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固定资产审计论文范文

固定资产审计论文精选(九篇)

固定资产审计论文

第1篇:固定资产审计论文范文

关键词:改进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 对策

近年来,随着国民的,电力系统的基建任务逐年加重,特别是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更是投资多、规模大,为了规范工程管理、确保投资效益,国电公司要求各单位积极开展投资项目审计。那么,怎样才能做好投资项目审计呢?本文通过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现状,提示当前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存在的与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过程中将遇到的困难,探讨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范围与内容,进而提出当前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应采取的对策。

一、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现状分析

电力系统对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认识有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第一阶段,审计人员审查竣工决算报表。由于审计人员都是从财务部门抽调,因知识局限一般没有审查建安工程结算,只按基建部门的审核数进行工程成本汇总,一旦基建部门对建安工程结算审核不严,基础数据不真实,将造成固定资产投资不真实。第二阶段,审计人员审查建安工程结算。此时,审计人员基本上都是从工程造价管理部门抽调,对建安工程结算有能力进行严格把关,但这些人员一般缺乏财务知识,对工程其他费用支出的合法性、合规性无法进行审查,这也将造成固定资产投资不真实。

当前,电力系统大部分单位的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处于第二阶段,其存在的问题是:一是如上所述,对占固定资产投资50%乃至更多的其他费用支出未进行审查,势必固定资产投资的真实性。二是未对形成固定资产的技术经济活动进行审查和监督评价。三是未对固定资产投资效果进行评价,即投资项目后评价仍是一片空白。四是只对既成事实进行审查,属于事后审计,未对影响工程项目投资的关键阶段———决策与设计阶段进行事前控制。

由此可见,当前电力系统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范围仅限于固定资产形成过程的一个局部,对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方法、程序没有统一的认识,在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研讨上缺乏深度,而这种理论上的苍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当前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局限性,直接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工作质量与成效。

二、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范围与内容探讨

固定资产投资是以一定的资源(人、财、物等),经过预测、决策、实施(设计、施工等)的一系列程序,在一定约束条件下形成固定资产的过程。由此引伸出,固定资产投资的全面审计至少包括两方面内容:不仅要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成本及其他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进行监督,还要对形成固定资产的技术经济活动(预测、决策、实施等)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监督。

1997年,国家审计署制定了《审计机关关于国家建设项目预算(概算)执行情况审计实施办法》,根据此办法,建设项目预算(概算)执行情况审计内容包括:建设项目准备阶段资金运用情况,建设资金来源、到位与使用情况,建设成本及其他财务收支核算情况,建设项目设备、材料采购管理情况,建设项目税、费计缴情况,建设项目执行环保法规、政策情况,经济合同实施情况,建设项目调整概算及超概算情况,建设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设置的落实情况,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有关资质、收费、承包行为等情况。

同时,固定资产投资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得到最大限度的产出,随着我国建设领域逐步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建设项目管理模式也由过去的“工程指挥部”形成转变为项目法人负责制,项目法人不仅要对建设项目的资金筹措与使用、项目实施负责,还要对建设资金的偿还、项目建成后的经济效益、资产的保值增值负责。此时,需要在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通过对建设项目实际效益与预计效益的比较,分析两者是否存在偏差、偏差程度及产生偏差的原因,针对具体情况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确保项目达到预期效益,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对项目的准备、决策、实施、试生产直至达产的全过程进行再评价,全面投资管理经验,为以后改进投资管理和制定合理的投资政策服务,这就是建设项目后评价。只有做好建设项目的后评价,才能在建设领域真正实现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彻底舍弃过去那种只有血的教训没有经验积累的“工程指挥部”临时管理模式。因此,建设项目后评价应纳入固定资产投资管理范畴,成为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内容,发挥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作为固定资产投资管理活动延伸的作用与效能。

综合以上分析,从固定资产投资概念的引伸到国家审计部门的规定及建设领域工程管理模式的改革要求,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范围与内容应包括:过程审计,审查预测、决策、实施等形成固定资产的技术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费用审计,主要是单位工程结算、设备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的审核;项目后评价,主要是过程后评价、效益后评价。

三、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困难分析

1.知识的局限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质量和效率。以费用审计为例,需要工程财务与工程结算方面的知识,而工程结算涉及的知识面广,执行的定额多,范围广泛,如在当前大量的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项目结算中,涉及到建筑工程(包括土建、给排水等)、电气安装工程、输配电线路工程、市政工程等;在项目后评价中,更是需要技术与经济等多方面知识,一个人是难于精通、掌握这么全面的知识,这将极大地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质量和效率。

2.现行工程概(预)算定额不完整,造成工程结算审核定价困难,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质量和效率。如在技改工程结算中,有些安装项目无现行概(预)算定额可套用,又由于电力行业的特殊性,造价管理部门没有这方面资料,市场上无可比价,定价比较困难,这也极大地影响了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质量和效率。

3.工程资料不完整造成审计进程受阻等困难。如过程审计一般是查阅形成固定资产的技术活动中留下的相关资料,当前由于工程管理不规范,许多资料都是事后补办,难免存在缺漏现象;或工程资料管理不规范,工程竣工后工程资料未及时归档,由现场施工管理人员个人保存,随着时间的推移或岗位变动,有些资料已很难找到,审计时就很难对形成固定资产的技术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等作出评价。

4.项目后评价工作量大,在评价、程序、步骤、组织及指标设置方面尚无一套较成熟的做法,审计人员在做项目后评价时会有一定难度,特别是在评价指标设置方面将遇到一些技术难题。众所周知,一个评价结论是否,取决于其基础数据的真实性与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不管是过程后评价还是效益后评价都需要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一个无定论的评价指标体系,其评价结论也将大打折扣,而评价结论在科学性上的模糊有违后评价的初衷,使后评价失去意义和必要性。

四、改进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对策

1.明确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具体范围与。以竣工决算审计为切入点,审核单位工程结算,审查工程项目财务收支情况,延伸到工程“五制”管理、施工管理等方面进行审计,切实做好固定资产投资审计。

(1)过程审计应包括:审查工程项目前期工作,工程项目是否按基建程序进行,项目建议书、可行性报告是否齐全、完备;审查是否取得立项审批文件、概算审查批复文件、施工图预算审查批复文件;审查工程项目“五制”执行情况,特别是工程设计、施工、监理、物资采购的招投标管理、合同管理方面的法规、制度执行情况;审查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督单位基本情况,包括营业执照、资质等级、劳保费计取类别(施工单位);审查隐蔽工程签证、现场签证是否合规、完整、真实;审查资金来源、资金到位情况及资金拨付与使用情况,主要审查工程价款的支付是否按合同条款及有关规定执行,是否按规定留足工程尾款与质保金;审查工程项目核算的凭证、账簿和报表是否真实、合现;审查竣工验收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工程竣工档案是否按规定归档,有关竣工资料是否完整、规范,竣工图是否与实物相符;审查工程工期、质量是否符合合同规定,审查验收遗留处理情况。

(2)费用审计应包括:单位工程竣工结算审核、设备费审计与待摊费用审计。单位工程竣工结算审核:审查工程量、钢筋用量是否依据竣工图和设计变更及现场签证按定额规定的规则计算,结算结果是否准确;审查预算定额选用、定额子目套用是否合规和合理,定额单价换算、补充是否合规和准确;审查工程直接费的调整是否合规、准确;审查各项取费及材料市场价差的计取是否合规、准确;审查估价和议价的费用是否经过甲、乙双方协商一致,是否在合同中明确规定计取标准,是否按相关签证计取;审查工程施工合同中有关工期、质量奖罚条款执行情况。设备费审计:审查设备费是否按合同规定计算,其采保费、运杂费是否按规定计取;设备领用手续是否齐全、完整,领用数量是否与竣工图相符,是否存在多领、错领现象;审查多经采购的工程物资加价情况,是否在合理的市场价范围内。待摊费用审计:审查待摊费用支出是否按概(预)算审查批准文件执行,有无扩大开支范围和提高开支标准,有无付款凭据及付款凭据是否符合有关财经纪律等规定。

(3)项目后评价:后评价一般是针对某一个基建项目来进行综合评价,当前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项目较多,可针对某一个城市的城网改造项目来进行后评价。后评价的基本方法是“前后对比法”,将项目前期阶段的可行性研究和经济评价的预测结论与实际运行结果相比较,以发现变化,原因。当前,主要是做好过程后评价与效益后评价。过程后评价就是对立项决策、勘察设计、物资采购、施工管理、生产(使用、运营)等进行评价。其评价指标较多,常用的如:设计周期变化率;实际建设成本变化率;实际达产年限变化率(表示实际达产年限与设计达产年限的偏离程度,可以评价设计、施工、生产管理等方面工作)。效益后评价就是对项目投资与概算执行情况、生产能力与实际效益、财务效益、国民经济效益、效益等进行评价。

2.做好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人力资源管理。在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人员的结构上,应以工程审计人员为基础,配以财务审计人员,组成人员配备合理的审计小组。

3.及时,积极提出可操作性强的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审计建议。围绕审计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揭示其深层次原因,针对各单位不同情况提出有较强可操作性的审计建议。如工程结算资料不齐全、提供不及时,有的是基层单位内部工程管理制度不完善引起,有的是内部效能考核不严导致管理制度贯彻执行不力引起,有的纯粹是部门之间扯皮引起等等,应针对各单位不同情况提出不同审计建议。

第2篇:固定资产审计论文范文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审计

固定资产投资一方面是优化企业结构、改善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经济效益的关健工程。同时又是投资大、建设周期长、施工过程和施工工艺复杂、工程材料和设备数量繁多,造价的不确定性因素贯穿整个建设过程的风险项目。因此,由其自身的特性所决定的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工作,具有审计周期长、审计内容多且技术经济性较强、审计方法复杂、审计范围广泛以及审计要求较高等一系列特征。固定资产审计评价的结果会被广泛认同为经费投向投量是否科学合理的真实判断。对审计过程中存在问题做好分析和预想预防,有利于审计人员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水平,保障审计质量,提高审计效率。

一、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未有效开展效益审计。对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真实性、合法性审计比较多,着重于查错纠弊,对于效益审计重视不够。审计人员缺乏将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向效益审计扩展的观念,固定资产投资建设市场秩序较为混乱,违法乱纪现象比较多,这客观上使审计人员不得不侧重于真实性、合法性审计,从而无法抽出足够的审计力量开展效益审计。

(二)未实现全过程审计。对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事后审计比较多,事前介入和事中控制不够,特别是对投资项目选择的决策过程难以施加影响。在中国固定资产投资领域,投资决策论证体系不健全,权责分明、制约有效、科学规范的建设项目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尚未完全建立,项目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水平还不高,全过程的审计监督更显重要。

(三)审计力量弱。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人才短缺,现有审计人员队伍知识和能力结构不合理。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涉及的审计事项复杂、专业性强。例如,为了对工程造价进行审计,需要审计人员具备工程造价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执业资格;为了对工程合同管理的情况进行评价,审计人员需要具备合同法等法律方面的知识和经验等。然而,审计机关目前懂财务的人员比较多,懂工程、法律的人员比较少,既懂工程又懂财务的人员少之又少。

(四)审计风险难以有效控制。在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实践中,审计人员的工作缺乏客观标准,主观判断多,审计风险难以得到有效控制。关于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尚未形成具有操作性的准则和指南,对于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审计的理论研究和经验总结做得尤其不够。《审计机关国家建设项目审计准则》的规定比较原则、抽象,对于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审计也强调不多,审计人员在具体工作中感到缺乏依据和标准。

(五)未能有效提供意见建议。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就事论事多,为各级政府宏观决策和管理服务的职能发挥不够等。审计着眼于查处单个问题的多,不善于通过对微观审计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从宏观上提出搞好建设项目的建议和改进审计方法的措施。

二、固定资产审计对策的思考

(一)创新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理念。传统的以查错纠弊为主要目标的审计理念已远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应增强宏观意识,努力研究和把握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工作的规律和特点,探索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工作的新理念、新思路。投资体制的深层次改革必然引起投资决策方式、资金筹措方式和资金使用方式的调整。在投资管理和项目管理领域正在发生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决策分散化、资金来源多样化、融资方式市场化以及项目预算管理和工程合同管理国际化。这一重大变化,使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环境、对象、内容和方式等,都已经发生并可能继续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因此,要根据投资管理体制、建设管理体制、财政管理体制、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要求,不断创新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理念,致力于提高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宏观经济效应。

审计的发展要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目标要从真实、合法逐步转到效益上来,开展效益审计是在新形势下将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向深层次、高水平推进的必由之路。在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中要积极推行效益审计,对项目建设的经济性、效益性以及效果性进行评价。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投资效益审计既要考虑投资结构的合理性,投资规模的适当性,资金使用方向的正确性、使用效果的综合性、使用过程的公平性,又要检查项目建设的宏观性、公众性、关键性、基础性、牵动性和对政治、经济、自然环境的影响,把宏观效益与微观效益、长远效益与当前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统一起来。

第3篇:固定资产审计论文范文

关键词:固定资产,内部控制

 

1.在单位实施固定资产的具体方式

1.1岗位分工控制

1.1.1分清产权关系,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责任制。。产权不明晰导致的责任界定模糊是造成固定资产管理弱化的最根本原因,所以要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首先必须分清产权关系,明确责任范围,将责任细化、落实到单位直至个人。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岗位责任制,对达到标准起点的固定资产进行分类编号、登记入账。

1.1.2要按照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要求,合理设计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岗位,明确职责、权限,在兼顾运营效率的同时形成一整套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制衡机制。不相容职务主要包括预算编审、授权批准、业务经办、会计记录、财产保管、稽核检查等职务。各单位应当配备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的人员办理固定资产业务。单位对办理固定资产业务的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定期进行岗位轮换。

1.1.3对于一个固定资产业务的全过程不得由同单位的一部门或个人全负责。

1.2授权批准控制

1.2.1将所有固定资产业务都纳入授权批准的范围;将固定资产业务的相关人员分为审批人和经办人,并明确审批人和经办人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

1.2.2应根据固定资产的重要性和金额大小确定不同的授权批准层次。

1.2.3应规定每一类固定资产业务的审批程序,以便按程序办理审批,经避免越级审批、违规审批的情况发生。对于审批人超越授权范围审批的固定资产业务,经办人有权拒绝办理,并及时向审批人的上级授权部门报告。

1.2.4规定被授权人在履行权力时应对哪些方面负责,应避免责任不清的情况出现。

1.3预算控制

预算制度是固定资产内部控制中最重要的部分。通常,大中型企业应编制旨在预测与控制固定资产增减和合理运用资金的年度预算;单位资产管理部门会同财务部门审核资产存量,根据事业发展规划和经费预算,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研究编制年度购建计划(拟购建资产的品目、数量,测算经费额度)。小规模企业即使没有正规的预算,对固定资产的购建也要事先加以计划。

1.4购建控制

购建固定资产由主管部门统一组织,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会同财务及使用部门共同参与论证、招标等环节的工作。对大、中型购建项目宜实行项目负责人负责制(政府采购除外);零星采购实行双人采购制。固定资产购建活动中,要建立必要的合同管理制度、法律咨询制度、严格签定并依法履行合同。基建项目的竣工决算要经过中介机构审核并出具报告。

1.5验收控制

由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使用部门和财务部门共同参加,根据不同的取得方式(包括:外购、自行建造、接受捐赠、外单位调入等),将实物与购货合同、供应商的发货单及捐赠方等提供的有关凭据、资料进行核对,核对无误后方可办理验收手续,出具验收报告(验收单);财会人员根据验收单及时登账。对经营性租入、借用、代管的固定资产,应设立备查登记簿专门登记,验收时相关部门和财务部门必须明确固定资产的产权归属,如检查房屋产权证、车辆行车(运营)证等权属证明文件,对于权属不清的固定资产需及时补办相关手续或专门提供依据,经明确后方可验收入账。

自建工程,当建造的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应当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日起,根据工程预算、造价或工程实际成本等,按估计的价值转入固定资产,待办理了竣工决算手续后再作调整。

1.6保险控制

为防范和控制固定资产的意外风险,单位应建立健全资产投保制度。在符合成本效益原则下,选择合适种类的保险。单位必须首先明确投保固定资产的范围和标准,由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会同财务部门等拟定投保方案,经单位负责人或其授权人批准后办理单位手续。

1.7(七)转移使用控制

各个业务部门获得使用固定资产的授权后,向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提出固定资产转移申请,之后进行有关的固定资产出库业务。管理人员要把握好核对环节,即对准备出库的固定资产数量、规格、使用部门等要素进行核对,防止出现错误。其次是固定资产出库登记制度,即每一项固定资产的出库业务都要登记使用部门名称、固定资产转移时间等要素。固定资产使用完毕后,使用部门和仓库管理部门交接固定资产要有记录,以及固定资产转移入库要有记录和责任人交接要有记录。。

认真做好固定资产折旧、减值等相关会计核算。。折旧费用按规定计算,固定资产记账员在每月对折旧费用的变动作出分析。

2.进行执法检查和监督并建立奖惩制度

单位当建立健全对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监督检查制度,明确监督检查机构或人员的职责权限,定期和不定期地对单位实施固定资产的具体方式进行检查和监督检查,把固有资产的真实完整和保值增值作为监督的重点,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单位强化内部管理,完善固定资产内控制度,建立健全自我约束机制。

建立单位固定资产保值考核奖惩制度、领导干部固定资产管理责任制,使固定资产管理责任制落到实处。将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作为组织部门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的一项重要内容,单位法人与部门负责人签订《资产管理责任书》,促使单位各级领导充分认识到管好固定资产的重要性,明确相关责任人的职责范围,将资产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定期考核责任履行情况。

单位设计良好并运行有效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可合理保证单位固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固定资产流失。

第4篇:固定资产审计论文范文

[关键词]固定资产;医院固定资产;财务管理

1前言

2011年新《医院财务制度》指出,医院固定资产是指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其中专业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及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若单位价值未达到规定标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的大批同类物资,同样可作为固定资产管理。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已逐渐提到了议事日程,如何管理好现行医院固定资产,并充分利用现有资产,合理使用和实现再利用现有闲置资产,提高固定资产综合使用效率,防止盲目、重复购置,对于降低医院运行成本、节约卫生资源、减少财政支出、支持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工作任务的完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在实际工作中的经验积累,结合固定资产管理理论知识,发现固定资产管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以下问题。

2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2.1部分资产类别不统一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大多已实现信息化管理,逐步取代以往的卡片管理,比如标签的粘贴、扫码枪的打印等。现阶段,部门三甲医院已逐步开展单个固定资产的信息化管理。但是由于资产种类繁多、个别资产的型号、厂家不同、同样的资产由于用途不同以致名称不同等原因导致固定资产的名称较为混乱,加重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比如柜子,名称有:三门更衣柜、二明斗玻璃文件柜、药柜、文件柜等。在名称的选取上没有统一的标准,存在较大的随意性,一方面不利于资产的归类,另一方面不利于资产的清查管理工作。

2.2部门资产管理人员缺位

固定资产会计管理专员一般仅负责常规的资产账务处理,并不关注资产的日常维护。而现行资产的管理与维护情况一般由医疗科室的护士长或主任指定科室其他人员兼任,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其职责并不明确,资产管理的观念也极为落后,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或者培训指导,对于科室内部的资产情况难以全盘掌握。在医院这种科室较多、资产分布较广的环境下,管理部门若想及时获取固定资产的实物信息十分困难。

2.3资产购入使用与入账程序脱节

由于医疗行业的特殊性,某些大型医疗设备在购入过程中与其他行业存在较大的差异,一般固定资产管理理论方法难以涉及。比如:器械供应商为推销自己产品,先进行免费投放,若适用满意,则再由主任提出申请进入购入环节,但器械的适用时间一般较长,医疗科室与财务部门缺乏沟通,导致使用与入账的脱节。另外,账务处理过程中一般是见发票入账,一部分供应商为延迟纳税,延迟递交发票,导致固定资产的开始使用与初始入账脱节,不利于固定资产的管理与成本归集。

2.4固定资产报废审批滞后

作为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固定资产的报废审批手续极为严格,如此导致日常账务处理中,固定资产的报废审批流程较长,严重滞后。部门资产虽然存放于科室,但是已无使用价值,部分资产虽然挂在账上,但是已经不能为医院发展做出贡献。另外作为资产管理的基础环节,大多科室对于资产的报废审批观念落后,缺乏重视,延误报废审批入账的程序,加重固定资产管理的难度。

3强化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

由于国内大中型医院固定资产规模一般较大,且医院的生存周期较长,若固定资产管理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松懈,必然会堆积出更多问题,预期通过全盘细查固定资产情况更是难上加难。因此,在日常的固定资产工作中辅以以下措施,方可更为精准地进行固定资产管理。

3.1统一固定资产类别

为严格区分固定资产类别,应对固定资产管理中区分医疗设备与后勤办公设备。医疗设备由于其专业性较容易区分,后勤办公设备中存在大量价值不高,种类繁多的低值固定资产,应统一名称类别,结合信息化的发展,尽可能为每一件固定资产记录详细信息,若可行的情况下,添加图片,以便容易区分。选择资产贴标签或者扫码枪进行登记身份,按照资产类别标记相应的资产编码。

3.2设置部门资产管理岗位

各科室设置专门的资产管理专员,负责本科室的资产管理。财务部制定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下发给资产管理专员进行学习,日常的账务处理工作固定资产管理会计可直接与各科室资产管理专员进行沟通。每月底资产管理专员可将本科室资产变动情况向财务部汇报,保证资产流向与财务入账的一致性。如此一来,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实现由定期抽查向每月全面检查的转变,一方面减少财务工作量,另一方面保证固定资产管理的准确性,更为重要的是无须进行全院资产清查,财务部每年仅需抽查部分科室的固定资产使用情况即可,另外,从成本管理的角度,各科室能够更为精确的清楚科室成本发生情况。

3.3规范固定资产入账程序

在设置科室资产管理专员的基础上,当月新增固定资产,无论是正常手续购入或者是赠送、投放,均及时向固定资产管理会计人员汇报,固定资产管理会计人员按照会计准则规范,结合医院发展情况进行会计处理。原则上当月购入固定资产下月入账,对于无法获取具体金额的固定资产可暂估入账。对于先投放后购入的固定资产,可按照确定购买日的剩余使用年限进行摊销处理,考虑到科室成本核算的需要,不可将已免费使用的折旧费用一次性计入科室成本。

3.4加强固定资产报废审批

在报废审批方面,应制定严格的审批流程,特别是在审批的时间环节要严格把关,保证固定资产报废审批的及时性,避免账实不符。医疗行业中大型高值专业设备较多,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应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对固定资产的报废手续监督,并对各科室资产管理人员进行报废审批程序的培训,提升科室对资产管理观念、成本核算观念。

4结论

总之,作为医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由于固定资产管理的难度与特殊性,在实际工作中,可在遵守医院会计准则的基础上,灵活创新,找寻符合自己医院特色的固定资产管理之路。

作者:寿纪霞 单位:郑州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田惠香,浅谈如何应对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J].会计师,2010(11):62-63.

第5篇:固定资产审计论文范文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c/s结构,设计与研究;优化设计;资产查询

本课题是对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功能、结构、布局、内容等关键要素的合理设计,使得管理系统的功能和表现形式达到最优效果,可以充分表现出系统的有效管理功能。针对网络公司设计一个具有较强的实用性、界面较美观以及操作方便、具有好的扩展性和可维护性,从而达到优化目的效果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1.系统分析

传统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无论是从质量上还是从效率上,都难以适应经营管理新形势的需要。因此,设计一种简易、高效的管理手段是必然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既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与其他系统配合使用,形成完整的固定资产财务、业务管理体系,它也是一个完整的ERP的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1.1需求分析

通过对系统的详细分析,本系统包括以下功能:(1)系统管理:用户管理、系统登录、密码修改;(2)资产管理:资产录入、资产维修、资产折旧、资产清理等;(3)基础信息查询:部门信息、职工信息、职工信息查询;(4)系统维护:数据备份、数据恢复、权限设置;(5)帮助:数字词典、关于、其他。

1.2可行性分析

通过使用网络公司管理系统,能够做到:(1)简化了资产管理手续繁琐的问题,提高效率;(2)节省固定资产管理的人力,减少支出成本;(3)减少固定资产管理混乱不到位、责任不明确的现象;(4)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达到规范化的程度,为整个企事业的运作提供良好的环境。

2.系统总体设计

2.1系统总体目标设计

本课题所开发的系统具有较强的实用性,界面美观以及操作方便、高的扩展性和可维护性等特点。

2.2功能设计

建立网络公司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应适合许多企业的特点,设计网络公司固定资产管理的业务流程,要确定系统的目标和功能,完成各种业务流程的分析。本网络公司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具有下列功能模块:

(1)系统管理功能模块包括用户管理、权限设置以及口令修改。(2)固定资产管理模块包括资产录入、资产维修、资产折旧、资产清理、资产状态及资产清理方式。(3)基础信息模块包括部门信息、职工信息以及职工信息查询。(4)信息查询模块包括资产信息查询、资产维修查询、资产折旧查询以及资产清理查询。(5)系统维护模块模块包括数据备份、数据恢复以及系统初始化。(6)帮助。

2.2.1系统功能图

以上功能模块设计分析得到系统功能结构(见图1)。

2.2.2业务流程

本系统业务流程的具体管理过程是:将新增资产验收单里新增固定资产的信息录入系统,形成固定资产信息单并将信息单输出,交给归口管理部门审核,审核通过则进入下一级审核即财务管理部门审核,否则返回修改更正信息再通过下一次审核。经过财务部门审核通过后的资产信息将作为正确无误的信息存储在固定资产管理帐户,审核不通过则返回上一级审核并修改更正信息,以便通过下一次的审核。同时可以对存储在固定资产管理帐户的信息进行统计报表、财务报表、分析图表、上报数据以及资产清查等操作。某固定资产的信息有变动,由固定资产管理帐户产生资产变动报告,提交给归口管理部门审核。审核通过则再经财务管理部门审核,如果不需经过财务审核的则直接将信息提交回固定资产管理帐户,否则审核不通过,不可对该资产进行变动处理。如果某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已到,需申请报废,由固定资产帐户产生资产报废报告,提交给归口管理部门审核,审核通过则再经财务管理部门审核,财务管理部门审核通过,对资产进行报废处理,否则审核不通过,该资产不可进行报废。

2.2.3数据流图

根据系统业务流程的分析得出数据流图,资产验收单通过导入处理后得到资产信息文件并将数据保存在此文件里;所有保存在资产信息文件里的数据都必须通过资产审核管理,审核处理后形成标准的资产信息数据将保存在资产信息文件里,可对该资产信息文件信息进行修改更新,如资产维修处理有信息要更新,则资产信息数据从资产信息文件里流向资产维修过程,经过处理后的资产信息数据被提交审核,审核处理后再将信息数据保存到资产信息文件中;其他资产信息(资产折旧处理、资产清理处理)更新过程也如此。在资产信息文件里无需更新的数据,可直接通过资产信息统计处理后产生数据报表流向外界。

2.3概念设计

本系统总共设计了12个实体,其中用户实体单独分开,其他的实体都与固定资产实体具有对应关系;除了基本属性之外,每个实体都具有自身的特殊属性,实体与实体之间的关系。

2.4逻辑设计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设计包括了较为复杂的数据关系,所以务必做好它的逻辑结构设计。固定资产资产的数据库表之间的关系图是以系统数据需求为依据设计出来的,这12个实体包括了固定资产(gdzc)、房屋、交通工具、电子产品、家具设备、部门、职工、资产清理、清理方式、状态、其他。gdzc实体中保存了资产ID、资产名称、基本类别、入账日期等基本信息,fwl实体中保存了房屋ID、资产ID、房屋地址等信息,jtgj实体中保存了交通工具ID、资产ID、使用部门等信息。

3.主要功能模块设计

3.1主窗体模块设计

网络公司固定资产管理系统采用一种比较简洁的界面形式,界面左侧是功能列表,单击每项功能均可打开相应功能窗体。主窗体主要是调用各功能。

主要设计:(1)在项目中新建一个窗体,命名为mainfrm,保存在main Form unit.pas文件。(2)窗体上方是使用ManiMenu组件设置主菜单,其包括系统管理、资产管理、基础信息、信息查询、系统维护以及帮助等模块功能。(3)主菜单下行是工具栏,其主要用作快捷操作方式。(4)左侧是通过用TTreeView组件设置树形目录结构,这样数据结构显示非常有效和直观。(5)状态栏,它常位于窗口底部,用来显示当前程序的状态或者是操作的提示。

3.2系统管理模块设计

(1)用户管理。用户管理主要内容包括添加用户、修改与保存用户信息以及删除用户。用户的信息主要包括编号、用户名、用户密码以及用户类型,且用户名和编号必须不相同。窗体上设置了DBGrid列的数据实体,用于直观地显示用户的基本信息。(2)权限设置。权限设置主要是对用户权限进行管理设置,其包括用户管理、权限设置、口令修改、资产录入、资产维修、资产折旧、资产清理、资产状态、清理方式、部门信息、职工信息、系统初始化等20个功能设计,信息可以通过用户信息表显示出来。(3)口令修改。

3.3资产管理模块设计

资产管理模块分为资产录入、资产维修、资产折旧、资产清理、资产状态、入帐方式和清理方式七个事务模块,其中资产录入模块分为房屋、电子产品、交通工具、家具设备和其他五类资产,每类资产包括了对资产的添加、修改、删除、保存和取消等操作。

3.3.1资产录入设计

在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中,固定资产的基本资料非常重要,并且系统中的其他模块均需要使用固定资产的基本资料。固定资产基本资的录入包括固定资产的添加、修改、删除、确定、取消等操作。从用户角度来看这5个方面是不同的,但在程序设计中,五者可以使用相同的界面,因此本系统将5个方面放在一起形成一个模块,在调用时使用不同的参数表示调用不同的模块。该窗体只是主窗体的一个MDI子窗体。

3.3.2资产维修管理设计

当固定资产使用到一定程度或因意外出现故障时,需要对其进行维修。本系统的资产维修管理窗体是通过设置资产ID、送修日期、维修日期、维修公司、报修原因、维修情况、送修人以及备注等详细维修情况来对维修的资产进行有效管理。

3.3.3资产清理模块设计

固定资产使用了一定年限或发生损坏不能再用时,需要进行清理处理。用户可以在窗体上添加保存资产ID、清理方式ID、清理费用、清理人、清理日期以及清理原因等信息,还可以取消以上操作。

3.3.4资产状态模块设计

资产状态有闲置、使用、借出等状态。用户可以通过对具体某个固定资产的状态进行登记、修改、保存等操作,这样管理简单、操作快捷等特点。清理模块窗体上的管理与其他窗体的管理功能类似,突出操作简单快捷等特点。

3.4基础信息模块设计

3.4.1部门信息界面设计

在项目中新建一个窗体,命名为“bmxx Form”,保存在bmxxUnit.pas文件中。设置窗口上各属性,完成固定资产窗口的制作,编辑代码实现该界面上的各功能。

3.4.2职工信息设计

职工信息窗体采用参数化处理,实现了多态性,可以添加、修改、删除、保存职工信息。当添加或修改保存某职工信息后,将在Grid表格中显示相应的记录,选中某条记录,按“删除”则该记录也相应消失在Grid表格中。

3.5信息查询模块设计

固定资产查询提供各种条件组合查询固定资产信息的功能。本信息查询窗体是按照固定资产的资产ID、资产名称以及部门ID作为条件进行组合条件查询,查询结果显示在列表中。

(1)固定资产信息查询列表,该表格是用来显示固定资产查询的结果信息,主要包括固定资产的基本信息和净残余值以及累计折旧。(2)查询条件。固定资产查询的条件有比较多,现是按照固定资产的资产ID、资产名称和部门ID进行组合模糊查询,执行查询后符合条件的固定资产信息显示在固定资产查询列表中;也可以通过输入具体的数据。(3)执行查询。在固定资产查询窗体中设定各项查询条件后,单击“查询”按钮既可执行查询。上述功能可以支持对固定资产的常用管理过程,简洁实用。

3.6数据模块的优化设计

在程序中有多处需要访问数据库,且有多处访问相同的表,为了统一程序中对数据库的访问,程序利用Delphi提供的数据模块对程序中一些在多处进行访问的表放置到数据模块中进行统一的访问。

在进行数据库连接和操作时,创建一个数据模块来对控件进行统一管理,它包含窗体用到的数据源TDatasource、TADOQuery和Dataset三类控件,同时添加一个ADOconnnectionl数据库连接控件,所有数据库访问组件统一由它来负责与数据库进行连接,每次需要时都可以进行动态创建和释放,这样可以既可以方便统一管理、节省资源,一目了然,使整个系统的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提高了系统的操作速度和调用效率。

3.7帮助模块

带有帮助文件的应用程序,无论是程序员还是用户都有非常大的帮助作用,它能节省大量用户的开支,对程序员编辑修改和用户手册的复制保存都极为方便。制作帮助文件时要注意文档整理,将文档改写成帮助文件比较方便。

第6篇:固定资产审计论文范文

[关键词] 高职院校;内部控制建设;风险点

[DOI] 10.13939/ki.zgsc.2016.28.235

高职院校经过十几年发展,迎来了鼎盛时期。随着扩疆动土,设备更新,高职院校在经营办学、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复杂,如何化解高职院校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建设内部控制,规范运营和改革办学模式,是当今高职院校发展的明智选择。但是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如何准确的找到风险点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这也正是本文所探讨的问题。

1 高职院校内部控制中几个重要的风险点

针对高职院校目前的管理状况,以及在运行和管理中遇到的问题,现梳理高职院校主要业务活动和风险点。高职院校的业务活动主要有教学活动和日常管理活动,具体可以分为:教学、招生、采购、收费、科研、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专项资金使用、后勤托管项目等。下面就选择几个目前相对薄弱且重要的环节作为重点,探讨相关的风险点。

1.1 学生收费风险控制点

学生学费是高职院校除财政拨款以外重要收入来源,然而现阶段高职院校在学费收取业务中存在较多的风险漏洞,导致财政资金流失。这些风险主要有:缺少定期核定实际在校学生人数和学籍变动情况;缺乏对学生缴费单据的复核;未对学生收费标准的依据进行公示,缺乏收费合法性和合规性的内部审核;没有具体核实学生是否住宿;没有对符合收费减免条件学生进行审查并实行统一公示;收费单据、注册学籍人数和实际应收费学生人数核对不清。

1.2 固定资产采购与报废的风险控制点

固定资产在高职院校中一直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尤其是最近几年随着中央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政策出台,固定资产的专项资金投入与日俱增,同时也带来较大的管理风险。

1.2.1 固定资产采购过程存在的风险点

固定资产采购申请单的详细信息列示不全,尤其是采买原因不予说明或理由不充分;资产采购流程简单化,没有设立专门的采购机构,采购申请――执行――审核职能未做到相分离;缺乏重大固定资产采购可行性论证和会议集体讨论记录;存在突击使用专项资金购置固定资产,对于固定资产购置后的重复率和使用频率不高等因素考虑不全;固定资产验收缺乏有效的组织实施,参与验收人员结构单一;采购合同、验收清单和实物资产存在不一致的情况。

1.2.2 固定资产报废过程存在的风险点

资产报废时缺少专业的技术鉴定,对报废的依据和原因说明不清;资产报废清单上对需要报废固定资产登记的信息不详细;资产使用与管理部门相关负责人对资产使用现状并不了解或者了解不清就进行审批;没有对资产处置形式和处置结果进行公示,处置环节的参与人员单一;缺乏重大资产处置的集体会议讨论记录和处置程序公开化。

1.3 教学活动风险控制点

教学是高职院校主要的业务活动,大量频繁的专业技术实习更是高职院校的特色体现,然而实习必然会涉及经费的支出,教学经费支出的合理与否影响着教学质量的好坏和高职院校办学声誉,因此构建教学活动内部控制时应注重以下风险点:教学计划的制订――执行――监督是否相分离;教学经费预算制定标准;教学质量评估考核机制;教学督导的独立性。

1.4 科研活动风险控制点

科研是高职院校逐渐开始重视并且投入经费也逐渐增多的业务活动,经费增加也加大了财务风险,因此科研活动内部控制应考虑以下风险点:课题立项申请评审会聘请专家结构的组成;科研经费各项支出的标准,经费支出是否有票据的审核;科研经费支付与审核是否相分离;科研阶段性成果和最终成果的验收制度;科研实施过程的监督检查。

1.5 货币资金支付风险控制点

大部分高职院校执行的是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以收付实现制为记账基础,涉及的大部分支付业务都是银付和现付,因此货币资金的支付业务应该作为内部控制的重点。那么在设计内部控制时应考虑的风险点为:费用支付报销时的多级审核;支付流程的分项控制;资产耗材报销的验收记录;大额费用支出的可行性论证和特别审批手续;专项资金是否专款专用,有无绩效审计;培训、会议、公务用车的“三公经费”支出的特别审批凭据。

2 针对高职院校存在风险点的控制措施

高职院校性质上属于事业单位,但在业务活动方面又不同于事业单位,因此在内部控制方面不能照搬行政事业单位控制规范,而应根据自身特殊业务活动和存在的风险点,设置符合自身需要的内部控制措施。

2.1 设置流程控制

设置流程可以帮助梳理每个业务活动存在哪些风险点,把风险点按照可能发生的先后顺序用流程的形式串联起来,将有助于识别风险并加以控制。

2.1.1 学生收费内部控制流程设计

①学生处发出收费申请;②教务处整理注册学籍的学生名单,经由教务处负责人审批,财务处负责人复审,交学生处和财务处;③学生处通知学生缴费,并组织收集学生银行卡信息交财务处做划卡准备;④财务处安排人员以划卡为主要收款方式进行收缴学费;⑤收费会计申领票据、打印票据并发放票据,将票据存根交记账会计进行记账;⑥记账会计复核票据存根与学籍名单无误后进行账务处理,并登记学费备查账。

2.1.2 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流程设计

(1)固定资产购置内部控制流程设计。①资产使用部门相关经办人提出购置申请,提交处室负责人审核;②资产管理部门的资产管理员对资产使用部门提交的购置申请进行可行性审核,报主管领导审核和单位负责人审批;③对于重大资产购置(例:单价超过10万元,批量超过20万元)需经校委会集体讨论通过,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进行公开政府采购;④资产采购部门(或资产使用部门)负责固定资产采购,交资产管理部门验收入库;⑤资产管理部门根据验收单登记固定资产卡片账。

(2)固定资产报废内部控制流程设计。①资产管理部门发出固定资产盘点申请; ②各资产使用部门盘点固定资产,发现有需要报废资产,提出报废申请,经本部门负责人审批;③资产管理部门汇总全部需报废资产,组织技术人员进行现场鉴定,提交报废申请报告;④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报废还需提交校委会审议,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⑤已报废固定资产报财务部门销账。

2.1.3 科研活动内部控制流程设计

①科研项目负责人编制本科研项目经费预算;②科研处汇总全校科研项目编制经费总预算,报主管领导审核;③科研处组织由财务处和相关领域专家组成的校委会审议,并报相关部门审批;④财务处负责科研经费的管理和报销,科研处负责每个科研项目的经费统计;⑤课题结题时由科研处、相关专家、主管领导、财务处等进行成果鉴定及审查预算执行情况。

2.1.4 教学活动内部控制流程设计

①各系任课教师制订教学计划,编制教学经费预算;②各系主任审核教学计划和教学经费预算的可行性;③教务处汇总教学计划,编制教学经费总预算;④各系任课教师实施教学计划,并使用经费;⑤教学督导检查教学计划执行情况和评估教学质量,财务处审查教学经费预算执行情况。

2.1.5 支付报销的内部控制流程设计

①各系、处室业务经办人持待报销的原始单据先到财务处对票据的完整性、核算金额和财务可行性进行审核;②系、处室负责人审核票据的合理性、合法性,并签字;③经系、处室负责人审核签字的原始单据再经主管领导审核签字;④对大额支出项目还需经校委会审批并签订合同;⑤最后经单位负责人审批签字的票据到财务处复审,交出纳报销。

2.2 注重制度控制

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可以规范内部活动的各项行为,为高职院校存在的风险查缺补漏。目前已有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固定资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应用指南》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在此基础上,可以设置《高职院校内部控制规范》《高职院校内部控制规范应用指南》,同时结合本单位的具体业务特点及岗位设置情况,订立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一般需订立的制度有:《货币资金岗位责任制度》《货币资金授权审批制度》《非税收入征收责任制度》《支付结算细则》《会议费、差旅费和餐费报销制度》《票据管理办法》《收费管理办法》《固定资产岗位责任制度》《固定资产授权批准制度》《固定资产请购审批制度》《固定资产使用管理办法》《固定资产维修保养制度》《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制度》《科研经费使用管理办法》《教学质量评估办法》等。

2.3 加强预算控制

预算控制应该是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方法,通过编制预算可以控制各部门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支付金额合规性。目前高职院校内部控制薄弱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未建立各部门的预算控制,也就是高职院校内部各部门的各项支出没有相应的约束限制,只要领导审批同意了就可以支出,而没有考虑是否有该项目的预算。这也增加了整个学院资金使用的风险。那么加强预算控制可以规避财务风险,进而降低业务风险。现行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方法是两上两下的预算管理体制,两上两下主要是学院与上级主管部门之间的上报数与下发的控制数的两上两下,是主管部门用来控制预算单位的。我们可把这种预算管理体制应用到整个学院与二级院系、各职能部门,用核批的控制数达到对二级院系和职能部门的财务活动进行控制。通过设定预算,控制二级院系和各职能部门的经济业务活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高职院校财务风险。

参考文献:

[1]侯万能.构建高职院校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考[J].会计师,2009(7):44-45.

第7篇:固定资产审计论文范文

[关键词]医院 会计控制资金流入 资金支出 固定资产 工程项目

根据医院财务资金流动和资产特点。首先,从医院的货币资金流动上看,对医院内部进行会计控制的关键在于通过科学合理的控制机制设计对医院的货币资金的流入和货币资金的支出进行控制。其次,为了保证医院固定资产安全,对固定资产的控制设计也相当重要。最后,由于现阶段我国的大多医院都在进行基础建设扩建,这样对工程项目进行会计控制也比较重要。下面我们就上述控制理论结合医院财务实践进行探讨研究。

一、资金的流入控制

医院的资金流入最主要的是门诊和急诊的诊断收费以及住院收费。从实践来看,由于涉及到医院内部众多的科室,财务部门对资金流入控制主要集中在对门、急诊的费用收取和住院费用收取上。具体方法步骤如下:(一)对门、急诊收费和住院费用实行一日清单制。一般医院的门、急诊收费是医院的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对门、急诊实行一日清单制,既可以保证医院在收入上每天都进行清算不会出现收入误差,同时将患者的当日费用列单清算给患者看,让患者心里明白自己得到了那些医疗服务,该支出多少费用,进行一一核对,可以避免医患纠纷的发生。(二)医院的门、急诊、住院现金收入当日进行核算,当日上缴银行。由于医院的现金流动比较多,为了保证医院现金安全,医院要加强对现金的控制管理。对当日的收入实行银行上门收缴,医院监盘控制的方式,做到对现金控制的当日结算。

二、货币资金的支出控制

医院的货币资金的支出要严格按照预算审批来执行。根据资金的流动,对资金的使用要经过申请――审批――复核――支付这四个程序来进行。通过严控货币资金的流出,减少医院不必要的支出,保证医院资金有计划、有目的、合理地使用,控制不合理资金的流出。下面简单介绍下资金流动的四个程序。

1. 支付申请。各个科室的收入统一由医院财务部门收取,医院的支出就必须经过申请领用。要按照医院的规定进行。在申请书上,要详细陈述资金的用途、额度和使用时间。

2. 支付审批。医院财务部门在进行审批时首先要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审核凭证开出时间和金额是否满足条件。同时审核支付申请是否得到医院主管部门领导的同意。在实践中,一般首先要经过科室领导的同意并且签名盖章,报送主管科室批示,对相对金额比较大的审批还要经过医院主管院长的同意,院长在作出批示后再交由医院财务部门处理。这样的逐级审批程序虽然在时效上存在一定的滞后问题,但是由于经过多级审核保证了医院资金流出的安全,防止医院资金流失。

3. 支付复核。医院的财务部门在做支付复核时,要全面考虑支付范围、权限、程序的正确性。对相关手续和金额要认真复核,确保资金的正确使用。

4. 支付办理。经过了以上三个程序以后,最后出纳人员按照审核单据办理支付手续,同时还要关注资金的支付是不是严格按照审批意见和规定的程序执行的。

三、对医院固定资产的控制

医院固定资产主要是医院的医疗设备仪器,对医院固定资产进行控制要在设备仪器的购买、运输、日常维护等方面进行。要在主管院长的领导下,将各职能部门与使用单位组成管理体系,明确职责、制定控制制度,防止医院固定资产的流失。

首先,编制预算,统筹安排,合理利用。医院各科室要增添设备时,要做预算申请。医院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组织专家进行讨论验证,讨论有没有必要购置该设备,购置了该设备对医院的用处有多大等,要最大限度减少盲目的资产添置。医院要统筹安排医院资源,要做到资源的共享,合理利用医院已有资源,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

其次,购置了固定资产以后,在会计处理上要正确计价和确定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一旦确定就不得随意更改。同时要对在购置固定资产过程中支付的买价、运输费、安装成本、缴纳的税金等都进行正确的会计处理。对自建的固定资产要严格按照实际建设费用入账。

最后,在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时,对固定资产的盘盈、盘亏、调拨、报废等情况要进行审核,查明原因,及时向医院主管部门进行汇报。保证医院固定资产的安全。

四、工程项目控制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进步,原来的医院基础建设已经不能满足医院服务质量的要求。为了改善医疗环境,大多的医院都进行了基础建设工程施工。由于一般的基础建设工程项目资金使用规模都比较大,这样对工程项目进行会计控制,在保护国家财产安全方面的作用就更加大了。针对医院工程项目的特点,要做好医院的工程项目控制管理有以下几个控制内容。

一是决策控制。根据管理会计的相关内容,单位财务部门应该参与到医院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中来,做好项目预算为领导决策提供有用信息,并且要参与项目建议书的编写和对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的决策全过程,从财务观点出发出具书面意见。

二是预算控制。审查预算编制的合法性、时效性、使用范围以及是否完整、准确,并且核算费用是否公允,是否符合国家的既定标准。

三是合同控制。医院内部会计人员要参与到项目合同的签订过程中去,要审核合同资金、支付条件、结算方式、支付时间等。并对合同项目进行会计备案处理。

四是付款控制。医院对项目工程款项要实行专款专用制度。工程进度款要严格按照合同书上工程进度和支付时间进行支付,在支付工程款项是要确定工程是否达到预定的进度。

五是决算控制。医院财务部门要对工程进行决算控制。要审核工程竣工情况,按照实际情况支付工程结算款项。

强化医院内部会计控制,是医院管理实现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要做好货币资金的收入和支出控制,加强对医院固定资产、工程建设资金的控制管理。确保医院资产的安全,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艳萍.对医院会计控制的思考: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年5月

[2]杜志农 魏红.医疗卫生机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之我见: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4;2

第8篇:固定资产审计论文范文

关键词 医院固定资产 内部审计 现状 措施

医院固定资产的审计是对医院内部审计的主要内容之一,为规范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保证固定资产在使用中的真实性、安全性和完整性,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实现国有资产保值与增值。

医院固定资产是指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其中,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及以上),使用年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然为达到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大批同类物质,应作为固定资产管理。医院固定资产分为四类:房屋及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其他固定资产。

一、医院固定资产存在主要问题

第一,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淡薄,制度落实不到位。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属于多头管理,医院财务科管总账,行政科管明细账、车辆、房屋及办公家具等,器械科管医疗设备明细账,医疗设备购进在器械科,计算机、服务器、交换机购进及管理在信息科,但信息科未设置明细账,由于资产管理部门与使用部门相互脱节,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与协调,导致固定资产信息失真,造成“有账无物、有物无账、账实不符”等普遍想象,各领用部门无责任人管理资产。在固定资产盘点管理上,医院普遍存在对盘点清查管理重视程度不够喝盘点清查管理流于形式等问题。

第二,不严格执行制度,不重视固定资产使用。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验收不够严谨,仓库保管员在入库时往往按照随货清单入库,未看见实际实物进行入账,造成实物与固定资产明细账不相符,无法追溯责任,登记制度不健全,造成资产使用状况不明,管理困难,又不及时定期盘点,造成账实不符,使用部门在固定资产调整或资产管理人员变更时,移交、监交制度不能严格执行,造成部分资产流失无法追究责任。

第三,固定资产处置随意,报废的固定资产反映不真实。目前,医疗卫生单位固定资产购置时都能按照相关财务制度的规定办理验收入库手续,使各项固定资产从一开始都能纳入医疗卫生单位的资产管理范围。但由于医院固定资产品种多、数量大、使用分散,单位财务或固定资产管理办公室很难深入到各使用部门加以认真清查盘点,从而造成固定资产在清查、报废、毁损处理上监督的欠缺,而使用部门的管理人员又不熟悉固定资产处理过程中的具体操作规程,使得早已沉淀、报废,没有得到及时的账务处理,造成了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的严重背离。有的固定资产盘亏是由于使用固定资产的科室无专人保管财物,使财产流失或视为废物丢弃。有的盘盈固定资产不入账,而将盘亏的固定资产入账。医院每年均有资产报废情况,但未对这些已报废资产建立账销案存管理制度,已报废资产形成账外资产且缺乏监管。

二、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第一,为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规范和加强各科室、职能部门固定资产管理行为,科室合理购置、分配、使用医院固定资产,进一步促进医院固定资产使用效能的发挥,根据《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要求,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第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往往重视大的原则性内容,忽视了一些细节和工作流程,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目前在根据工作实际,完善管理流程。完善制度,加强制度可操作性。例如,科室发生变动,需要调整的固定资产的管理如何进行,管理部门及科室权限如何规定等都要给出细化的管理制度。

第三,制定、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医院固定资产实行三账一卡管理,即财务部门负责总账和一级明细分类账,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负责二级明细分类账,使用部门负责建卡(台账)。

三、医院固定资产内部审计的探讨

第一,加强审计监督,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医院定期对医院的固定资产进行审计,审计固定资产是否得到充分利用,是否有账外固定资产以及固定资产有无流失现象,切实解决固定资产保管善、账实不符、闲置浪费及被非法侵占的问题,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的内控制度,固定资产的采购和出入库应有不同的人来担任。要组织专门人员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清查,要依据清查中出现的问题,不断修改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的各项内控制度。

第二,加强固定资产购置的可行性论证与经营效益分析。医疗设备是固定资产管理的重点,在购置医疗设备时,从应用和性能等全方位来论证购买医疗设备的可行性、必要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再由采购部门进行深入的调查,收集各方面的相关资料与信息,分析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同时考虑人员技术力量支持情况,有无维修能力及维修站等,在做好充分准备后,由医院领导以及各相关部门组成采购小组,找到性价比最优的供应商,保证采购的过程公开,透明,所购的物品价廉物优,在资产使用过程中时时要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对资产进行经营效益的分析、预测,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第三,开展固定资产专项审计。医院内部审计部门根据年初审计计划,开展固定资产专项审计,如固定资产清查审计、固定资产处置与报废审计等。固定资产专项审计,不仅针对性强、涵盖面广,对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情况、岗位设置情况、固定资产的购入、验收、盘点、报废等环节进行全面审计。提出审计建议,促进医院固定资产管理。

(作者单位为鞍山市职业病防治院)

参考文献

第9篇:固定资产审计论文范文

【关键词】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是指审计机关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对投资项目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的监督行为。它是国家对固定资产投资活动实行监控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我国审计监督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固定资产因其投资金额较大、使用周期较长、投资主体和受关注程度高,所以适时地加强对其审计,是审计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也是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的有效手段。

一、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覆盖面不够广,审计力度不够大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基础设施等公共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但审计机关能够进行审计的投资项目占项目总数的比重、经审计的投资金额占投资总金额的比重还相当低。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有:第一,审计机关在国家建设项目投资监督体系中的地位不明确,监管权力分散在财政、基建、审计及其他行业主管部门手中,审计的监督力受到一定的限制;第二,审计机关受人员、经费等因素的限制,没有足够的力量对投资建设项目全部加以审计。

(二)对投资项目的审计不能提前介入

审计的提前介入是指审计人员从项目立项开始参与项目投资全过程,这样既有利于加强项目建设决策和程序的合法性、科学性,又有利于提高投资效益。目前我们的投资审计大多是事后审计,主要发挥监督作用,缺乏必要的事前预防和事中监控,尤其是对投资项目选择的决策过程难以施加影响。

(三)现有审计队伍知识和能力结构不合理,缺乏复合型人才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涉及的审计事项复杂、涉及面广、专业性强。审计机关目前具备财务知识的人员比较多,具备工程、计算机、法律知识的人员比较少,而既具备工程知识又具备财务、计算机知识的人员则少之又少。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第一,审计机关平时没有重视相关人才的培养和储备;第二,审计专业难以吸引工程造价师等专业人才加入审计人员队伍。

(四)目前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内容侧重于微观层面,有时单纯“就项目审项目”

审计着眼于查处单个问题的多,不善于通过对微观审计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从宏观上提出搞好建设项目的建议和改进审计方法的措施。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第一,审计内容仍以查错防弊为主,真实性和合法性审计是重点,没有将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向效益审计、全过程审计扩展的意识,也没有树立“跳出审计谈经济,围绕经济搞审计”的观念。第二,由于投资领域的市场动作、建设管理尚不规范,发现和披露建设过程中的违纪违规问题仍然是投资审计的主要内容。第三,由于建设项目大多具有建设周期长、消耗大等特点,且其投入产出是分阶段一次性完成的,因此对建设项目的审计要根据项目建设具体情况,分别进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概(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和竣工决算审计。

二、对策

(一)高质量的审计来自高素质的审计队伍,配备充足、合格的审计人员是审计机关有效开展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基本条件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管理手段的日趋智能化,审计人员的单一财会型知识结构已不能适应经济的发展,要求在精通财务知识的基础上,还必须掌握法律、经济、工程技术、计算机等相关知识。因此,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将向多元化、现代化发展。应采取多种途径,加强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可以采取如下途径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第一,人才的外部引进,即适当增加编制,用于引进审计机关所亟须的工程技术人才,尤其是既懂工程技术又懂财务审计的复合型人才;第二,人才的内部培养,一方面要通过各种培训,使审计人员能够更新观念、知识和技能,尽快适应开展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工作的需要,另一方面则可以通过一定的奖励措施,鼓励审计人员自学专业知识,获取专业资格证书;第三,系统内部的人才整合,即上级审计机关对于享有审计权限而又人手不够的固定资产投资审计项目,可以委托或者授权下级审计机关来办理;第四,建立外部人才网络,即与会计师事务所以及其他中介、咨询机构中的技术专家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在必要时可以聘请他们参与重点建设项目的审计工作;第五,要提高审计人员的政治素质,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近几年违法乱纪现象较严重,职业道德建设势在必行,要使审计人员树立坚守的政治信念,加强廉政教育,做到警钟长鸣。

(二)创新审计技术和方法

目前审计所采用的审计技术和方法已很难适应新的审计任务。加快审计方法的改进和完善迫在眉睫,必须将审计方法转变为以评价内部控制系统为基础的抽样审计,并借助对内部控制系统的评价结果确定审计重点、范围和方法,同时将风险分析和防范措施纳入审计程序各个环节。在审计中充分运用分析测试,以分析测试结果作为拟定审计计划、实施审查、作出审计结论、表达审计意见的重要参考依据。

(三)从真实性、合法性审计向投资绩效审计过渡

自审计机关成立以来,我国投资审计主要是以工程管理、财务收支为主体的真实性、合法性的审计。审计署《2003年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提出“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以效益审计为主,促进提高建设资金的管理水平和投资效益,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由于我国尚处于经济改革和转轨时期,按发展中国家所经历的一般规律,这个时期的建筑市场管理、经济秩序都比较混乱,容易发生违法违纪和腐败现象。因此,我国投资审计在一个较长时期内以查错防弊为主要任务,是从实际出发的必然选择。

(四)从事后审计逐步向全面参与、全过程跟踪审计转变

审计人员作为项目管理的监督部门,应将投资控制视为已任,主动全方位参与到项目的管理之中,除定期参加工程例会,收集情况外,在各相应阶段,如可行性研究、立项、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监理、竣工决算等各阶段,也应广泛参与获得信息。唯有把审计关口前移,将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有机结合起来,才有可能做到及时堵塞漏洞、减少损失浪费、提高审计质量和效果。

固定资产投资活动涉及国民经济各部门,搞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计,对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加强宏观经济管理,提高投资效益,促进综合国力的增长,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程午生.固定资产投资审计[J].审计研究,1996.

[2] 林长彬,蒋君丽.投资体制改革与投资效益审计方向研究[J].当代审计,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