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朋辈辅导员工作计划范文

朋辈辅导员工作计划精选(九篇)

朋辈辅导员工作计划

第1篇:朋辈辅导员工作计划范文

一、朋辈心理辅导现状

朋辈心理辅导是指由受过半专业训练并受督导的学生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的互动交流,对需要帮助的同辈提供倾诉、支持或咨询的服务。与专业意义上的心理咨询相比,朋辈心理辅导尽管缺乏一定的专业性和技术性,但它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实现“自助――助人――互助”的机制,在解决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作用[1]。

随着朋辈心理辅导工作的不断丰富与完善,我国许多高校都结合自身特色,探索出朋辈心理辅导的不同形式与路径:一是通过校园广播、校园刊物、校园网络以及微博、微信、QQ群等渠道大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让学生从心理上感受到朋辈辅导的意义所在,从而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达到预防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的效果;二是组织朋辈心理咨询小组,开通朋辈热线,实施轮流值班制度,实现现场咨询、电话咨询、网络聊天等多种形式沟通交流方式,定时,定人,定点,为学生提供多渠道多形式的心理咨询方式[2];三是通过举办朋辈心理讲座、心理情景剧、朋辈心理社团、心理知识竞赛等系列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传授心理调适的技能。

实践表明,朋辈心理辅导员能最直接地体验和了解咨询者的心理感受与心理问题,能比较及时地了解他遇到的实际学习与生活问题,并帮助他解决。并且,朋辈心理辅导员解决同学们较为简单的问题而减轻咨询老师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高校专业心理咨询教师力量不足的问题。但现阶段的朋辈心理辅导同时存在着一些问题,重要体现在:首先,欠专业:朋辈心理辅导员缺乏系统专业的辅导培训,尽管在各个辅导员开展工作之前有过短期的学习,但是在实践操作过程中许多专业性方面的不足逐渐就会暴露出来。同时,辅导员们都由学生兼任,为保证自身学习时间的完整和充分,只能尽量在课余抽出时间来做相关的工作,因此时间的限制也是朋辈工作正常开展的阻碍之一。其次,缺少相应的规章制度:朋辈心理辅导工作从开展时间来看仍然是比较新的一项工作,而且最初由学生自发组织开始,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朋辈辅导的效果得不到保障。再次,没有对朋辈心理辅导员进行考核:朋辈心理辅导员没有考核来进行约束和考评,就没有精益求精的动力,可能会降低辅导效果。因此,为了提高朋辈心理辅导员的辅导技能,从而提高辅导的效果,就需要对朋辈心理辅导员进行绩效管理。

二、朋辈心理辅导的绩效管理的可行性分析

(一)朋辈心理辅导绩效管理的含义

绩效管理是一个动态的沟通过程,是指为了实现目标,通过开展持续不断的沟通,完成根据组织目标而所制定的所预期的效益和产出,并促进团体和个人做出有助于达成目标的行为[3]。

朋辈心理辅导的绩效管理的主体是心理咨询师和管理者,对象时朋辈心理辅导员。决定绩效考核是否有价值或价值有多大的是朋辈心理辅导员,决定是否接纳绩效考核信息的也是朋辈心理辅导员;心理咨询师为朋辈心理辅导员提供帮助与支持,通过专业化培训,协助和配合管理者做好朋辈心理辅导员绩效管理工作;学工处老师作为管理层的一部分负责朋辈心理辅导员的分配、考核和奖惩等具体事务,具体实施朋辈心理辅导员绩效管理政策、程序与规则,是决定朋辈心理辅导员绩效水平高低的关键;管理层的另一部分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士,他们主要负责朋辈心理辅导员绩效管理政策、程序与规则的统一制定,在学工处老师和心理咨询师之间,就朋辈心理辅导员绩效管理进行组织、指挥与协调,并为各级管理者提供朋辈心理辅导员绩效管理方面的辅导、帮助与培训。管理者和心理咨询师一起对朋辈心理辅导员进行有效的管理,不断沟通并进行考核,使朋辈心理辅导员在沟通中发现自身在辅导过程中的优缺点,根据目标,发扬优点、改正缺点来提高朋辈辅导员个人的辅导效果,从来推动整个朋辈心理辅导效果的提升。

(二)对朋辈心理辅导实行绩效管理的效用

1.有利于提高朋辈心理辅导员的专业技能与角色认同

对朋辈心理辅导现加之以绩效管理为朋辈心理辅导提供了一个规章制度,通过这个规章制度对朋辈心理辅导员的行为进行约束,从而提高他们的角色认同感和责任感。如果在培训时遇到问题,朋辈心理辅导员可以咨询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帮助自己解决他人的心理问题,同时,还可以提升自己的培训技能,能够更加积极有效地为广大同学提供咨询服务。

2.有利于加强朋辈辅导的规范性与系统性

通过朋辈心理辅导的绩效管理,根据规章制度对朋辈心理辅导员行为进行约束,规范他们的言行,从而提高辅导效果。学校制定规章下达到各个院系,院系用规章制度严格要求每一位朋辈心理辅导员,同时院系将内部辅导信息反馈至学校,完成一个系统性的循环。

3.有利于降低高校心理危机管理成本

首先,朋辈心理辅导能够及时发现同学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提高心理危机管理的效率,减少心理危机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心理危机的管理成本。其次,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通过内部交流解决心理问题,可以减轻校内心理咨询机构的压力。再次,提高朋辈心理辅导绩效管理,朋辈心理辅导员可以自觉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降低了培训成本和日常管理成本。

三、朋辈心理辅导绩效的管理机制

(一)设定计划

朋辈心理辅导在开展部门的组织战略时,务必将组织战略细化成具体的有效任务计划,并保证每个辅导员在工作的开展上具体落实。例如将学生的学习问题、个人的情感问题,以及学生对毕业后就业的疑问划分到朋辈心理辅导员的辅导工作中,并在工作中进行解决。管理者和朋辈心理辅导员定期根据工作的具体情况展开讨论与工作创新,并将发现的问题及不足及时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落实到之后的工作开展中。

(二)双向沟通

前期确定好良好的绩效计划后,管理者需要对朋辈心理辅导员的辅导工作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为确保朋辈心理辅导员有效地开展辅导工作,管理者要对其进行朋辈心理辅导工作的专业指导与培训,以便于朋辈心理辅导员在之后的辅导工作中更好地解决问题。在对朋辈心理辅导员的监督及指导工作中,管理者及辅导员双方的沟通环节是至关重要的。在沟通过程中,对辅导员工作中的积极变现给予其一定的肯定及奖励,这个称之为“正面沟通”。正面沟通有利于辅导员在之后的工作开展中能保持高度的热情。而在辅导员在朋辈心理辅导时出现工作上的差错及问题时,也应及时与之沟通,如果之后还出现相应的问题,管理者应对其给予建议及指导,帮助其及时做出完善。

(三)信息收集

为了使绩效管理变得更加自然和谐,有必要认真做好信息收集,记录下朋辈心理辅导员绩效表现的细节,形成绩效管理文档,以作为考核的依据,确保绩效考核有理有据。

1.信息收集与分析的目的

在事实的基础上,完成一份完整的朋辈心理辅导员的辅导工作情况的绩效记录,将绩效评估和有关决策为基础,可以最快地发现问题,以便找到解决方案。通过收集朋辈心理辅导员行为、态度的信息,可以及时发现长短处,为有针对性的提供培训打下基础。

2.收集信息的内容

并不需要收集和分析所有的数据,也不是收集的信息越多越好。因为收集和分析信息需要大量的时间、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因此,在收集信息过程中要考虑目的,只收集与绩效有关的信息,包括目标和标准达到或未达到的情况、朋辈心理辅导员因辅导工作受到表扬和批评的情况、对问题有帮助的其他数据、就绩效问题的谈论记录等。

3.收集信息的渠道和方法

收集信息的渠道可以是所有的朋辈心理辅导员,包括朋辈心理辅导员自身的汇报和总结、其他朋辈心理辅导员的观察、管理者的检查和记录,以及被辅导者的反映和评价。

信息收集的方法包括观察法、工作记录法、他人反馈法。在实际操作中一般多种方法综合使用,方法使用的正确有效与否直接影响到信息的质量,最终影响朋辈心理辅导绩效管理的有效性。

(四)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朋辈心理辅导绩效考核是一段时间(通常是半年或一年)绩效管理的一个总结,对绩效管理中朋辈心理辅导员的表现进行总结[4]。绩效管理的成功关键在于绩效考核的正确实行,并且注意考核结果的正确运用,如此才能强化朋辈心理辅导员对绩效管理的认同感,才能鼓励先进和鞭策后进,达到提升朋辈心理辅导管理水平的目的[5]。

1.目标考核法

目标考核法是一种基于朋辈心理辅导员完成辅导目标的程度而进行考核的绩效考核方式。在考核开始之前,管理者告知朋辈心理辅导员需要完成的辅导要求、辅导的效果、时间期限以及其他的考核的标准,朋辈心理辅导员要将这些标准作为这一周期辅导的目标,可用自己的能力并参考专业心理咨询师的意见不断完善自己的辅导技能,尽全力去达成目标。在时间期限结束时,管理者对照原先制定的考核标准对朋辈心理辅导员完成的辅导情况做出具体的考核评估[6]。朋辈心理辅导员通过考核评价,找出自己实际辅导的情况与预定的目标之间的差距,分析差距的原因,通过调整自己的辅导方式来缩小差距。

2.小组评价法

小组评价法是指由两名及以上熟悉朋辈心理辅导员辅导工作的管理者,组成评价小组对各位朋辈心理辅导员的辅导情况进行评价考核的方法。由于该方法操作简单,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被考核的辅导员的考核评价均由管理者的评价小组的主观评价形成,一定程度上缺乏客观性。为了提高小组评价成效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应该让朋辈心理辅导员在进行小组评价之前熟悉了解考核的内容、依据和标准,在评价结束之后,要向朋辈心理辅导员公布评价结果,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分析指导。在使用小组评价法时,为了避免受评价小组的主观意识的影响,应该和朋辈心理辅导员个人评价相结合,当小组评价和个人评价结果差距较大时,评价小组成员必须对朋辈心理辅导员的具体工作表现和辅导效果进行再次考察和评估,再结合个人评价,然后再做出决定,最后还应对比前后工作成效,对误差进行分析,从而归纳总结[7]。

3.360度绩效考核法

360度绩效考核法是由与朋辈心理辅导员有密切关系的人,包括管理者、其他朋辈心理辅导员、被其辅导者等组成,他们分别对被考核的朋辈心理辅导员进行匿名考核,根据考核时的态度、方式方法、效果等表述自己对其的肯定或者否定,被考核者自己也要对自己绩效考核,针对自己心理辅导的表现进行评价;然后,由管理者组成的绩效考核小组根据有关人员对被考核者的评价,对比被考核者的自我考核向被考核者提供反馈,让被考核的朋辈心理辅导员更加全面时地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更清楚地认识到目前存在的差距。

(五)绩效反馈

绩效反馈是绩效管理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是管理者通过沟通交流将绩效考核的结果反馈给被考核的朋辈心理辅导员。管理者在肯定辅导效果的同时,要帮助朋辈心理辅导员分析产生这样的绩效的原因,双方共同探讨,制定改进计划,共同努力制定下一个绩效管理周期的绩效目标和改进点,从而提高绩效,提高朋辈心理辅导效果。

第2篇:朋辈辅导员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 朋辈辅导员 自我管理 团体 辅导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大学阶段可谓“八面来风”,学生面临适应、学习方法转变、人际关系、就业、考研、情感等诸多问题,给大学生心理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导致大学生心理困扰不断增加,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服务和心理辅导需求日益加大。虽然高校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学校专职心理辅导教师队伍数量少,很难满足学生日益增加的心理辅导需要,而且有的学生存在对心理咨询的恐惧,认为走进心理咨询室就会别被人看成心理异常,会被看不起;另外,还有很多人也忽略了发展性心理咨询,最终耽搁问题解决和个人发展。设计本方案前访谈了一些高专大学生,他们大部分反馈遇到困惑或者迷失方向时,更倾向于向朋辈寻求帮助,而不会直接找专业心理辅导老师,朋辈辅导员正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新探索,并且是一种有效的心理健康模式。所以,探索朋辈辅导员的助人能力是要解决的问题,同时,言传不如身教,提高朋辈辅导员的个人素养显得尤为重要,首先他们就要管理好自我,方可有一定影响力和说服力。

关于朋辈辅导员的界定,国内外学者对其各有阐述,Mamarchev认为,朋辈辅导员指那些从某个社会群体中选,接受特定的培训和信息,对群体中的其他朋辈提供心理援助,产生积极行为影响的人。我国学者章红兵认为,朋辈辅导员就是指与同学这一群体处于同一等级、同一“辈分”的学生,他们以朋友同辈的身份在同学中从事咨询、服务、帮助、引导等工作。朋辈辅导员是一支由优秀的高年级学生所组成的志愿者队伍,绝大部分是学生干部或党员,以活动、沙龙、讲座、心理测试、媒体宣传、游戏、个体关注等多种实践形式,协助班主任和辅导员老师对大一新生在思想、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进行辅导,旨在促进新生更好、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促进大学生发展与成长;我国学者杨秉钧认为,朋辈辅导员是指与被协助者同年龄或年龄稍大之半专业助人者,具备助人技巧来协助其他同学适应环境,促进学习。

关于大学生的自我管理的界定本文引用屈善孝的观点,屈善孝认为,大学生自我管理是指大学生为了实现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及满足社会日益发展对个人素质的要求,充分调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卓有成效地利用和整合自我资源(身体、心理、时间、信息、思想和行为等),运用科学管理方法而开展的自我认知、自我计划与组织、自我监控、自我开发与自我教育等一系列的活动。从定义中可知,大学生的自我管理包括四方面的内容:自我认知、自我计划、自我控制和自我激励。当前,对大学生自我管理的研究多集中在讲座和建立各种制度上,而考虑让大学生通过体验的方式提供自我管理水平的培训形式较少。另外,当前在关于朋辈辅导员培训的研究中,关注朋辈辅导员技能放面培训的比较多,而关注朋辈辅导员个人成长方面的培训较少,尤其针对提高他们自我管理能力的研究几乎没有,朋辈辅导员是一支优秀的队伍,他们的身份比较特殊以朋友、同辈的身份在同学中从事咨询、服务、帮助引导等工作,他们本身的素质和人格魅力就很重要,他们要做好自我管理,首先要正确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规划自我、控制自我、激励自我,才能更好的影响和帮助同辈个体完善自我。只有他们很好体验这个成长过程,才能将这份成长的快乐分享给同辈个体,而高专院校学生更关注技能学习,对个人成长关注的较少,所以高专院校朋辈辅导员的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尤为重要,而以往对朋辈辅导培训的多以讲座、上课形式来组织,形式比较单一,采用发展性团体辅导的形式来进行培训的研究较少,而团体辅导在解决学生个人发展问题和某些心理障碍方面,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是一种有效的咨询形式,所以本文设计了此方案。

二、方案设计的理论依据

本方案设计以人本主义为主要的理论基础,根据人本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人性是积极的、向上的,相信人是有能力、有价值、有潜能的,应该得到相应的尊重和信任,个体具有解决个人问题的能力,个体能对自己负责,只要提供适当的心理环境和氛围,他们就能自我理解,改变对自己和他人的看法,形成积极的行为,因此本方案设计借鉴其观点,相信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设条件,积极挖掘成员的心理潜能,促进他们很好的自我管理。

三、方案设计的原则

根据团体辅导的原理和辅导所达到的目的,在方案设计过程中,重点体现以下几个原则:

此表为团体辅导方案的摘要

1.发展性原则。通过团体成员的交流与分享,使团体成员个人素质提高,重点放在自我成长与自我管理上。

2.主体性原则。在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使成员得到最好的成长。

3.体验性原则。通过活动形式,使成员全员参与,成员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成长的快乐。

4.活动性原则。本方案主要以活动形式进行,区别于平时书本学习,提高成员的兴趣性,进而使成员全身心的参与进来,得到更好的成长。

四、方案设计的内容

(一)确定团体辅导的目标

通过实施该方案,希望达到的总体目标,概括为以下6条:

1.领导者营造温暖、开放、团结、平等、真诚的气氛,无条件地接纳团体成员,使成员在团体中得到真正的成长。

2.通过团体辅导帮助成员正确、客观的认识自我,并接纳自我,这样他们才不至于把他们个人的问题带到咨询和辅导中,在此基础上成员才能更好的保证心理咨询师中立的原则,进而客观的解决朋辈个体的问题。

3.引导成员规划好自己的未来,成员规划好自己的未来才能影响和辅导同辈个体去规划他们的未来,从而不会盲目的过大学生活。

4.使成员能调控好自我,调控好自己的情绪,不断的调整自己的行为偏差和错误认知,不断自检,有个和谐的心理内环境才能更好影响别人,同时更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5.及时排解成员在辅导中所遇到的困难,给成员好的督导,及时清理成员的情感垃圾,及时调适成员的困惑,这样他们才能更好的倾听朋辈个体的问题,用心解决朋辈个体所遇到的问题。

6.引导成员树立自我管理的意识,并不断在生活中检验,不断提高朋辈辅导员的个人素养。

(二)选择成员,组成团体

通过贴海报、发宣传册、广播校园网等方式,向同学们广泛宣传,吸引有意向的朋辈辅导员报名,通过面试对报名学生进行筛选。筛选出个人成长愿望强烈,希望在团体中获益,性格开朗,有较好心理学知识基础的朋辈辅导员组成团体。

(三)团体活动的效果

本方案的效果是通过成员反映和评估两个过程来体现,现场活动及时回馈成员的感悟共同成长,及时记录,并且领导者及时自我总结;评估是通过成员自我改变量表和自我总结来完成的。

五、方案实施大纲(见上表)

参考文献:

[1]Mamarchev, H.L.Peer Counseling.Searchlight Plus:Relevant Resources in High工nterest Areas.No.52+.Ann Arbor, M工:ER工C Clearinghouse on Counseling and Personnel Services,1981. ED 211904.

[2]章红兵.朋辈辅导员在高职院校学生工作中的作用[J].科技信息,2007,(32):269-270.

[3]杨秉钧.教师行为对同济小老师影响下的国中理化科同济辅导成效之行动研究[D].台湾中原大学,2003.

第3篇:朋辈辅导员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 朋辈教育 高校学生工作 机制

中图分类号:G65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7.080

Practice Mechanism of Peer Education in College Students' Work

YUAN Dongmei

(School of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Jiangsu 215006)

Abstract Peer education can promote self-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college students is to carry out work to strengthe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novations. Carry out peer education in college counselor ratio can effectively alleviate shortage, the problem of busy affairs, to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specific practice, it requires a combination of student work module and graders, professional conduct peer educat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selection and training of peer counselors management assessment and incentives, innovative peer education platform, to build multi-dimensional integration of peer education system, the purpose and effect of education.

Key words peer education; college students’ work; mechanism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既要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党团组织的教育引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三自教育”与大学生朋辈教育的理念不谋而合,即通过大学生自身的努力来达到教育的目的与成长的目标,这对于当前创新高校学生工作理念和方式,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1大学生朋辈教育背景概述

1.1朋辈教育的起源

朋辈教育(Peer Education)起源于朋辈心理辅导,而朋辈辅导(peer counseling)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起初被广泛应用于预防艾滋病、性病及安全行为教育领域,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969年,威兰德(Vriend)发表了她利用受训的高成就的中学生在咨询团体中帮助低成就的学生的研究报告,是朋辈辅导领域的首创研究。随后,1972年,Murray经研究提出,学生在面临冲突或困惑的时候最愿意向自己的朋友和同伴倾诉,而不是家长更不是老师。接着更多的专家学者对此表示关注,朋辈辅导也开始成为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受学生欢迎的咨询形式。这种辅导方式逐渐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成为了心理咨询工作重要的补充。

1.2我国朋辈教育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前后,心理辅导走出美国,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发展。而中国内地的高校心理辅导起步较晚,直至80年代,才成立了第一个为学生服务的心理咨询机构。自心理咨询之后,直至21世纪初,一些专家学者才开始比较系统地介绍“朋辈辅导”或“朋辈心理辅导”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朋辈辅导也逐渐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益补充,在国内也得到了一定的运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而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以及特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朋辈辅导除了在心理咨询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之外,在高校学生工作等其他领域也逐渐得到了运用。很多专家学者对大学生朋辈教育进行了理论的研究与实践的探索,主要集中在朋辈辅导的组织、实施和制度的构建,朋辈辅导员的选拔和培训,朋辈辅导在特殊群体中的应用等方面,①不断丰富着朋辈辅导的模式与内容。

1.3 朋辈教育的概念

朋辈,具有“朋友”和“同辈”的双重含义,朋即指“朋友”,辈即指“同辈”。朋辈教育就是指教育者充分发挥大学生伙伴的作用,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大学生相互传授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的经验,及时进行思想、心理的交流和沟通,引导伙伴尽自己所能给对方精神上的鼓励和学习上的帮助,让彼此充分体验身边伙伴的关爱,借以见贤思齐、奋发向上,实现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共同成长的教育方式。②

2在高校学生工作中开展朋辈教育的原因分析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高校的扩招与改革,高校的培养对象也已基本是90年代中后期的学生,这样的新形势、新变化、新任务使得传统的教育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工作的需要,必然对高校学生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创新工作思路方法以便更好地引导和服务于学生的成长。而朋辈教育自身的理念与要求正好契合了这种需求,是当前开展好学生工作的重要途径之一。

(1)开展朋辈教育能够有效缓解辅导员配比不足的问题。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专职辅导员总体上按1:200的比例配备,保证每个院(系)的每个年级都有一定的专职辅导员。同时,每个班组都要配备一名兼职班主任。”然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很多高校存在政策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很多高校辅导员配备比例远大于教育部规定的1:200,不少学校为1:300,有的院校甚至高达1:400以上,辅导员缺编人数较多。③特别是热门的专业例如金融经济类,一个年级就会有六七百人,这给辅导员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与挑战。开展朋辈教育,从校内外优秀学生或者年轻校友中选拔思想政治素质过硬、学习成绩优秀、工作能力突出,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且乐于从事高校学生工作,愿意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献策献力的优秀学生或毕业生,配合辅导员开展高校学生工作,能够有效地缓解辅导员配比不足的问题,而且这支队伍能够成为高校学生工作队伍的有益补充。

(2)开展朋辈教育能够有效缓解辅导员事务繁忙的问题。由于高校辅导员配比的不足,与学生数量不成正比,辅导员在学生日常事务管理中必然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终年忙碌,“两眼一睁,忙到熄灯”成为常态。而高校学生工作涉及方方面面,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需要辅导员有足够的责任心、细心和耐心,需要重视学生的情感、心理、意志和行为。面对新的学生,新的形势,辅导员自身不仅需要埋头做事,也需要抬头看天,需要进行学习与培训,需要进行研究与实践,这样才能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学生成长的需要。然而,繁杂的日常事务牵扯了辅导员大量的精力,辅导员往往无暇顾及自身的能力提升与成长。因此,培养一支能够独挡一面,能够配合辅导员开展工作,对大学生进行朋辈教育的力量迫在眉睫,很多高校或研究人员将他们称作“朋辈辅导员”。利用朋辈辅导员开展朋辈教育,使得辅导员从繁忙的日常事务中抬头,梳理自身的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从而提升育人的效果。

(3)开展朋辈教育能够全方位地促进学生的成长。一方面,朋辈辅导员自身需要达到一定的要求,才能有机会为身边同学的成长成才服务,选拔成为“朋辈辅导员”能够激励他们不断要求上进,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另一方面,朋辈辅导员作为一种榜样力量,能够利用自身的优势、成长成才的经历开展朋辈教育,在高校校园中大力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形成学生比学赶超、团结互助、友爱进步的校园文化。优秀朋辈在思想上的引领、学业上的帮扶、科研上的带动、能力上的提升、心理上的辅导、危机中的干预等涉及大学生成长的方方面面,能够全方位地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这种既能够激励自身成长,又能够影响辐射同伴共同进步的教育方式,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有力体现。

3构建朋辈教育体系的方法和路径

开展朋辈教育,用身边人、身边事通过有形的教育和无形的影响来开展教育活动,这种教育方式更能够吸引人、感染人甚至改变人,能够引起同伴的共鸣与反思,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因此,将朋辈教育有效地融合到学生工作中,构建立体化、规范化、常态化的朋辈教育体系,是使得朋辈教育真正落地、发挥作用的必然要求。

(1)结合学生工作模块和学生年级、专业开展朋辈教育。为了能够更好地开展朋辈教育,要研究学生工作的特点,结合不同的专业、年级开展,从而能够提高针对性,有的放矢。将高校学生工作进行横向和纵向两条线切割,横向上,以年级为单位,设立朋辈辅导员,主要是以高年级的同学来担任,即以高带低,选拔的朋辈辅导员需要具备比较全面的素质与能力,能够满足低年级同学的多方面要求,能够对低年级的同学进行多方面的辅导,特别是新生的大学适应性教育和学业辅导方面。新生朋辈辅导员可以在新生入学前就进行介入,培养信任关系,从而在新生入学之后对其进行引导性教育。在纵向上,可以按照学生工作内容模块进行划分,选拔在某一方面具有特长或者取得突出成绩的优秀大学生,对低年级学生或者身边同学进行包括思想引领、专业引导、学业帮扶、生活关心、心理辅导、 职业规划等方面的教育引导。例如苏州大学每年举办的标兵宣讲团,从学习成绩、竞赛科研、自强自立、志愿服务、出国交流等各个方面,挑选先锋模范,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个人事迹、成长成才的宣讲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样一种纵横交错的朋辈教育模式,既提升了朋辈辅导员自身的综合素质,发挥了个人特长,又结合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实现了对广大学生大学学习生活相关教育管理的全面覆盖。

(2)构建朋辈教育体系的选拔培训管理考核激励机制。开展朋辈教育需要一支综合能力突出或者有特长的学生队伍,尽管他们自身非常优秀,但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开展朋辈教育工作,使得他们不仅有基础有条件开展朋辈教育工作,更有能力有信心地规范开展朋辈教育工作,还需要建立一套科学规范可行的选拔培训管理考核和激励等朋辈教育相关的机制。从朋辈辅导员的选拔办法、工作职责,到对他们进行学生工作基本理论和方式方法及相关学科领域的培训,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与教育方法、心理健康咨询知识与技巧、学生管理规章制度及其管理方法这几个方面,④到开展工作过程中的管理与考核,最后对朋辈辅导员进行评估与激励,这些都是完善朋辈教育体系的内容,需要辅导员自身的投入,也需要学生工作处、教务部门、心理中心等职能部门的介入,还需要专业教师的支持,多维的介入与支持,才能够完善朋辈教育体系,使得朋辈教育能够常态化地开展。

(3)创新朋辈教育平台,深入开展朋辈教育。根据当下学生的特点,需要不断创新朋辈教育平台,充分发挥朋辈辅导员的优势,形成榜样示范引领,全方位提升、正能量频传的氛围,达到对学生教育的全面覆盖。朋辈教育平台可以网下网上同步推进,网下可以依托学生社团、学生组织、学生公寓、班集体等,成立学业交流、志愿服务、科研竞赛、创新创业等工作小组,开展传统的事迹报告会、宣讲会、交流会、帮扶小组、社团活动;网上可以积极利用新媒体,通过学生常用的 QQ群、论坛、微博、微信、飞信等来开展实施朋辈教育,⑤培养意见领袖,在网络平台中发声,引领主旋律,同时也利用这些平台朋辈教育的工作动态、宣传优秀典型,实现朋辈教育的网络化和信息化。线上线下工作平台要协同推进,互为补(下转第184页)(上接第169页)充,从而形成立体式、全方位的朋辈教育工作体系。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4年度苏州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课题“朋辈教育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作用与实践机制研究”的项目成果。(项目批准号:2014syj06,项目主持人:袁冬梅)

注释

① 汪隽,王河.大学生朋辈辅导探析[J].皖西学院学报,2012(2):68-71.

② 朱小茼,陈晓美,刘楠.高校大学生朋辈教育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8):6-7.

③ 潭亮.大学新生配备朋辈辅导员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

第4篇:朋辈辅导员工作计划范文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内分泌风湿科,湖北 十堰 442000)

【摘 要】朋辈心理辅导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引入中国,在国内众多高校多年成功的实践证明其在青年学生中心理辅导的重要价值。调查表明临床低年资护士心理健康问题相比高年资更加严重,存在心理辅导需求。讨论了将朋辈心理辅导引入临床护士心理干预措施之中,论述了朋辈心理辅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详细讨论了构建朋辈心理辅导模式中朋辈心理辅导员的选拔、培训和考核,朋辈心理辅导的工作途径,朋辈心理辅导的管理措施以及辅导注意的问题。

http://

关键词 朋辈心理辅导;低年资护士;心理健康

朋辈心理辅导(peer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是从朋辈辅导衍生出来的概念,是指年龄相当者对周围需要心理帮助的同学和朋友给予心理开导、安慰和支持,提供一种具有心理辅导功能的帮助,它可以理解为非专业心理工作者作为帮助者在从事一种类似于心理辅导的帮助活动。

它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和加拿大,上世纪末广泛推行于欧美;20世纪70 年代在港台开始逐渐兴起,90年代中后期引入大陆,作为高校心理教育的重要补充得到了迅速的推广。至2009年,全国已有超过60%的高校建立朋辈辅导员制度。经过全国高校心理辅导工作者的多年积极地实践检验,充分证明了朋辈心理辅导的价值。

通过CNKI查询,2002年以来,国内有关护士心理健康水平的论文越来越多, 护士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赵霞等[1]在2014年采用16PF人格问卷对232名医护人员进行调查发现,护士心理健康问题较医生更为突出。张斌[2]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年轻的护士心理健康比年资高的护士差。针对此问题,国内学者在论文中提出了各种护理心理的干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朋辈心理辅导在高校年轻大学生上的成功实践,同样可以在临床低年资护士心理干预上起到重大作用。

1 朋辈心理辅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1 朋辈心理辅导符合低年资护士的心理需要

据李美艳[3]调查研究表明82%的低年资护士心理压力或思想困惑时找朋友倾诉。而朋辈辅导具有自发性、义务性、亲情性、友谊性和简便有效性等特点,恰恰符合临床低年资护士的心理需求。

1.2 朋辈心理辅导可以相互鼓励,共同提升心理素质

朋辈心理辅导员在心理互助中,不仅仅帮助他人缓解职业压力,解除心理困扰,给予情感的支持;同时可以认识他人,反省深化认识自己, 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

1.3 朋辈心理辅导是医院专业的心理干预的重要补充

临床的低年资护士长期轮流值夜班,工作强度大,临床技能考试和培训繁多,很难抽出时间参加护理的心理辅导。即使低年资护士参加有限的护理的心理辅导,而辅导教师由于角色、地位、年龄、经历、价值观等方面与护士存在差异,很难真正走进低年资护士心里,从而流于形式敷衍了事。而朋辈心理辅导员为低年资护士同事,有共同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排班,心理沟通随时随地进行,干预效果显著。

1.4 朋辈心理辅导可以配合科室护士长预防和干预心理危机事件

朋辈心理辅导员可以在生活和工作中近距离的接触和观察同伴,及时了解同伴的心理动态,发现个别护士的严重心理问题(如离职倾向、工作委屈等),及时向护理长反应,积极地预防和干预心理危机的事件。

2 构建朋辈心理辅导模式,切实提高实效

2.1 朋辈心理辅导员的选拔、培训和考核

朋辈心理辅导员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后期培训和朋辈辅导的效果。朋辈心理辅导员必须经过“自愿报名、面试筛选、认真培训,合格上岗”的流程,把好选拨、培训和考核关。报名中必须保证公开和自愿的原则,选拔心理健康、乐于助人、业务能力强、人际交往能力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比较强的护士,有计划的进行专业理论知识培训,设计并模拟丰富的心理辅导案例,不断改进科学简单的考核的内容和办法。

2.2 朋辈心理辅导的工作途径

朋辈心理辅导工作主要需要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心理咨询工作,如个别会谈、网络平台等。

1)个别会谈:与专业咨询相比,朋辈心理辅导不受时间、场地等因素影响,及时的给予有心理问题的护士同志相应的帮助。在平时的沟通交流中,朋辈心理辅导员运用所培训的沟通技巧和心理咨询技巧潜移默化的排除同事心理困扰。

2)网络平台。QQ和微信等即时通讯软件的出现,使朋辈心理辅导员可以进一步的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更好的及时的解决护士的心理问题,使得朋辈咨询在空间上和时间上进行进一步的扩展。

2.3 朋辈心理辅导的管理

医院首先要建立医院-护士长-朋辈心理辅导员三级管理机制,健全朋辈心理辅导的规章制度,成员接受护理部的定期管理。管理部门对其表现,及时反馈,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表彰。

3 朋辈心理辅导需要注意的问题

朋辈心理辅导虽在高校取得巨大成功,但在临床低年资护士心理辅导上还处于摸索阶段, 在实践中还要注意以下问题。

1)心理辅导过程中,心理辅导员的自身的心理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很重要。管理部门要加强朋辈心理辅导员业务指导和道德培训。

2)心理过程中,注意遵守保密原则。遇到困难情况及时经过当事人同意进行小范围的转介,不能随意拿当事人的问题和他人探讨。

3)朋辈心理辅导的主要任务是思想沟通,而非心理分析,主要帮助低年资护士将不良情绪或者心灵创伤得到了宣泄和抚慰。

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明确科室朋辈心理辅导员的角色,充分发挥朋辈心理辅导员“助人一自助一互助”的功能和作用,补足专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缺陷,为创建和谐医院打下坚实基础。

http://

参考文献

[1]赵霞,王道先,贺志莉,葛永玲.232名医护人员16PF人格特征调查分析[J].医学研究杂志,2014,12:139-141.

[2]张斌.国内护士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现状[J].护理学杂志,2008,08:76-78.

[3]李美艳.工作压力对精神科新护士心理健康的影响[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3,11:1383-1384.

[4]郑慧,郑园全,夏开堂.构建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模式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02:11-12.

[5]苏英姿.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模式的构建[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6,04:174-177.

[6]李明忠.朋辈心理辅导模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性的提高[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08:4-8.

第5篇:朋辈辅导员工作计划范文

一、高等学校构建朋辈辅导员制度的必要性

1998年教育部制订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我国高等教育开始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化。1999年后开始实施大学生扩招,高校办学规模迅速扩大,2005年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校生总规模超过23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1%,我国的高等教育已跨入国际公认的大众化阶段。大学生群体的规模、素质、结构及其社会地位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交费上学、自主择业、家庭贫富差距等,使得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更加突出,已引起各方面的高度关注。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注重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强的优良品格,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2005年教育部、卫生部、团中央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再次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二、高等学校构建朋辈辅导员制度的举措

1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1)培训朋辈辅导员成为心理危机防御的坚固防线

每一个将要出现问题的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都能有一些具体的表现。当身边的同学有异常时,经过培训的朋辈辅导员往往能及时发现,并帮助解决或帮助找相关的心理咨询教师。因此,朋辈心理辅导能使学生当前的心理问题得到有效的缓解,为及早发现和诊治学生心理疾病提供信息和帮助。

(2)协助朋辈辅导员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导者

朋辈辅导员经过系统培训后,自身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切实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为充分发挥朋辈辅导员的主体作用,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可以让朋辈辅导员策划、组织、实施各种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并定期评比,对形式新颖、效果突出的活动予以奖励,推介给其他学院,使心理健康教育真正深入到班级,影响到个人,使广大学生形成一套自己认同又有社会价值的生活目标,追求人生的意义和理想,确立负责任的、积极进取又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形成亲和社会的参与型人格,产生潜移默化的良好效应。

(3)带动朋辈辅导员成为班级建设的新生力量

除对朋辈辅导员进行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外,还可以有针对性地创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紧密联系的团体辅导,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参与,并积极创造形式多样的朋辈心理互助模式,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空间。朋辈辅导员在班级发现心理危机、疏导同学简单心理困惑的同时,还能调节同学冲突,宣传、带动健康生活方式,密切师生联系,增进同学友谊,提高班级凝聚力,自然而然成为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的最佳契合点,使大学生形成客观的自我意识,培养乐观的个性品质,向文明和积极的方向发展。

2 加大朋辈辅导员培训力度

培训主要是对朋辈辅导员进行知识技能和辅导原则与道德的培训。知识技能的培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辅导员自身的自我分析、管理和调控能力及技术;心理辅导与咨询方面的主要理论和知识;心理调节与干预技术以及会谈的技能技巧等。会谈技能技巧是技能培训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包括倾听、探询、鼓励、释意、概述、面质和情感反映等。其中,“倾听就是治疗,咨询师最基本的本领就是倾听”。培训中,特别要注意对朋辈心理辅导员的积极倾听能力及反应性倾听能力的训练。而情感反应即用青语或非言语的方式来表达当事人所谈及的体验和感受,以增强双方的共情和情感疏通,它电是一种重要的参与技能,有助于咨询者对情绪的自我理解和双方对问题的深入探索。

辅导原则包括教育性原则,主体性原则,主动性原则,保密性原则等。主动性原则不同于一般的心理咨询中“来者不拒,去者不追”的原则,是朋辈咨询辅导所特有的原则。保密的原则是心理咨询中最重要的原则。“保密是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和建立相互信任的基础,同时也是对学生人格和隐私的最大尊重。”朋辈心理辅导员要做到:受助者的资料和信息绝不能成为闲谈、演讲或炫耀的内容。非特殊情况下拒绝关于当事人情况的调查辅导过程中朋辈辅导员还要遵循辅导与咨询的道德规范,不可利用受助者可能会产生的感激之情为自己谋取私利或发展工作以外的利益牵连。尤其是在为异性做咨询时,更要把握住分寸,不可逾越辅导关系,发展不应该的情感。

在培训形式上,可以因地因时而灵活多样,包括引导阅读专业书籍,听专家讲座,进行案例分析,开会交流心得,观摩心理电影,教师指导下的模拟咨询等。

3 完善督导与激励机制

朋辈辅导员的工作要在专业咨询教师的指导与督导下进行,专业心理咨询和朋辈心理咨询要紧密配合,相辅相成。朋辈咨询员需要定期向专业咨询教师汇报工作情况,遇到疑难问题更要及时和专业教师沟通,向专业教师请教,必要时进行及时转介。除了个别督导外,还要适当组织团体讨论,分析典型案例,集思广益,分析成败,及时改进,朋辈咨询员之间可以相互倾诉、减轻心理乐力。

为了激发朋辈辅导员的工作热情,还要建立相应的评估激励机制,对咨询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估,表彰优秀朋辈辅导员,激励其他朋辈辅导员向先进朋辈辅导员学习,提高朋辈心理咨询的整体效果。

三、思考与建议

1 要重视朋辈辅导员的选拔、培养与督导

虽然朋辈辅导不属专业咨询,但仍需具备具体咨询技术,否则即与聊天漫谈无异,因此绝对不能忽视朋辈咨询者的培训与督导。朋辈辅导员应具备的品质:正确的自我概念、积极的人生观、和谐的价值观、完善的人格特征、灵活的技能技巧、帮助人的爱心与认真负责的态度等。在实践中,朋辈辅导员的选拔、培养和督导可以通过开设有关心理咨询的讲座或课程、举办心理咨询技能培训班等途径来实现,并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逐步地完善与规范。这个工作量很大,需要高校进行人力物力等方面的投资。

2 要关注朋辈辅导员本身的不成熟性

由于朋辈辅导员本身也只是发展中的学生,有其不成熟性,其人格正在形成中,心理辅导的基础不够坚实,并有来自学业等方面的压力,因此,朋辈辅导员只能解决比较表面的问题,解决问题程度不深刻不彻底,在某种程度上使一些问题不必要地拖延,使问题严重化,甚至造成过失。因此,在工作中,要关注朋辈辅导员本身的不成熟性,在实践中尝试推行心理咨询老师与朋辈辅导员实行导师制,实行“一对一”“一对多”的形式,避免因朋辈辅导员的不成熟引起的失误。

第6篇:朋辈辅导员工作计划范文

朋辈心理辅导的概念最早出现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由于其具有现实性及实效性,很快受到了各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许多学者开始针对本国特色,对其进行研究,朋辈心理辅导的概念也由此得到了不断丰富。七十年代末期,有学者把“非专业工作者作为帮助者所采取的人际间帮助行为”定义为朋辈咨询。这一定义让我们看到的是对于专业人员及非专业人员间的心理咨询工作的区分。1981年美国心理学者马歇尔夫把“非专业心理工作者经过选拔、培训和督导向寻求帮助的年龄相当的受助者提供具有心理咨询功能的人际帮助的过程定义为朋辈咨询”。马歇尔夫在他的朋辈心理辅导的定义中,进一步明确了朋辈咨询的主体和客体,使朋辈咨询的概念更加清晰化。近年来,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对朋辈咨询的研究越来越多,有学者提出:朋辈心理咨询是指年龄相当者对周围需要心理帮助的同学和朋友给予心理开导、安慰和支持,提供一种具有心理咨询功能的帮助。这种解释可以理解为非专业心理工作者作为帮助者在从事一种类似于心理咨询的帮助活动。也有学者更喜欢用朋辈心理辅导这样的概念,提出朋辈辅导是指由经过心理辅导知识传授与技巧训练的同学、同事等非专业辅导者进行的辅导活动。我在高职院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多年,认为,目前作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朋辈心理辅导是指由接受一些培训的同学为自己的同龄人提供具有心理辅导功能的帮助过程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

二、高职院校朋辈心理辅导存在的问题

随着全社会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认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各院校开始配备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配备状况极不平衡,许多教师深切地感受到,应当有更多的同学能够享受到心理辅导但又觉得精力有限,力不从心。于是部分院校开始借鉴国外的这种朋辈辅导的模式,并将之结合自身院校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运用。目前多数高职院校依赖于院心协、分院心协及班级心理委员,通过朋辈聊天、组织各类活动及开展朋辈间团体活动等形式,实施朋辈心理辅导。反思实施的现状,尚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校际间朋辈心理辅导出现了严重的失衡

比较高职院校朋辈心理辅导开展的情况会发现,各校之间极不平衡。有些院校重视度极高,已开始进行朋辈心理辅导的本土化研究,并将研究成果用于实践;有些院校却由于整个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都处于应付状态,而基本上无作为。一些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至今还停留在形式主义层面上,对于活动不讲实际、功效。也有院校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落脚点放在只要学生不出事就行,专职人员配备缺口较大。甚至有院校虚设专职人员,不愿意也没有更多的精力放在这一工作上,更无暇顾及朋辈心理辅导工作。

(二)缺乏系统的指导和培训

高职院校朋辈心理辅导工作依赖于有热心、乐于助人的同学,院心理协会和分院的心协干部,以及班级心理委员。许多同学对助人有着极大的热情,但在朋辈间的心理辅导时,却明显地感到力不从心。一些高职院校突击为心协的同学团辅培训几次,就让同学上岗了。也有些院校制定了较为系统的培训计划,但是实施起来却发现很有难度。横向比较会发现,各高职院校培训的随意性较大,培训的内容、时间上都存在着不统一,尤其是参与朋辈心理辅导工作的同学缺少实际工作的经验,这无疑会让朋辈心理辅导的功效在现实操作中大打折扣。

(三)缺乏有效地选择朋辈心理辅导者的途径

在朋辈心理辅导者的选择上,缺少有效的机制,多数高职院校是在学生干部中选择心理朋辈心理辅导者的,而有些心协的学生干部,存在着做干部可以加分,并没想到是什么职务,对做心理辅导本身缺乏兴趣,也有学生是自己有着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是带着自己的问题来的。这样一些学生参与做朋辈心理辅导,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指导,很难取得好的成效,甚至可能会出现相反的结果。

(四)高职院校学制较短制约了朋辈心理辅导工作的开展

高职院校的学制多为三年,但在第二学年的下学期就会有同学陆续去企业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对于培养朋辈心理辅导者来说,存在着周期快的特点,往往会有同学才有些上手,就要离开学校,这也制约了高职院校朋辈心理辅导工作的开展。

三、完善高职院校朋辈心理辅导工作的建议

(一)澄清高职院校朋辈心理辅导的概念

我认为,目前高职院校朋辈心理辅导工作,将其定位为朋辈心理互助更为贴切,它不同于国外的心理辅导工作,由于受到专业背景及专业素质的制约,朋辈心理辅导者的工作不是坐在咨询室里接待学生前来咨询,而应该积极主动地去开展一些工作。工作应涵盖组织宣传、信息收集、信息传递、辅助干预等方面。组织宣传是指按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要求,做好普及宣传工作,根据学生的特点策划组织学生的心理健康主题活动。信息收集指利用各种渠道关注周围同学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了解一些家庭出现重大变故,个人行为出现较大变化的同学的情绪状况。信息传递是及时将搜集到的信息进行筛选,并转给负责心理健康工作的专兼职教师。辅助干预指协助老师做好较严重心理问题学生的跟踪等。

(二)完善朋辈心理辅导者的选拔工作

有学者曾在学校作过这样的调查,让同学写出最喜欢朋辈心理咨询员所具有的特质和最不喜欢的特质,结果发现最喜欢的特质是耐心、亲切、风趣。最不喜欢的特质是冷漠、缺少幽默感、语气生硬。这一调查可以为我们提供选拔朋辈心理辅导者的依据。美国一些高校对朋辈心理辅导者的基本条件也有一些规定,例如,要求其具备良好的学习技巧,合理管理时间的能力,及时完成自己学业任务的能力,良好的人际沟通技巧,健康的心理,等等。这样一些规定也会给我们在选择朋辈心理辅导者时提供一些参考。在高职院校中,作为朋辈心理辅导者首先自己要有助人的热情,但同时也要具备积极向上的人格品质,要有亲和力,要有良好的人格魅力,还要有积极探索的精神,不断地完善自己。

(三)重视朋辈心理辅导者自身的成长

朋辈心理辅导者需要具备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在助人的同时自身得到成长。达到这一目标的途径首先是要设置合理的内容为朋辈心理辅导者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应涉及心理知识层面。由于心理知识层面涉及内容较广,短期内精炼内容特别重要。对朋辈心理辅导者基础知识的培训重点应放在对心理问题的识别及心理辅导的工作技巧包括组织团体活动的技巧和方法,以及自我调节。首先,要掌握区分正常和异常,健康和不健康,一般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问题的各项标准,能够初步评估风险并掌握转介的技巧,适时将有较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转介给专职的心理咨询老师。其次,要教给他们一些说和问的技巧和强调倾听的重要性,教给他们一些积极倾听的方法。最后,形成督导机制,定期为朋辈心理辅导者进行工作督导,在督导中,既要对其工作方法、技巧进行督导,又要特别关注参与朋辈心理辅导同学自身的身心状况。帮助他们掌握自我调节的技巧和方法,在助人的同时,自我得到比较好的完善与成长。

参考文献:

[1]石芳华.美国学校朋辈心理咨询述评.国际视野[J].上海教育科研,2007,(8):52-55.

第7篇:朋辈辅导员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朋辈心理互助;心理教育;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 2015 13-0031-03

[作者简介]岳欣 1978― ,女,河南信阳人,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近年来,大学校园里的心理问题呈逐渐增多趋势。在大学阶段,学生会面临学业、情感、就业等方面的心理问题,对应产生的焦虑、恐慌、无助、绝望、抑郁等不良情绪和各种应激反应,很可能引发各种障碍和行为问题,甚至出现自杀行为,因此寻求增强大学生自我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方法对预防及应对心理危机有重要作用。

通过深入探索与实践,朋辈心理辅导 peer counseling 弥补了有限的专业心理咨询师开展助人活动人手不足的状况,一方面充分调动了学生自我心理教育的主动性,另一方面,从源头上减少了心理危机的产生,同时它还深受学生及家长的普遍欢迎。因此,在学校心理教育人力资源有限的客观情况下,实施和推广朋辈心理互助辅导,发挥学生在自我心理教育中的主体性,对加固学校心理安全稳定的防护屏障、营造和谐校园起到一定作用。

一、朋辈心理互助辅导的含义及特征

朋辈有“朋友”和“同辈”的双重含义,朋辈心理互助辅导是指经过选拔、培训和监督的非专业心理工作者,向同辈的同学和朋友提供具有心理辅导功能的人际帮助的过程。它具有时效性强、简便易行的特点,而且具有友情效应、实施方便、推广性强、见效快等优势,朋辈心理辅导模式渐渐成为各学校弥补专业心理咨询不足的途径。朋辈心理辅导的核心是把学生从心理健康教育的接受者转变成传播者,让学生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生活化地起到人际支持的作用。

朋辈心理互助辅导成为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方式,除了具有时效性强、简便易行的特点,它还具有如下特征:第一,朋辈人因为年龄相仿、经历相似使得他们在思想上不会产生大的代沟,拥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彼此交流、沟通和接纳都比较容易;第二,朋辈成员来源于学生,对象依然是周围的同学和朋友,他们可以在辅导的过程中,得到彼此的心理满足,形成互助的同盟,因为它的基层性同时会使更多的学生得到关注,为充分挖掘学生内在的自我实现潜力提供保证;第三,朋辈成员在心理辅导中会及时接受专业心理咨询师的督导,督导使他们不断反思、调整自己的辅导进程,因此,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会得到自我成长。

二、朋辈心理互助辅导有利于发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性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罗杰斯认为,他人的真诚、接纳和同理心可以使我们获得成长。因为,当人们被接纳和获得奖赏时,他们就会以一种更关爱的态度对待自己。当人们以同理心倾听时,他们就更有可能倾听对方内心的感受。那些关注他人的个体更能体验到社会的支持,更能享受生命并有效应对压力。朋辈心理辅导在实施中是以真诚、关注、尊重为基础的,因此受过训练的朋辈心理辅导员能给对方带来真诚、关注和接纳。罗杰斯通过经验还发现,人的本质是积极的、向前发展的、建设性的、现实的、值得信赖的。人之所以能够拥有这些特性,是因为人的内部存在一种要向完美发展的先天性倾向性,罗杰斯称这种倾向性为实现倾向性。每个有气息的有机体内部都有这种实现倾向性。柳圣爱认为,这种实现倾向性存在于个体的内部,它促进个体不断地扩张、延伸、发展、成熟、奋发。因为它的动力来源于自身内部的动机,因此,它不仅可以增强自己的自律能力和自主能力,而且最终可以实现自我。因此,朋辈心理互助辅导从根本上调动了学生进行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观能动性。

三、朋辈心理互助辅导发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体性的体现

朋辈心理互助辅导在助人自助的同时使学生彼此间开始关注自我心理健康,增强了他们应对挫折、解决问题和适应生活环境的能力,避免了各类心身疾病和危害校园安全事件的发生。美国学者的一系列研究结果也表明,朋辈心理互助辅导虽然提供了一种非专业的辅导服务,不能取代有资质证书的专业咨询与辅导,但却是美国学校教育尝试的最有效的策略之一。

一 朋辈心理互助辅导调动了学生自我反思的积极性

增强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实现自我的身心成长是减少学校心理危机事件发生的根本保证。因为愉悦的心理气氛,团结、向上、积极的学习环境可以促使学生乐观、宽容和具有创造性,从而能够愉快地面对学习与生活中的种种不适。朋辈心理互助辅导成员在活动组织、开展与心理咨询的过程中,作为组织者、参与者和咨询者,既需要大家互相协助和学习,又需要不断地总结和反思活动与咨询的优势与不足,进而逐渐调整、确定整个活动计划的实施和确保咨询的效果。对于朋辈心理互助成员,在督导教师的指导下,他们更需要通过对自我进行不断地反思,用强有力的自身感受、体会和经验去帮助其他同辈同学调整行为,驱散心灵的雾霾。实际上,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就是个体的心理体验过程。朋辈心理互助辅导既调动了自己和同伴的自我反思能力,提高了心理自助互助的能力,又突出了他们在心理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帮助每一位同伴强健了抗压力,最终减少校园危机事件的产生。

二 朋辈心理互助辅导增强了学生的心理品质

朋辈心理互助辅导始终以人本主义的每个个体都有实现自我潜能的要求为指导,积极关注学生的积极心理因素为宗旨。越来越多的心理研究证明,人的积极心理因素是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内驱力,它能使人对自己形成客观的认识,对自己的能力拥有自信,给予自己积极的自我评价,并引导自己身心健康发展。关注人的积极心理因素来源于美国心理学家M.赛利格曼 M.Seligman 提出的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它认为每个人都蕴藏着积极力量与潜能,要着重关心人积极的心理品质 见表1 ,它还提供了积极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乐观地面对未来。另外,它一直在为每个人的终身幸福而努力,引导人们用发展、辩证的眼光去看待各种心理问题。因此,重视关注人的积极心理因素,能够使人更好地调控情绪,有意识地提高自我的幸福基线水平,增强生活的目标感、价值感和效能感,增强心理品质。

三 朋辈心理互助辅导强化了学生主动应对危机的能力

危机应对能力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项必要锤炼,它需要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意识到关爱自我,满足自我的需要,习得积极情绪体验对自我身心健康保持的必要性。朋辈心理互助辅导是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促使同伴积极地去认识、客观评价自我,接纳自我,最终实现自我的身心成长。实践显示,面对复杂的社会状况,学生们在应对心理危机时,必须利用内部积极力量和外界无私支持的双向危机干预机制,才能增强他们自身在心理危机干预中的主体性。据调查,在众多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中,人的认知偏差是其根源之一,此时若只采用纯粹的外界干预,其效果实际上并不理想,因为心理问题的最终解决归根结底是要依靠学生自己去完成的,所以加强朋辈心理互助辅导有利于强化他们主动应对危机的能力。

四、如何借朋辈心理互助辅导发挥学生在心理教育中的主体性

一 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实施朋辈心理互助辅导

朋辈心理互助辅导成员来自同学中间,他们处在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工作的基层,生活、学习在学生中间,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最方便,也最容易发现周围同学中出现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这些成员在心理健康教师的指导下可以利用自身的便利性,编辑不同心理健康知识主题的宣传报纸、网页等进行宣传,也可以利用宣传展板、漫画展等营造有利于心理健康发展的校园环境,可以在班级、宿舍组织开展以心理教育为主题的心理训练活动,还可以根据周围发现的心理问题编写、排演校园心理情景剧等,扩大心理影响的效能。

二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实施朋辈心理互助辅导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系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提升学生心理素养的一个途径。在该课程中实施朋辈心理辅导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局内人,真正调动学生上课的主观能动性。鉴于心理辅导咨询的保密性原则,在课堂中实施朋辈心理辅导主要集中在心理危机识别与预防、心理健康常识、自我成长等方面。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大班授课的特点,事先选择高一年级的朋辈辅导人员2~3人作为课堂上的团体和实践体验活动的实施人,经反馈,效果很好。这一措施的实施不仅加强了课堂的学习效果,而且使朋辈心理辅导人员得到进一步的内心体验,双方的实践目标顺利实现。

三 在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中实施朋辈心理互助辅导

刚进入大学的新生满怀各种憧憬,对新环境既新奇又陌生,为了帮助他们尽快熟悉学校环境和班级环境,帮助他们完成角色转变,尽快融入班级集体,在新生入学教育中进行朋辈心理互助辅导可以使他们顺利适应新生活,推动整个班级学生群体形成互助、关怀和支持的氛围。据反馈,新生在朋辈心理辅导过程中,可以感受到平等、安全和信任,在这种氛围里,他们能够尽快熟悉和表达自己的情感,他们对自我的接纳程度变高了,并开始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制订合理的目标。研究结果也表明,朋辈心理辅导对于提升新生的人际关系适应、学习适应、校园生活适应、择业适应、情绪适应、自我适应、满意度等方面都有显著效果。

五、结论

朋辈心理互助辅导抓住了人的本质是积极的、向前发展的、建设性的、现实的、值得信赖的特点,这些特点无不显示出任何个人都有改善和提升自己的愿望和潜能。在朋辈心理辅导与咨询过程中,朋辈成员通过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及疏导、排解同学心中的不良情绪,既实施了关注自身、成熟向上的自我心理教育,又使他们得到彼此的情感支持和经验知识,他们的自我认同感和归属感随之形成。朋辈心理互助辅导是学生乐于接受、覆盖面广的体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体性的一种辅导方式,它的实施和推广既增强了学生心理互助、自助和心理危机应对的能力,又提高了周围学生的心理素养,加固了学校心理安全稳定的屏障,因为在朋辈心理辅导过程中不仅心理辅导员们能真正体验到自助成长的心理,被辅导的学生也能感受到互助的快乐,从根本上成为自我心理教育的主体。

参考文献:

[1] 宁盛卫.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员培训的实效与启示[J].山东社会科学,2012 12 :324.

[2] 倪潇潇.高校朋辈心理辅导体系建设与探索[J].北京教育:德育,2013 6 :53.

[3] 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M].7版.黄希庭,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507-508.

[4] 柳圣爱.罗杰斯与老子的人性观比较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8 4 :14.

[5] 石芳华.探析美国学校中的朋辈心理咨询[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07 1 :41-45.

[6] 王希永.实施积极心理教育的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6 4 :52-55.

第8篇:朋辈辅导员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高校;朋辈教育制度;学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6-01-12

一、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内容和特点

1.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内容

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是学校对学生的学习计划以及各项活动从组织到开展过程中所起到控制作用的统称,是学校领导以及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教育方针所指定的学习标准,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各种学习活动,使自身各方面能够实现全面发展的过程。针对当代大学生开展管理工作可以概括为就业指导、党建建设、常规管理和团学活动等四方面的内容。

2.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特点

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内容纷繁复杂,包含道德管理、学习管理、实践管理、学籍管理、生活管理等多方面。但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团队仍不够健全,也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与机构。在硬件设施、资金投入以及实验研究等多个方面,我国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都不能得到充分保障,不健全的管理工作团队、不完善的制度与机构,加上不科学的管理模式,使得纷繁复杂管理工作不能得到有效支撑。

同时,对高校学生的管理也不能体现教学过程中“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使得一些高校学生没有较强的自主意识。高校学生在被动接受管理的过程中,创造能力和发展意识都不能得到充分发展,与学校管理工作目标很难达成一致,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教师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朋辈教育制度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运用

将朋辈教育应用于高校学生平时的管理工作中,可以将班级以及宿舍作为管理工作的平台,使朋辈教育在管理工作中的覆盖面更加广泛。

第一,高校辅导员可以通过每天的早晚自习对班级学生的动态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并解决相关问题。尤其是刚刚进入大学校园的大一新生,他们还没有充分了解学校的各项规定,并且对新的环境还有一个适应过程。辅导员可以通过对他们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他们之间存在的一些问题后,及时对他们进行辅导。比如,一些学生总会在早晚自习时打不起精神,不愿意自主地去学习。辅导员遇到这类情况的时候,就应当及时与这部分学生进行交谈,了解他们的想法,并通过朋辈教育的模式正确引导他们走出误区,好好学习。

第二,高校可以挑选出成绩优异、表现突出、作风正派、思想积极的高年级学生干部,让他们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对大一新生开展寝室谈话活动或是课外活动等,使大一新生能够尽快将学习、生活、思维以及工作模式从高中逐渐过渡到大学,这样的朋辈教育模式同时也能提高高年级学生在自我管理方面的能力,并且让他们从服务他人中提升自身的价值,让学习的教育模式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第三,班委是班级这个团队的核心力量,在班级建立团结、可靠、有责任心的班委小队有利于促进班级学生之间的团结以及班级各项工作的顺利展开。班级班委小队的构建应当采用学生推荐或自荐的模式,经由公平公正的投票选举来定夺,而不能只依照辅导员自己的判断来决定。在班委确立之后要明确每个班委不同的职责,让他们分工明确,却又能通力合作,这种朋辈管理模式也会使班级工作能在有条不紊的状态下进行。

第四,让高校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高校学习是学生进入社会之前的缓冲,学生在学校期间绝对不能忽视学习的重要性,而是应该把握这一缓冲的机会,丰富自己的知识,并明确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同时学校也应当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让他们通过社会实践提高自己的能力,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朋辈教育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是对高校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重要补充,它不仅能满足高校学生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需求,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大学生形成互帮互助和自我管理的意识。

参考文献:

第9篇:朋辈辅导员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完全学分制 朋辈教育 学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2-0199-02

基金项目:淮海工学院2012年度校内科研课题,课题编号:S2012104;淮海工学院2013年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立项课题,课题编号:DS2013022。

王秋玉(1979-),男,山东潍坊人,淮海工学院党委宣传部讲师,硕士。

陈斌(1982-),女,江苏淮安人,江苏省连云港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社科系讲师,硕士。

在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完全学分制已经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悄然兴起。如何在目前的完全学分制条件下,借助朋辈教育在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发挥作用,也已逐步成为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面对的重要话题。选择一种适合高校实情的完全学分制制度,重视实行完全学分制对学生教育管理的作用,对确立完全学分制条件下学生教育管理的新理念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实行完全学分制的重要性

(一)完全学分制的内涵

学分制是以学分作为计量学生学习量的单位、以取得教学计划所规定的最低学分为毕业和获得相应学位的标准、以选课制为核心的一种柔性教学管理制度。完全学分制的目标在于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重在培养学生完善独立的个性,促进其全面发展。

(二)完全学分制的重要性

1.完全学分制能够实现学习内容的选择性

完全学分制在一定程度上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必要而且自身感兴趣的课程和专业,这也是完全学分制区别于学年制的主要体现。通过学生自主选择课程,有利于学生自我设计和选择成才方向,有利于因材施教,因能选学,能够更好地发挥学生潜能。

2.完全学分制能够实现学习时限的灵活性

完全学分制参考学年教育所要求的年限,但是却不受年限的严格限制。学生可以先修满学分,提前毕业,也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滞后一定时间毕业。学生可以有效地、因人而异地分配受教育时间,从而降低产品的成本,进而提高教育效率,这对个人以及社会都是非常有利的。

3.完全学分制能够实现培养过程的指导性

完全学分制可以更大作用地为学生提供独立自由安排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特长的机会,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部分学生的目标相对模糊,所以可以利用同龄中优秀的学生来带领另一部分学生来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作为导师制的一种有益补充,从学习和生活等多个方面来帮助教育学生。

4.完全学分制能够实现课程评价体系的多样性

打破以往单一的课程评价模式,在完全学分制条件下,对于学生选修的课程,如果出现考试不及格的情况,可以重修或另选另考,一直到考试及格,取得等值学分为止。这种允许学生在一定限度内根据自身的发展进行自我调整的做法,既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学分的重视,又有利于学生各种适应能力的培养。

二、完全学分制条件下朋辈教育在学生管理中的作用

(一)朋辈教育的内涵

朋辈教育是指具有相同背景或是由于某种原因使具有共同语言的人在一起分享信息、观念或行为技能,以实现教育目标的教育方法。朋辈互助现象,在人类社会早已存在,朋辈之间,自然性的鸿沟小、防御性低、共通性大、互动性高,具有先天优势。

(二)朋辈教育在高校学生管理过程的具体作用

1.实现大学生群体之间互帮互助

朋辈群体在年龄、经历、习惯等方面比较相似,之间有着非常多的共同语言,容易产生共鸣。优秀朋辈群体身上所具有的气质、成绩易于感染和同化身边学生的心灵。在学生管理过程中,如果运用好这种榜样效应,使优秀朋辈教育群体成为其他同学理想信念的指引者、学习方法的教导者、习惯养成的帮助者。这种做法尤其适合于刚进入高校大门的新生,他们在诸多方面都存在着陌生感,再加上在完全学分制模式下,他们会更加手足无措,所以他们亟需要有人来指引。通过朋辈教育,可以发挥优秀朋辈群体的标杆作用,使新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新的环境。

2.激发优秀学生自我加压,营造竞争的学习氛围

优秀学生一直是高校最富有生机与活力的特殊群体,他们是传承和弘扬优秀校园文化的重要主力军。因此,在完全学分制模式下,高校可以通过开展朋辈教育活动,为优秀的大学生展示才华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充分调动优秀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激发他们的荣誉感和归属感,鼓励他们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服务于朋辈群体成长成才的责任心。在这过程中,既可以帮助其他同学,同时也是自我加压、自我提升的很好的机会。

3.渗透到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

在完全学分制条件下,应该更为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各高校学生接受信息的能力与特点的不同,大力开发优秀朋辈群体,并且以这些优秀学生为中心成立互帮互助小组。让被指导学生在互帮互助的氛围里,降低防御心理,在倾诉问题的过程中能够进行自我剖析与反思,从而达到自我提升、自我教育、自我恢复的目标。

完全学分制下,宿舍是高校最为常见的一个活动场所,是大学生情绪宣泄的着力点,也是大学生生活、学习、娱乐的聚集地。因此,在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必须发挥好宿舍的重要性,以宿舍为阵地,形成社团管理模式。另外,针对完全学分制下大学生人际关系复杂、价值取向模糊、团体意识淡漠等问题,优秀朋辈群体应该重视轻松氛围的养成,定期、不定期地开展户外拓展、运动会等团队活动。通过活动中同辈指导者的牵引,激发学生自主策划、自主管理,慢慢改善大学生社会适应不良、独立能力差等各种心理问题。

4.弥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缺失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是辅导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高校扩招,辅导员直接管理的学生人数众多,这就给辅导员增加了更多的压力,容易造成辅导员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间和精力相对减少。另外,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容易使学生对辅导员的施教产生逆反和拒斥心理,这样不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但是朋辈之间的相近性和趋同性,就可以使弥补这一缺陷。借助朋辈教育模式,学生中的骨干可以从教育客体变成教育主体,可以使其他学生产生亲切感,有助于更快、更好地接受和理解教育内容,能够自觉地转化为内在的思想行为惯性。

5.推动高校学生择业就业工作的开展

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增多,就业难问题已经成为了社会的热点问题。就业压力逐年增大,这一问题近年来越发突出。关于这一问题的缓解,朋辈教育运用得当,可以大大促进就业压力的改善,能很好的指导大学生择业与就业。高校可以在高年级学生中设计面试模拟、简历设计等一系列活动,指导学生服务学生、适应社会需求,为广大毕业生提供更为全面、高效的就业服务。另外,还可以利用一切有利资源,向毕业生宣传就业政策,吸引企业进校园举办专场招聘会。

除此之外,还可以在低年级学生中成立就业指导小组,吸引学生参与进来,通过指导让学生在树立危机意识,充分开发自己的潜能,树立自信心,对自己的未来职业有个很好的规划,做好就业的各项准备。朋友教育具有亲合性,易沟通,能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在缓解就业压力、让学生清楚认识社会、大大增强竞争意识方面有很好的优势。

总之,我们要运用好朋辈教育模式,让其在完全学分制条件下更好地为学生管理工作服务,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效率,从而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曲建武.学分制与大学德育探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2

(4).

[2]姜家生.中国农业教育[J].朋辈教育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2008(2).

[3]曲建武.学分制与大学德育探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