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诊所中药师工作总结范文

诊所中药师工作总结精选(九篇)

诊所中药师工作总结

第1篇:诊所中药师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 门诊药房;处方调配差错;原因分析;对策

DOI:10.14163/ki.11-5547/r.2015.32.209

医院门诊药房是集管理、技术、经营、服务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科室, 药剂师调配工作至关重要。用药差错定义:指通过有效的系统控制可以避免的用药差错[1]。为此本文总结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月本院处方调配过程中所出现差错, 总结分析发生差错的原因, 并且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门诊药房2012年1月~2014年1月调配的118400张处方。

1. 2 方法 选取有经验的医师和主管药师对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 根据门诊工作的具体情况和差错类型对处方进行统计和分析, 找到差错的影响因素, 并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2 结果

2. 1 基本结果 筛查本院门诊药房共调配差错处方140例, 占总处方数的1.18‰。统计发现, 造成差错的原因依次为医师的处方差错p药师发药差错以及工作环境及其他影响因素。其中差错的类型包括少调配80张, 占差错处方总数的57.14%, 多调配26张, 占总数的18.57%, 错调配34张, 占处方总数的24.29%。具体情况为发药错误、药品规格错误、药品数量错误、特殊处方不按规定使用。

2. 2 处方调配差错的原因分析及影响因素

2. 2. 1 医师处方差错因素 ①医师对一些新药的药理机制不熟悉, 在开具处方时对药物的相关信息不熟悉, 所用药品与患者临床诊断不一致。②药品剂量差错, 包括剂量不足或者药品用量超出了说明书的规定用量。③患者的同一张处方中几种药品存在配伍禁忌。④给药时间差错, 比如糖皮质激素药物、胰岛素、滴眼用药膏这些需要特殊时间使用的药品, 处方中使用时间交代不详或者错误。⑤剂型或给药途径错误以及药品用法中溶媒不准确。

2. 2. 2 药师因素 在处方调配中, 药师审核处方不严格, 交代不清, 不严格执行“四查十对”, 仅凭经验和印象调配处方, 造成调配药品错误, 调剂数量和用法等方面出现差错。主要包括:①药师开具处方不适合临床诊断, 或者超出适应证, 造成用药错误。②对外包装, 名称类似也是造成差错的主要因素。比如A制药厂生产的快胃片和养心氏, 外包装包括颜色、大小、图案很相似, 很容易混淆。另外, 有些药品的名称类似, 譬如, 氯丙嗪和异丙嗪, 他巴唑片和地巴唑片, 容易被药师忽视。③药师对处方辨别不清, 对一些缩写容易混淆, 比如PPA和PP片。④门诊药房的工作量非常大, 单一、机械化使药师容易出现周期性的疲倦, 从而造成调配发药疏忽。⑤药师给患者交代服用方法不对, 如地塞米松片, 宜用早晨1次给药或隔日早晨1次给药。

2. 2. 3 环境因素及其他

2. 2. 3. 1 药房工作环境因素 因门诊药房药品储存量大, 空间相对狭小, 药品需要避光保存, 光线相对较暗。有些药品未按剂型和用途分类存放, 摆放不规范使药物位置过紧, 甚至重叠。在药品日常管理中, 对近效期、受潮变质药品、破损药品筛除不及时, 特殊药品品、一类、二类, 疏于管理, 近年来胰岛素注射剂品种繁多, 冰箱冷藏存放不合理等因素, 也是造成调配差错的重要原因。

2. 2. 3. 2 其他因素 ①门诊退药问题, 在药房实际工作中, 因为急诊或者抢救借药未用需退回药房;患者抗生素过敏等需要退药, 除此之外无特殊理由不予退药。本院规定门诊口服药品一旦发出药房, 不予退换。药剂师未做好退药管理工作, 退回的针剂未仔细核对, 造成差错隐患。②按人名发药问题, 门诊药房取药经常排队等候, 呼唤患者名字时有时药师未用普通话, 或者没开麦克风, 也有因为患者因赶时间未核对名字而拿错药。

3 防范对策

通过以上几条对差错影响因素的分析, 同时结合本院药剂科具体情况, 为减少处方调配差错的发生, 具体原因具体分析, 制定以下防范对策。

3. 1 加强医师处方管理 加强医师处方管理, 尤其是要加强儿科用药处方、门诊急诊处方、品、一类的处方管理。①在医院办公室相应措施的配合下, 规范医师处方书写, 组织临床医师定期学习《处方管理办法》。②严格书写处方的前记;处方正文药品名称应当使用规范的中文名称书写, 不得自行编制药品缩写名称或者使用代号, 每一种药品应当另起一行, 每张处方不得超过5种药品。药品用法用量应当按照说明书规定的常规用法用量使用, 特殊情况需要超剂量使用时, 应当注明原因并再次签名。③药剂科在主任的带领下, 每月抽查不合理处方, 点评处方, 并且全院通报。

第2篇:诊所中药师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处方点评;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374-02

处方点评是医院医疗质量和药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临床药物治疗学水平的重要手段。为了规范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医院安全、有效、经济用药,按照《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进行处方点评,抽取2013年度门诊1200份处方进行点评并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处方来源 2013年1-12月的所有处方中,每月抽取连续5个工作日的处方进行点评,填写处方评价表。

1.2 处方点评依据

《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抗菌药物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及相关药物指导原则和药品说明书等。

1.3 处方点评方法

所有被点评的处方全部由药师人工点评,采用三级点评模式,一级点评由门诊窗口药师首次接处方直接审核,二级点评由药房处方点评小组,三级点评由医院处方点评专家组负责,每月所得结果报于医院质控部门。

2 结果

2013年1200张处方不规范处方45张,不适宜处方12张,不合理率4%,平均每张处方金额67.66元,使用针剂占21%,使有抗菌药物占19%,使用国家基本药物80%

平均每张处方使用3.56种药物,使用通用名处方占99%。

3 讨论

3.1 不规范处方表现

问题集中表现在临床诊断书写不全、不规范、无特殊情况超量使用。临床诊断书写不全包括:处方的诊断与所开具的药品的适应症不符,多诊断但与开具的药品中无对应的适应症,无特殊情况超量使用包括门诊处方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超过3日用量,未注明理由的;

3.2 不适宜处方表现

集中表现在适应症不适宜、用法用量不适宜,这一点在抗菌药物和中成药中尤为突出,例如普通上感、内分泌紊乱、闭合性骨折等使用抗菌药物,头孢类抗菌药物半衰期短,每日应多次给药,中成药更应辩证选药,用法用量,尤其是中药注射剂,更应注意联合用药。胰岛素制剂、心血管药物等用于治疗慢性病的药物应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针对性用药。

4 体会

处方点评工作对临床合理用药起到积极作用,也同时对临床医生和药师提出更高要求。

4.1 加强医生和点评人员的业务学习,通过临床路径、诊疗指南、指导原则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深入细致学习,对点评结果所反馈回来的临床药学知识进行总结、消化、吸收,杜绝类似问题再发生。同时对点评人员进行药学及相关医疗知识的培训,加强点评技能,拓宽知识面,避免处方承载信息量片面的缺点,全面深入了解,与临床医生加强沟通和联系,保证点评的质量,完善点评工作的流程。

4.2 临床合理用药还存在一些盲区,处方点评工作从专业角度来进行,还需要再行政进行干预,点评结果必须行政干预与学术专业相结合,才能加大执行效果。

第3篇:诊所中药师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 门诊处方用药; 差错; 防范措施

doi:10.14033/ki.cfmr.2016.36.08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36-0161-03

用药差错主要是指在药物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任何可预防事件,若用药期间发生处方差错则极易影响患者健康,严重时甚至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1]。门诊用药差错是可以通过有效措施进行防范的,因此,及时分析导致门诊处方差错发生的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解门诊处方用药存在差错的原因及其防范措施,本研究对笔者所在医院门诊部发生的155例用药处方差错现象进行了回顾性分析,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12月笔者所在医院门诊药房255 500例处方调剂,共发生155例处方调剂差错情况,差错发生率0.06%。

1.2 方法

将155例处方调剂差错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处方差错的类型进行分析总结,并分析差错发生的原因,具体如下。

1.2.1 药师原因 药师原因是导致门诊处方用药差错的一项重要因素,本组155例用药差错中99例为药师原因,占64.0%。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药师在实际的工作中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规程及调剂制度进行处方调配是导致用药差错发生的一项重要因素。第二,部分药师缺乏扎实的药学理论基础,没有及时进行药学知识更新,不能对医师开具的不合理处方进行干预。第三,个别药师缺乏责任心,调剂发放药品时不专心都可能会对用药的准确性造成影响。第四,由于门诊部工作量大,药师往往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其生理及心理均会在一定会程度上受到影响,故而极易导致差错发生。

1.2.2 医师原因 医师原因也是导致门诊处方用药差错的常见因素,本研究中医师原因所致处方用药差错29例,占18.7%,主要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第一,医师在用药期间未认真询问患者病情,缺乏对患者病情整体的把握,从而导致所出处方与患者病情存在偏差。第二,医师缺乏对药品情况的掌握,例如药品用量、用药方法、给药途径等,进而导致差错现象发生,例如,不能掰开服用的缓控释剂让患者掰开服用;长期服用碳酸锂患者,未及时检测血药浓度。第三,医师责任心不强,商业化,单张处方开具超过5 min或针对性不强的“大包围”,同时开具3种诊断。

1.2.3 患者原因 患者在门诊就诊时通常需要挂号、就诊、进行各项检查、取药,经过各环节的等待,患者心情往往会比较急躁,在取药阶段极易产生拥挤、吵闹等现象,不仅会对药师的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还会因听错名字而取错药,或在药师未完全配备好药物时已取了部分药物离开,导致少拿、错拿药物现象发生。

1.2.4 环境原因 门诊部是患者较为集中的场所,尤其是在取药高峰时,门诊部大厅往往会聚集较多的患者,导致门诊部环境嘈杂,故而,极易影响医师和患者的沟通,导致处方用药差错现象发生。另外,调剂室内药品众多,若调节人员不能严格按照药理分类原则合理地对药品进行摆放,则极易导致调剂员拿错药物而造成用药差错。

2 结果

本组155例门诊处方调剂差错中,药品数量差错54例,占34.8%,同一药品不同规格、不同剂型差错31例,占20.0%,用法用量差错29例,占18.7%,药品名称或包装相似所引发的错发现象21例,占13.6%,用药禁忌差错12例,占7.7%,其他原因8例,占5.2%。导致差错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药师原因99例,占64.0%,医师原因29例,占18.7%,患者原因19例,占12.0%,环境原因8例,占5.3%。

3 讨论

门诊药房具有人流量大、药品种类多、规格多等特点,使得门诊处方用药差错率不断上升[2]。必须对处方用药发生差错的类型进行详细分析,并给出相应的对策。

3.1 门诊处方用药差e类型分析

3.1.1 药品数量差错 本研究155例处方用药差错中54例为药品用量差错,所占比率为34.8%,为各类型用药差错的首位。该差错现象的发生多与调配人员在进行处方调配时工作不认真,未认真对处方进行四查十对,从而引发用药差错。例如,处方为大于1盒药,在实际调配中调配成1盒。另外,发药人员核对不仔细也是导致该现象发生的主要因素,发药人员未认真对药品的名称、规格、数量、剂型进行核对也会引发用药差错。此外,取药高峰时,发药人员在发大处方时不是一次性将所有药物交给患者,而是依次将不同药品摆放在窗口,这样极易导致患者在药师拿下一药品时离开[3]。

3.1.2 同一药品不同规格、不同剂型差错 临床上同种药品具有不同规格与剂型的现象极为常见,本组155例中31例为同一药品不同规格、不同剂型差错,占20.0%,药品剂型规格的不同极易导致药师在实际的工作中产生调剂错误现象。例如,在处方调剂时,利培酮片调配为利培酮口服液,将25 mg文拉法辛调配为75 mg,将奥氮平片调配为奥氮平口崩片[4]。

3.1.3 药品名称相似或包装相似 相似的药品名称也是导致药品差错发生的原因,例如在门诊用药期间误将克霉唑阴道片调配成甲硝唑阴道泡腾片,度洛西汀片调配成帕罗西汀片;另外,相似的包装也极易造成药物调剂错误[5]。例如,在门诊处方用药过程中将相同制药厂的氯米帕明片调配成阿米替林片。

3.1.4 用法用量差错 本研究中共29例为用法用量差错,占18.7%。主要是医师业务不熟,开具电子处方时易将所选药物的剂量、剂型、用量、给药方法等写错,而药房的调配员未严格核对药品情况,包括药品形状、用法等,而是盲目按照标签配备药品,发药人员在向患者配备发放药品时没有严格执行查对要求,将错误的药品及用法用量发放给患者,从而产生差错现象。例如,维生素C片0.1 g写成1 g。另外,部分医师及药师缺乏对药品用法用量的认识,在开处方时药物用量超过说明书用量,而发药人员盲目按照处方给药,未进行认真核查,进而可导致药物用法用量错误现象发生。此外,因部分医师电子处方开具不完整,发药人员在为患者发药时未清楚地交代相关事宜,故而极易导致患者发生药品用药差错现象。

3.1.5 用药禁忌差错及其他差错 部分医师及药师缺乏对药品禁忌情况的了解,在门诊处方用药期间将有用药禁忌的药品给患者。此外,取药高峰时,药师往往需要同时接收多个处方,加之患者多,环境嘈杂等,故而,医师极易在发药时因患者听错名字而拿错药物。

3.2 门诊处方用药差错处理对策

3.2.1 制定完善的操作规程 药师需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及规定进行处方药品调剂,严格进行处方审核;同时在向患者交付药品时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或处方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等进行[6]。

3.2.2 规范药品摆放 调剂室人员需严格按照药品分类原则规范地对药品进行摆放,确保药品摆放整齐、规范、固定,以防因药品位置更换而造成差错;另外,对于同一药品不同剂型、规格的产品需分开放置,避免混用。

3.2.3 采用大窗口发药模式 门诊部还需尽可能采用大窗口发药模式,促使药师和患者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避免因药师不能c患者有效沟通而引发的错拿、少拿药物现象发生;取药高峰时可适当的增加发药窗口,以缓解取药压力,预防窗口拥挤现象发生[7]。

3.2.4 建立健全处方调剂差错等级制度 在有处方用药差错发生后需及时进行等级评定,同时需成立质量管理小组,对差错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吸取经验教训,制定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以避免再次发生同类差错。

3.2.5 重视药师及医师培训及教育 科室需定期组织医师及药师进行专业理论学习,以提高其专业技能及业务素养;另外,药剂科人员还需定期进行药品说明书查阅,通过不断的查阅提取有效信息,组织药师进行学习,尤其需要加强对药品用量、用法、禁忌证等汇总的重视,汇总后需组织医师进行全面系统的学习[2]。

3.2.6 加强HIS信息系统及合理用药检测系统的建设 医院需加强对HIS信息系统及合理用药检测系统建设的重视,通过对现代化信息系统的利用,有效地对用药情况进行检测及提示,以尽可能减少门诊药房处方差错现象发生。

总而言之,门诊处方用药差错的发生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药剂人员务必要加强对各环节的重视,提高警惕,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及技能。另外,对于发生频率较高的调剂差错医院需进行及时有效补救,尽可能减少用药差错发生,为患者提供更高品质的药学服务。

参考文献

[1]杨杰凤.门诊处方用药差错分析与干预措施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25):157-158.

[2]唐培仙.门诊处方用药差错分析与干预对策研究[J].中国处方药,2015,13(5):36-37.

[3]吴孝伟.门诊处方调配差错影响因素分析与干预对策[J].中国药业,2012,21(20):66-67.

[4]朱红球,曾颖,赖伟华,等.药房门诊处方配药内差调研分析及干预措施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2011,31(7):42-43.

[5]吴捷,蔡宜,李中东.门诊药房配方差错的原因及防止措施[J].中国药师,2008,11(6):715.

[6]郭俊平,刘瑕瑜.门诊药房配方差错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14):227.

第4篇:诊所中药师工作总结范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门诊西药房数字化管理实施前1年的相关资料当成对照组(2010年1月至12月),并选择门诊西药房数字化管理实施后1年的相关资料当成实验组(2011年1月至12月)。对门诊西药房数字化管理实施前后的取药等候时间、药品盘点时间、报损率以及账实相符率进行观察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选择常规人工配药、划价、销账和发放。实验组则选择数字化管理:医院全部临床科室的计算机都应和医院局域网连接,当门诊医生开具电子处方时,计算机能对处方所开药品的相关信息进行自动显示,在处方确认后,计算机能自动对药品进行划价,并计算出收费的总金额。在患者交费后,经计算机网络能将处方自动传输到门诊西药房的计算机中。在门诊西药房的同一付药窗口中,应安排2名药师来同时负责相关工作,双重审核所付药品,防止在配药和发药过程中出现差错。取药时,药师通过对患者门诊号进行扫描就可将处方调出,后台药师利用计算机上所显示的处方来为患者配药,前台药师则应加强处方的审核工作,审核无误后才能发放药品。通过计算机来开展药品库存管理工作,入库时应将全部药品录入到计算机系统中,药师应利用计算机来管理和快速查询药品库存,进而让药品管理时间有效缩短。具体的药品管理措施如下:

1.2.1药品入库

门诊西药房的药品种类较多,在对药品进行入库管理,管理人员需要对药品种类进行详细核对和登记,不但会浪费大量的物力和人力,而且管理效率还比较低[4]。应用数字化管理,通过计算机网络和医院药品库房相连接,有效结合门诊西药房配送到病人的记录和药品库房的进入记录,月底时将总的消耗表打印出来,由药品库房和药剂科负责核对、结账工作[5]。除此之外,门诊西药房管理人员应根据门诊用量较大的药品和常用药品,在固定时间内事先设置最低限量,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如果该药品到达了最低限量,系统则能自动生成药品申请单,同时对药品管理人员进行提醒,让其及时确认,并统一领进。经计算机网络,该药品申请单能自动传输到药库申领系统,药库工作人员负责对清单进行打印,并配送,不但能让时间得以有效节约,而且还能让药品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得以显著提升。对于门诊西药房二级库来讲,在打印药品入库清单时,在核对清单后应留一份存根,而且应分别交一份到药剂科和药库,进而为以后的核帐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2.2药品出库

在开展门诊西药房日常管理工作时,一般将药库管理当成二级库,通过二级库来统一管理发药窗口,所以对于窗口中的药品来讲,只能经二级库所获得。在某一窗口进行药品发放时,可能直接利用网络计算机中的相关设置来对药品库存情况进行显示,如果存在库存不足的现象,工作人员应及时向二级库申请;接到申请后,二级库管理人员则能向申请窗口发药。在发送药品的过程中,二级库库存数量会逐渐减少,利用网络计算机能让管理人员了解药品的具体使用情况,除此之外还能及时获取药品发送的准确信息,防止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发生药品管理混乱的现象。

1.2.3报表打印

报表能有效体现门诊西药房药品消耗管理的整体情况,利用该报表能对药品整体的管理状况进行及时了解和掌握。应用计算机网络能准确反映出各个划价窗口的药品实际消耗情况,而且还能反映其库存量和二级库的药品总数量,防止出现药品短缺现象。

1.2.4数据查询

在门诊西药房管理中应用计算机网络,能对药品实际管理状况进行及时了解。不但能让管理成本有效降低,而且还能让管理质量显著提高。对于数量多、品种多的药品,数据查询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查询门诊西药房的药品实际状况:工作人员在对药品实际状况进行查询时,直接在计算机网络中输入药品编码,就能获得药品的相关信息,如当月库存、当月消耗量、上月结余数以及库存数等。(2)工作人员在计算机网络查询中,利用相应的数据提醒,可以打印出所缺药品的名称和数量,并及时反馈给二级库药品管理人员,进而来对所申请的药品进行及时领取,让划价窗口的工作开展更加顺利。(3)对于门诊西药房中的部分特殊药品来讲,应在短时间内管理,如果药品过期则会引起非常严重的后果。对于这些特殊药品来讲,工作人员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中的有关失效预告,加强特殊药品的有效期管理。(4)药品报损:在门诊西药房的药品管理工作中,每月都存在药品损失现象,在统计这类药品时,常常是由门诊西药房自行进行统计和处理,定期统计报损药物,打印后和实际药品核对,让药品总量得以保证。(5)在验证药品数量时,应定期盘点药品实际数量,在对药品使用数量进行确定时,还需要监控月底报表的准确性。

1.2.5药品调价

对于门诊西药房的药品价格来讲,应根据医院的实际发展情况来合理调整,选择计算机网络来调整药品价格时,应根据医院的有关标准和要求,由药库来统一调整药品价格,之后通过网络传输到各个药品、划价窗口和相关职能部门。在实际的调价过程中,利用计算机网络的操作,能对多种药品的价格进行调整,能防止出现调价混乱的现象。

1.2.6患者退药

退药是门诊西药房管理工作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如果没能对退药现象进行正确处理,则会对门诊工作的形象造成影响,而且还会严重影响医院的服务质量。传统退药方式是由管理人员来查询药品的具体状况,并根据药品的实际价格来退药,传统退药方式是采用人工查询,所以会浪费大量的时间,而且还会对工作效率造成严重影响。应用计算机网络,能让工作效率显著提高。由专业人员来负责退药工作,首先应对实际药品和处方的规格、数量进行核对,然后将药品编码输入,选择要退的药品,并将退药数量输入,这样就能增加药品的现有库存,并打印退药清单,签字确认后才能生效。选择计算机网络来进行退药工作,能让工作效率显著提高,而且还能让服务质量有效提升。

1.3统计学方法将数据纳入SPSS19.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比较,以率(%)表示,若(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数字化管理实施后的取药等候时间和药品盘点时间显著短于数字化管理实施前,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字化管理实施后的报损率、账实相符率均显著优于数字化管理实施前,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如表1:

3讨论

门诊西药房是医院中非常重要的服务窗口和部门之一,门诊西药房的工作质量会直接影响医院的总体面貌和形象,是对外展示医院精神面貌和整体服务水平的主要窗口之一[6]。除此之外门诊西药房的管理质量还会影响服务水平、药品质量、药品安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门诊西药房过往一般都是采用人工管理,所以患者取药所需时间、报账所需时间、库存药物盘点时间较长[7]。门诊西药房的职责主要是监督用药、监督和管理药品,所以加强药品管理和发放就显得非常关键。数字化管理是一种高工作质量、高效率和节省时间的药品管理与发放模式[8-10]。分析本研究结果发现,数字化管理实施后的取药等候时间和药品盘点时间显著短于数字化管理实施前,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字化管理实施后的报损率、账实相符率均显著优于数字化管理实施前,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数字化管理,能显著减少药品发放失误、划价、收费、找零失误等;应用数字化管理能让门诊西药房实现先进先出,让药品质量得以保证;处方开具和划价同时进行,能让患者满意度和便利性显著提高,而且因为药品信息详细、字迹清楚,所以能让工作效率显著提高。

总之,在门诊西药房中,应用数字化管理能让门诊西药房的工作效率显著提高,让药品盘点时间和取药等候时间显著缩短,让西药报损率显著降低,让账实相符率提高,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的数字化管理中,应结合自身情况来制定科学的管理程序,而且应加强培训,不断提升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让计算机数字化的特点得以充分发挥。

作者:张晓青 单位:山东省菏泽市第二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戴建东.门诊西药房药品管理与发放探讨[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10):585-585.

[2]郭艳华,李军胜.门诊西药房药品管理与发放数字化管理措施分析[J].医药前沿,2016,6(7):365-366.

[3]韩伟,王艳萍,韩慧侨,等.门诊西药房管理措施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36):181-183.

[4]黄桂波,吴美妮.住院门诊整合式药房工作模式与管理[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14):91-92.

[5]施晶晶.西药房药品管理和发放差错问题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28):196-197.

[6]冯娟,蒋昆,陈苏宁,等.我院门诊中药房退药情况分析与干预[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4):702-703.

[7]卢道兵,梁茂本.自动化发药系统在医院门诊药房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重庆医学,2016,45(29):4162-4163,4171.

[8]潘娅娅.门诊西药房药品管理与调剂差错的调查分析[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7,11(3):286.

第5篇:诊所中药师工作总结范文

在医保医师的准入上,实行严格的审核与考试制度。各定点医疗机构对所属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医师进行先期培训。经培训后,符合条件的医师由定点医疗机构初审报医保经办机构。市县两级医保经办机构对医疗机构申报的医师组织进行统一考试,考试合格的,发放医保医师资格证书。目前,全市共有80余家定点医疗机构的5000余名医师参加考试,有4865名医师获得医保医师资格。二是建立医师数据库和电子诚信档案,医保医师实施微机化管理。为建立统一的医保医师数据库和电子档案,市医保经办机构为取得资格的医保医师统一进行编码,将其个人相关信息录入专门开发的医保医师计算机管理系统,建立医保医师数据库。同时为每名医保医师建立电子诚信档案,详细记录医保医师对患者诊疗过程中,执行医疗保险政策及管理规定情况。一旦这些医师的诚信档案中有了违反相关规定的记录,就会被扣分或被取消资格。未获得医保医师资格的,其开具处方所发生的费用计算机不予确认。三是制定考核标准,引入量化控制指标。

考核标准是规范医保医师医疗行为的标尺,是管理医保医师的依据,考核标准越全面、越细致,对医师的管理就越精确、越有实效。为加强对医保医师的管理,聊城市根据医保医师管理办法,结合医疗机构服务协议和考核标准,制定了比较严格细致的医保医师考核标准,由原有的六大职责、九项违规细化为30余项考核项目,从入出院标准、执行药品诊疗及服务设施目录、医保综合控制指标执行、服务质量、医疗文书管理等五个方面的执行情况进行明确规定,分别明确扣分分值,结合网络监控与日常审核检查情况,对医保医师实行百分制考核,真正做到责任到人、奖惩到人。为使考核更有针对性、更容易操作、更见成效,对部分考核项目进行量化,引入自负比例、自费药品占比、药品占总住院费比例、大型检查使用率、检查费占总医疗费比例等量化监控指标,每个指标设定上下限和扣分分值,在计算机系统中予以设定,由计算机对医保医师自动进行量化考核。四是建立日常管理与考核机制,实现处方上传和动态管理。对医保医师进行管理与考核主要通过三种方式进行,一是对医保医师日常医疗费用和病历的审核;二是对医保医师的日常现场巡查和专项检查;三是制定举报奖励办法,受理举报投诉。其中最有效的方式是通过计算机软件对医保医师的医疗行为进行网上全程监控。医保患者住院期间,主治医师信息及处方通过网络进行上传。通过网络,可以监控到每个处方的开具人姓名、药品、检查、治疗项目等明细情况,如有异常,由稽查人员立即到现场调查。患者出院时,由软件对每张处方进行分类统计,计算汇总量化指标,凡超出设定的上下限时,由软件对该主治医师自动进行扣分。扣分达到一定分值,结合其他方式的考核情况,将暂停医保医师资格。凡被取消或暂停的医保医师开具的处方及费用,软件不予受理。几年来,全市暂停、取消了30余名医师的医保医师资格,对其他医师震动很大。五是建立协议管理机制,把医保医师管理写入定点医疗机构协议。

为提高医疗机构参与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聊城市把医保医师管理纳入到定点医疗机构协议管理范围,与定点机构年度考核和信用等级挂钩。一是在处罚违规医师的同时,相应扣除医疗机构年度考核分数,与兑付年度保证金挂钩;2011年,因医保医师违规处罚定点医疗机构11家,累计扣除保证金160万元。二是将医保医师管理情况作为定点医疗机构信用等级评定的条件之一,当年有违规行为记录的医保医师人数占本单位医保医师总数2%以上的,降低医疗机构信用等级,列为重点监督检查对象。六是细化药品、诊疗项目,实施精确化管理。将原有的几百条诊疗项目及服务设施细化为3万多条,对医保药品按商品名进行细分,统一逐个编号,逐一确定首负比例。要求定点医疗机构将医保诊疗项目、药品与本院一一对应,并严格按照统一编制的号码上传,规范定点医疗机构上传的费用信息,做到对医保医师用药、诊疗的精确化管理。通过推行一系列管理措施,聊城市医保医师管理取得明显成效。医师的医保管理意识显著增强,医疗服务行为逐步规范,有效遏制了医疗费的快速增长;2011年人均住院费为9068元,比2010年增长7%,增幅低于10%。医保处管理效率明显提高,既能够全程监控每名医保医师的医疗服务情况,又能及时全面统计量化指标情况,对违规行为及违规人实现精确定位与即时处理。参保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目录内药品使用率由90%提高到95%,自费药所占比例由7%降为5%;药品费所占比例由51%降为46%,检查费所占比例由27%降为19%;参保患者个人负担比例由以前的33%降到25%以内。多年实践证明,医保医师制度已成为深化医保管理的重要抓手,为医保管理向精确化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建立团购谈判机制完善单病种结算办法为进一步完善细化结算办法,聊城市探索建立与定点医疗机构的谈判机制,细化单病种结算,降低了血液透析等病种的付费标准,开展医保惠民病房,以精细化管理降低医疗费用支出。一是开展了血液透析等病种的限额付费。为减轻患者门诊医疗负担,针对血液透析等诊断明确、并发症少、诊疗手段确定的一些病种,在核定治疗费、检查费、药品费等费用后,确定一个合理的总收费标准,然后与多家定点医院谈判协商,降低医疗付费标准。目前,血液透析患者无论在哪一个级别的医院做门诊治疗,收费标准由每次500多元降到350元以内;并且对每次血液透析不设起付标准,取消首负比例,参保职工血液透析费医保报销比例由原来的85%提高到95%;参保居民发生的血液透析费,未成年人报销比例提高到75%,成年人报销比例提高到65%,血液透析患者的医疗费在定点医院可通过网络即时结算。通过付费包干,参保职工单次透析费自负部分由100元左右降到17.5元,减负比例达80%以上。实行限额付费的病种除血液透析外,还有阑尾炎、白内障、子宫肌瘤等90余个单病种手术。单病种结算促进了医师因病施治,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减少不合理费用,减轻患者就医负担。二是开展了医保惠民病房。针对不需要住院但需进行输液治疗、费用又比较高的参保人员,开设了医保惠民病房,将急慢性支气管炎、冠心病、脑血管病、阑尾炎保守治疗、急性胆囊炎等12个病种的门诊输液医疗费纳入支付范围。纳入惠民病房的病种,医疗费不设起付标准,职工的支付比例为85%,居民为65%。通过双向谈判协商,确定了5家定点医疗机构开展惠民病房,将惠民病房医疗费用控制在每人次1200元以内,医疗费可以直接联网结算。“五定一审一监控”加强对门诊慢性病管理为提高门诊慢性病统筹金的使用效率,根据门诊慢性病医疗需求情况复杂的特点,聊城市对慢性病人的门诊医疗实行“五定一审一监控”的管理办法。“五定”是:一是定点就医购药。对处于恢复期或维持期、用药品种固定的患者,集中到一至两家的基层定点医疗机构购药治疗,在药品种类上满足慢性病患者的需求,在药品价格上不高于药店零售价格。二是定药品品种。一种病只能用三种药、两种病用四种药、三种病以上不能超过五种药。三是定用药量。治疗用药不得超过规定的用药量,一般在15天左右。四是定时限。根据慢性病的特点和轻重,确定治疗时间和疗程。五是定限额。对高血压、糖尿病等部分门诊慢性病种规定年度限额,对使用量较大的25个药品品种限定价格。每个门诊慢性病人所用药品名称、药品限价、年度医疗费限额都在计算机系统中予以维护;凡是未在计算机系统中核定范围的用药,或者价格超过限额的,自动按自费处理或不允许结算。“一审”是定期年审,实行动态管理。每年6至8月份,对已审批一年以上、享受门诊治疗的患者,临时指定一家定点医疗机构进行全面复查。对已康复的门诊慢性病患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只需服用少量药物即可稳定病情,不再符合慢性病门诊治疗准入标准的,终止享受门诊治疗待遇,再复发的必须重新申请认定。“一监控”即加强网络监控,费用联网结算。与门诊慢性病定点医疗机构实行计算机联网,门诊慢性病人就医购药时,直接在定点医疗机构联网结算,本人只支付个人负担部分,同时药品消费明细实时上传。医保处对上传的信息进行审核,监控门诊用药品种、药量和费用总额,设立个人费用台账,进行跟踪管理,做到既减轻参保人医疗费垫付负担,又提高医保管理效率。

第6篇:诊所中药师工作总结范文

笔者认为,要深入、有效地开展药物咨询工作,单纯靠药师的药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结合相应的临床医学知识和实践经验,这样药师可以将患者的药物咨询问题解释地更清晰明了、形象生动和具有说服力。对此,笔者建议,我院药剂科可以开展会议,组织门诊和病区药房的2个药物咨询工作组成员下临床,跟随临床医师查房,学习临床知识和经验,真正做到医学和药学的结合和互补。药物咨询工作组成员可以结合科室的工作性质,花2个早上参与临床学习。

2门诊药房和病区药房开展药物咨询工作的特点

门诊药房专设了药物咨询窗口,问询对象大多数是患者,少部分是医护人员,为此药物咨询工作组成员可以每天轮流服务于药物咨询窗口,为患者提供准确、合理,有效的药物咨询。病区药房的结构、工作性质,服务对象均与门诊药房有所不同,服务对象大多数是医护人员,问询方式以电话为主,所以病区药房的药物咨询工作组成员可以轮流服务于电话药物咨询工作,及时地为医护人员提供详细、确切,有效的药学服务。

3面向患者,定期开设药物咨询服务讲座

开展药物咨询,可以使患者了解自身用药相关信息和药物治疗作用。既能有效治疗疾病,又能预防疾病,将药物不良反应降到最低,保证患者用药安全[2]。对此,笔者建议,可以定期开展药物咨询服务讲座,组织门诊和病房患者及家属参加,主讲者是临床药师,向患者讲解有关药物使用等方面的知识,讲座结束后,患者可以现场提问,临床药师予以解答。这样可以指导患者对药物不良反应等事项的正确认识,提高用药依从性;也促使患者合理、安全地服用药物。

4全面设立药物咨询服务电话一体化

为更有力地推动药学咨询工作,笔者建议,可以将临床药学室和门诊、病区药房的药物咨询电话实施连体,当医护人员或患者来电咨询时,而分支科室的药房药师无法给予很好地解答时,可以直接电话转拨至临床药师室,以使咨询者享受优质的药学服务。

5总结

第7篇:诊所中药师工作总结范文

【摘要】 为了解我院在2008年1~12月门、急诊处方中、西药的使用情况,抽取每月月初、月中、月末各3d的处方,对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门、急诊在1~12月患者就诊疾病以妇产科、呼吸系统、皮肤、消化系统病症为主,其中抗菌药物使用占45.22%,妇产科用药占21.32%,呼吸系统用药占12.34%,消化系统用药占9.50%等。认为我院门、急诊处方的药品应用结构较为合理,显示了专科医院的用药特点。

【关键词】 处方分析;使用情况;门诊;急诊

我院是一所以妇幼保健为主要特色的二级专科医院,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就诊的患者数量也日益增多,如何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地使用药品已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2007年5月1日,新的《处方管理办法》正式颁布实施,这对医院药学工作者如何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开展临床药学工作,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通过对我院2008年1月—12月门、急诊各药房的中、西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以了解我院门、急诊各科室用药的基本特点,掌握其用药规律及处方规范书写程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促进临床用药更加合理。

1 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我院2008年1月—12月门、急诊各药房的中、西药处方,从中抽取每月月初、月中、月末各3d,共计处方数39488张。按照科别分类、用药类别分布、疾病诊断分类等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2 结果

在所有统计的处方数中,处方费用金额最高的为593.86元,金额最低的为0.06元,每张处方的平均费用为43.81元。

2.1 各科室处方量情况 见表1。表1 各科室处方量

2.2 处方用药分布情况 见表2。表2 处方用药分布情况注:妇产科用药处方数系指除去抗菌药物外剩余的凡涉及到妇产科用药方面的药物处方张数。呼吸系统用药、消化系统用药、皮肤科用药同上。

2.3 疾病种类 见表3。通过处方调查,反映了患者就诊的主要疾病种类,同时也间接地反映了我院一个阶段疾病谱的情况。

2.4 处方规范情况 见表4。从处方的规范率看,我院医师处方的书写比较规范。其中,书写规范的处方37529张,占处方总数的95.04%;书写不规范的处方1959张,只占4.96%,分别是:妇产科923张,儿科842张,外科98张,内科59张,皮肤科37张。表3 主要就诊疾病情况

主患疾病主要疾病诊断处方数(张)%妇产科病症阴道炎、盆腔炎、宫颈炎、意外妊娠、不孕不育等1870847.38呼吸系统病症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部感染、感冒1337533.87皮肤病症皮炎、湿疹、荨麻疹38079.64消化系统病症消化不良、肠炎、胃炎、腹泻21785.52微量元素缺乏缺钙、缺铁10542.67预防用药免疫预防接种、孕前保健等2540.64其他用药动作协调障碍、外伤、挫伤等1120.28 注:妇产科病症处方数系指不论科别凡临床诊断为妇产科病症的均在其内,如妇产科、内科、外科必要时均可开具处方。呼吸系统病症、皮肤病症、消化系统病症、微量元素缺乏同上。表4 不规范的处方情况

2.5 抗菌药使用情况 见表5。我院门、急诊处方中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有17856 张,占处方总数的45.22%,其中抗菌药物联用比例较低,多以单联应用抗菌药物为主,占处方总数的36.18%;二联应用抗菌药物较少,占处方总数的9.05%;无三联应用。表5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3 讨论

从此次处方调查的结果看出,我院的处方管理工作已卓有成效,门、急诊处方的药品应用结构也较为合理,显示了专科医院的用药特点。

3.1 处方用药分布情况

从此次抽查的处方数量看,处方量最多的是儿科和妇产科,分别为儿科10206张,占总处方数的25.84%,妇产科8869张,占处方总数的22.46%。从处方的用药分布情况看,主要以抗菌药、妇产科用药和呼吸系统用药为主,抗菌药使用涉及所有科室并在儿科和妇产科治疗方面应用的比例均较高(分别占所有处方比例的20.42%和14.72%)。在妇产科用药中,除普通妇科疾病用药之外,还应用了不孕不育、孕前保健、产前筛查孕妇糖尿病等辅助生殖用药,如使用尿促卵泡素、尿促性素、绒促性素等促进排卵、提高精子成活率,使用高渗糖进行孕妇糖耐量试验等,突出了我院在专科方面的特色。在呼吸系统用药中,除治疗炎症应用抗菌药物外,还应用清咽、化痰、止咳、局部雾化等药品作为对症治疗的主要手段。其他方面用药比率较低的则是消化系统、皮肤科等。

3.2 患者就诊疾病分布情况

从患者就诊的疾病分布情况看,主要以妇产科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为主,分别占处方总数的47.38%、33.87%。妇产科疾病主要表现在阴道炎、盆腔炎、宫颈炎等普通妇科疾病,此外还有意外妊娠、不孕不育以及微量元素、维生素缺乏导致的疾病等;呼吸系统疾病主要表现在病原微生物、过敏因素、粉尘和有害气体等引起的肺炎、支气管炎及感冒等,尤其是宁夏地区普遍气候干燥、早晚温差变化大,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在冬春季节最好发,这也给我们医务工作者一个很重要的提示,应该及时做好季节流行病学的预防宣教工作,尽早避免季节性疾病的流行。

3.3 处方书写规范情况

我院医师处方的书写比较规范,不规范处方仅占处方总数的4.96%。问题主要集中在:(1)处方内容修改后未签字,其中处方前记包括年龄、日期等处修改后医师未在修改处签名和注明修改日期的共计293张,正文中包括药品通用名、规格、数量等处修改后,医师未在修改处签名和注明修改日期共计342张。(2)个别医师字迹过于潦草,致使药师对临床诊断、用法用量、医师签名等处无法判认。(3)药品通用名书写不完整,如:山莨菪碱片写成莨菪碱片,复合乳酸菌胶囊写成乳酸菌素胶囊等,共计213张。药品通用名应用率远高于其他同级或三级医院[1,2]的调查结果。(4)药品剂型不详:因个别医师粗心大意开具处方时,只写药品通用名而不写剂型。(5)处方前记缺项:个别医师在开具处方时有漏项现象,共计112张。(6)个别医师开具处方时未写明剂量单位,如g或mg。经分析上述问题多由以下原因造成:个别医师工作责任心不强,对《处方管理办法》的内容了解得不深刻,重视程度还不够高,今后医院还需进一步加强对处方的管理。

3.4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从以上分析看我院门、急诊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抗菌药物的使用占处方总数的百分率为45.22%,明显低于全国85所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率79%[3],也低于2000年11月下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中规定的将抗菌药物使用率力争控制在50%以下的目标[4],说明我院抗菌药物的应用较为合理,未出现滥用现象,临床医师基本能够根据各种抗菌药物的特点,按临床适应证正确选择抗菌药。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下简称为“指导原则”)中明确规定,抗菌药物联用要有明确指征,单一药物可治疗的就不需要再联合用药,联合用药时宜选择具有协同或相加作用的药物联合[5],而我院抗菌药物以单用为主,二联应用比例较低,三联应用则无,说明临床医师在抗菌药物联合使用方面比较慎重,并且能够掌握抗菌药物联用的基本原则。在抗菌药物联合应用中,联用比例最高的为儿科和妇产科,儿科感染性疾病主要以呼吸道感染和消化道感染为主,大多数由病毒感染或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继发细菌感染,临床医师主要以抗病毒药利巴韦林与其他抗菌药物联合使用治疗上述感染;而妇产科抗菌药联合应用中,较为普遍的是以口服药苯酰甲硝唑胶囊和外用药甲硝唑呋喃唑酮栓合用,主要治疗妇科炎症方面的疾病。

根据《指导原则》,也存在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具体表现在抗菌药物用药起点过高,选药不当,给药间隔不合理等。如: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急性咽炎等使用头孢曲松、头孢哌酮等三代头孢。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以病毒多见,占90%以上,仅有少数为细菌感染或在病毒感染基础上继发细菌感染[5],根据2007年英国卫生部、英国胸科协会及呼吸病协会联合诊疗指南[6],既往健康、不伴有下呼吸道感染的流感样疾病患者不推荐使用抗菌药物。急性细菌性咽炎及扁桃体炎的病原菌主要为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少数为C组或G组β溶血性链球菌,《指导原则》建议首选青霉素、阿莫西林,并应予以足够疗程,或选择一、二代头孢菌素进行治疗,使用三代头孢虽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的优势,但存在治疗起点高、易诱发细菌耐药、导致菌群失调的缺陷[7]。属于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如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其应用原则是将给药时间间隔缩短,将每日用药总量分2~4次给药才能保证疗效[8-9],但个别医师却改成减少给药次数、加大剂量,不仅增加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而且达不到应有的治疗效果,导致治疗成本增加。

参考文献

[1] 马勇.我院处方调查[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8,8(1):80.

[2] 应小飞,李敏.我院门诊处方调查分析及用药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7,27(3):404.

[3] 李世根,邱.外科住院患者抗生素应用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04,21(7):649-650.

[4] 李景苏,蔡长春,侯艳宁.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调查分析[J].中国药房,2007,18(29):2267-2269.

[5]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卫生部.285号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S].2004.

[6] British Infection Society,British Thoracic Society,Health Protection Agency.Pandemic flu:clinical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an influenza-like illness during an influenza pandemic[J].Thorax,2007,62(Suppl1):1-46.

[7] 孟黎辉,董宝坤.儿科门诊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分析[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9,6(1):24-26.

第8篇:诊所中药师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处方;抗菌药物;合理用药

为规范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卫生行政部门各医疗机构加大了对医院处方的书写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检查力度。因此,我院为进一步加强门诊药房处方的书写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更加明确了医师药师的职责和责任。笔者对医院2010年的门诊药房处方药品的合理用药;处方管理;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费用控制;实施随机抽查进行处方点评和处方评价。医务科每月对抽查结果进行通报,对处方书写合格;正确使用抗菌药物的医师进行表扬奖励;对处方书写不合格;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的医师进行相应处罚。通过对处方的检查和监督,进一步规范了医院门诊药房处方的管理,提高了医师药师对处方的书写和正确使用抗菌药物的责任心。通过抽查2010年1月-12月门诊药房处方,对一些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

1临床资料

随机抽取医院2010年1月-12月的门诊药房处方,每月随机抽取100张处方,共计抽查1200张处方。按照处方的书写规范和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中存在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归纳。

2结果

2.12010年医院门诊药房处方情况,见表一

2010年医院门诊药房处方情况表一

从表一可以看出,1200张处方。合格处方比例占78.83 %,不合格处方比例占 21.17 %。使用抗菌药物处方占的比例为23.58 %;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处方占的比例为 42.4 %。儿科处方合格率最低,这可能与儿科问诊和检查较困难有关,所以住院医师在使用上更为小心。

2.2不合格处方书写存在的常见问题;见表二

不合格处方书写存在的常见问题表二

从表2可以看出,医院门诊药房处方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诊断;年龄书写;药品通用名;剂型;剂量;规格;数量的书写;用法和用量的书写;超天数用药及药物过敏试验的书写等不规范。针对医院门诊处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方案和解决办法,使目前医院门诊药房的处方合格率明显提高。

3讨论

通过对我院处方抽查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处方存在不少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药品通用名;剂型;剂量;规格;用法和用量的书写不规范占的比例较大,这些问题主要与医院门诊医师诊治工作繁重和药师没有认真审查处方有关。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如:1、抗菌药物给药次数不够:头孢呋辛钠粉针剂1.5g,一日给药一次,静点;青霉素钠粉针剂640万u,一日给药一次静点;克林霉素磷酸钠粉针剂0.9g,一日给药一次静点等。根据药物代谢动力学和药效学相结合的原则给药: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其他β内酰胺类,红霉素、克林霉素等消除半衰期短者,应一日多次给药。2、抗菌药物的配伍禁忌:大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等杀菌剂联合应用(抑菌剂和杀菌剂联用),如:青霉素钠粉针剂与乳酸红霉素粉针剂联用;克林霉素磷酸钠粉针剂与头孢噻肟钠、头孢呋辛钠粉针剂联用;又如:头孢呋辛钠粉针剂与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同用等。3、使用抗菌药物疗程不当:如头孢硫脒粉针剂2.0g,Bid,8d。左氧氟沙星注射液,qd,10d。4、过度预防用药。5、经验用药等等。

有些药物在口服时还需注意:头孢菌素类口服药物多在饭后服用,如头孢拉定胶囊;大环内酯类药物多在饭前空腹服用,如阿奇霉素片剂;健胃药应在饭前服用,补铁剂药物宜在两餐之间服用。所以,药剂师在发药时应认真审查处方,严格按照处方“四查十对”操作程序;对不合理的处方拒绝调配,合格处方也要详细交代用药方法和注意事项,避免用药过程中出现不当,提高药物治疗效果,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合理、经济、有效。

加强抗菌药物管理,控制“抗菌药物应用起点”,对患者将来的抗感染药物的使用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如何将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与医院的临床实际有机的结合起来,为更好治疗起到实质性作用,将是药剂师与医师共同努力的目标。

第9篇:诊所中药师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门诊退药;原因;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R197.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08-0241-02

为了确保医院药品的质量,维护广大患者的利益,国家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中明确指出,“为保证患者用药安全,药品一经发出,不得退换。”[1]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某些原因,医院不得不为患者办理退药手续,但退回药品的质量问题又成了医疗安全的隐患。为此,我们收集了本院一季度退药处方318张,对其退药原因进行归纳总结,为今后减少患者退药,保证用药安全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将我院门诊药房2009年1月~3月门诊退药处方318例,按退药原因,所退药品种类分别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退药原因统计,见表1。

2.2 退药品种:

一季度全院退药共涉及药品436种,占药房总药品种数的50%,其中退药前十位的药品如下,见表2。

3 讨论

3.1 退药原因分析:①患者觉得副作用大拒绝使用和所配药品量大占退药发生率的44.66%。前者主要原因是有些医师在为患者诊断完病情后,没有充分讲清所开药物的治疗目的、用途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患者也并不十分了解自身同时存在几种疾病,当取完药看药品说明书后,自认为药品的适应证与其病症不符或对所配药品的不良反应产生害怕心理而要求退药[2] 。后者主要由于电子处方输入错误以及患者多科看病时,诊治医生未仔细询问造成重复开药导致药品量过大[3];另外医师开大处方,不合理用药也会导致所配药品量过大而导致退药。②患者家中已有相同药品 占退药发生率的9.75%。由于我院采用的是电子处方,患者并不了解药品的通用名和商品名,如果医生开处方时未与患者做好有效沟通,势必造成患者取药后发现所开的药品家中已有剩余而前来要求退药[4]。③药品不良反应: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极其复杂,有药物方面的原因;也有机体方面的原因;也有用药方法的影响。④患者不做手术,无需取药;患者钱不够,嫌药价贵;到其他医院就诊等患者因素也是造成退药的一方面原因。医生开错药,收费差错等因素也会造成退药。

3.2 退药品种分析:

药物使用过程中出现退药的情况以抗感染药比例最大,以患者发生药品不良反应、拒绝使用、病情变化退药等情况为主。主要由于抗感染药在门诊的用药量大、用药频率高。临床医师抗菌药使用知识不足,对抗菌药选择不当,联合用药品种过多,给药剂量、给药方法不当,疗程不足、频繁更换品种等不合理应用抗生素[6];少数医生受经济利益驱使,以药品回扣多少为原则,导致抗生素滥用现象发生。所退药品中中成药所占比例也较大,占总退药金额的14.21%,在以上药品中所涉及的中成药全为妇科用药。患者不做人流术或病已好,医生开药量过大等要求退药是妇科退药的主要原因。

4 规范门诊药房退药现象的措施

4.1 建立退药制度,规范退药流程。设立专门的窗口,由经验丰富的药师负责退药、咨询工作。品、、拆零包装的口服药品、包装破损污染、需要特殊储存的药品、缺少说明书、批号不符等原则上不允许退药。限定退药期限在调配之日起7日内,逾期酌情处理。在拒绝退药的情况下要对患者做好解释以免发生纠纷。

4.2 加强医患沟通,规范医生行为。医生在给患者开药之前要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和药物过敏史,根据病情选用恰当药品。首次服用某种药品或待确诊的患者处方量应适当。组织医务人员学习《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熟悉院内暂行的退药制度,使医务人员明确退药带来的隐患。开具处方时,严格执行《处方管理办法》规定,从根源上减少退药情况的发生,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4.3 注重门诊药学服务工作加强药学人员的继续教育,提高业务素质,增强责任感。在窗口配发药品时,做好“四查十对”,提供给患者更多的合理用药知识。对不合理的处方要主动与处方医生联系,及时纠正,发药时要详细交待用药时间、方法、服用禁忌和不良反应,保证用药安全有效,增强患者治疗信心,提高用药依从性。

总之,医药工作人员应做好各自的工作,医生要规范自己行为,合理的开处方,药房工作人员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药学优势,严格审核,正确发放药品,并向患者普及宣传科学用药的常识,减少患者用药疑虑,才能减少退药事件。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S].卫药发[2002]年24号

[2] 章凤君.退药现象分析及处理办法 [J].中国药师2003,6(3):18

[3] 沈瑾艳.门诊药房退药处方分析.中国药房2007,10(8)

[4] 陈莉. 我院门诊药房退药处方分析与对策[J].中国药师2009,12(9)

[5] 邓芳,徐凌, 医院门诊退药情况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7):1079

[6] 罗慧娟.剖析临床抗生素的滥用[J].现代医药卫生,2006,22(4):607-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