,不能完全依照大班教学的方式去安排学生的课堂学习进度,不同小班中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学习进度与学习知识、掌握概念的差异,因此,应从不同小班的学生具体情r以及学生的学习效率等方面出发,科学、合理地安排学习进度,小班化的教学模式才会真正发挥作用。比如,对于那些整体上学习知识速度快、概念接受能力强的小班,教师在安排学习进度的时候,应加快知识的学习速度。如果还是按照大班的授课进度,学生在很快掌握了先前学习的知识后,而又不继续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就会因此打乱学生的知识学习过程,这个过程一旦中断,就很难再连贯起来,所以保持知识的连贯学习有利于学生学习效率与学习效果的保持;对于掌握知识速度较慢的小班,可以适当放慢教学进度,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与掌握情况,适时地调整课堂教学计划,如果一味地按照大班的教学进度进行教学,学生学习起来难免吃力又跟不上进度,会降低学生的课堂学习热情。因此,小班化教学中,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科学、合理地安排行进度,提高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与学生的学习效率。

总的来说,小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课堂学习效果因此大打折扣,尤其对于数学这样的抽象性学科来说,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小班化的教学模式,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一个良好、和谐的氛围中完成对课堂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小班化的教学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一对一指导作用,让教师对每一个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有效指导,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与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第7篇:小班化教学范文

[关键词]小班化情境 小学数学 差异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1-035

小班化差异教学是指在小班级教学中围绕学生个体差异而展开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方式,它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从而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对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就小班化情境下的小学数学差异教学谈几点看法。

一、 把握教学目标的差异性,有效分类设计

在数学小班化差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把握教学目标的差异性和层次性,注意结合学生的个性差异,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巧设教学目标,从而使不同层次学生都能有所发展。一般而言,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思维水平等情况将学生分为优等生(A层)、中等生(B层)和学困生(C层),然后根据课程标准,紧扣教学内容,针对学生的学习差异确立差异化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主动参与,自主完成学习目标,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例如,在学习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圆的面积”时,笔者从学生实际和教材要求出发,针对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了不同的学习目标,如(1) A层学生:能够完整表述圆面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够适当拓展知识深度和广度,灵活运用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B层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够运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3)C层学生:只需熟记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解决有关的基本习题。这样,设计差异性教学目标,既面向了全体学生,又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有助于激发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

二、 注重教学方式的差异性,让学生亲历学习过程

在数学小班化差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差异,灵活巧妙地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实践体验、交流讨论,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让学生亲历学习过程,实现知识的自主建构和能力的提升。具体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是注意分层指导。对于高、中层次的学生,教师要注意指导他们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加强创造性学习,发散思维,开拓思路,多角度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对于学困生,教师要注意指导他们进行模仿学习,进而理解和掌握知识。例如,教学“有序的排列与组合”时,笔者设计了以下作业:①模仿练习题:用1、2、3三个数字,一共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重点指导学困生先确定百位上的数字,然后再按顺序依次排列出来,如123、132; 213、231; 312、321;②变式练习题:2个好朋友见面彼此握手表示问候,共需握1次手,那么3个好朋友共需握手多次?4个?5个?n个呢?你能从中找出规律吗?③拓展练习题:甲班开学第一天每两位同学见面互相握手问候一次,全班40人共需握手多少次?指导高、中层次学生拓宽思路,从中探求出规律,从而学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二是注意以点带面。即在课余时间,教师将班级内的学困生召集起来进行补差。先由这些学困生共同选出三到四个代表,然后教师将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共性错误”单独挑出来,直接对学困生代表予以重点讲解,接着让学困生代表充当“小老师”,对其他学困生进行讲解和指导。这样通过以点带面,不仅可以帮助学困生深化知识理解,使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而且可以缩小学困生与高、中层次学生的学习差距。

三、关注教学评价的差异性,促进学生共同进步

在数学小班化差异教学中,教师要正视学生的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不同的教学评价,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和幸福感,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共同进步。例如,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可以向一些成绩差的学生提出简单的问题,要求他们去发现、去分析、去讨论,大胆发表看法和见解,然后教师及时予以表扬和鼓励,以激励性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斗志。同时,教师还要及时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结合学生表现情况设置不同颜色的星星来奖励和表扬学生,如红星代表表现出色,创造力强,进步显著,作业完成率高;黄星代表认真听讲、积极参与回答、作业完成情况良好等。

第8篇:小班化教学范文

【关键词】活动化 互动

一、师生互动

教授一年级上册的《小鼓响咚咚》这课时,因为整首歌曲以“XX X X | XX X — |”这个节奏型贯穿始终,因此,笔者设计了声势教学环节,采用游戏方式进行。首先,让学生观赏教师的鼓乐演奏《金蛇狂舞》。找出教师敲击了鼓的哪些位置?(鼓面、鼓边)。然后,再让学生听听小鼓响了几声?(XX X X)。接着,让学生模仿教师敲击的小鼓节奏,重复练习几次。让学生回忆教师打出的节奏,是为后面的节奏型做铺垫。然后,师生合作,学生打完,教师接;教师打完,学生接这样交替进行。并请学生注意观察教师的节奏跟他们的节奏有何不同。

学习此课时,教师用游戏的方式在不知不觉中对学生渗透二分音符外,还需要教师渗透的另一个知识点——节奏型。音乐作品中反复出现的有一定特征的节奏,叫做“节奏型”。它起着强化主题形象,统一乐曲格调的作用。但是,当教师给一年级学生讲解这个知识点时,就用这样的表述方式,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无疑是枯燥和不明白的。因此,笔者通过让学生观察——敲击鼓的位置、模仿——敲击节奏、合作——师生接力棒、发现——各种时值的音符等步骤,一步一步,由浅入难。学生的注意力始终保持集中,全神贯注地看着教师的示范、努力按要求做,且兴趣浓厚,急迫地想知道下一步的任务是什么,从而产生自主学习的状态。让学生接受信息之后进行反复识记和练习,以达到长久保持。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既轻松又愉快,还能顺利的完成学习目标。

二、小组互动

教授一年级下册的《勤快人和懒惰人》这课时,一部分学生在幼儿园中已学过此曲,对歌曲很熟悉,但是音准却存在问题。因此,我特地设计了接口演唱,将4个小组分别命名:fa小组、mi小组、re小组、do小组。进行师生接口唱。(如图所示)

通过“开火车接龙”这样传统的师生互动方式,让学生只认知、唱准少量的主干音,并在训练中引导学生发现四个组的唱名是呈下楼梯的状态。此时仅仅依靠师生互动是不够的。学生们只将精力集中在自己所要完成的演唱上,而无法对整体进行准确地把握。即通过形象的手势引导,学生能够准确地唱出fa、mi、re、do四个主干音。但是,学生不能保证整个乐句的准确,为了促进他们的音准,笔者采用了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小组与小组间的接龙。(如图所示)

每个组负责一小节,引导学生发现这两个乐句的异同——第一个乐句的最后一个音是sol,而第二个乐句最后一个音是do。接着,小组内部先练习自己负责的一小节旋律。练熟之后,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接龙竞赛,看看哪组唱的最好最准。在此种互动下学生们不再消极跟随老师,而是全力投入互动中去,学生在脑海中就快速记忆这两句,通过组组合作,学生轻而易举地掌握了同头换尾的两个乐句,并且音准问题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三、人机互动

小班教学中,除了多让学生、小组互动,更要让学生、小组在互动的过程中,整合进学生个体或小组与多媒体环境的互动。

在《恰利利恰利》一课中,本课的重点在于节奏的掌握,笔者提炼出贯穿歌曲A部分始终的节奏型,并做了节奏示范2/4 恰利利 恰利 | 恰嘣 嘣 ||。然后示意学生们进行模仿,学生念节奏时几乎每一个班都会有五、六个学生条件反射似的念成2/4 恰利利 恰利利| 恰嘣 嘣 ||。这时候,笔者就利用聚光灯的功能及时帮助学生自主发现节奏中前面是2个“利”,后面是1个“利”。使学生自己发现错误所在,并且快速纠正,从而使他们轻松、简单地掌握了本课的重点——节奏型。(如图所示)

传统的多媒体课件更多地是教师依照原先设计好的思路、顺序进行操作、展示,很难根据学生当前学习的实际情况进行及时调整,但是交互式电子白板就可以根据教师与学生在课堂进行中的需求进行应急处理,进行相机互动。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还是会有教师在预设过程中没有料想到的错误,出错的地方教师可以运用放大镜功能将学生唱错的地方单独显示出来,使学生有意注意发挥作用,强化正确的信息。利用聚光灯与放大镜指向性、集中性强化正确信息,及时纠错,相机互动,学生在教师一步一步深入引导的情况下,完成了既有难度又有兴趣的学习。这种人机互动增强了对重要信息的敏感度,让学生集中于重点,无形中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总之,活动化教学是小班化教学的灵魂。“互动”则是活动化的具体表现形式。通过师生互动,小组互动和人机互动相结合的形式,可以充分发挥出活动化教学的特点和优势。在教学中,互动可以不断增强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让每位学生都成为课堂活动的主角;与此同时,学生们又在有趣的活动中建立兴趣,从而进一步推动认知和互动,两者相辅相成,最终使教师在互动中轻松教学,学生则在互动中享受学习。

参考文献:

[1]张前.音乐美学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第9篇:小班化教学范文

关键词 小学语文;小班化;课堂教学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根据每个学生不同个性以及差异进行小班化教学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开拓学生视野,更能陶冶情操,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因此,应该努力采取各种措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现小班化教学。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建设小班化课堂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大部分小学班级人数在50人左右,并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有逐年增多的趋势。由于班级学生数居高不下,教师在教学和日常管理中往往顾此失彼,经常会有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实现小班化教学是教育的整体需求。小学语文是学生打基础的关键时期,而语文作为中华民族的母语,具有特殊地位,加强小学语文教学已经成为整个教育中的重中之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教育体制的改革,小班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现更具现实意义。通过实现小班化教学,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教师在教学之前,学生之间通过交流,已经对教学内容有了大概的了解,在教师教学时就会有的放矢,针对自己不懂的地方认真学习,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小班化教学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实现小班化教学的改进措施

1.创设平等的学习环境

小学生年龄比较小,而且比较敏感,教师的态度如何学生可以很清楚地感觉出来,并且教师态度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学习效率。因此,在小学语文中实现小班化教学,就需要教师端正自己的教学态度,做到一视同仁。并且还要将自己的地位放到与学生一致的水平线上,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确保每一位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促进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度。创设平等的教学环境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素质高低进行不同层次的设问,例如在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一课时,依照学习成绩的高低分别设置问题“哪些句子描写了鲁迅先生受人爱戴?”“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主要说明的是什么?”“整篇文章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通过不同层次的设问可以保证每一学生的自尊心,并且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进而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质量。

2.提高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小班化教学可以使师生之间的交流变得更为简单,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应用来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并且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以音频、视频等来教学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例如在学习《鲸》这一课时,如果教师只是单纯的按照教材来讲,学生只能通过教材上的插图来了解鲸的样子,学生的积极性就会降低。如果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鲸的视频可以使学生对鲸有了更好的理解。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先以提问的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同学们看到过最大的动物是什么呢?”这时同学们大多会回答大象,这时教师可以继续提问“那大家想知道什么动物比大象还大吗?”,学生就会积极响应教师的提问。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播放有关鲸的视频资料,让学生来观察鲸的特征。将须鲸和齿鲸的图片和视频资料都播放给学生看,教师可以把自己放到与学生一样的位置“依我看这两种鲸是一样的,大家认为呢?”这时学生就会根据自己的观察向教师说明两者之间的不同。通过多媒体的应用可以激发学生对即将学习内容的好奇心,可以更好的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3.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小班化教学更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在进行课堂教学时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需求来设计教学。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及时给予帮助,同时教师应该重视师生、生生之间关系的培养,尽可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例如在学习《酸的和甜的》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表演比赛的形式来学习。教师将学生分成每四人一组,然后让学生自由分配角色,通过十分钟讨论安排时间以后以组为单位来进行比赛,最后由大家评选哪个组表演的最棒,哪个学生表演的最逼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会积极对课文进行学习研究,并且通过讨论确定自己的角色,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团结合作的能力。在表演过程中学生将狐狸吃不到葡萄的无奈以及说葡萄是酸时的狡猾、小猴子的聪明机智,以及最后小兔子和小松鼠的无知表现得淋漓尽致。学生的精彩表演不但锻炼了其语言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同时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小班化教学是社会进步的需要,更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小班教学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对素质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建波.新课改下农村语文小班化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实践探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24).

[2]阳红,陈淑英.小学小班化课堂教学策略初探[J].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