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提高教学质量措施范文

提高教学质量措施精选(九篇)

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第1篇:提高教学质量措施范文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方法;教学质量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时,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完善自身发展。

一、为学生创建学习氛围

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带动学生主动进行数学学习,所以,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应善于为学生创建学习环境,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例如,教师在进行课程讲解前,可以先为学生讲述一段同数学知识点相关的故事,或者为学生介绍一位数学家,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热情,然后再引入相关知识点,这样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数学教学

随着现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到教学活动中,发挥了良好效果。教师在进行数学知识点讲解中,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内容中抽象、复杂的知识点。例如,教师在讲解“投影”知识点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动态的图像投影形状,帮助学生对知识内容进行理解,从而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点的记忆,提高教学质量。

三、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开展教学活动

对于初中生来讲,他们还没有形成健全的价值观与认知观,个性、爱好等也各不相同,所以,教师在讲解课程内容时,应针对不同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任务。例如,教师在讲解数学知识点时,可以先将学生划分成若干小组,为不同小组的学生设定不同的学习目标。针对成绩较好、基础扎实的学生,教师多为其设定一些拓展类的任务,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及创新能力,而针对成绩较低、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教师则应多为学生设定一些基础性的习题,帮助学生扎实掌握数学基础,从而提高数学水平。通过分层教学的方法,可以使所有学生都获得成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完善自身成长。

总之,随着新课程改革速率的不断加快,教学内容及方法相应出现了变化,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应及时更新自身教学思想,通过多种教学措施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及成长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第2篇:提高教学质量措施范文

关键词:教学 质量 措施

在化学教学中经常出现重教轻学,学生被动学习、效率低、能力差的问题,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脱节的现象。只有进行新的教学尝试,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自学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才能有效地提高初中化学教学的质量。

1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缺乏师生互动。我国的教育体制造成了目前大部分的学校均采用填鸭式教学。由于课时有限,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进度,就不得不把大量信息灌入到学生们的脑海里。就造成了学生们被动学习的局面,时间长了难免会挫伤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们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很有可能会产生抵触情绪,影响成绩。

1.2忽视图表作用。教材的撰写和编排都是经过研究的,浓缩了教学精华,同时也是编者们的心血。化学教材中不仅有文字叙述,同时也有生动的插图。这些插图直观生动,富有科学性和趣味性。它可以让学生们对化学实验感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但是有些老师认为这些插图没有什么作用,在讲课过程中忽视了它们的存在,没有对插图进行讲解或者实验。

1.3理论联系实际较差。化学教学通常都是理论教学,忽视了实际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在讲到燃烧和氧化这一课时,老师们通常会将满足燃烧的条件和氧化的定义教给大家,并没有和实际生活中的情况相联系。

1.4学生动手能力较弱。学生们只是在台下看着老师一步步的操作实验,最后得出结论。这样就造成了学生们的动手能力较差,而且印象不深,不久就忘了。其实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实验还是要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才能达到锻炼的目的,增加学生印象的同时还能寓教于乐,这对初三紧张的学习环境而言无疑是件好事。

2提高初三化学教学质量的措施

2.1课前准备是基础。教师课前给出学生课题,让学生提前预习,明确要探究的目标。如在学习初三化学新教材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的第一课之前,先列了一些提纲,由学生针对提纲预习,自己查找资料,写出预习报告。教师要精心备课,在引导过程中,要创设的挑战性的问题情景。教师有目的地创设能激发学生创造意识的各种情境,促使学生产生质疑、问难、探索求解的创造性学习动机。

2.2课堂上创设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创新教学氛围。教师应努力营造出自由、平等的氛围。学生年龄尚小,经历甚少,有时提出的设想与现实可能有一定的反差,教师应对学生所犯错误一定要有高度的容忍精神。在给学生提供创造性氛围时,教师要做到公开地向学生表示出,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以及任何探索迹象,都是好事情,要给予肯定;当学生对某一问题感兴趣并非常兴奋时,要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步调活动;教学气氛要轻松活泼;不反对猜测,特别是具有一定道理的猜测。

2.3课堂上营造讨论的气氛。在引导探究式教学过程中,讨论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初三化学新教材《奇妙的二氧化碳》这一节的内容比较零碎,和生活比较贴近,可对教学模式进行适当的调整,如先列出研究的提纲,学生先进行准备。上课时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四人一组,以知识竞赛的形式来完成课前提出的问题,同时又适当插入新的知识进行讨论。通过这么一节课,学生积极讨论,积极参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效果,既学习了新的知识又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活动。使智力从"常态"跃迁到"激发态",由此迸发出创造性的思维火花。

2.4发挥化学实验的优势。化学实验是引导探究性教学取得成功不可缺少的"桥梁"。教学应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化学仪器和药品,让学生主动地进行实验探究。同时,学生实验操作时,教师还应做到给学生操作时间;给学生思考时间;给学生发问时间。

2.5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引导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借助学生电子计算机辅助手段,发现和解决问题,可以借助实物投影更加清楚地观察实验现象,对于一些实验室很难完成的实验,可以借助多媒体,以录相的形式播给学生看。这样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帮助学生进行理性思考,从而通过现象,归纳出本质和规律。

2.6课后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就必须让学生置身于社会的实践之中,使学生动手做实验,尽量把演示实验变成学生实验,也可以选择一些生活用品来完成一些家庭小实验;到社会中调查研究,选择切合实验的小课题研究,如调查生活环境的空气质量如何,水环境如何等等。在课后作业中适当布置一些贴近生活的小论文,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

2.7总复习是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帮助学生突破重点、全面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在复习中,抓住重点及时突破,对于难点、重点做到及时复习和巩固。具体做法有运用列表法帮助学生梳理和识记;强化酸、碱、盐通性规律;让学生选做"水样、土样酸碱性测定"及"几种盐的鉴定",并开放实验室指导学生独立完成"酸、碱、盐的性质"实验。抓住关键,归纳各物质相互联系规律化学方程式是学习化学的关键。归纳各物质相互联系规律实质上是各物质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归类和总结。复习时注意掌握各物质相互联系规律及其化学方程式应紧扣酸、碱、盐通性,运用多种形式和活动进行复习,如各物质间化学方程式书写比赛等。复习中以实验为主线贯穿各章知识点,实验应以教师指导学生动手实验为主。在复习实验过程中,还可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更可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复习效果。

2.8针对中考考试题型,进行专题总结及综合训练。其中专题可分为反应类型,物质分类、物质鉴别、文字叙述推断题、框格型推断题等等。中考复习过程中要以大纲要求为导向,基础知识为依据,化学实验为核心,能力培养为宗旨,突破重点和关键。

第3篇:提高教学质量措施范文

一高校教学质量提高的意义

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要求高校及其所培养的人才必须增强国际竞争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校的生存和发展取决于人才培养的质量。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加人WTO,高等学校的危机意识越来越强,生存还是死亡,教学质量起着决定作用。具体来讲,首先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出更多合格人才。高校进行人才培养,主要依靠的还是各种教学环节,通过教学过程把各种知识传授给学生,因此,教学是传授知识最主要的过程。显然,这个过程开展的效果最终就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强对高校教学质量的监控,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推进师资队伍建设,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打基础;第二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利于促进高校内涵式发展。教学是立校之本,科研是强校之路,这是很多高校都所提倡的,但相比科研来讲,教学质量的意义更大,没有扎实的教学质量作为保障,科研就无从谈起。从这个角度来讲,教学既是保证人才培养的基础,又是为科研提供理论基础的环节,是高校各项工作开展的中心环节。因此,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意义早已超越了高校自身发展与每个学生个人价值实现的高度,而是要上升为为民族的发展提供更多人才资源的高度。或者说,没有高质量的教学作为保障,高等教育便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国家的发展也就没有了动力可言,科技没有了创新、经济发展没有了基础,一切都无法继续进行。

二高校教学质量提高的措施

1完善教学监控与评价体系

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教学质量的合理监控与评价,这是教学质量保证的基础,也是校内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核心系统。但纵观目前很多高校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发现,大部分高校对于教学的重视往往是停留在口头上的,换言之,教师讲得好,或者讲得不好,并不会影响其工作成绩的评定。因为大部分高校的职称评定,工作考核,都是依据数量的多少、参与课题研究数量的多少。津贴的发放则依据职称的高低,工龄的长短。至于说讲课讲得好不好,这个很少有人会去仔细过问,而且很多人都认为这个无法量化,这直接导致了教学质量提高没有了动力基础。因此,我们应该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的监控和评价体系,让教学质量的监控和评价能真正融入到读教师教学质量提高的研究中去,激励教师不断对教学工作进行研究和探讨,积极提高教学质 量。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应建立在“人本管理”与“全面质量管理”相结合的管理理念的基础上。以政府的评估指标体系作为管理目标,将社会中介机构及市场对学校的评估作为外部监督的重要因素,充分调动全体学生、教师、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持续地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校、院两级教学管理部门的职能,从而建立健全由学生、教师、管理人员全员参与的学校内部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2]。

2合理协调教学与科研关系

我们经常说“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也就是说教师不仅要进行教学,而且还要进行科研工作。教学是教师的本职工作,但如果只进行教学而不进行科研学术工作,就会落后于日新月异的新知识、新思想观念。对于高校来讲,要想提高教学水平,持续的发展高校建设水平,一样也离不开科研。因此科研与教学成为高校两个不可缺少的要素,因此,科研与教学在高校中看似紧密联系,但又看似存在冲突,因此对大部分高校教师与高校本身来讲,如何认识和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始终是一个十分敏感尖锐的话题[3]。实际上,高校的中心工作应该是教学,科研应该是能够辅助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最有效的途径。因为单纯的教学工作很容易让教师陷入重理论轻实践的误区,而且,没有科研的指导,教学工作,尤其是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学科,就很难把学科最前沿的东西传授给学生。因此,学校要充分尊重教师的发展方向,给教师提供更多的科研平台,让教师在从事本职工作的同时有更多机会接触到科研,以此来提升个人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4]。

3大力推进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高校教学质量提高的核心环节,没有一支结构合理、知识丰富、政治素养坚定的师资队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就无从谈起。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许多高校,尤其是一些新兴高校和独立学院以及部分办学层次较低的高校,其师资队伍建设仍然有很大问题。比较集中的表现在:(1)专兼职教师比例失调;(2)教师整体素质不高;(3)教师归属感不强;(4)教师实践能力较差。而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而言,以上每一种不足都是一种“木桶效应”,任何一方面的欠缺都会严重影响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推进师资队伍建设成为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必经之路。首先要合理利用现有师资队伍,兼顾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的发展,让一些具有传统办学优势的专业与新兴专业进行“联谊”,推进教学经验的交流和观摩,推进高校是教师队伍的快速发展;要定期派教师进入高水平大学进行学习交流,让教师能站在更高层次上认识自我,提高自我;另外,对于教师的培养,要给予更加宽松的培养环境,比如各学校需要更多的给予教学人员在教学研究方面的支持,通过财务、教务、科技等部门的支持,定期资助一批教学研究项目,并以项目为依托,带动广大教师钻研教学工作的热情。在当前条件下,可考虑设立“人才特区”,不等不靠、先行先试,在教师的聘用、管理、考核、分配等方面大胆创新,逐步建立符合实际、切实可行、有效激励、能够促进学科和教师可持续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鼓励和促进教师多干事、干成事[5]。

4完善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相对于理论教学更具有直观性、综合性和创新性,有着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要途径[6]。目前,高校扩招带来的众多问题之一就是实践教学的缺乏,很多高校盲目扩招后,学生来了,但与之相配套的实验教学场地、实践基地建设、实践教学仪器及实践指导教师均不足。结果导致学生整个学习期间,只能在教室中接受包括理论到实践的全部学习,严重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因此,各高校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加强开展工作:(1)加强理论教学改革,培养专业实践能力;(2)加强教师知识更新制度建设,为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做好师资准备;(3)加强实验教学管理和规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4)加强实验室建设和经费投入,改善实验室教学环境;(5)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和经费投入,改善实习教学环境;(6)加强课程设计管理,把好课程结业关;(7)加强毕业设计管理,把好毕业设计关;(8)鼓励学生在大二或大三期间去生产一线工作一段时间;(9)鼓励学生参加科研和科学竞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7]。当然,实践教学的开展还需要进一步与理论教学相融合,不能为了开展实践教学而开展,需要把实践教学纳入到学生整体的培养体系中,完整的对待,这样才能使实践教学更好的辅助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总之,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关系到高校自身的发展,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同时也关系到祖国未来发展,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因此各高校务必要切实重视起来。但提高教学质量,必然是一个系统工程,一方面各高校要从意识上给予教学工作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还要有制度作为严格的保障,通过刚性和柔性管理相结合的方式,着力推进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为人才培养营造一个良好的空间。这需要学校各部门,还要包括政府主管部门以及全社会都要给予高校教学质量提高的工作以更多的关注,这样才能使教学工作的改革获得更加充足的动力支持,才能使高校教学工作健康、稳定的推进。

参考文献

[1]岳意定,隆娟洁.关于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战略思考[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

[2]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策略[EB].

[3]时敬华.论高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J].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2001(2).

[4]孔养涛.如何有效协调发展高校教学与科研工作[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12(1).

[5]任友洲,朱庆海,张文超.教师发展理念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11(2).

第4篇:提高教学质量措施范文

【关键词】函授 教学质量 措施

函授教育原义是指利用印刷教材和通信指导方式进行的教学,它起源于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于20世纪50年代首先在中国人民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开始了函授教育[2]。改革开放以来,函授教育蓬勃发展,规模日益增大,质量逐步提高,成为了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发挥了较大作用,为我国培养了大批量的专业人才,促进了国民教育素质的提高。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提出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3]。函授教育将以其灵活、开放、适应性强等优势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飞速发展,规模急速扩大,截至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在校生规模最大的国家,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函授教育教学和教务管理工作,针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就函授教学质量问题及解决措施谈谈个人的理解。

当前函授教育中影响教学质量的问题

1.生源竞争加剧,学生质量下降

2000年以前,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低,高等教育其实是精英教育,对大多数无法进入高等学校学习的人来说,函授教育是一种学历补偿教育,满足了人们对提高学历和提升技术的需求。2000年以后,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民办教育快速崛起,自考和网络教育蓬勃发展等,导致函授教育生源市场出现了萎缩,加剧了生源危机。与此相对的是函授教育生源质量下降,成人高考录取分数线逐年下降就是证明。以陕西省成人高考专升本理工类为例,2011年至2015年,其录取分数线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函授录取学生的分数下降厉害,从2011年至2015年,5年间录取分数下降了70分。这表明近年来函授学生入学门槛降低,也说明学生的基本素质在降低。

2.学员趋于功利,学习意愿不强

当前参加成人高考的函授学员主要是已经参加工作的高中、中专或大专毕业生。这部分人读函授的目的性(也可以说功利心)很强,其基本原因是他们参加工作后,由于职称晋升、职务提升等方面对学历有要求,他们通过函授学习拿到专科或者本科毕业证书就可满足这种要求,他们的目的是通过函授教育获得本科或专科毕业证书,部分学员对于学习何种知识和技能并不关心。在这种明显的功利思想影响下,学员的学习意愿不强,成为影响函授教育质量的重要原因之一,函授学员学习意愿不强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无法完成自学计划。函授教育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学生通过自学完成绝大部分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函授自学学时一般应达到函授总学时的60%左右。个人自学是函授教学的主要环节,自学也是函授教学质量能否保证的关键,也决定了函授人才培养的质量。

(2)想方设法逃避面授。部分函授学员对此环节不够重视,往往以工作紧张、距离遥远、交通不便等缘由请假,不参加面授,甚至经多次督促仍拒不参加,致使出勤率低。

(3)考试和毕业时蒙混过关。由于上述两方面的原因,部分函授学员对待考试时也是以通过为目的,考试时由于知识储备不够,往往采用各种方法蒙混过关。

3.教学内容针对性不足,教学方法落后

当前,我国函授教育主要是本科院校进行函授教育,由本科院校和委托的高职院校函授站分别进行教学管理。这些全日制高校(本科和高职)依赖本校的教师资源开展教学,很少有专职从事函授教学的教师。由于这些教师大都是兼职角色,其授课模式往往都采用全日制本科或高职的教学模式,上课过程中缺少了成人函授学习的特点。

4.教学管理不严,考试模式单一

教学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格。由于函授学员大都有工作,其工作与学习时间往往出现冲突,这时教学管理的尺度成为了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之一。考试模式单一,考试监督缺位。函授教育的考试大都采用期末理论考试为主。对函授学员来说,期末考试60分及格即可,不必追求高分。所以在备考和考试的过程中,会出现要求面授教师只讲考点或只讲与命题相关知识,而对其他理论和知识则完全不感兴趣,导致学习不够全面系统。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了函授教育的质量。

提高函授教育质量的措施

1.任务驱动,提升自学兴趣

如前文所述,自学是函授教育中极为重要的环节,提升函授学员自学兴趣是提高函授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传统的函授教育往往规定自学学时是多少,而缺少必要的检查和督促功能,这就带来了两方面的问题,学生主观学习意愿不强和教学管理客观条件不足。针对此项缺陷,我们试行任务驱动法开展教学改革。以土木工程函授本科班《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为例,我们采取了任务驱动方式来确保自学质量。本课程和函授学员从事的路桥类工程施工工作紧密相关。在自学环节,任课教师将项目管理组织结构模式、进度管理、质量管理、费用管理、合同管理及安全管理等各部分学习内容的学习任务融入到一个具体的铁路工程施工项目中去,分批分项布置任务。函授学员则根据教材所学内容,结合工作情况按期完成各项任务。

2.借助网络,实现难点突破

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已经渗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函授教学中,也要借助网络这个平台开展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具体教学中,我们可以完成如下工作。(1)借助各个学校建设的网络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等内容开展网上教学。函授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合理安排时间进行学习,有针对性地学习网上内容。而且可以借助已经建设的微课资源,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2)利用各种即时交流工具和平台,开展交流,解决学习中的疑惑。当前,各种即时沟通工具深入人们的生活之中,用此工具开展答疑解惑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质量,并能起到让函授学员共同努力、积极思考的效果。(3)适当条件下还可开展网上考试等内容。

3.加强管理,确保面授质量

加强面授环节的管理,一是要加强对学员的管理,确保出勤率,这是函授站要做得工作。这方面主要是函授站严格执行各项规定,将制度落实到位,不讲私情,严格考勤,确保出勤率。二是对面授教师加强管理,确保函授学员能认真听、仔细听、乐意听。

4.严管考核,考出真实水平

考核是对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自学情况的考查,考核过程任一环节不规范,都将影响考核结果,导致考核结果与实际情况的偏差。在考核过程中,函授站作为考核的组织者,一定要加强考风考纪管理,对违反纪律的学生按制度进行处罚,严肃考纪。面授教师作为考核试卷的制订者,一要保证试卷质量,二要严防将范围和题目泄露给学生。

结语

总之,教学质量是教育赖以生存的关键,唯有从自学、面授、考核各个方面严加管理,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两方面加强教学管理,才可切实提高函授教育教学质量,才可树立函授教育品牌,才能展望函授教育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丁兴富:《远程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张国海、刘幸:《成人高等函授教育质量问题研究》,《中国成人教育》2015年第18期,第141-143页。

第5篇:提高教学质量措施范文

关键词:教材;学生;课堂;教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8-075-01

课堂教学质量是教学过程的根本所在,是学生学习效果到达度的直接反馈,体现着一个学校的教学水平,关系到整个学校的声誉和发展及教育的发展。因此,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一直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每一位教育从业者需长远深思和探究的课题。

一、备教材――制定教学计划的前提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师教学的好帮手,是学生在学习中接受知识的源泉,是进行一切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工具。所以,每节课开始之前,教师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认真备课,具体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1、理解教材

理解教材是备课的基础,只有理解教材,才能明确哪些问题是需要学生理解的,哪些问题是需要学生掌握的,哪些问题是需要学生进行拓展研究的,从而设计教学目标,设计教学重难点。

2、掌握教材

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对所有知识结构做到融会贯通自如,合理设计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对每个章节乃至每个知识点进行深入透彻的研究。

3、感悟教材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故曰教学相长。

教与学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过程,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同时,要对教材进行反复研究,结合学生学习情况和时事要闻,融入新的教学观念,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课堂更加丰满。

二、备学生――完成教学任务的主体

1、了解班级基本状况

班级基本情况包括班级特征、学生构成、学习情况、兴趣爱好、对本课程的学习态度及代表性意见等,只有对班级基本情况了如指掌,才能通览全局,科学施教。

2、了解学生对教学方法的反应

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必须经常深入班级,了解学生对本课程教学的意见,及时反馈信息,调整教学方法。

3、了解学习基础

学习基础包括班级整体基础和个人基础,同时要了解班级中优中差生的所占比例。备课时,要考虑学生对原有知识的掌握情况,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以及对新知识的兴趣是否浓厚等,这样,才能更有效的提高学习效果。

4、了解学生个体品质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很大的,教师要通过各种方法了解学生的性格、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想象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包括学习进退情况、平时作业完成情况等,为发展学生个性、因材施教提供依据。对于自卑性强、缺乏动力的差生,教师要及时给于肯定和鼓励,并强化引导,使差异化教育体现在日常教学中。

三、备课堂――实施教学过程的平台

首先,我们必须从根源做起。在每一学期开始之初,制定出严格、严谨的教学计划,并在授课之前和学生沟通,使学生清楚教学进程和安排,为以后教学做好铺垫。具体到每一节课,要清楚授课内容,并把整个授课内容设置成不同环节,使学生融入其中。

其次,课程内容不同,环节设置会有很大区别。文科类的课堂可设置成多种情景模式,或设计一些课堂小游戏,使教学内容贯穿于游戏和情境中,学生在表演和娱乐的同时学到知识,并会留下深刻印象。理科相对严谨和枯燥,教师更要对理科课堂精心设置,多结合生活中知识点的运用之处,提高课程的趣味性。

再次,教师要合理安排每节课的任务量和各环节预计使用的时间,确保每节课结束之前能对课堂所学的内容进行检测,能够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为下一次备课做好准备,并能及时调整授课计划。

最后,教师要提高对整个课堂的驾驭能力,包括对一些突发状况的预防和处理,制定缜密的计划和预防措施,这是提高教师课堂驾驭能力的最可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整个授课环节万无一失。

四、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

1、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

教师个人的专业知识不仅影响着教学工作的实施,而且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一位博学多才的教师往往能拓宽授课知识面,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对专业知识深刻领悟掌握并运用到日常教学中,可提高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性。育人先育己,作为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利用一切机会不断的学习,通过学习提升师德修养,丰富知识结构,增强理论底蕴。

2、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

教师是学生在学校中接触最多、影响最大的人,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是深刻且久远的,甚至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是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导师和楷模。作为教师,要具备健全完美的人格,要做到以下两点:

(1)、热爱教育事业

一个人不论从事什么行业,首先必须热爱自己的职业,只有这样他才会全心全意的投入,才会积极热情的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孺子牛奖”的获得者,几十年如一日的扎根青海高原土族乡村的刘让贤老师的所思、所想、所感、所为,也清晰的说明了这一点。。

(2)、彰显大爱精神

总理曾经指出:“爱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学校教育对教师的要求就是对学生的爱,而且是大爱”。我们要做到三点: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对待学生要耐心自制、真诚坦率;对待自己要做到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不断进取。

参考文献:

第6篇:提高教学质量措施范文

关键词:高等代数;教学模式;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O1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10―0067―03

高等代数是数学专业的三大专业基础课之一,对后继课程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从我院近几年的考试成绩和考研情况看,高等代数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是很好。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由于我校是地方高师院校,地理位置不佳,生源质量肯定会有所影响;由于实行绩效工资,对科研考评的比重加大,教学只需完成额定工作量即可,一定程度影响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高等代数理论性强,定理多、定义多,令人感到枯燥乏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自学能力差,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不愿意做习题。基于上述原因,我们在高等代数教学过程中,做了一些探索,力求提高高等代数的教学质量。

一、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高等代数教学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学习,参与性不强,进而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理想。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我们在高等代数部分章节的教学中尝试运用了新的教学模式――问题教学模式。该模式首先由教师布置任务,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讨论,寻求问题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使学生在问题解决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下面以行列式的定义教学为例介绍问题教学模式。行列式的概念比较抽象,对于刚进入大学的文科生来说,难度可想而知。在处理这个问题上,我们先来介绍行列式的起源,从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入手,给出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

a11x1+a12x2=b1

a21x1+a22x2=b2

先让学生用中学所学的消元法求出解:

x1=b1a22-a12b2a11a22-a12a21

x2=a11b2-a21b1a11a22-a12a21

之后观察解,提示学生引入行列式的本来目的就是为了解n 元一次方程组,当n充分大以后,再用这个方法来解,难度相当大,为此定义二阶行列式:

a11a12

a21a22=a11a22-a12a21.

同理,从解三元一次方程组入手,定义三阶行列式:

a11a12a13

a21a22a23

a31a32a33=a11a22a33+a12a23a31+a13a21a32-a13a22a31-a12a21a33-a11a23a32.

接下来引导学生观察二阶和三阶行列式的定义,从中找出规律,问二阶行列式有多少项?每一项几个元素乘积?这些元素的取法满足什么规律?三阶行列式呢?经过讨论,学生得出结果,二阶行列式有2!项,每一项2个元素乘积,三阶行列式有3!项,每一项3个元素的乘积,这些元素均取自不同的行、不同的列。再问学生,怎么定义n 阶行列式呢?经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n 阶行列式有n!项?每一项有n个元素,且这n个元素取自不同行不同列。那么每一项取正号还是负号呢?学生肯定很想知道,这时告诉他们,这需要学习排列的知识。显而易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对知识有着某种渴望。

再以线性变换的对角化为例来谈一下问题教学模式。先给出线性变换可对角化的定义,设φ是数域K上n维线性空间V的一个线性变换,如果存在V中的一组基,使φ的矩阵为对角形,就称φ可对角化。再问学生:为什么研究线性变换的对角化呢?给定一组基后,线性变换和矩阵一一对应,线性变换构成的线性空间和矩阵构成的线性空间同构,因此可以用矩阵来研究线性变换。问题是给定一个线性变换后,如何恰当地选择一组基,使某个矩阵和它对应。当然我们希望和线性变换对应的矩阵越简单越好。经过前面的学习,大家会发现对角矩阵是足够简单的。自然地,我们考虑如何选取一组恰当的基底,使线性变换和对角矩阵建立起对应关系。这就是研究矩阵对角化的理由。继续提问,是否每个线性变换都可以对角化呢?能否举例?可以对角化的线性变换要满足什么条件呢?回答。那么怎么对角化呢?不能够对角化的矩阵怎么办?准对角化。

二、改革教学内容

1.将解析几何融入到高等代数教学中

高等代数中有些概念、结论很抽象,对于初学者来讲是个很大的障碍,如向量组线性相关、向量组等价等。如果将解析几何与高等代数相结合,那么几何将给代数提供了直观模型,同时代数也给几何提供了研究方法。其中有关向量的内容、直线、平面,和线性代数结合是很自然的,对代数与几何的融汇,相互影响是有利的。例如,三维向量组α1,α2,α3 线性相关,不妨假设α1 可以由α2,α3线性表出,从几何角度看,实质就是α1在α2,α3所确定的平面上。又如几何中的二次曲线与二次曲面的分类,实际上就是实二次型的分类的几何背景。

2.加入高等代数的背景与应用的介绍

上好第一堂课非常重要。加入高等代数的背景介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中,我们在高等代数的第一节课先来介绍代数学的发展史,使学生对高等代数有一个粗略的认识。我们是这样介绍的:18世纪前的代数学主要研究中学阶段所学的初等代数。18世纪~19世纪关心的是怎么解方程。方程有两类:

一类是一个未知数的2次、3次等的高次方程,如:

anxn+…+a0=0

关心的问题是找根式解。根式解是指用加减乘除开方及系数来表的解。一元2次、3次、4次方程都有根式解。1824年,Abel证明了一元5次及5次以上的方程无根式解。1830年,Galois 给出方程能否根式求解的判别方法。至此方程求解告一段落。

另一类方程是多变量的、次数为1的线性方程组。中学学过2、3个变量的,这门课学习一般情况,n 个变量的。在研究过程中产生了一些新的概念,如行列式、矩阵(重要的数学分支,应用广)、向量空间等。1930年,范德瓦尔登的著作《代数学》是划时代的,是代数发展的里程碑。从这以后代数学研究的是代数运算系统,如群环域。研究对象不仅仅是数了,很抽象,当然也有稍微具体点的,如置换,矩阵等,主要研究它们的运算性质。

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笔者帮助学生解决了下面两个问题:高等代数有什么用? 为什么要学习高等代数?理由有如下几点:

(1)我校已实行学分制,高等代数共两个学期,8.5个学分,为了能拿到学位,必须学好高等代数,得到这个学分。

(2)作为师范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绝大部分同学去做中学教师,而高等代数对于中学数学有指导作用,比如多项式的因式分解理论。

(3)我们学院考研氛围浓厚,每年都有20%左右的学生考取研究生,只要你考数学专业,初试基本上都是要考高等代数的。

(4)高等代数在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经济学等学科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果要在这些行业中生存,学好高等代数是必须的。

3.加强数学软件在高等代数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高等代数课程应该注重与数学软件的结合。在高等代数教学中增加数学软件使用的实验课很有必要,特别是不完全按软件手册的方式介绍Matlab的各种用途,软件使用的介绍最好力求简单,不必讲得太多、太繁,最好围绕高等代数课程的教学内容来介绍如何使用Matlab。这有助于让学生学会如何应用数学软件以及用高等代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通过对一些具体问题的计算,也能帮助学生理解一些抽象的代数概念,拓宽学生的视野和培养学生应用代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线性方程组是高等代数的主要研究对象,但是高等代数中主要是讨论线性方程组有解的情况下解的结构。事实上,无解的线性方程组可以有最小二乘解(最优的近似解),这在实际问题中会经常遇到的, 例如由实验数据建立起来的方程组很可能无解。Matlab函数库中已有最小二乘解的算法。因此,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就介绍了如何利用Matlab求解线性方程组的最小二乘解。这样,既完备了线性方程组各种情况的处理方法,也对实用有利。

三、改革考试评价体系

高等代数课目前采用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的考评机制,但在实施中存在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平时成绩的评定上。设置平时成绩的目的,是为了起到督促学生学习的目的,但实际上,平时成绩主要根据出勤和作业来给分,这很难能达到目的,比如作业这一块,现在市面上教辅资料非常多,网上也很容易就能获得电子版的习题解答,好多同学为了应付老师,直接引用。

鉴于此,我们将尝试改进考评体系。对于平时成绩这一块,不能像以往只是根据出勤和作业来给分,将引入随堂测验和小论文。具体操作上,可以在每周的最后一次课,留一点时间,布置几个题目,考察学生这一周的学习情况,这种方式虽说会占用课堂教学时间,但是能真实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助于教师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做相应的调整。同时,也要在每章结束后,布置一个小论文,让学生可以查阅资料,与他人合作完成,如讲完矩阵这一章后,可以布置可逆矩阵的判定与性质这样的题目;学完二次型之后,布置二次型化标准形的意义与方法等。这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

期末考试应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执行,题目要覆盖大多数知识点,题型要多样化,难度要适中,不能一味地考虑及格率,最好实行教考分离。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数学系.高等代数(第四版)[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石永芳.以兴趣培养为主线提高高等代数教学质量[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01).

[3]黄述亮.提高高等代数教学质量研究[J].滁州学院学报,2011(02).

第7篇:提高教学质量措施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教学质量 提高措施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5.059

随着当前教育教学界相继推行的各种教育教学改革的措施的进一步发展,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一定的改进。具体来讲,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都有了一些新的变化。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的教学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比如,有些教师误解了正确师生关系的存在形式,对学生的学习缺乏引导,从而造成了学生学习的无序现状。又比如,有些教师在教学手法的运用上还不熟练,在对现代教学技巧的使用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诸如此类的教学问题还存在于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之中。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背景下,为了进一步提高和改善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可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措施加以改善。具体来讲,教师可以从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等多方面入手加以解决。

一、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确立正确的课堂教学理念

在实际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质量在得不到良好的提高和改善,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惯性思维的影响的。具体来讲,这些影响教师教学质量的传统的教学理念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教师的教学更加注重对知识的讲解和传授,二是教师的教学往往是以自己为课堂的中心的。其中教师以自己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理念是影响教师教学效果,引导教师教学理念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对这一教学理念的认识将直接影响到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如果长时间坚持“教师中心”的课堂教学理念,就容易造成教师居高临下的教学关系,这样学生也便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中,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的调动。

为此,教师需要与学生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以此来推动课堂教学质量的改善。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中指出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在这一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将自己和学生置于相同的位置上,也就是说,教师和学生处于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之中。在这种学习状态之下,学生才能够放松自己的身心,让自己能够在一个相对平和的状态下得到舒适的学习。同时,平等的师生关系还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教师鼓励学生发言和表达自己的观点、意见,这样学生就能够调动自身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而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的构建以及课堂氛围的构建都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调动。

二、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好备课环节的准备工作

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要想达到更好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还需要教师根据小学数学的新课程改革标准完善备课环节的工作。在以往的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很少有教师能够静下心来认真备课,有些教师甚至会为了减少教学中的步骤和环节,直接把备课环节省略掉。而一部分教师则直接拿别人的教学设计或者教案来为己所用。这样的教学行为间接反映出了教师不负责任的教学态度。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负责任的教学态度也将进一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为此,改变教师的备课态度,完善教师的备课环节,成为教师应当着手改善的重中之重。

具体来讲,在新课改的教学背景下,教师的备课环节主要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和备教学方法这三个方面的教学内容。无论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都有可能会造成教师在课堂授课中出现不可预设的教学问题。为此,教师在备教材的时候要详细了解新课程改革标准,包括小学数学的考试大纲、小学数学的课程教学目标等方面的内容。教师只有在充分了解和熟悉教学的相关要求和标准的前提下,才能够制定详细、合理的教学计划,安排合理的教学任务。学生也才能够获得系统、条理、有效的学习条件,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也才能够保持一个良好的秩序。

三、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正确、恰当地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

受到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的影响,很多教师的教学跟不上当前新课改背景下对教学方式所提出的新的教学要求。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一般采用传统的口头讲述的教学方式向学生单一地传授数学知识。这种教学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同时,这种教学方式将学生置于一个被动学习的地位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不到有效地提高和改善。为此,在新的课程教学形式下,教师要想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就需要注重对恰当的教学技术的使用。为此,教师可以采取现代多媒体的教学方式。通过课件展示或者视频播放等多种途径向学生展示更加直观的教学画面,同时,学生对小学数学中的一些知识的学习容易混淆,教师可以通过制定教学课件的形式,帮助学生整理出系统调理的知识框架,以此来帮助学生理清相关的知识点和知识内容。除此之外教师也先可以通过设置教学情景的方式,将数学知识的学习融入到具体的生活实践之中。比如,在讲解简单的加减法运算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布置一定的家庭作业,让学生通过去商店买东西的方式,运用学过的数学计算知识,将对简单数学运算的学习进行扎实地巩固。

第8篇:提高教学质量措施范文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必须要通过学习《货币银行学》课程.掌握必要的金融知识。文章总结了作者在《货币银行学》教学工作方面的经验和体会.通过分析教材选择的原则、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为提高教学质量作了一些有益的探讨。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金融业在我国宏观经济调控中的地位也日益重要。作为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有必要掌握基础性的金融理论知识,而《货币银行学》作为经济类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就是向学生讲授有关货币、信用、银行理论方面的知识,通过学习,为后续各专业课的掌握打下良好的基础。此课程具有专业性较强、涉及知识面广、与现实经济生活密切联系等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时,注重各个教学环节,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怎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尽快获得良好教学效果,确实不易。通过这五年的摸索与实践,得到一些经验和体会,诚与同龄人共勉。

一、根据教学要求,合理选用教材教材是教师组织教学的主要依据,教材的选择一定要合适,因此,在选择教材时应考虑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教材内容的先进性。教材内容应当反映本学科领域最新的发展现状,对于经济学类教材更是如此。随着西方金融理论研究的不断深人和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货币银行学》教材应尽可能选择最新出版的教材,将新的、先进的金融知识传授给学生。

(二)、教材内容体系的合理性。由于我国过去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因此,在有关经济理论的教材编写方面,一般是将资本主义部分与社会主义部分分开编著。例如,《货币银行学》只讲述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理论,而《社会主义金融理论》则介绍我国情况。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以及银行业逐渐与国际接轨,将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理论截然分开的教材体系显然已不适应当前教学需要。所以,在教材内容的编排上,二者结合程度的如何,也是选择教材的标准之一。

(三)、教材内容的难易性。教材内容一定要深浅结合,如果内容过易,没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就会觉得空洞乏味,调动不起他们的兴趣;而如果过难,学生学起来吃力,同样没有效果。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有意选择既有启发性,又有一定难度的内容,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主动、自觉的学习。目前,《货币银行学》的教材很多,各名牌大学都出版了自编教材,教师选择教材的自由度增大,有很大灵活性。根据两年的摸索与实践,目前采用的教材是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的,由夏德仁编著的《货币银行学》,该书内容较新颖,重点突出,并在介绍各种货币银行学原理、金融理论的同时,还讲述了近几年来中国金融业的一些改革情况,从教材使用效果看,还是比较理想的。

二、区分不同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货币银行学》课程内容庞杂,主要包括:货币理论,信用、利息理论,银行体系,商业银行经营,中央银行制度,通货膨胀理论,外汇理论,国际收支理论等,所需知识涉及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等。由于内容丰富而课时又有所压缩,单一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法,必然会造成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且知识点量大时,学生往往很难记住的现象。鉴于此,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一)、重点、难点内容,以教师精讲为主。对于货币银行学中的重、难点问题,宜采用教师精讲的方式。尽管这些年来,许多教育学者对这种传统型的教学方法提出了质疑,但是,就一些原理、概念、学证明等内容而言,采用此法是较适宜的。当然,要避免“填鸭式”、“满堂灌”的现象,采取一些配套教学手段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注重课前提问环节。课堂提问,使学生的思想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逼”他们快速回忆起前一节课相关内容,以有利于本次教学。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启发学生,引导他们的思路。比如,在讲授凯恩斯的货币传导机制:MsRIGNP的时候,就要启发学生,如果货币供应量Ms上升,利率是上升还是下降?为什么?利率下降,投资上升吗?投资增加,GNP如何变化?通过这种集体提问方式,使学生自己推导出作用原理。实践证明,通过这样的方式,同学们能够较快理解凯恩斯货币传导机制,效果较教师单一传授要好得多。

最后,还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经济学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它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通过学习《货币银行学》,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有关原理解释现实经济现象,同时,通过分析经济现象,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所以,讲课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运用实例。例如,在讲完中央银行的三大传统政策工具后,结合我国目前通货紧缩、总需求不足的宏观经济情况,向学生讲授了中国人民银行通过降低法定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在公开市场上收购债券来刺激经济的发展;再比如,在讲授商业银行资产业务时,结合了中国商业银行现在新开展的各种消费信贷业务。通过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一方面,避免了单纯讲授理论时的枯燥无味,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激发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的兴趣,使他们真正理解货币银行学中的有关理论,活学活用,而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的死记硬背。

(二)、学生已有所掌握的内容,采用教师、学生换位法。这种方法也就是以学生讲授为主。具体操作如下:(1)教师于下课前将讲授内容列出,引导学生准备。(2)给予充分准备时间,学生上台讲课。(3)讲完后,其他同学提问。(4)教师总结,点评。并对其中的难点重点给予正确解释。

教学实践中,我在讲述完凯恩斯和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后,布置了一道题目:凯恩斯理论和弗里德曼理论的区别与联系。规定下次上课时由学生主讲。一开始,没有人愿意上台,经过一番鼓励,一个平时成绩较优秀的同学主动走上讲台,有了这个开头,随后的气氛开始活跃起来,同学们也更加积极了,主讲之后的课堂提问也非常精彩。显而易见,这一方法的效果是明显的,它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通过“认真备课”,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当然,换位法的使用也要注意一些问题,比如,应选择学生有一定掌握基础的内容,或在以前相关课程中有所涉及,或已有过必要的讲授;另外,教师最后的总结必不可少,避免主讲学生中一些不正确的内容误导其他同学。

(三)、学生较易理解掌握的内容,采用讨论法。讨论法一般是由教师提出论题,学生围绕论题进行讨论,通过讨论,加深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相互启发并达成共识。讨论时,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7-8人为宜,教师在课堂内巡视,做辅导答疑,最后,教师要及时总结评价,并对问题进行概括小结。例如,在讲授“利率对经济的影响”一节时,我提前布置了讨论题:降息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要求学生课后找资料,下节课分组讨论。讨论时,各组成员就自己搜集的材料,分别展开讨论,我在巡视过程中,提示学生运用实证分析法,重点分析降息对我国就业、产出、储蓄的影响。在随后的各组发言中,小组代表运用相关理论,结合真实数据,得出了降息对我国宏观经济目前影响尚不明显的结论。通过讨论,加强了书本知识和实际的联系,也使学生敢于大胆提出自己的建议与看法,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

(四)、与热点问题相关的内容,采用学生提问法。由于教材受到编写、出版等时滞的影响,往往很难将最新的东西容纳进去,而我国的金融改革措施又不断推出,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不能仅仅满足于课本内容,应将最新的金融发展状况介绍给同学们,使学生获得最新的信息。例如,在讲完“金融市场”一章后,由于受多方因素所限,目前暂不能组织学生去银行、证券公司实地参观,为了有助于学生对该章内容的理解,我将《中国证券报》上的“货币市场”、“股票市场”、“资本市场”专版分别复印下来,人手一份,指导学生如何读懂金融类报刊,学会看股指、拆息以及金融专家写的评论文章。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自由提问,例如股指的计算,银行拆息的行情解读等。通过接触一些实践性强的热点问题,使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感觉,有助于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对此法很欢迎,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三、合理设计作业,提高学生科研能力

第9篇:提高教学质量措施范文

【关键词】校企合作;实践教学

高等职业教育走校企合作之路,强化实践育人,以突出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为主,已成为职业教育的鲜明特色。通过校企合作,如何将实践育人落实到实处,各高职院校都在进行积极的实践与尝试,本文结合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部级重点建设专业的发展实际,探讨做好校企合作实践育人环节的具体做法及成效。

我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2011年获批部级重点建设专业以来,学院在政策及硬件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专业以此为平台,解构与重构课程体系,明确突出了以强化实践教学为主的专业人才培养思路。

一、校企共建“校中厂”

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为依据,以培养职业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以满足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需求为前提,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努力做到“校内基地生产化、校外基地教学化”强化实践育人,创建融教学、生产、科研、经营、服务于一体的办学模式和运行机制,筑巢引凤与哈尔滨轴承制造有限公司合作共建股份制“校中厂”,建立股份制校企合作体制机制。

2012年学校投资,依托哈职院职教园区建设,在新征校园用地上修建标准工业厂房,引进哈轴合作建立股份制企业,哈轴以产品、设备、技术及资金入股,学校以土地、厂房和职教园区的优惠政策入股,建立集教学、生产、实训为一体的股份制机械加工有限责任公司“校中厂”及公司董事会,“校中厂”以哈轴加工设备、生产任务和技术力量为依托,在机群布置、生产环境、实习安排及管理、实训教材等方面进行合作。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校内教师与企业师傅共同“配对子”带学生实训,教师参与企业的产品开发,聘用企业人员与有企业经历的优秀毕业生作为指导教师,提高实习指导教师的知识结构,适应高职实践教学需要。在教学改革方面与企业共同开发实习指导书,结合生产实际,修改实训方案,采用分组小班进行实训。在“校中厂”中开辟独立区域作为一体化实训室,整合课程资源,专业课程集中在一体化实训室授课,实现学生与企业“零距离”接触。走一条“瞄准市场设专业、依托专业办企业、办好企业促专业、办强专业引产业”的创新强校之路。

二、构建顶岗实习网络平台,开展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高职院校面临着大量校外实习实训任务,指导老师缺乏、实习地点分散、企业生产任务不稳定、信息沟通不畅等问题困扰顶岗实习顺利开展。为确保实习质量和效果,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借助网络技术构建网络顶岗实习企业联络平台,以此平台为支撑点,打造校内外纵向联动的顶岗实习、就业、管理网络,开设网上论坛,反馈企业动向、用人需求、企业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等内容,为学生、教师、企业三方互动提供技术支持。不断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巩固同哈尔滨汽轮机有限公司、哈尔滨瑞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汽哈尔滨齿轮厂、哈尔滨轴承制造有限公司、哈尔滨第一工具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实习合作努力把实习基地变成就业基地。

三、筹建机械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站

技能鉴定站(所)是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设立的实施职业技能鉴定的场所,它是职业技能鉴定的基层组织,承担规定范围内的职业技能鉴定活动。包括:1)受理职业技能鉴定的申请,对申报人的资格条件进行审查,经鉴定指导中心核准后,签发准考证。2)组织申报人员按规定的时间、地点和方式进行考核或考评。3)协调鉴定过程中的有关事务。4)汇总鉴定成绩。5)向鉴定指导中心提供鉴定报告。6)协助鉴定指导中心办理证书手续。组建机制专业技能鉴定站实行政府指导下的社会化管理体制,即按照国家法律政策,在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领导下开展鉴定工作。

四、改建、扩建校内一体化实训室

两年内,完善机械类教学生产实训基地配套建设工作,完善4个专业基础类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室;扩建、新建11个机械类专业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室;新建5个生产型实训工段。购置先进的加工设备,扩大规模,加强与中德特种材料成型技术有限公司的深度合作,建成省内机械类专业职教共享、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实习实训基地。

五、模拟企业环境,强化实践安全教育

校内实训基地一方面按照工厂化、车间式的真实企业环境进行布局和设备选型,另一方面引进企业资金与设备,通过校企合作开发生产性实训项目,积极承担生产任务,参与对外技术服务,不断提高设备利用率。逐步实现校内车间、课堂一体化教学,最终实现“校内实训基地生产化”的职场氛围。同时,学生实践教学安全问题不容回避,不断增强学生安全意识教育,达到“无危则安”、“无损则全”的目标要求。

六、企业主导,实施多方评价措施

加大与企业的合作力度,与企业共同开展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工作,以满足学生、家长、企业的需求,为专业服务产业能力提高提供第一手科学数据。与行业企业共同探索人才培养的过程管理,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通过对学生五年跟踪调查,将毕业生就业率、专业对口率、起薪工资、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作为衡量指标,了解用人市场动态及毕业生工作情况。以此提高整个专业的办学水平和专业特色,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及全国装备制造业提供优质人力资源做出保障。

提高高职实践环节教学质量任重而道远,是摆在我们每一名高职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大课题。让我们一起努力,为充分发挥现有硬件功能,最大限度的满足教学与区域经济建设发展需要做出自己的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石丽敏.国外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分析与研究.《高等农业教育》,2006.12

[2]徐丽华.校企合作中企业参与制约因素与保障措施.《职业技术教育》,2008.1

作者简介

陈强(1972-),男,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

刘军(1977-),男,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讲师。

张玉兰(1967-),女,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