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建筑实习转正工作总结范文

建筑实习转正工作总结精选(九篇)

建筑实习转正工作总结

第1篇:建筑实习转正工作总结范文

第一,工作培训。半年内,我参加建筑工程预算专业人员上岗取证培训。在这次培训中,我学习了很多概算工作的基础知识,对我更好地进行工作意义重大。建筑工程预算专业人员上岗取证培训,我去到了扬州,学习建筑工程的基本概念,接触了工程材料、工程结构、工程施工技术、工程计量、工程量计价清单以及《石油化工建筑工程综合定额》等内容,通过长达一周的学习,熟知了建筑工程中使用的各类基本材料、结构材料、装饰材料、防水材料,对建筑构筑物、地基与基础、墙与框架结构、楼板与地面、阳台和雨棚、楼梯、门与窗、屋顶的结构相关知识以及装饰构造也有了一定了解,除此之外,通过课程我还对土石方工程施工、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砌筑工程施工、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预应力混凝土工程施工、结构吊装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防水工程施工、建筑构筑物施工等有了一定认识,并学习了工程计量、工程量清单计价等内容,这些知识对我开展今后的工作有很大帮助。

第二,参与项目编制任务。在学习了理论知识之后,我更需要的是将这些书本知识实际运用于日常工作之中,在这半年内,我陆续完成了一些项目,渐渐熟悉了这些概算知识、掌握了概算编制过程常用的方法技巧,下面以两个典型的项目,详细谈谈这半年来的收获:

1.硫磺回收装置增设SIS系统。

这是我第一次做有进口设备的项目。虽说在此之前,我有做过相关练习,但真正地做一个实际的项目时,还是会出现问题。尤其是第一步,在外汇金额折算成人民币的时候,我就犯了一个错误:直接用了搜索软件得出的参考汇率,这个数据是不准确的,对于进口设备及从属费用的计算,外汇金额折算成人民币的时,应参考中国银行的实时汇率,并记录所使用汇率的时间,在编制总概算时,应将设备部分分为国内和国外两部分,这样使表格结构更清晰。在该项目中,仪表专业的若干设备存在“利旧”,所以在计算基本设计费时应将利旧设备的购置费汇入计费额。

2.公用工程部增设雨水收集池。

第2篇:建筑实习转正工作总结范文

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般匆匆而去,眼看的一年实习生活马上就要成为美好的回忆。在这短短一年的时间里我感觉自己成长了许多,从象牙塔迈出的第一步走的特别的稳重,感谢学校给我提供了一个努力拼搏的舞台,让我学会了如何面对这个真实的社会,实现了从在校学子向职场人士的转变。

实习是继中考后又一个人生的十字路口,它意味着人生一个新时期的到来——告别学校走入社会。社会是个大的集合,不管是以前的学校还是现在的实习单位都同属这个集合。这几个月来,给我感觉学校纯一点,单位复杂一点。不过我知道不论学校还是单位其实都是社会的缩影。实习的真正目的就是让我们这些在校的学生走入社会。社会是形形色色、方方面面的,你要学会的是适应这个社会而不是让这个社会适应你。

刚刚走进社会不适应是正常的。人有的时候很奇怪:心情或者更准确地说是热情往往会因时间、环境、所经历的事而起伏。就像我对境界一词的理解:人与他所受教育、所处环境、所经历对事物的理解、判断、预知的程度就是这个人的境界。

作为一名中专生,专业需求的建筑认识实训开始了,我们全专业的同学在XX的各大建筑工地认识实习,对于我当初选择土木工程这样的专业,说真的我并不知道什么是土木工程。现在我对土木工程有了基本的感性认识了,我想任何事的认识都是通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这次认识实习应该是一个锻炼的好机会!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学科、技术和工程的总称。它既指与与人类生活、生产活动有关的各类工程设施,如建筑公程、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铁路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等,也指应用材料、设备在土地上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等工程技术活动。

我应该知道现在的我还不够成熟,如果说人生是一片海洋,那么我应该在这片海洋里劈波斩浪,扬帆远航而不是躲在避风港里。只要经历多了,我就会成熟;我就会变强。我相信。那时的成功是领导、师傅们给我鼓励,是实习的经历给我力量,所以我感谢领导师傅还有我的好朋友们,也感谢学校给我这次实习的机会。

一年的实习生活中,紧张过,努力过,醒悟过,开心过。这些从为有过的经历让我进步了 ,成长了。学会了一些在学校从未学过以后也学不到的东西,也有很多的感悟。

短短一年时间,我收获了诚挚的友情,结识了和我一同来的实习生;我收获了宝贵的经验,收获了真正的成熟。

2017土木认识实习报告范文3000【二】

实践是大学生活的第二课堂,是知识常新和发展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也是大学生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一个人的知识和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挥作用,才能得到丰富、完善和发展。大学生成长,就要勤于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一起,在实践中继续学习,不断总结,逐步完善,有所创新,并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由知识、能力、智慧等因素融合成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自己事业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学科、技术和工程的总称。它既指与与人类生活、生产活动有关的各类工程设施,如建筑公程、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铁路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等,也指应用材料、设备在土地上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等工程技术活动。土木工程是社会和科技发展所需要的“衣、食、住、行”的先行官之一;它在任何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作为一名刚刚接触专业知识的大学生来说,如果在学习专业课之前直接就接触深奥的专业知识是不科学的,为此,学院带领我们进行了这次实习活动,让我们从实践中对这门自己即将从事的专业获得一个感性认识,为今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今后书本与实践的结合打下基础。

紧张的两周的实习生活结束了,在这两周里我还是有不少的收获。实习结束后好好总结一下。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共进行了七项工地参观,包括故宫博物院,首钢液压车间,学校实验楼留学生公寓,两处住宅小区工地,和丰台构件厂共七天的参观。在每次参观结束后我们都做了很认真的总结,把自己在参观时学到的,了解到的知识进行梳理,也同时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虽然我们不能完全明白老师讲解的所有知识,但终归是学习的过程,不同程度上都会有收获。而实习的意义也在于此。

首先,通过实习,通过实践,使我学到了很多实践知识。通过参观,使我近距离的观察了整个房屋的建造过程,厂房的结构,学到了很多很适用的具体的施工知识,这些知识往往是我在学校很少接触,很少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十分基础的知识。比如,钢筋的绑扎,底层基础钢筋的绑扎首先要放样,每一跨度里钢筋的接头数只有25%,即4根钢筋里只有一个接头,另外,接头要尽量放在受压区内。

在砌墙的过程中,如遇到墙要转角或相交的时候,两墙要一起砌起来,在留槎的过程中,可以留斜槎,如果要留直槎,则必须留阳槎,且要有拉结筋,不能留阴槎。在进行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混凝土的配合比,在天热的时候要注意养护。其次我们还对一些细部的作法有所认识,了解了设计与施工间是有距离的,要靠施工工程师在技术上给予合理设计才能保证施工的顺利和高质量。针对每次的参观我做了以下的总结。

对于像故宫一样古老的建筑在施工上可以算是大兴土木,但以后使用的机会较少,但针对对古建筑的修复这一需要,为保存祖国的文化,古国风貌,是不可或缺的。所以研究古建筑的构造是有必要的。对于厂房,我们今后会有单层厂房这门课程,以后走向社会我们或许现场房建设方面发展,而且本身各种建筑理论的基础知识本都是相通的,因此无论是为今后的学习还是以后投入社会的需要对厂房的认识都是必不可少的。厂房由山墙,梁,柱,屋盖,水平支撑,竖直支撑组成。整体是钢筋混凝土结构。

在梁上设有吊车的槽钢轨道,为了使整体结构稳定,在厂房的第一段,最后一段是有行家结构的水平支撑,在进深超过六十米时,中间的某一关也要加上水平支撑。竖直支撑则是在沉重的梁上起加固作用。而对于建筑工地,我的体会就更深了,无论是对施工过程还是对施工工艺我都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当今的不同建筑多采用橡胶混凝土的方式,结构杀害能够多为框架剪力墙。对于钢筋的使用有着严格的规范,从配筋到绑扎,到架模板,再到灌浆,这一系列的工作,一项都不能出错,小小的偏差可能会酿成无法收拾的严重后果。而在施工工艺方面,脚手架,模板,包括新材料的使用都更加直观的展示在我们面前。

我们见到了满堂红式和爬升式两种形式的脚手架,施工时,柱子的模板应在浇筑混凝土后的第二天拆除,而楼板的施工需要在十五天左右后才能拆除模板,要配备3—4层的楼板的模板,以便施工。单楼体抗震性能不是很好时,比如l型楼会设计抗震缝,沉降缝,缝一般设计在l拐弯处。

轻质材料是未来的主导材料,由于轻质材料总量比原有混泥土结构可减少20%,可大大减轻建筑的自重,节约资源。而最让人大开眼界的预制构件着实让人惊叹不已。为加快施工,缩短施工周期使用预制混凝图构件是首选,尤其是大型的建筑需要,预制构件的生产减少了很多问题。虽然在运输上大型的构件有困难,但还可以使用现场预制现场装配的办法,更加高效。

但是通过在课余时间对当代建筑业进行分析,也产生了一些我个人的看法。

建筑结构设计是建筑的主要部分,他关系到建筑的安全,可靠的程度,还有是否能够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现在的建筑结构是从解放的时候继承下来的,所以,有很多东西虽然还是适合建筑,但是,却不适合时代的发展了,所以,建筑结构的设计有待提高。首先,要从建筑结构安全的角度来提高,其次,在从建筑结构的材料、使用方面来提高,建筑结构的提高将会给我们国家的建筑业的发展带了很大的影响。

我们常说百年大计,这是建筑的年限,和你的身体是一样的,如果一个人的骨骼非常的结实,那么他会是一个健康的人,也是能够提供很多的劳动力,反之,则会给社会带来很多不便。同样,建筑的结构和人的骨骼是一个概念的两种事物。我们提倡全民健身运动的目的就是要我们的都有个健康身体来适合这个社会的发展,所以,建筑结构的发展也同样会带来建筑业的发展。

建筑的发展历史是悠久的,从原来的草棚到后来的用木头做房子再到用石头及其他的材料,这样的发展过程;每一次的发展都带来一次新的社会的变化,一种是社会制度变化,一种是社会的科技发生了变化,所以,我们现在就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是如果在现在的社会中找到一种适合人民生活水平和科学技术的建筑,因为,我们人类一直居住在一个能够遮风挡雨的地方,原来人们想的是如何能够生活的温暖和不受外界动物的侵袭,而现在,我们的社会发生了变化,现在,在人们的思想观念里,居住的环境要舒心才行。

所以说,建筑业有待于发展,现在我们已经发现一种建筑正在来临,那就是——人工智能建筑。他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们心理趋向的一个产物,所以,他是合理的。我们现在就应该想一下现在的建筑是不是真的要走向人工智能,是不是下面还有更加先进的建筑等待我们,我们面临着这样一个社会就不能推辞什么,只有,为了建筑业的新发展去努力,才是我们当前应该做的。不难看出,建筑业的发展不是单一方面的问题,而是,需要很多方面的协助才能有所发展的,对于,我们应该勇于探索先进的科学技术,使我国的建筑能够成为国民的满意产品,也同样成为国际市场的抢手产品。

总之短短的实习,让我大开眼界,也学会了不少东西,也让我对自己今后要从事的行业有所思考。原来的那种心高气傲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脚踏实地的努力工作学习的决心和信心。当我摆正自己的心态,从初涉社会工作的被动状态转变到开始适应社会的主动状态,以放松的心情,充沛的精力重新回到紧张的学习工作当中时,我忽然有种这样的感受:短短两周,仿佛思想又得到了一次升华,心中又多了一份人生感悟。

第3篇:建筑实习转正工作总结范文

下面介绍我工作经历和感想

更是实现个人价值的起点。年我省第一建筑集团有限公司第六分公司上班。年我工区从事测量工作。对我个人而言是人生的一次转折。

一、工作中求真务实

敬以德;人之相交,人之相敬。交以情;人之相处,处以心;人之相信,信以诚。其中“敬以德”最重要,体现在形象上,体现在做人做事上,体现在争创一流业绩上。爱岗敬业,用心敬业的职业道德素质是每一项工作顺利开展并最终取得成功的保障。

有了这些经历,很感谢一年多来建筑施工的工作和生活。以后遇到工作困难,就能敢于迎战、克服困难的毅力。吃苦,对人意志的磨练,教给我坚持原则、作风严谨;教给我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对我自己的人生阅历而言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今后工作的基石和路标。

协助测量放线、负责标高测量,年我项目部工程组担任施工员和质检员的工作。这就需要提高我自身的思想觉悟和工作能力。自己暗下决定,既然选择这份工作,只有一直往前走。庆幸的来到一建六分这个大家庭,工作中,施工经验和施工技术不断得到领导和同事的指点帮助,加上自己以前工作积累的基本知识,实际工作上多做多问,不断地总结、学习,对我工作组织能力考验。工作岗位的转变首先要求自己在工作方法上的转变。加强团队的凝聚力,进一步提高整体作战能力,首要工作,其次是要求自己在工作上要求别人做到自己必须先做到。

二、学以致用、用以促学

贯穿于建设工程项目决策阶段和实施阶段的全过程,工程项目的建设是一个复杂、庞大的工程。建设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是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牵涉到建设工程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施工质量的预控、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和施工质量验收各方面各环节的工作。只有认真把住每个环节按质量要求严格控制它才能建造出高质量、高水准的工程。

施工质量较难控制。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与人们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建成后的项目投入使用是否安全可靠,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施工阶段是形成建筑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所以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至关重要。作为建筑工程产品的房建工程,由于工期长、投资大、建设地点固定、露天作业受外界环境影响大、施工工序复杂、影响质量的因素多。

要求自己不断的总结学习,实际工作中。更好地将实干精神与按规律办事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提高对各项工作的科学性和预见性。真抓实干,项目施工管理工作的实践中善于发现问题,并找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法,推进工作的实际成效。让自己直接去面对激烈的市场竟争中找出事物的内在规律,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

一切以实际工作为落脚点,总之。实践中不断的总结学习,进而指导实际工作。

三、正确认识个人价值与企业发展的关系

已经走进了物质生活极为丰富的商品经济时代,今天。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降低了人们劳动强度,使我生活变得更轻松、更自由,无形中也磨平了勤奋的本性,但是生活过于安稳,又让人失去了创造的灵感和前进的动力。困难是对自身意志的一种磨练,也是前进的一种动力。

其实现性上,这里引用一句马克思说过的话: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正确的个人价值必须通过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包括个人与集体(企业)关系来审视,因此,人的自我价值是人通过实践活动满足企业发展需要的过程中,创造企业价值的同时创造出个人的价值。

自己所积累的这点工作能力和成绩离不开公司这个大环境中。正是公司给予我施展才华的平台,综观自己一年多来的工作。才能实现我个人的价值。今后,要求自己不断学习,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第4篇:建筑实习转正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职业技能 建筑工程测量 教学改革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1(a)-0189-02

建筑工程测量属于建筑工程类的科目,对于建筑类的职业院校来说该科目是一种基础性的支撑课程,通过社会调查发现,该专业毕业的学生适应的岗位大多为施工员或者监理员、质检员等,由此可见要适应这些岗位就必须要有较高的建筑工程测量知识和技术,并且不管在工程的哪个阶段都必须要严格并且熟练的进行测量,以此确保工程的质量。为了保证学生未来的就业,我们必须重视建筑工程测量的教育方式,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熟练的掌握操作流程、测量规矩以及确保学生上岗的安全性,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将从职业技能考试方面来促进建筑工程测量的教学改革。

1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的原因

首先,建筑工程测量改革属于建筑类专业的基础性课程,其知识的掌握中对于技术、绘图、测量等的要求非常高,考验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近年来,经济发展促进了建筑行业测量仪器的变革,学生不仅要加强对于理论知识和基础技能的掌握,对于仪器的操作能力也要进行学习,由此可见,原有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其次,社会的不断进步下,国家对于教育的改革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来促进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教育理念的转变也能更好的培养出建筑行业所需要的人才。

2 建筑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策略

建筑工程测量应用于建筑行业的各个方面,是一门极具实用性的课程,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知识的更新更是考验教育水平能否更好的适应社会的要求,为了使得建筑工程测量教学能更好的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从专业技能考试方面入手,以此来推动建筑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施。

2.1 改革教学内容以及专业技能考试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主要侧重于测量技能的应用,过去的课程内容过多的设计理论知识对于技能方面的介绍太少,并且新课改以来国家的教育理念旨在创设人民满意的高中教育,使得就业水平不断提高,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对此,我们针对建筑工程行业的就业形势以及该行业对人才的要求,⒃有的建筑工程测量课程内容进行改革,为了更好地促进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的改革,我们有必要邀请建筑工程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给予一些改革建议,再结合建筑工程测量的具体标准,通过专业人士的修正,科学合理的改革课程体系,使得课程内容更加接近社会对于人才能力的要求。此外,课程内容的变革方面要与时俱进,新型的先进的知识要及时的编制进课本,保证学生学到的知识与社会应用的一致性。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的考试模式是课程改革中的一项重点,因为考核标准和考核模式决定了教学内容的侧重点,所以对于专业技能的考核方面,我们要加大改革,从原有的纯试卷式的考核标准转变为实践与试卷相结合的方式,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硬件,方便学生更好地进行实地操作,以此来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

2.2 改变传统考核方式,创新考核模式

对于建筑工程测量课程这样应用性极强的课程来说,技能操作在某种程度上比理论知识更为重要,所以,我们在进行课程考核的时候要结合该课程的特征,以促进学生提高应用能力的角度出发,将课程考核从一种单一的形式转变为一种实质性的考核,例如,我们可以将课程考核设置为让学生对于某项具体工程实地测量,并对测量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实践结果中发现学生实际存在的薄弱环节,以此加强对于这方面的锻炼。对于职业技能考试的改革要依靠于国家的政策,通过职业技能的改革来促进建筑工程测量教学的改革。

2.3 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对于教学方式方面的改革,我们从教学方式、教学实践两个方面来进行探讨,首先,对于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来说,其复杂的计算和较强的实践性决定了其不适应于一种单调的教学方式,教师必须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转变教学方式,例如:对于理论性较强的知识来说,教师可以将重点知识总结到多媒体中,清晰明确的演示出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对于实践性较强的技能性知识,教师需要借助学校的教学器材,为学生进行实际演示,情况允许时可以让学生进行实地操作,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技能知识。其次,从教学实践方面来说学校以往的教学都是有教师进行主导,学校制度限制了教师自主教学的范围,对此,我们希望能改革教学模式,充分认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在建筑工程测量课程中插入试验课程,使得学生的理论知识的掌握能及时得到实际练习,有助于学生记忆新知识,同时也方便了教师课程的讲解。

2.4 加强教师素养的培训,促进高效教学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对于学生的影响是极大的,为了更好地促进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的开展,教师也需要不断的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不仅要从知识层面进行提高,在教学思路、教学策略、教学理念方面也要加提升,以身作则,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那么教师就可以从这一方面入手,以幽默的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气氛,使得学生自主的加强与教师的互动,和与其他学生的协作。

3 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测量学科的教学改革要时刻围绕着技能与实践培养这个关键点,以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应用性人才为目标,针对性的进行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的改革,以此来促进职业技能考试对于建筑工程测量学科教育改革的实施,使得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参考文献

[1] 李福全.中职建筑工程测量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对策探究[J].职业,2016(3):84-85.

第5篇:建筑实习转正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字】培养;中职学生;建筑学;兴趣

建筑工程专业作为当前社会的一个发展比较成熟完善的传统专业,同时也是一个紧跟时代步伐,高新技术日新月异,有着无限发展前景的热门专业。学本专业的每一个学生必须学好专业基础课。比如:建筑力学等。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建筑力学已经成为建筑工程、道桥工程、水利工程、市等。

但是中职建筑学课堂教学效率低,主要的原因是:一方面,没有升学压力导致学生对数学课学习不够重视;另一方面,中职生由于建筑学基础薄弱,缺乏学习建筑学的兴趣,对建筑产生了怕学、厌学的心理。我认为,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感兴趣的问题或与专业相关的实例等创设教学情境,对提高中职建筑学课堂教学效率起着关键的作用。认知建筑及贯穿始终的人文素质的培养对于初学建筑学的学生首先要培养他们对建筑的兴趣及感知能力。通过对实际场地的参观与具体观察,介绍建筑和城市的文化背景以及当代建筑。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广泛接触古今中外优秀建筑作品及杰出建筑师,培养学生思考建筑、掌握建筑的基本特征,亲身感受、体验建筑的空间,并通过语言、图示表达出对建筑的感觉。培养学生对建筑最大的兴趣,也让他们认知到建筑离不开社会,建筑离不开自然界,建筑离不开地理、历史、宗教、民族等。在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以下几种方法来创设数学建筑学情境。

一、借用建筑学史料创设情境

中职建筑学课的开始阶段,绝大部分学生的精神处于游离状态,教师借助有趣的建筑学史料创设建筑学情境,能有效促使学生尽快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如教师可以利用高斯的案例史料来创设教学情境,引出著名的建筑学家著,他们在建筑学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通过利用著名建筑学家的真实故事,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对问题探索的兴趣,培养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积极思维的能力。

二、消除思想障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学生在学习建筑学之前先学习了建筑制图与识图,由于建筑识图课程理论知识比较深,比较枯燥,学生普遍认为难学,没意思。故在学习本门课之前就可能产生了抵触心理,为消除此种心理,应在学习本门课程之前带领学生到工棚或工地去实地勘查学习,认识各种构件及内部构造布置情况,了解相关构造知识,使学生有个初步认识,激发起求知欲望。

三、运用实验创设情境

针对中职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可设计一些简单易操作的实验,让学生动手实验,把他们引入教师所创设的环境条件中去,使学生由衷地产生情感和想象,进行探索和发现,从而自然地获得知识。如在进行测量时,我们要创设情境,让学生纪录并统计试验结果。(1)试验准备。(2)试验过程:一名学生记录试验结果,一名学生数次数,一名学生监督。(3)计算建筑物的高度等。(4)交流讨论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学生通过动手实验,主动探索,可以得到求一个事件的概率的基本方法,是通过大量的重复的实验,用事件发生的频率近似地作为事件的概率。通过实验,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索创新能力,变静态的被动学习为动态的探索活动过程,提高了学生学习建筑学的兴趣。

四、强调自观教学,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教材中建筑设计、构造原理及节点详图等内容是通过文字叙述和平面图纸表述的,对学生来说,空间想象力差,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教师从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入手,引导学生观察本校教学楼、图书馆、宿舍楼等建筑物的体型组合、立面设计、构造作法等,在不能现场讲课的情况下,教师利用图片、照片、建成图纸等将建筑构造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建立空间立体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我们精选了各类典型工程实例来强化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提高学生对建筑的认识能力和鉴赏能力,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的教学资源和信息资源,在课堂上集体交流、图书馆、校园网、建筑工地等作为学生的第一课堂,成为课堂的有效延伸和补充。

五、教师课堂精讲与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相结合

教师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当然是越多越好,越细越好,但限于教学时数的要求不可能做到如此。教师应起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科学思维的作用。课堂上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对基本原理、重点难点及强制性的标准规范要求作出讲授,而加强练习,扩大知识面和加强动手能力的训练部分放在课后进行。利用校园网和教师编制的《房屋建筑学》PPT课件和网络课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时间、进度来自主学习。在网络课程中,学生可以查阅大量的各种类型的例题,可自行练习习题,也可再重新复习授课内容。

六、利用趣味问题创设情境

如何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是中职建筑学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趣味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如在进行空间图形知识的教学时,可通过如下的趣味问题来创设情境。图1是一个正方体形状的纸盒,把它沿某些棱剪开并摊平在桌面上,可得到图2的图形。如果把图2的纸片重新恢复成图1的纸盒,那么与G点重合的点是哪点?这是一道空间思维趣味题目,学生可以通过动手操作或空间想象等方法得到答案,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消除了学生学习立体几何的恐惧心理,激发了学生学习立体几何的兴趣,是学生在建筑学的几盒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

要培养中职学生学习建筑学的兴趣还要靠我们学生自己:

第一,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抓紧有限的时间努力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为以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说到学习态度,我要说两句,我们有的同学,老师在上面讲得口干舌燥,他在下面看小说,照镜子,甚至有的一节课上完,课本都没拿出来。到头来,埋怨说在学校什么都没学到。怪谁呢?同学们,你听不懂是你的能力问题,但你像这样做就不仅仅是你的态度问题了,这还是一个品德问题,这是对老师的极度不尊重。第二,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就要才同学们平时养成不迟到,不旷课,不早退,严格遵守校规校纪等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大家一定要在平时养成。

第二,定位准确,低调做人,踏实做事,首先你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想到自己的不足,你只是一名中专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都还很薄弱,到单位去了是要继续学习,继续磨练的。有了这种低调的心态,你帮会对工作岗位不会有过高的要求,对于工作会更积极主动,任劳任怨。这样才更有利于你今后的发展。

第三,学会处理社会人际关系,做好这方面的心理准停车场,工作意味着我们走出学校单纯的环境,走向社会的大舞台,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不像同学关系,师生关系那么简单明;朗,容易相处。我们要重视人际交往,懂得与人团结合作的原则,我们要认识到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的原则是以诚待人,为人处事要以诚信为准则,诚信既包括客观评价自己与他人,坦率的表露心迹,也包括待人赤诚相见,诚实守信的人最容易被社会所接纳,背信弃义的行为是人们所不齿的,譬如说,考试舞弊现象就是一种不讲诚信的表现。现代社会的发展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团队精神,不要事事以我为中心。要以全局为重,处事要考虑到别人。另外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宽容与忍耐,摒弃自私自利与霸气。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方面,应采取谦和谦让的态度,消除偏激,避免将矛盾激化。再次,我们要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学会尊重别人,讲究礼仪,从小事做起养成文明交往的良好习惯。第四,要做好角色转换的心理准备,们从小到大已经习惯了轻松的学生生活,养成了依赖心理,自律不严的习惯。(学生——员工宽松的学校环境——制度严格的工作环境)而工作之后,身份转变了,环境改变了,那就必须严格遵守单位的规章制度,担负起员工的责任和义务,你们开始可能很难适应角色的迅速转变。精神压力很大,有的学生甚至认为社会是冷酷的,人与人之间是无情的。产生了悲观失望的情绪,这就要求我们在校期间就;应该对自己提出高标准严要求,面临因难受和问题时不要总想依赖别人的帮助,要培养自己独立吃苦的精神。只有这样,我们以后才能在工作岗位上站稳脚跟,为自己的事业迈向更高阶层奠定良好的基础。建筑学不是可以线性学习成功的。重要的是最终的结果。

七、抓好课程设计环节. 培养中职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是将其所学的房屋建筑学知识和前面所学的建筑制图和建筑材料等课程结合起来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又是后续课程的基础。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应完成从方案到施工图设计,设计内容应贯穿在一学期的教学之中。经多年课程设计的摸索.我们选择了多层住宅楼设计、中小学幼儿园设计、教学楼设计等学生较熟悉并对其设计原理清楚的设计题目。引导学生以设计者和使用者身份依据设计规范和设计发展趋势进行方案设计。要求学生必须查阅相关设计资料,促使他们认真思考和分析设计中的问题,独立工作能力相应得到提高。如在进行住宅楼设计时,教师在考虑学生方案设计可行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完成平面、立面、剖面设计,绘制居室、厨房家具布置图,真正掌握平面、立面、剖面设计的尺度问题,在此基础上,加大设计的深度和难度,使其达到施工图设计的要求,提高设计的质量和水准。依据构造原理选定合理的构造方案.是完成初步设计后又一关键问题。教师指导学生优先选用新材料、新技术的构造方案.以使教学内容和建筑业的发展相适应。这样的课程设计留给学生的思考和设计空间加大了,提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第6篇:建筑实习转正工作总结范文

( 一) 对立体构成课程的认识

形态构成系列是传统建筑学设计基础训练课的必要组成部分,其中,立体构成课程对促进初学者思维方式从二维平面向三维空间转变尤为重要。纵观当前各大建筑高校的形态训练课程,较有特色的有东南大学的空间营造实验式教学、香港中文大学的建构与操作系列等。从表面上看,有的突破了传统建筑学将立体构成作为单一课题进行训练的方式,而将其融入到整体形态训练和建筑设计基础教学之中。但大多数学校的教学体系对基本形态设计能力和建筑学逻辑思维的培养均比较坚持,将立体构成训练视为推动学生认知三维形体与空间、体验形态设计及塑造、表达设计方案及透视等的重要转折点。在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一年级建筑设计基础课中,立体构成课程被安排在平面构成课程之后、空间构成课程之前,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科的发展有着深厚积淀,多年来始终尊重建筑学传统核心理念和传承建筑学基本素养教育,逐渐形成并延续了自身特色。除了强调形态构成三大系列之间的前后承接关系,还定期结合教学评价和反馈信息对课题组织、内容、成果要求和评价标准等进行反思和调整。教学中积极利用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这一平台,以及设备完善的专业模型试验室等资源。课程教学实行由年级主持统筹负责、课题组组长总体负责、课题组成员分项深化研究的模式。

( 二) 十年教学回顾

近十年来,课题组成员一直秉承及时总结、积极交流、统一思想、慎重调整的思路,不断优化与完善立体构成课程体系,将2010 年以前的教学总结为三个阶段: 传承、发展、突破。近五年来,基于对学生建筑学思维的培养,以及探求空间和建构体验的角度,逐项推进如下教学改革:

1. 时间设置

将建筑测绘作业提前至一年级( 上) 形态构成训练之前,将立体构成内容推后至一年级( 上) ,作为最后一个部分,强化基础能力训练的同时也为衔接空间构成内容预留了较充裕的时间。

2. 教学交流

自2012 年起至今,每年利用暑假时间,安排课题组骨干教师参加由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在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举办的建筑学专业教师研修班,从教学和执业角度对该校的建构与操作系列课程进行学习和研讨,这极大地推动了立体构成课程教学改革方案的实施。

3. 教学方案

在专业化和职业化导向下,对教学目标、内容及其评价体系进行调整,并提出各项具体改革措施。

4. 成果评价

以建筑类型学为基础,将评价标准和机制导向更客观、可描述、强调操作逻辑、偏重形式秩序的方向上来。

( 三) 对立体构成课程教学的反思

首先,现行教育体制普遍忽视大学本科教育之前对学生人文和艺术素养的培育,使其在进入大学建筑学专业之前缺乏相应的基础,思维方式上一时难以从应试教育向设计专业学习的转化。其次,建筑学类型化教学的发展使传统构成系列课程的比重和时间,随着建筑设计训练课程的加强而被不断挤压,课题组成连贯性不强,造成学生对形态构成知识了解不深、掌握不够而带来形态设计手段上的贫乏。再者,在实际教学辅导中,由于教师对形态构成系列课程重点和针对性的理解不一致,加上受到个人形态素养差异性的影响,又缺乏统一而明晰的评价标准,往往造成教师辅导时重点不清,难以有效引导学生建立基本的建筑美学观。此外,受流行艺术和视觉美学影响,构成训练若不能坚持自己的核心要求和原则,则很容易流于工艺美术类的训练,沉迷于形式美学的追求。学生也难以认识到形态构成训练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关联性,以致在形态和空间的鉴赏、分析和建构方面的能力较弱。

二、教学改革方案

立体构成课程教学改革的初衷是从培养建筑学思维角度出发,引导低年级学生认知形体与空间的关系,掌握形态设计的基本能力; 体验建筑设计本质建构行为的发生规律,并引导和激发其创造潜能。帮助学生有效建立初步、系统的建筑设计思维,培养设计专业的基本技能,树立正确的建筑价值观和认知论,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并循序渐进地积累专业知识。因此,在教学中建立系统性、设置关键点并预留拓展性,是立体构成课程教学真正成为建筑学基础教学体系中重要环节的关键。在一年级教案设计形态构成系列中,有关立体构成的部分介绍了课程教学目的、作业要求、各阶段主要任务及其实施情况等( 一) 教学体系建构

1. 建立系统性

针对当前形态构成课题联动效果并不理想的情况,在一年级建筑设计基础课程中强化立体构成与平面构成、空间构成课程的联系,使之形成有机整体。引入建构概念并描述建构行为的发生机制,引导学生在一定操作规则下,从二维平面到三维空间形态生成,再到改变空间属性,如加入色彩、质感、材料等,以及空间局部构造、建造工艺等,帮助学生逐步深入理解形体空间建筑的生成逻辑。合理设置整体规则和阶段性任务,既强化每个课题的针对性,又形成建筑设计全局观。

2. 强化关键点

( 1) 运用理性规则。

加强构成操作过程理性规则和形式秩序性的引导。对大多数学生而言,在构成的单元体阶段应鼓励选择单一类型元素,如线材、板材、块材等,以取得在形态生成过程中的一致性;在生成方向选择上,鼓励使用更具有空间意味的减法法则,以有利于学生理解建筑空间生成逻辑。与加法不同,前者先将立体构成的空间限定在一个范围之内,如虚空的立方体,以更好地与空间构成衔接; 在形态生成操作规则上,宜尽量选择单一、理性、可逆的手法,以实现沿内在逻辑性生成造型而非不可逆的、漫无目的的自由式创作,并保持设计衍生的无限可能性。

( 2) 在形体之外表达空间。

通常在立体构成中首先被关注的是实体形态,而空间实质是立体构成形态中负形所指的部分,对理解建筑空间形成、演进和发展十分重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拓扑思维能力。在从三维实体向空间认知的转变中,理解实体与空间相辅相成、互为图底关系是掌握空间造型能力的关键。立体构成训练是空间构成训练的前提和基础,教学中提前让学生具有理解空间的心理准备,对于后续构成课题的学习意义重大。

( 3) 强化类型化教学。

建筑类型学是理解、认识和运用建筑设计的基本逻辑体系和有效方法,有助于初学者迅速理解建筑学核心思想,并掌握形态设计技巧。在教学中可以预设一定的与建筑相关的原型,如从历史建筑中提炼出柱廊原型,可以转化为阵列线材和上下面材在立体构成中进行应用。又如从地域建筑原型中提炼出关于传统材料表皮肌理,同样可以转化为立构形体中小单元体规律性组合的形式并向空间造型自然转化。

3. 预留拓展性

教学改革计划中将形态构成系列课程整合成一个大题目,并进一步考虑结合一年级最后一个景观建筑小品设计题目来设置。远期则考虑形成贯穿一年级( 下) 和二年级( 上) 的跨年级设计题目。引导学生完整体验一次从概念逻辑生成到设计方法演化,再到建构技术行为这一建筑设计全过程的思维和操作方法,同时使建筑设计基础教学从形态构成更好地向建筑设计延续。

( 二) 教学核心要素: 空间与建构

回归建筑学认知和营建空间的本质,通过基本的建构行为实现空间、功能、形式和经济的一致性。

1.空间

空间是传统建筑学关注的核心问题和要素,在建筑设计教学和实践过程中一直是探讨和研究的重点,由此能引生出许多与建筑相关的要素、问题、技术和系统。教学中对于空间概念的传授,一方面依托专题讲座和专业阅读的形式,结合建筑设计案例和艺术史评析来建立系统的空间认知论和建筑形体观( 见表1) 。通过专题讲座深化学生对艺术史、艺术流派、建筑批评、绘画鉴赏等背景知识的理解,提高对人文艺术传统的兴趣。另一方面在辅导方案过程中,通过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和设计示范,帮助学生在形体塑造过程中感知并理解空间的形态特征,以及符合形式美原则之组合规律,学会从空间内部虚拟视角去观察、认识减法思维之下的形体关系,并引入透明性材料来阐释空间之间形成的透明性。此外,鼓励学生运用电热切割机等模型工具和手段,从大的有外部空间限定的整块材料入手,依据一定可描述和定义的规则,通过减法进行不同方向、深浅、宽窄、扭转、交错、掏空、贯通或不贯通等操作,得到预设形态之外理性、丰富的形体效果,为学生顺利进入建筑设计阶段打下坚实的造型基础。

2.建构

教学中引入建构这一概念,将建筑物的真实建造行为和过程融入形态训练课程之中。建构强调引导学生体验建筑设计方案从概念生成到设计发展、形体生成、空间组合、空间细化、材料区分、建造准备、细节设计、分层实施到制作模拟真实建筑物等比例模型,这一完整、复杂的全过程。立体构成是其中创造平面立体空间联系的重要环节,也是建立设计概念操作逻辑形态演变之间理性关系的重要阶段,更是形态设计训练和建筑方案设计顺利衔接的关键。教案对建构规则进行了阐述: ( 1) 应将立体构成视为连续的设计训练中的一个环节,要求与前后环节衔接紧密。如鼓励从平面构成其中一个原型生成立体构成任意一个投影面或斜切面,但允许适当的可变性。( 2) 立体构成与真实建筑设计和建造之间应有合理的演化度,因此必须考虑形态的负形与生成具有适应容量、尺度、品质、连接性等功能性空间之间的对应性。( 3) 建构初体验的立体构成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期的操作规则要尽量单一、清晰、可逆,并充分利用形态类型的特征。如通过简单的折叠、翻转、打开、凹进、剪切、粘接等遵循一定的角度和尺寸的规则,对一张完整的矩形纸片进行操作而得到的形体及内部空间,或通过增加正反面或肌理等得到更为复杂的结果。( 4) 尝试限定生成立体形态的空间范围。如在10 10 30 mm 的虚空立方体之内可横放、竖放、侧放等,并要求正负形之间产生类似图底关系的可读性。( 5) 鼓励选取类型化单元生成立体形态,如箱体、板块、杆件、单元点等,凸显操作组合规则和生成逻辑,建立与建筑内部空间和外部造型的联系性。并通过课题组教师对建构与操作题目进行试做的一系列作品,强化这一过程的体验

( 三) 课程任务书设计

1. 目标与原则

( 1) 突出建筑学特点。在立体构成形态要素的选择、分解、抽象与重组等过程中,强调建筑学审美逻辑和造型规律,从建筑学思维出发创造形态造型,加强逻辑性和秩序性。

( 2) 弱化材料和色彩的影响。在任务书中强调对于材料色彩和透明度的限制要求,如规定使用白色非反光材料,尽量弱化艺术性因素对于形态造型的影响。

( 3) 加强构成系列的整体性。形成立体构成上对平面构成、下对空间构成的理性承接关系。如规定必须从平面构成组合图形中选择一个作为立构的构思原型,但应加强允许可变性和评判标准的准确界定,立构对于空间造型的概念在空间构成课题中的延续等。

( 4) 提高准确分析建筑造型的能力。在课程基础作业练习中加入建筑体量构成分析,加深学生对建筑与构成之间理性关系和逻辑性的理解,培养学生运用构成知识进行空间形体塑造的能力。

( 5) 增强图纸表达的基本功训练。要求以分析图形式描述构成作品从平面构成的组合图形出发演变成三维实体形态的构思过程。同时按比例和建筑制图规范要求绘制作品的三视图,以及相关建筑实例造型分析图纸。帮助学生掌握从分析、学习到运用、创作的学习方法。

( 6) 强化建筑模型制作能力。模型制作是建筑学专业最重要的基本技能之一,对于培养从空间思维到建构实现的系统能力非常重要。作为设计基础学习阶段第一个接触到模型制作的题目,应引导学生建立起正确的模型观念和掌握操作方法,将好奇和热情转化为学习动力。

2. 实施要点

( 1) 底板和空间限定要求。提供15cm 15cm的平面底板,形体高度应在5cm ~ 30cm 之间,利用指定材料,运用合理的构成方式创作三维立体造型,作品要符合形式美原则。

( 2) 与平面构成的延续性。以平面构成组合图形中的一个作为立体构成的生成基础( 任一投影面或截面符合均可) ,允许有适当变化。

( 3) 建构规则。鼓励单元体类型的单一性、操作规则的一致性、运用减法法则等理性原则,鼓励形态生成过程的步骤清晰而可逆。

3. 教改研究

课题组每年均会对教改情况进行充分讨论、总结和反思,并将共识体现在每一年的教案和教学任务指示书中。课题组立体构成课程教案设计也多次在全国评优中获奖。同时,课题组教师也积极思考和研究与教改相关的问题,自2008 年以来已在《华中建筑》等核心期刊上发表教研论文多篇,引起了广泛反响。此外,2014 年以来笔者获得广东省省级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华南理工大学校级教研教改项目等多项基金支持,教改研究具有一定的前景课题组计划编著一套面向建筑院校建筑学专业的构成系列教材,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构成知识和现象,也凸显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专业特色。此外,通过发表教研论文及时进行课程总结和教学理论研究,并将立体构成课程系列讲座立体构成与建筑造型构成艺术串讲等,建设成为培养建筑学思维的本科课堂教学示范课程。同时,对近年来学生的立体构成优秀作业及时进行展示、总结、评价和反思,研究其中的规律性因素,并及时反馈到教学体系中。

第7篇:建筑实习转正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民办高校,教学改革,课程内容,教学模式

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教学改革是永恒的主题,对于转型试点中的民办高校,加强教学基础建设是转型的前提条件,而深化教学改革则是实现转型发展的战略支点。2016年是土木工程学院的改革创新年,我们始终将“应用技术型”作为指导思想贯穿于教学改革之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此对思路和做法加以总结,以为引玉之砖。

1培养理念更新———瞄准前沿,顺势而变

BIM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技能,正在推动着建筑工程设计、建造、运维管理等多方面的变革,有着越来越大的社会需求,正在成为我国就业中的新亮点。学生是BIM技术未来的生力军,是BIM技术应用和发展的希望所在。所以本学期通过调整培养方案,在2013级开设了三周BIM实训课程。通过实训,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BIM相关软件的建模流程,锻炼学生对专业图纸的识读能力以及自觉学习的综合能力,分小组学习鲁班土建建模、鲁班钢筋建模的使用方法,创建三维模型;锻炼团队协作能力;收集与本题目有关的设计资料,结合BIM实训中遇到的问题,在实训过程中通过何种方式如何解决的,写出实习报告,且用PPT的形式进行答辩,为毕业设计打下基础。

2教学模式改革———翻转课堂,学用结合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是新开课程,课堂上尝试了翻转课堂的模式,给每位同学分配了题目,让他们自己制作课件,课堂上利用5min的时间分享给大家。参与改革试验的班级召开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学习成果汇报会》,每个班按2人~3人分组,给他们按照绿建标准节地、节水、节能、节材、室内环境保护,施工管理,运营维护,提高及创新等方面分配各自负责的领域,开了两次彩排预备会,对每位同学的演讲内容、PPT等进行了逐一指导点评,最后汇报会取得了成功。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个人表达能力。

3课程内容灵活———依托学科,面向实用

以《建筑施工》课程的教学改革为例,首先利用有限的学时提炼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保留传统的讲授方式;然后针对发展较快的新型建筑材料及施工方法,由同学们以分小组的形式在课外进行调研,借助班导师在专业学习方面的指导,将调研内容制作成PPT带回课堂进行汇报,由其他组同学和导师进行提问与点评;并在期末举办了“我们要站在施工技术最前沿”的学习交流活动。通过此次改革不仅使学生期末及格率提高了8%,并且充分体现出了班导师在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培养等方面的指导作用。在整个课程学习和活动中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不断接受新事物、涉猎新知识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增强信心,增强团队凝聚力。

4结语

通过前边几个教学改革实例可以看到,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锻炼了学生对专业图纸的识读能力以及自觉学习的综合能力,基本实现了我们的初衷,老师和学生反映非常好。

作者:邹建奇 单位:长春建筑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窦艳.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创新[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8):26.

第8篇:建筑实习转正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 建筑设计 概念设计

在不断的结构设计研究与实践中,人们积累了大量有益的经验,并体现在设计规范、设计手册、标准图集等等。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方法的发展,计算机及其结构程序在结构工程中得到大量地应用,每个设计单位都在为彻底甩掉图板而做努力。结果给部分结构工程师造成一种错觉,觉得结构设计很简单,只需遵循规范、手册、图集,等待建筑师给出一个空间形成的方案(非结构的),使用计算机,然后设法去完成它,自己只不过是一个东拼西凑的计算机画图匠而已。这不仅不能有效地运用他们的知识、精力和时间,而且还会与建筑师的交流中产生分歧与矛盾。

我国结构计算理论经历了经验估算,容许应力法,破损阶段计算,极限状态计算,到目前普遍采用的概率极限状态理论等阶段。现行的《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J68-84)则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结构极限状态设计准则,以使建筑结构的设计得以符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更科学、更合理。但该法在运算过程中还带有一定程度的近似,只能视作近似概率法。并且光凭极限状态设计也很难估计建筑物的真正承载力的。事实上,建筑物是一个空间结构,各种构件以相当复杂的方式共同工作,且都并非是脱离总的结构体系的单独构件。目前,人们在具体的空间结构体系整体研究上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在设计过程中采用了许多假定与简化。作为结构工程师不应盲目的照搬照抄规范,应该把它作为一种指南、参考,并在实际设计项目中作出正确的选择。这就要求结构工程师对整体结构体系与各基本分体系之间的力学关系有透彻的认识,把概念设计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所谓的概念设计一般指不经数值计算,尤其在一些难以作出精确理性分析或在规范中难以规定的问题中,依据整体结构体系与分体系之间的力学关系、结构破坏机理、震害、试验现象和工程经验所获得的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思想,从整体的角度来确定建筑结构的总体布置和抗震细部措施的宏观控制。运用概念性近似估算方法,可以在建筑设计的方案阶段迅速、有效地对结构体系进行构思、比较与选择,易于手算。所得方案往往概念清晰、定性正确,避免后期设计阶段一些不必要的繁琐运算,具有较好的的经济可靠性能。同时,也是判断计算机内力分析输出数据可靠与否的主要依据。

比如,有的设计人员用多、高层结构三维空间分析程序来计算底层框架,还人为的布置一些抗震墙,即不能满足楼层间的合理刚度比,也不能正确地反映底层框架在地震时受力状态。问题在于结构概念不明确,没考虑这两种结构体系的差异。软件的选择和使用不当,造成危害是不容忽视的。美国一些著名学者和专家曾警告工业界:“误用计算机造成结构破坏而引起灾难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然而避免这种情况,概念设计的思想不妨是个好方法。

运用概念设计的思想,也使得结构设计的思路得到了拓宽。传统的结构计算理论的研究和结构设计似乎只关注如何提高结构抗力R,以至混凝土的等级越用越高,配筋量越来越大,造价越来越高。结构工程师往往只注意到不超过最大配筋率,结果肥梁、胖柱、深基础处处可见。以抗震设计为例,一般是根据初定的尺寸、砼等级算出结构的刚度,再由结构刚度算出地震力,然后算配筋。但是大家知道,结构刚度越大,地震作用效应越大,配筋越多,刚度越大,地震力就越强。这样为抵御地震而配的钢筋,增加了结构的刚度,反而使地震作用效应增强。其实,为什么不考虑降低作用效应S呢?目前在抗震设计中,隔震消能的研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隔震消能的一般作法是在基础与主体之间设柔性隔震层;加设消能支撑(类似于阻尼器的装置);有的在建筑物顶部装一个“反摆”,地震时它的位移方向与建筑物顶部的位移相反,从对建筑物的振动加大阻尼作用,降低加速度,减少建筑物的位移,来降低地震作用效应。合理设计可降低地震作用效应达60%,并提高屋内物品的安全性。这一研究在国内外正广泛地深入展开。在日本,研究成果已经广泛应用于实际工程中,取得良好的经济、适用效果。而我国由于经济、技术和人们认识的限制,在工程界还未被广泛地应用。

转贴于

同时,在目前建筑结构抗震鉴定及加固中,概念设计的思想也应得到延伸。在1976年唐山地震中,天津市加固的2万间民房无一倒塌,但天津第二毛纺厂三层的框架厂房,却因偏重于传统构部件的加固 ,忽视结构总体抗震性能的判断,造成不合理的加固使抗震薄弱层转移,仍然倒塌。

概念设计的思想被越来越多的结构工程师所接受,并将在结构设计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然而现在的高校教学中,往往只重视单独构件和孤立的分体系的力学概念讲解。尤其在专业课教学中,单项计算练习居多,综合练习偏少,并着重体现在考题中,使得相当部分学生养成只知套用公式解题的习惯。而且近年来强调计算机应用教育,比如,毕业设计用结构设计软件计算、出图。但由于计算机设计过程的屏蔽,手算过程训练程度的削弱,造成学生产生一定依赖性,结果综合运用能力下降,整体结构体系概念模糊。这些对于培养具有创造力、未来的工程师是相当不利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建筑结构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发展先进计算理论,加强计算机的应用,加快新型高强、轻质、环保建材的研究与应用,使建筑结构设计更加安全、适用、可靠、经济是当务之急。其中,打破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墨守成规,充分发挥结构工程师的创新能力,是相当必要的。因为他们是结构设计革命的推动者和执行者。这则需要工程界和教育界进行共同的努力。推广概念设计思想是一种有效的办法。

著名的美国工程院院士林同炎教授在《结构概念和体系》一书中为结构工程师提供了广泛而又有独特见解的结构概念设计基础知识和设计实例。该书着重介绍用整体概念来规划结果总体方案的方法,以及结构总体系和个分体系尖的相互力学关系和简化近似设计方法。为结构工程师和建筑师在设计中创造性地相互配合,设计出令人满意的建筑奠定基础。这本书第二版的出版,为我们更好的加深概念设计的理解,提供有益的帮助。总之,概念设计必然会成为今后结构设计的主流思想,这就让我们来共同学习、发展它吧,为结构设计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高立人,王跃,结构设计的新思路——概念设计,工业建筑 ,1999(1)

第9篇:建筑实习转正工作总结范文

撰写人:___________

期:___________

2021年建筑毕业实习鉴定个人总结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学科技术和工程的总称。它既指与与人类生活生产活动有关的各类工程设施,如建筑公程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铁路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等,也指应用材料设备在土地上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等工程技术活动。土木工程是社会和科技发展所需要的“衣食住行”的先行官之一;它在任何一个国家的(范本)国民经济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作为一名刚刚接触专业知识的大学生来说,如果在学习专业课之前直接就接触深奥的专业知识是不科学的,为此,学院带领我们进行了这次实习活动,让我们从实践中对这门自己即将从事的专业获得一个感性认识,为今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今后书本与实践的结合打下基础。

紧张的两周的___活结束了,在这两周里我还是有不少的收获。实习结束后好好总结一下。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共进行了七项工地参观,包括故宫博物院,首钢液压车间,学校实验楼留学生公寓,两处住宅小区工地,和丰台构件厂共七天的参观。在每次参观结束后我们都做了很认真的总结,把自己在参观时学到的,了解到的知识进行梳理,也同时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虽然我们不能完全明白老师讲解的所有知识,但终归是学习的过程,不同程度上都会有收获。而实习的意义也在于此。首先,通过实习,通过实践,使我学到了很多实践知识。通过参观,使我近距离的观察了整个房屋的建造过程,厂房的结构,学到了很多很适用的具体的施工知识,这些知识往往是我在学校很少接触,很少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十分基础的知识。比如,钢筋的绑扎,底层基础钢筋的绑扎首先要放样,每一跨度里钢筋的接头数只有%,即根钢筋里只有一个接头,另外,接头要尽量放在受压区内。在砌墙的过程中,如遇到墙要转角或相交的时候,两墙要一起砌起来,在留槎的过程中,可以留斜槎,如果要留直槎,则必须留阳槎,且要有拉结筋,不能留阴槎。在进行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混凝土的配合比,在天热的时候要注意养护。其次我们还对一些细部的作法有所认识,了解了设计与施工间是有距离的,要靠施工工程师在技术上给予合理设计才能保证施工的顺利和高质量。针对每次的参观我做了以下的总结。

对于像故宫一样古老的建筑在施工上可以算是大兴土木,但以后使用的机会较少,但针对对古建筑的修复这一需要,为保存祖国的文化,古国风貌,是不可或缺的。所以研究古建筑的构造是有必要的。对于厂房,我们今后会有单层厂房这门课程,以后走向社会我们或许现场房建设方面发展,而且本身各种建筑理论的基础知识本都是相通的,因此无论是为今后的学习还是以后投入社会的需要对厂房的认识都是必不可少的。厂房由山墙,梁,柱,屋盖,水平支撑,竖直支撑组成。整体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梁上设有吊车的槽钢轨道,为了使整体结构稳定,在厂房的第一段,最后一段是有行家结构的水平支撑,在进深超过六十米时,中间的某一关也要加上水平支撑。竖直支撑则是在沉重的梁上起加固作用。而对于建筑工地,我的体会就更深了,无论是对施工过程还是对施工工艺我都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当今的不同建筑多采用橡胶混凝土的方式,结构杀害能够多为框架剪力墙。对于钢筋的使用有着严格的规范,从配筋到绑扎,到架模板,再到灌浆,这一系列的工作,一项都不能出错,小小的偏差可能会酿成无法收拾的严重后果。而在施工工艺方面,脚手架,模板,包括新材料的使用都更加直观的展示在我们面前。我们见到了满堂红式和爬升式两种形式的脚手架,施工时,柱子的模板应在浇筑混凝土后的第二天拆除,而楼板的施工需要在十五天左右后才能拆除模板,要配备—层的楼板的模板,以便施工。单楼体抗震性能不是很好时,比如l型楼会设计抗震缝,沉降缝,缝一般设计在l拐弯处。轻质材料是未来的主导材料,由于轻质材料总量比原有混泥土结构可减少%,可大_大减轻建筑的自重,节约资源。而最让人大开眼界的预制构件着实让人惊叹不已。为加快施工,缩短施工周期使用预制混凝图构件是首选,尤其是大型的建筑需要,预制构件的生产减少了很多问题。虽然在运输上大型的`构件有困难,但还可以使用现场预制现场装配的办法,更加高效。

但是通过在课余时间对当代建筑业进行分析,也产生了一些我个人的看法。

很快的暑假就如期而至了,学校月号就放假了,号那天也就是端午那天,我兴冲冲的拿着我的火车票来到了车站,因为那列是通往我梦想的地方。

最大痛苦,莫过于身体上劳累在创伤骨科手术中,有很多是四肢骨折,而在四肢骨折中,下肢骨折尤其多见。骨折按照不同角度有不同分类,按照骨折部位是不是有骨折断端暴露于外界而将骨折分为闭合骨折和开放骨折,其中开放骨折必须进行手术复

__年,本科室根据上级主管部门以及本局的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创安工作目标,积极开展了律师公证管理和法律援助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建筑毕业实习鉴定个人总结

本次出来实习时间已到,大学生活已完毕,实习也有个月了。出来才知道工作的辛酸苦辣。现将我的实习阶段的工作做个总结。

我一起换了个实习单位,__年月___年__月__日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里面施工中央大道湖心岛景观工程和科技楼前广场。___年__月__日___年__月__日在柳州振兴园林绿化公司实习。

首先要有自己的目标,我一出来就立下了自的目标,我现在正在以自己的目标在努力奋斗着。一个成功的人总有自己的人生规划,工作是以自己的目标为导航,坚定自己的理想,相信“滴水石穿,铁杵磨成针”工作是要全力已付,让自己动起来,感觉全身有无比的充至力。

我们都要学会做人,这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会做人工作起来也会比较轻松点,我现在正在学习怎样处理好领导,同事间的关系。我会服从领导的安排,如果我觉得有什么好的提议,我会在背后提出,不会当面指出。别人都___我不要跟领导之间闹矛盾,如果关系处理不好,你就永远出在基层,领导者是不会因为你有才就提拔你的,如果跟他闹僵,他就不会给升级的机会,他会把机会让给那些诚实肯干,踏实的人。不要与同事之间矛盾化,相信团结的力量远大于个人的,___的利益放在最前面,我会一切工作的目的以___利益为出发点,在___工作中更能发挥出自己的强处,取每个人的强处来弥补自己的短处,向他人学习,才更有利于完成工作。刚到工地我就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一些自己不懂的问题,这样在实习当中才能不断进步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经验。

我养成了良好的心态,自信。这个非常重要的。在工作中我不会抱有不平衡的心态,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刚刚出来实习阶段,我们都在学习着,所以我们累点勤快点没有什么事,人在人生中不可能时时得意,人生也有失意的时候,像李白当时没有人重用他的时候,而发出的感慨“___,千斤散尽还复来”。古人云: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们应该相信,不管做什么事,什么工作,我们都要以真诚的心,积极的态度,勤奋的精神,运用自己灵活的大脑,总会有成功的一天。

在这八个月当中,我感觉我经历了许多,也改变了很多,这些从未有过的经历让我不断进步不断成长,从学校出来,没有那么羞涩拘谨,感觉自己在一天天的长大,从学校到社会的大环境的转变,身边接触的人也完全换了角色,老师变成老板,同学变成同事,相处之道完全不同,在这巨大的转变中,我们可能彷徨,迷茫,无法马上适应新的环境。做不出成绩时,会有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在学校,有同学老师的关心和支持,每日只是上上课,很轻松。常言道:工作一两年胜过十多年的读书。七个月的实习时间虽然不长,但是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关于做人,做事,做学问。

我会努力学习,勤奋工作,相信总会有属于我的一片蓝天。

建筑毕业实习鉴定个人总结

通过这次实习,在设计方面我感觉自己有了一定的收获。实习主要是为了我们今后在工作及业务上能力的提高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增强了我们今后的竞争力,为我们能在以后立足增添了一块基石。实习单位的黄师也给了我很多机会参与他们的设计是我懂得了很多以前难以解决的问题,将来从事设计工作所要面对的问题。这次实习丰富了我在这方面的知识,使我向更深的层次迈进,对我在今后的社会当中立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我也认识到,要想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单靠这这几天的实习是不行的,还需要我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一点一滴的积累,不断丰富自己的经验才行。我面前的路还是很漫长的,需要不断的努力和奋斗才能真正地走好。我坚信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实习,所获得的实践经验对我终身受益,在我毕业后的实际工作中将不断的得到验证,我会不断的理解和体会实习中所学到的知识,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把我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断的应用到实际工作来,充分展示自我的个人价值和人生价值。为实现自我的理想和光明的前程努力。

感谢前辈们对我的教诲,这次实习除了在专业方面得到了非常大的收获之外,我还学会了怎样和同事们友好相处,虚心向他们请教,怎样与结构水电专业的人沟通协调。亲身经历和熟悉了设计院的工作程序,开阔了眼界。和设计所的同事在一起,我感觉到非常的快乐和满足。他们就像是朋友老师和长辈一样的帮助和指导我,我内心非常地感谢他们。

总之,经过这次实习之后,我从专业技能到为人处事,都真真切切的在现实之中得到了提高。同时我也为自己今后的毕业设计积累了知识。真得很感谢这次实习机会,为我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