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声音的传播速度范文

声音的传播速度精选(九篇)

声音的传播速度

第1篇:声音的传播速度范文

声音在水中的传播约为每秒1500米。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是通过介质传播并能被人或动物听觉器官所感知的波动现象。最初发出振动的物体叫声源。声音以波的形式振动传播,声波通过任何物质传播形成的运动。声音作为一种波,频率在20赫兹~20000赫兹之间的声音是可以被人耳识别的。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

第2篇:声音的传播速度范文

例1 赵刚把耳朵贴在一根长铁管的一端,李明在铁管的另一端敲了一下,那么,赵刚听到的声音情况是:

A.响了一下,声音是从铁管中传来。

B.响了一下,声音是从空气中传来。

C.响了两下,声音是从铁管中传来。

D.响了两下,声音是从空气中传来。

讲解 题目考查的是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教材中明确告诉我们:声音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是5 200m/s,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由此可知,赵刚应该听到的两次声音,铁管传来的和空气传来的,而且,首先听到的是铁管传来的。从这道题目,我们还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固体比气体传声效果好。所以,我们只能选C。

在上面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把“长铁管”改为“装满水的铁管”,那么,根据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 500m/s,可以知道,赵刚将会听到三次声响,依次为铁管、水和空气传来的。

例2 关于声音,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不同频率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不同。

C.只要有声源,人耳就能听到声音。

D.声音的传播实际上是能量的传播。

讲解 这道题目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灵活性。(1)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是不同的。学生比较容易判别。(2)同学比较容易被B蒙蔽,我们要真正理解“在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这一结论。(3)C中忽略了声音传播需要物质这一必要条件了。(4)关于D,我们应该明确,声音是以声波的方式向四周传播的,声波是具有能量的。这样,这道题目选“D”就很肯定了。

例3 请设计一道简易实验,证明固体也能传播声音。要求写出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分析和结论。

提示 方法1:

(1)实验器材:大广口瓶、橡皮塞、小闹钟。

(2)实验步骤:

①把小闹钟调至响零状态,然后轻放到大广口瓶中,听小闹钟的铃声,要求能听到明显的铃声。

②用橡皮塞盖在大广口瓶瓶口上塞紧,要求不漏气。然后,再听小闹钟的铃声。

(3)实验分析与结论:

瓶内空气与瓶外空气完全被大广口瓶和橡皮塞隔离,如果此时仍能听到小闹钟的铃声,则可证明铃声是通过大广口瓶和橡皮塞传播出来的,即固体也能传播声音。

讲解 根据要求,在设计实验时,声音必须是通过固体来传播。一定要通过对比来区分声音在固体和气体(或液体)中传播渠道的不同。

教师还可以再提供实验器材:白纸、铅笔、长条桌,让学生模仿实验:

实验步骤:

①同学甲在长条桌的一端用铅笔在白纸上用力均匀地写“一”,同时,同学乙在桌子另一端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听甲在白纸上写“一”的声音,重复几次,都可清晰听到。

第3篇:声音的传播速度范文

在处理这个习题的时候,我像平时一样,给学生讲解:会听到两次敲打的声音,原因是:声音既可以在空气中传播又可以在固体(铁管)中传播,在铁管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快,因此第一次听到的声音是铁管中传播过来的,第二次听到的声音是空气中传播过来的。最后,还装模作样地对学生说:“同学们下课了可以亲自去试一试。”因为这些年的教学中都是这么处理的,也没出现过什么问题,很快就过去了,也没有在意。没想到的是,学生们下课后很快就去操场上,用双杆做了这个实验,很快就发现听到的事实和我讲的并不一样,就一起来找我,问:“为什么他们只能听到一个声音?”我一下就意识到了问题的所在,同时一个计划迅速在我的脑子里形成了。我安顿好来找我的学生:“同学们带着这个疑问来学习这一章,看看在不同的情景下,到底能听到几次敲打的声音,同时大家找一些我们身边能找到的铁管,来做这个实验,看看有多少情况。”

讨论一:会听到两次敲打的声音,原因是:声音既可以在空气中传播又可以在固体(铁管)中传播,在铁管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快,因此第一次听到的声音是铁管中传播过来的,第二次听到的声音是空气中传播过来的。

讨论二:会听到一次或两次敲打的声音,原因是:

1.当两个同样的声音先后传入人耳时,到达耳朵的时间要相差0.1s以上才能分清两声。

2.

根据上述资料,设铁管长至少为S时才能听到两个声音,有解得S=35.5 m

所以当铁管足够长时会听到两次敲打的声音,当铁管较短时会听到一次敲打的声音。

讨论三:会听到一次敲打的声音,原因是:声音的响度除了与声源的振幅有关,还与人耳到声源的距离有关。离声源越远声音越分散,人耳感觉到的声音响度越小。如果铁管太长从空气中传播过来的声音由于响度太小而无法听到。结果可能只能听见一次铁管中传播过来的声音。

讨论四:这道题目在具体的实验体验中,不一定就会出现以上三种效果。原因是在具体操作中要找到40米左右的长铁管并非容易,即使找到还要考虑实验的环境,噪音过大的环境会干扰我们要听的声音。

第4篇:声音的传播速度范文

广播电台的声音,能够传得很远。像陕北新华广播电台播音,香港和比香港更远的地方都能够听到。陕北离香港三千多里(天空的直线距离),声音怎样传去的呢?

广播电台有播音室,里面装置着播音的机器。声音先使空气波动,成为声波,声波振动话筒(又叫传声器,是播音机器的一部分),使播音机器里的电流发生变化,这种电流经过天线,就变成无线电波传布到空中去。

无线电波是电的波动。就像水波、声波一样,是一种物质的波动。无线电波传布的速度非常快,一秒钟在空中走三万万公尺。绕着地球走,一秒钟能绕七圈半。不过许多电台的电波,没有走到三万万公尺远,早就消失了。

世界上有成千成万的电台,空中有成千成万的电波,为什么收音的时候能只收到一个声音呢?原来每个无线电波都有一定的波长,波长是可以由架设电台的人选择的。播音机器里有一部分装置可以控制波长的长短。

什么叫做波长呢?打个比喻说,水波一起一伏,形成一个一个波浪,在水波的曲线上,在一个波浪的某一点(例如水波激起得最高的一点),到下山个波浪的同一点(例如下一个水波最高的一点),它们的距离,就叫做波长。

波长以公尺为单位,普通把十公尺到五十公尺叫做短波;五十公尺到二百公尺叫做中短波;二百公尺到三千公尸叫做中波;十公尺以下叫做超短波;三千公尺以上叫做长波。陕北广播电台有三个波长,四十公尺;三十一点九七公尺;四十九点二公尺;都是短波。短波要比中波和长波传得远。

前面说过,无线电波每秒钟走三万万公尺。这个速度,任何电波都是一样的。因此,每秒钟从天线放射出来的无线电波的数目(打个比喻说,就好像水波一起一伏算一个波),就和波长成反比例。这个数目叫做周率。波长愈长,周率愈低(数日愈小);波长愈短,周率愈高(数目愈大)。公式:

波长(公尺)=波速(300000000公尺)/周率

或波长(公尺)=300000(公尺)/千周

波速就是无线电波传布的速度,这个数字是固定不变的。因此,依上列公式,知道波长,就可以算出周率;知道周率,也可以算出波长。例如波长四十公尺,周率就是七、五00、000。广播电台的周率是很大的,为了计算方便,普通拿一千周率做单位,叫做千周;或者拿一百万周率做单位,叫做百万周。周率是七、五00、000周,说起来很不方便,普通都说作七五00千周,有些收音机的刻度盘,注有KC或MC字样,KC是千周kilecycle的缩写,MC是百万周Megaoyele的缩写。

收音机里有两个主要的东西是用来调节波长(或周率)的。一是线圈,一是储电器,线圈是用铜丝一圈一圈地绕圈在一个塑木(或瓷器料等)做的管子上做成的。一定圈数的线圈,只能收到一定范围波长的电波。储电器是两组金属片,互相平行地装在一起,一组固定不动,一组可以用旋轴来旋转。转动刻度盘,就转动了这根旋轴,储电器里的储电量(储蓄电的数量)就发生变化。一定的储电量只能收到一定波长的电波。把刻底盘转动到一定的地方,只能收听到一个电台的播音,基本原理就在这里。

刻度盘转动到一定的地方,比方说,转动到波长四十公尺(成七五00千周),那个波长四十公尺(或七五00千周)的无线电波,就通过收音机的天线,产生电流,收音机里的真空管(俗称灯泡)把电流放大和加强起来,就能使扬声器(收音机的喇叭筒或耳机)振动空气,发出声音。播音的过程是:声音振动话筒——播音机里电流变化——无线电波;收音的过程恰恰相反,无线电波——收音机里电流变化——扬声器振动而发出声音。收音机里电流的变化和播音时电流变化一样,收音机收到的声音也就和播音时发出来的一样。

第5篇:声音的传播速度范文

本节是“声的世界”的第一节,是全章的重点,是解释各种声现象的基础。教材首先安排了四幅与声音有关的图片把学生带到声音世界中,创造出声的情境;通过实验探究“声音产生”、“声音传播”,学生利用手边物品实验,分析归纳出声音产生的原因及传播条件,并应用这一结论解释自然和生活中的声现象。

二、学生情况分析

声音是学生最熟悉的现象,学生在生活中已积累了大量与声音有关的感性认识。尽管有这些经验,但对于“为什么会产生声音,人们为什么能听到声音?”大多数学生并不很清楚。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会用实验探究方法研究物理问题,并能用物理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感觉到物理就在身边。

三、设计意图及教学法分析

1.重视与生活实际问题联系

声现象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之一,但学生对声音的认识只限于感性层次,因此教材采用了大量的生活、生产中发声物体实例,将鲜活的物理现象呈现学生,通过介绍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例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为声音的产生埋下伏笔。

2.重视探究活动

初二学生刚接触“科学探究”方法,因此在进行“声音传播”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对声现象的感性认识,使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制订简单的实验设计――得出结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兴趣,加深学生对探究活动的认识。

3.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

在探究“声音的产生”活动中,激发学生就地取材,自己动手“制造”声音,并观察物体是怎样发声的。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即培养了他们积极主动性,又培养了他们发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声音是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通过实验分析知道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

(3)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同介质,传播速度不同。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及小组讨论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和传播的

(2)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合作研究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营造学生全部参与的学习氛围,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

(2)培养学生的合作、勇于探索意识,让他们体会到物理就在身边。

五、重点难点

声音是如何产生和传播的是本节重点,声音传播所需要的条件和声音的传播形式是本节的难点。

六、教具准备

闹钟、水槽、土电话、音叉、鼓、蜡烛、多媒体课件学具:学生自带的各种能发声的物体

七、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媒体播放引入:观看视频,我们生活在一个有声的世界里

学生在聆听和感受各种声音,观看放映的同时并思考,引导学生提出有关声音的一些疑问: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怎么传播等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

2.探究活动

(1)探究活动一: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学生实验:让学生利用桌上的器材,让他们发出声音,比比看,谁的方法多,谁的发声方法有创意?活动过程中要求学生体验:你是如何让物体发声的,并让学生根据初步实验观察和感受提出猜想和假设。

学生展示:音叉发声,引导学生利用悬挂静止的乒乓球将音叉振动放大。

探究进行实验,交流并总结实验结论:“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在实验探究中让学生感悟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并渗透转化法

(2)探究活动二: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多媒体展示:播放宇航员在太空交谈的动画。引导学生观看放映并猜想“声音在空气里可以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提出问题:那么声音是怎样向远处传播的呢?

学生讨论:利用桌面上的器材,进行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探究。

方案一:把两张课桌紧紧地挨在一起,一个同学轻敲一张桌面的一端,而另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另一张桌面的一端,可以清晰地听到击桌子的声音。

教师引导总结:说明声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

提问:雷声似乎没有什么东西把它传递来呀?

学生回答: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过来的。设计实验验证:

方案二:事先让学生每组准备一个真空杯子和一个一般杯子,和一个小闹铃。

将小闹铃直接放进杯子里能听到声音,当将杯盖慢慢拧上时,声音变小最后没有了声音。

方案三:而将小闹钟放进一般杯子里时,却能继续听到声音。

学生讨论交流得出结论:空气能传声,真空不能传声,固体也能传声。

提出问题:我们已经知道固体和气体都可以传声了,那声能在液体中传播吗?

学生讨论,利用桌面上的器材设计实验:把正在响的闹钟用塑料袋包住,放进水中,听声音的情况。

学生分析交流得出结论:声在液体中也能传播。

总结: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做传声的介质;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

利用多媒体展示,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大胆猜想。让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突破难点。

3.自学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声波和声速

(1)学生通过阅读总结:声音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2)声速

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上的“一些介质中的声速”,学生积极思考并发现许多规律,比如:声音在固体、液体中传播的比空气中快;声音的传播速度还与温度有关。

通过自主学习,学生对声音的传播情况有了更深入的认知,锻炼了他们的观察对比、概括总结的学习技能。

4.作业设计:小结本课主要内容布置作业书16页:1-5

5.板书设计: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

①声音靠固体、液体、气体介质传播

②真空不能传声

八、课后反思

第6篇:声音的传播速度范文

第三章第一节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答案

1、振动

2、气体液体固体真空

3、340m/s

4、振动空气

5、物体振动液体

6、振动固体

7、振动固体

8、固体(大地)可以传声(或大地的传声效果比空气好;声音在大地中的传播比空气快)

9、声音传播的速度比光传播的速度慢得多

10、680

11、D

12、C

13、D

14、D

15、D

16、蜡烛的火焰随着橡皮膜的振动一超振动

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声音具有能量)

17、(1)金属线的传声效果比棉线好

(2)人手阻挡了声波在线上的传递

(3)声波(的能量)被松弛的线消耗了

18、两次声音,第一次是铁管传播的,

第二次是空气传播的

第三章第二节声音的特性答案

1、音调

2、响度音调音色

3、振动幅度振动幅度

距离(远近)分散程度

4、高低振动频率音调

5、响度

6、乐音规律让人心烦

7、音调振动频率响度振动幅度

8、传播接收

9、振动音色

10、振动音调

11、物体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就越高

12、音调

13、音调音色

14、响度音色

15、低

16A20C

17B21C

18B22A

19A

23、(1)D、E

(2)③①②④

(3)控制变量法

第三章第三节超声与次声答案

1、20~20000Hz

20000Hz20Hz

2、穿透破坏

3、次

4、超声波声呐(超声雷达)

5、20次声次声

6、C

7、D

8、D

9、B

10、D

11、蜜蜂的翅膀振动频率高于20Hz,在人的听觉范围以内;

而蝴蝶的翅膀振动频率低于20Hz,属于次声波,不在人的听觉范围以内

第7篇:声音的传播速度范文

1. 主要概念和公式

(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声音可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但是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一般情况下,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液体中次之,空气中传播最慢,声速还与温度有关,即使在同一种介质中,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声速也是不相同的. 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2) 声音的三要素

响度表示声音的强弱,由声源振动的振幅决定;音调表示声音的高低,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声音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音色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决定,音色不同,声音的波形不同.

(3) 噪声

噪声通常是指那些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它的波形杂乱无章. 从环保的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即“人们不需要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例如,在休息时,即使是美妙的音乐也是噪声.

噪声轻则影响人的睡眠、休息、学习和工作,重则使人神经衰弱,甚至引起心脏病和高血压.

噪声的控制: 控制噪声的声源(改变、减少或停止声源的振动) ;阻断噪声的传播(隔声、吸声如植树造林等) ;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戴护耳器如耳罩、耳塞、头盔等) .

2. 基本物理方法

(1) 科学推理法: 课本在研究介质传播声音而设计的实验中,手机发出的声音开始通过空气传声效果好,空气稀薄时传声效果差,推理到真空不能传播声音,这里的探究实验中合理应用了科学推理.

(2) 转换法: 鼓面的振动同学们不容易观察到,实验中在鼓面上放些碎纸片,因此我们说因碎纸片在振动而推知鼓面在振动. 这种将不容易直接观察的细微现象,通过某种方式转化成直观、形象的现象表现出来,这种转换思想也是常用的一种方法.

3. 易错易混的问题

(1) 认为振动都是人的肉眼能直接观察到的

不少同学只认识到明显的振动,即肉眼观察到的振动,如钢尺的振动、音叉的振动和音箱喇叭的振动等. 说这些振动明显,其实是其振幅大,易于观察. 但是也有很多振动,因为其振幅太小或时间短,不易被肉眼直接观察,如敲击桌面时的振动、气球爆炸时的振动等,对这些振动可以根据其发出的声音的特点推断它的存在;朋友与你讲话交流,你并没有看到声带的振动,是因为你根本不可能看到声带的振动.

(2) 声音随声源停止振动而消失

用手按住音叉,音叉不振动了,声音没有了;用手按住锣面,锣面不振动了,声音也没有了. 其实,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应理解为振动停止后,停止发出声波,而已传递出去的声波仍会在介质中传播. 如人对着正前方的山崖(或高大的建筑物) 喊一声,经过一段时间,还能听到被反射回来的声音;成语“余音绕梁”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3) 声音响度大,音调就高;音调高,响度也就大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用字表达不准确,“高”、“低”含义不是唯一的,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 例如,合唱时有人说“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或“那么低的音我唱不出来”,这里的“高”、“低”指的是音调;而“引吭高歌”、“低声细语”里的“高”、“低”指的是响度. 科学用语要求清楚明确、含义唯一. 声音的“高”、“低”只用来描述音调,而音调由频率决定;声音的“大”、“小”只用来描述响度,而响度由振幅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决定. 驴叫声和蚊子嗡嗡声相比较,驴叫声响度大,音调却低,而蚊子嗡嗡声响度小,音调却高.

(5) 有振动未必就一定有声音

不是所有的振动都会发出声音. 主要原因有三点: 一是有无声音是由人的听觉器官――耳朵决定的,由于生理机制原因,人耳能听到的声波频率范围一般在20~20000Hz范围内,在此范围以外的声波――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耳是无法感觉得到的,也就是说听不到声音;二是声音靠介质传播,若在真空中振动铃,人耳是不会听到声音的;三是响度足以能引起人耳鼓膜的振动. 以上分析换个角度说: 人能听到声音需要同时满足四个条件,一是有声波到达人耳;二是人的听觉系统不出现故障;三是到达人耳的声波要达到一定的强度;四是声音的频率在某一范围内.

二 考点聚集

1. 命题趋势

近年来对声现象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怎样防治噪声、超声波(次声波) 的应用、乐音的特征等内容上,其中噪声污染、超声波及次声波是新课标考试的热点,值得关注.

在今后的中考中,考试的题目仍然会以基础性较强、难度不大的题目为主. 环境保护等社会热点问题会集中体现在如何减弱(控制) 、防治“噪声污染”等方面. 如2006年江苏淮安的中考试题把城市高架道路的两侧设有透明板墙与防止噪声污染结合起来 ;实验探究题越来越受到命题专家的青睐,如2006年江苏南通第13题考查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而且把物理方法列入考试范围,比如控制变量法、实验观察法、转换法、推理法等;创新试题有所增加,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是人类进步的加速器,近两年来中考特别注重这一点,需要突破常规思维进行创新,这样不但考查物理知识,同时向同学们传递了创新的方法,希望引起同学们的注意.

2. 典题解析

题 1 除夕夜,热闹的春节文娱晚会进行到午夜时,大家都会等待新年的第一声钟响,在人们敲响大钟后,有同学发现,虽然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大钟仍“余音不止”,其原因是() .

A. 一定是大钟的回声

B. 有余音说明大钟仍在振动

C. 是人的听觉“延长”了时间

D. 大钟虽已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

解析 根据声音产生的条件可知,有声音发出,则物体一定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随之停止. 题目中“余音未止”说明钟一直在发声. 回声是声音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而形成的,其效果与余声不同,听觉延长只是主观臆测,空气只能传播钟声,而不能产生钟声. 答案选B.

点评 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不能叙述为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因为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而原来发出的声音仍然可继续存在并传播.

题 2 如图1所示,两个中学生用细棉线连接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对该实验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 用“土电话”通话,表明固体能够传声

B. 用金属丝代替棉线听到的声音就大些,是因为金属丝振动得快

C. 听到声音就能分辨出是谁,是根据音色不同

D. 实验时若不张紧棉线,对方就听不到由“土电话”传来的声音

解析 在用“土电话”通话时,图1中听者的右耳会听到由“土电话”传来的声音,说明固体(细棉线、纸杯) 能够传声,故选项A的说法是正确的;用金属丝代替棉线听到的声音就大些,是因为金属传声的能力比细棉线强,而不是因为金属丝振动得快,故选项B错误; 不同的人发出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我们根据不同的音色,能区分是谁发出的声音,故选项C正确;实验时若不张紧棉线,话筒方说出的声音无法通过线的振动传到听筒方,也就是说对方就听不到由“土电话”传来的声音,故选项D正确. 所以应该选B.

点评 同学们对“土电话”并不陌生,甚至很多同学曾制作过. 试题考查的是最基本的物理知识,是中考经常考查的内容,试题呈现了一个真实的生活情景,将所要考查的知识融于具体的活动情境中这也引导同学们要勤动手、善动脑.

题 3 2006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从《星光大道》走出来的农民歌手阿宝,以其金属般的嗓音、极其罕见的高音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一位专家在评价阿宝的演唱时说:“你的歌曲唱得很有味道,能唱到两个high C,比世界著名的三大男高音之一的帕瓦罗蒂还高出整整八度.”其中“金属般”和“两个high C”描述的是声音的和.

解析 乐音的三要素是音调、音色和响度,演员在演唱时声音通过话筒传到机器放大后播放,这其中改变的是响度,而保持原有的音调和音色不变. 阿宝金属般的、极具穿透力的声音,描述的是与众不同的音色,而“两个high C”描述的是声音的音调. 正确应填: 音色、音调.

点评 有关响度、音调和音色在中考中也是出现频率较高的知识点,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三者之间的区别: 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它是由声源振幅决定;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它是由声源振动频率决定;音色是由物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也就是决定于自身.

题 4 我们看到闪电之后5s,听到了雷声,请问发生雷电的区域大约离我们有多远?

解析 一次雷电过程中,闪电和雷声是同时发生的,但是由于闪电是以光的速度传播的,非常快,而雷声是以声音的速度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相对于光的速度很慢很慢.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光从有限的距离传过来到达我们的眼睛不需要时间,所以我们就认为看到闪电之后声音才开始传播过来(实际上是同时传播的,只不过在我们看到闪电的时候,声音传播的路程可以忽略) . 即这5s是声音从雷电发生区域传播到我们的耳朵所用的时间.

s=vt=340m/s × 5s=1700m.

点评 这里要注意一个问题,如果涉及到回声的话,要考虑声音所走过的路程是实际距离的两倍. 比如利用声呐探测水中鱼群的位置,声音从发出到回传被接收到,实际走过的路程是距离的两倍.

题 5 在一些城市的繁华街道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种装置(如图2所示) ,请问它是什么装置?下面表格中列出了一些声音的分贝数和人的感觉,结合表中内容,从图中你看出了什么问题?应该采取哪些具体措施?(答出一条即可)

解析 图中的装置是噪声显示牌或噪声检测、监测或显示装置(仪器或设备) .

从图中可以看出噪声达到90dB,已影响人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会影响听力,并引起多种疾病. 具体措施: 机动车严禁在市区高声鸣笛;在道路两旁植树;安装隔声板;临近路旁生活的居民在车辆高峰期应关闭门窗;戴上防噪声的耳塞等.

点评 课程标准要求我们不但要学好科学知识,还要关注社会,因此很多社会的热点问题(环境问题、能源问题等) 成了中考命题的热点,我们一定要予以重视.

题 6 超声波是人耳听不见的声音,但它有广泛的应用. 在下列设备中,利用超声波工作的是() .

A. 验钞机 B. 微波炉

C. 电视遥控器 D. 潜艇上的声呐系统

解析 验钞机是利用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在紫外线的照射下能够发光的原理制成的;微波炉应用的是电磁波中的微波使食物中的水分子剧烈运动,振动中,分子与分子互相摩擦,产生很多内能使温度升高从而快速将食物煮熟的原理制成的;电视遥控器应用的是红外线使被照射物体发热的原理制成的;声呐应用的是超声波定向性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等特点制成的,利用它发出的超声波碰到水下物体反射形成的回波来发现潜艇、鱼群等水下目标,还可以测位置. 应选D.

点评 这道题要求同学们对多方面的科技知识有所了解,作为考试,一般同学能够凭借记忆作出正确答案,但是作为平常学习,除了要搞清所有基本知识点,还要认真阅读、理解课本中的“生活・物理・社会”及章后的“信息库”. 希望大家做个有心人,学会关注科学、技术、社会,如温室效应、热岛效应、以声消声、光污染、喷雾治伤、人工降雨、火箭、 卫星等,平时学习时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三 创新试题

1. 请你想象一下,如果“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变为0.1m/s”,小华看到前方小李正在步行前进,于是一边奔跑一边对着小李大声喊道:“小――李――,快――停――下. ”此时发生的情况是() .

A. 和正常时一样

B. 小李什么也听不到

C. 小华先追上小李,然后听到“小――李――,快――停――下”

D. 小华先追上小李,然后听到“下――停――快,――李――小”

2. 阅读与探究

小明在家中听音响时,忽然想到课本上说声音能使空气形成疏密相间的波动并以此将声音传到远方. 小明想:“声音的这种波动我为什么看不见?这种说法到底对不对呢?”

小明想了一会儿,起身找来一个小碟、一段铁丝和一勺洗衣粉. 小明将洗衣粉倒入碟子中,加水溶解: 然后将铁丝弯成一个带把的铁圈,将铁圈放在水中,使铁圈附上一层薄膜. 小明将铁圈放在音响的喇叭前,打开音箱. 这时,他发现,薄膜随着声音不断的在发生变化,如图3所示.

小明对实验进行了分析,获得了结论.

请你回答以下问题:

(1) 小华通过实验可以获得什么样的结论?

(2) 小华的研究大致上经历了什么样的探究过程?

(3) 小华在实验的过程中成功运用了什么物理学的探究方法?

3. 小明自己制作了一个哨子,如图4所示.

在筷子上缠一些棉花,做成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 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声. 这哨声是由管内空气柱产生的. 上下推拉活塞,可以改变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

第8篇:声音的传播速度范文

1.宇航员在飞船舱外工作时,他们之间的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而在飞船舱内却可以直接对话,其原因是( )

A.太空中噪声太大 B.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

C.用通讯设备对话更方便 D.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

2.我们生活在—个充满声音的世界中,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声音是一种波,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

D.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是指它的音调很高

3.有一根很长的空心钢管,甲同学在一端敲打钢管一下,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可以听到( )

A.一次声音 B.两次声音 C.三次声音 D.四次声音

4.关于扩音机的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改变响度 B.改变音调 C.改变音色 D.减小声音的分散

5.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dou(1)” “ruai(2)” “mi(3)” “fa(4)”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 )

A.丙、乙、甲、丁 B.乙、丙、甲、丁

C.甲、乙、丙、丁 D.丁、丙、乙、甲

6.初次用收录机把自己的歌声录下,再播放自己录制的磁带的声音 好象不是自己的声音,其原因是( )

A.收录机质量不太好,录制的声音失真

B.歌声经录制后转化为电信号,放磁带时是电信号转化为声音

C.平时人们听见自己的声音主要是通过骨骼将声带发出的声音传到内耳的,他与经空气传过来的声音有差别

D.录放磁带时,转速不一致

7.有一种电子牙刷,如图所示,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关于电子牙刷,正确的说法是( )

A.刷牙时,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C.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8.如图所示,兰兰做有关声现象的实验时,将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贴近面颊, 目的是为了( )

A.感受发声音叉的振动 B.体验发声音叉的温度

C.估算发声音叉的质量 D.判断声音的传播速度

9.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灾害。在抗震救灾中,广播里传来“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的亲切话语,我们能够清楚地辨别出这是温家宝总理的声音,这应用了声音的哪种特性?(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新-课-标-第-一-网

10.一种新型保险柜安装有声纹锁,只有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才能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锁。这种声纹锁辨别主人声音的依据是(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声速

11.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水位的高低,因为( )

A.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升高 B.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降

C.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音响越来越大 D.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音响越来越小

12.下列操作中,能改变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调的是( )

A.用力拨动琴弦 B.给二胡的弦上涂一些松香

C. 用力敲打鼓 D.转动小提琴的旋钮调节弦的松紧程度

13.为了使学生在教室上课时免受周围环境噪声干扰,下面的措施中合理有效的是( )

A.教室内保持安静,不讲话 B.在教室周围植树

C.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耳罩 D.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14.噪声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成为社会公害。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

A.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 B.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

C.清除城市垃圾,保持环境整洁 D.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

15. 百米赛跑时,终点的计时裁判员正确的计时方法是( )

A.听到发令员的枪声开始计时 B.看到发令员的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

C.听到发令员的最后一声口令开始计时

D.看到最先起跑的运动员起跑开始计时

二、填空题(共10小题,每空1分,计20分.)

16.小明在表演二胡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 而发声;小明右手拉弓,左手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17.由于________效应,人们可以准确地判断声音传来的方位,而且听到的声音是 的。

18.比较牛和蚊子的叫声,________的叫声音调较高,________的叫声响度大。

19.渔民可以利用电子发声器把鱼吸引到网里来,表明 能传声;“土电话”表明 能传声。

20.医生给孕妇做B超,说明声波能够传递 ;医生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够传递 。

21.声速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______有关,15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_____ m/s。

22.现代城市里常常在主要街道上设置噪声监测设备.若某一时刻该装置的显示屏显示90的数据,这个数据的单位是______ ;当附近没有汽车或摩托车驶过时,显示屏上的数据将 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

23.右图中甲、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

从图形可知:图 是噪声的波形图,

图 是乐音的波形图。

24.在控制噪声的措施方面,有些地方可以看到如上图(24)所示的标牌,

这主要是在 减弱噪声;教室外有声音干扰时,关上门窗是为了在 减弱噪声。

25. 在屋子里说话比旷野里听起来响亮,这是因为________使原声得到加强的缘故。电视台的录音棚里的吸音壁上有许多楔形物体,是为了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6小题,第26~27小题各4分,第28~29小题各5分,第30~31小题各6分,计30分.)

26.如图所示,用牙轻轻咬住铅笔上端,用手指轻敲笔下端,注意听这个敲击声,然后张开嘴使牙齿不接触铅笔,手指用与前同样的力轻敲铅笔下端,比较这两次听到的声音,区别:

(1)这两次声音的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不同(选填:音调、响度、音色);

(2)通过这一实验,你认为你从中知道了什么,答:

27.在图中,小明与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l0m间的通话,这表明 。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现象表明: 。

(3)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线上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

(4)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驰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

28.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挂在线上的小球,会发现小球 ,这个现象表明 ,如果将这个实验拿到月球表面上去做,你会观察到什么现象 ,在上述实验中小球起什么作用 ,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之间如何对话的 。

29.在做真空是否传声的实验中,先让电铃发声并放入玻璃罩内,再 ,发现电铃的声音将逐渐 ,(填“变大”或“变小”),然后把空气 ,会发现声音将逐渐 ,(填“变大”或“变小”),这个实验用到一种物理方法是 。

30.在生活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现象一: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现象二:闪电和雷声几乎同时产生。请你用所学的知识猜想形成这两种现象的原因并说出猜想的依据。

31.利用一根薄钢尺和桌子,请你设计下列两个小实验,并简要说明实验步骤。

(1)验证声音响度的大小与发声体振动的振幅有关。

(2)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你猜想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是: 。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四、应用实践题(共3小题,第32小题6分,第33~34小题各7分,计20分.)

32.初二(6)班某同学在调查教室内的噪声情况时记录如下:

时间:03年10月10日12:00,地点:初二(6)教室

①小红等几位同学在收看江苏文艺频道播放的音乐欣赏 ②小黄在看课外书籍

③小马在讲台前拍球 ④还有几位同学围坐在一起大声争论着问题

(1)根据该同学的记录,对于小黄而言,噪声有 。(填序号)

对于小红而言噪声有 。(填序号)

(2)以该同学的记录为背景,请你对控制教室内噪声提出建议或方案(不少于二条)

33.某雷雨天的晚上,玉红同学看到闪电5 s后听到了雷声,打雷的地方距她多远?(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以340m/s计算)

34.科学家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 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深度是多少米? (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1500 m/s) 科学家发现这种方法是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的距离的,其原因是什么?

第二章 《声现象》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A B A A C D A C B A D B C B

二、填空题

16、振动,音调;17、双耳,立体;18、蚊子,牛;19、液体,固体;

20、信息,能量;21、温度,340;22、dB,减小;23、乙,甲;

24、声源处,传播过程中;25、回声,减弱回声。

三、实验探究题

26题:(1) 响度 (2)固体传声比气体传声效果好

27题:(1)棉线(固体)能传声 (2)细金属丝比棉线传声效果更好 (3)手捏住线

时,阻碍了振动在棉线上的传播 (4)不能

28题:多次被弹开,振动可以发声,只看到小球多次被弹开但听不到音叉振动发出的声音,将音叉振动时的微小形变放大,通过打手势、无线电等方式。

29题: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变小,又逐渐地通人玻璃罩内,变大,推理法。

30题:现象一:可能是雷电发生处距离人比较远,依据:光速远大于声速,光先到达人眼

现象二:可能是雷电发生处距离人比很近,依据:光速虽远大于声速,但由于雷电发生处距离人比很近,声音传到人耳的时间也很短,因而人感觉闪电和雷声几乎同时产生。

31题:(1)将钢尺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固定振动部分的尺长一定,用大小不同的力使尺

子振动,观察尺子振动的幅度,比较两次的听觉得出结论。

(2)振动的快慢 改变振动部分的长度,控制使尺子振动的幅度一定,观察尺子振动的快慢,比较两次的听觉得出结论。

四、应用实践题

32题:(1)①③④,③④

(2)不能在教室内打球,不能在教室内高声喧哗等(答案只要合理就可以)

第9篇:声音的传播速度范文

知识目标:

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

2.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不同介质传播声音的速度不同

3.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4.常识性了解回声和利用回声可以加强原声、测量距离.

能力目标:

通过实验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本节的学习,体会从实验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本节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爱好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声音的发生和传播;(2)发声体在振动;(3)声音靠介质传播;(4)回声.

教材从声音是我们了解四周事物的重要渠道出发,提出声音是怎样发生和传播的问题,点明了这节知识的中心.为阐明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材安排了用音叉弹起泡沫塑料球用来说明“发声体在振动”的实验,同时安排了学生自己动手的实验.由实验得出结论后,又列举了人、鸟等发声器官发声时都在振动的事例,既加深对实验结论的印象,又扩展学生的知识.

教材中通过课本图3-2音叉的实验说明声音靠空气可以传播,为了解释此现象,教材类比石块激起水波讲了振动在空气中激起声波,让学生对波动这种运动形式有个初步印象.而后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来讲解液体、固体能够传声,告诉学生“真空不能传声”,教材中没有选用真空铃的实验.

对声音的发声和传播有了基本熟悉之后,简介了回声现象,教材最后通过“想想议议”再次激发出学生探索的欲望.

教法建议

1.本节为声现象的第一节课,简要简述声音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是十分必要的.

可以从声音是我们了解四周事物的重要渠道和声现象在技术声的应用(如超声波探伤等)两个方面加以阐述.也可简介几个奇妙的声现象(如回声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和热情.

2.本节是典型的现象教学,应以实验为主.

声音是最常见,最普遍的现象.对声音,学生有比较丰富的感性熟悉.但仍要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它是不能用其他任何教学手段所能代替的(包括现代化教学手段,计算机辅助教学不能替代实验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分析、判定、归纳),同时还要注重让学生参与实验,能动手时尽量让他们动手.

3.对物理现象的观察要分层次进行.

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应分层次进行,首先引导学生观察最常见、最简单的发声现象,然后让学生观察不常见的物理实验,最后引导学生思考平时熟悉但又不曾认真观察过的发声物体是否在振动并用实验加以验证,从而概括出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这样既能揭示现象的本质,又能引起学生的爱好.

4.利用回声现象及应用,既调动学生情趣又巩固前一章简单运动的知识.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教学难点: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教学中如何使学生把握学习物理的方法,如何渗透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如何开发非智力因素,在启蒙教育的初二物理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爱好.

教学工具:音叉、共鸣箱、铁架台、塑料小球、彩纸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先用收音机播放一段音乐,大家听到了美妙动听的音乐声.

师:声音与我们生活和生产劳动有密切的联系,本节课学习声音是怎样发生的?又是怎样传到我们耳朵里的?

新课教学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

教学方法:由学生对发声现象的观察,概括出上述结论.

供老师参考选择的实验如下:

用音叉和乒乓球演示

如图3-1-1,将没有敲响的音叉靠近并接触乒乓球,球不弹起.敲响音叉,缓慢移近并接触乒乓球,叉股将悬吊在铁架台上的乒乓球弹开,如图3-1-2.同时我们的耳朵听见音叉发出的声音.通过前后实验对比,引导学生思考乒乓球在什么情况下弹起?总结结论.

触摸喉头

让学生用手摸着喉头部分,分别体会不说话和说话时手的感觉,熟悉人发声时,声带在振动.

用碎纸屑和收音机演示(纸盆外露,上放碎纸屑)

请同学观察播放音乐前后,碎纸屑在纸盆上的情况.

用纸人和少先队队鼓演示

用彩纸做成高约10cm的纸人,放在少先队队鼓上,敲响队鼓,观察彩色纸人在跳动,如同少女翩翩起舞.纸人的跳动是敲鼓时,鼓皮振动,鼓皮由于振动发出声音.用手按住鼓皮,鼓皮停止振动,纸人停止跳动,声音也没有了.

用音叉和水演示(可视范围小,若有实物投影仪则可选用)

分别观察不敲击和敲击音叉,把音叉放入水中时,是否溅起水花.

注重:每个实验都应对比观察,由学生总结得出结论: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简介:鸟、蟋蟀和其他一些昆虫发声也是由于振动,提高学生学习爱好.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

教学方法:由实验现象概括归纳得出结论.

可共选择的实验:

演示:如图3-1-3所示,

左边音叉被敲响,右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生将小球弹起.启发学生说出右边音叉的发生是靠空气传播的.

解释此实验:用石块激起水波类比振动在空气中激发声波.(可看书图3-4解释,也可做成课件)

叉股振动——压缩四周空气振动——空气发生疏密变化——形成声波——向远处传播.

敲击一次音叉,将叉股放入水中,跟没有放入水中时比较声音有什么不同.表明:液体也能传播声音.

学生随堂实验:两人一组,一位同学把耳朵贴在桌上,另一位同学在同一张桌子离耳朵较远的地方轻敲桌子,耳朵可清楚的听见敲桌声,然后两人互换.

“土电话”表明:固体也能传播声音.

真空罩演示真空不能传声.简介:月球上宇航员用无线电设备通话

结论:气体、液体、固体物质都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

声速:

引导学生回忆电视电影中看过的情景,讲解“伏地听声”的故事:人耳可伏在荒野的地上听到远处的马啼声,人耳可伏在铁轨上听到远处的火车轰鸣声.问题: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引入声速的概念,并能表明在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

固体物质中的声速最大,其次是液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小.不同物质传播声音的速度不同.

空气中:(15°C)340m/s

回声

引导学生展现已有感性熟悉:对着高山喊话,在大礼堂中大声讲话等出现回声现象.

提出问题:

为什么有时能听见回声,有时又听不见呢?

听到回声的条件是什么?离障碍物至少要多远?

为什么在屋里讲话比在操场上讲话听起来响亮?

回声是否能应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你知道哪些?

结论:听到回声的条件是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

回声可以加强原声,可以测量距离.

通过想想议议中的问题思考物力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

简介:回音壁、三音石、圆丘等建筑,扩展知识,激发爱好,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总结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不同介质传播声音的速度不同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利用回声可以加强原声、测量距离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

【组织形式】个人或自由结组

【活动目的】

自古以来,人们就对有关声音的现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展至今,声学已是非常活跃的学科,它广泛涉及到建筑、音乐、心理、医学、地球、大气、海洋、工程技术等很多领域,形成的交叉学科多达二十几个.通过调查,了解其中的几个方面.

【活动流程】

制订计划;查阅和收集相关的材料;综合分析材料;写出论文;与其他组交流.

【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