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同步课堂范文

同步课堂精选(九篇)

同步课堂

第1篇:同步课堂范文

关键词:高中物理;同步课堂;教学模式;资源共享;一体化

一、同步课堂教学模式概述

同步课堂教学模式基于同步课堂理论指导、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教学的一种范式。在课堂授课过程中,学生集体学习。在课后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学生性格特点和学习状况,通过同步课堂有区别推送辅导材料及习题、向家长发送短信和平台信息等,实

现课后个性化教学和辅导;学生依据教师发送的具有针对性的辅导材料及与教学同步的习题,有效地弥补了自己在学习上的不足

之处。

二、高中物理教学引入同步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实践

1.同步课堂教师组成

高中物理同步课堂模式中,教师构成包括:(1)主讲教师。

其主要工作是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说课方式对学生进行

实时性的授课,并指导学生学习新的物理知识、进行习题练习。

(2)助课辅导教师。其工作主要是监督和组织学生学习物理课程,对整个班级的学生进行有效管理。(3)课程负责教师。主要是监督主讲教师的教学工作,反馈主讲教师的教学成果,并且定期地进一步指导和深化学生的物理知识。(4)技术指导教师。主要负责整个教学模式的顺利运行。

2.同步课堂硬件设施组成

同步课堂硬件设施主要是建立由中心传输手段与通信手段相结合的远程同步教育平台。这个平台主要包括宽带多媒体通信系统、干线光纤网、区域宽带网、有线电视网等。通过互联网技术将同步课堂教学遍及到学校内的所有教室、办公室等区位点;通

过互联网技术和手机客户端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联系起来,使家长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真正地使学生的生活融入物理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实现学习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同步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运行

在同步课堂教学模式中,各位教师共同完成高中物理的教学备课、上课等环节,助课辅导教师负责监督学生学习和监督管理学生等辅工作。教师们在各个教学环节上分工协作,保证了教学活动顺利的贯彻落实。在同步教学模式运用到高中物理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多媒体教学资源是必备的条件,为其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公共服务体系是基础要素,并构成了学习的环境,是整个系统有序进行的保证。

三、同步课堂教学模式引入高中物理教学的意义

同步课堂教学模式引入高中物理教学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教辅更加队伍完善

同步课堂教学模式无形地将社会、教师、学生、家长等对方了力量融合在一起。它不再是传统的一名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而是多个教师合作性的对全体学生进行辅导,改善了了原来家长对孩子学习监督力度不足的局面。

2.资源共享机制完善

同步课堂的教学模式正是很好地迎合了教学资源纷繁复杂的问题。来自多个执行体系的教师集中精力,相互合作性的备课、讲解、管理等,将知识点及讲课的维度提升到最优化,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最大化的知识资源。并且通过网络端与手机客户端的连接,将学校教育资源、社会教育资源、网络教育资源与学校、家长、学生联系起来,学生得到最及时、全面的教学资源与习题资源。

3.教与学一体化

通过同步课堂的教学模式,教师的教授与学生的学习融为一体,学生、教师、家长在整个教学过程里融为一体。教学过程里各方面的力量相互合作,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完全参与性提升了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参考文献:

[1]王成端,顾玉林.同步课堂教学模式探讨[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

第2篇:同步课堂范文

【关键词】高中英语;同步课堂;教学模式;资源共享;一体化

1新课改对高中英语教学的要求

高中英语课是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的主要课程之一,它既是培养学生语言素养的一门学科,又是培养学生情感、智慧、价值观的一门学科。高中新课改对高中英语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第一点,要求高中英语教师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并用新教学理念指导教学活动。第二点,要求英语课程的设置及课程教学内容更加贴切与素质教育。第三点,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建立多元、多层次、开放的英语课程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第四点,要求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更加的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素养,更加注重满足学生心智提高和情感态度的发展。

2同步课堂教学模式

同步课堂是一种网络平台,由四大功能板块构成的,即同步学习、同步检测、学习园地、空间。它以远程教育理念为指导,将互联网教学、手机信息服务等相结合,整合教学资源,最终教学资源实现教学过程中所有人的共享。同步课堂教学模式则是这种通过理论指导、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教学的一种范式。在授课过程中,学生集体学习。在课后教学与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针对学生性格特点和学习状况,通过同步课堂有区别推送辅导材料及习题、向家长发送短信和平台信息等,实现课后个性化教学和辅导;学生依据教师发送的具有针对性的辅导材料及与教学同步的习题,有效的弥补自己在学习上的不足之处,提高学习成绩;家长根据教师发送的短信或短信通知,结合教师推送的辅导资料,针对孩子的学习情况而进行学生学习的监督工作。

3同步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3.1同步课堂教师组成

高中英语同步课堂模式中,教师构成包括四方面:①主讲教师。主讲教师有两项任务,第一项任务,即是运用各种有效地教学方法和说课方式对学生进行实时性的授课,并指导学生学习新的科学知识、进行口语练习或习题练习等工作;第二项任务,即是与助课辅导教师交流,根据助教辅导教师的反馈意见,不断地改进教学;②助课辅导教师。其工作主要是监督和组织学生学习科学课程,对整个班级的学生进行有效管理;③课程负责教师。主要是监督主讲教师的教学工作,反馈主讲教师的教学成果,并且定期的进一步指导和深化学生的科学知识;④技术指导教师。主要负责整个教学模式的顺利运行。

3.2同步课堂硬件设施组成

同步课堂硬件设施主要是建立由中心传输手段与通信手段相结合的远程同步教育平台。这个平台主要包括宽带多媒体通信系统、干线光纤网、区域宽带网、有线电视网等。通过互联网技术将同步课堂教学遍及到学校内的所有教室、办公室等区位点;通过互联网技术和手机客户端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联系起来,使家长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真正的使学生的生活融入到科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实现学习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3同步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运行

在同步课堂教学模式中,主讲教师、课程负责教师及技术教师共同完成高中英语课程的教学备课、上课等环节,助课辅导教师负责监督学生学习和监督管理学生等辅工作。教师们在各个教学环节上分工协作,保证了教学活动顺利的贯彻落实。在同步教学模式运用到初中科学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多媒体教学资源是必备的条件,为其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公共服务体系是基础要素,并构成了学习的环境,是整个系统有序进行的保障;主讲教师起到主导性的作用,引导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关键。但应注意的是,该同步课堂的模式比较适宜于高中英语的基础课程,像语法讲解、辅导课等还是以传统的面授教学为宜。

4同步课堂教学模式引入高中英语教学的意义

4.1科学课程教辅队伍完善

同步课堂教学模式引入初中科学教学,无形的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结合起来。教与学的过程融入了社会、教师、学生、家长等对方了力量。首先,教师的队伍扩展。它不再是传统的单单的一名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而是多个教师合作性的对全体学生进行辅导,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辅导更加及时、到位。其次,家长对孩子的学习监督更加有效。这种模式改善了了原来家长对孩子学习监督力度不足的局面,使家长在了解课程和学生情况的前提下更好的配合教学工作。最后,其他社会人士加入。无形之中学生获取资源更为广泛、便捷,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更多的注入到该课程中。

4.2资源共享机制完善

高中英语课程知识面比较广,语言结构或语法相对较难。同步课堂的教学模式正是和好的迎合了教学资源纷繁复杂的问题。通过同步课堂的教学模式,来自多个执行体系的教师集中精力,相互合作性的备课、讲解、。管理等,将知识点及讲课的维度提升到最优化,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最大化的知识资源。并且通过网络端与手机客户端的连接,将学校教育资源、社会教育资源、网络教育资源与学校、家长、学生联系起来,学生在及时的得到教学辅导及教学监督的同时,得到最及时的、最全面的教学资源与习题资源。

4.3教与学一体化

同步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使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家长辅导更加个性化、一体化,学生的学习生活与日常生活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学生课上、课下的学习氛围都能达到最高点。通过同步课堂的教学模式,教师的教授与学生的学习融为一体,学生、教师、家长在整个教学过程里融为一体。教学过程里各方面的力量相互合作,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完全参与性提升了学生对科学学科的兴趣,同时,因为新的方法和模式的引入激发了口语意识和语言素养。

参考文献:

[1]滕瀚.运用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同步课堂教学的个案[J].基础教育,2006.

[2]顾玉林.基于综合网的“导—学”同步课堂教学模式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7.

第3篇:同步课堂范文

【关键词】网络视频 同步课堂 集中培训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247-02

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是教育部批准设立的高校教师培训机构,主要利用网络化和数字化技术,通过遍布全国各省市的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省级分中心和城市分中心,开展教师培训工作。中心先后承担教育部“精品课程师资培训项目”,教育部、财政部“高校教师网络培训系统项目”建设任务,通过建立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系统和运作体系[1、2],组织开展以国家精品课程为主要内容的高校教师培训,促进质量工程各项建设成果的广泛应用和共享。

目前,在全国设有55个网培分中心。截止2012年,共开设了600余门培训课程,600余位高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国家精品课程负责人登上网培讲堂,17万名高校教师参加培训。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以服务教师为己任,创新高校教师培训模式,传播优秀教育教学成果,推动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服务高校教师终身学习,促进高等教育质量提高。集中培训采用网络同步课堂班培训模式,常规上在非节假日周末同时开设2门课程。主讲教师在主播教室通过网络视频同步授课并组织互动交流,集中培训的时间为3天。

1.网络视频课堂

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设置直播主会场,分别在各个省设置分中心的形式,通过视频会议的形式组织参训。由教育部认定的分中心必须具备在线视频播放的条件,满足带宽的要求、视频设备、语音设备、监控设备,保证在主会场可以监控到各个分中心的参加学习情况。

2011年,网培中心在186所高校设置了224分会场。全年培训注册教师4000余人,并直接使大约20000名系统注册外的老师受益。2012年河南工业大学作为河南省网培分中心担任全省的网络培训计划。

1.1开设的课程

2012年下半年河南省在郑州第二分中心(河南工业大学教学点)开设的课程有:专题:新入职教师教学实践技能培训、专题:硕士生导师研修(文、理)、病理学、应用写作、大学生学习指导、专题:高校教学秘书的职业能力发展、现代控制工程、艺术概论、大学生安全教育、经济法、公共关系学;在郑州分中心开设的课程:英汉口译、专题:硕士生导师研修(理工)、专题:教与学的理解及运用――高校教学策略与教学评价、生产运作管理、西方音乐史、专题: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专题: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普通生物学、设计概论、物联网概论、泛函分析、量子物理。

从整个下半年全国网络培训一共开设22门课,课程涵盖专题、工科、文科等课题,一共参加培训教师近600多人,取得“高等院校骨干教师培训”证书500人次。从参加课程培训的人数上看,一般专题性课题参加的人数比较多,比如:参加专题:新入职教师教学实践技能培训教师有157人、参加专题:硕士生导师研修(文、理)182人,专业性比较强的课题参加的人员较少,比如:泛函分析、量子物理基本上没人参加,不能开课。

1.2参加网培的高校

2012年下半年河南省高校参加高校教师网络培训的学校有:河南高校有:郑州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理工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周口师范学院、许昌学院、洛阳师范学院、河南职工医学院、信阳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开设会场三十多场,受益老师上千人。

从参加的学校来看,有的学校参加的人次比较多,比如:许昌学院、河南科技学院基本上能开设2次分会场,但是有的学校基本上不参加培训,这就是和各个省教育厅的政策以及各个学校的政策有关,政策引导教师的自身发展。也说明高校教师自我提高的意识不强。

1.3主讲专家

2012年全国网络培训中心开设34门课程,14个专题,近200名教授专家参加,参加现场直播的老师大部分都是高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部级精品课程的负责人、部级名师,都是全国范围内通过课题招标,专家推荐,网培中心出面邀请到的知名教授,通过这些专家教授把该行业的精髓、课程的精华部分通过网络传递到全国各个地区,对全国的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帮助是非常大的,对促进教师资源的长足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从参加的主讲教师来看,尽管这些资深的教授有一定的影响力,作为青年教师还是希望能听到一些院士、大师的专题,比如:清华大学数字电子技术的北斗阎石老先生、王越院士的讲座或者专题,这还需要网培中心进一步的做工作,使网培的层次更高、更广、更强。

2.文字、语音交流互动

在网络视频课堂中间,主讲教师在讲课的同时,参加培训的教师如果有问题,可以通过视频课堂的文字交流对话框可以和主讲教师间接交流,培训教师如果有问题可以通过文字的方式和现场的工作人员联系,工作人员在教师休息的时间转达给授课教师,然后再课师生互动的时间可以通过语音一一做解答,另外,在师生互动的时间,培训教师也可以通过麦克和主讲教师直接对话。

该环节通过文字、语音的方式解决了时间和空间的约束,完全可以达到接近于面对面的交流,通过整个培训过程,发现各个培训中心的教师非常踊跃的发言,主讲教授也能满足各个分中心的要求,但是由于涉及的培训范围比较大,主讲教师只能对部分有代表性的问题给与回答,这个问题还需要改进。

3.班级讨论总结

一般情况每一期的培训都要安排一次4个学时的班级讨论,每一期学员都会选出一个班长,由分中心的班长组织学员讨论,内容涉及该专题教师在讲课的过程的体会与感受,也可以分享该门课程在自己学校的教学改革等,内容不限,论题自由。然后由班长作总结,形成文字,提交给网培中心和主讲教授,网培训中心和主讲教授根据反馈的意见,可以进一步的改进教学的效果。

4.作业与证书

参加的学员通过视频培训之外,保证一定的出勤率,要完成主讲教授布置的作业,通过在线提交,主讲教授通过批改之后达到要求之后,可以颁发由教育部网培中心颁发的“全国高校青年骨干教师进修培训证书”。

参加的学员要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选择参加网络培训,不能为了拿到资格证书而参加网络培训,网培中心也不能只追求利益,而蛮发证书,让参加培训,达到要求的学员拿到应该拿到的证书,要有一定的要求,有一定的通过率,提高培训证的含金量。从这几年培训证书的发放来看,并不是所有参加的学员,都能毕业,该证书已经作为高校教师晋升、评职称的重要资本,深受广大教师重视。

5.结论

加强教师培训,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重要环节和途径。网培中心依托高等教育出版社,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与各地分中心和有关高校相互支持配合,面向高校教学需求和教师专业成长需要,大胆探索,扎实工作,培训成效明显[3、4]。5年来,共有17万人次高校教师参加培训,覆盖全国92%的本科院校和80%的高职院校,得到广大高校教师和各地的普遍好评。教师网络培训的开展,有效地推广了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项目建设成果,在高教战线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对教师队伍建设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发挥了积极促进作用。对以后的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把握需求,提高质量,走培训专业化发展之路;紧扣核心,完善体系,促进教师素质全面提高;创新模式,优化机制,开创培训工作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邹应贵、叶惠文、杜炫杰,运用网络培训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2009年4期

[2]陈可,网络培训平台设计构想与实践方案,科技风-2012年15期

第4篇:同步课堂范文

一、讨论的目的要明确

教师在根据学生情况备课的时候应该要明确那些内容适合讨论,更要明确讨论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讨论而讨论,还是为了强调重点、突出重点而讨论,或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而讨论等等。所以要精心准备讨论内容,选择讨论内容必须遵循三点:一是讨论的问题要有适当的难度。如果太简单,学生体会不到讨论的价值,但若太难,学生就很难取得成功,都会影响讨论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进行具体分析,做出恰当安排。二是讨论的问题应是感兴趣的。没有兴趣就没有讨论的动力。可以事先让学生预习,在预习的基础上找几个学生询问感兴趣的问题,使教师有一定的把握。三是能体现一定的数学思想,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以上几点需要有机地统一,讨论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如果讨论的内容比较枯燥,就要创设情境,想尽办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一般地说,在探求新知的过程中,在教材的重点难点处,在发现和概括规律时,在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处,在运用知识进行判断、辨析时,在沟通知识间的联系时,都可以组织相应的讨论。

二、讨论的运用要及时

在上课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反映来安排讨论,根据学生的需要决定何时讨论,也就是说要把讨论的支配权给学生,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想让学生自觉主动的进入讨论,达到讨论的最佳效果,就应随时抓住学生的思维动态,以此选择讨论的最佳时机。如果教案上安排讨论的问题,经过提问后学生回答出了,就不应再讨论了。而相反的,如果提问后发现很多学生都回答不出,或是发现学生有争论、迷惑、理解不清的时候,哪怕教案上没有安排讨论,也应该及时的组织讨论,解决学生心中的困惑。

如在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一课的教学中,练习完成后我让学生谈学习的体会。有一学生就说:“既然公式法是由配方法而得的,而且适合所有的一元二次方程,再说配方法解方程很麻烦,容易错,那么配方法就不重要了,可以不再用它解方程了。”马上其他同学都表示有同感,议论起来了。这是在我意料之外的,我没有针对性的给予回答,而是干脆让学生展开讨论,先讨论配方法到底重不重要,再讨论哪些方程用配方法解简单。经过积极认真的讨论他们认为配方法是重要的,没有配方法就没有公式法。这一及时的讨论不仅使学生体会了配方法的价值,又增强了解题的灵活性。

三、讨论的时间要给足

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不是不想让学生讨论,而是怕完不成既定的教学任务,有时讨论要占去不少时间,考虑到教学进度,就草草收场,或是让学生课外去讨论。酣畅淋漓的讨论嘎然而止,不仅抹杀了学生讨论的积极性,而且也会影响到下一环节的教学,以后要想开展积极互动的讨论就难了。所以一旦组织讨论就要充分保证讨论的时间,发挥小组讨论的交流与合作功能,使学生对问题的认识达到应有的深度和广度。

如: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和角平分线的定理和逆定理掌握不够,我就充分发掘教材,在一次复习课上化了大半节课让学生讨论两道题:实际上这两道题是书上的例题,要求是不准看书,回顾所学的知识讨论解题的方法,并说出最简便的方法。如果讨论时间不充足,学生讨论的结果仍是书本上的方法,而想不到题(1)可以过A作ADE的高AF,通过证AF是BC的中垂线得AB=AC,题(2)可过D作AB、AC的垂线段DE、DF,由角平分线定理得DE=DF,再证出∠B=∠C,得结论。而且都比书上的方法简便。为达让学生灵活运用定理解题,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力求解题简便的目的,化再多的时间讨论也是值得的。

四、提高讨论的参与率

有效的讨论应是全生参与的讨论,如果只是小面积的讨论,哪怕讨论再积极也不是成功的讨论。

首先,教师要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应积极地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成为学生的伙伴、合作者,要适时给予一定的指导。其次,要多一份容忍。对于讨论中一些不理想的表现,要多从心理学、教育学的角度去思考,学会理解、宽容和科学引导,切忌“讽刺挖苦”,“大发雷霆”,从而影响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再者,要尊重学生。让他们畅谈自己的发现和想法,不要因为学生的观点不对、不好或不符合老师的思路就中途打断其发言,这样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最后,要多鼓励。对学生的讨论要给予积极的评价,不仅要鼓励学力高的学生的奇思妙想,更要鼓励学力低的学生的积极态度和勇气。这样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讨论,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自然参与率就高了。

第5篇:同步课堂范文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3-0030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树立“以生为本、学为中心、能力为重”的新学生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充分开发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培养其积极主动地探究知识。古人云:“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而有效课堂的理念,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知识海洋中的渔夫,从而使他们能够不断捕获更大的知识之鱼的能力。课堂的有效学习强调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应扮演好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个角色,不应喧宾夺主。

在多年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学习效率低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主要有两点:一是这些学生大部分没有建立明确的学习目标,从而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纪律性比较差等影响学习效率;二是一些学生在小学阶段就没有掌握好数学基础知识和学习方法,对学习数学没有兴趣等原因导致学习效率低。通过新课程改革初中数学课堂有效学习的探索和实践,对促进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有效学习的几点尝试:

一、培养学生课堂主动性是数学课堂有效学习的前提要求

如何培养学生的课堂主动性学习,是课堂有效学习的前提。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培养方法有很多,应学生不同阶段、不同情况选择相应的方法。如七年级新生之间大多不太认识,很多学生课堂上想回答教师的问题,但又担心讲错被其他同学嘲笑,所以不敢举手回答教师的提问,导致学生课堂参与主动性不高。笔者设置同学上台演示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主动性。

案例1. 浙教版七上册“2.1有理数的加法”教材内容的新课教学

教师出示设计问题:一人从原点O出发,沿着直线行走(直线东西走向),如果第一次走了3步,第二次接着又走了2步,求两次行走后这个人在离原点什么地方?

教师在讲台前地板上画一条直线,标上原点O,及-5,-4、-3、-2、-1、1、2、3、4、5,取0.5米长为一步长度,正方向为东,如图示1:

因为没有具体说明每一次行走的方向,所以这个关于两数相加的问题有以下四种情况:

师:(邀请若干同学上来演示)

1. 请生甲沿着直线向东走3步,接着向东走2步,问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步?此时甲生在什么地方?(这是求两次行走的路程的和)

生乙:解:记向东为正:(+3)+(+2)=+5(步)

(投影显示在数轴表示)

师:很好,从数轴上表明,两次行走后在原点O的东边。离开原点的距离是5步。因此,两次一共向东走了5步。我们从这个图上说明这个得出结论规则呢?

生众:正数加正数,其和仍是正数。

师:结论:正数加正数,其和仍是正数,和的绝对值等于这两个加数的绝对值的和。

2. 请生丙沿着直线向西走3步,接着向西走2步,问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步?

生A:(-3)+(-2)=-5(步)

3. 请生丁沿着直线向东走3步,接着向西走2步,问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步?

生B:(+3)+(-2)=+1(步)

4. 请生戊沿着直线向西走3步,接着向东走2步,问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步?

生C:(-3)+(+2)=-1(步)

由1、2师生共同得出结论: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做为和值。由3、4得出结论: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且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师:同学们试着画四个数轴,在每个数轴上表明四种情况下两次行走的不同结果。

这个案例首先邀请不同学生上来在地板上的“大数轴”行走演示,其他同学观看着,计算每一次的结果,并积极思考每次运算规律,教师应注意启发和引导,精心点拨,让学生在充分动口、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使学生都能有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从而逐步让学生养成主动性学习数学的习惯,使课堂真正回归到课堂有效学习。

二、创设有趣的课堂教学情境是课堂有效学习的关键

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就是说学习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喜欢学习。如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关键是怎样让学生喜欢学习数学。数学由于其本身学科的特点,让部分学生觉得抽象难懂。所以,数学课堂上教师不能只是一味地讲大道理,应该创设有趣的课堂教学情境,才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

七年级时,笔者给班级四十位学生做过关于数学学习喜好情况的调查,结果“非常喜欢”的占10%,“比较喜欢”的占15%,“不喜欢但不讨厌”的占52.5%,“讨厌”的占22.5%。同时,笔者对照他们的数学入学成绩,结果发现“非常喜欢”和“比较喜欢”数学的同学,他们的数学成绩相对都比较优秀,而往往“讨厌”数学的同学数学成绩都很差。可见,学生数学成绩是否理想,对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培养是关键。

案例2. 问题情境,浙教版七上册2.6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新课导入

新课问题引入:同学们都玩过有一种“24”点的扑克游戏吧。我们知道它的游戏规则是:任抽4张牌,最快列出算式使得计算结果为“24”者获胜,若算不出则重新抽牌。(现在教师拿出一副牌任抽4张)例如梅花2,黑桃5,红桃3,方块4,列出算式:(5-2+3)×4,2×(3+4+5)等。

请问:1. 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运算;2. 整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顺序如何。

现在我们已经把数扩充到了有理数,还可以列其他算式计算吗?

生1:

(1)这个算式中有几种运算?(引出有理数混合运算概念)(2)如何计算这个式子的结果?

那有理数的运算顺序于如何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讲的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案例3. 生活情境:浙教版七下2.3解二元一次方程组(1)

创设生活情境: 快快和乐乐是七(2)班两位非常喜欢动脑筋的同学,刚学了二元一次方程组,他们很想知道除了尝试法解方程组以外是否还有其他的方法,于是快快出了个题目给乐乐:

小聪年龄的2倍与小明年龄的和为37;且小聪比小明少1岁,问小聪和小明的年龄各为多少岁?

分析:若设小聪的年龄为 x 岁,小明的年龄为y 岁;则列出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为:2x+y=37x=y-1

小明对小聪说,请你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看:若设小明的年龄为y 岁,则小聪的年龄为(y-1)岁,有2(y-1)+y=37 解得y=13, y-1=12。

因此,数学课堂教学应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合适有趣的问题情境、设操作情境、多媒体情境、生活情境等数学情境,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

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提高了,他们也真正成为数学课堂学习的“主人翁”。只有学生感兴趣的课堂教学过程,才能实现课堂的有效学习。

三、设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是实现课堂有效学习的保证

由于每位学生掌握的知识基础情况不同,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也不相同,如果仅靠教师整体同一的课堂教学将很难实现课堂的有效学习。新课程改革标准强调“……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以及学生之间相互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要求教师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时应该遵循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设计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方式,以保证课堂有效学习。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尝试设计学生实践课如下:

案例4. 学习“相似三角形的应用”一节时,当天恰好天气晴朗,笔者让学生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或所学知识,实地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和学校博学楼的高度。(如图为测量旗杆示意图)笔者把学生分成五个小组,各组配备相同的工具:皮尺、米尺、2米标杆。每组选出一个小组长,组长组织组内同学任务分工及合作,使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任务完成后,各组组长或选一位组内同学,汇报小组任务的成果报告。

解:如图所示:设旗杆高AB=x米,由题意可知:由相似三角形性质得:

学生根据测量出旗杆影子和标杆影子的长度,代入上式就可以求出旗杆的实际高度。设计这样的实践教学活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己质疑、解疑,探索新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运用数学的意识,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课堂,最终实现课堂有效学习。

四、综合多方面合理评价是课堂有效学习的源泉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改进评价方法,综合客观地评价每一位学生,能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应该把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有机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有机结合,以及根据学生接受的内容来确定的评价方式和让学生以个体、小组或者群体的身份参与到课堂学习的评价方式相结合等,最后将各种评价方式有机结合形成综合性评价。

案例5. 小组合作评价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评价小组的整体情况,关注每位学生的参与情况,同时关注小组的整体配合情况。笔者用“积分”的形式让学生对他们的各种学习行为进行评价。如下表:

(说明每一项20分,分五档:A、B、C、D、E对应分数为100-80、80-60、60-40、40-20、20-0分)

小组合作评价强调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重视学生的个性化,保护其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师通过综合性评价能更加全面的了解学生各方面的发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偏,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不断提高发展,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以,持续综合性评价是课堂有效学习的源泉。

五、提炼课堂教学反思是课堂有效学习的升华

一位名师说过“课堂教学是一门永远不完美的艺术”,所以课后,教师应该经常进行深入的课堂教学反思,包括每一个教学环节设计与实际情况、学生学习情况、课堂生成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的反思与总结,不断地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和内容,才能赋予课堂有效学习的艺术升华。

第6篇:同步课堂范文

关键词:三环七步 初中数学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079-01

在目前的教学现状中我们可以看到,课堂教学的主体依然是教师,而学生更多的还是在扮演着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容易导致的问题就是教师需要承担的教学内容更为复杂沉重,但教学效果可能并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而对于学生来说则是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知识,但是对知识并没有一个深入的理解,并且长期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很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降低,自主学习能力也会大大降低。尽管传统教学模式在如今的课堂中依然广泛地存在着,但是我们也不乏看到一些对于课堂教学模式的新尝试,虽然真正适合有效的并不多见,但是也从侧面说明了我们对于教学模式的改革还是充满积极性的。所谓的教学模式实际上指的是整个教学过程所要遵循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的产生往往是以教学理论为基础,并且在通过大量的实验教学之后能够鉴定其有效性,最后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形成一个稳定鲜明的教学框架。所谓的三环七步教学模式指的是教学过程中要进行的三个环节和七个基本步骤,三个环节分别为课前自主学习、课堂合作探究、课后总结提升,七步指的是明确课堂教学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典型案例分享、发展应用、总结评价、反馈提升。本文将对三环七步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实践及课例做一个深入的探究。

1 三环七步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实践案例

实际上三环七步教学模式在课堂中结合所形成的过程是课前自主学习(明确课堂教学目标、自主学习)―课堂合作探究(合作探究、典型案例分享、发展应用)―课后总结提升(总结评价、反馈提升)。为了能够进一步体现出三环七步教学模式的有效性,我们将对三环七步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案例加以简要的分析,也能够帮助读者更加清晰直观地了解三环七步教学模式的具体内容。在进行一元一次方程这一内容的教学中时,教师在课前就应该让同学们明确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并且要让同学们在课前就进行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和思考。学习目标的设定除了教学主题之外,还要包涵同学们情感态度和学习态度的培养,例如要求同学们在合作探究中培养和提升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要求同学们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对于同学们进行自主学习的要求则是:首先,要让同学们仔细地研读课本,对这一部分的知识进行深入的学习,其次,是要将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和内容标注出来,最后就是要适当地进行一些习题的练习。在课堂开始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先举出一个典型的例题让同学们分组进行交流和探究, 例如教师可以出一道应用题,要求同学们用上述方法进行解答。今年学校要组织自愿的春游,其中三个班总共要出去游玩的学生有111名,其中,一班的人数是二班的1.5倍,但是三班的人数又是一班的0.8倍,请问三个班分别有多少同学参加了本次的春游?这次教师可以要求同学们进行独立的思考,然后重复上述过程。最后教师可以让同学们进行课堂的总结和反馈,表达自己对于课堂开展的想法,也可以谈谈自己的收获。当然在课后,教师要布置部分练习作业,让同学们在课后加以巩固和提升。

2 三环七步教学模式对于促进初中数学教学开展的有效性

三环七步教学模式不同于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它更倾向于建立一种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过程,并且注重放大同学们的合作探究和独立思考过程。通过课前的目标设立和自主学习,同学们能够对课堂中要学习的内容加以熟悉和思考,而并不是等到上课的时候才知道这堂课要学习什么内容,对于课堂中的知识也没有自己的思考和问题,只是盲目地接收教师所给出的知识信息,这一过程对于培养同学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十分有帮助的。在课堂中,教师尽量地将自己讲解的时间进行压缩,并且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同学们的合作交流探究,通过小组内的合作以及全班内的交流,同学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法,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更好地扮演引导者的角色,通过在小组间的观察来及时地解答同学们的疑惑,关注同学们的疑惑点在哪里,关注同学们的交流表现如何。同学们通过小组间以及班级内部的合作交流,想必能够更好地培养和提升自己的合作学习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这对于同学们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最后,通过课堂末尾的总结和反馈,同学们能够表达自己对于课堂教学感受,也能够对自己仍然疑惑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讨论,这些都充分表明了同学们才是课堂的主体,而教师主要的责任就是引导和衔接,将重点知识加以阐释。

3 结语

总的来说,三环七步教学模式是一种比较符合课堂有效性要求以及新课改改革方向的教学模式,最重要的是,这一教学模式充分展现了学生与老师应当建立的教学关系,这对于教师和同学们来说都是一种比较适宜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第7篇:同步课堂范文

当今社会的竞争日益激烈,国外对校际协作的研究已经在内涵、组成要素、理论基础及实施策略等方面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一方面,校际协作对欠发达地区农村、城镇薄弱学校的教师教育教学理念转变、专业发展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传统课堂模式中存在的局限性也提出了挑战;另外一方面对学生层面的学习成绩、逻辑推理、记忆知识的提升保持、学习兴趣的提高、社会综合运用能力等方面的各种教育结果的影响也特别明显。为此,基于校际协作的学生交流、师资资源、教师协同教学成为了探索未来课堂模式,实现区域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均衡共享、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和城乡学校整体发展的一种方向趋势。

一、相关概念

1.校际协作

华东师范大学徐晓东对校际协作学习的概念界定为开展校际协作学习的双方学校围绕着某个学习主题,在考虑协作双方学生差异性前提下以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协调和合作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因此,在较偏远地区及欠发达地区开展校际协作学习可使优质教育资源得到均衡配置,促进基础教育公平,形成一种新的未来课堂模式。云南禄劝一中与成都七中实施的校际协作的远程同步课堂,协作学校中的主播教学方(成都七中)进行现场课堂教学,接收教学方(禄劝一中)以观看主播学校课堂实播进行现场学习,实现主播与接收方同步教学的校际协作教学。此教学过程异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协作双方采用现代通信技术,为远端学校(禄劝一中)在同一时间呈现出课堂的教学实况,包括课堂教学的图片、图像、文字、声音、视频材料和多媒体动画等等,禄劝一中的学生可在自己学科教师的指导帮助下实时参与直播学校的高中课堂教学活动,且还可与直播学校的学生一起进行实时互动学习,如图1。

2.未来课堂

关于课堂的界定,从教育教学的初始形态形成至今未有统一的界定。王鉴在《课堂研究引论》中对课堂的定义时指出课堂的第三种形态:“课堂综合体,包括教学环境、教学活动、课程、师生关系等,即人才培养的专门场所。”[1]本案例中基于校际协作所构建的课堂形式可作为未来课堂的一种应用样式,它是对传统课堂的变革,从实现课堂教育教学的软硬件资源、课程资源、教学活动、师生关系等方面呈现出在新的信息技术环境条件下实现基于校际协作的未来课堂,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基于校际协作的虚实整合的教与学的环境,它作为未来课堂的一种发展趋势,缩小了城乡差距,实现了资源均衡共享。

二、校际协作下的未来课堂模式

1.校际协作下的未来课堂模式

图2是本案例学校开始实施校际协作的初始课堂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发现由于云南禄劝一中和成都七中学生的知识结构基础的差异性,师生在教学进度和效率上无法与成都七中的师生同步,教师在课堂上没有灵活调配学生学习内容的自主权,课后难以按时按量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为改变这一现状远端学校对该课堂教学模式做了一些改进(如图3),采取“半直播课”的教学方式,以成都七中老师授课为主,在直播课程进行时把直播课程录存,日常由远端学校教师自主授课,课下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把直播课堂实况进行录制,后按需进行回放,如此既能保证学生能听懂和理解知识要点,又能利用网校优质的教学资源。

由图2和图3可以看出其中最大的改变就是直播教学从主要课堂转向辅助课堂,禄劝一中教师结合学生实际将直播录像及亲授课进行教学,这样异于传统课堂的是课堂不再限定于教师课堂,而是根据学生和教学需要利用新兴技术,现代卫星通信技术为媒介创建一个以促进学生的学为主要目的的教与学的未来课堂模式,既有利于优质资源的共享,又能及?r了解学生的需要,给学生最合适的新教学方式和新的未来课堂。

2.校际协作下的未来课堂模式特点

2.1“四同时”和“四位一体”

“四同时”是指同时备课、同时授课、同时作业和同时考试,远端直播班(本案例指云南禄劝一中)在上课、考试、作业以及教师备课等四个重要教学环节都与前端(成都七中)本部班同时进行。远端学校实现异地实时共享前端学校课堂教学,协作双方教师以四种不同角色进行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对高中学生的个性化教学活动,前端教师在把关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课堂讲授,以保证教学源头的教学质量,远端教师在异地全程随堂上课,配合前端教师营造同堂效果,并利用异地条件,做好同堂前后的教学活动,包括对学生课前预习管理、作业批改,课后辅导及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正确学习方法的养成教育。

“四位一体”是指将多门学科的每一节课都由远端的学科教师和前端学校的前端教师、把关教师,技术教师等四位教师共同协作完成。学生不但能够直接获得前端学校优质的教育资源,还能够享受到由远端学科教师和前端教师密切配合所带来的新课堂新教学方式。

2.2未来课堂中的“同步”

未来课堂中的“同步”,一方面是指校际协作双方教材的同步,与学校进度同步,与学生需求同步,强调内容、进度、需求的一致性。另一方面是指教学过程的远程同步性。校际协作下的未来课堂中的同步互动课堂,采用视频双向实时同步课堂的形式,将前端学校的课堂实时教学过程利用卫星通信技术同步传送到远程接收方,前端学校进行现场课堂教学的同时,远程接收学校的学生通过观看前端学校课堂实时传输过来的教学视频进行现场学习,接收终端学生的学习现场又同步传输到前端,授课教师可以实时查看本教室的学生和远程教室的学生的学习状况。

三、基于校际协作的未来课堂教学的优势及发展策略

1.优势

1.1未来课堂模式打破了传统的封闭式的教学模式,构建了开放式的未来课堂教学模式,实现师生协同知识建构,提高师生综合能力,可让学生体会到基于校际协作的未来课堂教学模式能够跨地域跨空间的融入先进新颖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为他们能从能力水平上与外部学生靠近起到了推动作用。

1.2实现了真正的资源共享和资源优质化,拉近城乡师生间距离,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校际协作的未来课堂教学模式下,欠发达地区教学资源薄弱的学校能充分享用优质资源,优质的管理和高度的重视、培养、保护,可以得到充分利用。

1.3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整个未来课堂模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知识协同建构和利用地区差异资源为主线,贯穿整个学习活动过程。

1.4远端学校和前端学校共同进步,双双获利,校际协作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了共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及自主学习的理念。

2.发展策略

2.1由于校际双方教学实施对象学生的差异性,教学进度以直播方学生为依据,但对于接收方的学生而言教学进度太快。为改变这一现状,为充分发挥教学接收方教师的作用,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据教学重点和难点的不同,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对校际协作教学模式进行取舍,做到因材施教,。

2.2远端学生与成都七中教师交流的机会太少,导致成都七中老师无法具体掌握远端学生的学习情况,不能及时了解他们的需求。解决这一难点,可加强校际协作双方学校的师生、师师、生生交流。

2.3学生负担太重,休息时间和自己学习的时间太少,导致被动式的学习,主要以接受式学习为主,难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此接收方学校可根据自己学生的基础学习特点,对教?W学习计划作适当的调整,以实现教学学习效果的最优化。

第8篇:同步课堂范文

许昌县灵井镇一中在日常教学教研方面,注重在高效课堂方面进行实践与探索,取得初步成效。作为高效课堂的重要内容之一,语文教师对语文新课改理念有着较深的理解。作为重要的组织者,我一直致力于语文高效课堂的探索与实践,这也奠定了我们进行课堂教学模式与初中语文课改研究的基础。

“五步五查” 课堂教学模式,是在总结近年来全国高效课堂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许昌县灵井镇一中高效课堂实施具体情况提出来的。“五步五查” 课堂教学模式,具有易操作性等特点,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是在倡导高效课堂形势下语文课改的有效尝试。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推广,使农村一线语文教师的教学与新课改靠近,进而在实践中创新。

“五步五查” 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第一步:预习检测,一查自主学习效果,时间控制在5分钟。

该步骤要求教师查看学生预习的情况,确定课堂重点、难点;同时,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交流、展示等形式,达到60%的学生能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通过结对子的同学互助形式解决40%学生的“双基”问题。

第二步:班级展示,二查小组合作效果,时间控制在5分钟。

该步骤要求各学习小组积极推荐人选进行竞争性展示,展示问题要有普遍性;问题应体现“双基”特点,给学困生一定的机会。在展示的过程在中,提倡学生点评;教师点拨要及时,准确。预期达到80%的学生能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结对子解决20%学生的“双基”问题;60%的学生能突破重难点,结对子解决40%学生的探究能力不足问题。

第三步,师生互动,三查学生问题探究能力,时间控制在15分钟。

该步骤通过学优生的示范带动,教师的导引、点拨,突破课堂重点、难点。该过程提倡学生讲解、争论,教师当裁判。通过该步骤的实施,以期90%以上学生能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结对子解决10%学生的“双基”问题;70%以上的学生能主动合作、探究问题,突破重难点,并产生学习兴趣,结对子解决30%学生的探究能力不足问题。

第四步,课堂反馈,四查课堂目标完成情况,时间控制在10分钟。

该步骤通过小组讨论、总结,达到师生共同梳理知识结构的目的,同时完成课堂作业。通过该步骤的实施,以期95%以上的学生能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85%学生能主动探究新问题,进而享受到学习的快乐;结对子解决15%学生探究能力不足的问题,结对子解决5%学困生的问题。

第五步,课堂衔接,五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时间控制在5分钟。

该步骤由教师点拨下节课预习要点,并下发导学案。通过该步骤的实施,使学生课下能自主学习,小课堂变成大课堂,让乐趣充满教与学的过程,同时在学生结对子的基础上解决学困生的预习问题。

上述步骤中涉及的学生百分比数据,根据学科与班级学生的情况而定。每一步的时间限制根据学科特点及当节课的难易程度适当调整。

第9篇:同步课堂范文

当前,学校教学管理层面如何为生本课堂的实践探索保驾护航,是课改大潮中一个值得研究的命题,本文结合皇甫学校的教学管理的实践,就这一命题做一些梳理与研讨。

一、牢固树立催生生本课堂的教学理念

生本课堂是人本主义思潮给教育领域带来的新的教学形态,是一种"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一所学校如果选择了生本课堂的价值取向并使之成为自己的办学思想,那么,在教学业务管理这个层面就必须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管理理念,才能为生本课堂的实施提供适宜的环境。一所学校教学管理层面是否有这种观念,集中体现在是否引导本校课堂以学定教,从学论教,为学生而教。近年来,皇甫学校积极学习借鉴移植全国课改名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改理念和模式,并努力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学习实践使之本土化和本校化,为生本课堂的践行发挥了强有力的导向作用。

二、积极探索培植生本课堂的管理措施

寻求有利于培植生本课堂的教学管理措施是整体跟进课改步伐的根本保证。近年来皇甫学校在不断实践探索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点课、赛课、研课的管理措施,为培植生本课堂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1.点课,让所有的教师在课改行列中都行动起来。

皇甫学校为切实促进课堂教学改革,专门设立了用于课堂改革与实验的阵地--磨课室,点课活动在磨课室进行。其组织形式是教务处每天从课表中随机抽取几节常态课,课前10分钟用校园广播通知授课教师带学生到磨课室上课,同教研组的教师和包组学校领导听课,课堂以先学后教的模式组织学生学习30分钟,后10分钟时间,学生带回原教室完成当堂训练,授课教师留在磨课室接受听课教师的点评和学校领导的评价。点课的管理措施让所有教师在随机压力下精心准备每一节课,确保学校的课改理念在全校范围内贯彻落实,保证了课改的方向性和实效性。实践证明,坚持不懈的随机点课是把课堂抓在手上,把课改落实到底的有力措施。

2.赛课,让青年教师在课改实践中脱颖而出。

皇甫学校每学年都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参与课堂教学大赛和评等晋级活动,赛课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采用无记名评分方式开展定量评分,再通过教研活动集体交流评议,为参赛教师的课堂教学定性把脉。这样,既实现了行动研究的教研目的,又促进了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在全县课堂教学大赛和省市组织的录像课竞赛中,我校教师凡是参加均能获得优异奖次。事实证明,千里马是赛出来的,课改标兵也是赛出来的,有计划的赛课活动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3.研课,让课改难题在对比试验中逐步破解。

任何课堂模式都不可能尽善尽美,践行生本课堂,同样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难题,如何破解这些难题就成为制约课改发展的关键因素。皇甫学校在学习名校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同课同构"和"同课异构"两种研课措施,其做法是遴选本学科课堂教学中的难题,选教学研究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学科带头教师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就相同的教学内容分别采用相近或相异的教法连续两节课施教,同科教师在对比听课的基础上写出课例分析,在比较鉴别的基础上优选问题解决策略,达到攻坚破难的目的。例如"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课第二课时,小学数学课应运题的教学,小学英语课语音教学等方面的问题,我们都是通过这种研课方式逐步加以解决的。经验告诉我们,建立在以比较鉴别的思维方式为基础上的"同课异构"活动是课堂教学实验性研究的科学措施。

三、认真研究哺育生本课堂的评价标准

众所周知,生本课堂的评价标准只能在生本课堂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但一所学校要践行生本课堂,就不能缺少这一评价标准的引导。在移植和培育"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改模式的过程中,皇甫学校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征和小学课堂的特点,逐步形成了如下生本课堂的发展性评价指标,以引导课堂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1.看主动参与

教师是否重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我们通常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一是看学生参与的学习方式:我们倡导课堂学习以自主学习为主,合作学习为辅。我们强调,通过独立学习能完成的任务绝不让学生做无意义的合作,生生之间无益的瞎合作必须由师生之间有效的合作代替。二是看学生参与的广度与深度:包括学生自主活动和学习的时间,学生回答问题和动手操作的人次等;三是看学生参与的效果: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思维能力的开发程度及情感态度的提升效果。

2.看有效的互动

评价课堂教学的互动性我们一般从下几个方面去引导:反对教师"言语霸权",提倡师生"民主协商";反对"先教后学",提倡"先学后教";反对"示范模仿、灌输接受",提倡"自主探究、参与体验";反对教师"包办代替",提倡学生的"自主建构";反对照本宣科地跟着"预设"走,提倡关注有价值的课堂"生成";反对简单地纠正学生的错误,提倡在"容错"思想下把学生的错误当做课堂教学的宝贵资源;反对上课只让优生表演,提倡课堂上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勇于并充分暴露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实在在的完成教学任务。

3.看情感体验

教师是否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判断:1教师创设宽松和谐课堂情景的程度:教师是否有激情,精神是否饱满;是否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授课过程能否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共鸣;是否善于表扬激励学生,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是否善于体察学生的变化,恰当调控教学;是否善待、宽容和欣赏学生。2学生情感投入的程度:学生注意力是否集中,有无高涨的学习热情和良好的精神状态,能否保持内在的学习兴趣和需要,能否发挥"小老师"的作用"兵教兵"等。

4.看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