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环境工程中空气监测现场质量控制

环境工程中空气监测现场质量控制

摘要:现阶段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空气环境污染程度更加严重。为着实推进绿色环保型社会建设进程,还需要加强环境工程管控力度,重点关注空气监测质量控制工作,从根本上保障空气监测数据的全面性与精准度。以某地区环境工程空气监测案例为切入点,提出空气监测现场质量控制目标,阐述空气监测采样流程与样本管控重点,分析现存于环境工程中空气监测质量水平的各类因素,并就此些问题制定出专项可行的质量控制对策。

关键词:环境工程;空气监测;质量控制

因工业生产规模逐步扩大,大量污染物质被排入大气环境中,致使大气污染问题更为严峻,污染物种类逐步趋向于结构化、复合化方向发展。为从根本上提升大气环境治理水平,向治理工作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还需在现阶段加强空气监测质量管控力度,通过获得更加全面精准的空气监测数据,分析当地空气污染特征、污染情况变化规律,为大气环境治理提供充足的数据支持。

1空气环境监测案例

以某市为例,该地区具有地势东高西低、南北两侧隆起特征。山地在城市总面积中占据16%,平原占据38%,洼地占据22%。通过分析地区空气自动监测系统数据,发现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质浓度正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空气质量稳定且缓慢提升[1]。根据空气质量持续监测数据,发现当地空气环境轻度污染频率为330次,占总天数的30%。判断当地空气监测数据问题发生频率,发现污染问题发生频率最高的时期在冬季,发生频率最低的时期在夏季。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冬季降雨量较少,不利于污染物质扩散。受北方地区冬季供暖因素影响,污染物质排入空气中的浓度增大,导致空气污染发生频率更高。

2环境工程空气监测流程质量控制目标

为尽早实现集约型、节约型社会建设目标,为大众构建起生态绿色发展空间,应当采用快速有效的方式开展环境治理工作。环境保护应当以环境监测为前提,以监测数据质量管理为根本条件,确保监测结论能够为环境治理工作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但就目前来看,在环境工程空气监测工作开展期间,监测质量效率极易受到不利因素影响,获取样本的代表性及真实度不佳,还需要加强空气监测各环节管控力度,理清空气监测采样流程,制定专项可行的空气样品管控机制。

3环境工程空气监测现场采样

3.1环境监测方案准备

在环境监测现场采样工作开展期间,需要做好采样方案编制准备工作,严格遵照采样流程开展采样作业项目,确保现场采样工作职责能够落实给个人。编写监测方案,严格遵照既定要求及框架编写,要求环境监测方案标准有序,能够为后续监测工作提供明确指导[2]。在环境监测方案编制过程中,还应当对监测现场进行定位标记处理。方案编制后需要由相关部门进行会签确认,从根本上提升方案整体的可行性。做好采样前准备工作,着重关注采样技术交底,要求采样工作人员能够熟练掌握采样流程,熟知监测点布置情况,保障现场采样工作高质高效开展。

3.2现场采样准备

对采样点进行细致检查,结合周围情况明确采样要点,最大限度降低环境因素对样品质量的影响。设置现场采样操作规范,细致了解监测点具体位置,并借助定位设备开展监测工作,从根本上提升后续采样数据应用水平。对现场采样环节进行完整记录,切实保障监测原始数据的完整度。

3.3结束阶段工作

在样品采样结束之后,还需要对采集到的样品进行规划保管,并对监测现场进行还原,设备记录数据需要打印留存,为后续环境监管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4环境工程空气监测样品管理

在环境监测现场中,样品管理水平可直接影响到实际监测工作质量与效率,需严格遵照现行科学标准,做好样品管理。

4.1样品采集

样品采集工作开展前,监测人员应细致分析样品所处环境特征,选择适宜的采样方式,切实保障采样效果。做好采样环节的保护工作,避免样品在采集过程中出现性能变化问题[3]。配合使用定位扫描采集等先进方式,提升采样工作效率,使采集到的样品数据能够实现快速处理与利用目标。

4.2样品运输及交接

采样工作完成后,还应当进行样品验收与交接工作,避免药品在此过程中出现损坏问题。注重在样品交接前检查外包装的完整度,如在水体监测过程中,样品主要被保存在样品瓶内,需避免样品在运输期间出现流出问题。对样品运输与交接工作制定出相应的应急方案,有序规范处理泄漏样品,防止样品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现场人员及运输人员应当做好交接工作,在保障样品完整的情况下才可以签收交接证明。

4.3样品保存

在环境监测过程中,不同样品的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不同,需要针对样品不同性质选择适宜的保存手段。如在以铜、铝等金属离子为主的样品保存过程中,需要对样品进行密封保存,规避样品泄漏问题出现。还有部分样品在遇光后容易产生分解现象,应当对其进行避光保存。

4.4样品容器管理

建立起不同形态样品识别区,切实提升药品监测工作效率。要求在环境监测现场样品管理工作开展时,监测工作人员需要做好样品容器管理工作,结合环境监测工作内容,选择适宜规格的样品容器。要求在样品容器使用前,需要注意检查容器内壁是否保持干燥、洁净,避免容器杂质进入样品内,使样品监测结果的精准度受到不利影响[4]。不同气体样品选择的存储容器不同,如果腐蚀性样品需要选择内部有涂层的钢瓶保存。在样品采集后还要在内部添加固定剂,对二氧化硫、臭氧等样品应进行避光或冷藏。

4.5样品安全管理

做好样品安全管理工作,避免在样品监测期间出现安全事故。部分样品具备易燃性与毒性特征,需要在实验监测期间严格遵照安全管理标准,合理控制监测剂量,选择适宜的样品监测技术手段,避免实验人员与样品直接接触。腐蚀性较强的样品需要进行集中存放,并在监测工作完成后将剩余物质进行充分处理,防止样品对周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5环境工程空气监测质量现状问题

5.1环境监测效果不佳

环境监测技术可以全面评估大气污染程度,但在实际使用期间依然存在一定不足之处。具体来说,不同大气下的污染物质种类不同,实际监测段位较为狭窄。由于不同环境监测标准不统一,导致环境监测工作难以实现全覆盖目标。部分地区的大气污染情况极为复杂,仅使用单一环境监测技术难以对污染情况进行细致分析,监测效果与预期目标存在一定差距。发达国家环境监测技术研究时间较长,建立了更加完善的环境监测模型,监测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由于我国地区各资源受到明显限制,还需将监测标准进行进一步统一,增强环境监测效果。同时,环境监测效果不佳问题主要还体现在现场监测准备工作不充分方面。在空气监测工作开展前,监测人员需要对待监测地区的地理特征、气候条件进行全面调查,制定专项可行的采样技术方案,确保后续监测工作有序开展[5]。但事实上许多监测人员仅凭借经验开展监测工作,并没有对监测地区进行细致调查,导致制定出的采样方案并不合理,监测结果存在较大误差问题。

5.2环境监测环境较为复杂

因不同区域内的地质条件与各领域生产经营建设情况存在较大差异,污染物质种类不同,环境污染程度的反应情况也不一致。在环境监测过程中,需要细致分析污染物质特征,确保监测结果全面精准,监测内容符合地区实际情况。同时,相关部门还应当注重考察水域特征与大气内污染物质种类,配合水文条件特征制定适宜的环境监测方案,因此监测工作难度较大。

5.3监测点选择不合理

空气监测点选择不合理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选择监测点期间没有严格遵循随机性原则,多将监测点设置在公园或绿化带附近,实际监测结果无法切实反映出地区空气污染情况,导致空气监测工作的重要性无法充分发挥出来。(2)监测点数量较少。部分环境监测单位为最大限度控制空气监测成本,只设置了3或4个监测点,导致监测结果的覆盖性不足,难以代表地区环境污染情况。

5.4监测结果利用率有待提升

由于环境监测技术在大气环境中的应用时间较短,实际积累经验不足,相应监测结果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环境监测工作需要借助监测环境中的污染物质特征,分析大气污染问题。环境监测技术结果主要包括污染物质种类与技术特征等信息,需要切实提升监测结果利用率,将监测结果应用于评估污染程度中。环境监测工作是一项长期过程,需要监测人员花费大量时间确认污染物质特征,推动大气具体污染情况。大气环境监测技术综合性显著,在监测结果实际应用期间,还需要分析大气污染对大气造成的潜在危险,判断实际大气与大气中污染物质之间的关系。

6提升环境工程空气监测质量的具体措施

6.1做好空气监测现场采样准备工作

现场采样准备工作直接影响环境工程空气监测质量水平,还需要在实际监测工作开展前合理规划采样准备流程,从根本上保障现场采样工作效率[6]。对待监测区域的地理、气候条件进行全面调查,注重分析监测区域基本环境情况。制定专项可行的监测采样计划,明确空气采样工作的目标、内容与具体完成时间。加强现场采样收集容器、存储容器的管控力度,对现场采样环节进行合理分组分工,确保采样工作能够高质高效开展。

6.2合理布置各监测点

严格遵照国家及有关部门针对现阶段环境工程空气监测工作的明文规定,对各监测点进行合理设置。要求空气监测点50m范围内不得有明显污染源或者遮挡物,各监测点应当距离4~5km。在空气监测选点过程中,需要结合监测区域规模合理布置监测点,注重绕开公园或绿化带等绿化率较高的地区,确保选择的监测点具有代表性。为从根本上保障监测结果精准度,还应当严格控制监测点数量,避免监测范围重叠导致监测物资被浪费的问题出现,切实增强空气监测工作综合效益。

6.3加强空气监测质量管控力度

环境监测现场质量保障工作需涉及现场内质量保障与现场外质量保障等工作内容。其中,现场内质量控制主要就是控制实验误差,保障实验结果的全面度及精准性。现场外质量控制就是进一步消除实验中的数据误差问题,确保获得的数据能够被更好应用在环保工作中。在环境监测现场质量保障工作开展时,相关部门需要定期做好实验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工作,落实设备管理职责,要求使用人员必须正确且熟练得掌握正确操作设备的方式,并对设备进行及时维护。在因人为损坏导致设备故障问题出现的情况下,需及时追究责任人,切实提升工作人员对社会管理工作的参与积极性。要求在空气监测时,针对样品特征、监测结果使用要求,选择适宜的监测技术手段。着重关注样品质量、浓度等检查工作,确保采集到的样品和实验标准。在环境监测实验工作开始前,还可以对实验结果进行预估,判断实验期间可能出现的各类打扰因素,规范化开展样品监测工作。配合使用现代监测技术手段,对大气环境中的污染物含量进行全程监测[7]。例如使用云监测设备,采集大气环境信息数值,最大限度提升环境监测期间的质量与效率。将气体监测技术、信息通信技术结合在一起,使监测获得的信息数据能够更好实现公开共享,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供重要指导依据。对大气环境防治期间的数据进行充分挖掘,配合使用数据收集、数据挑选、数据保存等技术方式,提升数据利用率。选择适宜的大数据挖掘手段,将大气污染及防治工作开展数据进行集中处理,保障异常数据处理水平,为后续大气污染防治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在大气污染防治数据处理过程中,还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建模处理,确保存在于大气污染防治方案中的问题能够被及时发现。

6.4提高监测人员的专业水平

在大气环境监测工作开展过程中,应当采用专项可行的质量控制机制,保障监测结果全面精准,从根本上提高监测结果利用率。做好监测人员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培训工作,要求其能够有序开展实验样本准备环节、实验过程及实验分析。要求在大气标准物质实际监测过程中,对监测人员质量控制对策进行专项培训,确保其能够通过定期考核后才能上岗就业。监测员需要了解到监测工作标准及质量控制样品的相同来源,做好干扰实验分析工作。在实验前,需要配制大气质量控制液体样品,从根本上保障实验结果的精准性。要求监测人员重点关注样品稀释环节,依照标准程序进行稀释工作。

6.5做好样品运输保管与质量控制工作

在空气监测过程中,采集到的样本还需要进行运输与保存。由于空气样本极易受到生物、化学等因素影响出现质变情况,导致监测结果的精准度无法得到根本上保障。因此在空气监测采样过程中,还需要加强样品运输及保存质量控制水平,选择适宜的采样容器保存气体样品。着重关注样品运输保管与质量管理的职责划分工作,落实样品管理职责,确保监测工作人员能够对样品运输保管环节给予高度重视。

7结束语

环境工程中的空气监测工作开展水平可直接影响到大气环境管控效果。为切实发挥出空气监测工作的积极作用,还需要加强空气监测现场质量管控力度,分析存在于空气监测工作中的各类问题,制定出专项可行的空气监测质量管控机制。着重构建起一支高素质监测队伍,确保实际监测工作能够始终趋向于高质、高效化开展,为空气环境治理工作提供更加充足的数据支持。

参考文献

[1]李慧.环境保护工程空气监测现场的质量控制措施[J].化工设计通讯,2021,47(1):174-175.

[2]周鹏飞,汪啸,汪海鹏.环保监测中空气污染监测点的布设要点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21(4):67-68.

[3]李红云.环境保护工程空气监测现场的质量控制措施[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1,2(12):52-53.

[4]周正.环境中遗传毒性有机污染物监测及健康风险评价[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17.

[5]倪沈阳.室内环境PM_(2.5)质量浓度控制方法研究[D].长春:吉林建筑大学,2018.

[6]王政权.智慧社区的环境监测与分析系统设计[D].上海;上海第二工业大学,2020.

[7]李立.环境空气监测数据分析及处理方法[J].环境与发展,2019,31(1):148-149.

作者:韩康达 单位:北京中瑞环泰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