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活与科学范文

生活与科学精选(九篇)

生活与科学

第1篇:生活与科学范文

关键词:赞科夫;教学与生活

一、赞科夫教学论的背景

十月革命以后,苏联党和政府对旧教育进行了一些改革,如实现教育民主化和非宗教化,使男女在教育上享受平等权利等等,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三十年代,理论体系主要强调以学校为中心,学校要以课堂教学为中心,课堂要以传授知识为中心。五十年代,科学技术有了飞速发展,生产水平要求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要靠教育,劳动力的再生产也要靠教育。赞科夫在《教学观与生活》的绪论中写到:“这些年,在教学论方面出现了一系列重要著作。在这些著作中,根据从教师经验中取得的广泛材料,考察了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解释并且普及了教学论的原则、规则和要求。”赞科夫强调,揭示教学与发展的相互关系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校工作的效果。学生在学校的一般发展对于他们从学校毕业后的活动的意义也是很大的。教学论不能仅仅局限于研究知识和技巧的领域,应该讨论教学过程这样一种结构的科学教育学的原理,使这种结构在学生的发展上取得最优的效果。

王隐雄在《赞科夫教学论思想初探》中写到:“赞科夫认为,时代的发展已经向现代学校提出了要求,这就是课堂教学不能仅仅满足于给学生传授现成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得到一般发展,使他们能主动地独立地去获得知识,具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如果仍然坚持课堂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中心,学生毕业后就会遇到他们所不熟悉的科学新发现和新技术,遇到他们所无法解决的新问题。因此,只有重视学生的一般发展,使他们成为具有一定品质和较高发展水平的人,才能适应今后的新情况和新需要。”①

二、赞科夫教学论思想内容

(一)教学与发展

1.教学与发展的关系

教学就是给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技巧。赞科夫对发展这样解释:至于学生的一般发展,它包含着“发展”这个概念的五所不包的意义: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运动,沿着上升的路线,由旧的质的状态到新的状态到更高的质的状态的运动。赞科夫说:“无论学校的教学大纲编的多么完善,学生在毕业后必然会遇到他们所不熟悉的科学上的新发现和新技术。那时候,他们将不得不独立地、迅速地弄懂这些新东西并掌握它。只有具备一定的品质、有较高发展水平的人,才能更好地应付这种情况。在这个时代,学生的发展对他们未来的工作具有多么重大的意义啊!”②这就是说,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相对稳定的知识,与社会生产的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之间,拉开了越来越大的差距。因此,只掌握现成的知识和技能并通过联系达到准确地再现它们,这已经远远不够了。必须使学生通过掌握知识的过程,发展他们的智慧、意志、才能和天赋,发展他们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以便能够解决未来生活和工作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

赞科夫在《教学论与生活》中,写到:我们在研究教学和发展的教育学问题时,是从教学和教育在儿童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理出发的。同时,我们以这样的原理作为重要的出发点,即:单纯以掌握知识和技巧为目的的教学,不可能在学生的发展上带来较高的效果;必须注意到发展的任务而对教学过程进行专门的思考和安排。

在王隐雄的《赞科夫教学论初探》中指出:“赞科夫认为传统教学论对掌握知识和发展的关系几乎完全没有研究。它有时虽也谈到发展,但往往是把两者混为一谈。”赞科夫认为两者是有紧密联系的。一个人要得到发展,一条途径是通过学校的学习,一条途径是自学和生活的实践,不管是哪条途径,都是要以掌握知识为前提,必须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发展永远不能再知识的真空中进行。

赞科夫指出,知识的巩固主要应当是通过知识的广度来达到的。传统教材内容贫乏,又片断孤立,是不可能真正达到知识的巩固,不得不乞怜于机械的记忆。所谓的知识的广度,并不单纯意味着知识范围的宽广,局限于现代科学知识充实教材的内容;更重要的是着重所传授的知识之间的本质上的联系。如果在教学中能循序渐进地恰当揭示联系,概念就会形成严整的体系,就会有助于学生对知识深入的理解与牢固的保持。因此,赞科夫要求教学要不断地与丰富的现代科学知识和生活实践相联系,教师要善于启导学生积极思维和理解所学的知识。

2.发展的三个主要方面

(1)观察力

观察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在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观察中,主要的、基本的因素是知觉―即与外部世界的直接联系:儿童所看到的事物反映到他的意识力。这就是说,要使儿童在看到周围事物和现象时注意察觉它们独有的特征。赞科夫指出,教师和家长应当在教学过程中,日常生活中引导儿童仔细地观察各种事物,启发他们从一件事物上“看到”更多的东西。培养观察力,也就启发了儿童的求知欲。

(2)思维能力

赞科夫强调在各科教学中要始终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不仅要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抽象和概括等能力,而且要使学生在研究某一事物时既能坚持从一个角度看问题,又能在必要时改变看问题的角度或者同时从好几个角度看问题。

(3)思维操作能力

赞科夫说,现代社会需要“手脑并用”的人。脑力劳动者也需要实际操作。学校培养的人既要善于动脑,也要善于动手。因此,实际操作能力是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实际操作能录,主要是指能够做出东西来,并且养成一系列有关的智力和意志品质。在学校里,主要是通过劳动课来培养实际操作能力的。劳动课上儿童接触的是实物,更有利于既掌握操作技能,又发展思维和创造能力,养成必要的意志品质和集体主义思想。

(二)实验教学体系的“教学论原则”

赞科夫与他的实验人员和授课教师,一边分析批判旧的教学原则、教材和做法,一边结合教学来设计和编写自己的新教材和新教法,并逐步进行理论总结,终于形成了体现其主导思想的五条“新教学论原则”。

(1)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旧的小学教学内容非常贫乏、陈旧,不能适应现代儿童的认识需要,更远远落后于科技发展的要求。因此,教学内容必须要彻底改革和更新,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初步知识取代“原始”的教材。

(2)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

赞科夫的理论知识是指那些非直观的、概括性的、规律性的知识,即“认识现象的相互依赖性以及内在的本质联系”的知识。掌握理论知识,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实践性的、直观的、具体的知识,而且可以使学生举一反三,使学生形成掌握知识的技巧。

(3)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加快教学进度,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和单调的复习,使学生的学习速度与“最近发展区”的学习潜力相适应,而且要求“揭示所学知识的各个方面,加深这些知识并把它们联系起来。”

(4)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

赞科夫要求学生把理解“指向内部的,即指向学习活动的进行过程”,“掌握知识和技巧的过程,就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学生要理解的对象”。

(5)使所有的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赞科夫的目的不是要培养“尖子生”和“社会精英”,使一部分学生得到特殊的发展,而是“要求教师进行目标明确的和系统的工作,使班上所有的学生(包括最差的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

在上述五个原则中,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是核心,其他原则均围绕这一原则展开。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表明了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内容。(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注解:

第2篇:生活与科学范文

复习课是以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主要任务的一种课型。传统上教师为了追求知识的全面性和时间的经济性,往往采用大流量:“灌注”的方法,既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又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案例叙述的是一种新颖的复习方式,它以商品标签上的化学知识为线索展开,突出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或解释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变枯燥的理论复述为生动的事件剖析,为科学复习课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的新尝试。

【案例描述】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虚拟的学习伙伴——小明来和我们一起来复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他可是个聪明好学,多思爱问的孩子,我们同学可不能被他问住了哟!

(学生会心的笑了,跃跃欲试,准备接受挑战)

情境一: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拉开了序幕。小明幸运的拿到了他最喜欢的足球赛的门票,天气很热,足球运动员们也要不时的喝水补充。

小明发现一种矿泉水的标签上印有如下字样:Ca≥4.0mg/L, Mg≥0.5mg/L, K≥0.35mg/L, Na≥0.8mg/L等,这些符号是什么呢?

生:元素符号。

习题1:这里的Ca, Mg, K, Na是指()

A、元素 B分子 C 原子 D离子

追问:为什么选元素,而不是分子,原子,离子呢?你能简要解释吗?

生:因为钙,镁,钾,钠等金属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排除分子,而它们没有带电荷,所以也排除离子,这里指水中金属的含量,不可能是原子,因为原子只有微观的意义。

师指出:这里的Ca指水中所有相关分子中的钙原子和钙离子的总称,所以是元素。

追问:我们怎么判断某个原子是否属于钙元素,而不是镁元素呢?也就是我们根据什么来区别不同的元素?

生:根据质子数来区别。

引出元素概念:科学上把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师:矿泉水中溶解有很多种物质,这些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矿泉水中除了这些元素外,你能推测出他还含有哪些元素呢?

生:矿泉水中一定有水和食盐,而水是由氢和氧元素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元素和氯元素组成的,所以矿泉水中一定还含有氢元素,氧元素和氯元素。

习题2:小明查阅资料后,知道了矿泉水中还含有这些常见的元素,你能写出它们的元素符号或名称吗?

设问:目前我们已发现110多种元素,每种元素都用一种元素符号来表示。你能以“Al”为例,说明元素符号的意义吗?

生:Al表示铝元素,也表示一个铝原子,还可表示铝这种金属物质。

师:元素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比如矿泉水中的钙、镁、锌、硒、碘等营养元素能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延续衰老,预防肿瘤等作用。

[设计意图] 以观察和研究矿泉水标签上的化学符号和矿泉水中的元素组成为线索,复习元素的概念,常见元素符号的书写及意义;元素与分子,原子,离子的区别,复习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并强调元素对人体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和能力。

情境二:今天是妈妈的生日,小明想亲自下厨为妈妈烧几个好吃的菜,他在烧菜时又对厨房中的食盐包装袋上的标签产生了兴趣:

习题1:小明知道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称为化学式,他认为标签上的“NaCl”就是氯化钠的化学式,它表示哪些含义呢?

生1:代表氯化钠这种物质,还表示氯化钠是由钠元素和氯元素组成的。

师:(提示:氯化钠的离子结构图)NaCl除了宏观上表示氯化钠这种物质和它的元素组成外,微观上还有什么含义呢?这些带电的粒子表示什么呢?

生1意会:离子。

生2:我认为还可以表示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而且,钠离子和氯离子的个数比是1:1。

习题2:我国已大面积推广食用合格碘盐(主要含有KIO3),你能求出KIO3 中碘元素的化合价是多少吗?

学生计算公式展示:(+1)+X+(-2)*3=0得出X=+5

追问:你是根据什么这么计算的呢?

生:根据化学式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师:所以已知常见元素的化合价,从化学式可以推算出某种元素的未知化合价。

习题3:小明想,用化学式表示物质可真简单实用,可是怎样用化学式表示物质呢?你能以空气的组成物质为例,教教他吗?

化学式

学生小组积极讨论,相互探讨如何教小明的同时,也在教他的同伴。

小组汇报,比比谁教的最清楚明白,师生共同参与评价。

小组1:氮气和氧气都是单质,只要先写出元素符号,再在其右下角用数字标出构成分子的原子个数。

小组2: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是化合物。第一步:按顺序写出元素符号(正价在前,负价在后),第二步: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标出化合价,第三步,交叉法,最简整数比写好化学式。

小组3:氦气,氩气等稀有气体由原子直接构成,所以可以用元素符号直接表示。

小组4:其他杂质是混合物,里面有多种物质,所以不能仅用一个化学式表示。

习题4(学以致用):生活中常见物质的化学式的写法和读法。

深化设问:你能根据上述化学式对物质进行分类吗?

学生尝试分类,师生评价交流。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并板书:

[设计意图]:以食盐包装袋标签上的化学式引入情境,辐射式复习化学式的意义,写法和读法,化学式与化合价的关系,最后拓展为物质的分类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摈弃了学生以往复习课接受式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尝试归纳知识结构,注意引导生生评价,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思维和表达能力。

情境三:2008年5月12日,我国汶川发生了特大地震灾害,地震之后要开展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工作,防疫工作人员多次对灾区进行消毒 ,小明上网查阅,了解消毒剂的有关知识: 过氧乙酸(CH3COOOH)是被广泛使用的高效消毒剂,它无色且具有辛辣味,具有强氧化性。

(示模型结构图)

设问1:这是过氧乙酸的分子模型,图中的各种颜色的圆圈表示什么?

设问2:从模型中可以看出,过氧乙酸的微粒构成吗?

设问3: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又是由什么构成呢?

(出示原子结构动画)学生回答,引导生生评价。

设问4:用模型表示物质,直观形象,出示图片:水电解和水沸腾变成水蒸气的模型变化图。

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这两种变化有什么区别?

情景四:小明和爸爸去买化肥, 市场中有硫酸铵和尿素两种化肥,每千克的售价分别为1.3元和1.8元,爸爸决定不下买哪个更便宜,聪明的小明根据它们含氮的比例分析肥效,帮爸爸选择了更经济的化肥,你知道他是怎样计算的吗?

情境五: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到处都充满着有趣的科学现象,蕴含着无数的科学道理。 只要你像小明一样,平时注意观察,善于开动脑筋思考,你就会感到生活就是科学的海洋。

“生活中的化学知多少”知识竞赛

【案例反思】

1.复习课设计应关注学生生活,应用所学知识服务于生活

长期以来,科学课堂与学生的生活世界存在着严重的隔离现象,教师关注的是科学概念和科学规律,忽视从学生的生活世界中攫取丰富的材料,这使得学生看不到科学知识的实际价值,对生活缺乏应有的关注和热情。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对科学学习的兴趣,更不会主动地从生活中学习科学。,而新课程要求科学教育必须走向生活,要善于将生活现象引入科学教学。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本案例教师恰恰意识到了学生的生活世界蕴涵着丰富的可用于科学教育的宝贵资源,上述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商品标签上的化学信息,并组织学生以此为线索展开对有关化学用语和物质结构的复习,引导学生自主归纳整理,然后运用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学生持有浓厚的兴趣。这样的教学不但能使学生从狭窄的书本世界走向浩瀚的生活世界,使科学教育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而且能够促使学生关注身边的事物,关注当今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丰富自己的生活知识,从而培养科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习惯,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3篇:生活与科学范文

关键词:初中教育;科学教学;现实生活;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4-0084-02

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科学教学是十分重要的。这是因为,通过科学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从当前初中科学课程的实际教学情况来看,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着科学教学工作的开展,使得科学教学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对于学生个人素养的培养来说是十分不利的。之所以存在这些问题,是因为受传统教学方法和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往往不重视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科学教学大多是依照教材内容照本宣科。这样一来,不仅会给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造成阻碍,同时也无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就更不用说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了。因此,必须改变当前科学课程的教学现状。教学实践证明,加强科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对提升科学教学效果有着极大的帮助。

一、科学教学与现实生活联系的作用

1. 提升学生对科学课程的兴趣

将科学教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能提升学生对科学课程的兴趣。任何科学都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能够随处观察到科学现象。学生通过对这些生活中科学现象的观察,再结合教师所讲述的科学理论知识,就能够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和学习科学知识。同时,通过观察不同的现象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观察和探索的兴趣,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还能调动学生对科学知识探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科学课程的学习中来。

2. 提高科学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要想提高一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就要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在传统的科学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是被动地参与课堂活动,而教师的讲述也偏重理论,这样,就会对学生理解知识和掌握知识造成影响,导致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低下。而将科学课程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就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学生能够通过实际的生活经验来理解科学知识,从而提高科学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

3. 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由于教材的篇幅以及课时的限制,学生在课堂上所能学到的科学知识是十分有限的。因此,如果只是依靠科学教材来进行科学课程的教学,就会束缚学生的思维,影响学习效果,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以及知识的积累是十分不利的。而将科学教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能够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在广阔的生活中认知科学,探索科学,研究科学。现实生活中不同的科学现象,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学习科学知识,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科学教学与现实生活联系的方法研究

1. 在教学的导入环节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在进行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时,教学导入环节都是极为重要的。这是因为教学导入环节是课堂教学中的第一个环节,也是一节课的开端,精彩恰切的导入,会为课堂教学开一个好头。课堂导入对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学生对课程的兴趣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一堂课的成功导入环节是关键。教师在教学导入环节将科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就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例如,在进行“昼夜的成因”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在教学导入环节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将科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可以设计类似“你们看过日出和日落吗?”“日出和日落分别是从什么方向进行的?”等问题。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对每天常见的自然景象进行观察以及回想,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自然现象以及现象背后的原因。在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之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入本节课的教学。这样一来,就能够加深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印象,同时通过问答的形式也能够提升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科学课堂活动当中,从而提高课程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2. 在教学过程中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在科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教学过程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之所以要做到这一点,是因为教学过程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要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加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够通过常见的生活现象来解释科学知识,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和掌握科学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以及科学素养。例如,在教学“光的折射”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根据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光的折射现象进行教学,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相关的实验。比如说将一根木棍放到装满水的透明容器中,就可以更好地感受到光的折射这一科学现象。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到教师所讲授的科学知识,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3. 在课后作业中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课后作业都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学生巩固知识和掌握知识的重要环节。完成课后作业,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发现自身学习上的不足,从而更好地进行改进。因此,对于科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来说,加强课后作业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也是十分重要的。目前科学课程的课后作业同样也偏向理论性,缺乏实践性与探究性,这样一来,就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阻碍,不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而作业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能够让学生对科学知识有进一步的认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科学素养。例如,在学习“土壤污染的治理”一课后,教师在进行课后作业的布置时,就可以让学生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当地土壤污染的情况以及污染成因。这样一来,学生能够了解到土壤污染的严重性,学生形成保护自然生态意识的同时,也可以思考如何改善当前的土壤问题,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与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让他们能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科学知识的探索与学习。

4. 将科学实验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科学实验对于学生科学课程的学习来说是极为重要的,通过科学实验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科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而科学实验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则是将科学实验生活化,这样一来能够让科学实验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从而帮助学生完成实验以及理解科学知识。例如,在学习“浮力”一课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将面积不同的物体放置到水面观察其浮在水面的状况,也可以调整水的酸碱度来观察水的浮力。这样一来,就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浮力的作用以及浮力的特性,从而更好地掌握科学知识。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科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加强教学导入环节、教学过程、课后作业以及科学实验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和掌握科学知识,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科学课程的学习中来。

参考文献:

[1]季永强.谈如何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加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J].中学物理,2015(03).

[2]郭玉英,姚建欣.基于核心素养学习进阶的科学教学设计[J].课程・教材・教法,2016(11).

第4篇:生活与科学范文

关键词: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 教学资源 整合

新课程改革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同时强调课程资源的整合,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满足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的需要,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使其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1]。因此在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中,要深入研究课程标准、钻研教材、研读教参,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适度开发与拓展教学资源及教学内容并注重各种课程资源的整合,体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教材观,体现教学内容的开放、教学方法的开发、教学过程的开放、教学评价的开放理念。

所谓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的教学资源整合,是指与小学生品德教育与培养相关的各种教学要素的重新组合,包括各学科教学内容、学校日常活动的内容、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的综合实践学习等内容,使其达到优势互补。智力强调一点“资源的整合”是在学科本位的前提下两个以上的学科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假如《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是一艘船,如果适当引入其他学科内容并采取有效教学手段做引擎,它就会变成具有强大战斗力的航空母舰,能提升其“战斗力”,从而取得战役的胜利。

下面以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与小学《科学》课为例,谈谈课堂教学资源的整合。在小学日常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科组集体备课,我们发现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与《科学》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如果整合其教学资源,则有利于开发小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通过课程内容的整合,实现知识的再现与补充

《品德与生活(社会)》教材中有很多内容与小学《科学》的教学内容是相通的,甚至是为小学科学奠定基础的。所以在教学时可以把二者有机结合,使《品德与生活(社会)》和《科学》教学内容上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使二者相辅相成,从而体现课程的价值与功能。例如,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课《小苗快快长》一课,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好季节:引导学生观察春季人们的种植活动,初步理解“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含义,通过种植与观察记录等活动,感受生命的成长,体验丰收的快乐与成就感。学生在观察春季人们的种植活动后,亲身体验种植活动:这与人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中的《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教学内容有相似之处,可以与其进行整合。在这个单元教学中,老师可引导学生种植植物,学习播种技能,设计适宜的实验,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根据研究植物生长变化的需要,确定观察、记录的内容和方法:让学生用事实阐述观点,培养合作意识,小学科学教学内容的有效加盟,使品德与生活课堂学习内容更丰富多彩,更具有实践性,为品德与生活课堂注入活力,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实现知识的再现与有益补充。

二、教学方式的整合――体现学习的自主与合作

《品德与生活(社会)》为活动型综合课程,强调“做中学”,注重小学生的经历与体验、感悟内化。因此在教学中往往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2]:小组讨论、模拟表演、展示交流、小实验小制作、饲养种植等。这些活动有探究性的、体验性的、操作性的、实践性的……但无论是哪种性质的活动,都要强调儿童直接参与,而且全员参与要占相当的比重:强调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在体验中学习,培养探究的习惯、学习探究的方法。小学《科学》与此基本一致,同样强调学生的自主与合作,强调以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强调“做中学”。如《我和太阳做游戏》,这一课的目标是让学生感受春天阳光的温暖和户外活动的快乐,表现对大自然的亲近;通过实验活动,探究一些和阳光有关的自然现象;养成爱观察、好提问的好习惯,表现出探究大自然的极大兴趣。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四个活动实现以上教学目标。

活动一:到学校草坪上感受阳光,亲近大自然。

活动二:观察阳光与影子的变化及其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指导学生学习写观察记录:引导学生在课上做踩影子、做手影的游戏,探究太阳光的自然现象。

活动三:探究美丽的彩虹:教师和学生一起吹泡泡,观察泡泡在阳光下会出现哪些颜色。然后教师给学生演示棱镜片:观察棱镜片是什么颜色,阳光透过棱镜片后出现什么样的奇迹,了解白色光不是单色光,而是复合光,从而了解彩虹的形成:活动四:探究纸为什么会燃起来。教师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放大镜的镜面对太阳,使下面的光聚交成一个亮点,把纸放在亮点上,一会儿纸被点燃。然后让学生回到教室里尝试,在没有阳光照射的教室里,用放大镜所聚的光点点纸片,观察现象:对比两种实验结果,学生明白:室外有阳光照射的放大镜把纸点燃,而在教室里却没有点燃:教师可引领学生分析:因为教室里没有强烈的太阳光,光线太弱没有聚集足够的内能,所聚光点的温度不高,就没有把纸点燃。

通过以上整合,《品德与生活(社会)》和小学《科学》在教学方式上互相促进,体现学生在学习上的自主与合作。

儿童对周围世界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其兴趣表现在感性方面,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在自主与合作中引导儿童观察生活中亲身经历的一些有趣的现象,培养他们对大自然中各种现象的兴趣、好奇心和积极探究的欲望,从而激励儿童多提问、勤思考,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

三、研究专题的整合――呈现学习的过程与态度

《品德与生活(社会)》标准强调,要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子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使学生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3]。这与小学科学的课程标准不谋而合。

小学生原本就有好奇、好问、喜欢想象的特点,这是引导学生进入探究情境的最佳时机,教师可尝试从一年级开始,让学生进行小课题的研究。对学生一生的发展和成长,都是有帮助的,要不失时机,注重引导和指导。对于小学生来说,大自然永远是神奇、神秘、丰富多彩的,在大自然中游戏与玩耍,探究各种自然现象,是他们最喜欢的事情之一。因此,可以“走进大自然”为切入点,与科学课中的相关内容整合,引导学生到大自然中感受春天的到来,尝试进行种植小实验,探究生命的成长,在和煦的阳光下,做踩影子,吹泡泡等游戏:探究光和影子的有趣游戏,研究风与我们生活的关系……从而使学生更真切地体验到在大自然中学习与游戏的乐趣,体验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关系,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科学学科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这属于品德与生活课教学的范畴。

再如在《我们的生命》一课教学时,可以整台《科学》学科《我们的生命周期》一课:学生通过探寻自己的生命历程,了解成长的不易,知道自己的生命承载着许多亲人的爱和期望,应该珍爱生命,健康生活。两课的教学目标基本一致,在教学时可以互为补充,互相借鉴。教师可通过以下设计进行教学整合:活动一:学生通过课前调查访谈,找一找妈妈怀孕的照片或者录像,看看那时候妈妈的样子与妈妈怀孕以前的照片及现在的样子有什么不同;找找出生记录或成长册,看看刚出生的自己体重和身长各是多少,请家长说说当时自己是什么样的。找找小时候的衣服、鞋帽和自己不同年龄的照片,对比婴儿出生时的脚印和自己现在的脚印,看看变化有多大,从而了解从出生再到现在,我们的身体发生的很多变化,认识人的生命周期。

活动二:引导学生做游戏“乘上生命号列车”。自学生担任驾驶员,沿着生命的轨迹行使,小学生通过考查生命轨迹,知道人的一生中身体要经历很多变化,从呱呱坠地的婴儿到活泼可爱的儿童,再到精力充沛的青年和年富力强的中年,最后到步履蹒跚的老年,经历了人的不同生命时期。在游戏与活动中,学生情绪高涨,对生命有了深刻认识。

通过这些研究专题的整合,小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更快乐,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得以强化和提升。

总之,《品德与生活(社会)》和学科教学资源的整合,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大有裨益。课程整合能让《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增强活力,也能使学生在丰富的教学资源中学到丰富的知识,并学以致用,使之相辅相成,得以升华。但是整合并不是随意地机械组装,而应重实效而非重形式,重感悟而非重知识,注重过程体验。这样才能激发小学生自主参与《品德与生活(社会)》学习活动,从而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实现《品德与生活(社会)》的教学目标,突出课程的价值与功能。

参考文献:

[1]杨文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拓展性学习策略浅谈[J].小学语文教学参考(学术版),2004(1).

第5篇:生活与科学范文

一、 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内涵???? 应用型创新人才是专门相对学术研究型人才提出的,以适应用人单位为实际需求,以大众化教育为取向,强化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注重知识的有用性,有创新精神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应用型创新人才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载体,是能够将科学技术创造性地应用于生产实践的人才。???? 应用型创新人才是复合型人才,其所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包括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为创新性,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创新意识是实现创新的前提与动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又必须以创新思维作基础,离开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将成为不切实际的空谈,创新思维是创新人才最基本的素质。???? 第二部分为应用性,包括知识能力素质、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知识能力素质是第一要素,只有在理解、掌握的基础上才能把创新的成果发挥到最大化。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是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关键。

二、 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高校之间为谋求生存与发展空间,竞争日益激烈。作为以地方投资、管理为主,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办学的地方高校,适应高等教育发展新形势,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满足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实施特色发展战略、培养高素质人才,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和行业领域发展成为地方高校生存发展的理性选择。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使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定义发生了变化,也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社会和用人单位所要求的人才是复合型的,既具有专业基础知识,能出校就能用,又具有新思想,新观念,能够依据现实基础进行不断地创造和创新。简言之,社会和用人单位所需求的人才是应用型的创新人才。所以,地方高校应适应社会的新需求,培养具有应用性和创新性的应用型创新人才,以应对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变化。据统计,我国城镇企业共有职工1.40亿人,其中中高级应用型人才只占3.51%,而发达国家这个比例达到20%—42%①,照此计算我国至少缺三四千万此类人才。可见,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是我国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我国高等教育紧迫而长期的重要任务,更是地方高校抓住时机,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出发点和归宿。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的形势下,地方高校学生就业压力尤其明显,因此,地方高校必须以社会和人的双重需求为依据,确定人才培养发展方向和目标,不断增强毕业生综合能力和素质,尤其要提升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把学生培养成应用型创新人才。

三、 课外科技活动在培养

创新人才中的作用??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是大学生群体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在课外从事学习、研讨、实践、创造的活动,是大学生学习知识、创新实践、培养和提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 (一) 课外科技活动能有效提升本科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课外科技活动本质上是一种探索性、创新性的实践过程,具有科技性、实践性、创新性和探索性等特点。本科生参与科技活动,不仅要求能够迸发出新的灵感、想法,还要求能把这种灵感和想法变成现实的存在,这就是创新能力。创新能力需要学生在参与学生科技的活动中不断地找寻新的问题、思考新的问题、探求新的解决问题的途径,不断地调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实践水平和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活动中“最大限度地展示自身的能力和特长,实现个性的充分发展”,实现个人创新能力的提升、锻炼和实现。???? (二) 课外科技活动能有效增强本科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仅要求具有创新精神,还强调要与一线生产实践结合,具有实践动手能力,而学生科技活动可以很好地解决实践问题。学生科技在工科院校主要是科技创新、大学生科技立项、学术讲座、“挑战杯”等形式。除了理论部分,其他的都要求学生实践动手,在实践中检验知识,在实践中提高应用能力;同时由于实践动手没有固定的模式、固定的场所,学生需要在科技活动中创设一个比较开放的环境和适宜研究的场地,在这种环境下,学生不仅要积极主动参与,还要自行组织各种科研活动,独立面对各种问题,解决科研中所需要的各种材料、设备、场地。除此之外,学生在科技活动中,还需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科研中所出现的新矛盾,这些都非常有利于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 (三) 课外科技活动能有效强化本科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学生科技活动作为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要求学生具有一定学科的知识背景、专业理论、知识转化应用能力。有些实践和项目操作更是要求熟练地运用学科基础知识,实践动手能力。学生要结合研究实际状况,解决不断遇到的问题,方能达到预先设定的目的。可以说,没有坚实的基础知识储备,则不能构建学生科技活动所需要的多方面知识、多层次的技能、多角度的思维方式,也就更不能形成学生科技活动所需求的多元应用能力。因此,学生通过参与课外科技活动,能够强化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也契合了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

四、 课外科技活动培养应用型

创新人才的实践??近年来,桂林理工大学积极探索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以课外科技活动为载体进行了有益的实践。???? (一) 实施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形成“教师+研究生+本科生”的学术团队????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简称SRTP),是专为在校本科生设计的一种科研项目资助计划,旨在为学有余力的大学生提供直接参与科学研究的机会,引导学生进入科学前沿,了解社会发展动态。学校把SRTP作为提升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又考虑到本科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科研能力普遍相对较弱的实际,探索出了“教师+研究生+本科生”的学术团队组建模式。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本科生作为参与SRTP的主体,通过发现问题、激发创新思维、独立完成课题等过程,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的知识领域,从而体验到一种全新的研究性学习的乐趣,激发了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了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提升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研究生发挥在科研上的经验优势,通过与本科生开展经常性的交流和讨论,重点对本科生进行科学研究方法等方面的指导,发挥了“传帮带”作用;指导教师发挥对本科生的指导作用,重点负责解决学生在SRTP中的技术难点问题。通过这种学术团队的构建,为提高本科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奠定了基础。???? (二) 实施教学改革与实践,形成“课程+讲座+竞赛”的活动平台???? 课外科技活动虽然从内容上看归属于第二课堂,但它是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同时又反作用于第一课堂,因此,必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通过第一课堂夯实学生从事课外科技活动的基础,通过讲座和竞赛等课外科技活动巩固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学校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以下做法。一是通过课程建设夯实打牢学生的专业基础,积极探索启发式和个性化教育、讨论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与实践,根据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增加了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学时,有针对性地开设了《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理论与实践》等课程,在学生中普及创新知识;二是通过学术讲座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把学术讲座作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作为有关部门、单位和二级学院工作考核的指标之一,积极组织校内外专家学者、企事业单位技术骨干等为学生开展学术讲座;三是通过科技竞赛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学校积极组织开展各类专业竞赛,主动为学生提供创新实践平台,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学生参赛成绩优异,硕果累累,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热情和动力。???? (三) 实施科研课题“社会化”,形成“学校搭台+企业‘赞助’+学生唱戏”的活动模式???? 大学生具有旺盛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其思维和想象力正处于最活跃的阶段,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结合大学生特点和高校实际,集中优势资源,切实探索适合高校自身的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并使其可持续发展,正日益成为高校开展课外科技活动的新方向。科研课题是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重要内容。学校着眼于当代社会发展对人才质量和人才层次的需求,为了使学生科研课题的选题、内容能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实现资源共享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加强对学生参与科研课题活动的有效指导,让学生通过参与科研课题研究工作,切实提高自身创新和实践能力,对科研课题实施了“社会化”,有力推动了课外科技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和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即学校以“满足企业和社会需求”为基本原则,依托校外实习单位和在企业建立的工程实践中心等优势资源,突出学生参与课外科技活动的主体地位,为部分学生量身定制与企业发展和社会需求相契合的科研课题选题和内容,并在学校现有专业教师指导力量的基础上,在企业和社会聘请一支具有一定工程经历的高水平的兼职师资队伍,加强学生科研课题的指导力量,促进了学生科研成果在企业和社会的转化,提升了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效果和作用。???? (四) 实施载体创新,形成“网络+社团”的活动新阵地???? 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必须有载体作为保障。学校在传统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载体的基础上,紧跟现代社会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利用网络方便、快捷的特点,迎合学生喜欢聚集在网络上的实际,建立了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网站,设立了课外科技活动基本知识、“桂工讲坛”、科技竞赛、科研课题、研究方法等模块,普及了课外科技活动知识,营造了更加浓厚的学术科技氛围,提高了课外科技活动的影响力。同时,学校充分认识到科技型学生社团、协会在促进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中的作用,为充分调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学科专业为依托,推动成立了电脑协会、电子协会、网络协会、电子商务协会、创业协会、营销协会等科技型协会。这些社团通过组织开展科普讲座、科技论坛、科技竞赛、网络大赛、创业计划大赛等,使不同学生在课外科技活动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位置,形成了学生参与课外科技活动和开展创新实践活动的重要新阵地。???? (五) 实施基础支持机制,形成“经费+场地+政策”的条件保障体系???? 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场地保障和政策扶持。为此,学校设立了大学生创新基金,为大学生进行科研创新活动提供资金资助,用于开展科研活动和学科竞赛的组织培训,为大学生引入项目作保障。事实证明,实验和实践是提高大学生主动学习的最好载体和完成创新实验实践的不可或缺的环节,也最能促进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为此,学校整合资源,免费开放实验室,做到资源共享,集基础训练、综合设计实验和研究性实验于一体,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条件和空间。同时,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激励奖励机制,对积极参加科研创新活动的优秀学生给予积极肯定,包括可给予创新学分、综合测评加分、优先推荐免试研究生和给予专项科研奖学金的奖励,同时对优秀的指导老师给予绩效成绩的肯定等。以“经费+场地+政策”的条件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基本构建了学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支持机制,促进了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

第6篇:生活与科学范文

关键词:幼儿;启蒙教育;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9-0243-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19.158

当今社会,竞争异常激烈,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孩子的幼儿科学启蒙。面对纷繁多样的幼儿启蒙方式和方法,选择何种启蒙方式和如何确保启蒙效果成为广大家长心中的难题。经过长期的实践证明,将幼儿科学启蒙与日常生活融为一体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从科学启蒙的环境、内容和策略三个方面出发,探究幼儿科学启蒙与生活的融合。

一、科学启蒙生活环境生活化

在影响人生的多种因素中,环境无疑是一重要因素。幼儿阶段是人生最无知、最懵懂的阶段,生活环境对幼儿的启蒙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一)注重生活环境的恰当性

在孩子的幼儿启蒙阶段,家长和教师应该为孩子选择和创造干净舒适、纯正美好的教育环境,这对于孩子的幼儿科学启蒙是十分必要的。同时在启蒙阶段,家长和教师的日常行为对孩子的影响巨大,我们应当改变自身的生活陋习,为孩子做好榜样,以身示范,带动孩子的成长。

(二)确保生活环境的多彩性

对幼儿的科学启蒙不能偏爱某一种,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对于幼儿的启蒙教育帮助更大,有利于幼儿未来的多元化发展。在孩子的幼儿阶段,教师和家长的应该扩大孩子对于生活的接触面,不仅了解生活的美好,还要体验生活的艰辛,对生活产生更广更深刻的印象。

二、科学启蒙教育内容生活化

生活中会接触形形的人和事,幼儿的科学启蒙教育离不开生活,我们应该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身边的生活教育资源,将科学启蒙教育内容更加生活化。

(一)充分利用身边的生活素材

生活是一本书,需要我们用一生去翻阅。许多家长盲目地追求那些所谓“高大上”的幼儿启蒙材料,却忽视了日常生活这个巨大的素材库。将生活内容融入教育会对幼儿的科学启蒙教育产生更大的帮助。例如,在下雨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幼儿讲解雨是怎样形成的;当看到路边的小花的时候,可以给幼儿讲解小花的生长过程;在教孩子认识动物时,可以组织幼儿去动物园,真切地接触到动物,让幼儿将书本中的动物和实际的动物联系起来。

(二)将兴趣点融入日常启蒙生活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家长和教师应该从生活的兴趣点出发,结合幼儿阶段孩子对世界充满好奇的特点,将生活中孩子的兴趣点事物融入科学启蒙教学中。例如,很多小朋友喜欢看动画,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给学生播放《蓝猫三千问》《海尔兄弟》等科普动画,让学生在看动画的同时学习到相应的知识。

三、科学启蒙指导策略生活化

幼儿科学启蒙方法多种多样,对于方式方法的选择,我们应该将日常生活经验渗透到对于孩子启蒙教育的策略中,使幼儿科学启蒙方法更加生活化。

(一)实现幼儿教育的区别化

每个孩子的个人特征和成长历程各不相同,在孩子的幼儿启蒙教育阶段,要根据孩子的不同的特征选择不同的指导策略。例如对于同一件事情的学习,有的孩子在思维方法上更有天赋,而有的孩子的天赋在动手能力上,这时我们对于这两个孩子就不能一概而论,而应该分开来培养,对于思维天赋的孩子应该在思维培养上进行拓展,而对于手工天赋的孩子就应该在手工方面进行拓展培养。另外,对于不同的孩子来说,他们的理解能力也是不同的,教师可以适当地调整教学内容和讲解方式,让更多的孩子充分了解相应的知识。

(二)注重幼儿教育的过程

做任何事都不能一蹴而就,对于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我们更应该注重教育过程,学会耐心对待。现代社会往往趋于对最终结果的追求,而慢慢遗忘过程体验的重要性。在幼儿教育阶段,我们应该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耐心地、细心地将生活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孩子,让孩子在接受的过程中一点一滴地积累知识,感受生活的乐趣与美好。

总之,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关系着孩子们的未来发展,所以家长和教师的教育方式十分重要。生活本来就是幼儿科学启蒙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我们应该将这一巨大资源与启蒙教育相融合,达到科学启蒙的目标。同时在教育的过程中注重方式和方法,将生活好好地融入启蒙教育中,使启蒙教育的效果更大化,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推动启蒙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邵雯倩.幼儿园中华文化启蒙教育区域环境创设与利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第7篇:生活与科学范文

使社会再生产成为可能的个体再生产要素的集合”。她认为,如果没有个体的再生产,任何社会都无法存在。然而,与每一个体的生存息息相关,而又无言地孕育和滋养着人类社会的衣食住行、饮食男女的日常生活世界,却长期处于哲学社会科学的视野之外,成为人们熟知的但又熟视无睹的背景世界,一种与物换星移、花开日落无异的自然氛围。把日常生活世界从背景世界中拉回到理性的地平线上,使理性自觉地向生活世界回归,是20世纪哲学的重大发现之一,胡塞尔、维特根斯坦、许茨、海德格尔、列菲伏尔、哈贝马斯、赫勒等许多理论家从不同层面推动了这一哲学转向。对我国哲学界而言,生活世界的概念已经不再陌生,但是,回归生活世界的真实含义,以及这一转向对于哲学社会科学范式转换的重大意义,还远远没有开展出来。

生活世界之被遗忘是在两个层面上完成的。首先,在社会结构层面上,历史的进展呈现出从日常向非日常的演化趋势,即从原初的、未分化的衣食住行、饮食男女、婚丧嫁娶、礼尚往来的日常生活世界中逐步分化出哲学世界、艺术世界、科学世界、政治系统、经济体系等非日常世界。相应地,人类社会和历史发展的重心也由日常向非日常转移。其次,在理性反思的层面上,哲学和历史科学的关注点越来越被非日常世界所吸引。近现代,哲学社会科学经历了“自然科学化”的过程,习惯于把自然科学所揭示的因果现象、必然性、线性决定特征、还原性、可计算性、普遍性等,放大为统一的、一元的、无限的世界的普遍规律,由此建立起以理性逻辑、绝对真理、普遍规律为核心的形而上学、认识论和各种社会科学体系,人真实地生活于其中的日常生活世界则被完全从理性的视野中放逐。一种遗忘生活世界的社会科学理论范式生成了:哲学成为描述普遍精神和绝对理性的纯粹意识哲学,历史学表现为环绕着政权更迭和国家兴亡的宏观史学,政治学表现为以政治权力和制度安排为核心的宏观政治学,经济学成为揭示基本经济运动规律的国民经济学,等等。

应当说,这种以追逐普遍性的宏大叙事为特征的哲学社会科学范式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因为,理性的反思性本身就具有抽象性和普遍性的本质特点。在人类历史由自发走向自觉的时代,对日常的微观的生活现象进行理论抽象,有助于在偶然的、差异的、个别的、多样化的社会现象中把握人类历史运行中的某些规则性和普遍性的机制。但是,当宏观的哲学社会科学把人具体地生存于其中的生活世界完全视作无足轻重的、平庸的日常琐屑而加以蔑视时,当以价值和意义为特征的人的生活世界完全被以必然性和普遍性为特征的自然世界所消解时,这种遗忘生活世界的社会科学理论范式之弊端就充分显现出来。

弊端之一:否定差异性和个体性。遗忘生活世界的社会科学理论范式的根本缺陷是用普遍化的方法来研究文化和社会现象,从而否认差异性、个别性、主体性和自由。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甚至断言,在精神的普遍性已经大大地加强的时代,“个别性已理所当然地变得无关重要”,而绝对理念的普遍性要求统治一切。

弊端之二:忽略社会发展的文化内涵。遗忘生活世界的社会科学理论范式对差异性和个体性的否定,实际上是对生活世界的内在文化内涵和意义结构的排斥。结果,在这种宏大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中,不仅生活世界和伦理道德世界的特殊性和个别性被抽象掉,变成数学化和理念化的无限自然世界图景中的一个案例;而且,从原初的生活世界中分化出来的经济领域、政治领域、科学世界等非日常世界,也变成没有内在文化规定性和价值约束的机械的、冷冰冰的自然领域,历史成为“无主体的”自在运动。

弊端之三:理论研究的抽象化顽症。马克思关于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论强调思维中的具体,即思维中包含“许多规定的综合”和“多样性的统一”。恩格斯曾断言,任何一种社会哲学,它的研究结论如果没有包括“使它得以成为结论的发展过程”就毫无价值。我们发现,遗忘生活世界的社会科学理论范式的根本特征正是在普遍的知识和原理中抽象掉这些多样性和过程性,从而形成空泛的、大而化之的理论结论。目前,这种抽象化的毛病不仅在哲学研究中而且在社会科学各个领域中普遍存在。

因此,“回归生活世界”有着更为深刻的内涵和意义。真正的日常生活批判范式是要使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真正回归到不同时代、不同历史条件下的具体的生活世界,回到日常生活世界的衣食住行、饮食男女、婚丧嫁娶、生老病死、礼尚往来的具体活动,回到生活世界内在的价值、意义、传统、习惯、知识储备、经验积累、规范体系,等等;是要在日常生活的层面上批判地考察每一时代每一文化中的个体是如何展开自己的消费、交往、思考和生存,如何形成自我同一性,如何把这些文化背景带入公共的社会生活之中,还要考察生活世界内在的图式、知识储备、规范体系等是如何同社会公共生活和制度安排形成互动。不难看出,这种意义上的日常生活批判范式代表着哲学社会科学范式的深刻转变。

首先,日常生活批判或生活世界理论极大地拓宽了社会历史理论的视野。实际上,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唯物史观的内涵要比我们的教科书体系更为广泛。他们反复强调一个重要的出发点: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社会活动。因此,人的生存需要和满足需要的生产,以及人自身的繁衍和家庭等是社会历史运行的深刻基础和社会历史理论的基本主题。然而,后来的理论体系并没有对这些日常生活予以关注,而是围绕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非日常领域而展开。如果我们把衣食住行、饮食男女等日常消费、日常交往、日常思维活动纳入社会历史理论的视野,认真考察日常生活世界和非日常世界在不同历史时期此消彼长、支撑、制约、互动的关系,我们就可以构造出更为完整的人类世界图景,对社会历史运动肯定会有更为深刻而全面的理解和把握。

其次,日常生活批判或生活世界理论提供了一种微观哲学社会科学范式,一种文化批判的理论视野。日常生活批判并不是对于具体的日常活动及其要素的非批判的描述,而是对于生活世界的内在文化结构和活动机制的分析,特别是对经济、政治、科学、艺术等非日常活动的日常文化根基的挖掘。哈贝马斯把世界划分为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而由文化、社会和个性构成的生活世界不是世界的一个独立的组成部分或领域,而是为行为主体提供给定的文化传统力量(知识储备)、规则体系和价值支撑的条件和背景世界。作为交往行为主体的主体间性的生活世界实际上是以文化的解释力量内在地与所有其他三个世界相互交织和相互影响,或者构成所有这些对象领域的内在的文化机理。在这种意义上,哲学、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法学、教育学等在微观层面上开展日常生活的解读与批判,无论是挖掘生活世界内在的价值和意义以抵御技术理性的异化,还是拆解前现代的日常生活世界的自在自发的、经验式的和人情化的文化图式以铺平社会公共生活和社会运行中现代性启蒙的文化地基,或是把生活世界当作全球化交往和世界历史背景下交往行为合理化的文化基础而加以重建,都会为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第8篇:生活与科学范文

【关键词】 现实生活;地理思维

引言

高中地理学习也是一个探寻真理获取知识的研究性学习过程,使学生自身学习素质不断完善和提高。高中的文科学生都很怕地理,甚至把地理看成是噩梦。地理之难,很多都认为在于地球运动,气候和区域地理分析这部分。经过几年的地理教学,本人以为在于学生缺乏良好的地理思维能力。

一、学生地理思维能力欠缺的一般表现

在地理学习中,许多学生往往表现出一些共同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造成了这些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地理学不好,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地理学科的认识不够

通过高一年和高二年地理学习,我们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的地理学习方法存在一些问题,其原因之一是对地理学科特点缺乏了解,由此对地理科学习产生了一些误解。误解之一:认为地理学科是一门背记的学科,只需考试前的突击背书即可考得高分,这点已被考试证明是行不通的;误解之二:认为地理学科是一门文科学科,不少同学用学习语文、历史、政治学科的方法来学习地理,结果表明效果也是不理想的。

第二、思维的逻辑性不强,易受思维定势束缚

在地理学习中,常有这种情况:有的学生虽然具备了解决某一问题的知识,但由于思维过程条理不清,违反了某些逻辑规则,结果得出的却是错误的结论。如对热力环流,有的学生没有充分认识由冷热不均引起的各个环节的先后顺序,而导致对高低气压的产生原因分辨不清,从而产生大气垂直运动是由低压流向高压的错误结论。

第三、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不够,综合分析鉴别能力差

地理知识体系的综合性特点要求学生的思维要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这样才能在地理学习中用全面的、综合的观点看问题,认识地理问题的本质特征。但是不少学生却往往表现出很大的局限性,常常用片面的、孤立的观点看问题,导致学生容易在地理学习中混淆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无法形成全面的认识。比如学生对光和热的理解,认为一个地方的太阳辐射能强烈,这个地方的热量一定充足,但热量又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呢,学生又不太清楚。这就造成了学生在分析一些特殊现象如青藏地区光照充足,但热量不足的现象的时候,往往无法进行正常的思维。

二、运用现实生活,提升地理思维能力

针对学生出现的地理思维缺陷,特别对高三学生而言,由于直接面临高考,而许多高考题目都是全新的,没有良好的地理思维有时候是很难正确解决这些题目。本人经过长期的尝试,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地理教学,特别是运用生活实际,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思维的帮助更大。

第一、加强启发诱导,调动学生的地理思维

要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思维,教师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地理教学中,必须得加强启发诱导,调动学生一切可以利用的头脑中的知识,从学生的认知能力角度出发,一步一步深入挖掘,有利于学生的思考。如在分析地貌的时候,学生往往会有对全球地貌形成的一些零碎的认识,如知道有大陆漂移说这种理论,但具体这种学说支持的依据如何就不太清楚,此时老师就应该深入挖掘,提出问题,大陆为什么会飘移,要解决几个问题呢?学生就会逐步去分析,出现两个问题,一是大陆水平漂移的动力,来源于什么地方,为什么长期朝一个方向,二是大陆这么重,为什么还会飘移。然后学生会提出一系列的假设,最后归结到目前比较成熟的板块构造学说理论,也能充分理解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的区别。

第二、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为形成正确的地理思维打基础

进入高三复习,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学生是很难进行正确的地理思维。因此在高三地理教学中,要足够重视一些具有发散性思维和逆向性思维的内容,对这么内容教师要有充分的思考,甚至要动用全教研组的力量来思考,然后实施教学。如分析阿巴拉契亚山脉为什么比较平缓,就结合高一地理的内力和外力作用而已。如果遇到一些相关的学科,则更要请教一些相关学科的老师,这样学生的地理思维才能建立得比较全面。如对全球定位系统的卫星数目的分析,即要定位一个物体,需要几颗卫星,就需要和物理中的相关知识配套。这样学生就可以充分理解。同时为完善地理知识结构,地理教师可以采取在高三的最后阶段尝试让学生去记忆教材的大标题和黑体字的方法,因为教材的编排往往按照一定的地理思维来进行的。

第三、运用生活实际,提升地理思维能力

生活即地理,许多地理知识和生活结合得相当紧密。实际上对地理知识的获取过程是先认识地理中的一种现象,然后逐步分析其成因,最后再进行验证推广到一般的过程。因此对地理教学中千万不能忽视生活中一些地理现象和地理知识的运用,千万不能忽视学生已有的地理知识。如对时间问题的分析,在高三地理教学中,由于学生已经有了一个对时间计算的完整思路和概念,因此没有必要在这个地方花太多的精力,也没有必要让学生去做很多的难题,本人以为关键在于让学生思考时间的定义,如地方时,可以让学生尝试着分析其来源,缺陷以及补救措施,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地方时―区时―国际日期变更线的思维脉络。又比如在分析黄淮海平原农业为什么低产的时候,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先分析粮食低产的原因有哪些,属于地理地原因又有哪些,符合该地区的会有哪些原因,这些原因又是怎么形成的,如何解决等等。由此及彼,学生就可以用来分析一系列的地理原因了。

第9篇:生活与科学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改革;情景

笔者每次外出观摩或自己出去上课,课余闲暇,除了互赞上课的精彩、教学效果的显著外,更多的是感叹之前准备工作的充分。《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独特的生活性、社会性,注定它要延伸、拓展得比较多,资料的收集也就会更多而且杂。都说“课上一分钟,课前一月功”,为了比赛或是展示课都这么辛苦,而这一节两节课又怎能达到整个品德课程的目标呢?

21世纪信息技术给教育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所谓信息技术与《品德与生活》学科的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品德与生活》学科的教学过程,实现一种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新型学习方式。现代教学媒体在各学科中的优势和应用,很大程度上革新了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教育方法,学科教学声情并茂、知情并重、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在有限的时间内,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加大课堂信息容量以及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认知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潜力的开发,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课堂环境和时空条件。因此,信息技术与《品德与生活》学科整合在传统教育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中具有显著优势。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信息技术与《品德与社会》课程整合有利于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教与学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教与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下,以丰富的想象、牢固的记忆和灵活的思维获得学习的成功。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因特网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资源库,它拥有最丰富的信息资源,从一般的文字资料到难度很大的特效展示都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轻而易举地获得,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感性材料,将枯燥变为生动,将抽象化为具体。

如:在《从一滴水说起》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对于水的知识了解很少,尤其是对水在人体内所处的地位,所占的比例了解更少。因此,我利用课件录音把水的性质、特点在各种场所的作用和水在人体中所占的比例融合到课件中,利用有声形式使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了解水的作用。再如《春天里的自然》一课时,由于城市里的学生对春天大自然的变化没有太多的感受,所以,在讲这一课时,我精心制作了一个动画的课件,将相关的自然景物、小动物整合到课件中,有动有静,大大提高了学习的质量与效率,拓展了学生知识面的广度和深度,丰富了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内容。

二、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视野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有了兴趣,产生欲望。在品德与生活课教学中,只有创设一种最佳的学习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信息技术与品德与生活课的优化整合,使多媒体计算机的视听功能全部展现出来,以随机性、灵活性、全方位、整体化的方式把品德与生活的知识形象地呈现给学生,原来呆板的文字变成了声情并茂的具体场景,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以《从一滴水说起》为例,在让学生感知地球上可饮用的淡水资源非常少时,为了给学生更直观的印象,我先展示网络资源搜集到的一些大海、河流、湖泊、水井、自来水等以及水在生活中用途的图片,让学生体会到水是人类和地球生存的根本。再用一块圆形统计图来代表地球上水的总量,红色部分代表可饮用的淡水,它占2.5%,黄色部分代表可直接饮用的水,它只占总水量的0.26%,学生对水的宝贵性认识,一下子被唤起。“哎呀!可喝的淡水太少了,我们真不应该浪费、污染这些珍贵的水资源!”学生的保护意识被唤醒,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发现,教师有必要找到信息技术与《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的切入点,通过把两者有机融合,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而且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更好地帮助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知识的理解、记忆和应用。

三、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促进教学方法改革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理念不仅强调了学习方式的变化,而且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在课程与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确认。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切都由教师主宰,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到教学步骤,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这个过程,而信息技术与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整合,彻底打破了这一局面。在多媒体计算机这样交互式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平等地共有、共享人类的学习资源,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学习内容、方法、策略和发展目标,学生在这种开放式的学习空间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有了自主学习的可能。

如:以《从一滴水说起》为例,在探讨循环使用水的高招时,首先,我利用现代教学媒体,为学生展示了两个水的循环利用的例子,通过媒体展示,使学生的思维迅速活跃,激发了表达的欲望,于是,这时我让学生小组交流用水方法,再指名个别汇报,好的方法发给节水标志或红五星给予奖励,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高涨,课堂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信息技术介入课堂教学,构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充分显示了信息交流的多向性、丰富性和快捷性。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机互动、师机生互动、生机互动、生机生互动的多种友好合作方式,为学生提供立体式的多向交流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精神。

四、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思维能力

信息技术在教学情境的创设上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学生入情入境就会思维敏捷,适时地留有一定的空间,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

如:以《从一滴水说起》为例,我在教育网站上,查找了污水处理的录像资料,介绍了污水处理厂进行水循环利用的整个过程,帮助学生拓展思维,形成视觉享受,在感受污水处理厂的神奇本领的同时,激发了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和保护珍贵淡水资源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