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运输企业自评报告范文

运输企业自评报告精选(九篇)

运输企业自评报告

第1篇:运输企业自评报告范文

各股、室、站、所、中心:

为全面推进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根据市局长交安监[2014]25号文件要求,结合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组织领导

为确实有序、高效推进我县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我局决定,成立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工作领导组(以下简称考评工作领导组),负责全县范围内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推进协调工作。

二、实施范围

经行政许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直接从事道路水路运输(含客货运输企业、客货运站场)、城市客运(含公交、出租汽车企业)、交通运输建设施工、机动车维修、驾校等企业。

(一)集团公司如不直接从事生产经营的,可不申请考评;如果主动申请,也可以进行考评。如果集团公司直接从事生产经营的,应申请考评。对于集团公司下属的分公司、子公司以母公司名义直接从事生产经营的,应对分公司、子公司单独进行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集团公司下属多个分公司、子公司90%以上评为二级(三级)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的,经集团公司申请,经省级交通运输主管机关同意后,可直接评定为二级(三级)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

(二)对于包含多类经营项目及“一套班子多个牌子”的企业,考评均实行分类考评,分类定级。

(三)对于公路客运站、渡口码头客运站等客运类站所,应按照“一站一考评”的原则进行考评。

(四)对于从事多种货种运输经营的企业,可按照达标标准最高要求进行考评。

(五)对于县乡公路施工的建设项目部,原则上工期超过一年的项目部均要实施考评。

三、管理分工

全县交通运输行业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组织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工作。

(一)局安全监管股负责全县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工作的组织、协调、推进;

(二)运管所负责全县客、货、维、驾及水上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组织企业做好自评及考评申报工作;

(三)客运办负责组织出租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组织企业做好自评及考评申报工作;

(四)质监站负责在我县满一年以上,县乡公路施工项目部的标准化企业创建工作,组织企业做好自评及考评申报工作。

四、工作步骤

(一)宣传准备

各单位要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开展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宣传贯彻活动,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及时广泛宣传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活动的重要意义,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学习培训,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达标要求

按照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全面推进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2014年6月30日前将完成道路旅客运输、汽车客运站、城市公共汽车客运、渡口、出租汽车营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类企业的达标考核工作;适时启动交通运输建筑施工、道路普通货运、道路货物运输场站、机动车维修类企业的达标考核工作,12月31日前完成企业总量的50%。

(三)方法步骤

1、开展企业自评。

各管理部门发动企业积极开展自评工作,各企业成立自评工作组,对照《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考评指标》进行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逐项给出自评分值,并针对每一项评分值写出详细的自评报告。

2、考评启动,接受企业申请考评。

省交通运输厅对我市交通运输企业考评机构和考评员认定后,市局将及时启动考评工作,在考评有效期内,局考评机构在企业申报的基础上,按照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发证实施方法》及省厅要求,做好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工作。

各交通运输企业对照《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化达标考评指标》完成自评,形成自评报告,经考评组审核,按流程通过交通运输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系统(219.141.223.141/esp/)向评审主管机关(三级向市交通运输局,二级向省交通运输厅、一级向交通运输部)提出考评申请。评审主管机关制定相应的考评机构实施考 评。

3、加强监管、形成交流,协调解决企业安全标准化工作。

安全监管股要加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工作的监督、检查和指导,通过经验交流、现场观摩、督导检查等形式,及时掌握考评进展情况,认真研究解决考评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指导和督促企业确保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工作目标的顺利实现。

4、组织复评、严格考核,确保企业安全标准化全面达标。

考评机构完成考评后,对不达标企业要及时就考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企业提出整改建议,企业对考评机构提出的整改意见,能按要求整改到位的经考评机构核实后,可视为达到考评要求。企业对考评结果存有异议的,可向评审主管机关提出复核申请,由主管机构及时组织复核。

县交通运输局将把这次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工作列入日常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纳入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考核和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要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结果作为企业绩效考核、信用评级、示范创建、评先创优等活动的重要参考依据。要切实加强对未达标企业的安全监管,对在规定时限内未完成安全生产达标定级的交通运输企业,由行政许可单位责令其停产整顿,对规定时间内经整改仍不具备最低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的企业,要依法予以吊销许可,以确保完成重点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工作的目标顺利实现。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考评充分体现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科学理念,是新形势下安全生产工作方式的创新和发展,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必须完成的重点工作。各单位要认真按照市局的部署和要求,充分认识到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机构、人员、资金等方面保障,确保年度工作目标完成,逾期未完成的,将约谈,通报相关单位,并将未按期达标的企业纳入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监管名单和“打非治违”对象。

(二)明确目标,完善方案。相关单位要依据本《通知》明确的工作目标、要求,结合实际和行业特点,完善本单位、本部门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工作目标、措施和步骤,排出重点工作,列入工作节点,建立倒排时间表,广泛发动、精心组织、积极推进,务求在规定时间内高效地完成达标考评工作。

(三)规范程序,强化服务。考评机构和考评员在开展考评工作中,要熟悉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方法和要求,认真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考评工作。要加强监督管理、规范考评程序、严格考评标准、严肃考评纪律,认真做好申请材料受理、评审结论审核、评审工作质量检查考核等相关工作,着力提高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工作质量。

考评机构的考评工作不得以盈利为目的。考评机构要根据申请企业的规模、安全生产水平等情况,科学合理考评组人员组成、考评行程安排,尽量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秩序的干扰,在保证考评效果的同时,尽量节约考评成本。严禁考评员私下收费。

(四)突出重点,加强监管。局安全监管股要加强监督检查,坚持与时俱进,突出工作重点、解决突出问题,切实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水平。一要将安全生产达标与行政许可、目标责任制考核、日常安全监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把没有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没有严格按照标准化体系运行的企业作为安全监管重点,加大执法检查频次,强化执法检查力度,努力提高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工作的自觉性,确保考评工作规范、有序开展。二要完善考核制度,落实工作责任,以行政手段推进考评工作;建立有效激励机制,激发企业自觉性,以经济手段促进考评工作。三要建立考评工作信息化管理平台,加强对工作进展的实时管理,及时掌握动态信息,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第2篇:运输企业自评报告范文

1.开展交通行业安全生产状况评估工作缺乏法律的强有力的支撑。部分交通行业管理部门的管理人员认为,《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矿山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应当分别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评价”,没有明确要求交通行业企业进行安全评估;国家安全生产监督局下发的《关于开展交通、建筑、民爆等行业企业安全生产状况评估工作的通知》中引用的《安全生产法》第三十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使用的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以及危险物品的容器、运输工具,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专业生产单位生产,并经取得专业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检测、检验合格,取得安全使用证或者安全标志,方可投入使用。检测、检验机构对检测、检验结果负责。”和第三十三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有关的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理由不充分。第三十条规定了特种设备、危险物物品的容器、运输工具等的生产和使用、检验、检测取得安全使用证或者安全标志,第三十三条强调的是对重大危险源的评估,一些水运企业认为自己只有几条运输普通货物的船在内河运输也构不成重大危险源,同时近几年来国务院颁布的《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道路运输条例》等也都没有规定明确要求交通行业企业进行安全评估。要求交通行业的所有道路运输企业和水上交通运输企业都要进行安全评估,法律依据不足。

2.强制要求交通行业企业开展安全生产状况评估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有关规定。为贯彻落实国家局的通知精神,一些地方明文规定将运输企业安全评估结论列为办理营运资质和年检的依据之一,对于不参加评估或评估结论为“未能符合安全要求”的企业,应视为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对待。这在实际上已将安全评估作为办理营运资质和年检的前置条件,不符合《行政许可法》有关行政许可设立的规定。一些地方的行业管理部门也担心强制推行交通运输企业的安全评估会诱发不安定因素,将自己推上被告席。

3.评估质量令人担忧。一是现有的评估机构过去几乎都是从事化工行业安全评估工作的,目前缺少有交通运输生产和管理经验的评估人员。二是现有安全评估机构数量少,力量不足,而需要评估的企业数量较多。三是评估报告被退回重新进行评估的少,有的企业评估后时间不长就发生重大事故,没有哪个中介机构因此而受处罚或追究责任的。

4.交通行业运输企业对安全评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一些企业出于既得利益的考虑,舍不得资金投入,已进行过国家海事部门安全管理体系论证的企业认为,安全评估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不及安全管理体系论证严格。

要改变交通企业安全评估工作进展缓慢的状况,推进安全评估工作,笔者认为应当采取以下几条措施:

1.强化宣传,提高对安全评估工作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各级各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开展交通企业安全评估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宣传,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提高交通运输企业、行业管理部门及有关各方对开展这项工作的认识,使交通企业认识到开展安全评估工作是企业的内在要求,使行业管理部门认识到办理营运资质和年检过程中进行评估情况的把关是行业管理部门应尽的安全责任。

2.突出重点,分类推进。在没有法规明确交通行业运输企业必须进行安全评估之前,为减轻安全评估工作的阻力,宜按照难易程度和交通运输企业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的大小区别对待。不搞“一刀切”。对危险性较大的道路和水上客运企业、道路和水上危险物品运输企业的安全评估宜先行一步。对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相对较小道路货运和水上货运企业,宜与其他安全体系论证一样,采取鼓励和引导的方针政策。条件成熟再全面推开,对已通过国家海事部门安全体系论证的航运企业建议暂可根据企业的需要决定搞不搞企业安全评估,以维护海事部门水上交通安全监管的权威。

第3篇:运输企业自评报告范文

为了加强本市租赁车额度招标投标管理,根据国家有关法律和《**市出租汽车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市租赁车额度招标投标活动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管理部门及其职责)

**市城市交通管理局(以下简称市交通局)是本市租赁车额度招标投标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其所属的**市城市交通运输管理处(以下简称市运输管理处)依照本规定负责具体的招投标工作。

第四条(招标的方式)

对于本市汽车租赁行业外的企业需要进入汽车租赁市场的,由市交通局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以招标公告的方式邀请汽车租赁行业外的不特定企业参加投标,中标企业可以获得汽车租赁企业的经营资格及租赁车额度。市交通局应当根据《**市出租汽车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及实际市场状况,确定相关招标条件。

本市汽车租赁行业增加运力的,市运输管理处以投标邀请书的方式邀请汽车租赁行业内的企业参加投标,中标企业获得相应的租赁车额度。

第五条(招标程序)

租赁车额度招标应当符合下列程序:

(一)市运输管理处编制招标文件报市交通局批准后,发出招标公告或者投标邀请书;

(二)潜在投标者填报投标申请表,市运输管理处对潜在投标者进行资格审查;

(三)市运输管理处组织潜在投标者解释招标项目,解答招标文件中的疑点问题;

(四)经资格审查通过的投标者密封报送投标文件;

(五)投标截止的同时由市运输管理处主持开标,并通知投标者到场;

(六)组织有关方面专家组进行评标;

(七)市交通局和市运输管理处根据专家评标的情况确定中标者,由市运输管理处发出中标通知书。

第六条(招标文件内容)

招标文件内容应当包括租赁车招标额度、招标规模、标段设置、上牌期限等。

市运输管理处可以依据企业规模实力设置不同招标规模和标段。招标规模、标段设置、上牌期限等应当符合市场需求及企业的实际需要,防止出现企业囤积额度的现象。

第七条(评标标准)

邀请招标的评标标准可以包括企业经营状况、额度使用、生产设施、企业管理、守法经营、企业诚信和社会贡献等方面。

邀请招标中不同标段的评标标准应当依据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做到有所区别,分类评标。

公开招标的评标标准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包括投标人资信情况、经营能力等方面。

第八条(投标者的资格审查)

潜在投标者应当在投标邀请书规定的时间内,报送投标申请书,同时提供以下资料:

(一)投标者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姓名和开户银行帐号;

(二)营业执照副本,已取得经营许可的还应当提交经营许可证书复印件;

(三)投标者企业管理、守法经营、企业诚信、社会贡献等情况说明;

(四)租赁车额度上牌率、租赁车带车牌转让情况、资信证明;

(五)招标书要求的其他材料。

公开招标的,需要提供的资料由招标公告另行规定。

市运输管理处在申请投标截止期后5天完成对潜在投标者的资格审查并及时书面告知潜在投标者。

第九条(投标文件和要求)

经资格审查通过的投标者报送的投标文件应当根据招标文件的内容、要求拟定,做到格式规范、简洁明了。

投标文件应当加盖潜在投标者和法定代表人印鉴。

第十条(投标文件的无效条件)

投标文件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得参加投标:

(一)投标文件未密封的;

(二)未加盖潜在投标者和法定代表人印鉴的;

(三)未按照招标文件的内容、要求拟定的;

(四)提交日期超过规定的截止时间的;

(五)其他招标文件中规定的无效条件。

第十一条(开标)

开标应当邀请所有投标者参加,在投标者或者其推选的代表检查投标文件的密封情况后,由工作人员当众拆封、宣读。

第十二条(评标委员会)

评标委员会由市交通局和市运输管理处邀请有关方面的专家5人以上组成,并由1人担任组长。专家小组成员构成应当尽可能地来自行业协会等不同方面,其中政府代表应当占一定的比例,但与投标者有利害关系的人员应当回避。

评标专家应当根据评标标准对投标者进行公正客观的打分,其中企业诚信、社会贡献方面的分值应当留出一定的比例由政府代表进行打分说明后,再经全体专家评议通过。

评标委员会下设工作小组,负责评审工作的具体事宜,评审工作设若干名监督员,监督员负责监理评审过程。

第十三条(评标)

开标后即由评标委员会评标,具体打分方式根据评标标准确定。

第十四条(决标)

市交通局和市运输管理处根据评标委员会提出的评标报告和推荐的中标候选人确定中标者,由市运输管理处向中标者发中标通知书。

第十五条(保证制度)

招标人可以要求投标者提供一定的投标保证措施,保证措施按下列规定处理:

(一)潜在投标者未中标的,保证措施也相应不产生效力;

(二)潜在投标者中标的,投标保证措施转为履约保证措施;

(三)中标者在规定期限内未履行投标书中的承诺,按履约保证措施处理。

第十六条(其他行为的处理)

未经许可部门同意,汽车租赁企业不得通过带车牌转让等方式擅自转让租赁车额度。经主管部门查实的,五年内取消其投标资格,并按相关规定处理。

第4篇:运输企业自评报告范文

关键词:供电企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

供电企业作为公用事业企业,肩负着建设和运营绿色电网的社会责任,而环境问题已成为电网快速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供电企业如何在新形势下切实履行环保管理责任,确保电网建设项目依法建设、依法运行已成为目前各供电企业环保管理的重点。

1供电企业建设项目的环保管理内容

供电企业的环保工作涉及电网建设、生产运行、宣传培训、政策研究、科研和新技术推广等多个领域,各项工作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作为电网企业最重要的电网建设,其环保管理具有独特的特点和规律。

1.1供电企业建设项目的类型

供电企业的建设项目内容较多,主要有电网基建、改造、大修、小型基建、营销、信息化等建设项目,其中电网基建项目,尤其是大中型(110kV及以上)电网建设项目必须执行国家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严格遵守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制度和环保验收制度。

1.2管理内容

供电企业建设项目的环保管理主要包括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验收两项管理。其中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批复为项目核准必备要件,是项目开工建设的前提,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验收是项目试运行后正式投入生产运行的。

1.2.1电网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委托具有相应评价资质证书、熟悉电力工程的单位承担,并依据有关规定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完成后,组织进行内审,包括工程建设内容及规模、环境敏感目标、所用标准的合理性、环保措施的技术可行性等。内审合格后报上级公司环保主管部门,同意后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在组织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进行技术评审后,督促环境影响评价单位进行修改,并及时上报,确保在项目核准前取得环评批复。建设项目的设计、施工应严格按照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有关批复要求进行,确保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建设项目在设计或施工阶段,需要变更工程性质、规模、地点、环境保护措施等时,相关部门需行文告知环保主管部门,取得同意后方可变更。

1.2.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验收

建设项目竣工后,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要求,提交试运行申请并委托经其认可的有相应资质的环境监测站或环评机构进行验收。组织对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调查)报告(表)进行内审后,报上级公司环保主管部门,经确认具备验收条件后,向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电网建设项目所需的环境影响评价、竣工环境保护监测与验收等费用,应按国家或公司有关规定、文件等足额列入工程概算,不得以任何理由取消或挪用。

2供电企业环保管理面临的新形势

2.1环保监管逐渐趋严

新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进一步规定了公开环保法律法规及管理程序、环评及验收报告全本信息、受理情况及审批意见、环评资质等四个方面;部分项目环评、验收审批权限再次下放,目前有的省份220千伏和110千伏电网建设项目环评、验收审批已下放到市、县级环保部门,新的审批流程、工作要求、执行标准等方面有可能出现较大差异;《关于切实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加强建设项目环评、“三同时”和验收监管,落实事中事后监管各项措施;督促发生重大变动未办理重新报批手续、环保措施滞后主体工程建设进度、施工期环保措施未落实、防护距离内居民搬迁和区域替代等进展缓慢、未按要求开展环境监理、久拖不验的建设项目及时整改,对存在重大环境违法行为的建设项目要及时调查取证或处罚。

2.2环境制约因素不断增多

供电企业在促进安全发展、清洁发展、环保发展、友好发展方面任务艰巨。但同时,国家和地方各类“禁止开发”的环境敏感区逐年增多。各类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等各类环境敏感区数量和面积不断扩大,使变电站站址和输电线路路径选择更为困难,电网发展空间进一步受限。

2.3公众关注度增高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和环境敏感期,公众维权意识和参与社会管理的热情空前高涨。以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为由、交织了各种利益诉求的纠纷呈多发趋势。2013年,环保部共受理涉及输变电的环保投诉25件,其中不仅包括电磁影响、噪声超标等常见纠纷,还增加了要求环保部撤销项目环评批复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给电网建设项目环保审批带来较大影响。

3应对措施及建议

供电企业作为关系国家能源安全与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骨干企业,应当牢固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原则,处理好电网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主动适应新环保法及环境保护相关标准,进一步加大环保管理和技术改造力度,尽快转变传统环保思维,梳理环保成本概念,努力减轻电网建设运营对环境的影响,走出一条电网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共赢的道路。

作者:王冬冬 刘吉刚 李晓峰 单位:1、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阜阳供电公司 2、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阜新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1]刘祥茂.输变电工程的环保问题探讨[J].广东科技,2013,11(22):69-70.

[2]李雪亮,朱庚富、李晓琴.输变电工程建设的环保要求及其变化趋势分析[J].电力环境保护,2008,24(6):141.

第5篇:运输企业自评报告范文

神,按照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推进会议统一部署,结合

我市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以深化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为立足点,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为主线,以创新安全监管体制机制为着力点,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为依据,积极开展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活动,全面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夯实安全生产基础,提高企业防范事故能力,提升安全生产监管水平,为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稳定的安全生产环境。

二、工作原则

坚持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在政府统一领导下,有关行业主管部门、监管部门分工负责,合力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

坚持政府推动、企业为主、中介服务的原则,立足企业自主创建为主,加强政府推动和政策引导,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的技术支撑服务作用,强化行业自律,共同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

坚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科学制定工作计划,合理确定阶段目标,周密组织实施,重在抓好落实。

坚持管理创新、分类指导的原则,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激发企业自觉性和积极性,有效解决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中的问题和难点。

三、工作目标

(一)全面实现安全达标。2012年,全市工贸行业30%的规模以上企业达到三级以上安全标准;2013年底前,全市工贸行业规模以上的企业全部达到三级以上安全标准,其他企业全部达到通用安全生产标准。

2013年底前,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在民用爆破、军工、旅游、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电力生产、燃气、供电、供水等领域全面开展。

(二)构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实现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常态化和制度化,企业自我约束、自我完善、持续改进的管理机制基本形成,进而达到“零隐患”管理目标。

(三)各类事故明显下降。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得到遏制,各类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得到有效控制。

四、工作分工

按照“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各级政府安委会及其有关成员单位负责指导、督促和检查职责范围内的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确保完成目标任务。

(一)各级政府安委会负责指导、督促、考核有关成员单位和下级政府安委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活动。

(二)各级政府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负责指导、督促、检查职责范围内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帮助做好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自评工作。

1.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负责综合督促、检查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等工贸行业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指导做好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自评工作。

2.各级交通运输部门负责指导、督促、检查道路运输企业、客货运输站(场)、渡口、码头、车辆维修等行业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帮助做好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自评工作。

负责结合实施道路运输动态监管监控,推进道路运输企业隐患排查治理自查自报系统建设。

3.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负责指导、督促、检查建筑施工等行业企业以及燃气、供水、供热等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帮助做好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自评工作。

负责结合实施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监控,推进建筑施工企业隐患排查治理自查自报系统建设。

4.各级经信部门、人防办负责指导、督促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流通、民爆、军工等行业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帮助做好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自评工作。

负责协同推进相关行业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建设。

5.各级商务部门负责指导、督促、检查商贸系统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帮助做好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自评工作。

6.各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负责指导、督促、检查市属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帮助做好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自评工作。

7.各级旅游主管部门负责指导、督促、检查旅游企业及涉旅宾馆、饭店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帮助做好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自评工作。

8.各级司法部门负责指导、督促、检查本系统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帮助做好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自评工作。

9.各级共青团组织、工会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协助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推动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岗位达标工作。

10.财政、发展改革、保监等部门单位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提供支持。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市安全监管局负责指导协调全市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的组织落实,牵头建立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推进联席会议制度,定期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协调解决标准化建设制度、进度、难度

方面的问题。各县区、各有关部门加强组织领导,安排专人负责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各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明确负责该项工作的具体责任人,有计划、有步骤推进本企业标准化建设。中央、省在宿企业主要负责人要积极履行责任,主动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并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带动关联企业和配套企业实现共同达标。

(二)严格落实责任

各县区、各相关部门要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制度,切实加强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组织领导,做到思想到位、认识到位、职责履行到位、工作落实到位。完善标准化建设考核机制,凡组织不力、协调不力,未完成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任务的,实行“一票否决”。

(三)强化监督检查

市政府安委会办公室组织专门班子,定期不定期检查指导,每季度通报一次工作进度,激励先进,鞭策落后,促进创建工作有序进行。市直各有关部门要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纳入“网格化”监管和日常执法检查之中,与隐患排查、专项整治结合起来,根据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和创建标准化进程,科学确定检查和指导频次,做到在检查中服务,在服务中督促,全力加快创建进程。

(四)严格考评考核。将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列入年度安全生产控制考核指标的内容之一,将考评考核结果作为政府工作目标管理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把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列入对有关地区、部门和个人安全生产工作的表彰和奖励必备条件,同时对安全标准化工作任务没完成年初计划的地区和部门予以通报批评。

六、工作方法和步骤

(一)第一阶段:学习准备宣传阶段(1-5月份)

企业要根据有关文件精神,积极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活动,把创建安全标准化企业摆上重要工作日程,周密安排部署,依照相应考评办法和考核标准的要求,制定工作方案,并与评审机构签订协议,5月底将方案上报当地安监部门。必要时请咨询服务机构提前介入咨询,为企业创建标准化提供技术服务。安监部门要对所监管的企业加强指导,邀请相关行业的专家对企业相关人员进行创建培训,督促企业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活动,协调解决标准化创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促进企业达标升级活动的正常开展。

(二)第二阶段:企业自评阶段(6-7月份)

冶金工贸等企业都要成立自评小组,按照相应的考评办法和考评标准,开展自评,确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查找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认真整改;自评达到标准化等级后,形成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报告,将自评报告(一式三份)上报到市安监局。

(三)第三阶段:申请评审阶段(8-12月份)

1.企业向组织部门(安监局)提出申请。申请材料包括:①单位简介②厂区平面示意图③安全生产规章制度④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清单⑤安全生产条件及安全管理现状诊断报告⑥隐患排查整改情况说明⑦成立自评工作组和任命自评员的文件⑧评审申请书⑨自评报告

第6篇:运输企业自评报告范文

[关键词] 企业孵化器 评估 NET SWOT

一、引言

中小科技企业孵化器是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家为宗旨的科技产业化服务机构。企业孵化器对入孵企业要有严格的选择机制,这是保证孵化质量的重要条件,也是保证资源有效使用的重要前提。因此,建立以.NET为基础的基于web的中小型初创企业评估系统可以有效的帮助企业孵化器选择具有成长潜力的企业进入孵化器,规范企业孵化器的经济行为,同时可以为企业自身评估和投资机构确定投资策略提供一定的支持。

二、系统总体设计

1.系统针对的用户

系统针对三类用户:

(1)企业孵化器。企业孵化器强调创新,同时关注企业的生存与盈利前景;评估系统为其提供以下信息:企业的特色、企业的创新点、企业的盈利前景、企业最欠缺的方面、企业团队情况。

(2)被评估企业自身。企业自身强调生存与发展,关注弱势与优势及资源的优化与整合;评估系统为其提供以下信息:企业自身的核心优势、企业自身的致命弱点、当前潜在的市场机会、企业当前面临的最大威胁。

(3)投资机构。投资机构关注重心在企业的增长潜力,资源的优化与整合。评估系统为其提供以下信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当前和未来的市场竞争情况、有助于资金退出的企业核心价值、企业团队是否能满足初创期和成长期发展的需要等信息。

2.设计思想

评估系统根据企业提供的信息和系统自带的来自于第三方的信息,对企业进行评估。将国际上流行的用于“战略规划”的SWOT分析方法与传统的企业历史数据分析相结合,重点在于发现与识别企业的优势与弱势,并建议一系列能够快速地将蕴藏在企业现有优势中的价值体现出来的行动。

对于初创企业来说,历史数据往往非常有限,并且不能反映企业的发展趋势。在本系统中,反映历史和当前状况的数据主要用于验证企业提供的主观性信息,协助用户提高数据的质量。

系统通过问答和填写表格的方式由使用者输入被评估企业的信息和相关市场等外部环境的信息,系统对信息进行初步的验证,在确认其充分性、一致性和可靠性后,使用内置的、基于SWOT理论的评估模型与算法,对企业在12方面进行评估。

反映企业内部状况的A类六项指标为:技术与产品壁垒、品牌与口碑、运营成本、关键资源的利用、销售渠道和团队质量。

反映企业外部环境的B类六项指标为:市场需求变化、新技术与产品、法律法规、全球化、竞争对手、其他壁垒。

根据用户的选择,系统可提供三种形式的评估报告:

(1)简要评估报告:简单扼要地概述企业在12方面的状况;

(2)完整报告:详细地给出12方面中的进一步细节评估、所做的假定和对输入数据质量的判断;

(3)改进建议:在评估报告的基础上,进一步给出未来6个月和1年中的5项主要改进措施建议。

3.系统功能设计

评估系统由以下主要模块构成:

(1)用户管理。评估系统需要支持三类用户:普通用户、高级用户和管理员。针对不同用户类型,系统实现三级权限管理。

(2)企业信息管理子系统。提供对各类用户在系统上的数据和评估报告的版本管理:用户可保持多套企业信息数据,便于其运用各种不同的假设;可根据不同企业信息数据的版本生成不同版本的评估报告;系统支持企业信息数据在特定格式下的导入和导出。

(3)信息导入导出子系统。提供以固定格式批量导入、导出并备份信息的功能。

(4)在线信息输入子系统。用户可以在线输入一整套数据;信息输入分在线问答和表格填写两种方式,企业的基本信息采用表格填写方式,企业的高级信息采用问答方式在对话流程中输入。其中基本信息分三个页面输入,信息各栏为具体内容或数字,内容包括企业历史、企业目前人员和企业财务状况;而高级信息分12部分,如上所述,内部因素六部分,外部因素六部分。

(5)信息检验子系统。在评估开始前,需要先做信息检验。信息检验分三部分:充分性检验、一致性检验和可靠性检验。

(6)诊断子系统。诊断子系统分为优势分析子系统、弱势分析子系统、机会分析子系统和威胁分析子系统,在输入数据的基础上对企业进行评估,总结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优势,充分发挥优势的行动建议。

(7)报告子系统。评估系统提供三种报告模版,此外,用户也可以自己定义模版。每个模版是一个WORD文档,其中多数文字章节已经写好,只需要把评估结果插入,以形成完整的评估报告。

三、关键技术

中小型初创企业评估系统采用了基于.NET的B/S模式三层架构形式。其中Microsoft?NET是Microsoft以服务的方式递交软件的一种策略。NET战略将互联网本身作为构建新一代操作系统的基础,并对互联网和操作系统的设计思想进行合理延伸,使开发人员能够创建出与设备无关的应用程序,以便轻松实现互联网连接。

NET包括一个相当广泛的产品家族,它们构建于XML和互联网产业标准之上,为用户提供Web服务的开发、管理、应用和体验。组成NET战略的5个方面包括:NET开发平台NET服务器,NET基础服务,NET终端设备,NET用户体验。其中,NET开发平台是一组用于建立Web服务应用程序和Windows桌面应用程序的软件组件,包括NET Framework(框架)、NET开发者工具和。

框架(NET Framework)

NET框架是在Microsoft NET平台上进行开发的基础,是创建、部署和运行Web服务及其他应用程序的一个环境。它包括三个主要部分:公共语言运行时、框架类和。

在NET框架下可以使用任何编程语言,使不同语言开发的程序结合得更紧密,并使现有的开发技巧得以继续使用;同时使用了高度模块化的设计,使得开发人员可以将精力更多地集中到处理商务逻辑方面,减少了编写代码量。以为例,许多常用的功能,如购物车,都已被封装成为通用的控件;

NET框架引入了新的技术使程序运行得更可靠,比如以.NET Framework来管理内存、线程及进程,确保内存泄漏将不再发生,提高了应用程序的可靠性。并通过引入了高级的编译技术和缓存特性,使性能更加优化。

2.ASP.省略不仅仅是Active Server Page(ASP)的简单升级版本,它是建立在.NET Framework类的基础之上,并提供了由控件和基础部分组成的“Web程序模板”,大大简化了Web程序和XML Web服务的开发。程序员直接面对的是一组控件,而这些控件由一些诸如文本框、下拉选单等通用的HTML用户界面构件封装而成。实际上这些控件运行于Web服务器上,并简单地以HTML的形式将用户界面发送到浏览器。

的名称起源于ADO(ActiveX Data Objects),这是一个广泛的类组,用于在以往的Microsoft技术中访问数据。它提供了平台互用性和可伸缩的数据访问。是一组用于和数据源进行交互的面向对象类库,允许和不同类型的数据源以及数据库进行交互。

四、结束语

中小型初创企业评估系统通过将SWOT分析方法作为核心引擎,重点发现与识别企业的优势与弱势,核心竞争力与发展前景,为企业孵化器合理选择入孵企业,投资企业确定投资策略,以及企业自身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了决策依据。

参考文献:

[1]宋清:企业孵化器利益主体协调机制与效率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06

[2]綦 建 于书举:在.NET 下多层架构企业管理系统的开发[J].计算机与信息技术,2006年06期

[3]马文思:试析我国风险投资与孵化器的融合模式[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7年09期

第7篇:运输企业自评报告范文

一、整顿驾驶员队伍

(一)加强对机动车驾驶培训的监管

1、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与市道路运输管理处要联合制定机动车驾校考试合格率和驾龄3年以内(含3年,下同)驾驶员的交通违法、肇事情况通报制度,定期通报或交换信息。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每半年向市道路运输管理处提供一次驾校考试合格率和驾龄在3年以内的驾驶员的交通违法、肇事情况等材料。市道路运输管理处每半年要向社会公布一次驾校培训质量排行榜,并对半年考试总合格率低于60%的驾校和连续两次排序最后一名的驾校进行整顿。

2、市农业局要制定拖拉机驾校考试合格率的通报制度,会同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制定拖拉机驾驶员的交通违法、处罚或记分处理、肇事情况通报制度。每半年向社会公布一次驾驶培训质量排行榜,并对考试合格率低于60%的拖拉机驾校进行整顿。

3、市交通局、农业局农机管理部门对驾校培训情况要组织开展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对存在降低培训标准、教学质量低、只收费不培训等问题的驾校进行整顿;对问题严重的,取消培训资格和教练员准教资格。改进驾驶员培训工作,增加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和实际道路驾驶培训内容,推广学时制和驾驶培训计算机管理系统。严禁随意随地进行驾驶训练,实际道路驾驶训练须在公安交巡警部门指定的时间、路线进行,其他项目的训练须在驾校自有训练场地内进行。

(二)严把机动车驾驶员考试关和发证关

1、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市农业局农机管理部门要认真执行考试员等级管理、考试员考试权限等规定,加强考试监管,规范考试员考试行为,对违反规定或降低考试标准的,应组织整顿,对问题严重的要取消其考试员资格。

2、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要严格按照公安部第71号令规定的车型进行考试,对报考大(中)型客车、大型货车驾驶证要增加实际路考内容。要进一步完善计算机考试系统,计算机考试系统及设施应当进行标定,未达标的不能作为考试合格依据。

3、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每半年将驾龄3年内发生交通死亡事故且负有主要责任的驾驶员名单进行汇总通报。市道路运输管理处、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市农业局农机部门要组织进行事故责任倒查与整顿。

4、3年以内驾龄驾驶员发生道路交通死亡事故的,对驾校培训和驾管所的考试、发证情况进行责任倒查,并依法依规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一年内事故率超过 10%的,交通、农机部门对驾校进行整顿,驾管所不得评为二等以上;事故率超过20%的,对驾校停业整顿,驾管所评为等外。

(三)发挥保险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1、在全国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规定颁布实施后,相关职能部门要认真组织贯彻实施,同时加大对客运车辆乘客人身伤害商业保险额度。

2、保险、交通运管部门要建立客运经营者、危险品运输经营者承运人责任险投保制度,并组织实施。对拒不投保的,由原许可机关吊销其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

二、整顿路面行车秩序

(一)公安、交通等部门重点治理超速、客车超员违法行为

1、各级交通、公路、公安部门要组织专门人员成立普查组,对一、二级国省道、县道等干线公路的标志、标线设置空缺和合理情况进行普查,并将普查情况报告当地政府,年内要完善324、104、316国道及省道的限速标志、路口让行标志、标线和减速设施的建设。公安、建设部门要组织专业人员成立普查组,对城市中心建成区道路的指路、限速、让行及事故多发点段标志进行普查,并将普查情况报告市政府,制定完善规划,年内要完成主、次干道标志、标线的规范设置。

2、各级公安机关要落实每辆交通巡逻车装备一台使用功能完备的测速仪。市公安局要规划指导各级公安机关在国省道、县道干线公路及其市际交界处安装使用自动监测超速的公路电子监控设施。县(市)公安机关要将县(市)际道路电子卡口监控设施建设列入规划。

3、公安、交通、农机部门要组织开展机动车超速、超载违法行为的专项整治。公安、农机部门要加大对上路行驶的无牌无证拖拉机的查处力度,认真落实机动车驾驶员交通违法行为记分的传递制度,加强对机动车驾驶员的教育管理。

(二)综合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

1、各县(市)区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公路法》的规定加大对超限超载车辆的整治力度,强化货主和厂矿企业、货场、码头、建设工地等有关单位的责任,制定必要的制约措施,确保源头装载符合要求。落实营业性道路货运车辆日常检验(日趟检)制度。

2、交通、公安等部门要严格依法对超限超载车辆实施卸载和处罚,并对道路运输经营者依法处罚。

3、市经委、质监局、贸发局要会同有关部门依照机动车行业标准,督促我市车辆生产企业对所生产的“大吨小标”车辆产品进行整改。

(三)加强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管理

交通、公安、安监、质监等部门要密切配合,检查并分析我市危险品运输存在的安全隐患,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以整改。交通部门要监督危险品运输车辆悬挂符合标准的标志。公安部门划定禁止危险品车辆行驶的区域和线路,严格审批剧毒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通行证。质监部门要会同交通部门组织对从事危险品运输的罐车进行罐体容器常压检测,并会同公安部门取缔“大罐小车”现象。安监部门要监督协调有关部门落实《福州市危险化学品重大事故危急救援预案》。

(四)完善道路交通事故紧急抢险机制

1、各县(市)区政府要加大投入,加强组织协调,健全紧急抢险机制。卫生部门要建立和完善市、县交通事故抢险急救网络,尽快提高医疗机构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医疗救治水平,及时救死扶伤。

2、卫生、公安部门要会同保险机构加强对交通事故定点医院的管理,建立紧急抢险联动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交通事故伤员死亡。

三、整顿交通运输企业

(一)交通部门要加强对交通运输行业的安全监督和管理

1、交通部门要严把运输经营者市场准入关、营运车辆状况关、营运驾驶员从业资格关,加强对汽车客运站的安全管理。组织有关部门专家成立课题组,研究制定运输企业安全评估及安全认证办法及标准,并会同有关部门组织评审。

2、交通部门应加快道路运输业的组织结构、运力结构调整,引导企业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清理车辆挂集经营。督促运输企业加大对包车客运、超长班线客运的安全监管力度,引导企业建立健全包车运营管理制度和安全行车日志制度。

3、严格客运班线管理,对三级以下(含三级)山区公路夜间客运班线不予审批。交通、公安部门要加强监管,监督运输企业落实客运班车夜间运行的规定。公路部门负责做好三级以下(含三级)公路夜间禁止通行客运车辆标志的设置。

(二)加强对运输企业及其驾驶员的安全监督

1、公安、交通、安监部门要协商制定对运输企业驾驶员严重违法、重特大交通事故的通报办法,组织通报和加强管理。公安部门要定期公布发生交通事故、交通违法较多的运输企业名单,推广客运车辆和客运驾驶员户籍化管理的做法,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分片包干,责任到人。

2、交通、公安部门要协商制定发动旅客举报驾驶员交通违法行为的实施办法,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号码。对多次交通违法的驾驶员,交通运管部门要责成所在单位予以处理。

3、交通部门要组织引导运输企业对营运载客汽车、重型载货汽车、半挂牵引车、危险品运输车安装使用行车记录仪或GPS等先进技术装备,提高运输安全管理水平。

4、经委、贸发、质监等部门要督促机动车生产企业严格依照国家标准,在新生产的旅游客车和车长大于9米的长途客车上安装汽车行驶记录仪,以及在总质量12吨以上的重型货车、3.5吨以上的挂车上设置反光标识。

四、整顿机动车生产、改装企业

(一)经委、贸发、公安、农机、质监部门要对辖区内机动车生产企业的产品进行检查,对严重违规的企业,建议撤销其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中的产品目录。公安、农机部门要严把车辆报牌关。质监部门对已报牌的违规产品要监督企业实施召回,并严格依法查处。

(二)经委、贸发、交通、公安、工商、农机、质监等部门要清理整顿机动车辆的非法改装,对未经批准擅自从事汽车改装的企业,按照无证经营的规定,坚决取缔;对虽经批准但不按国家规定或超范围擅自改装车辆的企业,要严格依法查处,直至吊销营业执照。公安、交通、农机部门对在用的私自改装的机动车要实行倒查,查找源头,并责成改正,对拒不改正的要依法处理。

(三)质监部门要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实施对机动车检测机构的综合治理和资格管理。组织检测人员的培训考核,做到持证上岗。按《计量法》对机动车安全技术检测设备定期检验,对违规的检测站要严格依法查处,直至撤销检测资格。检测机构要与公安车辆管理部门实际联网,对上线检测车辆信息实时监督管理。

(四)加强对二手车的流通管理和报废车辆的整顿。经委、贸发部门要组织有关部门的专业人员依照上级文件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研究制定二手车流通、报废车辆回收拆解企业管理办法,实行资质管理,组织开展清理整顿。要依法加强对报废汽车回收市场的监管,督促报废汽车回收企业进一步健全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各项管理规定;加强对报废汽车回收证明的管理,尽快建立全市报废汽车回收信息网络,并与公安交巡警、公路稽征等部门共享资源;积极牵头并密切配合公安、工商等部门严厉打击非法回收、拆解报废汽车的行为。

(五)公安车辆管理部门要组织建立完善报废车辆信息库,对达到报废期的车辆,要向社会公布。回收企业要将报废车辆的“五大总成”进行销毁,杜绝重新上路。

五、整顿危险路段

(一)公安部门要根据事故分析排查事故多发点段,供各级预防道路交通事故领导小组组织交通、公安、安监等部门专家进行论证,确定整改路段和整改方案,由交通、建设部门组织实施。

(二)交通部门要根据交通部公路安全保障工程的总体安排,制定我市国省县道安全保障工程的实施方案。同时要参照相关技术标准,研究制定解决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置问题的方案,努力改变我市农村道路(公路)交通安全设施严重缺乏的状况。

六、加强责任制?

(一)各级政府要切实履行道路交通安全责任,各级预防道路交通事故领导小组要结合本方案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职责,把道路交通安全责任制落实到各县(市)区、乡(镇)政府及村(居)委会,做到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有部署、有检查、有总结。各县(市)区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工作的实施方案,要在7 月15日前报送市预防道路交通事故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各级政府要着手制定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根据辖区道路交通安全状况,优先研究制定今后三年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具体工作规划,明确每年的工作任务、工作重点和相关部门单位的工作职责。重点解决危及道路交通安全的突出问题,特别注重抓好国省道交通干线,县、乡农村公路的交通安全和客车、低速货车、拖拉机的管理工作。

(三)各级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要统筹城乡公共交通发展规划,研究制定扶持农村客运发展的政策措施,开展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加快农村客运发展步伐。通过实施城市公交优先政策和公路客运企业对客运班线进行改造及运营班线向乡村延伸等方式,解决非客运车辆载客问题,发展农村公共交通,方便农民安全出行。

(四)要把农村道路交通安全作为乡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全生产达标活动的重要内容,实行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

(五)组织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评价。根据福建省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评价办法,市预防道路交通事故领导小组应适时组织对县(市)区政府及有关部门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作为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考评的依据。

(六)落实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检查制度。凡发生一次死亡6-9人重大道路交通事故的,有关县(市)区政府在事故发生后30个工作日内,向市政府作出检查报告;凡一年内发生3次-次死亡3-5人重大道路交通事故的,由县(市)区政府在第3起事故发生后30个工作日内,向市政府作出检查报告。由市安监局牵头,组织有关职能部门专家,成立调查组,对发生上述事故的原因进行调查,对负有事故责任的单位领导、人员给予纪律处分及经济处罚。各县(市)区政府要落实对重大事故的责任追究制度,适时组织对事故责任追究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七)各县(市)区政府要加大预防道路交通事故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的指导和扶持力度,落实办公室人员、经费、办公地点,完善日常工作机制,为全面落实预防道路交通事故“五整顿”“三加强”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七、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宣传?

(一)各县(市)区政府、市宣传、司法、教育、公安等部门、专业运输企业要制定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计划,确定专门机构和专人负责组织实施。宣传部门要组织新闻媒体做好交通安全公益宣传;司法部门要将《道路交通安全法》作为全民普法教育的重要内容,列入普法教育计划;教育部门要建立大、中、小学交通法律和交通安全知识的教学课程,将《道路交通安全法》作为学校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的基本内容;公安部门要结合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开展交通安全宣传工作,加强对交通肇事、违法人员的法规教育;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要将交通运输企业对驾驶员的安全教育作为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工作,形成规范化,制度化;安监部门要把交通安全宣传列入“安全生产月”活动的内容。

(二)进一步推进交通安全宣传进农村、进社区、进单位、进学校、进家庭的“五进”工作,通过播放、展示交通安全宣传光盘、挂图教育每一个道路交通参与者。公安部门要适时组织对交通安全宣传“五进”工作进行考核、评价与表彰。

八、加强执法检查

第8篇:运输企业自评报告范文

【关键词】 XBRL; 内部控制; 分类标准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5)05-0052-06

一、引言

对于内部控制报告的披露,赵爱玲(2008)指出,当前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问题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与报告程序存在差异;第二,内部控制评价标准不一致;第三,内部控制评价信息披露制度有待进一步健全。而XBRL(Extensible Business Reporting

Language)作为一种新的网络商务报告的披露形式,其数据的标准性、可扩展性正好顺应了这种需求,能很好地解决内部控制报告披露过程中存在的这些问题。Cunningham et al.,(2005)针对在财务报告当中引入XBRL的好处作了总结,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能够打消信息使用者针对报告内容准确性的疑虑;第二,可以自动生成财务报告,以降低人工参与性,使得会计师通过XBRL来整合各个财务系统,实现对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监督;第三,XBRL本身是财务报告的规范标准,具备统一性,可以实现多方的信息共享,强化了信息传递效率与有效性;第四,在XBRL格式之下的财务报告可以将对应内容翻译成多个语言,这样就能够为不同国家的报告使用者提供方便;第五,XBRL能够在不额外披露信息的前提下,对比研究多个企业的财务数据情况,以提升披露信息的透明度。当前阶段,针对XBRL开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在财务报告中的应用,对于其在内部控制报告中应用的研究成果鲜有发表。由于XBRL是基于商业报告披露的一种语言,内部控制报告正是商业报告的具体体现,而且内部控制报告中披露的绝大部分内容在财务报告中均有所体现,所以XBRL在财务报告披露方面的优势在内部控制报告中应能展现。因此,本文拟分析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报告披露当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明确在内部控制报告披露工作当中使用XBRL的重要意义,同时构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报告的分类标准核心元素指标体系。

二、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报告披露情况分析

(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报告披露的成果情况

为有效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质量水平,强化企业风险防范的应对能力,目前上市公司对内部控制体系都较为关注,在这种情况下,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报告披露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

1.国家要求内部控制报告由自愿性披露变为强制性披露

从2008年到2010年,国家财政部等多个部委针对企业内部控制问题颁布实施了多部法律法规,包括《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及《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等,其中明确提出:从2011年1月1日开始,在国内和国外(包括港澳台)均上市的公司必须强制披露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对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合理评估,并且上市公司可以聘请第三方具有相关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针对公司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结合公司自我评价报告,出具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独立客观地评价其内部控制的有效性。2012年实施范围扩大到国有控股主板上市公司。

2.上市公司对企业内部控制报告披露工作越来越重视

(1)近年来,我国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上市公司呈明显上升趋势,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报告有效性进行审计的上市公司数量也明显上升。(见表1、表2)

(2)从披露的内容来看,内控评价报告所包含的信息愈来愈丰富。根据企业所处行业的特点以及自身技术、管理、人才等方面的因素,结合国家政策及宏观经济的发展运行情况,企业一般会部分或全部披露以下信息:企业运营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风险及采取的内控措施;企业本年度的内控情况、执行效果和整改措施;企业下个年度的内部控制目标、计划和安排。随着国家法律法规对内部控制披露要求的逐步提高和企业对内控工作的逐渐重视,企业不仅对上述内部控制信息均有所披露,而且对内控缺陷进行更细致的研究,以求更准确地审视企业的内部控制缺陷,提出整改意见。企业既依据缺陷类别区分财务报告内控缺陷与非财务报告内控缺陷,又依照缺陷性质区分一般缺陷、重要缺陷、重大缺陷。

(3)从内控审计结果方面看,2012年大多数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和审计报告基本反映了公司真实的经营情况。(见表3、表4)

(二)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报告披露的问题分析

目前来看,虽然我国各家上市公司已经对内部控制报告披露工作给予了较大的重视,但是在内部控制报告的披露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内部控制报告的披露规范不统一,尚不具备权威标准。(见表5)

2.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报告披露的形式不统一。有些上市公司依照相关规定单独披露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但也有部分公司仅仅在财务年报“公司治理结构”一章,或者在这一章中以“内控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为标题,对公司内控工作进行简单的披露,并未形成单独的内部控制报告文件。

3.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报告披露没有标准化的格式依据,导致所披露的内部控制报告存在多种多样的格式,而且还有部分报告的内容不完整。有的企业没有披露控股公司及其关联企业的情况,有的没有披露公司经营中遇到的重大风险及内控措施,还有的企业甚至披露的内控报告格式与内容完全不符合要求,与企业内控工作的执行情况毫不相关。因此难以保证内控信息的真实性与有效性,不利于报告使用者阅读、比较和分析。

4.内部控制报告披露的内容多数存在重形式、轻内容、过于模式化的问题。多数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只是针对一些简单内容予以披露,而且多是集中在正面评价内容上,至于负面评价内容,则会遮遮掩掩,较少会有主动披露,即使披露也是不够详尽,并且很少披露内控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例如“公司已建立较完善的内控体系并得到有效执行,并将不断完善内控制度”这样程式化的描述。即使披露内控方面的问题,表述也避重就轻。例如“某项内控业务执行不力”、“内控工作无重点”等这样笼统的表述,缺乏深度,以规避内部控制缺陷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审计报告也存在审计意见披露形式多样、内容简单的问题。有的描述为“本公司内控工作符合相关制度的要求,认定其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有的描述为“对相关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及其有效性无异议”。

5.报告格式无法被计算机阅读和处理。目前上市公司所提供的均是采用PDF格式编制的内部控制报告,计算机无法直接提取报告上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报告使用者如果需要比较和分析不同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报告,必须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收集和输入报表数据,这种手工作业的形式不仅需要干许多重复输入的工作,输入数据的准确性也很难保证,不利于内控信息的分析和比较。

三、XBRL应用于内部控制报告的可行性分析

(一)XBRL应用于内部控制报告的技术优势

XBRL本身是属于典型的报告披露形式,能够被普遍应用到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披露工作当中,其在财务报告的编制、阅读,财务数据分析处理方面的优势已经得到充分的体现。(见图1)

1.计算机能瞬时对大批XBRL文档进行分析处理。人们可以通过机器扫描商品上的条形码来获取商品的信息,而XBRL的分类标准元素标签就相当于财务报告的条形码。计算机通过对分类标准元素标签的读取,能从财务报告中提取所需要的数据并进行初步的分析处理,有助于快速及时地了解企业的财务和经营状况,减少人工输入数据耗时耗力重复劳动的问题,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并且XBRL具有数据信息自动校验机制,电脑在进行信息输入、提取、分析和处理的过程中,同步地对信息的正确性进行验证,使信息的质量得到有效保证。

2.XBRL格式财务报告解决多头报送问题。企业通常针对不同的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于财务报告格式和内容的不同要求,来编制不同式样的财务报告。即使这些报告中有很多相同或相似的项目,也很难将它们直接应用于不同的报告当中。而在使用了XBRL技术之后,企业只需要制作一个XBRL财务报告即可,包含了报告使用者所需的企业所有运营情况和财务信息。报告使用者依据自身需要,通过对XBRL分类标准元素标签的读取,计算机便可自动生成符合他们所需要的格式和内容要求的XBRL财务报告,减轻了编制财务报告繁重的工作量。

3.XBRL可在不同语言间对财务报告进行转换。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部分上市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已延伸到本国以外的地区,使得企业常常需要编制不同语言的财务报告。而通过XBRL技术能大大简化财务报告的跨国报送工作。由于XBRL分类标准元素标签对应着多种语言的翻译,选择相应的语言则元素标签指向的XBRL实例文档也会呈现出相同语言的财务报告信息,使得企业可以快速准确地报送不同语言的财务报告。

4.XBRL不改变用户的使用习惯,报送简单。XBRL财务报告的编制不需要使用者掌握专业的XBRL知识和操作技术,也不需要使用者改变财务报告的编制习惯。只需要企业财务人员掌握基本的财会知识和XBRL基本的操作规则,利用XBRL技术在计算机上简单操作便可生成XBRL财务报告。

5.可在多种终端上呈现XBRL报告。XBRL作为一种新型的商业报告语言,其技术具有开放性和跨平台性,使得人们在此基础上可以不断开发自己需要的XBRL应用程序,并逐步完善。

(二)XBRL内部控制报告的应用设想

内部控制报告作为财务报告一种具体的表现形式,XBRL技术还能够被应用到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报告披露工作当中,所具备的几个技术优势能很大程度上解决当前内部控制报告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能够提高企业信息透明度。通过XBRL内部报告能够直观地显示企业运营动态变化信息,从而使得报告使用者可以及时发现企业内控方面的问题,提高所披露信息的透明度。

2.有助于引导企业在内部控制报告披露过程中遵循既定的规范。在XBRL内部控制告分类元素的制定过程中,开发者要以内部控制的规范与准则作为开发依据。而企业通过XBRL平台对XBRL分类标准的元素所指向的文档进行记录,披露内部控制报告,在这一过程中默认遵守分类标准开发所遵循的依据。

3.有助于规范内部控制报告格式和内容。企业在运用XBRL披露内部控制报告时,要选择适用的内部控制报告分类标准元素标签,逐一进行披露,这有助于规范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报告的格式与内容的表述,提高内部控制报告的可阅读性,而且报告使用者可以通过对内部控制分类标准元素标签信息的读取,全面客观地评价同一公司在不同时期、同一项目在不同公司的内部控制工作的执行情况与效果,有助于公司内控工作水平的改进与提高。

4.不会增加企业的负担。目前我国证券交易所要求上市公司均需披露XBRL财务报告,由于内部控制报告的大部分内容在财务报告中均已进行了披露,因此企业只需选择内部控制报告需要用到的在财务报告中已经出现的分类标准元素标签,从XBRL财务报告中提取需要的信息直接应用到内部控制报告中,生成所需的内部控制报告,大大降低了企业内控报告编制的人工成本。

5.可以有效提升信息处理工作效率,最大程度避免出现重复输入现象。通过在XBRL内部控制分类标准当中的元素标签,报告编制人员可以直接读取、分析、比较和记录所需要的企业内部控制信息,避免了用人工手段费时费力地采集信息和重复输入数据的繁重工作量,提高了信息的使用效率和正确率。

6.有助于提高政府监管效率。政府监管部门只需要上市公司提交一份XBRL内部控制报告,各部门便可以从报告中选择需要的XBRL内部控制报告分类标准元素标签,提取所需信息形成本监管部门需要的内部控制报告。这样一方面改进了政府的监管方法,提升了管理效率,保证了对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监管;另一方面减轻了企业的工作负担,减少了报告的报送成本。

7.可以针对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进行规范化。因为通常情况下,XBRL内部控制报告的格式比较统一,内容的表述比较明确规范,报告信息透明度较高,因此大大简化了注册会计师对于报告的阅读与分析工作。会计师通过XBRL内部控制分类标准元素标签很快能查询到公司内部控制的真实状况,全面客观地把握企业存在的内部控制风险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审计意愿,从而能够让内部控制报告的外部审计风险程度得以显著减小。

四、构建XBRL内部控制报告分类标准元素指标体系

通过对XBRL技术运用到内部控制报告的可行性分析,发现将XBRL技术应用于内部控制报告中,需要先构建内部控制报告分类标准元素指标体系,这样就能够在XBRL平台下通过分类标准元素指标来输入、查询和对比所需的内部控制报告当中的数据信息。所以,在构建XBRL内部控制报告分类指标的过程当中,能够为实施XBRL内部控制报告提供重要支持。

(一)构建XBRL内部控制报告分类标准元素指标体系的基础条件

具体而言,构建XBRL内部控制报告分类标准元素的核心指标体系就在于合理归纳组成内部控制报告的核心元素,并进行合理分类。笔者在归纳整理XBRL内部控制报告核心元素的过程中,主要参考借鉴目前开发XBRL财务报告分类标准的方法,来建立XBRL内部控制报告分类标准的初步模板。

1.学习借鉴目前实施XBRL财务报告分类标准相关方法,然后归纳整理XBRL内部控制报告分类标准的核心元素,并进行初步的元素分类。(1)收集、阅读不同规模、不同行业、不同类别的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报告,从这些报告中整理归纳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报告中所包含的一般项目。(2)收集、阅读国内外大型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从这些报告中整理出共同或相似的项目。(3)查阅相关部门出台的会计标准,以会计准则规定的强制披露项目为主,根据实际需要延伸至会计准则所规定的推荐披露项目、不强制披露项目等,在此基础上整理归纳出分类标准元素,尽可能扩大分类标准元素的范围。

2.依据《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COSO内部控制理论的要求,搭建XBRL内部控制报告分类标准元素的基本框架。以COSO内部控制理论五要素为XBRL内部控制标准的第一层级标签。以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内容和我国上市公司现有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及鉴证报告的披露内容所归纳出的核心元素,进行归纳整理分类,作为XBRL内部控制报告分类标准的第二层级标签,并创设内部控制报告分类标准的基础模板。

(二)构建XBRL内部控制报告分类标准元素指标体系

笔者建立的是XBRL内部控制报告分类标准的初步模板,分类标准元素标签设定为中英两种语言模式。在今后的XBRL分类标准研究中,需要作出修改与补充,并以此为基础,形成我国XBRL内控报告分类标准元素指标体系,具体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1.控制环境(Environment)(见表6)

2.风险评估(Risk Assessment)(见表7)

3.控制活动(Control Activities)(见表8)

4.信息与沟通(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见表9)

5.内部监督(Monitoring)(见表10)

五、结束语

我国应用XBRL财务报告起步虽晚,但发展迅速。建立XBRL内部控制分类标准元素指标体系,该成果既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和完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XBRL分类标准的基础,也可以作为企业制作内部控制报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赵顺娣,魏雯,刘伟丽.我国推广应用XBRL需关注的问题及建议[J].财会月刊,2011(7):88-90.

[2] Cunningham,Colleen S.XBRL: A Multitalented Tool[J].Journal of Accountancy,2005,199(4):69-82.

[3] 郑卓如,郑石桥.内部控制评估:文献综述和未来研究方向[J].会计之友,2013(9):22-27.

[4] 赵英吉.我国XBRL财务报告分类标准制定路线探析[J].会计之友,2010(15):39-41.

[5] 李静.基于XBRL技术下网络财务报告模式的创新[J].会计之友,2013(23):59-60.

[6] 黄智杰.XBRL应用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策略的研究[J].商业会计,2012(1):71-72.

[7] 黄金曦,高齐升.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探讨[J].会计之友,2013(20):102-103.

第9篇:运输企业自评报告范文

关键词:公允价值计量;等级系统;基本准则;

2006年9月,FASB正式了会计准则第157号“公允价值计量”(FVM),新颁布准则建立了公认会计准则体系中公允价值计量的框架,扩大了公允价值计量的披露范围,是公允价值会计理论的最新成果。公允价值计量准则作为公允价值计量在实务操作上的指导和规范,必然会推动财务会计计量的改革和发展,并且对国际财务会计理论和实务界产生深远影响。

一、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制订背景和理论基础

在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制订过程中,FASB考虑到了增强公允价值计量一致性和可比性以及扩大公允价值计量披露范围的需要。该准则颁布之前,由于在FASB准则体系中存在不同的公允价值的定义,报告企业应用这一定义的指导非常有限并且分散在不同的会计公告中,造成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不一致,同时也增加了公允价值计量应用的难度。

公允价值计量框架建立的概念基础是FASB颁布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二辑(SAFC2)《高质量特征的会计信息》,SFAC2中强调了提供具有可比性的会计信息使财务报告使用者能够鉴别不同经济事项间的异同。公允价值定义的基础来源于FASB财务概念公告第六辑(SAFC6)《财务报告要素》中资产和负债的概念,反映由资产引起未来现金流入――未来经济利益,以及由负债引起的未来现金流出――未来经济利益的牺牲。该准则结合了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七辑(SAFC7)《在会计计量中使用现金流量信息和现值》中指导公允价值使用的各个部分,在准则中进行了阐述和重新审议。公允价值准则中,扩展后的披露范围要求企业在利用公允价值进行资产和负债的计量时,向财务报告使用者,如当前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提供有助于进行投资和贷款等与决策相关的会计信息,目的是实现FASB财务概念公告第一辑(SAFC1)《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中提出的财务报告的首要目标――会计信息的决策相关性。

FASB在之前的会计公告中已经提出公允价值是具有相关性的计量属性,在继续遵循这一前提的同时,报告企业应当在其他会计公告和公告对于公允价值计量的要求下应用该准则,并且,准则没有提出新的计量属性,保留财务概念公告第七辑中提出的历史成本、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变现净值和计量公允价值的现值五种计量属性。目前,新准则的出台必将对推动财务会计计量的改革和发展具有有重要作用,并且对国际财务会计理论和实务界产生深远影响。

二、公允价值的概念分析

新准则中保留了之前公允价值的定义中的交换价格观念,明确提出交换价格是在公平交易的情况下,交易各方出于自愿在市场上出售资产或转让负债的价格。从定义来看,用于确定公允价值的要点有两个:首先,公允价值是以脱手价格而不是买入价格为基础;其次,从拥有资产或有负债的交易者角度来说,在计量日出售资产或转让负债是一种虚拟交易,交易发生的市场对于报告企业来说应是用于交换的资产或负债的主要市场或最大获利市场。其中,主要市场是指报告企业能够最大数量、最高限度出售资产或转让负债的市场。最大获利市场即企业在出售资产时可以获得最大化的收入和在转让负债时使支付金额最小化的市场,在确定最大获利市场时需要考虑交易成本,作为收入的减项或支付的加项。

如果报告企业存在主要市场,即使在其他市场上它可能获得更大的潜在收益,公允价值计量的结果始终应该代表主要市场的价格,这种价格可能直接来自于市场也可能由估价技术得到。例如,报告企业在市场A和市场B中进行交易,并且在计量日报告企业能够取得市场价格信息。在市场A中,资产的可收到价格是26元,交易成本是3元,净收入金额为23元;在市场B中,资产的可收到价格是25元,交易成本为1元,收入净额为24元。假设报告企业在A市场上出售该项资产的数量最大,则可以确定市场A为报告企业的主要市场,并且确定该资产的公允价值是26元;如果市场A和市场B都不是主要市场,则市场B为最大获利市场,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就是扣除交易成本后的净收入(24元)。可见,主要市场和最大获利市场的确定都是从报告企业自身的角度为出发点,这就意味着在一个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可能存在不同市场类型,同样,进行不同经营活动的企业对同一市场产生不同判定。

三、资产与负债的公允价值计量

在计量日,如果使用的资产具有实体的存在性、法律的许可性以及财务上的灵活性,报告企业运用市场参与者对资产使用的最大化和最佳化(highestandbestuse)概念作为资产公允价值计量的基础。资产使用的最大化和最佳化,从长期来看,是市场参与者令单项资产或包括该项资产在内的资产组合的价值最大化的使用形式。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概念是由实际使用形式而不是报告企业预期的使用形式决定的。基于资产的最大化和最佳化使用,准则提出了市场参与者用于估计公允价值的两类估价前提――在用估价前提和交换估价前提,对推动资产的公允价值更接近其真实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当某项资产通过其他资产相互结合能够为市场参与者提供最大的价值,则该项资产最大化和最佳化使用为“在用”,并且“在用”即为该项资产的估价前提;另一方面,如果某项资产单独使用时能够为市场参与者提供最大价值,则该项资产最大化和最佳化使用为“交换”,并且在计量其公允价值时应在交换估价前提下。

计量负债的公允价值时,假设负债在计量日转让给市场参与者,并且在转让前后该项负债具有相同的不履行风险(nonperformancerisk)。不履行风险指不履行负债义务或影响负债转让价值的风险,它包括但是不限于报告企业自身的信用风险。FASB认为,负债的公允价值中应当反映该项负债所存在的不履行风险,同时,报告企业应当考虑到信用风险对负债的公允价值在整个计量期的影响,而且,信用风险对于不同的负债类型比如货币型或非货币型负债的影响效果是有区别的。假设C企业同时各借给A企业和B企业一项五年期终值为500元的债务,由于A企业与B企业相比有更高的信用风险,A企业和B企业的债务利息率分别为12%和6%,所以A企业负债的公允价值是284元(将500元以5年期12%的复利折现),同理,B企业债务的公允价值应当为374元,A企业和B企业负债的公允价值不同的原因就在于他们拥有不同的信用级别。

估价技术的选择应当由适应的市场环境以及计量公允价值时可以获得数据的充分性决定。计量资产或负债公允价值的估价技术包括市场方法、收入方法、和成本方法:

1.市场方法。市场方法运用相同或可比的资产和负债的在市场中的交易价格,或由其他市场交易产生的信息进行估价。市场方法经常使用来源于可比资产的一系列市场乘数来估计某项资产的公允价值。

2.收益现值方法。收入方法将当前市场预示的未来现金流入的期望值作为计量的基础,转换或折算成现值的技术。

3.成本方法。成本方法是以重置当前具有同样服务能力的资产所需要的金额作为基础,这种方法经常会参照资产的重置成本。市场交易者(卖方)收到的资产价格由买方获取或构建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替代资产所需要的成本决定,同时要调整资产已经发生的折耗。

报告企业选择公允价值计量的估价技术时,如果利用活跃市场上相同替代品的价格对单项资产或负债进行估价,单一的计量技术对于报告企业来说是恰当的;但是其他情况下,报告企业需要运用多种估价技术计量公允价值,例如计量报告资产组合中每一项资产的公允价值,要对单一资产的价值赋予不同的权重进行评估,并且计量结果应当处于合理的区间内。另外,报告企业选择使用估价技术应遵循一致性原则,但是,如果估价技术变更后的结果能够更准确的反映公允价值,变更估价技术也是可以接受的。

四、公允价值计量的输入信息与等级系统

公允价值计量是以市场导向为基础的计量而不是出于企业特定个体利益为导向的计量,所以,公允价值计量应当由市场参与者们用于为资产和负债价值计价的假设决定。在该准则中,公允价值计量的输入信息(inputs)广泛地参考市场参与者用于为资产和负债定价的假设,包括对于风险的估计,例如,计量公允价值时所使用的特定估价技术本身存在风险或是输入信息的固有风险。作为判断计量公允价值时参与者应用假设的基础,准则把输入信息分成两类:可观察输入信息(observableinputs)和不可观察输入信息(unobservableinputs)。可观察输入信息是以来源不受报告企业影响的市场数据作为基础获得的输入信息,反映了市场参与者用于为资产或负债定价的假定。不可观察输入是以报告企业当前经营环境下可利用的最佳信息为基础获得的输入信息,反映了报告企业对市场参与者为资产或负债定价假定的估计。FASB定义不可观察输入信息的意图是允许报告企业在其资产或负债缺乏活跃市场的情况下进行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计量,因此,报告企业不必付出过多成本用于获得独立于报告企业的市场信息。但是,企业外部的市场信息由于排除了交易中不合理成本而更加可靠,报告企业不应当忽视外部信息的重要性。计量公允价值的估价技术中,报告企业应该尽可能多的运用可观察输入信息而尽量减少使用不可观察输入信息。

在计量公允价值时,准则中建立起一套公允价值等级系统(fairvaluehierarchy)区分可观察输入信息和不可观察输入信息,用以提高公允价值计量及其披露的一致性和可比性,同时,估价等级系统的建立对减少企业操纵,增强报告信息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公允价值等级系统按照输入信息对于公允价值计量的重要性,把估价技术的输入信息区分为具有优劣顺序的三个层次,其中未调整交易成本的现行市价可靠性最高而最受FASB重视,被排列在等级系统的第一层;由于不可观察输入信息缺乏可靠性,FASB将其排在输入信息顺序的最后一位――公允价值等级系统的第三层。估价等级系统第一层的输入信息有两个决定因素:第一,报告企业存在交易资产或负债的主要市场,或在主要市场不存在的情况下存在最大获利市场;第二,报告企业在计量日能够取得市场价格信息。因此,报告企业在计量日从主要市场或最大获利市场中取得的现行市价即属于公允价值等级系统中的第一层。

第二层输入信息是除已包括在第一层的现行市价外的其他可观察的输入信息,这一层次的输入信息可能是直接得到也可能是间接得到的。如果该项资产和负债存在于某个特定的期间内,例如合同期限内,资产或负债处于公允价值等级系统中第二层的输入信息必须在整个期间内能够被报告企业观测到,包括:

1.在活跃市场上类似资产或负债的现行市价。

2.非活跃市场上相同或相似资产或负债的现行市价。

3.除资产或负债的可观察到的现行市价外的其他输入信息。

4.主要来源于或由可观察市场数据证实过的输入信息。

第三层输入信息是指资产或负债的不可观察输入信息。不可观察输入信息在计量公允价值仅限于在计量日缺乏资产和负债的市场活动、不存在可观察输入信息的情况下使用。

通常在公允价值计量中,一个企业用于计量公允价值的所有输入信息可能会划分到公允价值等级系统的多个层次,并且,在计量一项资产或负债公允价值的全部期间内,该项目输入信息所处公允价值等级系统的特定层次应当由重要的最低一层的输入信息决定。但是,由于每项资产和负债的特殊性,评估输入信息在计量期间内对于公允价值计量的重要性仍然需要运用大量的职业判断。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建立公允价值等级系统的目的是选择将用于估价技术的输入信息进行优劣排序,而不是评价估价技术本身的优劣。但是,输入信息的有用性和可靠性会影响报告企业对于估价技术的选择。例如,使用现值估价技术计量公允价值时,输入信息根据对计量本身的重要性和输入信息在等级结构中所处的层次,会划分到等级系统的第二层或第三层,可见,现值计量由于其输入信息的特点不具有最高的可靠性,而不是由计量技术本身的优劣决定的。

五、公允价值计量的披露

当报告企业采用周期性后续计量或非周期性后续计量进行资产或负债的计量时,准则要求披露的内容是不同的。周期性后续计量是在对资产和负债在固定周期内进行连续的后续计量,例如计量交易证券的公允价值;非周期行后续计量是在需要反映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时进行后续计量,例如计量发生损耗后的固定资产。非周期性后续计量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时要求披露:第一,通过报告企业披露的信息,财务报表使用者能够评估用于连续计量的输入信息类型,以及区分重要的不可观察导入――公允价值层级结构的第三层;第二,报告企业应当披露当期用于计量公允价值的估价技术,或者说明变更上期使用的估价技术的原因。除以上内容外,周期后续计量资产或负债时还需要披露后续计量对当期收入和净资产变化的影响,包括:第一,扣除已包含在当期收入或净资产变动中的实现与尚未实现的所有利得和损失全部金额;第二,包含在收入或净资产变动中的,与资产负债表日持有资产或负债相关的未实现利得或损失;第三,说明已报告在利润表中的引起收入或净资产变化的全部利得或损失,以及未实现利得或损失。

六、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对我国准则的启示

目前,除FASB外,IASC、金融工具联合工作组(JWG,2000)、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IAASB,2002)、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2002)、香港会计师公会(HKSA,2003)、加拿大审计与鉴证理事会(CAASB,2003)等已分别公允价值计量相关的会计原则和审计准则。公允价值在理论界和实务界研究与运用范围的逐渐扩大、公允价值会计和审计国际惯例的出现,说明公允价值计量已经进入运用阶段而超越了争论阶段。

在我国准则与国际惯例趋同的大趋势下,2006年2月25日,财政部正式对外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标志着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制定任务已初步完成。基本准则作为具有我国特色的财务概念框架,第一次明确了财务报告的目标:一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二是有助于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与FASB将决策有用论作为财务报告目标相比,我国准则将受托责任观作为财务报告的第一目标,同时兼顾决策有用目标,决定了可靠性和相关性必须成为财务报告所提供会计信息的最主要质量特征,并且对可靠性具有更高的要求。

在公允价值计量受到广泛认可的同时,我国的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也涉及到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基本准则中规定了五种计量属性,即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并且要求企业选择何种计量属性应当由具体准则规定的会计政策决定,而不是企业根据计量对象的性质自由决定。基本准则中一再强调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特别提出如果采用历史成本之外的其他计量属性时,应当保证报告企业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会计要素的金额。那么,如何保证报告企业在使用公允价值计量时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特别是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从当前基本准则的制订来看,公允价值可靠计量的标准在准则体系中要求: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应当以市场中的交易价格作为公允价值;资产本身不存在活跃市场、但类似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应当以类似资产的交易价格为基础确定公允价值;对于不存在同类或类似资产可比市场交易的资产,应当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其公允价值。新准则中关于公允价值可靠计量的规定体现了公允价值概念的级次,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公允价值计量》中确定公允价值的相关规范是一致的,也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目前的做法基本一致。

可见,新准则体系的制订与颁布证明了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和相关性已经得到我国准则制订机构的接受和认同,因此,进一步建立计量公允价值计量框架从技术上指导和规范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就成为报告企业提供高质量财务信息的前提,以及当前我国公允价值研究中最迫切的问题。FASB第157号《公允价值计量》准则作为目前公允价值会计最新的研究成果,对我国建立适合自身国情的公允价值计量应用的准则或规范、完善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必将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FASB,StatementofFinancialAccountingStandardsNo.157,FairValueMeasurements,2006;9;1~15

[2]路晓燕,公允价值会计的国际应用,会计研究,2006;4;8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