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赞美荷花的诗范文

赞美荷花的诗精选(九篇)

赞美荷花的诗

第1篇:赞美荷花的诗范文

一.赞美荷花的美丽

宋朝诗人姚勉的《四望亭观荷花》:“面面湖光面面风,可人最是白芙蓉。分明飞下双双鹭,才到花边不见踪。”诗的意思是,在满湖风光之中,最惹人喜爱的是白莲花。它应该是一双双白鹭鸟,飞入水中,化成了白莲花,真是皎洁如玉,白玉无瑕。全诗抒发了诗人对莲花的赞美之情。

二.赞美女性的美丽

荷花有红白之分,红的像艳红的脸颊,白的像白皙的面庞。因此,人们常用它来赞美女性的美丽。王昌龄的《采莲曲》:“荷花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这首诗用绿色的荷叶来比喻少女的翠色“罗裙”,用荷花比喻少女的脸庞。如果不是那一阵清脆的歌声,我们很难分清哪儿是人,哪儿是荷花。这样就把一个纯洁美丽、活泼可爱的采莲女形象,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了。

三.表达纯洁高雅的品质

屈原的《离骚》写道:“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诗的大意是,剪几片绿荷叶来做上装,缝几朵白莲花制成下裳,只要我内心确实芬芳无邪。就算没有人了解我也没有什么。诗人借莲花自比,抒发了自己永保高洁的情怀。

郭沫若的《题画莲》:“亭亭玉立晓风前,一片清芬透碧天。尽有污泥不能染,昂头浑欲学飞仙。”此诗描写莲花亭亭玉立于晨风之中,清芬远播到碧蓝的天空。莲花尽管出于污泥,却不被污泥沾染。诗人借莲花以表达自己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

四.表达对所思念的人的怀念,抒写纯洁的爱情,或追求美好的理想。

李白的《折荷有赠》:“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攀花弄其珠,荡漾不成圆。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诗的大意是,到秋江边,攀折鲜艳的红荷花,想以此花赠给彩云里的佳人,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只是上天无梯,只能在凉风前惆怅地远眺,此诗抒发了诗人对佳人的纯洁爱情,隐含了诗人不能实现美好的政治理想的苦闷。

吴均的《采莲曲》:“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去采江南的莲花,想寄给远在千里的辽西却没有办法寄到,希望丈夫早日归来,趁着荷花鲜艳的时候。这个女子对丈夫的怀念之情溢于言表。

南朝民歌《西洲曲》:“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诗中的“莲”谐音“怜”,“莲子”谐音“怜子”,即“喜欢你”。这首民歌是写一个女子与情人离别后的相思之苦。这个女子想念情人,却不能够相见,只好借采莲来排解心中的郁闷之情。

五.抒发愁苦忧伤的情怀

曹雪芹的《紫菱洲歌》:“池塘一夜秋风冷,吹散芰荷红玉影。蓼花菱叶不胜愁,重露繁霜压纤梗。不闻永昼敲棋声,燕泥点点污棋枰。古人惜别怜朋友,况我今当手足情!”贾赦将迎春许嫁孙绍祖,将她接出大观园。宝玉到迎春住过的紫菱洲,见岸上的蓼花苇叶,摇摇落落,心中惆怅,吟成此诗。诗的大意是,一夜秋风扫来,池塘一片冷落,将红荷花吹落下来,不留下一点红影,蓼花和菱叶也枯萎了,令人悲不自胜,繁重的霜露覆压在纤弱的枝梗上。这景象多么令人悲伤啊!再也听不到姐弟下棋时敲棋子的声音,只有燕子衔泥弄脏的棋盘。古人朋友间分别总是依依惜别,何况我们是情同手足的亲人。全诗借景抒情,借红荷飘落,抒发兄妹离别的愁情。

六.比喻相爱的青年男女

第2篇:赞美荷花的诗范文

发散思维:要是让雏莺来写一首赞美夏日的诗,它会怎么写呢?

来尝试:“远望树荫连绵成绿色的山峦/飞回家会不会误闯邻居的门槛/且听,妈妈在吹口哨迎我/迷一小段路,就为了衔一颗酸梅回家/给妈妈泡茶解渴……”

开车带宝宝到乡下农家借宿,最好院子的前面对着一片荷塘,院子里有老祖宗开掘的老井。一到夏天,农家奶奶就摘来自家地里种的瓜果,把它们装在细网兜里,拴上长绳,缓缓吊进井水里。下午骤雨初歇,满院子都是荷花的香气,吊起装瓜果的网兜,拍开小香瓜一尝,真甜,还有一股井下特有的寒气,尽去暑热。妈妈就念这两句诗给宝宝听,说的正是眼前的场景呀!

发散思维:要是让荷花来写一首赞美夏日的诗,它会怎么写呢?

让宝宝来尝试一下:“一支红樱枪/枪头倔强地刺向天空/哗啦,绷不住笑声/爆开成红荷花/上面举起莲蓬,下面生出嫩藕/一样是美味,等着井水激寒……”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赵师秀《有约》)

黄梅时节,不是出游好时节?那可不一定!带宝宝去游人罕至的乡村,落脚在小客栈里,宝宝会发现,时断时续的黄梅雨让小桥、酒家、稻田、池塘都陷在一片烟雨朦胧中,四周都是青蛙们快活的叫声。这时节也少不了走亲访友的人啊,到了傍晚,当地人提着一种防风防雨的六角玻璃灯,穿街走巷过小桥,来找挚友聊天下棋。妈妈念这四句诗给宝宝听,让他感知一下等朋友来约谈,左等不来右等不来,主人只好一个人下起棋来的那种无奈和悠闲,以及悠闲中隐隐的渴盼——无论如何,天雨路滑,你不来我不怪你;但你要是来了,哪怕迟到了,我也很高兴呀!

发散思维:要是让池中蛙来写一首赞美夏日的诗,它会怎么写呢?

让宝宝来尝试一下:“雨下得越欢/我越高兴/天上有无数莲蓬头/放水,加入我们的狂欢/我是青蛙里的超级女声/飙一个高音/唱醒了你的梦/听,有人敲打近处的荷叶/是下棋的好友来叩门……”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在树林深处,路的尽头,妈妈牵手宝宝,自然而然地吟出了这样四句诗,它仿佛是眼前场景的活化: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绿树将树阴投入水中,明暗斑驳,清晰可见。一个“惜”字,化无情为有情,仿佛泉眼是因为爱惜涓滴,才让它无声地缓缓流淌;一个“爱”字,给绿树以生命,似乎它是喜欢这晴柔的风光,才以水为镜,展现自己的绰约风姿。接着,诗人好像一位高明的摄影师,拍摄了一个稍纵即逝、妙趣横生的镜头:“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时令还没到盛夏,荷叶刚出水面,还没有来得及伸展开来,一只小蜻蜓已飞来立在它的上头。一个“才露”,一个“早立”,前后照应,逼真地描绘出蜻蜓与荷叶相依相偎的情景。读这四句诗,是不是有一种轻柔安宁的情感在心头弥漫,赶走了夏日的焦燥?

发散思维:要是让蜻蜓来写一首赞美夏日的诗,它会怎么写呢?

写一首诗,赞美夏日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吧:“我不是遥控直升机/我是蜻蜓,走多远的路都不需空中加油/我从一朵花盘旋到另一朵花/不为工作,不为授粉/只为嗅嗅花香/只为临水照见自己透明的翅膀/和好奇的大眼/如何反映出天光水影。”

足蒸暑土气,

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

但惜夏日长。

(白居易《观刈麦》)

给宝宝涂好防晒霜,到蒸腾着麦香和太阳热力的麦田里去吧,“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啊,脊梁受炎热的阳光烘烤。精疲力竭,只是珍惜夏日天长,想快点把活干完。”“惜”字在这里用一种违背人之常情的写法来突出人们生怕浪费一点时间的强烈感情。妈妈可以趁机问问宝宝:“夏日白天这样长,我们是不是应当珍惜时间呢?”

第3篇:赞美荷花的诗范文

荷花的种类可多啦!有娃娃莲、满江红、白睡莲、玉楼台、热带红睡莲等,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荷花之美,牵动古代无数诗人的心,他们赞美荷花天生丽质,气质高洁,为我们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有唐代诗人李商隐写的《赠荷花》;王昌龄写的《采莲曲》;宋代诗人陆游的《梦行荷花万倾中》;还有宋代诗人苏轼和清代诗人曹寅的《荷花》等。

春天,荷花那小小的尖尖角悄悄地钻出水面,东瞧瞧,西望望,好像在观察周围的春*,真如唐代诗人杨万里诗中所说“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慢慢的,尖尖角伸了个懒腰,原来像豆角似的衣服,变成了暗红的连衣裙。

夏天,可是荷花表现才华的时候,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又像是插满了密密麻麻翡翠伞似的,把池面盖得严严实实的。那亭亭玉立的荷花就像神话中的仙人托起硕大的仙桃,花的底部白中泛绿,上部分粉中透红,好像一位含羞的少女遮着面纱,轻轻走来。

秋天到了,荷花没有了夏天那美丽的面孔,但收获可不少。那莲蓬像一只只盛满稀罕物的小碗,向上的一面有许多小孔,里面睡着荷花的种——也就是莲子。

冬天降临了,荷花池里盖了一层厚厚的棉被,荷花的根深深扎在土进而,等到明年再吐芬芳。

荷花——我爱你,爱你出污泥而不染的品质。让我用宋代诗人陆游的《梦行荷花万顷中》的诗来表达对你的喜爱之情:

无风无际路茫茫,

老作月王风露郎。

第4篇:赞美荷花的诗范文

一、呵护诗一般的心灵

教师必须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呵护他们纯真的心灵。笔者在教学《花瓣飘香》一课时,设计了“摘花瓣”这一教学环节,旨在让学生感受小姑娘摘花瓣时的小心,体会她对花朵的呵护。但在教学时,却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当我邀请一位学生来表演时,座位上有一位学生轻轻地喊道:“啊?真摘啊?”随即引来了很多学生的附和声。表演的学生也犹豫起来。

这时,如果教师继续按原来的预设完成教学,结果只能使学生不会投入自己真实的情感,久而久之,就谈不上与文本对话、交流,更谈不上自己的体会、感悟了。于是笔者征求表演的小朋友的意见后放弃了表演环节,并与孩子们有了以下一段对话:

师:刚才你们为什么都不同意表演摘花了?

生1:因为老师原来说过,要爱护花朵,不能随便摘花朵的。

生2:花瓣摘了,就不美了。

生3:那么美的花,我舍不得摘。

生4:花儿和我们人一样,也是有生命的。

每个孩子都是天使,他们有最纯真的心灵。一朵小小的花,在他们的眼里,也是有生命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学生思维放飞的地方,是智慧开掘的地方,是展现自我的地方,虽然有时他们的感受与老师预设的、与大部分学生不同,但老师要时刻呵护属于学生自己的那份“精彩”!正因如此,月季花在孩子们眼里充满诗意,它们与孩子们同呼吸,使孩子们的情感一下子进入了积极的学习状态。

二、创设诗一般的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经常会根据文本创设各种情境。李吉林老师所倡导的情境教育,就是“选择‘美’为突破口,以‘美’为追求的境界,主张一方面利用美,另一方面进行‘美’的熏陶”。笔者认为“美”的情境是唤醒学生内心诗意的重要催化剂。

例如在教学《荷花》这篇课文时,感受静态的荷花之美时,教师借助多媒体创设美的情境:在悠扬的音乐声中出示了一幅幅荷花的图片,在视觉上让学生感受到荷花的美。学生们满心欢喜互相欣赏荷花,随即便想到了许多美丽的词语,如“婀娜多姿、冰清玉洁、亭亭玉立”等,把自己心中的荷花描述出来,同时,荷花的美好形象也在学生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在感受完动态的荷花之美后,教师先让学生小组合作创作一首赞美荷花的小诗,然后和着《小白船》的曲调把自己创作的小诗唱出来。表演时让学生戴上美丽的荷花头饰,学生随着优美的音乐轻轻摇摆着,感觉自己真的变成荷花了。这时,教师变成了一位赏花者,一边欣赏,一边赞叹,将学生对荷花的美好情感调动起来,唤起他们的认同感,从而使孩子们对荷花美的体验得以升华。

在这样充满诗意的情境里,学生内心的情感得以自然流露,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荷花的喜爱,使学习成为了一种精神的享受。

三、感悟诗一般的语言

语文是一门感性的学科,充满了丰富的意象。王崧舟老师说:“诗意语文用到的或者说最精彩的课堂现象就是举象。……在我们小学语文教材中,大量的语言文字指向生活本身,指向事件本身,指向人物本身,而这些人物、事件、情节由象组成,由一个个生动、丰富的、充满感性的语言的象组成。”我们语文教师的使命之一就是将这些“象”打开,让抽象的文字真实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与他们的生活经验发生联系,使冰冷的文字与充满活力、富含诗意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笔者在教学《秋天》一课中的“羊肠小路”一词时,就是通过举象来领会这个词的内涵的。

师:什么是羊肠小路?你觉得怎样的小路才是 “羊肠小路”?

生:很细很细的小路。

师:细得像什么一样。

生:像羊肠一样。

师:你见过羊肠吗?见过的同学说说羊肠是什么样子的。

生:很细还很长。

师(出示图片):看看还有什么特点?

生:还弯弯曲曲的。

师:现在你知道“羊肠小路”是怎样的小路了吗?

生:很细很长,而且还弯弯曲曲的。

师:你在哪儿见过这样的路?

生:我外婆家楼房后面到柴屋的一段路就是羊肠小路。

师:这段路长吗?

生:不长。哦,那个不是羊肠小路,太短了。

师:那再想想。

生:我去旅游时,走过一条山路,这条路很窄,我在山下看,就像一条细细的带子缠在山腰。

生:有一次,我去长江边玩,江边有一条小路藏在芦苇丛中,弯弯曲曲的,一直看不到头。

师:是呀!原来羊肠小路这么有趣呀!走在羊肠小路上,肯定有很多好玩的有意思的事情发生。谁来说说?

(学生的表达欲望一下子被调动起来,那些储存在记忆里的童年趣事被一件件翻了出来。)

第5篇:赞美荷花的诗范文

自古以来就有对荷花赞赏的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俗话说得好“出淤泥而不染”,荷花真称的上是高贵、清廉、美丽的花了。它虽然没有月季、玫瑰花的浓香,但是它却高贵典雅。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大早就起来去人民公园看荷花展了。古代诗人就有了对荷花的记载“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可见荷花深受诗人的喜爱。

在人民公园里我们看到了无数的荷花。荷花从不懂得争奇斗艳,它只懂得把自己做的更好。在夏天,荷花们纷纷抬起头来。放眼望去,除了荷花还是荷花,他们多多都是那么美丽,没有好坏之分。

荷花不但出淤泥而不染,而且它也把自己的身体奉献给人们:它把自己白嫩的地根——藕,给我们品尝;它把它那绿色的荷叶给我们泡茶;它又把它那芳香扑鼻的花瓣做成礼物赠送给我们。

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无私奉献的荷花。它是伟大的,它不正是一个默默奉献的人吗?

第6篇:赞美荷花的诗范文

关键词:兰花;荷花;;梅花;唐诗

中图分类号:I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7-0001-02

唐诗的海洋浩瀚无边,若想任意遨游真可谓“难于上青天”,再一次接触到唐诗意象便觉花之意象颇多,取一评述颇少,亦不敢妄自菲薄的全面剖析。前有吴经熊, 徐诚斌的《唐诗四季》,我便斗胆尝试下“唐诗四季花”。

一、春之雅兰

兰花,挺拔萧洒、香气四溢、清雅沁人,被誉为“香祖”、“国香”、“空谷佳人”以及“花中君子”等,是一种以香著称的花卉,具有高洁、清雅的特点。古代文人中常把诗文之美喻为“兰章”,把友谊之真喻为“兰交”,把良友喻为“兰客”。

新起的朝代仿佛初生的婴儿,清新、淡雅,又夹杂着兰花的幽香,便让人心旷神怡。在初唐文人的笔墨里,香兰大多被着色为闲淡优雅的意象。“幽兰生矣,于彼朝阳。含雨露之浸润,吸日月之休光。美人愁思兮,采芙蓉于南浦;公子忘忧兮,树萱草于北堂。虽处幽林与穷谷,不以无人而不芳。”杨炯的这首杂言诗《幽兰之歌》充分的将兰花的形象进行了定格,初唐的兰花是幽的、是香的、是美的,正如整个朝代正处于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在如今的社会中,兰之贵是众人皆知的,并不是说它的价格有多昂贵,而是古人给予它的象征意义是高贵典雅,不与世人相融,纵使有杂多的纷争,它也依旧潇洒挺拔、独自品味着自己的淡淡幽香。正如太宗《芳兰》中所写:“春晖开禁苑,淑景媚兰场。映庭含浅色,凝露泫浮光。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会须君子折,佩里作芬芳。”兰花的幽香正符合初唐的文学,淡淡的却不失雅致。

兰花是雅的,它不像脆弱的美人蕉,借艳俗的大红花彰显自己;它也不像孤傲的白玉兰,高高的站在半空俯视万物;它亦不像害羞的桂花,“暗地里”散发扑鼻浓郁的香气……正因为兰花的雅,初唐诗人才借用它来表现对事物的赞美。如沈期《拟古别离》中的“皓月掩兰室,光风虚蕙楼。”和王绩《咏枝》中的“妖姬饰靓妆,窈窕出兰房”。这里的“兰室”、“兰房”很明显就是借用了兰花的品性,它的雅得到了众多诗人的肯定,并合理的运用到了他们的诗歌当中。

感遇(其二)

陈子昂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诗中以兰、若自比,表达纵有千万的才华,却没有人赏识,无法实现生命价值的愤懑。在这首诗中,陈子昂既用兰花自比,可见兰花的品性是何等的受到诗人们的称颂。

二、夏之盛荷

荷花,明净清正、温文尔雅、飘逸灵秀,又被称为“君子花”、“凌波仙子”以及“六月花神”等,属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它在淤泥中低调的展现出了灵秀。三国曹魏文学家曹植也曾在《芙蓉赋》中将荷花比喻成水中灵芝,可见荷花具有圣洁、高雅的特点,因此受到众多诗人的赞扬。

盛唐时期,自由的社会风气给了唐诗宽松的创作环境,使得这个时期的诗歌呈现出大片荷花一齐绽放的壮观景象,绚丽烂漫,光彩耀人。这一时期的文人多追求悠闲自得的生活方式,喜爱创作浪漫主义的诗歌,因此,催生了一些关于采莲的诗文,就《采莲曲》这一题目就有不少诗人争相创作。如王昌龄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崔国辅的“玉溆花争发,金塘水乱流。相逢畏相失,并著采莲舟。”以及刘方平的“落日清江里,荆歌艳楚腰。采莲从小惯,十五即乘潮。”等等,这些诗不仅都以《采莲曲》作为题目,而且都生动的表现了一幅幅少男少女采莲的画面,整幅图景充满了乐趣与情趣,给人清新、悠闲的感觉。所举这些诗的作者都是盛唐的大家,他们各有各的偏好与风格,可对于采莲这一乐趣,他们达成了共识。

这些大家为什么偏偏喜好与荷花发生交集呢?原因很明了,因为荷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虽然当时没有这么直白的表述,但我们可以从诗人们用荷花自比、以求托物言志的诗歌中,品味出他们对荷花的高度赞赏。如李白《古风》一诗:“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秀色空绝世,馨香谁为传?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结根未得所,原托华池边。”诗中前六句详细的描写了荷花之美,先以“艳”与“鲜”总体表述,再从“花”、“叶”、“色”和“香”等细微入手,用“朝日”、“绿水”以及“青烟”作为陪衬,为读者刻画了一朵馨香扑鼻、新鲜艳丽的荷花。最后四句笔锋一转,写荷花因地处偏僻、无人亲睐,纵有万般红颜也只得孤独凋尽的无奈和乐意身处芳华三池的意愿。李白以荷花自比,不但让全诗充满了浪漫的情怀,还直白的表达了自己希望积极用世的意愿。

三、秋之冷菊

,清高绝俗、孤标傲世、坚贞冷清,是一种长期经人工选择培育的名贵观赏花卉,品种繁多。在古神话传说中被赋予了吉祥、长寿之意,因此也被称为“寿客”;陶渊明的“采菊东南下,悠然见南山”又给予以“陶菊”之美称;也有别称“金英”、“黄华”或“秋菊”。并一直被历代的诗人、画家作为题材,留下许多佳作,广为流传。

安史之乱后,昔日的盛唐美景便已称为昨夜星辰,随着时代的变迁,诗人们的情怀也发生了转变。中唐的没有了初唐的锐气风发,也没有了盛唐的开阔奇异,反而多了悲秋的愁绪和清寒。如白居易的《酬皇甫郎中对新见忆》“爱菊高人吟逸韵,悲秋病客感衰怀。黄花助兴方携酒,红叶添愁正满阶。居士荤腥今已断,仙郎杯杓为谁排?愧君相忆东篱下,拟废重阳一日斋。”因“爱菊”而兴起的赏花饮酒,却因“黄花”、“红叶”的出现显得无比悲凉,反而也为染上了一抹苍冷之气。时代的因素决定了当时诗人的心境,文学从巅峰跌了下来,盛唐时“百花齐放”的现象已不复存在,在中唐诗人们的心中留下阴霾,怎么也自由不起来,快乐不起来。连他们笔下的意象也跟着失去了原有的那分欢愉与灵动,留下的只有孤独与清冷。如刘长卿《感怀》中的:“秋风落叶正堪悲,黄菊残花欲待谁。”白居易《晚秋夜》中的:“花开残菊傍疏篱,叶下衰桐落寒井。”以及刘禹锡《牛相公留守见示城外新墅有溪竹秋月亲情多往・兼命同作》中的:“堤艳露,岛凉松叶风。高情限清禁,寒漏滴深宫。”等等,这些诗都借来表达诗人心中的抑郁和哀伤,全诗都弥漫着清冷孤寂的意味,让人不得不为之一振,只感心中一丝凉意掠过。当然也有舍弃的清冷,赞扬它品格的诗歌,如: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首句便运用比喻,将环绕的房屋比作陶渊明的家,既得圣贤又拥,陶醉之意在所难免,以致夕阳西下都浑然不觉。将人们对百花的喜爱集于一身,只因它具有坚贞的品格,历经风霜依然清艳如初。

四、冬之傲梅

梅花,冰清玉洁、娴雅高贵、凌寒独放,是蔷薇科李属梅亚属的有名的观赏植物,有雅称“果香”、“一枝春”、“清客”以及“冰雪仙”等。它蕴含着中华民族的道德标准,在民国时期曾被尊为国花,并以自身暗香盈袖的气韵和素艳高雅的风姿吸引着历代文人墨客。

黄巢起义之后,唐代诗风再一次发生了变化,晚唐的诗歌进一步着重对现实的描写,几乎完全摒弃了盛唐时期的浪漫诗风,较中唐诗歌显得更加的悲凉、吊古伤今。虽然整个诗坛处于冰天雪地的寒冷中,但是却有那么几只琼葩傲霜斗雪,绽放出惊艳动人的一朵朵小花。“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首联即以万木枯零与傲雪的梅树作对比,凸显出梅花的不畏严寒,一支独放。接着便侧重写梅花的姿色和风韵,从香气、外貌以及品性上介绍了“寒花”。诗中也透露出丝丝的惊喜之感,将孤寂死死的压住,并用梅花的怒放掩盖住环境的悲凉。这首齐己的《早梅》很贴切的将晚唐时的文学风气彰显了出来,尽管社会是冰冷的,但唐诗依旧可以如早梅似玉如雪、凌寒独放。

说到晚唐自然不能错过“小李杜”,李商隐的《忆梅》“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和《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匝路亭亭艳,非时袅袅香。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 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从诗中的“去年花”和“早秀”二词,可以看出梅花的孤独,因为开得过早,反而显得太单薄,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早秀先凋”更是诗人身世的自比,抒发其暗自神伤的痛楚和沉沦羁泊的不幸。杜牧在《自宣州赴官入京路逢裴坦判官归宣州因题赠》中也曾提到梅花,“梅花落径香缭绕,雪白玉花下行。”这首诗便和李商隐的有很大差别,全诗的基调是欢快的,所以梅花的意象便由“寒梅”变为了“香梅”。再如韩所作的《梅花》“梅花不肯傍春光,自向深冬著艳阳。龙笛远吹胡地月,燕钗初试汉宫妆。风虽翻添思,雪欲侵凌更助香。应笑暂时桃李树,盗天和气作年芳。”不仅表现了梅花不愿傍春光的孤傲,还彰显了梅花凌寒独放、香气四溢的品性。

五、结束语

初唐时的诗歌仍有宫体诗的影子,就像还未完全脱去厚重外套的初春,也如含苞待放、清新俊雅的兰花,淡却充满生机;

盛唐时的诗风浪漫豪放,文学蓬勃发展,近乎百花斗艳、草木丰茂的胜夏,好比亭亭玉立、飘逸娇媚的荷花,艳却不落俗套;

中唐时的诗歌受到社会的影响,由浪漫转向现实,宛如半掺寒意的肃秋,许是坚贞冷清、清高孤锦的,殇却毫不失望;

晚唐时的诗风再一次朝着悲凉前行,仿佛失去温度、满目荒凉的深冬,恍若傲霜斗雪、孤芳自赏的梅花,凉却依旧芬芳。

参考文献:

[1]彭定求.全唐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0月第1版.

[2]陈菲,徐方芳等.唐诗花园――跟着唐诗学赏花.农村读物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

[3]袁世硕.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

[4]陈世作,黄云岩.情寓飘渺中――李商隐独特的诗歌艺术.

[5]郭艳灵.兰花意象简史――有唐诗兰花意象想到的.

[6]钟叔河.唐诗百家全集――初唐四杰诗全集.湖南出版社,1992年8月第1版.

[7]汤霞,邹丁丁.论唐诗中的“采莲”诗歌.

[8]徐韧.唐诗中荷花的文学意象.

第7篇:赞美荷花的诗范文

朋友,在这大千世界中,你最喜欢什么?是哪平静的湖水?是那座座山峰?是香味四溢的花朵?还是一颗颗高大挺拔的松树?而我,却对荷叶有一片痴情。

我爱荷叶,因为她是保护荷花的使者。狂风袭来,荷叶挺身而出,阻挡着狂风,不让狂风吹散花朵,弱小的花朵可经不起风吹雨打,只有她挺身而出,保护荷花。

我爱荷叶,因为她是人们的空调,娇阳无情地炙烤着大地,酷热把人们团团围住,人们满头大汗,荷叶,又一次出现,把体内的水分向空中大量散发,吸引了酷热,送出新鲜,凉爽的空气,让人们不再热。

荷叶,她并不美丽,可她,却能保护荷花,造福人类。有多少诗人,走到荷花池边,总会情不自禁的停下脚步,赞荷花,可人们不知道,荷花的美丽,是荷叶为她阻挡风雨,荷叶默默无闻,我就是要赞美荷叶,无私奉献。

我希望自己成为荷花池中那美丽的荷花下那片荷叶。

第8篇:赞美荷花的诗范文

历代文人墨客玩味和吟咏百花,弄出许多趣闻轶事来,从而造就出12个月的花神来。正所谓“日日有花开,月月有花神”了。

一月兰花神屈原 他亲手在家“滋兰九畹,树蕙百亩”,把爱国热情寄托于兰花,并赞兰花“幽而有芳”,且常身佩兰花,故后人把兰花视为“花中君子”和“国香”,把兰花作为高尚气节和纯真友谊的象征。

二月梅花神林逋 他终生无官、无妻、无子,隐居西湖孤山,植梅为妻,畜鹤为子。他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诗句,被赞为神来之笔。梅花被誉为“国魂”和“花魁”,把它视为敢为天下先优秀品德的象征。

三月桃花神皮日休 他在《桃花赋》,赞扬桃花为“艳中之艳,花中之花”,并以古代许多美人作比拟,使人见了桃花,犹如见到美人。由此桃花常被作为吉祥美好、美满爱情的象征。

四月牡丹花神欧阳修 他遍历洛阳城中十九个花园,寻觅牡丹佳品,写有我国第一部栽培牡丹的书《洛阳牡丹记》。牡丹花朵硕大,花容端丽,素有“花中王”之称,后人把它作为“繁荣富强,和平幸福”的象征。

五月芍药花神苏东坡 他赞“扬州芍药为天下之冠”,任扬州太守时,看到官方举办“万花会”,损害芍药,滋扰百姓,便下令废除“万花会”,受到百姓拥护。芍药是表示相互的爱情和友谊的象征。

六月石榴花神江淹 他写《石榴颂》云:“美木艳树,谁望谁待?……照烈泉石,芳披山海。奇丽不移,霜雪空改。”石榴“千房同膜,十子如一”,成熟后微微绽开低俗作品请删除唇儿,笑向人间,所以人们常以石榴作礼品,祝其子孙发达、前程无量。

七月荷花神周敦颐 他的散文《爱莲说》高度赞扬荷花品种:“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莲花成为廉洁清正,不同流合污的道理规范的化身。

八月紫薇花神杨万里 他咏紫薇云:“谁道花无百日红,紫薇长放半年花。”道出了紫薇优于百花的特色。

九月桂花神洪适 他对桂花情真意切,咏诗道:“风流直欲占秋光,叶底深藏粟蕊黄。共道幽香闻十里,绝如芳誉亘千乡。”我国人民向来用桂花表示友好、和平和吉祥如意,青年男女则以桂花表示爱慕之情。

十月芙蓉花神范成大 晚年居故里苏州,随地就势筑亭建榭,遍种芙蓉,写有《携家石湖拒霜》、《窗前木芙蓉》等赞美芙蓉,后人谓芙蓉二妙:美在照水,德在拒霜。民间视其为夫妻团圆之物。

第9篇:赞美荷花的诗范文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是南宋诗人杨万里赞美荷花的着名诗篇。每次读这首诗时,荷花的美景立刻浮现在我眼前。使我迫不及待地想去观赏荷花。

于是,我和爸爸来到了南湖公园荷花池,映入我眼帘的是不计其数的荷花,正在争齐斗艳地开放,美丽极了!你瞧:在碧绿的荷叶中间,缀满了粉红色、白颜色的荷花,姿态不一;有的展开了两三片花瓣,花枝招展;有的还是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儿,尖尖的,像一个小小火把,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了一个金色的小莲蓬,香气扑鼻。

再看湖面上一张张荷叶,有翠绿的、墨绿的,光滑油亮。它们挨挨挤挤,有的浮在水面上好像一个个玉盘;有的高高挺立,犹如亭亭玉立的少女张开的舞裙;众多荷叶像一把把八焦扇悬在水面上。荷叶不但千姿百态,而且还“助人为乐”。每当风雨袭来,它们总是连成一片,忠心耿耿地保护荷花;在烈日炎炎时,它们毫不吝啬地用自己的身躯为小鱼小虾遮挡阳光。

我望着鲜艳夺目的荷花和充满生机的荷叶,不停地在思索着……俗话说:“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荷花的美景能持续多长时间呢?夏去秋来,她们就会渐渐地凋谢了。也许,正是这个原因,她们才争分夺秒地显示自己的美,供人们欣赏,为人们送香吧!

我爱荷花,也爱荷叶,更爱她们共有的美德,那就是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

相关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