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上课感悟范文

上课感悟精选(九篇)

上课感悟

第1篇:上课感悟范文

【关键词】初中思想政治课;感悟

初中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对初中生思想教育必不可少的学科,在课堂教学中也有其独到的一面。要想在课堂教学中达到理想的效果和目的,教师在这方面必要下一定的工夫。因为在现实中,很多学生、家长不重视思想政治这门学科,也包括一些教师和学校领导,多少都存在着一些学科的偏爱,更何况思想政治科在中考时赋分只有50分。在众多因素的影响下,作为初中思想政治老师,怎样面对现实困难?如何上好思想政治课?也是诸多思想政治教师关注和探讨的问题,在此,就我个人多年的教学摸索,谈谈自己的感悟:

1 教师要在学生中树起威信,要起到榜样示范作用

很多研究发现,当学生喜欢某个教师时,就会认真学习这个教师所任教的学科,认为这一学科更有价值,在平时的学习中花费的时间更多,自然在这一学科能够取得较优异的成绩。可见,能使学生喜欢某个老师,这位老师在教学方面就已成功了一大步。可是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如何能使你的学生喜欢你上的课?

首先,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渊博的学科知识。一个教师的学识不是那么容易达到旁征博引、幽默风趣的,是逐渐形成的。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朵云彩,老师就应该拥有一片蓝天” 。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和钻研精神。

其次,对工作要有责任感。对学生与家长负责,对自己和学校负责。一个学生对老师来说也许并不代表着什么,但是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却是家庭的全部。况且每位学生都是带着家长殷切的期望进入学校,教师没有理由推去责任。

第三,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投入和双方的情感交融。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如何让学生亲近你:如平时遇到有的同学肚子不舒服,会把他叫到跟前,帮他揉一揉;有的同学感冒了,会用自己的脸贴近学生的额头,试一试他是否发烧;有时遇到同学值日不认真,会拿起笤帚,和他们一起扫;有的同学进步了,她会送上一句鼓励的话语“孩子你的进步真大,继续努力,老师相信聪明的你一定能取得更大的成功”。还有,捡起学生掉在地上的铅笔,扶起不慎摔倒的同学,平时遇到学生热情的招呼,自己面带微笑的回应,帮放学时匆忙穿衣服的同学拉上拉链,课堂上主动为学生捡起掉下的铅笔,为在运动会上付出努力和汗水的同学奖励一个小小的笔记本…… “教育无小事,事事都育人”。

2 课前要精心设计好上课内容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们应该利用导入语紧紧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

导入的形式是灵活多样的,可以是一个动人的小故事,一些具有说服力的事实,也可以是一个谚语等,根据具体的内容精心设计相应的导入语。在一堂《承担社会责任》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以“汶川地震”作为导入案例。上课前,教师并未打出课题,而是精心选取了地震中那一副副感人肺腑的照片,循环展现地震中的垮塌的房屋、悲伤的灾民、总理几乎含泪的眼睛、奋力救援的人民子弟兵等场景,再配以悲壮、凄凉的背景音乐,时而高亢、时而低婉。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于照片与音乐声所构建的整体情境之中,原先热闹的讨论声慢慢变轻终于在课堂上呈现出巨大的逼人的沉默。很多学生的眼圈慢慢变红了。上课铃响,幻灯片切换,诺大的标题赫然呈现,学生很安静、眼神凝重。

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教师(在上课前并没有事先于幻灯片上打出课题),这有效地避免了课题暗示造成的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势,使得学生在闲逸(闲逸暗示)的状态中自然地打开了心灵,而后,(……循环展现地震中的垮塌的房屋、悲伤的灾民、总理几乎含泪的眼睛、奋力救援的人民子弟兵等场景,再配以悲壮、凄凉的背景音乐,时而高亢、时而低婉),恰合氛围的音乐和图片以及其呈现方式给学生以整体强烈的情境暗示。音乐和图片都是素材,由于素材运用得当,(……学生的眼圈慢慢变红了)。很显然,暗示为唤醒学生的情绪体验、促进学生以积极的主动的状态进入课堂学习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3 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多种教学方式的交互运用:课文阅读、重点讲解、问题调动、图片解读、视频分析、师生对话、同学辩难、手工制作、情感表达和学习延伸等。特别值得提醒的是,以上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使用,如果运用不当,很容易造成课堂教学的杂乱无序,从而导致教师无法驾驭课堂,学生一节课下来不知道老师要传授给自己什么知识内容。但用得其所,与教学内容完美结合, 教学过程就会浑然天成,没有显得累赘和不自然;尽管这些教学方式是为了不同的教育目标而选择的,但又是服务于共同的教育目标的,也就是说这些教学方式不仅外在统一,而且内在一致,并且形成一个由低到高、层层深入的推进系统,使得学生情感自然而真实展现出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了学习效果。

新课标要求在新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以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以自主学习为途径,以合作学习、学生为主体探究、讨论为形式,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探究式”教学的尝试。探究式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综合运用多种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容,调动学生思维

思想政治课具有时代前沿的特征和现实社会生活的归属,因此更具有生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首先是充分发挥了教科书中的课程资源,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如思想政治课内容:“学习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其中有“违法必究”的要求。有学生提出在“违法必究”的要求下“未成年人保护法”能落实吗?教师运用自己的教学机智,迅速地做出准确地判断:学生迷惑在法律与现实的矛盾上、法律与法律的关系上。并果断采取措施,让学生讨论两个问题:1、制定法律和法制建设基本要求的依据是什么?2、客观存在和主观意识的关系是怎样的?教师还引进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法律条文作为比较。经过学生的讨论和回答,学生在辨证思维的方式下消除了迷惑。在讨论和回答中,学生思维的个性、相互的启发性、教师评价中的概括性,又构成了学生新的学习内容,它们和教科书内容一起,构成了教科书资源和学生资源、教师资源的有机统一。学生在学习中创造、分享思考,获得了高层次的学习效果。其它诸如视频资源、图片资源、史料资源等的使用情况,都值得我们去做进一步的学习和分析。

第2篇:上课感悟范文

五年级 王静

10月21日,我校举行了校级骨干教师示范引领课。我有幸听了李琼、侯瑞娟、夏丽珠三位老师的课,这三位老师的课型分别是计算课、解决问题课、概念课,让我们对数学课中常见的三大类型的讲授有了全新的认识,为以后的教学提供了很大帮助。

李琼老师执教的《三位数乘两位数》,虽然是计算课,但是听起来一点都不累,学生学习的热情也很高。李老师利用旧知引入,让学生总结笔算方法,过渡到新知。整节课以生为主,让学生自主学习,在自我探究学习中学会了本节课知识。李老师在算理方面不断强调,让学生对笔算算理能够烂熟于心。学生做题前,强调“对”,而非“快”。学生做完题,她给学生一点点检查的时间,也许学生往往就需要这么一点点的时间,就能把错的检查出来。李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很到位,我能感受到她是从心底里表扬学生,而且表扬的很自然、大方。听说在她的课上经常表扬学生,即使学生回答的很差,回答的和问题有偏离,她依然能从不同的角度去表扬学生,去鼓励学生。我觉得这一点是我要好好反思的,在我的教学中,当学生回答的不好时,我通常是再找学生回答,或者直接说他回答的错了。现在想想,学生也是经过思考才回答问题的,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想法,更应该鼓励他们。这样学生才会对学习有兴趣。

侯瑞娟老师以谜语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整节课中始终保持微笑,无论发生什么状况,她总是挂着微笑,而且让我们感觉她是在欣赏学生,而不是在上课,我觉得这样的课堂,这样的老师才应该是学生最喜欢的。反思我自己的课堂,会对学生发火,虽然也会对学生偶尔微笑,但是课堂上怕学生纪律不好、不认真听课,所以微笑比较少,搞得课堂气氛很紧张。那么紧张的课堂气氛,学生学得开心吗?学生真的能学得好吗?

第3篇:上课感悟范文

一、良好课堂常规的建立是上好体育常规课的前提

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是体育教学工作正常进行的保证,是教学质量提高的前提。只有强化课堂教学常规,严肃课堂教学纪律,才能建立稳定的教学秩序,进而保证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

1.教师的课中常规

首先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用简洁、清晰的语言,迅速组织学生进入活动练习状态,尽量减少整队和队列队形练习的时间,从一开始就让孩子动起来,在孩子运动的过程中渗透课的内容与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做到关心爱护所有的学生,要对他们循循善诱,在适当的时间对学生进行表扬鼓励,努力和学生共同营造一个欢乐的教学氛围。在课的结束部分要对学生的课堂练习情况进行及时的小结和讲评,让孩子们知道自己课中的表现,提出一些课后的学习要求,阐述下节课的教学内容,并且安排学生归还体育器材和运动场地的整理工作。

2.学生的课中常规

在课中常规中,学生要在上课铃响后,准时到指定地点集合上课。体育委员要及时地整队,小组长配合体育委员检查和监督班级情况,并及时向教师报告。

上课时,学生要专心听讲,仔细观看教师动作示范和启发引导,并积极思考,分析理解动作要领,有疑难问题及时提出,有机地将思维与练习结合起来。学生必须严格遵守课堂纪律,爱护场地、器械,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共同学习,努力完成体育课的各项目标。在课的结束部分,学生要进行自我评价和对他人评价,并协助教师归还器械和场地整理工作。

二、口哨、音乐的合理运用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活动范围较大,加上室外教学环境的影响,拢音效果较差,教师如果仅仅靠口令对学生进行组织教学,往往会对嗓子造成过重的负担。合理地运用口哨,对上好一堂体育家常课显得非常的重要。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哨音的长短、次数的变化来代表教师不同的口令,进而指挥学生做出不同的行为。

三、良好体育规则的养成

我在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为了能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体育课堂上来,在体育教学中运用了大量体育游戏,每当学生听到要做游戏的时候,往往都显得异常兴奋。这个时候学生由于兴奋,一般很难在意教师对游戏规则的介绍。起初我也没有对学生在规则上做太多的要求,比如做“捕鱼”游戏时,发现学生“上岸”后,并没有算他们“被捕到”;迎面接力的时候,有些孩子已经站到了起跑线前,也没有做出及时的纠正和调整等等。长此以往,发现课堂很难再很好地掌控,尤其在游戏的过程中,课堂纪律非常乱,最终没有达到设想的教学效果。我反思过后,重新进行调整,关注孩子对规则的遵守情况,一旦发现违反规则的行为,立即给予纠正或请出游戏来,这样课堂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积极的师生互动

在平时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地发挥师生互动的作用。比如在整队的过程中,教师在发号“抱臂看齐”口令的时候,让学生听到“抱臂看”的时候,立即接着说“齐”并做出动作,要比只做动作、不接口令效果好得多。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口哨等工具来与学生互动,比如在集合的时候,教师吹一声短促的哨音“嘟”时,学生立马拍掌一次,并口中念“快”一次;接着吹“嘟嘟”连续两次短音,学生连续拍掌两次,并口中念“快快”一次;再吹“嘟嘟嘟”连续三次短音,学生连续拍掌三次,并口中念“快快快”一次进行集合。这要比教师采用常规的集合方式效果好得多。

此外在教学方法、教学行为和教学内容上,我们也要积极地采用师生互动,这也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只有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真正互动起来了,才能把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变为现实。

五、对教材与课堂教学合理组织

教材是“死”的内容,教学是“活”的对象,我们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对教材作出适当的安排与调整,这样才能达到兼顾全体的效果。因此,对教材的合理运用与组织,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很好考验,也是一堂家常课好坏的关键因素之一。

我们在体育教学中,要根据学生不同层次运动能力上的差异,合理地组织教材内容,在教学中要做到分层教学,不仅可以兼顾每位学生技能体能的增长,还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氛围,提高教学效率。根据学生情况对教材进行合理的组织,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对上好体育家常课显得尤为重要。

第4篇:上课感悟范文

关键词:感悟;新大纲;课程标准;语文教学

感悟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词语进入人们的视野,是语文教学界人士始料不及的。它是蕴含许多新思想元素的一个核心概念或复合概念,刚一问世便引起普遍的关注,对语文教学的影响已渐露端倪,而且还将日益显著而深远。我们说它是核心概念、宏大概念和复合概念,是因为它本身有着十分丰富的含义,代表着一种理念,而且可以衍生出一系列的概念、方法来。

但是,当一个新的重要的教学概念问世之后,人们往往会把它与教学实践联系起来,骤见感悟一词会想到:它的准确而全面的含义是什么?理论依据是什么?大纲、课程标准写进这一概念的意图是什么?既然阅读要实施感悟的教学策略,写作是不是也要实施这一教学策略?在教学中如何贯彻实施其要求?要防范哪些偏向?也许人们还会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提出更多的问题。对这些问题,新大纲、课程标准可以说是语焉不详的。笔者听到许多教师说,感悟概念新则新矣,只是对它既无“感”也无“悟”,甚至连感悟一词作何解说都不甚了然,更难据以探索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教学策略,急盼有关人士详作申述。鉴于这种情况,笔者试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和态度,对新大纲、义教课标有关感悟的内容加以观照领会,引申发挥。

语文教学的感悟该如何定义?这是谈论感悟话题时无法回避的问题,也是本文立论的一个起点。工具书得不到合适的答案,试看几种解释:《现代汉语词典》(新版410页):“有所感触而领悟。”《辞海》(新版4547页):“受到感动而醒悟。《后汉书·丁鸿传》:‘鸿感悟,垂涕叹息。’”《辞源》(缩印新版622页):“有所感而觉悟。《汉书·刘向传》:‘上感悟,下沼赐(萧)望之爵关内侯。’”如果用一般工具书来解释语文教学中的感悟一词,显然是缘木求鱼,我们还得在更广泛的文化背景下对它进行思考、下定义。

语言学常识告诉我们,语言诸元素中语义一项最富有与时俱进的特点。感悟一词流传至今,成为指导、评议教学的一个重要的信息符号,必定带有文化语义、思想蕴含;它作为新大纲、义教课标的核心概念,也要求人们将它的意蕴深挖、推究到极致。总的说来,感悟一词积淀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它教人们所体认的不仅是一种认知性活动,还是一种情感活动(“动人心也”);甚至不仅是一种教学心理活动现象,也是一种具有东方民族特色的文化心理现象。佛教最善于讲悟,古代文人学士携禅悟入诗,传统的语文教学也重在培养悟性,现代学者更是自觉运用文艺学、美学和文学鉴赏理论来阐发感悟的现象及原理。其中的道理可以推广移用于语文教学,作为建立语文感悟观的思想资源。当然,将文学、美学理论意义上感悟的思想和语言转换成语文教学的思想和语言,其间尚有相当大的一段路要走。

这里试着从语文教学的角度下一个定义,未必是合适的,只是尝试的:所谓感悟,是语文学习的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心理意识活动,是学习者对语文材料的积极反应,联想、想象和理解得以展开、跃进,情感体验得以加深,才性得以发挥,人格得以升华。语文的感悟具有综合性特点,它综合了多种心理意识的能力和品质(感觉、知觉、表象、意象……);语文的感悟具有循序性特点,它依循心理意识发生发展的规律,表现为情感和思维由平缓推进到突发式跃进;语文的感悟具有升华性特点,从根本上说,它是学习者接受心智挑战的胜利,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实现,从一个感悟到又一个感悟的积累,养成人的灵气、悟性和才华,乃至全面充实人的内在素质。

下面从几个方面进一步阐述有关语文的感悟的学理性质,并延伸论及它的教学意义、教学策略等问题。

一、感悟是认知与情感相融合的心理意识活动

感与悟作为心理活动的两个阶段、两个方面,其连续性、互融性决定了它们之间没有截然分明的界限,彼此交融,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感以悟为归宿,靠悟来暗中牵引、规范,悟以感作升华的基础。感不能脱离悟而独存,悟也不能脱离感而产生。词典里说的“有所感触”而“领悟”不是完全分开的两种心理活动。用较为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感悟感悟,有感有悟,又感又悟,不感不悟。感使悟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悟使感得以进展、深化。感与悟的相辅相成、水乳交融,是认知性、体验性的感悟或感悟性的认知、体验的理想状态。别林斯基说:“在美文学方面,只有当理智和感情完全融洽一致的时候,判断力才可能是正确的。”他所说的判断力源于康德学说,意思也一样,就是审美鉴赏力,类似于我们常说的审美感悟力。

从这意义上说,感悟教学既要重视训练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要重视增强和培养学生的情感、情趣,也就是说在发展智商的同时又发展情商。新大纲、义教课标的有关说明值得关注:

“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初中大纲);“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义教课标);“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高中课标)。

注重语文素养的各个构成部分之间的“综合”“联系”,强调语文的“情感”特点,突出语文的感情色彩,这是富有时代意义的,既总结了几十年语文教学的研究、探索、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又借鉴了外国母语教学经验,还着眼于纠正当前语文教学的偏向,可见新大纲、课程标准的制订者们用心良苦。母语教学尤其是汉语文教学中的认知与情感的不可分离性,是感悟教学的突出特性之一。我们将认知与情感分开来说,具有理论意义,在教学操作中却是相通相融的。语文材料本来就是认知元素与情感元素的集合体,在进行认知性教学的时候,自然要渗透感情教育的内容,舍此不成其为语文的认知性教学;在进行情感性教学的时候,又必须以语文认知为依托,舍此不成其为情感性教学。但时至今日,如何进行改造或抵制“无情教育”并倡导和实施“有情教育”,仍是教学工作者、考试命题者和教材编写者所面临的十分陌生而艰巨的课题。

二、感悟是认知与情感相区别的心理意识活动

整体地看,感与悟合二而一,不能分离;细究起来,它们在心理流程上毕竟先后有序,是性质不同的两种认知活动。如果我们把感当作以感性认识占优势的前一心理阶段,把悟当作以理性认识占优势的后一心理阶段,并引进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原理的话,那么,感性认识是一个完整认识过程的起始,起着基础性的作用;理性认识是整个认识的终端,起着终结或完成的作用。用较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感悟感悟,有感有悟,由感到悟,先感后悟。感性认识的直观性形象性特点较为明显,理性认识的抽象性理论性特点较为明显。感表现心智的沉潜,悟表现为神思的飞跃。

从这意义上说,感悟教学要了解和把握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的意义,把握好感悟的规律、次序。感悟教学的循序渐进可以从在不同学段和在所有学段的实施策略中体现出来。先说在不同学段按循序渐进规律实施不同的感悟教学策略。义教课标从3年级开始即已提到“体验感情,领悟内容”,初步涉及感悟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许要早于这一学段),这是有教育心理学依据的:小学中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已有了萌芽,但感性思维仍占主导地位;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水平大体能力齐平,难分主次,他们既能感也能悟,但主要还是以感为主。7~9年级(相当于初中)学生抽象思维占主导地位,高中学生的抽象思维占绝对主导地位,但这两个学段的学生的形象思维仍起着重要作用。7~9年级似乎更多地借助感来达到悟,即感多而悟少;高中则无须经过过长的感的过程来达到悟,即感少而悟深。但这里的区别不只是数量上的,也有性质、品质上的区别。高中教学同样也要着力利用和发展感性思维,高中生感的能力应强于小学生、初中生,他们感的内容应更丰富、更深广,悟的内容也赖此得以深广;另一方面高中生的理性思维也依凭他们的心理条件可以着重发展,不光要训练从感到悟,还要训练从悟到悟。因此,应该利用不同学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有所区别地采用不同的感和悟的教学策略。

再说在所有学段按循序渐进规律实施不同的感悟教学策略。任何学习者在学习的任何时候,都要遵循由感到悟、先感后悟的规律。既然感应该占据思维活动大半的进程和阶段,为悟作量变的积累,悟只是在充分感的基础上的突变或质变,那么从教学策略来说,不应过分执著于培养学生悟性思维的目标,还应重视感性思维的训练和发展,在感性认识方面多多启发学生,感得充分了,悟也就获得了生成的基础,理性认识则应被视作水到渠成之事。然而课堂上普遍见到的是感与悟贴合为一,即有悟无感或有悟少感,用“满堂灌”的方式将结论过早地告诉给学生,然后在结论的分析上絮叨不休,在学生那边悟已饱和而感已枯竭。就这点来说,在教学中区分感与悟的不同性质、作用,实施由感到悟的策略,也是很有必要的。

三、感悟是客体呈现的确定性有限性与主体认知的不确定性无限性相结合的心理意识活动

在本文语境中,客体是指感悟的客观对象,主体是指感悟者主体。感悟的对象包括人类创造的语言文字和其他形式的符号,以及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客观内容,即有字书和无字书。感悟的客体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它的客观性自然生成感悟的确定性因素,它是感悟的起点,在一定程度上对感悟的性质和走向起着规范、制约作用;感悟的主体的认知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因人而异,因时地而异,因心态、心情和视角而异,这些可以总括为感悟的不确定性因素,它是感悟的终结形成,对感悟起着主导作用。主体认知客体时,可以在有限的对象中感悟到无限的意义,这就是感悟中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的对立统一。

从这意义上说,感悟教学要充分利用这种对立统一规律,实行教学民主化,采取“趋异避同”策略,在承认并遵循感悟材料的客观性、确定性,养成学生规范性思维品质的前提下,着力激发、鼓励学生的求新求异思维,对同一语文材料取用不同的视角,尝试不同的体验,有勇气有能力质疑权威性结论,努力避免循规蹈矩,株守成见,避免甘于平庸,丧失灵性。新大纲、课程标准在这方面作了良好的宣传、引导:

“对课文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或疑问。”(初中大纲)“……尤其要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高中大纲)“……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义教课标)“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高中课标)

统观新大纲、课程标准,在诸项教育、教学目标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包括感悟能力)是最重要的一项,“创造”“创新”“创意”之类的词语出现频率很高。然而,多少年积淀、沿袭下来的惰性惯性导致这种创新教育的要求、呼唤不能实现或难以实现,本来最富有挑战性、创新性和最富有鲜活的感悟力的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经过学校的“塑造”,很容易变成认同、趋同、求同的“标准产品”。随着语文教学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创新教育已成为语文教育改革的历史性必然要求,新局面正在缓慢而艰难地形成、演进。

四、感悟是求知学习与人生体验相一致的心理意识活动

求知学习需要感悟,东方人、中国人的求知学习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以感悟为重要特征的。传统的语文教育历来注重通过对语文材料的感悟来体认其中的伦理意义、政教意义。孔子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孔子教育学生读诗要善于感受、引发、领悟、提升,并据以指导实践。《中庸》里有句名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其中的“笃行之”即是人生体验之一种。再有,司马光说:“所谓学者,非诵章句、习笔札、作文辞也,在于正心、修身、齐家、治国、明明德于天下也。”这也是强调人生体验的。传统的教育教学固然打上了落后、过时的印记,我们不必全面认同,但是考虑到传统文化、传统教育的沉淀影响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和铸成一代代人的认知模式、人格模式,我们可以剔除其糟粕性的内容,继承其可以利用的东西。

感悟式的求知学习需要健康的人格、强大的心理动力、充沛的感情和灵敏的思维,从另一方面说它又是一种以完善心智和人格为目的的积极进取的行为。感悟具有一定的伸缩性,可以放大也可以缩小;可以理解为技艺层面上的,也可以理解为人生体验层面上的(人们常说的“感悟人生”就是一例)。因此,我们可以从微观的和宏观的两个层面来考察它的积极进取意义。微观层面即是求知、得技和益智;宏观层面即是识妙理、体人情、完善人格、培养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并增进对人类文化尤其是本民族文化的热爱情感。它们在逻辑上是先后有序的两个层面,微观的积累必然导致宏观的生成;它们又是同时进行同时完成的同一个过程,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不同侧面的表现,二者的关联及其转化最为关键。

从这意义上说,感悟教学一方面讲求狭义语文的成效,即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感受力、悟性和灵气;另一方面又追求广义语文的成效,即本着树人、育人的精神,培养学生全部的智慧、全副的心灵和全面的素质,通过语文学习感受人生,悟出语文与人生的相通相融、相辅相成的道理。为达此目的,一方面强化语文与生活、学文与做人的联系,另一方面强化读写听说的感悟力、对语文材料的感悟力。语文首先是语文,感悟首先是感悟语文;但是,语文又不仅仅是狭义的语文,感悟也不能仅仅是狭义的感悟。这对立着的两个方面,都各自包含有颠扑不破的真理,关键是把握二者的平衡,坚持“两手抓”,防止畸轻畸重,用形象的话来说,始而凭借感悟之舟楫驶出语文之港湾,继而出没于生活的风波里。

新大纲和课程标准在这方面提出了新思想、新思路,刷新了语文教学的话语系统:

“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意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要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初中大纲。高中大纲与此大同小异,从略)

课程标准中有关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培养健康感情、健全人格等的说明很多,难以一一列举,这里列举有代表性的内容: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义教课标)“应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高中课标)

新大纲、课程标准吸收当代语文教改的新成果,将语文目标由过去的“语文能力”更换为现在的“语文素养”,又在“语文素养”中注入生活体验、人格培养等新鲜内容,成为最新异的亮点。义教课标比新大纲更前进、更深化了一大步,不仅指明了目标,而且指明了手段、途径,即“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种崇高目标的实施变为“日课”,变为具体细致的教学任务。高中课标又与义教课标有所不同,更加强调学习的实践性,强调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规划,突显高中课程的新特点。

实施求知学习与人生体验相结合这一感悟教学策略,要防止两种偏向:一是纯以语文工具性内容或狭义的语文能力为关注的目标,仅从事语文的微观建构,其极端表现就是“应试教育”;一是纯以与工具性内容相脱节的“崇高内容”为关注的目标,仅从事语文的宏观建构或“高空作业”,其极端表现就是过去的思想政治统帅一切的“语文—政治课”。目前后一种现象几乎已绝迹,而前一种现象还很盛行,由于教育体制、教学体制、教材体制、评价体制等正处于转型期,旧的观念、旧的体制、旧的习惯习俗的阻碍制约作用仍然很大,上面雷厉风行,下面龟步蜗行,很多地方的课堂教学依旧是“应试教育”的天下。根据以往的经验和现实的状况,再瞻望未来的发展,希望与艰巨并存,任重而道远。

语文新大纲、课程标准在近几年相继颁布,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我们揣摩制订者的初衷,提出积累、感悟等概念,或许是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保持、发扬光大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是根据我国青少年的文化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来指导他们学习汉语的语言、文学和文化。

第5篇:上课感悟范文

【关键词】悟意切入,悟情切入,悟理切入,悟法切入

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带来了许多崭新的教学理念,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误区。如阅读时间不充分而急于让学生感悟;忽视经验积累而急于让学生感悟;强调局部深入而忽视对课文整体的感悟;片面强调对内容和情感的感悟,而忽视对语言文字的品味、积累和运用;一味强调学生自得自悟而忽视教师的点拨、指导;注重强调个性化感悟而忽视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等等。可见,目前教学中“读”是明显增加了,但读中的“悟”却还是块有待开发的处女地。那么,怎样才能使“感悟”有效地融合于阅读教学的全过程呢?我的做法是准确把握“感悟”的切入点,科学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自主感悟。奏响阅读教学的主旋律,关键要抓住四个“切入”:

1.悟意切入

学生学习的是母语,课文大多数文字一读就懂,所以要选择其“有一定内涵的词句”,在需要领悟处领悟。这个阶段,教师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静下心来充分地读,在与文字的充分接触中感悟文意。要鼓励学生对课文有多元的理解,提倡用个性化语言发表见解,不要以标准答案束缚学生的思维。如讲授《再见了,亲人》一课时,我让学生初读课文,自行汇报对课文有关事件或方面的感受,在学生整体感知“志愿军和朝鲜人民是亲人,他们分别时难舍难分”时,教师反题切入,“亲人是指有血缘关系的,而他们没有血缘关系不是亲人,哪来的‘再见了,亲人?’”这时教师鼓励学生再读书,用“抓事实——理解——说服”和“抓情感——体会——感动”的方法来驳倒老师。在这个读书、说理和感动的过程中,学生抓住有一定内涵的词句,自发读书,自主感悟,自觉说出,深刻领悟到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这种领悟令人豁然开朗,眼界一宽,学生尝到了悟意的好处,心灵深处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埋下积累的种子。

2.悟情切入

其任务是让学生在阅读时“披文以入情”,学文后“感怀以做人”。这样可以激发学生产生相关的协调情绪,从有关文字中感悟到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如教学《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课时,学生读完后,笔者并不急于把问题提出来,而是先让学生猜一猜老师要提什么问题,学生连猜几个,老师都说“不对”,学生奇怪了,究竟是什么问题?在他们具有最强的好奇心、最浓厚的兴趣和最旺盛的求知欲时,笔者才一个个说出问题:①读了这篇文章,你心中佩服不佩服?②读了这篇文章,你心中有没有愤恨?③读了这篇文章,你心中有没有同情?这几个问题都问在了学生的情感之上,把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学生的内心感受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悟其情。学生纷纷表示:“敬佩、同情、伤心、悲伤、愤怒”等。教师因势利导:“请说说,你是读了课文哪些地方产生这种感受的?”通过这样的点拨,学生感悟到了生动的语言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进而实现了其情感的积累。

3.悟理切入

其目的是让学生明白一种道理或树立一种理念。在这方面,教师要运用“熟读精思”的各种方法读书导悟,让学生“潜心研文”“切己体察”。教师可引导学生提出:“你明白了什么道理?”“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等问题,启发学生经历从迷茫到开朗再到顿悟的探究过程。如《落花生》一课揭示了“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个道理,我们可这样点拨:对于这句话,你想突破哪些重点词来理解?你认为“有用的人”应该是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人是“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呢?联系实际,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这样,通过教师巧妙点拨,层层推进,就会减轻学生理解的难度,变深奥为浅易。感悟后,内容的震撼,哲理的撞击会给学生以成熟和满足感,这种渴望理念的动力会强烈驱使其不断地进行挖掘和积累。

4.悟法切入

这里的“法”是字词句篇基本的表达方法,如推敲用词的准确性、改变句式体会遣词造句的灵活性、调整句子间的联系、体会连句成段的多样性等。这要根据课文的语言特点,视学生的实际有所选择。《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写了小兴安岭春、夏、秋、冬的美丽景色,四段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呢?然后让学生举一反三。值得注意的是课文中有许多语句表达方法是相对的,可练习互相转换,如简约和具体、省略和补充、含蓄和直白、详写和略写等。教师如能就此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其运用之法,不但对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能力大有裨益,而且会为学生注重积累为文之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不难看出,当我们的学生在教师的精心引导下逐步进入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积累、自主提升的螺旋式发展轨道,就会自发地实现语文阅读学习的良性循环,达到“授以渔”的阅读教学目的。同时,感悟能力的培养和运用还将贯于学生一生的学习过程,使他们终生受益,成为未来生活的主人。

参考文献

第6篇:上课感悟范文

以往传统的阅读教学,教师讲得太多,太滥,完全成为课堂的主讲者,仅仅是把课文阅读的知识嚼烂后喂给学生,了学生探索精神,弱化了学生感悟、自悟的能力,因而在阅读教学中挤占了学生感悟、自悟的时间与空间,未能促使学生在阅读中由听而悟、邮悟而思、由悟而得。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感悟、自悟能力,学生就难以从解决一个问题飞跃到解决同一类,甚至做到举一反三地创造学习并形成原创性的知识。笔者认为,教师在阅读的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悟、自悟,而且要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通过感悟、自悟求得发展与创新。

一、悟中启,培养学生自主能力

感悟、自悟是一种自主学习能力的体现,通过感悟、自悟,学生可对阅读文章中语境的形象感、情趣感及作家作品的风格感有一种初步的理性认识,这对于深入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实质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阅读环节。在这个阅读的环节中,教师引导也是促使学生阅读情感飞跃的关键。教师引导学生将阅读的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置于知情知义结合的语境之中,让学生品味文章内容之美,提高了学生阅读能力。

譬如,我让学生阅读《童年》名著(新课程·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必读名著)时,引导学生分析外祖母形象,从其外貌引入品读,采用的就是“悟中启”的方式。先引导学生感悟名著第一章中外貌描写,最主要的特征是外祖母的头发特点:“多”、“密”、“长”、“黑”、“厚”。以及“歪扭的嘴唇、黑眼珠儿、大堆头发、黑的又小又可笑的脸……”从这一串外貌的细节描写中,让学生自悟出人物(外祖母)的形象——一个生活不如意而又温情的老人。

接着,我引导学生体会文中的另一段描写高尔基外祖母外貌的语段。学生以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的形式感悟、自悟文章细致的情节,用自己的感受、自我的情感去品赏文中描写外祖母的细节:外祖母的“笑——眼珠——牙齿——鼻子”的一连串外貌与神态描写。特别是鼻子:松软的鼻子,胀大的鼻孔和红鼻尖儿给弄坏了,显得特不好看。学生通过感悟外祖母外貌,再自悟文中这句话:“虽然黑黑的,两颊有许多皱纹,但整个面孔仍然显得年轻、明朗。”从中可以获得文章主题情感的启示,真正悟出文中的另一句话:“从她内心却射出一种永不熄灭的、快乐的、温暖的光芒”的内在含义——外貌虽“丑”但其心灵是美的。这样的“悟中启”就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自主阅读能力,让学生在感悟、自悟中去发现,进而获得阅读启发。

二、悟中思,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是作用最大的智力因素。思维活动贯穿于听说读写的教学活动全过程,在创造性智力中,创造性思维占主导地位。[3]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强调了学生在感悟、自悟文章中,特别注重思考与探索的学习方式,即悟中思。学生整体感悟、自悟课文内容,不但要让学生学习理解知识点,而且要注意让学生在感悟、自悟的阅读学习中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特感受和创造性见解。在学习中,培养学生个性,充分展现自我。阅读教学教出语文的“真味”,就是指以文本为中心,不仅要引导学生了解文章反映的内容,更要指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炼字品味等语感实践,思考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语言文字来表达的理由,从而掌握生动活泼的语言文字。[4]

例如,我教巴金的《繁星》(新课标·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让学生感悟、自悟作者“从前”、“三年前”、“如今”看繁星的感受。这种感受作者在文中如何表达呢?为什么说:“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微小,然而它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这“无处不在”说明范围之大,与上句“微小”形成了一“大”一“小”的对比,学生可以在感悟、自悟中悟出自己的见解。这种见解与感受可以是多样的、并非统一的标准答案。在深入理解体味作者描写繁星所表达的情感后,我们引导学生思考体味自己看繁星时的情感。这样,在发展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又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有的同学读了《繁星》一文后,进行自我反思——要是自己写,有怎样感受呢?

现录一段学生自我观察感悟繁星时独到感受的短文:一个夏日夜晚,我和同伴们围着老大爷在桥上纳凉,看点点的星星,一眨一眨的,布满天空。我想,什么时候星星能长大成月亮,把光永远撒在桥上……

多美的文字啊!这样的思考与想象出人意料,可见悟中思在阅读中的重要。

三、悟中疑,培养学生的科学发现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1]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加强学生感悟、自悟课文内容时,要善于点拨诱导,当学生思维的触角达不到隐含课文中的疑点时,教师需创设启疑性的问题情境,披露隐含的疑点。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明代学者陈献章亦云:“前辈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怀疑常常是创新的开始。在阅读教学中,这一点是不可忽视的。

如,魏巍的《我的老师》(新课程·苏教版·七年级下册),学生都能找出文中描写老师的外貌只有一句:“嘴角边有榆钱大小一块黑痣。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温柔而美丽的人。”有位学生质疑:作者为什么不写老师眼睛呢?“黑痣”与“温柔”的性格又有什么联系呢?当时我被学生这一连串疑问问住了,平静下来发现,这些疑问完全可以成为教师点拨学生深入感悟课文的突破点。学生可以由疑而思,通过合作方式,一定会自悟出作者写“黑痣”的真正用意:一方面这是蔡老师的显著特征,给人印象深刻;另一方面,如果一个人内心是美丽的,那么内心世界的高尚反映在仪态上也应是慈善的、美丽的。

文本蕴含着作者的情绪、情感、意志等,受到作者的制约而又脱离了作者成为独立的存在。不同文体的文本都蕴含着或外露或隐匿,或强烈或平淡的情绪。诗词作品,以抒情、言志为职,感情多鲜明强烈,容易打动人、感染人;情绪色彩平淡的作品则需要细细品读,方可体悟有所得。[5]初中语文阅读文章都包含着浓厚的感彩,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感悟、生疑、自悟体验这种感情,同时强化阅读教学中学生自悟感受性和体验是十分重要的。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学生探索的愿望,还是深入阅读、促进阅读的阶梯。

诚然,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并非朝夕之事,但如果我们持之以恒地让学生在悟中启、悟中思、悟中疑,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不断丰富教学手段,相信学生语文阅读水平的提高指日可待。

注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5.

[2]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2.

[3]程素萍,心理学[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12.

第7篇:上课感悟范文

一、语言感悟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是游离了教学目标。没有语文味的“语文”课,在课改初期倍受好评,曾经独领。究其成因,是应课标之新,符综合之创。“语文是文化的一部分”,当然是越丰富越好。于是舞蹈、音乐、美术一股脑儿涌入课堂,把这么多文化堆砌在一起,语文的个性没有凸显,反而大大地淹没了“语文味”的本位教学。殊不知“人文”有时候表现为一种情趣,一种精神,外显为一种氛围,但真正的人文内涵是以生命为根基,以文本语言为承载的。语文三维目标虽然是多元的,但就一堂课而言,主要目标是在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前提下,学习、感悟和运用语言。显然,这种丢失承载的文本语言,“缘木求鱼”式的“人文”氛围,游离了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

二是脱离了文本语境。有不少语文课,学生初读还不流畅,甚至读时还有停顿、颠倒的错误,增字、漏字的严重现象,教师就急于开讲,于是课堂上只能是多数人当观众,少数人当主角,教师讲得“痛苦”,预设的说写感悟学生几乎没有完成。也有的语文课,教师问题一个紧接一个,而学生是不假思索地抢答,望文生义地臆断。这些都不是感悟,脱离了感悟文本的基础——“读熟”,脱离了文本的阅读和语境的把握。

三是偏离了学习过程。有的教学过程似乎无懈可击,让优秀学生告诉后进生。认真解读,其本质上是一种优秀学生向其他学生的灌输。培养语文的能力主要是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的规律”。大多数学生没有亲自与文本亲密接触、与文字亲密触摸、与学习过程亲密探究,始终在听优秀学生说,教师评,仍旧是被动的接受者。

二、语言感悟教学的操作策略

1.合理确定语言实践目标

实际中教师必须着眼学段的“阶段目标”,着手“课时目标”,即课时的“语言感悟目标”。应该特别重视课时目标的确定:一是以“知识与能力”为主要目标,在其达成的基础上,渗透“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二是课时目标要重点突出具有鲜明的语言个性,容易进行操作和达成度的检测,切忌大而笼统,用到哪一课都合适。三是目标要少而精深,讲究一课一练、一课一得,循序渐进,切忌面面俱到。四是确定课时目标时,必须把文本语言的特点与学生的语文现状紧密联系起来。语言实践目标的确定,为整体把握语言的训练奠定了可靠的基础,使语文课堂教学的“语文味”有章可依、有的放矢。

如研读苏教版的低年级教材《世界多美啊》时,有一位教师是这样设置语言目标与感悟活动的:第一步:考虑学情设目标。城市的孩子对小鸡孵化没有直观的感受,无法体会小鸡破壳的艰苦努力,更无法感悟体会文本的主旨,这是教学突破的重点目标。第二步:细究文本创情景。文中有“睡——醒——啄——撑——叫——站”等一连串描写小鸡出壳的动词;有“小鸡用小嘴啄蛋壳儿,他啄呀啄呀,啄了很久,才啄出一个小小的洞眼”的出壳过程。围绕这些关键词语,师生表演,体会小鸡啄壳的艰难。第三步:复述小鸡出壳过程。至此,感受语言“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体会文本的主旨,就“顺理成章”了。

2.正确设置语言感悟载体

感悟语言是建立在正确设置语言感悟载体基础上的,主要是通过挖掘文本中典型的有特色的语言,并以此为语言教学的载体媒介,引导主体去感悟语言和发展语言。何谓典型的有特色的文本语言?一是语言的亮点——文中写得精彩的优美规范的富含情理意趣的语言精品;二是语言的空白点——作者的弦外之意的点晴之笔或主旨所在的语言文字;三是语言的情感点——能引起学生学习兴奋的情感共鸣的语言文字等媒介。

如在教学“它们有的顶球,有的钻圈,有的举重,有的嬉水跳跃,游客不时被逗得开怀大笑”这一具有想象空白点的句子时,以“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节目来说生动”设置语言训练,发展思维,一举两得!有的选择“顶球”,说“只见海狮越出水面,用嘴猛力一顶,红球就忽地往上一升,始终不能落下来”;有的选择“嬉戏跳水”,说“两只海豚亲热地靠在一起,飞上半空,一个漂亮的跳水动作”;有的选择“钻圈”,说“你瞧,一只海狮看准圆圈,用力越出水面,仿佛一道粗粗的白线,灵巧地钻过小圈,潜入水中。精彩的节目引得游客开怀大笑”。教师创设适合文本的语言情景,由“看”而“感”,由“思”而“悟”,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走进心中的“项目”,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文中跳动着的喜爱之情,更可贵的是设置“描述”的语言实践,引领学生走出文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感悟,语言与情感在“空白点”处得到扩充丰富、延伸拓展,融为一体。教师抓住“空白点”,并以此“借题发挥”,使学生的语言得到了实践和发展。所谓“但肯寻花便有诗”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3.在激活积累中有效感悟

图式理论认为,阅读感悟的重要因素是知识背景,知识的感悟是建立在已有知识经验上的,感悟的深度和广度取决于背景知识的丰厚程度。学生头脑中积累的相似知识越多,越有利于选择、匹配、激活相似知识信息,越有利于阅读感悟的深刻。“得之在俄顷,积之在平日”。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多积累语言文字,知识经验;同时要激活学生潜伏的图式系统,进入意义建构。

如教学《找春天》时,教师组织交流(课文语句内化为自己语言)。教师一问“春天在哪里”,学生语言飞扬——“春天在小草碧绿的脑袋上”“春天在早开的野花中”“春天在柳树的点点嫩芽中”“春天在小溪叮叮咚咚的流水中”“春天飞到我的身旁,悄悄地告诉我,春天来了,快脱掉棉衣吧!”教师二问“春姑娘还会飞向哪里”,学生尽情表达——“春姑娘飞过田野,田野里披上碧绿的新装”“春姑娘飞过花园,花儿露出五颜六色的笑脸”“春姑娘飞过树林,树木吐出点点新芽”“春姑娘飞过小溪,小溪叮叮咚咚奏起春天的乐曲”。教师在学生积累课文语言的知识基础上,以“春姑娘还会飞向哪里”组织感悟,激活背景中原有的语言积累,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同化和顺应语言过程,建构新的语言,使感悟从一个阶段发展到另一个阶段,实现了对原有知识经验的深化和突破。

三、语言感悟教学的两个辩证关系

1.“感”与“悟”的关系

“感”是对语言的直接接触、理解和感受,是建立在“悟”的基础上的独特体验。整体性和形象性是“感”的基本特征。“悟”是觉察、顿悟和领悟,是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的,是在思维、想象、情感等心智活动的参与下对阅读材料以及语言组织形式等方面的深层把握和体察过程,思想性和情感性是“悟”的基本特征。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感悟”语言文字,必然会经过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认识与体察过程。正确处理好“感”与“悟”的关系,就是要合理把握“感性、悟性、灵性”三个层面的教学。在“感性”层面上,教师教会学生用眼睛吸收语言符号,用想象将文字符号化为可感的画面,通过“你了解了什么”“你知道写什么”等浅层次问题来检查学生对文本的信息了解。在“悟性”层面是学生深入理解语言文字的中介,是“感知”基础上的进一步激思、动情、明理。通过提炼、概括、阐发、交流,通过“你读懂了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什么”等问题引发学生,潜心会文、披文入情,以传递情感、融通经验、唤醒表达,豁然领悟。“灵性”层面是学生产生悟性,开发灵气、鲜明个性的表现,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标新立异、坚持真理……通过“给你影响最深的是什么”“哪里写得好,为什么”“还有什么不同意见”等问题,引发学生对汉字思维内涵多样性、内容丰富性、阅读多解性、思维多向性的感悟。三个层次中,前者是基础,中者是中介,后者是归宿,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共同完善语言感悟的。

2.“语言目标预设”与“感悟过程生成”的关系

第8篇:上课感悟范文

关键词:阅读;感悟;有机结合;层次;重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师注重了阅读教学中的读。“让读成为语文课上最经常、最直接的感悟方法”,这是当前教师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这句话中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读”,一个是“悟”,只有读和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达到阅读教学的目的。那么怎样做到读与悟的有机结合呢?

一、悟必须以读和思为基础

在一些公开课上,学生还没读课文,教师就让他们发表意见,展开讨论,真让人有些怀疑这堂课的教学内容之前是否已经上过一遍。语文教学,“真实”是最宝贵的。特别是个体“悟”,一定要以读、思为基础。

二、悟要有层次

现在的阅读课普遍是学生初读不充分,草草而过。其实每一次读都有每一次的目的和要求,慢慢上升,循序渐进,在教学《秋天的雨》这一课时,我先让学生用充足的时间在课堂上朗读、默读、表演读,学生在不断的读中感悟、理解、交流,讲自己的感受,谈自己的体会,在反复诵读过程中走进语言文字,一直在浓浓秋意的氛围中进行学习。

三、悟要有重点

不要每个地方都去悟,要选择重点。如,《触摸春天》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安静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出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她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教学时让学生重点朗读,通过反复诵读,学生能真正体会到盲童安静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感悟作者揭示的深刻道理。

四、悟要个人悟和集体悟相结合

第9篇:上课感悟范文

根据学生已有的语感的培养,采取了自悟语感——导悟语感——迁移表达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语感在反复的实践活动中,得到了螺旋式上升。

一、导悟语感。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课文,学生感到较新奇、陌生的内容,可利用形象刺激。在教学过程中,我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实物形象、动作形象和言语形象的刺激,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左右脑协同运用,处理并储存信息,利用直觉形象思维的帮助去感悟课文内容。在输出信息的过程中必须借助语感进行情景表述,凭借语感进行修正,在内化的同时,迁移运用语感,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直觉思维和顿悟思维。 例如:我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由于小兴安岭在祖国的东北方,我们几乎无一人到过那里,因此,学生对于小兴安岭的美丽难以理解。我在教学时,主要借助于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再现小兴安岭如诗如画的风景,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直观的印象。在学生自读课文时,教师利用音像资料,让学生结合画面去读课文,在头脑中形成直观的画面。

在教学“春天”一段时,先让学生通过看画面读课文,知道这段描写了树木、积雪、小溪、小鹿、原木等景物。在熟读课文阶段,让学生抓住描写景物特点的语句进行精读感悟。例如:树木长出新枝绿叶,写出小鹿可爱姿态的拟人句,原木象舰队在前进的比喻句……学生在感悟出小兴安岭春天生机勃勃的自然美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后,再用自豪的语气去诵读。夏、秋、冬三部分内容引导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去感悟。

二、迁移表达。迁移表达就是让学生运用在课文中感悟的表达方法、写作方法进行一些口语和书面写作方面的训练,使学生的语言感知力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在书面写作训练方面,我在教学了《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以后,安排了写景作文,让学生把最近到公园或郊外游玩观察到的美丽景色按顺序写下来。让学生凭借课文中感悟到的表达方法、写作方法去写作文,写后凭借语感自行修改。例如:有的学生在参观完天香园后写到:‘哦!天香园的榆树造型真是美丽极了,一棵棵榆树千姿百态:有的像长颈鹿,在翘首遥望;有的像孔雀,向人们展示它美丽的羽毛,笑迎来宾,…… ”这一系列的排比句和比喻句,把天香园中那千姿百态的榆树造型描写得真可谓惟妙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