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活中化学知识论文范文

生活中化学知识论文精选(九篇)

生活中化学知识论文

第1篇:生活中化学知识论文范文

关键词:生活化;高中政治;课堂教学

政治是一门严谨而又贴近社会生活的学科,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学科的发展。学习政治不仅仅是学习其中的理论,更在于应用,我们可以将政治知识应用于现实社会,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

一、将生活实例引入课堂

高中政治课堂的理论化教学占据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其导致的结果就是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脱节。改变现在的教学模式迫在眉睫,生活化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将生活实例引入课堂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便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例如,老师在讲“供求关系影响价格”时可以将春节期间物价变化这一社会现象引入课堂,让学生实际去调查物价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变化规律,从而让学生从中总结学习供求在不同的阶段会影响价格的变动,当然也可以通过实际调查调动学生在课上讨论影响物价变化的因素。通过学生的回答,老师在对其进行总结引出“供求关系影响价格”这一理论。

二、体验生活,实践出真知

高中政治课本是主要的教学资源但不是唯一的,高中政治课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高中政治课本更多的是理论知识的学习,它将各科知识高度的抽象化,不能学到各科的精髓。在学习“替代品和互补品”这节课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去大型商场做一个调查,将同类商品的价格和销售量、互补商品的销售价格和销售量做一个统计,将大家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这种教育方式与实践相结合既方便学生理解,又能使学生记忆深刻,培养学生将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思维方式,并且这样的教育方式也能让学生从中总结学习理论化的知识,并通过自作、自我实现,让理论知识的记忆更加深刻,学会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让复杂问题简单化,让枯燥的知识趣味化。这样的学习方法会培养出更具创新力的人才。

三、生活化教学对高中政治的影响

政治联系生活,生活反映政治,政治与生活密切相关。生活化的政治教学可以让高中学生将课堂中学习到的政治知识与生活实践联系到一起,让学生对枯燥的政治知识有更好的理解和应用。

1.高中政治生活化能够让枯燥的高中政治生活变得生动形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因此而提高

例如,在学习高中政治关于“货币的含义本质及基本职能”这一节的时候教师可以事先让学生讲一讲自己对货币的看法,然后讲一讲自己见过的货币都是什么样子的,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对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更加有好奇心,让学生通过认识教师口中的货币与自己所认识的货币做出对比,总结货币的本质及职,让学生通过课堂讲解而理解记忆知识。

2.对政治的学习就是对生活的诠释

政治是人们通过发现真理然后编写成文。假如高中政治课堂离开了生活,那么政治也就可以说离开了生活,人们将不会学习先知遗留下来的真理,因此在政治教学中不能离开生活化的教学。

3.对生活的总结便是对政治的学习

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是教育。”例如,我们学着从生活中发现物质的变化及世界的组成便能够发现真理: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因此,当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真理时,学习政治真理便会实质化,使学生应用到生活中。

“政治知识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是新课标所要求的,而生活化教学符合当下的教学改革要求。将高中政治教学与高中生的社会生活相联系,通过社会实践去检验教材中的理论知识,通过理论知识去认识世界,了解世界万物。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及对社会的认识。生活化教学应用于高中政治教学,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政治课堂中展翅高飞。

参考文献:

[1]梅春林.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生活化”[J].学园, 2013(34).

第2篇:生活中化学知识论文范文

由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我国职业教育长期以来都存在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轻视文化教育的问题。本文以对职业教育和文化教育内涵发展演变分析为基础,面对中国职业教育现今对文化教育的紧迫诉求,提出“践行知识教育和文化教育相融合的新型教育观念”、“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和“提升文化教育教师队伍素养”三种可供我国职业教育中文化教育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职业教育,文化教育,路径选择

长久以来,我国学者对于所处时代“职业教育”内涵的理解不尽相同,从近代早期的“生活技能教育”发展变化为现代的“培养职业上的专门技能和知识”。我国职业教育的目标也从近代田正平所指出的:职业教育思潮以“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作为所追求的终极目标逐渐发展演变为现今的“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由此可见,我国职业教育的内涵是随着时展而不断变化的,我们不能够简单地把过去人们普遍认为的“职业教育”的内涵,直接运用于当下,同时也不能够简单的用“职业技术教育”来代替整体的“职业教育”。

一职业教育的内涵

我国《职业教育法》中对职业教育是这么描述的:职业教育是对受教育者施以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的训练,职业教育是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地位平行的四大教育板块之一。其中,职业学校教育分为初等、中等、高等职业学校教育。但由于我国现行的《职业教育法》于1996年开始实施,至今已经历了整整二十年,二十年间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对于职业教育内涵有了横向和纵向的延伸,对职业教育的要求也寄予了更高的期望。2014年6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六部门关于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指出,现代职业教育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并促进全体劳动者可持续职业发展的教育类型。本文现以经济和社会重点领域“现代服务业”作为例子对职业教育内涵进行分析,该规划中指出:根据服务业加快发展的趋势,需要面向金融服务、现代物流、商务服务、社会工作服务和高技术服务领域,培养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和技术技能素质的新型服务人才,培养具备高尚职业道德、较高人文素养、通晓国际标准和高超技术技能的专门人才,通过人才专业化提升服务业的竞争力。从上述对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来看,高尚的职业道德、较高的人文素养已经成为对职业教育横向要求的延伸,而通晓国际标准无疑是纵向的拓展,职业教育已经不仅仅是生活生存的教育,而是以促进全体劳动者可持续职业发展的教育类型。

二文化教育的内涵

著名的英国教育学家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指出:“我们要造就的是既有文化又掌握专门知识的人才。专业知识为他们奠定起步的基础,而文化则像哲学和艺术一样将他们引向深奥高远之境。”知识教育是从知识角度来理解人类各种文化,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以课堂和考试为中心的教育,知识教育以教科书为主要载体,逻辑、系统的传播知识,脱离文化母体,独立存在与人无关的外在世界逻辑中,缺乏理想、激情、直觉和想象力,这种教育于学生角度表现为学生对知识的无兴趣。文化教育则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文化教育包括知识、思维、方法、原则和精神教育五个层次的教育,知识是基础,思维是关键,方法是根本,原则是精髓,精神是灵魂[1]。由此可知,教育是具有文化普及、传播、传承、创新等诸多功能的特殊文化,教育的中心应该是人和文化,其中人应该放在首位,挖掘各种文化的人文意义,从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希望人们在理想的文化生活中,不仅获得理论知识,而且接受文化熏陶,更重要的是学习和感悟到创造者不可多得的生活经验和生命体验,从而不仅最大限度地获得全面发展,而且最大限度地获得自由、解放和幸福[2]。

三我国职业教育中文化教育诉求

英国学者庄士敦曾说:“当我们欧洲人开始惊异地发现中国的社会和政治思想、中国的道德伦理、中国的艺术和文学都有崇高价值的时候,中国人却开始学着把他们文化中这些伟大的产物加以鄙视,这是一个令人大惑不解的现象。”同时,世界上不少汉学家在比较中国与韩国时都认为,韩国在传统儒学的保护与传承方面远远胜于中国,这是相当令人悲哀的。更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二三十年一直经济建设为中心,尤其是近十五年来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需要,我国的各类教育招生规模迅猛发展,目前我国大多数职业教育的发展只重视技能的培训和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人文精神的培养,导致学生的国家观念、民族精神、价值观等素质较为匮乏。职业院校的学生在长期的专业知识教育中,虽然技能得到一定提升,也获得一技之长,因此也获得工作的机会。但随着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获得生活技能的他们并不能够感受到生活和职业的快乐,只是为生计而碌碌工作,缺乏创造、创新能力。这些学生无论从职业横向拓展还是纵向升迁都存在较大阻碍,影响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我国职业教育中加强对学生的文化教育刻不容缓。

四我国职业教育中文化教育的路径选择

(一)践行知识教育和文化教育相融合的新型教育观念

从本文上述的教育的内涵可知,教育需要培养的是既有文化又掌握专门知识的人才。如怀特海所说:“专业知识为他们奠定起步的基础,而文化则像哲学和艺术一样将他们引向深奥高远之境。”知识教育是逻辑和实证主义教育,崇尚知识的功利主义,而文化教育则是思想、创造、文化、精神的教育,崇尚怀疑、批判和创新精神,由于这两种教育存在内容、形式和方法上的区别,一直以来,都是独立存在与实施的,且普遍存在重知识教育,轻文化教育的现象。要改变脱离生活的知识教育及其“应试教育”模式,不仅要改变脱离生活的知识论的教育观而且更要改变脱离生活的知识论的科学观和科学哲学。也就是说,要构建一种使知识、文化和生命三者融为一体并以生活为根和本的新型的科学观和科学哲学,由此形成一种使知识、文化和生命三者融为一体并以生活为根和本的新型教育观,从而引导教育回归生活之根和本。这种新型的科学哲学可称为“科学文化哲学”[3],其目的就是要将知识论、文化论和生活论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将其建立在生活论的基础之上,从而形成一种新型的科学观。显然,这种新型的科学哲学和科学观,不仅蕴含着一种将知识论、文化论和生活论三者融为一体,并将其建立在生活论基础之上的新型教育观,而且还蕴含着一条使教育回归生活的途径,那就是从知识教育回归文化教育、再从文化教育回归生活教育的途径[4]。简单的分析上述科学文化哲学理念,就是将知识概括为人类历史的经验的沉淀,将科学理解为人类过去式,现在式、将来不断创造着的文化,将教育的内容从知识扩大到整个文化,包括理想、信念、境界、价值观、人生观、生活等,主要从求真务实的原则传授科学文化,从求善务爱的原则来传递人文文化,以人为教育的中心,关心人如何生活、实践和创新,努力将知识、思维、方法、原则和精神五个教育维度历经博学,睿思,笃行的过程,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令受教育者能够激活知识并超越知识,达到通过实践来验证、并实现创新的目标。

(二)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曾预言,未来的中国传统文化将会为世界做出巨大贡献,并预言将来统一世界的绝不是西欧国家,而是中国。中国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早就有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来形容当下所称的敬业乐业;中国传统文化中更是有不少关于诚实守信、以礼待人等与当今职业教育要求受教育者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平的目标不谋而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念,是对全体中国人关乎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精辟陈述,而在当下,家国情怀、社会关爱、人格修养教育已然成为良好文化修养的基本要求[5];上述种种无不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我国职业教育进行文化教育源源不断并丰富的素材来源。与此同时,在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建设中,不仅应将文化教育设计于思想政治课程等人文素养课程中,还应该尽可能与行业、产业和专业相结合,将文化教育内容融合在专业技术课程之中;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文化教育的重点是要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培养文化创新意识。

(三)提升文化教育教师队伍素养

在教育的过程中,无论是知识教育还是文化教育,教师所起的作用都十分关键。新型科学文化哲学教育理念下,对教师的要求也更为全面:要求教师以教书育人为己任,通过修炼气质、修养和人格魅力等来进行言传身教,只有教师对待对科学文化的情感真切深刻,对科学文化的探索过程犹如“感情和思想的一种净化”,新型科学文化哲学教育理念要求广大教师教育与科研并重,只有教育者自身参与创造性活动,才有助于真正切入科学与人文之生命,教育者具有科学和人文两种生命,才能用自己的生命去教育[6];受教育者才能受到科学文化熏陶,从教育者身上理解科学文化之美,才能切身思考如何学习,包括学什么、怎样学、为什么要学等。

五结语

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不仅需要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更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修养的复合型人才。我国职业教育在专业化教育的同时更加应该关注人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依靠高素质的文化教育教师队伍,在融合知识教育和文化教育的新型科学文化哲学理念下,汲取我国源源不断的优秀的传统文化精华,探究出符合我国现当代国情的中国职业教育文化教育之路。

作者:王俊彦 单位:广东理工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杨叔子,吴昌林,张福润.四论创新之根在实践[J].杨叔子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2).

[2]孟建伟.教育与生活-关于“教育回归生活”的哲学思考[J].教育研究,2012,(3).

[3]孟建伟.科学哲学的范式转变——科学文化哲学论纲[J].社会科学战线,2007,(1).

[4]孟建伟.科学•文化•生命——论科学生活的人文复归[J].社会科学战线,2008,(5).

第3篇:生活中化学知识论文范文

目录

第一章 科学与科学研究(概论)??????????????(1)

第一节科学的概念及其性质?????????????(1)

第二节科学研究的概念及其能力培养?????????(9)

第二章 科学研灾的方法?????????????????(15)

第一节科学研究的思维方法?????????????(15)

第二节 科学研究的实践方法 ?????????????(26)

第三节 调查研究的方法 ???????????????(38)

第三章信息检索与利用????????????????(44)

第一节信息和信息检索 ??????????????(44)

第二节 信息检索工具及其利用????????????(48)

第四章学术论文概论?????????????????(64)

第一节学术论文的概念??????????????(64)

第二节学术论文的性质??????????????(68)

第三节 论文的特点 ????????????????(75)

第五章学术论文的选题????????????????(81)

第一节课题类型和选题原则????????????(81)

第二节 选题的途径、步骤?????????????(100)

第三节 选题的方法????????????????(105)

第六章学术论文的写作过程 ?????????????(109)

第一节 拟定提纲?????????????????(109)

第二节 写作初稿?????????????????(112)

第三节 实施论证?????????????????(114)

第四节 修改论文?????????????????(118)

第五节 论文定稿?????????????????(122)

第七章学术论文的写作方法??????????????(124)

第一节社会科学论文的写作方法??????????(124)

第二节 自然科学论文的写作方法??????????(133)

第八章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151)

第一节学术论文写作规范的概念及常用标准的使用??(151)

第二节 学术论文写作规范的相关要求????????(152)

第九章毕业论文的答辩与评价?????????????(167)

第一节学术论文(毕业论文)的答辩?????????(167)

第二节 学术论文(毕业论文)评价??????????(175) 3/27/2013Page 1 of 5

第十章 部分专业论文示例???????????????(183)

范文一:少数民族研究论文?????????????(183)

范文二:教育学类论文???????????????(191)

范文三:文学类论文.???????????????(197)

范文四:英语类论文????????????????(204)

范文五:数学类论文????????????????(2l0)

范文六:物理学类论文???????????????(2l6)

范文七:化学类论文????????????????(224)

范文八:生物学类论文???????????????(230)

附录一学术论文的编排规范??????????????(240)

主要参考文献?????????????????????(250)

后记???????????????????????(250)

第一章科学与科学研究(概论)

本章从介绍科学与科学研究的概念及其特征开始,对科学的概念、科学研究的可能性、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及建立基础等等问题做了探讨。并强调了要以更快的速度促进科研创新,必须对科研能力的养成教育的重要性进行再认识。

第一节 科学的概念及其性质

一、什么是科学

(一)科学的概念

“科学(science)”一词来源于拉丁文“scienta”,意为“知识”、“学问”。16世纪传人中国,当时将英语“science”译成“格致”,系“格物致知”的简称,以表述实践出真知的含义。在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教育学家福泽吉把“science”译成“科学”并在日本广泛应用。1893年.康有 为引进并使用“科学”二字,严复在翻译《天演论》时,也用了“科学”二字,此后“科学”替代了“格致”,并沿用至今。

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在使用和讨论“科学”这一范畴时把它与知识联系在一起,认为科学是关于事实的原因的知识。被誉为近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的培根,在提出“知识就是力量”这一口号时,进一步把知识与科学联系在了一起。这里我们所要明白的是.科学是知识,但是却不能说“知识是科学”,即有的知识可以被称之为科学.有的则不能。那么,哪些知识可以被称之为科学呢?罗素曾经把“科学”规定为诉诸人类理性的“确切的知识”,指关于有限领域、有实证根据、有明确适用范同的知识。达尔文说“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以便从中得出普遍性的规律或结论”,指出科学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科学学的创始人之一J.D.贝尔纳说,“科学可作为一种建制.一种方法,一种积累的知识传统,一种维持或发展生产的主要因素,以及构成我们的诸信仰和对宇宙和人类的诸态度的最强大势力之一”,科学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体系相关活动的事业。

《韦伯斯特新世界大辞典》给“科学”下了这样一个定义:“科学是从确定研究对象的性质和规律这一目的出发,通过观察调查和实验而得到的系统的知识。”这一定义首先规定了科学的对象;确定研究对象的性质与规律。这个确定研究对象是不依赖于我们认识主体而存在的客观世界,这个世界有着自己的规定性和发展规律。这一点是一切科学的前提。我国的《辞海扒1979年版)认为:“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科学应该按照内在迟辑关系把已知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综合化,使之成为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体系.而且这种知识体系仍旧在不断地补充和完善。

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考察,以加深对科学概念的认识。

1.科学是知识体系

这是从理论方面对科学进行考察。

所谓知识体系,是说科学不是零星知识的简单堆砌,而是系统化的知识总和。科学作为一种知识体系,是一种意识形态;作为观念形态的科学从来就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因素,科学发展受到哲学、宗教、艺术等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但它又是促进整个人类精神文明进步的最强大的力量。

科学是经过实践验证的发展着的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在漫长的原始社会里,科学的萌芽还没有从物质生产中分离出来,并且与原始乙术、原始宗教结合在一起;古代科学除少数学科取得理论形态外,绝大部分是实用科学,条理化了的经验知识;以科学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是15世纪以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中开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现代科学从19世纪末叶算起.其历史

才100多年。科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不仅形成了特殊的认识方法——观察、实验、模拟、科学抽象、假说和理论等一般科学方法,各门学科还形成了各自的特有的方法;而科学方法一旦形成,反过来就成为促进科学发展的有利因素。科学不仅是对客观世界认识的结果.同时又是认识过程本身,是特殊的“精神生产”。

20世纪初,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理学、生物学等六大基础科学以及电力、机械、建筑、钢铁、医药、农学等工程科学都已比较成熟,科学不再只是事物或规律组成的知识单元,而是由许多知识单元组成学科,由学科组成学科群,形成了一个由很多门类交织组成的知识体系。爱因斯坦指出,科学并不就是一些定律的汇集,也不是许多不相关的事实的目录,它是人类用其头脑对自由发明出来的观念和概念所作的创造。

2.科学是社会活动

这是从社会分工方面对科学进行考察。

科学作为知识体系,其结构只能是各种知识成分之间的逻辑关系。科学作为一种活动,其结构则必然是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科学活动的主体是科学家,科学认识的主体是集体,是一定的社会集团,而不是个人;科学只能是社会集团的活动,是社会事业,不是个人活动。科学活动的工具包括思想工具和物质工具.由世界观、信念、理论、方法和仪器等组成,科学活动的对象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客观世界。

科学家共同体、科学活动的工具和科学活动的对象这三者的相互作用,即所谓的科学的“三体运动”构成一定的科学活动方式,使科学成为整体性的统一事业。不同的科学活动方式,决定着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科学形态,正如不同的生产方式决定着各种社会形态一样。科学之所以为科学,并不在于它拥省多少可靠的知识,而在于内这种特定的“三体运动”所构成的自觉的、能动的、有目的的研究活动e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思的科学观是:科学是科学家集团即共同体的活动。认为科学不是,至少不仅仅是现成知识的堆砌,而是人类探索知识的活动。

3.科学是实践力量

这是从作用方面对科学进行考察。

科学是人类进化过程中最重要的事情。人们对科学本质的认识,从科学结论的实际应用与社会作用方面的考察,提示了科学是一种社会发展的实践力量。人类信赖科学才得以建立起今天的物质文明,而到了现代.科学已成为社会具有决定意义的发展因素。

科学作为一种人类实践力量给社会带来了巨大进步,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科学的目的究竟是什么?科学最终将把我们引领何方?乐土抑或深渊?要把科学放置于整个价值观念体系中去思考,因为科学只有和其他社会因素相互作用,才能呈现出正面的价值。因此我们说,科学的发展,更增加了人类自身的责任,保护他人,发展自己,保护地球,发展未来。

最早把科学作为一种力量来认识的是英国哲学家培根,他认为知识不是一种纯思辨,而是一种力量,是认识自然和驾驭自然的力量、人性自我完善的力量、滋养信仰的力量、社会改革的力量。“知识就是力量”成为科学最概括、最切要的箴言。

总之,科学的概念应当是认识过程、认识结果和认识力量的统一体,即科学作为知识体系是事实,是人类文化积淀的结果;科学作为社会活动是过程.是人类文化的繁衍;科学作为实践力量是作用,是人类文化的动力组成。因此,科学有了一个较为综合的定义:科学是关于现实本质联系的客观真知的动态体系,这些客观真知是由于特殊的社会活动而获得与发展起来的,并且由于其应用而转化为社会的直接实践力量。

(二)科学与技术

1.技术的概念

“技术(technology)”一同来源于希腊语,是希腊语“techne”(技艺、手艺)、“logos”(文字、语词)的组合,本意是一种实用的技艺,包括艺术、技能、本领等。与科学一样,技术是一个动态概念,随着社会历史和人类认识的发展而变化,技术与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当人类创造第一个生产工具时就产生了最初的生产技术。作为改造世界的手段,技术就是人类自然肢体的延长。古

希腊,亚里士多德把技术看做是制作的智慧;17世纪培根提出技术是操作性学问;到了18世纪,法国科学家狄德罗认为技术是人类借以改变或改造其环境的方法或活动,“技术是为某一目的共同协作组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则体系”;20世纪以来,技术的含义更加宽广,除了技巧、技能以外,还包括加工方法、工艺流程和技术思想等。

根据不同的功能,技术可分为技术中最基本的生产技术与军事技术、科学实验技术、文化教育技术、卫生技术、日常生活技术等各类非生产技术;根据不同的性质,技术可分为满足社会需要的各种物质手段的硬技术与运用各种物质手段的软技术,如决策技术、预测技术、评价技术以及各种专业技巧手法,以达到一定社会目的的知识、技能、技巧的软技术。

技术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技术发展的每一历史阶段都有其中心技术和相应的辅助技术。能量转化是技术的主要功能之一,从人力、畜力到蒸汽力、电力、核力的能量转换方式的变革,每一次都引起了重大的技术革命。原始社会以石器技术为中心,以后是青铜技术、铁器技术,现代则以机器和自动化技术为中心。中心技术往往标志着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时代。过去的技术主要是在经验知识的基础上缓慢发展起来的,现代技术则几乎都是科学发展的结果。

综上所述,技术是人类为实现社会需要而创造的手段的总和,是把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应用于生产过程,以达到利用和改造世界目的的手段和方法的知识体系。它的基本要素是能源、材料、信息和工艺,是一种既包括生产工具、设备等硬件,又包括工艺、方法、制度等软件的技术系统,是如何将科学知识转化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手段。

2.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对于科学而言,技术是科学的延伸,对于技术而言,科学是技术的升华。二者足辩证统一的关系。

科学与技术既有差别性,又有统一性。

第4篇:生活中化学知识论文范文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体,课堂教学应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内渗透社会生活中的化学,并使其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和进度来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巩固课内知识,同时也能及时拓展课外知识,使课内、外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累赘感,反而觉得所学知识更丰富,实用性更强。例如,在“氮和磷”的教学中,以“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氮气的包围之中”的现实场景引入氮气的物理性质,说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进而引出氮气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也可以讲述在打雷闪电时氮分子与氧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一氧化氮分子的场景,介绍了后续几个反应后,得出谚语——“雷雨发庄稼”的结论。在讲到NO的毒性时,补充NO作为信使分子在生命过程中的重要功能,让学生带着惊讶的情绪对NO产生了新的认识。

通过紧密结合教材基础知识或重点知识的应用性知识的补充、讨论与交流,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逐步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分析有关的社会现象,培养学生联系生活、社会中的化学问题的意识,另一方面可以提供给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二、进行热点渗透教学

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各种情景素材如化学史料,日常生活中生动的自然现象和化学事实等,能够强化学生对化学与生活有关、对生活有用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现行高中化学教材中“人类保护臭氧层的行动”,这既是一个自然科学问题,也是一个“人文意识”问题,围绕“从电冰箱的普及与换代到臭氧层”开展探究,指导学生查阅文献,访问网站,获得知识。在讲授重金属汞的性质时,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讨论其危害,讲述汞蒸汽对人体的危害可以使学生们认识到用行动防止汞污染的重要性,例如怎样清理破碎的水银温度计、如何处理含汞的废旧电池、废日光灯管等,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使化学教学更贴近于社会实践,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会觉得所学知识富有时代感,具有实用价值,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未来的人文关怀,将自然科学融入整个人类文化的背景中思考和分析。

三、进行生活与化学关系专题教学

高中化学专题教学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具体教学形式可以将生活中的化学与书本中的化学的联系以专题讲座的形式介绍给学生,介绍化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介绍世界高新技术发展的动态与趋势,介绍化学在高新科技领域中的作用,介绍化学与其它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介绍化学与社会的关系,如健康、保健、能源、资源、环境等社会问题。例如可以向学生讲解当前化学合成材料的发展概况,人类已经可以制造出可以替代人体多个部位的化学材料。

四、与生活中化学知识相关的实验探究教学

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化学实验的基础上,学生从具体的形象思维转入抽象的逻辑思维,从而提高理性认识。化学实验还可以培养学生谨慎的科学态度,以贴近生活和发生在身边的化学现象为素材,组织探究实验活动,既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又使学生感受到化学在国民经济及生活中的实际运用。例如选取日常生活的素材可进行“鲜果中维生素C的还原性”、“自制肥皂与肥皂的洗涤作用”、“用生活中的材料制作简易电池”、“温度对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影响”等实验。选取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为实验内容可进行“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或电化学分析法测定污水中的化学耗氧量”、“用淀粉自制吸水材料,并进行模拟保水试验”等实验。通过化学实验来解释和解决日常生活和社会实际问题,对于拓展化学实验的功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五、进行与生活有关的论文写作教学

布置学生撰写小论文或课题报告,探讨实验中的问题或写出自己的体会。教师向学生介绍撰写小论文的基本要求和方法,从学生实际出发,文字能力不做高要求,只要论据能说明论题,条理清楚,说得明白就达到了要求。例如,将“糖类”设计成主题为“糖类与生活”的拓展课,课前充分发动学生积极参与,提出他们感兴趣的课题,引导他们提炼成“糖在生活中的分布”、“血液中的葡萄糖”、“糖与糖尿病”、“糖与减肥”、“糖与健康”等小课题。然后把全班学生组合成几个组进行专题研究,同学们查找资料、走访调查、统计数据、进行实验,在组内充分交流讨论的基础上,形成课题报告。

此外,遵循自愿的原则,鼓励学生将课外新闻记者材料用自己的语言加以组织,写出科技小论文。在将阅读材料整理成文章,并发表自己的见解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研究问题的学风,促进学生独立思考,提高自学能力的组织语言的能力。

教材中的教学内容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直接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对应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化学教学内容可分为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用语、化学计算以及化学实验等,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具有不同的特点。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或者说都能很好地联系社会和生活实际。本文就当前化学教学与学生生活不能紧密联系的现状提出将生活中的化学渗透在化学教学中的相关教学方法,将所学知识运用在社会生活中,这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这样的教学方式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要接受这样一种适应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并愿意在教学中付诸实现,同时还要加强自身的专业化学习,注意搜集各种新知识,注重引导学生认识各科知识的普遍联系,只有这样才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真正的进入化学学科的殿堂。

参考文献:

[1]张爱玲.化学与生活[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2,(11):58-59.

[2]李琴.将社会生活中的裕学渗透在化学教学中[D].华中师范大学,2008:3-27.

[3]张俊英.现代生活中的化学[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

[4]刘长笑.生活中的化学问题与绿色化学[J].中国科技信息,2008.

[5]吴君磊.让化学课堂回归生活世界[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5):91-92.

第5篇:生活中化学知识论文范文

关键词:学习迁移理论;高中语言教学;实践运用

学习迁移理论就是指一种学习对于另外一种学习所产生的影响。迁移理论认为,知识存在很大的迁移性,对于一种知识进行学习的过程和结果都会对另一种知识进行学习及运用产生影响力,并且通过前一种知识的学习可以判断出已有的经验教训,可对即将要解决的新知识产生影响,也就是可利用已学的知识或是经验来解决新的问题。

一、学习迁移理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之后应用于生活当中以解决实际问题,这正体现了学习迁移理论的精髓。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当中,教师也要广泛使用学习迁移理论来拓宽学生知识面,同时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总体而言,学习迁移理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学习迁移理论可指导教学的有效性。掌握学习迁移理论的实际运用规律不但可帮助教师合理、科学地选择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保持教学过程的严谨性,而且还可帮助教师将所积累的教学经验迁移至新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方法上,以提高教学效果的实效性,使学生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学习更多知识,并帮助学生快速消化所学知识。

(2)学习迁移理论可优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模式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指导,其体现了教师的教学理论,同时也对教学活动起指导作用,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将学习迁移理论应用于教学模式当中就可将零散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一体化的知识网,使学生能够进行综合性地利用所学知识。

(3)学习迁移理论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育心理学认为,迁移可将所学知识、经验或技能等进行概括而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网,同时也是使能力、品德及态度得以形成的重要方法。学生进行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当中以解决实际问题,而这正需要将所学的知识通过迁移的方式并加以改造,以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网,才能真正用于处理实际问题。

二、学习迁移理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将学习迁移理论运用于高中语文教学当中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否合理直接影响了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学习迁移理论的实际效果,为此,所选择的教学内容首先要存在一定内在联系,使两种教学内容具有合理、科学的逻辑关系。其次,要合理安排两个教学内容的先后顺序。第三,要将具有迁移价值的知识放在教学活动的首位,通过迁移知识以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如在学《暮色中的炊烟》时,文章主要讲的是一个俄罗斯老太太在中国的悲剧命运,但为何题目是“暮色中的炊烟”,此时教师就可引入《祝福》一文,文中祥林嫂也是有着悲剧命运的女人,且文章开头、文中及结尾都提到祝福,因此,文章标题为“祝福”。由此学生就会发现《暮色中的炊烟》一文在开头及结尾都有重点描述暮色中的炊烟,由此也就能理解标题的深层含义。

(2)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以真正实现“举一反三”。学习迁移理论是指一种学习对于另一种学习所造成的影响,因此,两种学习之间必然存在相同点或是相似点,亦或是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只有掌握了这种内在联系,学生才能在第一时间将两者联系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在讲《人生三境》时,教师可为学生介绍《飘》和《平凡世界》,这两本书都是关于思索人生意义的,与《人生三境》有着同样的主题,由《人生三境》就可帮助学生更易于理解《飘》和《平凡世界》。

(3)整合所学知识并对其进行概括以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网。根据学习迁移理论的概念,将所学知识概括得越好,将其进行迁移时就越容易。因此,在进行高中语文教学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概括的能力,同时比较两种知识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以总结更好的概括方法并加强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对于任何一项技能或是知识进行学习时,基础都是最重要的,只有具有深厚的基础知识,才能够更好地学习新知识或新技能。为此,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当中,教师有必要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通过基础知识引入新知识,以通过两种知识的内在联系使学生更易理解。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学习迁移理论不但可让学生从语文学习当中获取很多有益的知识及技能,而且还有助于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使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魏江涛.学习迁移理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及其应用[J].家教世界,2013(8).

第6篇:生活中化学知识论文范文

[关键词]文学概论;合作式教学;双主动;目标化;技能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4 — 0190 — 02

文学概论课是高师中文专业的基础理论课,也是统摄文艺学课程群的主干课。该课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理性与学术思维,深化学生文学阅读的感知能力与审美体验,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文艺审美观与批评价值观。同时,该课在拆除学科壁垒、构建文学类课程间的有机联系方面也不可或缺。但自从该课创设迄今,学生的教学反馈与接受效果始终不尽人意,学生因理论枯燥常常形成厌学心理,压抑了理论课的教学潜力,使教师的知识传授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这大大削弱了该门课在高师课程体系中的基础地位。如何在新世纪背景下创新文学概论教学,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激活学生的求知欲,让该课真正实现自身的学科价值,这成为高师人文教学反思的一个重要议题。

一、文学概论的教学缺失与合作式转向

近几十年来,文艺理论工作者在汲取国内外学术成果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自己对该课的内容编排与体系设计。但伴随这种课程内容建设的纵深发展,文学概论在教学方法上的革新却步履缓慢、弊端重重。传统上以讲授法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学生主体的发展现状,虽然近些年一些研究者相继提出了审美化教学、批判导读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多样化教学等新模式、新方法,但从实际效果与推广情况来看起色不大。从教学是一个双向互动过程来看,文学概论想要创新教学模式,必须具备如下三个条件:首先这种教改要符合理论课自身的文化品性,其次要尽可能地契合学生的身心结构与接受视野,再次要符合教学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如是,教与学双方才会和谐互动,克服文学概论教学的当下缺失、焕发教学的青春活力。

在化解文学概论教学危机方面,合作式教学的引入与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广前景。这种在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很快在世界范围内主导教流的教学模式,自80年代引入国内各级、各类教学后,在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与实践能力上绽现了蓬勃的教学生命。合作式教学以生生合作、师生合作为组织方式,以学生兴趣与问题探究为导引方式,有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消除师生间教学文化冲突,形成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高效学习的教学场域,极大地推动了教学文化的生态变革。从该教学模式在文学概论课堂实践中的创新价值来看,我们可将之概括为如下三个方面:

(一)合作式教学有助于师生间教学文化的融合。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教学矛盾首先表现为一种差异性文化的相遇,即作为精英文化代表者的教师与作为青年亚文化载体的学生之间的异质性碰撞,如何才能由不同主体的文化冲突走向文化调适与文化融合,这决定着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根据教与学双方所处的教学文化处境,我们认为实现这种主体联合的有效前提是,教师应主动感知与应答周遭的文化嬗变,既做主流文化的传播者与代言人,又不忽视学生亚文化在课程实践中的补充价值,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不同教学文化主体的积极性,形成教师与学生不同“文化人”之间的主体平等与自主交流。

(二)合作式教学有助于实现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对接。于文秀教授指出:“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二者中,人文教育是基础和底蕴,专业教育则应在此基础上进行。专业教育不能代替人文教育,它不能成为大学教育与大学文化的唯一承担者。”〔1〕文学概论合作式教学模式不仅传授专业知识,更注重实现教学的人文使命、生命意义。该教学模式的突出特征表现为以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为根本要旨,在师生、生生之间建立多重对话机制,如通过小组研讨、学生评课、模拟教学等合作内容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思维能力、品评能力与教学能力。所以,把学生激活是合作式教学的灵魂,惟其如此,文学概论教学才能放飞思维、事半功倍。

(三)合作式教学能够更好地释放文学概论的理论品性。文学概论在知识属性上可归入元理论范畴,不仅抽象、思辨,而且较之当前创作、当下文学现象带有明显的滞后性与文化惰性,这种理论化的课型特征不利于学生认识与接受。但文学理论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是文学阅读、文学批评、文学史诸经验的系统化与抽象化,合作式教学能够通过设置议题、创设情境,通过组内与组际、教师与学生互学互评等多向交流方式,变单一课程资源为多元训练主题,且能还原形而下向形而上的理论生成轨迹,契合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认知心理与接受规律,实现学生由苦学向乐学,由知识向素质的教学扩展,更好地释放理论课的文化魅力。

二、文学概论合作式教学的建构原则

第7篇:生活中化学知识论文范文

文化与经济、政治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

辽宁省抚顺市第十中学

党利

1、说教材

(一)在教材中地位:《文化与经济、政治》一课是《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框题

本框题的价值如同增加必修三文化生活的必要性。

本书在思想政治课中地位:《文化生活》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增设的必修模块,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生活与哲学》共同构成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必修内容。《文化生活》内容的设置既是时展的需要,也是中学生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人类.是一个有机整体,经济、政治、文化是这个有机整体的三个组成部分,共同推动着.的发展。我们每个人都置身于一定的文化生活之中,时时刻刻感受着文化的熏陶理应了解文化生活现象,分析文化本质与特点,了解文化发展的规律,形成对文化的正确判断和参与文化生活的选择能力。时代的变迁凸显了文化在.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本框的地位:

增加必修三必须明确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本单元包括两课:第一课“文化与.”用“体会文化”和“文化与经济、政治”两个框题介绍文化的内涵。通过对于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的密切关系,说明文化在.发展中的作用,加深学生对文化概念的理解。为全本教材提供基础性的认识。为本书以后学习奠定了基础与方向。

(2)

说教学目标

依据《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根据教材和学生的身心特点。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知识目标:1.了解当地文化产业。

2.理解现代.中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

融的特点。

能力目标:1.通过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辩证分析能力,分析不同文化所起的作用不同;。

2.培养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培养运用理论分析现实问

题的能力,运用文化对经济的作用深刻理解国家提出

的“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口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注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和思想观念的形成,培养

学生努力学习知识,增强文化竞争力的意识。

2

.培养反对文化霸权主义和保护中华民族文化的意

虽然教学大纲安排“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重要作

用’。但我认为把这一知识与单元探究放到一起讲更合理,因此

这一只简单提出知识,没有重点讲解。

教学目标确立的依据:

1.

用教材,而不唯教材,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

是基本遵循了教材的编排顺序,二是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合理的取

舍、科学补充,构建了一套更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知识体系。。

2.飞速变化的时代对中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

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身心迅速发展,自我意

识和独立性较强,.公共生活空间范围越来越大,并且开始理

性地思考.和人生的重大问题。高中生可塑性强,但情绪仍然

不稳定,有多变性,容易冲动或偏激,迫切需要提升思想意识,

加强方法论的指导,使其在纷繁复杂的文化生活中能够进行正确

的判断与选择。

3.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抽象的理论只有

与形象生动的实践相结合才能凸现出它的伟大。教学中把理论知

识的学习与.实践、.现象的分析、学生实际生活紧密联

系,力求贴近生活。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文化与经济、政治三者的关系

2、文化生产力在经济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教学难点: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发展不是亦步亦趋的,文化性质不同作用不同。

教学重、难点确立的依据:

文化的内容是多层次的,有的受经济的制约大、有的受经济的制约小。文化对经济具有拉动作用,可以优化产业结

构,提高企业和产品的竞争力。

任何国家的综合国力都离不开文化发展的底蕴和烘托。在当今世界多级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综合国力的竞争尤其

如此。世界的文化在冲突碰撞中相互交往在当今世界越来越频繁,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的特点彰显在各个领域。

2、说学生:

《文化生活》模块的学习对象是高二年级。

从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看,他们风华正茂,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接受能力比较强。但兴奋点仍主要集中在直观感觉上。

从思维特征看,仍未完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辩证思维有待培养。

从认知结构看,通过前两个模块的学习,学生已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现实生活中感悟了文化的魅力。但又是刚刚接触《文化生活模块》,对一些具体问题未免有些粗浅、偏颇和模糊。从学习动力看,高中学生视野宽阔,有敏锐的洞察问题能力。对国际、国内的重大时事比较关注,本课涉及的时事较多,学生有较高的学习热情。

3、说教法

新课改要改变漫画中学生的负担。在教学上我认同教无定法,学无定法,但学生为主体是新课改的主流思想,因此课堂教学,应以学生讨论、交流等活动为主体,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为中心,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质量为目标的课堂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是全面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前提,也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学生已经系统学习完了经济、政治基本知识,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学科思维能力,但平时在积累素材和主动联系实际方面还存在不足。所以我采用小组合作、情境创设、对比和讨论等方法教学。案例材料的筛选坚持三贴近原则,既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4、教学过程

【教学主要思路】

对每一节课进行教学过程的设计,也就是教学的方法和步骤——教学的基本流程。情境导入——探究活动——形成理念——学

生践行

导入新课:(2—3分钟)

设置由上节课学过的知识导入新课.

提问:什么是文化?

学生答: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问:那么文化与经济政治什么关系?由此引出本课《文化与经济政治》

新课导入设计的依据:一是概括了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温故而知新,使学生能够知道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二是使学生明确本节课要讲述的内容,以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是政治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讲授新课:本次说课只针对重难点

解析重点、难点:

本课的重点、难点之一:经济、政治、文化三者的关系,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发展不是亦步亦趋的,文化性质不同作用不同的。

(一)我是这样来设计经济政治决定文化的

?

情境导入——出示图片,今年的高考最年长者你了解吗?

?

设计问题有的同学能回答出,说明学生非常关心高考。

设计意图

?

情景创设遵循了多样化和综合性原则,一是注重利用图片、纪录片介绍、音像资料等多种方式创设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文化生活按教学进度在高考后结束进行,抓住学生关注的

身边的事,生活中的事入手,很快能激发学生的兴奋点,从而

攻克难点。

探究活动——

1、2021年以前汪侠老人为什么没能参加高考,继续进行文化学习。

2、1977年前汪侠老人多大,为什么没能参加高考实现大学梦。

3、中国的高考都有什么样制度上的变化?从古至今的科举有什么样的变化?他们对.有什么样的影响?具体对我们自己有什么样的影响?

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

形成理念——

通过讨论辨明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文化,

学生践行

在这里要抓住思想政治教学的思想教育的实质,不失时机的明确,我们能有今天这么好的环境进行学习,实现人生理想,离不开党的领导,国家的政策,要热爱自己的祖国,拥护党的领导。

设计意图

?

《文化生活》所承担的任务与《历史》《语文》等课程有明显区别。《文化生活》课程不是一门文化知识课程,而是一门思

想政治教育课程。所以在教学中要正确把握课程的性质,牢牢

把握课程的思想性,紧紧围绕学生思想觉悟的提高和道德品质

的养成,展开知识的传授

和能力训练。

?

《文化生活》课程不应把教学的重点简单地放在文化知识和历史知识的讲授上,要帮助学生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

的政治方向,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为自己的终生发展奠定思

想政治素质基础。在这里要抓住思想政治教学的思想教育的实

质,不失时机的明确,我们能有今天这么好的环境进行学习,实现人生理想,离不开党的领导,国家的政策,要爱自己的祖国,拥护党的领导。

(二)我是这样来设计文化性质不同作用不同的

情境导入:

出示图片“史上最严的高考”

探究活动——

1、,为什么2021年高考被称为“史上最严的高考”。

2、诚信对我们.的有利影响

3、诚信对我们.的不利影响

形成理念——文化的性质不同作用不同

?

设计意图

?

从认知结构看,通过前两个模块的学习,学生已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依据诚信对经济的影响明确文化生活道理。

(三)我是这样来设计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发展不是亦步亦趋的。

情境导入:

古代的科举有弊端,但古代有优秀的文化,欣赏视频《都江堰》感受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探究活动——

1、从《都江堰》讨论,经济决定文化,是不是经济进步文化就能

发展,经济落后文化就落后。举例说明

2、依上述观点由学生提出政治与文化的关系是不是也有这样结

论。

形成理念——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发展不是亦步亦趋的,设计意图:

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创新。要在明确基本标准的前提下,结合学习的内容,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为学生提供足够的选择空间和交流机会,使其能够从各自的特长和关切出发,主动观察文化现象,讨论对文化现象的认识,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教学中的难点是过分专注于对概念定义的要求,在教学中就不能“抠概念”“背概念,注重辨析,是体现教材形式创新的重要标

志。解决难点。

学生践行:练习巩固。

(四)我是这样来设计文化生产力在经济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的情境导入:

上一个环节欣赏视频《都江堰》感受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这里播放图片《三峡工程》通过对比让学生感受总结出现代.经济决定文化,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的作用,

探究活动——

探讨:

——科学技术的重要性

三峡上的旅游产业的发展,带给我们的启示——

形成理念——

文化产业的发展——科技在国家中的重要性,引出文化生产力重要性。为下节课文化与综合国力奠定基础

学生践行:我们家乡的文化产业

设计意图:

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进行思维碰撞,激发学生潜力,集思广

益,多角度思考文化的

重要性

2.视频播放让学生轻松学习,享受学习,并在音乐中产生共鸣

文化在综合国力的关系在这节课虽是重点。但因时间原因,会在单元的探究活动中侧重讲解。

5、说小结:

教师总结本节之间的知识内在联系。

设计意图

归总知识,清晰思路,便于理解把握。课堂有放有收,既有民主又有集中统一,才不会让学生感到无所适从。

六、即练即评

第8篇:生活中化学知识论文范文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在世界范围内运用互联网进行教学的教学实践活动已经越来越普遍。虽然现在网络技术以其巨大的信息量友好而简单的对话界面在外语教学中得到充分的运用,但是网上探究活动与其它网络活动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一种研究性学习,它不是让学生漫无目的的在网上浏览查阅信息,而是给予学生一个可行性的任务,引导他们积极的思考,有目的的查阅检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完成教师所给予的任务。网上探究活动的理论依据便是现在教育界广为推崇的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又称作结构主义,是认知理论的一个分支,是西方教育心理学的最新教学理论,最早由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同时,布鲁纳的发现学习和奥苏伯尔意义学习理论的提出,进一步完善了社会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社会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学习是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获取、建构新知识的过程。这种建构不是外界刺激的直接反应,而是通过已有的认知的材料主动进行学习、探索自我发现的过程。这是一个积极体验的过程,是一种非程序式、非事先设定的活动,它促使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结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思考,去探索和建构语言的意义,从而建构对语言新的理解。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建构主义最大的贡献在于强调了人发展的一个最主要的方面——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

二、网上探究活动方案的设计环节

网上探究活动的理论依据便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应用也是通过网上探究活动来得以实施的。活动各环节如下:

1、介绍背景。介绍背景主要对于即将进行的活动进行介绍,并对于其涉及的主题以及相关的领域做详细的介绍,使学生明确将要研究什么问题。

2、设计任务。设计任务主要是根据要研究的主题,对于学生明确提出需要完成的任务,以及最终需要得出的研究成果,并介绍研究过程中可能会用到的技能。

3、规划过程。这是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主要是向学生介绍活动具体进行的研究路径,从而使其在探究路径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任务。

4、推荐相关的网络资源,使学生直接进入与主题相关的资源,而不至于因为学生自己漫无目的的搜索而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

三、英美文学教学目标内涵的认识

高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授课内容可包括:文学导论;英国文学概况;美国文学概况;文学批评。这一表述比较笼统,缺乏指导教学实践的层次感,但我们可以看出英美文学教学目标的基本框架。再结合英美文学教学实践的具体情况,我们可以把英美文学课程的目标内涵分为五个层次:一是英美文学原著的阅读体验,这是一种基于感性认知的经验层次。它的重心是把阅读英美文学作品的过程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对英美文学经典作品的亲身阅读体验,逐渐培养起对文学的兴趣和欣赏、判断能力。二是英美文学的基础知识,这是一种基于理性认知的知识层次。它的重心是让学生了解英美文学史的发展概况和脉络,了解英美文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文学现象、流派、作品和作家,从而获得英美文学的基本知识。三是英美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这是一种基于理论思辨的审美层次。它的重心是通过对文学批评理论和方法的介绍,通过对具体文学作品的实例分析,帮助学生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分析方法,进而提高学生的理论修养和思辨能力。四是通过英美文学认识英美文化和国民性格。这是一种基于文化认知和文化认可的跨文化交流层次。它的重心是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和思想疆域,提高综合人文素质,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它的重心是帮助学生/陶冶情操,开阔视野,认识人生,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第9篇:生活中化学知识论文范文

知识的积累,不是知识的简单叠加,它所追求的是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结构就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或规律性。思想政治学科知识结构化就是通过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等具有普遍意义的主干知识建立相关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使零散的知识形成体系,在学生的脑海中织成一张“知识网”——提纲挈领、纲举目张,在学生的心中种下一棵“知识树”——枝繁叶茂、主次分明。这样做不仅便于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综合复习中将面广量大、繁琐冗杂的知识牢记于心,而且在考试中也不至于面对考查的多个知识点而丢三落四、顾此失彼。

更重要的是,学生将知识结构化的过程中,必须明确哪些知识属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等具有普遍意义的主干知识?它们和其他知识之间的联系在哪里?因此结构化的过程也是学生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寻找联系的过程,他们的分析与综合能力、筛选与解读信息能力、探索问题能力等等会在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得到提高。具备了这些能力,学生面对试卷中呈现的大量复杂的材料即现实问题时,就能从容淡定地进行审题、做题——抓住题眼、拎出关键词、分清材料的层次并概括其中心内容、找出材料与书本知识之间的联系、按逻辑有序作答,充分展现其运用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此可见,结构化是思想政治学科能力培养的捷径。结构化让学生牢固掌握相关知识体系,为其学科能力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何将思想政治学科知识结构化,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呢?下面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谈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目录扫描法

现行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材淡化理论体系,强调生活化,但仔细研读学习教材仍然能发现其内在逻辑性,每本教材的目录便是其逻辑框架体系的最好见证。每本教材均分单元、课、框、目四个层次。只要我们经常看看目录、了解目录,沿着目录的顺序思考每单元、每课、每框的内容,不仅可以记住其中的内容,而且还会获得隐藏在其中的有效信息,发现书本的内在知识体系,抓住纲领,将书读“薄”。例如,有的学生通过熟记目录而将书本知识,特别是主干知识烂熟于心。考试的时候他们会用简单的几个字或词,快速将单元、课、框的题目写在草稿纸上,帮助自己回忆书本知识,防止答题时因紧张而虎头蛇尾遗漏相关知识。

再如,根据《文化生活》的目录可知其分四个单元,第一单元主要讲文化的内涵和文化对社会、对个人的影响。第二单元主要讲文化发展的途径。第三单元主要讲中华文化及其集中体现——民族精神。第四单元主要讲当代中华文化的发展。细想一下,还会发现一、二单元与三、四单元是普遍与特殊、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那么学习全书落脚点的第四单元内容,在回答为什么、怎么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时,就不会仅拘泥于三、四单元知识,而是会主动从全书中寻找答案。因为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且日益相互交融,文化对社会、对人的影响作用巨大,而现实文化生活中“喜”与“忧”的现象并存,所以要重视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因为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所以从横向来看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加强中外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同时注意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因为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所以从纵向来看要在继承中华传统文化中发展中华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从根本途径来看要在实践中推动中华文化的创新;结合中华文化的时代性,还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要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改造和剔除落后文化、坚决抵制和依法取缔腐朽文化;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抓住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等等。这样,通过一个问题,借助目录便把全书的知识整合起来,而不会割裂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板块分割法

每个模块的知识都是由相互联系的几个部分组合而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在复习时要学会分解知识,善于化整为零,各个击破,再根据纲领收拢,做到纲举目张,撒得开收得拢。如《生活与哲学》可以按照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和历史唯物论四个板块进行知识分割与统合,其主干知识、核心考点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来讲主要有20个。唯物论2个:物质和意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认识论2个: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辩证法12个:联系及其普遍性、客观性、条件性,整体和部分;发展的普遍性和实质,事物发展的趋势(前进性与曲折性)、状态(量变与质变)和原因(内因和外因);矛盾的含义及其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的否定观;历史唯物论4个: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人民群众的观点,人生价值及其实现方式。

三、考点整合法

按照《2013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选修科目)说明》,四本必修考点有191个,《经济生活》55个、《政治生活》46个、《文化生活》41个、《生活与哲学》49个,选修模块考点中《国家与国际组织》30个、《经济学常识》26个。学生乍一看这么多的考点势必头皮发麻,但若仔细分析其内在联系,将同一问题涉及的不同方面的考点进行归类就不觉得多了。如《政治生活》46个考点,可以按照“主体”建构知识体系,主要包括公民、国体和政体、政府、政党、民族与宗教、国际社会等6个方面。各部分包括的主干知识、核心考点如下。公民:要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理解政治性权利和义务、坚持的基本原则、选择参与政治生活的正确途径和方式、依法行使民主监督权;国体和政体:我国人民民主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涵、坚持这一国体和政体的原因和具体措施;政府:性质、职能、宗旨和原则、依法行政与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政党:中国共产党的地位、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和执政方式,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和优越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民族与宗教:新型民族关系与处理原则、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及其优越性、宗教政策;国际社会:国家的构成要素和基本权利与义务,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我国的外交政策及其基本内容。

再如,复习选修模块《国家与国际组织》时,只要先抓住“国家”与“国际组织”的普遍性知识,再比较分析具有代表性的英、法、美、中四个国家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联合国、世贸组织、亚太经合组织、欧盟四个国际组织的特殊性,以及中国分别与这四个国际组织的关系便可简单明了地把握全书内容。

四、自由联想法

这是让学生根据自己学习的情况,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方式,即每个学生任选一个自己认为重要且印象深刻的知识点,由此出发展开联想,一个接一个地牵出相关知识,故又称之为“点—线—面”相连法。每个学生的起点不同,想法不同,各自建构的知识网就会有所不同,但万变不离其宗,殊途同归。笔者让学生自己动手构建网络,相互交流各自的知识体系图,再进行点评,帮助学生加以完善。这样不受统一模式限制,反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智慧的火花竞相迸发。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更全面,对知识的掌握更牢固。如在《经济生活》中,有的同学以“商品”为出发点构建了下页知识体系图。

五、热点链接法

“充分体现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理念,反映思想政治学科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做到紧密联系实际,贴近学生生活,富有时代气息。坚持知识考查、能力考查与情感、态度、价值观考查的有机统一,注重考查考生对思想政治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考查考生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考生对现阶段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的内容和意义的理解。”这是思想政治学科高考命题一贯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因此关注时事热点问题,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是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中必须始终关注的焦点。

结合时事热点,引导学生通过多角度的思考,将书本知识与热点链接不仅可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可以帮助学生不断巩固和完善知识体系,更可以在面对热点的实战训练中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做法主要有两个,一是长期坚持每节课前3~5分钟由一位学生或两位学生合作进行“新闻和点评”。进入高三一轮复习后,进一步要求学生选取的热点必须是国内外重大时事,进行点评时不仅要尽可能地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多角度审视热点材料,而且要求选用的知识点准确、贴切,防止泛泛而谈、牵强附会。学生发言后老师和其他同学再对发言者进行点评和打分,以督促学生逐步养成捕捉热点,勤思考、善分析、会总结的好习惯。二是用题目进行训练,在讲评时不仅仅局限于原有问题,还适时改变问法,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