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空气污染调查范文

空气污染调查精选(九篇)

空气污染调查

第1篇:空气污染调查范文

农村空气污染调查报告一

由于我国工农业生产的迅猛发展和村镇住宅建设的激增,不仅城市,农村的生态环境也日趋恶化,许多地区的乡镇工业由于缺乏长远规划,一方面各种工业任意布点;另一方面又因经济能力和技术力量的薄弱,企业无力处理三废,污染问题相当严重。农村地区对自然资源利用多,培育少,目前兴建的水利设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自然灾害的威胁。随着生产的发展,化肥农药不合理的大量使用,畜禽养殖业废水、废气和废渣的任意排放,使各种污染物在农村地区内循环,造成大面积农村面源污染,水体污染现象十分严重。小城镇卫生条件差,交通拥挤,居住紧张。村镇或布局分散,或延展过长,于生产、生活和公共设施的安排都极为不便。村庄内部结构松散,空间混杂,生活用水不卫生,道路不规范等。但城镇建设费用很少,无力改变这种现状。通过调查发现造成家乡环境污染的原因有:

(一)、白色污染

1、塑料垃圾没有得到妥善的管理和处置,垃圾没有实行分类收集,能回收回的不回收利用。

2、许多企业对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白色垃圾没有科学地处理,放任自流。

3、我国现有的法律没有对塑料包装废弃物的处理,制定出过硬的相关法规。(幸好国家新出台了禁塑令,但效果还不显著。希望能有大的作为。)

4、尽管在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城镇的口号下,我们的县城变得整洁得多,但是总的来讲,人们的环保意识比较淡薄,滥用和随意乱倒塑料制品现象相当普遍。

(二)、森林遭受迫坏,水资源污染严重:

1、森林面积减少,除了一些自然因素外,还有就是认为造成的森林面积减少。人类大量开发森林资源,然而又没有及时的进行补进;

2、由于森林面积的减少,土壤变得松散,雨水下来,泥土冲进河道,造成河道,河水可以的道换新,形成污染;

3、森林减少,造成了水土流失问题;

(四)整治仍不彻底。在城区,鸡鸭屠宰点和烧肉摊点污染严重;花盆和盆景中烟头、纸屑较多;摊点商户占道经营较多;车辆乱停乱靠现象依然存在;牛皮癣仍然很多;向河道里倾倒垃圾依然严重,河水污浊。在乡镇街道,乱丢乱吐乱倒现象严重;农贸市场垃圾较多;车辆乱停乱放现象严重;小食店清洁卫生问题突出;存在重城镇轻农村、重干道公路沿线轻边远村社的现象;部分乡镇对场镇和主要公路沿线外的村社还未开始环境整治。在农村,农户院坝散养家禽严重;柴草乱堆,垃圾乱倒较为普遍。

(五)设施不够完善。一是环卫设施数量不够多,尤其是垃圾池、垃圾桶、果皮箱、垃圾清运车、路灯、人行道板等环卫设施配套不足,破损严重;二是部分设施布置不合理,有的修(洗、停)车场、水果市场、畜禽交易市场布局不合理,造成市场交易秩序混乱,影响市容市貌;有的垃圾池设置、垃圾桶摆放位置不合理,造成新的环境污染和视觉污染。

(六)、交通工具(、车辆、轮船、飞机等)废气和噪音音;

(七)、使用化肥、杀虫剂、除草剂等化学物质的农田灌溉后流出的水。

(八)、废水、废渣

【境污染的危害】

人类要拥有健康的身体,就必须要拥有健康的生活环境。环境污染不利于人类的生存,吸入有害的气体,影响呼吸,影响健康;白色污染的危害有:1、视觉危害,散落在环境中的塑料废弃物对破坏了市容景观。如散落在自然环境、街头巷尾、江河湖泊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漫天飞舞或悬挂枝头的超薄塑料袋,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

2、潜在危害:

(1)、塑料地膜废弃物在土壤中大面积残留,长期积累,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减产。

(2)、抛弃在陆地上或水中的塑料废弃物,被动物当作食物吞食后,会导致动物死亡。

(3)、进入生活垃圾中的塑料废弃物质量轻、体积大,很难处理。如果将它们填埋,会占用大量土地,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分解。

(4)、部分的塑料含有毒性,如果用作餐具或食品包装的材料,这样对人体的健康不利。

【保护环境的措施】

通过调查的我得了: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不是一个人造成的,所以保护环境应该是全社会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虽然家乡现在在的环境状况不是很乐观,但是据调查,我们的政府正在努力进行环境保护的工程: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向老百姓宣传环境保护,提高人们的环境白虎意识等;在政府的努力下,作为这片土地主任的人们,外面更应该努力保护我们生存的家园,爱护它,保护它,从手上的事做起,不乱扔、乱折、乱吐;从身边的是做起,共同把我们的家乡建成美好的家园。

【总结】

通过这次调查活动,我们了解到: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为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使环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已经构成了严重威胁。每当大风刮起时,空中就弥漫着黄色的粉尘,有时在空中还飞舞着白色塑料袋。使人们出门十分狼狈。因此,解决环境问题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改变这种状况,光靠环卫工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提高我们大家的环保意识。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不是一个人造成的,所以保护环境应该是全社会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把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牢记心中!

农村空气污染调查报告二

在上榜的中国32个城市中,成都位列第25名,污染情况较严重。

这种可吸入颗粒物主要来源于烟囱和汽车尾气,对人体呼吸系统危害大。目前,成都市对此已有监测,今年还增加了细颗粒物监测等项目。

成都污染程度只比北京好一点?

该报告依据各国在2003年至2010年内的报告数据,测量了全球91个国家近1100个城市空气中小于10微米的颗粒物(即可吸入颗粒物)含量,主要分析指标为此类悬浮颗粒物的重量。

昨日,天府早报记者查询了世界卫生组织官方网站。该报告显示,可吸入颗粒浓度数据全球的平均值为每立方米71微克。美国、加拿大为全球空气质量最好国家。伊朗、印度、巴基斯坦的城市和蒙古首都是全球空气污染最严重的。

相比以上亚洲国家,中国状况稍好点。报告列出的国内32个省会城市或直辖市中,成都可吸入颗粒浓度为每立方米111微克,排名国内城市第25名,污染情况较严重。

此外,海口污染指数最低,兰州污染指数最高;北京每立方米121微克(第28)、上海每立方米81微克(第11)、广州则是每立方米70微克(第7)。

本土空气监测全市38个监测点

成都有无关于可吸入颗粒物的监测?对此项又是如何监测?

昨日,天府早报记者在成都市环保局网站看到,首页左侧边栏公布着成都市中心城区和周边区县每日和预报明日的空气污染指数。根据其显示,大成都范围内空气质量基本都是良,而主要污染物则基本是可吸入颗粒物。

目前,成都市共有38个环境空气监测点位(均为自动监测站),其中8个国控监测点位,分别位于人民公园、草堂寺、梁家巷、沙河铺、金泉两河、三瓦窑、十里店和三道堰。成都中心城区每天的空气污染指数,就是来源于这8个点位。

今年,成都市被环境保护部列为全国26个开展《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办法(试行)》试点监测工作城市之一。成都对空气中污染物的监测,将从原来的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等3项,增加为细颗粒物、一氧化碳、臭氧等共11项。

可吸入颗粒物PM10

PM10指粒径在10微米以下的可吸入颗粒物,它能够渗入到肺部并可能进入血液循环,引起心脏病、肺癌、哮喘和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每年全球有200多万人因吸入细小微粒而死亡。汽车尾气是可吸入颗粒物主要来源之一。

可吸入颗粒物PM10:空气中的隐形杀手

成都中心城区8个监测点位

人民公园、草堂寺、梁家巷、沙河铺、金泉两河、三瓦窑、十里店、三道堰

主要来自烟囱和汽车

通常,粒径在10微米以下的可吸入颗粒物简称为PM10。可吸入颗粒在空气中存在时间较长,一般来自于污染源的直接排放,而其中主要来源就是汽车尾气排放和工业烟囱废气的排放;另外还包括由环境空气中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及其它化合物互相作用形成的细小颗粒物。而在室内,可吸入颗粒物主要来源于厨房,烹调时候燃料不完全燃烧或油烟等,同时建筑材料、宠物的皮毛微粒也能造成可吸入颗粒。

对身体危害大

第2篇:空气污染调查范文

摘要: 目的 调查新建校舍室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学物质(VOCs)和甲醛(HCHO)等醛酮类化学物质污染现状,探讨污染的动态变化和危险性。方法 以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室内空气中VOCs污染水平,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LPC)法检测空气中醛酮类物质,以观察污染的变化趋势。结果 3种用途校舍使用初期,室内空气中13项VOCs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检出,其中甲苯污染为主,占检出VOCs的90%以上,最高达3044μg/m3。室内空气中醛酮类物质呈多态样变化,甲醛污染水平以8月最高(230μg/m3),1年后降至使用初期的60%,呈伴时间推移逐渐降低的趋势,甲醛的释放与室温变化呈正相关(r>06410,P<001,n=13);使用初期室内空气中丙酮和乙醛最高污染浓度分别为669和134μg/m3;1年后降至52和49μg/m3以下。结论 校舍使用初期室内空气中VOCs和醛酮类污染普遍存在。空气中甲醛随使用时间的延长呈现伴夏季升高的螺旋样下降趋势;丙酮和乙醛呈波浪样下降;VOCs的污染水平使用初期最高,但下降较快,1个月后至初始的1/10~1/20。

关键词:甲醛;丙酮;乙醛;挥发性有机物(VOCs);室内空气污染;动态趋势

Study no indoor air pollution by VOCs and aldehyde ketones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ollutional status of VOCs,HCHO,acteone and acetaldeyde in indoor air of newlybuilt,research the dynamic trend and the risk of indoor pollution.Methods To analyze the concentration of VOCs in indoor air by GC-MS/SIM and aldehyde ketones by HLPC.Results 13 chemicals of VOCs were detected at outset using in 3 newlybuilt rooms,among which more than 90% was toluene,the highest level was 3044μg/m3.The concentration of aldehyde ketones in indoor air showed diverse change;the highest concentration of HCHO went up to 230μg/m3 in August in classroom,and lowered to 60% after one year.The dynamic trend was detected that the concentration of HCHO dropped gradually follow along with the time;also the pollutional level of HCHO and room temperature revealed a positive correlation(r>06410,P<001,n=13).The concentration of acetone and acetaldehyde decreased from 669 and to 52 and 49μg/m3 respectively after one year.Conclusion The pollution of VOCs and aldehyde ketones in indoor air is ubiquity in newly-built.HCHO drops spirally along with the time,and but with transitory rises in summer,acetone and acetaldehyde decreases wavily.After a month VOCs lowers to 1/10~1/20 of outset quickly.

Keywords:formaldehyde(HCHO);acetone;acetaldehyde;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indoor air pollution;dynamic trend

当前,室内空气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国际上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20世纪80年代始,新建装修居舍和写字楼的使用者,相继出现头晕、头痛、咳嗽、平衡感觉失调,流泪、眼、鼻、咽喉不适,以及频发的黏膜、皮肤和呼吸系统等多种临床症状,称之为病态建筑症候群(sick building syndronme,SBS)或病态居室症候群(sick house syndrome,SHS)〔1〕。由于涂装材料、杀虫剂、芳香剂等的广泛应用,致室内空气化学物质污染日益严重;节能建筑的高气闭性和换气不足,使室内空气污染加重〔2-4〕。资料提示:室内空气污染物浓度多为室外的2~5倍,甚至可高达100多倍〔5,6〕;室内空气污染物种类多、来源、影响因素复杂,已构成对人类健康的危害。虽然,对于甲醛(formaldehyde,HCHO)为代表醛酮类化学物质和挥发性有机化学物质(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研究时有报道,但对此长期动态研究的报道相对较少。作者利用某新校舍使用之际,对不同用途室内空气中醛酮类(aldehyde etones)化学物质〔甲醛、丙酮(acetone),乙醛(acetaldehyde)〕和VOCs污染,实施动态变化检测。

1 对象与方法

11 仪器与试剂

111 醛酮类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日本TOSOH公司);色谱柱:NovaPak C18(美国Waters公司),150 mm×39 mm I D;UV8010紫外分光检测器(日本TOSOH公司);被动采样器SepPak DNPH Xposure(美国Waters公司);甲醛-2,4-二硝基苯肼(HCHODNPH)标准品、丙酮-DNPH标准品、乙醛-DNPH标准品均为色谱纯(日本东京化成公司);乙腈,色谱纯,其他试剂为分析纯(日本和光纯药公司)。

112 VOCs类分析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SIM-QP200GF(京都SHIMADZU公司),配有自动进样器,毛细管色谱柱;DB-6-24 30m×032mm I D(美国 J&W Scientific公司);TADA M-1有机气体采样器#3500(美国3M公司)采集有机气体、蒸气分子样品。二硫化碳,色谱纯(日本和光纯药公司)。

12 采样

121 采样点 选择新建3个月后的教师办公室、教室、讨论室各一室为调查点,室外10m处为对照点。调查点各设一采样点,采样高度距地面12m。VOCs样品以美国3M公司有机气体采样器#3500,利用气体分子的自由扩散原理采集,每周采样一次,每次12 h,连续4周采样;以劳动卫生研究用采样泵(日本柴田科学公司)收集醛酮类样品,采样流量10L/min〔7〕,每月上旬采样,每次12h,连续13个月。样品密封回送实验室。

122 样品处理与分析 (1)醛酮类:以乙腈缓慢抽出提取Sep-Pak DNPH Xposure内采集的甲醛、丙酮、乙醛,经孔径045μm个体过滤器(日本TOYOADVANTEC公司)滤过收集;利用Nova-Pak C18分析测定。(2)VOCs:按照3M有机气体采样器使用说明书,以CS2缓缓振动洗脱1h,洗脱液GC-MS/SIM定量分析。分析条件:选用DB-624色谱柱,柱温40℃维持5min,再以3℃/min递增至135℃;He为载气,流速8ml/min;加样气化温度150℃,加样量10μl。

13 统计分析 应用JMP 50统计软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

2 结果

21 醛酮类化学物质检测结果

211 甲醛(图1) 甲醛是新装建使用初校舍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成分,并以教室内污染浓度为最高(143μg/m3),超过室内空气标准值(100μg/m3);随之逐渐下降,8月时甲醛污染浓度急速回升,各室内空气中甲醛污染浓度均超过空气标准值,教师办公室甲醛浓度达230μg/m3,超过使用初期水平;11月始再次下降,冬季各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仅为10μg/m3左右。然而,第2年早春再度呈现上升的趋势,教室、讨论室、教师办公室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分别为8169,5434,4329μg/m3。1年后,室内空气中甲醛污染水平仍为使用初期的60%左右,而且空气中甲醛的点时释放量与室温变化呈正相关(r>06410,P<001,n=13)。

图1 室内空气中甲醛的释放水平与室温变化的关联(略)

212 丙酮 丙酮污染浓度在使用初期教室室内空气中为669μg/m3、教师办公室为436μg/m3、学术讨论室为676μg/m3;13个月后分别降至34,49和52 μg/m3。其间丙酮污染浓度随校舍使用时间的推移呈现波浪样起伏下降。室内空气中乙醛在13个月的调查期间均有检出,最高污染水平见于夏季8月间(教室224μg/m3,教师办公室为229μg/m3,讨论室213μg/m3);13个月后污染水平虽然下降至使用初的1/5~1/2,但各点仍均有检出,并随室温变换呈现螺旋样降低的趋势。

22 VOCs(图2) 在新建使用初期室内空气中VOCs的浓度远远超过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值(300~500μg/m3),其中教室高达3312μg/m3;室外空气中VOCs浓度为6853μg/m3。图2显示,VOCs物质在1个月观察期的经时变化,即室内空气中VOCs浓度以使用初最高,继之迅速下降,1个月后降至初期的1/10~1/20。使用初期自室内空气中检出的VOCs物质中90%为甲苯,分别为1704,3044,1393μg/m3(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值260μg/m3);乙苯、丁酮、二甲苯、苯均有不同水平的检出;丁醇、二氯(代)苯、甲基-2-异戊烯炔、四氯乙烯、三氯乙烯、乙酸乙酯、三氯乙烷等也在部分样品中有微量检出,并呈现随时间推移相对迅速降低的趋势。

图2 室内空气中VOCs的时间动态变化(略)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室内空气中醛酮类化学物质污染浓度较高的原因主要有:(1)校舍建筑结构工艺的节能和高气密性,易于该类化学物质在室内空气中滞留。(2)甲醛作为防腐剂和胶合剂成分广泛应用于建材、装修材料和家具材料,并渗透其内部,致使在新装建室内空气中甲醛的释放量和释放速度夏季高于冬季,且持续时间较长;甲醛的污染状态呈现伴随建成使用时间的推移较长时间持续存在,并随温度改变呈逐年螺旋样下降趋势。丙酮因广泛用于有机溶剂、染料、橡胶的制造,普遍存在于建材、装修材料和家用具材料中,不断地向周围环境中释放。乙醛化学性质活泼,不但经常伴随甲醛污染室内空气,生活其他来源的污染也很多。丙酮和乙醛所致室内空气污染状态呈现持续较长时间的波浪样逐渐下降趋势。以甲苯为代表的VOCs类化学物质在新建使用初室内空气中有较高的浓度,继之迅速降低,主要原因在于VOCs类物质多存在于表层的涂装材料,使用之初即快向室内空气逸出并持续大量释放,而且VOCs污染较甲醛在室内环境中持续滞留时间较短。初始时高浓度VOCs污染可能还与室外外装涂料也含有大量挥发性有机化学物质,并快速释放至环境空气中有关联(室外VOCs浓度高达6853μg/m3)。

参考文献

〔1〕 Ikeda K.sick house syndrome[J].Seikatsu to Kankyo,1998,43:24-33.

〔2〕 Matsumura T.The indoor air contamination by chemicals:VOC and formaldehyde[J].J Soc Atmos Environ,1996,31:A154-A164.

〔3〕 Dai H,Asakawa F,Suna S,et al.The VOCs concentration in the living environment and individual exposure in university[J].J Shikoku Public Health Soc,2000,45(1):75-78.

〔4〕 Suzuki Y,Nakano N,Suzuki K.Portable sick house syndrome gas monitoring system based on novel colorimetric reagents for the highly selective and sensitive detection of formaldehyde[J].Environ Sci Technol,2003,37(24):5695-5700.

〔5〕 童智敏,赵进顺,叶明宪,等.居室空气中挥发性化学物的遗传毒性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04,20(5):575-576.

第3篇:空气污染调查范文

关键词:室内检测;污染气体;处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TU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4-0056-020引言

甲醛、氨、苯及TVOC是室内污染危害很大的几种常见气体,国内外学者调查及检测数据显示,室内污染源排放的有害气体含量超过由室外进入的危害气体量[1]。这些污染气体具有毒性、致病性和潜伏性,对人体内脏、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有极大的破坏力,长期处于其中,对自己甚至后代的健康造成不利的影响。

室内装修污染主要来源于不符合环保标准的人造装修板材黏合剂,油漆、涂料、防水材料及各种油漆涂料的添加剂、稀释剂,室内吸烟后的残留有害气体,水泥中含有的防冻剂等[2]。未达标的人造板材含有大量的甲醛气体,甲醛可经呼吸道吸收,其水溶液“福尔马林”可经消化道吸收,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可以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和鼻咽癌,高浓度甲醛对神经系统、免疫系统、肝脏等都有毒害,甚至还有致畸、致癌的作用[3]。许多涂料中含有超标的苯和苯系物,人在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的甲苯、二甲苯时,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麻醉作用,长期接触一定浓度的甲苯、二甲苯会引起慢性中毒[4]。吸烟不仅有害健康,其残留的TVOC物对人体的浓度聚集能引起机体免疫水平失调,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出现头晕、头痛、嗜睡、无力、胸闷等症状;它还可能影响消化系统,出现食欲不振、恶心等;严重时甚至可损伤肝脏和造血系统,出现变态反应等[5]。水泥防冻剂中会残留大量氨,对接触的皮肤组织都有腐蚀和刺激作用,可以吸收皮肤组织中的水分,使组织蛋白变性,并使组织脂肪皂化,破坏细胞膜结构;长期接触氨,部分人可能会出现皮肤色素沉积或手指溃疡等症状[6]。

检测公司通过多个教职工住宅的甲醛(CH4)、氨(NH3)、苯(C6H6)和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四个指标的检测,依据GB50325-2006《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中的一级标准(见表1),可以发现很多问题。

1家属区住宅情况介绍

教职工新住宅区房屋位于江宁中专南侧江宁博学院小区,周围绿化正在完善,且周围没有任何工厂(特别是污染企业),小区内只有一所幼儿园,室内空气质量受到外界因素影响不大。

1.1 甲醛情况在所有甲醛的7个数据中(见图1),有4个数据高于标准。甲醛最低值为0.01mg/m3,说明基本房屋建成时甲醛含量低,小于或等于0.01mg/m3。我们可以认为甲醛的超标来自于房屋的装潢。

经过对住宅中的装潢设计、家具、厨具、油漆和木制地板等材料的分析,我们可以大体了解甲醛的来源:①部分甲醛来自木地板,木地板中甲醛含量超标,甲醛挥发出来,形成污染;②部分甲醛来自木制组合家具,同样会挥发造成住宅污染;③人造板材及胶粘剂中含大量的甲醛,导致甲醛挥发,超过标准限。

1.2 氨情况图2所显示氨的5个数据中,有4个数据高于标准。氨最低值为0.33mg/m3,氨的含量远高于基准值,最大值超过标准值的9倍,说明基本房屋建成时氨含量很高,大于0.20mg/m3。这说明氨的超标来自于房屋本身的建设,建房时水泥的防冻剂中氨含量过高。

1.3 苯情况由图3表明,苯的检测值有两个,但均高于标准。苯最低检测值为0.14mg/m3,高于0.09mg/m3。通过分析认为甲醛超标来自房屋装潢。通过住宅是否使用涂料和检测数据的对比,发现了苯的来源:一部分苯来自墙纸,涂料、填料的挥发;另一部分苯是来自含苯量较高的胶粘剂以及防水材料的挥发。

1.4 TVOC情况由图4显示的数据可以发现,TVOC虽然只有两个数据,但均高于标准。TVOC最低检测值为0.25mg/m3,低于标准0.50mg/m3,说明TVOC在原本住宅的建设中不超标。通过分析认定TVOC超标来自于房屋装潢。

经过对住宅中装潢设计、家具、厨具、油漆和木制地板等材料的分析,大体可以了解TVOC主要来源是家具涂饰时用的添加剂和增白剂。

2污染气体处理方法

室内污染气体大都来源于人造建筑材料,如木质地板、人造板材、家具、涂料等。家属住宅区的教职工大多数都不是环保化工相关专业,所以提出的处理方法必须中肯、简易,且可操作性强,同时还要考虑经济性等因素,给学院教职工提供合适的操作方法,营造健康居住环境。

针对挥发出的四种污染气体,我们需要采取综合处理的方式,若单一处理,一方面消耗的材料相对较多,同时占地较大,如果使用化学方法容易造成药品的浪费,且再生的恢复性较差。

下面,我们为某学院家属区的教职工提供几种去除污染性气体的常用方法:①经常打开窗户使室内空气保持流畅;(简称“通风法”);②用盆子盛大量凉水,并加入适量食醋放在有污染气体的房间,同时打开家具,使之大量吸附;(简称“食醋吸收法”);③在室内种植芦荟、吊兰、常春藤、铁树、、万长青等植物来促进甲醛、氨及苯等污染物含量的减低;(简称“植物吸收法”)[8];④用光触媒(常用的有纳米二氧化钛)喷雾法与甲醛,氨,苯等物质发生聚合反应来消除污染物的危害;(简称“光触媒吸收法”)[9];⑤可在室内放置一些活性炭来吸收污染性气体。(简称“活性炭吸附法”)[10]。

3建议

某学院家属区教职工在处理室内空气污染物时需要注意多种方法的结合使用,比如活性炭吸附法与种植物吸收法两种方法结合,去除污染气体能达到的效果远远超过“1+1=2”。下面将提供几种针对性的治理方法:①对于甲醛含量超标严重的住宅,推荐使用活性炭吸附、通风法、植物吸收法结合的方法;②对于氨含量超标严重的住宅,推荐使用通风法、食醋吸收法、植物吸收法结合的方法;③对于苯或TVOC含量严重超标的住宅,推荐使用通风法、植物吸收法、光触媒吸收法结合的方法;④对于总体污染较轻或者几乎没有污染的住宅,推荐使用通风法即可;⑤对于多数气体污染物均严重超标的住宅推荐使用通风法、植物吸收法、光触媒吸收法结合的方法。

当然,仅有处理方法是不够的,某学院家属区的教职工仍有许多要注意的地方:①提高自我保健意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定时开窗通风,不要室内抽烟;②安装室内空气净化装置或者安置适当盆景;③购买装潢材料需要仔细阅读说明书,看看其中是否含有危害物质;④在对室内污染气体经过深度处理后,对室内污染气体含量进行二次检测;⑤不要急于入住,即使新装修居室的各项标准均达标,也不要入住,应尽量保证室内空气的充分流通1个月以上,以促使污染气体的挥发。[1]

参考文献:

[1]李国锐,牛贵阳.浅谈室内空气污染的危害[J].科技信息,2010,(29): 771-788.

[2]梁欣.浅谈室内装修污染及其防治[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3(19):158-160.

[3]刘双,程米春.浅谈室内环境污染及防治对策[J].四川建材,2010,5(36): 51-52.

[4]洪毅,费建祖.谈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物的危害及处理方法[J]. 科技信息,2010,23:873.

[5]肖婧,刘重.浅谈室内空气污染物TVOC及其防治措施[J].天津科技, 2010,3:28-30.

[6]谭占仙.绿色家装重在控氨[J].建筑,2009,6:47-48.

[7]GB50325-2006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2005.

[8]周佳宇,朱梦娇,张蕾等.室内植物净化空气的研究进展[J].现代农业科技,2010,(18):256-257.

第4篇:空气污染调查范文

[关键词]恶臭污染 危害 调查 解决途径

[中图分类号] X508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8-264-20前言

恶臭是各种气味(异味)的总称,大气、水、废弃物中的异味通过空气介质,作用于人的嗅觉思维而被感知。我国《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将恶臭污染物定义为:一切刺激嗅觉器官引起人们不愉快及损害生活环境的气体物质。迄今凭人的嗅觉即能感觉到的恶臭物质有4000多种,其中对健康危害较大的有硫醇类、氨、硫化氢、甲基硫、三甲胺、甲醛、苯乙烯、酪酸、酚类等几十种[1-5]。

恶臭物质分布广影响范围大。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环境意识的日益提高,恶臭污染问题逐渐凸现出来。大中城市市民关于恶臭污染的投诉占整个环境污染投诉的25%以上,且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因此科学调查恶臭环境污染状况,解决恶臭污染问题已成为环境保护管理的当务之急。

1恶臭的危害

恶臭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对人体的影响,给人们带来不愉快的感觉。常见的症状有恶心、头痛、食欲不振、嗅觉失调、情绪不稳定、失眠、诱发哮喘等。高浓度恶臭可引起人体重要的生理机理发生障碍和病变,使人产生慢性病并缩短寿命,甚至使受污染的人群发生急性病并引死亡,如吸人高浓度的硫化氢气体,可造成人体短时间神志不清、呼吸停止而死亡。恶臭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6-9]:

(1)危害呼吸系统。人们突然闻到恶臭,就会产生反射性的抑制吸气,使呼吸次数减少,深度变浅,甚至完全停止吸气,即所谓“闭气”,妨碍正常呼吸功能。

(2)危害循环系统。随着呼吸的变化,会出现脉搏和血压的变化。如氨等刺激性臭气会使血压出现先下降后上升,脉搏先减慢后加快的现象。

(3)危害消化系统。经常接触恶臭,会使人厌食、恶心,甚至呕吐,进而发展为消化功能减退。

(4)危害内分泌系统。经常受恶臭刺激,会使内分泌系统的分泌功能紊乱,影响机体的代谢活动。

(5)危害神经系统。长期受到一种或几种低浓度恶臭物质的刺激,会引起嗅觉脱失、嗅觉疲劳等障碍。“久闻而不知其臭”,使嗅觉丧失了第一道防御功能,但脑神经仍不断受到刺激和损伤,最后导致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的调节功能失调。

(6)对精神的影响。恶臭使人精神烦躁不安,思想不集中,工作效率减低,判断力和记忆力下降,影响大脑的思考活动。

2恶臭污染源类别

恶臭污染源可分为人为源和自然发生源两大类。人为源泛指因人类生产、生活过程而存在,将恶臭物质排入大气的污染源,常见的污染源有污水处理厂、化工厂、垃圾填埋场、骨粉厂、畜牧养殖基地、制药厂等;自然源指因富集、生物降解等自然因素形成的恶臭排放源,主要有严重富营养化的河流、烂泥塘、垃圾堆等。

3恶臭污染源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由于恶臭污染物种类繁多,来源多种多样,因此发生恶臭污染事故时很难凭借现场情况确定事故成因,给后续防治工作带来困难。这就需要掌握科学合理的恶臭污染源调查方法,尽快掌握目标区域基本信息和现场情况,对比相关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在第一时间确定恶臭来源和污染物种类,为防治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一般情况下,污染源调查的目的是建立污染源基本信息库,从而掌握目标区域内的潜在风险因素和危险级别,为建立污染扩散模型、排查事故原因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持,调查内容包括污染源位置、源强、污染物类型、排放方式等。调查前可以先调阅目标区域内企业生产工艺、公众举报资料、环境监测数据等信息,初步筛选出潜在的污染源,确定目标后再进行深入调查。

4恶臭污染源调查内容

4.1人为源的调查

人为源调查可以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现场监测等途径完成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4.1.1地理信息的调查

由于人为源大多以企业形式存在,因此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企业地理位置、厂区面积、各个污染源的GPS坐标等,一般通过查看地图、实地测量、查阅资料等方式获得,其目的是掌握污染源空间分布情况。

4.1.2污染源形态的调查

污染源形态主要包括点源、面源、线源、体源4大类,其中点源指通过某种装置集中排放的固定点状源,如烟囱、集气筒等;面源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以低矮密集的方式自地面或近地面的高度排放污染物的源,如工艺过程中的无组织排放、储存堆、渣场等排放源;线源指污染物呈线状排放或者由移动源构成线状排放的源,如城市道路的机动车排放源等;体源指由源本身或附近建筑物的空气动力学作用使污染物呈一定体积向大气排放的源, 如焦炉炉体、屋顶天窗等。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污染源形态调查内容主要用于建立数学模型,而建模过程中不同的空间尺度拥有不同的假设条件,因此调查结果通常需要二次判别。例如:在厂区周边几百米范围内焦炉炉体、屋顶天窗等污染源需要按体源对待,但在环境功能区数十公里的尺度上就可以视为面源;如果多个企业相对集中在某个区域,在环境功能区数十公里的尺度上,这些企业内部的各个点源就需要整体视为一个大面源处理。

4.1.3污染物排放情况的调查

污染物排放情况包括污染物种类、污染物排放浓度、排放速率、排放时间、排放方式等,其中污染物种类的调查内容又可细分为污染物气味类型、污染物名称、分子式、理化性质等,可以通过分析生产工艺、查阅环评资料、现场监测等方式获得;污染物排放浓度包括排气筒内污染物浓度、污染源边界处环境空气中污染物浓度;污染物排放速率指单位时间内污染源排出的污染物总量;排放时间包括污染源什么时刻排污、每次排污多久、连续排放还是间歇排放等信息;排放方式包括污染源属于有组织排放还是无组织排放,高空排放还是地面排放,排放有无规律,连续还是间歇排放等信息。

4.1.4排污高度的调查

排污高度指经过假设条件限定,可以带入数学模型的污染源高度,例如:对于排放热烟气的高架点源,由于烟气排出烟囱后还有一个热力抬升过程,因此其排污高度为排气筒高度与热力抬升高度之和。

由于不同模型拥有不同的假设条件,因此调查过程中不仅要调查排气筒高度、线源长度、面源面积、体源高度及宽度等基础信息,还需要根据模型需求调查烟气温度、污染物扩散系数等其它信息,最终确定排污高度。

4.1.5污染源影响范围及周边敏感点分布情况的调查

污染源影响范围指污染源周边污染物浓度超过人体嗅阈值的区域,其地面边界可以通过数学模型估算,也可以通过走访当地居民、嗅辨员实地嗅辨等方式确定,区域高度则只能通过数学模型估算。敏感点指学校、居民区、医院、疗养所、自然保护区等容易受到危害的区域、场所,调查内容包括各个污染源周边有哪些敏感点、属于哪类敏感点、敏感点至污染源的直线距离、敏感点处于污染源的哪个方位等。将这些内容结合源强、气象参数、功能区类型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就能初步估算污染源的规模和危险级别。

4.2自然发生源的调查

与人为源不同,自然源由于缺乏类似生产工艺、建设参数等基础信息,其污染物排放速率等数据极难获得,并且自然源大多属于无组织排放,几乎不存在高架点源,因此其调查方法与调查内容也有所不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4.2.1地理信息的调查

由于自然源的不规则性,该调查工作的重点是确定污染源的边界线和地理位置,其次是掌握污染源面积、长度、走向、特征点(如河流起点、终点、湖泊中心点等)的GPS坐标等信息,一般通过查看地图、实地测量、查阅资料等方式获得,其目的是掌握污染源空间分布情况。

4.2.2污染源形态的调查

自然源的形态主要为面源和线源,面源主要包括臭水坑等位于局部区域,长宽比比较小的污染源,线源主要指排污河等呈线状的排放源。由于自然源边界的不规则性,有时难以对面源和线源进行明确划分,因此需要结合模型假设条件、研究尺度等信息进行综合判断。

4.2.3污染物排放情况的调查

受基础资料缺乏、监测手段有限等因素制约,一般情况下只能调查到气味类型、排污时刻、持续时间、臭气强度4个方面的信息,如果具备充足的资金和先进的仪器,还能进一步监测到污染物种类、边界处环境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单位时间内释放的污染物数量等,至于找出自然源产生的原因及污染物产生过程,除一些常见污染源外,大多需要单独立项研究。由于自然源的产生大多决定于气象参数和气候条件,因此统计调查结果时需要结合当时的气象参数和气候条件进行综合分析。

4.2.4排污高度的调查

由于自然源几乎全部为无组织排放,通常情况下其排污高度可以视为0,即地表排放。

4.2.5污染源影响范围及周边敏感点分布情况的调查

与人为源相同,自然源影响范围指污染源周边污染物浓度超过人体嗅阈值的区域,但由于建模困难,区域范围只能通过走访当地居民、嗅辨员实地嗅辨等实地调查方式确定。周边敏感点同样指学校、居民区、医院、疗养所、自然保护区等容易受到危害的区域、场所,调查内容包括各个污染源周边有哪些敏感点、属于哪类敏感点、敏感点至污染源的直线距离、敏感点处于污染源的哪个方位等。

5恶臭问题的解决方法

确定恶臭污染源的类型和地点后,就可以根据污染源特征和实际需要选择治理方法,制定治理方案。由于恶臭污染属于感官性污染,因此只要使恶臭物质不能刺激到人的嗅觉器官,即可解决污染问题。按作用机理不同,解决方法可以分为密封法、稀释法、掩蔽法、净化法4大类[10-12]:

5.1密封法

用固体、无臭气体或液体隔断恶臭物质扩散来源,使恶臭物质不可能进入或只允许不可避免的极少量进入空气。例如对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格栅、初沉池进行加盖处理。

5.2稀释法

用大量无臭气体将含恶臭物质的废气稀释,降低恶臭物质的浓度,从而降低臭气的强度。例如居室内气味异常时进行通风。

5.3掩蔽法

在一定范围内施放其他芳香物质以遮盖恶臭物质的臭味。例如在汽车内放置空气清新剂。

5.4净化法

建立脱臭装置,在恶臭物质排放前,通过物理的、化学的或者生物的方法(吸附、吸收、燃烧等方法)将恶臭物质捕集起来,使之不能在空气中扩散与传输;或者将恶臭物质转化成无臭物质。该方法多用于恶臭污染源的治理。

各种方法中,净化法能削减恶臭物质的排放量,是解决恶臭环境污染问题的根本方法,也是科学研究的重点。目前常见的恶臭污染治理方法主要有:燃烧法、吸附法、淋洗法、生物法几大类,每一大类又分成若干具体的方法,如燃烧法包括直接燃烧法、蓄热燃烧法、催化燃烧法,近年来又出现了臭氧氧化、等离子体电离、生物滤池、非热氧化技术、光催化分解等新型的脱臭方法。由于恶臭物质种类极多,性质各异,而不同的脱臭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恶臭物质和臭气浓度,因而在选择治理方法之前,必须全面掌握恶臭物质种类、物理和化学性质、浓度,并据现场情况具体选择,既要消除恶臭污染,又要尽量减少净化费用,确保治理设施能够长期稳定运行。而且由于恶臭污染的复杂性,往往需要将几种方法组合起来进行多级处理。

6结论

恶臭污染物种类繁多,来源多种多样,只有掌握了科学合理的恶臭污染源调查方法,才能在第一时间内确定恶臭来源和污染物种类,为恶臭污染防治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 1994年1月15日.

[2] 孙立明, 王克 虹. 高效复合微生物菌剂对垃圾填埋场恶臭物的抑制[J]. 上海建设科技, 2004(2): 60-62.

[3] Dincer F, Muezzinoglu A. 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Odors Due to Some Industrial and Urban Facilities in Izmir, Turkey[J]. Atmos Environ, 2006, 40 (22): 4210-4219.

第5篇:空气污染调查范文

这几天,我围绕我们周围的空气受污染的程度以及空气污染对人类身体健康的危害等方面问题进行了调查。

我根据珠海周围的环境特点和所发现的问题,上网进行了调查。

从调查情况来分析,我们周围的空气是受到了污染。污染源主要是工厂烟囱排放的黑烟,机动车辆排出的尾汽。这些污染源排放出来的什么污染物呢?对人们的健康有什么危害呢?我查阅了有关资料,懂得了许多有关空气污染的知识。

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颗粒物。它们在空气中的含量若是超过一定的标准,就会危害人们的健康。空气污染指数小于50,说明空气良好,污染物浓度小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一级标准限值,为一级优,符合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一些需要特殊保护地区的空气质量要求; 空气污染指数大于50,小于100,表明空气质量一般污染物浓度小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限值,为二级良好,符合城镇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的空气质量要求。

防治大气污染,控制污染排放是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其主要途径有:工业合理布局,搞好环境规划;改变能源结构、推广清洁燃料、使用清洁生产工艺,减少污染物排放;强化节能,提高能源利用率、区域集中供暖供热;强化环境监督管理和老污染源的治理,实施总量控制和达标排放;严格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等。

珠海是我们的“家”,应该把她建设得更美好。但空气污染问题十分严重,应该怎么办呢?我建议:

(1)搞立体绿化,扩大绿化面积,可以搞无土栽培。植物有过滤各种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和净化空气的功能,树林尤为显著,所以绿化造林是防治大气污染的比较经济有效的措施。

(2)解决燃料问题 ,尽量使用太阳能等无污染或污染小的能源。

(3)多组织宣传活动,咨询活动,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

第6篇:空气污染调查范文

关键词:空气质量管理;问卷调查;满意度评估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69(2014)04005208

基金项目:中国人民大学重大基础研究计划项目“中国城市能源资源基础数据库与中国城市能源资源效率评估年度报告”(12XNL005)

作者简介:宋国君,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 100872);肖翠翠,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博士研究生

已有的城市空气质量评估研究都是利用仪器监测空气污染物的数据\\来评估空气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点位数量有限,因此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可能不足。从公共政策管理的角度来看,公众对社会政策的偏好(民意)会显著影响政府政策的制定,而现有的城市空气质量管理过程缺乏公众对政策“自下而上”的回应,评估结果也不能直接、有效地与管理行动关联起来。约翰・C托马斯认为公众调查方法是公众参与公共政策的重要方法之一,1990年代,瑞典首次将顾客满意度(Consumer Satisfaction Index,缩写为CSI)作为一种评估方法应用到管理科学的领域(P33-36)。

宋国君等人提出了环境保护满意度的概念,并选择本溪作为案例城市进行调查,问卷涉及空气、水、噪声、生活垃圾、固废和生态6个方面,为公众满意度研究提出了新思路,此后将城市环境保护满意度引入到“城市空气质量管理评估”领域,提出城市空气质量管理满意度的概念,分别在抚顺和牡丹江2个城市进行抽样调查,调查结果和基于监测数据的结果总体一致,可靠性较好。本文在原有城市空气质量满意度研究的基础上,对问卷设计、数据处理方法等做了改进和完善,并在抚顺市开展了新的问卷调查,分析了满意度调查在城市空气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提出将城市空气质量满意度调查作为公众对政府空气质量管理的一种回应性手段,将政策干预对象的目标、期望、关心甚至需要作为评估的组织原则和价值原则(P322),从城市空气质量、污染源排放控制、政府信息公开等方面调查居民的认知和感受,并与基于监测数据的评价结合,将居民可感知的空气质量评估结果与科学监测评估结果进行相互印证,填补了空气质量管理中公众回应性信息的缺失。

一、现有空气质量管理评估存在的问题

(一)目前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监测点的数量有限。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的数量基本上是按照功能区进行设置的,监测点位的有限导致其功能和空间代表性可能不足,评价结果比较单一。根据美国联邦行政法典(40CFR,part58)对监测网络的要求,监测网络要足以覆盖不同地形、不同气象条件、不同排放状况的各种区域。加州空气质量监测网络是世界上最广泛的网络之一,有超过250个监测点位用于评价空气质量,监测范围覆盖了全部排放浓度最高的区域和敏感人群区域。其次,空气质量监测点没有和人口暴露的程度结合起来。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空气质量准则》(AQG)(P9-19)\和美国联邦环保署(EPA)的《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NAAQS)参见EPA of U.S.Healthbased Ambient Air Standards,2007。\均强调了人口暴露的指标,要求监测点要设在空气质量差、人口暴露程度较高的区域,并且对各项污染物达标的统计要求作了详细规定。我国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参见《空气质量监测规范》(试行),国家环保总局公告 2007年第4号。分为4 类:污染监控点、空气质量评价点、空气质量对照点和空气质量背景点。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的评价,其监测数据来自于国家空气质量监测点中的评价点位。在大型固定污染源附近以及城市主干道路等暴露人群比例较高的区位,通常没有设置相应的空气质量评价点。第三,我国大多数城市空气质量监测已采用连续自动监测系统,这为城市空气质量日评估创作了条件,但连续监测运行、维护等的费用较高参见阜康市环保局文件《关于申请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运行经费的请示》(2009)。。

(二)已有空气质量管理信息之间的关联性和系统性较差

城市空气质量管理过程包括空气质量管理、污染源排放控制管理及政府信息公开三个方面,但是现有污染源排放控制数据和空气质量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差,空气质量信息和政府管理信息之间也没有进行有效关联。在《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规范》(试行)中,污染监控点、空气质量评价点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监测布点,污染监控点是为监测地区主要污染源对当地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而设置的,主要用于收集污染源排放浓度和总量数据。而城市空气质量评价主要依据空气质量评价点的监测数据,评估结果主要是由不同空气质量评价点监测数据的平均值得到的,通常用日均值和年均值表达。城市空气质量监测数据与污染监控点数据之间的关联程度不够,污染监控点的监测值通常远高于空气质量评估结果中的数值,空气质量评价不能客观地反映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整体污染水平,还可能导致空气质量的评价结果与公众的直观感受出现差异。此外,现有空气质量评价缺少区域空气质量污染状况和污染趋势评价,政府虽然公布了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的布设、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环境空气质量总体状况等指标,但是对政府管理行动及其他信息的公开程度还非常欠缺,空气质量评估与政府的管理行动之间缺乏系统性的关联。

(三)空气质量管理评估缺乏公众回应性手段,没有考虑公众直观感受

公共政策制定的主体不是单个人,而是一个由多个人组合成的集合体(P149-152)。公众在政策制定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但是在政策制定主体系统中,对信息掌握最不均衡、最不全面的也是公众(P2-5)。公众参与和回应是对公共政策施加影响的基本途径,公众的回应性标准是衡量一项公共政策是否合适的重要标准(P226-234),因此在政策执行和评估过程中应融入有效的公民参与,但目前在我国空气质量管理中还没有合适的手段来体现公众对政策的回应性。城市空气质量评估只考虑了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的布设、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环境空气质量总体状况等指标,没有考虑到公众对空气质量的直观感受,加上空气质量信息、污染源信息、对人群健康的影响信息公开不充分,导致居民对周围生活环境信息了解不足,只能通过政府管理部门的污染状况信息被动了解空气质量信息。一方面公众不能将自身感知的周围污染源排放等信息直接反馈给政府管理部门,缺乏公众对政府管理的回应,不利于实施公众监督;另一方面由于环境空气质量评估只考虑了总体评估结果,缺失了污染源排放信息和政府管理行动信息,公众无法判断空气质量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并且可能由于数据质量的问题进一步导致公众的直观感受与空气质量评价结果可能不一致。

(四)缺乏自下而上的空气质量管理政策绩效的评估

空气质量是典型的公共物品,空气污染问题会产生外部不经济性(P23)。市场经济条件下,公众作为委托人,政府作为人,公众和第三方有权利对政府空气质量管理绩效进行评估,有效的绩效考评能帮助管理者更好地制定决策,客户的满意度是绩效考评的重要指标(P18-54),并且公众参与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委托关系的帕累托优化中可以起到积极作用(P45-47)。新公共服务理论认为,对政府来说,重要的是要利用基于价值的共同领导来帮助公民明确表达和满足他们的共同利益,而不是试图控制社会的发展方向。在我国,地方政府是当地空气质量的主要管理者,《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16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但是,地方政府在权衡经济利益和环境利益时,往往存在监管失衡,而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环境管理绩效缺乏有效的核查手段,对地方政府管理绩效仅仅通过“环保目标责任制”、“城考”等行政手段进行考核,从而使地方环境监管“失灵”。目前实施的“城考”制度中虽然涉及公众参与性指标,用城市环境保护满意率指标来反映公众参与的程度,但是问卷设计和内容较为简单,问卷处理也只有满意率指标。空气质量绩效评估总体上仍缺乏公众“自下而上”的参与,导致空气质量管理和政策的部分失效。

二、空气质量满意度评估设计

在以顾客为导向的评估模式中,公共政策为顾客提供物品和服务,顾客表明对服务供应的态度会导致服务交付的改进和顾客满意度的提高(P33-36)。顾客通过参与评估,使得评估更容易为政策制定者或服务提供者所使用,并使他们清楚地了解顾客的需求和不满,从而最终提高公共服务的水平。基于满意度的城市空气质量评估方法正是借鉴了公共政策科学中的顾客导向评估模式,在这种评估中,顾客对应的是空气质量的影响人群,政策对应的是空气质量相关的管理政策,影响人群对空气质量的满意度评估可以很好反映空气质量管理的效果,与现有的基于监测数据的评估相比具有较好的管理意义,并且弥补了数据评估的不足。

(一)满意度评估方法的定位

环境政策评估的一般模式中,将环境政策目标分解为最终目标、环节目标和行动目标。城市空气质量管理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保护影响人群的健康和人类福利,环节目标是使空气质量达标,行动目标则是污染源排放控制达标及政府管理有效等具体措施。因此,空气质量满意度评估要考虑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状况、污染源排放控制状况、政府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等三个层面的目标。

图1城市空气质量管理目标分析

居民是政府管理城市空气质量效果的直接“测量者”\。因此,基于问卷的城市空气质量满意度评估的直接目标是关注公众对环境空气质量的满意程度,最终目标是促进空气质量达标和人群健康。满意度评估方法的定位是将居民对空气质量的满意度调查与基于科学的监测数据的空气质量绩效评估结合起来,使满意度评估成为对监测数据评估的检验和补充,使城市空气质量管理紧紧围绕着环境保护和人群健康的目标(如图1所示)。

(二)满意度评估方法的评估对象

满意度调查的对象是空气质量受影响人群,主要目的是调查空气质量状况及改善效果、公众对政府空气质量管理的满意程度。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空气质量满意度调查问卷,在政府管理层面增加了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的部分,即调查问卷包括三个模块:空气质量状况评估、污染源排放控制状况评估、政府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状况评估。

1空气质量状况满意度调查主要包括市民对城市空气质量总体状况的满意程度、近几年来空气质量的改善程度、市民对空气能见度水平的满意程度、空气中是否有刺激性气味、空气质量的季节性差异等指标。

2污染源排放控制状况满意度调查主要针对不同类型污染源的排放控制状况,包括工业大烟囱污染、市政燃煤锅炉污染、城区燃煤小炉灶污染、餐饮业油烟污染、工厂露天料厂扬尘污染、建筑施工工地扬尘、地面扬尘、道路、公共场所垃圾、机动车尾气污染等。

3信息公开及公众参与状况满意度调查主要包括对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的频次、信息公开程度的满意程度、居民希望通过哪些方式获取空气质量方面的信息、市民对环境违法事件的关注程度以及对空气质量保护规划的关注程度等等。

第7篇:空气污染调查范文

关键词:环境监测;健康;技术规范

中图分类号:X838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6-2009(2016)01-0001-04

随着工业化的加速与化学品使用量和品种的不断增加,新型环境污染层出不穷,化学性环境污染导致人体健康受影响的问题更为突出,积极应对化学性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威胁已成为迫切需求。2015年实施的《环境保护法》中第39条“国家建立、健全环境与健康监测、调查和风险评估制度;鼓励和组织开展环境质量对公众健康影响的研究,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与环境污染有关的疾病”,明确了环境与健康保护制度,开启了我国环境与健康保护工作法制化的新征程,对环境污染导致的健康风险控制成为环境保护工作的迫切需要[1-2]。今以江苏省典型区域为试点,开展环境与健康综合监测研究,在总结、分析试点应用取得的成果和经验基础上,对环境与健康监测技术规范的要求作探讨。

1环境与健康监测现状

近年来,环境保护部将加强环境与健康工作作为一项重要职责,设立了专门的环境与健康管理机构,了《国家环境与健康行动计划(2007—2015)》《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环境与健康工作规划》等,开展环境与健康调查研究工作,如重点地区环境与健康调查、淮河流域环境污染与癌症风险评价、中国人群环境暴露行为模式研究等。然而,在“十二五”期间,我国的环境污染形势仍然难以得到根本性的控制,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仍将处于较高水平。环境与健康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一是环境与健康的现状不明,底数不清,致使一些急需开展的工作难以实施;二是缺少透明、公开的公益性环境与健康基础数据库,部分特征环境污染物的监测资料,以及部分疾病和死亡的人群资料;三是现有环境与健康管理缺乏整体性,基层环境健康工作基础薄弱等[3-5]。新《环境保护法》明确了国家环境与健康工作的主要内容,建立环境与健康风险管理体系和机制,开展环境健康风险监测和预警及风险管理是环境保护部门的主要职责之一。环境与健康监测是环境风险预警和管理的基础,监测信息是环境风险评估所需要的资料[6]。然而,我国目前还缺乏针对环境与健康监测方面的规范性文件,导致此方面的工作无章可循。从江苏省环境监测的现状来看,尽管已开展了大量的常规监测,以及污染源、土壤、饮用水等多项专项调查,但这些调查和人群健康结合较少,加之环境与健康监测尚未纳入常规工作,对人体健康影响更为直接的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基础数据缺乏,不利于政府部门实时把握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损害的状况。鉴于此,环境与健康监测技术规范研究有望弥补此项监测技术内容,为获取环境与人群健康等方面的信息、常态化开展环境与健康监测奠定基础,也为支撑环境健康风险管理及预警提供科学保障。

2环境与健康监测基本原则和技术思路

环境与健康监测技术规范研究主要基于以下原则:一是环境与健康监测应具有全面性,需综合考虑影响人群健康的多种环境要素。当前,影响人群健康的环境因素呈现出多介质污染(室内外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多途径(呼吸、饮食、皮肤暴露)、多种污染物(重金属污染物、新型有毒有害有机污染物等)、复杂健康风险的特征[7],要摸清环境与健康问题,应全面调查分析环境空气、水、土壤、尘、食物等多种环境介质对健康的影响。二是充分基于现有环境监测工作和资料,保证资源节约。多年来,我国的环境监测体系逐步完善,环境与健康监测作为监测体系的一个新分支,应充分利用现有体系中的相关内容,做必要的拓展,避免重复监测。三是环境与健康监测在满足自身特定要求的同时,应与我国现行的空气、水、土壤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相衔接,监测方法和规范等技术要求不应存在相互矛盾的现象。四是与目前实际监测工作水平和能力相适应,使技术规范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确保风险评价所需的监测数据科学、合理、严谨。环境与健康监测技术总体思路是以保护环境质量和人体健康为目标,以历史环境质量状况、污染物排放状况、人群健康情况等为科学基础,充分考虑不同区域环境与健康问题的特点,结合常规性环境监测工作,因地制宜,重点加强与健康相关的特征污染物调查和研究,充分反映空气、水、土壤、尘、食物等多种环境介质对人体健康状况的影响,为提高环境与健康风险管理和基础工作能力提供科技支撑。环境与健康监测内容框架见图1。

3环境与健康监测领域分析

环境与健康是一门交叉学科,相关工作属于环保和卫生部门交叉管理。环保部门主要从保护环境的角度来保障人体健康,卫生部门主要从保护人体健康的角度来指导人们尽量避免环境暴露,由此决定了环境与健康监测是一个综合性的监测。按照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方式和途径来归纳,环境与健康监测内容一般包括污染物排放、环境质量、人体内外暴露、健康效应监测等方面(见图1)[8],从而获得环境污染状况、暴露途径和强度、健康损害等信息,掌握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程度,为风险评价和风险管理提供支撑。从目前环保和卫生部门的职责划分来看,污染物排放监测、环境质量监测、人体外暴露监测属于环保部门的职责范畴(即图1中虚线包含部分),而内暴露监测和健康效应监测则属于卫生部门的职责。今研究的环境与健康监测技术规范的内容主要基于环保部门的职责,探讨在选定污染区域开展污染源、水、空气、土壤(尘土)、农产品等与人体健康相关的环境要素监测工作。

4技术内容及相关要求

4.1现场考察与资料收集

现场考察与资料收集作为环境与健康监测的基础工作必不可少。现场考察是为了直观地了解当地的污染物排放、环境卫生及垃圾处理等情况;资料收集是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历史环境污染与人群健康情况,收集内容包括该地区相关的环境监测报告、排污企业情况、人口、农药使用、人群健康状况等资料。通过现场考察和基础资料分析,了解选定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质量现状与演变历史,以及特征污染物排放情况、人群生活方式等,筛选可能影响人体健康的主要特征污染因子,确定污染区调查范围,同时选择无明显污染来源地区作为对照区开展监测。

4.2污染源调查监测

开展工业污染源调查监测的目的是通过了解该区域污染物尤其是特征污染物排放对环境的影响,为寻找环境污染与人群健康之间的关联提供一定的支撑。污染源调查包括历史污染源调查和现状污染源调查。历史污染源调查需收集调查区内相关污染源企业的基本情况、运行时间、生产工艺、产品种类、原辅材料、污染物排放历史、污染物排放总量;现状污染源调查主要包括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等污染源现场实测,收集污染源企业的基本情况、产品种类、工艺流程、原辅材料、废水和废气排放方式、废渣处理处置方式等。污染源监测指标可以从2个方面考虑:一是根据企业的原材料使用、生产工艺及历史环境监测资料等,选择企业可能排放的特征污染物;二是与环境质量调查相对应,选择其筛选的特征污染物监测项目,为研究污染物在各种环境介质中的存在和转换规律提供依据。污染源监测在每年生产旺季和淡季各1次。

4.3环境质量监测

环境质量监测主要包括水环境、空气、土壤监测等,以全面了解可能与人体健康相关的环境因素。我国的环境质量监测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具备较完善的点位和较全面的监测项目,此项工作的开展应以现有监测工作为基础。4.3.1水环境监测水环境监测包括地表水和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应结合例行监测工作,同时考虑当地与健康相关的特征污染因子。地表水水质监测应选择对饮用水源影响最大的河流作断面布设,包括已有国控、省控和县控断面,以及结合实际情况选择的重点断面。饮用水源地分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和分散式供水(多见于农村地区)。对于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应在典型区域范围内,至少选取代表该地区水质状况和水源类型的一两个点位采样监测。目前,很多农村地区依然采用分散式供水方式,多为深井水,而根据历史资料,更早时很多地方仍然饮用浅层地下水,由此可见,分散式供水与人群健康密切相关。由于分散式供水往往量大面广,综合考虑工作量,可以选择与人群健康最密切相关的地区布设监测点位。水环境监测频次可以每半年1次。4.3.2空气监测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主要包括2种类型:一是了解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和特征污染物水平;二是了解选定污染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或特征污染物排放水平。根据典型地区的污染源资料、气象资料和地理条件等因素,确定该地区的点位分布和数量,监测项目包括常规指标和特征指标。环境空气质量评价点尽可能选择国家、省、地方原先设置的点位。污染区域布点依据主要风向和扩散途径,污染源下风向可参照无组织排放监测规范布点,影响人群健康的敏感区域可采用网格布点方法,选择有代表性的点位,同时在污染区上风向设置参照点[9-10]。空气监测频次可以每半年1次。4.3.3土壤监测土壤监测宜优先选择污染地区土壤、农田土壤、与人群密切相关土壤、社会关注热点土壤等,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现和研究土壤污染与当地人群健康的关联。土壤监测采用网格布点,在污染扩散途径及与人群密切相关的区域可以加密布点,在污染影响较小的地区可减少点位数量[11]。土壤监测每年1次。

4.4外暴露监测

根据污染区和对照区人群分布情况,开展外暴露监测。外暴露调查包括经口摄入、呼吸吸入、皮肤接触3个方面,确定重点关注的特征污染物影响健康的主要环境介质及影响途径。根据人与环境污染物的接触途径和方式,外暴露调查主要包括:一是经口摄入的饮水和饮食监测;二是呼吸吸入的室内空气监测;三是皮肤接触的水和尘土监测。调查采用抽样方式。饮水在调查人群家中抽样采集管网水、水缸水或井水等;饮食抽样采集家庭粮食、蔬菜、畜禽产品、水产品及奶制品等;室内空气在居民家中采集空气样品;尘土采集居民家中或院落地面的灰尘。外暴露调查点位布设在受污染物影响明显的区域,频次为每年1次,监测项目主要为特征污染物。

4.5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为保证监测数据的可比性和准确性,参加监测的实验室必须通过计量认证,人员必须经过岗位培训,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方法开展监测工作。在现场调查、采样和实验室分析全过程实行质量保证,现场采样、样品保存和运输、实验室分析、监测报告应符合国家相关技术规范,严格执行质量审核制度。采样、样品交接、前处理、分析、数据处理、报告等记录应归档齐全[12-13]。

5结语

环境污染因素在影响我国居民健康风险中所占比例日益增大,环境与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关注。今从环保部门的角度,对环境与健康监测作初步探索,相关技术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应用。环境与健康工作在我国逐步兴起和发展,其内容复杂且涉及面广泛,各方面工作互相关联、互相支撑。环境与健康监测作为环境与健康工作的基础,需及时开展相关技术研究及环境污染与健康损害的系统性调查,建立环境与健康综合监测制度,有效完成环境与健康监测任务。

[参考文献]

[1]段小丽,魏复盛.我国环境化学污染物的健康影响现状和问题及科研发展方向[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0,27(12):1111-1114.

[2]熊跃辉.加强环境与健康工作是环境管理战略转型的必然趋势[J].环境保护,2014,42(23):29-32.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国家环境与健康行动计划(2007—2015)[J].环境卫生学杂志,2011,38(2):45-48.

[4]范清华,张涛,沈红军.典型区域环境与健康综合监测体系构建[J].环境科技,2014,27(1):65-68.

[5]孟伟,于云江,郭庶.国内外环境与健康的管理与研究[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7,24(1):4-7.

[6]王先良,王春晖,江艳,等.中国环境风险管理制度创新策略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35(11):12-16.

[7]段小丽,李屹,赵秀阁,等.“十二五”我国环境与健康标准体系的思考[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1,30(3):210-214.

[8]段小丽.暴露参数的研究方法及其在环境健康风险评价中的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9]吉贵祥,张涛,范清华,等.某农药厂周边空气毒死蜱污染状况及健康风险评价[J].中国环境监测,2014,30(1):6-9.

[10]张涛,范清华,吉贵祥,等.典型乡镇饮用水和农作物的污染调查及健康风险评价[J].环境科技,2015,28(1):54-56.

[11]鲁敏,李荟敏,贺小敏,等.某金矿周边土壤和地下水中砷的健康风险评价[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5,27(3):45-47.

[12]戴秀丽,朱培瑜,王蕾,等.环境监测数据审核体系的回顾与展望[J].环境监控与预警,2015,7(3):52-55.

第8篇:空气污染调查范文

环境调查报告范本

调查时间:20xx年2月27日

调查对象:树木和水的污染

调查方法:观察周围的环境,访问过路的人,查资料

调查过程:首先,我们去金色华庭小区,那里的花草树木,还有清澈见底的河水,但我们不知道树木在减少,也不知道河水在变脏,于是我们就访问了小区里的叔叔阿姨们,请问你们这儿的树木减少了吗?叔叔阿姨门回答道:现在的树木不停地在减少。接着,我们又访问了一位老人:老太太,凭你多年的经验,你觉得,这里的河水清澈吗?那位老太太说:这里的水啊!不是脏,就是臭,而且我发现,这里的鱼儿死的死,脏的脏,让人人们见了就恶心!

调查结果:我们应该多种树,少砍树,这样子的话,如果每人种一棵树,那么全中国就种了13亿棵树,如果每人砍一棵树,那么,光是中国就砍去了13亿棵树木。当然,也有保护环境的人,比如说:清洁员阿姨或清洁员叔叔在帮忙扫垃圾,有的人随地吐痰,人们就提醒她说要保护环境,不要随地涂痰了

我们那儿的树木比较少,但人们都喜欢在人行道上扔果皮纸屑,导致路上垃圾多。希望大家多种树,少扔垃圾,多骑自行车,我们应该要节约水,我们可以把洗澡水,洗脸水用来冲厕所,洗车子,淘米水可以洗脸,洗头发,洗碗,所以我们要节约水源。

老师评语:不仅写了该如何减少污染,还写出了一些废物重新利用的点子,很好!

环境调查报告范本

大家是否觉察到我们周围的环境正在日益被严重破坏?乱砍树木,污染水源与空气,破坏生态环境等等。无数的事实已经告诉我们,环境保护刻不容缓,保护环境不仅是国家和政府部门的责任,也是我们拱中公民的责任。

这几天,我围绕我们周围的空气受污染的程度以及空气污染对人类身体健康的危害等方面问题进行了调查。我根据珠海周围的环境特点和所发现的问题,上网进行了调查。从调查情况来分析,我们周围的空气是受到了污染。污染源主要是工厂烟囱排放的黑烟,机动车辆排出的尾汽。这些污染源排放出来的什么污染物呢?对人们的健康有什么危害呢?我查阅了有关资料,懂得了许多有关空气污染的知识。

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颗粒物。它们在空气中的含量若是超过一定的标准,就会危害人们的健康。空气污染指数小于50,说明空气良好,污染物浓度小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一级标准限值,为一级优,符合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一些需要特殊保护地区的空气质量要求空气污染指数大于50,小于100,表明空气质量一般污染物浓度小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限值,为二级良好,符合城镇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的空气质量要求。

防治大气污染,控制污染排放是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其主要途径有:工业合理布局,搞好环境规划改变能源结构、推广清洁燃料、使用清洁生产工艺,减少污染物排放强化节能,提高能源利用率、区域集中供暖供热强化环境监督管理和老污染源的治理,实施总量控制和达标排放严格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等。

珠海是我们的家,应该把她建设得更美好。但空气污染问题十分严重,应该怎么办呢?我建议:

(1)搞立体绿化,扩大绿化面积,可以搞无土栽培。植物有过滤各种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和净化空气的功能,树林尤为显着,所以绿化造林是防治大气污染的比较经济有效的措施。

(2)解决燃料问题,尽量使用太阳能等无污染或污染小的能源。

(3)多组织宣传活动,咨询活动,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

(4)组织同学利用双休日到街道、市场、广场捡垃圾,保持环境整洁。

今天的我们是明天社会的主人,保护和改善周围的环境,是我们这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们要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环保的有心人,注意节约资源,回收废品,多参加环保活动,多植树,多种花,做一个名符其实的环保小卫士吧

环境调查报告范本

就最近这几年来看,随着各地区的经济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也成为了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为了社会更好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何为环境?从哲学的角度来看,所谓环境,主要指我们所研究的主体周围的一切情况和条件。对于人来说,环境是指人生活于其中,并能影响人的一切外部条件的综合。人的生活离不开好的环境,在人类几百万年的历史进程中,环境对开创人类文明和进步发挥着巨大作用。

大气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等,都是让人类得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而森林资源、矿藏资源等资源又为人类的不断发展提供物质,创造出地球上高度的人类文明。但是,人类在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同时,也对自己的生存环境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污染环境的污染物,例如说:大量的生活废弃品,塑料袋(也称白色垃圾),一次性木筷,一次性饭盒,果皮纸屑。污染物对环境来说,毫无疑问,肯定有很大的危害,例如动物的腐烂的尸体会影响环境卫生,而且还会滋生细菌。饭店、餐馆认为很卫生的一次性木筷,使用后随便一扔,影响了市容,破坏了环境。。

现在像我们柳疃镇、青乡乡,最近电网部门纷纷撤除喷水机器的使用。喷水机的使用对环境的污染更加恶化、污染了水资源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危害甚大。人类的活动会使大量的工业、农业和生活废弃物排入水中,使水受到污染。又例如说,我们北部渤海湾受到工业、印染厂的废弃物排放大量鱼虾死亡,地区农民上海捕鱼,鱼的体内含有大量化学物质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危害。据资料统计,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200多亿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5.5万亿立方米的淡水,这相当于全球径流总量的14%以上。198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为水污染下了明确的定义,即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称为水污染。水的污染有两类:一类是自然污染;另一类是人为污染。当前对水体危害较大的是人为污染。水污染可根据污染杂质的不同而主要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类。

最近,我发现政府部门、昌邑环卫局开始大力整治环境,沿街排查污染源,青乡街也定点安置了便民垃圾桶,替代了原来垃圾围绕街道,臭气熏天的状况。各个村庄开始整治村内环境的污染源,使街道、村庄焕然一新!而这不是主要的,更重要的是我们每个人自觉保护环境,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为了我们更为了我们的后代,树立好榜样,奠基好基础,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丽、更加丰富多彩!

第9篇:空气污染调查范文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我国目前设置中央空调、门窗密闭的建筑日益增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观念的变化,室内装修已司空见惯,有机合成材料在室内装饰及设备用具方面的广泛使用,致使有机化合物挥发性气体大量散发,建筑因素包括空调系统对空气的污染威胁不断增加,室内空气品质问题成为国内外暖通空调界关注的热点。

1.人们评价人居环境的观念上的转变对通风空调系统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据统计,人们有80%以上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室内污染对人们的影响远远超过室外污染。70年代的全球能源危机,为了降低空调系统能耗,建筑物加强了密闭性,相应减少了空调新风量,使室内空气环境恶化,出现了“病态建筑综合症”。

由于室内空气品质下降,造成工作效率低下,废品率提高,员工病假缺勤现象增多,致使产生了大量的经济损失,西方国家每年由于“建筑综合症”引起的损失高达数百亿美元,由此人们认识到解决室内空气品质问题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为了保持室内良好的空气品质,很多国内外专家都开始研究如何创造健康建筑、避免病态建筑的产生。向室内通入新风是最有效的消除室内空气污染,保持室内空气品质的方法,中央空调系统的新风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以往的舒适性空调系统,主要为室内的人员提供热舒适性环境,而忽略了室内空气品质的要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开始认识到高品质的空气是室内人员健康的保障,人们逐步把“健康”放到了“舒适”之前,这种发展趋势对传统舒适性空调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健康”和“舒适”两个要求。

2.通风空调系统对室内空气品质问题的影响

有资料表明,引起室内空气品质的主要原因有两大类:一是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或运行不足;二是各类污染源产生的污染物作用。第一类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室内空气的温、湿度参数,新风量,通风和气流组织问题。第二类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由于室外环境的恶化,由新风吸入口或门窗等进入的污染物;由于各房间的压力分布不均使污染物由被污染区流入建筑的其他区域;室内办公设备、装璜、家具、人员等产生的污染物;由空调系统冷凝水、冷却水等造成的微生物污染。

2.1 不同的通风空调系统和气流分布方式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

2.1.1 集中式定风量全空气系统 全空气系统是指室外新风与回风混合,经热湿处理,然后送往各空调区域。该系统靠调节送风温差满足室内外负荷变化,难于使消除室内热湿负荷的通风量与确保室内空气品质所需的通风量一致。

2.1.2 变风量空调系统 在变风量系统设计中,一般根据设计工况下人员密度和新风指标确定各区域新风量,其总和作为系统的新风量。当室内负荷减少时,VAV末端控制送风量减少,相应的新风量也减少。因此,当人员负荷占室内负荷比例不大时,风量减少会给室内空气品质带来问题。

2.1.3 置换通风系统 在房间的下部用低速送风,依靠人、设备等热源的热力作用,使送风以很小的扰动通过工作区,卷吸了周围的热空气和污染物质,定向地上升至设置在上部的排风口排出。在下部新鲜空气的推动下,室内形成近似置换式的通风,保证了工作区的最佳空气品质。

2.1.4 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尽管新风单独处理,送往各空调房间,但采用这种空调方式的建筑大多数是综合性商办楼,其特点是空调房间众多,大小不一,要想把整个新风系统送风量按房间人数的多少均匀地送到每个房间,是难以做到的。这样,送风量相对较小的房间,人均新风量难以满足要求。而且由于室内没有排风,室内污染空气不能有效排除,污染空气积聚在天棚附近,被风机盘管机组重新吸入后再送入室内,因此室内的空气品质无法得到保证。

2.2 空调系统自身造成的微生物污染

相对湿度影响着空气中微生物的生存,微生物滋长需要水分和营养源,室内相对湿度达到70%时,将为许多微生物的滋长提供充分条件。空调系统的某些潮湿表面是细菌繁殖的温床,特别是冷却塔、加湿器、水箱、盘管表面、集水盘、喷淋室、过滤器和消声器表面,这些地方细菌容易繁殖并送入室内,大大降低了室内空气品质。据报道,美国俄亥俄洲某宾馆1998年5月曾发生了霉菌孢子通过通风空调设备在宾馆里蔓延的事件,许多客房卫生间的天花板上挂满了黏糊糊、毛茸茸的霉菌,严重影响了宾馆员工的身体健康,部分员工由于经常吸入这种含霉菌孢子的空气而患上了过敏性肺炎。

2.3 新风量与新风质量

在许多调查结论中都提到新风量供应不足是引起室内空气品质下降的主要原因。美国国家职业安全与卫生研究所(NIOSH)曾评估过,529个建筑存在空气质量问题,其中280座建筑物通风不合格,占调查总数的53%。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和加洲伯克利大学劳伦斯实验室论文指出NIOSH对上千所学校调查评估的49份报告得出:新风不足的问题是最严重的问题占84%。

新风系统是保障室内空气品质的关键,加大新风量自然有利于改善空气品质。但是近年来随着人口密度不断增加,汽车的拥有量也不断上升,车辆不断向外排放废气,致使室外空气质量逐渐恶化,从而使引入新风的质量大大降低。而且由于空调系统自身的问题如盘管、凝水管、水封、加湿器、长期处于高湿度下的空气过滤器所引起的局部积尘使送入室内的空气二次污染。单纯的加大新风量不仅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室内空气品质问题,反而使空调系统成为入室空气的污染源之一。

在保证新风量的情况下,空调通风系统自身的洁净也会影响到室内空气品质。2004年,卫生部组织开展公共场所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状况检查,共抽查了60多座城市具备集中空调通风设施的937家公共场所,根据《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规定的评价标准,属于严重污染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有441家,占抽查总数的47.1%,重度污染438家,占抽查总数的46.7%,合格的仅58家占6.2%。

因此在满足室内最小新风量的前提下,提高新风质量才是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关键所在。

3.通风空调系统应采取的有效措施

3.1 系统设计与气流组织

(1)应合理进行气流组织,恰当进行系统布置,即合理布置送排风口,送风口布置尽量均匀,排风口和送风口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有利于避免涡旋,消除死角,有条件排风口应靠近污染源就近排除,减少污染物的传播,吸烟区、餐厅、打印室、地下停车场等散发污染物的区域室内压力应略低于其他清洁区域,尽量减少污染物扩散到其他区域。

(2)对于集中式空调系统应当设立独立的新风送风系统;对于大空间可以采用岗位新风系统;在高大型公共建筑中可以采用置换通风,将清洁新鲜空气直接送入人体活动区,避免污染空气的再利用,保证工作区的空气品质;对于半集中式的风机盘管系统,除新风直接送入房间外,应增设集中排风措施,这样才能起到新风效应作用;对分散式的分体空调房间采用双向新风换风机有利于改善室内空气品质,同时有利于节能。

(3)有专家实验资料表明,在相同的送风温度和送风速度下,下送顶回、上侧送顶回、顶送下回、顶送顶回4种方式中,置换通风方式的空气品质最好,能量利用系数也最大,上侧送上回送风方式仅次于置换通风方式。

3.2 既要保证新风的“量”也要重视新风的“质”

(1)通风空调系统首先要保证新风的量,《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中,第3.1.9条对建筑物室内人员所需最小新风量作了规定;第6.3.7条规定了采用变风量空气调节系统时,应采取保证最小新风量要求的措施;第6.3.14条规定空气调节系统的新风量应满足:1)不小于人员所需新风量,以及补偿排风和保持室内正压所需风量两项中的较大值;2)人员所需新风量应满足本规范第3.1.9条的要求,并根据人员的活动和工作性质以及在室内的停留时间等因素确定。

(2)新风系统的进风采气口必须远离排风口、排烟口、垃圾堆,确保吸入新鲜清洁的室外空气。

(3)尽量缩短新风入室的距离,减少途径污染,入室新风空气龄越小,新风品质越好,对人的作用越大。

加强新风系统的过滤,改变通常只作粗效过滤的观念,在系统的末端增加生物化学处理措施。一般空调系统应设置两级过滤,第一级过滤采用效率30%的粗效过滤器,第二级过滤采用效率65%~85%的中效过滤器,除需要考虑室外颗粒污染物以外,新风处理还要考虑室外气体污染物的过滤和吸附。在新风机组内增加一个由紫外线灯管组成的杀菌器,可以杀死细菌,减少污染。在消声器后的部位设置负氧离子发生器,对消除污染物也有明显的效果。

3.3通风空调系统的清洁维护

(1)空调通风机房应保持清洁干燥,不给微生物滋长提供有利条件。

(2)通风空调系统的所有构件均应定期维护保养和清洁消毒,空调机组的过滤器与风机盘管的进风过滤网应定期更换或再生,对于有凝结水产生的换热器等设备,应在系统停止工作时,保持通风直至凝结水干燥,以免滋生污染物。

(3)加强通风空调系统的净化处理措施

以往的通风空调系统对空气的净化处理大多采用粗效和中效两极过滤的措施,粗中过滤器只能过滤尘埃及附着在其中的微生物,对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细菌却无能为力,而有害气体和细菌在室内空气中的含量是空气品质恶化的重要因素。

目前国内已研制和开发了多种洁净设备。天津大学环境学院研制开发了自净式消毒过滤器和填料式消毒过滤器,不仅可以消除空调系统回风携带的细菌,还可以使空调送风具有一定的消毒灭菌作用。南京理工大学研制的纳米生态酶空气杀菌净化装置,装配在集中空调的风道中,通过纳米纤维的微孔,过滤和吸附空气中的各种细菌和对人体有害的有机污染物,从而达到杀菌和抗菌的目的。

4.结语

综上所述,空气治理刻不容缓,现代建筑应以追求健康为目的,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与建造,健康的空间环境才是人类最终需要的。通风空调系统的优化设计对于改善室内空气品质起着致关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专业技术人员充分发挥潜能,不断地开发研制新产品、新技术,从而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与健康并存的人居环境。

参考文献

[1] 沈晋明.室内空气品质的评价.暖通空调,1998,28(4).

[2] 李龙宇,李强民.置换通风的原理及应用.通风除尘,1996,15(1).

[3] 薛殿华.空气调节.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

[4] 赵荣义.室内空气环境调节策略的新发展.洁净与空调技术,1997(2).

[5] 许钟麟,等.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重要手段――新风过滤处理的新概念.暖通空调,1999,29(3).

[6] 田惠玲,等.室内气流组织和空气品质的数值研究.建筑节能,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