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小班教育教案范文

小班教育教案全文(5篇)

小班教育教案

第1篇:小班教育教案范文

一、细心,寓安全教育于环境

教室是幼儿一日生活的主要场所,幼儿在教室里的生活和游戏要确保充分的安全性。

1.硬件设施细致到位

幼儿的学习、生活等一日活动均有固定的场所,一些常见的隐患就藏匿其中,需要教师细心去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处理。比如有些教室由于年代较久,一些插座、电线等裸露在外,教师就可以制作隔板,与幼儿隔离开来,还可以在隔板上画一个红叉或者警告标记,告诉幼儿这个地方不能碰;有些幼儿园经验不足,床铺较高,导致经常有幼儿摔下床去,教师就要与学校主动反馈,商量对策,最后园部统一把床锯断并加固,即能节约成本,又杜绝了安全隐患。

2.生活细节细心留意

教室是幼儿一日生活的场所,要确保室内地面保持干燥,特别是盥洗室的洗手池、小便池,幼儿容易把水洒在外面,要特别关注到;教师日常工作工具例如剪刀、美工刀等物品,可以归类放置于办公桌抽屉内,避免幼儿接触到;教室内不私自用电、用火;教室里所有的桌角、床角、凳角都要经专业打磨并规律摆放;幼儿的玩具中要排除细小珠子、钉子等易发生危险的小物品。尽可能思考全面,排除安全隐患,为幼儿创设一个安全、温馨的学习生活环境。

二、耐心,融安全教育于游戏

《纲要》明确要求:“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互相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基于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年龄发展特点,安全教育不能单独地进行说教。

1.教学中体验

小班的孩子受其生理、心理发展水平的影响,他们对外界的判断力不够,常常轻信他人。例如可以开展集体活动“不跟陌生人走”,邀请一位陌生阿姨走进教室要接走班级的某位小朋友,并告知幼儿自己是妈妈的同事,看看小朋友会怎么判断怎么做呢?如果陌生人给了自己喜欢的食物和玩具呢?引导幼儿知道不管陌生人给予多大的诱惑都不能跟不认识的人随意离开;再观看视频,没有家人在身边时遇到陌生人及与家人走散后怎么办?引导幼儿要时刻记住家人的姓名和电话。

2.生活中渗透

一日生活细节烦琐,安全上更要落实到位,防患于未然。第一时间提醒幼儿、及时准确地提出安全规则。例如木制椅子对于小班幼儿相对较重,部分幼儿搬不动,就会出现不规范的搬椅子方式,产生安全意外,就此可以和幼儿创编儿歌“安安全全搬椅子”;幼儿活泼好动,喜欢跑跑跳跳,很容易自己摔倒或撞到其他幼儿,就此可以设计一个安全榜贴在教室里醒目的位置,一周没有发生安全问题的幼儿就可以贴上一朵“安全太阳花”,一个月没有发生安全问题的幼儿就可以评到“安全小天使”称号;教室里有很多的柜子,比如茶桶柜、个人收纳柜等,幼儿每天开关柜门次数较多,难免会发生夹到手的安全事故,就此可以设计一个“注意夹手”的标记贴在柜子旁边,时刻警示幼儿关柜门前要看一看有没有小手还在柜子里面,然后慢慢关上,防止夹到手;午睡室是一个极富安全感的地方,幼儿的小床更是具有归属感的物品,幼儿容易放松警惕,喜欢在床上蹦蹦跳跳,就此可以抓住睡前时间分享关于“我会乖乖午睡”的安全类小故事;无规矩不成方圆,在这一系列形式的安全规则引导下,幼儿能辨别哪些是危险的事情,且做到危险的事坚决不做。

3.游戏中强化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教育活动”是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幼儿园教师耳熟能详的教育理念。《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可以将安全教育融入角色游戏中,开展例如“我是小警察”角色游戏活动,并展开一系列情境体验,学习和掌握简单的自救和求救方法:①记住自己的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父母的姓名和工作单位;②遇到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时,知道要拨打110、120、119等求救电话。在游戏的点滴积累中体验、感受自我保护能力的重要性。幼儿必须具备一定的自我保护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好自己、健康成长。《指南》中还指出“幼儿的安全生活能力是保证自身生命安全、维护自身健康必备的能力。”幼儿年纪尚小,行动能力有限,在有了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之后,可避免很多安全事故。《指南》中指出“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应共同努力,为幼儿创设温暖、关爱、平等的家庭和集体生活氛围。”比如可以邀请城管妈妈或警察爸爸等家长资源进课堂,为孩子们讲述安全知识绘本;并请家长亲子创编入园安全、早操安全、用电安全、游戏安全、如厕安全、喝水安全等等一系列安全儿歌,提高幼儿的安全防护意识。

三、爱心,让安全意识根植心灵

第2篇:小班教育教案范文

一、在高校班级开展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高中班级开展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有多种形式,不同的学校依据具体情况有着不同表现。一种表现为对安全教育的忽视,另一种则表现为对安全教育过度的敏感,这两种安全教育理念都存在一定认识方面的错误,影响了高中班级安全教育的展开。

二、在高校班级开展安全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在高中班级开展安全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也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一方面是安全教育理念的影响,很多教师没有建立正确的安全教育观念,在安全教育过程中不是听之任之,就是因噎废食。另一方面则是安全教育的手段落伍,难以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解决在高校班级开展安全教育存在问题的措施

1.班主任应该树立正确的安全教育观念

班主任是班级的核心,在开展安全教育过程中能够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强化班主任的安全意识,促进其树立正确的安全教育观念,对于在高中班级实施安全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班主任应该摒弃只重视学生知识的培养,忽视学生安全教育传统的安全教育理念,对高中班级的安全教育管理予以充分的重视;在安全教育管理过程中,大胆突破,勇于创新,不能够因为担心出现安全事故,而在安全教育管理过程中缩手缩脚,无所作为。只有这样,才能改变安全教育管理过程,停滞不前的局面,为我国高中班级安全教育的展开奠定一定的基础。

2.创新安全教育的形式

现代的学生思想比较活跃,对于新事物接受能力强,因此对在高中班级开展安全教育管理的手段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只有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安全教育,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取得安全教育理想的效果。

总之,安全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对综合能力的培养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作者:邵启仲 单位: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一中

第二篇

1高校安全教育的内涵

它是指在遵循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高校领导及教师对大学生在高校学习期间以及毕业后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教育,并运用一些典型案例进行讲解,从而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在素质教育中,安全教育是一项主要内容,也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根本教育。

2给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带来的多方面不良影响分析

2.1高校改革及扩大办校规模给学生安全教育带来的影响

高校的不断改革,虽然促进了高校的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弊端。例如,在组织各种活动中,外来人员的增多,人际关系的复杂化,许多学生在缺少安全意识的情况下,泄露了学校的一些情况,埋下了安全隐患。另外,高校规模的扩大,学生人数的增多,学生素质层次参差不齐。在这样的局面下,高校的教学设备、办学条件没有及时改进,导致高校资源和学生之间产生了矛盾,这是发生“安全事件”的主要根源。

2.2网络时代给学生安全教育带来的影响

在网络环境中,虽然给学生提供了更方便的学习条件,但由于学生缺乏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对网络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了解得不深,高校校园网络容易受到外来非法的侵入,网络一些不文明的图片、语言或者容易让学生着迷、堕落的网络游戏等,给学生带来了极为不良的影响,高校学生思想比较单纯,对事物判断能力和分辨能力较差,尚未形成完整、具有独立人格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网络给学生安全教育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学生容易受到这些不健康事物的影响而走上歧途,迷失了自己。

2.3高校后勤管理的社会化给学生安全教育带来的影响

当前,对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高校的管理方式也从以往的封闭式管理转变成了开放式的管理,对学生宿舍也进行了社会化管理,高校管理方式的改变,增加了高校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接触量,也让高校环境及人际关系更加复杂。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而相应的办学设施又没办法同步跟上,有些学生在外租房居住,高校也没有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这也是学生产生不安全因素的一个主要原因。

2.4高校学生对学生性安全教育问题

高校学生各方面虽然比中学生更成熟,但由于还没参加工作,对外界接触少,社会经验不足,也缺乏性安全防范意识。高校规模的扩大,各种服务行业也出现在校园,增加了外来人员,这些外来人员有的素质较差,再加上高校学生思想单纯,自我保护能力不足,容易相信别人,伤害到了自己。

3大学生安全教育主要措施分析

3.1增强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

为了确保大学生的人身安全,对他们实施安全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安全教育不但是一种素质教育,而且还是一项根本教育,在培养大学生过程中,安全教育必须贯穿始终。高校应该针对这些存在的安全问题,加大安全教育力度,采取有效对策,领导者和教育者要从刚入校的大学生到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从学习和生活方面对他们加强安全教育,让他们全面掌握各方面安全知识,加强防范,珍惜生命,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3.2加强对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

现在的高校学生,电脑是人人必备的学习工具,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涉足网络。高校学生虽然对电脑使用技能熟能生巧,但网络给他们也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学生对网络安全知识掌握不深,容易受到一些不良事物的影响。因此,高校应加强对学生的网络安全知识进行宣传教育,可建立一个网络安全主页,时刻提醒学生注意网络安全防范。

3.3对学生住宿加强管理

当前在学生宿舍管理上都采用了后勤社会化管理的方式,安全管理部门应选择有责任感、有较高素质的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同时对他们的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及考察。在管理上可以采取多样化的管理,但必须规范化和科学化。在管理过程中,高校管理部门和后勤部门可以支持学生做好宿舍管理工作。可以在宿舍楼逐级挑选出楼长、层长和舍长,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增强学生的责任感,鼓励学生主动维护宿舍安全。同时还可定期对他们进行应对意外事故培训,提高他们的反应能力和安全事故处理能力。

3.4对高校学生进行性安全教育,避免受到性侵害

高校应加强规范管理,对于外来人员要做好登记工作。同时加强高校学生的性安全教育,让他们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他们的分辨能力、判断能力,遇事果断,端正自身行为。教导学生要学会用法律捍卫自己的权利,一旦遇到伤害到自身的事情,要勇敢揭发。

4结语

第3篇:小班教育教案范文

【关键词】信息安全;网络信息安全教育;安全教育

引言:

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空间大数据呈爆炸式增长,更多新业态随之出现,大数据时代随之来临,从而推动了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的创新与变革。在大数据为人们提供精准分析与便利的同时,信息泄露事件、网络攻击也随之而来。高校学生是网络使用的重点人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及技能培训非常重要。国内民办高校师生网络信息安全意识较差,相关教育和投入不足。本文通过对比研究和分析国内外高校网络信息安全教育研究现状,搜集相关的实践经验,对发达国家丰富的理论及实践探索经验进行总结并加以学习,分析民办高校开展网络信息安全教育的意义,希望对我国民办高校网络信息安全教育起指导作用。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及分析

1.1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目前,国外在网络信息安全教育方面并未广泛推广,但已经形成了系统性的教育理念。近些年来,西方发达国家更是认为想要维护国家利益,仅仅依靠发达的经济和先进的技术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将信息安全作为保持经济和科技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影响因素。一些学校已经开始认识到网络信息安全教育的迫切性,从而在网络信息安全教育的政策制定、教育体制、资源服务、宣传推广等方面开展了大量有意义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并尝试将网络信息安全教育课程与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的培养计划相整合。网络信息安全教育不仅在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中进行,还要针对其他专业各层次学生和全校教职工人员。良好的宣传推广能够创设良好的教育实践活动舆论氛围,使得社会充分认识并认可网络信息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在美国,已推出国家信息安全教育政策,为了响应号召,储备更多网络信息安全高端人才,提升大学生的网络信息安全意识与能力,许多高校启动了国家网络信息安全教育培训计划项目,在IT服务部门中设立了网络信息安全办公室,开设网络信息安全专业,要求学生对该学科的特定领域进行深入研究,提高整体创新能力,除设立专业课程,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模式,还采用了一些与众不同的方法,并经常组织研讨和开发教学游戏等。例如,为了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网络信息安全知识,提升其应对网络信息安全事故的能力,具备识别网络信息安全因素的能力,美国已经开始利用模拟类电子游戏为用户模拟可能遇到的危险情况,创建典型的网络信息环境,并且每年都通过举办高校信息安全意识视频大赛进行信息安全知识宣传。此外,为了丰富和提供各类教育资源,美国的许多信息安全企业都专门设立了教育资源开发中心。新西兰在大学中也陆续开出一系列研究生层次的网络信息安全教育的必修与选修课程。与美国不同的是,新西兰高校中所有大学都提供相关培训,国内完全普及了信息安全教育。相对欧美发达国家,对于网络信息安全教育的研究,发展中国家要少得多,可见他们对于信息安全教育的知晓程度和重视程度要远远低于在技术与经济更加发达的欧美国家。一些发展中国家受到国家特有文化、礼教等非经济、非财政因素的影响,信息技术与网络应用的发展都受到很大的制约。

1.2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借鉴发达国家丰富的理论及实践探索经验,定性分析我国网络信息安全教育研究现状,总结问题如下:

1.社会及高校对网络信息安全教育重视不足、培训力度小,教育机制不健全。从领导到教师,从教学目标到教学内容都对网络信息安全教育重视程度较低低,开展的教学、教学内容、教学效果评估都缺乏统一规划;整体教育机制不健全,采用什么方式实施网络信息安全的教学活动没有明确规定,有些高校将网络信息安全开设为必修课,而有些学校则作为选修课,还有一些学校只是做一些简单的宣传与报告,并且教育形式和内容陈旧,缺乏创新,学生缺乏网路信息安全意识。

2.网络信息安全教育内容落后,相关学科建设人才培养难度大。目前我国仅有少数高校的人才培养体系中纳入了网络信息安全教育,并且课程体系不够完善,相关课程的设置以及学科建设的研究工作都比较落后和被动。我国信息安全专业开设较晚,发展落后,2000年武汉大学创建了全国第一个信息安全本科专业;其次,信息安全相关专业仅能涉及到信息安全基础理论知识,实践实用性不强,主要包含计算机基础、信息管理以及软件开发专业;非信息相关专业的学生数量最多,则是未涉及到信息安全知识的专业。

3.网络信息安全教育的教学方法缺少创新,学生缺乏学习动力。首先,部分高校网络信息安全教育的方法缺乏创新,使用教材陈旧,课上讲解照本宣科,无法提起学生的兴趣,教学效果较差,学生网络信息安全意识难以树立。其次,高校网络信息安全教育大多偏重基础理论知识,忽视实践操作,学生操作技能难以提升。再者,学校缺乏一些关于网络信息安全教育的活动的开展,学生很难从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感受到网络信息安全学习的价值,网络信息安全教育没能实现提高学生自我保护、减少网络犯罪的目标。

二、民办高校网络信息安全教育的意义

为了维护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为国家培养网络信息高素质人才是高校的重要使命。为了保证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发展,就需要切实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标。在我国民办高校管理当中,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信息安全教育有着重要意义。

2.1有助于普及网络安全知识,为国家培养网络信息高素质人才。

当前,信息安全产业的发展处于落后状态,网络信息安全在教育和科研方面更是停滞不前,信息安全人才的缺失,这些都是信息安全领域最突出的问题。为确保国家信息安全,需要营造安全的网络环境,加大信息安全系统投入,同时,还必须加大培养网络信息安全人才。高校大学生是网络信息资源使用的主要人群,因此加强其网络信息安全教育至关重要。另外,高校既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也是科研项目的研究地,同时也是国际敌对势力进行破坏活动的重要领域,高校安全工作因此面临更加严峻的新的挑战,因此,我们必须尽早研究应对措施,及早着手开展网络信息安全防范和教育工作,将网络信息安全教育做为当前高校安全工作的新课题。

2.2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网络安全防范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

大学时期是学生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处于这一阶段的大学生往往人生阅历不足,心理不够成熟,相对比较单纯,自我安全防范意识比较薄弱,行为方式也比较冲动,甚至部分学生出现网络犯罪现象。因此,为了良性引导大学生心理健康和网络道德素质,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避免受到网络不良行为、信息、诈骗的侵害,提高其网络应对能力。就有必要重视和加强高校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教育,丰富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知识,提高大学生的网络信息安全意识,增强其自我保护以及辨别网络不良信息的能力。这些同时也是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更是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的必要条件。

2.3有助于营造网络安全宣传氛围,创建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教育,是依法治国、治校,创建和谐校园的需要。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主要力量,同时也是高校教育培养的重点对象,但其网络安全防范能力低,网络安全意识薄弱,责任感不强,网络素质水平低。因此存在许多安全隐患,并且严重影响校园网络安全的稳定。加强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教育,提高其重视程度、成效和水平,直接关系着高校的安全和稳定,有助于营造和谐稳定的校园氛围,同时也为高校更好发展提供保障。

2.4有助于高校网络信息安全教育体制的健全与完善。

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是高校安全教育的重要方面,是组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部分。在工作中针对高校网络安全教育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领导统一部署,职能部门统一服从并进行及时的分析处理,有针对性地开展高校网络安全教育活动。通过分析研究大数据时代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教育,使得高校网络信息安全教育内容逐渐完善和发展,高校网络安全教育制度体制逐渐健全。

三、结束语

在这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我国网络信息安全教育要紧跟世界先进水平,成为高校学生信息素养的一部分,只有这样今后才能够在我国尽快落实和推广,才可能在相关理论与实际应用中做出有意义的创新。只有提高我国高素质人才的网络信息安全水平,我国社会经济信息化建设才能得以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沈霞娟等.美国高校信息安全教育探析及启示[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2,1

[2]黄美娟.构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机制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2):14-17.

[4]蒋莉,杨培静.欧美国家如何培养网络安全意识.中国教育网络,2008,(8):48-49.

[5]王静文.论大数据时代我国公民的信息安全教育[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7(26):11-13.

[6]左晓栋,赵战生.美国《信息系统保护国家计划》简析[J].中国金融电脑,2001,(4):4-7

第4篇:小班教育教案范文

1改革的方案

1.1优化实验教学内容

实验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独立探索和创新的能力。一个完善的实验教学内容体系非常重要,它应该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基本技能性实验、综合应用性实验和设计创新性实验。基本技能性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等技能,是一种验证性的实验。如现在高校普遍开展的PCR扩增、酶切、连接、转化和质粒提取等分子生物学基本技术操作即属于此种类型。这类实验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消化,是实验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但仅有基本技能性实验远不足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索和创新的能力。北大副校长王义遒教授在全国高校实验室工作研讨会上说:“实验的基本目的是为了学习实验测量方法、科学思维方法和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这是最基本的,验证则应放在比较次要的地位”。故而应在此基础上增加综合应用性实验和设计创新性实验。这类实验强调实验设计、实验思路、实验技术设计,倡导学生热爱思考、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素质。这样才能实现教学模式由“学院型”向“实用型”的转化。在分子诊断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疾病为主线,设计感染性疾病、遗传性疾病、肿瘤及药物基因组学四个基因诊断领域相关的实验。学生在实验过程要查阅文献、设计实验方案,增强了学生自我汲取知识的能力和科学思考问题的能力;要选择仪器和方法,这一过程就必须经过分析、比较、总结、归纳等积极的思维活动;要观察分析现象和处理实验数据,这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得到的训练是多方面的,独立探索和创新的能力也会得到极大地提高。

1.2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教学与见习、实习互动

目前,大多数医学院校不为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安排分子诊断学的见习,在结束专业课的学习后直接进入临床实习。由于分子诊断学的发展非常迅速,其在临床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随着分子诊断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一些教材上曾经经典的分子诊断方法已经被新的方法所取代,使得教学与临床应用的脱节也日益显著。利用医学院校、附属医院检验系、检验科“院系合一”的优势,在理论课学习结束后组织学生到教学附属医院检验科实地进行实验。所以,应打破原来的专业课学习后再见习、实习的模式,将实验教学与见习、实习相结合,实现与临床应用的初步接轨。

1.3建立客观的评价方法与指标

目前大多数医学院校对实验教学的评估流于形式,通常是实验课后学生写一份实验报告,交给带教老师,老师做出简单的评价。学生的实验报告中往往简单的写一下实验目的、原理、步骤及结果,很少对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总结,对不成功的实验也很少能做一个合理的分析解释。这明显违背了实验教学的目的。实验教学达标评估方法应包括:(1)平时实验报告(30%),考查实验课后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重点考察分析问题的能力;(2)实验考试(30%),设计多个考试题目,随机抽签决定每位同学的考试内容,进行操作考试,检测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3)学生自主设计实验(40%),这部分内容的比例应适当地加大。首先,学生需对自己实验设计的基本情况、思路、可行性和创新性进行答辩,由带教老师对实验设计进行点评,对不合理的地方进行改进。最后,由学生实施该实验,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观察和分析,并对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实验教学考点和方式、方法的改变将引导学生积极分析问题和探究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结语

综上,目前分子诊断学实验教学中缺乏应用性和创新性。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加强实验教学与临床应用的结合,建立客观的评价方法与指标将为培养高素质的医学检验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起到促进作用。

作者:贺立彩 单位:温州医科大学 检验医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第二篇

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与细菌养成计划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出自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意思是: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实践。这在职业教育中不算是什么新鲜的理论,但是,传统的职业教育教学方法虽然达到了以实践检验真理的目的,却不易为学生所接受。这是因为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怀有抵触情绪,缺乏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昏昏欲睡,而理论知识学习时的不认真直接导致实验时错漏百出,连基本的实验都做不好,谈何“检验真理”。虽然学生对实验操作的兴趣浓厚,但学习基本原理和基本操作的理论课已经错过了,实验课又无法从头讲起,所以学习效果大打折扣。笔者想到,既然学生对动手操作更有兴趣,能否先让他们自己动手(指简单的操作,不涉及太多专业技能),待其产生兴趣之后,再让其从书本寻找相关的专业知识,并提出自己的看法。细菌养成计划就是基于以上原理构设的。它的灵感来源于笔者的指导教师。他在微生物检验技术课程教学生认识细菌时,先给学生一个无菌琼脂平板,学生一定好奇,会打开看看、摸摸、吹吹,这时平板上就有了细菌。然后用透明胶纸封好,让学生带回去观察,一段时间后学生会发现平板上长了东西。他们会对长出来的东西很好奇,产生诸如它是什么、它是怎么长出来的、它是什么样子的等问题。此时再告诉学生这些是细菌,会比一开始就向他们阐述微生物的概念更为形象、有趣。

此外,细菌养成计划还加入了一些步骤,如前面例子中学生只是“培养”出了细菌,并没有真正“看到”细菌,笔者在之后可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单个的细菌。在染色过程中不告诉学生染色原理、染色结果,只是让学生模仿教师操作,对于培养基是如何配制的,细菌是如何生长出来的,观察细菌用的染色方法、原理和染色结果是什么,细菌的形态和染色性质等内容,要求学生自己在教材中寻找。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在组内交流。最后以小组形式在全班汇报结果,进行全班交流。教学步骤分为细菌的接种和菌落的观察(细菌养成计划1)、革兰染色和细菌形态观察(细菌养成计划2)、探索知识(细菌养成计划3)、心得体会(细菌养成计划4)。同时引入电脑游戏中角色养成游戏的一些元素,要求学生以养成对象的口吻和养成日记的形式完成实验报告。

2因材施教与自助餐式技能考核

因材施教是多年来教育界倡导的一种教育原则,但在中职教育中实施存在较多困难:(1)班级学生人数过多,要针对学生特点因材施教较困难;(2)课时非常紧张,没有足够的时间摸清每个学生的能力与特质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全面的因材施教做不到,并不代表现阶段的教育就没有因材施教的用武之地。职业教育不是在一个固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考核,而是在一个持续的时间段里对学生进行考核。因为每个学生的能力不同,有的人先掌握,有的人后掌握,但只要在规定的时间段里能够掌握即可。每个学生的能力基础不一样,兴趣爱好也不一样,所以他们想学习的时间、掌握技能的时间长短各不相同。有的学生喜欢立刻掌握,有的学生喜欢学期中慢慢学,有的学生喜欢到最后考核前才临时抱佛脚;有的学生很快就掌握了,有的学生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掌握;有的学生先掌握这项技能,有的学生先掌握那项技能。而技能考核通常安排在一个统一的时间,先掌握的学生经历了快一个学期,疏于练习,所以考核时忘记了一些内容;掌握得慢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练习的学生考核时还没学会。这对于学得快还是学得慢的学生都是不利的。所以,我们选择自助餐式技能考核。自助餐式技能考核不仅是技能考核,而且是一个完整的技能实训过程。在这个技能实训过程中穿插着考核,而技能是否被掌握,掌握程度如何,以通过考核为检验标准。具体设想:首先确定考核项目———微生物检验技术(包括包东西、倒平板、划线接种、革兰染色4个项目)和卫生理化检验技术(包括pH计、电导率仪两个项目),然后规定练习时间段(假设第4~16周),在这个时间段内,每周二、三下午7、8节课开放实验室,让学生进行相关技能的训练,每个技能项目都有负责指导的“教学小老师”(由技能掌握较熟练的学生担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训练。而周四下午是考核时间,已掌握技能的学生(有练习次数和掌握情况的要求,满足要求方可报名参加考核)可以报名,按照报名顺序进行技能考核。考核项目不固定,由学生自由选择。每位学生有一张“技能训练/考核登记表”,学生训练完某个项目,“教学小老师”负责对学生训练情况进行登记,包括日期、训练次数、掌握情况、负责人等;学生通过某项技能考核后,教师就在该生相应的成绩栏上填写成绩并盖章,即完成此项技能的考核。如果学生无法通过考核或对考核成绩不满意,仍有继续考核的机会。自助餐式技能考核的训练时间、考核时间、考核项目都是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安排的,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位学生能力基础和兴趣爱好的要求。尽管不能算是纯粹的因材施教,但也具有因材施教的部分特征。并且这样的技能考核,在方便学生的同时还保证了技能掌握率,因为它要求每位学生必须通过考核,一次不通过就再练习、补考,直至最终通过。从而使学生通过反复练习熟练掌握岗位要求的必备技能。“技能训练/考核登记表”还包括一些调查内容,如学生通过某项技能考核所需的训练时间,通过技能考核的考核次数,对该项技能的难易程度评价,对自己掌握情况的自评,在技能练习或考核过程中的一些感想或建议,等等。教师可以此了解学生学习能力、操作能力水平以及所学各项技能的难易程度。

3小班授课与小组模块制授课

班级授课制产生于近代资本主义兴起时代,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对其从理论上加以总结和论证,使其基本确定下来,以后,又经赫尔巴特等教育家进行补充,从而进一步完善。目前,班级授课制仍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但它也暴露出一些缺点。为了弥补班级授课制的不足,现在的班级授课制逐渐倾向于小班化,例如欧美国家,一个班不超过30人,师生也非规规矩矩地分坐于讲台上下,而是随意散落而坐,师生间毫无隔阂,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更多的是交流、引导而非灌输。小班授课的好处不言而喻,目前我国不少教育培训机构纷纷效仿,并将班级授课人数控制在10人左右。笔者曾经亲身体验过类似的小班授课,其氛围确实与传统的班级授课大不相同,学生的积极性更易被调动起来,教师的教学更易为学生所接受,课堂气氛活跃,学习效果显著。但小班授课在我国学校教育中却很难推广。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需要接受教育的人数多,学校根本没有足够的校舍和师资条件进行小班授课。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尝试进行类似于小班授课的教学方法改革,并将这种小班授课的教学方法称为小组模块制授课。

首先,把一个大班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约8人,类似于一个小班,每个小组选两名负责人;其次,在空间上,座位也不再是传统的排列方法,而是每个小组围成一个单独的相对封闭的空间,小组与小组间隔一定距离,互不接触,每个小组都相当于一个小班在上课;再次,在教学方法上,组员获得知识主要通过自学和交流,而教师的作用是穿梭于各组间,倾听每个组讨论的内容,获取学生学习进度的有关信息,寻找学生思想中的创意和亮点,并适时地对其进行适当的指引和点拨。小组模块制授课并非单纯的小班授课,它与小班授课相比存在缺乏师资、教学空间和教学资源等缺陷,但也具有小班授课所不具备的优点,即组合。小组模块制授课的“模块”,顾名思义,就是可拆卸可组合。前面说的仿照小班授课可将每个小组模块拆卸开来,给每组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让组员自主学习和交流。但在本组内交流之后,还要把每个小组再组合起来,变“小班”为“大班”,进行组间讨论,使学生学到的知识不局限于一个小组内的智慧结晶,而是大家的智慧结晶。

小组模块制授课有三重意义:(1)通过模块的拆卸,化“大班”为“小班”,教师走下讲台,教学方式由灌输变为交流,学生处于一种更为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学习积极性得到调动,自主学习能力得到锻炼,团队合作精神得到培养;(2)通过模块的组合,合“小班”为“大班”,学生可就小组内的讨论结果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修正和补充小组内学习的不足和局限,并且通过小组间的竞争可以大大提高组员的学习积极性并培养其集体荣誉感;(3)教师通过观察每位组员的表现,从而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水平有一个较为准确、全面、动态、持续性的评估。笔者本着对中职教育事业的热爱,结合中职教育改革的趋势和理念,设想并提出了以上3种新教学方法,期望通过在教学实践中的验证,为中职教育改革发挥一点作用。

作者:刘子忱 单位:珠海市卫生学校

第三篇

一、PBL教学法的探索和应用

PBL教学模式在我系已开展多年,目前主要采用传统大班授课与小组PBL相结合的方式,专业包括临床生化、血液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虽然,PBL教学仍处于探索阶段,但已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以检验系临床生化PBL教学为例,介绍PBL教学过程,并对教学效果进行了调查评估。一、PBL开展的方式1.PBL小组的构成及分工:一个PBL学习小组由10名左右学生和1名教师组成,每个小组分设主席、组长、记录员和书写员各1名。由主席主持,记录员记录整个学习档案,书写员将讨论的要点在白板上表述,组长则负责如收发评分表、与辅导老师保持联系、通知等日常事务。2.PBL的教学流程:每个教案的学习分8个学时,共4次讨论。第1次讨论1学时,下发第一部分教案,学生根据内容提出问题并设定主要和次要学习目标,由主席分工,每个学生根据问题和学习目标在课后通过图书馆、网络等各种途径寻找资料并整理。第2次讨论3学时,组员分享资料并讨论。随后下发第二部分教案,学生进一步讨论、提出问题、聚焦学习目标,并根据分工进行检索。第3次讨论3学时,组员分享和讨论检索资料后下发第三部分教案,学生针对本次教案进行讨论、提问并回答之外,需把整个教案所有问题以机制图的形式进行完整表述,主席负责在小结课前把机制图发给小组教师。第4次讨论1学时,教师对教案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所反映出的问题进行小结,邀请部分小组同学陈述本教案的机制图,并反馈学习情况。3.PBL的教学评估:评估内容包括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及学生自评三方面。教师评价主要根据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态度、交流表达、准备情况、批判性思维和团队精神;学生互评项目包括所提议题创意、耐心聆听组员发言、发言时陈述条理、提供材料正确有依据和主动参与及贡献;学生自评项目包括实例与案例的结合、资料收集的途径和可靠性、资料的分析整理和归纳、讨论的参与程度等。由小组教师进行最终汇总。二、关于PBL教学效果的调查本次调查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检验系2007、2008和2009级本科共165名学生为对象,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并汇总,调查内容主要包括自主学习和资料获取能力、分析并解决问题能力、知识点归纳总结和掌握能力及团队协作和交流沟通能力(见图1)。以观察PBL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比较,学生中认为的各方面能力提高的效果。根据图1的统计结果可发现,92%~94%的检验系学生对于PBL的教学效果持肯定的态度。认为与传统教学相比,PBL教学后各方面学习能力有明显提高的占41%~56%;有所提高的占38%~51%,但也有6%~8%的学生认为效果一般,可能来源于对PBL教学模式的不适应及对教学资源和评估体系的不满意。

二、PBL教学模式在医学检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从引进、探索到全面实施必然会遇到很多问题,需要逐一解决与修正。PBL教学模式同样如此。PBL教学模式的特点决定了其对于教学资源配备都有着很高的要求。如要全面开展,首先面临的问题是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教学资源在PBL教学中捉襟见肘。我校自引进了PBL教学模式以来,经过多年的教学探索与经验积累,对该教学方法在现阶段所遇到的种种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有了较深的了解与体会。一、PBL教学观念的转变长期以来的传统教学模式使“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习惯已根深蒂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普遍不高,自学能力较差;而PBL教学的特点之一是师生角色的转换,要求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师则主要起引导作用。师生双方对于PBL这种新的教学方式均缺乏必要的心理和技能上的准备,致使教学效果受到影响。二、教师资源的匮乏一方面,PBL小组教学的特点决定其对指导教师人数的要求多,以目前的教师编制很难满足实际需求。这一矛盾引起PBL小组人数增多,进一步导致小组学习及师生沟通的减少,使教学质量与理想水平产生差距。另一方面,PBL教学对于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高,需要指导教师熟悉多学科知识,并具有较强的知识综合能力和组织领导能力,而目前真正具有PBL执行能力的教师为数不多。三、合适教案的缺乏PBL的教案应打破各学科间界线,围绕临床问题编制,而病例的选择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由于本身缺乏经验等因素,教案的编写在趣味性、相关性、务实性等方面普遍存在局限。所借鉴的国外相关学科的病例,其虽具一定价值,但具体应用时仍与国内存在差异。四、其他教学资源的不足除上述问题外,目前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教学场地、检索资源(包括图书馆、网络等)、教学仪器、实验设备等教学资源在PBL教学中应用是也同样体现出不足。五、评估体系的缺陷目前对于PBL教学的评估仍普遍使用传统教学的考试手段,未考虑到PBL教学与传统教学间的差异,而单纯的学生自评或互评则受主观因素影响过多。因此,解决PBL评估标准量化是PBL教学模式的一大难题。

三、讨论

第5篇:小班教育教案范文

一、小班化教学是高效课堂的大势所趋

“罗森塔尔”的实验表明,教师的视野最大值只能监控到28人,在这样的范围里,学生的言行举动甚至是学生的表情变化都逃不过教师的“法眼”。为此课堂的纪律较好调控,学生分心、做小动作等行为比大班要少得多,并且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行为,使“从每个学生的学情出发”不再是一句空话。更重要的是如果需要的话,一堂课每个学生都有参与课堂的机会。大班教学时,那些性格内向、不善言谈的学生往往淹没在大班的人群中。得不到教师关注的这部分群体,往往会因为群体的忽视而丧失对学习的兴趣,这不符合教育公平的原则。而小班化教学虽然说不能体现绝对的公平,但教师对每个个体的关注、教师对每个学生的期望显然能活跃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那些内向或暂时落后的学生也变得相对开朗自信。对教师而言,小班教学让教师“省力”了。课堂上,教师不必扯着喉咙用尽元气大声“嚷嚷”以求班级五六十名学生都能听到,然而小班教学中,教师适中的音量就能满足所有学生的“听力要求”。有的课型,教师甚至可以坐在学生中间,既有亲和力,又让教师更轻松一些。小班化教学使得教师下了讲台,教师有“立足之处”。教师不再执著于一直固守的讲坛,可以站在教室的任何一个地方,都能总揽全局。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深入到学生中,到学生身旁去,这样的课堂,无疑比大班教学多了一份融洽。有时采取的是对话式教学方式,就可以坐在学生中间,与学生亲切交谈。仿佛就在2000多年前,孔圣人与三五弟子们坐着谈“志”的问题,有问有答,有议有论,有抒情评点,自然亲切,其乐融融。小班教学似乎能重现古韵遗风。小班教学较之大班教学使更多切合文本内容的开放的、自由的教学形式成为现实,无疑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人性、更融洽。教师对学生的作业可以更多一些“深耕细作”了。小班化教学以来,作业批改能够有效采用传统批改和面批相结合的方式。对于作文来讲,很多学生对教师的评语很在乎,但是仔细琢磨教师评比的学生却很少。面批的方式绝对比教师详批加评语的方式有效,有个别学生,一次写得不成功,经过教师的面批,又重写一篇,再与老师共同商量讨论,在修改的基础上再重新作文,这样出来的作品一定比第一次要好很多,得到的效果也比光看教师的评语好很多。所以小班化能更好地实现教师对学生个别化指导,更好地实现因材施教却是不争的事实。

二、小班化背景下高效课堂的常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