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范文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精选(九篇)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

第1篇: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范文

赛后,听了专家老师的点评,让我收获多多。讲了这么多年的课,一说让学生合作探究,然后就小组讨论起来。从来没觉得这有何不妥。也从来没想到这会是个问题。现在我才知道,这里面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探讨。合作探究不能只流于形式,应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去思考:如何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自主学习的动力。

导学案是这次比赛制胜的“法宝”。使用导学案教学对学生帮助很大,能让学生事先了解教学内容,明确学习方向,主动预习,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很有作用。学生学了,学生乐学了,我们的教学才算成功。

这堂课给我的触动很大,也让我开始深入思考“课堂有效教学”这个问题:语文课堂怎样教学才算有效?我认为可以尝试从提问入手,课前把课备透,多设置有效的问题情境。以问题引领学生参与教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布鲁姆・乔伊斯说:“教会学生独立思考,我们就给了他们自我教育的能力。要使学生在课堂上敢于阐述自己的观点,我们不能要求学生放弃一切活跃的思考,盲目地相信某种结论。”课堂有效提问无疑是体现该思想的重要手段,能激发学生积极独立地思考,使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具有丰富的知识,为自己准备满满的“一桶水”,拎着它进课堂,才能让学生有更大的收获。球员用脚踢球,而球星则是用“大脑”踢球;同样,一个优秀的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是用“心”讲授。正如陶行知老先生所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创设一个更加适合的课堂氛围,也才能把语文课的功效发挥到最大。

第2篇: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范文

1、美猴王领一群猿猴、猕猴、马猴等,分派了君臣佐使,朝游花果山,暮宿水帘洞,合契同情,不入飞鸟之丛,不从走兽之类,独自为王,不胜欢乐。

2、那怪闻言,恐怕大圣伤他,却就解尸,出了元神,跳将起去,佇立在九霄空里,这行者背上越重了。猴王发怒,抓过他来,往那路旁边赖石头上滑辣的一掼,将尸骸掼得象个肉饼一般,还恐他又无礼,索性将四肢扯下,丢在路两边,俱粉碎了。

3、太宗自服了安神定魄之剂,连进了数次粥汤,被众臣扶入寝室,一夜稳睡,保养精神,直至天明方起,抖擞威仪,你看他怎生打扮;戴一顶冲天冠,穿一领赭黄袍。系一条蓝田碧玉带,踏一对创业无忧履。貌堂堂,赛过当朝;威烈烈,重兴今日。好一个清平有道的大唐王,起死回生的李陛下!唐王上金銮宝殿,聚集两班文武,山呼已毕,依品分班。

4、推开看处,呀!只见那正中间有根大树,真个是青枝馥郁,绿叶阴森,那叶儿却似芭蕉模样,直上去有千尺余高,根下有七八丈围圆。那行者倚在树下往上一看,只见向南的枝上,露出一个人参果,真个象孩儿一般。原来尾间上是个扢蒂,看他丁在枝头,手脚乱动,点头幌脑,风过处似乎有声。

5、瑞霭散缤纷,祥光护法身。九霄华汉里,现出女真人。那菩萨,头上戴一顶金叶纽,翠花铺,放金光,生锐气的垂珠缨络;身上穿一领淡淡色,浅浅妆,盘金龙,飞彩凤的结素蓝袍;胸前挂一面对月明,舞清风,杂宝珠,攒翠玉的砌香环珮;腰间系一条冰蚕丝,织金边,登彩云,促瑶海的锦绣绒裙;面前又领一个飞东洋,游普世,感恩行孝,黄毛红嘴白鹦哥;手内托着一个施恩济世的宝瓶,瓶内插着一枝洒青霄,撒大恶,扫开残雾垂杨柳。玉环穿绣扣,金莲足下深。三天许出入,这才是救苦救难观世音。

6、却说这座山名唤万寿山,山中有一座观,名唤五庄观,观里有一尊仙,道号镇元子,混名与世同君。那观里出一般异宝,乃是混沌初分,鸿蒙始判,天地未开之际,产成这颗灵根。盖天下四大部洲,惟西牛贺洲五庄观出此,唤名草还丹,又名人参果。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再三千年才得熟,短头一万年方得吃。似这万年,只结得三十个果子。果子的模样,就如三朝未满的小孩相似,四肢俱全,五官咸备。人若有缘,得那果子闻了一闻,就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就活四万七千年。

7、他两个在洞前,这场好杀!你看那:天王刀砍,妖怪枪迎。刀砍霜光喷烈火,枪迎锐气迸愁云。一个是金皘山生成的恶怪,一个是灵霄殿差下的天神。那一个因欺禅性施威武,这一个为救师灾展大伦。天王使法飞沙石,魔怪争强播土尘。播土能教天地暗,飞沙善着海江浑。两家努力争功绩,皆为唐僧拜世尊。

8、头顶乌纱,腰围犀角。头顶乌纱飘软带,腰围犀角显金厢。手擎牙笏凝祥霭,身着罗袍隐瑞光。脚踏一双粉底靴,登云促雾;怀揣一本生死簿,注定存亡。鬓发蓬松飘耳上,胡须飞舞绕腮旁。昔日曾为唐国相,如今掌案侍阎王。

9、诗曰:佛即心兮心即佛,心佛从来皆要物。若知无物又无心,便是真如法身佛。法身佛,没模样,一颗圆光涵万象。无体之体即真体,无相之相即实相。非色非空非不空,不来不向不回向。无异无同无有无,难舍难取难听望。内外灵光到处同,一佛国在一沙中。一粒沙含大千界,一个身心万法同。知之须会无心诀,不染不滞为净业。善恶千端无所为,便是南无释迦叶。

10、却说长安城外泾河岸边,有两个贤人:一个是渔翁,名唤张稍;一个是樵子,名唤李定。他两个是不登科的进士,能识字的山人。一日,在长安城里,卖了肩上柴,货了篮中鲤,同入酒馆之中,吃了半酣,各携一瓶,顺泾河岸边,徐步而回。()

11、翠藓堆蓝,白云浮玉,光摇片片烟霞。虚窗静室,滑凳板生花。乳窟龙珠倚挂,萦回满地奇葩。锅灶傍崖存火迹,樽罍靠案见肴渣。石座石床真可爱,石盆石碗更堪夸。又见那一竿两竿修竹,三点五点 梅花。几树青松常带雨,浑然象个人家。

12、师徒们行了数日,到了巩州城。早有巩州合属官吏人等,迎接入城中。安歇一夜,次早出城前去。一路饥餐渴饮,夜住晓行,两三日,又至河州卫。此乃是大唐的山河边界。早有镇边的总兵与本处僧道,闻得是钦差御弟法师上西方见佛,无不恭敬,接至里面供给了,着僧纲请往福原寺安歇。本寺僧人,一一参见,安排晚斋。斋毕,吩咐二从者饱喂马匹,天不明就行。

13、遂手托净瓶,白鹦哥前边巧啭,孙大圣随后相从。有诗为证,诗曰:玉毫金象世难论,正是慈悲救苦尊。过去劫逢无垢佛,至今成得有为身。几生欲海澄清浪,一片心田绝点尘。甘露久经真妙法,管教宝树永长春。

第3篇: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范文

  《复活》读后感范文800字左右

  耶茨:“如果说我的作品有一个主题,我怀疑这个主题并不复杂,那就是绝大多数人都生活在一种无法逃脱的孤独中,他们的悲剧也在于此。”

  作品的魅力之一是它在读者这里可以得到新生。哪怕这种新生对于作者的原意成了跨物种的突变。如果认同一部作品,读者可以从中发现一块拼图一件榫卯。哪怕它有那么点儿离题吧。

  关于这部作品有许多严肃的解释比如童年家庭破裂的影响,美国四十年代的女性意识等等。不过耶茨在创作的`时候未必会意识到这些,出自于对处在琐碎庸常中人们的一种同情,出自于生活的蓝本,他把它写了下来,温柔地要命,笔触细腻却冷峭如刀。冷是来自于他展现的生活的真实而不是耶茨的姿态。实际上他对于处于中下层的平民具有最熨帖温暖的同情。

  这就是生活,我们作为芸芸众生的生活,如此的灰暗平常。悲剧是极细的一层灰尘,被风一吹也就过去了不知道飞去哪里;喜悦是衬于深色背景上脏兮兮的壁花那么小那么卑微。书中唯一的一抹亮色是少年时的复活节游行,两姐妹从这里开始分道扬镳。艾米莉爱她的姐姐萨拉,但是她们注定相离,越来越远。

  在我看来小说是一个寻找自己的故事,作者提出了两个不同的假设但是却指向了同样的结果。结论一开始就摆出来了:格兰姆斯家的两姐妹都不会过上幸福的生活,回过头看,总让人觉得问题始自她们父母的离婚。父亲的缺席让她们的少年残缺,就算长大成年,可心还是不完整。姐姐萨拉选择了听从生活的安排成了当时社会认为女性应当成为的样子—— 一个家庭主妇,有着体面地房屋,一个老公三个孩子,用心经营着自己的家庭,如果故事就写到这里或许像个乏味的温馨小品。妹妹艾米莉则走上“非主流”的道路:接受大学教育成为知识分子、职业女性,离婚、同居、保持单身。她的路数有些反叛,曾得循规蹈矩的普通妇女微微羡慕。

  作者似乎给了我们自由的选择我们可以沿着任何一条线走下去,然而终点都是失败的人生:姐姐被家庭困住,忧郁、酗酒最后死于家庭暴力还是酒精中毒我们也无法知晓;妹妹渐渐地找不到自己的价值,忧郁,酗酒,想要在精神病院寻找片刻安宁,就算是做最后的努力寻求亲情的片刻温暖依然以冲突告终。

  《复活》读后感范文800字左右

  《复活》是托尔斯泰的世界观转变以后的一部长篇小说,是他思想、伦理和美学探索的总结性作品。它是以一个真实的案件为基础构思而成的小说,表现了主人公的"心灵净化"过程,同时揭露了沙皇专制官僚制度的反人民的本质以及教会的丑恶罪行,是最全面、最充分反映托尔斯泰世界观的终结作品。这部史诗般的经典著作,被誉为"19世纪俄国生活的百科全书"。

  聂赫留道夫为什么会从一个积极向上的青年成为以后不思进取的人,其中也有他的姐姐和他在大学时最好的朋友—曾经善良、讲义气的谢列宁最后都变成了惟利是图的、庸俗的、不思进取的人。这不能不承认他们所处的环境对他们真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们处在一个黑暗,麻木不仁的上层社会,在其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渐渐的原来在他门身上的美好品质就退化了,消失了,而他们自己却全然不知!

  有句话说:环境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其实我并不认为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因为人是主观的,有自己的思想和认识,虽然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但也有"出淤泥而不染"。我觉得一个人的自制力也是很重要的。但我们不得不重视环境在一个人的成长乃至成材中起的重要的作用。比如说在幼儿成长阶段,环境的影响十分明显:一个人的性格表现受家庭环境的影响而千差万别。假如一个孩子所处家庭环境,父母经常发生争吵,常常充斥着紧张与对抗,这样他往往会不自觉地把自己封锁起来,慢慢变得不爱与人交流,对任何人都缺乏足够的信任,甚至孤立使他在个别时候遇到某些敏感问题时会采取对抗的心理,情感变化无常,不能自己,甚至有攻击倾向,这是幼时情感受到压抑的结果。听起来好像有点可怕,但这里我没有一点夸大其词的说法。这是有关专家研究的结果。

  由此看来 ,一个良好的环境对自己的成长非常重要。举个简单的例子,你处于一个和谐温暖的家庭中,大家之间互相关心,平等相待。这种待人处事的态度会很自然的影响到你在学校与同学的交往中,将来走向社会对待他人的态度中,这样的人更容易与周围的人产生良好的关系,有一个融洽的人际关系。久而久之会养成好的性格。

  《复活》读后感范文800字左右

  如果现实真的像故事里的情节一样,那将会成为人类的噩梦,人类和恐龙PK,那将是件很恐怖的事情,恐龙比人大几倍,一脚便可以踩毁一个建筑物,我们可想而知。

  长发李把清洁剂涂抹在恐龙的骨架上便可以让恐龙复活,就会让人越来越想知道恐龙最后有没有把长发李吃掉,如果没有丰富的想象力和优秀的写作能力,根本想写都写不出来,通过阅读我大概知道了故事里的恐龙力气有多大:它轻轻一抬腿, 五指粗的尼龙绳就断了,随着时间的流逝,真实的恐龙的力气已经无法知道了

  若干年后,科学家破译了恐龙的基因密码。一夜之间,成千上万只恐龙诞生了。它们都有很高的智能,能够听懂人类的语言。它们有腕龙高大的身材,有翼龙的翅膀,有鱼龙的鳞甲,有霸王龙尖锐的牙齿和爪子……它们经过科学家的驯养,成为人类的好朋友。

  夏天到了,骄阳似火,大地上本来生长得很茂盛的庄稼,因为干旱,都有气无力地低下了头。农民大伯急坏了,赶紧给科学家打了一个电话,报告了旱情。不一会儿,天空中飞来了一群恐龙,那是科学家派来的“抗旱大军”。只见它们挥舞着巨大的翅膀,聚集起无边无际的云彩,哗哗哗,下雨了,庄稼得救了,农民大伯乐得哈哈大笑。

  地球太小了,人类又太多了,垃圾到处都是,肮脏不堪,环卫工人忙得焦头烂额。你看,恐龙清洁队来了。只见它们张开船帆一般大的嘴巴,风卷残叶,片刻工夫,垃圾全被它们吞下了肚。这种恐龙是以垃圾为食的,它们吃的是垃圾,拉出的却是石油和煤炭。恐龙又来到工厂密集的地方,只见它们张开山洞一样的鼻孔,呼呼呼,一阵风响,那些弥漫在空中的有毒气体,全被吸光了。恐龙又呼出了新鲜的空气,原来灰暗的天空立即变得一片蔚蓝。

第4篇: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范文

湖中的数千个岛屿像撒落在水面的珍珠,岛上满眼都是枝繁叶茂的裂银杏,现在正是它们繁衍后代的最佳时节,不少几十米高的老树都挂上今年最早的果实;水边一丛丛中华果正开着美丽的花朵,有的还举着蓝绿相间的果荚;一些长有长喙的访花昆虫如原网翅虻、舞虻等奔忙于花丛枝头;孔子鸟、始反鸟、辽宁鸟在树头嬉戏啄食;眼前不时滑过一些披着绚丽羽毛的小型兽脚类恐龙,在林间追捕着昆虫;树底下游荡着几只张和兽、热河兽,它们也忙着吞食各种昆虫或小蜥蜴。

在万顷湖泊里,又是另一个世界。水边丽蟾、辽蟾在鸣叫;外贝加尔螺在泥泞里蠕动;热河螈游在浅水吞噬一些叶肢介(一种甲壳动物),而矢部龙在一旁虎视眈眈;水中巡游着大群狼鳍鱼,而北票鲟、原白鲟则在寻机下手;湖泊上空,郝氏翼龙展开长大的翼膜在湖泊上空低回,时而掠过水面抓捕小鱼打打牙祭。

眺望不远处,一些活火山正在冒着浓浓的烟雾,吞没了不少生命……正是这些活跃的火山运动,将这些远古时代的生物化石作了最完美的保存,才使我们今天得以窥见它们神秘的一面。

2005年6月的一天,结束了一天劳累的科考挖掘,我站在辽宁朝阳县大平房镇原家洼村村头,任思绪在壮观宏伟、生机盎然的古辽西生物画卷里穿梭。

眼前的辽西大地早已沧海桑田,过去的巨大湖泊杳无踪迹,变成了一片峥嵘突兀的丘陵景观,半干旱的气候使这片山区土地枯黄、井塘干涸,但稀少的植被却使地下亿万年前的化石更容易被人们所发现。在中外古生物学家的努力下,这里成了一个名震中外的古生物圣地,被誉为20世纪最惊人的古生物发现就在一些像原家洼这样的贫困山村悄然揭开。许多一直困扰科学家们的重大古生物问题,如鸟类的起源,羽毛和鸟类飞行的起源,被子植物的起源等,笼罩其中的团团迷雾正在被逐步驱散。

那么这些神奇美妙的“白垩纪公园”是如何被发现的呢?让我们与古生物专家们一起,踏上寻找辽西亿万年前古生物踪迹的神秘之旅……

翻开精妙的古生物“百科全书”

[归途中,当葛利普蜷缩在冰冷的车厢中,随着颠簸的吉普车望着车窗外起伏的小山丘时,他确实没有预料到,事实上他已经翻开了一本精妙绝伦的古生物“百科全书”。]

1923年11月初,中国的东北大地被一层银白色包裹得分外妖娆,早晨的屋檐下还挂着晶莹的冰柱。在这个时节,从来没有考察队进入热河省进行野外发掘工作。这时,中国北京大学的一支小型地质野外考察队却悄然抵达此地。他们由葛利普教授(A.W.Grabau)和翁文灏带队,乘着吉普车,向热河省凌源县进发。

葛利普是国际上大名鼎鼎的地质学家,他此行是为了考察1880年由法国鱼类学家索瓦士(H.E.Sauvage)研究的发现于此地的狼鳍鱼化石的地层。在凌源附近的山头上,葛利普发现并采集了大量狼鳍鱼与三尾类蜉蝣化石,但并无其他斩获。归途中,当葛利普蜷缩在冰冷的车厢中,随着颠簸的吉普车望着车窗外起伏的小山丘时,他确实没有预料到,事实上他已经翻开了一本精妙绝伦的古生物“百科全书”。

1923年,葛利普在《中国地质学》中,把当时热河省凌源县附近含化石的地层定名为热河系(Jehol Series)。1928年,他又提出了“热河动物群(Jehol Fauna)”的名称,用来代表分布于东亚狼鳍鱼岩系的综合动物化石群。后来,中国的顾知微院士把与热河动物群同时期的植物群也包括进来,统称为热河生物群(Jehol Biota)。至此,这个古生物群被正式命名了。此后热河生物群这一名称被广泛地应用在各种地质学文献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热河省被撤消,其西部划归河北省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划归辽宁省。原热河生物群的经典产地因此落在了今天辽宁省的西部,即辽西地区。

不过,虽然热河生物群的发现史很长,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才在国际上引起重视。大量保存完整的古鸟类化石、带毛批羽恐龙、原始的被子植物和哺乳动物的不断发现,让热河生物群研究引起了国内外广泛的关注。

热河生物群处于距今约1.2亿年左右的中生代早白垩世,它覆盖了现在中国北方、蒙古、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以及朝鲜和日本的一部分。其中辽西地区是整个生物群分布的中心,这些地区保存了独特而完整的陆相中生代地层。由于频繁的火山活动,动植物周期性地被火山喷出物与河流、湖泊的沉积物所覆盖,一层层细腻如脂的页岩保存了大量极为精美的化石,并由时间将其“装订”为一本厚重的古生物百科全书,忠实地记载着这数百万年的历史。现代各个主要门类的生物类型在此书中都有自己的一足之地,它们被“印刷”得极为精美,你甚至可以清晰地看到各种罕见的羽毛和其他皮肤衍生物、胃石和胃中的食物。这本“大书”足以让我们读到热河生物群生物的起源和演化过程,并藉此重构出中生代晚期地球陆地生态系统。

我们将把这部热河生物群“百科全书”按照地层单位分为上下两卷,上卷九佛堂组,下卷为义县组。现在,让我们追寻辽西队科考的足迹,打开热河生物群这部“大书”,轻轻翻动这些世界上最美丽的页岩,看一个个亿万年前的生灵向我们诉说它们的故事……

“七巧板”里隐藏的秘密

[等化石逐渐显出原形,其研究者、古鸟类学家周忠和研究员惊呆了――这是一种从来没有见到过的古鸟!这只约70厘米长的鸟儿居然长有近40厘米长的尾巴,而这根奇特的长尾与驰龙类恐龙十分相似,暗示了这块神秘化石与恐龙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现在,当看到鸟儿在你窗前飞过,你大概很难把它们与躯体庞大、冷血丑陋的恐龙形象联系起来。谁要是说:“恐龙至今仍在天上飞,鸟类起源于恐龙。”你可能会说他是痴人说梦。不过,这可是一个被大多数古生物学家承认的主流观点。你或许会说:请拿出证据来,比如,除了始祖鸟之外,有没有另一种古鸟类身上含有恐龙典型形态特征的信息?

答案就在那些距今1.20亿年前的古老岩层里,我们要做的就是寻找更多的演化上的证据。带着这样的信念,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辽西队(以下简称“辽西队”)的野外考察队年复一年地在辽西挖掘化石,同时也从当地的老乡手中征集有研究价值的标本。2001年10月,顶着肃杀秋风,辽西队的工作人员在原家洼村得到一块古鸟类的化石板,石板已经碎成几大块,表面上只能看到其形态结构,更多的骨骼与细节都掩盖在那一层薄薄的浅黄色页岩下。当时谁也没有想到这块并不起眼的化石日后能出这么大的风头。化石被打了厚厚一层皮劳克(石膏包),搁在北京吉普的后面,从朝阳南下,过山海关,抵达北京。

回到北京后,专家们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拼“七巧板”:把这几块碎片拼凑成一大块,恢复成较为完整的鸟化石形象。等化石逐渐显出原形,其研究者、古鸟类学家周忠和研究员惊呆了――这是一种从来没有见到过的古鸟!这只约70厘米长的鸟儿居然长有近40厘米长的尾巴,尾巴由20至30节尾椎骨组成。这与现代鸟类相差甚大,现代鸟可没有结构如此复杂的尾巴,而这根奇特的长尾与驰龙类恐龙十分相似,暗示了这块神秘化石与恐龙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紧接着,更细致的修理开始了,化石交到了资深技师李岩手中,在这位业内人称“化石刀客”的精湛技艺下,另一出好戏紧锣密鼓就要登场。一天深夜,李岩坐在显微镜前,用小剃针慢慢修理着化石的腹部。时间已是凌晨,随着一小块围岩的剥离,突然有一个个约1厘米大小的圆形印痕出现在李岩的视野之中。这很像是植物种子的印痕!李岩激动地屏住了呼吸:在中国发现的数百件鸟类化石中,这是第一件保存了有关食性的直接的证据。不仅如此,这在世界古鸟类研究中也是第一例!

9个月后,周忠和与张福成研究员在英国《自然》上发表了这块标本的研究论文,文章把化石命名为原始热河鸟(Jeholornis prima)。原始热河鸟的发现有着重大的意义,它是中国境内迄今所发现的最原始的一种鸟类,其原始性仅次于德国发现的、世界上最原始、同时也是最古老的鸟类――始祖鸟,那代表了鸟类早期演化的一个更加古老的祖先类型。

因为飞出了原始热河鸟,辽西大平房镇名噪一时。仅仅过了几个月,大平房镇再一次名扬天下。这次发现让受困鸟类飞行起源多年的科学家们豁然开朗。

我们不妨先来想象一下飞行,飞机是从地面加速起飞的(除了直升飞机)。所以多年来,许多科学家都认为最早的鸟类开始飞行的方式与飞机一样,也就是奔跑加速,从地面起飞,所以就有了飞行起源地栖说。但是在2003年1月,恐龙专家徐星研究员等人宣布发现了一种长着4个翅膀的树栖性恐龙,这只身长77厘米的小家伙,利用四肢覆盖的羽毛,可以从一棵树滑翔到另外一棵树。这个证据相当有力地反击了地栖说,这种恐龙也是鸟类起源的重要证据之一。它至少是鸟类的一种祖先类型,它用4个翅膀滑翔,后来其后肢翅膀退化,并学会了拍动前肢,于是变成后来的鸟类。

就是这块如此关键的标本同样发现在大平房镇,化石被命名为顾氏小盗龙(Microraptor gui)。如果按照地栖说的理论,确实难以想象顾氏小盗龙拖着两脚羽毛在地面狂奔的场景,那岂不是叫一个跨栏选手穿着长裙礼服去比赛一样?肯定会被绊倒的。不过,在空气动力学上,顾氏小盗龙后肢的两个翅膀在滑翔中用处不大。除了最基本的保暖,可能还有装饰性或者保护性的作用。随后,科学家们发现了另一个比顾氏小盗龙更古老、也有4个翅膀的恐龙――道虎沟足羽龙。我们会在随后的文章中为你揭开这个神秘恐龙的飞行奥秘。

破译翼龙的谜团

[在这只成年满洲鳄的腹腔中,非常诡异地保存着7个几乎完整的同种满洲鳄幼体的头骨!这样奇特的化石保存现象,汪筱林还是第一次见到。]

我们还是先回到1.21亿年前,看看翼龙,它是最早飞上天的脊椎动物,足足比鸟类早了7000万年,而且它有从一个指头不断延伸出去而形成飞翔的翅膀,多么神奇而不可思议啊!由于化石材料的相对稀缺,翼龙身上存在了太多的谜团,比如是否卵生、翼膜的附着位置、飞行能力等,只要解决其中一项,都是轰动世界的重大科学发现。其中,对于翼龙是否卵生,虽然早有推论,但因为缺乏化石证据,学界一直争论不休。这个极为关键的化石到底在哪里?

2003年4月底,一个普通的黄昏,火红色的晚霞懒懒地挂在半空中。“明天又是旱,唉……”锦州市义县大定堡满族乡金刚山的李天和(化名)叹了口气,收拾好农具,招呼放羊的妻子回家吃饭。他妻子手里提着箩筐,筐里是几块浅黑色、水泥坯子一样的页岩。住在辽西化石产地的一些人,拥有一项不同于中国其他地区农民的副业:劈化石。虽然卖化石的收入是种地所得二三十倍,也让他盖起了新房,买了电视机,但老实巴交的老李并没想把劈化石当成自己的主业。老李一家人通常只在晚上看电视时,才有一搭没一搭地劈劈白天“顺”回来的页岩。

薄钢片在锤子的敲击下,慢慢了页岩。老李轻轻一撬,薄薄的页岩裂开了。“只有一条小狼鳍鱼儿,”老李有点失望,正想随手丢进筐里时,突然看见在小鱼的旁边还有一个鸡蛋大小的东西。这肯定不是鱼,也不是植物,个体比叶肢介却要大些。“这到底是什么东西?”挖了几十年,老李还是第一次见到。他妻子支了个招:“咱整不懂,明儿给汪博士送去吧?他们说过我们看不懂的多半有研究价值。”

第二天,老李找到了正在义县进行野外考察的辽西队汪筱林与周忠和,前者就是老李口中的汪博士,汪筱林研究员主要从事热河生物群中的恐龙、翼龙以及地层等研究,并负责辽西队野外工作,几乎参加了所有的辽西野外考察。这条40开外的西北汉子豪爽刚毅,在辽西很有威信。他接过化石,掩饰不住心里的高兴劲,双手都有点颤抖了,这是一个极为罕见的胚胎化石啊!而且不是翼龙,就是古鸟,都是极为重要的发现。

回到北京,汪筱林仔细观察了标本,这确实是一个蛋,而且带胚胎:几乎完整的头后骨骼、背椎、肱骨、翼掌骨……在显微镜下,这个化石的轮廓异常清晰。汪筱林的眼眶有点湿润了,这是一枚胚胎已经发育得很成熟的翼龙蛋!数百年的争论一锤定音,谜底终于解开了!在几位审稿人的强烈建议下,这一重要发现以罕见的速度发表在2004年6月的《自然》上。一时间,科学界为之一震。

毫无疑问,这是世界上第一枚翼龙的胚胎化石。它保存得如此精美,回答了太多太多的疑问。胚胎保存了蛋壳及其乳突状结构,其中的小翼龙如同婴儿一样在酣睡,它已经处于胚胎发育过程的最后阶段,小家伙的嘴里已经长出了几颗细长的牙齿,翅膀蜷缩,每侧由7节骨骼组成,两翼展开可达27厘米。周忠和认为,和一些早熟的鸟类一样,这只翼龙在出生后不久就可自主觅食,并且翱翔于蓝天。

第5篇: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范文

上星期六的投票结果,让人看到台湾选民的明确意向。即使在南台湾七县市的绿色大本营,国民党也拿下台南市及高雄市。得胜选区,一片蔚蓝。马英九以221万票领先的差距,赢得决定性的胜利。尽管选前的预测一般也看好马英九,但得票的悬殊,说明了选民对民进党八年政绩乏善可陈的厌倦感。

当然,在任何民主选举中,选票未揭晓之前谁也不能肯定结果。在1月的立法院选举时,国民党大获全胜,民进党总统候选人谢长廷便曾打出“钟摆效应”的牌,提醒选民制衡的重要。此外他也猛攻国民党的“共同市场”实为“一中市场”,以中国农产品倾销台湾、中国劳工抢占工作机会等恐惧效应,试图挽回票源。但这一切看来都未能奏效。

这回总统选举,另一个使人担心的地方是群众所称的“奥步”——亦即烂招。从马英九拉票时回避上次总统选举发生“两颗子弹”的现场,从国民党与民进党在竞选期间加紧约束本身的团队,候选人甚至对本身的粗野表示道歉的事件看来,选战可说是在如履薄冰的气氛下举行。

胜负悬殊的选举结果,显示台湾人民已经发出强烈的信息。民主、制衡固然重要,但再也没人愿意在贪腐当道、民不聊生的恶政中搞意识形态,搞文革式的“去中国化”运动,操弄族群省籍分化,以致局势长期动荡,经济出现空转。

除了总统候选人票数的悬殊之外,“入联”及“返联”两项参与联合国的公民投票,也以约35.8%的投票率——明显不过半而告破局。陈水扁时代试图以统独动作制造政治议题的三次公投、六项提案,看来都在选民的唾弃中付诸东流。选举过后,美国布什总统随即向马英九道贺,希望他给两岸的和平相处带来新的机会,而不会给两岸紧张再作出“单方面”的冒进之举。显见国际上都乐见马英九中选所可能开创的新局面。

台湾这回是第四次总统直选,就事论事,最大的赢家是台湾的老百姓。与2000年、2004年两回选举的情况相比,这回显然是理性、成熟得多。选举结果一旦分晓,谢长廷立即承认失败,而马英九也表示尊重民进党对台湾的民主贡献,这预示着台湾的民主进程已踏上另一个里程碑。

第6篇: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范文

教学目的:1.了解化石,增进对生物进化的兴趣;2.感受诗歌优美的语言,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感受诗歌优美的语言,培养他们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难点:1.学生对化石的了解比较少,教学时要与诗人产生情感的共鸣有一定难度;2.化石生物的生存环境以及化石的形成涉及到生物知识和地理知识,对学生在展开联想表述时学科融和的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教学准备:1.学生收集与化石相关的资料;2.教师收集化石实物和化石图片,制作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师:首先我们观看一部影片的片段(播放影片《侏罗纪公园》)。这部影片叫什么名字?

生:《侏罗纪公园》。

师:这部影片大家非常熟悉。我们知道恐龙是生活在亿万年以前的动物,现在人们是怎样知道恐龙长得是什么样子的呢?

生:可以通过化石。

师:好,化石。同学们在生活中看到过化石没有?请看到过的同学介绍一下。

生:暑假的时候,爸爸带我去博物馆参观,我看见了恐龙化石。

师:有些同学看到过,有些同学却没有看到过,不要紧。老师这儿有几块化石,展示给大家看看。(教师出示化石实物:5 500万年前湖北江汉鱼化石和4~5亿年前震旦角石。)

师:有同学会说太远,看不清楚。这也不要紧,下面我们再观看几幅化石的图片。(教师展示化石图片课件:树叶化石、龟化石、猛犸化石、鹦鹉嘴龙化石。)

师:有位诗人也和我们一样看到了化石,他诗兴大发,吟诗一首,就是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化石吟》。请同学们大声地朗诵这首诗。读完了诗歌,大家说一下题目中的“吟”字是什么意思?

生:赞颂、赞美、吟咏。

师:化石有哪些地方值得诗人去吟咏、赞美呢?让我们一起朗读,在诗中寻找答案。

生:诗歌第三节“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

生:诗歌第四节“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

生:我认为诗歌第六节中的“啊,你――令人叹服的大自然,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这几句最能突出诗人对化石的赞美。

师:诗人对化石的赞美之情贯穿着全诗。是的,各种各样的化石是地球地质史和生物史的见证者,它们是大自然赐给人类最好的礼物。

师:诗人不仅对化石洋溢着赞美之情,还充满着好奇之心。从哪些诗句你可以感受出来?

生:在诗歌的第一节,诗人提出了四个问题。

生:诗歌的第二节有“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两句,也是诗人提出的问题。

师:从诗歌的第一节和第二节都能感受出诗人对化石的好奇心。下面我们一起深入地品味一下。

师:请同学们齐读诗歌的第一节,注意读出诗歌的语气来。(教师范读第一句。学生齐声朗读。)

(1)怎么没下巴、怎么嘴长牙、怎么没有腿、怎么不开花──连用四个问号,可以感受到作者当时什么样的心情?(学生表示出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

(2)你看到化石的实物以及图片的时候,产生过和作者一样的疑问没有?(学生说有。)

(3)你能不能像诗中的语句一样把自己的疑问提出来?(采用男生女生接龙比赛的形式。)

女生1:最早的大象为什么毛很长?

男生1:最早的鸟儿怎么不会飞?

……

师:有人说“问号是打开知识大门的一把钥匙。”同学们刚才提出了很多问题,就是拿到了一把把钥匙。如果你感兴趣,可以用钥匙打开科学之门,继续研究。

师:不仅诗歌的第一节体现了诗人对化石的好奇心,第二节中也有这样的句子。我们首先看第一句,请同学们齐读,注意读出语气。(学生齐读:“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

(1)“万载”是什么意思?

生:形容很长的时间。

(2)逝去万年、千万年,甚至上亿年的遥远世界会重现吗?

生:不会。

生:我认为会。人们可以把化石组合起来,再运用电脑等高科技手段复原远古的世界。(很多学生认为他说得很有道理。)

(3)诗人站在化石旁,他并没有借助高科技手段,他看到了逝去万载的世界吗?

生:看见了。

(4)从哪些诗句可以表现出来?

生:从诗歌的第三节“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描绘出一幅幅生物进化的图画”可以看出。

生:还有诗歌第六节中“复原的恐龙、猛犸仿佛在引颈长吼,重现的远古林木多么葱茏、幽雅。”

(5)“复原的恐龙、猛犸仿佛在引颈长吼,重现的远古林木多么葱茏、幽雅”,诗人用诗意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个远古的世界。(教师展示课件中一幅远古丛林的图片。)同学们心目中远古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的?能不能像诗人一样用优美的语言把它描绘出来。下面请四人一个小组讨论、交流。(学生热烈地讨论。)

生:远古世界是个美丽的世界,海水是蔚蓝的,陆地上到处生长着绿色的植被,高大挺拔、直入苍天的树木随处可见,林间是如茵的绿草,盛开着五彩缤纷的花儿。

师:这位同学运用“如茵的绿草”、“五彩缤纷”等词语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美丽的远古世界。

生:我心目中远古世界的情景与他们不一样。从课外书上我了解到远古的自然气候有时候也非常恶劣,地震、海啸、火山爆发很频繁:晴朗的天空突然暗了下来,天色越来越黑,像蒙上了一层黑色的幕布一样。火山又开始喷发了,一条火龙从山顶窜出,森林燃烧起熊熊大火,林中的各种动物们惊恐地四处逃散,有的来不及逃的,就和树木一起被火龙吞噬了。

……

师:第二节的第二句同样也体现了诗人的好奇之心。(学生朗读“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 )

(1)诗人听到沉睡亿年的石头说话了没有呢?

生:听见了。

(2)从诗中哪些语句最能体现?

生:从诗歌的第二节“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两句表明化石苏醒了,并开始向诗人讲述了。

生:第七节写到“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你讲的故事多么令人神往、惊讶!”最能体现诗人已经听到了化石的述说。

(3)化石会向诗人诉说怎样令人神往的故事呢,想不想知道?

生:想。

(4)这并不难,我们和孙悟空学个法术,把自己变成一块化石。至于要变成哪一块化石,你可以从老师刚才展示的化石实物或者投影的图片中选择,也可以是你在生活中见到的化石实物或资料图片。(再次展示课件中的化石图片。)

师:选择好了吗?记住,现在你就是一块化石了。把老师当作诗人,向我讲述一下你的经历和遭遇。

(5)四人一个小组讨论交流,做准备。

第7篇: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范文

一、造型特征

艺术的造型是艺术表现的手段。任何艺术都需要用造型的手段来揭示艺术形象、精神、意境、美感……。不同地域的民族有着不同的造型手段和方法,就中国的民间美术而言,有形象化造型、谐音化造型、意义化造型、情势化造型、功能化造型等民间美术共有的造型规律,三峡民间美术也包涵着这些造型方法。但是,独特的地域环境、生活习俗、宗教思想、感情气质等又形成了不同的造型特点,所以虽然我国众多的民间美术在材料工具的运用,取材内容、表现形式、造型手段等方面都十分相近或相同,但最后形成的艺术风格、艺术特点却各异奇趣,各具特色,这便是因为造型特点与审美追求不同的缘故罢了。从三峡民间美术来看,已形成了丰富的品类和多彩的艺术风格,形成了地域广阔、民俗风情浓厚的艺术造型特点,特别是在以下三方面有独到的造型妙处。

1.“寄善”写意的造型

人中圣哲有许多倡导向善说。抑恶扬善是人们的理想,三峡民间美术家正是从“寄善”着想,用“仁善”心理,洞察自然物象,民情生活,风俗习惯,发现“善”美;用“善”美的心灵,托物喻理,晓喻人生,融慈化于艺术,造“善”美之形;用仁意“善”美之形寄情万类,衍生意象,陶冶人们心灵,舒豁人们的胸怀、思想、境界。“寄善”的心境使他们因物移情,缘情发思,开拓意境,畅意写神,塑造出善和、天真、妙解物趣的万物生灵的美好意境。三峡民间美术家在造型中,从平静、自由、随意、真切等中立意,去感受生活的脉搏,求索自然意趣的“善”形,从和顺、爱慕等构想中,去发掘具有生趣和神采的意象,透出浓浓的民俗情结;从艺术的内容与形式中,去追寻“善”与“意”的多样造型情致,达到内涵丰富、意趣盎然的境地。例如:闻名于世的丰都“鬼城文化”,以美妙离奇的传说与故事,塑造出千姿百态、精彩传神的众多鬼神雕像与神秘恐怖的场景,视感阴森恐怖,实际寄托着宣扬忠孝仁爱、扬善抑恶的文化内涵,那形神各异、惊恐万分的鬼神则透视出不同的“善”美。这些“善”形造型夸张、诙谐、有说唱艺术的滑稽夸张神气,加上鲜明艳丽的色彩和粗犷线条的表现,揭示出意境深邃的哲理兴味,富有生活的热情和生命的意义。又如:被誉为三峡奇葩的“白帝文化”,融诗词、书法、绘画、雕刻、装饰、园林建筑于一体,从外在看似展现夔州文化历史、山川风貌、民俗故事、峡江传说,其内在为思念、盼归、情爱、悲伤等“善”意之情的精妙揭示,很有发人遐想的意趣。这些充满“善”美的形象很少以仁慈宽厚、温顺虔诚,合掌微笑的佛像造像,大多是蹙眉怒目、刚健强横、气势逼人的非佛似佛、非僧似僧、意义深邃的小雕像、小工艺品等。雕绘手法概括、简单、象征,很少突兀的转折和生硬的棱角形状,主要以弧线造型为主。用色单纯,单涂为主,色不掩线,装饰性强。这种从“寄善”中写意,从写意中“寄善”的美术造型是三峡民间美术的一大特色。

附图

图〈1〉三峡石《孔子行吟图》

2.寓意生灵的造型

相传古代画龙,常常不画眼,因为一点,龙就飞跃起来,腾空而去,后谓“画龙点睛”。三峡民间美术造型继承了中国艺术对事物“活”的表现、“灵”的表现,在形和神上,以传神为主;在朴实和华丽上,以朴实为主。具有画外有意,形外有动,动中有“灵”,越看越有味道,越看越精神的艺术内涵。三峡民间美术家把造型生动,灵捷、活泼、有趣的物象,经过巧妙构想,营造出体态爽朗,舒展夸张,姿态含蓄,喻意深邃的具有丰富思想内涵的美术形象,从而揭示出具有象征吉祥幸福,如意顺遂,欢乐吉庆,和谐美满的三峡民俗风情,达到寓情灵动的艺术境界。如:长江三峡石艺术,从自然中寻觅、遴选、构思、加工、塑造等都浸透着寓意生“灵”的造型观。首先,美术家要带着创意和丰富的形象思维去寻觅,经反复观察、审度,确定峡石的寓意内涵,或形似人物、动物、植物的峡石,或具有诗意文采的峡石,或富有绘画形式的峡石,或奇状怪形内涵深厚的峡石……。其次,有些峡石还需匠心描绘,加工处理,组合成造型美妙,寓意深刻,趣味无穷,比自然美更高的“灵美”。看吧!《孔子行吟图》(图〈1〉)一尊仅22厘米高的深蓝色峡石中,露出与峡石外轮廓十分吻合的一块乳黄色,一个鬼斧神工的深蓝色造像展示其间,看似一个婉雅俊逸,严谨持重,微微俯首圣哲的孔夫子在行吟、说教。这尊三峡石与底座的色彩、石质,造型都结合得相当和谐完美,酷似一个整体,表现出作者寓意生灵的艺术思想。又如:三峡根雕又与其它地方的根雕有所不同。长江三峡根艺蕴藏十分丰富、独特,是千百年三峡江水冲刷、浸泡、挤压、腐蚀所成,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千奇百怪、十分绝妙的造型树根。有的质面光滑、细腻,有的粗糙斑驳;有的姿态易妙,有的十分简括;有的大如磐石,有的细小如微;有的沉如铁石,有的轻若芦蒿;有的色泽光亮,有的暗洗晦涩;颜色或白、或黄、或紫、或黑……,有的气味芳香……。三峡美术家把这些天然造化树根作为一种情愫的载体,赋予丰富的想象与创造,神奇地构建了三峡根雕的美。《孔雀》(图〈2〉)是一件三峡根艺品,一只栩栩如生的孔雀,敞开美丽的翅尾,独脚直立,俯首凝视,象是一个开屏的孔雀,象是孔雀面对明镜的水面而映照,或者正在觅食……。使你能从造型中体会出更多的艺术精神。这无不表明三峡民间美术家运用这种造型的审美意义。

附图

图〈2〉根雕《孔雀》

3.实用与美观的造型

游过三峡的人,往往会被矗立在江岸的历史文化景观的天然的艺术造型美所吸引,赞叹不已。当身临其间,欣赏这些景色壮丽、历史悠久的文化遗址时,琳琅满目的书画、雕刻、装饰与游乐的艺术空间相映成趣。这些古文化景观形态优美,形姿俊俏,自然和谐,显示出整体与丰富的美感。构成采用“上下呼应”、“前后@①护”、“左右对称”、“外张内顾”的布局,尤其是利用变化的直线、弧线与艳丽浓烈的民俗色彩描绘形体,求得鲜明强烈、和谐统一的艺术神韵,把功能与美同三峡地貌、风俗、情感互融,体现为适合于三峡自然环境的实用与美观完美结合的艺术精神。其它三峡民间美术:蓝印花布、挑花、刺绣、编织、皮灯影、年画、竹帘画、根雕、石刻等更是运用实用与美观造型的杰作,这些民间美术选材质美,造型生动,表现美妙,寓意深刻,直接为三峡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服务,成为意趣鲜明的三峡民间艺术。如著名的梁平竹帘画,《辞海》记载:“竹帘画,在细竹丝编的帘子上加上书画的工艺品产于四川梁平。”历史悠久的梁平竹帘画,采用当地盛产的慈竹作为原料,经过精细加工制成纤细如丝的竹丝,运用纺织方法制成实用与观赏相结合的各种形式大小的挂帘、屏风、装饰画及实用工艺品,直接美化和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梁平竹帘画,色泽素雅,质地锦薄,工艺精密,有“薄如蝉翼淡如烟,万缕千丝总相连,借得七仙灵巧手,换来天下第一帘”的美。浓厚的地方艺术特色成为国内外友人收藏和馈赠亲朋好友以及友好交往的艺术礼品,成为三峡民俗艺术的一绝。

二、审美特征

民俗艺术的审美凝聚着某一民族或地区人们思想意识和审美情趣,有强烈的民俗性和共同性。地域的文化积淀、习俗风情、地貌环境必然给这个地区的民众意识、情调、志趣、喜好等提供营养和土壤,并留下一定的烙印。这便是艺术上形成的“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天人相通”的艺术情致,这是人们主观情感与外界事物同形同构的关系所致,是外界事物情感化,意识化,即“自然人化”的结果。故民俗流传“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道理。三峡人世代生活在这大山大江,风繁物茂,地理环境复杂,生活习俗丰富的巴蜀文化与荆楚文化相融的渝东地区,这里的自然环境与历史文化使三峡人逐步形成了合符于自身物质与精神需要的审美,三峡民间美术家用真诚的情感把时代,民族的精神融合,构建出符合三峡地域文化情致的审美,其审美特征如下:

1.阳刚之气的刚健奔放美

咆哮的峡江水,怒涛奔涌,一泻千里。使居住在峡江两岸的三峡人具有强劲的体魄、卓越的才能和惊人的意志与毅力,铸造了峡江人高亢、明朗、激进、坦荡、率直、雄壮有力的刚毅之气。三峡民间美术家的情感、品格、审美直接受长江自然条件与历史文化的深刻影响,经过长期劳动、生活、追求积淀所成,他们世代生长在三峡,依附三峡的美,深研自然物貌,吮乳长江水的精神,融入民众精神品质,讴歌时代生活,形成了合符于自然美而又更具有艺术感染力,气度宏阔,气贯意连,浑厚大气的“力与美”的审美,构筑了博大、响亮、兴奋、活跃、奔放的艺术精神。从博大神秘的丰都鬼文化,到粗犷深厚的涪陵江边石刻,挺拔俊逸的忠县石宝寨,矫健雄奇的云阳张飞庙,沉雄博大的奉节夔州文化和壮观神奇的巫山悬棺、岩画等数千里宏大浩瀚的三峡文化,巧妙而深刻地展示着这种审美的内涵,是豪放俊逸的艺术美再现,是三峡人阳刚之气与壮丽神奇的三峡美相交融的绚丽文化。这样的审美在三峡文化中显示着强大的生命力,产生着极大的物质和精神价值,形成了三峡文化的长廊。这些审美,气势宏大,表现力强,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如:长江三峡阴沉木雕(图〈3〉)以硕大、深沉、壮美著称,有的重如青铜,黝黑发亮,其重量甚至可达几千斤。这些阴沉木造型简括,向外张扬,充满力量,是三峡自然力的美与人的刚劲豪放精神的展现。

附图

图〈3〉阴沉木雕《八阵图》

2.阴柔之气的飘逸细腻美

在长江两岸苍翠连绵的山峦中,纵横交错的溪流、山地、田野、农庄形成三峡自然与人的和谐的佳景。生活在这里的三峡人被风光明媚的气候,郁郁葱葱的树木,奇形壮美的山石,较肥活的山地、农田等自然环境所提供的丰富自然美熏陶、养育,塑造了三峡人细腻、柔情、丰厚、温情的品格,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俗生活。这里的三峡人喜欢抒情、柔美、安详、对称、精细、含蓄、温馨、和善的审美情趣,崇尚欢乐、幸福、喜庆、活泼、热烈的民俗美。三峡民间美术家把这样的审美注入在绘画、编织、装饰、雕刻等中,营建出自然、柔美、朴实、生动的艺术形象,采用色彩明度高,短对比与细柔流动的线条,表现出清明、柔和、丰满的美,使人陶醉,“一见如意”、“一见倾心”。开县蓝印花布门帘,构图十分精巧,富丽丰满,图案完美丰富,变化统一,生动活泼,喜气洋洋,印制精细准确,色彩和质料感都十分俊美。在三峡,梁平县和开县的蓝印花布流传民间而闻名,制作方法比较传统,常采用纸版、木版、皮版雕刻图案,印刷彩色一般自配,图案印制在较细的纯棉布上,图案常有林木花果、飞禽走兽、龙凤麒麟、鱼类昆虫、日月星辰、仙山琼阁,以及人物神话等,可印制出罩帘、床帘、床单、台布、枕巾、围腰、衣料等品种,甜甜细美的蓝印花布无不反应着这阴柔之气的飘逸细腻美。

3.粗拙之气的古朴纯厚美

在远离三峡的崇山峻岭,自然环境尚差,缺少与外界交流的广阔深远的大山里,居住着劳动、生活、服饰、情感、信仰、风俗习惯仍基本保持着古老民俗风情的三峡人。他们用简单、粗糙的生产与生活工具,用纯朴的思维方式,用坚毅而虔诚的性格与大自然抗争,经受着大自然的锤炼。他们言谈朴实,性情纯朴、持重,热情好客,讲究礼义,民俗传统深厚。这里的三峡民间美术家是广大农村妇女和少数工匠艺人,他们有广泛而深厚的生活基础,浓厚的宗教信念,用粗大勤劳的双手,和纯朴真诚的情感编织出古朴、纯厚、凝重、苍老的美。这里的民间美术如桃花刺绣、剪纸、雕刻等都展现了古朴纯厚的民俗美。这些作品取材传统,贴近自然;造型随意,简略概括,十分生动;色彩对比,纯洁,明快,直接用原色;构图对称均衡,随意自然;材料素美,富意象征。当你目睹这些民间作品时,那对生活的热爱,深情,把心灵、情感及整个生命注入作品而形成的浓郁的乡土气息的虔诚艺术精神,令人感动,并愿为之探寻,追求。挑花《围腰》(图〈4〉)是一件造型新颖别致,舒心醒目,构图既严谨又随意的巫溪桃花围腰,作者是一个目不识丁的农妇,图案有龙、凤、锦、鸡、蝴蝶、石榴、花草等,除围腰上粉红色、绿色、金色、红边装饰处,所有图案均用纯白棉线,运用经纬法挑钩在蓝色棉布上,基本技法较为简单,但形象造型极为生动,天真纯厚,极富艺术情趣的艺术形象有儿童画造型特征之感,其形式构成也表现出极高的艺术特点,即:外形方圆直曲的形式美,运用阴阳线技法构成黑白对比,使图案组织变化统一,疏朗、匀称,给人以恬静、怡然之感。图形所传达出的寓意有象征爱情的龙凤,有象征多子多福的石榴,有象征美好生活的锦鸡、花草,生动地体现了三峡广大劳动群众、亲切、纯真、直朴的思想感情和健康的审美趣味。在三峡还有许许多多象这样直朴淳厚的民间艺术品。

第8篇: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范文

(1965秋-1966春)

(六)遗憾告别回乡

“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革命最辛苦的地方去!

……”

这是一首许多人熟悉的知青老歌。1966年3月19日,我就是唱着这支歌,离开了解放军龙岩178医院,回到自己的老家的。

这年春节,我们没有回家过年。因为小学生的寒假有一个月,而军人的假期要短得多,况且假日里医生护士还得轮流着上班,所以,我们还要帮孩子们度假和完成《寒假作业》。我是单身一人,好办。陈雪琴就难了,只得把丈夫“请”到医院来过年。

2月上旬,孩子们开学了,我们还照样护送孩子上学。转3月了,杨干事突然通知我们不用再送孩子上学了,至于让我们做什么,他也说不上来。

一时间,我们都摸不着头脑。我开始猜测各种原因:

——是我们辅导员工作没做好,家长们不想再要了?

——是我们在广播室闲聊时声音太大,影响了别人的工作?

——是我跟随政委出差时打破了茶壶,给医院造成了不良影响?

——是因为新来的护理员小张长得特别漂亮,我多看了她几眼?

——是因为小葛丢了收音机,我配合他去跟踪某人,影响了同志间的团结?

……

猜测归猜测,始终没有答案。杨干事不管这事儿了。老杨秘书退休了。新来的王秘书刚上任,我估计他也“不知道”。政治处陈主任身体不好,休养去了。政委虽然随和,但是这事我也没胆量问他。因为百思不得其解,我一直十分郁闷,甚至生起了怨气:都说解放军的政治思想工作做得又细又及时,怎么就没一个人找我谈心呢?于是,我反过来想:莫非就因为我不是军人吗?

一天,王秘书问我:“你想参军吗?”我正在气头上,就冷冷地说:“不想!”王秘书没有多说,转身走了。

又过了几天,王秘书递过一张表,问:“让你去读社来社去的学校要不要?”

我问:“‘社来社去’是怎么回事?”他说:“具体的我也不晓得。”我觉得奇怪,于是就说:“你秘书都不知道,我去干啥?”王秘书铁青着脸,又转身走了。

又过了几天,3月17日,王秘书递给我一张《介绍信》和一个档案袋,说:“给你一张介绍信,回到县里去吧!明天你就去办理有关手续,后天就可以离开了。”

我没有多想,也没有多问,第二天就拿着《介绍信》去派出所迁户口。派出所的同志问我:“迁到哪里?”因为不知道我下一步到哪里,于是就说:“先迁回原籍再说。”派出所照办。于是,我原本迁出来的户粮关系又迁回到农村去了。

回到医院,张会计叫我去结工资。按照王秘书的意见就结算到3月18日当天。张会计说:“那不行,按规定,还得给他下一个月的工资。”王秘书不高兴地说:“你看着办吧。”张会计按规定给了我4月份的工资,还说:“总要讲讲人道!”

第三天,3月19日,我就告别陈雪琴和小葛、小耿,离开了178医院,乘车向我的老家——永定县奔驰而去。一路上,我还哼着《到农村去,到边疆去》等当时流行的革命歌曲,有点像小鸟飞向蓝天的感觉……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读到这里,网友们恐怕都会惊讶地说:“你真是一个大笨蛋!”不错,当后来回顾这事的时候,我才认识到自己在人生路十字路口做出了一个多么令人不可思议而又十分错误的选择。无知、负气、擅作主张、盲目乐观,终于让我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虽然其它的选择也未必就能让我直上青云,飞黄腾达,但是,这一选择注定了我的人生道路必然变得坎坷曲折,难以预测,如同坠入迷茫的深渊。

等回到家里,我虽然没有后悔,但在家里人看来,这真是天大的遗憾!

第9篇: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范文

【中图分类号】G ?摇【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6A-0007-02

我县于2010年11月有幸请到有效教育的创建者孟照彬教授来给我们进行了第一期的有效教育培训。从此,我们知道了有效教育是一个集学习方式、课型方式、评价方式为一体的教育教学方法,其操作性和实用性还是很强的。在此,笔者就有效教育教学方法推行中遇到的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对有效性的认识

怎样的课堂教学才算是有效的呢?在一次培训学习中,笔者聆听了广西师范大学王教授提出过这样一个观点:“‘好课’没有严格唯一的标准,而是一个描述性概念;没有现成的模式,但是有基本的要求,即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有效性。”笔者很赞同这个观点。判断一节课是否有效,我觉得就要看每一个学生是否主动地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孟照彬教授对一节有效的课堂的评价就更具体了,他提出了“经典性评价”的概念。“经典性评价”包括三性、三动,也就是知识性、个性、创造性和主动、互动、能动。他主要从两个角度评价,一是对知识性的传授、个性的发挥、创造性的培养方面的落实情况的评价;二是对师生、生生互动情况,是否将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方面的评价。由此可知,课堂的有效性是很重要的,要求也是很高的。只有教师关注到课堂的有效性,对有效性引起高度的重视,并致力于在每一节课上都努力地去追求它,才能实现课堂效率的提高。

二、对有效教育的认识误区

我县很多学校都在积极地践行着、探索着有效教育的教学方法,想尽快将孟照彬教授的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但是,在实践中笔者发现,教师在践行有效教育的过程中出现了认识上的误区。

(一)为了形式而形式

在推行有效教育的教学模式中,我们虽然看到课堂上出现了新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且学生钟情于小组合作学习,但是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并不高。比如,对于一些本来很容易的学习内容,学生自己就能学会的,但是教师却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对于一些有探究性的问题、有合作学习价值的,教师安排小组合作学习时,却没有给足时间,当学生谈论问题正酣时,常常因为教师的一声“停止”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教师按照教案的预设去教学。就拿我县某实验学校4月1日集中开展的一次观摩研讨活动来说吧,一位教师上文言文时,在学生自主学习之后,提出了一些较难理解的句子,如“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孰若孤”“但当涉猎,见往事耳”等让学生讨论。为了使讨论更充分,教师安排学生四人为一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和探究,可是该教师只给学生1分钟时间,时间一到就马上组织学生进行汇报。这样的学习效果是不理想的。我们换个角色想想,如果我们是学生,在这1分钟时间里,我们一组四人能解决这些较难理解的句子吗?在这1分钟时间里教师也许都还没有想好通过什么办法入手来解词、解句,更何况是学生呢?所以,尽管该教师倡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但是徒有形式的学习是没有效率的。

又如,课堂上关于“板卡”的使用,教师只是因为有效教育教学模式的五项基础“单元组、约定、板卡、表达呈现和团队”中有“板卡”之说,所以在课堂上给学生准备了板卡,让学生使用板卡写上东西,但是并没有使用写有内容的板卡辅助教学,为教学服务,只是为了写而写。教师在使用板卡时,并没有考虑到有没有必要使用,用它有什么作用,目的是什么。如果没有发挥板卡利于学生学习交流的作用,如果不是为了避免“空讲是教学质量的大敌”,那我们随便写在哪里不一样,又何必用板卡呢?所以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不要单纯地为了某种形式而去追求没有内涵的空洞形式。

(二)忽视内质而低效

以上笔者所说的是教师在探究中,为了形式而形式。就因为我们走的是形式主义,所以内质的东西学生是学不到、学不好的。课堂上该学的东西学生学不到、学不好,课堂效率当然也是低效的。低效的课堂不是我们推行有效教育的初衷,我们进行教学改革的主要核心就是让课堂更有效,从而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

我们一起来看一个教学片段:一位教师在上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飞向蓝天的恐龙》时,提出了一个问题:“恐龙是怎样变成鸟类的?请找出相关的句段。”学生在汇报学习情况时,读到这样一个句子:“不管怎样,有一点毋庸置疑:原来不会飞的恐龙最终变成了天之骄子――鸟类,他们飞向了蓝天,从此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生活天地。”此时,教师让学生把词语“毋庸置疑”连读三遍。读完三遍后教师评价:“这样你们就记住这个词语了。”那么,学生仅读这三遍就掌握这个词语了吗?答案是否定的。首先,学生对这个词语理解了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学生对这个词语会认、会写、会解、会用了吗?只有做到这“四会”,才可以说学生掌握了这个词语。而该教师的教学效率是低效的,那是因为他忽视了教学的本质。

在探讨有效教学的过程中,笔者虽然也看到了不少热热闹闹、顺顺利利的课堂,课堂上也包揽了学习方式中“五项基础”的要素,甚至“看、听、讲、想、做、动、静”七要素也都在课堂中留下了痕迹,可是一节课结束之后,笔者静下心来反思,在这节课里学生学到了什么知识?他们的什么能力得到了培养或发展?知识目标落实了吗?重点突出了吗?难点突破了吗?……在诸多问题的反思之中,笔者感到了一阵阵的遗憾,原来――忽视教学的本质也是促使低效课堂应运而生的原因之一。

上面所述是最为常见的两种现象,却也是我们在推行有效教育中的两种误区。我们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一定要立足于教学本质,不要为了形式而形式,只有这样课堂的有效性才能得到保障。

三、落实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进行教学改革的核心是提高教学质量,所以我们必须走出误区,认真落实教学的有效性。在推行有效教育的实践中,笔者对有效性的落实有了更多的思索,认为有两个要点首先要求教师做到:一是要做到心中有教科书;二是要做到眼中有学生。

(一)心中有教科书

说起心中要有教科书,不禁使我想起于永正老师说过的一件事。为了上好课文《秋天的雨》,于永正老师把课文研读了约70次。为什么要读那么多次呢?我想一定是为了读透文章,要读到文章里去,要把文章读到心里去,在探究性的读和创造性的读之后,还要从文章里跳出来,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

比如,现在我们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对课文的编排是把相同主题的课文归为一组,并结合课文主题确定本组的习作内容,这些课文是我们训练学生进行读写结合的例子。今年三月中旬我县举行了全县小学作文教学评比活动,活动中就发现莫小芳老师能做到心中装有教科书,并结合课例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教学效果比较好。在习作指导课上,她设计了一个“看‘经典’描写,竞猜人物形象”的教学环节,并出示课文里描写人物的句子让学生读一读再来竞猜人物形象。如出示句子“他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学生读了句子马上猜出这里描写的人物是“马宝玉”。此时,莫小芳老师顺势利导,教会学生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细节描写把内容写具体,使人物特征生动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比一些教师单纯地为了习作而习作,进行空洞地说教,如“要把内容写具体生动”等有效多了。当然,利用教科书引导学生进行读写有机结合的方法不是只有这一种形式,教师可以在研读教科书的基础上探索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

其实,学习每一组课文之后,所安排的习作等训练内容都不是孤立的或者是游离于教科书之外的。叶圣陶老先生的“例子说”曾告诉我们:“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要凭借这些例子,举一反三地对学生进行阅读和习作技能的训练。”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充分把这些课程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绝不能丢弃教科书。只有我们心中有了教科书,才能深入细致地钻研它,才能明确它的编排体系和重点、难点以及关键点,明确教学的目的要求;只有我们心中有了教科书,才能深入地研究编者是怎样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融为一体,怎样把学生的素质培养落实到每一节课中的;只有我们心中有了教科书,才能认真地研究教材,进一步提高把握教材的能力,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做到旁征博引。

(二)眼中有学生

课堂上教师表现得精彩,课堂不一定是精彩的,但是如果学生表现得精彩,那么这节课一定是精彩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努力做到“眼中有学生,一切以学生为中心”。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抱怨:“真是的,为什么学生的问题那么多呢?”这样的抱怨说明教师并没有意识到学生的这些问题其实是很可贵的。课堂教学是否富有生命力,就要看在教学中学生的问题、困惑、思考、见解、兴趣、经验、感受、智慧等是否涌现出来,因为它们才是我们教学的生长点。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课堂应该是教师不断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课堂。事与愿违的是在课堂上我们经常忽视学生自身的发展,反而希望教学活动是非常顺畅的,希望学生的回答都是教师预设的标准答案,甚至害怕出现学生提出和教师预设的答案不相符或偏离而难以收场的意外。特别是在一些公开课上,这种现象更为突出、更为严重。这种眼中没有学生,只有教案,只有在场的观课教师的思想是一个多么大的错误。其实,课堂上学生提出的和出现的问题都是教师要关注的,教师只有关注学生的问题,才能借助这些问题和学生展开心灵与思维的碰撞,和他们更有效地进行交流、沟通,给他们以引导和帮助,以促使他们得到更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