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产后培训总结范文

产后培训总结精选(九篇)

产后培训总结

第1篇:产后培训总结范文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引导全市广大职工积极投入到这次安全生产知识电视教育培训活动中来,通过开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的普及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不断提高职工的自我防范能力,有效预防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减少各类工伤事故的发生率,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工作目标。从2007年到2009年,用三年时间,使全市各类生产经营企业职工接受一次安全生产知识电视教育培训。使参加培训的职工熟悉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事故防范意识明显增强,职工的安全生产技能和事故防范能力明显提高,职工的“三违”行为明显减少,各类工伤事故得到有效控制;建立职工安全生产培训长效机制。

(三)工作重点。2007年以煤矿、非煤矿山企业职工培训为重点,2008年以建筑、危险化学品行业企业职工培训为重点,2009年以机械、冶金、建材、电力、道路交通等行业的企业职工为重点。通过培训,到2009年底,力争使全市所有生产经营企业的职工经培训考试达到合格。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全市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电视教育培训活动的组织领导,建立市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电视教育培训活动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由市总工会牵头,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公安局、市建管委、市交通局等有关部门为成员单位。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以下称市职工安全培训办公室),具体负责培训活动的组织实施,办公室设在市总工会,市总工会副主席曹和家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各县(市)区、市有关部门和中央、省在黄大型企业(由市职工安全培训办公室确定名单)要比照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加强对所属企事业单位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电视教育培训活动的组织领导。

三、培训范围和对象

(一)培训范围。境内的所有生产经营单位。

(二)培训对象。生产经营单位中除法律法规规定由政府安全生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培训考核的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以及需取得安全生产培训资格证以外的企业单位其他各类管理人员、从业人员,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临时工。

四、培训和考试内容、方式

(一)培训内容及方式

培训内容:全市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电视教育培训统一使用《全国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电视培训教材》(该教材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电视教育培训光盘,二是与光盘配套的书本资料)和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对职工进行培训。各单位可结合各自实际,增加职工必须了解和掌握的行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及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等内容。

培训方式:市职工安全培训办公室负责指导各地、各系统和各单位的培训和考试工作。培训主要以企业为单位,通过组织职工观看全国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电视教育培训光盘、学习配套教材的形式进行;各企业可根据企业自身特点,采取多种有效培训形式结合进行。培训时间不少于40个学时。

(二)考试内容及方式

考试内容:全国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电视培训教材(占70%),行业和企业安全操作规程及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占30%)。

考试方式:按照省职工安全培训办公室的统一部署,统一提供试卷,设定专门考场,组织对参加培训的职工进行闭卷考试。对参加培训的农民工,可采用开卷方式进行考试。对考试成绩合格者,报经省职工安全培训办公室审核后发给统一制作的《湖北省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电视教育培训合格证书》。不合格者可重新考试一次;仍不合格需重新参加培训和考试。

五、实施步骤

(一)制订培训计划。各县(市)区、各系统和各单位要结合本单位实际,按照市职工安全培训办公室的要求填报《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电视教育培训活动组织机构成员名单和培训实施方案》(附件1),制订出三年详细的培训计划和方案,自本意见下发之日起十天内,报市职工安全培训办公室。

(二)组织报名。各县(市)区、各系统和各单位要按照市职工安全培训办公室的要求填报《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电视教育培训活动报名汇总表》(附件2),统一向市职工安全培训办公室报名。市职工安全培训办公室根据各县(市)区、各系统、各单位报送的培训计划和报名情况,统一向省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电视培训办公室报送并征订培训教材。

(三)培训、考试及发证。每年的5月至11月,为职工培训、考试的阶段。市职工安全培训办公室将对各县(市)区、各系统、各单位开展培训活动情况进行指导,统一安排参加培训的职工进行考试。具体考试时间另行通知。对考试合格者由各县(市)区、各系统、各单位将职工的电子档案资料(包括姓名、性别、文化程度、职称、单位名称、从事工种、身份证号码、培训单位、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和考试成绩)报送市职工安全培训办公室,由市职工安全培训办公室上报省职工安全培训办公室。经省职工安全培训办公室审核后,发给统一制作的培训合格证书。鼓励职工参加职业技能鉴定,鉴定合格者由劳动保障部门核发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特有工种由相关部门鉴定后报劳动保障部门备案。

(四)总结表彰。每年底市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电视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市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电视教育培训工作进行总结,对培训活动优秀组织单位、优秀组织工作者和优秀学员给予表彰。总结表彰办法另行制订。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级、各部门和中央、省在黄大型企业要充分认识做好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电视教育培训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加强对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电视教育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建立健全培训组织机构,制定实施方案,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二)大力宣传,广泛发动。各级、各部门和企业要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电视教育培训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要通过宣传和发动,在全社会营造学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知识的良好氛围。

第2篇:产后培训总结范文

一、指导思想

树立科学发展观,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思想和“平安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通过开展平安生产法律法规、平安生产意识的普及培训教育,增强生产经营单位广大从业人员的平安生产意识和平安技术素质,有效预防重特大事故,减少各类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切实维护广大职工的生命财富平安与身体健康权益,促进全县平安生产状况的稳定好转。

二、培训对象和目标

(一)培训对象。培训对象是全县各类生产经营单位中。矿山、交通、建筑施工单位,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贮存和使用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单位的从业人员。

(二)培训目标。培训工作本着“先重点。后群众”原则,2009年计划培训职工12000人,2010年计划培训职工15000人。

三、组织领导

县政府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培训工作坚持“政府统一领导、部门齐抓共管、企业全面负责”和“统一规划、分级实施”原则。由县总工会、县平安生产监督管理局牵头。负责全县职工平安生产知识普及培训的管理、指导、协调和督办工作。

四、培训内容和方式

(一)培训内容。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平安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平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及其他与平安生产有关的法律法规;平安生产基本知识及职工岗位必需的平安生产基本知识。培训教材统一使用《职工平安生产知识》电视培训教学光盘和省平安生产知识普及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的教材。

(二)培训及考核方式。根据我县实际。

培训考核由市总工会、市平安生产监管局统一命题,根据省普及培训领导小组的要求。并经省普及培训领导小组审定后,由培训实施单位组织考核,效果合格者由市总工会、平安生产监管局颁发全省统一制作的培训合格证书,不合格者重新培训。

五、实施方法

本次普及培训分3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发动及培训准备阶段(2009年1月—3月)各乡(镇)开发区、各经济区及各相关部门在2009年3月底前将参与省组织的免费培训教员名单报送县总工会、平安生产监管局。

(二)实施培训阶段(2009年4月—2010年7月)根据市里培训方案的要求。认真组织职工平安生产知识培训教育工作,确保培训任务指标的完成。

(三)收尾总结阶段(2010年8月—10月)各乡(镇)开发区、各经济区及各相关部门对普及情况进行检查。对普及培训工作效果突出的单位予以惩处。

六、具体要求

(一)加强领导。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把这项工作同县平安生产目标考核工作结合起来,同“安康杯”竞赛工作结合起来。各生产经营单位要妥善处置好工作、生产与学习培训的关系,确保培训人员、时间、内容三落实。

第3篇:产后培训总结范文

加快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合作的新型职业农民,是推进农业现代化过程中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为了探索在当前形势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模式、途径和方法,以便总结可推广的经验和有效机制,根据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重庆市农委决定2013年在全市较大范围内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其试点工作方案如下:

一、试点区县

经区县自愿申报、专家评审、市农委主任办公会研究审定,万州区、永川区、南川区、綦江区、荣昌县、潼南县、丰都县、忠县、开县、巫溪县、秀山县、石柱县为市级试点区县;黔江区、巴南区、武隆县为农业部试点县,在完成农业部试点任务的同时,完成市级试点任务。

二、培训任务和要求

培训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基础。要在总结过去几年农民培训工作经验基础上,结合职业农民培训对象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思路和办法措施,使培训对象、内容和方式更有针对性、有效性,培训的管理更加规范化,探索新形势下职业农民培训的新途径、新模式、新机制。

培训试点突出专业、就近办班和实训的培训特色,以提高职业农民(培训对象)的农业生产专业科技水平和农业经营管理能力为目的,政府办班培训为主,探索政府主导、龙头企业参与合作办班培训的途径和机制。全市2013年试点工作培训任务1万人以上,其中试点区县培训完成8200人(不包括农业部试点任务和龙头企业参与合作培训任务);农机专项集中培训500人;市高等职院校承担培训1200人。

(一)试点区县培训

1. 培训对象。试点区县按市农委下达的试点培训任务和培训办班的要求,及时落实具体的培训对象。培训对象为家庭经营以农业为主,本人就业为农业生产(种植业或养殖业),即全年80%左右劳动时间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且原则上具有初中毕业以上的一定文化基础和年龄50岁以下的农民,本人自愿。重点以种养业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为主。

2. 培训办班。以同一产业办班和尽可能方便受训的农民为原则,原则上凡能进乡(镇)或村按一个村或几个相邻村或镇办专业培训班的,都应到村里或镇里利用农民田间学校或中、小学等场地办班培训。若某些培训班培训对象分布于试点区县各乡镇的,亦可考虑在试点区县某地集中办班培训。

3. 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参与合作办班培训。试点区县培训新型职业农民,采取政府主导,以办粮油、蔬菜、畜禽等主要农产品保供给的种养业专业培训班为主;同时,鼓励围绕有关区域性特色效益农业,开展政府与龙头企业的联合办班,培训与龙头企业密切联系的生产基地的种养殖大户,以推进生产基地的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以提高产量和产品质量以及土地综合产出效益为目的,实现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民紧密合作共赢,如:烟叶生产、蚕桑生产、某一特色水果生产等。龙头企业参与合作办班,承担培训费用的约1/3,政府承担的培训经费不低于2/3,培训方案由试点区县农委与龙头企业共同研究制定,共同组织培训,共同监督。

4. 培训内容、方式、时间。培训以提高受训者农业专业生产技能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为目的,促进提高产量、质量和效益。培训内容和方式应针对受训农民的特点,适应农民的需求。培训时间为10天,每天净培训时间不低于6小时,可一次性培训,也可根据专业性农事季节的需要和特点分几次完成。(1)专业技能提升培训:主要培训种养业专业生产有关的科技知识、高产优质关键技术、病虫害及自然灾害防控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保证技术等,采取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结合的课堂授课为主,教与学互动式讨论、答疑为辅的方式培训。培训时间约占总培训时间的30%。(2)农业经营管理培训:主要培训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经营和管理方面的知识、农产品市场营销与物流方面知识、农业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知识等,课堂授课为主,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突出农业生产经营实践的案例分析。所占时间为培训总时间30%以上。(3)实作训练:在培训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基础上,开展技能操作实训和解决生产技术问题、经营管理问题的实践培训。所占时间为培训总时间的30%。(4)座谈讨论和培训考核、技能鉴定:所占时间为培训总时间的10%。

5. 培训机构及师资。培训工作由试点区县农委组织实施和管理。具体的培训机构可以是试点区县的农广校或其他具有职业农民培训资质的培训机构,提倡通过竞争机制由区县农委确定培训机构。承担培训任务的师资应充足,应具备有与培训课程内容要求的专业和中级以上的专业职称,并且熟悉农村、农业、农民情况,有较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和教育培训农民的经验。承担技术操作培训的可以是农村土专家和经营管理能人,其师资条件可适当放宽。区县师资名册应报市农委领导小组审查备案。同时,市农委将从有关单位选择确定一批师资,以支持有关区县开展培训工作。

6. 培训教材。今年试点工作暂选用以农业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和我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新编写的有关专业教材为主。各试点区县结合培训班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组织相应的培训辅助教材。在总结培训试点工作基础上,今年适当时候,市农委领导小组办公室再组织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系列教材的编写工作,以保证职业农民的培训教材更有针对性、实用性、规范性和专业全覆盖。

7. 经费安排。市农委按培训农民每人补助1500元安排,主要用于培训农民生活、住宿、交通补助、培训教材、教具、考察实习等费用开支,讲课补助等。

(二)农机专项培训

由市农机校和三峡职业学院承担,共培训500人。受训对象为农机专业合作社带头农民;培训内容为农机作业操作技能、农机维修养护技能、合作社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经营管理知识等,时间10天;培训补助经费按每人1500元安排。由市农委农机综合处负责组织实施和管理。

(三)市涉农院校培训

分别由西南大学及其荣昌校区、三峡职业学院、重庆市广播电视大学、市农业学校、市农广校承担培训任务,共培训1200人。

1. 青年农民创业培训班:由西南大学培训中心承担,培训100人,对象为初高中毕业返乡青年农民、返乡农民工、复员退伍军人等,由各区县农委、团委组织申报、推荐,市农委审查备案,培训具有农业种养业、加工业创业的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本领。

2. 畜牧重点养殖大户培训班:由西南大学荣昌校区承担培训50人,对象为荣昌县重点畜牧养殖大户(养殖场)或专业合作社,以提高养殖、疫病防控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为目的,由荣昌县畜牧兽医局组织落实人员,并与承担培训任务学校共同制定培训内容和方案及监督措施。

3. 农业生态旅游经营服务能力提升培训班:由市广电大学承担培训100人,对象为从事农业生态旅游经营的农民大户,培训以规范和提高经营服务水平的内容为主,各区县农委协助做好培训对象的申报、推荐工作。

4. 农业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提升培训班,共850人:一是由三峡职业学院承担在万州片区的区县办班培训200人;二是由市农广校与市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合作在潼南、璧山、铜梁三个重点蔬菜基地县培训200人;三是由市农校在丰都县、酉阳县、石柱县等地培训300人;四是由市农广校承担在江津区、万盛经开区培训150人,培训对象都为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重点大户、农民示范性合作社、家庭农场主等,以培训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能力为主,提高生产技能和经理管理能力为目的,由相关区县组织申报、推荐并参与培训过程的监督和管理。

以上四种类型培训班,培训时间为20天(每天培训净时间不少于6小时)。培训经费按每人4000元安排。培训机构制定方案报市农委审查同意后实施。

5. 培养农业企业高级管理人才班:在西南大学荣昌校区、三峡职业学院、市农校等涉农院校在读学生中选录100人,每所院校录取人数不少于20人。目标为农业企业培养既熟悉农业专业理论、专业技术,又有一定经营管理知识和能力的实用性高级管理人才。选录的条件是:在我市涉农院校就读种植、养殖类农业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中高职二年级学生(原则为高职专科生),重庆籍学生,原则上出生农民家庭,学习较优秀,在校表现良好,能吃苦耐劳,有到农业企业去工作或创业的意愿,学生自愿申请,学校审查签署意见,市农委核定。培训在不影响院校正常教育管理的前提下,组织录入学生研修与管理和农产品市场营销有关的课程3~4门,采取自学加辅导加到农业企业实践研修、实训的方式培训,在每个学期中对每门课组织辅导1~2次,每次1天;在假期,先集中培训3~5天,然后带着学习目的安排到有关企业实习研修,于学校开学前再集中约2天左右开展座谈交流讨论式培训。录取的学生,每个月由市农委补助100元学习、生活费,一年1200元(含实习保险费),学习资料及培训费用由市农委解决,并对所在院校按一年每个学生安排日常管理及协助培训经费补助500元,今年100人的培训计划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专项经费中预安排50万元。学生毕业时,经组织考试考核,合格者由市农委颁发“农业企业高级管理人才培训结业证书”,并根据学习情况、个人潜能情况向有关农业企业推荐,经双方选择进农业企业工作。100名学生整体为一个大班,由市农广校一名领导担任班主任,加强对学生学习的日常联系和管理,组织培训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每个院校的学生(20名以上)为一个小班,同一专业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学校落实一名同志做好日常管理和上下联系相关工作。

(四)培训管理与考核

1. 培训管理责任。分别为市农委领导小组办公室和试点区县农委负责培训试点工作的管理责任,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工作,负责试点结束后的总结。

2. 培训过程监管。由试点区县农委和市农委领导小组办公室分别对区县培训班、市集中培训班派员,对各培训班全过程实施全程监管,重点监管参加培训的人员、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培训效果等,建立培训日志记录和检查登记、资料归档制度,作为查验和考核评价的参考依据。

3. 建立培训效果双向考评制度。一是对培训对象的考评。主要考核参训情况和学习效果并在培训结束时,进行农业专业职业技能鉴定,对达到专业技能标准和职业农民标准的,分别发给农业专业职业技能证书和新型职业农民认定书。二是对培训机构和培训教师的考评。在培训结束时,由各区县农委组织,培训过程中专项监督人员参加,参考培训过程中相关记录资料,由全体参训人员和乡镇、村领导代表等参加评分,同时通过开展电话调查等多种形式听取多方面的意见,对承担培训任务的机构和教师完成任务情况及培训效果等进行考核、测评。考评结果作为是否全款兑现培训补助资金的依据和是否继续承担培训任务的参考。对培训机构、培训教师和受训农民的具体考核、评价办法,将由市农委领导小组办公室研究制定,另文下达各区县参考。

三、认定工作试点

(一)制定各类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条件、标准。由市农委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组织有关方面的专家在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基础上,经广泛讨论、征求方方面面意见后制定现阶段重庆市各类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条件、标准和认定工作程序。

(二)开展认定试点工作。在新型职业农民认定条件、标准及认定程序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后,组织按照农业部的要求,开展认定试点工作。各试点区县选择有代表性的乡镇1~2个,按统一部署和要求有序开展试点,认定证书由市农委统一制作。市农委将安排一定的认定试点工作补助经费。

四、培育机制探索

培训是基础,培育是关键。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需要时间,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事关未来农业是否科学、稳定、持续的发展,事关农业现代化是否顺利推进。在试点工作中,要发挥各试点区县的创造、创新作用,探索有利于重庆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健康、快速发展的机制。

各区县在试点工作中,要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研究一套培育职业农民的政策措施和工作措施,积极探索培训新型职业农民的实践行动。一是要对职业农民,加大现有扶农惠农政策的协调兑现落实力度,该倾斜、可倾斜的政策要倾斜;二是要积极主动研究更有针对帮扶职业农民的政策措施,形成培育职业农民队伍健康发展的、政策体系激励机制;三是要对职业农民的长远教育培训工作尽快研究制定针对性更强的规划和工作计划;四是要将职业农民作为农口部门的重点服务对象,建立区县和乡镇农业科技人员联系帮扶新型职业农民制度;五是加快农民技术员职称和农村优秀实用人才的评定工作,并制定能更好发挥作用的政策措施。

在今年试点工作结束时,要在认真总结各区县试点工作经验和进一步调查研究基础上,拟制定全市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指导性意见。

五、组织保障措施

(一)成立领导小组。市农委成立以夏祖相主任为组长,分管领导刘启明副主任为副组长,市农委计划处、财务处、科教处、粮油处、畜牧处、水产处、特经处、蔬菜处、审计处、监察室等相关处室和市农广校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市农委科教处,由科教处处长担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对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试点工作进行领导,对试点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和困难给予及时协调、解决,对试点区县的工作,开展检查、督促和指导并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各试点区县根据自身情况相应成立相应的机构,以保证试点工作有组织有领导的有序开展。

第4篇:产后培训总结范文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今天小编给大家为您整理了职业技术学校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职业技术学校工作总结范文一:职培处在全体培训者的共同努力下,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精心管理下,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规范要求,已经圆满完成了江油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江油市农业局、江油市扶贫移民局等下达的培训任务。这里就本年度到目前为止的培训工作情况作一总结。

一、培训基本情况汇报

各类培训共计1627人,考试合格人数1573人(其中:春雨工程参培690人,考试合格642人;阳光工程参培705人,考试合格705人;扶贫工程培训参培232人,考试合格226人)。共组34个培训班(其中:春雨工程18个班,阳光工程12个班,扶贫4个班)。进行了中式烹饪师、餐厅服务员、保育员、计算机技术、创业培训、建筑培训、家政服务,乡村旅游服务员、病虫防治、农产品储藏加、水产养殖、蔬菜栽培、水稻栽培及管理、葡萄栽培及管理等项目15个专业的培训(其中:春雨工程6个专业,阳光工程7个专业,扶贫2各专业)。遍布江油16个乡镇。根据农民的需要,我校紧紧围绕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广大农民群众的培训要求,结合农业产业发展重大工程项目、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情况,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就及再就业培训,提升广大群众的从业、就业及再就业、创业等技能和综合素质,实施各类项目各专业的理论教学、实习、实训操作等培训工作。时间短、见效快、农民最急需、培训效果良好,深受群众欢迎,圆满地完成了培训任务。

二、重实际,做实事,求实效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键在于加强对农民的素质培训。大力开展多形式的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对于促进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作用。一直以来,我校领导对农民素质培训工作都非常重视,培训部门指定班主任专人负责此项工作,为了举办好每次的农民素质培训,对培训事项进行详细的研究和严密的部署,明确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落实责任,以切实加强对农村劳动力培训的组织领导,为扎实推进我市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我校积极组织引导农民积极参加就业培训,老百姓对于这种“政府出钱,个人受益”的培训方式显示出极大的热情。我们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紧扣劳动力市场变化和用工单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案,使参加培训的人员都能及时参加培训,保证了培训的质量。

在培训内容上,我校紧贴生产实际,突出基本技能和先进实用技术,注重培训效果;在培训方式上,以集中授课与分散培训相结合,紧紧围绕“方便、有效”的原则,提高农民参加培训的便利性,降低农民参训成本;在培训时间上,从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习惯出发,充分利用农闲时间。送培训下村,服务上门,确保了培训的到课率。由于安排合理,群众参培积极性高,特别是在重华举办的乡村旅游服务员培训班,先了解农村农民朋友迫切需要什么技术,什么知识。再针对这些问题精选优秀教师讲课,所有参培学员没有一个人缺课。

三、强化培训过程管理,提升培训质量

农民工培训是多行业、多工种的培训。学校领导对培训工作高度重视,要求按计划进行培训,保证培训时间,重视培训过程,并对过程进行督查。为了使工作做到健康有序、卓有成效,学校游金泉校长亲自督查,7月2日,游校长亲自到新安督查厨师培训,应到35人,实到29人,参培人数不齐,并对班主任、部门负责人进行了批评,要求参培人数整齐,培训效果好;7月3日,游校长亲自到大康督查厨师培训,应到25人,实到23人,7月19日,游校长亲自到重华督查创业培训,参培人数较整齐;7月26日,游校长亲自到小溪坝督查创业培训,应到41人,实到36人;8月2日游校长再次到小溪坝督查创业培训上课情况;8月3日,游校长再次到大康督查厨师培训情;领导不定时,到培训现场督查人员组织参培情况,检查培训过程及效果,达到提高培训质量的目的。每个培训班的宣传动员组班、培训方案制定,理论教学与实作参观的计划安排、教师选派等,都要进行审阅。各项目培训,聘请了解农村、熟悉农业、贴近农民,具有一定资质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培训教师作为培训师资。严把教学关,强化技能实践训练,注重提升培训质量。

四、培训效果显著

对所有参培人员实行全程免费培训,即免费提供培训、免费提供指导、免费提供教材和技术资料、免费办理证书、免费发放本和笔。并且每天还要发给参培学员生活补助费。特别是阳光工程职业技能培训在培训结束前,对学员进行了满意度测评,经过统计测评结果是:授课教师测评结果是优、组织后勤工作测评是优。而且99%的学员还建议向这样的培训应该多搞。职业技能培训都进行了结业考试,参加培训的人员没有一个考试不及格的结业率100%。通过培训使受训人员掌握了所学知识。

五、培训存在的问题

学员培训后,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学员的沟通,做好跟踪服务工作,了解掌握培训后的学员工作生产情况,以便更好地为学员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对于农业技术培训班,还需要加强对培训后个别学员生产的指导,深入到每一户家中,帮助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上门服务还非常有限,很多学员都向老师提出到村组、到他们的家中现场指导。加强后续服务,可以打造我校职业培训的良好声誉。

六、培训思考

1、充分利用我校现有资源,打造厨师培训特色。

一是要对已培训人员进行跟踪服务指导,了解他们的需要,帮助解技术上决的困难;二是明年再次对他们进行升级培训;三是建议增加与厨师很有联系的营养师培训专业。

2、多与主管部门协调沟通,争取新的培训项目,如阳光工程的职业农民培训、阳光工程的创业培训等。

3、建立奖惩激励机制。

通过一年来的培训工作,我们发现,农民要求致富的心情非常的迫切,农民素质培训工作确实是得民心、顺民意的一项实事工程。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寻求各单位、部门的支持和协作,进一步拓宽培训内容,进一步创新工作方式,确保农民素质培训工作再上新台阶,为提高农民就业技能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职业技术学校工作总结范文二:根据省有关文件精神,以及市相关文件为指示,以区有关政府部门和我校签订培训协议为基准,我们进行了2015年度的职业技能培训。培训工作从今年7月份开始到11月底结束,共开设茶叶栽培与加工技术、家政服务、夏橙种植技术、柑桔种植技术、生猪养殖技术等五个专业,举办八个培训班,培训学员769人(其中培训一个月的七个班占657人,培训一个周的一个班占112人),实现百分之百的学员结业、技能等级鉴定,圆满完成了政府部门交给我校的培训任务。我校培训工作先进做法得到相关领导的肯定,在培训学员中也得到广泛好评。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完善设施,整合资源,创建优良的教学环境

自从我校接受政府交给的培训任务以来,学校就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物力进行教学培训环境和资源建设。今年7月学校专门成立了培训办公室,以王飞为培训部主任共八名教师专职从事培训工作,并聘请相关专业资深专家做顾问及授课。不断的完善教学设施,我校把训练中心七楼全部作为培训场所,我校还与校外具有良好声誉的单位联系,作为我校培训学员的实习基地,开阔学员的视野。为了便于外出培训教学,学校还购置了投影仪及笔记本电脑等仪器,为高质量的培训提供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这样学员不仅有具有远程教学设施的理论课堂,同时具有设备完善的实践操作场所,让每个专业的学员既学到专业理论知识,同时也提高了实践操作技能。

二、形式灵活,方法多样,认真开展教学活动

为了有效地组织学员培训学习,我们采取多种方法和形式开展教学活动。

(一)培训时间的灵活性。为了确保学员有充裕的时间进行学习,又不耽搁本职工作,我们广泛征求培训学员和相关领导的意见,针对不同类型的学员,选择科学合理的时间段进行教学。这样既不耽搁__手中的农活,也满足__专业学习的需求,提高了培训质量。

(二)培训地点的便利性。我校培训的地点不仅仅设置在学校,还根据学员的居住地点,我们把培训地点设在学员便利的地方。例如夏橙种植技术培训我们就设在村委会会议室,家政服务培训我们设在中学会议室,茶叶栽培和柑桔种植技术培训班我们分别设在茶叶加工厂及供销社大厅里……总之一切方便培训学员的原则。

(三)教学内容的侧重性。不同的专业以及不同的学员,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达到切实提高技能的效果。例如茶叶、柑桔、夏橙、生猪养殖等传统专业,培训学员在长期的实践中摸索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但是对于现代绿色无公害的种植及养殖、加工技术以及规模化种植及养殖、农畜产品新型销售方式,这些作为培训的重点,进行了有益的探讨。还有家政服务业,作为技能要求越来越精细的行业,我们以现代家政业的理念和思维培训学员,使他们对家政服务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并增强操作技能。

职业技术学校工作总结范文三:根据《__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开展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和职业技能鉴定所二一一年度检查评估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我校对2015年度技能培训工作的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并进行了认真总结,现将总结情况汇报如下:

一、坚持了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一年来,__市__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始终遵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办学方针,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严格要求,规范管理,以教学为中心,以技能培训为重点,为__和地方企业培养了合格人才,在社会上享有一定的声誉。

二、加大了教学投入,强化了硬件建设

为了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培训质量,学校开辟了可容纳300人的培训基地,标准教室7间,有良好的照明、桌椅、讲台和黑板。学生宿舍40间,住宿条件宽敞舒适。有规范的电气化实训场地和钳工实习场,实习、实训场所均有安全操作规程要求。

三、本年度技能培训情况

2011年我校根据社会市场和__用工要求,我校2011年共招生25人(接触网),安排就业20人。在培训过程中,我所认真执行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培训内容完成后,及时组织学生参加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技术鉴定,鉴定合格后,按时颁发了结业证和职业资格证书。

四、较好的抓了管理、教学及学生教育工作

为了培养“思想过硬、作风过硬、技术过硬、适应能力过硬”的人才,一是规范了学校管理,二是比较好的抓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三是认真抓了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

(一)、规范了学校管理。在规范管理方面,我们重点做了两项工作。一是建立了完整合理的管理机构,在校长负责制的基础上,成立了教学、学生管理、总务等组织,并有主管部门认定的《技能鉴定所》。二是建立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

(二)、认真组织了教学。按照国家要求,学校制订了实施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选用了主管部门指定的教材,配备了实力较强的教师队伍,比较好的抓了教学环节的落实,特别是在技能培训方面,我们进一步完善了实习设施、设备建设,并注重了对学生操作能力的训练,力求使学生达到“毕业就能上岗,上岗就能顶好岗”的标准。

(三)、耐心教育、严格管理。根据__“高、大、半”企业的性质,我校在学生管理上实行了半军事化管理。在教育环节上,我们通过思想教育、法制教育、纪律教育、礼仪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做事。在管理方面,我们坚持了“高标准、严要求”的原则,培养学生“听从命令,遵章守纪,不怕艰苦,雷厉风行”的作风。

五、诚信机制建设情况

在招生工作中,学校根据专业设置,精心设计招生简章,认真组织招生工作,利用媒体分别在周边县、市、省电视台、都市报等进行招生宣传。并做到了专业设置、开设课程、收费标准三公开。

六、校务公开情况

学校设立了公开栏(共三栏),第一栏公开了校长、鉴定所、招就办以及教务、学生、财务、后勤等负责人姓名及职务;第二栏公开了我校收费许可证、职业技能鉴定考核收费标准、招生简章,并在简章内明确了招生专业、学制以及各专业收费等情况;第三栏公开了食堂一周学生饭菜花样品种。

七、收费及财务管理情况

学校建立了财务、会计制度和资产管理制度,并按照规定设置会计账簿。根据物价部门制定的收费标准对学生进行收费,并在校务公开栏设有收费标准,学校收取的费用主要用于教育教学活动和改善办学条件。

一年来,在上级领导的关怀和指导下,我校的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教学硬件建设方面还不太完善,个别专业教师的业务素质(特别是操作能力)有待于提高。这个问题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着力解决和不断完善。

职业技术学校工作总结的人还看了:

1.职业学校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2.职校招生工作总结范文3篇

3.职校学生个人总结范文3篇

4.职校教师工作总结

5.高校校长年度工作总结3篇

6.学校每周工作总结范文4篇

第5篇:产后培训总结范文

一、农民培训工作情况

今年,截止6月底,全面完成培训任务。其中,在县委党校集中培训20期,在镇、村就近集中培训26期,按照项目要求,每期培训3—4天,已总培训10380人,占总任务100%(不含市组织的创业培训500人)。其中培训阳光工程培训2000人,占任务的100%;农业专业技术培训6880人,占任务的100%;对参加农业专业技术和阳光工程培训的学员发放物化技术补贴人均50—150元,开展技术指导4次以上,按照任务要求已完成现场指导100%;农民科技示范培训项目已对100名技术指导员开展集中培训5天,对1400个示范户和辐射户培训指导4—6次,按照任务要求已完成100%,同时发放叶面肥示范户每人50袋、辐射户每人20袋。已累计支出资金近430余万元,已申请财政下拨到各培训基地补助资金435.76万元,应补资金全部到位,不含创业培训;实用技术培训一般在乡镇。

二、农民培训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县农委成立新型农民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葛月光主任任组长,农委班子成员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县农委工会主席、党组成员徐华具体分管并兼任办公室主任。培训基地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明确专人具体抓。同时明确办公室的主要职责:组织项目申报,组织招标确定培训基地并签订合同,制定实施方案,部署培训工作,对培训工作进行日常管理,开展项目检查、督导、验收,对培训基地进行考核,总结汇报有关数据、材料,每月组织召开例会等。培训基地的主要职责: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并上报;签订并履行合同;选聘培训教师并保持相对稳定;公开遴选受训学员;规范培训和指导;开展跟踪回访服务;建立培训台账;填报各类报表;总结上报典型材料,留存培训过程文字记录及影像资料;提交实施情况总结和验收申请报告;按规定要求使用培训补助资金,建立资金使用明细账。

(二)公开招标,确定培训基地。通过招标公告,公开公平公正考核,确定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县农广校、县畜牧兽医发展中心、县农机事业发展中心、县菜蓝子工作办公室、县水产管理站、县三义高级职业中学、县范集中学成教部、县禾兴蔬菜专业合作社等9个单位为农业专业技术培训项目培训基地;县农广校、县高级职业中学、县农机成人中专学校等3个单位为阳光工程项目培训基地;县农广校为农民科技示范项目培训基地;庄周职高为农民创业培训项目培训基地(市农委招标认定)。

(三)加强制度建设。除建立并完善项目法人责任制、台账制度、公示制度、管培分离制度、月报告制、资金使用管理制度、检查验收制度以外。重点建立了三项制度:一是第一堂课制度。培训基地每期培训班开班,须提前1-2天向办公室报告,并提供开班计划等有关材料。办公室安排有关人员到培训班上第一堂课,宣讲相关政策,检查农民参训情况,听取学员意见和建议等。凡开班不上报者,其培训情况不予认可。二是百分之百电话回访制度。培训基地对已培训的学员必须进行100%电话回访,回访情况登记表每季度末上报办公室,办公室根据培训基地的月报台账和电话回访情况登记表进行再回访。同时,办公室采取随机抽查,暗访等方式不定期进行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参训学员联络畅通,政策知晓,满意度增强,支持度提高。培训基地电话回访情况登记表经本单位负责人和具办人签字盖单位公章后,于每季度末上报县农委新型农民培训办公室。三是例会调度制度。每月20日为全县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例会日,原则上各培训基地分管领导和举办人参加,遇节假日不后延。主要议程为调度工作、交流意见、审核台账等上报资料,部署下步工作。没有特殊情况,20日上午9点按时开会,迟到者罚款100元,无辜缺席者罚款200元,并限时补会。

(四)强化培训质量。每期开班,都必须上报培训计划,制定培训指南,明确培训时间、地点、参加人员、授课教师、培训内容、作息时间。虽然培训时间较短,但却按照长训班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办班。每人发教材2-3本,水笔一支,笔记一本,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实行开班动员,结业总结,并检查学员笔记,进行全员考试。对参训学员登记造册,印发学员证,学员本人凭证进班,定位入座。坚持点名制、缺席补课或取消制,保障学时。坚持奖惩制,每期培训班都评出10%左右的优秀学员,由县新型农民培训办公室颁发荣誉证书和奖品,对不守信用,无故缺席2次的学员,取消学习资格,并列入农委“黑名单”,两年内不安排其培训,不向其提供技术支持。保证了培训质量。为提高学员学习兴趣,强化学习效果,在教学方式上采取“六个结合”。一是本地老师与省级专家授课相结合;二是严肃教学与快乐学习相结合。每期都利用1-2个小时,采取有奖答题式、师生互动式、讨论交流式,有时利用晚上穿插少量的文娱活动,引导学员学习,帮助学员消化领会,使学员在放松了身心的同时,又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三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现场观摩相结合。如,依托3月22日在党校开幕的皖北()第六届农资产品展交会这个平台,组织学员现场观摩、鉴别,进一步学习农药、化肥、种子方面的知识,增强识假辨劣能力。再如农机大户培训,每期都要安排半天,选择待建场地,现场展示、操作;四是口头讲解与物化激励相结合。如对参训的农资从业人员,每人免费发给电子磅秤一台,寓意要秤足数量、秤出质量、要秤出良心、公平交易、秤好经济和社会效益。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每人发了一台喷雾器;对农机大户每人发了一套维修工具等;五是集中大班培训与分散小班培训相形结合。对于学员分散范围广的专业,则在党校集中培训,每期培训都在300人以上。对于学员相对集中的专业则到乡进村就近培训,每期50-100人,同时利用村镇广播,现场直播,扩大了培训效果,如农机学校等。六是集中培训与现场指导相结合。教师包保到片,指导到人,通过进村入户、电话、短信等形式开展培训指导。已向受训学员发送农技短信3条,2万人次。

(五)加大宣传力度。一是会议宣传,县召开了启动会、再动员会宣传培训政策、培训要求;二是利用电视台、广播电台、农业信息网公开培训项目、培训对象、培训补助、培训基地、培训时间、监督电话等信息;三是印发县新型农民培训领导小组办公室《致全县农民朋友的一封信》10万份、印发《新型农民培训工作简报》9期;四是开班典礼上第一堂课,宣传政策,在培训现场悬挂会标、宣传横幅、制作宣传图板等。五是上报工作情况、典型经验并在农业网站、报纸等媒体上发表总计27篇。

第6篇:产后培训总结范文

这次会议是国家局第一次以煤矿安全培训为主题召开的经验交流现场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精神,按照国务院安委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和全国安全生产工作座谈会作出的部署,认真总结全国煤矿安全培训工作进展情况,学习推广鸡西矿业(集团)公司等单位全员培训的先进经验,研究探讨依法加强煤矿安全培训工作的有效途径,从而进一步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明晰思路,全面推进培训机制、管理、方法和手段的创新,努力提高全国各类煤矿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促进煤矿安全生产状况的稳定好转和煤炭工业的健康发展。

这次会议,将采取经验交流、现场参观和座谈讨论的方式来进行,旨在通过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尽快把全国煤矿安全培训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把“人才兴安”战略构想进一步落到实处。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深刻理解煤矿全员安全培训的重大意义

党中央召开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并作出“人才强国”战略决策之后,国家局党组从安全生产的战略和全局高度出发,遵照科学发展观和与之紧密相关联的科学人才观,明确提出了在安全生产领域实施“人才兴安”的战略构想。“人才兴安”内涵有两方面:一方面,安全生产人才资源在总量、结构和素质上,要能够有效地支撑整个安全生产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将安全生产人才资源作为一种战略性资源,要通过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力度,积极开展人才资源的能力建设,以及深化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体制的变革与机制的创新,推动安全生产事业可持续发展。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对此,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之后,党和国家又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不断改进加强安全生产工作。今年以来,总书记、总理多次对安全生产作出重要指示,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颁布了《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黄菊副总理针对全国安全生产多次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了安全生产工作的目标思路、方针原则、关键环节和重点任务。今年以来,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全国安全生产状况继续呈现相对稳定、趋于好转的发展态势。上半年,事故总量有所下降,特别重大事故减少,工矿商贸企业特别是煤矿安全形势稳中见好。煤矿发生各类事故1736起,死亡2573人,同比起数减少156起,死亡人数减少490人。在煤炭产量同比增长1.15亿吨,增幅15%的情况下,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8%和16%。一次死亡10人以上事故同比减少6起,少死亡212人,分别下降25%和39%。百万吨死亡率由20__年的5.07、20__年的4.64、20__年的4.17下降到今年上半年的2.96。其中国有重点煤矿百万吨死亡率降到0.5以下,创出了历史最好水平。

但是,目前全国安全生产形势依然比较严峻。主要是工作进展不平衡,部分地区重特大事故较多,道路交通、消防火灾等公共安全领域事故有所上升。尤其应该看到,尽管煤矿安全生产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事故总量仍然较大,事故多发状况未从根本上扭转,与先进工业化国家相比差距很大。我国煤矿安全状况不好,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生产力发展不均衡、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和基础工作比较薄弱之外,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人才不足。不仅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而且现场操作人才也很缺乏。目前煤矿职工队伍存在的问题,一是低下的素质与新型工业化的高要求不适应。据部分国有重点煤矿调查统计,目前煤炭生产一线工人85%为初中以下文化,还有20%左右的文盲,对现代化的煤矿大生产根本没学过、没看过、甚至没听过;二是落后的意识与先进管理不适应。有的总认为煤矿是个粗活,甚至认为下井不过是一天站、两天看、三天就能对付干,师傅不愿教,徒弟认为用不着学,导致安全质量标准化、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等先进管理方法,在煤矿难以推广;三是松懈的思想观念与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不适应。尤其是许多小煤矿,矿主为了多挣钱,变着法的让工人多下井、多干活、多出煤,相当多的工人安全观念淡薄,缺乏安全生产基本常识,没有自律意识,自我保护能力较差,结果造成伤亡事故甚至是重特大事故屡屡发生。由此可以看出,煤矿从业人员素质低下的问题,已成为当前煤矿安全生产的“瓶颈”制约和亟待解决的焦点、难点与热点问题。不仅影响“人才兴安”战略的稳步推进,也严重影响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我们必须从战略的高度,从全局的高度,从长远的高度,深刻认识搞好煤矿全员安全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并从以下三个方面充分认识和加深理解。

第一,搞好煤矿全员安全培训,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更加重视煤矿的安全培训。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和最活跃因素,搞好全员安全培训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代表了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加强安全培训,强化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素质,形成“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良好氛围,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通过安全培训,最大限度地控制各类煤矿事故,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同时,安全培训与科学发展观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安全培训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和理念,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我们要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认识做好安全培 训工作的重要意义,把煤矿安全培训纳入企业安全生产和改革发展的总体布局,统一规划,同步推进。

第二,搞好煤矿全员安全培训工作,是实施“人才兴安”战略的重要举措。国家局党组提出的“人才兴安”战略构想,是在安全生产领域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决策的重大举措。总书记强调指出:“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是人才资源开发的主题,也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基础。”“教育是人才资源能力建设的基础,学习和实践是提高人的能力的基本途径”。黄菊副总理明确要求:“要加强安全生产技术培训,提高企业主要负责人、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安全科技素质”。同时,《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和《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对安全培训工作分别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全国人大和政协部分代表、委员也对安全培训工作提出了一些十分宝贵的议案和提案。所有这些,都为煤矿安全培训工作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对此,国家局党组在确立“三项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工作思路中,坚持把安全培训确立为六大支撑体系之一,并制定了全国安全生产培训体系建设方案,明确提出了安全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培训目标、工作原则、工作格局、工作框架和主要措施。特别是在刚刚结束的安全生产工作座谈会上,王显政局长在安排下半年狠抓“四个落实”,做好“五个推进”,实现“四个起步”和研究思考“六个战略问题”的总体工作布局时,又再次对实施“人才兴安”战略和加强煤矿安全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

第三,搞好煤矿全员安全培训工作,是实现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稳定好转的迫切需要。在安全生产领域,我国与世界一些工业化国家的差距很大。以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例,美国是0.02、波兰是0.23、印度是0.5、俄罗斯是0.7、南非是0.23。而我国,上半年百万吨死亡率仍然高达2.96。安全状况落后,从某种意义上说,不单单是管理的落后,装备的落后,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培训的落后。与先进工业化国家相比,我国的煤矿安全培训工作还存在很大差距,有一些问题急需研究和加以解决:如全国煤矿安全培训工作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培训工作的发展不够平衡,众多非公有制小煤矿,根本不重视培训工作,甚至出现了当天招工,当天下井,当天死亡的现象;煤矿安全培训监督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管理工作跟不上培训发展的需要;培训理念、培训方式、培训手段、培训数量、培训质量与煤矿安全生产形势发展不相适应,等等。我们一定要正视这些问题,充分认识煤矿安全培训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增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前瞻性,真正把煤矿安全培训工作当做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抓出成效,使煤矿安全培训工作成为安全生产稳定好转的重要保证。

二、学习经验,推广典型,勇于创新煤矿全员安全培训的工作思路

国家局成立以来,加大煤矿安全培训工作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初步建立了四级培训网络,师资队伍不断壮大,“四个统一”逐步规范,培训体系日趋完善,各类培训全面开展,煤矿安全培训逐步走上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轨道。并涌现出了一大批煤矿安全培训先进单位。如鸡西矿业集团通过认真吸取“6.20”事故的深刻教训,走出了一条提高煤炭企业职工素质的新路子,创建了一套进行职工全员安全培训的新机制,呈现了安全生产持续稳定的新形势,今年上半年在原煤产量比去年同期增产8%的情况下,重特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了100%和87.5,百万吨死亡率下降了6.6。先进单位的成功经验,为煤矿全员安全培训工作闯出了新路,提供了启示和借鉴:

一是要把煤矿安全培训与安全生产有机统一起来,推进培训观念的创新。这是煤矿安全培训工作健康发展的前提。黑龙江、安徽、四川省局和鸡西矿业集团、双鸭山矿业集团、平顶山煤业集团、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等单位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他们能够正确认识煤矿安全培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依靠安全培训搞好煤矿安全生产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强化“三个意识”,即强化责任意识。真正把煤矿安全培训作为煤矿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作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具体举措之一,作为搞好煤矿安全生产的治本之策。真正认识到,抓好煤矿安全培训的实质就是在治理煤矿最大的不安全隐患,就是抓住了煤矿安全生产的根本,就是对煤矿工人的真正关爱;强化“生命工程”意识。真正把煤矿安全培训作为事关煤矿职工生命安全的大事,作为煤矿企业生产和发展的命脉所在,作为企业强根固本的根本途径,从而摆上重要日程,常抓不放,一抓到底;强化法律意识。真正认识到,煤矿安全培训必须依法进行,必须以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作为依据,必须把煤矿安全培训工作自觉纳入法制轨道。因此,我们一定要紧紧围绕强化“三个意识”,创新思想、创新认识和创新观念,为搞好煤矿全员安全培训奠定扎实的思想根基。

二是要大力推广全员培训,推动培训理念的创新。这是把握培训发展的方向和灵魂。鸡西矿业集团在“6.20”事故后,面对实际,痛定思痛,提炼升华并形成了“加强全员安全培训,全面提高职工素质”的全新理念,这一理念,贵就贵在“全员”二字上。同时,在具体实践中还总结归纳出了树根原理、逆水原理、链条原理、木桶原理和堤坝原理。正是这些培训理念的创新,进而带来了煤矿安全培训的路子创新、工作创新和成果创新。实际情况也是如此,100个人下井,99人做到了自主保安,而仅1人违章蛮干,其整体安全度也等于零。“培训不到位,人人是隐患”。因此,要实现煤矿的长治久安,就必须象鸡西矿业集团、淄博矿业集团那样,大力推广全员、全方位和全过程的培训理念,坚持根据各自不同工种、不同特点、不同内容,着重抓好“薄弱点”、“特殊点”和“困难点”,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大规模的煤矿安全培训工作格局。培训出多门类、多层面、多工种的各类人才,特别要培养出采、掘、机、运、通五大系统现场的高水平组织者、管理者和操作者,把“人才兴安”的战略落实到井下和第一线。

三是要加大安全培训投入,加强基地建设,推动培训体系的创新。做好煤矿安全培训工作是投资最少、见效最快、回报最持久的特殊投资。这是山西、河南、云南、吉林等省局和煤炭企业一致的共识、深刻的体会和成功的经验。鸡西矿业集团在资金极为紧张的情况下,加大培训投入,装备了安全培训教室27个,购置了大批安全培训教学模型和演示设备,仅今年上半年公司就投入资金100多万元。实践证明,通过加大投入,强化培训,减少事故,降低损失,投入是值得的。各单位都应根据《安全生产法》要求,设立安全培训专项资金,实行专款专用。要通过加大安全培训的投入,加强培训基地建设,增加培训装备,配强硬件;要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坚持高标准教学内容,配强软件,努力构建强有力的煤矿安全培训体系。

四是要综合运用各种培训手段,推动培训方式方法的创新。培训要想求实效,方式方法是关键。在全国煤矿安全培训过程中,黑龙江、安徽、山东、四川等 省局和煤矿企业都创造了很多灵活多样,贴近实际的方式方法。鸡西矿业集团总结出的“三个结合”和“四个不同”就更有特点。即坚持全员一般培训与重点培训相结合,业余培训与脱产培训相结合,安全业务培训与新技术普及教育相结合。做到不同时期有不同重点,不同工种有不同内容,不同对象有不同方法,不同层次有不同要求。同时,不断拓展安全培训的外延和触角,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技术比武、安全书画展览、安全教育一条街以及安全文艺宣传等活动,丰富了安全培训的教学内容,激发了广大职工的学习热情,营造了浓厚的安全氛围,充分体现了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培训的思想。学习鸡西经验,就是要学习和借鉴这些方式方法,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探索加强煤矿安全培训、提高培训质量的有效途径,使煤矿安全培训更加生动、鲜活和富有成效。

五是要健全完善的工作制度和奖惩分明的激励约束机制,推动培训机制的创新。安全培训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如果没有切实有效的制度做保证,就会流于形式。黑龙江、贵州、辽宁、湖南等省局和许多煤炭企业对此都有深切的体会。鸡西矿业集团从组织培训之初就从行政管理、奖励处罚、监督考核等方面着手,建立了总经理安全培训奖学金制度、安全培训调学制度、与经济效益挂钩制度,逐步规范了安全培训工作。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该集团狠抓培训考核、跟踪问效这一环节,将安全培训指标纳入集体和个人政绩的考核内容,与评先争优、晋升职务和达标检查紧密挂钩,并将安全素质直接反映在工资奖金水平上,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举措。不仅极大地调动了职工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而且有力地推动了安全培训工作。这些成功的做法,十分有助于我们解决对安全培训“不重视”、“不热心”、“不落实”等倾向问题,各单位一定要在完善制度规章和建立长效机制上狠下功夫,通过一系列配套措施,靠制度抓培训,靠制度促培训,靠制度管培训,把煤矿安全培训工作纳入制度化、经常化和规范化轨道。

三、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全面推进煤矿全员安全培训工作

抓好煤矿全员安全培训工作,必须紧紧围绕重点问题、关键问题,全力向前推进,把工作做到位。

(一)推进煤矿安全培训法制化。国家局在完善现有培训法规、制度和管理办法的同时,要抓紧出台《安全培训管理办法》、《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考核管理办法》、《安全培训质量评估细则》、《特种作业人员范围标准》,并根据《行政许可法》、《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抓好行政许可配套制度建设工作。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根据辖区工作实际,抓紧进行煤矿安全培训有关实施细则、配套制度的调研和制订工作,把煤矿安全培训纳入法制轨道。

(二)推进煤矿安全培训机构建设。要加强煤矿安全培训基地建设。国有重点煤矿,都要建成符合标准要求的四级培训基地,并着力改善办学条件,搞好安全培训,提高培训质量。要建立优化教师队伍的有效机制,实施教师培训上岗制度,分期分批对现任教师进行培训,按照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结合、动态管理的原则,把师资配够、配强、配足。要加强教材建设。本着“少而精”、“实用”、“管用”的原则,逐步建设起科学合理的煤矿安全培训教材体系,为煤矿安全培训提供高质量精品教材。要推进煤矿安全培训信息化和教学手段现代化,发展远程教育,提高培训对象的参与程度。

(三)推进煤矿安全培训标准化。要按照“四个统一”,即统一大纲、材、统一考核和统一发证的规定,进一步完善煤矿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同时,加强煤矿各类人员培训考试题库建设。随着培训大纲、考核标准和题库的完善,对煤矿各类人员将全部实行教考分离。

(四)推进煤矿安全培训许可。以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为契机,加强安全资格准入管理,依法规范煤矿安全培训工作。要做好煤矿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安全资格的考核和发证工作,加强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和操作证的管理;要做好安全培训机构资质认定和管理,对各级安全培训机构实行质量评估制度,优胜劣汰,动态管理;要加快实施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协助人事部门共同做好全国首次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的相关工作,并根据《注册安全工程师注册管理办法》,做好首批注册安全工程师的注册登记、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同时,还要进一步规范煤矿安全培训市场,坚决杜绝乱办班、乱收费、乱发证现象,形成煤矿安全培训的正常秩序。

(五)推进各项煤矿安全培训。积极推广鸡西矿业集团等单位全员安全培训的成功经验,全面开展煤矿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切实提高煤矿各类从业人员的素质。重点要依法推进煤矿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继续抓好煤矿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工作。同时,还要加大境外安全培训工作力度,加强煤矿安全培训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六)推进对煤矿安全培训工作的监察。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将全员安全培训纳入煤矿安全监察的范围,提高监察层次,采取有效措施,执法监察到位。特别是要对全员培训情况进行监察,对安全资格持证情况进行监察,为煤矿安全培训工作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第7篇:产后培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 城市圈;农民工;技能培训;供需均衡;匹配度;湖北省

中图分类号 G7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3)07-0066-06

一、引言

“十二五”时期,国家批准实施了一系列区域振兴规划,提出要将武汉城市圈建设成为我国内陆地区最具实力、最富活力的增长极之一。武汉城市圈的资源条件相对优越,加快武汉城市圈开放步伐,对于发挥区域优势,实现中部崛起具有重要意义。唐胡浩指出我国农民工流动虽具有特殊性,但对于实现城市化,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村经济生活水平是有益的。农民工外出务工的原因和动机复杂,但以经济利益为根本驱动力的大量农民工流动,无论对流出地还是流入地都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1]。周小刚、陈东的研究发现,农民工流动受城镇化和工业化水平、城乡收入差距、农业规模经营水平、农民工自身素质、家庭因素、制度因素、社会保障等诸多因素的影响[2]。张笑秋通过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不同流动意愿受不同因素制约,居于主导地位的流动意愿受到更多因素影响。政府可通过完善相关制度的制定与执行、发展农村与农业、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素质为新生代农民工流动意愿选择构建良好的外部环境,以此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经济与非经济需要,最终实现新生代农民工流动意愿,促进人口自由流动[3]。沈洊、潘寄青认为,我国处于人口转型及人口红利时期、二元社会结构开始向一元并轨的探索阶段是农民工技能培训研究的背景,为农民工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服务,为农民工技能培训提供财政支持是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4]。以上研究大都认为外出务工农民在地区之间的流动对流出地和流入地的经济和社会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其流动意愿受不同因素制约,自身素质是重要因素,政府应加强规划和引导,促使外出务工农民合理流动,但现有研究较少结合城市圈建设的现实背景对农民工技能培训的供需匹配状况进行实证研究。

二、湖北省各区县农民工技能培训的供需匹配度分析

湖北省各区县外出务工农民技能培训供需匹配度,主要体现在参加过职业技能培训人数占外出务工劳动力总量的比例这一指标上,比例越大,说明各市州外出务工农民技能培训供需匹配度越好。各市州外出务工农民技能培训供需匹配度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供需匹配度处于后3位的从低到高分别是孝感市辖区(4.48%)、曾都区(5.63%)、江陵县(8.27%)。从各区县培训供给对需求满足程度来看,2010年参加过职业技能培训人数占总外出劳动力总量比重最高的前5个区县从高到低依次为:咸丰县(86%)、红安县(85%)、黄陂区(60%)、房县(49%)、荆门市辖区(49%);比重最低的前5个区县从高到低依次为:建始县(11%)、巴东县(10%)、洪湖市(9%)、宣恩县(9%)、江陵县(8%)。2010年参加过政府举办的技能培训人数占总外出劳动力总量比重最高的前5个区县,从高到低依次为:红安县(28%)、郧西县(28%)、房县(27%)、咸丰县(24%)、英山县(23%);比重最低的前5个区县,从高到低依次为:洪湖市(4%)、崇阳县(3%)、宣恩县(3%)、江陵县(3%)、建始县(0.5%)。2010年持有职业技术资格证书人数占总外出劳动力总量比重最高的前5个区县从高到低依次为:麻城市(34%)、江夏区(25%)、荆门市辖区(23%)、武汉市辖区(22%)、郧西县(21%);比重最低的前5个区县从高到低依次为:黄陂区(3%)、来凤县(3%)、宣恩县(3%)、建始县(1%),参加过职业技能培训人数、参加过政府举办的技能培训人数、持有职业资格证书人数占外出劳动力总量比例的平均值分别为27%、11%、11%,反映出各区县外出务工农民技能培训供需匹配度还处于较低水平。

表1 各区县外出务工农民技能培训供需匹配度均衡分析

注:D1代表参加过职业技能培训人数占外出劳动力总量比、D2代表参加过政府举办的技能培训人数占外出劳动力总量比、D3代表持有职业技术资格证书人数占外出劳动力总量比。

表2 各区县外出务工农民技能培训供需匹配度分析描述量

以2010年外出劳动力总量和参加过职业技能培训人数平均水平为参照,可以作出各区县供需情况散点图,如图1-3所示。根据各区县技能培训供需情况散点图的分布状况,可以将2010年各区县外出务工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状况分为四种基本状态:

一是供需双维较高型,指外出务工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供给强度和需求强度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区县,这些区县包括黄陂、监利、阳新、松滋、新洲等24个,其外出务工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供给和需求都处于相对较高水平。

二是供需双维较低型,指外出务工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供给强度指数和需求强度指数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45个区县,包括竹山、石首等区县。

三是需求单维较高型,指外出务工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需求强度指数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而供给强度指数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5个区县,即大治、洪湖、浠水等。

四是供给单维较高型,指外出务工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供给强度指数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而需求强度指数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3个区县,即汉川、英山、咸丰。

三、城市圈不同圈层各区县经济联系与培训供需匹配度的相关性分析

(一)城市圈不同圈层经济联系的计量分析

本研究引入城市空间引力理论,在城市空间引力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反映不同圈层经济联系状况与经济联系强度的模型(Ri=/,LR=Ri/Ri)。其中,武汉市总人口(万人)、工业总产值(亿元)分别用P、V表示,i地区总人口(万人)、工业总产值(亿元)分别用Pi、Vi表示,数据均从2008~2010年湖北统计年鉴获得,其他城市距武汉市中心的距离从公路里程查询网站(网址为:http:///tools/other/selmile.asp)查询,并用Di表示,数据的计算和分析采用Excel软件。

在以上计算结果的基础上对各市州进行划分,具体情况如表5所示。

表5 2008~2010年武汉市对外经济联系腹地空间划分

注:根据城市圈层理论对经济联系腹地空间进行划分,将各市州划分为紧密腹地(LR>9%)、次紧密腹地(1.5%

基于以上不同圈层各区县所属市、州的经济联系紧密度分类,可以从经济联系紧密度的角度对不同圈层各区县的培训供需匹配度作进一步分析。

1.紧密腹地区域培训供需匹配度分析

属于紧密腹地的区县有28个,各区县外出务工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供需匹配度平均值为26%,最高的区县是黄冈地区的红安县,其外出务工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供需匹配度达到85.16%,该县外出务工劳动力总量并不算多,为12.87万人,但其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人数达到10.96万人,其中参加政府组织的职业技能培训人数仅为3.59万人,说明大部分外出务工劳动力参加的是政府性质以外的其他社会培训。值得注意的是,红安县201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6亿元,增长16.4%,其传统产业是农业,但该县以现代农业产业化功能区为平台,全力实现农业转型升级,其传统产业逐渐建设成优势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十分发达,正规划建设19个现代农业产业化功能区。正因为该县农产品加工业发达,主动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人数多是其外出务工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供需匹配度处于领先地位的重要因素。紧密腹地外出务工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供需匹配度最低的区县是崇阳县,该区外出务工劳动力总量为9.57万人,但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劳动力仅1.09万人,外出务工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供需匹配度仅为11.39%。崇阳县经济整体实力较弱,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为56.8亿元,外出务工劳动力较多,地方经济欠发达,外出务工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力度不足是其培训供需匹配度处于低位的主要原因。

2.次紧密腹地区域培训供需匹配度分析

属于次紧密腹地区域的区县有29个,各区县外出务工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供需匹配度平均值为26%。其中,培训供需匹配度最高的是荆门市辖区,达48.53%,该区2010年外出务工劳动力不多,仅5.44万人,但参加培训人数达2.64万人。次紧密腹地外出务工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供需匹配度最低的是江陵县,仅为8.27%,2010年该县外出务工劳动力为5.56万人,但参加培训人数仅0.46万人。江陵县经济欠发达,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仅34.35亿元,该县经济不发达,外出务工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力度不足是其培训供需匹配度处于低位的主要原因。

3.竞争腹地区域培训供需匹配度分析

属于竞争腹地区域的区县有7个,其中外出务工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供需匹配度最高的是房县,达49.46%,该县2010年外出务工劳动力为12.96万人,但参加培训人数达6.41万人。2011年,该县实现生产总值42亿元,工业经济增势强劲,2011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5.4亿元,增长46.6%,迅猛增长的工业经济是其外出务工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供需匹配度较高的重要原因。这一区域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供需匹配度最低的是竹山县,仅为16.98%,该县2010年外出务工劳动力11.01万人,但参加培训人数仅为1.87万人。该县经济较为落后,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为35亿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9∶39∶32,农业所占比例较高。该县经济不发达,外出务工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力度不足是其培训供需匹配度处于低位的主要原因。

4.边缘腹地区域培训供需匹配度分析

属于边缘腹地区域的区县有8个,其中外出务工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供需匹配度最高的是咸丰县,达到86.18%,该县2010年外出务工劳动力为9.55万人,但参加培训人数达8.23万人,其中参加政府组织的培训仅2.31万人,说明大部分外出务工劳动力参加的是政府性质以外的其他社会培训。与黄冈市红安县相似的是,咸丰县大力发展茶叶等特色农产业,成功创建了“国家有机农业(茶叶)示范基地”和“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供应基地”。此外,咸丰县旅游资源较为丰富,是该县的一个朝阳产业。正因为该县农产品加工业和旅游业较为发达,主动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人数多,才使其外出务工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供需匹配度处于领先地位。这一区域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供需匹配度最低的是宣恩县,为8.56%,该县2010年外出务工劳动力为7.13万人,但参加培训人数仅0.61万人。水电、农产品加工、矿产资源开发是该县三大支柱产业,其中水电产业是第一大支柱产业。宣恩县经济落后,2009年全县生产总值仅24.4亿元,特殊的工业结构以及经济不发达是其外出务工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供需匹配度处于低水平的重要原因。

(二)不同圈层各区县经济隶属度与培训供需匹配度相关分析

由于缺乏各区县经济联系量数据,因此将各区县经济联系隶属度类别分别进行赋值(紧密腹地赋值4、次紧密腹地赋值3、竞争腹地赋值2、边缘腹地赋值1),然后对经济联系隶属度与各区县培训供需匹配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各区县经济隶属度与职业技能培训供需匹配的相关分析

注:A1代表经济联系隶属度与参加过职业技能培训人数占外出劳动力总量比重相关分析,A2代表经济联系隶属度与参加过政府举办的技能培训人数占2010年外出劳动力总量比重相关分析,A3代表经济联系隶属度与持有职业技术资格证书人数占2010总外出劳动力总量比重相关分析。

从表6各区县经济隶属度与外出务工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供需匹配的相关性分析可看到,相关系数分别为-0.026、-0.03、0.133,P值分别为0.831、0.757、0.264,均大于0.05,说明各区县经济联系隶属度分别与参加过职业技能培训人数占外出劳动力总量比重、参加过政府举办的技能培训人数占2010年外出劳动力总量比重呈弱的负相关,与持有职业技术资格证书人数占2010年外出劳动力总量比重呈弱的正相关,经济联系隶属度与外出务工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供需匹配的相关性并不显著。

四、研究结果

从供需均衡角度看,湖北省各区县外出务工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状况主要呈现出以下四个特点:

第一,各区县外出务工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处于非供需均衡状态。由图1可以比较直观地发现,湖北省各区县外出务工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供需强度指数分布在45度对角线附近的较少,而偏离45度对角线幅度较大,这反映出湖北各区县外出务工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供需强度相对不均衡。

第二,供需双维较低型区县占大多数。从“供需模型”给出的四种基本状态看,供需双维较低型区县中,有45个区县(超过半数)的外出务工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供给和需求水平均处于湖北省平均水平之下,反映出湖北省外出务工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总体上处于低水平。

第三,少部分区县外出务工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供需匹配度和供需均衡水平均相对较高,具备了率先发展的条件。供需匹配度较高的5个区县即咸丰县、红安县、黄陂区、云梦县、房县中,供需均衡状态相对较好的有咸丰县、云梦县。

第四,部分市州外出务工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供需匹配度过低,需要加大扶持和引导力度。供需匹配度低于10%的市县包括巴东县、洪湖市、宣恩县、江陵县,其供需匹配度分别为9.56%、8.60%、8.56%、8.27%。因此,这4个区县迫切需要加大外出务工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供给力度并调节供需均衡度。

参考文献

[1]唐胡浩.农民工流动原因探析及对流出地的影响——对坪坝营村农民工外出务工状况的调查报告[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62-66.

[2]周小刚,陈东有.制约我国农民工流动主要因素的系统基模分析及对策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7(8):245-250.

[3]张笑秋.新生代农民工流动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12(2):12-16.

[4]沈 ,潘寄青.促进农民工技能培训的财政体系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09(5):43-45.

[5]王士君,高群,.城市相互作用关系的一种新模式——近域城市整合研究[J].地理科学,2001(6):558-563.

Study on the Supply and Demand Matching Degree of Skills Training of Migrant Workers and Its Connection with City Circle Layer

——The Case of 77 Districts(Counties) in Hubei Province

LIU Jin-song

(Colleg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Wuhan Hubei 430074, China)

第8篇:产后培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农民技能培训;农民经济收入;培训效益

对农民进行技能培训,是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为了全面掌握村域农民技能培训与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弄清农民技能培训与农民经济收入的关系,进一步挖掘农民技能培训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潜力,为今后农民技能培训投入提供指导性依据,我们对陕西省镇安县青铜关镇前湾村、大坪镇芋园村、结子乡栗湾村的300户农户2007、2008、2009年3年的技能培训与经济收入情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本次调查内容的基本特点:突出农民技能培训对农民经济收入的促进作用的实际性;突出农村产业结构与培训方式现状;突出调查活动的直接性和翔实性;突出农民技能培训和农民经济收入状况的普遍性,从普遍性中总结典型性和代表性。采用的基本方法:将全县208个村,按产业发展情况分为好、中、差三个类别,在每个类别里随机抽出一个村,作为样本村,共计3个村,每村随机抽取100户(不包括居民户和五保户)作为调查对象,每村派4名调查员进行逐户调查,填写调查表格和问卷,获取基础数据信息,之后将基础数据进行统一汇总。做到统一标准,统一方法,得出有说服力的指标体系。通过调查和研究,提炼了一些农民技能培训与农民经济收入之间的密切性关系数据,现总结如下:

一、农民技能培训对提高农民收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调查中发现,农村经济发展有三个决定性的因素:一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二是农业生产的资金投入,三是生产者掌握生产技能的熟练程度,其中最具有挖掘潜力的是生产技能。因此,农民技能培训对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们对3个样本村2007、2008、2009年3年的农民技能培训及经济收入状况按种植、养殖、加工、服务、劳务5个类别进行了全面调查,从中发现:(1)从业人员培训人数逐年增加。2007年3村参加各类培训共613人(其中系统培训258人,随机培训355人);2008年3村参加各类培训共668人(其中系统培训266人,随机培训402人),比2007年增长了10.89%;2009年3村参加各类培训共697人(其中系统培训312人,随机培训385人),比2008年增长了10.43%。(2)在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和生产投入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培训人数的增加和培训力度的加强,从业人员人均创造劳动价值逐年增加。2007年5872元,2008年6656元,比上年度增长11.33%,2009年7316元,比上年度增长10.99%。(3)系统培训的人均创值远远高于随机培训和未培训的人均创值。具体参数见表1:

二、农民技能培训整体推进更能显现培训效益

在调查的3个样本村中,前湾村是产业发展优秀村,以烤烟生产和劳务业为主。烤烟生产从业人员占到总劳动力的60%以上,烤烟种植面积占耕地面积53%以上。劳务业从业人数占到总劳力的30%以上,且多数在本地就业。该村的所有劳动力从2004年开始系统地接受了烤烟生产技术、建筑技术等专业培训,每个劳动力平均每年至少参加100小时的培训,成为镇安县农民技能培训整体推进的典范村。栗湾村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个板栗种植专业村,以随机培训为主,从业人员年平均接受20多小时的零星培训,农村服务业有所发展,但不完善,劳务业占从业人数比重大,多以外出务工为主。芋园村的生产基础条件优于前湾、栗湾两村,但该村以传统的粮食生产和劳务业为主,没有主导产业。全村60%以上的青壮年劳动力长年外出务工,其中多数全家外出,多数土地荒芜。全村农民技能培训开展较差,各类从业人员每年人均参加培训不到10小时。由于技术培训程度不同,3村农民经济收入明显不同。农民技能培训整村推进,开展系统性的专业化培训的效益突现出来。以2007-2009年3年间种植业、劳务业和人均收入为例,进行以下数据比较(见表2和表3):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农民技能培训时数及整体性、专业化程度与从业人员创造劳动价值和农民的人均收入成正比,特别是整村整体进行系统化培训是增加农民收入、振兴农村经济的有力保障。

三、抓住主导产业进行系统性、专业化培训是促进村域经济发展的最佳途径

农民技能培训的效益体现在农民经济收入提高的幅度上,体现在主导产业所占农民经济收入的比重上。近年来,随着“一村一品”的产业化发展,使一些“名品”发展成为村域经济的主导产业,这一过程也是村域农民技能培训不断深化的过程。前湾村的烟草种植和劳务业(建筑业)经过多年的探索,现已发展成为该村的主导产业,从业人数占该村总劳动力的73.4%,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72.77%(图1)。该村在培育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始终把技能培训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利用农闲时节对全村烟农和建筑劳务工人进行系统的理论培训,结合农时和工程需要对其进行实践操作培训,每年每人参训时间不低于100学时,并且多年长抓不懈,使全村的113户烟农和86名建筑农民工熟练掌握了生产技术,使这两个产业发展成该村的主导产业,凸显出了技能培训工作的作用和效益。

四、对农村服务业和劳务业进行系统化培训的收效高于其他行业

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成型,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加快,农村服务业(公共事务管理、运输、商务、餐饮、休闲娱乐)随之而生,一开始,政府就对他们进行了专业化、系统化的培训,并引导他们就业创业。调查的300农户中有27人从事农村服务行业,平均年收入分别为:2007年24996元,2008年33060元,2009年33259元,收益显著。农村劳务业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越是贫困山区、农业产业不发达的地区,劳务经济占的比例越大。在我们调查的300农户中,从事劳务业并参加系统培训,有组织输出的108人,他们的人均年收入分别是:2007年16941元,2008年17109元,2009年17357元。而从事种植业、养殖业且参加系统化培训的从业人员,人均年收入不到7000元。从以上数据看,对农村服务业和劳务业人员进行系统化、专业化、规范化的培训,并有组织地引导他们就业,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远远高于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也远远高于未参加培训或参加零星培训的从业人员。

总之,大力开展农民技能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保障性措施。只有根据当地实际,抓住主导产业,以村为单位,开展系统化、专业化、规范化培训,实现整体推进,才能保证最佳的培训效益。

第9篇:产后培训总结范文

我公司20xx年的培训工作根据市公司人力资源部指导,本着“利用内部资源、采取多种手段、注重实用技能、逐步提高素质”的原则,委派我公司内部培训师xx同志参加省公司统一组织的培训,取得全省排名第二的好成绩。同时积极响应市公司人才资源部下发的工作通知单,组织培训师和业务骨干,结合本单位经营工作重点和工作实际,详细制定了内训计划,分班次集中授课和现场交流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同时组织社区经理,客户经理及营业一线人员进行案例征集活动。上交营销服务案例。最后我公司制定了培训效果评估考核,发放课后培训试题答卷,员工培训调查表及培训考核登记表。

培训对象及培训内容

本次培训人员范围主要有:全体营业人员10人,全体社区经理(包括城区和农村片区)10人,农村统包人员5人(覆盖全局农村网点),商业务客户中心5人,大客户中心4人,共计培训78课时

主要培训内容严格按照市公司下发通知精神,同时结合杨凌实际情况组织如下:

(1)基础业务及流程(含宽带业务基础知识、最新资费、疑难解答),因我局宽带维护设立专门的数据维护,宽带安装知识不没有在本次培训组织范围内。共计培训课时。

(2)新业务培训:因我局市场部设立有固话产品经理、数据产品经理、和小灵通产品经理,针对不同的业务,组织产品经理及内训师共同进行培训,主要对固网彩铃、商务彩铃、一呼双响、农家乐等增值业务、近期我局新的营销政策等进行培训,培训方式采取集中统一培训。

(3)营业厅服务营销技能培训,结合省公司统一组织培训,主要有服务礼仪,优质服务意识,服务沟通技巧,营业投诉处理技巧、主动营销以及积极的心态与团队建设内容。培训方式结合现场培训、在互动中进行学习。同时课后采用现场评估方式加强学习效果。

(4)农客经理营销与服务技巧培训:主要有农客经理心态调整,收集信息方法,客户拜访前的准备工作,客户投诉处理7部步法,如何进行有效的促销及如何预防在销售中遇到的风险。

(5)实际营销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及解决方案培训:零次户营销、拆机挽留政策。

(6)crm系统业务培训:前台综合受理、号线系统,工单处理系统等。

培训小组成员及人员分工

培训工作我局领导非常重视,特成立主讲人员小组:内训师-晏继东、数据产品经理-陈育龙、业务支撑-张彩梅、小灵通产品经理-樊鑫、营业员培训-辛元。各培训人员结合各自业务特色进行弧形互动培训,培训小组分为3组:营业组、社区经理及商业客户组。活动过程总结

进度

本年度培训与计划进度相比,因为业务营销工作的影响。总体进度与实际进度有一定的差距。我分公司在以后工作处要进一步加强执行力。

工作量

我局今年由于新业务,新政策较多:春蕾行动、存赠优惠、百宝盒、话务量签约,我的e家等业务更新很快,培训为不影响公司的正常经营和生产,把所有的培训都安排在晚上及周六和周日进行,培训主讲人员加班加点坚持进行,各社区经理特别是农客经理因家里县城较远,克服困难积极参加培训,工作量较大。

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培训工作结合公司实际,采用了一些新的培训方法,如分组讨论、互动分享培训心得过程中,在培训过程中出现以下问题: (1)课堂学习气氛不够活跃,有些学员回答问题和分组讨论发言时紧张不知说什么。

(2)理论学习与实际营销过程所做的结合不好,如培训师花2个课时详细说明如何促销搞活动的相关知识,但是实际在村子中组织在农家乐营销中,农客经理好多因素没有顾及到,首先计划营销的当天下小雨,活动场地和活动场所也没有提前布置好等等问题,因此本次培训后,应注重培训理念和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3)有个别员工对培训工作不重视,不参加培训、迟到早退的现象时有发生。

(4)培训工作后评估和跟踪不到位。

培训效果评估

通一系列培训,全面提升了一线人员营销服务技能,加强了用户服务的理念,加强了企业文化,主要表现有:

(1)、通过营业人员营业厅服务营销技能培训,营业人员的精神面貌有很大的提高,以前有个别人员没有化淡妆,通过服务礼念的培训,使营业员认识到如果没有化妆就是对客户的不尊重,同时通过营业服务礼仪培训,营业人员在站姿、坐姿、接用户票据等小思节上注意问题。

另外在营业厅接待用户投诉处理方法上,通过培训也有很大改观,采用用户投诉处理七步法,把大部分用户的对电信服务及其它资费的不理解消灭在萌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