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有关生命的文章范文

有关生命的文章精选(九篇)

有关生命的文章

第1篇:有关生命的文章范文

关键词:考古学文化、命名、类型、研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K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0-0000-01

《中国史前考古论集》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王仁湘先生所著,由科学出版社于2003年3月出版。王仁湘先生是毕业于四川大学考古学专业的知名学者,对其著作进行研读,对我们的学习、研究具有极强的指示作用。王仁湘先生在史前考古研究领域有极高的造诣,对仰韶文化的研究更是有其独到之处。故选择论文集中的《仰韶文化渊源研究检视》、《半坡和庙底沟文化关系研究检视》、《考古学文化:命名原则与程序》三篇文章进行精读。三篇文章分别从考古学文化的源流探索、考古学文化之间的关系及考古学文化命名三个问题展开。这三个问题,无论是在考古学理论研究还是在田野考古实践中都是时常碰到的核心问题。本文分别从文章的主要内容、观点等方面做介绍。

一、关于考古学文化的命名―《考古学文化的命名原则与程序问题》

《考古学文化的命名原则与程序问题》一文曾发表于《文物季刊》1999年第3期。该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系统的介绍了学界对考古学文化命名这一问题所展开的讨论。文章第一部分,详细介绍夏鼐先生对考古学文化命名这一问题做出指导意见的具体论述及相关背景。文章第二部分,列举了各家看法,并提出独到见解,如:指出应在考古学文化命名原则中应强调陶器群的量化问题。文章第三部分,介绍各家对考古学文化“三要素” 的观点,同时指出考古学文化“三要素”中,最核心的是“特征”。文章第四部分,是本文创新之处,提出考古学文化命名的确认要通过部级的学术机构(如中国考古学会),并详细阐述了“命名确认”的程序。

二、区系类型问题的研究―《半坡与庙底沟文化关系研究检视》

《半坡与庙底沟文化关系研究检视》一文曾发表于《文物》2003年第4期。该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文章主要围绕半坡与庙底沟类型确立及关系问题展开论述,文章第一部分,介绍了1959年,类型划分问题的提出,及半坡早于庙底沟、后者早于前者、两者同时并存这三种说法的提出。文章第二部分,重点介绍了庙底沟早于半坡这一最初的简单论证,安志敏、马承源学者的观点。文章第三部分,又介绍了一个完全相反观点的提出即半坡是老者,1962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公布了一个简要的地层关系报告,它对两类型的研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文章第四部分,又是一个新论证,即同时并存(犬牙交错的两个类型)。

三、对考古学文化渊源的解读―《仰韶文化渊源研究检视》

《仰韶文化渊源研究检视》一文曾发表于《考古》2003年第6期,从文章题目可知该文重点探讨仰韶文化“渊源”,即仰韶文化的“源头”问题。该文主要从五个方面展开叙述。第一部分,80年代确定仰韶文化源头的历程。安特生将河南、甘肃发现的彩陶,同中亚土库曼的安诺文化彩陶进行比较研究,提出“中国文化西来说”。梁思永先生发现了安阳后岗“三叠层”,尹达先后多次撰文否定了“西来说”、“六期说”。但仰韶文化的来源问题并未得到解决。第二部分,从多源观到一源观。“分源”问题的提出,是一个重大突破。严文明、张忠培先生发表了相似的“分源”观点,严文明先生建议将仰韶文化“一分为二”,将后岗―大司空和半坡―庙底沟作为两个不同系统区分开来。第三部分,关于仰韶文化与仰韶体系。王仁湘先生指出,研究仰韶文化的来源,追本最为切要。目前学界构建的大仰韶文化体系内涵并不是单一的,内涵不同、源流不同。王仁湘先生将陇东―关中―陕南―豫西中心区的仰韶文化,分别命名为半坡文化、庙底沟文化和西王村文化,即典型仰韶文化。北首岭下层划为前仰韶文化。周边分布区分别命名后岗(一期)文化、大司空文化、大河村文化、下王岗文化等。第四部分,前半坡来源问题。王仁湘先生在文中指出白家村文化(大地湾、老官台文化)并不是仰韶文化的直接来源。同时“北首岭类型”似乎是白家村文化向仰韶文化过渡的一个中间类型,是已知仰韶文化最近的渊源,但北首岭类型和仰韶文化半坡类型之间还有一段不小的缺环。第五部分,前仰韶:20世纪没有完全破解的迷。

四、几点思考

1、王仁湘先生在《考古学文化的命名原则与程序问题》一文的第四部分(“命名确认”程序)中提出考古学文化命名的确认要通过部级的学术机构(如中国考古学会),并详细的阐述了“命名确认”的程序。这是他的创新之处。

2、通过这三篇文章的阅读,发现它们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三篇文章均以仰韶文化为出发点分别介绍了考古学文化的命名、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考古学文化渊源的探索问题。这三个问题在考古学文化的研究中自始至终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考古学文化研究的核心内容,也是我们在考古实践中常常遇到的问题。那么,我们将运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进行考古学文化研究呢?

3、欲对一个考古学文化进行研究应当首先把握住它的空间范围和时间幅度。这项研究中通常要用到类型学的方法。其次就是考古地层学的运用。

4、同样的地层,为什么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王先生在《半坡与庙底沟文化关系研究检视》一文中指出:争辩的各方使用了地层学和类型学这样的方法,路径相同,证据确凿,结论却大相径庭。为何出现这样的局面,问题的症结究竟在哪里,怎样解决,现在似乎还没有到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但是在前人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我们依然可以总结出一些方法和经验来。在考古学研究中,地层学和类型学是基本理论,关于这两个理论的基本原理及基本内容上文已做详细阐述,但是如何正确熟练的运用这些理论却是一个较难的问题。

5、通过阅读王仁湘先生的三篇文章,我对考古学文化及考古学文化的研究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们会发现前人的研究成果中尚存在一些缺陷与不足,但是这也是我们不断改进研究方法的动力,前人在探索过程中耗费的时间和精力,他们长时期的坚持等等,有太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

参考文献

[1]王仁湘,中国史前考古论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

[2]严文明:《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中的两个问题》,《文物》1985年8期。

[3]张忠培:《研究考古学文化需要探索的几个问题》,《中国考古学:实践・理论・方法》,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

[4]安志敏:《试论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考古》1959年10期。

[5]马承源:《略论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的问题》,《考古》1961年7期。

[6]杨建芳:《略论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的分期》,《考古学报》1962年1期。

[7]苏秉琦:《地层学与器物形态学》,《文物》1982年4期。

[8]张忠培:《地层学与类型学的若干问题》,《中国考古学:实践.理论.方法》,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第2篇:有关生命的文章范文

情境:衙斋卧听萧萧竹,一枝一叶总关情

相关背景:一些同学的文章,就叙事而叙事,没有审美情感的融注,读者无法获得情感的冲击与震撼,文章缺失文学味,折射出生命情感的苍白。

阿·托尔斯泰道:“艺术创作的过程不是靠逻辑思维,而是靠狂热的冲动来完成的。”王蒙也说:“创作乃是心灵的搏动与倾吐,作家应该有一颗崇高的、火热的、敏锐的心。”文贵乎情,薄情则寡味。情之丰富,文章方有文学质感。古人有人作诗:东边一棵大柳树/西边一棵大柳树/南边一棵大柳树/北边一棵大柳树。此言何谓诗?后一诗人补上几句:任尔东南西北风/千丝万缕/总系不得郎舟住。一经点化升华,使原本苍白平庸的诗作,有了丰富的生命情感与强劲的艺术张力。

我们要引导写作生命品读生活,品读生活的浓郁情愫,让文章浸染浓郁的情思。刘万东同学写《父亲的洗发水》,写过年回家,看到从来用碱粉洗头的父亲竟然买了一瓶海飞丝。一洗,发现这是假的。节后返校,离别时,母亲从窗台上拿出还剩下的半瓶假海飞丝:“本来这洗发水,你爹是买来留给你寒假和暑假用的,既然你不回来了,带到学校去吧。”至此,文章也就叙述了一个家庭之爱的故事,没有浓郁的文学味,生命情感也显得干瘪苍白。

【结尾加上】我的鼻子一下子就酸了,忙接过洗发水,转头就走,走出老远,才敢回过头来。鞭炮还在炸响,泪眼朦胧中,我发现父亲花白的头发在焰火的映衬下,已经凝成一片永恒的召唤。

作者透过生活表象,品读出父亲的情感内质,表达出对生命真切的情感体验,如此“入乎其内,固有生气”(刘勰)。“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白居易),阅览此文,不禁潸然泪下,感受震撼心灵的情感力量与艺术力量。

理境: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相关背景:一些文章滞于生活表象的描叙,没有表达对生活的思考,读者读后无法获取生活的启示,让人感觉写作生命审美的浅俗。

隋唐诗人就知禅与诗的结合,诗中寓禅,借以表达对佛教、对人生的参悟。神秀诗:“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指拭,莫使惹尘埃。”以此表达生命感悟:学佛参禅,须是“循序渐进、坚持不懈”。此于今天的生活与人生依然有深刻的启迪,也正是意味的绵长,使诗句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杜牧《答庄充书》:“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彩章句为之兵卫。”文学,也就是通过形象生动的艺术,展现厚实的理境,予人思想的启迪与心智的开启,予人情操的渐染熏陶。

写作也就要审视生活,透析生活表象,品读出生活所折射的深邃思想,使文章迸发生命思想的强劲张力。一学生写《鲇鱼跑了》,写爸爸买回三条鲇鱼,他说这是最狡猾的一种鱼。晚上,爸爸用篮子盖住桶口并压上石头。半夜还起来看了一下,这才安心睡觉。第二天只见篮子横躺地面,桶里空无一鱼,两条鱼正挣扎着游向卫生间,另一条遍寻不着。于是妈妈埋怨爸爸:“都是你,昨晚的话都让鱼听到了。”爸爸愤愤然:“便宜没好货。”

小作者审视生活,联想人生,对此有着独特而深邃的感悟,他写道:我没有责怪小鲇鱼的逃脱,也不像爸爸妈妈那么想,因为我突然感到:在拼搏中的生命具有不可遏止的力量。

诗人公木道:“真正的艺术诗篇,总是艺术与哲理的统一。”此小作者对鲇鱼奋力求生的审视品读,超逸了鱼的动物属性,赋予其深邃的人文意义。其感悟生活真谛,予人厚重的思考与启迪。文章情感因之升华,立意因之深化。

应该说,文学味不仅仅只是哲理味。文章只要以自己生动鲜活的语言材料与写作素材,表达生命对生活的独特深邃的思考,能让人获以思想的冲击,也就有意味,就有文学味。一学生写《小孩与鱼》,写路边有一卖金鱼的摊子,摊主是一个三十来岁的男人。摊子旁有一个像金鱼一样可爱的小男孩,他目不转睛地盯着金鱼。他痴痴地问摊主叔叔:“叔叔,这是什么鱼?”他指了指正悠然摇着尾巴的金鱼。摊主不吭声,把脸侧过去,把仅剩一点的烟蒂扔了:“去,去,去,烦死了。”这时,不知从哪里闪出来一位肥头肥脑的老板模样的人,烦躁的摊主立刻堆上笑容,迎了上去。小孩问:“爸爸,为什么刚才我问这位叔叔,他不理我呢?”

【结尾】“呵呵,你是小孩,我是大人,” 那老板模样的人轻轻拍拍小男孩的头,“当然,他不会理你了。”

这文章描写生动形象,但没有文学味,因为只是表达对生活的浅层思考,没有透过生活表象,洞察生活启人思考。读之除了感觉好笑,没有感觉可值思考玩味的意蕴。

【修改】“明明,这是金钱的神力啊。”那老板模样的人轻轻拍拍小男孩的头。

“什么是金钱的神力?”小男孩不解地眨着乌黑的眼睛,看着身边的大人。

如此一改,文章思想触及灵魂,也就具有耐人寻味的审美价值。余秋雨道:“文章的苍白,来源于生命的苍白;文章的无聊,来源于生命的无聊。”我们也就要引导学生品味生活,思考人生,透析本质,思考未来,表达生命丰富而深邃的思想,让读者感受文学的启迪。

艺境: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

相关背景:生命缺失写作底蕴,表达过于直白,如叙事单调而不懂景物渲染或寄寓或象征的作用;议论只知例证或引证,而不懂喻证功能,没有为读者留置玩味遐思的空间,读之索然寡味。

文章应有艺境,展现蕴藉味。文章的“言有尽而意无穷”(坡),让读者想象翩翩,玩味无穷。姜夔《白石道人诗说》也道:“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语,善之善者也。”

第3篇:有关生命的文章范文

国务院以国发[2000]23号文件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第九条规定了行政机关的公文种类主要有: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等十三种。下面我们依次讲授,这一期我们讲命令(令)。

《办法》规定,命令(令)“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命令(令)就其行文主体而言,使用限定极其严格,根据《宪法》、《国务院组织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等法律规定,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国务院各部门首长、县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首长具有命令的职权,除军事领导机关另有规定外,其他单位或个人用此文种,即为越权。就其客体内容而言,均为极其重大事项,不然不足以用此文种。就其行文效力而言,命令(令)在诸文种中权威性最强,有关下级机关单位、个人必须无条件、不折不扣地执行。就其规范体式而言,与一般公文不同处有二,一是不编入本机关公文发文序号,另行编写令号;二是文尾处不加盖机关印章而由首长签署。此外,公文语言要求庄重、简洁、规范;命令(令)尤其如此,要求严峻、精炼,令的语言还要求模式化。

命令(令)的种类很多,如动员令、特赦令、令、任免令等;但依《办法》而发的只有三种,即公布令、行政令和嘉奖令。公布令是依照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的令。行政法规是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规章分为两种,一是国务院各部门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职权范围内制定的,称部门规章;二是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的,称地方政府规章。这些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公布都是人们政治生活、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公布令的标题为两个要素,即发文机关和文种。正文大多篇段合一,其内容为公布对象,公布依据,现予公布及实施日期,不是以会议通过的形式而形成的行政法规与规章时可省略公布依据一项。

行政令,用以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的命令,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发行新版人民币的命令》。行政令的标题为三个要素,即发文机关、事由(如发行新版人民币)、文种;其正文分三部分,一是首部,写有关情况、写施行该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的目的,还可以写措施之意义或施行之依据;二是主文,即施行措施之具体内容;三是尾部,写相关内容,诸如该措施由什么机关执行,对本命令由什么机关解释等。

第4篇:有关生命的文章范文

命题作文是从传统中走来的长者

中国自有科举考试便有了命题作文,从《赋得古原上草送别》一路走到解放后的《一年来我在努力地工作》,虽然内容因时代不同而不同,可命题这种形式并没有本质的变化。上世纪90年代中期,命题作文这位从传统中走来的长者才结束了他一统天下的权威,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日益活跃,但话题作文依然扮演着重要角色,越来越具有时代性、地域性的特色。

命题作文的题目是确定的,不可另起炉灶、改换题目,这是与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的最大区别。命题作文一般不提供材料,但也有例外,如2006年北京的《北京的符号》,就列举了故宫、四合院、天桥的杂耍、胡同的小贩的吆喝、琉璃厂的书画、老舍的作品、王府井的商业街、中关村科技园等,这与话题作文中的材料很相似,此中材料可以作为帮助理解题目的桥梁,也可以作为写作发挥的内容。命题作文对文体的限制性最强,这也是它同其它两类作文的差别所在。如2005年北京的《说安》、湖南的《谈意气》,题目具有明显的文体指向――议论文,其它文体就难以吻合题目要求。而2006年北京的命题作文《北京的符号》之所以倍受好评,原因也正是它在文体方面显示了相当大的自由度。作家梁晓声认为:过去的高考作文题目要么是感性的,叙事的;要么是理性的,议论的。《北京的符号》模糊了这两者的界限,是理性和感性的交融,有悟性的学生可以比较容易地找到落脚点,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

材料作文是富于思辨的成人

材料作文兴盛于上世纪90年代。因为它思辨性强,并且符合高中毕业生思维发展实际而备受命题者青睐。2006年高考Ⅰ、Ⅱ卷材料作文似稳重而博厚的成人,在稳定了三年的关系型话题作文之后又走到高考作文的前台。

材料作文不限制标题,命题灵活度比命题作文和话题作文大。提供的材料对作文主旨及内容的限制远大于话题作文和命题作文。如果是记叙文,必须根据材料提供的情境写人、记事,至于扩写、续写更是必须以材料为根本;如果是议论文,必须从材料所包含的角度提炼观点,发表看法,材料提供的角度又远少于话题作文提供的角度。材料作文所附材料,必须辩证地全面、具体、历史地分析。材料作文必须紧扣材料,不能像话题作文那样确立话题后可以不顾及所附材料。

思辨性是材料作文最重要特征。2006年全国卷Ⅰ作文题所用的材料是经过改编的拉封丹寓言,原来寓言中的乌鸦是个愚蠢、盲目、缺乏自知之明的被讽刺对象,而作文材料中“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多可爱啊。’”是命题者加的。这样就增加了材料的辩证意味,审题难度增加了,尽管题干中还要求“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但还要在“全面理解材料”的框架下,在对寓言的全面而不是片面的理解下,才能做到恰如其分,才能体现客观辩证的态度,才符合命题者对主题思想的要求。

材料作文对文体的要求同话题作文一样,是比较自由的,考生尽可发挥自己的写作特长,运用不同表现形式,甚至创造性地发挥。但如果是写议论文,试卷所附材料是必用的,关键是运用得巧妙,富于概括性,突出重点,不可面面俱到,兼收并蓄,这同话题作文的材料有很大差别,材料作文的材料在于“用”,话题作文的材料在于“引”,话题作文的材料只起引出作文话题、提示话题内容的作用。

话题作文是跳街舞的青年

话题作文源于电视节目中的话题讨论,作为命题形式的话题作文及其标志是“三自方针”:自主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因为它比其它命题形式更符合文章生成的规律,因而倍受师生的欢迎,近三年来,独领,成为较为稳定的命题形式。它收放有度,便于发挥,如当今流行的青年街舞,传统与创新,流行与高雅,异彩纷呈。

话题作文的题目应是考生自拟的,话题不是题目,但对于议论性文章,题目包含话题,可以有效避免离题。话题字数少的,话题前可加“关于”、“说”,或在话题后加“断想”、“联想”、“沉思”等,如《关于问》、《走与停的思想》、《三的联想》、《雨燕减肥的沉思》。话题字数多的可以直接用作文章题目,如《雕琢心中的天使》、《留一点空白》。

话题作文的材料不同于材料作文的材料。“话题作文所用的材料仅仅是对话题的一个说明、一个解释,或者说是一个例子,目的是帮考生理解话题。”(张伟明语)所以,一般情况下,不宜拿材料到文章中去分析,话题才是话题作文的核心,要分析的恰恰应该是话题。材料不同于话题,材料的内容大于话题,分析材料容易离题。话题本身就是生成文章之树的种子,而材料是堆土,其中可能有无数颗可以长成文章之树的种子,过分分析材料,就可能选错种子,这就是过分留恋材料容易造成离题的原因。所以张伟明先生明确地说:“作者完全可以只根据话题要求而无需照顾材料的内容来作文。”

第5篇:有关生命的文章范文

关键词:语文教学;生命教育;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关注生命,培养生命意识,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对青少年进行生命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当然也是学校学科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语文是一门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课程。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和健康的心理素质,使他们成为一名合格的负责的公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目标。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决定了本教学应当重视生命的教育。本文仅从教学的微观角度,对如何语文课中渗透生命教育进行了初步的思考。

一、生命教育的内涵

所谓生命教育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生命教育是指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包括个人与他人的生命,进而扩展到一切自然生命;广义的生命教育,一般来说就是尊重生命主体,为其创设生动活泼、充实丰富的环境和条件,以促进生命主体全面、和谐、主动和健康发展的教育。"[2]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力的正常发展,教育就是助长生命力发展的一切作为。"[3]综合众多观点,我们可以认为生命教育就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价值、人的生命、理解生命与生活的真正意义;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以及对终极信仰的追求,使其养成关爱的情怀,学会过现代文明生活。

二、语文课程的教学方法与生命教育

语文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所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根据不同的规则和标准,教学方法也可以分成多种类型。本文选择了语文教学中较常采用的几种方法进行探讨。结合具体的课例探讨如何运用这些具体的教学方法来渗透生命教育。

(一)朗读法与生命教育

朗读法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学生通过有情感的朗读能体验到文章中蕴涵的人文关怀,能感悟到文章中所蕴藏的生命意识。朗读成为生命教育中所强调的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对话。在日常语文教学中对一些生命教育文章,通过反复朗读,使读者能更好地理解和体悟作者在文章的情感和生命价值如在讲授《谈生命》一文中,为了加强同学们对生命的认识可设计分角色朗读的方法进行教学:老师读第一层,男生读第二层,女生读第三层,男女生齐读第四层。又可采用:将正文的二大比喻变换成两篇散文诗来读,最后在比较充分地理解文段内容的基础上,全班分工合作,进行有感情地朗读:男生读"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所遭遇的一切",女生接读"生命又像一棵小树......在烈日下挺立抬头";然后男生每读一句"有时候",女生顺次跟读一句"四季句";然后老师单声朗读"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然后男、女生依次分读"也许有一天......"的句子;最后老师满怀深情的读"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这样通过反复朗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从而理解文章主旨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哲理美、语言美。可以说,如果教师能够正确把握和适当运用这种方法,它确实能成为贯彻生命教育的有效方法,也是我们在进行生命教育时可以有效使用的方法之一。因此,朗读法对生命教育而言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情境教学法与生命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有益的启示","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另一方面,从文学的本质来说,文学即"人学",真正具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文学创作者总是力图在作品中去关注人类的命运,反映人类对自我的各种思考和认识,挖掘人性的各个层面。如在讲授《热爱生命》一文中设计:主人公在茫茫的荒原上面临着哪些生死考验?他为什么能超越极险,战胜病狼而顽强地生存下来?假如当时是你的话,你面临着哪些生死考验会如何做?让学生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通过启发、点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活着就要同形形的艰难险阻进行抗争与搏斗,而只有勇于去追求胜利抗争命运,才能充分享受到生命的价值与快乐;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神奇而宝贵的,敬畏我们的生命,相信我们的生命,和我们的生命紧紧相依,和我们的生命结成最紧密的联盟,我们就会尽享生命的美丽与神奇,生命的剽悍与强大,才能让生命光芒四射。所以说,情境教学法是在语文教学中较好地贯彻生命教育比较常见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

(三)体验法与生命教育

美国教育家布朗认为:"学习的环境应该放在真实问题的背景中,使它对学生有意义。这里的"真实问题"指的就是学生的生活实际。理论只有充分地融入学生的生活实际之中,才是有意义的,才能体现理论对生活的指导性。语文课教学中要求具有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因此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充分挖掘信息资源,还原知识产生的背景,让学生更真实地融入一个个生动活泼、丰富的生活情景中去体验和和感悟。唯有如此,学生才能感到语文课可亲、可信、可行、可用,会产生强烈的学习需求和兴趣,也必然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

《斑羚飞渡》,写一群陷入生存绝境的斑羚为了躲避猎人的捕杀飞渡悬崖,在生死关头表现出动物求生的智慧和难以想像的悲壮,!"一老一少走到伤心崖","老斑羚凭着娴熟的跳跃技巧,在半大斑羚从最高点往下降落的瞬间,身体出现在半大斑羚的蹄下","半大斑羚的四只蹄子在老斑羚宽阔结实的背上猛蹬了一下,下坠的身体奇迹般的再度升高","而老斑羚则像只突然断翅的鸟笔直坠落下去"。老斑羚用悲壮慷慨的死亡升华了生命,诠释了崇高。讲完这一情节后提出问题:假如你是飞渡过去的小斑羚,此时你会想些什么呢?又会对老斑羚说些什么呢?要求学生联系实际谈,引导学生谈日常生活中父母对自己的爱,自己应如何报答。通过这样一个课堂设计情节,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生命的重要性。因此,生活体验法是生命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

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方式和途径多种多样,语文课程是对初中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要渠道之一。我们作为语文课程的教学者既要认识到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又要不但深入发掘教学中的生命教育的内容,同时创设更有效地渗透生命教育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语文这门学科过程中懂得生命是至高无尚的价值体现,善待自己,享受生命成长的快乐,这就是我们生命教育要达到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三联书店1962年版,第554页。

第6篇:有关生命的文章范文

一、阅读教学:渗透生命教育的意义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所有的文章篇目都是精挑细选仔细审核过的文质兼美的教育佳作,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分析透彻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内容不仅可以让学生们能够体会到文章的文字优美以及感情深沉,同时还可以为学生们渗透生命教育的意义,让学生们能够明白生命是一切教育活动的逻辑起点和终极目标,在平时生活的过程中,只有珍惜宝贵的生命,树立生命意识,才能更好的为社会以及为人类做出贡献。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适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们渗透生命教育的意义,深刻挖掘课文的思想内涵,使得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深有体会。比如在学习《生命的壮歌》这一课的时候,首先走近《生命的壮歌》,教师要带领学生们能够体会到这是一首足以让读者感动到滴血流泪的协奏曲,让学生们体会在残酷的自然界中,只有弱肉强食才能生存的环境中,两个同样脆弱的生命在即将面对生死的时候能够用合作以及献身精神完成悲壮的壮歌。教师在让学生们理解了这样的思想感情之后,就要引导学生们能够以这篇课文为基点,探讨生命价值,这样一来,就可以让学生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渗透一些生命教育的意义,让学生们体会到生命的珍贵。

二、自主学习:增加生命教育的内涵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不仅应该长时间的为学生们灌输知识,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们能够学会自主学习和同学们之间进行合作探究,在学生们自学的基础上,教师为学生们精细的讲解文本的内容,让学生们能够在词语、句子、段落乃至全文的理解上逐步增加生命教育的内涵。比如在学习《生命的壮歌》一课时,教师应该会发现在这篇文章中有许多含义深刻的句子,虽然学生们在自主学习的时候会有一些困难,觉得这些句子段落比较难以理解,但是,如果反复的朗读,在阅读之前能够深入了解文章的背景,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做到与作品对话,更加深入的了解文章内容,同时也能够不断地自主学习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更多文章以外的知识,这样可以使得学生们能够更深刻的理解课文的内涵。在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们不仅能够认真对待文本内容,深入地和文本作品对话,同时也能够不断地扩展课外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积极的利用互联网,课外书等资料,了解更多的关于生命教育的知识,比如观看校园霸凌的视频,能够有自己的一些见解,或者是读一些其他的文本作品,在品读的过程中能够体会生命的伟大,在交流的过程中能够碰撞生命的激情。

三、写作教学:融入生命教育的理念

第7篇:有关生命的文章范文

笔者班里一共有7个学习小班,分别有一位班长负责协调本小班的学习活动。在笔者这类学校,班级里面语文学习基础较好、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寥寥无几,一般笔者确定好学习班长后,会有意识地对其进行培养,指导他们有效牵头成员,对照要求开展自主互助学习活动。所以在论述类文本复习的初始阶段,笔者先带领各班一起回眸了江苏近7年高考论述类文本的命题情况,并分小班重点研究了近三年的命题方法及答案表述的基本走向,力求找到命题的突出倾向,做到对考点考情了然于心。

一、指导学生研究命题方法和答案表述的基本走向,把握设题规律

(一)层次思路分析题。这主要考查学生把握段落之间相互联系的能力以及文段内部结构层次的能力。这一题型江苏似乎是年年都考,是相当成熟又具有价值的题型,出题的形式有两种:局部段落论述层次概括和整体文章论述层次概括。

如2014年《乾坤草亭》第17题“请简要分析文章第四段的论述层次(6分)”,答案是“首先,提出人的境界分三层次;其次,阐述了中国画中的小亭或小舟所体现的‘台上玩月’这一境界的心灵特点;最后,指出中国画家都想达到‘高台玩月’的境界。”此段的思路很是清晰,不存在阅读障碍;层次分明,不存在理不清的问题。另外还有2016年《成人不自在》的第17题“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层次。(6分)”答案是“文章首先以孙悟空的经历为例,提出中心论点‘成人不自在’;接着写孙悟空成长,发觉自己空间险隘、生命有限从而反抗,奋斗,接受约束,戴上‘金箍儿’,阐述‘不自在’的原因;然后写‘西天取经’经历磨难,对自我进行磨砺、修心境,最后成为‘斗战圣佛’,阐述‘不自在’的意义;最后写任何社会中的人都面临着‘自在’和‘成人’的两难处。”

(二)语句含义理解题。这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含义和重要句子含意的能力。

重要概念指准确把握文意时必须理解的概念,要注意这些概念在文中的具体含义。如2014年《乾坤草亭》第16题,“请简要说明第三段中‘个’的含义。(6分)”答案为“‘个’从具体物象到抽象观念,形成了三个层面:竹,点,圆满具足的生命。”此题比较容易,但是此题亦有想不到的地方,即是“从具体物象到抽象观念”,再说,这也不是“个”的含义,如果这句话设分的话,考生就吃亏不小了。

重要句子指对理解文章起重要作用的句子,考点是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富有表现力的句子或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如2015年《罗丹的雕刻》的第18题,“请结合文章,阐释文末‘开向生命的窗子’的内涵。(6分)”答案是“雕刻开启了以生命为表现内容的历史;雕刻成为人们思考生命的载体;雕刻呈现了罗丹对生命的思考与想象;雕刻带给艺术家们以创作的启示。”解答此题,先要弄清这句话的意思。这是一个比喻句,联系上下文完整表述应为:“‘那些青铜和大理石’是‘开向生命的窗子’”。“那些青铜和大理石”代指罗丹的雕刻作品,“窗子”比喻观察外界的通道;同时这一“窗子”是开向“生命”的,则说明我们观察的对象是“生命”。

(三)概括整合内容题。这主要考查辨别、筛选并整合重要信息的能力。重要信息包括文章的基本观点,以及最能表达文章主旨和作者写作意图的语句等。如2015年的《罗丹的雕刻》第17题“罗丹给雕刻带来的‘根本性的变革’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6分)”答案是“在雕刻观念上,罗丹是以雕刻家个人的认识和深切感受为出发点进行创作;在雕刻内容上,罗丹的雕刻体现人的生命全景;在雕刻形式上,突破具体形象的表现手段,大胆改造人体,恣意表现生命,自由表达想象中的诡奇形象。”这也是一道传统题型,通观全文,“根本性的变革”主要在第2至第4段中。分别找出其中的观点句、概括句、评价句、总结句等,如第2段中的“他以雕刻家个人的认识和深切感受作为创造的出发点”,第3段中的“欣赏罗丹毕生的作品,我们也就鸟瞰了人的生命的全景”,第4段中的“在他之后的雕刻家可以更大胆地改造人体,更自由地探索尝试,更痛快地设计想象世界中诡奇的形象”等。我们可以找出这些关键性语句,再将它们分门别类加以整合。难点主要是在“观念”、“内容”、“形式”这三个“类”的关键词的提炼上。

通过各个学习小班的认真研究,大家发现从命题角度看,近年来江苏省对论述类文本的考查,不知不觉中形成了一种套路,文本的选择,甚至每道题的赋分,都有固定的套路。“分析文章思路”与“概括作者观点”是命题的两个基本考点;“理解重要句子含义”与“概括归纳内容要点”是两个基础考点;“分析写作手法”和“语言特色”是容易忽略的潜在考点。同时第1学习小班的周童士同学还发现《考试说明》中“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考查能力点“理解(B)”――“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用的是“含义”,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用的是“含意”。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的《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是如此解释的:[含义](词句等)所包含的意义:含义深奥。也作涵义。[含意](诗文、说话等)含有的意思。用“涵意”的句子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而用“含义”的句子,我们能理解其包含的意义就行了,不知这样解释是否合理。

二、通过实战训练,共同分析答题失误类型与原因,内化规范

在这一阶段,我们遵循大家在复习前期总结的命题规律,紧扣训练点,精做了学校备课组选出的10篇结构典范、思路清晰、命题规范的论述类文本阅读题。结合标准答案,我们分小班进行互批细批,并进行辨误归类,引导大家形成规范,举一反三。

各小班归纳出来的答题失误类型主要分为以下三点:

1、概念与文本脱离,答非所问

2、答案繁简失当,要点不全

3、逻辑性不强,表述缺乏连贯性

失误原因主要是:审题不仔细,浮躁盲目,急于求成,分析概括能力薄弱,答题习惯较差。针对以上情况,笔者让各学习小班提出具体的应对策略。

以下是第3学习小班提出的总体解决对策:

1、把握论述类文本的关键词句时,要注意整体把握与局部切入的关系。

2、在归纳文本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观点态度时可以由标题着手,也可以关注文本的开头与结尾,同时还要结合文体特征,从目的、启示处着手。

3、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时要注意文章结构与文章思路的关系。

4、明确论述类文本的考点要求和命题特点,探索适合自己的解题方法。

5、学会仔细审题,规范答题,准确表述。

以下是第4学习小班对“分析归纳中心意思”考点的解决对策。

1、摘句法:寻找中心句(段),有的标题即是中心,有的开头点明中心,有的结尾揭示中心。

2、合并法:ふ腋鞫沃行木洌合并后提炼概括。

3、提炼法,有的文章没有主旨句,须将全文各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提炼。

三、进行小班化合作命题,促进学生对考点的融会贯通

笔者的小班化目前选择的是小班与小班之间定期变换组员,一般是半个学期根据考试成绩重新分班,或者在某一特定语文主题学习时安排学生自由分班,比如高一课本剧表演,高二唐诗宋词、史记选读等资料搜集,高二升高三暑假附加题复习,高三作文专题分享式复习等。

进入论述类文本复习的后期,笔者给7个学习小班分别指定了篇目,让每个小班按照江苏高考要求对此文本命制三道题目,要求考点明确,有清晰的答案解说,小班内所有成员共同参与讨论命制,各学习小班班长负责本班篇目的课上演示说明。因为在前阶段,学生经过实战训练对论述类文本的命题规律和题型已经比较清楚,所以合作命题这一环节还进行得比较顺利。

以下是第5学习小班对朱光潜《诗与直觉》(原文略)命制的题目:

1、请简要概括本文作者的论述思路。

(能力层级为C,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参考答案:首先,引出话题并引起思考:“见”如何才能升华为“诗的境界”;接着通过分析“直觉的知”和“知觉的知”几组概念的区别亮出观点,集中论述诗与直觉的关系;最后,指出思考、联想对于诗的重要性,进一步强调诗的境界是直觉中一个独立自足的“意象”。

2、诗的境界的形成与哪些方面有关?

(能力层级为C,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参考答案:直觉,思考,灵感。诗的境界的形成必须起于直觉,但通过艰苦的思索,会产生灵感,使诗的境界得以突现而出。

3、如何理解第三段中“诗的境界是用‘直觉’见出来的,它是‘直觉的知’的内容而不是‘名理的知’的内容”这句话?

(能力层级为B和C,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理解句子的含意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参考答案:诗的境界是指诗所写的情境,即一种完整的独立自足的境界。直觉的“知”是指通过将全副精神专注于对象本身而见出形象本身在你心中所现的“意象”。名理的“知”是指借助思考、联想而见出事物的意义或事物之间的关系。本句是作者的观点,指出“直觉”与“诗”的关系,并以崔诗为例,表明读诗时必须要聚精会神地专注于对象本身,才能直觉出诗所写的情境(即诗的境界)。

市教研专项课题《以小班化组织形式承载“积极语用”教学的实践研究》论文。

参考文献:

[1]王兆平,胥照方.近年江苏卷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命题格局及应对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a刊,2016,(10).

[2]张振.江苏高考论述类文本教学与答题策略探析[D].烟台:鲁东大学,2013.

第8篇:有关生命的文章范文

看了严华银老师的文章《思想:文章生命高度的标杆》和陈鉴霖老师的文章《“12岁”与“往事”》,心中极有感触。严老师在文章中指出,自新概念作文大赛和高考采用话题作文以来,中学作文教学逐渐暴露出一个极为普遍的问题:文体泛化,语言模式化,感情简单化,思想空洞化。仅仅追求文化大散文的形式,学得旁征博引和博喻的皮毛,文章本身无什么“文”化,缺乏厚重的思想和情感。陈老师的文章则谈到作文的泛道德化倾向,希望把作文还给孩子,让孩子按照自己的心性去写作:儿童写作重在童心、童趣,少年写作重在自觉表露心性,青年写作重在担当公民责任。对两位老师的看法,我深有感触。

有人把作文教学的现状归结到应试教育的头上,认为正是狂热地追求应试成绩和揣摩批卷老师的审美导向才导致了作文教学现状的不如人意,因此要真正推行素质教育。在我看来,只要对教育质量有检测的需要,就离不了考试,素质教育的成果同样也需要考试的检测,而只要有考试,就离不了应试。问题的关键在于:考试的内容是什么?考试的目的是什么?就作文而言,作文考试的内容和导向直接引导着作文教学的方向和学生作文的审美取向。我们的作文教学需要改变,那么作文教学改变的突破口到底在哪里?我以为,应该从作文命题开始。

谢泳先生的《杂书过眼录》中有三篇文章专门介绍了旧时代的国文教学,读来很受启发。《读三十年代太原各中学国文试题》,谢泳列举了上世纪三十年代太原各中学的国文试题,现转录如下:个人与社会之关系,论中国之前途,试言投考师范之意见,农民痛苦究当如何解决,怎样才算个好公民,我理想中的新中国,女子对家庭应负之责任……《看前辈教中学生作文》,谢泳谈到了有名的词学家胡云翼的教学观。胡认为国文的学习有两个目的;第一是培养看书的能力;第二是能自由发表思想感情,作通顺的文章。胡以为好文章的第一要素就是真实,说自己想说的话。自己本来无话可说,若强以为文,必然是无病。《小学生日记的民国农村》则记录了旧时代小学生的两篇如实反映农村现实的日记,现摘录一段:光阴如流水一般的过去,不觉到了年关了,张三正在院子里发愁。忽然外面叫道:“张三在家吗?”张三开门一看,原来是讨债的地主来了。地主说:“现在你预备好了没有?”张三道:“唉!我哪能预备得出呢!明日再给你送去罢!”地主道:“你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后天,到底什么时候还呢?”说着用手杖把张三打了一顿。临走时说道:“我们要账的遇着这样的债户真倒霉!衙门里见!”哎!第二天,张三坐了牢了,因为他犯了抗债不还的罪名。

从上面的事例来看,对于作文命题,学生们都能看得懂,也有话可说。作文考查的是学生对自身、对社会、对国家的认识,注重的是用写作促进学生对自我责任的思索,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但是这些作文命题并不空泛,都和学生的实际紧密联系,学生有话可说。对这些命题,学生不会仅靠优美的辞藻和华美的句式脱颖而出,它需要学生平时进行阅读和思考积累,这些命题注重引导学生写真话。正是有这样的作文考试导向,才有了胡云翼的以“说真话为第一要务“的作文教学观;也正是有了考试的导向和教师的指引,旧时代的小学生才会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的农村现状,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弱者的深切同情。

第9篇:有关生命的文章范文

关键词:辛亥革命史;江苏;专著

中图分类号:K 2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030(2012)03—0127—02

周新国教授等撰写的《江苏辛亥革命史》学术专著最近已由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这是值得祝贺的。

江苏辛亥革命是继辛亥武昌首义之后的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它对于建立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和巩固武汉首义成果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孙中山先生曾高度评价江苏光复对于整个辛亥革命的影响,他强调指出:“辛亥之秋,鄂师既举,各省多迟回观望”,沪苏志士“创义于沪上,尔时大江震动,纷纷返正,其后金陵负固,各省义师云集环攻,此其于民国之功固已伟矣”。

有关江苏辛亥革命史的研究是整个辛亥革命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从1911年的辛亥革命以来,海内外不少学者都对江苏辛亥革命史研究表示关注,并不同程度地进行一些探讨,遗憾的是,至今尚无一部专门研究江苏辛亥革命史的学术专著。

近日见到周新国教授等撰写的新著《江苏辛亥革命史》的书稿,是件十分令人欣喜的事,该书实可弥补这一遗憾。

周新国教授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祁龙威先生的高足,随祁龙威先生专攻太平天国史,所著《太平天国刑法研究》曾填补了太平天国刑法研究的空白,得到太平天国研究一代宗师罗尔纲先生的赞许。周新国教授在80年代初还受业于我国辛亥革命史研究大师章开沅教授,早在30年前其撰写的《略论辛亥江苏光复》一文曾获首届全国青年辛亥革命学术论文奖。30多年来,周新国同志已从一名青年学者成长为我国史学界的中年骨干,并在本世纪初担任了江苏历史学会会长。上世纪70年代我在人民出版社拟组织编写太平天国史时和他认识,从90年代以后,我与周新国同志接触也日益频繁起来,中国史学界第六次代表大会在扬州召开,周新国同志是主席团成员之一,并担任大会副秘书长,承任了会务的组织工作。此后,在太平天国史学术讨论会以及纪念张謇诞辰150周年等学术会议活动中,我多次与他见面,知道他先后担任扬州大学历史系主任、扬州师范学院副院长,并在上世纪90年代担任扬州大学副校长。尽管工作繁忙、行政事务纷杂,周新国同志仍然坚持做好历史学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他同时担任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的博士生导师,在指导研究生的同时还努力撰写不少有关中国近代史的学术论文和学术著作。此次,《江苏辛亥革命史》一书的出版即是其坚持科研工作的一个例证。该书是他30年来在江苏辛亥革命研究中辛勤耕耘的结晶,可谓是“30年磨一剑”,仔细阅读下来该书至少有四大特点:

其一,史料丰富翔实,并补充了大量新史料。据不完全统计,该书所引用的各类资料达700余种,不仅有大量文献资料,还包括大量的档案,不仅有国内资料,还有海外资料,包括新近发现的档案史料,如《清宫扬州御档》《赵凤昌藏扎》等即是例子。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运用了不少稿本和口述史资料,如秦毓鎏的《天徒自述》(稿本)和《坐忘见闻述》(稿本),以及辛亥名人后裔的口述等,为该书的撰写奠定了极为厚实的史料基础。

其二,观点正确新颖。该书通过大量史料及史实的考证、叙述,不仅充分肯定了江苏辛亥革命和革命党人的历史功绩,同时也通过运用新材料,如《赵凤昌藏扎》等指出:立宪党人包括开明士绅与开明官僚在辛亥革命中的历史功绩也应予以肯定;他们在江苏辛亥革命中与革命党人既相互矛盾,也相互支持,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视为异曲同工、殊途同归,这种评价是较为公允的。

其三,全书结构紧凑,合理。该书近45万字,按时间顺序分为五章,前一、二章主要叙述江苏辛亥发生的背景;第三章则概述江苏辛亥革命各府县的历史过程;第四章交代江苏光复中的各个派别围绕统一的努力和各自的目标;第五章则为江苏辛亥革命的变化、内部的矛盾斗争和二次革命。全书夹叙夹议,洋洋洒洒,既从大处着眼又从小处落笔,显示了作者深厚的史学素养和研究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