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假日经济论文范文

假日经济论文精选(九篇)

假日经济论文

第1篇:假日经济论文范文

摘要本文在借鉴各个参考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假日经济的内涵和特征进行论述以及假日经济的产生条件、研究目的和国内经济的发展状况进行研究。通过对中国各个省市假日经济的发展和各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状况进行评价和比较,得出假日经济的发展与国民生产总值密切相关以及发展假日经济可以缩短地区间经济差距的结论。

关键词假日经济国民生产总值发展潜力

一、假日经济的内涵

(一)假日经济的内涵

假日经济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人们可支配收入达到一定水平时,随着带薪假期的增加,导致人们假日集中消费的一种经济现象。鉴于假日经济包含所有节假日的消费行为,所以假日经济含义应为:所有节假日期间由于各种资源的配置、供给和需求所引发的经济行为。通俗地说,就是大众利用节假日集中进行购物、休闲、旅游、健身、和闲暇等消费,从而带动供给增加,市场繁荣、经济发展的一种综合性经济模式。假日经济作为一种节假日特有的经济现象,与常规经济形态相比,具有自身的特性,分别为集中性和消费性。

(二)我国假日经济发展现状

我国假日经济经过近十余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以假日旅游为龙头地位,以旅游、餐饮、零售、娱乐休闲等一系列消费为主要特征的发展现状。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假日出游盛行

曾几何时,旅游在中国人眼中曾经奢侈的事,但是随着生活物质条件的改善,节假日逐渐地也为人们提供了出行旅游的机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在假日经济的众多产业中,旅游业一直占据着主导的地位。

2.购买力迅速扩大

每逢重大节假日,全国的各大城市几乎所有的商业街、大商场都会出现人流如潮、疯狂购买的场面。为了取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商家大做营销文章,大打“价格牌”、“服务牌”,极大地吸引了人们的购买欲望。

3.假日文化活动活跃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单纯以观光、度假为内容的旅游活动正逐步渐向文化、知识层转变。人们越来越希望了解旅游地的风土文化,以民俗风情为内容的活动越来越受到欢迎。

二、假日经济与国内生产总值分析

(一)问题概要

我们以假日经济的典范旅游业为例,根据国际经验知道,当一个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 800~1000 美元

时,居民将普遍产生国内旅游动机;而达到 4000 美元以上时,产生出国旅游动机;当超过 10000 美元时,将会产生洲际旅游动机。那么,按照国际惯例,中国国内居民普遍产生了国内旅游的需求。

(二)格兰杰因果检验

为了证明,对中国 1999-2009 年人均 GDP 和国内旅游收入数据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回归分析,数据来自《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人均 GDP 的单位是元,国内旅游收入的单位是亿元),分析结果见下表

由表1可知,人均 GDP 是旅游收入增长的原因,即随着人均 GDP 的增长,人们的旅游花费将增加;但是旅游花费的增加在滞后一阶的条件下不是人均GDP增长的原因,它们之间不存在双向因果关系。

(三)回归分析

人均 GDP 变化引起旅游收入变化量的多少,进一步做回归分析可得:

回归方程的拟合度很高,F统计量通过检验,回归系数也通过了t检验,表明方程拟合的比较好。人均GDP的系数是0.4296,说明人均GDP增加1元,将引起国内旅游收入增长4296万元。从中国人均GDP的变化趋势来看,可以预见中国国内旅游收入将有很大地增长。

具体分析人们的生活消费结构变化,可以看出消费向着教育、文化、娱乐、保健等休闲领域倾斜。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作的忙碌,假日经济成为什么闲下来后的优质选择。食物消费支出比例逐年下降,用于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的消费显著增长,并且已成为仅次于食物消费的第二大消费内容。那么在未来十年的时间中,我们可以预见:人们用于假日休闲的消费将持续增加,在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改善的同时,精神生活也将得到明显丰富。

恩格尔系数的降低,表明中国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有了显著提高,也可以看出居民家庭消费正在从生存消费向发展消费和享受消费过渡。将城镇居民人均旅游花费、农村居民人均旅游花费分别对恩格尔系数进行回归分析,定量讨论恩格尔系数下降对人均旅游花费的影响。回归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恩格尔系数下降 1%,城镇居民人均旅游花费将增加17.31 元,农村居民人均旅游花费增加 10.22 元,其中城镇居民的模型拟合较好。目前中国家庭消费支出食物仍然占较大比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的食物支出比重将进一步下降,因此人均游花费将有大的增长。

三、促进我国假日经济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提高人民收入水平。要发展假日经济,必须进一步提高我国城乡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收入的增长水平跟上假日的延长程度,假日经济的作用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同时,国内居民收入分配应进一步合理化、公正化,尽量缩小贫富差距,降低恩格尔系数,从而达到共同富裕,共享假日。

创新假日制度。假日经济的软件建设可从制度创新着手。专家建议可实施假日制度创新的理念。比如工作单位可以采取带薪休假制、半天工作制等,由工作人员自选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工作方式,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及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六版增补本).商务印书馆.2004.6.16:256.

[2]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六版增补本).商务印书馆.2004.6.16:449

第2篇:假日经济论文范文

关键词:假定 个人 社会 经济人 道德人 方法论

经济人假设作为经济学中的经典假设即使仅从亚当-斯密算起,也已经使用了200余年。在这其中,关于经济人假设是否合理有效的讨论、诘难、争吵一直不绝于耳。对于经济学而言,我们是否需要一个完整的对人的假设,如果需要,到底那一种假设是最合理的——或者是给我们的经济学研究带来最小麻烦的?这是本文力图讨论的问题。本文将围绕这个中心展开,并结合各种代表性的思想进行比较分析,希望得出一个令自己满意的结论。在文章的第一节将先对“人的假设”进行具体的定义并对现有的本领域的论文进行总结;第二节讨论对人假设的必要性和重要程度;第三节试图探询一种合理的最有利于经济学的一般化假设;在文章的最后则说几句与本文相关又不相关的闲话。

一、讨论前的准备

所谓对人的假设,是指为了经济学分析、解释、推导的需要对微观的人的特点进行抽象,并根据这种抽象分析其决策和行为。在这里要注意到的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之下,对人的假设都是为了经济学研究的需要而作出的,其直接目的是为了简化条件以便给出明确结果;而绝不是为了对人的特点或者“人性”作出描述甚至是评论性的结论。另一方面,要保证经济理论不是胡说八道,其对人的抽象(如果这项理论认为需要这样的抽象的话)也必须以现实为基础。

依照以上的定义,由于经济学研究角度、研究需要的不同,对于人的抽象也是各不相同。同时,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经济学家对人性不同的看法也影响了其对人的假设,——甚至有人认为这位令人无法捉摸的王子根本就不该在经济学的舞台上出现。无论如何,经济学中众多的对人的抽象也吸引着学者对其进行比较分析,同时也本着经济学家“最优化”的嗜好试图找到其中的最合理的一个。

国内外对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一般以“经济人”名义冠之,尽管有不少人会把“道德”、“非理性”、“效用人”等等作为与“经济人”并列的概念进行研究。总的来说基本是在经济人这一命题下描述经济学中对人的假设的演化过程。

笔者可以找到的英文文献有三篇,它们是《理性经济人》(马丁-霍利斯,爱德华-内尔,1975)、《有思想的经济人》(米兹,1991)、《近代经济人的灵魂》(梅尔斯,1983),他们都以“经济人”这以假设为中心,评述了对人的各种抽象。值得注意的还有《现代制度主义经济学宣言》(霍奇逊,1993),其中的第三章“在个体主义的方法论背后”从方法论的角度对主流经济学中的人的抽象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经济学研究是否应该从人的基本假定开始的问题。

国内本领域最出色的作品是《经济人与社会秩序分析》(杨春学,1998),该书从17世纪霍布思的“人性自私论”开始,直到现代新制度经济学以及加里-贝克尔的“效用最大化”说,系统总结并评述了经济学上对人性假设的各种思想及其演进。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该书把“经济人”作为一个完整的经济学命题而不是研究方法进行讨论,这是与本文的方向有所不同的。其它此方面的文献也较多,但其成果基本不出刘氏的范围。至于一些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否需要经济人”的问题,笔者以为已经超出经济学研究方法的讨论,对此类文献未予理会。

最后要指出的是,几乎所有此类文献,都没有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有关阐述加入进来。唯一能够找到的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人”及其经济行为特征的分析比较”(胡均,刘风义,2001)1,该文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人”与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人进行了比较,其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人”的总结相当精辟,本文的对其某些观点进行了参考。

二、起点:个人,还是社会?这是个问题

我们的研究对象,不是一些简单的个体,而是一些在社会秩序中占有一席之地的社会个体……为了了解这种个体,我们必须把它放在其全体环境中来加以研究;而为了了解这种群体,我们有必须了解那些个体,因为正是这些个体之间相互关连的行为组成了社会群体。

索洛蒙-阿希(1952)

在讨论经济学中人的抽象前,我们先要确定它在经济研究中的地位,是基础性的还是附带讨论的。如果说人的行为目的和方式可以完全由外界条件——比如社会习惯、制度等决定,那么对人的抽象也就不那么重要。如果经济研究可以从其他方面而非个人(或者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开始的话,那么我们可以模仿帕雷托的句式说:“给我一组外部条件,那么个人就可以消失。”2

在这个问题上有两种比较极端的观点,一种是个人主义方法论,强调以抛开一切外部条件的个人主义为出发点。冯-米塞斯3用明确而有说服力的语言宣称,对社会经济现象的分析,要从人类行为的有目的性和目标导向这个前提出发。并且根据因果论的推导,个体有目的性乃是一切社会行为的充分起因。换而言之,这种目的(也许应该加上偏好)在这里被预先给定,“人”的抽象已经清晰地决定,并以此出发进行其经济研究。应该说绝大多数绝大多数经济理论都或多或少地因循了这种方法论。斯密的“经济人”命题也是明确地由微观的自利的个人开始的。

另一种观点则恰好相反,他们批判斯密、李嘉图把那个时代的人不是看作历史的结果,而是看作历史的起点,并认为合乎自然的的个人不是历史中产生的而是由自然产生的观点。同时他们也反对把人的范畴永恒化,得出一个一般性的规律性的抽象。持这种观点的突出代表就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纵观马克思主义在经济学方面的论述,尽管其一再申明不否定个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能动性,认为个体具有潜在地改变其关系规则地能动作用,批判那种“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地产物”地机械唯物主义观点;但是根据其对人的定义——“社会关系的总和”,即“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我们可以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出发点是社会而非个人。进一步的证据在于其以物化的生产资料为标准的阶级划分,各个阶级的利益和目标是既定的,个人的目的和行为服从其所属阶级。用比较简单的推导来说即是社会存在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了阶级意识,阶级意识决定了个人行为。因此其经济学的起点是社会而非个人,对个人的假设也相形见拙了。如我们前边说到的那样,王子由主角变成了配角,甚至有下岗的危险。

当然,越来越多的人的观点则介乎于两者之间而有所侧重,比如新制度经济学亦是以人为起点,但其在假定人的目的与偏好时却又肯定社会制度会予之影响。可以算是兼顾了。但是从根本上来说人脱离不了个体本位的藩篱。

我们这里无意讨论哲学问题,但社会与个人的相互依存相互矛盾由的确蕴涵了太多的哲学思考。在这里不准备仔细讨论它们的关系(我想已经有足够多的大脑给出了足够多的答案),我们并不讨论鸡生蛋还是蛋生鸡却一样能煎出美味的荷包蛋,因为我们以煎鸡蛋为目的从而以鸡蛋为起点。同样的道理,经济研究的目的决定了其起点。不同的起点也决定了不同理论的局限性。如果我们把经济学对象定义为穆勒的四分法即“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话,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微观主体是我们需要直接面对的,那么一个准确合理的人的假设就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对研究的方向的作用也是决定性的,那么在过多的拘泥与谁决定谁也是不明智的。

这样得出结论也许有逃避问题之嫌,那么我们再提出一种区分的方法——把变量较多,较难认识的作为假设前提进行抽象,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讨论。相对社会而言,个人的偏好与目的更难于把握也更难于追根溯源,一个人为什么一定要实现利润最大化(或者另一个偏偏不喜欢)?这样的原因实在是不好把握。我们假定的往往是不能通过逻辑推理而只能经验抽象的,那么社会就相对简单得多了。诚如加里-贝克尔所言:“口味这个东西是不能讨论的。”于是应该以谁为起点也就显而易见的。

最后指出的,我们不否认某些领域从社会出发会更恰当,一种骑墙的表述方式是“约束条件下最大化”,这样研究者到底爱从条件还是主体来研究就自便了。这实在是个不受指责的好办法。

三、人的假定:是一个两个,还是很多很多?

人类的经济模式当然不是唯一的模式。社会学向我们提供了了解人、了解人的社会关系的另一种方法;心理学也是这样。但是,从科学观点来看,真正的问题是在这些工具中,即在‘经济学模式’、‘社会学模式’、‘政治学模式’或‘心理学模式’等工具中间,找出最有效和‘竞争能力最强’的工具,以便尽可能准确地抓住人类社会的复杂本质,……

亨利•勒帕日(1977)

如果我们的经济学确实需要一个“人”的假设的话,那么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我们的假定,什么样的抽象才是最合理的?同样是亨利•勒帕日(1977)给了我们一个标准:“一种科学工具的价值是不能以其假设的现实程度来衡量的,重要的是这些假设是否简单明了,是否有效,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何。……最好的假设不一定是最接近复杂现实的假设,而是那种尽可能简单明了,并且有尽可能大的解释和预见能力的假设。” 这是一种纯粹的效率原则。但是,经济学的确不应该含盖太多的价值判断。作为一门科学,主观上的价值判断会极大的影响其解释和预见能力,经济世界如同物理世界一样并不会因为我们认为它是什么就会如我们所愿。事实上,即使我们能在一时之间欺骗自己欺骗世界,但结果不是关起来的门窗终于漏了风就是屋里的东西最终发了臭。总之,笔者坚持经济学纯粹的科学性,因此这样的经济学也只需要一种假设:最简单最有效的那种。

带着这样一个标准,让我们对经济思想史上一些流行或者曾经流行的假定进行简要的分析。

首先当然是最为经典的“经济人”假设。其核心内容即自利的理性人。这包含着两层意思:其一,人是理性的,在决策行为时总是作出自己认为更好的选择,这样的大白话到了新古典经济学,就转化为“稳定的偏好”,并进一步有完备性、传递性、反身性三大性质作为严格的数学基础;其二,人是自利的,在进行经济行为(最重要的,在进行交易时),人是以利己为目标的。以这样的定义,因该说亚当-斯密以来以致新古典经济学直至今日,绝大多数经济理论都是在这个假定下展开的。所不同的只是对于其利己目标的不断变化调整,即经济利益最大化到效用最大化的过程。而“经济人”的两大要素从一开始就饱受诟病,尤其集中在后者上。著名的“亚当-斯密问题”即是其一,人们很不能容忍经济理论中自私利己的经济动物就是《道德情操论》中具备着高尚道德的“人”。对于这样的责难我们大可以看看亚当-斯密关于交易起源的描述:“……人类几乎随时随地都需要同胞的协助,要想仅仅依赖他人的恩惠,那是一定不行的。他如果能够刺激他们的利己心,使有利于他,并告诉他们,给他做事,是对他们自己有利的,他要达到目的就容易得多了。不论是谁,如果他要与旁人作买卖,他首先就要这样提议。请给我以我所要的东西吧,同时,你也可以获得你所要的东西。这句话是交易的通义。”5利己之心如果是交易——经济学的现实之母——的基础,那么如果要抛弃它,就只好抛弃经济学。另一方面让我们提到标准对“经济人”假设进行衡量,对交易来源的解释证明了其有效性;假设的有效性又是与其简洁性相关的。接近现实当然是求之不得的事情,但是,过分追求假设的现实性,只会增加其复杂性,甚至把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都列入假设条件,反而影响了假设的有效性。关于这一点,弗里德曼(1953)举的一个例子很有解释力。他说,一个理论或其“假设”不可能是完全“现实主义的”。关于麦子市场的一个“完全现实主义”的理论,不仅需要包括直接决定麦子的供给与需求的那些情况,而且还需要包括用于交换的现金或信用工具的种类。此外还有:交易者的头发和眼睛的颜色,他的祖先及受教育的程度,他的家庭人数,他家庭成员的特征、祖先、受教育程度等个人特征;种植麦子的土壤种类,土壤的物理及化学属性;在生长期内的主要天气情况;种植小麦的农民及最终食用小麦的消费者个人特征,等等,等等,无穷无尽。为达到这样一种真实而作的过分努力,都只会使该理论失去真实有用的作用。从这一点上来说“经济人”假定用最精练的的方式得到了最大的解释能力,难能可贵。

至于“经济人”假定的种种弊端,即使不看国外,国内以捍卫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口号的论著也有不少极为精彩者,其中对“经济人”的批评横贯古今、旁征博引,精彩之极,在这里就不多说了。6

“社会人“模式是另一种应用于经济学中的假设。它由旧制度主义经济学家提出、想以之来取代“经济人”模式。它的基本内容是:作为一种社会存在,除了物质经济利益之外,人还追求安全、自尊、情感、社会地位等等的需要;人所作出的选择,必须建立在他个人的社会经验、不断的学习过程以及构成其日常生活组成部分的个人之间相互作用的基础之上,因此,人的行为是直接依赖于他生活在其中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因此要从每个人的现实存在和他与环境的关系去理解人,去解释人的经济行为。

历史证明,“社会人”这种替代模式对理论经济学家是没有多大说服力的。在某种意义上,每一门社会科学都是在各自不同的具体层次上对人进行研究。作为一门学科,理论经济学对人的研究,需要其他学科的支持;但这不意味着经济学家必须全面地研究和考虑到影响人的所有因素。以“社会人”作为经济学的基本行为假说,无异于否定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存在的价值。同时从简洁性的标准考虑“社会人”的模式也是复杂而无法把握的。

“管理人”是赫伯特•西蒙在其“有限理性”假说的基础上提出的。认为在现实世界中,人受到自身在认识和计算能力方面固有的限制,以及信息不完全、时间有限的制约,只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选择。因此,不论主观愿望怎样,人们都只是追求可以实现的“满意的状态”而不是“最大化”。

“管理人”分析模式把人的决策行为视为一种动态的选择、探索、适应过程,即:根据既定的满意目标,对已知的少量替代方案进行选择,不久因环境变化而不能得到满足再探索新的替代方案,同时也对满意程度进行调整。着的确是一种比较接近现实行为的分析模式。但就其自身的逻辑而言,“满意”标准是一个非常含糊的解说,也很难获得数学上的支持。同时什么时候探索新的方案、什么标注下调低满意程度也是非常模糊的。最后,生产者如果都是 根据“满意”目标展开活动,很难解释资源会产生稀缺状况。7

最后是不属于经济学假定范围的“道德人”,它仅仅是其它学科学派用以进攻“经济人”的武器而已。道德人对于经济问题的解释能力非常小,一个例证是在制度方面的,制度提供了人们追求私利时的行为规则,由此形成了社会秩序,相反,如果不把人假设为“经济人”,而是假设为不谋私利的“道德人”或“圣徒”,那么制度及其约束就显得无关紧要了。遗憾的是,人不是圣徒。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笔者的结论:如果我们真需要一个经济学上的“人”的话,理性的自私的“经济人”仍然是首选的。

四、冷酷的科学之外

有两件事务我愈是思考愈觉神奇,心中也愈充满敬畏,那就是我头顶上的星空与我内心的道德准则。它们向我印证:上帝在我头顶,亦在我心中。

康德

或许是经济学帝国主义侵犯的领土日益广阔,人们对经济学的苛求也日益严厉。从诞生开始就受到各种非难的“经济人”其所受到的绝大多数指责都不属于其所属的研究范畴。所幸的是他竟平安无事茁壮成长。这样的大幸与大不幸都源于经济学离我们的生活实在太近了,而我们的生活中有太多的事远非“科学”两个字所能解释。当我们讨论经济人与道德人的关系时往往掉进“我们该作‘经济人’还是‘道德人’”的陷阱中而不自知。

本文在前边以十分轻蔑的口吻评价了“道德人”在经济学中的地位。这源于作者坚持经济学是科学这一冷酷的论断。但绝不表示任何对闪耀的人性之光的高尚道德的轻视。事实上笔者甚至反对把亲情、友情以及助人为乐的美德放入所谓“效用最大化”中去解释,经济学的领土仍然在经济领域,过多的扩张是对科学的不敬也是对经济学的变相毁灭。而道德、感情,即使不能禁止经济学涉足,至少我们也可以说其在这一领域的解释能力是十分弱小的。

科学是冷酷的,科学中的“人”是冷酷的,因为如果我们不“以最大的恶意去揣测”现实中的人,我们得出的结论就往往会过于乐观。但现实中的人绝不会有着最大的恶意。在经济学之外,我虔诚而又敬畏地遵循着心中的道德,如果没有它,我的人生将会了无生趣。在没有成本与收益曲线的感情世界里,我随时愿意为自己的亲人、爱人、友人牺牲一切。

注释:

1. 本文引自《马克思主义与制度分析》P138至P151。

2. 尽管帕雷托本人的原话则恰好相反:“给我一组偏好则个人可以消失”。这个偏好就是对人的高度抽象了。

3. 由于资料的缺乏,这段话是引自(霍奇逊,1993)P65。

4. 引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P56,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P13至P14。

6. 比如刘瑞(1997),“社会主义经济分析中没有“经济人”的位置”就相当精彩,从中可看出在经济思想史领域,我国学者对西方经济学说的评论已经能相当客观且逻辑十分严密。这与在某些领域的顾左右而言他和前言不搭后语形成一个有趣的整体。

7. 关于各种各样人的分类还由多种标准,可参见杨春学(1998),不过有趣的是无论是那种观点都逃不脱对自利的讨论。

参考文献

M.Hollis and E.J.Nell, Rational Economic Man.Cambridge Univerisity Press,1975

Gay Meeds, Thoughtful Economic Ma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1

Milton Myers, The Soul of Modern Economic Man.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83

霍奇逊,“现代制度主义经济学宣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杨春学,“经济人与社会秩序分析”,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林岗,张宇,(主编)“马克思主义与制度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亨利-勒帕日,“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77

米尔顿-弗里德曼,“弗里德曼文萃”,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

马克-布劳格,“经济学方法论”,商务印书馆,1992

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

马克-布劳格等,“经济学方法论的新趋势”,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陶永谊,“旷日持久的论战——经济学的方法论之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加里-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上海三联书店,1993

西蒙,“管理行为——管理组织决策过程的研究”,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

第3篇:假日经济论文范文

关键词:假日制度 可持续发展 和谐社会 黄金周

自国家对假日制度调整以来,关于我国假日问题的争论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大家争论的焦点主要有两个:一是黄金周的存废和应否调整,二是传统节日的假日化。吊诡之处在于,争论的依据都是从“民意”的角度阐发,用“经济数据”说话,以有利于发展为方向,但却得出了完全不一致、甚至对立的结论和观点。

对假日制度进行完整思考的出发点,应该是国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有的长久影响力,都是由无数个关键时间节点作用延续加和而产生的。“治大国如烹小鲜”,在经济飞速发展、社会急剧变革、多元化需求日益提升、社会矛盾复杂交织的现代中国,每一个关键点上的政策选择,都可能决定着今后较长时间的发展方向,每一项关键改革都关系到总体改革的成败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能力。因此,在可持续的概念中,既应该侧重长远永续发展的总体方向,也要关注各个重要社会变革时期的现实形势和调整需求,要在是否解决现期最迫切问题和是否有利于长远发展两个方面进行宏观战略思考,并实现目标统一。

一、重新审视和还原假日制度的地位和作用,建立更宏观的视阈,是探讨假日制度影响力、重要性的前提

首先,对假日制度在整个国家发展制度框架中的作用,要有更准确、宏观的定位。假日制度作为一个国家的时间制度安排,属于最高层次的制度框架体系范围,需要与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等国家宏观制度构架相提并论。意即:其重要性与包括土地利用在内的各类资源使用制度、包括财税安排和价格变动在内的社会收入分配制度、包括公共财产和私有财产保护在内的权利确认制度、包括诉讼程序和管辖裁定在内的法律制度、包括行政构架及运行规则在内的政治制度等对国家起到根本影响的制度,应该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在现实中,这种时间制度安排,影响力也是深远的,直接和间接地影响着社会形态、经济社会发展可持续性和国家竞争软实力。只不过在整个社会链条都高速运转的当今中国社会体系中,由于人们都被社会转型期带来的诸多变化所裹挟,心态上不得不习惯快速变化、心理上也接受着变化的预期,而总体忽略着对各种变化的定位和思考,也忽略着对各种社会发展节奏的感知和判断,从而也忽略了时间制度的影响。

其次,对假日制度的判断,需要有完整而系统的视角。除了假日制度内容本身之外,还必须要考虑另外的两个方面,即面制度调整模式和机制、制度演进的内生动力生从现实的争论来看,对假日静态内容争论得多,对假日调整机制和演进动力关注得少。甚至有些学者把“国家制度既然重新定了,就要三到五年不变”也作为假日制度不能或不可改变的论据,从而忽略了一项制度需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为社会发展服务这两个根本原则,也忽略了假日制度本身的动态性和科学性。

二、在改革深水期的关键节点上,假日制度的思辨需要兼顾当前困难和长远可持续目标

在2007年底国家公布新的假日调整方案后,一些专家即预测假日制度在5年左右的时间内不可能发生变动。从现在的实践中看,这也和当初对假日调整起决定作用的决策部门的想法不谋而合。但立足于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国际国内经济形势频繁变动、社会问题层出不穷的现状,“追求立法相对稳定”的制度追求和技术影响,应该让位于有利于改革开放、有利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这一中心目标。因此,考虑假日制度如何调整,必须建立“即时作用”、“近期影响”、“长远目标”三个层次综合考虑的思维框架。在当前我国经济层面亟需扩大内需、社会层面需要迫切解决农村发展和农民工与毕业大学生就业、环境层面需要迅速遏制环境恶化并巩固环保结果等多项现实任务面前,假日制度需要对社会进步做出贡献,这才会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反之,一项基础性的至关重要的制度,如果在看似朝“进步”的方向迈出了一步之后,就不再顾及客观情况变化和阶段性更重要的发展任务需求,墨守陈规、固步自封,那极可能成为束缚社会发展的桎梏,至少是在社会进步推动力上缺失了应有的作用,从而减缓了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步伐。

三、假日制度调整在现阶段能够起到迅速启动和扩大内需的作用

当前正在蔓延的世界经济危机,其对我国的破坏力和负面影响,有目共睹。2008年我国经济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波折性政策调整——从年初经济过热条件下的“双防”,到年中通货膨胀基本控制、经济指标出现下滑条件下的“一保一控”,再到年末因突然爆发的世界金融海啸情况下的“确保增长”。一年内的变动,表面看是上半年全球流动性过剩导致物价上涨、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并迅速蔓延等突发因素影响,但更深层次探讨,在国家经济增长模式和经济结构方面也存在着巨大的隐患。长期以来,投资拉动、低附加值出口成为经济快速发展的支撑,掩盖了经济结构中存在的深层矛盾:一是长期依靠境外购买力,形成很高的对外依存度, 国际分工中又处于末梢,缺乏自主创新的低附加值出口本身就脆弱,不但容易造成贸易摩擦,而且一旦外需降低,则会造成经济迅速萎缩的后果,2009年2月份,中国出口总值同比下降25.7%,创历史最大跌幅,贸易顺差从上月的391亿美元大降至48.41亿美元。二是对内长期依赖增加投资拉动生产,不但长期会因为原材料过度消耗推动资产价格上升并最终必然造成通货膨胀,还会因为不断刺激生产能力而造成产能过剩,外需强劲时,弊端不明显,而现在从美国产生的以损害本国消费为特征的经济危机下,中国的产能过剩问题将日益显现。三是高储蓄的民族传统心理特征下,社会保障的无力更雪上加霜,加剧了社会储蓄,抑制着内需消费预期,使经济无法实现基本的“体内循环”。四是社会收入分配过度倾向于政府税收和企业存货,社会人均收入增长低于GDP增长,加剧了社会消费不足的局面。现在在内外双重压力下,我国经济面临尴尬选择:一方面社会信心需要提振,以此为目的“重拳出击”式的投资增长有其必要,但也极可能引发新一轮通胀;另一方面,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出口制造企业举步维艰,传导到农民工群体并损害整个社会就业,大幅降低了总体社会消费能力,并减缓着整个社会提升财富的速度。人民币在按照 市场规律进入升值通道后,又必须考虑贬值以刺激出口模式的延续。

危急当前,调整经济增长模式,平衡投资、外需(出口)、内需三驾马车,大幅增加内需,尤其是增加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经是当务之急。任何制度安排,都要把能否迅速走出危机、从而实现长远可持续作为指针。从内需的角度来说,每个社会消费主体至少都需要两个必要条件——可自由支配收入增加和可自由支配时间增多。前者涉及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和社会的保障制度、分配制度,其不断地提升和改善是一个十分复杂和相对漫长的过程;而后者在现在看来则是一种相对简易、不容易产生大的波动的一种制度安排,在当前的状况下必须作出改革式调整。可以预见,假日制度的科学调整,能够增加更多的社会消费机会,尤其是增加旅游这种终端消费、多层次消费、可重复消费、拉动式消费的机会,从而对扩大内需直接起用。 四、改革开放以来积累了较多的社会问题和矛盾,假日制度调整能够促进社会融合和社会压力的消化

我国改革进入深水期,也同时进入了社会矛盾多发期。各种多元利益诉求不断产生并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和社会结构发生冲击。消除发展中所积累的社会隐患,无外乎两个途径:增加社会福利和共享社会福利。

社会福利的增加,不但体现在物质上,还更体现在精神满足上。从这个意义来说,假日制度的合理调整、适度增加,本来就是社会福利的一个最重要部分——从个体来说,每个人都能够通过假期增长,感受到国家对个人福利的重视;假期增加,能够促使人有更多时间回归家庭,从家庭中得到更多精神支持,并增加家庭这一社会基础细胞的稳固;人们更能通过增加的假期,休息和调整身心,会释放社会转型带来的精神压力和经济不安全感;假期增加,还能够增加自我学习和参加培训的机会,提升社会竞争力。——从整个社会而言,假期增加能够增加人与人之间、社会各阶层之间、不同地域间交流、交往的机会,能够减少社会的对立和分裂,促进社会的统一和融合;假期增长还能够总体舒缓社会节奏、增加社会文化沉淀,增加整个社会理性思考的时间,并推进法制化治理的进程。

从现实来说,经济危机已经带来了大量农民工的失业返乡,同时以大学生为主力的新增就业群体就业问题也正成为社会难题,也是需要正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这都给整个社会的稳定、发展带来相当大的压力。消化就业,一方面是要通过新科技进步、新增物质生产等环节进行消化,同时在既有经济规模中,通过增加流动、刺激消费等方面增加服务机会,也是促进就业的必要手段,当前应该是最可行的途径之一。人们轮流休息时所产生的工作替代机会和休息时间增加的消费机会,将大大促进社会就业,从而形成“就业——增加收入——增加总消费——更促进就业”的良性循环,不断增加社会消费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比重和作用。

五、我国面临着在国际社会的竞争压力,假日制度调整应该促进环境优化和社会文化的重构

中国正日益紧密地融入国际社会,在国际社会中也不断地面临着各种竞合的局面,尤其是与大国之间的竞争关系,将是长期存在的,并且影响着本国发展的进程。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为世界瞩目,但长远来看,对中国竞争力起主要作用的、并可能受到制约的,主要是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

在环境优化上,我国现在面临着严峻的局面,环境恶化的趋势明显、后果严重。其中原因,有经验不足的因素,但更多的则是牺牲环境代价下的发展冲动、发展节奏过快现状中的关注不足所导致的。假日的有机调整,能够通过舒缓社会节奏,并进而降低盲目决策、随意发展的冲动,遏制对资源和生态的过度破坏。同时,假日的调整所带来的人们重新亲近自然、更多思考和关注环保的机会,也对环境保护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文化竞争力是影响国民竞争能力最重要的因素——长远看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竞争实力,最终体现在文化竞争力上。一方面,假日制度安排所增加的文化促进力(尤其是前面述及的因社会融合而重塑我国社会的文化价值、增加文化消费而促进社会文化的繁荣以及增加文化创新动力方面的作用)将对未来的竞争至关重要。另一方面,人的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和最终目标,假日制度带来的社会稳定、国民学习和创新能力、国民总体精神面貌的改善和进步,都将是中华民族实现复兴和强大的主要标志。制度对文化的竞争至关重要,作为时间制度安排,如果能够和我国现在迅速转型的特点和飞速变化的社会节奏相契合,则会对整个国家经济与社会的良性循环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魏小安,李莹.城市休闲与休闲城市[J],旅游学刊,2007,(10):71—76

[2]熊元斌,李文秀.论我国假日旅游中的政府行为[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4,(4)22-24.

[3]高舜礼,带薪休假取代不了黄金周[N].中国旅游报,2005-01-26,2005-02-02.

第4篇:假日经济论文范文

关键词:假日制度 特点 问题 创新

我国假日制度的产生

随着我国固定假日的增加,人们的休闲时间大大增多,而工作节奏也大大加快,即工作时间更忙,休息时间更多。人们在已经解决了基本的吃穿住,有了向更高消费水平迈进的经济实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特别是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的示范效应,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家庭结构的简单和社会保障的健全,使人们不必用过多的积蓄保障未来;紧张的都市生活使得人们崇尚大自然,渴望享受放松一下的愉快。假日是供人们休闲的,当“休闲”具有积极主动的意味时,旅游远足、亲朋聚会、娱乐健身等等也就占住了休闲的极大比重,使得假日与“经济”相连结,从实质上具有了扩大需求来拉动经济的意味。因此,人们的消费不仅向节日集中,也向假日和休息时间集中。

我国现行的休假方式

我国现行假日制度自从实行周五工作制,每周都有双休日,再加上“大春节”、“大五一节”、“大国庆节”三个“黄金周”,目前一年当中,假日已达114天。这就是说,我们有1/3的时间都在休假。除去政策性的假日,节日就更多,清明节、端午节、妇女节、青年节、儿童节、建军节、中秋节、重阳节、元宵节等等不一而足,几乎月月有节。节假日诱发了旅游、休闲、购物、娱乐的消费高潮,并带动了诸如交通、通信、银行等相关行业的消费。因此说,假日市场推动了整体经济的发展。

我国假日制度催生假日经济

假日经济在国外有成熟的经验。它是指政府、企业和居民通过对公众假期的利用、协调、引导、服务与消费等,影响或推动经济增长的一系列活动,其对社会经济的积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在我国,假日经济还需要一个认知、适当调控到充分利用的过程。2004年的多次降息、开征利息税和增发工资等措施,都表明了政府有意识的推动假日经济。

假日市场实际上包括了法定的休假日和不休假的各式各样的节日共同引起的消费。“假日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提高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其内涵和表现形式是丰富多样的。以广东为例。经历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之后,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大大提高。2005年,全省人均GDP达到2361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69.9元;珠江三角洲地区和其他地区的多数城镇居民已经从小康步入富裕小康的水平,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家庭耐用消费品的拥有率也已经很高,这使部分人的消费结构开始转型升级,从吃、穿、用类转向基于此上的更高如休闲娱乐、旅游以及文化教育等消费上。

有资料表明,在国外,节假日商品和服务的日均消费额是平时的3-5倍。欧美国家每年有多达100多个节假日,除了传统的“五一”、元旦外,还有很多宗教性节假日,如复活节、圣诞节等。他们真正休假的时间不一定就比我们多,但每个休假时间安排更灵活。更为重要的是,几乎每个节假日的营销策划都很到位,浓厚的节日气氛很好地剌激了消费。如德国的啤酒节是久负盛名的传统节假日,在每年九、十月间为期两周的节日里,从世界各地慕名而来的无数啤酒爱好者给当地市场带来了丰厚的收入。我国的假日不少,节日也不少,但操作节日市场的技术还较差,这个市场还远未做大。

人的需求表现为一个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过程。低层次的需求解决以后,人们肯定要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当人们货币收入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必然追求闲暇、自由等精神享受。这是一个趋势,世界各国都如此。我国现在正经历的“假日经济”现象,西方发达国家已经经历过了。上述趋势在一个国家何时出现,取决于这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程度及与之相关的观念变革。我国经济发展到今天,已经为上述趋势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我国假日制度的特点

集中消费

假日消费使淡旺季更加分明。在假日旺销的同时,非节假日的清淡已露端倪。商场普遍反映,节假日生意确实好,但节假日一过,平时的生意比以往更为清淡,平均下来与没有长假生意差不了多少。集中消费并非理想,假日集中消费破坏了市场的均衡,使得市场暴冷暴热,尤其是交通、旅游、娱乐、饭店的容纳量不像商品那样可以储存,没有“蓄水池”可以调节,难以适应集中消费的状况。

淡旺季分明

“五一”、“十一”的七天长假放出很多新气象。“假日经济”焕发出的生命力和刺激消费产生的经济效益令人瞩目,但是存在许多不足。“五一”节前夕,许多旅行团由于定不上车票和旅馆不得不办退团手续;包括北京在内的旅游城市交通拥挤,车辆堵塞,人潮如海,扫了不少游人的兴致;由于游人太多,北京的颐和园公园为了保护文物不得不关闭了一些景点。看起来,“假日经济”人气不旺不行,太旺也麻烦。

其实,用经济学的一些基本原理来反思一下“假日经济”,许多问题就一目了然了。

经济学的第一重要原理是供求均衡原理,即对经济中的任何商品的供给和需求要大致平衡,经济才能健康发展。如果供大于求,商品就会卖不出去,结果是商品降价,经济萧条;如果供小于求,需要商品的人会买不到商品,结果是商品价格上涨,通货膨胀。当然,在市场经济中,价格会起到自动调节的作用,供求最终会恢复均衡。供大于求之后,价格下降,人们会减少生产那些卖不出去的商品,导致供求均衡;供小于求之后,价格上升,人们会多生产那些被需求的商品,供求也会最终恢复均衡。但是,这需要时间,在没有调整过来的时候,不少消费者和生产者要受损害。供求均衡原理对任何商品都不例外,解释假日经济也很有力。因为放长假,我国骤然间了产生对交通、道路、旅馆、旅游景点、垃圾处理能力、甚至厕所等设备的大量需求,而这些产品又不是短时间内一下可以生产出来的,自然就会出现种种不尽人意之处。

从“五一” 、“十一”长假暴露的一系列问题看,交通拥挤、餐饮脏乱、住宿不配套、价格不合理、服务质量差,政府对公众如何度假和“假日经济”阶段到来的政策准备不足,信息指导迟滞,部门之间欠缺协调;商家心理准备也不充分,与节假日相关的商品和服务与需求脱节,硬软件之间、地区之间和行业之间均不能密切衔接,错失不少商机;消费者则从众的消费行为明显,集中在旅游、购物、餐饮与娱乐等活动,形成需求的高度集中,为“卖方市场”创造条件而令消费者自己处于被动地位。

我国假日制度存在的问题

在现阶段我国要发展“休闲产业”,应该促进消费,拉动内需,解决失业,盘活经济,繁荣市场。从过去几年 “假日经济”的火爆中,可以看出我国消费者传统的休闲观念正在发生变化,外出度假的热情也蓬勃高涨。另一方面,暴露出的问题,也反映了相关部门与产业缺乏足够的思想和物质准备,更缺乏发展战略的思考。

有关部门缺乏足够的思想和物质准备

思想观念陈旧,对时代特点有模糊认识。休闲观念庸俗化,以为休闲只是看电视、串亲访友、吃喝玩乐、购物,很难将休闲同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方式联系起来,更看不到高雅的休闲可以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和人的素养的提高。因此,不论是生产,还是服务,都没有新思路和新创造。反映在政府部门,则是缺乏正确的舆论导向,缺乏政策的扶植,缺乏战略思考和长远规划。学术界对此问题反应迟钝,国外的休闲学已有一百余年的研究历史,而在我国却极少有人问津,理论落后于时代。

缺乏思想认识,必然物质准备不足。大多数人以为休闲只能去旅游,特别是几亿人都安排在假日出游,不仅使人无法达到欣赏和体验的目的,而且会使刚刚激发出的旅游热情消沉下去,不利于休闲产业的形成。应该认识到休闲产业是一个相互配套的系统工程,涉及众多部门,诸如:饭店、餐饮、接待、公安、医疗、交通、商业、旅游、通信、文化艺术等,各部门必须同步发展,削弱了任何一方,休闲经济都难快步疾行。

社会条件支持系统尚未形成

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的不配套就是制约假日经济的一个瓶颈。仅就旅游来讲,节假日庞大的出游人数使一些原本就很薄弱的基础更加不堪重负。各大火车站虽不同程度地加开了临时旅客列车,但仍出现了旅客滞留的现象。许多旅行社因无法保证旅客车票,只得散团,让旅客“乘兴而来,败兴而归”。交通问题在节假日更加突出。许多公路大堵车,游客用比平时多一倍的时间才到达目的地;有些地区的出租车司机更是漫天要价;旅游景点的住宿问题更为严重。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严重制约着假日经济的发展。假日经济若想持久的“火”下去,必须突破这些瓶颈,而这又非一日之功,同时加大服务设施建设又面临旅游淡季闲置的危险,“旺季太旺、淡季太淡”,不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甚至会浪费原本就十分稀缺的资源。

服务质量不高是假日经济难以摆脱的困境。服务质量除了服务态度以外,还包括服务本身给消费者带来的方便程度、满意程度、舒适程度、安全感、信任感以及通过服务使消费者获得知识。在目前现有的条件下,假日经济很难保证服务质量。各大商场人头攒动,出去旅游吃、住、行的问题得不到解决,更谈不上方便、舒适了。假日经济的一大特点就是休闲,若让人们感到是在花钱买罪受,花钱冤枉,假日经济就难以为继,更谈不上发展了。就旅游来讲,最根本的关联因素是文化,发展旅游业的思路是使文化产业与旅游业浑然一体,相辅相成。但目前,我国的旅游业仅仅停留在数量的扩张上,停留在简单的粗放式经营上,不注重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不重视旅游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这是不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的。

此外,从以往“五一”、“十一”假日消费情况看,还有几个值得反思的问题:一是媒体对假日经济的宣传有很强的炒作性,缺乏理性的分析和引导,过于强调假日经济消费的一面;二是不能把旅游业的发展寄托在每年的三次长假上。

我国假日制度创新思路

政府部门的改进

政府要是想充分发挥“假日效应”,应做好部门之间的协调,交通、金融、治安、边境口岸等通力配合,并相应放宽居民的出境旅游审批限制。政府出面组织的活动可尽量安排在公众假日,如政策咨询、文化教育、体育比赛等,并以财政资助的方式,免费开放公园和文化场馆,以疏导分流人潮。

企业针对游客需求的创新

从单一性的旅游经济产品扩展出去。假日经济不等于旅游经济,但在实际运作中,许多人则笃信两者相等而不假思索地采取行为对策。旅游城市与非旅游城市,旅游景点与非旅游地域,在假日中的经济活动安排是大不相同的。实际上,假日由于它具有的休闲时间总量增长,对于休闲空间的要求大为增强,任何可以促进休闲活动的供给都将产生相应的市场。

从旅游经济单一的地域魅力扩展到综合魅力。时下旅游经济的产品魅力是一种地域型魅力,即旅游景点的唯一垄断性魅力。福建的武夷山只有一座,北京的八达岭长城只有一处,人们到那里旅游,常常是由于“没有去过”而去,“去过了”的人则大多不再有多么大的兴致,这预示着我国的长假日制度执行时间越久,如此旅游的供给越没有消费者。这虽然只是一种旅游经济的危机推理,却是真实可靠的。

如何将单一的地域魅力转化为综合魅力,如增加或开掘更多的人文、历史、民俗等等的供给,处处留人,事事留人,以深度化旅游的内涵吸引“来过了”的人再来。没有“回头客”的旅游经济是不持久的,而只有具备综合魅力的旅游才能吸引更多的游人。

追求现代生活与回归传统结合。现代生活是以个体休闲为主要特点的,而传统文化内容对假日要求则更多地强调亲朋好友“团聚”性的安排选择;个体休闲要求更大空间的个性化假日经济产品供给,“团聚”传统则有着对于空间移动方面从速度到安全舒适的大量需求,以及对于“团聚类”产品市场社会化的购买热情。应当说,从个体休闲到团聚类产品的供应,我国已经有了相当大的进步。但仍然有非常大的空间供我们扩展,特别是对于团聚性的产品供应,社会供应还是很不足够的。

从现有的几个长假看,假期中不是含有传统的节日,就是含有可以传统经办的一些事项(如婚礼等),它们会造就大量团聚性的活动安排。目前我们许多传统性的假日团聚,还是在“户内”进行的,并没有从市场购买,或者说,并不容易从市场购买得到,或虽可购得却非常地不合算。这既不能带来社会经济价值的统计量增加,还由于户内“自给自足”方式的非专业化处理,成本较高而不能够造就社会价值特别是效益的真实增加,并且会降低假日休闲的水平,因为人们大量时间耗费在户内“生产”上了。充分地考虑现代生活方式与传统文化的力量来安排假日经济的各种供给,赢得的就将是更加广阔的假日经济的发展前景。

从长假向长短假结合考虑扩展。长假是热点,以周末为主的短假则关注不够,目前假日经济大多没有周末假日的含义。这当然是一种短视。既然是休闲,假日不论其长短,都会有休闲性的需求,也就都有经济价值的意义。毫无疑问,由于长短期假日提供的时间长短差别很大,长短假日是不可按照同等原则进行经济性安排的。对于短期假日而言,重要的是需要考虑假日经济产品供应方成本的细致核算来取得经济效益。

笔者曾撰文“周末商店关门如何”,从欧洲商店周末并不足日营业得到启示,提供了周末假日经济的一种思路,意在周末时商家可以集中于周五晚上延长营业时间或周六上午营业,形成消费者集中购物时间,集中购买量,达到商家节约成本,取得更多效益;同时,也促进消费者有更多周末休闲时间,实现他类休闲活动的开展,进而促进整个周末假日经济的繁荣。一般而言,周末假日经济所实现的价值量,如果安排得当,一年之内将大大超过几个长假所实现的价值量。

公休假日的调整思路

尊重传统:公休假时间安排与我国传统节日和人们的传统出行习惯相结合。

顺应规律:顺应我国扩大内需的客观需求,顺应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顺应生产工作和教育的内在规律。

满足需求:假期的设定基本满足人们外出旅游、探亲访友、业余学习和兼职等各种不同需求。

兼顾各业:建立全国各行各业基本统一适用的公休日和休假制度,保证公民基本平等的休息权利,增强执法的严肃性。

大不变,小调整:对现行每年114天的公休日和休假时间不做大的增减,只对公休日和休假的频次及节奏做必要的调整。

月集中,年均衡:将每周2天的公休日拿出1天,集中到每月的传统节日和旅游旺季的月初,形成每周小节奏、每月大节奏、全年基本均衡的格局。

对于放假期间骤然增加的旅游消费的需求,有关部门和企业的供给准备充分了吗?如果不充分,应该从哪些方面改进?对个人来说,假日期间一定要一窝蜂地向少数几个名胜景点跑吗?能不能去一些不那么拥挤的地方?能不能创造一些更多样化的更休闲性的度假方式?

除了上文所述的相关问题外,与旅游业相关的产业也应跟上旅游业发展的脚步,快速发展。只有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假日经济”才能真正健康发展起来。

参考文献:

1.菲利普•科特勒著,梅汝和等译.营销管理――分析、计划和控制[M],2004

2.杨瑞霞.休假制度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J],郑州大学学报. 2004(2)

3.张健.假日经济不等于旅游经济 .《人民日报》[经济版],2000.10.09

4.傅祖熙,刘嘉龙. 假日旅游与休闲经济[J].浙江省旅游未来研究会报告,2003

5.马惠娣.走向人文关怀的休闲经济.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第5篇:假日经济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假日经济"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使得与人们休闲、消费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媒体市场受到影响。"假日经济"的蛋糕也应分给报纸一块。文章以《燕赵都市报》为例,通过分析《燕赵都市报》假日版的特点,得出一些结论。

一、《燕赵都市报》05-06年假日版背景、基本情况介绍

"假日经济"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使得与人们休闲、消费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媒体市场受到影响。各大媒体中的报纸在假日中往往"缩水"减版,降低了报纸的质量,无形中放弃了在假日经济中分得一块蛋糕的大好机会。《燕赵都市报》自1995年创刊,发展至今日已成为国际排名60位,全国排名12位的大型综合报纸。这样一份大报是不甘于在假日经济中落伍的。《燕赵都市报》周六、周日每天有24版。五一、十一停刊三天(五一长假未取消之前),剩下四天每天分别也有24版,春节七天停刊。在节假日中的版面中,《燕赵都市报》的版面虽然有所减少,但内容和质量较高,这使得发行量仍能逼近百万份。

二、《燕赵都市报》假日版特点分析

2.1首先从内容上看,新闻以软新闻为主,因为节假日期间,政府的政务活动少了,因此报道的内容、角度更多地关注百姓,关注社会生活。体育、娱乐、消费引导性的报道增多。例如,在星期日的《燕赵都市报》中安排了八版《新文艺周刊》,八版分别是封面故事、书讯、书评、两版专栏、燕赵风物和流行主张。这两份周刊,丰富了双休日的娱乐生活,改善人们的心情,使人们在双休日的休息中洗尽铅华,乐观面对生活。

在黄金周期间,报纸内容更能显示节日气息,而且生活资讯类、文娱报道占了大多数。在2006年10月1日的文娱第15版中,就刊登了大型电影专题,除主要介绍十一期间各影院即将上映的电影,还作了读者评论等。在资讯板块中,则刊登了手机特别专题,邀请商家、厂家对自己的十一销售活动作介绍、宣传,请百姓市民评论手机的好坏。

2006年的中秋和十一黄金周赶到了一块,因此,在2006年的十一假日版中就少不了关于中秋的策划。一个名为《月是故乡明,情是燕赵浓》的主题活动使2006年的十一假日版更具节日气息。

2.2 从布局来看,假日版的《燕赵都市报》布局较松散,不像平时那样布局紧凑,主要原因是节假日期间报纸内容减少、缩水。多用大图片填补空白,且多为彩图,彰显节日气氛。例如2006年10月7日的中秋节特别策划中,月圆的优美图片占去了二分之一强的版面。

2.3 假日版的《燕赵都市报》广告数量略微减少,因为由于节假日正是人们消费的时候,商家大都在双休日或节假日的前一天大量投放广告,到了节假日商家们就采取现场促销、宣传的方式为自己增加人气。另外,假日里报纸的缩版使大量广告商不愿在节假日当天投放广告。广告类型也以医药类广告为主,广告版面也大幅减少。

总的来说,《燕赵都市报》的假日版是有质量而没数量,在三个节日长假中,春节七天停刊,五一、十一有三天停刊,在节假日中出版的报纸也是内容精而页数少,虽然有大量的高品质内容作支撑,但仍弥补不了假日里"缩水"的遗憾。

三、通过对《燕赵都市报》假日版的分析,得出了对如何办好报纸假日版的启示

3.1 增加深度报道,满足受众需要。《燕赵都市报》的双休日版中,就有很多以大周刊为形式的新闻周刊,弥补了报纸不如杂志有深度的缺陷。而长假里读者大都以休闲为主,因此大量的软新闻、文娱新闻应该占主导。《燕赵都市报》的假日版就为读者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平台,一件件独家的明星访问使读者在第一时间领略明星风采.

3.2 扩版增刊,发掘假日经济的潜力。读者的需求是没有季节的,不管什么时候读者都有阅读需求。节假日中,报社的记者以及工作人员也需要轮班休息,人少了,报纸的内容却不应该少,如果这时报纸内容减少或不精则会流失那部分在节假日才有时间读报的受众。记者、工作人员可以在工作日中提前做好假日版的编排,保证假日版的质量。虽然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上升后纷纷选择节假日外出度假,减少了一部分读者,但这并不能成为报纸在假日中就可以"缩水"的借口。反而,报社应该想想,为什么要让其他行业吞下"假日经济"这块诱人的蛋糕?

3.3 多元化经营,拓宽报纸增收渠道。报纸除了广告收入和发行收入之外还可以多元化经营。节假日的延长刺激了消费,除了商场购物外,手机、汽车,甚至房地产业成了人们节假日的又一大消费目标。《燕赵都市报》经常在节假日中和一些手机厂家、汽车销售商联合举办一些大型促销、宣传活动,这不仅有利于增加手机、汽车厂家的销售额,也可以给报纸带来了可观的额外收入。另外,《燕赵都市报》看准了一些专题宣传日,如世界电信日等。在2005年的世界电信日当天用了整整八个版面作了一期特别报道,联合网通、移动、联通等电信企业倡导"让全球网络更安全"的理念。

手机读报是《燕赵都市报》推出的另一大增收渠道,用户只需每月交纳2元左右的月租就可以天天在手机上读报纸了,这一新兴的服务备受年轻朋友们欢迎。

除了手机这一新兴媒体的介入,网络也被《燕赵都市报》利用起来。除了《燕赵都市报》本身的官方网站之外,2005年8月"都市报便民网"以《燕赵都市报》为平台,以都市报读者为服务对象,使市民从更多角度来接触《燕赵都市报》,无形中提升了报纸形象,增加了读者群,更给各广告商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广告投放渠道。

和各商家联合举办大型征文或绘画比赛也是《燕赵都市报》假日版的一大特色,这种既为商家作宣传又为读者提供一展风采的大型比赛也为《燕赵都市报》增加了收入。

3.4 利用假日里的社会活动做好宣传,提升报纸形象。节假日人们的情绪相对放松,较平时更容易接受商家的宣传,《燕赵都市报》可以趁此时机宣传自身形象。如果说报纸盈利靠广告,那广告则要靠报纸的社会影响力,一份影响力大的报纸是很受广告商青睐的《燕赵都市报》2006年5月27日的周六文娱版中《燕赵都市报》借中央台播放一部《老娘泪》的电视剧和新浪网联合举办了一场让"河北母亲"感动全国的大型评选活动,为期数个星期的活动给社会造成强烈反响,不仅弘扬了"河北母亲"的光辉形象,还为自己的报纸造就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3.5 开拓全新发行模式,挖掘经济潜力。经由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燕赵都市报》2003年在冀东(唐山、秦皇岛两市)创办冀东地方版,将《河北商报》更名为《都市时讯》在省会地区刊行。两张新报纸在冀东和省会地区推出后,与主报在全省形成"哑铃型"的发行模式。这在全国社会生活类报纸中是一个首创,在中国都市报的发展中则具有开创和探索的意义。这两个地方版不仅为《燕赵都市报》增加了可观的发行收入和广告收入,而且还为《燕赵都市报》的假日版增添了更多的地区特点,更能在节假日中的地方版中获得更具有接近性的新闻、信息。

第6篇:假日经济论文范文

    何以将经济活动主体设定为经济人

    1776年,在《国富论》一书中,亚当·斯密提出了着名的“看不见的手”的观念,即“每个人在追求他自私自利的目标时,他好像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着去实现公共的最好的福利”[1],用以说明追逐个人利益为动机的经济行为整体上的互惠性、合理性,这一观念的基础是经济人假设,随之发展起来的现代经济学正是建立在这一人性假设基础上的。200多年后的今天,由于现代经济学的巨大影响,尤其是“经济学帝国主义”的盛行,经济人观念在不同的理论中得到广泛应用,形成了所谓经济人神话。韩德强先生认为,经济人观念的实质是“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此乃隐含在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中“腐朽的价值观念”。它把“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论证成为社会利益的最大化,使无道德成为道德,使恶成为善”[2]。正是“经济人”教条及其观念逻辑的谬种流传,导致近代以来西方社会道德沦丧世风日下,也带来我们社会日益严重的道德问题[3]。

    其实,“经济人”是对丰富多样的人性特征的抽象,是为了说明某一方面的问题,减少观察研究的复杂程度,在认识中突出了事物需要观察的方面,舍弃了非观察方面的结果,是人们抽象的建构起来的以单一人性特征作基础的理想对象。由于把有着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多种利益追求和属性的具体的人,变成仅仅追求物质利益的纯粹的经济人,故“经济人”实际只是一个假设。只是这个假设犹如点、线、面、体之于几何学,“质点”之于经典力学一样,是科学研究必不可少的。借助这类并不存在的假设对象建立起来的理想模式,科学能够十分有效的说明真实世界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无论是欧几里德几何学模式还是惯性规律模式,抑或是经济学一般均衡模式,都是如此。经常使用经济人做立论基础的经济学家对此十分清楚:“自私是一个假设——在局限下争取最大的个人利益。人的本质究竟是否自私毫不重要,重要的是假设任何人,在何时何地的任何行为都是以自私为出发点,没有例外。这个一般性的假设,加上逻辑及理论,可以推出数之不尽的假说”[4]

    人们何以这样抽象和设定人性,而不那样抽象和设定人性,何以运用利己假设而不运用利他假设,主要是因为:建立在经济人假设基础上的理论解释模式,能够有效的说明人们经济活动的特性及其规律。现代经济学原理的有效应用,尊重个人利益的经济社会政策产生的巨大影响,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人们何以要进入市场?何以要实施劳动产品的交换?原因很简单:不同的生产者之间存在着资源、技术、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专业化的生产以及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商品交换,会给交换双方带来比自给自足的生产大得多的效率与效益。分工不断深化、贸易日益扩大,正是因为更大范围的商品交换会带来更大的经济利益;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是推动生产力进步的最有力的杠杆,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生产资料与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的分配,“看不见的手”为社会生产的有序运行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这里,竞争与杠杆作用、价格自发调节作用的实现,正是商品生产者所青睐,才能为生产者带来更大的经济价值。只有从供过于求的产品生自利动机使然。因为,只有质量更高、成本更低的产品,才能为市场产中退出来,选择现实和潜在需求远不能满足需要的产品,其生产者才能实现最大数量的产品销售,才能获得最有利的产品定价与尽可能多的利润;承包到户的农民,所以有那样高的生产积极性,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有了“交够国家留足集体,剩下全是自己的”这一崭新的收入分配政策。正是充分考虑农民自身利益,将生产努力与个人收入紧密联系的生产关系模式,改变了农民生产经营的态度与热情;面对我国科技创新水平不高,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不多这一现实,人们考虑最多的一个因素是,创新动力与创新人才不足,是否与创新付出的代价同所获回报不相称有关,是否因为知识产权的保护尚存在问题。这一认识的前提就在于,承认科技创新者自利动机与追求自身利益的合理性;国家重奖重大科技创新带头人---袁隆平、王选等,意在明示世人,科技创新不仅为社会为他人带来巨大利益,为创新者带来的崇高社会声誉,同样会为创新者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

    当然,不容否认,人是具有多种属性与追求的主体,自利动机并不能说明所有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不少现象与行为,需要运用利他动机或者说需要运用“道德人”的行为模式来解释。比如,以特有的道德追求为目的支配自己的资产与经营活动,捐赠资产给集体或穷人的行为;投资于收益很小社会需要的产品生产或扶贫项目,为帮助穷人而降低自己产品的价格,或者以有利于劳动者的价格购买他人劳动等等。鼓励创新,社会也可以从“人并不都是为了经济利益,而是为了民族国家,为了道德理想”的角度,赋创新者以崇高的政治荣誉,颂扬他们几十年如一日为国奉献不计得失,拿着很少的工资,却做出了改变世界历史的发明创造。这种以道德理想的肯定弘扬,以精神鼓励为主要形式的社会褒奖,亦曾有效的激励着人们从事社会需要的活动。但是,应该看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够运用利他动机予以解释的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毕竟是个别和特殊的。它能够解释少数乐善好施品德高尚者的经济行为,却不能解释千千万万普通人的经济行为与经济追求;它能够解释一部分经济行为与经济现象,却难以解释广泛存在的经济行为与经济现象。因此,对于以解释普遍经济现象与经济行为为目的的经济学来说,主体的利他主义假设显然不合适。

    以为经济人假设的确立,会改变人们的道德观念进而影响社会道德行为,这是把学科假设的现实影响夸大化了。作为构筑解释框架、实施经济关系抽象的需要建立的观念模型——“经济人”,即使具有道德意义,它对现实的影响也极为有限。当年,建立在利他主义人性假设(即道德人假设)基础上的社会主义经济学几十年的熏陶,尚且看不出对人们的自私倾向、自私观念或者说自私本性产生过多么明显的改变;今天,现代经济学“经济人”假设就能有那么大的魔力?如果经济学学科假设能够那样强烈的影响社会道德观念与人们的道德行为,为什么管理学中不同的人性假设,不论是“经济人”、“社会人”抑或是“复杂人”假设,都没有能对人们的社会行为与道德观念产生过值得一提的影响呢?为什么医学中的“中国标准人”,法学中的“自然人”等人性假设,没有对人们的健康观念、审美观念、权利观念以及相应的道德行为产生多么大的影响和作用呢?

    市场经济的本质

    韩文说“冲突是市场经济的本质,而和谐是市场经济的现象”[5],“人与人的冲突是经济学的主题”,“经济活动的核心是一方主导甚至主宰另一方,即一方的意志和目标可以强加于另一方。”[6]这是对一种事物或者社会关系,从特定角度、特定价值观出发予以认识评价的结果。实际上,就是像“拳击”这样真正以冲突、征服为内容的活动,从一个角度说“冲突是本质”的时候,同样不能否定从另一个角度说“联系是本质”的正确性。你说以强凌弱、一方支配另一方是拳击运动的本质,是因为你只看到一个拳手击败另一个拳手,强者战胜弱者这一现象。没有看到拳击运动得以存在发展的物质基础,没有看到拳击手参加拳击运动的真正动机,没有看到拳击手之间联系与互动带来的巨大利益。

第7篇:假日经济论文范文

关键词:假定个人社会经济人道德人方法论

经济人假设作为经济学中的经典假设即使仅从亚当-斯密算起,也已经使用了200余年。在这其中,关于经济人假设是否合理有效的讨论、诘难、争吵一直不绝于耳。对于经济学而言,我们是否需要一个完整的对人的假设,如果需要,到底那一种假设是最合理的——或者是给我们的经济学研究带来最小麻烦的?这是本文力图讨论的问题。本文将围绕这个中心展开,并结合各种代表性的思想进行比较分析,希望得出一个令自己满意的结论。在文章的第一节将先对“人的假设”进行具体的定义并对现有的本领域的论文进行总结;第二节讨论对人假设的必要性和重要程度;第三节试图探询一种合理的最有利于经济学的一般化假设;在文章的最后则说几句与本文相关又不相关的闲话。

一、讨论前的准备

所谓对人的假设,是指为了经济学分析、解释、推导的需要对微观的人的特点进行抽象,并根据这种抽象分析其决策和行为。在这里要注意到的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之下,对人的假设都是为了经济学研究的需要而作出的,其直接目的是为了简化条件以便给出明确结果;而绝不是为了对人的特点或者“人性”作出描述甚至是评论性的结论。另一方面,要保证经济理论不是胡说八道,其对人的抽象(如果这项理论认为需要这样的抽象的话)也必须以现实为基础。

依照以上的定义,由于经济学研究角度、研究需要的不同,对于人的抽象也是各不相同。同时,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经济学家对人性不同的看法也影响了其对人的假设,——甚至有人认为这位令人无法捉摸的王子根本就不该在经济学的舞台上出现。无论如何,经济学中众多的对人的抽象也吸引着学者对其进行比较分析,同时也本着经济学家“最优化”的嗜好试图找到其中的最合理的一个。

国内外对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一般以“经济人”名义冠之,尽管有不少人会把“道德”、“非理性”、“效用人”等等作为与“经济人”并列的概念进行研究。总的来说基本是在经济人这一命题下描述经济学中对人的假设的演化过程。

笔者可以找到的英文文献有三篇,它们是《理性经济人》(马丁-霍利斯,爱德华-内尔,1975)、《有思想的经济人》(米兹,1991)、《近代经济人的灵魂》(梅尔斯,1983),他们都以“经济人”这以假设为中心,评述了对人的各种抽象。值得注意的还有《现代制度主义经济学宣言》(霍奇逊,1993),其中的第三章“在个体主义的方法论背后”从方法论的角度对主流经济学中的人的抽象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经济学研究是否应该从人的基本假定开始的问题。

国内本领域最出色的作品是《经济人与社会秩序分析》(杨春学,1998),该书从17世纪霍布思的“人性自私论”开始,直到现代新制度经济学以及加里-贝克尔的“效用最大化”说,系统总结并评述了经济学上对人性假设的各种思想及其演进。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该书把“经济人”作为一个完整的经济学命题而不是研究方法进行讨论,这是与本文的方向有所不同的。其它此方面的文献也较多,但其成果基本不出刘氏的范围。至于一些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否需要经济人”的问题,笔者以为已经超出经济学研究方法的讨论,对此类文献未予理会。

最后要指出的是,几乎所有此类文献,都没有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有关阐述加入进来。唯一能够找到的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人”及其经济行为特征的分析比较”(胡均,刘风义,2001)1,该文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人”与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人进行了比较,其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人”的总结相当精辟,本文的对其某些观点进行了参考。

二、起点:个人,还是社会?这是个问题

我们的研究对象,不是一些简单的个体,而是一些在社会秩序中占有一席之地的社会个体……为了了解这种个体,我们必须把它放在其全体环境中来加以研究;而为了了解这种群体,我们有必须了解那些个体,因为正是这些个体之间相互关连的行为组成了社会群体。

——索洛蒙-阿希(1952)

在讨论经济学中人的抽象前,我们先要确定它在经济研究中的地位,是基础性的还是附带讨论的。如果说人的行为目的和方式可以完全由外界条件——比如社会习惯、制度等决定,那么对人的抽象也就不那么重要。如果经济研究可以从其他方面而非个人(或者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开始的话,那么我们可以模仿帕雷托的句式说:“给我一组外部条件,那么个人就可以消失。”2

在这个问题上有两种比较极端的观点,一种是个人主义方法论,强调以抛开一切外部条件的个人主义为出发点。冯-米塞斯3用明确而有说服力的语言宣称,对社会经济现象的分析,要从人类行为的有目的性和目标导向这个前提出发。并且根据因果论的推导,个体有目的性乃是一切社会行为的充分起因。换而言之,这种目的(也许应该加上偏好)在这里被预先给定,“人”的抽象已经清晰地决定,并以此出发进行其经济研究。应该说绝大多数绝大多数经济理论都或多或少地因循了这种方法论。斯密的“经济人”命题也是明确地由微观的自利的个人开始的。

另一种观点则恰好相反,他们批判斯密、李嘉图把那个时代的人不是看作历史的结果,而是看作历史的起点,并认为合乎自然的的个人不是历史中产生的而是由自然产生的观点。同时他们也反对把人的范畴永恒化,得出一个一般性的规律性的抽象。持这种观点的突出代表就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纵观马克思主义在经济学方面的论述,尽管其一再申明不否定个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能动性,认为个体具有潜在地改变其关系规则地能动作用,批判那种“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地产物”地机械唯物主义观点;但是根据其对人的定义——“社会关系的总和”,即“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我们可以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出发点是社会而非个人。进一步的证据在于其以物化的生产资料为标准的阶级划分,各个阶级的利益和目标是既定的,个人的目的和行为服从其所属阶级。用比较简单的推导来说即是社会存在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了阶级意识,阶级意识决定了个人行为。因此其经济学的起点是社会而非个人,对个人的假设也相形见拙了。如我们前边说到的那样,王子由主角变成了配角,甚至有下岗的危险。

当然,越来越多的人的观点则介乎于两者之间而有所侧重,比如新制度经济学亦是以人为起点,但其在假定人的目的与偏好时却又肯定社会制度会予之影响。可以算是兼顾了。但是从根本上来说人脱离不了个体本位的藩篱。

论文经济人、道德人、阶级人及其他来自免费

我们这里无意讨论哲学问题,但社会与个人的相互依存相互矛盾由的确蕴涵了太多的哲学思考。在这里不准备仔细讨论它们的关系(我想已经有足够多的大脑给出了足够多的答案),我们并不讨论鸡生蛋还是蛋生鸡却一样能煎出美味的荷包蛋,因为我们以煎鸡蛋为目的从而以鸡蛋为起点。同样的道理,经济研究的目的决定了其起点。不同的起点也决定了不同理论的局限性。如果我们把经济学对象定义为穆勒的四分法即“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话,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微观主体是我们需要直接面对的,那么一个准确合理的人的假设就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对研究的方向的作用也是决定性的,那么在过多的拘泥与谁决定谁也是不明智的。

这样得出结论也许有逃避问题之嫌,那么我们再提出一种区分的方法——把变量较多,较难认识的作为假设前提进行抽象,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讨论。相对社会而言,个人的偏好与目的更难于把握也更难于追根溯源,一个人为什么一定要实现利润最大化(或者另一个偏偏不喜欢)?这样的原因实在是不好把握。我们假定的往往是不能通过逻辑推理而只能经验抽象的,那么社会就相对简单得多了。诚如加里-贝克尔所言:“口味这个东西是不能讨论的。”于是应该以谁为起点也就显而易见的。

最后指出的,我们不否认某些领域从社会出发会更恰当,一种骑墙的表述方式是“约束条件下最大化”,这样研究者到底爱从条件还是主体来研究就自便了。这实在是个不受指责的好办法。

三、人的假定:是一个两个,还是很多很多?

人类的经济模式当然不是唯一的模式。社会学向我们提供了了解人、了解人的社会关系的另一种方法;心理学也是这样。但是,从科学观点来看,真正的问题是在这些工具中,即在‘经济学模式’、‘社会学模式’、‘政治学模式’或‘心理学模式’等工具中间,找出最有效和‘竞争能力最强’的工具,以便尽可能准确地抓住人类社会的复杂本质,……

——亨利•勒帕日(1977)

如果我们的经济学确实需要一个“人”的假设的话,那么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我们的假定,什么样的抽象才是最合理的?同样是亨利•勒帕日(1977)给了我们一个标准:“一种科学工具的价值是不能以其假设的现实程度来衡量的,重要的是这些假设是否简单明了,是否有效,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何。……最好的假设不一定是最接近复杂现实的假设,而是那种尽可能简单明了,并且有尽可能大的解释和预见能力的假设。”这是一种纯粹的效率原则。但是,经济学的确不应该含盖太多的价值判断。作为一门科学,主观上的价值判断会极大的影响其解释和预见能力,经济世界如同物理世界一样并不会因为我们认为它是什么就会如我们所愿。事实上,即使我们能在一时之间欺骗自己欺骗世界,但结果不是关起来的门窗终于漏了风就是屋里的东西最终发了臭。总之,笔者坚持经济学纯粹的科学性,因此这样的经济学也只需要一种假设:最简单最有效的那种。

第8篇:假日经济论文范文

Abstract:Changes to the system of articles for the holidays starting point summed up the view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and from the national conditions, the focus of analysis of economic, social and popular will, that under the present conditions, "51" the existence of a long vacation is reasonable and necessary.

关键词:“五一”黄金周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民众意愿

Key words:"May 1" Golden Week; economic; social; the popular will

【中图分类号】F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069(2009)-05-0106-01

一、节假日制度变革历程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带来了世界经济形势的动荡格局。受此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放缓。针对当时国内有效需求增长乏力的状况,国务院制定了春节、“五一”、“十一”三个连休七天的长假。

这项制度创新激活了国人的假日hd旅游意识,有效地刺激了旅游消费,直接带动了商业、交通运输业的兴旺,给相关行业带来了巨大商机,为拉动内需做出了积极贡献。仅当年的“十一”黄金周,国内旅游花费就达141亿元,各地接待游客数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但伴随而来的也有一系列负效应。对于游客而言,出行“住不下、游不动、吃不好、玩不安全”成了最头痛的问题。交通拥挤、服务质量下降、环境资源压力增大等问题,使得黄金周倍受争议。

为缓解集中旅游的压力,2007年底,国务院决定取消“五一”长假,新增元旦、清明、端午和中秋四个小长假,希望能分流人们的出行压力。但这一良好初衷却遭遇现实困扰。

据全国“假日办”统计,去年“十一”全国各热点旅游地区的游客接待量,同比上升均达到30%左右。鸟巢、前门大街等热门景点,都曾出现日接待游客30万人次以上的高峰。云南丽江、山西平遥等地甚至出现游客投宿无门、“一床难求”的紧缺状况。“十一”的井喷现象更为严重。不少地方几个小长假的整体收益,只相当于前年“五一”的七成。

二、恢复“五一”成为两会热点

取消“五一”、增加小长假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如今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再次席卷,恢复“五一”,以拉动内需,成为了讨论的热点和两会议题的焦点。

2月23日广东正式启动“国民旅游休闲计划”,希望借此推动广东旅游经济发展,并以此为契机落实“带薪休假”制度。专家估计,该计划有望拉动广东旅游经济超过5000亿元。

3月初,重庆向国家旅游局正式申请试点恢复“五一”黄金周。当地政府认为“五一”黄金周能给重庆产业带来至少10亿元的收益。这既可以拉动内需,也能保持当地良好的旅游氛围。

此后,国家旅游局新闻发言人表态:地方政府可以试点恢复。到3月9日,国家发改委表示未有计划研究恢复“五一”长假。

两会的召开,让“五一”恢复与否的争论再度升级。多数地方委员对此表示支持,但反对的声音也十分热烈。

总结支持恢复五一长假的理由,其一,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其二,带薪休假多是纸上谈兵,很多企业并没有切实执行;其三,取消五一假期加剧了春节、国庆两个假期旅游和交通的紧张。最重要的一点是民意支持。据人民网关于“你是否赞成恢复五一长假”的调查显示,截至3月4日,共有将近500万名网友参与了网上调查,其中赞成恢复“五一”长假的占92.2%。显然,民间要求恢复五一长假的呼声十分强烈。

而来自中国经济信息网的评论认为,取消“五一”长假,是为了让公民能够自主安排休假时间,提高休闲质量。人人能够享有自主“休假权”、“带薪休假”制度能够得到真正执行,才是真正的民意。而反对恢复“五一”的代表人物,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假日改革课题组负责人蔡继明不止一次地称,恢复“五一”黄金周的观点,基本都来自旅游行业,20多年的数据对比证明,黄金周对经济并未带来刺激作用,恢复五一长假既沿袭了黄金周的缺点,又淡化了带薪休假的优点。

三、关注两个效益,关注民意

“五一”的存与废,关键是要分析其利弊。从经济角度出发,“五一”黄金周拉动内需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它的确带动了旅游经济的繁荣,从而促进了经济增长。2007年取消“五一”长假时,我国经济有过热的趋势。废除“五一”黄金周,避免井喷现象,可适当放缓经济,达到控制增长过快的目的。但如今,面对世界性的金融危机,我国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冲击。从拉动内需,避免经济下滑,稳定国民信心的角度出发,应该恢复“五一”长假,满足国民的旅游消费需求,带动经济增长。最近,江浙一带发放旅游消费券以拉动需求,但如果没有充裕的旅游时间,旅游券的发放也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因此“五一”的恢复,可以使得消费券产生最大的拉动效应。

从社会效益来看,“五一”正值春夏之交,适合长线出行。七天长假并不只意味着旅游经济的短期繁荣,而是有了更多休闲、享受、团聚的内涵。它的存在有利于家庭和谐,起到了维持社会稳定的作用。此外,92.2%的民意支持率,反映了公众对“五一”的热切需求,也体现了“五一”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政府是人民利益的代表,为民办事、尊重民众意愿才能充分体现决策的合理性,从而维持其公信度,让人民对政府满意和放心。

的确,“五一”带来了很多负面效应,例如短期“井喷”现象。但是事实表明如果不恢复,将会有更大的“井喷”出现在“十一”,而几个小长假的收益却远不及“五一”黄金周。“五一”产生的问题并不应该以废除“五一”来解决,而是应当积极完善旅游设施和服务。另外,带薪休假制度的落实不是一朝一夕的过程,并非依靠取消“五一”就可以实现,至少目前多数企业并没有真正执行。我们期待制度的完善能够使带薪休假能真正落实,但是以放弃“五一”黄金周为代价显然是不明智的。在目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我国面临严峻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的任务,应当兼顾经济和社会双重利益,尊重民众的意愿,恢复“五一”黄金周。

参考文献:

[1]宋岩.重庆已向国家旅游局申请恢复五一长假[N].重庆晨报,2009-03-07

第9篇:假日经济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休闲经济成为近年经济 发展 的热点问题之一,消费者心理也相应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为陕西旅游业带来了新的机遇。本文通过对陕西旅游业资源和机遇分析,对陕西旅游业如何抓住时机争取更好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一、引言

自1999年国家推行长假制度以来,到2006年,选择在黄金周期间外出旅行的人数较往年已明显减少。据调查显示,2006年国庆有43%的被调查者选择呆在家而不是旅游来度过假期,另有23%的人选择探亲访友等方式度假,黄金周旅游“井喷”现象难再出现。选择出游者也不只追求看更多风景、游更多景点等单纯量上的满足,而开始追求质的满足、追求方便与舒适、寻求在紧张忙碌的工作之余得到真正的放松与休闲。与以往冲动型、爆发性的旅游消费相比,黄金周“游客低谷”其实是游客合理分流的一种迹象,折射出公众对待旅游逐渐成熟和理性的心态。更多的人开始选择更为休闲、舒适的方式来度过黄金周,业内人士指出,这将有利于促进我国旅游行业的持续、健康、良性发展。而与此同时,增加其他假期的呼声却一路上扬,将端午、中秋等节日定为法定假日的议案也已提上日程,可以预期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将拥有更多的休闲时间,休闲经济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消费者的旅游心理也将出现很多新的变化,因此,旅游业应及时调整以适应环境及消费者心理的如上变化。

陕西是一个旅游大省,陕西旅游更应积极进行调整,抓住机会争取更多市场,促使陕西旅游业更新更快发展。wWW.133229.coM

二、陕西旅游资源分析

陕西是

再次,由于平日工作生活节奏加快,人们更希望在假期得到身心的真正放松,因此,短线 旅游 日渐受到消费者青睐,陕西地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