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物理教学的思考及探讨2篇

物理教学的思考及探讨2篇

第一篇 1高中物理的教学过程

1.1向学生呈现什么?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将知识与技能归纳为四个方面———物理学基本概念与规律、物理实验、物理学发展史、物理与生活.这四个方面很好的涵盖了高中物理知识体系的四个大方面,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物理教师向学生呈现的应当不仅仅是这些知识层面的东西,更多的还应当有一种科学的精神与素养,这就对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首先要提升教师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不同于科学素质.科学素质是思想品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等素质中的一部分,是指人们在获得和应用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内在品质,指一个人具有用科学观点认识和描述客观世界的能力,具有在科学方法的启示下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具有从公民角度处理与科技问题有关事务的能力,其核心是科学方法与科学思想.而科学素养一方面强调人的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强调发展个性的多样性、自主性和首创精神;另一方面充分重视科学、技术、社会(STS)三者之间的关系.

1.2怎样呈现?

明确了物理教学的目标以后就要涉及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与方法.在物理学产生、发展、壮大的一个多世纪里,人们关于物理教学方法的讨论与探索从来没有停止过.在当下的物理教育环境中,物理实验以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两者互相结合更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物理实验是物理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一大特色,发挥这一重要教学手段对于物理教学的开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资源,尽量多的开展课堂演示实验,利用实验联系科学、技术和生活,在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的同时,让学生理解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怎样说明这些问题,以及理解实验的原理,了解实验的器材;另一方面,在课程已有实验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适当增加学生实验或者在校本课程中开设相关实验探究项目,积极鼓励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开发实验,并为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在提高学生实验技能的同时,帮助学生认识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对待实验的正确态度以及实事求是、大胆严谨的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新时期基础教育的一大变革就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十年以前,计算机在高中教学中还属于珍稀品种,高中课堂还少有课件、视屏和Flash演示动画的身影,短短十年,信息技术以雷霆之势席卷全国,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迅速普及,做课件、查资料几乎成了每一个老师的必备技能,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对于刺激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认识主体作用的发挥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认为信息技术引发了教学改革.它一方面削弱了教师的权威,变革着人的传统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另一方面也成为了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课堂重心开始从传授知识向培养学习与应用能力转移.新的技术手段拓宽了教学的方式,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如怎样使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方式结合起来,怎样将课件教学与板书教学结合起来等,成为了教学实践领域的现实性问题.将物理实验与信息技术综合运用到物理教学中,协调两者与物理课程之间的关系将大大有助于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与信息的获取.

1.3物理教学的目的是什么?

高中物理除了基本的物理知识,还能给学生什么,这是每一个从事物理教学工作的人都要思考的问题.很多人都习惯于用考试成绩来衡量物理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这的确是物理教学的一个部分,但绝不是物理教学的全部.物理教学不仅仅是物理知识的传播,更应当是物理思想、科学素养的培养过程.实际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的情况,高中阶段物理成绩一般的学生在大学里从事物理科学的研究;而高中物理成绩很出色的同学也许最后从事的职业与物理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学生从高中物理中最终得到并留下的往往不是物理知识本身,而是物理学在解决问题时的思想与物理人所具有的科学素养,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如果人们已经忘记了他们在学校里所学的一切,那么所留下的就是教育.”在从事教学工作时,也许我们应当更多的关注那些学生获得以后可以保持终身的习惯或者方法,物理教学的目的应当是科学活动本身,而不是科学活动的结果.

2几种物理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在某种环境中展开教学过程的稳定的结构形式.教学模式的内涵丰富,包括指导思想或理论主张,其核心是用系统论的观念探讨教学过程的各种方式和方法,形成一种系统化和多样化相统一的教学理论体系,为更好地优选优用教学方式方法服务.中学物理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为设计和组织中学物理教学,而在实践中建立起来的与物理教学任务相适应的教学程序及其实施方法的体系.它主要由理论基础、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教学评价五个要素构成,一些典型的教学模式有比如自学———指导教学模式、引导———发现教学模式、情境———陶冶教学模式等.下面,我们结合高中物理必修2《向心力》的两个案例来比较一下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和合作学习两种教学模式.

2.1问题解决教学模式模式的基本内容与目标可分成五部分:

(1)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

(2)明确问题目的,突出教材中心内容和教学重点;(3)连接分散信息,形成解决问题的网络,促进学生能力提高和思维发展;

(4)解决问题达到目标;

(5)对问题解决的过程进行评价,培养思维的批判性和创造性.

2.2实验探究教学模式

实验探究模式的主要内容和目标有:遵循规律、培养观点;体验艰辛、培养品德;强调在教师的精心组织和启发下,以学生为主体,以实验为基础,以方法训练和能力培养为主线,通过探究性、验证性实验活动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以实验能力为核心的多种能力.将两种教学模式比较,我们发现,问题解决教学模式更加侧重于物理思想的联系与运用,每一阶段提出的问题实际上就引导学生利用物理方法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而实验探究教学模式更为重视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对实验原理的理解,通过实验反映物理现象,通过实验引起学生思考,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观察与思考能力,其优点在于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作者:沈立 应朝福 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龙泉市第一中学

第二篇 一、掌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学生水平,让学生自信地学习

1、顺应学生心理需求,树立学生自信心

新课程改革要求一位好教师应当能唤起并保持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尝试到成功的喜悦,在自然科学中物理以其严谨著称,而初中学生年龄较小,知识基础薄弱,理解能力较差,过分严谨的内容阐述和要求脱离学生的实际,欲速则不达,同时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因此我们要尊重学生水平,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教学内容,使学生对物理学习充满信心。

2、让学生在创造成功中学习物理

人人都有自尊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物理教育应该使学生为了社会发展而主动发展自我,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强烈成就欲望进行适时引导,经常开展小实验,小发明,小制作竞赛,把学生对科技制作的兴趣变成物理教学的沃土,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引发更深入的研究动机,产生对物理学科的亲近感。

二、注重探究,让学生自主学习。

过去学生主要以被动的形式学习科学知识,现在物理课程改革强调科学探究在学习中的作用,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练习操作技能,懂得认识未知事物的方法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1、让学生大胆“猜想”引燃探究火花

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不会有伟大的发现”。猜想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猜想决定了探究的方向,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头脑中已存信息分析处理和加工,提出猜想,也可提供一些材料,让学生围绕材料讨论猜想,更要借助于类比和联想,鼓励学生深入思考,激发灵感大胆猜测,引发认知冲突,激发探究欲望,使学生经常处于一种探究的冲动之中。

2、创设探究机会,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探究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决定了探究学习的必要条件是学生有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天籁只惠实践人”,只有让学生亲自动手探究,充分接触和使用仪器和工具,才可以促进学生左、右脑协调发展,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

3、设计探究程序,渐进自主探究能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初中学生能力形成必须经历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师应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大致的培养程序使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科学化、系统化。

三、构建科学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当代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清楚认识一幅复杂的世界地图,掌握在这个世界上航行的指南针,所以新的科学评价体系应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通过评价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老师自我价值的实现。

1、更新评价理念

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构建多维评价标准,在评价功能上,从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向促进学生应全面发展的服务功能转变;在评价对象上从关注结果评价转向关注过程评价;在评价主体上,从将学生作为被动评价客体转向引导学生积极自我评价的主体,同时强调评价问题的真实性和情境性。教师乐于从多角度来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重在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并发展学生潜能。

2、确立科学评价方法和手段

教学过程中,用形成性评价代替终结性评价,逐步把评价的重点从期末考试,毕业考试等终结性评价转移到日常学习记录等过程性评价,比如,我们平时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的表现并加以记录,在考试过程中,强调学生解题的思维过程,增大主观题,开放题比例,对于学生完成任务时具体行为表现作出评价,采用“成长记录袋”评价等。教育改革同其它领域改革一样,不可能一蹴而就,它必然要有一个不断实践,不断完善的过程,为了祖国的教育事业,为了千百万孩子的未来,课程改革下,教育教学方法创新之漫漫长路正召唤我们教育同仁不停地求索。

作者:孙昌文 单位:江苏省射阳县临海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