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童年趣事初中作文范文

童年趣事初中作文精选(九篇)

童年趣事初中作文

第1篇:童年趣事初中作文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有效阅读;学生

阅读的有效性以学生是否能在阅读过程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为标志。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作品解读中来,学生的兴趣、阅读的体验和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源动力。传统阅读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需要,新课改下阅读教学则提倡从学生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阅读过程中。同时,结合初中学生的兴趣特点,借助一定的情境,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创建和谐氛围和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首先,营造和谐氛围。所谓“书香怡人”,在班级中,教师尊重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心理需要是创建阅读氛围的基础。同时,教师要鼓励并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大胆提问、大胆质疑,让阅读富有挑战性。班级中阅读氛围的营造也是不可或缺的,教师可通过阅读周、阅读辩论等活动来促进这一氛围的形成。

其次,要注重通过情境来激发学生兴趣。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学中,教师可从学生的童年生活谈起,让学生将自己的童年和鲁迅的童年作对比,从而引出“百草园”中“春夏秋冬”的各种乐趣,百草园自然就成了“乐园”。再如:在《童年》的教学中,以歌曲《童年》来导入,借助学生童年的照片引入童年回忆,结合《童年的朋友》,让学生进入高尔基的世界,去感受名人的童年生活。

二、合作探究,深化体验

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阅读过程后,教师就要借助一定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让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中获得体验。在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前,教师需借助目标来指导学生自主阅读,让学生在合作中将自己的阅读感受和大家分享,将遇到的困难提出来讨论,从而增强学生的体验。

首先,目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即在阅读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作品,形成自我体验。如在《背影》的教学中,教师可提出这样的自学要求:第一,阅读课文,解决生字词;第二,了解朱自清的生平以及《背影》的写作背景;第三,阅读课文,找出令自己感动的课文内容,写批注;第四,找出文章的线索。通过这些目标引导,让学生在解决基本生字词的基础上了解写作背景,在阅读中给自己有体会的段落做批注,为合作探究奠定基础。

其次,问题引导,合作探究。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获得了一定的体验和感悟,此时教师借助问题来引导学生,形成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通过互动来增强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能力,获得深刻体验。如在《我的叔叔于勒》的教学中,以问题“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这篇小说安排故事情节线索是什么?故事情节分为几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各是哪些段落?为什么?于勒是怎样一个人?你喜欢菲利普吗?为什么?”为引导,让学生从小说的情节入手分析人物,在此基础上再引入对小说主题的探讨,使整个课堂生动有趣,学生的阅读体验会更加深刻。

三、应用拓展,内化体验

学生通过课堂合作阅读获得了一定的体验,教师还需引导学生将这种体验内化到生活中,从工具性过渡到人文性,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在这个过程中,以读促写是不错的办法。

首先,教师可引导学生采用仿写、缩写、续写、复述等方式引导学生加深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如在学完《故乡》《背影》《童年》后,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出发,写一下童年趣事、亲情感受。也可根据文章内容,让学生发挥想象,从不同角度来续写文章。如读过《范进中举》后,可续写一下如果范进没能中举或范进中举后疯了不能醒来是什么样。当然,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在写的过程中,教师都要引导学生结合文本内容将自己的感悟和体验写出来,不能太过空洞,而要结合文本内容表达内心的体会。

其次,要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平台。阅读体验不是一朝一夕能获得的,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好教材的内容,还应引导学生走进图书馆去阅读。如:学完《童年》,可引入《我的大学》《在人间》的阅读;学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可引入《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的阅读。同时,教师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在阅读中产生感悟和体会,如开展读书节活动、写读后感、围绕某一作品的某一人物写评论等。当然,教师让学生在阅读后从生活中去体会和感悟,生成自己的理解也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只有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通过目标引导,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合作探究获得独特的体验,引导学生在应用中内化体验,由读而写,由写而悟,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2篇:童年趣事初中作文范文

这几年,我在语文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孩子挽留、珍藏童年作了努力:

一.让童年在课堂上驻足

杜威说:学习是基于真实情景中的体验。我们的语文课堂就要为孩子营造真实的快乐的童年氛围。我们语文老师要作为一名“长大的儿童”进入课堂,用孩子的眼睛,用孩子的童心,和学生一起学,一起与文本中的儿童欢聚。

比如在教《社戏》时,我和孩子们一起饶有兴趣地想象、讨论“我”在平桥村的快乐生活。那捉虾放牛的生活让我不禁想起了自己的童年,于是把我童年时玩的游戏、童年的趣事也讲给孩子们听。他们听着我的童年,觉得有趣又好笑,然后也纷纷拿出自己的童年往事一起分享。在欢声笑语中,不仅是学生,连我都觉得回到了童年,感到快乐无比。我总是充分利用教材中童年的影子联系我们生活的实际,让孩子们还能感受到、品味到童年的幸福。语文的学习就是要给孩子乐趣,要让孩子在语文中找到欢乐的元素。

想象是孩子的无比宝贵的童年财富,所以语文课堂要注重为孩子创造放飞想象的空间。像教《七颗钻石》等童话故事时,我总是会设计让孩子发挥想象的活动环节。比如,学习《七颗钻石》,我设计了几个想象的题目:⒈童话中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如果小姑娘这时候做了一个梦,她会做一个什么样的梦呢?⒉文章结尾写了七颗钻石变成大熊星座,却没有写到小姑娘怎样了,她母亲病好了吗,路人又是谁?你能说说后来发生了什么事吗?⒊试想,如果没有爱心,世界将会怎样?孩子们驰骋在想象的世界里,并开心地向同组的同学讲述着自己想象的情景。

语文的课堂只有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满足了他们自由创造的需要,才能满足他们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才能让他们获得童年的幸福。

二.让童年在阅读中延续

有人说可以让文学留住童年,我想让儿童在他们热爱的文学作品的阅读中成长,应该能让他们更能感受到童年的魅力。所以图书角的图书,我总是让孩子们放上自己挑选的他们热爱的儿童文学。儿童文学除了具有认知、教育等功能外,它还有助于儿童心灵的发展和心智的健全。美国学者布鲁诺・贝特尔海姆研究童话后认为,从情感角度来看,童话不前不后,就是从儿童所处的状况开始的,它们告诉儿童必须往哪里去,怎么去。童话不仅给儿童提供快乐,还帮助他们找到应付心理压力的办法,帮助他们获得自我统一的元素。所以鼓励孩子阅读儿童文学能让他们更健康地成长。看,午间、阅读课、自习课,孩子们捧起自己喜爱的儿童文学,静静地品读,脸上的表情随着书中的情节不断变化,是多么美的一幅画啊!孩子们不仅在阅读中找到了快乐、幸福,也在阅读中减轻了学习的压力,释放了感情,童年不知不觉在阅读中得到了延续。

三.让童年在记录中珍藏

《儿童时代》主编陈苏建议,可以为孩子准备一本成长册,启发孩子发现和记录自己的童年。我班上的每个孩子都有一本“成长日志”,让他们每天发现生活中的变化,然后记录下来,尤其是一些在他们成长道路上难忘的瞬间。

有些孩子可能会觉得,每天都差不多,没有什么特别啊,所以没什么好记录的,其实是他们不会去寻找和发现。这就需要语文老师不断地提醒和点拨。比如我才接手初一(10)班的孩子时,当我提出每天要写成长日志时,有的孩子就开始抱怨,甚至唉声叹气,有学生直接就喊出来了:“每天都写?有什么好写的呀!”我不动声色地看着大家,等大家安静下来,我在黑板上写了一个数字“10”,一个大写的“十”,还有十的另一种写法“拾”。然后告诉学生:“当然有的写了。比如今天我走进初一(10)班教室,就想到这个十真有意思,你看它有多种写法,你们看看这十的各种写法,你们能想到些什么?”孩子们开始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有的说“10由1和0组成,代表我们进入初中了,一切从头开始”,有的说“十像个加号,我们到了初中,知识会慢慢增加”,有的说“拾,就是捡的意思,初中的生活就像海滩,我们要在上面拾取美丽的贝壳”,我一边点头一边说:“同学们说得太好了,你看一个小小的10都有这么多话要写,何况是我们美好的丰富的初中生活呢?”孩子们受了启发,自然就接受了班级日志。

第3篇:童年趣事初中作文范文

关键词: 幼儿园 童话剧表演 指导方法

幼儿园是幼儿语言能力培养的主要场所,对于幼儿未来语言表达能力有直接影响,通过幼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有助于更加充分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幼儿园童话剧表演指导方法,是当前幼儿园主要的教学手段,通过童话剧表演激发幼儿学习兴趣,能够全身心参与其中,实现语言学习的多元化,为后续语言能力培养奠定良好基础。由此看来,加强对幼儿园童话剧表演的指导方法研究十分有必要。

一、创设童话剧环境

幼儿园是学习兴趣培养的基础阶段,对于幼儿未来发展有深远影响,由于幼儿年龄较小,容易受外界客观因素影响,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氛围,十分有必要[1]。就营造学习氛围而言,创造童话剧的环境能够充分激发幼儿好奇心,激发幼儿内心展现自我、表演的欲望,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幼儿园的幼儿视觉神经较为敏感,通过童话剧表演形式能够在视觉方面激发幼儿参与兴趣,为幼儿构建一个童话般美好的世界,幼儿能够同自己喜欢的动漫角色亲密接触,自由表演,使想象力飞跃。由此,可以通过提供童话书籍,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提升阅读能力。教师可以为其提供画纸和画笔,学生将自己想象出来的画面描绘出来,并将其作为班级壁纸,达到一种良好的视觉效果。此外,幼儿园在创设童话剧环境中,结合教学实际需求,加大对教学设施的投入,更好地为幼儿营造童话剧氛围。

二、搭建童话剧舞台

创造童话剧环境后,能够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积极性,搭建童话剧舞台,就是让幼儿更加切身地进行语言表达,在舞台上更加充分地展现自我,实现自我价值。幼儿园可以定期开展舞台剧目表演,选择幼儿熟知并且喜爱的故事情节,幼儿可以通过自由发挥表达对故事的理解,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其中[2]。在童话剧表演中,一定程度上能够加强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拓展能力,以及幼儿之间沟通和交流,营造更加和谐的语言学习氛围。

童话剧表演,首先需要搭建相应的舞台,准备道具,通过更加绚丽多彩的舞台道具营造舞台环境,在充分吸引幼儿兴趣的同时,潜移默化中激发幼儿对自我价值的肯定,提升幼儿的实践操作能力。在舞台上,幼儿即是舞台的中心,由幼儿自己塑造的各种形形动漫形象,能够大大满足幼儿的表现欲望,提升表现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可以说,舞台是一种另类的幼儿教学课堂,能够让语言学习变得更为生动形象,激发学习兴趣,对于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有更为深远的影响。

三、举办童话剧文艺演出

幼儿园童话剧表演中,教师首先应明晰自身的引导作用,由于幼儿年龄较小,因此一些事务的组织和安排,均需要教师亲自操作。教师最主要的目标,就是为幼儿们提供更加充分的童话剧表演,设计表演形式,并教会幼儿如何表演人物形象,在表演的同时展现自我价值,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童话剧表演所选取的故事内容,可以由孩子们自己进行挑选,讲述自己喜欢的故事,由教师在其中筛选教学意义更为突出的故事内容,加以改编,作为幼儿表演的素材[3]。借助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上为幼儿播放,提高幼儿对舞台表演的理解力和兴趣。最后,将幼儿分组,由教师进行指导和训练,排练相应表演节目,以比赛形式激发幼儿参与积极性,使其全身心投入其中。这种童话剧表演形式,不仅能够激发幼儿学习兴趣,而且能够促使幼儿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的说来,幼儿园作为教育的基础阶段,对于幼儿未来成长有较为深远的影响,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能使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在幼儿园开展童话剧表演,这种指导方法更具教育意义,在实际教学活动的开展中,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语言学习兴趣,更有助于推动幼儿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实现自我价值,这对于幼儿阶段的心智启迪有重要作用。从幼儿园童话剧表演的指导方法研究中能够看出,教学活动首先应以激发学习兴趣为主,以此为前提,才能保障后续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李娴静.排排剧学英语――浅谈小学高年级英语童话剧表演教学的体会[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144-145.

第4篇:童年趣事初中作文范文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汉语拼音;方法探索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3)02-0112-01

从事小学语文教学以来,我觉得拼音是小学教育的第一难关,也是小学教学中最枯燥乏味的内容之一,在完成拼音教学任务时,让我深有感悟,小学教育教学是基础,而小学一年级是基础的“基础”,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由于汉语拼音很抽象、很复杂、内容多、无规律、一年级的孩子年龄小、理解能力差,所以在教育教学中存在很多的困难。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经验,我认为小学汉语拼音教学应该注意到的问题比较多。那么,如何让孩子们喜欢汉语拼音,如何突破汉语拼音的教学难关?在此我作了初步的尝试。

一 抓住儿童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

皮亚杰说过:“儿童是主动性的人,所教的东西要能引起儿童的兴趣 ,符合他们的需要,才能有效地促进他们的发展 。”在汉语拼音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调动学生的学习情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只有这样,教学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学龄初期的儿童活泼好动,教师应顺应这一特点组织安排教学活动。可将游戏活动引入课堂教学,以达到激发兴趣、引领参与之目的。又如,学龄初期儿童长于形象思维 ,富于想象,我们可将部分教学内容用故事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在想象与联想中参与学习活动,以达到能动参与、有效参与之目的。比如让学生掌握j、q、x与ü相拼省略两点的书写规则,可用儿童喜闻乐见的故事形式呈现:小猫“鱼鱼 ”跟j、q、x是好朋友,“鱼鱼 ”只要遇见j、q、x,都要先摘掉太阳镜(即去掉ü上的两点),再跟好朋友握手。这样就化抽象为形象,让学生在想象与享受中掌握了知识 。

二 选用富有变化、新奇有趣的教学方法

根据儿童语言的特点,利用顺口溜、儿歌、口诀帮助学生记忆,这样不仅能为今后的识字打好基础,更主要的是发展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了学生热爱语文的情感。

1.顺口溜记忆法。 顺口溜读起来不但琅琅上口,而且容易记忆。在一年级的教学中有很多知识点都已编成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如:汉语拼音的声母一共有23个,我和孩子们根 据插图或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把它们一 一 编成顺口溜,孩子们只要看到一个字母,一句或几句有关这个字母的顺口溜就出来了。如像个9字“qqq”;时装模特“ttt”;伞柄朝下“fff”;“i”字加弯“JJJ”;一个门洞“nnn”……这些顺口溜浅显易记 ,帮助学生形象记忆。

2.编成语境歌记忆法 如:教学“bpmf”时我就根据图编成语境歌:爸爸带我爬山坡(p),爬上山坡看大佛(f)。大喇叭里正广播(b),爱护大佛不要摸(m).从而使所学的声母回归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语境歌押韵合辙,节奏感强,让学生一边拍手一边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建立声母与口语语言的联系,更使其读音规范化。

三 巧编故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一年级的孩子注意力保持时间短,但特别爱听故事。可以说故事能最大程度地调动他们的无意注意,延长注意力保持时间,激发学习兴趣,让儿童在关注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同时,潜移默化地获得所要学的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如:学习“zh、ch、sh、r”时,教者把课上的情境图编成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让学生在听故事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喜欢上要学的字母:一天早晨,一轮红日(出示“r”)刚刚爬上山头,一只小猴子就出来找小伙伴玩“比爬树”的游戏。正在它们玩得很开心的时候,一只狮子(出示“sh”)张着血盆大口,要吃 (出示“ch”)树 下的一只小猴 子,树上的猴子赶快伸下一根树枝 (出示“zh,)大 叫 :“快 !抓 住!”只见树下的那只小猴子一把抓住树枝,爬了上去.通过说故事、听故事,学生就能很快地掌握比较难记的几个拼音了。

第5篇:童年趣事初中作文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 儿童文学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3.114

“儿童文学”,即指以广大少年和儿童为对象,从他们的心理特质和审美习惯出发而编写的文学作品,这类文学具有故事性、趣味性、美学性或者科普性等特征,对于帮助儿童实现性情陶冶、本性回归、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健全的人格等要素具有重要意义。据相关数据显示,在我国当前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关儿童文学的篇目超过了80%,这便说明,当前的小学语文,在很大程度上是关于儿童文学的教学。然而,在笔者的教学观察中,当前部分教师的教学重心放在对相关文章刻板知识的剖析上,未曾发挥出“儿童文学”趣味性的特质,难以帮助儿童实现本性回归。因此,笔者本次论述将从教师自身儿童文学素养的提高、趣味教学策略的使用、启蒙儿童心智以及创设阅读氛围等角度出发,同时为学生创建良好的阅读环境,以实现对儿童文学的有效教学,对当下小学语文儿童文学的教学策略进行初步探讨。

一、了解儿童心理,提高教师儿童文学素养

作为学生进行儿童文学学习的引导者,小学语文教师自身所具备的儿童文学素养,是帮助学生现有效学习的关键。成年人的思维模式与儿童有着较大的差别,这便要求教师从儿童的心理角度出发,利用自身良好的儿童文学素养,来引导学生进行优质的学习。

一方面,教师应该对相关教材以及课外儿童文学,进行大量阅读和深度思考,以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进而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文学艺术等知识,进行科学合理的教案设计。

另一方面,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儿童心理,搁置自己作为成年人的思维模式,与学生进行充分的接触和了解,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模式。如此,教师便能在儿童的个性化需求和独特见解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有亲和力且有吸引力的教学。

二、趣味教学策略的运用

在传统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很少有教师将相关课文视为“儿童文学”的范畴,一味地偏重刻板的对知识分析,忽视了课文本身所具备的趣味性。如此一来,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想象力的发展和本性的释放。这便要求相关教师认识到“儿童文学”的本质特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儿童文学的本质不仅仅在于引导学生识文断字,还在于使儿童在愉快的感知氛围中实现综合素养的提升。

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趣味教学策略。比如,教师可以利用相关的插图和动画来创设教学情景:在《鸟的天堂》一文中,河面中央一棵盛大的榕树,枝丫茂密、根节错杂,晨间早起的鸟儿,身影多姿、数量繁杂――教师利用相关的动画和插图,可以使学生深刻地领悟当时情境,进而调动学习兴趣。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朗读法、角色扮演法等相关策略:在《陶罐和铁罐》一文中,两个本没有生命的事物,经过作者形象生动地拟人化包装,变得鲜活而有趣。为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陶罐”和“铁罐”进行角色扮演朗读,进而彰显文章的趣味性,实现寓教于乐。

三、注重对学生心智的启迪

真正的“儿童文学”教学,应该是有意义的教学。如果说“趣味性”和“故事性”是儿童文学的表现形式,那么“科普性”、“启迪性”则是它的深刻内涵。因此,教师在相关文章的教学过程当中,要树立起“陶冶学生性情”“启迪学生心智”的教学目标,进而实现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当前的语文课文中,具有启迪作用的文章数量甚广。比如寓言故事《揠苗助长》启示学生“欲速则不达”,《鹬蚌相争》则告诫学生“切勿内乱,使人‘渔翁得利’”;此外,诸如《金色的鱼钩》、《秋天的怀念》等课文,皆能引起学生对人性的初步思考。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启迪和引导,带领学生深度把握文章,体会作者的情感和心理,进而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化的感知和心理成长。

四、拓展阅读渠道,创设阅读环境

丰富的阅读体验,是提升小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仅仅停留在课本的“儿童文学”,在质量和种类上还远远不够。为此,相关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接触丰富的课外儿童文学。

(一)丰富学生对课外文学的接触种类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接触不同种类的课外儿童文学,关注新近的主流儿童文学,拓展学生的阅读渠道。目前看来,民间儿童文学作品、幻想性儿童文学等题材,正是传统小学语文教材所缺乏的;此外,“顽童类”文学以及“死亡类”文学,也是多数教师所避忌的。其实,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其适当接触,进而实现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

比如,顽童性文学《克丽思漫游奇境记》,死亡题材《一片叶子落下来》《马提与祖父》等,被部分国外的小学教材所收录,因为他们认为,学生在对其阅读的过程当中,可以实现对自身行为的反思总结和对人性的初步思考;此外,新近人气作家杨红樱著的《淘气包马小跳》系列作品、成人和儿童皆适宜阅读的作家几米的漫画,同样能够激发学生想象力、拓展学生思维。

(二)创建良好的阅读环境

第6篇:童年趣事初中作文范文

[关键词]拓展延伸教学初中语文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60007

拓展延伸教学,意在通过开放性、主体性、创造性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有效贯穿生活与语文的联系,以实现知与行、学与思的统一的目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发散性思维,提高学科素养。本文以苏教版(七下)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拓展延伸教学”的应用。

1.注重质疑,形成发散思维

学贵有疑。在语文“拓展延伸教学”中,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形成自己的思想判断,其见解的深浅,思维的发散,首先要通过他们提出的问题来体现。而七年级的学生,参与课堂的主体意识较高,表现欲较强,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其发问,不轻视简单的质疑,同时对难度较大的问题,要从旁给予相应的方法点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篇幅较长,阅读教学设计时,应详略分配,以问题贯穿阅读,引导学生运用跳读、分读、精读等多种方式,挖掘文本,从中思考:作者回忆描述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地的童年生活,文章以此分为两部分。在你看来,哪部分最有趣味?能否从中概括百草园的有趣的事?能否给这部分文字拟小标题?首段末句“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画龙点睛,成为这部分的“文眼”,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百草园的深深怀恋。相对来说,三味书屋的童年时光相对枯燥。那么,作者回忆方正质朴的私塾先生,细致描摹三味书屋的私塾生活,是为了揭露封建教育制度的摧残人性,还是意在呈现儿童的广阔的生活乐趣,表达对童年的怀恋之情?这样,通过课堂质疑,学生文章主题得以深入思考,对文本内涵的挖掘更为到位。

2.整合阅读,拓宽学科视野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阅读活动,是关键的环节。而语文“拓展延伸教学”的特殊性在于,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将阅读资源有效整合,课内深度挖掘,课外充分拓展,内外互补,形成阅读教学的双驱动力。《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美女蛇的传说及“雪地捕鸟”趣事,《阿长与》中长妈妈讲长毛的故事,《社戏》中与阿发等偷吃罗汉豆,《故乡》中的少年闰土月夜刺猹,都是无忧无虑的童年趣事,构成了鲁迅的乡土童年的书写。对此,教师不妨将这些阅读片段整合,补充到课堂中,以多方面的阅读来丰富文本的理解,拓宽语文视野。当然,整合性的阅读不能盲目开展,而是应在对比阅读中形成个性思考:鲁迅作品对童年趣事的回忆,人物既有儿童,又有成年人,两者之间有没有对立?鲁迅回忆童年,仅仅是为了表现童年生活多彩多姿与回味无穷吗?有没有其他的写作意图?你也有类似的童年趣事的写作练习片段,对比你与鲁迅的童年故事,有什么不同之处?当然,对阅读资源的整合程度,体现了语文教师的人文视野是否宽阔,教育情怀是否向上,综合素养是否优秀,是“拓展延伸教学”在语文课堂上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3.有效实践,培养求知精神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学科,其学科外延与生活外延等同,决定了语文学习的知行合一的特点。因此,在“拓展延伸教学”中,引导学生有效参与实践活动,从中培养学生的求知精神,尤为必要。当然,实践活动要体现学科阶段特点,富于启发性、科学性、艺术性,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拓展延伸教学”中,教师可以鲁迅的童年趣事及私塾生活为引子,启发学生联想自己的实际经历,开展口语实践活动,让学生结合自身体验,交流自己的童年趣事。这样穿插在阅读教学中的口语交际活动,既调动了课堂气氛,也为写作储备了丰富素材。关于“雪地捕鸟”的赏析,是精彩的描写片段,为了详细品读,教师不妨让学生自主找出捕鸟的一系列动词,标出来,尝试替换以品析这些动词的运用之妙。然后,组织人上台演示“雪地捕鸟”的情景,从而加深学生对关键动词的理解与赏析,感悟其在描写景物、塑造形象、表达情感等方面有着更准确的表达作用。通过多元化的实践活动,丰富了语文教学情境,从而有利于阅读教学对学生人文内涵的提升。

4.以写促学,提升语文素养

第7篇:童年趣事初中作文范文

那么,故事对于孩子来说意味着什么?如何看待图画书文图之间的关系?童书阅读还有哪些奥妙?亲子阅读最容易陷入哪些误区?

“我自己就是故事的受益者”

在余治莹看来,孩子的童年要有故事书相伴,没有童书的童年是难以想象的。之所以有这样的认识,是因为她自己就是童书的受益者。

“我是从小听父亲讲故事长大的。每天晚饭后,他总是对着我们姐弟三人讲故事。”余治莹说。受父亲的影响,余治莹后来有机会当了图书编辑,终于实现了儿时的梦想:给更多的孩子讲故事,让更多的孩子有与自己相同的快乐体验。她编辑的第一套童书是美国的《小金书》,当时觉得故事很有趣,图画很好看,跟以往童书的阅读体验不一样,充满童真与童趣。这套书打开了她的图画书之眼,让她从此着迷,不断搜寻更好看的图画书。而今,她成了童书阅读的专家,也经常向家长们分享阅读心得。

童书编辑得多了,翻译得多了,余治莹渐渐开始从事童书创作,而且渐入佳境。她创作的故事很有童趣,因为“我创作故事时,心中有一个小孩,那就是童年的我,她会告诉我什么故事有趣,什么故事好笑。我就根据这个小孩提供的信息,有了写作的灵感”。

“给孩子阅读图画书不能太功利”

近些年,大陆地区的童书出版呈现持续高温的态势,家庭人均童书拥有量也显著提升,图画书阅读越来越受到父母们的关注。对此,余治莹表示,客观而言,大陆地区父母对图画书的欣赏水平还不够。这是因为图画书是一种很特别的童书类别,要同时读文看图才能领会其中奥妙。初读图画书的人往往抓不住诀窍,只能略识一二。如果离开专业人士的指导,很难真正走进图画书,发现其中的魅力与趣味。

不仅是父母对图画书的认识需要提高,中小学图画书的阅读状况也亟需改善。余治莹对此的看法是要慢慢来,台湾地区的中小学多年前也是以升学为主、课业为重,小学高年级、初中及高中学生疲于应付考试,很难有时间阅读教科书以外的图书。后来进行了教育改革,没有了升学压力,学校开始推动各种图书阅读,让学生有机会自主阅读、广泛阅读,放松身心地阅读。

余治莹提醒父母和老师,给孩子阅读图画书不能太功利,不要赋予图画书单一的听故事功能。在她看来,图画书就像一个宝藏,需要慢慢去品味,慢慢去发掘。很多图画书可谓精美的艺术品,值得反复赏析。对于当前很多机构尝试将图画书改编成图画书阅读课程,她持赞赏态度。在国外,也常常将图画书作为教育孩子的媒材,在教室里大量使用。许多教师专门针对图画书设计教学方案、学习单,让学生学习或作答。

亲子阅读要避免走入两个极端

最近几年,余治莹经常来到大陆地区推广阅读。她发现,很多父母要么放任自流,只管买书不管阅读指导;要么面面俱到,给孩子布置读后作业,挫伤了孩子的阅读积极性。她的观点是,在阅读时,父母的任务就是做一个朗读者,将图画书中的文字,清清楚楚地念给孩子听,注意节奏感,依着情节,或快或慢,行进有序,而不是加词添句、看图说话,最好让孩子完整体会文字的优美及韵律感。同时,父母也不要刻意美声美调地诵读,只要保持自然的声调即可。其实,老师给学生阅读也是这个道理。

“有些父母与孩子共读时,喜欢看图说故事,自己演绎。这原是一件极有趣的事,能引发孩子的共鸣,不过却在第一时间,抢了孩子自行读图探索的机会。”余治莹说,在第一遍看图时,请把探险的主控权留给孩子。每个孩子都有一双灵活锐利的眼睛,会仔细观察图中的每个表情、动作及细节,探索图画所散发出的信息,进而了解故事内涵。这种自发性的读图能力,正是孩子日后学习的基础。父母也不必过于关注孩子的阅读结果,这样会坏了阅读的乐趣。因此,与孩子共读完毕时,不妨把时间留给孩子,让他们再翻阅一遍,或喃喃自语,或指指图画。无论如何,让他们反刍回味,体验阅读后的快乐。

第8篇:童年趣事初中作文范文

关键词: 童谣 民间童谣 小班幼儿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民间童谣作为文学作品的一个分类,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具有一定的思想性、教育性和娱乐性。它符合孩子们好动、好学、好模仿、好游戏的心理特点,它的开展不受时间、空间、地点、材料的限制。童谣语言浅显、明快、通俗易懂、口语化,有节奏感,便于幼儿吟诵。反复吟诵童谣,能帮助幼儿矫正发音、正确把握概念、初步认识事物,并能培养语言的连贯力和表达力,训练和发展思维。童谣对幼儿的发展具有如此大的教育价值,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文化养料。因此,我们将民间童谣作为教育的重要形式,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那么如何以民间童谣为载体,提高小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呢?在民间童谣教学活动的不断尝试和积累中,我得到了一些经验和感悟。

一、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选择小班幼儿喜爱的、朗朗上口的童谣。

童谣是儿童一生中最早接触的一种文学形式。作为一种文学形式,童谣的存在与发展与时代和环境息息相关。3―4岁的幼儿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语言又是在生活中随着词汇的不断丰富、积累、运用而产生的。对于词汇记忆力的保持,小班幼儿相对于中大班幼儿稍微差一些,因此幼儿初期言语表达的方式――往往想到什么说什么,缺乏条理性和连贯性,言语过程夹杂着丰富的表情和手势。

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童谣以其篇幅短小、内容浅近、节奏明朗深受他们的喜爱。

幼儿的年龄阶段性是非常明显的。小班幼儿年龄小,有意注意和记忆能力较差。在民间童谣内容选择上,遵循适合性的原则体现尤为重要,如:《排排坐》这首童谣:排排坐,吃果果,你一个,我一个,妹妹睡了留一个。语句短,内容反映的是幼儿现实生活的事物,体现在吃果果的过程中互相谦让的好品德。吃水果是每个幼儿已有的经验,在学这首童谣时,好像是幼儿平时在幼儿园集体吃水果的情景再现。因此,幼儿兴趣倍增。

幼儿感知事物从表象入手的特点,决定了他们乐于听取具体形象的话语,而童谣恰恰以它生动活泼的独特语言方式,迎合幼儿的口味,切入幼儿的心灵,发挥着多方面的作用。

二、创设适宜的环境,营造小班幼儿学习童谣的氛围。

创设一个良好的童谣学习环境是至关重要的。心理学家怀特指出:“在促进幼儿早期教育方面,最有效的做法是创造良好的环境。”我们可以在活动室中布置各种童谣的插图,让幼儿欣赏、回忆,从多角度、多方位、多通道感受到民间艺术的无穷魅力,萌发兴趣,培养美感,产生强烈的内在动力。同时结合不同童谣作品,定期更换墙饰,请幼儿一起动手参与制作。如在进行童谣《剪贴画》教学时,请幼儿来画一画、涂一涂、编一编、说一说,展示自己的剪贴画,将他们的作品制成卡片、小书展示出来,和别班的小朋友交流。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幼儿的想象和联想,发挥幼儿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促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积极地、主动地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

三、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培养小班幼儿学习童谣的兴趣。

由于小班幼儿生理、心理欠成熟,特别是精神系统的功能还未完善,抑制能力较弱,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持久,因此,童谣教学应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幼儿兴趣,使幼儿保持良好的学习的动机。

1.游戏教学。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小孩子生来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游戏是幼儿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幼儿最基本、最喜欢的活动。因此,应根据幼儿的这一特点,在教学中以游戏的形式激发幼儿学习民间童谣的兴趣。

2.故事教学。故事是幼儿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把童谣故事化,编出有趣的故事情节,有利于幼儿理解,易于接受和掌握。

3.图谱、实物、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在开展童谣教学时,我还注重图片、实物、FLASH的运用,使幼儿的注意力更集中,兴趣更浓厚。

童谣《小毛巾忽悠悠》内容比较长,但是它的句式重复,贴近幼儿的生活,于是我将每句的内容画了相应的图片。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帮助幼儿理解童谣。当幼儿忘记念时,我只要一指画面孩子们就能马上反应过来。

四、发挥童谣的价值,提高小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用来表达、交流思想的工具,是思维的直接现实,人的思维随着语言能力的发展而完善。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更与语言能力的发展紧密相关,无论是语音正误、词汇积累,还是用语句表情达意,都反映和制约着思维的发展变化。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童谣那幽默、风趣的语言,使孩子们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一首首的童谣在孩子们的口中传诵。现在幼儿传唱的不是“我爱你,爱着你,就像老鼠爱大米……”,而是富有童真童趣的“鸡嘎嘎,鸡嘎嘎,一心吃个小黄瓜,黄瓜有种,想吃油饼;油饼不香,想喝面汤……”之类的民间童谣,它对于儿童知识面的扩大,能力的培养,情感的熏陶,美感的启迪,都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边念童谣边做游戏,幼儿既丰富了语言表达能力,又发展了智力,增强了体质,提高了社会交往能力。而且老祖宗留下来的地方文化也在孩子们中广泛流传。

童谣的学习也在家长们中引起了共鸣,让父母们回忆起了自己的童年,家长们大多对民间童谣都很熟悉。孩子们在家里唱时,家长们也时时跟着唱上几句,有的孩子在家里还当起了小“老师”,教爸爸妈妈学童谣,有时家长还会教孩子一些幼儿园里没学的童谣。这样,在互学互教中亲子关系更加融洽,童谣成了连接亲子活动的纽带。

参考文献:

[1]周稽裘主编.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41.

第9篇:童年趣事初中作文范文

[关键词]兴趣 ;引导;深入教学

引言;声乐教学已经蔚然成风,歌唱遍布了大街小巷,千家万户。学习声乐的人也越来越多,年龄也越来越小。儿童学习声乐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因为学习声乐既要学习技术又要学习艺术,既要用嗓又要用脑。由于儿童在初学时大多数都是因为好奇心、神秘感才踏上了这样的征程,慢慢的就会感到枯燥厌烦,从而产生抵触情绪。如果想让儿童喜欢学习声乐,愿意学习声乐,那么首先就要培养他们对声乐的兴趣,因为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如果孩子对声乐有了兴趣,他们自然也就能学的快了。在有了兴趣的基础上,教师要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提高课堂的教学气氛,运用比喻和游戏来实施教学方法,这样儿童就会轻松的学到声乐演唱技巧和声乐演唱知识,就不会感到枯燥无味。所以好的教学方法能提高专业技术和教学质量,从而培养出更多更好有专业技能的人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当今社会已形成学习音乐的普遍性,太多的人都踏进了这个声乐学习的圈子,而且年龄也越来越小,这对于声乐教学是一个考验。对于儿童学习声乐,很多老师都认为初学阶段简单,谁都能教、怎么教都行的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教师应该针对每个儿童的不同特点,设计好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案,让学习声乐的孩子都能喜欢声乐。

一、培养儿童对声乐的兴趣

儿童时期学习声乐是一件很不简单的事,因为学习声乐既要用嗓又要用脑,既要学习技术又要学习艺术。所以对儿童来说,首先要培养他们对学习声乐的兴趣,因为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会学的很快,不感兴趣,怎么教也收效甚微。那么,如何培养孩子学习声乐的兴趣呢?

1、把握儿童的教学特点,以激发兴趣为首要任务;前苏联教育家阿尔托波列夫斯卡雅说:“激发感染孩子们掌握音乐语言的愿望,这是教师最初任务中的最重要的任务。”我很认同他的观点。我觉得一位优秀的声乐教师,不但要在专业上有很高的素养,还要把握好声乐教学的特殊性,把引导儿童喜欢声乐、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作为首要任务。不同的孩子有着不同的资质,有些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显露出了他们的音乐天赋,但是大部分的孩子还是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家长的培养。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不仅仅是要教授孩子声乐,更要善于和孩子沟通,要知道孩子在你教授的过程中在想些什么,这样你就能够很快抓住孩子的性格特点。当你知道孩子在你教授的过程中所想的并不是关于声乐的东西时,我们也不要对他们严厉一味的批评。相反,我们应该耐心地倾听、讲解,把他们想象的东西联系到我们的课堂上,活跃课堂气氛,充分的尊重孩子、鼓励孩子的想法,帮助他们形成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使孩子感受到关注、爱护、鼓励、支持等,这样儿童的声乐学习才会从简到繁,循序渐进。

2、运用比喻和游戏的方法,使其教学寓教于乐,由于年龄的关系,很多初学声乐的孩子识字都不多,我觉得教授这样年龄段的孩子,教师应该根据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设计好每节课的内容。教师一定要用生动的语言来启发他们,为了能够让孩子理解和记住老师所教授的内容时,我们可以形象的加上比喻和游戏来解读教学。比如,给学生讲五线谱的谱号时,可以将高音谱号比作麻花,低音谱号比作自己的耳朵。五线谱就更加可以形象的比作我们自己的五个手指。这样孩子每次用到的时候就会很容易的想起来了。接下来我们就看五线谱上的音,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就像是好多游动的小蝌蚪。这样形象的比喻孩子就能基本掌握了音乐中音符的知识了。所以在教学中,恰当的比喻不仅仅能生动形象的说明问题,而且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想象空间,给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给年龄小的孩子上课时,我们就一定要想方设法的去创造一种愉快的课堂气氛,让他们在玩中学到知识,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音乐的熏陶。我们可以给孩子们看一些关于音乐的电影,比如《音乐之声》。这个电影就是讲述了玛利亚用她的音乐魅力赢得了那些叛逆孩子的信任及尊敬。我们可以带孩子做一些基本发声的小游戏,比如说分组教学,一组是小猫眯,一 组是小老鼠,小猫眯这组发mao的音,小老鼠那组发yi的音,并且相互调换来发音。这样孩子不仅做了猫和老鼠的游戏,还在游戏中简单的练习了发声。对于一对一上课的孩子来说,我们一样要用生动的比喻和游戏的教学方法。我们训练他们呼吸的时侯,可以让他们学习小狗叫,旺!旺!也可以告诉他们歌唱的时候,呼吸就像我们吃了很多东西,肚子鼓了起来。另外教师示范也很关键,听了教师形象生动的示范,孩子们会对歌唱更有兴趣。总之,教师要让每节课都生动有趣,寓教于乐,让孩子们高高兴兴地上完课并期待下节声乐课。

3、因材施教,调动儿童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材的选择也是教学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教材选用的是否恰当,将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兴趣。声乐教材的选用要在循序渐进原则的基础上,注重音乐内容的多样性和生动性,要符合孩子们的心理特征。如果老是选用一些考级或专业性的作品,将会使孩子很快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我们可以来询问孩子喜欢哪一部动画片,动画片里的哪一个人物形象来选用教材。这样能让孩子在短时期内学到很多东西,又能始终都在自己的爱好范围内进行学习。在此基础上,要培养孩子的音乐欣赏能力,多选一些初级的考级歌曲给孩子们听,教师也可以给孩子们讲讲歌曲的创作背景和歌曲所表达的意境,这样既能提高孩子的演唱兴趣又能加深他们对声乐的理解。

目前,市场上几乎找不到一本声乐启蒙的教材,因此,我们在选材方面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不然非但不能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反而容易让孩子不能够认真的学习和演唱下去。那么,我们怎么来帮助孩子选材呢?前面我提到过让孩子说出自己喜欢的动画人物和动画片的歌曲,也可以让孩子们自己塑造成动画片里的人物。此外,我们也要长期引导孩子欣赏优秀的中外歌剧、儿童剧,让他们开阔眼界,多了解声乐。我们还可以给他们讲一些我们儿时听到的看到的故事,让他们来演唱那些故事里面的经典歌曲。一般初学的孩子我们不能留太大的曲子,我们要留一些小一点的艺术歌曲。或者,我们还可以组织多名学生排个小合唱,教他们演唱《音乐之声》中的《 D0REMI》、《SO LONG FAREWELL》等 作品,在每个月的学习汇报演出中,表演给他们的父母,使他们学习声乐的童年更加多姿多彩。在选材上,我希望能够重视孩子的陪养,出一些孩子们喜欢的初学教材来丰富、愉悦他们的教学。这样不仅能使我们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找到更好更适用的教材,也可以让孩子们的学习更容易,让他们对声乐更加感兴趣。

二、深入展开教学,培养儿童演唱

1、要重视儿童基础知识的积累,学习就像盖高楼一样,首先要打好地基,这样楼才能盖起来盖得结实。学习也是一样的,不管学什么要想学的扎实首先都要把基础的知识学好,想要唱好歌首先也要把基础的音乐理论知识学会。很多教师认为理论知识比较枯燥难懂,如果让初学的孩子学习可能会打消孩子学习的热情。但是我认为如果开始不让孩子学习,等到必须要掌握的时候孩子就会觉得很难。而开始歌唱时,在歌曲演绎的过程中加入些基础知识,那么孩子就会顺其自然的学会了。这样就能让孩子产生一种自信的心理,能让孩子对于以后的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培养孩子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自然就不会出现学了声乐还有很多理论知识不知道的现象。

2、用身体感受音乐的节奏、乐感,众所周知,节奏是音乐的基础,没有节奏就不能有乐感。节奏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潮起潮落,钟的摆动等等,都与节奏关系密切。如果让他们与音乐结合在一起,就会引起儿童自身的节奏感。

1、用身体来感受音的时值。在学习声乐初期,让孩子们在短时间记住那些陌生的“小蝌蚪”并准确地表现出来, 似乎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如果用他们最熟悉的运动——走路来感受音的不同的时值,那么孩子不仅会很快地记住几分音符唱几拍,而且能会用身体把节奏正确的表现出来。

2。用身体感受拍子。人是用两只脚走路,所以可先从最基本的左右二拍子来训练,老师可选择一些强弱明显的乐曲,让学生跟着乐曲走,一左一右,一强一弱就可以把节奏表现出来。还可利用脚跟和脚尖落地的强弱力不同度感受四分之二拍子的强弱规律等。

3、用身体感受句法。在初学时,经常看到一些孩子唱歌没有乐句感,音一个一个的蹦,不连贯。这时可让孩子朗读歌词,感受自然的说话,让他们感受音乐也和说话一样有语气、有重音,并且用身体的动作去感受句法。例如左右手和身体相连、头与脖子,身体相连等等。让孩子在运动中学习,使其学习热情更高涨。

总之,在入门期对儿童进行节奏训练,对儿童音乐能力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4、运用鼓励参奖教学法,学会用心歌唱。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不能一味的讲授课程,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孩子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例如,有这样一个孩子:“他在学习节拍时值的时候把全音符看做一个大胖子,胖的圆圆乎乎的;二分音符称为是小豆芽,长的瘦瘦的且带头;而四分音符就是一个长的黑黑的人”。孩子形象的比喻,让我很感动。这就说明孩子在学习的时候投入了,用他们自己的思维方式开动脑筋用联想的形式记住了。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抓住时机给予表扬、鼓励,这样孩子以后才能经常开动脑筋,才能具备创造能力。演唱既是练嗓又是练脑,我们越是鼓励他们,他们就越会觉得自己唱的好。所以,孩子对学习声乐的动力和我们教师还有家长的“鼓励”是分不开的,久而久之他们就自然会对学习声乐产生乐趣。

结论

俄罗斯著名音乐家涅高兹曾经说过“虽然我们不能创造人才,但我们可以为他们营造文化环境,为他们开垦赖以生存的沃土。”这句话说出了身为教师的责任和义务。我们身为教师就应该把教育好学生作为自己的责任。而对于初学的孩子来说,培养他们对声乐的兴趣,激发他们对声乐演唱的潜能,远远要比让他们学好课程更加重要。我们既要有良好的专业技能和文化修养,更要针对每个儿童的不同特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运用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让每个学习声乐的孩子都能喜欢声乐,努力将声乐艺术传授给他们,让他们成长为乐观、积极向上、有专业素质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沈建洲著:《儿童艺术教育活动指导》,[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

[2] [荷]雨果o平克斯特波尔著:《音乐小百科一声乐》,[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年4月第一版。

[3] 张志华著:《儿童音乐教学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12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