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成本会计教学改革论文4篇

成本会计教学改革论文4篇

第一篇:工学结合的成本会计课程改革

一、高职院校成本会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缺乏对工业企业产品生产过程的感性认识

成本会计作为一门学科,是随着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而产生的,或者说成本会计的研究内容是随着企业产品制造环境的变化和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而变化的。因此,要学好成本会计,必须对产品的生产过程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高职学生都是从高中或中职直接进入大学的,不太熟悉工业企业的生产组织和工艺流程,而成本会计教学均以工业企业成本核算为例来进行讲解。如果学生对课程中涉及到的一些简单的工业生产用语难以理解,进而就会影响到他们对成本会计工作程序和方法的掌握。其实,如果将工业企业成本计算的各个环节进行拆分,学生都能较好的掌握。不过,如果将各环节的内容融合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加以灵活运用,就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学生不熟悉工业企业的管理组织结构和生产组织形式,不理解生产中的投料方式和在产品的结转方式,因此也就影响了他们对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不同分配方法及对分步法中生产步骤的确定等问题的理解和掌握。

(二)教师缺乏工业企业的实践经验

教学质量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和业务水平。目前,高职院校的很多教师都是大学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的,由于缺乏企业的实际工作经历,导致其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很难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而使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有些对于企业会计人员来说,清清楚楚,一目了然的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却要费九牛二虎之力才能讲清楚。这是因为他们没有参加过实际工作,不会处理实际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正因为如此,这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只能照本宣科、缺乏生动性和真实感。再加上学生本身也缺乏相关的感性认识,自然掌握起来就更加吃力。

(三)教学手段单一,学生兴趣不大

高职教学与大学本科教学的一大区别就是注重实践操作。理论教学方式主要强调成本核算过程中各项成本费用的具体分配方法,很难将各分配方法的零碎要点整合起来,形成完整的成本计算方法体系,再加以运用。而且成本会计主要是通过数据的前后勾稽关系来反映成本核算流程的,而这些成本核算流程又是通过大量的表格来实现的。在现行的成本会计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是针对表格中的数据来逐个解释它们之间关系及其计算方法,常常会占去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学生也会觉得枯燥乏味,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成本会计实训大多很难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实训项目不能满足现实需求。成本会计的实训内容往往只限于生产企业日常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而很少涉及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形式的确定、成本计算对象的确定、成本计算方法的确定等内容,因此学生很难全面掌握成本会计的实践技能。

2.实训资料不适合教学使用。成本会计的实训教材中大多都用文字表述经济业务,同时附以相关的原始凭证。长期下来,学生已经习惯性地按照文字描述进行账务处理。但在实际工作中应该是由会计人员根据原始凭证判断经济业务的内容,再做出相应的账务处理。

3.实训内容更新不及时。高职成本会计的实训教学资料基本上都停留在检验性的会计模拟做账阶段,用于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应用型内容却不多。在相关会计准则和原始凭证的格式进行调整时,会计实训教材的编写工作往往无法及时体现出这些新的变化,致使学生所学知识具有滞后性。综上所述,成本会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大都和缺乏实践因素有关。因此,在教学中融入相应的实践内容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基于工学结合下的成本会计课程改革探索

(一)根据成本会计职业特点和企业需求,更新成本会计课程设计,确定教学目标

按照成本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校企合作,了解成本会计的职业需求,与来自工业企业一线的专家进行讨论,确定教学目标。以工作过程为主线,重构课程内容。要根据成本会计岗位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和能力要求选择课程内容。按照成本会计核算工作流程,将成本会计核算工作分成若干个工作任务,在此基础上再将每一个工作任务进行细分。同时,打破传统的教材编写模式,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的教材是按照企业会计工作任务组织教材。

(二)改革成本会计教学方式

成本会计教学必须体现其课程特点,在教学方式上,要改变传统的以老师为主体的知识灌输型,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能力培养型教育。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和内容、教学条件,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如课堂讨论法、案例教学法、实训教学法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达到提高综合能力的目的。此外,利用“成本会计实训教学平台”,老师可以自行设置实训项目,模拟真实的票据、账薄等,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三)构建完善的成本会计实践教学环节

成本会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注重实践的课程,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体会成本会计中各种成本费用的分配计算方法。成本会计教学主要讲解工业生产过程中成本核算的方法,为了加深学生对企业生产过程的感性认识,应该先通过案例、视频或企业参观等环节,让学生对工业的生产过程有一个较清晰的认识。通过开设实践课程,让学生明白各种凭证的用途、来源、去向,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以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实践证明,对实践教学采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交叉进行的方式可以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另外,可以在课程最后安排一个综合性实践项目,以利于各个知识点的融会贯通。

(四)改革成本会计的考核方法

针对目前出现的学生为应付考试而采取的投机型学习方式,我们应改革目前闭卷考试占主导地位的考核方式,而应该采用多种形式并存的考核方式。除传统的笔试外,可以采取增加实训考查环节的方式,并将平时测试与期末考试相结合,以便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成本会计的教学质量。

(五)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根据工作过程导向实施成本会计的教学改革,利用高职学校和企业各自的优势,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可以提高成本会计课程的教学质量。这样,一方面,能够培养满足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另一方面,也能够提高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水平。综上所述,要培养技术应用性型技能人才,提高高职院校成本会计的教学质量,应加强校企合作力度,通过边授课边实践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操作能力,成为满足企业需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作者:陈计专 单位:武汉外语外事职业学院

第二篇:成本会计整合教学改革探索

一、成本会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的教育部门所颁布的专业指南已经成为财务管理的专业课程,也是教学中的主要教学计划,随着社会的发展,财务管理逐渐受到各方面的重视,教育部门也开始对其进行不断的改革。近几年,我国教育部门在财务管理的教学上逐渐完善,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教学与会计的考核等存在一定的难度,知识点相对较为集中,学生往往都是以此为依据进行学习,这也就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相对较差,使对成本会计的教育中产生一定的问题,难以有效的开展教学,以下对其进行分析。

1.1理论与实践不相符

由于成本会计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协调。随着社会发展的逐渐加快,企业对会计与财务管理方面的人才要求在逐渐增加,这也就使成本会计的教学受到一定的挑战,这也就需要对现阶段的会计教育进行改革,从内容与形式等方面进行完善。但现阶段的财务与会计方面的教育缺少实践,往往都是对教材进行研究与学习,但教材主要是对传统的财经管理知识进行教学,内容相对较为陈旧,难以与高速发展的社会相适应,无法与企业对人才的需要相符合。在我国各个大学中成本会计的教材内容都有一定的滞后性,同时,也没有进行实践,导致理论与实践不能进行有效的结合。

1.2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适应

随着经济的发展加快,我国市场对财务管理以及成本会计的人才需求逐渐增大,这也就使教学向着理论与应用的方面进行转变,但由于教师的素质与水平有限,这也就难以实施教学改革。这就需要对教师的素质进行提高,加强其基础会计、财务方面等等的知识,并要求具有丰富的社会经验,以此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由于现阶段的教师大部分都是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其教学的方法与内容已经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相对较大,难以对其进行改变,这也是教学改革难以有效进行的一方面原因。

1.3成本会计知识与实践存在一定差异

成本会计在进行定位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也就使其在教学内容构建上存在偏差,与实际的需要不相符。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成本会计的本身就是一种管理方面的工具,所以在对其进行定位的过程中就应该突出其管理上的特点,我国的成本会计教学处于起步的阶段,不能对管理的思想进行体现,这也就导致对其定位的过程中出现一定的偏差,使学生难以对成本会计的理论与实践价值进行正确的认识,这也是成本会计工作难度较大的一方面因素。

1.4没有明确的体系与规范

成本会计与普通的会计专业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专业性相对较强,内容也比较丰富,设计的范围相对较为广泛,这也就加大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其主要是以成本作为研究的对象,对成本会计的理论与方法进行研究,以此来达到对成本控制的效果,成本不仅是其中的基础内容,也是核心的内容。但现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教材的结构相对侧重于成本的核算,对成本的管理内容并不重视,对教学的方法与形式重视,对定位理论没有进行正确的认识,这也就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形成与创新意识发展,难以对成本会计的知识进行掌握。

二、成本会计整合教学的改革措施

2.1对成本会计的课程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

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对教学方式与课程的内容、结构等方面进行优化,通过实践与知识的动态发展方向来对学生的教学进行完善,并建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成本会计内容。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对成本进行控制主要有统计学、运筹学、战略管理等等方面,这几要求教学的过程中与现代企业的发展状况进行结合,以此来加强对成本的管理、预算以及决策,加强学生对成本会计工作的认识,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此外,为了培养实用型的人才,成本会计的教学就应该对教学的方式与体系方面进行完善,以此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2.2对教学的结构进行整合

对成本会计课程进行教学应该从基本知识、应用技能到理论的研究这一过程进行,这种教学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这也与教学的规律相符合,可以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辅导与分析,可以使学生更容易接受。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加快,对成本会计的管理工作要求也在逐渐的提高,这就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结构进行整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不断对教学的内容与方法进行更新与优化,并加强对价值工程与管理方面内容的分量,以此来对学生的财务管理能力进行完善。

2.3实现定位理论与整合成果的应用

成本会计的教学中不仅要求对理论知识进行掌握,还应该注重实践的能力,只有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效的结合,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能力与教学的质量。这就要求学校为学生联系相关的实践单位,通过对实践的组织来对理论知识进行完善,以此来对学生的综合实力进行提升。

三、结语

成本会计的教育工作是培养相关人才的主要方式,这就要求教育部门对教学方式、内容等方面进行改革,通过整合教育来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同时,还应该注重实践能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社会培养专业的能力形人才,从根本上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作者:王瑶 单位:重庆三峡职业学院

第三篇:成本会计教学改革创新

一、成本会计课程的特点

(一)系统性。成本会计课程其实如同“一棵大树”(整体思路),有不同的“枝叶”(分支理论),具备很强的汇总性,计算一个产品的成本就是把所有的“枝叶”加在一起,综合运用。而学生对成本核算过程的各章节内容和单一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并不难,局部的知识也很容易把握,比如生产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的分配和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但很难将单一的知识点汇总成体系,这是成本会计教学最大的难点。

(二)实践性。成本会计课程作为会计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秉承了学科共有的操作性、应用性强的特征,理论知识掌握要有具体实践的配合,然而它的案例不像财务会计、财务管理课程般易取得,整个成本核算在任何企业都是不对外公布的,只能依靠仿真模拟。因此,实践课程的开展难度很大。

(三)连贯性。成本核算要求对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要素费用(外购材料、燃料、动力、职工薪酬及其他费用)全部入账,还要归集和分配综合性费用(辅助生产费用、制造费用和损失性费用),其中还涉及到相关账目的期末结账,来自“四面八方”的费用要汇集“一身”,同时还需要借助大量分配表,致使学生对数据的生成途径和来源摸不着头脑,造成学生在成本计算过程中混淆成本数据之间的关系,漏记或多记数据,更无法真正地将成本核算方法融会贯通。

二、成本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会计教材内容体系大同小异。成本会计究其本质属对内会计,因此它的核算内容和方法只有一些规范要求,很大程度上可以灵活处理。成本会计教材是在总结实际工作经验和教学经验后,把实际工作经验上升为理论,方法体系上的“灵活”通过理论的总结很难表现,容易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形成刻板的标准,纵观大部分的成本会计教材,在程序编排上呈现出高度的一致=。可以看出,成本会计的教学内容体系大同小异,即使近几年的修订版也存在着“预提费用”和“待摊费用”等已经被现行会计准则淘汰的科目。教材的内容过于“标准化”,难以适应成本会计教学的发展改革。

(二)成本会计教学方法滞后。成本会计教学一直都是以课堂讲授为中心;教学手段基本上采用传统的“多媒体课件加板书”的模式,大多也都按照所用教材的顺序讲授,几乎都是先把枯燥难懂的理论知识“填鸭式”的灌输给学生,然后引入例题,导致学生出现“云山雾绕”的感觉,带着这种感觉去掌握成本会计很难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并且成本计算涉及到大量的账表和成本计算单,如果采用板书的形式,抄写费时费力;而如果采用多媒体课件播放的形式,虽然可以节省时间,但计算的过程不易呈现,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因此,教学方法和手段亟待改进。

三、成本会计教学改革创新的路径选择

(一)摒弃原有的教学内容体系———以品种法为核心。

根据成本会计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很容易看出,成本核算是成本会计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内容。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各项要素费用、辅助生产费用、制造费用等的归集与分配,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等环节,会根据企业的生产类型、成本管理要求被具体运用于这三种基本方法中。而在这三种基本计算方法中,品种法是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方法。不妨以品种法为核心进行成本教学。=第一部分的总论是整个教材学习的理论根基,给学生从专业的角度解读成本和费用,以及做成本会计所需要遵循的准则等。第二、三、四部分构成了成本核算原理,第二部分为成本核算做了理论上的铺垫,第三部分是成本费用在各个产品之间的横向分配,明确归属于各个产品的成本费用,第四部分针对每一种产品进行计算,将生产费用在该种产品的完工产品和未完工产品之间进行纵向分配。结合起来无非就是品种法的整个核算流程。第五、六、七部分讲述成本计算方法,成本教学的“重头戏”就在成本计算的三个基本方法上。第八、九、十部分略提一下理论重点。通过对现有成本会计教学结构的分析,教学中最重要的是三个基本方法———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这三种基本计算方法有很多不同之处,但由于存在相似性,可进行类比学习。首先,三种方法的分类是以其成本计算对象为依据来划分的。品种法是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来归集生产费用,从而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分批法是按照产品的批别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分步法是以产品生产步骤和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从而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其次,三种方法的特点都是从成本计算对象、产品成本计算期、期末是否要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这三个方面进行说明。第三,后两种方法的抽象和简化都可以利用品种法的思路。综上所述:不妨打破原有的教学顺序,先将必要的基础理论讲述给学生,再利用品种法的案例引发学生对成本会计核算流程进行独立思考,通过品种法的具体步骤引出成本核算原理、生产费用的横向分配和纵向分配,最后通过与品种法的对比,学习分批法和分步法。

(二)教学手段的改革探索———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课程辅导。

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建立实训和互动交流模块,完全自主地设置、添加实训内容,系统智能判断学生的实训错误,将理论知识在实训中讲解应用,实现师生互动,通过实训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建立连接理论和实践的桥梁,这样可以缩短就业适应期并提高就业率,改变过去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灌输式教学方法。并建立成本会计试题库,让学生有选择的进行课下练习,巩固知识体系,真正形成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

作者:曹婷 单位: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商学院

第四篇:高职院校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成本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成本会计知识体系复杂,学生难以理解与消化。成本核算是成本会计最基本的职能,学生学习成本会计的重点是理解并掌握各种费用的分配方法及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而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有好几种,每种方法都有不同的计算公式和步骤,这些机械的公式无疑是很枯燥的,学生由于缺乏学习兴趣,不能深刻理解公式的涵义,只能死记硬背,结果造成方法运用不当,对成本概念及核算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二是教材内容前后关联性强,学习难度大。《成本会计》课程教材内容是按成本核算的一般流程顺序编排,这些内容前后联系密切,顺序性强。前面所学要素费用的分配是后面所学计算产品成本的基础,后面内容是前面内容的组合和加强。只要学生对其中任一环节掌握不熟练,就会影响其他环节的学习,导致不能正确核算成本,成本会计学习失败。

三是教学模式单一落后。其一,教学手段落后。在成本会计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存在繁杂的计算及众多的表格,为了讲解更仔细一些,教师讲课一般是“黑板加粉笔”。这就使得有限的空间里展示内容有限,不能有效地进行知识的纵向和横向联系。其二,教学方法单一。目前,成本会计课程的课堂教学主要还是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沿用“教—学—做”的程序,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学习。学生只能机械地“背”会一些概念及计算方法,但是对成本核算没有一个综合的感性认识,不能理解和掌握成本核算的实质,对成本分析与管理更是茫然。其三,考核方法不完善。《成本会计》课程实践性很强。该课程的基本内容是成本核算,正确的成本核算结果是有效进行成本分析与管理的前提。现有的成本会计考试命题中,大部分都只是针对某一个理论知识点,或者虽然将某几个知识点组合成一个小综合题进行考核,不能真正体现成本会计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从而考核成绩也不能客观反映学生的理论掌握程度。更重要的是,现有的考核方式不注重学生平时的动手能力,即使有考虑也只是象征性地以低分值的形式体现在平时成绩中,这样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学生动手能力差,难以适应实际工作需要。

四是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高。在一般的高职院校里,从事会计教学的教师大都从学校毕业直接到学校任教,本身缺少社会实践经验。尽管近几年国家鼓励高职专业教师走进企业“挂职”锻炼,但是由于会计专业的特殊性,他们并不能真正接触企业的财务工作,因此这种流于形式的实践也无从提高教师的会计实践能力。于是,成本会计课堂和所有的其他会计课一样,学生虽然掌握了很多理论知识,但是实际工作能力很差,理论与实践联系不起来。

针对上述问题,高职院校成本会计教学改革新思路应从如下六个方面着手。

第一,组合适当的教材内容,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成本会计教师应该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在以往教学所用教材中筛选几版比较优秀的成本会计教材,再进一步加以研究分析,结合成本会计职能在企业实际管理中的需要,依照企业实际成本核算工作流程对所选教材内容进行重新组合。

第二,丰富教学手段,加强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结合使用传统教学手段和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手写及课件同时使用,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制作教学课件时恰当运用各种多媒体技巧,以动画、音乐等技术辅助文字和数字教学内容,形象生动地展现原本比较枯燥的成本会计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本会计课程中有大量的图表,众多图表的数字之间存在着逻辑关系或勾稽关系,这些大量信息只能通过课件才能完全展示出来,让学生做到纵横贯穿理解。

第三,大力提高成本会计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要提高成本会计教师的会计实践能力,必须真正地走进企业,作为企业的一员,参与企业的财务工作,才能使成本会计教师深刻了解企业的经营理念,熟悉企业对成本会计人员的需求,然后带着这些了解走进课堂,按企业的要求去教学生。现在校企合作大家提的很多,但是很多也都是流于形式。真正的校企合作本来应该是互利的事情,学校把企业当做教师和学生的实习基地,企业从学校获取自己需要的人才,所以要提高会计教师的实践能力,从而提高毕业学生的工作能力,需要学校和企业共同的努力。除了校企合作外,学校也可以利用已有资源自己办企业,创造自己的实习基地,同时经常去市场上做一些调研,了解市场对成本会计人员的需求信息,从而按市场的需求来设计学习内容和教学方法,立足于把学生培养成毕业即能胜任本职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第四,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传统教学方法一般是“教—学—做”,容易造成学生被动学习、不思考、不专心的学习习惯,依葫芦画瓢,不能保证学习效果。所以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采用逆向教学法即“学—做—教”这样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就可以达到此目的。在讲授每一个内容之前,把每个项目分成若干项具体的任务,以答卷的形式下发给事前分好的每个小组。要想较好地完成任务,学生要在课下反复研读课本,并且辅助使用其他方式(杂志、上网等)查阅大量资料,同时利用团队的力量,在组内讨论研究,既学到了很多东西,又锻炼了团队合作能力,这样他们就自然完成了“学”的过程;学习过程结束后,总结自己的过程和结果,交上一份以文字、图表或者数字表述的答卷,完成之前承接的任务,这就是“做”;课堂上,对各组上交的答卷,教师组织学生互相点评,形成知识的充分交流和互动,强化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对于其中出现的某些错误或偏差,教师在课堂上重点讲解,最后让学生自己做总结,加强理解和记忆,完成“教”的任务与目的。

第五,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1)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进行项目教学任务化加案例教学的过程中,要尽可能使用企业的真实资料,给学生创造条件跟随老师亲自去企业参观了解,获取相关成本资料,这使得学生对成本会计形成一个明确而具体的概念,充分认识成本核算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在成本核算及分析的过程中,按企业的真实岗位给学生分配不同的角色,解决该岗位应该解决的问题,同时按企业要求对他们的工作进行讲评。这样能够使学生利用已学专业知识分析并解决企业存在的成本问题,加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又可以优化成本会计的教学效果。要做到这一点,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和利用就非常重要。(2)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第一,不能仅仅专注于教会学生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必须让学生知道学习知识对其生活及未来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性,并且借此使他们增加对家人和社会的责任感,对自己和这个社会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产生学习的动力;第二,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应当让他们试着把自己当做一个“企业人”看待,深刻体会企业中的人事关系,了解职场规则、企业经营理念与市场秩序等,让他们对未来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有一个真正的认识,从而在心理上有一定的认知和过渡。第三,教师在课堂外应该融入学生的生活世界,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生活中的困难与问题,帮助学生促进他们智慧的成长,实现个人的综合发展。同时要引导他们在参与实践的学习活动中,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总结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从而有目的的发展和完善自己,逐步形成成熟的人生观,获得生存与发展的意义。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给学生提供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环境。(3)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只有把学生放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才能使学生表现真正的职业能力,并且在实战过程中实现完善和提高。因此,学生需要真正走进企业,结合一定的工作岗位,针对所学专业知识,在生产线上直接进行系统训练。在身临其境的实训过程中,学生学到了技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又帮助企业完成了一定的生产经营任务。再者,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无形中培养了吃苦耐劳的朴素品质,同时深刻感受并学习工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职业道德,学习企业诚信经营、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养成追求卓越、争创一流的拼搏精神。学生不仅强化了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到了为人处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利于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第六,优化课程考评方法。成本会计的考核应该将理论与实践分开进行。理论部分可以采取期末试卷成绩、书面作业的完成情况、分配任务的完成情况这些形式,实践部分分为实训成绩、课堂表现、课外实践活动情况等部分,这样使考评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可以缓减学生对考试的消极情绪,并且可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动手能力,巩固理论知识,利于全面加强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作者:梁彩霞 单位:濮阳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