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解剖学重点范文

解剖学重点精选(九篇)

解剖学重点

第1篇:解剖学重点范文

【关键词】人体解剖学;教学;方法

人体解剖学是整个医学课程中最基础的课程之一,人体解剖学的知识贯穿于整个医学过程。人体解剖学是对人体正常结构形态的研究,其教学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人体正常的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和人体的层次结构、各个器官的毗邻位置关系,所以学生掌握人体解剖结构的形态、位置、组成、名称就非常重要。但是由于人体解剖学的内容量大、难学、难记、易忘,学生普遍反映人体解剖学难学。笔者根据长期的教学实践经验,对人体解剖学的教学提出几点教学建议。

一、主次分明

主次分明主要是以人体解剖学为主,断层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为辅。解剖学的课时少、内容多是多数医学类院校的实际情况,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解剖学需要以人体解剖学为主,断层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为辅。人体解剖学是对人体正常结构形态研究,断层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均以人体解剖学为基础。所以,人体解剖学是学生必须首先掌握的,也是授课的主要内容。断层解剖学是在人体解剖学的基础上研究人体不同断面上各器官形态结构、毗邻关系的科学;局部解剖学是以某一局部为中心描述各器官的位置、毗邻关系的科学,因此断层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是以简要介绍为主的。但同时由于课时的限制只能做有限的、突出重点引入,引导学生自学。

二、加强实验课的作用

加强实验课作用主要有增加实验课的学时、提高实验课的学习效果和加大实验课的考核力度。由于人体解剖学属于形态学科,所以人体解剖学最有效、最直观的教学方法就是结合标本进行具体的讲述,也就是进行实验课。所以在这种学时有限的情况下应尽量增加实验课的学时减少理论课的学时,以使学生有更多的直观学习的机会。加大实验课的考核体现在实验课的成绩占总成绩的百分比,实验课的成绩以占总成绩的30%~40%为宜,这样可以调动学生上实验课的积极性,重视解剖标本的观察,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三、重视多媒体

现在的教学中多媒体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可以将文字、声音、图像和动画等多种方式将人体解剖学的教学内容形象逼真地显示出来。相比传统的模型、挂图甚至标本弄到教室上理论课的方式要轻松得多,同时效果也明显的要好于传统的方式。多媒体教学可以给教学带来很大好处和方便,其更新内容的频率高、课堂丰富和直观教学。所以在理论的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多媒体的作用。

四、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鼓励学生在课下以自愿组队的形式组成学习兴趣小组,每组以4~6人为宜。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留下讨论的题目,学生利用课余的时间围绕该问题自己主动去搜集关于该问题的大量信息和前沿知识并进行小组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适当的给予指导并进行修改。每个小组最后把该组的讨论结果撰写为综述报告,报告给全班同学。通过该种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其养成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

五、正确对待理论和实验课

在理论课上,教师要着重讲解每一个章节的重点要点,使学生心中有整体印象;而在实验课中,教师要尽量的少讲,每次只需讲出一个大致的轮廓并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在观看标本的时候自己去解决这些问题。每当学生在学习标本的时候遇到困难和疑惑的时候,教师要积极的引导学生自己去到图谱、挂图、教材中寻找答案。

六、教师自身也应不断提高

人体解剖学的教师自身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了人体解剖学的教学质量。对于人体解剖学的教师而言,不但要在课前仔细认真的备课,还要在更多的时间内去解剖尸体,以把实践和理论相结合;如有条件更要多出去学习、进修,以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结语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基础课中的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是后来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及对知识灵活应用能力方面的培养,使学生掌握好学习方法。同时我们教师必须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教学水平,为培养优秀的医学专业人才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明媛,管阳太,徐盛,等. PBL教学法在临床医学教学的实践[J]. 医院管理杂志,2009,16(10):986|987.

第2篇:解剖学重点范文

1调整教学计划,选择适当教材

根据我院过去的美容专教学任务,学生需要系统学习解剖学、美容局部解剖学,课程安排较密,学习任务较重,因此自2009级始,只学习美学解剖学,使用科学出版社教材《人体美学解剖学》。该书内容包括三部分:总论、系统解剖学、人体美学解剖[2]。在授课计划上,系统解剖学部分占整个课程2/3,总论及人体美学解剖学占1/3。这样安排的优点是: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既具有一定的人体解剖学知识,又掌握了美学解剖的重点内容。

2优化教学方法,保证教学质量

在现有的系统解剖学教学经验基础上,不断探索适合于美容专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对部分内容进行改革: 适当减少神经系统的课时,增加淋巴系统、内分泌系统的比重;运动系统中重点讲述头肌、颈肌和胸肌, 心血管系统重点讲述皮肤和头面部的血液供应, 感觉器重点讲述皮肤的结构等。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不仅注重课堂讲授,也重视课前课后两个阶段。每次课预告下次课的重难点及预习目标,要求学生写出提纲式预习报告。课堂运用多媒体课件、标本、模型等多种手段教学,部分内容采用学生先观察标本并试讲,教师更正、补充的方式,以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更加重视所学内容,有利于理论知识的巩固。课后要填写填图册;下节课开始时要进行以复习为目的的课堂提问;不定期要求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某些解剖学知识的美容应用,自学课堂上删减的解剖学知识。课前预习并写报告、课中听理论看标本、课后复习并补充信息,这样的方式既加大了对学生学习的管理,又增强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还对重点内容反复加深印象,效果较好。

借鉴了敖少勇的三段式实验教学法[3],第一阶段注重基本知识的学习,包括人体各系统的组成、各器官的重要结构、功能、基本的美学理论等,培养学生的基本理论素养。第二阶段将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和人体美学解剖学内容相互穿插结合,以讨论或提问的方式展开,比如在学习面部美容解剖时,结合众人瞩目的超女王贝整容致死事件,讨论颧骨、下颌骨磨骨术自浅向深经过哪些层次?改变的是骨的什么部位?影响到的面肌有哪些?会有什么副作用?经过这样的讨论,不仅复习了相关的理论知识,使概念性的抽象知识“看得见”、“感觉得到”,更强化了学生对基础课程重要性的认识。第三阶段以临床实践为中心,设计了几个综合性实验,如面部的浅层解剖、根据面肌纤维走形及面部淋巴回流方向进行面部按摩等。综合性实验的开设, 调动了学习积极性, 强化了理论知识,提高了教学质量。

3激发学习兴趣,培养专业责任

在几年的美容解剖学教学中发现,美容专学生对专业前景没有清晰认识,对个人职业走向没有明确目标,多数同学认为解剖学不重要,再加上高考成绩普遍不高,大学课程的学习难度较大,遂有一定厌学情绪。面对这样的心态,在教学中就应该尽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兴趣可促进主动性的学习, 对培养独立思考、动手能力有重要作用。一个人的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对周围同学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同时推动班级学风的良性增长[5]。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在教学中不时插入与美容行业相关的知识或者实际应用,比如讲到空回肠时讲讲减肥方法之一小肠切除术;讲到脉管系统时讲讲血液和淋巴液循环不畅对美容的影响;让学生参与某些实践内容,比如讲到“三停五眼”、“面部美容线”时,让学生利用直角规测量自己的面部相应数值,判断是否符合美容标准;讲到眉、眼、鼻、体型分型时,让学生确定自己的类型;讲到BMI指数时,让学生计算自己的BMI指数并分型等等,这些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整个授课过程中,还不断利用各种机会和学生沟通,激励他们建立自信、打好专业基础,并不时补充最新美容行业信息,培养他们的专业责任和素养。

[参考文献]

[1]王向义,钟 纯,彭芳丽.《美容局部解剖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探讨[J].解剖学杂志,2008,31(5):732-733.

[2]王向义.人体美学解剖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Ⅴ-Ⅹ.

[3]敖绍勇.人体解剖学“三段式”实验教学法的探索[J].解剖学杂志,2009,32(2):147-169.

[4]熊怀林,范光碧,胡兴宇. 在解剖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质量[J].四川解剖学杂志,2008,16(1):65-66.

第3篇:解剖学重点范文

关键词:局部解剖学;教学现状;外科学;联系;教学模式改革

引言

外科学同样是医学的重要学科之一。在古代,外科学主要研究的是人体体表的一些疾病,随着现代医学的进一步发展,对于人体的一些疾病发病机理得到了明确认知,因此现代外科学已经立足于研究人体的内外部疾病。外科学常需要处理各种机械性创伤、感染性疾病以及一些其他性质的疾病,这些疾病大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相关操作需要借助于局部解剖学相关知识,这也是连接外科学与局部解剖学的纽带。

1局部解剖学教学目标与教学现状

局部解剖学是建立在系统解剖学知识基础之上的,学生在学习了系统解剖学相关知识以后进一步深入学习局部解剖学。局部解剖学要求学生掌握人体局部各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和解剖方法,同时,通过观察人体局部尸体标本和动手解剖局部尸体以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当前局部解剖学课程教学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教学内容选择不当

医科院校所开设的局部解剖学课程往往涉及到大量的解剖学知识,受到教学时长的限制,对于每一类知识不可能做到十分详尽的讲解,因此需要教师根据局部解剖学课程教学需求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部分局部解剖学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的选择缺乏考虑,其将所有教材内容都作为教学内容,没有能够突出重点,这使得学生在学习时缺乏明显的方向感[1]。同时,讲授全部教材内容必将导致每一个课时容量增加,而局部解剖学是一门细致而严谨的学科,其许多知识都需要教师详细讲解,课时教学容量增加也使得局部解剖学课程教学更加“粗犷”,学生难以细致而深刻地掌握相关解剖知识。

1.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

上文已经提到,局部解剖学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并重的学科,理论知识是指导实践操作的基础,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进一步印证和巩固理论知识,进而提高其解剖能力。然而在实际局部解剖学教学过程中,仍然广泛存在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的问题。教师普遍将理论教学作为重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所安排的课时缺乏合理性,造成了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较好、对实践操作熟练程度不足的问题。学生在实际的解剖过程中,缺乏自身对于解剖操作的思考和创新,其往往是以一种“按部就班”的模式在进行学习,甚至部分学生完全是在模仿教师的操作在进行解剖,学生所学习到的解剖理论知识往往难以应用到解剖实践课程中,导致了学生在学习局部解剖学课程时缺乏创造性[2]。

2外科学与局部解剖学相结合的优势

外科学可以说是局部解剖学的拓展应用,外科学与临床医学由一定的知识交叉,许多外科治疗(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等)都需要建立在局部解剖学的知识基础上,因此,外科学与局部解剖学不论是在理论知识还是临床应用当中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外科学与局部解剖学相结合的优势主在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帮助教师合理选择教学内容,由于局部解剖学有关知识是为外科学做铺垫的,教师可以选取教材中的这一部分知识作为重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那些在临床应用较为频繁的解剖学知识。第二是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的解剖能力。局部解剖学可以以外科学相关临床操作为目标重点训练学生,以具体的“手术操作”标准严格要求学生的课程学习,帮助他们掌握和提高相关技能。

3与外科学相结合的局部解剖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策略

3.1优化教学方式

局部解剖学的理论知识中涉及到大量的专有名词,这些专有名词一般都较为生僻,其无疑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阻碍。为此,教师可以结合到外科学相关知识,将外科学中常用到的人体局部结构的专有名词进行归纳、分类、整理,同时安排给学生记忆,为其以后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同时,教师除了课堂授课之外,还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授课。例如,在讲解局部解剖学实践课程时,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视频)进行教学,让学生对比学习,规范解剖操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鼓励其在学习中创新,探索属于自身的一套学习方法。

3.2创新教学理念

在与外科学相结合的局部解剖学课程中,教师可以引入PBL教学模式。PBL教学模式是当前医科院校的主流创新型教学方法,即模拟临床环境、制定学习目标、分配学习任务、总结学习经验的教学模式。教师应当根据局部解剖学的教学要求,将外科学知识中临床应用的部分模拟成局部解剖学的学习目标,鼓励学生以独立思考或合作探究的形式提出问题、探究对策、解决问题、总结经验[3]。将外科学与局部解剖学结合进行教学本身就是一种教学理念的创新,教师应当发掘出二者的契合点,帮助学习构建起外科学与局部解剖学相结合的基本框架。

4结论

综上,局部解剖学与外科学相结合是局部解剖学教学的一种创新形式,教师应当从教师实际出发,不断优化和调整教学模式以适应局部解剖学教学需求。

参考文献

[1]张瑞涛,马岚,汤桂成.局部解剖学PBL与外科手术学结合的教学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4(1):74-75.

[2]黄大元,吴国运,梁成青.PBL结合LBL教学法在局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24):150-152.

第4篇:解剖学重点范文

论文摘要:改革解剖学教学内容是护理专业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改革调整了课程内容,以适应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高等护理专业培养目标可界定为“能适应社会发展和卫生保健需求的实用性技术型高级护理专门人才”[1]。我校是全国72所护理专业紧缺人才培养基地之一,自2002年招收普通专科护理专业以来,解剖学教学内容一直是照搬临床医学专业(与临床医学专业共用同一种教材),很多内容相对护理专业“偏多、偏深、不实用”,与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差距很大[2],不能适应实用性技术型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解剖学应该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改革已成为当务之急。我校解剖教研室针对护理专业的特点,在试点班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就教学内容上的改革进行阐述。

一、以系统解剖学为基础,删去部分教学内容

人体解剖学教学要体现护理专业的特点,应树立为临床护理课服务的整体教学观念,体现“必需”、“够用”的原则,删减和压缩对护理工作来说不重要或运用较少的内容。为此我们对传统的系统解剖学内容进行综合和删减,精选教学内容。如运动系统中简明扼要介绍骨的位置和主要的形态结构,略讲肌肉的起止点,删减头颈躯干、四肢远端的细小肌肉等;内脏学中重点阐述与护理专业有关的器官形态、结构和位置,对于与该专业关系较少的器官则简要介绍;脉管学中部分血管的细小分支、淋巴系部分内容等进行了删减,但肘正中静脉、大隐静脉等静脉是临床静脉穿刺、输液的常选部位,肝门静脉及属支与诸多疾病密切联系,与介入治疗有关的动脉等等,护理人员必须掌握其走向、分支或属支,才能对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一定的分析和判断能力,为此作为重点内容应做到讲“细”、“透”、“深”;感觉器官中删减了内耳的部分内容等;神经系统中明确基本概念,扼要介绍脑和脊髓的形态结构和位置的同时,删减其内部结构中过多过深的内容,周围神经系删减了细小的神经分支和分布等。通过删减使系解内容得到了优化。

二、把部分局部解剖学内容融入系统解剖学中

普通专科护理专业,由于学制较短、学时的限制,我们没有单独开设局部解剖学,但局部解剖学中的部分内容又是护理专业必须应用的基础知识,在系统解剖学的基础上,我们把局部解剖学里与护理临床应用密切的内容进行精选,实现系解与局解的融会贯通[3]。如表面解剖(重要的体表标志和体表投影);额、顶、枕区软组织的层次结构;臂部、臀部等部位肌肉的层次结构与血管、神经的位置关系;颈部气管、甲状腺与血管、神经的位置关系;腹壁和腹股沟区的层次结构等。使学生在系统学习了解剖学内容的同时,又了解与护理操作技术相关器官所在区域的层次,有利于护理知识的掌握。

三、增加与护理专业密切相关的临床应用解剖学内容

从护理系实习学生和刚走上护理岗位的人员调查发现,目前有相当一部分护理人员在实际操作中不是不敢操作就是盲目操作,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究其原因是解剖学知识不丰富,尤其是与护理操作技术密切相关的解剖结构、毗邻关系不清楚,造成许多人员在操作中的盲目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与护理专业相关的应用解剖学内容[4],增加与护理专业密切相关的应用解剖学内容,将应用解剖学知识和临床护理操作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具体内容包括:(1)与注射相关的解剖学知识;(2)与穿刺相关的解剖学知识;(3)与插管技术相关的解剖学知识;(4)与冲洗用药治疗技术相关的解剖学知识;(5)与体位相关的解剖学知识。特别强调操作部位的选择、结构层次、毗邻关系,使学生对护理操作中的解剖学要点做到心中有数,减少盲目性和失误。这样突出了护理专业的解剖学特点,为培养具有较丰富的理论知识、熟练掌握护理操作技术的高级护理人才打下良好基础。

四、增加护理技术操作的解剖实验内容

解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护理技术操作的实现是建立在正常人体解剖学基础上。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突出学以致用的原则,为临床护理专业课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依据增加或删减的理论内容,在原来实验课内容的基础上,适当减少与护理操作技术无关的实验内容,增加了常用护理技术操作实验内容,依据解剖学知识精心设计实验,如静脉输液术、肌肉(臀肌、三角肌)注射术、心内注射、导尿术、灌肠术、气管切开术、气管插管术、深静脉穿刺术等,我们先让学生在护理学实用解剖标本和护理示教人上观察理解解剖层次结构及毗邻关系,然后模拟临床进行操作,对其操作的效果进行评价,最后归纳、总结操作中所应用的解剖知识。使学生对所学

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

五、体会

5.1在系统解剖学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与护理专业紧密联系的局部解剖学内容、临床应用解剖学内容,形成一门内容充实、应用性更强的解剖学课程,该课程既体现了知识的系统性,又体现了护理专业的解剖学特点,同时重视了护理技术操作的解剖学应用,这有利于基础知识向临床护理知识的过渡,为后续的临床各科护理学习做铺垫。

5.2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改革,调整了课程内容,优化了学时分配,解决了基础脱离临床、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缩短了解剖学和临床护理的距离。学生通过学习,普遍反映提高了学习兴趣,开发了智力,开阔了视野,培养了临床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应志国.对高职护理专业设置护理应用解剖学课程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3,(1):41-61.

[2]米志坚.突出护理专业特色的解剖教学创新初探[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3,13(2):59-60.

第5篇:解剖学重点范文

张健富 黑龙江省林业卫生学校

摘要:素质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改革实施的重点,我国的教育教学改革都要以此为依据,解剖学作为医学类相关专业的重要学科,

承担着培养医学类专业学生基本从业技能的重任,为了提升解剖学的教学实效性,以及适应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解剖学也要不断的

进行教学改革,以便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文章从传统的解剖学教学现状入手,来探究素质教育背景下解剖学教学改革。

关键词:素质教育;解剖学;教学改革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教育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由

早期的教育只重视知识传授到今天的注重能力培养及全面素质

的提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许多教育工作者付出了辛苦的劳动。

今天,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社会对人才的培养需求已经发生了根

本的变化。素质教育背景下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注重人的全

面素质的提升以及终身学习能力的增强。解剖学作为培养医学类

相关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学科,担负着医学类相关专业人才

培养的重任,也需要适应新形势教学改革的要求,在素质教育指

导下,认真开展教育教学改革。

一、传统教学模式下解剖学教学现状分析

(一)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兴趣不浓,解剖学教学实效

性较低

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是“填鸭式”和“灌输式”的教学,教

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处于绝对的主体地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

于被动的接受地位,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浓。传统模式下的解剖

学理论教学让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久而久之导致学生学习解

剖学的兴趣不能,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

极性,教学效果不佳。

(二)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解剖学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不利于

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解剖学教学,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注重理

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解剖学本身对于实践性教学要求较强,但

是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解剖学实践教学明显不足,不

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无法锻炼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二、素质教育背景下解剖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推进,社会对于人才需求的转化,单纯

的知识传授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能力的需求。因此,我们的

解剖学教学改革也需要仅仅围绕素质教育这一大的教育背景,开

展教育教学改革,提升解剖学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提高人才培养

质量,为社会多培养出一些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结合本人多年的工作经历,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一)转变思想,强化认识,积极推进解剖学教育教学改革

解剖学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认真学习素质教育的

相关文件和要求,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解剖学教育教学改革方案。

结合自身院校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解剖学教学改

革。同时,不能急于求成,要遵循教学规律,逐步开展教育教学

改革。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注意积累经验,为改革成果的全面铺

开奠定基础。

(二)创新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素质教育背景下,解剖学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已经无

法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解剖学教育教学工作者要充分认识

到这一问题,积极的创新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为提高人才

培养质量服务。

1.利用当前先进科学技术,作为解剖学辅助教学。随着科学

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被应用于教育教学中。如

多媒体教学技术。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解剖学教学中,不仅可以

扩充解剖学教学的知识量,同时还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通过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将解剖学中难以用语言表述的理论内容

更加生动、直观的显现出来,让学生更加易于接受解剖学的相关

理论。除了多媒体技术之外,当前比较先进的四维技术也可以应

用于解剖学教学。解剖学学科的特殊性要求对人体结构进行研

究,便于医学类各相关专业的学生更好的掌握专业技能,完全可

以借助思维技术清晰的观察人体的组织结构以及各组织器官的

位置,增强自身的专业发展。

2.积极开展尸体解剖教学,加强实践教学,增强学生的实践

动手能力。解剖学作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之一,单纯的理论教学

根本无法实现教学目标,因此需要我们加强实践教学,实现预期

的教学目标,同时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尸体解剖作为解剖

学实践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解剖学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开展尸

体解剖教学。开展尸体教学对于解剖学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

义。

第一,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解剖学在医学类相关专业教育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不仅仅

因为其是医学类各专业的专业性基础学科,更多的是解剖学教学

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教学机会。尸体解剖作为解剖学实践

教学的重要环节,承担着对学生进行人体结构与疾病关系认识的

基础教育。通过尸体解剖学生可以更直观的了解人体的结构以及

各器官的位置和硬度,任何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手段所不能及的。

尸体解剖除了让学生能够更准确的认识了解人体结构之外,并且

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实践动手能力,真正的做到了将医学的相关

理论同实践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为学生提供

真实的手术操作机会,为以后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尸体解剖是医学各专业学生获得专业技能的重要渠道

尸体解剖可以让医学类相关专业的学生根据自己专业的特

点获取重要的专业技能。如口腔医学专业的学生在尸体解剖的过

程中,重点要观察人体口腔的内部结构,对于口腔年内牙齿的位

置、牙神经的走向都可以清晰的了解和掌握,为以后获得扎实的

专业能力奠定重要的基础;麻醉专业的学生在尸体解剖的过程中

要侧重观察人体脊柱的结构,了解在实施麻醉时进针的位置和角

度。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尸体解剖对于医学类各相关

专业的学生获得专业技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说,医学类各相关

专业必须要重视尸体解剖。

(三)完善解剖学教学评价体系

素质教育强调要建立起内容多元,方式动态多样,着眼于学

生身心发展,并能有效改进教学实践的评价体系。所以在解剖学

教学中,教学评价应逐步取消只重视结果的单一终结性评价模

式,逐步把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进步程度考虑进评价内容,评价内

容力求多元化,注重考察学生综合素质,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成

长过程,给学生以多次评价机会,逐步构建起促进学生转变与发

展的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动态评价方式,以充分调

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为学生以后的

终身学习服务。

参考文献:

[1]赵志敏.尸体解剖在医学中的应用[J].农垦医学,2003年03期.

第6篇:解剖学重点范文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习解剖学的意义在于为接下来其他课程的学习和更好的工作打下坚定的基础,提高学习的专业知识水平,能在将来的护理工作中更好的帮助病患,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1]。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护理人员的工作也从对病人进行护理,转变为对病人身心的帮助与协调,将个人主义转化为群众主义,这也使护理教学出现着新的机遇与问题。高职院校的教育目的是为了培养专业的技术人才,就是让学生掌握能够从事护理职业的知识与动手能力,能够独立进行护理工作的作业,有专业的护理素质,能够造福社会的实用性人才。

2高职院校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2.1解剖学教学过于呆板、理论化

传统的解剖学教学在课堂上大多以理论性讲解、解释、论证和看图为主要讲解方法,脱离了学生和社会实际,使学生的解剖学知识过于形式化,缺乏对解剖学的深度理解,只有过程没有效果[2]。教师只是将课本上的知识生硬的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自行思考,没有结合实际,不能考虑到学生的想法,这也造成了学生对于解剖学的敷衍态度。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们缺乏对解剖学足够的理解。

2.2解剖学教学中缺乏实践操作

解剖学是医学生课程中重要的一门基础课,在接下来的课程学习与操作的提供了理论知识。解剖学的内容包含了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各个方面,是一门需要实践操作的学科。而在高职院校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学中,只是简单的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课结合起来,并没有讲述在护理工作中需要的专业临床知识,不能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与护理专业素质。

2.3高职学生的素质问题

高职学生大部分由于自身原因进入高职院校学习,其文化基础比较低,学习态度不积极,综合素质不高也是影响高职院校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学的一个因素。且由于现在许多人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存在着偏见或者看法,使得学生在专业技术的学习中收到不良影响。

3解决高职院校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学问题的思路

3.1创新解剖学教学的方式

解剖学有着知识点众多、内容繁琐、记忆困难的特点,是解剖学教学中的一个问题。创新高职院校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学的方式,才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对解剖学知识的印象加深,防止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产生厌学的心态。教学过程中使用歌曲的方式,让学生对解剖学知识点进行更好的记忆[3]。在记忆的同时也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为以后的学习建立结实的基础。

3.2注重解剖学教学的实践能力

解剖学是一门医学最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应用与许多临床实践中,要求学生有专业的临床护理操作水平。解剖学教学要求能让学生充分人生人体结构形态、人的生理机能和病理表现。解剖学教学的目的是为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教育培养专业的人才,同时要求了解剖学教学中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掌握相应的操作水平,这也是高职院校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方法。

3.3转变思维,鼓励学生

高职学生入学是的分数虽然没有其他大学生那么高,但是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有点,这要求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每一个学生的特长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良好的交流能够加深师生之间的认识与情感,很多高职学生对教师可能存在隔阂与抵触心理,就会产生厌学的心态。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调整自己的情绪,尊重学生的看法,从而改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对解剖学的积极性。

4结束语

第7篇:解剖学重点范文

1.1学生综合素质不高

高职院校学生的基本素质、自学能力、学习动力、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和积极性均较本科生偏低,这是不可否认也是不容忽视的客观事实。

1.2学时严重不足

目前,高职院校均将人体解剖学这门课程安排在第一学年第一学期开课,而本科院校则是在修完一学年的基础课后,在第二学年开课,同时两者在学时上也存在很大差距(高职护理专业基本安排64学时,其中实验16学时;本科护理专业基本安排90~128学时,其中实验50~60学时),但是高职与本科护理专业,对于解剖学知识掌握的要求基本一致,这就导致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在基本素质“先天不足”的情况下,学时设置又是“雪上加霜”。1.3教材专业性不强自高等护理教育发展以来,人体解剖学一直使用临床医学专业教材,可以说,护理专业教材基本上就是临床专业教材的缩编版。这种缩编教材,以系统解剖为主,内容泛而全,虽然可以为临床护理打下一定的知识基础,但针对性不强,专业性不突出,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不少知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用得极少或根本用不上,不能充分体现护理专业特点。

1.4教师队伍专业性不强

目前,医学院校人体解剖学教师大多毕业于临床医学专业,对护理专业技能操作及护理专业知识了解甚少,不清楚护理专业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也不了解护理专业学生真正需要掌握哪些内容,不能突出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特点,结果导致师生“两迷茫”。教师迷茫教学内容的取舍,学生迷茫学这么多知识今后在护理工作中能用上多少。

1.5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

受临床医学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严重影响,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几乎照搬临床医学专业评价模式,即平时成绩、实验考核、理论考核。此种考核模式是当前被广泛使用的模式,本无可厚非,但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应区别于临床医学专业,要有更强的针对性。如临床医学专业人体解剖学考核,神经系统是绝对的重点,分值必定偏高,但对于护理专业而言,其在今后实际工作中不如运动系统运用广泛,沿用以往的分值设置方案,必定避重就轻。

2对策

2.1适当增加学时,尤其是实验课学时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教学在整个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例如第四军医大学的人体解剖学实验课学时占了总学时的60%[2],人体标本作为实验课主要的教学工具可巩固和加深学生对人体解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记忆。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技能型人才,因此更应增加实验课学时。实验课上学生除了直观地观察解剖结构外,还可以动手操作,培养不怕苦、不怕脏的品质。

2.2更新教材

好的教材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前提。目前高职护理专业使用的教材是临床医学专业的缩编版,其内容不能很好地体现护理专业特点,因此要进行教材改革。首先,教材内容应体现专业特色,在保证知识系统性的前提下,突出高职“必需、够用、实用”原则,将一些对护理工作不重要的知识进行适当删减和压缩[3],同时增加与护理操作技术相关的解剖学知识,使之与将来的岗位技术接轨。此外,借鉴国外优秀的解剖学教材,因为解剖学是一门形态学科,所以精美的插图及实物照片都是教材中的重要内容。这些精心设计和编排的彩图最能反映出形态学的特点,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记忆[4]。

2.3教师精心备课,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由于人体解剖学教师大都不是护理专业出身,所以教学中很难突出护理专业特色。因此针对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师要多付出一些时间和精力备课,多与护理教师沟通交流,了解护理专业对人体解剖学知识的需求,从而合理调整教学内容,适当增加与临床护理有关的解剖学知识,如穿刺技术、注射技术、插管技术解剖学知识应用等。此外,由于护理专业学生将来要参加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因此还必须熟悉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使授课内容与考试大纲接轨。

2.4改革评价体系

第8篇:解剖学重点范文

解剖学老师由于长期脱离临床,授课时联系临床难免力不从心,达不到解剖服务临床的要求;学生由于学习的指向性不明确,为解剖而解剖,学习兴趣低下,故局解的“教”与“学”历来是医学教育同道们亟待解决的话题。而外科手术学通常由外科医生执教,外科医生由于长期在临床一线工作,对手术操作技能的讲解演示比较规范熟练,而对于局部解剖学知识的讲述常常缺乏系统性、完整性,不能很好串联局部解剖学和外科手术学的相关知识,无法很好横向联系两门课程。目前医疗环境日益严峻,医患关系日益紧张,医院和临床医生均加强了自我保护,普遍不敢带医学生上手术台,也不敢放手让医学生在患者身上进行操作检查。而外科实验对象主要为模型和小动物,与人体差异很大,局解不联系临床,外科实验不接触人体,导致学生基本功不扎实,临床应用解剖学知识匮乏。

2改革实践

结合我院局部解剖学和外科手术学教学实际,更新教学理念,以临床应用为导向,调整课程设置与安排,优化整合局部解剖学与外科手术学课程,由解剖学老师和外科学医生共同授课、共同指导实验、共同编写整合教程。旨在促进基础与临床老师之间的互动交流,增进学科知识之间的渗透联系,提高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技能。

2.1调整课程设置与安排

我院传统的解剖学教学包括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前者安排在第1学期,学时数为112学时,后者安排在系统解剖学结束之后的第3学期,学时数为64学时,外科手术学课程安排在第5学期,学时数为42学时。我们在保证教学总学时数不变的前提下,将系统解剖学的学时数调整为90学时,仍然安排在第1学期讲授,将局部解剖学和外科手术学两门课程优化重组为局解手术学一门课程,学时数增加到128学时,并统一安排在第5学期授课。此举重在紧贴临床应用,强化实践操作能力。

2.2组建局解手术学“双师型”师资队伍

局解手术学课程的教学要求授课老师既要具备扎实的解剖学知识,又要具备一定的临床应用知识和熟练的手术操作技能,这样才能使局解手术学课程的教学真正指向临床应用。为使每一位老师达到“局解-临床-手术”三位一体的目标,我们组建了局解手术学教研室,由临床医生和解剖学老师共同承担局解手术学课程的理论讲授与实验指导工作,并定期开展临床医生和解剖学老师之间的串联互动,由临床医生为解剖学老师讲解临床手术操作要领,请外科和妇产科手术专家对解剖学老师和实验技术人员进行人体常见手术入路的强化训练讲座,同时由解剖学老师为临床医生讲解人体各局部的层次结构和实地操作技巧,通过同堂专业交流切磋,既弥补了解剖学教师临床知识有限和滞后的不足、又解决了临床医生局解理论知识相对薄弱的问题,教师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临床医疗水平和课堂教学效果均大幅提升。

2.3编写局解手术学整合教程

我们根据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结合临床实际,组织科室老师和附属医院部分外科专家共同参与编写《局解手术学整合教程》。该教程以部颁教材第八版人卫出版社出版的《局部解剖学》和《外科手术基本操作》为重要参考依据,教程内容涵盖五大知识模块,即:外科操作基础、动物手术、临床常见手术层次解剖、临床其它操作技术、人体各局部层次结构与解剖操作。外科操作基础模块主要内容为常用手术器械及使用方法,手术基本操作法(如组织切开分离法、止血法、缝合法和结扎法等)的规范化实施及其原理等;动物手术模块内容包括动物清创缝合术、离体猪肠端-端吻合术、狗后肢静脉切开置管术、狗胃大部切除术、兔蚓突切除术等,通过动物模拟临床外科手术操作,强化手术学基础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手术的基本技能;临床常见手术层次解剖模块内容包括气管切开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腹股沟疝修补术、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肠吻合术、阑尾切除术、胆囊切除术、脾切除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与剥脱术、膀胱造口术等,在尸体上模拟上述手术的基本步骤进行解剖操作,为实习阶段的外科临床手术打下基础;临床其它操作技术模块内容主要是利用动物来模拟操作换药引流技术、组织活检技术、骨折复位固定技术、穿刺或封闭技术等;人体各局部层次结构与解剖操作模块包括头部、颈部、胸部、腹部、盆部和会阴、脊柱、四肢的解剖操作,考虑授课学时以及临床应用实际需要,每个局部都有重点内容以及临床应用要点提示。

2.4改革局解手术学课程教学方法

我们对课程五大模块进行总体规划设计,包括各模块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各模块理论和实验的学时划分等,每一模块均由解剖学老师和外科学老师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其中外科操作基础、动物手术、临床其它操作技术模块的理论知识讲授由外科学老师担任,临床常见手术层次解剖、人体各局部层次结构与解剖操作模块的理论讲解由解剖学老师负责,各模块的实验教学则由解剖学和外科学老师共同承担。其中,解剖学老师侧重人体各局部层次结构与解剖操作的实验指导,而外科学老师侧重临床常见手术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的实验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规定的实习操作任务,每次实验结束前给每个小组布置下次实验内容以及需要查阅的相关知识,实验操作前各小组先回答本次实验内容预习准备情况,并由主讲老师作为平时成绩考核打分,实验中遇有疑难问题要求组内同学相互讨论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请教带教老师。实验结束后书面总结本次实验的经验教训并完成实验记录。

3讨论

第9篇:解剖学重点范文

【关键词】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研究

人体解剖学是基础医学中的支柱学科,它与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构成了基础医学的必修学科。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知识的更新换代日新月异。人体解剖学由于其传授知识的内容是正常人体的基本形态结构,知识变化不大,而大量人体形态结构的内容、医学名词和术语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这也就是解剖学教学中需要认真解决的“瓶颈”问题。怎样解决这一问题,搞好解剖学教学,提高教学水平,突出特色,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位解剖学教师的责任。因此,解剖学的教学改革将是一个及其重要的课题,需要深入进行研究和思考。

1解剖学教学改革应突出学科特色

1.1教材建设的改革。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其选取对学生学习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我们在教学中根据教材的使用情况,对不适合的教材进行不定期的更换。结合我校高职高专的办学特色和解剖学的形态学特点,教材选取本着能重点突出,文字简练,通俗易懂,适当介绍有关对医学生培养有重要意义的解剖学新进展,注重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原则。

为让学生加深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我们结合教材编写《人体解剖学实验指导》和《人体解剖学实验报告》,列出每次实验课所需要的标本和模型及相应的观察内容和方法等,并突出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知识点、重点和难点,经多年使用受到学生的欢迎。

1.2考核方式改革。我们通过探索新的考核手段,以达到通过考核,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解剖学考核内容主要包括期末考试(70%)、标本模型考核(20%)和平时成绩(10%)。标本模型考核采用分阶段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模式,主要是三次阶段性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每次考核要求学生辨认10个标本结构,以锻炼学生对标本、模型的识别能力,提高对解剖学的认识。

2解剖学教学改革应以学生为中心,提高教学效果

2.1以学生为中心,尝试新型教学模式。在传统的教学形式下,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于名词较多、不易掌握的解剖学来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压抑和被动消极的状态,考试时则靠临时突击和死记硬背来应付过关。针对解剖学名词和概念较多,学生难以掌握等特点,可按解剖学名词的命名原则进行总结,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2.2以问题为中心展开讨论。巧设悬念、牵住心弦,唤起学生求知欲。如突触,通过引导学生对神经元树突和轴突的认识,突触可以简单理解为是“神经元突起与突起的接触点”。这样既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还能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3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教师讲课必须有感染力,做到察言观色,适时调节。教师教学中不仅要重点突出、条理分明、语言简练,而且应把趣味性、知识性与思想性有机结合起来,以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尽可能地认真听讲,提高学习效率。可编一些口诀提高兴趣帮助记忆,结合临床和实际,制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加深印象。

3解剖学教学改革应注重理论与实验教学的融合

3.1教学时数改革。人体解剖学是形态学科,同学在实验室只有文、图、物密切相结合进行学习,才能提高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校人体解剖学总学时为128学时,理论与实验比率为1:1.8,保证了学生有较充足的时间完成实验,提高学生实验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其它基础医学课程和临床学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2课程建设和教学研究。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基础,在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同时,为学生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平台。我们通过精品课程的建设,提高了教师对本课程的整体认识,提高了教学能力,学生通过精品课程网站的学习,弥补了学习中的不足。

4解剖学教学改革应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养

在学校注重教师队伍培养的大环境下,我们教研室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通过青年教师进修学习、攻读学位、以老带新等,提高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教学能力。通过多途径、多层次培养措施,极大地促进了中青年教师的成长,使他们具有了较深厚的基础理论和较宽广的知识,从而逐渐成为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具有丰富解剖学理论与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部分已经成为科研的主力和学科带头人。教研室通过教学观摩、教学竞赛及教学研究,在教师间形成研究教学和教学反思的良好格局,为教学改革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