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节水小论文范文

节水小论文精选(九篇)

节水小论文

第1篇:节水小论文范文

关键词:仲景;麻黄运用

中图分类号:R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97(2008)08-000-00

麻黄,《本经》谓之“主治中风寒热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徵坚积聚。”《日华子本草》谓之“通九窍、调血脉。”可见其有多种功效。然后世却多认为麻黄为发汗峻药,有伤阳耗津之弊而视为“虎狼”。笔者对《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以下简称《金匮》)仔细品读,若有所悟,今就其麻黄的运用略述浅见,以求正于同道。

1 麻黄的使用范围、功用主治

《伤寒论》共载方112首,《金匮》共载方262首,两书重出43首,,共计331首。其中用麻黄的方子,《伤寒论》为14首,《金匮》为18首,两书重出3首,共计29首。《伤寒论》涉及太阳病、阳明病、少阴病、厥阴病,《金匮》涉及痉湿日曷病、中风历节、痰饮咳嗽水气病等各篇,可见仲景运用麻黄之广。今试从其功用分别探讨之。

1.1 发汗

1.1.1发汗散邪以解表

《伤寒论》第35、37、46、51、52、55、条分别论述了伤寒表实证的麻黄汤证治;第23、25、27、31条论述了根据太阳病表邪的轻重程度不同,分别用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二越婢一汤和葛根汤等的证治;第32、33、36条分别论太阳与阳明合病,据表邪轻重及兼证不同分别用葛根汤、葛根加半夏汤、麻黄汤等施治;第38、39条论太阳伤寒表实兼里热烦躁的大青龙汤证龙汤证的证治;第40、41条分别论太阳伤寒表实兼内停水饮的小青龙汤证的证治。《金匮・痉湿日曷病》篇第12条论述了欲作刚痉之葛根汤证的证治。以上诸方用麻黄皆去节、先煮、去上沫,方后均有“覆其微似汗”或“发其汗”、“宜以汗解”等,主要取麻黄发汗散邪作用,用以解表。

1.1.2 发汗祛风除湿邪

《金匮・痉湿日曷病》篇第20条论寒湿在表用麻黄加术汤发汗祛风利湿;第21条论风湿在表用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轻清宣化、发汗祛风,以“覆取微似汗”、“微汗出”而达“风与湿俱去”。

1.1.3 开腠发汗蠲溢饮

《金匮・痰饮咳嗽病》篇第23条论溢饮的证治。溢饮的形成,乃由于“水饮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玄府不通,气机壅滞,水津不得输布,流于四肢而为溢饮,故当分别用大小青龙汤发汗开腠,或兼清其里热,或兼温化其寒饮,使玄府开通,气畅水行则邪不为患。吾师吕志杰教授矢志歧黄,善师仲景,曾用大青龙汤治愈一例18年无汗症患者。

1.1.4 发汗利尿治风水

《金匮・水气病》篇第25条论风水挟里热证用越婢加术汤、无里热的用甘草麻黄汤治之,均取麻黄发汗利尿之功,故均未言去节,此仲景缓其发汗之力而增其利水之功也,此即《内经》所谓“开鬼门”、“洁净府”之法。后世医家用越婢加术汤治疗急性肾炎初起或慢性肾炎急性发作,多收捷效。

1.1.5 发汗温经治两感

《伤寒论》第301条论少阴兼表,因“始得之”故知少阴阳气尚不甚虚,而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温经发汗以解表;302条论少阴兼表“得之二三日”阳气较前更虚,故用麻黄附子甘草汤温经发汗、助正解表,故曰“微发其汗”。

1.2 宣肺

1.2.1 宣肺泻热平喘咳

《伤寒论》第63、162条论汗下后邪热壅肺作喘,用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以宣肺泻热平喘咳。《金匮・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篇第6条论寒饮郁肺之咳喘,用射干麻黄汤宣肺化饮、降逆平喘咳;第8条论饮邪挟热上迫,用厚朴麻黄汤以宣肺散邪、泻热平喘;第13条论肺胀之饮热郁肺、肺气上逆,用越婢加半夏汤宣肺泻热,降逆平喘;第14条论肺胀之寒饮挟热者,用小青龙汤加石膏汤宣肺化饮、清热平喘。《金匮・痰饮咳嗽病》篇第35条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之支饮,用小青龙汤宣肺化饮、降逆止咳。

1.2.2 宣肺利尿退黄疸

《伤寒论》第262条论瘀热黄疸,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宣肺清热、利湿退黄。《伤寒论》一书有麻黄的汤证中唯此方后仲圣未言“覆取微似汗”、“发汗乃愈”等,可见其并非黄疸兼表,方用麻黄旨在开泄肺气而利尿,肺气一开,则复其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之职,邪从小便去而黄疸愈。《千金方》麻黄醇酒汤治黄疸,亦即麻黄这一功用的具体体现。今宣广庆[1]近20年来潜心探究证治麻黄治黄疸无论有无表证均可投施。

1.3 通阳

1.3.1 通阳破结蠲痹痛

《金匮・中风历节病》篇第8、9条论中风历节(即痹证)的证治:偏风湿者,用桂枝芍药知母汤通阳破结、祛风除湿蠲痹痛;偏寒湿者,用乌头汤通阳破结、祛寒除湿蠲痹痛。方中麻黄不去节,一取其以节达节,一制其发汗之力而使风与湿俱去。

1.3.2 通阳散邪治正水

《金匮・水气病》篇第26条论少阴正水脉见沉小的证治:盖水为阴邪,最易困遏阳气,用麻黄附子汤通阳散邪、温经发汗,阳气一通,则水津四布,邪不为患,亦所谓“离照当空,阴霾自散”。此方颇似《伤寒论・少阴病》篇之麻黄附子甘草汤,以至历代医家多混此二方为一方,其实不然。后方用麻黄二两且去节,甘草二两(炙),功在温经助正、微发其汗以解表邪;此方则用麻黄三两、不去节,甘草不炙,故其助正发表之力减而主在通阳散邪,亦如厚朴三物汤、小承气汤、厚朴大黄汤三方,药虽均为枳、朴、黄,由于剂量之异而功也各别,此仲景每于细微处藏妙也,亦所谓“不传之秘在剂量”,学者不可不察。第31条用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汤通阳散邪,治气分“水饮所作”之“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正如俞嘉言《医门法律・大气论》所言:“……用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汤以通胸中阳气者,阳主升,阳盛则有开无塞,而水饮之阴可见睨耳。”

1.3.3 通阳化饮定惊悸

《金匮・水气病》篇第13条论水饮内停、凌心致悸,用半夏麻黄丸通阳化饮、降逆定悸。胸中为清旷之野,毫不容邪,方用麻黄宣通阳气、半夏蠲饮降逆,正如尤在泾《金匮要略心典》所说“做丸与服,缓以图之,则麻黄之辛甘不能发越津气而但升引阳气,即半夏之苦辛亦不特蠲除饮气而并和养中气,非仲景神明善变者,其孰能与于此哉?”

1.3.4 通阳散湿治皮水

《金匮・水气病》篇第23条论皮水挟热用越婢汤,发越阳气、散水清热,此方石膏重于麻黄,且麻黄不去节,则变辛温为辛凉,发汗之力减而通阳散湿、利水清热之功有余。

另有《伤寒论》第357条论厥阴伤寒,上热下寒、正虚阳郁之证,用麻黄升麻汤发越郁阳、清上温下、滋阴和阳,攻补兼施而奏功。

此外,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桂枝芍药知母汤、乌头汤等又均体现了麻黄的活血作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明确指出“瘀热在里”,《金匮要略浅注补正》云:“瘀热以行,一个瘀字,便见黄疸皆发于血分,凡气分之热不得称瘀。”当代著名肝病专家关幼波先生亦指出:“黄疸主要是湿热蕴于血分,病在百脉,所谓百脉是指周身血脉……所谓‘瘀热发黄’、‘瘀血发黄’都有是说明黄疸是血分受病”[2]。

2 麻黄的炮制、煮服、调护

仲景用麻黄并非皆言去节,遍检两书,则知《伤寒论》诸方皆言去节,《金匮》中除《痉湿日曷病篇》之葛根汤、麻黄加术汤、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及《痰饮咳嗽病篇》之大、小青龙汤外,皆不言去节。细审原文,凡言去节者,必有明文“当发其汗”、“表不解”、“当以汗解”等,和或方后注“温服,覆取微似汗”、“得微汗出”等汗解之意,反之不言去节者,方后皆不言“温覆”等,条文中亦无“发汗解表”之意。张锡纯说“麻黄带节,发汗之力稍弱,去节则发汗之力较强”;陶弘景说“用麻黄之折去节,节,止汗故也”;张山雷说“麻黄发汗,必须温覆,乃始得汗,不加温覆,并不作汗”。从形质看,麻黄“纤细劲直,外黄内赤,中空有节,如竹形,宛似毛孔(《本草崇原》)”。以其中空,乃能宣通阳气,开发腠理,唯“节”者“制”也,缓其发汗之功,故仲景每用麻黄取汗,必去其节。盖麻黄去节、温覆则发汗之功始著,否则不然。凡此皆欲使邪从皮毛而解,正如经言“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3],麻黄主要含麻黄碱、伪麻黄碱、去甲基麻黄碱及挥发油等。麻黄碱为发汗的主要成分,伪麻黄碱较麻黄碱有显著的利尿作用,而麻黄碱主要存在于节间,节上的含量仅有节间的1/2~1/3,但是节止的伪麻黄碱的含量相当高。可见仲景用麻黄匠心之处颇多,此足见一斑。

仲景用麻黄,绝大多数汤剂煎法均言“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其意正如张锡纯所说“古方中用麻黄,皆将麻黄煮沸,吹去浮沫,然后纳它药,盖以其所浮之沫,发性过烈,去之以使其性归和平也”。李广胜[4]认为麻黄碱为麻黄发汗主要成分,可溶于水,其因分子量小,又可随蒸气散发,故麻黄先煮之后,所含麻黄碱会随水蒸气散发而溢出,在药液表面形成泡沫,从而使其含量有所降低,发汗作用也随之减弱。

3 剂型剂量

仲景用麻黄,主要用于汤剂,如麻黄汤、越婢汤等;也有用于丸剂的,如治因水饮致悸的半夏麻黄丸。其治风温在表的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从其方后注“上坐麻豆大,每服四钱匕,水盏半,煮八分”,可视为散剂煮服法,盖取小剂轻投,散者散也,微发其汗,使风与湿俱去。其剂量大小不等,随证而异,量大者数两,少者仅几分,如越婢汤、大青龙汤用至六两,半夏麻黄丸用半夏麻黄各等分,炼蜜为丸,如小豆大。量勿拘大小,旨在因症而设,奏功为期。

4 配伍运用

仲景用麻黄,配伍不同的药物,发挥不同的作用。如配伍桂枝则发汗解表;配伍葛根则发汗舒筋;配伍杏仁则宣肃肺气;配伍石膏则宣泻肺热;配生姜则宣散水湿;配附子则温经发汗;配白术或薏米则并行表里之湿;配半夏则通阳化饮降逆;配芍药则活血祛风;配升麻则透发内陷的阳郁之邪;配五味子温散寒饮而不伤正。

5 小结

本文对仲景书中麻黄的运用,从功用主治、炮制煮服、调护、配伍、剂型、剂量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析。在尊重仲景原文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恳请同道斧正。

参考文献:

[1] 宣广庆.麻黄在诸黄病中运用体会[J].中医杂志,1992,33(3):6.

[2] 史字广,单书健.当代名医临证精华.肝炎肝硬化专揖[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3:1~8.

第2篇:节水小论文范文

[关键词]《水浒传》; 叙述结构 ;史进; 述本; 底本

[中图分类号]I207.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2)24-0019-04

以章回体写成的明代小说《水浒传》,在一百二十回目中塑造了108个好汉的形象,主要人物也有二三十余位。然而在《水浒传》的叙述结构中,这些文本中的主要角色及其故事在前七十回完全成一盘散沙之势,与其说是一部完整小说,倒不如看作是在一个模糊的中心人物和情节的串联下,一系列英雄的列传。借用《〈水浒传〉叙事结构的文化阐释》一文作者张同胜的话来说,可以被类比为中国古代山水画中的“散点透视”(即在透视关系中出现多个焦点)。

关于《水浒传》的叙述结构,诸多学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在《从史进的消失浅谈〈水浒传〉叙述的“散点透视”》一文中曾经做过具体分析。本文则试图通过《水浒传》中“史进的消失”作为引子,进行管中窥豹式突入,简要论述《水浒传》叙述特色的缘由:中国古代通过民间传说整理而成的章回体小说的述本和底本问题。并在此基础之上,就“何为底本”问题作叙述学原理性探讨。

一、 引子:“史进的消失”

绰号“九纹龙”的史进,是《水浒传》中梁山一百单八将中第一位出场的好汉。他是华州府华阳县史家村人,庄主子弟,自幼习武,身刺青龙,手使三尖两刃四窍八环刀,因与少华山好汉来往,为官府捉拿,烧庄上山落草,与宋江大闹西岳华山后同上梁山,为梁山寨马军头领八,兼先锋使八员之一。在《水浒传》的具体叙述中,史进为寻访师傅王进,在第三回行至渭州,又引出提辖鲁达,之后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东京结识林冲等情节由此而全面展开。如果以西方古典小说的叙事逻辑,仅以第二章进行窥探,即可预测到史进是牵引文本的一个重要角色,并可能在今后的情节中承载极为重要的叙述任务。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叙事结构中如此重要的一个角色,在《水浒传》整个文本故事中,却并未占有过于重要的地位。

史进在《水浒传》第二回正式登场,却在第三回鲁智深情节刚刚铺展开来时就以一句“三个人出了潘家酒肆,到街上分手,史进、李忠各自投客店去了”①草草收场而莫名消失,再不见下文。史进再次登场已是第六回,却只是交代了人物此段时间的作为以及下一步的筹划,在半回的篇目中如同赶场般再次消失。史进第三次出现在文本中,第五十八回三山聚义攻打青州时,已经距离上次史进消失相去甚远。然而,此时已是梁山一百单八好汉的汇合期,史进在文本中的功用已然不再是一个引领情节发展的重要角色,而更加类似于为了凑齐一百单八将而刻意拼凑的工具和名头。加之此时文本“第一男主角”已非宋江莫属,更兼吴用、鲁智深、武松、林冲等重要角色在之前已浓墨渲染,《水浒传》叙述中的史进,此刻只能作为一个配角在之后的文本中时隐时现,直到第一百一十八回征讨方腊时被射死在昱岭关,完成了自己在文本中的使命。

上文的论述主要是为了证明史进这个角色在《水浒传》文本中的奇怪之处和一些“不合理”。当然,无可否认,其叙述和导向都是建立在“史进在《水浒传》中本应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这一期待视野之上的,立场现行可能导致结论的偏颇。如果说基于此,期待视野可能影响最终结论的中立性的话,将期待视野设定为相反的条件,“史进在叙述中的地位很奇怪”这点又是否会被?如前文论述,史进在整部小说中的叙述中,似乎并不重要。然而,这一结论仍旧会产生以下两个矛盾:首先,一个在叙述中并不重要的史进,何以会在第二回目中进行这样浓墨重彩的描述?在这一章中对于史进事无巨细的人物背景和诸多细节交代,与他在之后“路人甲”一般的戏份,显然是不相符的。其次,从《水浒传》叙述的情节逻辑来讲,也很难说史进这个人物完全不重要。天微星九纹龙史进,在梁山好汉排位中位列第二十三位,马军八兼先锋使第七名,仅次于李逵,在雷横、三阮之前。在《水浒传》后半部分,史进成为一位首领将军,负责掌控梁山军队的骑兵及天罡星三十六星。显然,对《水浒传》情节稍有了解的人都不会认为同为天罡星的李逵不重要,雷横、三阮不重要,这些人物几乎是《水浒传》核心情节的主要引领者。那么,在情节设置中,身份、地位与这些好汉不相上下的史进,本应是一位大英雄,本应被塑造为功绩卓著的好汉,为何却独独被作者忽略,以至于最终只捞得那么一些少得可怜的戏份?

从另外一个解读案例来看,最能体现史进这种尴尬地位的,莫过于电视剧的改编。作为影像作品,电视剧的改编一方面要以忠实原著为基本,一方面又限于篇幅,往往须删去一些不必要的情节,以保证电视剧的长度精简,以及内容连贯。于是,以张纪中作为制片人的98版《水浒传》电视剧为例,史进的出场以及第二回引领叙述发展,几乎是无可回避的,正是这一情节引出了整个《水浒传》的故事,因而必须予以保留;然而另一方面,在此段叙述之后,史进便再难觅踪迹,小说中后半段戏份完全被删得一干二净,这个后期小说叙述的失意者,在电视剧的改编中则彻底失去了参与叙述的权利,再难觅踪影。

“史进的消失”这一现象,在《水浒传》中也非孤例。无论是解珍、解宝等次要角色,抑或林冲、鲁智深等诸位重量级人物,在《水浒传》的叙述风格中均未能逃脱相似的命运:自然出现,悄悄消失。在文本中往往只用“不在话下”、“自此如何如何”等言语草草收场,甚至类似于史进,在七十回之后就完全失去了人物的光芒,暂无任何叙述情节,只偶尔作为列表名单出现一回。这样一种叙述,可以算是《水浒传》的叙述特色。

自此,从“史进的消失”进行一番管中窥豹式的分析,可将《水浒传》叙事特色总结如下:

第一,从故事情节的叙述来讲,“散点透视”一般并非如西方古典小说一般进行单线索叙述,而多是通过多线索的叙述来展开整个故事的情节,如《水浒传》;即使一些单线索叙述,情节也往往较为松散随意,不似西方古典小说般剧情紧凑,反而略微类似于“公路片”,如《老残游记》。从情节的设置来讲,“散点透视”叙述风格并不严谨,而是如同水墨写意一般任意恣肆,缺少一个明确的集中的视觉焦点。在阅读过程中,带给读者的是一种听说书人在书场胡吹神侃的肆意感,带来的是一种较为自由随意的阅读感受,但叙述细节往往因为逻辑稍弱难以经得住推敲。

第二,从叙述视角来看,“散点透视”因为有多个视觉焦点的特性,因而并没有一个特定的叙述视角。因为《水浒传》及其与之相似的“说书人创作文本”(后来又成了明清个人写作时的范例和经典)在成书过程中,多是说书人依据道听途说(场记式隐身叙述视角)进行编写,而其中又掺杂了大量说书人以及最终的编纂者对于人物和情节的想象、臆测(“轮换式”、“他们式”局限叙述视角居多),以及故事本身和成书各阶段的创作,作家又往往喜爱全知式视角,这就导致第三人称(隐性第一人称)四种叙事视角全部交错在小说的叙述之中。与西方自觉的或者无意疏漏导致的叙述视角不同,《水浒传》的叙述视角不停变换,可以被归结为作者完全没有视角自觉的意识和概念,几种视角之间不断切换,正像散点透视的中国山水画一般,将不同焦点的风景并列在同一幅图画上。因此,这种小说很难有严谨的视角逻辑,而在阅读体验中,犹如场面宏大的山水画一般,有大气磅礴之感。

第三,从叙述结构来看,类似于《水浒传》一类的小说往往在叙述情节的发展和结构方面无逻辑可循,只诉诸于读者感性上的一种过渡与认同。例如《水浒传》史进第一次消失的时候,是通过与鲁达一次喝酒,将读者焦点自然而然地转到更有人格魅力的鲁达身上,然后自己便在叙述中趁读者不注意悄悄跑掉。在读者看来,只要没有叙述逻辑的训练和逻辑反思,这种感性的接受其实并无不可。正如散点透视的山水画,仅凭一些意象的连接,就将多个焦点的图像并置在一幅画作之中,熟悉中国画的受众并不会质疑这种布局的科学性。于是,当史进、武松等人物都趁人不注意偷偷跑掉之时,观众也便不会太在意。不过,在当下社会,读者的口味已经被严密的完整叙述作品驯化之后,无论西方古典小说叙述或者当代费先锋类小说,这种“散点透视”没有逻辑的叙述就不再那么被当代的读者所接受,并且开始以当代叙述逻辑进行批评了。

二、《水浒传》叙述特色缘由:底本问题

从历史上成书实际过程进行考察,作为一部由平话结合大量民间故事、戏剧,经过不断传说演绎最终成书的小说,《水浒传》本身就由无数故事拼接组合而成。聂绀弩在《水浒是怎样写成的》一文中认为,《水浒传》的成书过程包含了“人民群众口头传说”,“民间艺人讲述和整理”,“作家的编辑、加工和改写”三个阶段。②也就是说,《水浒传》中史进的取材,最早来自于人民群众的口头传说与交流。第二阶段则被民间艺人整理,并同其他英雄故事一道被讲述出来。在讲述的过程中也就与其他英雄逐渐融合在一个叙述系统中,最终成为一个巨大庞杂叙事系统中的一员。而在第三阶段,作家的编辑、加工和改写期,通过作者的具体写作,史进则被彻底融入一个统一的叙述系统中,在与其他诸多人物和故事的最终融合中被逐渐剪去了枝叶,留存的也就是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叙述情节。

在《水浒全传》的纂修这一话题上,王利器则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水浒全传》是三个文学底本融合为一的产物。”③所据底本有三:一为以宋江为底本的《宋江演义》话本;二为四大寇系统的《古今诗话》话本;第三个底本系统,也正是《水浒》的正名底本,就是以史进为主的太行山系统话本。④这样一种成书过程天然造成了《水浒传》内部叙述结构的板块冲撞,也就造成了上文提到的《水浒传》在七十回前后出现的重大叙述结构转折,很大程度上解释了《水浒传》中存在着以史进为代表的众多人物消失在文本板块冲撞中的问题。作为太行山系统中主角的史进,在这种板块的相互碰撞中,虽然在某些回目显示出主角的特质,却不得不在小说整体叙述下为最终的述本想要塑造的主角宋江让路,最终只得踏上消失之途。同样,从史进扩展到其他人物,诸如鲁智深、林冲、武松、李逵等,或在七十回前后叙事模式转换时变为配角,或者以边缘化或死亡的形式消失,便也在情理之中。

其次,最终出现在明代市井被说书人广泛演绎的《水浒传》,其叙述结构同样也与小说在具体时代的呈现样态有着密切的关系。《水浒传》的叙述模式,的确存在诸多问题,然而对于包括《水浒传》在内的大量明代章回体小说,其最主要的功用是说书人在市井街头向市民反复讲述。在这样一种阐释过程中,文本是以时间性的符号链向大众进行传播的。而超长的时间性符号链存在这样一个特征:观众在过长时间的符号接受过程中,一定是伴随着遗忘的。无论是“史进的消失”,或是其他人物的不了了之,在分为无数回的说书人讲述之中,都会被观众在期待视野的不断更换中而逐渐忘记。当鲁智深大闹五台山、倒拔垂杨柳等精彩情节呈现在听众面前时,听众必然会将注意力全部集中于鲁智深的情节中,当林冲出场时,新的刺激点和兴奋点再次出现。至于史进是不是应该在下一回强势回归,在情节叙述不断地制造新的张力时,观众也就顾不得了。至于小说的艺术魅力,《水浒传》中史进、林冲、武松、杨雄等人物及引领的情节虽与主题相关,他们独立个体仍是极为精彩的小故事,不会损害其本身艺术性和趣味性。因此,《水浒传》的叙述方式既是文本形成模式的必然结果,也是文学功能及读者接受和审美的表现。

三、叙述学理论探源:谁是底本

从叙述学的“应然”状态来讲,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水浒传》述本所对应的叙述底本,应该是人民群众关于《水浒传》诸故事的民间传说。然而,聂绀弩对于《水浒传》成书过程的论述中,提到《水浒传》最终成书,即作者的最终写作环节,是根据艺人讲述整理的话本来进行编写创作的。于是我们会有一个疑问:抛开叙述学论述底本的一般“应然”状态,《水浒传》在成书选材的过程中,在多大程度上是直接或间接取自民间传说?有多大可能是由成文的说书人记录直接整理而成?而问题具体一些,按照王利器的研究成果,作为叙述人物的史进,所对应的底本究竟是太行山系统的话本,还是民间对史进的诸多口头传说?

叙述学中底本概念的提出,一个目的是解释为何同一个故事拥有各种不同的改编或重述,或者说,为什么许多故事可以被认为是同一个底本的不同述本。在这样一个概念之下,底本往往被认为是广义叙述学的叙述分层中最为基本的故事、素材、话语、情节等的松散聚落。如果不去考虑《水浒传》的成书过程,拒绝外部所有考据来进行文本内部的分析,那么如果单从文本来讲,《水浒传》的叙述底本应当是人民群众对于水浒故事的口头民间传说,而史进故事的底本则是有关于太行山系统的诸种民间故事。然而事情的麻烦之处就在于,如果将聂绀弩、王利器等人对于《水浒传》成书过程的考据纳入分析视野,并加以考察予以采信,底本问题就会显得比较纠结。根据王利器的说法,《水浒传》的最终成书,即名为施耐庵等人的写作,是根据三大话本系统编纂改写,并在此基础之上加以创作,形成最终的叙述和情节。那么,极大的可能,《水浒传》最终写作的叙述述本和最原始的民间传说底本是毫无关系的。身在明代的作者极有可能对于宋代轰轰烈烈的诸多平话传说毫不知情;隐指作者完全没有将庞大的底本纳入写作视野之中。成书的《水浒传》的最终撰写,更可能直接从三大系统的话本中直接汲取养料。于是,与最终撰写已然隔了一层的民间传说是否是《水浒传》的底本,这种说法就有待于重新考量。

三大系统话本这样一个由考据而生的半路杀出的程咬金,似乎就这样破坏了普通叙事学对于《水浒传》述本和底本问题的简单界定。那么,究竟最为原始的民间传说才是《水浒传》的正统底本,还是三大系统的话本才是真正的底本呢?回答这一问题的关键,实际上在于如何对“底本”这一概念进行理解。

王利器先生在《耐雪堂集》中认为,三大系统的水浒话本应当是《水浒传》述本的底本。这一论断的背后,显示出王利器很可能是将底本理解为作者进行创作的素材库。在这样一种实证主义的理念之下,三大系统话本所呈现出的素材才与《水浒传》的最终叙述形成具有直接关系。而最为基础和原始的民间口头传说,在写作的过程中与最终的文本叙述、情节的摘取重构以及创作等并无直接关系。如果在写作这一层面上硬生生要将底本溯源到宋代的诸多隐指作者根本不可能知道的民间传说等,恐有不尊重作者意志,以及考虑了作者存在时的底本概念过于泛化之嫌。我们很难想象作者对于史进的那一点点描写,居然会和宋代那些庞杂冗余的、隐指作者根本不可能去思考的诸多传说有必然联系。

然而,如果仅仅从文本主义的角度将个人写作过程中的具体性和复杂性统统悬置,去简单理解底本问题;或者将底本的定义确定为叙述本身的最终来源和最深的基础,甚至追溯到原始的叙述原型,这些途径都将引领我们更加偏向于相反的结论,即《水浒传》的底本的确应当是最原始的民众口头传说。这样一种假说摆脱了“底本怎么能是成形的文本”这一预设,并且最原始、最丰富的素材源流将指向更多的可能性。至于王利器所考证出的三大系统、聂绀弩论证的成书过程三阶段等,在此条件下往往被当作并不重要的底本向述本转换的中间过程,或被忽略或被悬置。

于是,两种看待底本不同的视野,也就指向了两种不同的结果。而在这两种迥异的结果之后折射出的,则是对于底本定义过于空泛和混乱的尴尬。虽然在一般的叙述学中,后一种定义显然更加简便更易于操作,并且《水浒传》的底本问题也只是王利器、聂绀弩等人“找茬”的孤例。然而,悬置了诸多问题的一般性概念,又是否会有过于空疏之嫌。

更何况从另一个维度进行理解,《水浒传》的底本问题也绝非个例,甚至具有强烈的普遍性。首先,中国“说书人”式传统章回体小说,诸多成书过程与《水浒传》类似,尤其阶段性特征,因此,主攻西方小说的叙述学理论分析中国小说时,如果顾及到成书过程这一领域,那么多半要打这样一个趔趄。其次,如果将《水浒传》看作是对于三大系统话本进行改编和再创作的成功的文学作品,那么述本、底本的尴尬就是所有改编作品需要共同面对的了。

因此,关于底本的定义终究含混,那么,探讨成文的三大系统话本是否算是《水浒传》的叙述底本,最终也只能是无果之辩。于是,以文学考古和溯源的角度,将创作过程的考量纳入底本定义之中,定义写作底本;以文本主义的视野,将底本概念溯源到原始和基础,定义原型底本。这两种概念的诞生或许会是底本之争可能的解决途径。如果笔者这样一种尚未经过严格学术论证的假想能够经得起理论的考量,那么终究有一天,当电影版《水浒传之史进英雄列传》横空出世之时,电影的叙述底本究竟是小说《水浒传》,还是太行山系统的“水浒话本”,又或者是源自宋代的口头英雄传说,这个问题也就不再如上文讨论这般纠结了。

[注 释]

①罗贯中、施耐庵:《水浒全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8页。

第3篇:节水小论文范文

关键词:钢琴曲;《流水》;演奏技巧;表现特色

钢琴曲《流水》是由我国著名的作曲家朱践耳先生创作的,该作品由云南地区的山歌《小河淌水》改编而成,优美抒情、布局精妙,自1956年问世以来,深受广大音乐爱好者的喜爱。饱含中国音乐独特魅力的《流水》,描绘的是阿妹与阿哥的深厚相思和绵绵情感,如何酣畅自然、淋漓尽致地将这一音乐意境诠释出来,是钢琴曲《流水》演奏技巧及表现特色研究的核心所在。

一、钢琴曲《流水》的演奏技巧

1.第一段的演奏

钢琴曲《流水》第一段的演奏包涵1~4小节、5~8小节两个乐句,所表现的意境是阿妹在小桥流水边,遥望远处,盼望阿哥归来,因此在1~4小节要注意左手分解和弦音型,除了左手每组6个音以外的第一个音要突出表现之外,还要在心理上将这一主题倒影旋律加以暗示,要注意手腕在最后一个音完成后的提起,以此来增强层次感的表现。对于第9小节之后的演奏,要注意手腕的柔韧性和灵活性,也即要按照音的走向进行练习,由内向下向外,做圆形转动,既要助于手腕的松弛,又要保证音的连贯自然。

2.第二段的演奏

在第二段的演奏中,作为两个模进乐句的第27~32小节和21~26小节此起彼伏,在第21~22小节的弹奏中要表现得些许柔和,犹如夜晚的粼粼波光。而到了第26~30小节,则要注意表现水波涟漪,建议此处的长断音和弦,运用四度叠置和平行的手法,在练习时要注意手指伸张保持弧型状态以及手腕的断奏,保持音的清晰度。在第二段第33~34小节,建议采用双手二、三度叠置和弦用手指断奏弹法,注意手指从关节到指尖的力量传递。在第34~37小节,要注意手臂的运用,在fff处要换一次踏板,留出G长音。

3.第三段的演奏

钢琴曲《流水》在第41~46小节后,乐曲为c羽调式,由渐快(乐曲中的第44小节)转入三连音(乐曲中的第45小节),在此要注意双重调性并置声手法的运用,即下声部的bE宫和上声部bA宫,练习时要注意连贯性与灵活性。在钢琴曲《流水》在第51~54小节中,要注意和声的变化,也即上下句中的大三和小三和弦,在变化中突出表现主题的色彩性。

二、钢琴曲《流水》的表现特色

1.钢琴曲《流水》的结构表现

钢琴曲《流水》的结构表现,带有浓郁的中国传统器乐曲的特点,也即按照板式来设定结构,例如通常我们所熟知的“散―慢―中―快―慢―散”的结构,钢琴曲《流水》的结构与西方音乐不同,带有非规整性和非均分律动的特点,如下表2-1所示。

2.钢琴曲《流水》的板式表现

钢琴曲《流水》的第一部分主要担负音乐主题的任务,因此用了慢板来表现。第二部分调性发生了变化,高了纯四度(单音变为柱式琶音),速度更快,因此用中板。在第三部分中,柱式和弦助推了气氛、附点音符与模进的手法使得渐入高潮,因此使用快板。第四部分,速度变慢,织体不再那么密集,使用了中板。第五部分,开放式的柱式琶音的应用以及音符时值拉长一倍使得全曲的主体再次得以呈现,用了慢板,最后的尾声则采用了散板。钢琴曲《流水》的“板式”表现为自由性、灵活性以及音乐语气的韵致,这种速度与节奏的不规整,也恰恰突出了其自身的板式表现特色。

3.钢琴曲《流水》的民族风韵表现

钢琴曲《流水》的民族风韵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即散板、起承转合结构、增板和上下句结构这四个方面,下文将逐一来进行论述。

(1)民族风韵表现之一――散板

钢琴曲《流水》的民族风韵表现之一――散板,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众所周知,散板韵味的演绎重在其自身强弱、快慢的表达,但又不是随意的亦或是“任性的”,按照前文所分的结构,钢琴曲《流水》第一部分的旋律主要是由右手来呈现,而左手由下而上的音似流水清澈透明,在此并没有按照“强、弱、次强、弱”的拍子操作,而是渐强渐弱、有快有慢。其次,第五部分也是通过不规整的节奏表现波涛汹涌过后的水光粼粼。最后,通过散板的运用,在三连音的结束句中,两次高八度之后渐弱,将顺水飘远的感觉表现得淋漓尽致。

(2)民族风韵表现之二――起承转合

钢琴曲《流水》不同于西方的器乐曲,其注重“起承转合”,它由方整性的四句体构成,具有典型的民族特色。一方面,在钢琴曲《流水》中,“起”是随着音律的渐强渐弱来提出问题,来提出所要表达的主体;“承”是介于“起”和“转”之间的过渡,语气稍强;“转”是对《流水》主题的升华,是对“起”所提出问题的解答,因此可以看出在弹奏时强弱对比明显,情绪激动、感情强烈。“合”则再次舒缓。另一方面,在钢琴曲《流水》中,“起、承、转、合”在气息方面的表现则是“起”是平静、舒缓;“承”是稍微激动、些许绵长;“转”是情绪转换、感情强烈;“合”则气息慢淡。

(3)民族风韵表现之三――上下句结构

钢琴曲《流水》民族风韵表现之三――上下句结构,主要体现在第二部分的“中板”基本袭用了《小河淌水》的旋律,构成了上下句的结构。这一上下句的结构更多地呈现出了我国民族山歌的自由性、即兴性,特别是切分和三连音的使用,跌宕起伏。

(4)民族风韵表现之四――增板

在我国民族传统乐曲板眼节拍法中,“倍慢板”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板式,这一板式通常也被成为“增板”,也即通常通过将音乐节奏的拉长,使得速度降下来,因具体情况不同,可以是一倍的放慢,也可以是数倍的下降。在钢琴曲《流水》中的第五部分,就使用了这一方法,也即左手主旋律基本上是第一部分主题的放慢一倍,原来的四分音符在这里成为二分音符。在强度上这部分整体以中弱(mp)和弱(p)为主,中强(mf)一闪即逝,走入结束部的很弱(pp)和极弱(ppp)。

三、结语

凝聚中华民族智慧的钢琴曲《流水》,布局精妙、思路清晰、音乐优美抒情,饱含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本文论钢琴曲《流水》的演奏技巧及表现特色首先分析了《流水》的演奏技巧,从钢琴曲《流水》的结构表现、钢琴曲《流水》的板式表现以及钢琴曲《流水》的民族风韵表现三个方面,重点论述了《流水》的表现特色,对于转变演奏思维、提升演奏素养都具有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武增文.朱践耳.《序曲第二号~~流水》的音乐及演奏[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

[2]王耀华,杜亚雄.中国传统音乐概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

第4篇:节水小论文范文

目的观察竹节参总皂苷的镇痛作用,以确定竹节参镇痛作用的活性部位。方法镇痛实验采用热板法和扭体法,观察灌胃不同剂量的竹节参总皂苷后小鼠的痛阈值和扭体反应的次数。结果竹节参总皂苷高、低剂量组对小鼠痛阈值明显增加,扭体次数明显减少(p<0.01)。结论竹节参总皂苷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是竹节参发挥镇痛作用的主要活性部位。

【关键词】竹节参总皂苷活性部位镇痛作用药理作用

studyontheanalgesiceffectsoftotalpanaxjaponicussaponins

wendejian,zhangcuilan,chenguodong,dongxinggao,xiaobenjian

1.medicalcollegeofhubeiinstitutefornationalities,enshi445000,china;

2.affiliatedhospitalofhubeiinstitutefornationalities,enshi445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analgesiceffectsoftotalpanaxjaponicussaponins(tpjs)inmiceandmakesuretheeffectivepartofpanaxjaponicus.methodsthehot-platemodelandbodytwistingmodelinducedbyaceticacidinmicewereadoptedintheexperiment.themicewereadministeredwithdifferentdosesoftpjs,andthepainthresholdandthetwistingnumberwereobserved.resultsinthemiceadministeredwithhighorlowdoseoftpjs,thepainthresholdwasincreasedandthetwistingnumberwasmarkedlyreduced(p<0.01).conclusiontpjshasanalgesiceffectinmice.itistheleadingeffectivepartofpanaxjaponicusonanalgesiceffects.

keywords:totalpanaxjaponicussaponins(tpjs);effectivepart;analgesiceffect;pharmacologicalactivities

竹节参为五加科植物竹节参panaxjaponicusc.a.mey.的干燥根茎,为常用中药,味甘、微苦,性温,归肝、脾、肺经,具滋补强壮,散淤止痛,止血祛痰的功效。Www.133229.Com用于病后虚弱、劳咳咯血、咳嗽痰多、跌打损伤[1]等证。研究表明竹节参复方制剂对小鼠疼痛模型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2],而关于其作用的物质基础未见相关报道。为了探讨竹节参镇痛作用的活性部位,本实验对竹节参主要成分竹节参总皂苷(totalpanaxjaponicussaponins,tpjs)进行了镇痛作用研究,以便为竹节参的临床应用和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药材竹节参由宣恩民丰药业有限公司提供。

1.2动物

昆明种小鼠,18~22g,湖北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1.3药物与试剂

盐酸吗啡(沈阳第一制药厂生产);0.6%醋酸溶液的配制:取0.6ml冰醋酸(ar,武汉市江北化学试剂有限责任公司)加入100ml蒸馏水中搅匀即得,备用;其它化学试剂均为分析纯。

1.4供试药液(tpjs水溶液)的制备

将适量竹节参粉碎过40目筛,加甲醇浸泡过夜,超声提取2次,45min/次,合并滤液,将滤液蒸干,再溶于水中,用乙醚提取3次,去除脂类物质,醚液弃去,水层再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提取4次,合并正丁醇液,用水洗3次,最后将正丁醇液减压浓缩至干,即得tpjs。取适量tpjs加水溶解,调ph至中性,g4垂熔玻璃漏斗滤过,使成100mg/ml水溶液。冷藏备用。

1.5小鼠镇痛实验热板法

按文献[3],取18~22g雌性昆明种小鼠,放在恒温测痛仪上(55±0.5)℃,秒表记录小鼠放入到舔后足为痛阈指标(以秒计),对每只小鼠进行预选,将痛阈不到5s,超过30s及喜跳者剔除,将预选合格小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a组(生理盐水组,灌胃等容积生理盐水);b组,(吗啡组,腹腔注射0.2%吗啡10mg/kg作阳性对照);ch组(tpjs高剂量组);cl组(tpjs低剂量组),高、低剂量组按2,1g/kg分别灌胃tpjs水溶液。给药前,测定各鼠痛阈值2次,取其均值为小鼠正常痛阈值,给药后于30,60,90,120min各测痛阈值一次,痛阈值超过60s者以60s计算。

1.6小鼠镇痛实验扭体法

方法按文献[4]。取小鼠40只,体重18~22g,雌雄均可,分组及给药同热板法,给药30min后,各鼠腹腔注射0.6%醋酸溶液0.2ml,观察并记录15min的扭体反应次数,按下式计算抑制率,抑制率(%)=(1-给药组扭体反应次数/空白组扭体反应次数)×100%。

1.7统计方法

各组数据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用t检验,由spss11.5系统完成。

2结果

2.1tpjs对热板法所致小鼠痛阈的影响

结果表明,ch,cl组小鼠在用药后30min至120min痛阈值均高于a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给药后30min起效,60min作用达到高峰,持续至120min,表现出快速而持久的镇痛作用,但其镇痛作用与吗啡相比仍然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见表1。表1tpjs对热板所致小鼠痛阈的影响(略)

医学论文网

2.2tpjs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

结果表明,ch,cl组小鼠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次数明显低于a组(p<0.01),抑制率为74.8%和47.7%,表明tpjs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但其镇痛作用与吗啡相比仍然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见表2。表2tpjs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略)

3讨论

当前用于风湿病治疗的药物效果均不理想,而且毒性比较大。竹节参在民间主要用于风湿病的治疗,并研制了以竹节参为主

的复方制剂,以医院内部制剂的方式在湖北恩施地区使用,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tpjs是竹节参的主要成分,所以本实验对tpjs进行了提取并研究其镇痛作用,以便为竹节参的临床应用和进一步的研究开发提供理论支持或参考。

小鼠热板法和扭体法镇痛实验结果表明,tpjs对物理性、化学性致痛因子所致疼痛都有明显的镇痛作用,起效较快,作用时间较长,镇痛作用随给药剂量的增加而增强,提示tpjs是竹节参发挥镇痛作用的主要有效部位。tpjs镇痛的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第5篇:节水小论文范文

关键词:施工管理,细节处理,景观小品

 

1 引言

城市园林工程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是城市市政公用事业和环境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化城市的象征和文明标志。城市绿化能达到以下几个目的:改善城市环境,美化城市和改善生活环境,创造新的城市景观,提高城市规划的布局效果,保护生物多样性。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保护环境、改善环境觉悟的提高,城市建设进入生态环境建设阶段,城市园林绿化成为热门,城市绿化事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之势,广场绿地、景观大道、小游园、花园小区……层出不穷。因此城市园林的建造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增进居民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很重要内容。加强城市园林景观建设,最主要的任务是必须做好施工方面的工作。博士论文,景观小品。本文主要是就园林施工管理以及施工细节谈一点感想。

2 施工管理

园林施工管理是城市绿化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因此,园林施工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园林工程的质量和企业的经济效益。长期以来,园林施工企业被戏称为城市农民,忽视经营管理,更不重视施工现场管理,因而企业管理较为落后,在一些工程项目施工中存在消耗高、浪费大、质量差、技术不求进步等问题。从施工管理来看,主要反映在混乱,施工组织计划性不强,操作不严格执行标准规范,规章制度形同虚设等。因此,劳动生产率低,生产力得不到较大增长,经济效益不高,工程质量不好,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博士论文,景观小品。当前,园林工程竞争异常激烈,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向用户提供质量好、造价和工期合理的新产品,而生产一个优良产品,除了设计、材料供应等因素之外,主要靠合理的施工工艺和有效的施工管理来保证。

一般来说,施工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企业对市场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工程中标后,首先组建施工项目部,由项目部统筹管理。施工工作主要工作包括施工准备、正式施工、竣工验收和养护管理等阶段。施工准备阶段的管理工作主要有:落实分包协作单位和施工条件;主要物资苗木的订购;具体落实施工任务。博士论文,景观小品。正式施工阶段的管理工作主要有:组织综合施工;落实各项技术组织措施;跟踪检查计划的实施,及时反馈;加强组织平衡,保证供应;对施工进度、施工质量和施工成本进行严格控制;保证施工安全,做到文明施工等。竣工验收和养护管理阶段的管理工作有:预检、隐检及签证工作;整理和审定交工验收资料,组织办理工程交工验收;负责编写施工技术与管理的总结资料;做好工程的养护前技术交底,编写保养计划,落实养护任务。

3 施工细节处理

3.1景观建筑的细部处理

景观建筑是园林景观工程里最大的项目,包括门廊、景墙、假山、水池、亭台楼阁、景观桥、驳岸、台阶、栏杆、围墙、花基、树池、平台、铺装、花架以及挡土墙、堆坡造型等等,因此,景观建筑的细部处理是景观工程最主要的环节,决定了项目的景观效果。博士论文,景观小品。像压顶通常出现在景墙、花基、水池边缘、跌水等等部位,压顶的细部处理的关键在于线条顺畅,水平一致,模数合理,转角位及端头位收口细致,材料规格统一,色差均匀,与墙体相接处无明显缝隙,不露砂浆,不渗水(尤其是水池压顶)。檐口是指亭、廊、山门等的屋檐收口,有木作的、泥瓦的、板岩瓦的、琉璃瓦的等等,细部处理的要点是檐口外观平齐,模数完整,转折处收口精细,考虑滴水处理,防止雨水倒流。台阶:只要有高差变化的地方,通常都会有台阶,台阶细部的关键在于台阶的高度不大于15cm,宽度在25cm到40cm之间,台阶必须平整,踏面与踢面的模数最好相同,同一段台阶内要统一对缝形式。驳岸通常出现在人工湖边上,有自然放坡的,有景石砌筑的,有毛石或混凝土的,还有鹅卵石铺贴或散置的,驳岸的处理需注意湖体边的防水和泛水细部做法,做到既美观、自然又不漏水,另外,不同形式的驳岸交接处的处理尤为重要。平台的细部主要是考虑平台的周边收口处理、如临水的需结合环境和功能确定离水高度、平台与栏杆、过道等的交接细节。

3.2景观小品的细部处理

景观小品通常包括雕塑、花钵、水钵、指示牌、垃圾桶等配套设施,其中最引人关注和最具观赏性的应该是雕塑,而雕塑又可分为圆雕和浮雕等,雕塑的细部除了其本身的创作和制作必须精雕细作外,还要注意雕塑的安装位置、高度、工艺及基座的形式和材料的配合的细节,同时,雕塑与周围环境的细部协调也很重要。

3.3绿化种植的细部处理

绿化种植就像是给模特穿衣服一样,而种植的细部处理也就像给穿了时装的模特,再搭配一些装饰品、提包、手袋之类一样,是锦上添花之作。绿化种植的细部处理主要包括处理植物与景观建筑、小品及给排水照明等的协调、过渡和衔接关系,合理选择植物的形态、色彩和质感,加上层次的变化,往往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3.4景观给排水的细部处理

景观给排水主要包括园林景观工程场地内的人工湖、水景、游泳池的给水(包括动力)、净化过滤和溢水、排水,以及广场、园路、平台的排水和种植区的灌溉用水等等,其中最需要关注的是游泳池周边的排水和广场道路的排水设施细部处理。博士论文,景观小品。

3.5景观照明的细部处理

景观照明包括园林景观场地内除市政路灯外的所有室外照明,需要特别关注细部的设施集中在特色景观灯、特色煤气或煤油火把以及埋地灯、泳池灯、射树灯等等,在设计和施工中,如何把各种照明设施巧妙地融入景观环境中,对灯具的选型、密度、光源的色温和色调、防眩目处理以及保安的需求等细节方面做出充分的考虑。

4 结论

城市的园林景观建设应该根据城市的建筑总体风格、居民的需求,合理安排功能上所需的硬质景观和生态上所需的软质景观以及生理上所需要的视觉景观,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原则,以人为本、以生态为本,赋予城市绿地空间多样性和功能的兼容性,通过科学合理的养护,形成良性的城市绿色景观生态系统,进而和大地自然景观生态系统相连,让城市存在于可持续发展的绿地景观生态系统中,让人们生活在接近自然的环境。博士论文,景观小品。满足城市的功能要求,创造环境优美的居住生活环境,这是我们追求的目标。然而,这一思想的体现和保持,必须得借助于合理精心的施工、长期良好的养护。如何使优美的园林规划在施工过程中充分、准确地体现出来,如何使建设好的园林能长期稳定地保持下去,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研究。

参考文献

[1]胡长龙.城市园林绿化[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3.

[2]江石萍,彭易兰.居住区绿化养护管理研究[J.中国园林,2003,(3):29-32

[3]刘华刚,肖大威.从小区绿化到景观生态--珠江三角洲城市居住区环境的发展[J].中国园林,002,(5):56-58.

[4]彭应运.住宅区环境设计及景观细部构造图集[M].北京:筑工业出版社.2005.

[5]莫天伟.建筑细部设计[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第6篇:节水小论文范文

兰州铁路第一小学占地面积10073m2,建筑面积9186m2(新旧教学楼),在校学生有2200人。学校设置教室38个、办公室24个、音乐教室5个、舞蹈教室2个、美术教室2个、陶艺教室1个、围棋教室1个、乒乓教室2个、电脑教室2个、实验教室2个、阅览教室1个、语音教室1个、会议教室1个、电视控制中心1个、网络中心1个、水房6个、卫生间5个。

二、活动时间

2009年9月-2010年9月。

三、适用年级及时间安排

本活动适用于小学四至六年级学生,预计在1年内完成。

四、活动背景

校园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环境,为了拉近学生与校园生活的距离,了解最熟悉的校园环境中司空见惯的现象,引起学生研究的极大兴趣,想要探究其中的奥秘。我们便产生了对此主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意图。

我们是以勤俭节约为传统美德的民族,今天我们更应当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这一传统美德。提倡艰苦创业精神,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勤俭应包括这样的涵义:即提倡让学生“勤”能动手、动脑,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俭”能朴素和自我节制,以此培养人的意志,所谓“俭能养志”。在教育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勤俭习惯,我认为采取的方式一定要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参与。“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对于面临能源日益紧缺的现代人而言,节约能源不仅是一种美德,一种教养,一种精神,更是时展的必然要求。

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投入到“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一支笔、一粒米、一个塑料袋”的活动中,让节约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时尚,成为学校学生的自觉行为。为建设“节约型校园”贡献自己的力量!勤俭节约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需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少先队员们是社会的小公民、未来的小主人,应该从小养成节俭的良好习惯。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勤俭节约,树立以节约为荣的风尚,让节约成为一种习惯,让节约成为一种风尚。

为此,我们发出倡议:要牢固树立勤俭节约的意识,培养良好的节约习惯,共同营造节约氛围,倡导节约文明。

五、活动思路

本活动在各班开展,以从少到多的浪费为研究内容,学生通过考察身边熟悉的各种情况,例如:办公室的灯白天也都开着,虽然外边阳光明媚,教室里哪怕只有几个学生也都灯火通明,每天我们要在灯下学习、上网……而我国又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所以要珍惜有限的资源,节约用水、用电,构建节约型社会,增强节约意识,经历对身边事物考察活动过程,学习考察的方法,及时记录自己在考察活动中的发现。以小组的形式组织考察,增强学生的分工、合作、交流能力。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尊重观察事实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人际交往能力。增加学生对学校的热爱之情。

六、学生组织形式

小组形式。

七、预期目标

1 举例说明为什么资源是有限的。

2 通过此次活动认识到节约的重要性,了解和掌握更多节约的知识和具体方法。

3 具体说明。增强学生的节约意识。在生活中把节约意识落实到具体的行动。

4 与他人合作,体会到小组合作的乐趣,愿意交流。

八、活动流程

为了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2007年9月至2008年6月,甘肃省兰铁一小组织四至六年级学生对《学校――不容忽视的从少到多的浪费》进行专题调研。

(一)实施操作阶段

活动共分为5个阶段,每天观察1次,并做好记录。

1 第一阶段

第一次活动(9月1日~9月30日):校园中浪费水的现象――饮用水。

第二次活动(10月8日~10月31日):校园中浪费水的现象――清洁用水(拖地)。

2 第二阶段

第一次活动(11月1日~11月30日,期中考试暂停1周):校园中浪费电的现象――照明灯。

第二次活动(12月1日~12月31日):校园中浪费电的现象――电脑待机状况。

3 第三阶段

第一次活动(3月1日~3月31日):校园中浪费纸的现象――作业本。

第二次活动(4月1日~4月30日,期中考试暂停1周):校园中浪费学习用具的现象――文具盒里的学习用具。

4 的第四阶段

第一次活动(5月4日~5月31日):校园中浪费粮食的现象。

第二次活动(6月2日~6月30日):校园中浪费塑料袋的现象。

5 第五阶段

撰写与交流《学校――不容忽视的从少到多的浪费》的调查报告(7月1日~9月30日)。

(二)活动分工

每班分10~12组,由班长负责管理、督促。每组6人,设组长1人,由组长负责选出记录员、操作员,其余同学为观察员。1~3组对新楼的1楼和2楼进行观察;4~6组对新楼的3楼和4楼进行观察:7~9组对旧楼的1楼和2楼进行观察;10~12组对旧楼的3楼和4楼进行观察。

(三)活动准备

1 第一阶段

第一次活动分组准备:分别准备饮料瓶500mL、250mL各1个,考察记录纸等考察工具。

第二次活动活动准备:准备饮料瓶2L、500mL、250mL各1个,脸盆1个,秒表1块。

2 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活动准备:课前搜集水的相关知识。

3 第三阶段

第一次活动分组准备:每组分别准备纸箱1个,搜集各班废纸。

第二次活动分组准备:调查表以及各班捡到的物品进行分类。

4 第四阶段

第一次活动分组准备:课前搜集粮食的相关知识。

第二次活动分组准备:课前搜集塑料袋相关知识。

(四)介绍建立概念

1 什么是水,水从哪里来?

2 水与生物的密切关系。

3 淡水资源在地球和我国的分布。

4 水资源危机、水资源的来源及防治。

5 节约用水的相关知识。

6 电是从哪里来的?

7 电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8 知道我国的森林资源的现状。

9 了解我国耕地与人均耕地的面积。

10 了解塑料袋对环境资源的不利影响。

九、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

(一)问题导人

了解水资源不管在整个地球上还是我国都是非常有限的。虽然水资源这么宝贵和稀少,我们人类还是在浪费和污染水资源,导致水危机。通过给学生分析水污染的主要原因以及如何防治水

污染,最终让学生树立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二)活动目的

1 知识目标

了解和掌握更多节约用水的知识和方法;加深对水资源状况和水资源危机的了解。

2 能力目标

发展学生科学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发展学生分析问题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的节水意识。培养团队精神。体会到小组合作的乐趣,愿意与他人合作交流。

(三)第一次活动:实地观察校园中浪费水的现象――饮用水

1 活动重难点

取水测量、团结、合作。

2 活动过程

(1)为什么要进行单位换算。

(2)调查过程中,你见到的浪费水资源的现象?请记录下来。

(3)我们为什么要节约用水。

(4)学校锅炉一天供应多少升水开水。

(5)学校每天各个办公室要打多少升开水(八磅暖瓶,几暖瓶),把这些记录下来。

(6)第二天早晨学校每个办公室要倒掉多少升水,把这些记录下来。

(7)今天剩下的开水,真的明天(第二天)不能喝吗?分析、查找、举例、证明。

(8)讨论、交流、对比

展示观察记录并讨论、交流。

总结:除了自己节约用水以外,你还会用哪些方法,告诉你周围的人们,应该养咸节约用水的意识和节约用水的方法。

注意:请在下次综合实践活动的时候带土你的记录表。

(四)第二次活动:实地观察校园中浪费水的现象――清洁用水(拖地)

1 活动重难点

观察、测量、用水量和计量单位的换算。

2 活动过程

(1)什么是地球上的水循环?水循环有那些主要环节?

(2)根据水循环发生的范围可以把水循环分为哪几类?分别说明其循环过程中的主要环节。

(3)驱动水循环的能量主要是什么?

(4)结合在校的实际情况来分析现状。

(5)利用饮料瓶等容器测量洗拖布、用水量和计量单位的换算。

(6)能够观察和列举出用水的清单以及每次活动平均用水量的记录,每次拖地后的效果从一楼到四楼,进行比较、记录。进行单位换算。

(7)平日里在校不用水时,水房里的情况。

(8)提出更好的实施的方案,达到节约的目的。

(9)根据观察,对学校的拖地时间进行重新安排。

(10)讨论、交流、对比

展示观察记录并讨论、交流。

(11) 提出一个节约用水拖地的合理方案或是水的循环使用方案,体现出又能节约水资源,又能把地清理干净的好方法。

总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国家,希望同学们通过学习都来争做节约用水的小模范。

第二阶段

(一)问题导人

当夜幕降临,万家灯火。能源给人们提供电力,给人们带来温暖或凉爽。帮助人们从一个地方便捷地到达另一个地方。能源帮助人们满足衣食住行的需求,帮助人们进行通讯和娱乐,人类生活离不开能源。人们生活的环境不一样,生活方式不同,使用的能源也可能不同。你知道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都有哪些能源吗?

办公室的灯大白天也都开着,虽然外边阳光明媚。教室里哪怕只有几个学生也都灯火通明;每天我们要在灯下学习、上网……到底我们一天能消耗多少电能?让我们一起走进每天的电能消耗,我们这样一所学校一个月最少消耗多少电能呢?

(二)活动目的

1 知识目标

认识到节约用电的重要性,知道一些节约用电的具体方法。

2 能力目标

在生活中把节约意识落实到具体的行动。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认识到我国电资源方面的现状,从而自觉树立节约意识。

(三)第一次活动:实地观察校园中浪费电的现象――照明灯

1 活动重难点

为什么要节约用电和怎样节约用电?

2 活动过程

(1)创设话题情境:一间教室和办公室里没人,但灯还亮着……由于缺电,夜晚一片漆黑,人们出行非常不便……看到雪灾导致很多城市断电。人们的生活、工作受到影响,城市的居民为了确保特殊岗位用电,自觉减少用电……

听了这些,你有什么想法?你观察过你身边的用电情况吗?你留意过你的教室吗?

(2)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对各楼层的教室、办公室用电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了解。

(3)从几点开灯到几点关灯,天气情况怎样。

(4)把你见到的这些浪费情况都记录下来,要记得进行单位换算。

(5)讨论、交流、对比

展示观察记录并讨论、交流。

总结:我们生活离不开电,而我国又是一个缺电的国家。所以要珍惜资源、节约用电、建设节约型社会,我们现在应当努力发展科技,开发节能设施,加强教育,增加意识,完善法制,我们要记得努力呀!

注意:请在下次综合实践活动的时候带上你的记录表。

(四)第二次活动:实地观察校园中浪费电的现象――电脑待机状况

1 活动重难点

为什么要节约用电和怎样节约用电?

2 活动过程

(1)电脑电视的状态。

(2)路灯、霓虹灯在深夜……

(3)我们为什么要节约用电。

(4)讨论、交流、对比。

展示观察记录并讨论、交流。

除了自己节约用电以外,你还会用哪些方法告诉你周围的人们应该节约用点。

总结:我们可以从点滴做起。比如说:有些电灯很费电,那我们可以尽量少用电;现在很多家庭有电脑,电脑是要用但是也要节约;还有电视。我们每家每户都应该有一台电视的吧,电视一不注意也会浪费的:空调是最浪费的家用电器了,一到夏天,过度用电跳闸……当前我国用电非常紧张,经常要停电,供电严重不足每个公民要采取实际行动,珍惜资源、节约用电、从身边的小事平常事做起。所以我们节约用电哦!

第三阶段

(一)问题导人

现在小学生的课程很多,参加的课外辅导也多,所用的书、本子和文具盒也就多起来了,但是我们在学校里看到,有一些学生,包括我们自己却不珍惜、爱护书本,不体谅家长的辛苦劳动,浪费纸张、文具的现象很普遍。在学校的教室里、楼道中、操场上、校门口经常能看到被丢弃的废纸、文具,有些还能用的或没用完的纸、本子和橡皮、铅笔等也被丢弃了!有的同学将一些旧本子不做草稿纸再次利用,而是直接扔掉,还有的同学把没写过字的纸叠成纸飞机,玩完就扔。很少有同学将废纸再次利用,我们的这个课题就是通过收集校园内被同学们丢弃的各种废纸、文具等,调查一下浪费的情况,让同学们了解纸、文具与我们生活环境的密切关系,浪费纸和文具的危害和节约的益处。

(二)活动目的

1 知识目标

认识到节约用纸的重要性,知道一些节约用纸的具体方法。

2 能力目标

在生活中把节约意识落实到具体的行动。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认识到我国森林资源方面的现状,从而自觉树立节约意识。

(三)第一次活动:实地观察校园中浪费纸的现象――作业本

1 活动重难点

为什么要节约用纸和怎样节约用纸?

2 活动过程

(1)创设话题情境:同学们了解和知道,因为自己不节约利用纸张,会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会给我们生存环境带来不利的影响!日常学习生活中,经常能看到我校学生不节约用纸的情形,丢作业本及纸张浪费现象非常普遍。我想如果大家都能积极行动起来,节约使用每一张纸,那么我们生活的世界将会绿树成荫、环境优美、将不再会有沙尘暴等恶劣天气。

听了这些。你有什么想法?你观察过你身边的用纸情况吗?

(2)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对各楼层的教室、办公室用纸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了解。

(3)把你见到的这些浪费情况都记录下来,收集到的纸进行整理、称重、单位换算。

(4)讨论、交流、对比

展示观察记录并讨论、交流。

总结:我们学习离不开作业本,而我国又是一个森林资源匮乏的国家。所以要珍惜有限的资源、节约用纸、建立节约型社会,我们现在应当努力发展科技,开发节能设施,加强教育,增加意识,完善法制,我们要记得努力呀!

注意:请在下次综合实践活动的时候带上你的记录表。

(四)第二次活动:实地观察校园中浪费学习用具的现象――文具盒里的学习用具

1 活动重难点

怎样节约学习用具(文具盒里的)?

2 活动过程

(1)判断使用学习用具用到什么程度是节约?

(2)我们为什么要节约学习用具。

(3)把你见到的这些浪费情况都记录下来,收集到的文具进行整理、称重、单位换算。

(4)讨论、交流、对比

展示观察记录并讨论、交流。

除了自己节约用具以外,你还会用哪些方法告诉你周围的人们应该节约使用学习用具。

总结:我们可以从点滴做起。比如:有些小铅笔头、小橡皮、断了的尺予、破旧钢笔等。巧妙地使用这些看起来不能用的学习用具。也是珍惜资源、节约资源、巧利用有限的资源。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平常事做起节约有限的资源。

第四阶段

(一)问题导人

粮食,是人类生命活动的基本保障。“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这是老人们对粮食重要性最贴切、最形象的描绘。今天,我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美味佳肴、精米白面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唾手可得,于是在我们的生活中粮食似乎没那么重要了,人们节粮爱粮的意识也越来越淡了。看看学校食堂里的泔水桶、饭馆里的残羹剩饭、家庭里的垃圾袋,吃不完的、不爱吃的、变了质的,随手扔掉的食物,人们心安理得而没有一丝心痛。

尽管我国是世界上粮食生产大国。但同时也是粮食消费大国和粮食进口大国。我国人均粮食产量不到400千克,远远低于世界平均粮食水平。

今天我们依然有必要强化节粮、爱粮、惜粮的意识,养成节约每一粒粮食的生活习惯,这是一种社会责任。我们作为未来社会的主人,不仅要从自身做起,加强对粮食重要性的认识,在生活中养成节粮、爱粮、惜粮的美德,还要向身边的其他人宣传,让大家都来关注粮食、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积极参与节粮、爱粮的大行动,在全社会形成一种爱粮、节粮的新风尚。

塑料袋在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对生态环境也有着毁灭性的影响,它们正侵蚀着我们的土壤、河流和海洋。2002年。在欧洲环保组织开展的评选活动中,塑料袋被评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

在当前能源紧缺,油价不断飙升的时期,对于地球,“塑料袋”不仅仅是白色污染,更是石油资源的巨大消耗者。它们在地球环境中永久存在并不断累积必将导致对地球生物生存的巨大危害。因此大家都要有环保意识,改变使用塑料袋的习惯,节约不仅是一句口号,而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二)活动目的

1 知识目标

认识到节约粮食的重要性,知道一些节约粮食的具体方法。

2 能力目标

在生活中把节约意识落实到具体的行动。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认识到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是世界上最少的国家之一,从而自觉树立节约意识。

(三)第一次活动:实地观察校园中浪费粮食的现象

1 活动重难点

为什么要节约粮食和怎样节约粮食?

2 活动过程

(1)创设话题情境:粮食,是人类生命活动的基本保障。“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我国有13亿多的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可我们的耕地又很少,人均粮食产量不到400千克,远远低于世界平均粮食水平。在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人口与土地的比例严重失衡,自然条件较差,很多国家常年粮食短缺,大量人口营养不良……

(2)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对各楼层的教室、办公室用纸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了解。

(3)把你见到的这些浪费情况都记录下来,收集到浪费的粮食称重、进行单位换算。

(4)讨论、交流、对比

展示观察记录并讨论、交流。

总结:节约粮食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拿出实际行动,把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优良作风发扬下去,让我们带动家人、社区、整个社会,大家从珍惜一粒米开始做起。我们要记得努力呀!

(四)第二次活动:实地观察校园中浪费塑料袋的现象

1 活动重难点

为什么要节约塑料袋?塑料袋和原油的关系。

2 活动过程

(1)创设话题情境: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现代工业文明和我们每个人消费行为、生活方式正日益影响着周围的环境。由于过量使用及回收处理不到位等原因,超薄塑料袋近年来已成为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

塑料袋是从石油或煤炭中提取的产品,一旦生产出来很难自然分解。据有关统计,目前,我们国家的塑料年产量为300万吨,消费量在600万吨以上。如果按每年15%的塑料废弃量计算。就是90万吨,这是一组多么可怕的数据啊!

(2)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对各楼层的教室、办公室用塑料袋的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了解,收集塑料袋。统计数字、称重。

(3)把你见到的这些浪费塑料情况都记录下来,要记得进行单位换算。

(4)讨论、交流、对比

展示观察记录并讨论、交流。

总结:生产一吨塑料需要消耗三吨以上的石油计算,全国每年生产塑料袋需消耗480多万吨石油。人们的思想中还没有形成浪费塑料袋所造成危害的意识,至今仍在随手乱扔塑料袋。这样一来消耗塑料袋的数目就会非常巨大,同时对环境也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人人迈出一小步,社会将迈出一大步”,节约不仅是一句口号,而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第7篇:节水小论文范文

关键词:住宅小区名称 社会语言学 文化内涵 社会文化心理

一、引言

住宅小区名称作为人们了解社会的重要途径,日益得到语言工作者的重视。学界对网名、店名、人名、楼盘名等做过专门的论述,如:《博客名的社会语言学分析》(宫领强,2008);《扬州店名的社会语言学考察》(殷俊,2009);《公交站名称的社会语言学研究――以青岛市为例》(李瑞、于军,2014)等。本文在现有语言学理论的基础上,对徐州市居民小区的名称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名称背后所折射出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文化心理。居民小区名称涉及的内容较多,本文主要从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进行讨论。鉴于由汉字和非汉字组合的小区名称不便分析它的音节结构,本文只对全部由汉字组成的小区名称进行分析。调查资料研究显示,徐州市全部由汉字组成的小区名称有645个。

二、徐州市住宅小区名称的语音特征

汉语音节都有声调,使得汉字音节间层次分明、音犯星浚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悦耳动听。音节是由音素构成的语音片段,是听话时自然感到的最小语音单位。一般来说,一个汉字就是一个带调音节,儿化除外。①

(一)声调方面

声调特征,本文主要从平仄方面进行论述。平仄多出现于古汉语中,在现代汉语中,平仄相间也可以实现抑扬顿挫,悦耳动听的音乐美。

经过分析发现,徐州市大多数住宅小区名称按照平仄的要求进行搭配,但也有少数小区名称不讲究平仄,如风华园(平平平)、南都新城(平平平平)等。

(二)音节方面

调查资料显示,徐州市住宅小区名称按音节排列,数量最多的前四位分别是是四音节、五音节、三音节和六音节,约占小区总数的97.16%,其中,四音节多达429个。双音节和六音节以上的小区名称较少的原因主要有两点:双音节名称过于简短,易出现同音现象,难免落入俗套;六音节以上名称太长,不便于记忆。四音节名称成为小区命名的首选。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徐州市住宅小区没有单音节名称,四音节名称的组合方式大都是两两结合的,如:盛世/年华、樱花/小镇等,便于记忆。三音节的小区名称多运用双单格的模式,如:蓝柏/湾、嘉惠/园、山水/湾等。五音节的小区名称有两种组合方式:一是前两个音节结合较紧凑,语义停顿在第二个音节后,如:恒茂/福泽园、加州/玫瑰园等;一是后两个音节结合较紧凑,语义停顿在第三个音节后,如:拉菲尔/大街、檀香山/别墅等。六音节的小区名称大致也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六个音节按照顺序两两结合,组成三对,如:永业/世纪/花园、祥和/时代/家园等;一种是语义停顿在第三个音节后,前后三个字形成对称结构,如:九龙湖/福地阁、九龙湖/水井坊等。

三、徐州市住宅小区名称的词汇特征

对于小区名称的词汇特征,本文主要从语素、词的结构、词义等方面来讨论。

(一)小区名称的语素分析

“小区名称作为一个词,其构成要素就是语素。根据结构关系,作为小区名称构成要素的语素可以分为不同的层级,但是,为了表述的方便,我们把它们统称为语素。小区名称语素的选用体现了命名者的语用策略及社会群体的文化心理。”②材料显示,徐州市住宅小区名称中有587个是由个性语素和通用语素构成的,有58个是由个性语素构成的。其中,在小区名称的通用语素中,“园”“区”“苑”“公寓”“村”“城”“厦”排前七位,如表3。

个性语素的出现,往往是开发商为了追求独创性和新颖性,以达到营销的目的。本文所选取的居民小区名称中,有59个是由个性语素独立构成的,占总数的9.14%,如:春天时尚、风和雅致等。

(二)小区名称的词语结构

词是由一个或几个语素构成的,如:双声、叠韵、外来词;联合、偏正、中补、动宾、主谓等。徐州市居民小区名称中双声和叠韵的如“春天时尚”“蓝山公寓”等。部分住宅区名称使用外来词或汉英夹杂,进一步强化了原名称的祈使功能③,如:“阿尔卡迪亚”“SOHO时代广场”等。另外还有联合型、偏正型、动宾型、主谓型等。

(三)小区名称的词语含义

词义由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组成,词汇意义又包括概念义和色彩义。本文从词的色彩义入手,分析徐州小区名称的词义。色彩义包括感彩、语体色彩、形象色彩,反映着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态度和看法。从感彩看,小区名称都采用积极向上的词语,如“祥和小区”“美好汇邻湾”“幸福家园”等;偏重语体色彩的,如“湖畔花园”“山语世家”“樱花小镇”等;偏重形象色彩的,如“山水湾”“醒狮小区”等。从这些色彩义可以看出,开发商给小区命名时始终坚持以吸引人们的眼球为目的,激发购房者的购房欲望,从而达到销售盈利的目的。

(四)小区名称的语用含义

徐州市住宅小区名称中个性语素的出现,是开发商为了迎合消费者的文化心理而产生的。小区名称中的“富”“泰”“锦”“绣”“福”等,表达了人们向往富贵、健康平安等美好愿望。

1.追求美好愿望

徐州市住宅小区名称中,很多都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如“中汉财富湾”“富士名邸”“康乐园”“文泰康城”“福中居”等。

2.避贫尚富

在所调查的名称中,“华”出现了25次,“豪”出现了8次,“富”出现了15次,“金”出现了5次,“福”出现了11次。如“盛世年华”“翰林豪庭”“富仕名邸”“金莱花园”“聚福园”等。这些词是高贵、吉祥和富足的象征,为广大人民所喜爱。

3.追求生态文明、崇尚绿色生活

在徐州市住宅小区名称中,“山”出现了41次,“水”出现了13次,“湖”出现了15次。这一现象说明,社会群体对住房的要求不再局限于空间大、结构好,而是上升到生活质量层面,更看重小区周围的生态环境―――人们更希望居住在一个有山有水或依山傍水的环境中。④

除以上几点外,还出现了用旧词指称新事物的现象,如:“府城阁”“金天客栈”“品山名邸”“紫金东郡”等。旧词新用体现了词义的扩大或转移。

徐州市住宅小区还善于用象征高贵、吉利、喜庆的颜色词命名,如:“金”“紫”“黄”“绿”“红”等。“金”“紫”“黄”在中国古代是权力和身份地位的象征,今也多使用这些颜色词语命名住宅,如:“金色里程”“久隆紫园”“橙黄时代”等。以“绿”命名的小区会向人传达一种生命力的气息,如“枫林绿洲”。“红”从古至今都是人们所喜爱的颜色,它代表着喜庆和吉利,如“泰康红郡”。以植物类命名的小区如“樱花小镇”“芙蓉园”等。以自然景物命名的小区如“山水康桥”“蓝天白云生态住宅小区”等。以煤矿命名的小区如“徐矿城”“矿南公寓”等。

四、徐州市住宅小^名称的语法规则与修辞手法

语音、词汇和语法,合称为语言的三要素。由于小区名称主要由词和短语组成,本文从分析词和短语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以及修辞手法来讨论。

(一)组合规则

组合规则由两部分组成,本文主要讨论组合成短语或句子的规则。主谓结构的如“子笑人家”“和风雅致”等;动宾结构的如“居乐园”“叶语田园”等;偏正结构的如“河畔花城”“民生大厦”等;联合结构的如“云水山庄”“山水龙瑞”等。见表4。

表4显示,徐州市住宅小区名称的结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总的来说以偏正结构为主,这与人们的心理因素有关。

(二)聚合规则

语法上能够出现在相同句法位置上的词形成一个聚合⑤,如:偏正结构“状元楼”“翡翠城”中的“状元”“翡翠”都是定语,“楼”“城”都是中心语;动宾结构“居乐园”“叶语田园”中的“居”“叶语”都是谓语,“园”“田园”都是宾语。

(三)小区名称的修辞手法

徐州市住宅小区命名不乏谐音双关、仿词、引用等修辞手法。

“城市枫景”与“城市风景”谐音,让人看到此名就会联想到该小区的景色优美,给人以清新愉快的感觉;“地王大厦”与“帝王大厦”谐音,让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身份、地位的尊贵;“西城晶华”与“西城精华”谐音,“精华”指事物的精粹,最重要的部分,给人以无比的优越感,这些都迎合了人们的文化心理。“九里岭秀”中的“岭秀”是基于“领袖”仿造而成的。“叶语田园、山水康桥、和风雅致”等,让人眼前一亮,心情舒畅,同时又不失文化韵味。

五、结语

徐州市住宅小区名称中,四音节词的数量最多,小区命名注重声调的平仄变化,用大量的音译外来词和汉英夹杂的词语命名,注重语法规则和修辞手段。总的来说,小区名称以简洁明了、吸引顾客为目的,体现了人们最真实的生活向往。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徐州市住宅小区的名称,能帮助我们深刻地理解当地的历史和文化,具有一定的语用价值。

注释:

①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五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0.

②④潘世松,曾君.居民小区命名的语用考察――以武汉市为例[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2):72-75.

③李箭.我国居民住宅区名称文本功能考察[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

⑤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修订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84.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五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修订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3]潘世松,曾君.居民小区命名的语用考察――以武汉市为例[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2).

[4]殷俊.扬州店名的社会语言学考察[D].扬州: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5]杜红梅,群武.合肥市新住宅楼盘名称的社会语言学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

第8篇:节水小论文范文

关键词: 如何看待 《水浒传》 女性观

《水浒传》虽然是部以绿林好汉为主角的英雄主义古典小说,但其中的女性形象也一直受到读者的广泛关注。“五四”之后,学界就已经开始对其中的女性形象和女性观进行阐释。新时期以来,西方人文科学方法大量传入中国,叙事学、心理学、接受美学等理论和批评方法被应用到了《水浒传》研究中,加之女权主义思潮的抬头,所以这一时期在《水浒传》女性观的研究上颇得成就。但是,这并不能说明现阶段得到的结论就是科学的、正确的。有些文章的论据完全是在牵强地附会主题;有些文章的论述角度不够客观,缺乏逻辑性;还有些文章的理论方法不合小说实际。

某篇意在批判《水浒传》“反女性”观点的文章,用了“对女性的尊敬”、“对妻子的情感”和“对女子的怜惜”三个论据驳斥“英雄无情”,以此证明英雄们对女性是有深厚感情的。

文章说:“(对女性的尊敬)主要体现在对待位尊年长的女性身上,比如对母亲的情感。”①之后列举了公孙胜返乡探母、李逵返乡探母、朱仝对雷横母亲的同情与尊重、解氏兄弟礼遇老婆婆以及九天玄女对宋江和梁山的帮助来作为例证,证明梁山英雄并不是冷酷无情的,他们对女性是尊敬的。众所周知,《水浒传》的主角是绿林好汉,是强盗,是与朝廷处于对立面的草寇,他们快意恩仇,对待仇人从来都是给与最严厉的惩罚。但是,这不能说他们连最起码的中国传统道德规范----对父母的敬意都缺失了,“忠”、“孝”、“义”在梁山上是被放大了的。看滕文中所举几例,公孙胜等人的“尊敬”对象无非是自己的母亲和他人的母亲,难道对母亲的尊敬就能等同于对“位尊年长的女性”的尊敬吗?乌鸦尚有反哺之情,况且人呢?况且是有情有义的梁山英雄呢?《水浒传》的主题是要突出绿林好汉对兄弟的忠义和对仇人的嫉恶如仇,但与他们所具有的中国传统的优良品德并不冲突。他们对“位尊年长的女性”的尊敬不等同于对女性的尊敬,他们尊敬母亲绝不是因为她们是女性,是因为她们“位尊年长”,是因为她们“母亲”与“长者”的身份。对“位尊年长”之人的尊敬是情义之士所必需的品质。

另外,文章还说:“对女性的尊敬,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九天玄女娘娘。九天玄女是宋江的保护神,也是梁山事业的守护神。……诚然,九天玄女只是虚构的神仙,但是为什么偏偏选中一位女性神仙,而且让她发挥如此巨大的作用,居于如此崇高的地位呢?我们完全可以认为这是尊敬女的表现。”②关于为什么《水浒传》作者选取九天玄女为梁山事业的守护神的原因,我们可以参考杜贵晨和刘相雨的观点。一来,九天玄女的形象蕴含着泰山文化,而水浒故事的发生背景在泰山附近,小说作者罗贯中的里籍是山东东平(今山东泰安),他们之间有相同的文化背景。③二来,在中国上古神话记载中,九天玄女曾经帮助黄帝战胜蚩尤,她武艺高强,精通法术,还能未卜先知,在战争中起重要作用。另外,九天玄女作为“女战神”出现在中国古代的战争中,也是承担着英雄战士们对“精神之母的渴望”④。这样分析,九天玄女这位“女神”在《水浒传》中出现的理由就比“尊敬女性”客观理智得多了。所以,小说中“九天玄女”的形象不足以说明“英雄有情”。

在“对女子的怜惜”一节中,该文作者用“李逵怒砍杏黄旗”的著名故事来论述。“表面上看,他认为宋江的作为有悖于梁山好汉‘替天行道’的宗旨,实际上也是对弱女子一种本能的同情。”⑤这样说未免出于主观想象,并不符合小说实际情况。按该文作者的意思,在李逵心中,一个素未谋面的弱女子的安危是大于梁山宗旨、梁山事业的,他死心追随的宋江大哥的行为和他心之向往的梁山集团的颜面都抵不上一个平民女子。实情果真如此吗?我们不妨来回忆一下,李逵是在什么样的情形下去救助刘太公女儿的。这里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就是“李逵负荆”。李逵在得知误解了宋江等人之后,负荆请罪,以解救出刘太公女儿来赎罪,求宋江不杀。一为请罪,保住性命,二为挣回梁山的颜面。前后实在看不出李逵对弱女子的“怜惜”。且整部小说都再没有体现李逵这个杀人不眨眼的莽汉对陌生弱势群体的“怜惜”了。比如他可以为了赚朱仝上山就一斧劈死无辜的小衙内,如此之人哪里可以看出他“对女子的怜惜”?

在谈到如何界定一部作品的女性观的时候,有的文章引用了王朝闻《论凤姐》一书中的观点并说:“‘如何了解作者对人物的态度最重要的是探索寓于形象本身的作者的认识。……强调表现什么和强调不表现什么,这才是我们了解作者对凤姐态度的可靠依据。’研究《红楼梦》如此,研究《水浒》又何尝不该如此呢?”⑥此处,作者的态度是用研究《红楼梦》的方法来研究《水浒传》,这是完全不切合实际的。《红楼梦》是一部作者无争议的独立创作的小说,无论从故事情节还是叙述结构来看它都是完整的,作者将自己的思想投射到作品当中,同样,读者通过对文本认真分析解读也能理出作者的思想与用意。从文学四要素的角度来说,《红楼梦》的“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是完整的,相互之间没有矛盾冲突。而水浒故事从史事发展为文学作品历经了宋元话本、元杂剧、明传奇,才有了章回小说,几百年的发展演变中,无数文人、民间艺术家对其进行了创作加工,可以说,《水浒传》是一部汇集了众人智慧的世代积累型小说。既然是历经演变并由多人参与创作的作品,那其中的思想自然会有复杂、矛盾的特点。用研究文人独立创作的作品的方法去研究一部世代积累型作品,自然是不科学的,研究结果定是站不住脚的。

另外,还有不在少数的文章应用西方现代文艺理论方法去批评中国的古典小说,此做法的确有利于一些问题的解释,也能拓宽研究思路。但是,这样忽略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而以现代人的眼光去评价古典著作,确实会有失公允。如伍艳妮的《从阅读妇女的视角论〈水浒〉之女性形象》就是运用女权主义批评理论,从阅读妇女的视角进行探究,来揭示《水浒传》作者思想中的落后、腐朽部分。女权主义批评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欧美,是地地道道的“西方现代”文艺理论。用现代解放妇女的观点来批判这个古代封建王朝下的“男尊女卑”现象,从而界定一部古典小说的思想是“落后的、腐朽的”,既不符合作品的实际,也是一种偏颇的研究态度。

针对现阶段研究成果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笔者认为,在今后对《水浒传》女性观进行研究时应当从实际入手,结合具体作品、具体问题的特点,合理选择适当的角度、方法来论述,否则会导致研究成果缺失科学性和说服力。

首先,在面对一部世代积累型的中国古典长篇小说进行研究时,我们绝对不能避开当时的社会背景而只谈现象。在探讨《水浒传》女性观的表现时,我们“不仅要看文本对女性世界的展示,还要看文本背后的文化积淀”⑦。看文化积淀对文本的影响,也看文本是否客观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我们作为现代人,要站在“当时”去看“当时”的作品,若用现代的眼光来批判“当时”的作品自然是毫无意义的。至于《水浒传》,我们除了要关注它的故事发生的时代,也要关注它的成书时代,要放眼于整个故事的流传演变过程,要关注几百年来不同时代特色、不同文学类型赋予它的特殊内涵。其次,要研究《水浒传》的女性观,就要对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和与女性有关的故事情节进行深入分析。只针对其中某一位女性或某一类女性进行分析进而评价女性观,自然是不够全面的。要把握小说中女性群体的表现,既要有个案分析,也要有群体研究。在对与女性有关的故事情节进行探讨时,要将其放置于整部小说中,观察此情节对故事叙述的影响;也要观察女性形象在这里的叙事作用。在解读故事情节时,切不可为了附会观点而曲解文本原意。研究者首先要站在客观、实事求是的立场上,才能有科学的分析。最后,《水浒传》作为一部世代积累型的长篇小说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流传已久的故事情节、多人创作的复杂性和链式珠串式结构是区别于其他古典长篇小说的显著特征。所以,我们在研究其女性观亦或是其他观念时,必须要区别于其他小说的研究方法,要找到适合《水浒传》研究的独特方法。

注释:

①滕桂华.“反女性批判”――再论《水浒传》的女性观.菏泽学院学报,2009(04).

②滕桂华.“反女性批判”――再论《水浒传》的女性观.菏泽学院学报,2009(04).

③杜贵晨.“九天玄女”与《水浒传》.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05).“‘九天玄女’在诸神谱系中,与黄帝并为王母即西王母弟子,是以品位颇高的太(泰)山女神。……宋江为山东郓城人,……《水浒传》的作者罗贯中又是当年梁山泊之滨的山东东平(今县,属山东泰安市)人,也离泰山不远。……从而九天玄女与《水浒传》的关系是可以在齐鲁文化的背景上得到解释的。”

④刘相雨.论古代白话小说中的九天玄女形象.齐鲁学刊,2004(03).

⑤滕桂华.“反女性批判”――再论《水浒传》的女性观.菏泽学院学报,2009(04).

⑥范里.关于《水浒》中妇女形象及作者的妇女观之我见――与胡邦炜同志商榷.水浒争鸣(第五辑).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

⑦朱仰东.《水浒传》女性观辩证.菏泽学院学报,2009(06).

参考文献:

[1] 滕桂华.“反女性批判”――再论《水浒传》的女性观[J].菏泽学院学报,2009(04).

[2]杜贵晨.“九天玄女”与《水浒传》[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05).

[3]刘相雨.论古代白话小说中的九天玄女形象[J].齐鲁学刊,2004(03).

第9篇:节水小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农业;水资源;高效用水;节水措施

2现代农业的主要节水措施

2.1节水技术措施

节水技术措施主要包括输水工程和灌溉技术。在输水方面,以山东省为例,全省平均渠灌区输水损失量在50%左右,而以色列小于10%,美国小于22%。因此,输水工程中的节水潜力巨大,可以进行渠系配套、渠道防渗、低压管道输水等工程。节水灌溉技术如“小白龙”、滴灌、渗灌等,用水量仅为常规灌溉用水量的30%~50%,节水效果明显。

2.2节水农业措施

通过田间节水,抑制土壤蒸发和作物蒸腾,提高农田水分利用效率,是发展节水农业的主要措施之一,主要包括适水生产、抗旱育种、节水高效灌溉制度、农田保墒技术、培肥地力等[3]。根据有关研究成果,通过上述措施,可提高水分利用率30%左右。

2.3节水管理措施

节水潜力的40%在于管理,只有科学的管理,才能使其他节水措施发挥应用作用,建立完善的管理机构,健全规章制度与法规,大力推广现有的科技成果和先进技术,管好水、用好水,使水资源发挥其最大效益。

3农业高效用水技术

农田节水灌溉技术内容很广泛,主要可分为工程节水和农艺节水。农艺节水包括制定各种农业节水灌溉制度及农田灌溉管理技术[4]。由于各种作物对水分的敏感期、需水耗水规律均不同,各自的灌溉制度及管理措施也不同。灌溉制度包括作物播种前以及全生育期内的灌水次数、每次灌水的日期与灌水定额、灌溉总定额3方面,这些方面的研究已趋于成熟。节水型农田灌溉技术主要有:小畦灌、长畦分段短灌、宽浅式畦沟结合灌等优化畦灌技术;节水型沟灌技术,如封闭式直形沟、方形沟、锁链沟、八字沟、细流沟、沟垄灌水、沟畦灌等;地膜覆盖灌水技术,如膜上灌等。此外,田间管理方面,可通过平整土地,秸秆覆盖,地膜覆盖,少耕免耕技术,灌溉水全面规划、合理调蓄、综合利用、定量调配,因地因水(状况)制定适宜的水价及电费政策,对浪费实行罚款等措施,以实现农业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此外,还可利用各种化学制剂调控土壤表面及作物叶面蒸发,以达到节水的目的,如土面增温保湿剂、抗旱剂、保水剂、种子包衣剂等;利用植物基因工程手段培养高效节水品种,如农大146等小麦品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通过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及计算机网络获取、处理、传送各类农业节水信息,实现高效节水的现代化技术已日趋成熟,今后将被广泛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