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建筑业的会计核算范文

建筑业的会计核算精选(九篇)

建筑业的会计核算

第1篇:建筑业的会计核算范文

随着建筑市场的不断变化,会计核算方式以及涉税检查策略也在适时变化,以此促进建筑业有序运行、优化建筑业的建筑效果、提高?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由此可见,本文有针对性的对是会计核算和涉税检查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探究意义。

二、建筑业会计核算

由于建筑业不同于产品生产企业,因此,其会计部门设置存在差异性,所设置科目的专业性较强,如施工科目、结算科目等,并且每一科目还能具体细分,从而将会计核算工作具体化,无论是成本计算还是账务处理均能最大限度降低误差,提高核算的准确性。处理会计成本:提高工人薪资发放的合理性、明确工程材料、准确统计工程施工费用和合同成本。处理收入账务:完工百分比法应有选择性的进行应用,从而准确收入,处理账务的过程中,应注重收入的合理性和计算准确性。从中可知,采取有效措施实行会计核算,这对建筑业的发展意义不言而喻,具体措施如下。

1.强化会计核算人员素质

要想实现会计核算工作的有序开展,工作人员应着重提高自身的会计核算能力和综合素质,高素质工作人员能够端正会计核算工作的态度,减少核算失误。为此,工作人员应及时参加建筑业组织的培训,以此巩固会计工作基础知识,提高会计核算的工作效率。例如,某建筑业应用以老带新制对刚入职不久的会计核算人员进行系统培训,老员工不仅能够针对具体的会计核算问题对新员工言传身教,而且还会增进建筑业内部员工间的关系,这对会计核算工作顺利开展、开机问题有效解决具有重要意义。

2.健全会计核算体系

我国在发展建筑业的过程中,为了确保这一行业能够做好基础性会计工作,降低会计失误,为了更好的解决会计核算问题,构建健全的会计核算体系尤为重要。即建筑业会计工作者需要全面掌握税费计算方式和缴费标准,以此提高会计工作效率,优化核算质量。例如,某建筑企业针对自身会计核算情况,以及会计市场的变化情况,有针对性的对原有会计核算体系进行升级和创新,创新后的会计核算体系不仅简化了员工的缴费程序,而且还能提高员工的薪资收入,与此同时,税费计算方式也越来越合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认真程度也逐渐加强。

3.优化纳税筹划工作

建筑业在正式开展工作之前,应根据已有条件实现资金筹集,如争取国家资金支持、金融机构贷款等。建筑资金成功筹集后,还应做好投招标工作,实现避税目标。此外,还应对建设项目使用的资金税费合理规划,以此提高税费的使用效率,避免出现税费浪费的现象。例如,合理筹划建筑材料费、人工费用以及其他成本费用。

4.加强会计票据管理

强化会计票据规范化管理,能够有效降低建筑业发展风险,同时,还能促进建筑业发展目标及时实现,实现建筑业的有序经营。由于票据种类存在差异性,为了避免出现票据无序管理、票据丢失等现象,有针对性的实施票据管理是十分必要的,此时可以应用部门协作、专业管理小组成立等方式,以此提高建筑施工资金运用的安全性。

三、建筑业涉税检查

1.税前扣除项目

税前扣除项目关注点主要有四方面,分别为混淆成本归属期和工程费用、人工费用和成本超额记录、材料成本和工程成本超额记录、已有成本支付凭证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具体核查方法:审核流动人员工资时,建筑业应对这类人员进行身份核查,根据劳动量支付相应的薪资,与此同时,严格管理超支和延资问题;确定建筑业劳动者的数量,做好员工保险以及出勤记录;依据建筑业规定的劳动定额、费用定额、工具使用定额、材料使用定额以及设备使用定额,以此分析原材料的利用情况,避免出现材料浪费现象。

2.应税收入

在这一过程中,应对应税收入提高关注度,具体表现为:遇到合同变更产生的收益、奖励收益、赔偿收益、索取收益实施非收入统计;合同收入是否依据完工百分比方法进行收入分期明确,有意虚报纳税费用并且应税收入可以隐藏;工程价款尚未规范性结算产生的差异性收入。有效方法:针对建造合同合理获取,有针对性的整合资料,以此为基础建设工程的实际开工时间、工程造价、工程成本以及工程设备投入情况全面了解和掌握;对于建筑工程在施工设计阶段产生的费用和施工成本明确记录和分析,使其与建筑工程完工后所产生费用及成本进行对比分析;了解建筑工程资金投入者和利益相关者的基本资料,并对所有者账户及时查看,以此观察应税收入是否被准确进行科目记录;针对建筑设备的使用情况,以及固定资产的分配情况全面了解,核实设配和资产所带来的经济利润,同时分析纳税情况。

第2篇:建筑业的会计核算范文

一、会计集中核算的定义

企业集团会计集中核算是指在企业集团内部成立会计核算中心,将企业集团下属企业的会计核算业务纳人集团核算中心统一管理。具体来讲,会计集中核算就是核算中心承担了下属企业的会计核算业务,下属企业实现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真正分离,集团下属企业的财务部门不再从事会计核算业务,而将主要精力放在合理筹集和运用资金,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做好财务管理方面的工作。

二、建筑施工企业实施会计集中核算的必要性

建筑施T企业进行会计集中核算是当今的大势所趋,它有利丁建筑施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符合当今我国市场经济的要求,因此建筑施工企业进行会计集中核算是必要的。

1.建筑施T企业的外部原因

近年来,建筑行业经济运行环境发牛很大变化,对于施工任务的承揽、工程质量的提高和施工进度的完成等方面比较重视,却忽略了更为重要的财务管理,使建筑施工企业生存堪忧,大部分都站在亏损的边缘,整个行业经济状况有严重滑坡的趋势,许多企业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

建筑施工企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工程压级压价,不按资质取费,个别单位还恶意降标,不仅拖累了企业的发展,工程质量也受到严重的影响,致使整个建筑市场很不规范。二是近几年来,很多企业追求发展速度,盲日扩张,致使资金链断裂,无力归还欠款,使建筑施工企业的应收账款和坏账急剧上升。三是施工单位为前期垫付大量的资金,资本支出大量增加,严重伤害了建筑施T企业的利益。

从当前整个行业来看,建筑施工企业就是通过投标从而获得工程承包资格,通过承包劳务、输出劳力来赚取合理利润,其最终的产品是完工的建筑物、完整的公路等。但是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市场规则不尽完善等一系列问题导致了建筑施工单位与一些客户之间产牛了互不信任的现象,应收账款的不断增加、垫付制度日益增多、财务经费急剧上涨,这些都极不利丁企业的长期发展,更甚者招标背后的潜规则使企业的财务压力急剧攀升,以上种种因素使得建筑企业在当前的市场上举步为艰,利润急转直下,这就有必要对建筑施T企业进行会计集中核算,提高资金的合理利用,增加资金的使用效率。

2.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原因

建筑施工企业在内部管理,尤其是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进而影响到企业的发展,甚至牛存境况。

(1)我国建筑企业内部控制发展较晚,到日前为止大多数企业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在企业内部控制氛围或文化方面,企业管理者的认识不够深刻,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日前还处在查错纠弊的亲层次,内部控制风险意识较薄弱,虽然大部分建筑企业建立了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但其重心主要是考核部门和效益审计上,没能发挥其作用。

(3)现在的大部分施工企业基础管理簿弱,在施工过程中,施工组织设计和计划形同虚设,大部分靠临时的组织,造成财务监督控制不到位,基础管理缺乏有效的办法,无法降低直接成本费用,特别是国有建筑施工企业,近些年对项目工程成本的控制十分不到位,往往是亏多赢少。

(3)从整个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状况来看,企业沉淀资金积累不多,各个下属企业流动资金更是捉襟见肘,现在很多工程项目都需要工程保函和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分散管理显然已经不能满足现状,这就必然要求施工企业进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使企业的资金能够合理有效的使用,才能提高企业资金的流通性、透明性和使用效率,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4)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人员水平素质有待提高,一些会计人员出于下属企业小集团利益考虑,会不顾集团公司的利益作出虚假的会计报告,同时,建筑施工企业实行项目会计核算单一,会计核算随意性较大,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不能满足经营决策的需要,出现财务管理脱节的现象。

三、建筑施工企业实施会计集中核算的意义

建筑企业进行会计集中核算是市场经济发展与企业规模化产业化的必然,集中核算的有效有利丁建筑施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建筑施T企业进行会计集中核算有其必要性。

1.有利丁掌控经营管理,优化投资方向

会计集中管理,可以使整个企业所有下属企业的经营情况都完全掌控在总部的于中,有利于资源和资金的优化配置,有利丁企业决策者进行合理的投资管理,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从而使集团内部项目的资金运作完全置丁集团的监控之下,从总体上把握资金投资方向。

2.有利丁防止建筑施工企业潜亏

施工企业的特点决定了它的滞后性,往往债权债务不能及时清理,影响了企业资产和损益的真实性,如果财务部门不能合理地处理,极容易出现虚增潜亏的现象。进行会计集中核算可以有效地避免这一状况,使财务人员尽可能地避免外界的十扰,根据企业制定的规章制度如实得出财务报告,有利于决策者掌握精确的企业经营数据,使财务工作制度化,保证了经营成果反映的及时性,可靠性和真实性。

3.有利于施专业化的会计核算

通过决策职能和操作职能的分离和财务权限的集中,实现了会计核算的专业化处理,从而有助丁实现集团的规模效益,降低财务管理成本。许多核算中心尝试着将财务操作性职能与战略决策性职能分离,会计核算职能和财务管理职能分离,在分离的基础上,实现了会计核算的集中和财务管理职能的加强与完善。

4.有利于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全集团公司统一会计核算办法,使会计核算口径更加准确,减少了工作中的盲日性和随意性,不但能对外提供完整可靠的财务信息,而且能及时地为集团决策层提供各项准确的经营指标。另外,也能加强会计人员的交流和互相学习的机会提高其综合素质、工作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

5.有利丁项目负责人专注于工程管理,从源头上遏制工程贪污的不正之风

在实行集中制之前,各个项目的负责人既要负责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还要负责项目部的管理,、出现权力面过广、精力过散的现象,在实行会计集中制以后,项目负责人不再对会计审核负责,完全由集团公司对外负责,有利丁其专心投身丁项目的建设,而合理的奖惩制度和管理体系也可以使得财务人员与项目负责人独立开来,有效地遏制企业内部的不正之风。

第3篇:建筑业的会计核算范文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问题;对策

对于建筑施工单位而言,合理的开展会计核算,有利于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为企业的决策和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依据参考,对于预测市场前景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当前我国大多数的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缺乏完善的会计核算体系,不利于为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提供真实有效的会计信息。因此,解决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中所存在的问题,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的规范化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建筑施工企业的健康发展。

一、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信息的传递存在滞后性,影响会计核算的及时性

企业的会计核算是针对企业经济活动中所涉及的数据信息进行整理和加工的过程,要做好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首先必须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但是由于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活动日益复杂,企业的会计工作的难度逐步加大,对建筑企业业务处理中产生的数据进行收集、记录、分析以及报告需要更大的精力。由于建筑施工单位的许多工程在异地开展,财务票据等收集和传递速度缓慢,缺乏信息化技术的支持,加上由于建筑单位采购赊欠时候发生,不能够及时的开具发票,导致会计核算工作的滞后。施工企业的会计信息的采集处理过程正是由于企业自身客观原因和财务人员的主观原因,造成企业会计信息的失真,无法保证会计核算信息的真实可靠。

(二)会计核算制度不健全,会计核算方法不科学

由于部分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人员自身素质问题,造成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存在严重的问题,会计核算的手段存在不及时和滞后性,造成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存在诸多问题。出现施工现场进度与施工成本支出不一致,造成建造合同中的预计合同总收入和总成本等数据与实际发生情况存在偏差。另外,建筑施工企业由于涉及的项目管理的内容较多,人员和部门比较复杂,影响会计核算工作的及时有效进行。施工单位的各个项目的资金回报率和资源利用率等得不到真实反映,使得施工企业的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等得不到有效保证,严重影响企业管理者正确的决策。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由于缺乏健全的制度安排,会计核算工作缺乏明确的、严格的执行标准,缺少规范化和程序化的会计核算流程,导致企业会计核算管理的问题出现。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人员对企业的资产和个人资产的界定不明确,导致相互发生资金占用的情况,核算主体的不明确给企业核算工作带来麻烦;没有按照规定方式建账。施工企业的建账需要结合企业的性质、规模、业务量等情况。许多建筑企业建账不规范,存在账目混乱。部分施工企业设置多套账目,虚造企业会计信息,使得会计信息与现实不符;缺乏健全的监督管理体系。建筑施工的管理模式较为落后,对于监督管理体系的建设不够完善,企业在会计核算管理上缺少制度性的约束,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体系对企业的会计行为进行监管,对企业的会计核算职能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三)缺乏健全的内控制度,影响会计核算

建筑施工企业内部由于某些内部控制的基本制度的残缺或者执行不够,影响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质量和有效性。在现实的工作中许多施工企业处于自身利益考虑,出现采用虚列费用,隐瞒收入等方式进行偷漏税现象。许多建筑施工企业的资产管理不规范,缺乏及时盘点,存在账实不符的情况。还有一些建筑企业通过转移资金风险、转包施工等模式进行合作经营,但是由于缺乏规范的会计核算标准,受到市场因素的影响较大,会计核算的执行力度不足,造成施工企业的内部控制能力不强,使得企业会计核算出现违规违法现象,造成企业的会计核算缺少有效的会计信息,制约了企业会计监督职能作用的发挥。这给建筑施工企业的利益造成损失,使得会计核算形同虚设。

(四)会计核算人员的素质不高,影响会计核算工作的执行效果

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在企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会计工作需要具有专业性和技术性的人才完成,企业的会计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会计知识技能和职业素质,还需要具有丰富的处理建筑施工会计实务的经验。但是现实情况中,许多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人员知识结构狭窄,工作经验缺乏,对专业性的会计软件操作不熟练,专业知识匮乏,对会计工作中的法律知识和应具备的职业道德素质严重缺乏,无法胜任建筑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无法达到行业标准满足企业的快速变化。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由于其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因素较大,不同于一般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建设施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具有其特殊性,而会计核算人员相应素质的缺乏,会造成企业内部控制不够,会计核算混乱,给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造成负面影响。

二、加强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健全企业会计核算体系

健全的会计核算体系是建筑施工企业实施有效的会计核算的前提保证。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应该结合自身行业特征,充分考虑相关因素,建立企业的会计核算体系,制定有效的企业会计管理制度,通过明确工作职责,完善会计核算程序,不断的提高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效率。首先,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必须明确会计核算主体、清晰界定权责,转变企业会计工作职能,推动由核算型会计向管理型会计转变。规范企业会计核算的操作和流程。其次,通过加强企业会计工作的各个环节,将企业的内部会计工作纳入正规化、制度化的管理模式当中,防止企业的会计工作遭受人为的干预,从制度上做到企业会计核算的规范化管理。另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对项目会计人员履行会计监控职能,通过电算化和网络信息技术,实现企业的会计信息资源在企业内部共享。

(二)完善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的内部控制的好坏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质量和效率造成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内部控制是企业强化内部管理的重要手段,而企业的会计核算又是企业内部控制的职能。财务会计为企业及时准确的提供各个部门的财务信息,为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提供依据。因此,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包括企业的稽查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等等,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为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提供有效改善。建立建筑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有效的防范企业的财务风险,规范企业会计行为,保证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真实、完整、可靠,有利于纠正企业会计核算中的舞弊行为,保证建筑企业的资产的安全。另外,加强建筑企业的管理者的内控意识和风险意识。建筑企业的高级管理者拥有较高的决策权,建筑企业的管理层应该更加重视会计核算的内部控制,以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对决策的支持。建筑施工企业在实施内部控制的时候,应加大内控的支持力度。着力控制内控制度建设的成本。促进企业会计核算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从而提高企业会计核算的质量。

(三)提高建筑企业会计人员素质和专业水平

首先,应加强会计人员对企业会计核算的认识。通过组织培训和学习,提高会计人员会计核算的重要性认识。强化建筑企业全体人员对会计核算工作的了解,有助于企业会计人员进行会计核算相关工作时能够得到其他部门人员的配合和支持。其次,强化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加强会计人员对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和税收政策的学习和掌握,保证企业的会计工作与时俱进,适应企业和国家政策的相关要求;不断的加强企业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知识的培训,提高企业会计人员对会计电算化软件的运用和财务管理软件的应用,促进会计人员对企业会计工作流程的学习和掌握;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团队整体素质,促进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的管理的顺利实施。再次,吸引高素质的会计人才。企业会计工作的规范化运行依赖于专业的会计人才的引进。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内部控制的强化、财产审批、财务计划的制定与实施以及资金的筹集、管理和运用方面等,都需要专业会计管理人员的执行。建筑企业优秀会计专业人才的缺乏是影响企业会计核算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实施激励机制,为建筑施工企业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促进建筑企业会计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四)健全监督机制,推进会计核算的执行

为了加强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必须加强监督机制。首先强化外部监管制度建设。通过法制建设,政府部门和财税部门有权利依照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等规范建筑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和企业经营活动,保证企业的会计核算规范化、程序化。通过整治会计核算行为,对会计核算过程中出现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和企业经营过程中的违法违规现象进行必要的惩罚。其次健全企业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规范企业会计核算的操作和流程。通过加强建筑企业会计工作的各个环节,将企业的内部会计工作纳入正规化、制度化的管理模式当中。加强企业的内部审计,强化对建筑工程项目设计、内部控制审计以及任期经济运行质量审计等,有效控制会计核算中出现的舞弊和违规现象出现。

建筑施工企业面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重视会计核算在建筑施工企业的作用。建筑施工企业应该不断强化企业的会计核算,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培养会计核算的人才队伍,通过会计核算的规范化管理,提高建设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效率,实现建筑施工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彤.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改进[J].现代经济信息,2011(12).

[2]刘小瑕.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08).

[3]罗兴慧.新会计准则下如何加强施工企业会计核算[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6).

第4篇:建筑业的会计核算范文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问题;解决方法

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建筑工程中企业会计传统的核算方式已经不足以满足日常需求,必须向着信息化、科学化、规范化的标准前进。因为建筑施工的周期较长,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与其他会计核算工作有着较大的不同,主要是核算方式、结算方式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及时的发现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到完善的解决方式,将有利于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发展。

一、 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特点

1.1分级核算

企业的管理模式一般分为集权式与分权式两种,两种管理模式各有其优点与缺点。如果是集权式管理模式的企业,一般只有一个帐套,由企业财务核算部门进行集中的管理与核算。分权式管理的企业主要是大型企业,由于部门较多,财务收支情况较大,需要各个部门进行单独的财务核算工作,提交财务报表,再由专门的财务部门进行统计核算与管理。但是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工作较为复杂,因为建筑工程是一个周期性较长的财务核算工作,而且建筑工程所需要较大的资金流动,对企业会计核算工作有着极高的要求。我们只有把会计核算工作与施工进度相结合,及时有效的反映企业资金的使用与流动情况。这样,我们就需要使用分级核算的核算模式,对建筑施工进行分级管理,保证各个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能够得到及时的反应,便于企业资金的相关决策筹划。

1.2单独核算

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问题一般都是需要通过不同项目进行整合来核算总的价格。为了确定总价格的多少,需要各个项目进行单独核算,然后进行整合,确定实际的工程造价总价。因为建筑施工过程中,各个项目较多较复杂,而且周期性较长,因此我们需要对某一段时期内,部分项目进行单独核算再整合,确定实际的工程造价总额。某个阶段内的工程造价单位成本不能仅仅依靠工程总量与工作总费用进行核算,需要采用“订单成本计算模式”,对不同项目的工程造价进行核算,便于建筑施工企业会计进行统一的核算与管理。

1.3分阶段核算

因为建筑施工过程周期性较长并且造价极为高昂,建筑施工企业不能在竣工验收时再进行工程造价总额结算,因为这样存在着较大的风险性,所以,分阶段对建筑施工进行项目成本结算,以便之后的施工能够良好开展,保证建筑施工的进度。建筑施工过程一般需要历经数月甚至数年,如果不进行分阶段核算,往往会对建筑施工企业的资金周转起到重要影响,不利于建筑工程企业保持较高的施工进度,也不利于建筑工程竣工之后的资金核算。只有对于短周期的小规模建筑施工,可以选择竣工验收后再进行资金的结算。分阶段核算模式的开展,,将会对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的周转起到良好的帮助,保质保量的完成建筑施工工作。

二、 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2.1企业会计核算不规范

我国目前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工作都不够规范,主要表现在会计项目混乱、原始单据经济用途标注不规范,还由于建筑企业没有及时与施工单位做好资金的结算,让企业的财务结余存在虚假性。不规范的企业会计核算,会影响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存在的坏账、假账也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2.2忽视成本控制与核算

由于建筑施工企业对会计成本的控制与核算工作的忽视,导致建筑施工的成本核算一直处于一个较为尴尬的地位。就我国目前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层来说,他们普遍忽视了成本核算工作的重要性,把会计核算的工作重点放在资金的运营与管理上,只为更好的提升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的流动性与有效利用,忽视了对于成本的控制与管理。在没有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作为支持的情况下,成本控制与核算工作较为混乱,不利于建筑工程企业会计的核算工作开展。随着建筑施工企业对于工程项目的下放,造成权力的分散,但是却没有完善的权责制度进行支持,对成本的控制与管理起到了不利的影响。由于建筑施工企业实行的是分级核算模式,在没有完善的权责制度支持下,企业财务部门无法确切的了解到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详细资金使用情况,如果存在财务报表与实际情况的不符,就会对企业的资金运转产生负面的影响,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

2.3监督机制不健全

2.3.1内部监督制度

在建筑施工企业中,内部监督工作没有落到实处,对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工作没有起到应有的监督作用,导致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不准确性与不规范性情况的发生,不利于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与正常运营。

2.3.2外部监督制度

外部监督制度主要是依赖与我国相关的政策与法律法规,对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工作进行一定程度的约束与规范。但是由于外部监督往往无法发挥其正常的功能,变成了一种形式,无法切实的对建筑施工企业会计工作形成良好的规范作用,影响了我国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真实性与有效性,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2.4从业人员职业素质有待提高

随着我国经济事业的不断发展,对会计核算人才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大。由于会计行业的不断发展,企业对于会计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许多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标准已经渐渐无法达到企业要求,导致会计核算工作效率、财务报表信息真实性都存在疑问。建筑施工企业会计由于工作量较大,工作较为复杂,企业对于其的职业素质有着更高的要求,但由于工作量较大的因素,导致他们缺少了相关培训的时间,对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从业人员职业素质的提高有着一定的制约,影响企业直接经济效益的提升。

三、 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3.1转变管理理念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需要管理层充分的认识到成本核算工作的重要性,这样才能明确规范好会计核算的工作重心,有效的改善建筑工程企业会计核算不规范的问题。

3.2完善会计监督体系

建筑施工企业需要设立专门的监督部门,对会计核算过程进行监督与检查,切实保障好财务报表的真实与有效。国家也要完善相关的监督制度与法律法规,落实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普及工作,对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工作起到宏观的监控,并对其产生的问题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时候有着完善的制度作为依托。

3.3落实会计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

为了满足现代企业对于会计从业人员职业素质的要求,需要落实好会计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不仅仅需要对其的专业知识、操作进行培训,还需要保证其对我国会计制度政策、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程度。使会计从业人员与时俱进,提高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刘彩霞.论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3(09).

第5篇:建筑业的会计核算范文

虽然工业企业会计和建筑施工企业会计都属于广义的工业企业,也都执行新的会计准则,但由于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的不同,两者部分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也有些不同。本文将就工业企业和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一些常见区别进行浅显的思考与探讨,与同行共勉。

【关键词】

工业企业;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区别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工业企业会计和建筑施工企业会计的部分业务处理相互混淆,针对这种现象,结合这几年的教学经验,我将从工业企业和建筑施工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出发,对工业企业会计和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业务处理上的一些常见区别进行浅显的思考与探讨。

1 工业企业和建筑施工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

1.1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和管理要求

工业企业是最早出现的企业,它是指为满足社会需要并获得盈利从事工业性生产经营活动或工业性劳务活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并且有法人资格的经济组织。其主要生产经营的核算内容包括供应、生产、销售三个过程以及资金投入、使用和退出等。

1.2 建筑施工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和管理要求

建筑施工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主要由建筑产品的特点所决定。和其他工业产品相比较,建筑产品具有体积庞大、复杂多样、整体难分、不易移动等特点,从而使建筑施工除了一般工业生产的基本特性外,还具有下述主要特点:①生产的流动性;②产品的形式多样;③建造合同虽属于经济合同的范畴,但一般是先有买主,后有标的,建造资产的造价在签订合同时已经确定;④资产的建设期长,一般要跨越一个以上的会计年度;⑤所建造资产的体积大,造价高。

2 工业企业会计与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业务处理的主要区别

由于工业企业和建筑施工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不同,所以在会计处理上也有些不同,主要表现在会计科目设置、存货核算、收入的确认、成本的计算及有关税费处理等方面。

2.1 会计科目设置的区别

2.1.1 “机械作业”科目

建筑施工企业使用自有施工机械或运输设备进行机械施工发生的各项费用,通过“机械作业”账户归集,月末再按一定的方法分配计入各受益对象的成本中。建筑施工企业从外单位或本单位其他内部独立核算单位租入施工机械支付的租赁费,应计入“工程施工---合同成本---机械使用费”账户。而工业企业不设置此账户。

2.1.2“辅助生产”科目

“辅助生产”是指建筑施工企业辅助生产部门发生的各项费用,先通过“辅助生产”账户归集,然后再采用合理的分配方法分配给各受益对象负担。而工业企业会计中辅助生产部门所花费的费用一般是通过“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科目核算。

2.1.3 “工程施工”科目

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中的此科目相当于工业企业会计中的“生产成本”,下设“合同成本、合同毛利和间接费用”三个明细科目。“工程施工---合同成本”核算各项施工合同实际发生的成本,其成本项目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及间接费用;“工程施工---合同毛利”核算各项施工合同确认的合同毛利。工程结束时,该科目与“工程结算”科目结平后无余额。(见例1)

2.1.4“工程结算”科目

本科目核算建筑施工企业根据合同完工进度已向客户开出工程价款结算账单,办理工程结算的价款。本科目是“工程施工”的备抵科目,合同完成后,本科目与“工程施工”对冲结平无余额。(见例1)

2.2 存货核算的区别

2.2.1 外购存货采购成本的构成

工业企业购进生产流通用存货,若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或海关完税凭证,其进项税额是可以抵扣的,不构成采购成本,其采购成本一般包括:①买价;②运杂费。而建筑施工企业外购存货的采购成本均包括:①买价;②运杂费;③采购环节缴纳的税金(包括增值税);④采购保管费。

2.2.2 存货跌价准备

无论是工业企业还是建筑施工企业,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当存货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时,存货按成本计量;当存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时,存货按可变现净值计量,同时按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另外,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建造合同》规定:建筑施工企业如果合同预计总成本将超过预计总收入,应将预计损失立即确认为当期费用。按应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存货跌价准备---合同预计损失准备”科目。合同完工确认合同收入和费用时,应转销预计损失准备,按照预计损失准备的余额,借记“存货跌价准备---合同预计损失准备”,货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

2.2.3 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项目

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目,反映企业期末在库、在途和在加工中的各项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工业企业会计中应根据“材料采购”、“在途物资”、“原材料”、“库存商品”、“委托加工物资”、“周转材料”、“生产成本”、“在产品”等科目期末余额合计减去“存货跌价准备”科目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而在建筑施工企业会计处理时,还应该加上“工程施工”科目期末大于“工程结算”科目期末余额的金额。

2.3 收入的确认与成本计算的区别

2.3.1 收入的确认

建筑施工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是建造合同收入,而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是商品销售收入。

(1)建造合同收入由合同规定的初始收入和因合同变更、索赔、奖励等形成的收入组成。以下列举是在建造合同的结果可靠估计的情况下,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合同收入:

[例1] 永恒建筑公司签订了一项总金额为9000000元的建造合同,承建一座桥梁,工程已于2008年2月开工,预计2010年10月完工。该建造合同的结果能可靠地估计,在资产负债表日按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合同收入和费用,按业主批复的验工计价款的3%计缴营业税,按营业税的7%和3%分别计缴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相关资料如表1。

①2008年年底

计算完工进度=2000000÷(2000000+3832000)×100%=25%

2008年应确认合同收入=9000000×25%-0=2250000(元)

2008年应确认合同费用=8000000×25%-0=2000000(元)

2008年应确认合同毛利=2250000-200000=250000(元)

2008年年末合同收入与费用确认的账务处理为:

借:主营业务成本 2000000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 25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250000

计算2008年应缴纳营业税、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74250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2250000×3%) 67500

----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67500×7%) 4725

----应交教育费附加(67500×3%) 2025

②2009年年底

计算完工进度=5832000÷(5832000+2268000)×100%=72%

2009年应确认合同收入=9000000×72%-2250000=4230000(元)

2009年应确认合同费用=8100000×72%-2000000=3832000(元)

2009年应确认合同毛利=4230000-3832000=398000(元)

2009年年末合同收入与费用确认的账务处理2008年,2010年业务处理同2009年。

③工程完工时,将“工程施工”科目的余额与“工程结算”科目的余额对冲:

借:工程结算 9000000

贷:工程施工--合同毛利 900000

--合同成本 8100000

(2)商品销售收入确认收入的实现,一般要具备以下五个条件:①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买方;②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③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④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⑤相关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例2] 中华公司销售产品一批产品给丙公司,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卖价500000元,增值税8500元,对方开来2个月到期,面值为585000元的无息商业承兑汇票一张抵付货款。该批产品成本为420000

实现收入 借:应收票据---丙公司 585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5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000

同时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420000

贷:库存商品 420000

3 成本计算

这两个行业成本核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大致相同,具体运用中还存在以下几点区别:

①成本计算方法。根据生产经营特点的不同,工业产品成本的计算有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分类法、定额法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建筑施工企业的成本计算采取按单独的建筑物,或建筑群为成本计算对象,其成本归集方式与工业企业会计中的品种法类似。

②成本项目的划分。工业产品成本项目一般划分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其他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四部分;建筑施工工程成本项目划分为五部分,分别是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和间接费用;

③建筑施工企业工程施工成本的结转更具特殊性。为符合国际惯例,增强会计信息的有用性,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建造合同》和《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的规定,施工企业成本的结转将工程价款结算和收入的确认分开来处理,而不是再沿袭过去的将开单结算和收入确认合并在一起进行的方法,这样“工程施工”账户就能够反映自工程开工以来累计发生的工程成本和合同毛利。施工企业为结算价款向发包方提交的已完工工程量,通过工程成本相关账户进行核算,施工企业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等方法及时计算与成本相配比的合同收入,但确认收入的同时并不同期结转“工程施工”成本账户,而是通过单独设置“工程施工――合同毛利”和“工程结算”账户解决这一差异,当期将合同收入与合同费用的差额确认为合同毛利(或亏损),借记(或贷记)“工程施工――合同毛利”账户。同时,另设“工程结算”账户,核算根据合同完工进度已向客户开出工程价款结算账单办理结算的价款。工程合同完工后,“工程施工”总账应与“工程结算”账户对冲后结平。(见例1)

4 与主营业务相关税费处理的区别

工业企业主营业务为销售商品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等工业性劳务,属于增值税纳税义务人,生产、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的工业企业同时还要计缴消费税。作为提供建筑、安装、修缮、装饰等工程作业的建筑施工企业则属于营业税纳税义务人。

4.1材料采购所涉及的增值税核算不同

材料采购时应支付的增值税,工业企业记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而建筑施工企业在采购过程中的增值税不单列,计入材料成本。

[例3] 永丰公司2月购入钢材一批,货款30000元,增值税5100元,发票账单已收到,钢材已入库,全部价款以银行存款支付。

分析:若该企业为工业企业,其会计处理应为:

借:原材料 3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100

贷:银行存款 35100

若该企业为建筑施工企业,则其会计处理应为:

借:原材料 35100

:银行存款 35100

4.2 主营业务收入所缴纳的税金不同

工业企业取得销售商品收入确认为“主营业务收入”,主要缴纳增值税,记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见例2);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的规定,建筑施工企业根据工程完工百分比确认“主营业务收入”,缴纳营业税(见例1)。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

[2]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中国财经出版社, 2012.

第6篇:建筑业的会计核算范文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会计集中核算;必要性。

1 建筑施工企业当前的形势分析。

建筑施工企业进行会计集中核算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当今的大势所趋,它有利于建筑施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符合当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因此,建筑施工企业进行会计集中核算是必要且必然,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也恰恰从反面证明了实施会计集中核算的必要性。

(1)我国的经济情况受之前计划经济的影响非常大,至今仍没有完全地消除,因此,在建筑施工企业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后,会改变之前建筑施工企业分公司、子公司或下属集团掌握大量资金的状况,其掌握的资金是经过预算得出的,是一个项目必须支出的资金,财务大权的旁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相关人员的积极性。同时,因为会计人员不再直接隶属某个项目,出于小圈子、小集团利益的考虑,会使得很多事情出现沟通不利的情况,由于很多事情需要层层上报,资金需要层层下拨,这也使得决策响应时间变长,不利于及时决策。不难看出,工作人员出现的这些反应正反映了建筑施工企业会计集中核算的必要性,只要做到公平公正、奖惩分明,这些不利因素必然会消失。

(2)从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监督审核的角度来看,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其目的是加强企业自身的整体实力和凝聚力,强化企业的财务监督审核力度和管理成效,提高企业资金的流通性、透明性和使用效率。在实施会计集中核算时,会弱化财务监督的力度,只能事后监督,使得财务人员不能有效地对资金和财产合理把关,也导致可能出现伪造原始凭证的现象,会导致企业资产流失。而这些问题随着企业的发展也必然会遇到,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各种问题也会纷至沓来,针对这些情况,建筑施工企业只要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进行合理有效的调整,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明确各部门的权力责任,这些问题必然会逐步消除,问题消除之后,会计集中核算也必然会有力地推动企业不断向前发展。

(3)从企业会计自身的素质和接受能力来看,建筑施工进行的会计集中核算属于新兴事物,很多会计人员并不熟悉集中核算,也不清楚该如何进行集中核算,这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适应和调整,同时,建筑施工企业进行会计集中核算也必然导致会计人员脱离之前的管理机构,可能会出现管理脱节的现象,不利于企业的人员管理。但是,建筑施工企业在进行会计集中核算政策时,虽然会出现以上问题,只要能够真正做到建立科学合理的会计核算体制和监督管理体制,做到公平合理、奖惩有效,充分调动起全体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同时,提高企业会计的自身素质和适应能力,这必然会使企业不断发展和进步,增强其竞争力,因此,建筑施工企业进行会计集中核算是必要的。

(4)从整个建筑施工企业的性质来看,企业的性质是通过投标获取承揽工程项目的资格,通过付出劳动输出来取得报酬和利润,其最终交付的是建筑物或建筑物的装修、管道铺设以及设备安装。但由于经济形势的不稳定,使得建筑施工企业与很多客户之间存在互不信任的现象,企业的信誉和形象由于应收账款的不断攀升、垫付制度的潜规则以及财务经费急剧增多而遭到严重破坏,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招投标背后的潜规则也使得企业的财务管理面临巨大压力,这使得建筑施工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显得步履维艰,整个企业的赢利情况急转直下,生存受到巨大挑战,这就必然需要建筑施工企业进行会计集中核算,促进企业资金的合理管理和流动,增强竞争力。

(5)当前建筑施工企业在变革创新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问题,同时也会形成企业内部存在的许多问题,有些问题甚至可能影响企业的整体发展形势。许多建筑施工企业产权不明晰,权责不明确,各个机构缺乏合理有效的制约和配合,财务管理较为混乱;有的企业有时为承揽建筑项目中标,使得企业经营成本急剧增加。

2 建筑施工企业会计集中核算的重大意义。

(1)建筑施工企业进行会计集中管理,可以使整个企业所有下属企业的经营情况都完全掌控在总部的手中,有利于资源和资金的优化配置、合理流动,避免企业资产的不合理利用和重复建设,有利于企业决策者进行合理的投资管理,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真正做到专款专用。

(2)建筑施工企业的实际性质从一定程度来讲,非常难以避免外界的干扰,如果财务部门不能合理地处理,极易出现虚增潜亏的现象。进行会计集中核算可有效地避免这一状况,使财务人员尽可能地避免外界的干扰,根据企业制定的规章制度如实整理财务报告,有利于决策者掌握精确的企业经营数据。

(3)建筑施工企业进行会计集中核算,对企业内部的会计要求提高,通过建立合理的体制和奖惩措施可以在提高会计积极性的同时,提升其综合的工作素质,提高其工作效率。会计集中核算可以改变之前财务人员特别是会计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改变之前财务管理混乱的状况,有利于统一进行核算,杜绝根据自己喜好随意核算的现象。

第7篇:建筑业的会计核算范文

中图分类号:F253.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建筑施工企业发展会计集中核算的必要性1.提高和健全企业财务信息的必要:建筑施工企业的规模不断发展壮大以及股份制公司的发展趋势,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在不断地发生分离,企业管理的跨度也不断地壮大,企业高层管理者怎样才能有效、快速、真实的知悉公司财务营运状况已成为管理者共同关注的课题,而实施会计集中核算能有效地使企业的财务信息由分散走向集中,由层层逐级上报的成为扁平式的一级层面管理,让管理者随时都可以提取管理数据和了解企业经营状况,有助于管理决策者运筹帷幄而决胜千里之外。

2.改革当前管理模式和现状的必要:我国经济模式由当初的计划经济逐步转变成目前的市场经济模式,但计划经济的影子至今仍然没有完全地消除。因此,在建筑施工企业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后,能有效改变之前建筑施工企业子公司、分公司或项目部等核算单位各自掌握大量资金的状况,分子公司其掌握的资金可以经过集中核算体系中一幕了然。同时,因为财务会计人员不再直接隶属某个子公司、分公司或者项目,财务人员的独立性能够更好的发挥财务的独立性和专业性,破除子公司分公司小利益小集团抱团取暖的现象,有效监督企业资金使用和资金安全。原有的企业项目的各自核算的管理模式使得一些企业管理者可能铤而走险的出现伪造原始凭证的现象,从而导致企业资产流失,而这问题随着企业的发展,经营规模和管理跨度的增大也在所难免的现象,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各种问题也会纷至沓来,针对这些情况,建筑施工企业发展集中核算能够实时的监控分子公司的账务,了解企业经营状态,由此也能够大大降低这方面的概率。

3.加强企业整体实力和凝聚力的必要:强化企业的财务监督审核力度和管理成效,提高企业资金的流通性、透明性和使用效率。在实施会计集中核算,能有效强化财务监督的力度,由以前的事后监督变成集中核算的事中监督,使得财务人员能有效地对资金和财产合理把关,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明确各部门的权力责任,会计集中核算也必然会有力地推动企业不断向前发展。

二、建筑施工企业发展会计集中核算的经济价值性

1.集中核算能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建筑施工企业是通过投标获取承揽工程项目,通过付出劳动力来取得报酬和利润,其最终交付建筑物或者建筑物的装修、管道铺设以及设备安装。但是市场经济自由竞争环境下,使得建筑施工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建筑施工企业与客户和供应商之间存在互不信任的现象,企业的信誉和形象由于应收账款的不断攀升、垫付制度的潜规则以及财务费用的急剧增多而遭到破坏,这大大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招投标背后的潜规则也使得企业的财务管理面临巨大压力,这使得建筑施工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显得步履维艰。建筑施工企业进行会计集中核算,能有效促进企业资金的合理管理和流动,资金的有效管理,招投标中资金能够按时到位,能在资金上确保投标标的的中标,能够按时按期支付供应商的货款,不仅能够降低原材料的采购成本,而且还可以改善双方合作关系,在资金紧张的时候反而能够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因此大大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2.集中核算能够顺利理清企业内部管理:当前建筑施工企业在创新管理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问题,同时也会形成企业内部存在的许多问题,有些问题甚至可能影响企业的整体发展形势。有些建筑施工企业产权不明晰,权责不明确,各个机构缺乏合理有效的制约和配合,财务管理较为混乱;有的企业有时为承揽建筑项目的标的而不惜降低承包费率或者花钱走关系,使得企业经营成本急剧增加。建筑施工企业进行会计集中管理,可以使整个企业所有下属企业的经营情况都完全掌控在总部的手中,有利于资源和资金的优化配置、合理流动,避免企业资产的不合理利用和重复建设,有利于企业决策者进行合理的投资管理,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真正做到专款专用。

3.集中核算能够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建筑施工企业的实际性质从一定程度来讲,非常难以避免外界的干扰,如果财务部门不能合理地处理某项财务事项,日积月累能容易使企业出现虚增利润或潜亏的现象。进行会计集中核算可以有效地避免这一状况,使财务人员尽可能地避免外界的干扰,根据企业制定的规章制度如实整理财务报告,有利于决策者掌握精确的企业经营数据。对企业内部的会计要求提高,通过建立合理的体制和奖惩措施可以在提高会计的积极性的同时,提升其综合的工作素质,提高其工作效率。建筑施工进行的会计集中核算属于比较新兴的管理工具,很多会计人员并不熟悉集中核算,也不清楚该如何进行集中核算,这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适应和调整,同时,建筑施工企业进行会计集中核算可以改变之前财务人员特别是会计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改变之前财务管理混乱的状况,有利于统一进行核算,杜绝根据自己喜好随意核算的现象,更为规范管理,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4建筑施工企业进行会计集中核算,有利于从深层次遏制企业内部产生的贪腐和监守自盗现象:目前有些建筑施工企业存在各个项目的负责人权力面过广、精力过散的现象,企业收回项目负责人的会计审核责任,节省了其精力和时间,有利于其专心投身于项目的建设,而合理的奖惩制度和管理体系也可以使得财务人员与项目负责人独立开来,有效地遏制企业内部的不正之风。

三、总结

在我国建筑施工企业进行的会计集中核算是建立在当前计算技术、信息技术的管理科学,尚算新兴的管理工具,这对建筑施工企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建筑施工企业要主动接受新的科学管理知识,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这必然会使企业变得更加合理而完善,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建筑施工企业进行会计集中核算也是市场经济发展与企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后的必然,集中核算的有效有利于建筑施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符合当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因此,建筑施工企业进行会计集中核算是必要而必然的,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新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的存在也恰恰是从反面证明了实施会计集中核算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1]程运木 主编.《会计核算实务》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2年8月出版

[2]方晶晶,张思纯 编著.《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实务》.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1年2月出版

第8篇:建筑业的会计核算范文

【关键词】营改增 建筑工程 企业 财务清算 会计处理

营改增的推行是我国税制改革的重要方法,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将重点介绍营改增对建筑工程类型企业的影响。

一、建筑工程类型企业实行营改增的意义

营业税和增值税分立并行已经不符合当前经济发展的方式。两税的并行不利于市场结构的优化,而且还一定程度上限制住了经济的发展。因此实现营改增以及成为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第一,营改增能够防止企业各生产环节中的重复交税的情况发生,控制了间接税所造成的价值转移。第二,税制改革中对增值税的抵扣问题也加以完善,而且简化了企业的税收管理。企业实施营业税改为增值税之后,还大大提高了商品的增值链和增值税制度。建筑工程类型企业过去由于规定资产不能抵扣所造成的损失情况不再发生。在很大范围实施营业税改为增值税之后,建筑工程类型企业所有跟生产相关的固定资产都能够抵扣,提高了企业的机械化的程度,降低了人工强度,让企业的各种费用得到进一步降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效果。建筑工程类型企业推行营改增是必要的也是迫切的。

二、“营改增”会计处理

(一)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的处理

通常纳税人都要在当月的月初增值税抵扣的金额不能在应税服务的销项税额上面进行抵扣,而是在“应交税费”科目下面增加“增值税留抵税额”的科目才能够对其进行核实,其中可抵扣税额按照一般货物及劳务销项税额比例来计算。

(二)差额征税的会计处理

差额征税的会计处理要求企业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下增设“营改增抵减的销项税额”,并且“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等科目需要经营业务种类详细计算,以“银行存款”、“应付账款”作为实际支付应付的金额贷记。对下规模纳税人而言,要根据营改增的相关规定从销售额中对支付给非试点纳税人价款中进行扣除,以允许扣减销售额而减少的应交增值税冲减“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三)取得过渡性财政扶持资金的会计处理

营改增政策并非降低说有企业的税负,一切企业的税负反而会增加,税负增加的企业可向税务部门申请政府扶持资金。如果企业获得政府扶持资金,并且企业可以较为准确的预测政府扶持资金数额,企业应该政府扶持金额借记为“其他应收款项”科目,并贷记“营业外收入”。企业获得政府扶持资金后,需要借记为“银行存款”,并贷记为“其它应收款”。

三、营改增对建筑工程类型企业财务清算和会计处理的影响

(1)对整个工程企业的总资产的相关核算产生影响。建筑工程类型企业由于购买大宗的设备、原材料等固定的资产,需要根据增值税的发票进行扣抵,这就使得企业的资产总额下降,使企业的负债率提升。

(2)对工程类型企业的整体收入中的核算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建筑工程类型企业进行营业税交纳的时候是以工程的总体造价和利润作为依据的。但是营改增之后,增值税变成了价外税,缴税的依据就是不含增值税部分的工程造价。而且,并不是全部的增值税都能进行抵扣,这也给企业造成了多缴增值税的情况,对企业造成经济损失。

(3)对成本核算的影响。在没有实施营改增之前,企业的成本核算是价加税,进行缴税的时候要根据实际发生的成本和进项的税额两个部分进行缴纳。营造着实施之后,是根据企业的进项税和销项税这两个部分的发票徊减抵扣进行计算,由于进项税和销项税的差距相对较大,就使得纳税的金额不断增加。只是抵扣额和购料的供应商是不是一般纳税人与其开具的发票类型相关,但是很多小型的建筑工程类型企业开发票的时候受到各种限制,如果实行营改增,也必然会给小的建筑工程类型企业增加了负担。例如,小的建筑工程类型企业人员、材料的支出等方面的不能开具发票,这就给增值税的票控带来很大的难度。

(4)对现金流和利润核算的影响。企业的现金流与整体的税负增减成反比例关系。税金预缴制度对建筑工程类型企业的资金流动不利,营业税和其他的税金交纳都是根据工程的进度情况按照百分比进行缴纳。这部分的缴纳金要高于应缴的总税款。如果企业先缴税后施工就必然会给企业施工造成影响,造成企业的流动资金减少,情况严重的还会使企业出现资金运转的困难。但是,如果提前科学的实行了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制度,建筑工程类型企业就可以先进行施工建设,待完工之后再进行税金的缴纳。对企业就不会出现预支资金对工程进度造成影响的情况出现,促进了企业的现金流动。

四、建筑工程类型企业应对营改增的措施

(一)适当调整财务清算和会计处理

建筑工程类型企业实施营改增之后,财务清算和会计处理的项目比之前要增多,企业所购入和发生的材料、验工计价等很多环节都增加了税额的核算,而且对于所缴纳的税金也进一步细化。这就要求建筑工程类型企业要调整财务清算和会计处理。企业在进行工程项目的过程中,所有与企业生产经营敏企鹅相关的增值税的进项税额都要独立核算,而不能够直接记入成本。单独核算的项目主要是进项税额的相关科目。如果没有单独的核算,就不能够扣除这部分的增值税。与此同时,在营业收入确定的时候,也要在扣除11%增值税销项税额之后,才能够将余额部分归入到主营业务收入中。

(二)完善建筑工程类型企业财务清算和会计处理制度

建筑工程类型企业财务清算和会计处理制度的完善是建立在完善的核算体系之上,将多媒体应用到财务体系中来。。此外,要提高财务人员的管理能力和职业素质,规范企业的财务清算和会计处理,对各财务人员的责任和权限给予明确,并对每一个财务人员

第9篇:建筑业的会计核算范文

关键词:核算 财务分析 建筑 特点 对策

近年来,我国的基建类项目增速均保持较高的发展水平,财务管理是建筑项目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财务管理如果能够有效地运用在建筑企业的项目管理上,可以有效地利用核算方法和财务分析以提升项目的财务管理水平,有效地提升资金的利用效率和效益。目前财政部颁发的基建会计制度,在计量基础、存货核算、减值计提、债务重组、所得税等方面与其他会计核算相比有一定的变化,对建筑企业也有一定的影响,建筑行业需要结合自身的会计特点,利用有效的核算和分析,加强对项目的管理,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保证各项工程可以顺利开展。

一、建筑企业的基建会计核算特点和财务分析特点

(一)从内容分析,建筑类企业核算和分析科目不同于其他企业

建筑类企业主要是通过“建筑安装工程投资”、“ 设备投资”、“ 待摊投资”、“ 其他投资”等科目体现资金投入,在分摊项目成本时使用“待摊投资”科目进行分摊,通过设立“建设单位管理费”、“合同公证及工程质量监测”、“土地征用及迁移补偿费”、“ 勘察设计费”、“土地使用税”、“借款利息”等明细科目,在项目竣工且交付使用时按照交付使用资产和在建工程的比例进行分摊,对于一些和项目相关的绿化苗木等投资则计入“其他投资”科目。在项目竣工决算时,建设单位将根据“建筑安装工程投资”、“设备投资”、“其他投资”和“待摊投资”等明细科目的记录,编制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报告(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的内容,主要包括峻工财务决算报表和竣工财务决算说明书两个部分)并将其作为结转“交付使用资产”的记账依据。若为企业自用资产,则将其计入“固定资产”科目并计提折旧。

(二)从对象分析,建筑类企业核算和分析的对象主要是单项工程

由于建筑企业的产品单件性的特点明显,不同的地质、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的不同也对项目的施工有重要的影响,同时,由于建筑企业要面对的建筑产品也是形形的,不能够以某段时间的所有工程项目资金作为核算的对象,对项目资金的集中核算难度较大,场地和人员较为分散,属于开放式生产,不像传统制造业在厂房内生产,各种建筑类项目均有自己不同的框架结构、造型、体积和面积等,采用不同的工艺也会影响价格。由于这种特点,建筑类企业的会计核算更多是以单项工程或者单位工程作为成本核算和考核的对象。

(三)从方式分析,建筑类企业分期核算的特点明显,这也影响了财务分析

建筑企业核算方式特别,由于企业的生产周期性长的特点,导致很多的企业难以等到工程竣工才结算。由于建筑类企业需要对一些款项进行垫付,除了一些造价不高且工期不长的工程是在竣工后一次性结清外,其他的大多数工程多按月结的方式进行分期结算,对于跨年的项目,企业需要根据工程的完成程度,采用百分比的方法确定结算的金额。由于这种分阶段核算的方式,建筑类企业在财务分析的时候也就更加需要关注一些跨期科目对公司收入、利润、资金流转的影响。

二、建筑类企业基建会计核算和财务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财政部等颁发的基建会计制度对工程建设全过程的财务管理进行了规范,对财务人员的职责等进行了明确。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建筑企业还是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企业加强重视,以提升基建会计核算水平和财务分析能力。

(一)基建会计核算不规范,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不高

首先,基建会计核算和单位基本账相互脱离,无法相互支持。目前很多的建筑类企业为了符合国家的预算会计制度要求,在总账之外另外建立了基建会计核算体系,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其会计科目、核算方法、会计报表等和总账相关度不高,导致两套体系同时运行,两套账不能很好地整合在一起。其次,部分建筑类企业在原始凭证上审核不严,影响会计核算的工作质量。在具体的实务中,很多单位以不符合规定的发票入账,没有使用建筑企业统一发票,对项目部的资金管理也不到位。

(二)财务分析上,很多的财务人员参与度不高,财务监督不到位

基建项目需要企业财务人员参与到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中,这样才能够真正做好核算和分析,但是在具体的项目运作中,由于领导层的不重视以及财务人员的缺失导致了很多项目难以真正的做好财务监督和控制。首先在项目前期,财务部门一般很少参与到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在论证决策和招投标中财务部门也没有真正参与到这些前期工作中。预算和设计的不合理、超预算现象严重,在论证的时候,很多单位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财务部门的重要性,未对一些资金来源的可靠性、工程成本、招标单位的财务状况、合同中支付条款等进行审查,导致很多的项目合理性不足。其次,在实施阶段,很多的财务职能没有得到重视。基建项目的财务风险较大,需要发挥好财务监督和控制作用,在项目建设中出现的设计变更、预算调整、成本核算、设备采购等均缺少财务部门的有效参与,由于权责不明,很多财务人员也没有真正加强对资金的使用控制和监督。再次,在项目后期,财务部门的事后分析和反馈机能没有体现到位,在工程结算中,财务部门未能积极进行材料整理和竣工决算审核,未能够对项目的产出和投入效益比进行分析和评价,不利于后期的投资水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