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等生的教育策略范文

中等生的教育策略精选(九篇)

中等生的教育策略

第1篇:中等生的教育策略范文

[关键词]中等职业;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政治格局多样化正在加速推进,我国也正处于一个社会转型过程中,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介入,传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伦理道德体系都前所未有地受到冲击。不少成年人在这种状况下面临各种事物,都可能会产生心理困惑,以至于出现心理迷失。而对于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期的青少年来说,身心所受的影响更大,特别是在日趋复杂的环境中,他们所受的负面影响增多,就很有可能产生心理问题,因此,下面就对中职学生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教育对策进行探讨,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之功效。

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主要问题分析

1.自我认识问题。中等职业院校学生是一类特殊群体,就当前我国社会环境来说,他们有一个普遍的特点,那就是他们在初等教育中的学习成绩并不理想,他们心理早已承受了较大的挫折,受负面因素的冲击较大,特别是社会竞争机制给他们构成巨大的压力,而毕业即将面临的社会就业压力又是他们头顶的乌云。因此,他们很少有清醒的自我认识,普遍缺乏自信,不能正确看待社会变革与社会竞争。

2.专业学习问题。从某种程度来说,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对所学的专业缺乏兴趣。很多学生在选择自己的专业时并没有进行详细的了解,填报志愿比较盲目,到校就读后才发现与自己的想法不一致,于是可能产生抵触情绪和厌烦心理。

3.人际关系问题。中职专业学校的生活和学习是一个全新的,与普通中小学环境完全不一样,他们开始真正走上独立,离开家长或教师保姆式的关心和照顾。此外,他们相处的群体来自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成长环境,因而他们的经济文化背景各异、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各不相同,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价值标准等也不一样,从而在相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能产生摩擦或交锋,处理不好就可能产生紧张气氛,导致心理压力,出现心理困扰。

4.生活情感问题。在中等职业学校中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异性产生吸引,对“爱情”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渴望接触异性,在处理异性情感方面也有自己的想法,但是他们社会阅历浅薄,涉世不深,生活经验不足,不管是生理方面还是心理方面都还不够成熟,对感情问题存在很多幻象,同时缺乏严肃性,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讨

1.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必选课程纳入教学。国际教育界普遍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和专业教学同等重要。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就必须充分考虑,给学生介绍与心理健康发展密切相关的常识,帮助他们正确地认识自己、把握自己,维护好自己的身心健康。

2.创设心理咨询服务站提供心理健康护卫服务。心理健康问题和人的身体健康一样,可能由于受到各种不利因素的干扰,以至于出现一些健康问题,因此,必须加以正确处理和解决。对此,学校可以组建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机构,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加强心理问题预防,特别是对于一些心理困扰较大的学生必须重点关注,对他们各种心理困扰进行积极的疏导,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使他们健康成长。

3.积极引入社会实践促使学生心理更加成熟。社会实践活动是每一个人成长的大课堂和大舞台,其不但可以促使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得到提升,同时还可以大大增强学生的情感智商,促使他们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得到有机统一。很多学生之所以经不起风吹浪打,出现心理脆弱现象,其主要原因就是他们很少接触社会,没有到社会上去经受实践的磨练。因此,为了更好地增强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学校要创造更多的社会实践活动,并引领他们积极参与,增长他们的实际处理现实问题的才干,拓宽社会实践的经验和阅历,提高抗击突发事件的抵抗力、基层工作的实践能力、人际协调能力等,从而促进他们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4.加强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环境构建。“昔孟母、择邻处”反映的是人的成长环境对人的各方面的影响,不同成长环境的人必然具有不同性格,其思想素质、思维方式、处理方法都不相同。因此,中职学校要注意加强校园物质环境、人文环境、精神环境和制度环境建设,努力创设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心理环境。例如:在校园设立画廊、橱窗,展示各种积极向上的名人名言警语,营造勤思、博学、活用的学风,构建求实、文明、创新的校风,营造“人人关心心理健康,人人维护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形成互相理解、互相关心、互相尊重、关系和谐、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温暖校园,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综上,中等职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意义深远,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取得实效,需要学校全体教师和学生一致努力,不断加强探索,只有这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取得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第2篇:中等生的教育策略范文

农村初中体育课堂策略教学自主学习人的智慧是思维的独特产物。智慧表现在对问题的处理、思考及对实验的技巧等方面。体育教学,智慧如何获取、处理运用在体育知识、技能方面,恰恰是这些,体现了智慧具有世界上任何事物所不具备的独特价值。作为初中体育教育工作者,如何将学生培养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主人呢?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不仅关系到学生是否拥有体育知识、技能的根基,更影响学生智慧能否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生成。

一、农村初中体育课堂策略教学

什么样的农村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生成智慧?学生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只有通过体育教学才能实现。体育教学是体育课堂学习的策略教学。体育课堂学习策略教学是指体育教师围绕新课标,以教材为载体,依据学生“使用个人才智”的方式,有计划、有目的、系统地在传授体育知识、技能的过程中教会学生掌握学习策略知识、学习技能、规则、方法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既能体现出体育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也能满足体育教学要有效地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对人才类型需要的超前意识。在学校里学到的体育知识、技能很难跟得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学生学习的关键是掌握获取体育知识、技能的方法,体育教学的目的也应是让学生最终学会体育自主学习。这就要求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在讲授书本体育知识、技能的同时更要教会学生获得体育知识、策略、技巧等。以此来引领学生学习新见解、新知识。心理学家指出:学生获得与运用学习策略的过程就是自主学习的过程。因为获得与运用学习策略的过程就是信息加工的过程,这种信息加工的过程只能是主体自我的认知活动,是别人无法替代的。自主学习是学生一生中最重要的一种能力。它的源头是学生主体内学习愿望、动机与兴趣的激越,是学生个性的自由飞扬,是学生智慧的充分绽放。

二、农村初中体育课堂学习策略教学何以生成智慧

农村初中体育课堂学习策略教学何以生成智慧?实现体育教师教学方式的更新,最重要的问题是要让体育教师意识到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比原有的教学方式更好、更强、更有效。农村初中体育课堂学习策略教学作为一种新的体育教学方式,相比传统体育教学方式的优势在于它更多地强调了体育知识、技能与学习策略的同时获得,注重了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更多地突出了学习策略的获得与创造性思维之间内在关系。创新素质是个体以生理条件为基础,把外在获得的信息内化成基本的、衍生性的,并与人的社会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相连的心理品质,是个体思维独特性的产物。学生要善于向自己多问几个“为什么”。这些“为什么”会引导学生对自己思维过程中的材料进行严格的估计、精细的检验,以确保思维的正确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想象。人为联想策略指当学习材料本身意义性不强时,学习者可以展开联想,自由地赋予其意义,以便与学习者的记忆与提取。因此,在运用它的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会得到训练。如要记住排球迎面垫球的“一插、二夹、三提”的动作要领,可以让学生进行如下的联想:天空飞着一只银灰色的气球;眼看这只气球将要落到地上,我夹紧双臂插到气球之下,用劲一提,它又飞向了空中……我们在农村初中体育课堂学习策略教学中,应强调常用学习策略与创造性思维的具体思维方式和思维品质之间内在关系的训练。在教实心球投抛时,可让学生联想农忙中农民“抛秧”或造房时瓦工“抛砖”的情景。在教“集体舞”时,可让学生联想电视中看见的一些大型“舞蹈”表演场景。在让学生进行合作游戏创作时,可诱导学生联想生活中所见的民间游艺等,如划出所学技术、技能的重点及关键。由于在摘录与勾划过程中学生要比消极学练付出更多的脑力劳动,提要策略是指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体育知识、技能的动作要领,表述提炼出来的体育知识、技能要点。由此可见,这些策略的本质都在于训练学生的分析、比较、综合、抽象和概括的能力。

三、体育课堂学习策略教学怎样才能生成智慧

通过体育课堂学习策略教学能够帮助学生获得新见解、新知识与新方法并最终潜移默化地生成智慧,那么在体育课堂教育实践中我们体育教师应如何做呢?首先,体育教师知道创新的重要性。很少有体育教师真正具有创新的思维或创新能力。因为创新思维或创新能力首先是对自己的否定,这需要很大的勇气。这种勇气就是要改变过去的教学规则、上课程序与体育知识、技能传授的方式,即要打破原有思维模式、积极创造新思维。

其次,增长执行能力。如果说体育教师的创新能力是实施体育策略教学的源泉,增长体育教师执行策略的能力,增强体育教师落实策略的能力,要求体育教师具备操练策略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步一步地按程序进行学,要分四个阶段:准备、呈现、运用和迁移。准备阶段分为预习体育知识、技能和尝试运用策略:呈现阶段包括激活学生头脑中相关体育知识、技能,即呈现先行组织者;运用阶段包括运用策略学习,对体育知识、技能进行分析、比较与评价;迁移阶段分为巩固体育知识、技能,提供材料迁移运用。第二.能够具体指导。在学习策略教学中,按年级所学内容的不同,进行具体指导。在学习新的体育知识、技能时.指导学生使用重复、自由联想等策略;学习各项目技术要领或有关体育知识理论时使用标识、摘录、勾划、提要、小标题和笔记等策略:学结各项目的技术结构和有关项目分类时使用主题纲要法和符号纲要法等。

综上所述,无论是体育教师的学习策略教学,还是学生的学习策略学习都是一个创新与探究的过程,创新是一种沉潜的运筹,是一种高级的智力活动,它与思维品质与思维方式紧密相连。创新时,体育教师必须将知识、技能点连接成群、组织成网、构建成系统,学生必须将体育知识、技能分门别类、有条不紊地纳入到已有的体育知识、技能体系中。可见,创新是一种智慧活动。探索是对未知事物本质属性的探究、追根过程。探究过程中,体育教师或依据自己的经验,或通过观察,学会了发现问题、证实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也在体育教师指导下掌握了发现问题、证实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新思想、新策略。又可见,探究也是一种智慧活动。因此。创新与探究在初中体育课堂学习策略教学中的展开、体现与落实是生成智慧的过程,也是追求初中体育课堂学习策略教学最高教育意境的过程。

参考文献:

\[1\]蒋代新,杨金云.浅议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及改革――以邵阳市六县中小学为例\[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5).

第3篇:中等生的教育策略范文

关键词: 教育环境 二语学习 学习策略

语言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应用于语言学习的技巧、路子或行为,能够优化学习过程并促进语言知识和信息知识的内化。研究语言学习策略能够揭示语言学习的方法与过程,启迪我们思考不同的策略行为与成功的语言学习之间的关系。语言学习策略适用于二语学习,然而,影响二语学习策略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教育环境是最典型的因子之一。

一、影响二语学习策略的教育环境

众多研究显示,教育环境是决定语言学习成功度的重要因素,主要原因在于教育环境会影响学生的策略使用。一般认为,如果学生处于一个非常结构化的和单一的教育环境中,就会倾向于形式和结构化的学习和记忆,较多使用认知类策略和记忆类策略。处于强调意义交流和功能交际的环境中,学生更倾向于社交和情感类策略。但是,教育环境千变万化,不能一言概之,而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不同的教育情景对策略的影响作出不同的调查和分析。

1.二语教育环境的正式程度。在课堂上和自然状态中使用社会和情感策略的状况具有较大的差异。Chamot 和Impink-Hernandez(1988)发现,正式课堂中的学习者很少使用社会和情感策略(“提问以澄清”的策略除外)。研究认为,正式教学环境可能会抑制诸如“合作”和“自我谈话”等策略的使用。同时,在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模式中,交流的缺乏会使得学生较少有机会使用社会策略。Wong-Fillmore(1976)的研究侧重自然环境。该研究表明,年轻学习者在游玩情景中会广泛使用社会策略。其原因在于,游戏的顺利实施需要参与者的合作。

2.外语和二语学习环境的差异。总体而言,二语学习者比外语学习者更频繁地使用策略(Green and Oxford,1995; Chamot,1987)。原因主要在于,外语属于广义的二语,其教学环境与狭义的二语不同。狭义的二语学习环境主要为浸没式,习得条件更为天然和有机,学习者须更充分地利用策略应对真实的交际场合,而外语环境缺乏浸没式条件,学习者倾向于把外语当做一门学科,具有一定的应试导向,总体策略使用不灵活,频度不高。但正因为外语环境的这个特点,Creen和Chamot等人研究发现,“排练”、“翻译”、“记笔记”、“替换”和“情景化”等特定策略主要为外语(英语)学习者所使用,而鲜为二语(英语)学习者所使用。这些特定策略都是应考所必需的。

3.学校类型。Watanabe (1990)在一所日本普通大学和一所著名大学调查了315名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探查学校类型对策略使用的影响。Watanabe利用“因素分析程序”在这两所学校进行了策略使用状况的调查论证。研究发现,普通大学学生在“补偿——猜测”、“形式学习”、“记忆——智力操作”和“社会情感策略”的使用上表现中等,在“交际”的使用上呈现低水平。所有调查的策略未呈现高水平的使用。著名大学学生使用的策略主要是“交际”、“总体学习——认知”、“总体学习——情感”、“记忆——智力操作”和“补偿——猜测”等。其中,城市大学生在“补偿——猜测策略”、“总体学习——情感策略”方面能高水平使用,在“交际”、“记忆——智力操作”、“总体学习——认知”上表现中等。所有调查的策略未呈现低水平的策略使用。这些结果表明,语言学习策略的使用和选择在相当程度上由学习者所处的学校类型所影响。鉴于学生素质、教学资源、考核标准、开放度等条件要素,著名大学的学生使用语言学习策略比低名望大学的学生使用语言学习策略的情况更乐观。

4.教育背景。Leki(1995)的研究体现了教育背景对学习策略的影响。Leki对一所美国大学的5名国际交流新生进行了为期一个学期的系列访谈,利用各角度的数据(包括课堂笔记、做文章、考试和日记等)进行三角验证,跟踪学习者的学习进展。研究发现,学生会根据以前的教育经验进行策略迁移,并灵活地使用这些策略。同时,当他们从课堂中获得反馈并修订策略时,也会寻求以往二语的训练模式的帮助。研究结果体现了学习经历对于策略使用的参考作用。

5.精读环境。近年来,研究者们深入探讨了更具体的教育环境对学习策略的影响,如“精读环境”等。Hong-Nam和Leavell(2006)调查了大学英语精读课堂环境中的55名来自不同文化和语言背景的学习者使用策略的情况。研究发现,精学环境下的学习者在各个类别上使用学习策略的频率次序为:元认知策略、社交策略、补偿策略、认知策略、记忆策略和情感策略。研究者指出,元认知策略的最大使用频度与学生较强的工具型动机有关,社交策略的高频度是因为该精读计划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特点。而情感策略的低频度是因为多数学生在以往教育环境中形成的腼腆性格,同时,他们机械记忆的学习经验约束了记忆策略的灵活发挥。该研究的调查样本有一定局限性,其研究结果应该谨慎对待。

6.我国农村教育环境。根据研究,农村环境中的学生的策略使用处于中等水平,各策略类型的使用倾向性依次为: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补偿策略、社交策略和记忆策略(雷,2009)。研究者认为,农村学生注重利用元能力寻找和调配学习资源,并努力克服学习困难,因而对元认知和情感策略的倾向性最强;然而,目前农村教师的外语教学方法不够丰富,这造成了学生记忆和认知方法的单一化,相关策略的使用状况不理想。

上述研究从各个角度表明了语言教育环境对语言学习策略的影响作用。Oxford 和Cohen(1992)及Reid(1987)指出,当环境发生了变化时,学习者使用的策略会发生相应变化,会把以前的学习策略迁移到新的教育环境中,但同时也会保持一定程度的稳定性。因此,学习策略的使用是稳中有变,变中有稳的。

二、依据教育环境,使用策略,强化学习效果

依据上述教育环境,如下教与学的建议值得考量,以强化学生的策略使用效果。

1.正式的课堂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传统的翻译法和听说法占据主导地位,学生鲜于接触真实语境,不能以自己为主体,发挥能动性,也无法体验交际对话中的真实情感变化。在这样的条件下,二语学习者较少使用社交策略和情感策略。二语教师应当多采用任务型的交际教学法,提供真实语料,鼓励学生合作,帮助学生利用社交策略主动交流,调整学习态度和情绪;在自然习得状态中,虽然社会策略能够得到充分应用,但是语言形式的学习策略却没有得到有意识的强化。学习者应该注意和积极调整,避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状况。

2.外语学习环境不如二语学习环境理想,主要在于外语资源不够丰富。多数情况下,外语学习者倾向于把外语学习视为考试的工具,对于外语的真正用途没有深切的体会。因而除了应试性策略之外,在总体上利用策略的频度不高。有鉴于此,外语学习者应该通过各种渠道,如观看外语影视剧、与外国友人的网上交流等,再全方位体会到外语的实用价值,这样才能有效激活各类语言策略,促进外语学习。

3.较好的学校条件更有利于激发学生运用语言学习策略,因而能促进二语的学习。较弱的学校应该看到自身的不足,一方面,应提高开放度,加强与强校的交流,向强校学习,促使弱校学生应用最不擅长却最重要的交际策略。另一方面,应加大投入,丰富弱校资源,改革考核方法,提高师生素质,增强策略使用意识,提高策略使用频率。

4.教育背景是学语的基础。学习策略的实施和培养需要从具体而实在的个体学习者出发。教师应该在充分考量学生的年龄、学习风格、二语学习经历和家庭背景等要素之后,决定什么样策略的培养先一步,什么样的策略缓一步。教师更应该在接手新生之前,进行二语学习策略使用状况的背景调查,然后安排教学方法和内容。

5.精读是二语学习的主要课程。上一节的相关研究中,被调查者采纳“元认知策略、社交策略、补偿策略、认知策略、记忆策略、情感策略”这样一个策略使用顺序。我们认为,该次序并不一定符合精读学习的特点,也不能代表所有二语学习者的精读策略使用状况。精读中最重要的两类策略应该是认知和元认知策略,因为这两类策略与阅读材料的理解直接相关。教师在精读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把这两类策略放在首要的位置上,而其他策略安排次序则可随机安排。

6.针对我国农村外语教育现状,二语教育工作者应丰富自己的教学法知识,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策略应用水平;教学中应该突出二语学习的实用性,实现教学情境化,提高学生兴趣,改变机械记忆和单调认知的现状。

参考文献:

[1]Chamot,A. L. Kupper,and M. Impink-Hernandez. A study of learning strategies in Foreign Language Instruction: Findings of the Longitudinal Study[D]. McLean,Va.: Interstate Research Associates,1988.

[2]Chamot,A. The Learning strategies of ESL students[A]. In A. Wenden & J. Rubin (eds.). Learner Strategies in Language Leaning[C]. NJ: Prentice Hall. 1987: 77-83.

[3]Green,J. and R. Oxford. A Closer Look at Learning Strategies,L2 Proficiency and Sex[J]. TESOL Quarterly,1995. 29 (2): 261-297.

[4]Hong-Nam,K. and Leavell G. A.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y Use of ESL Students in an Intensive English Learning Context[J]. System,2006. 36: 399-415.

[5]Oxford,R. L.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Around the World: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s[M]. Manoa: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6.

[6]Reid,J. The Learning Style Preferences of ESL Students[J]. TESOL Quarterly 1987. 21: 87-111.

第4篇:中等生的教育策略范文

一、生成创新能力

体育教师知道创新的重要性,但很少有体育教师真正具有创新的思维或创新能力。因为创新思维或创新能力首先是对自己的否定,这需要很大的勇气。这种勇气就是要改变过去的教学规则、上课程序与体育知识、技能传授的方式,即要打破原有思维模式、积极创造新思维。

创新意识的养成。体育教师能不能创新,首先是想不想到新和敢不敢创新的问题。体育教师的创新意识包括质疑精神、批判精神、独立性和主动性等。创新意识不是单纯的创造技巧或方法,更多体现的是体育教师的个性倾向。它不是行政命令要求出来的。而是在长期的体育教学实践中滋养生成的。如,学校能为体育教师创造参与不同类别的学习策略教学课题研究的机会,提供体育课堂策略教学优质课、示范课的场境。开展体育课堂策略教学学术论坛的活动,请体育教育心理学专家做学术报告等,都有利于形成体育教师开阔视野、探索新方法及获取新信息的意识。

“双赢”意愿的培养。“双赢”在这里,一方面是指体育教师要赢在体育知识、技能传授上,另一方面又要赢在学习策略上,即体育教师会给学生“鱼”吃,也会给学生“渔”的技能。普遍来讲,体育教师要将两者娴熟地结合起来,需要一个磨炼的过程。经过反复研究其中的问题后发现,解决好这个问题,必须将体育知识点与策略教学条件有机地结合起来。其关键做法是要制定出各个层次上的教学计划表,如,全年体育学习策略教学计划表、全学期体育学习策略教学计划表、单元或每节课体育学习策略教学计划表.并要在每章表上详细地标明体育知识点与策略教学条件的结合点具体在哪里。完成这个过程,需要体育教师有一种献身体育教育科研的激情,更需要体育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如牺牲节假日、双休日或假期等)。就前者来说.各学校领导应高度重视并支持体育教师的科研实验.允许体育教师去探索、去发现,甚至不成功,只有这样,体育教师才能保持激情。就后者而论,体育教师要将时间投入到分析与研究体育知识点与策略教学条件的结合点上。因为这个过程是体育教师加工体育知识与方法的过程,也是把握策略教学方式、方法与创造性思维品质正确结合的过程。更是挖掘个人聪明才智,生成创新能力的过程。

二、增长执行能力

如果说体育教师的创新能力是实施体育策略教学的源泉,那么,体育教师的执行能力就是将甘泉洒在教学实处的工匠。这个工匠要具有执行和落实策略的能力,增长体育教师执行策略的能力:

第一.要求体育教师真正搞懂所用学习策略的内涵和外延,使之概念化。如,复述策略中的命名,是指见到体育图片就说出体育图片上的技术的名称。策略传授还要符合年级特点及学生心理特点。如,识记策略适合初一年级,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适合初二和初三年级,但并不是不涉及别的策略。策略知识概念化要求体育教师要在头脑中有理、有序、有则地储存策略.即懂得何时、何处、何地激活与提取何种策略。

第二.体育教师要把比较抽象的策略,赋予丰富的内容,使之具体化。如,在使用重复策略时要注意:①重复时间的安排(时间安排上,教师要注意及时复习,越是意义性不强的难记的学习内容.越应及时复习,一定要抢在“大塌方”遗忘之前加固。“堤坝”);②重复次数的安排(如果刚能练习还不太熟练就停止学习,记忆效果不会太好,应该再记忆50%一100%的次数);③重复方法的选择(采用整记与分记相结合及多种感官协同记忆)。也就是说,每一种策略必须具体到如此地步才可以进行操作,反之,仅知道某种策略的内涵和外延.不赋予丰富的内容,要想使各种策略都运用自如.且收到较好的效果是困难的。

第5篇:中等生的教育策略范文

关键词: 体育硕士研究生 英语学习策略 调查分析

多年来,学习策略的研究一直受到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工作者的关注(McDonough,1999)。在各种学习者因素中,学习策略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我们在对体育类硕士研究生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虽然很努力,但学习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为上好英语课,指导学生学好英语,我们分析了其中的原因,认为这主要是因为运用学习策略不同而导致的学习效果。为了有助于提高体育类研究生的英语整体水平,使其成为合格的体育类人才,我们对体育类研究生对学习策略的选择和使用进行了调查分析。

一、学习策略理论综述

早在20世纪60年代,Carton对外语学习推断方法进行探索性研究,可以说是首开语言学习的策略研究之先河。但正式提出语言学习策略(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概念的研究者,却是20世纪70年代的Rubin(1975),从此之后,针对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便引起了语言学界和教育心理学界的空前兴趣与关注,大批国外语言研究先行者(Rubin,1975;Stern,1975;Naiman et al.,1978)开始对优秀(或成功者)语言学习者的学习策略进行了广泛的对比研究,分析并归纳出成功语言学习者的共同特征。Biggs,Bialystok,Entwistle,Saljo等人于1979年别对学习策略与学习成绩的关系进行研究。直到20世纪80年代,国外众多研究者先后对学习策略要领以及分类系统进行了更为详尽的研究(Rubin,1981/1987;Brown & Palinscar,1987;O’Grady et al.,1989;Skehan,1989),并取得了颇具影响的丰富研究成果。

一般认为,学习策略是学习者策略的一部分,它主要解释学习者是如何习得和自动掌握第二语言和知识的。Weinstein和Mayer(1986)认为:“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从事的活动和思想,它会影响学习者的解码过程。”Chamot(1987)认为:“学习策略是一些技巧、方法和学习者有意采取的行动,目的是加快学习和速度、记忆语言学习内容方面的信息。”Rubin(1987)认为:“学习策略是一些学习者所构建的、会直接影响学习效果的、有助于形成语言系统的策略。”Oxford(1989)认为:“语言学习策略是学习者所使用的一些旨在使语言学习更成功、更针对自我、更加快乐的行为或行动。”

早期对语言学习策略的分类,主要是罗列成功的语言学习者(good language learners)的学习策略并进行简单的分类。随着研究的深入发展,语言学习策略的分类越来越系统,O’Malley和Chamot(1990)将语言学习策略分成三大类:(1)元认知策略(metacognitive strategies);(2)认知策略(cognitive strategies);(3)社会情感策略(socio-affective strategies)。Oxford(1990)将学习策略分为直接策略(包括记忆策略、认知策略及补偿策略)和间接策略(包括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社交策略)两大类和六小类。在国内,文秋芳(1995)提出的学习策略分类系统也很有代表性:她将策略分为管理策略和语言学习策略,管理策略与语言学习过程有关,语言学习策略与语言学习材料有关;管理策略高于语言学习策略,制约语言学习策略的使用。其中Oxford提出的语言学习策略分类系统,被著名语言学家Ellis(1994)称为“或许是迄今为止最具综合性的”。

二、研究背景和意义

近几年来,国家加大了体育类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力度,这支队伍不断壮大。与此相适应,体育类硕士研究生的公共英语教学得到了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优育类硕士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也收获颇多。但是,体育类硕士生的英语程度参差不一,普遍底子差,英语基础与其他专业研究生相比更不可同日可语。为了照顾体育类硕士研究生考生的特殊情况,国家在录取时降低了体育类的分数线。另外,学生来源广泛,有些是应届本科生,有些是工作了好几年才考取的,还有些则是没有接受正规大学教育,靠自学成材的。还有很多学生,他们已经结婚生子,年龄偏大,更增加了学习英语的难度,要达到申请硕士学位的要求(我校要求,申请学位的条件之一是必须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还存在很大的难度。

学习策略的研究是二语习得研究领域的重大课题之一,其优劣直接关系到语言教学的效果和质量。我国对外语学习策略的研究近年来日渐增多。北外的刘润清(1993)、南京大学的文秋芳(1995;1996)等著名学者涉入过此项研究,不过他们针对的主要是英语专业的本科生,针对体育专业这一个特殊群体的学生特别是硕士研究生的英语学习策略的研究凤毛麟角。本项研究旨在这方面作一些有益的探索,目的是研究和探索体育类硕士研究生是怎样运用语言学习策略的,从而为研究生的英语教学提供反馈信息,为研究生的英语教学服务,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和研究生的教学效果。

三、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对象是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06级的硕士研究生,共54名学生,其中,男生34人,女生20人。学生都具各本科学历,大学毕业1―10年不等,也非常珍惜研究生的学习机会,学习刻苦,但效果却不甚理想。

(二)研究方法与工具

调查采用问卷的形式。《语言学习策略调查问卷》在前人问卷(Oxford,1990;文秋芳,1996;O’Malley & Chamot,1990)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修改以符合中国人学习英语的特定文化背景。该问卷是一个由56个题项组成的自陈式量表,每个题项都设5个李克特等级,从完全不符合自身情况到完全符合自身情况。量表由记忆策略(MEM)、认知策略(COG)、补偿策略(COM)、元认知策略(MET)、情感策略(AFT)及社会策略策略(SOC)6个分量表构成。总量表及6个分量表的Cronbachalpha系数分别为0.93,0.47,0.84,0.67,0.84,0.60。由此可知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刘润清、戴曼纯,2003)。

根据Oxford的解释,总平均分数代表一个人使用学习策略的频率高低,而每一部分的平均分则代表一个人对该部分学习策略使用频率的高低。学习策略的使用因一个人的年龄、性格、语言态度、学习动机和认知风格等诸多因素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若一个人某一部分的平均分低,或许表明这个人应加强对方面学习策略的使用。一般认为,平均分为1.5―2.4,表明一个人对学习策略的使用频率低;平均分为2.5―3.4,表示一个人对学习策略的使用频率为中等,即表明“我有时这样做,有时不这样做”;平均分为3.5―4.4,即表明一个人使用某一个人使用某一学习策略的频率高,即表明“我通常会这样做”;而平均分为4.5―5.0则表明一个人使用某种学习策略的频率较高,即表明“我总是这样做”。

我们在发放问卷前有目的地与学生交谈,了解他们学习英语的方法,这些成年人非常愿意和老师交谈并提供了相当多的信息,使调查得以顺利完成。我们于2006―2007学年上学期利用上课时间分别发放给全体学生,课后收回,回收全部为有效问卷58份。随后我们运用SPSS 12.0对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处理,分别算出研究生6大策略的总平均数和标准差以及各单项策略的平均数和标准差。

四、结果和讨论

1.总体结果

对体育硕士研究生使用学习策略使用的调查结果的描述性统计见表1。

注:1=直接策略;2=管理策略;3=辅助策略

表1分别列举了Oxford所定义的6个分策略使用的平均数和标准差。此外,还根据其平均数的大小将分策略进行了排序,旨在揭示策略使用的基本特点及总体趋势。

在本次调查中,情感策略使用频率最高,其后依次为元认知策略、记忆策略、认知策略、社会策略及补偿策略。分策略在使用水平上略有不同,情感策略(M=3.506)、元认知策略(M=3.446)使用频率为较高;其它分策略的使用平均数落入中等使用的这一区间。其中,与学习材料直接发生作用的记忆策略与认知策略的使用频率分别排成第三位及第四位;担任管理职能的元认知策略排在第二位;而起辅助学习作用的情感策略、社会策略及补偿策略则分别排在第一位、第五位和第六位。因此,本次研究所调查的优育硕士研究生群体策略运用的基本特点是管理策略与辅助策略使用频率明显高于直接策略。

2.各分项结果

就记忆策略而言,体育研究生使用最多的语言学习策略为第3项策略,而且使用频率高。其次为第2项策略,较少的是第4项策略。见表2。

就认知策略而言,体育研究生使用最多的是语言学习策略,分别为第22项策略(问卷第22题:做听力练习时,我先看问题,然后在听力材料中有目的地寻找答案M=3.800)和第21题(问卷第21题:在阅读理解时,我先看问题,然后再在阅读材料中有目的地寻找答案M=3.709),使用频率为高,可以说是经常使用。而第20项策略(问卷第20题:在阅读课文或文章时,我首先快速浏览,抓住大意后再仔细阅读。)和第9项策略(问卷第9题:读课文时,我先通读全篇课文了解文章的概要,然后再理解每个句子的意思。)的使用效率也属中等偏上,得分分别为3.400和3.236。使用最少的认知策略为第14项(问卷第14题:我主动地用英语记笔记、留言、写信或日记。)、第15项策略(问卷第15题:为了改进自己的语音语调,我反复听外国人灌制的录音磁带。)和第19项策略(问卷第19题:我主动参加英语角或英语沙龙等活动练习口语。),得分分别为1.781、1.909和1.981。

就补偿策略而言,体育研究生使用最多的两项分别为第29项和第35项策略。而使用相对较少的是第32项策略。详见表3。

在所有策略中,元认知策略的平均分位于第二,说明研究生群体比较重视自我监控和评价。他们较多地使用了第47项、第45项和第46项策略。详见表4。

体育生比较外向,在情感方面表现出较强的开放性和主动性,在语言学习中容易克服害羞和焦虑心理,因此在本次调查中,情感策略的得分最高。学生使用最高频率的情感策略为第48项与第49项。见表5。

在社交策略方面,学生在当听不懂对方所言时,往往要求对方重复或放慢语速,而因为这个群体的学生英语基础差,与他人合作学习、用英语交流则运用较少。见表6。

3.讨论与建议

通常情况下,采用多种学习策略和增加使用学习策略的频率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但是使用直接学习策略则更能促进英语的学习。

无论学习优秀者还是落后学习者都会采用记忆策略。体育研究生也不例外,他们在语言学习过程中也使用记忆策略,但表现得不够灵活。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可以看到体育生通常使用重复多遍的方法记单词,这说明学生的单词记忆方法单一死板,很少通过造句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记忆单词或词组来记忆单词,在学习上缺乏灵活多样性。我们在教学中应给学生推荐多种记忆方法,如联想记忆法、卡片法、运用肢体动作等,帮助学生进行有效记忆。

认知策略是学习策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涉及的内容多种多样,但所有的认知策略都具有一个共同的功能,学习者对于所学语言的掌握和转化(刘润清、戴曼纯,2003)。在大多数的研究中,认知策略都是被学习者最普遍采用的策略(Oxford,1990)。而本研究所得结果恰恰相反:认知策略使用频率最低。我们认为这一结果与体育研究生大学的教学模式及学习模式有着密切的联系。体育生从高中起,一般都以专业训练为主,文化学习为辅。进入大学后,因为有些学生的英语底子尤其薄弱,教师通常只能采取单一的教学方法,如“翻译法”,因此学生很难形成正确的认知方式。体育生在大学英语学习阶段没有打下扎实的语音、词汇和语法基础,也不会主动寻找学习机会:如听英语广播(M=2.297)、参加英语角(M=1.982)等活动。体育生对学习策略的认识不够全面,对各种学习策略不熟悉也是认知策略使用频率低的原因之一。同时他们对自己所经常使用的一些语言学习策略也不了解,使用的频率也不高。因此,我们认为一方面应鼓励学生积极运用他们所熟悉的这些策略,另一方面也应加强对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策略方面的有意识的、系统化的宣传和培训,并为其提供足够的策略运用练习机会,从而达到不断提高英语学习效率的目的。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20世纪80年代,随着元认知策略研究的兴起,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被公认为教育的理想目标(王笃勤,2002)。自主学习策略的重要一环――元认知策略由确定目标、制定计划、自我监控、自我评估组成。随着年龄和学习阶段的提高,研究生无论情感处理还是认知管理都逐渐变强。经过中学、大学十余年的英语学习,学生逐渐成熟,比以往更懂得科学管理学习。他们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并有较好的自我监控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而且能有意识地调整自己、适应环境。作为成年人,他们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情感、情绪和学习态度。这都很好地解释了在本次调查中,情感策略和元认知策略得分分列一、二位的原因。我们在教学中应根据研究生自我管理能力较强的特点,引导他们掌握用来从事各种学习活动、解决各种学习困难的技巧和策略,让其能够根据具体的学习任务选择适当的处理方式,避免学习的盲目性。在情感方面,我们可根据体育生活泼外向的特点,引导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发挥这一情感优势,建立信心和成就感,激励他们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英语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并使语言学习充满乐趣。

体育类研究生在补偿策略的使用方面,较习惯于运用猜词策略。这是可以发挥的优势之一。但因为学生的词汇知识薄弱,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猜词策略,避免过多依赖字典。此外,我们还可教授其他补偿策略帮助学生在知识结构不完整的情况下,理解和运用所学语言。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交流工具,学习语言不可避免地要与人发生关系。问卷第53题(“我课外尽量地用英语与同学和老师会话。”),学生属于低频使用该策略。这说明学生除了正式课堂学习以外,不努力去寻找机会学习。我们在教学中,应多鼓励学生发挥团队精神,即加强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在交流中得到更多的练习机会并及时地获得关于错误的信息反馈;在互相鼓励中获得更大的学习动力。

通过这次的调查结果地分析,我们认为,学习策略本身并无优劣之分,重要的是如何来使用这些策略。为此,我们应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策略培训。

五、结语

本次的研究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它能够帮助体育硕士研究生这一群体了解自身的学习策略,然后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进行调整;同时,它也可以帮助从事研究生教学工作的教师了解自己学生的学习策略,在教学中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帮助学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但是,因为客观条件限制,本次调查的范围不大,只局限于广西师范大学2006级体育专业的新生。此外,本次调查如果加入教师访谈、小组讨论和学习者的自我诊断等方式,可能结果与分析会更加全面和客观。

参考文献:

[1]Rubin,J.What the “good language learner” can teach us. TESOL Quarterly,1975.

[2]O’Malley,J.& Chamot,A.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3]Oxford,R.L.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New bury House,1990.

[4]Ellis,R.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5]文秋芳.英语学习成功者与不成功者在方法上的差异.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

第6篇:中等生的教育策略范文

【关键词】新课改;高师教育学;有效教学策略

一、有关新的课程改革

为适应新的时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我国自建国后先后进行了多次改革,以构建符合素质教育的新的基础教育体系。新的一轮基础教育倡导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并对课程目标、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六个方面实施了改革。在人们欣喜十多年的基础教育改革实践所显现的喜人成果的同时,也引起了更多对教育的关注,特别是对高等师范教育的思考。

高师院校是培养职前教师的主要阵地之一,基础教育改革实施与其密切相关,而教育学课程则是承担着师资培养的重担。从现有学生的实习和见习来看,教育学课程已经被广大学生及教师认同,特别是没有学习过教育学而从事教育的教师来看,更是具有开设的必要性。即使开设了此门课程,但从新课改背景理念下来看仍需探究更有效的策略开展教学。

二、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源于20世纪西方的教学科学运动,它的核心理念是教学的效益,即是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目前,高师教育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教师教的很多、很累,但学生并不领情,学生学习这门课程如同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厌学、逃学等现象在教育学课程中比比皆是;内容庞杂不加选择、方式方法单一、媒体运用效益低等,如此低效的课程教学必需要改革创新。

1、有效教学的关键之一是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

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发展,而不是自我的所谓精彩表演,应该鼓励并创设机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而不再是把知识掰开来揉碎了的讲。教师应该学会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加入到课堂中鼓舞学生,使他们有激情有热情。

2、有效教学更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倡导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教学要创设一切机会转变过去单纯接受式学习的理念,使学生有效的参与其中,促进他们在学习中探索问题、发现为题,最终解决问题。

三、教育学有效教学策略的探究

策略,最早运用于军事领域,较早的人们往往把它等同于方法。美国教育家加涅对教学策略的研究很有成效,我国对教学策略的研究是在80年代以后,是教学设计领域的包含概念,因此对教学策略的认同也不尽一致,所以有必要把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之间与教学策略的关系弄清楚。

教学策略与教学设计之间是被包含与包含的关系,在整个教学设计中需要运用一系列的教学策略来完成,他是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根据教学情境的特点对教学实施的过程进行的系统决策活动。它同时实现整个课堂教学教师的组织实施管理等措施。

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之间是前者的外延更宽广,层次更高,不仅包含了方法,还包含了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等选择。

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的关系是,模式是基本范式,较稳定,而策略则更加详细具体,灵活,可因教师的个人风格、教学实际情境等发生变化。

通过对几种关系的分析,把教学策略定义为: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根据教学情境的特点,对教学实施过程进行的系统决策活动。从操作层面上,教学策略包括内容的选择与安排和方式方法、组织形式的选择。

1、调整教学内容结构,精讲与自学相结合

尽管教育学的版本不尽相同,但所包含的板块基本上有教育学基本原理、教师与学生、教育制度、课程论与教学论、德育、班主任工作等。教学内容是教学改革的核心,一定要改变过去理论学习一讲到底的局面,变理论与实践、讲授与讨论、案例分析、教学实践相结合,使整个课程内容进行了逻辑和结构上的重组、整合。教学内容的优化则有利于精讲与自主学习相结合,教育学内容博大精深,仅靠课堂的时间是不能获得更多知识的,因此宝贵的课堂时间只适合一定要讲的内容,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教师也应该把非精讲的知识下放到学生那里,并鼓励他们通过自主学习成为研究获得知识的主人。如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教育目的、教育制度等的学习。

2、采用灵活、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1)体验式教学策略:体验式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刚刚进入师范院校的学生是很难体会教师这个职业的劳动特点的,通常在学生高年级实习之后才会体悟,说明体验的意义重大,因此对教育学中可以体验的内容上开动脑筋做做文章。如:教师的职业特点及素养,就可以通过案例或真实的教育故事等展开讨论或进行角色扮演开展。

(2)小组合作策略:在课堂中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这种学习策略改变了传统集体教学师生单维交流中,教师垄断了整体课堂的信息源而学生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也因此得以充分的发挥。如:教学设计中如何叙写教学目标的环节,在教师精讲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有效的使学生掌握重要知识点。

新的课改带来的不仅只有基础教育的变革,对培养教师的高等师范院校也有很大的触动,寻求有效的公共教育学课程的教学策略服务于教育,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余江敏.高等师范院校公共课教育学教学策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

第7篇:中等生的教育策略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武术学习策略;调查

武术是我国的国术,是高校重要的体育教学内容之一。在武术教学的过程中发现,湖南工业大学学生(以下简称湖工大学生)对武术学习策略的掌握存在两种缺陷:一是部分学生缺乏武术学习策略,二是部分学生不会有效地使用武术学习策略。通过调查了解湖南工业大学学生掌握武术学习策略现状,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优化湖南工业大学学生武术学习策略,不仅能提高他们武术学习的效率,而且对他们步入社会后自学各种武术套路受益匪浅。因此,调查并传授湖南工业大学学生武术学习策略,对他们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实现大学体育教育向终身体育教育对接具有重要的意义。

、武术学习策略的定义2002年推出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大学生体育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达到增强体质,提高体育素养的目标。依据学习策略的理论,结合纲要相关内容,我们将武术学习策略定义为:学习者在武术学习过程中,为掌握武术基本功、武术套路动作、武术图解知识而进行有效学习的步骤、规则、方式、方法及调控手段的总和。武术学习策略主要包括认知策略(学习方法)和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指学习者用在编码、储存、提取、运用等认知过程中的认知方法或技能。元认知是指对自己的认知加工过程进行监控、调节、评估等。武术学习策略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迁移性和广泛的适应性,在武术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湖南工业大学非体育专业武术选项班2009、2010级学生共216人,其中文科生98人,理科生118人。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主要查阅的文献资料有:教育心理学、体育心理学、体育统计、武术、学习策略等方面的著作及相关资料。

2.调查法

①问卷的设计本研究以张绍礼编制的《体育大学生体育技能学习策略量表》为基础,增加了将武术图解知识转化为技能知识的学习策略,结合了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编制了《湖工大学生武术学习策略调查问卷》。此问卷共分为三个内容:武术基本功学习策略、武术套路学习策略、武术图解知识学习策略。

②调查问卷的效度及信度

访谈了沈阳市体育学院、湖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专家及湖南工业大学体育学院民族传统教研室教师。经客观检验和主观评价的多次修改后,确定调查问卷内容。经专家效度检验,证明调查问卷所列各题能反映所要调查的内容,具有较高的效度。运用重测法对问卷进行了信度检验,两次的相关系数为0.782,说明检验结果具有高度的可靠性。

③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本研究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2009年12月,抽取了湖南工业大学2008、2009级武术选项班的学生进行调查。试卷所有的问题都用陈述句表述。试卷为三点量表,分别是:A,经常使用这种策略;B,偶尔使用这种策略;C,从不使用这种策略。发放试卷216份,回收有效问卷200份,有效回收率为92.6%。

3.统计法:所有调查数据用SPSS10.0进行统计分析。

三、湖工大学生武术学习策略应用现状与分析(一)武术基本功的学习策略湖工大学生学习武术基本功时,最常用的学习策略首先是结合手法进行步型、步法的学习,经常使用这种策略的占57.5%,偶尔使用这种策略的占26.5%;其次是为掌握好基本功,经常进行身体素质练习,经常使用这种策略的占42%,偶尔使用这种策略的占25.5%;最后是对不同类型的基本功,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经常使用这种策略的占4O.5%,偶尔使用这种策略的占26%。

但是湖工大学生在武术基本功的学习策略的使用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从不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基本功的学习和锻炼占66%。基本功又是武术学习的基础,基本功不扎实,武术套路动作就不可能练好。

仅靠上课时间对进行基本功的学习,基本功提高起来就较慢,因此,课外要加强基本功的练习。二是从不根据自己身体素质和技能状况,制订武术学习计划的大学生有65%。在调查中我们得知:湖工大学生普遍认为学习计划应由老师来制订,体育老师怎么要求,他们就怎么练习,这说明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缺乏主动性。三是从不做静力练习巩固步型的共有59.5%。一方面是由于学生腿部力量差,静力练习不能坚持较长的时间;另一方面,体育教师对静力动作的练习不够重视,因此,选择率低。

转贴于 (二)武术套路动作的学习策略

湖工大学生在武术套路的学习中,使用得较多的策略依次有:一是通过观察别人的动作反省自己的错误,经常使用这种策略的占31%,偶尔使用这种策略的占43.5%;二是我知道武术动作的攻防意识,经常使用这种策略的占28.5%,偶尔使用这种策略的占42.5%;j是我能依靠自身的感受纠正错误动作,经常使用这种策略的占27.5%,偶尔使用这种策略的占41%;四是我经常与同学相互学习,相互纠正错误,经常使用这种策略的占35%,偶尔使用这种策略的占27%。

湖工大学生在武术套路的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有:一是不能口述动作要领的占64%。在体育学习过程中,为了掌握好新的体育知识和动作技术,达到长期记忆的目的,口述动作要领是必须的,在老师的指导下将动作要领简化为口诀、顺口溜,有利于学生对新的体育信息进行编码记忆。二是记不住动作名称的占6l%。

在武术分段练习或整套动作练习时,很容易忘记动作。

动作名称的学习非常重要,它对武术套路的学习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能将套路中的动作形成一个知识网络图,只要记住了动作名称,可随时从网络中提取信息为套路练习服务。三是不能将学过的体育知识运用到新知识的学习中的占52%。主要原因是:一方面部分体育教师认为体育学习成绩取决于学生天生的身体素质的好坏,因而忽视了体育学习策略的迁移教学;另一方面,在体育课堂上,教师教授新动作时,学生们只是机械地模仿教师的动作,然后进行强化练习,而未能将教师传授的体育知识内化,灵活运用到其它体育知识的学习上来。

(三)武术图解知识的学习策略

湖工大学生在学习武术图解知识较好的是:知道图解中的箭头表示什么动作方向的占56.5%。其余几种策略使用较差:62.5%的学生从未在学习复杂的武术图解知识时,先练手法,后练步法,再进行完整练习;2011,牛弟lU期冒埋讲九·59%的学生从未在学习武术图解知识时,按照学习动作名称、动作路线、动作要领的顺序进行的;57.5%的学生课后从未通过看图解知识自学过武术动作。总之,湖工大学生学习武术图解知识方面的能力较差,说明他们将体育理论知识转化为技能知识的迁移能力不强。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调查表明,将近有60%的武术策略,经常或偶尔使用的大学生在50%以上,说明湖工大学生掌握体育学习策略总体情况较好。但从调查的情况看,湖工大学生在武术基本功的学习中,在利用课余时间自觉锻炼、制定学习计划、巩固步型方面存在欠缺;在武术套路的学习中,记忆策略及迁移策略较差;在自学武术图解知识的过程中,将体育理论知识转化为技能知识的迁移能力比较薄弱。

(二)建议

1.加强武术学习策略的传授。

湖南工业大学学院体育教师应根据武术教学内容、大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特点和学校的条件合理地选择、运用武术学习策略,并将武术学习策略的多种范式传授给学生。

2.加强武术学习策略的反馈与调控。

在武术学习过程中,将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指导等方法,大学生们通过自我反馈与他人反馈,调控自己的学习策略。

3.学会武术学习策略的迁移。

在武术学习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启发、师生之问、生生之间的交流,对新学武术知识的特征进行分析,联系相关旧知识的武术学习策略,达到迁移武术学习策略的目的。

第8篇:中等生的教育策略范文

[关键词]网络学习环境;教学模式;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2)06-0011-03

一、网络教育和学习环境的含义

(一)网络教育

我国著名教育技术学家南国农先生对网络教育的界定是“主要通过多媒体网络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非面授教育方式”[1]。网络教育不同于传统教育,网络教育具有时空性,任何人可以在任何地点学习他所需要的知识。

(二)学习环境

学习环境是学习活动展开过程中赖以持续的情况和条件。通过借鉴其他研究者的成果和自身的理解,笔者认为,学习环境是指支持学习者学习活动的物质条件(学习资源、学习场所)和教学模式、教学策略等非物质条件。

(三)网络学习环境

网络教育能够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通过网络技术与学科内容的有效整合,建构出一种有效的学习环境。这种学习环境支持真实的情境创意,提供即时的释疑解难,具备快速灵活的信息获取方式,从而达到不受时空限制的资源共享[2]。网络学习环境把网络作为一种潜在的学习环境,是一个有意义的学习环境。网络学习环境以学为中心,以学生作为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协助者和评价者。

二、考研辅导班网络学习环境现状

(一)网络远程教育考研辅导班

考研辅导班是以提高准备考研学生的研究生入学考试成绩为目的的一种课外辅导机构,通常也称作研究生考试课外辅导班或研究生考试补习班。

网络远程教育考研辅导班在模式上分为远程实时授课模式和远程自学课件模式。前一模式为:直播课堂、网上自学课件、讨论答疑和教学站辅导相结合,对硬件环境要求较高;后一模式为:自学课件、网上讨论答疑和教学站辅导相结合,对远程教育硬件环境要求相对较低。

(二)考研辅导班的网络学习环境

目前,大多数网络远程教育考研辅导班主要采取播放在其他高校讲课的视频和给学生讲义的方式进行辅导教学。这种网络教学只是运用网络技术手段,但教育理念并没有转变,教学形式仍然是采取以“教”为主的授课方式,把“教师”作为主体,认为把课堂搬到了网上就完成了学习环境的建设。这种远程辅导忽略了网络远程教育的作用,并没有发挥网络教育的优势,对网络教育的学习环境重视程度不足,忽略了学习环境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设计。建构主义认为,在网络环境中学习,要求学生必须更加自主地进行意义建构,网络课程不是仅提供教学资料,而是影响学生使其成为自己的“教师”。据了解,大部分课程都是文本教学材料或教师讲稿的简单呈现,只是将典型的被动教学模式、被动教学情境搬到网上,没有充分体现学习者的主动性,缺乏交互性和及时性。由此可见,改革考研辅导班网络学习环境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势在必行。

三、对考研辅导班网络教学模式的建议

(一)教学模式和网络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一定环境中教与学活动各要素之间的稳定关系和活动进程的结构形式[3]。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化,同时又直接面向和指导教学实践,具有可操作性,它是教学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桥梁。网络教学模式由于网络自身具有远程、实时、异步、海量信息的特点,因此,跨时空、大信息量、交互性和个性化是网络教学的主要优势,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方便的获取方式是网络教学的主要标志。网络教学模式主要分为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网络教学模式、以学习者自主学习为主的网络教学模式和以小组学习为主的网络教学模式。

(二)考研辅导班网络教学模式的选择

根据网络环境中教学过程的教学组织形式和学生学习过程管理的主动性,可以将目前比较流行的教学模式进行归类(见图1)。

由于考研辅导机构的特殊性质,笔者认为,在教学模式上应该分为集体和个体两种组织形式。

以集体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主要采用异步讲授型。在异步讲授过程中,学生学习过程的主动程度要高于同步讲授教学模式。

异步讲授型的教师和学习者不仅在空间上是分离的,在时间上也是分离的,所以学习者可以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去学习。在网络环境中,可以利用网络所提供的功能进行“双主”教学,而且它还可以突破传统课堂的人数、时间、地点等限制。这种实现方式也很简单,只需利用Internet的WWW服务和E-mail服务。这种模式由教师将教学要求、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评测等教学材料,编制成HTML文件,存放在web服务器上,学习者通过浏览这些页面来达到学习目的;或者将教师课堂讲授情况实拍下来,制成流媒体课件,供学生点播学习。当学习者遇到问题时,可通过E-mail或BBS与老师讨论交流。

个体教学模式指教学主要在学习者的个别化学习下进行,教师仅在学习者遇到问题的时候给予及时的帮助辅导。这种个别化教学适合考研学习群体,可以对学习者进行“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学生和教师之间可通过电子邮件异步非实时的实施,也可通过在线交谈方式实时实现。个体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主要采用案例学习型和问题学习型。

案例学习型主要是从案例的应用和研习中获得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类似于建模策略的指导思想。教学程序为阅览大量案例对案例进行信息加工接受教师指导形成新的概念,主要学习材料包括:(1)存放在Internet上的案例库,(2)制作成CD-ROM形式的案例库,(3)访问一些资源网站。案例学习型教学模式适合考研公共课中英语阅读理解的学习,可以帮助学习者构建一个解决问题的模型。

问题学习型是一种自主性更强的教学模式,更具有针对性,容易激发学习者的内部动机和热情。它的指导思想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立足于“学习―认识过程”的核心。教学程序为创设情境,确定问题收集信息,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交流信息分析信息,构建答案答案展示,效果评价,主要学习材料包括:(1)创设问题情境,(2)提供有关的信息材料,(3)提供解决问题的一些提示。这种教学模式下所培养的学习思想不仅会对主观题有非常大的帮助,对以后现实生活也有指导意义。

四、对考研辅导班网络教学策略的建议

(一)教学策略和网络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统摄整个教学过程的灵魂,不同的教学策略表现为不同的教学活动序列,教学策略是依据教学目标设计或选择的,即教学策略由教学目标导向,不同的教学策略针对不同教学目标的达成效果不同[4]。在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活动中所采用的教学策略,主要是对完成特定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活动程序、方法、形式和媒体等的总体考虑。该教学策略主要是从教师教学的角度对教学策略的理解。随着建构主义理论的引入和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教学策略更多的是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是为了支持和促进有效的学习而安排学习环境中各个要素的程序和方法。具体到网络学习环境中,可将其分为主动性教学策略、社会性教学策略和情境性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按隐含的学习控制可分为产生式教学策略和替代式教学策略[5]。对待具体的网络学习环境,教学策略也要因地制宜。在对待考研辅导班的教学策略设计时,更多的是从学习效果与时间上考虑教学策略的设计。网络远程教育辅导班虽然采用了网络技术,但是缺少先进的理论指导,导致学习方式仍然是讲授式学习,只是老师与学生的地理位置发生了变化。对于考研辅导班这种特殊的培训,它尽量做到的是,在短时间内强化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笔者认为替代式教学策略和情境性教学策略中的十字交叉形策略更加符合这种特殊的网络远程教育辅导。

(二)考研辅导班网络教学策略的选择

替代式教学策略更多地倾向于替学生处理信息,为学生制订学习目标,有预先固定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程序、固定的学习进度、预定的学习评价。这种策略清晰明显地为学生指定了大多数学习活动。替代式教学策略在网络远程教育辅导中使用的频次更多,因为更多的知识还是良构领域的知识,也是由考研这个特殊的考试性质决定的,它要在规定的时间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还有少部分知识要进行多角度的分析理解,才能全面掌握,这就是下面所要提出的情境性教学策略中的十字交叉形教学策略。

认知灵活性理论是由斯皮罗(Spiro)等人提出并倡导的一个理论,它属于建构主义的一支。认知灵活性理论认为,学习者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中,只有对知识进行多维表征,才能达到对知识的全面理解和灵活运用。根据这一思想,斯皮罗提出了“十字交叉形”学习方法(如图2)。通过对意义的多角度建构,从而形成对知识的全面理解,这就是十字交叉形策略。因此,在对复杂和非良构领域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对同一内容,学习者要在不同的情境中、从不同的角度多次学习,例如对考研公共课中政治材料分析题和英语中作文题的学习。

结合上述示意图,其主要设计的活动包括:(1)创设情境,为学习者提供知识的多元表征方式,如多种观点、多种方案、多种实例等,上图中a、b、c、d代表多元表征方式;(2)交叉学习,学习者围绕基本问题,进行多种方式的表征a、b、c、d,先从一个角度出发a,学习相关实例、相应理论,然后从另外的角度b、c、d出发学习相关实例,通过交叉学习使学习者认识到非良构知识的多样性、多种关联性以及对背景的依赖性,而且使学习者认识到从不同角度考虑知识的复杂性非常重要;(3)学习者建构自己的观点,通过不同背景知识的多角度建构,最终形成对出发点概念o的全面理解[6]。

总之,网络学习环境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研究必定是网络教育建设的重中之重。对于考研校外培训机构这个特殊的网络应用群体,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的选择既要考虑到学生作为主体主动完成知识的有意义建构,又要考虑到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南国农.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1 (8):42-45.

[2] 杜华伟.伦理学视阈下的网络教育与教育公平[J]. 电化教育研究,2012(3):10-14.

[3] 武法提.网络教育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07.

[4] 武法提.网络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第9篇:中等生的教育策略范文

关键词:认知策略;发展;培养方法

认知策略主要包括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通过对广西田阳县头塘镇中心小学的调查研究,发现良好的认知策略不仅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把握学习方向,而且有助于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现以广西田阳县头塘镇中心小学为例,就小学认知策略发展的培养方法提出如下对策:

一、在健全制度中培养

培养认知策略,制度保障是根本。田阳县头塘镇中心小学要求各班主任抓住小学生心理特点,制定了一系列有效的激励制度,为认知策略的培养提供坚实的制度保证。根据调查统计,田阳县头塘镇中心小学教师中,坚持讲导结合的比例达到33.5%,带练结合的达到24.3%,评趣结合的比例达到23.7%,培补结合的比例达到18.5%。

1.讲导结合

教师对学生认知策略的形成和使用的影响,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直接影响指教师专门进行的或渗透到教学中的认知策略训练产生的影响。间接影响是指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步骤和教学经验,对学习者认知策略形成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田阳县头塘镇中心小学求教师着重正面引导,根据学生的学情,因势利导,采取合适的培养良好的认知策略,传授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认知策略。

2.带练结合

田阳县头塘镇中心小学要求教师注意自身的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良好习惯,用自己的行为为学生树立楷模,并对学生进行反复训练、严格要求、做到一丝不苟,持之以恒,这就是“带练结合”。

3.评趣结合

评趣结合是指学科教师随时注意监督、教育、提醒纠正学生的不良认知策略;结合不同学做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激发培养学科学习兴趣,寓习惯的培养于生动有趣的活动之中,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到良好认知策略对自己成长的帮助,继而掌握自觉规范自己的认知策略的方法。

4.培补结合

培补结合要求对学科认知策略表现优秀的学生要高要求,争取不断进步;对学科认知策略表现差的学生要根据他的实际状况,首先提出他可能实现的目标,只要他在自身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就要多角度地寻找值得肯定的一面,及时表扬和鼓励,不断跟踪,慢慢地提升培养要求,使认知策略不断向良性发展。这种方法需要学科教师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分层渐进,因材施教,让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使全体学生在认知策略方面有不同程度的好转。

二、在教学常规中培养

过程决定结果。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田阳县头塘镇中心小学坚持做到全面渗透认知策略培养的内容,使良好认知策略的培养成为全体教师的重要任务。

1.教学设计要渗透认知策略

教学设计中要有体现培养学生认知策略的内容,各学科的培养内容应有自己的侧重点,学校按照教案中是否有培养学生认知策略的内容,作为评定教学设计的标准之一。

2.课堂教学重视认知策略的指导

学校要求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读书、写字、听课、做笔记的良好习惯,着重培养小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3.制定课堂教学评价表

学校专门安排有认知策略培养的教研课、公开课和示范课。评课时,把讲课中是否渗透学生认知策略的内容,是否指导学生运用认知策略作为重要标准之一。

三、在班级管理中培养

班级是认知策略培养的主要阵地。田阳县头塘镇中心小学对各班级提出了相关要求,这样持之以恒,不断强化训练,使学生在提高自我教育能力的同时,逐渐养成了良好的认知策略。

1.利用好班会活动课

每班每学期定期开展以“良好学习策略的养成”为主题的班会活动,由教务处、政教处联合检查,每月开展“优秀班集体” 评选,促进认知策略的养成教育。

2.加强日常教育管理

班级日常教育管理做到“三结合”,即学生干部负责监控与学生互相督促相结合,领导、教师监控与学生会干部管理相结合,行为教育与背诵歌谣相结合。

3.校园环境优化管理

校园环境是丰富的育人资源,是师生学习生活的地方。头塘镇中心小学校园环境布局合理、设计精致,优美、高雅的校园环境处处都能发挥应有的育人功能,美丽的环境让全校师生得到一种美的享受,陶冶了师生的情操。学校利用现有条件,在校园围墙上、教学大楼的墙壁上都书写了体现学校办学理念的主题标语。优美的文化长廊里,一段段文字描述,一幅幅画面展示,都体现着学校对认知策略培养的思想,张扬着学生热爱学习、学会学习的无限力量,这些无声的语言对学生认知策略的培养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打造教室氛围,营造培养环境。学校要求各班教室的布置各具特色,营造认知策略的培养氛围。文化专栏丰富多彩,墙面标语激情洋溢,卡通图案妙趣横生,有关于书写展示的,有关于作业评比的,有关于背诵课文的,有关于上课倾听的,有关于阅读积累的……每个内容都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名字,而且年段培养目标的特点非常突出,低年级有“把红花带回家”“我进步、我快乐!”“我最棒!”……中年级有“品品擂台” “纤纤秀场”“勤积累、巧运用”“一朝习惯、万事易办”……高年级有“墨香台”“我采撷的”“如蜂采密多积累”“今天你提了几个问题?”……这些激励性的语言无疑像一针针催化剂,鼓舞着学生不断规范自己的学习行为,形成良好的认知策略。

四、在学生认知策略中培养

认知策略的培养作为一种有目的培养人的活动,离不开对培养过程及结果目标实现程度的评价,及时公正的评价能使学生获得某种精神上的满足,调动学生学与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是一些“后进生”的心理上,当他们的“闪光点”得到肯定时,能激励他们的内心追求,让他们产生上进的动力,促进良好认知策略的保持巩固。田阳县头塘镇中心小学培养学生良好的认知策略坚持从身边的一点一滴抓起,调动一切有利因素,形成扎实有效的方法。

1.利用歌谣引导学生

学校将本校学生在倾听、书写、作业、积累、预习、阅读、复习几个方面应养成的良好认知策略要求,编写提炼成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歌谣,并分阶段重点诵读培养。为了让学生识记相关知识并掌握运用,田阳县头塘镇中心小学将歌谣每班印发一份,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抄写、诵记,并将歌谣诵读作为课堂学习中的一种必修课程纳入学习常规管理之中,要求周一至周五上午第一节课课前十分钟由任课老师负责引导学生诵读歌谣,并由相关管理人员督促检查记载,歌谣引导的做法与学校常规检查中的教科研部分挂钩。另外,利用班会活动,开展“如何将歌谣变为行动”的主题活动,在走廊、教室张贴歌谣宣传板报,课间休息播放相关歌谣等。在多种途径的强化训练下,学生不仅人人会背诵歌谣,而且会利用歌谣内容不断规范自己的学习行为,促使良好认知策略的养成。

2.欣赏激励

威廉姆・杰尔士说:“人性最深切的要求是渴望别人的欣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做到眼勤、嘴勤,对认知策略好的学生采用欣赏性的语言进行鼓励。同时,对暂时落后的学生,寻找优点及时鼓励,例如,“××同学学习方法值得大家学习。”“你瞧,这个男孩听得多认真!”“你真善于学别人的长处,一定会有更大的进步!”“你还能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真棒!”等等。通过教师欣赏、激励性的评价,让学生赞许中增强自信,快乐成长,逐渐形成好的认知策略。

3.榜样引领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在培养良好认知策略过程中需要榜样的引领,田阳县头塘小学运用优秀人物的成功事例作引领,收到良好实效。

第一,利用古今中外名人的故事启迪教育学生。学校要求班主任经常给学生讲一些古今中外名人优良认知策略的事例,就会让他们感悟到养成良好认知策略的好处,调动起不同类型学生的积极情感,帮助学生养成克服困难,形成良好认知策略的意志品质。

第二,教师成为学生模仿的典范。学校对老师的要求更严格,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要事先垂范,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引导教育学生。例如,教师课前认真准备教案,上课按时到班,专心授课,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这样,在教师无声的言行中就培养了学生的认知策略。

第三,发挥优秀学生的示范作用。学校在每个班开展评选“每周一星”等活动,激励学生向他们学习,感化教育学生,从而养成良好的认知策略习惯。在这些学一学、仿一仿、比一比、评一评的教育活动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更强了,积极上进的心更切了,培养良好认知策略的要求更明了。

4.活动巩固

培养良好认知策略的有效载体,即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多彩的活动具有现实生活中所不及的凝练和精神。根据学生良好认知策略的培养方案,学校各学科设立相应的兴趣小组,兴趣小组积极开展如认知策略童谣创编大赛、勤奋学习教育主题等系列活动、学生作业展评观摩、诗歌朗诵会等。此外,学校发动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为活动开展出谋献计,并根据自身的不足和存在的各种问题,及时讨论、总结、反思。最后,学校组织师生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各个活动拍摄成相声、小品、短剧等作品,在“六一文艺演出”“元旦会演”等重大节日演出中进行展演,使学生对认知策略的理解更加透彻,更加深刻,逐渐养成对自己行为作出选择与反省的良好习惯。

5.提醒修正

良好认知策略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它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过程,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适时、适度进行反复的提醒纠正,使学生在不断巩固中提高。农村壮族小学生多数自控力还比较差,在学习习惯形成过程中,容易反复,出现拖拉、放任、敷衍等现象。这就需要教师随时细心观察、随时注意提醒,偶有偏离,及时调整。比如,发现字写得不工整了,发现上课时思想不集中了,发现没有完成学习计划或没有执行等,教师要立即帮学生做出调整,予以修正。

培养小学生的认知策略,也像走路一样,发现他走的路线错误了,应及时调整,使之转到正确的轨道上去。久而久之,一条道路便踩出来了,这个好习惯也就养成了。以田阳县头塘小学为例,学生做语文阅读题,遇到主观性题目,有81.7%的学生随意用自己的语言组织答案,经过老师一学期的纠正和指导,学生就会知道做阅读题要看文章,根据文章内容组织答案,这样就培养了学生在阅读中有意识运用组织策略和精加工策略的良好习惯。

6.个案跟踪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