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灌溉工程技术范文

灌溉工程技术精选(九篇)

灌溉工程技术

第1篇:灌溉工程技术范文

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来考虑,我国属于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为了在确保广大农民的生产生活质量提升的同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国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促进农业经济的高效快速发展。随着技术革命的不断更新和换代,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也逐步提升,其中,农村水利灌溉工程的相关施工技术及其应用也取得了快速高效的发展和进步。该文主要基于农村经济发展现状,介绍和研究了现代农村水利灌溉工程施工技术,并通过水闸、小型排灌站、农桥等工程实现农村水利灌溉工程施工技术的广泛应用,旨在提升我国农村水利灌溉施工技术的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

农村;水利灌溉工程;施工技术;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更新,农村经济也在不断进步和发展,促进了农业灌溉状况的改变,有效提高了整个水利灌溉技术的质量和水平。由此可见,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农村水利灌溉工程能够有效保障农业生产和灌溉用水,该工程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着农业生产灌溉效率,从另一个角度影响着农民的生产生活收入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和速度,因此,作为水利工程施工方,要转变施工观念,重视水利施工技术。

1农村水利灌溉工程施工技术的概述

基于我国的具体国情,即目前我国水资源的利用现状,不难发现,农村水利灌溉工程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农业经济也不断强化,农村灌溉用水量成增长趋势。在农村水利灌溉工程中,要积极引进和应用施工新技术,以此来确保农村生产中对灌溉的多元化需求,一定程度上满足现代农村灌溉水利工程中的疏导需求,进一步实现农村灌溉工程的施工目标。就目前的现状而言,我国农村水利灌溉工程施工技术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通过利用节水灌溉技术,对农业生产中水利灌溉的目标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明确工程施工的技术和目标,作为整个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指导方针,并进行管理和控制。由于传统农村环境、条件等特殊现状以及水利灌溉习惯的影响,农村水利灌溉工程在具体应用中还存在诸多不足和问题,严重阻碍了水利工程施工的发展和进程。为了实现对农村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设和管理,需要对相关的施工技术不断改进和研究,并制定好有效的解决手段和措施,从根本上提升我国农村水利灌溉工程的施工技术和水平。

2农村水利灌溉工程施工技术的特点和方法

随着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机械化生产的逐步普及,广大农民的灌溉理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发展和转变。基于现代农村水利灌溉的特点和方法,从根本上改进和优化传统水利灌溉方法,提高节水意识,充分发挥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进一步推进农村水利灌溉工程的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水平。

2.1水利灌溉工程施工的具体特点由于水利工程较为特殊,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多样,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水利工程的施工难度,也提高了施工工作量。就水利灌溉工程而言,主要用于防洪、发电、挡水以及农业灌溉等方面。因此,该工程对于对施工质量的要求和标准也更高、更严格,施工结构建设较为完整和复杂。通常情况下,水利工程建设在河流枯水期进行施工,并对采取截流手段,对于技术方面的要求标准较高。同时,施工环境会被地质环境以及季节变化等因素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对于水利施工工程质量来说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2.2水利灌溉工程施工的技术方法随着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深入,水利灌溉方式呈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为农业生产和灌溉提供了多种实现途径,如水闸、小型排灌站,农桥等施工技术工程。在技术应用过程中,需要对不同地地区采取针对性的技术手段,从根本上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我国农业经济的繁荣。在我国农业水利灌溉工程中,采用的技术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类:第一种,低压管道输水灌溉,主要通过机泵和管道系统的配合,并形成低压水,引入田间进行灌溉,有效避免输水中出现蒸发及渗漏等异常,为农田灌溉节约了渠道占地,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相关的不利影响,在提高灌溉效率的同时,节约了水资源。该技术主要适用于我国北方井灌区,应用较为广泛。第二种,喷灌,也被称为人工降雨。该技术手段不受地形大小的限制,但受风力的影响较大,存在容易蒸发的缺点。该技术手段不适宜干旱严重且风力大的地区。第三种,微灌。该技术主要通过专门的设备将内含压力的水送入农田,特点是流量较小,适合于局部灌溉,一般分为滴灌、微喷灌、小管出流灌以及渗灌这四类,该技术的灌溉成本较高,目前只是应用于较为特殊的经济作物。

3农村水利灌溉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

农村水利灌溉工程的相关质量问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传统的水利灌溉施工技术已经不再适用现代化农业经济发展的要求和标准,因此,水利工程施工方需要大力加强现代水利灌溉技术的改进和优化,在不增加资金投入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施工环境和地质状况,恰当地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施工技术手段,从根本上满足农村水利灌溉的现代化需求。

3.1建立健全水利灌溉施工技术监管体系基于农村水利灌溉工程施工技术的现状,施工方需要建立健全水利灌溉施工技术监管体系,从而强化和保障施工技术的管理,确保水利灌溉工程的施工质量。一方面,要结合施工技术的特点,建立和完善施工技术管理数据库的同时,严格遵循相关规范。此外,还要对组织内部的结构进行优化,明确岗位职责,确保水利工程顺利完成。另一方面,面对施工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要全面了解和认识到施工中存在的不足,并制定好应对问题的措施和手段,从根本上提高水利施工技术的管理水平。

3.2基于现实情况开展水利灌溉施工技术运用根据现代农村水利灌溉工程施工技术的特征和优势,分析灌溉工程的基本情况,综合运用不同的施工技术,并对该技术进行不断的改进和优化,保障水利工程的质量和水平。为了保证水利灌溉工程能够达到一定的效果,需要河流特点进行调查和分析,以此来确保水利工程施工的经济性和安全性,进一步提升我国农村水利工程技术的水平。

4结语

农村水利灌溉工程建设对我国社会发展意义重大。在我国农业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大力加强水利灌溉工程的推进和应用,以此来确保对农村水资源在拦截、调控以及分配中的有效进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我国农业的高速平稳发展。同时,还要与现代化发展趋势相匹配,积极引进县级的农业灌溉新技术,在提高农村水利灌溉工程效率的基础上,推动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浩齐,王兰兰,张红正,等.水利工程中农田灌溉防渗渠道衬砌施工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6):180.

[2]黄云.现代水利施工技术在我县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5):312-313.

[3]关仁辉,杨晓光.浅谈水利工程灌溉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J].科技展望,2015(3):61.

[4]胡志琴.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水利灌溉管理问题和策略初探[J].河南科技,2013(14):203.

第2篇:灌溉工程技术范文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渗灌技术;滴灌技术

水资源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水资源的消耗量,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上升。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用水占据全国总用水量的百分之七十以上,而用于农业灌溉用水,占据农业总用水量的百分之九十。在传统的农业灌溉技术中,因为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和合理的管理措施,导致水资源的浪费现象非常的严重,所以节水灌溉技术,已成为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以及节水型社会建立的迫切需求。

1农田水利工程灌溉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由于地理环境及科学技术的影响,农田水利工程灌溉及灌溉技术的运用,还存在一定问题,对存在的问题应给予高度地重视并及时地进行解决。

1.1农田水利工程灌溉技术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农田水利工程还处于设计阶段,还存在许多的问题,影响设计的科学性,进而降低农业的生产率。首先,农田水利灌溉技术在进行设计时,对农田的实际地形情况未做充分地考虑,例如我过的南方区域,农田分布的比较松散,结构及形状相差较大,为农田水利灌溉技术的设计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增加了灌溉技术设计的难度。其次,农田水利灌溉技术中,未充分的运用勘探技术。农田水利工程在进行设计时,首先应对所应用的农田进行地质勘探,并对在灌溉技术的设计中,对地质勘探所得的数据进行充分地利用,不能只停留在表面部分,否则会导致农田水利灌溉技术的设计与实际情况不相符,进而影响灌溉技术的开展。

1.2对农田水利工程缺乏有效地管理

农田水利工程是一项具有较强的整体性且施工过程非常复杂的活动。农田水利工程中如果缺乏有效地管理,会造成整个工程出现混乱的现象,不利于灌溉技术的落实,农田水利灌溉技术中,对施工工序及施工人员缺乏有效地管理,对相应的机械设备上疏于管理,更没有有效的施工反馈机制。

1.3农田水利灌溉技术适用的作物不够合理

农田水利灌溉技术目的在于提高农作物水资源的吸收率以及水资源的充分利用,进而提升农作物的产值。但我国大部门的农田位于农村,由农民进行管理,农田在适用节水灌溉技术后,农民对于农作物及节水灌溉技术了解得不够充分,如果种植的是一些对水资源需求量不够大的农作物,不仅会造成水资源浪费,也不利于农作物产值的提高。

2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的内容

我国是农业大国,土地资源非常的丰富,土地的种类也较多。随着灌溉技术的进步,以及水资源的逐渐稀缺,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逐渐地得到了大众的认可。农田进行灌溉的用水量,主要包括水资源输送过程中的蒸发量,农田间的蒸发量,地表的流水量及其农作物的实际吸收使用量等。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能有效地降低地表水的流失以及水的蒸发量,实现对水资源的最大吸收。节水灌溉技术,是农田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田水利工程工作的顺利开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节水灌溉技术,不仅能降低水资源的浪费,提高对水资源的利用率,还能保障农田的灌溉效率。科学的灌溉技术,也更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增加农作物的产量,促进农业的发展。

3农田水利工程中常见的节水灌溉技术

节水灌溉技术是我国农田水利工程中最主要的方式,节水灌溉技术主要包括喷灌、滴灌、渗灌及管道灌溉等。由于农作物生长环境以及地区的区别,节水灌溉技术产生的效果也不同。加强灌溉技术的发展,为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打下基础。

3.1喷灌技术

在平原区域对农田进行大面积的灌溉时,可以采用喷灌机节水灌溉技术,实现全面的灌溉。喷灌机的运行时产生压力,通过对压力的利用,带动卷盘,使水管通过软管对农田进行灌溉。喷灌灌溉技术具有能够节约用水保土保肥,有效调节田间小气候,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及适用性较强等优点。喷灌机节水技术,适用于坡度较小的土地,操作起来比较的简单,且灌溉效率较高,农田内使用喷灌机技术进行灌溉,需在农田内设定灌溉的专用通道,这样为降低农田的使用面积。喷灌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有着自然性和灵活性,结合农田的环境做好灌溉工作,小范围的农田可以采用微喷灌技术,微喷灌技术适用于对湿度要求较高的农作物,例如温室蔬菜及花卉的种植,可以有效地调节室内的温度及湿度,同时,微喷灌技术还能对作物周围的土样喷洒可溶性花费,施肥效率较高,避免化肥出现浪费。

3.2滴灌技术

滴灌技术,是一种低压灌溉技术,是最优秀的节水技术,结合农作物对水分的需求,通过灌水器将水或者肥料滴入到农作物的根部土壤中,做到了对水资源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利用率。滴灌灌溉方式,主要有移动式、固定式及半固定式,可以结合实际的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操作一般采用全自动的方式,减少了人工作业量,滴灌技术具有省时、节水、均匀的优点,但毛孔通水时经常会产生污垢,出现堵塞的现象,阻碍灌溉的进行,因此滴灌技术中需要做好杂质的过滤工作,保障灌溉工作的稳定进行。滴灌技术在现代的农田水利工程中,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被誉为最先进的灌溉技术。滴灌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降低了水分的正大,同时水分还是直接输送到农作物的根部土壤,减少了水分的流失。在水资源比较匮乏或者是较为干旱的区域,滴灌技术有效地缓解了缺水的问题,这种技术不适用于大田作物,在苗圃、果园、蔬菜及林地得到了广泛地应用,都起到了节水增产的良好效果。

3.3渗灌技术

渗灌技术,作为农田节水灌溉技术之一,该技术主要是将渗管埋在地下,将水分直接送至农作物的根部土壤。渗灌的使用寿命较长,节水的同时还不会造成土地的浪费,还可以节约成本,达到提升灌溉效率及丰产的效果。渗灌技术适合于对树木等多年生的作物进行灌溉,传统的灌溉方式,常常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渗灌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对水资源的充分利用。

3.4步行式灌溉技术

步行式灌溉技术,是通过对农用机械及电力作为灌溉动力的灌溉方式,非常的适用于极度缺水的区域。这种节水灌溉技术,将节水理念渗透到了机械设备当中,还可以通过配套的农业设施,促进节水灌溉措施的进行。步行式灌溉技术,具有较强的适用性,且流动非常的方便,需要的设备也较为简单,减少了设备及材料的应用,也不需要修建沟渠,成本的投入与其他的灌溉技术相比较低,在减少资金和动力的投入,同时还有效地保障了灌溉的有效性。

3.5管道输水的灌溉技术

管道输水,是通过耐压管道替代明渠输水,将水运送至田间进行灌溉的技术。管道输水的灌溉技术,具有节水,不浪费耕地面积,经济合理,效益好等优点,适用于山地丘陵区域运用,丘陵地区水源地势较高,可以通过地形造成的差距作为管道的压力,因此,丘陵区域的自流灌区多采用管道输水灌溉技术,管道输水灌溉技术,还能为其他的节水灌溉方式提供相应的支持,进而实现农田的大面积灌溉。

4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的优化

农田水利工程中,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了能够提高农作物的产值,应对节水灌溉技术进行不断的优化。首先由于不同的农作物有着不同的生长特点,且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水分的需求量也是不同的,所以,节水灌溉技术,应结合各种农作物的生长特点,对农作物进行科学的给水。其次科技的不断进步,自动化以及智能化发展得越来越成熟,应用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可将自动化技术及智能技术应用的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中,实现农田智能化灌溉。

第3篇:灌溉工程技术范文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应用分析

节水是整个农业节水灌溉的核心,也是未来节水灌溉农业研究和发展的方向。针对水资源在运送过程中和田间灌溉工程中的损耗,借助一些工程设施减少水资源的蒸发和下渗,让更多的水资源灌溉到田间地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下文将对农田水利工程中的节水灌溉技术进行详细的论述。

一、我国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的现状

农业水利体系的建设是作为我国农业水利整体的一个重要部分和内容,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并且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农业的发展以及农村经济的发展,并直接体现着农业对于老百姓的受益程度。国外比如美国、日本、荷兰以及以色列等对于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比较早,其投入的资金以及精力也相对较多,所以节水灌溉技术在这些国家有着很好、很先进的应用,且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而我国对于节水技术的研究起步晚,资金投入也较少,所以该技术的研究推广与应用就相对的发展较为迟缓。同时,我国也是水资源较为贫乏的国家,水资源只占世界总水资源的百分之六,所以日益膨胀的人口和紧缺的水资源之间的矛盾已经越来越明显,水资源的匮乏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灌溉方式的不合理、不科学使得我国本来就较为缺乏的水资源利用效率更加低下,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这又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因此,要大力发展节水灌溉以及相关的农业技术已经至关重要了,这也是我国建设现代化的农业、使传统农业向高效率、高产出和高品质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的应用分析

节水灌溉技术的采用不能完全脱离我国农业发展的基础和现状,应该要结合目前我国农业发展的情况来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目前,已经推广和研究的相关节水灌溉技术大概有十几种,每种技术都有使用条件和使用优缺点。下文将对四种主要的节水灌溉技术进行论述。

1.喷灌式节水灌溉技术

该项技术主要应用于大面积的农田灌溉,借助喷灌机,实现节水灌溉。该项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喷灌机运行时的压力,带动卷盘,促使水资源可以通过软管,实现正常灌溉,在喷灌机上安装喷头,保障农田水利可以大面积接受喷灌水分,农田灌溉的路线可以自行设计,自由移动喷灌机即可,随着喷灌机的移动,实现农田水利各个方向及方位的灌溉。该技术的优点是,能够适用在不同的农田地形中,操作上比较方便,不需要复杂的管理方式,可以实现自动化的技术控制,灌溉效率非常高。技术缺点:耗损相对较大,占据农田面积较大,必须借助设备通道才可实现喷灌,所以在农田内需建设专用通道,浪费农田面积。

2.微灌式节水灌溉技术

该技术主要应用于大棚种植,尤其是蔬菜类的作物,在大棚室内完成灌溉。 该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根据作物的需水要求和灌溉周期,利用滴灌或微喷的方式,在农田灌溉区域,构建通水管道,在管路周围安装灌水器,还可在灌水的同时,融入作物所需要的养料、肥料,直接将管路放置在作物的根部,促使水分在重力的作用下,顺利流入农田内,达到灌溉的效果。该技术的优点是,节水效果较好,既可以防止水分外泄,也可防止水分过度蒸发,而且技术所需要的组合设备比较简单,基本是由管路、滴头、滴灌等组成,不需要规模较大的机械设备,有效做好水资源节约的工作。

3.井灌式节水灌溉技术

此技术主要是防止过度使用地下水资源,防止地下水位过低,利用科学的生态搭配,达到节水灌溉的效果。围绕农田的生态水资源,进行合理的划分,例如:将井灌高峰期安排在农田急需水分的时期,除此时期以外,尽量降低农田的灌水量和灌水周期,以农田的总产为生产目的。可以将井灌设置到农田的中心位置,利用干管与直管,形成移动式的井灌系统,安装两套井灌系统,达到井灌的最佳状态,井灌式的节水灌溉技术,既可以有效分配地下水源,避免水资源的无理开采,又可以达到节水高产的状态。

4.防渗式节水灌溉技术

此技术主要用于水库灌溉的农田水利,因为水库蓄水本身含量较少,不可实现循环或再生效果,所以需以水库含量为主,实行农田节水灌溉。该项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农田中加入防渗薄膜,避免灌溉时,水资源渗漏到无需灌溉区域,造成水资源浪费,一般农田在实行防渗技术时,基本会建立专有的通水渠道,如混凝土、石块等,着实提高防渗效果。该技术的优势是,技术设备稳定性较高,而且可以长期使用,既可以实现水资源的外部贮存,还可以避免水资源的蒸发及渗透。

三、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1.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节水灌溉技术

农田的水土条件不同与农作物的类型不同,所选用的节水灌溉技术也是不相同的。节水灌溉技术的选用要因地制宜,符合农作物的特点以及农田的水土条件。在应用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过程中,对于产出效益不高的大田粮食作物,应该采用以地面灌溉为主的节水灌溉技术。并且还要加强对于膜垄沟灌技术等投资较小的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在条件比较好的状况下,农田水利工程中可以选择喷灌技术或是滴灌技术等需要较高投资的节水灌溉技术。

2.要依据农作物的种植结构的调整确定节水灌溉技术的选用和变化

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就是扩大林草的种植面积压缩耕地种植面积,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减少粮食的种植面积,以及扩大耗水较低作物的种植面积减少耗水高农作物的种植面积,以此来选择和确定节水灌溉的技术,保证单位用水量的农作物的经济效益和产出。

3.加强对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

加强对农业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是提高灌溉工程使用效率的一种有效措施。当前我国存在一种普遍现象,就是在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前期各部门的重视程度都很高,并且会亲临现场实施指导工作,但是在工程建成后相关部门就疏忽了对工程的管理。针对这种情况相关管理部门应该提高认识,转变工作态度,根据节水灌溉工程管理的需要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并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安排专人定期对节水灌溉工程进行监督管理,及时发现工程项目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安排专人进行检修,最大程度的提高农村节水灌溉工程的使用效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发展节水灌溉工程时,不仅需要建立相应的水利工程,同时还需要对当地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综合性的因素进行全面的考察,只有这样节水灌溉水利工程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效用,充分的解决当前水资源与农业灌溉之间的尖锐矛盾。

参考文献:

[1] 程云伟.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4(2).

[2] 柴敬礼.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4(4).

第4篇:灌溉工程技术范文

关键词:节水灌溉;发展思路;注意问题 ;技术分析;作用意义;

中图分类号:TV5文献标识码: A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但我国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水资源, 所以水资源紧缺问题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节水灌溉不仅是为了节约水资源,也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需要。 节水灌溉技术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紧缺问题的关键。 目前,我国已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列为重点建设工程,推动农村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切实服务“三农”,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投入了充足的经费支持, 全方位地满足水利建设的各项需求。 但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衡,干旱缺水现象依旧存在。节水灌溉是一项技术含量高、要求严格的灌溉技术,节水灌溉的实施必须以科学规划为基础、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为支撑,完成水利节水工程中灌溉技术的使用。

1 建设节水灌溉工程的必要性

1.1 建设节水灌溉工程是推进新农村发展的必经之路

节水灌溉工程是通过科技创新、技术更新、科学管理来实现高效节水的现代灌溉。 实施节水灌溉,提高农业的用水率,保障农作物得到充足的水资源灌溉,同时提供作物对肥料、光照、氧气等的生长要求。 促使节水灌溉技术使用后将提高农作物产量,切实增加农民的整体收入,推进新农村发展及现代农业实现的步伐。

1.2 建设节水灌溉工程是提高用水率的最佳途径

水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农业用水浪费现象不容忽视。用水浪费原因主要归结于以下四点: 第一,未综合利用自然降水;第二,农业用水效率低;第三,地区与地区之间用水效率差距大;第四,节水灌溉工程覆盖面积小。

1.3 建设节水灌溉工程是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生态系统的建设与维护是一项漫长而艰巨的任务,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才能得以实现, 大力建设节水灌溉工程是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绿色经济的体现。 实施节水灌溉工程不仅节约了农村发展与农业灌溉的用水量,从侧面支撑了生态系统的维护用水,其次运用科学的节水灌溉技术缓解了用水紧张的问题,最后节水灌溉工程的实施有效地改善了农村的水体环境。

2节水灌溉工程中的注意事项

目前的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有很多种 ,但是每一种灌溉技术都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 ,所以在某一地区进行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过程当中就一定要充分的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 ,对当地的地理、地貌、气候条件等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论证 ,以便于采取更加符合当地的节水灌溉技术。切忌在选择技术的过程当中,不考虑当地的实际因素 ,而盲目的选择一些高新技术 ,导致最后不仅起不到节水灌溉的效果 ,而且造成比较大的经济开支。一般来说 ,在经济实力相对来说较强的地区 ,可以采取喷灌或者是微灌的技术进行灌溉。在经济实力稍差的地区 ,则应该在达到节水的效果基础之上 ,最大程度上减少投资 ,就应该选择在田间合理的规划沟渠 ,坐水种等方式达到节水的效果。如果是在大面积大范围的农田灌溉当中 ,则应该采用渠道防渗的措施进行节水工作 ,而在对于瓜果等经济作物进行灌溉时则应该采取喷灌或者微灌的方式 ,以便于更好的进行灌溉。

3 节水灌溉技术

节水灌溉是依据农作物的生长特性来制定适合的灌溉机制,在保障农作物生长的用水量外将水资源的损失降低到最少,实现科学灌溉。节水灌溉主要包含农业节水模式、管理节水模式、工程节水模式。 传统的农业节水模式主要通过抗旱品种选育、地膜栽培、秸秆覆盖、少耕免种及保水剂等方式来节水。

3.1 渠道防渗技术

一般农业灌溉用水都是通过渠道来输水,渠道防渗是通过衬砌来避免水资源浪费,渠道的防渗效果主要取决于衬砌材料的选择。 国际上的渠道防渗衬砌材料主要为土料、地膜料、刚性材料三种,且大部分渠道都选用刚性材料。目前,渠道衬砌材料发展已有向复合材料发展的趋势。

3.2 低压管道输水技术

管道输水具有效率高、易管理、占地少等优点,已成为未来灌溉渠道的发展方向。 目前,我国已研发出一种输水性能强、用料少、防渗性能优的新型管材。 在工程设计方面,运用系统工程理论进行工程规划设计可达到优化工程建设的效果。

3.3 喷灌微灌溉技术

淡水资源就全球来说都属于缺乏型资源,国际上一度被公认的最具有节水效果的就是微灌溉技术。 我国的喷灌微灌溉技术最早在 1950 年开始研究,但真正着手研究是在 1970 年后,同年我国将喷灌微灌溉技术列入重点研究项目, 组织农业各部门联合研究此项技术难题。 1980 年,我国又将喷灌微灌溉技术并入农田水利建设,大力支持喷灌微灌溉技术迅速发展。

3.4 滴灌技术

滴灌技术是利用一定的水压,经由出水管道以水滴的形式均匀地浇灌在农作物根部,是一种最为节水的灌溉技术。 据相关部门统计采用滴灌技术的水资源利用率高达 96%。 滴灌与喷灌相比较更具有增产与节水效果,同时加以肥料达到增产、提高肥效的效果。 一般用于果树、农作物、大棚蔬菜等,部分干旱缺水地区也可运用滴灌技术在大田作物上运作。 滴灌技术存在的缺陷是滴头容易产生污垢,发生堵塞状况,所以应该对管内水体进行严格的过滤措施。 我国滴灌设施已趋于成熟,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可积极发展滴灌技术。 我国人力资源丰富但资金不足,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半固定式和移动式等滴灌系统来节约工程造价,促使滴灌技术在大田区或经济较落后地区推广。

4 节水灌溉的意义

节水灌溉是系统工程,应该充分认识其重要性,从实际情况出发,以提高效益为中心,因地制宜地采取经济、技术、行政、法律、宣传等配套措施,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加大力度,才能即缓解干旱缺水问题,又能取得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大力发展节水灌溉,节约、保护、和合理配置、利用水资源,提高水利用率,对于缓解因区域性、工程性缺水造成的水供需矛盾,促进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节水灌溉不但节约灌溉用水,而且有增产、节地、省工、改良土壤、有利推广农业机械化等优点大力发展节水灌溉,不仅可以在不增加水源工程建设的情况下,进一步扩大灌溉面积,而将促进原有传统、粗放的农业灌溉方式的改变,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和优化耕作技术、耕作制度,推进农田灌溉现代化和管理科学化,使农业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具有着重要意义。

5 结语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大国,但水资源分布不均匀是我国的国情。 因此水利节水工程中灌溉技术是一项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利国利民的发展措施。 同时,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比重较大, 农田水利供给直接影响我国农村的社会稳定及经济发展。 因此,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仍然要重视对水资源的高效利用,统一规划,全面管理。 在对节水工程建设规划时也应考虑我国特殊的国情,全面考察当地的自然环境,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农田水利制度。

参考文献:

第5篇:灌溉工程技术范文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s27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我国南北气候差异决定了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的水资源分布对工农业生产、生活用水带来了影响。目前,我国在水资源利用方面存在水资源浪费严重、利用率低、某些区域严重缺水等问题,引起了国家相关部门的关注和重视。采用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措施。

1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特征概述

纵观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现状,我国当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工程本身、责任者、建设思路、投资形式等4个方面。

1.1 农田水利工程特征

农田水利工程自身的特征有如下几点:工程建设规模由数量向质量转变;单一的农田水利工程已不适应生态建设要求;工程建设要求少而精;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侧重农业生产灌溉。

1.2 由政府主导变为以农民为主体、政府指导

过去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往往是由政府牵头,实现层层分解责任制,按地区平均安排工程项目,这种建设模式忽略了农民自身的意愿,缺乏各自的开发建设特色。而现在,农田水利的建设常常需要首先考虑农民的意愿,通过“一事一议”的方式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进行讨论。

1.3 由单独考虑经济效益变为统筹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随着生态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的建设不断推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由单独考虑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转向统筹经济、生态、社会等多种效益的整合,注重农田水利的可持续发展。

1.4 由国家出资、农民出工的投资方式转向社会出资为主、国家补助为辅

新时期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改变了以往以国家拨款为主的方式,实现了以企事业单位、社会经济实体和个体等为主的社会共同出资的投资形式。这种投资方式有利于真正促进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

2 常见节水灌溉技术分析

常见的节水灌溉技术分为工程性节水技术,非工程性节水技术2种类型。工程性节水技术有灌溉输配水技术和地面灌溉技术,非工程性节水技术有完善的节水灌溉制度和节水灌溉推广服务体系。

2.1 灌溉输配水技术

灌溉输配水技术是重点以水渠运输为媒介,对水渠渗漏、冷冻、受热等问题进行防护的节水灌溉技术。这一技术主要是运用在对水资源从源头到农田的配送过程中,主要对象是水渠。灌溉输配技术大大减少了水资源调配过程中水量的渗漏和蒸发,提高了水源的利用效率,保障了渠道输水的安全性,降低了灌溉的成本。

2.2 地面灌溉技术

地面灌溉技术主要有膜下滴灌技术、覆盖贮水灌溉技术、膜孔灌溉技术、非充分灌溉技术、免耕及膜垄沟灌技术等。免耕及膜垄沟灌技术是对地面灌溉技术进行完善的重要措施。影响地面灌溉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土壤条件、地形条件、畦田长度、入畦单宽流量等。

3 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

3.1 依据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方案,确定各类农业灌溉节水技术

根据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方案,即压缩耕地面积扩大林草面积压缩粮食面积,扩大经济作物面积,压缩高耗水作物面积,扩大低耗水作物面积,确定各类农业节水技术,从而有效提高单方水的经济产出和效益。

3.2 依据作物类型和水土条件,因地制宜选用农业节水灌溉技术

应根据种植的作物类型和当地的农田水土条件,因地制宜地选用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对产出效益相对较低的大田粮食作物,在采用农业节水技术中,应重点考虑以改进地面灌溉方式为主体的节水灌溉技术,加强对资金投入较小的减免冬灌机械化免耕秸秆覆盖技术和膜垄沟灌技术的研究和成果的推广应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适当选用投资相对较高的喷灌和滴灌技术。大力发展高效益节水型农业,合理调整作物种植结构,大力推行渠道防渗、管道输水灌溉、喷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方式,进行节水灌溉技术改造,逐步消除大水漫灌的现象,维护良好的用水秩序,进行科学的用水管理,提高用水效率,全面提升节水科技管理水平,建立节水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3.3 建立健全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推广服务体

农业节水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立与完善应结合当地的特点,探索不同形式的推广服务组织,使节水技术的推广服务工作逐步由零散分散型向专业化、系列化、社会化方向发展。节水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应以地方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为主导、基层水利和农业服务组织(水管站、农业技术推广站)为实施主体、政府扶持和市场引导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地方政府应建立专项资金用于农业节水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建设,允许地方科技人员参与技术服务、转让、承包的效益分配,加强基层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基层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扩大掌握节水农业技术的农民技术队伍,带动广大农民把发展节水农业和增加收入结合起来。

3.4 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增强农民节水意识

通过科普教育提高农民节水技术水平,加快水费改革步伐,树立水商品的观念,实行有偿供水,对超定额用水要实行加价收费,节约水量要给予奖励,提高农户的商品水意识,使农户树立节水意识。

参考文献

[1] 汪晓春. 农田水利节水技术与措施分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34):260.

[2] 李晓民. 浅谈节水措施在农业水利灌溉中的应用[j]. 陕西水利, 2014(01):166-167.

第6篇:灌溉工程技术范文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总量丰富、人均水资源量匮乏的国家。当前,我国每年用水总量约5500亿m3,其中农业用水约占70%,用水比例巨大,主要消耗于灌溉用水。尽管灌溉用水量很大,但是我国灌溉水利用率只有45%左右,而欧美等发达国家约为80%。每立方米水生产粮食不足1kg,而发达国家每立方米水生产粮食大体都在2kg以上,其中以色列高达2.32kg。我国大中型水利工程老化失修严重,跑、冒、滴、漏现象时有发生,尽管大型灌溉节水改造工程和续建配套节水改造措施在近些年来实施以后情况有所好转,但是仍没有从根本上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仍需大力度投入,发展各项节水技术,维护灌区各类灌溉设施正常运行,最大限度地减少农田灌溉各个环节的水损失,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才是节水问题的关键。

2 灌溉节水环节及技术体系

农田供水从水源到被作物吸收、形成产量要经过四个环节。第一是从水源取水,通过输水、配水等一系列工程设施把水送到所需要灌溉的地方;其次是通过田间灌溉水技术将水源来水转化为土壤水;第三是通过作物根系吸收水分,由土壤水转化为生物水;最后是通过作物的一系列生理过程在作物水分的参与下形成作物产量。大力研究发展由水资源调配技术、节水灌溉工程技术、农艺节水技术和节水管理技术等技术组成的节水灌溉技术体系,并应用于各个节水环节是农田节水的必要途径。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是整套技术体系的关键,下文详细分析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措施。

3 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措施

3.1 渠系配套改造技术

从上世纪中期就强调渠系配套,但至今效果仍不是很显著。一直以来,我国灌溉区投入有差别,干支两级渠道大部分由国家投资,斗和斗以下渠道建筑工程多由群众集资,斗以下工程配套不良,质量也难以保证,且重视建设、轻视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渠系工程年久失修,直接造成渠系水利用率低下。根据众多灌区的现状,如果对渠系灌溉系统进行配套改造,把现有的渠系水利用率提高10%,全国每年可以节约400亿m3左右的供水。所以,必须将渠系配套技术作为节水灌溉的一项重要任务,使现有的工程效益充分发挥。

3.2 渠道防渗技术

渠道是农田灌溉的主要输水方式,但传统的土渠输水渗漏损失比较大,一般占到输水总量的50%~60%,一些土质较差的渠道渗漏损失可达80%左右,是灌溉水损失的主要方面。因此,采取渠道防渗是发展节水灌溉的主要技术措施。渠道防渗工程技术,是指减少输水损失、控制地下水位、提高渠道水利用系数的工程措施。

防渗衬砌的主要材料有灰土、水泥土、混凝土、沥青混凝土、砌石和复合土膜料等,相应的渠道防渗方法有土料压实防渗法、三合土料护面防渗法、混凝土衬砌防渗法、沥青护面防渗法、石料衬砌防渗法、塑料薄膜防渗法等。

由于渠道防渗适用于全部的灌溉土渠,所以选择恰当的防渗技术措施就成了关键,一般的选择原则有四点:①防渗效果较好,减少渗漏值一般应多于50%;②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施工简便,造价低廉;③寿命长,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④能提高渠道的输水能力和抗冲能力,减少断面面积。

3.3低压管道输水技术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简称“管灌”,是利用低压输水管道将水直接输送到田间农作物,在输送工程中减少蒸发损失和渗漏的技术。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系统大部分由水源、水泵和动力机、连接保护装置、输水管道、给配水装置还有其附属设备等设施组成。以管代渠,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输水过程中的蒸发损失和渗漏损失,使输水效率达95%以上,比混凝土板衬砌渠道、土渠、砌石渠道多节水10%~30%。根据我国北方地区地下水资源严重超采的现状,建议应大力发展低压管道输水技术,努力实现输水管道化。

3.4 喷灌技术

喷灌是利用管道、水泵、动力机等专门设备把水加压或利用水的自然落差将有压水送到所需灌溉的地区,通过喷头把水流散成细小的水颗粒,均匀地散布在农作物上进行灌溉。喷灌系统有三种形式:①固定式,即组成喷灌系统的各部分设备都是固定不动的,其优点是操作简单便利、生产效率较高、占地面积较少、容易实现自动化等;②移动式,即喷灌系统的动力机、水泵、管道、喷头等部分都可以移动,其具有结构简单,所需资金少,机动灵活、设备利用率高等优点;③半固定式,即喷灌系统除喷头和装有很多喷头的支管可在一定范围内移动外,其余部分固定不动,支管与输水总干管常用给水栓连接,其特点介于固定与半固定系统之间。

喷灌有明显的节约用水、降低劳动力成本、节约耕地、对地形土质要求小,灌水较为均匀和增加产量等优势。在灌溉大田作物、经济作物、蔬菜、园林草地等领域应用广泛。与采用传统土渠输水的地面灌溉相比,灌溉节水40%左右,粮食作物增加产量15%~25%,经济作物增加产量15%~30%,蔬菜增加产量2倍左右。

3.5地面灌溉

地面灌溉是最古老、最常见和应用最广的灌溉方法,灌溉水引入农田后,在重力和毛细管作用下渗入土壤,田间工程设施简单,不需能源,易于实施。由于我国水资源和能源短缺、经济实力不足、技术管理水平较低等原因,推广发展节水型地面灌溉技术是节水灌水技术的关键。

根据灌溉水渗入土壤的方式,传统的地面灌溉可分为四种:①畦灌,从末级灌水渠将水引入畦田中,灌溉水在畦面上以薄层水流形式在重力作用下沿畦长方向流动,同时向土壤中垂直入渗浸润土壤。②沟灌,从末级灌水渠将水引入灌水沟中,灌溉水在沟中沿沟长方向流动,部分水靠重力作用和土壤毛细管作用通过沟壁浸润土壤。③格田灌溉,从未级渠道将水引入用土埂围成的格田,并保持一定深度的水层,靠垂直入渗径润土壤。④漫灌,只有简单的土埂,引水入田后,任水漫流渗入土壤。各种地面灌水技术的适用性不同。对于密植作物,一般应选用畦灌;对于水稻或冲洗改良盐碱地,可选用格田淹灌;而对宽行作物则适宜选用沟灌;漫灌适用于灌溉天然草场或引洪淤地。

若改进传统的地面灌溉,进行隔沟交替灌溉或局部湿润灌溉,可以有效降低棵间土壤蒸散发占农田总蒸散发的比例,使田间土壤水的利用率得到显著的提高,还可以较好的改善作物根区土壤的通透性,有利于根系利用深层土壤储水。

3.6 膜上灌

膜上灌是指在作物行间铺盖的塑料薄膜上行水,水流从薄膜上的小孔下渗以浸润作物根部土壤的一种节水灌溉方法。地膜栽培和膜上灌结合使用,其优点是可以节约用水、保持肥效、增加地温、抑制杂草和促进作物高产、优质、早熟及灌水质量高等。实践表明,采取膜上灌水技术比常规沟灌节水50%左右,增产5%~50%不等。在我国北方缺水地区适合大面积推广使用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灌水技术。

3.7 坐水种(点水灌)

坐水种指在干旱严重和缺水地区,挖穴下种时灌少量水以保证作物出苗的一种节水灌溉方法。在生产实践中,可以利用坐水种单体播种机,使开沟、浇水、播种、施肥和覆盖土一次完成,适合有小水资源的旱地农业区。实践表明,玉米坐水种,1kg2可节水900m3,节电100kW·h,增产幅度15%左右,增收幅度20%~30%。

3.8 微灌技术

微灌是一种新型的高效用水灌溉技术,包括滴灌、微喷灌、涌泉灌和地下渗灌。微灌可以有效提高水的利用率,比喷灌节水15%~20%,比地面喷灌节水50%~60%。微灌普遍适用于各种土壤,在干旱缺水的地区具有好的发展前景。

4 结语

要发展节水农业,工程技术措施是必要手段。因此,只有推广节水灌溉的技术措施,因地制宜地发展各项节水技术的综合应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农田灌溉每个环节的水损失,提高水资源的总体利用效率,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节水问题,实现全方位节水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第7篇:灌溉工程技术范文

关键词:节约用水;农村水利工程;灌溉技术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科技兴农是我们的国策。随着我国森林面积的减少,沙化面积逐渐增加,生态环境遭到恶劣破坏,我国大部分省份造成大面积干旱,影响了我国粮食的总产量。本文主要从水利工程的角度论述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在我国的发展建设以及灌溉应用技术。

1 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建设

1.1 我国农田水利工程概况

水资源作为基础性资源,也作为我国发展农业、工业的战略性资源在国民经济发展、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国家投资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投资建设水坝、水渠等一系列水利工程,通过它们来为百姓创造经济收入的增加点,通过它们来保障农村农资产物的产量。目前,我国的水利工程有如下特点:

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原动力发生了改变:水利工程项目的发展是一个随着时代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过程。起先水利工程项目走的是传统路线,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水利工程走向现代可持续发展。在水利工程的转型过程中,农田水利工程发生了重要的改变,已经由原始的经济型水利转变到现在的绿色环保型水利。在统筹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环保、经济的水利工程布局已经成为现代水利工程所考虑的问题。

水利工程项目是民生项目,农田水利建设主要由政府领头,层层分解责任,根据地区的的特色,建立符合自身的农田水利工程项目。

1.2 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

在国家政府的领导下,各省市的标志性水利工程项目都已经初步落成,但是水资源的利用率比较低,主要是从水库把水引进到田地还需要一段距离。现在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主要是落在“最后一公里”建设中。除政府发展大型水利工程项目外,各乡镇企业积极响应发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这些项目包括从水坝主渠道引进支流渠道,在农田区域打井和建设中小型水泵站。

大型的水利工程在政府的领导下,能够科学的、有规划的完成,能够充分的发挥其应用的效益,但是作为县镇级建立的工程项目由于某些特殊原因,这些小型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往往存在诸多问题,比如说工程项目建设的比较随意,没有合理的布局,从而导致工程技术,合理建设以及社会效益不能够兼顾。

2 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灌溉技术

目前,建设农田水利工程的第一步就是水利工程“最后一公里”的建设,这也是农田水利建设的前提条件,其次在建设好“最后一公里”项目的同时还应该进行科学的、合理的实施灌溉技术。

2.1 建好水利工程“最后一公里”

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完毕后,应该落实“最后一公里”建设。这个任务应该落实到乡镇级行政单位之上,为了能够落实好最后一公里项目,应该对水渠道以及各村的地理环境有清楚地认识。其次,应用科学的方法对河道、渠道进行合理的规划,做好渠道的引流工作,然后,在合适的位置建立水泵站,保障灌溉水源的流量。最后,在各个村设立水利工程项目责任人,落实水利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

2.2 大力发展、宣传节约型灌溉技术

目前大多数的农村在对农田进行灌溉的时候,都采用漫灌方式,漫灌是直接从水源处开挖渠道,把水源引到田间,如果渠道过长,输送渠道是土质渠道,这样会造成极大地浪费,在水资源较为短缺的今天,我们应该尽量的少采用这种灌溉技术。为了节约水源,在农作物的各个生长期分别推广管灌、喷灌、微喷灌以及滴灌技术。

2.2.1 管灌技术 这种技术主要是利用低压管道代替水渠的一种灌溉方式,采用这种方式可以有效的减少水资源在传输过程中渗入地底的损失,而且使用管灌的设备比较简单,价格也适合现在农民的承受力,可以在田间推广使用管灌,最主要的是这种灌溉技术比较适合比较干旱的农田。

2.2.2 喷灌技术 这种技术是指利用动力机、水压枪、水泵等把水喷射到田间。喷灌比较适合大多数的植物灌溉,主要的应用在蔬菜、大田作物、苗圃等,也主要应用到园林的绿化(比如说足球场、公园等)。

2.2.3 滴灌技术 是指在输送管道上开放低压支管、毛管滴头,使其能够向土壤缓慢滴水,这种技术主要应用于大棚蔬菜、果园、温室花卉种植,而在管道中往往会加一些化学肥料。但是这种技术可以有效的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因为滴灌可以及时有效的农作物供水、供肥,它也是最节约用水,对土壤的适应力最强的灌溉技术。

2.2.4 微喷灌技术 它集喷、滴灌技术之长、避二者之短,它是一种局部灌溉技术,更节水、节能。主要应用在育苗、大棚花卉、果树,以及部分露地蔬菜,它是利用折射、旋转微型喷头喷洒到作物枝叶等区域的灌水形式,属于微范畴。它的特点是水流柔和,对作物不会造成太大的损害,但是采用这种技术的成本比较高,一般应用在经济作物之上。

这几种灌溉技术都有自己的好处,可以在农作物生长的不同时期、不同的农产物上采用不同的灌溉技术,这样既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又节约水资源。

3、农田水利建设中的建议

鉴于农田水利工程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如何调整未来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重点,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关系着农民的根本利益。

3.1要充分认识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

各级领导要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大局出发,切实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摆上重要位置。一是落实行政领导责任制,切实做到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抓具体;二是抓好责任分解,细化目标任务,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责任制落实要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落实到具体人、具体工程。三是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任务列入各乡镇、各有关单位的责任目标,严格考核。四是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整合各方力量,充分发挥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有关的各单位、各行业、各部门的职能作用,加强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支持帮助和指导服务。

3.2加强农田水利管理机构和队伍的建设

要优化乡镇水管站、水库、灌区管理所等基层农田水利管理机构的设置,加快站所设施的更新和改造,建立行之有效的规范化管理体制,保证必要的管护经费。加强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提高专业人员的比重和素质,提高基层水利管理队伍的待遇,将他们纳入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编制。

3.3加大资金投入,多途径筹集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

近年来,中央财政设立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补助专项资金,但是资金不足仍是制约目前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进度的瓶颈。应逐步扩大财政补助资金及投资规模,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多渠道汇集资金,加大政府资金投入,统筹规划:明确要求在各级农村财政支出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农田水利等生产性基础设施投入,并逐年提高;适当提高农田水利建设在政绩考核中的比重;对现有水利设施运营机构实行税费优惠,鼓励农民组建用水组织;深化农业用水价格改革,鼓励农户或农业组织对农田水利进行投资、建设和经营;提高贫困地区的财政补助标准。

参考文献

[1] 刘雪梅,朱维斌.农田灌溉方式的经济学透视[J].节水灌溉,2003,(04).

[2] 刘涛.干旱半干旱地区农田灌溉节水治理模式及其绩效研究[D].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9.

第8篇:灌溉工程技术范文

关键词:节水灌溉;农田水利工程;现状

前言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用水量呈现日趋紧张的趋势,因此迫切要求我们在工业用水、 生活用水以及农业用水上节制使用。 总体来看,在农业用水上有更大的节水空间。在农田水利的建设上,只要促进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在一定程度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同时能够提高我国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促进我国节水农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

一、节水灌溉及其重要性分析

节水灌溉就是指采用先进的农业节水技术,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和水的生产率。节水灌溉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水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农作物产出的灌溉形式。目前,发达国家的农业用水比重一般为总用水量的50%左右,而我国不管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都严重缺乏水资源,满足不了人们日益增长的水资源需求。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和生活用水将会急剧增加,而农业用水只能是零增长,甚至是负增长。因此,在农田水利中要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实现适时适量的节水灌溉,以提高农业水资源的利用率、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的现状

水利节水灌溉技术作为农业水利建设的重要项目之一,对于农田水利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不仅仅关乎到整个农业建设的发展状况, 更对整个国民经济建设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相比较而言, 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发展起步晚、技术相对落后、资金也比较紧张, 某些新技术还得不到有效的发展与利用。除此之外, 我国水资源相对比较缺乏且浪费现象比较严重,这也为农田水利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文章主要针对目前灌溉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总结,从而改善灌溉技术的灌溉方式,真正意义上促进农田水利的发展,节约水资源浪费等现象,这也是我国农业高效发展的必然趋势及最佳选择。

三、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中的应用

对农田进行灌溉一般要经过调配水资源、输送灌溉用水、浇灌以及作物吸收四个阶段。灌溉量=灌溉用水总量-输送蒸发渗漏-灌溉地表径流-田间蒸发在输送水资源以及灌溉的过程中,由于输送渠道的渗漏及土壤蒸发等原因会造成水资源的大量的浪费,必须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合理调配水资源,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农业的产出和效益。

1.农田灌溉输水过程中的节水措施

在实际的农田水利灌溉过程中,主要输水方式是挖土成渠将水输送到农田之中,但这样原始的输送方式在输送的过程中就会浪费掉了很大一部分水分,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因此,在输水的过程中应该采取恰当的措施来节约水资源:第一,用防渗透材料将输水渠道修成防渗透的渠道,减少水资源的流失,另外要针对农田的地势、地质、水土条件、农业结构选择适当的断面形式、防渗材料以及止水材料,依据防渗材料的不同大致可分为塑料薄膜材料防渗、浆砌、石头衬砌以及混凝土衬砌等;第二,运用管道输水的方法,不仅可以有效降低输水过程中的水资源浪费和水资源的蒸发,而且还可以实现输水过程中的水资源节约。

2.现代化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

1)喷灌技术

喷灌技术即喷洒灌溉技术,是应用范围最为广泛的一种灌溉技术,这项技术是我国当下农田节水的主要技术。主要原理是通过水泵、动力机等设备将水增压,还可以利用水自然下降产生的势能将自来水或水泵的水压缩到管道里,管道终端的喷嘴将水喷到空中,将水在空中分散成细小的水滴落到所要灌溉的区域。其优点是喷水速度均匀,水量也较为适中,能从很大程度上避免大水漫灌造成的土地板结,利于植物根部透气,适用于所有的农作物灌溉。

2)微灌技术

微灌技术继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之后农田水利建设所采用的节水灌溉方式,是指通过管道系统将水输送到灌溉地段,并且利用安装在末梢管道上的灌水器,将作物所需的水以小流量,均匀的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土壤的一种灌溉技术。其优点是改变了以往大水漫灌对灌溉水量无法控制的现象,实现了对水量的严格把控。

3)集蓄雨水技术

集蓄雨水技术是指用相关的集水设备将自然降水收集起来,一旦农田需要灌溉时就可以将收集到的雨水,通过输送管道输送到田地的技术,较适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该技术优点是:一是有效解决了农田的灌溉问题;二是解决了人畜的饮水问题;三是可以预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当地农业健康发展。

4)步行式灌溉技术

步行式灌溉技术实现了节水技术和农业机械化设备的完美集合,是将农村现有的各种农用机械与电力作为灌溉动力,支持相应的配套灌溉设备,增强移动灌溉的适用性。该技术特点是:不要求配备复杂的设施,利用组装的方式进行机器装配,设备拆装比较方便,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流动性,需要用到拖拉机等运输设备。优点是:不需要进行大量的修渠工程,节省了劳动力和资金,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并且保证了灌溉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四、节水灌溉技术在未来农田水利应用中的发展措施

1.统筹安排,因地制宜地进行推广

我国幅员辽阔,每个地区的自然条件、气候与作物类型都不同,因此,各地区发展节水灌溉要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要因地制宜地,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选取最适宜本地区的节水灌溉技术与模式。

2.大力宣传,提高农民对节水灌溉技术的全面认识

提高群众的节水意识是发展节水灌溉的首要任务,让群众了解到水资源是有限的,使其主动节水。另外,有关政府部门需要加强对农田节水灌溉技术的宣传力度,切实让农民充分了解节水灌溉技术的优势,以及实施农田节水灌溉技术后所带来的间接收益与直接收益。通过大力加强节水灌溉技术宣传,以使全社会对节水灌溉技术进行关心与重视,营造与形成一个良好的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环境。

3.规范制度,形成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内在机制

建立与健全相关法规制度,要通过制定与运用好水价、水权这些经济手段,实现对农业用水需求进行有效的调控。加快研究建立水市场,用市场经济的杠杆来促进节水意识。建立"谁收益,谁补偿"的机制,鼓励与调动农民群众参与到节水灌溉工程中来,使广大农民群众意识到节水的重要性,使农民群众自觉的主动、自愿进行节水灌溉。

结语

综上,通过节水灌溉技术的大力推广,我国部分地区的水利系统明显提高,粮食产量也有大幅度的提高,但节水灌溉技术仍存在很多的问题等待解决。对于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希望能有进一步的研究。相信我国节水灌溉技术会有进一步的提高,我国农田水利建设会有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国华. 农田水利工程中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研究. 大科技,2013.

第9篇:灌溉工程技术范文

关键词:农田水利;水利工程;节水灌溉

中图分类号:S274 文献标识码:A

1 节水农业技术体系

节水农业技术体系是由水资源、工程、农业、管理四部分的节水技术组成的综合型技术体系。其核心内容是对包括了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和可利用的废水在内的农用水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与利用的灌溉工程节水技术。这也是最有效的节水措施。主要包括渠道防渗技术、低压管道灌溉技术、喷灌技术、滴灌技术和改进沟畦灌溉技术等。

2 农业水利灌溉模式分析

喷灌技术和改进沟畦灌溉技术在民勤县工程中不常应用,故在下文只论述渠道防渗技术、低压管道灌溉技术、滴灌技术。

2.1 渠道防渗

渠道作为我国农田灌溉的主要输水方式,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许多的问题。传统的土渠输水发生渗漏将会有50%~60%的水没有得到利用。因此,渠道输水渗漏损失是农田灌溉用水损失中最为严重的一个部分,渠道防渗是防止水资源在渠道输送中因渗漏而产生损失的工程措施。渠道防渗节水措施的特点是:减少水资源在渠道输水过程中的渗漏损失,提高水的利用率,增加渠道的输水能力。

2.2 低压管灌

低压管灌是用低压管道代替明渠输水的另一种农业灌溉模式。由于管道内水压力较小,对承压的要求低,一般使用专门的低压管,大大的降低了单位造价。低压管灌的好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采用低压管道输水,有效的避免了水资源在输送过程中因和外界接触而产生的损失,能有效的增加水资源的利用率,减少不必要的损失。相比于同等的水量下,使用此种灌溉方式能对更大土地面积进行灌溉,增产增收;节电,由于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对于井灌区,大大的减少了抽水量,约可减少20%~30%的用电量;以低压管道代替了渠道,可减少2%~3%的渠道占地,为农业发展提供更多的用地,增加农产量;在输水速度上,缩短了轮灌周期,能更加有效地增加农民的收成;与滴灌相比较而言,一次性投资较低,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农业成本的投放。

2.3 滴灌

滴灌就是滴水灌溉技术,它是压力管道系统将水资源输送到田间支管、毛管,通过滴头将水成点滴地、缓慢地、均匀而又定量地浸润作物根系最发达的区域,使作物主要根系活动区的土壤始终保持在最优含水状态。滴管不同于传统的地面灌溉湿润全面积土壤,因此,滴灌有节约灌溉用水量、促进作物生长和提高产量的作用,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局部灌水技术。滴灌技术的优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一般情况下,与渠灌相比,滴灌能节约55%的用水量,与管灌相比,能减少30%的用水量。其节水效果显著,使90%的水资源得到了充分地使用。在滴水灌溉的同时利用管道系统即可直接向作物根部土壤中施入可溶性化肥,从而减少肥料损失,提高肥效;基本不占用耕地面积,使得耕地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大约增加了8%的有效播种面积,作物增产幅度大。比渠灌增产25%,相比管灌增产10%;滴灌适应各种土壤和农作物,基本不受地形的束缚,减少了渠道灌溉工作中的维护修整等工作,降低了劳动强度,劳动力得到节约。农业人员能再从事其他的劳动,改变单一收入模式,提高自身的收入。减少农民在灌溉上的成本和劳力投资,减少了成本也就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类型的改革,加快农业机械化、产业化、现代化的脚步。将农业生产模式转化为现代化生产模式;合理灌溉既避免了土壤次生盐碱化的发生,同时也保证了耕地的可持续使用。

3 农业水利灌溉中节水存在的问题

对节水灌溉新技术、新设备的推广力度不够。喷、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没有在大范围和大规模中得到应用,局限在经济作物和示范区域的使用上。灌区和节水灌溉工程的产权关系存在不明现象,管理职责不明确,缺乏必要的监督激励制度,管理不够细致,在调度上也存在不灵活的状况。受经济因素的影响,节水灌溉在水资源相对充足地方的难以推进,农民对使用节水灌溉工程的积极性不高。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已建灌溉工程没有资金进行维护、老化得不到修理,灌溉效益也没有以往高效,由于后续维护资金短缺,大面积推广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受到一定的制约。节水灌溉工程设备质量良莠不齐,难以做到标准化、系列化,维修服务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对工程的使用寿命和使用质量产生了影响。

4 加快发展节水灌溉的措施

农业节水既是一个工程、技术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社会和经济问题。所以,发展节水灌溉要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全面考虑农业节水问题。目前所使用的节水方式,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型节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缺水的问题。

进行合理的规划,对灌区的地表水和灌区的地下浅水两种水源统一调度,按照区域进行均衡分析,合理的进行利用;在合理的开采条件和开采强度下,对确定区域内的地下水进行合理的开采。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区域发展井灌,以井补渠,井渠结合发展节水农业。

对农业节水进行资金补助,加大对农业节水的投资力度。现行的小型农业节水工程投资主要是农民集体出资,国家采取补助资金的形式给予扶持。因此,相关政府部门要重视发展农业节水工作,力求在政策和资金等各方面加大对农业节水工程的推动和建设力度,引导全民珍惜水资源、保护水资源,从而进一步推动农业节水的发展。

5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