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中等职业学校的机械实验教学设计研究

中等职业学校的机械实验教学设计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当下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基础实验教学现状进行认真的分析,并结合其实际需求,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优化措施,以便为提升中职机械设计教学质量,促进中职学生的全面化发展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中职学校;机械实验教学;实践研究

中职学校是为社会培养技术型人才的重要场所,在其整个教学体系中,机械基础实验教学最为重要,学好这门专业,不仅可以提升中职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创新实践能力,而且还能为其日后就业发展指引正确的方向。因此,相关教师在实际教学时,一定要结合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一些实践性和理论知识相结合的机械基础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1实际教学现状

1.1实验课内容缺少新颖度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中职院校在开展机械设计教学过程中,都会增设相关的实验教学环节,但由于授课教师缺少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所以导致实验课内容缺少新颖度,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长时间让学生接触单一的机械实验,还会对其创新能力的培养造成很大的影响。

1.2实验教学模式滞后

现如今,在我国中职院校中,一些教师由于受传统思想束缚过重,所以导致其在进行实际教学时,依然延续传统教学方式,这种现象在中职机械基础实验教学中尤为明显,教师在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将自身作为课堂主体,让学生通过模仿来进行实验,而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却是极为忽视,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不利于中职学生的发展,而且也会降低中职院校机械设计实验教学水平。

1.3实验教学考核制度不完善

现下,仍有部分中职院校并未将机械设计实验成绩作为学生毕业考核内容,由于缺少完善的实验教学考核制度,再加上相关教师的不重视,所以常常导致学生对该学科产生应付的心理,即使进行机械实验研究,也是抱着敷衍了事的态度,进而不仅降低了自身的专业成绩和专业水平,而且对于日后就业发展也会带来或多或少的影响。

2相关优化措施

2.1丰富实验课内容

为了进一步加强中职机械基础实验教学质量,提升中职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相关教师首要任务就是要对机械实验教学内容进行全面的丰富,尽可能开设一些具有新颖性、实践性、综合性的实验活动。此外,相关教师还要结合教材内容,明确每节实验课的教学目标,并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来加强对学生综合技能的训练,进而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积极开拓思维想象,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高效科学的完成教师所布置的实验任务。

2.2优化教师教学理念

为了摒弃传统机械设计实验教学模式所带来的弊端问题,相关教师就要从自身抓起,积极转变思想观念,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同时,还要正确认知机械设计实验教学的重要性,秉着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新教学理念,采用多种教学模式来设计实验课内容,以便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实验环境,从而使之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得到最大化增强。

2.3创新实验教学方法

要想改善以往中职机械设计教学现状,从根本上促进中职机械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相关教师就要对现有的机械实验教学方法进行全面的完善,尽量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教师只要在实验前,将本节实验课内容和具体操作方法向学生进行明确,剩余时间就可完全交给学生自行处理,以便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够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进一步掌握实践操作技能,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另外,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结合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一些针对性强的实验教学内容,力争做到全面培养,这样才能统一学生的学习目标,为其日后步入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

2.4完善实验教学考核制度

加强中职院校机械设计实验教学质量,除了要采取上述三种优化措施,还要完善学校实验教学考核制度,将学生机械设计实验成绩及其相关成绩等全部纳入到毕业综合考评中,以便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意识,使之能够自主参与到机械设计实验学习中,更好地增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另外,相关教师还要提升对机械设计实验教学的重视度,全面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对其在校期间的表现和学习能力做出一个公平、公正、真实、科学的综合评价,这样既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成绩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又能为其日后步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3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职院校机械设计实验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中职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相关教师在实际教学时,必须遵循这一目标,采用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并结合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为其设计一些综合性和新颖性强的实验内容,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梁风.机械设计实验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5):19-20

[2]周志刚.徐芳机械设计基础教学质量控制及创新能力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2):110-113.

作者:姚建安 单位:南京浦口中等专业学校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