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工程审计学范文

工程审计学全文(5篇)

工程审计学

第1篇:工程审计学范文

关键词:风险管理;独立学院;基建工程;跟踪审计

0引言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制度环境的变迁,具有中国特色的独立学院办学模式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它通过全新的市场机制配置,实现公办高校品牌与社会资源的有机结合,极大地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资源迅速有效地扩大。伴随着独立学院的不断发展壮大,其硬件设施的建设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基建规模和档次不断提高,大量的资金被投入到基建工程项目。这种趋势带来可喜的一面是独立学院得到更多的教育投入,以期吸引更多更好的生源,体现独立学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同时另一方面也应该清醒地意识到基建审计风险的不断增加,独立学院因办学体制的不同,公私合营式或称混合所有制式,其内部管理结构和公办高校有很大的差异,导致组织内部的财务监控方式和方法较公办高校而言没有一套标准化的规范制度来执行操作,这就给独立学院工程项目审计带来很大的压力,不仅仅是数量和技术上的,可能更多的还是来自复杂利益关系下的博弈。高校工程审计的目的是通过合理的制度对工程项目的造价进行监督管理,以使工程在预算的合理成本内保质、保量按期完工,发挥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那么如何维护独立学院投资各方的利益,同时又能很好地把控这项涉及金额大、专业性强、周期长的基建工程审计工作,就成为当前独立学院内部管理所面临的普遍问题。本文正是基于这个现实背景下研究和探讨从风险管理的视角下分析独立学院内部财务管理控制环境的特点,以及在此背景下独立学院基建工程审计风险的识别,最终建设性提出项目跟踪审计在独立学院基建工程审计中的应用。

1独立学院内部财务管理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

1.1独立学院的内部管理结构

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根据有关规定,独立学院必须真正具有独立性,但“独立”并不意味与“母体”毫无关联,“母体”的校园文化、办学风格等也比较容易对独立学院产生影响。谈到独立学院的内部管理结构,要先从独立学院的自身特点说起:一是实行新的机制办学。独立学院从本质上是公有民资的普通本科高校,其投入主要由合作各方承担或以公有民资机制共同筹措,收费标准按照国家关于民办高校招生收费的相关政策制定。二是实行新的办学模式。在办学和管理上提出“五个独立”,即独立学院校本部相对独立、有独立的法人资格、独立颁发证书、有独立的校园、实行独立的财务核算,这是独立学院的“独特”所在。三是实行新的管理体制。独立学院的管理制定和措施由申请者和合作者共同商定,双方的责、权、利关系通过签署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来规范和体现。这些特点就决定了独立学院实行的是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校董事会的组成人选由公办院校和出资方共同商定,院长由投资各方共同推荐,校董事会选举产生。

1.2独立学院内部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特点

独立学院在办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公共治理结构缺失或不合理,产权不明晰,管理不规范,公办院校出资方和社会个人出资方办学理念冲突,经济利益的祈求不一致等问题,体现在财务管理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

1.2.1出资各方办学理念的差异导致各自利益祈求的矛盾

独立学院是公办高校品牌和民营社会资金的有机结合。因此,独立学院就至少包括了母体公办高校和民营主体在内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产权主体,共同拥有独立学院的所有权、经营权和利益分配权。其中代表母体公办高校的一方追求的是国家的公益事业以及办学的社会利益,注重长远,而民营主体的投资者大多数追求的是办学资金的经济利益,注重短期。双方的价值取向存在差异,必然会导致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教育规律与经济规律之间、规模效益与教学质量之间产生矛盾,如果处理不好,从财务控制的角度来看,将很可能引起公办母校与民营投资者之间的产权纠纷或国有资产流失的隐患,影响到独立学院的持续健康发展。

1.2.2适应独立学院发展以及与之相配套的财务制度不健全

独立学院是一种新型的办学主体,在国内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只能在摸索过程中发展,公办母校财务管理的目标是在保证国有资产安全有效和国家财政预算贯彻落实的基础上,推动高校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提高,而独立学院的合作方民营投资者在这点上追求的目标却不完全一样,独立学院作为其投资的一个企业,在追求社会效益的同时,可能更关注其投入资产的安全性以及产生价值的最大化。双方在管理目标上的不一致,往往会使独立学院会计核算主体不明确,资金投入方向双方容易产生分歧,学校未来财务风险状况不能准确得到反映。有鉴于此,公办母体大校和民营资本投资方在教育产业化发展方向的祈求不同,导致大多独立学院会计核算制度与其管理体制构建不匹配。此种状况不仅容易在学校管理上产生内耗而且会影响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

2独立学院基建工程审计风险的识别与分析

基于以上所描述的独立学院不同于普通公办高校的财务管理控制环境,其所涉及的基建工程审计就显得更加富有挑战性,既要保证母体公办高校所代表的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安全,又要确保民营投资主体的合法利益,既要考虑教育资源的社会公益效应,又要顾及其长远运营的经济效益。要达到以上目标,就必须充分认识到独立学院基建工程审计的风险并加以科学有效的管理[2]。独立学院的基建工程审计风险管理的基本含义是独立学院通过自己的内部审计部门或聘请外部审计机构,对基建工程的审计风险进行识别、评估、衡量、控制等一系列具有系统性、规范性的方法和手段的总称。因独立学院内部控制环境的特殊性,其基建工程审计所涉及的风险来自相关的各方面,并贯穿于整个基建过程。

2.1内部审计制度不健全,内部人员配备不足,独立性不够

当前就普通公办高校而言,普遍存在着内部审计机构不健全,专业内审人员短缺的现象,这在独立学院就更加习以为常,大多数的独立学院没有专门设置内部审计机构,由学院的财务部门主管或其他人员兼任内部审计的职务,这不仅缺乏审计的独立性,还与工程审计相关的专业审计知识也很难具备。作为一名合格的建筑工程方面的内部审计人员,不仅要具备一定的专业审计知识,还要熟悉工程造价方面的各项业务,对不同建筑的结构、不同的施工方案以及基建项目的整个流程等都要有一定的了解。具备这样素质的内部审计人员在独立学院里很难找到。在独立学院基础工程审计过程中,因学院领导班子是由投资各方的代表组成的,各施工单位经常会不择手段地利用一切手段和相关领导套近乎,来自各方的势力会“打招呼”“递条子”,势必会对整个基建项目的实施产生影响,严重干扰了内审的独立性。

2.2未对基建工程项目实施全过程控制,造成审计实务中的各项漏洞

一般公办高校的基建工程审计基本上都是沿用传统的竣工决策审计模式,独立学院作为一种公办教育的延伸和创新,其内部管控方式也是参照公办高校的这种方式,这种静态的事后审计模式往往是事已至此,只能就事论事。缺乏必要的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比如项目立项决策能否做到科学化、民主化;对影响施工成本的工程变更、签证以及隐蔽工程能否实时实地监督审核等等。这些都会滋生建设前期和建设过程中工程管理上的漏洞,导致投资规模和建设资金投入上的失控,如果实行将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相结合的全过程跟踪审计,将会有效规避基建项目竣工前对施工过程监督管理的不足,积极预防了工程项目的经济风险与质量风险,变被动控制为主动控制,变事后补救为事前规避。

3跟踪审计在独立学院基建工程审计中的应用及意义

教育部在2007年下发的《教育部关于加强和规范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审计的意见》(教财〔2007〕29号)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和规范建设工程的全过程跟踪审计。项目的跟踪审计是指审计部门在项目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建设实施阶段和竣工验收等阶段进行全过程跟踪监控,实施项目全面审计的过程。目的是解决传统的事后审计的被动和弱效问题。实际上是一种提前介入式的实时审计,有效规避基建竣工前对施工过程监督和管理不当的不足,积极预防工程项目的经济风险和质量风险[3]。针对独立学院这种具有混合所有制性质的组织机构,其基建工程项目的审计目标既要确保各方投入资源的安全性、完整性,预防各种舞弊行为,同时又要追求项目投入的经济效率性和效果性,使用合理的稀缺资源,实现价值的最大增值。为此跟踪审计从项目的设计阶段就已开始,通过项目招标阶段的介入,施工阶段实施各种跟踪审计,在项目竣工结算中避免各种审计风险,从而最终实现独立学院工程审计的目标。

3.1项目设计阶段的跟踪审计

项目立项决策的正确性和可行性是实现项目投资经济性目标的基本保证。目前在独立学院的基础建设中一般不会存在盲目建设的问题,因为建设资金不是全部来源于国家,基本都是学院自筹或是办学结余,理论上不存在贪大求全上项目的动机,但出于追求收益最大化的目的,会出现注重眼前,缺乏长远考量,以点充面,功能不全,投入不足方面的问题。因此,在项目设计阶段审计方法应结合学院的长远发展方向,对项目整体规划的科学性、可行性进行充分的分析和论证,从而帮助校方做出正确的决策。

3.2项目招投标阶段的介入审计

虽然国家没有强制独立学院的基建工程项目前期过程必须进行招投标以及公示阶段,但是本着对校董事会负责的目的以及出于科学、规范、经济性的考虑,独立学院的工程项目应该进行公开招标。在学院招投标文件编制完成后,审计人员就可以及时介入审计,主要审查招标范围及文字表达是否准确、评判标准和方法是否科学、招投标的程序和过程是否合法合规。重点审计参照设计施工图,招标文件列示的工程量清单是否齐全,应该计提的各项规费和税金是否符合国家及行业主管部门的规范要求,计算是否准确。这将有效避免因文件中工程量清单不全,导致施工中工程量追加或变更,以及最终项目竣工结算金额与中标金额相差甚远,使前期的招标工作失去了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作用。在正式签订施工合同之前加强对合同的审核,重点审计合同条款是否严密,复核计算有关工程造价方面的条款,关注投标对方的报价策略,看报价中有没有采用不平衡的报价方式,比如某项费用“超低”,其他项目费用“超高”报价,审计人员应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原因,避免报价不实。

3.3施工阶段的跟踪审计

施工环节的审查主要关注的是隐蔽工程、工程变更及工程款拨付进度三个方面[4]。首先,隐蔽工程一旦覆盖后就不易复核,施工单位往往会利用校方在管理上的漏洞,在隐蔽工程中偷工减料、高估冒算,不仅虚增造价,还会带来各种质量隐患,因此要完善隐蔽工程现场的签证程序,其工程量和所用材料必须有校方、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和跟踪审计四方人员共同现场查看、验收、签字确认。其次,工程变更审计,高校基建工程有许多自身的特点,特殊要求多,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变更的要求,其中有一部分是为了解决施工过程中的新情况或满足校方的新要求而进行的正常变更,但有的施工单位会利用欺骗手段或拉私人关系等方式提出增加工程造价的设计或施工变更,对此,审计人员要第一时间参与审查变更及签证的必要性、合理性,凡涉及引起工程造价变动的变更和签证等,审计人员均需要审核其流程和审批是否执行了内部有关规章制度,严禁随意变更设计,严格控制不合理变更。最后,工程进度款拨付方面,审查工程进度款是否严格按合同支付,有无提前支付和超额支付等问题。工程进度款的计算,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工程量的计算;二是单价的计算。在审批流程环节重点审核工程进度款的支付是否符合施工方、监理方、建设方多层审批程序。

3.4竣工结算过程中的审计风险

基建项目竣工结算是控制确定基建工程总造价的最重要环节[4],也是工程审计的最后一个环节,必须秉承审计的独立性,本着严谨、公正、合理的原则,从工程量的审核、主要材料的定价、定额套用标准这几个方面加强基建工程竣工审计,控制工程总造价。首先,工程量的大小直接决定了工程项目的总造价,为了做好工程量的审核,审计人员应借助前期随项目进度开展跟踪审计所做的大量审核和收集的原始记录,复核施工图纸、施工变更、隐蔽工程等原始资料,以确保结算内容和实际完成的工程量相符。其次,项目主材价格的确定对控制整个工程造价起着关键作用。随着新型建材不断推陈出新,品牌、材质的不同对价格影响非常大,因此对主材进行市场询价审核成为竣工结算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严格按照招投标文件中所规定的品牌、规格及质量标准进行检验,以防以次充好。最后,准确确定定额套用标准,避免人为有意高套、错套、重套定额提高工程造价的现象。基建工程预算定额是确定工程量用工及耗用材料的主要依据,对工程决算套用定额的审核是一项复杂的政策性较强的工作,根据各地区专业定额的特点和使用范围、使用界限的划分,分清各项目的定额套用。

4结语

综上所述,伴随着独立学院规模档次不断的升级发展,其所涉及的基建工程项目审计的独立性、客观性、公正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保护独立学院的各方利益,更好地发挥独立学院基建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只有充分认识到独立学院内部财务管理的特点及其存在问题,才能清晰地把握独立学院基建工程审计的风险控制点,跟踪审计作为一种全过程实时监控的审计方式,将有效保证独立学院基建投资项目各方的利益,鉴证资金投入的安全性、完整性,杜绝和预防舞弊行为,从项目的设计源头开始,实现事前、事中及竣工结算审计,规避各种审计风险,从而实现独立学院工程审计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黄莉莉.基于审计视角下独立学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会学习,2018(10):134-135.

[2]赵新艳.风险管理视角下独立学院基建工程审计风险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9):56-57.

[3]王香霞.高校基建审计面临的问题与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0(12):211-212.

第2篇:工程审计学范文

关键词:防渗技术;水利工程;渗漏问题

引言

水利工程属于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项目,也是基础的设施工程。水利工程建设目的是给水资源起到节约的效果,更好地科学利用水资源。为此,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应用防渗技术,确保施工的质量同时提升水利工程的防渗技术。

1水利工程防渗技术应用重要性

我国的水利工程项目,不仅要水利工程的稳定性能,同时要重点关注防渗问题。但是这个问题时常被施工单位忽视,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如果尚未做好防渗的防护作业,就极易造成各种安全事故,不仅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也会给人身安全带来威胁。①工程结构上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施工单位进行建设过程中,尚未做好基础的处理,造成了地基的强度不足,发生了漏水等情况。②进行其他施工中,如果混凝土浇筑和模板不稳固行为,也会发生渗水等问题。造成渗水的情况不仅有人为的因素,同时也有很多客观因素。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如果遭遇到恶劣天气,出现了水位上升或者是渗水等情况。现阶段,我国水利工程防水作业中,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灌浆技术和防渗墙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防渗作业处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环节,为此,施工单位就要对于防渗作业的措施需要加强。开展水利工程建设中,首先要制定出工程中的各项防渗指标,才能解决水渗漏问题。与此同时,渗水的现象发生需要有预案,如果出现渗水就能及时地处理。另外,需要加以重视的是,水利工程出现渗水,不但会给四周的居民带来安全隐患,导致严重的后果,同时也会给建设单位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2水利工程渗漏的原因和现状

2.1水利工程渗漏的原因

水利工程出现渗漏,造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进行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工程项目的规模庞大,施工都是采用分包等方式,这种施工方式就导致了施工质量控制中有很多问题存在,例如,技术交底工作不到位等,施工的质量无法得到确保。与此同时,水利工程施工中因为技术上有很大差异,同时施工的工序在衔接上不一致,也会造成严重的渗漏。另外,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尚未严格地按照施工规范采取施工,就导致了水利工程防渗性能受到了影响,在管理上存在缺失。水利工程出现渗漏,还有一个原因主要就是外界的因素。进行施工中遭遇恶劣天气,例如,雨季的到来,就会给工程的地面造成雨水侵蚀和堆积,雨水无法有效地排出,就会出现大量的积压,出现了渗漏的质量问题;另外,水利工程建设时间比较久远,使用过程中有老化等情况,就会导致裂缝的发生,影响其水利工程的质量。

2.2水利工程防渗技术现状

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中,作为一项最基础的施工就是防渗技术。但是在实际的防渗技术应用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存在。例如,缺乏一套完善的防水标准和措施,同时防渗漏在操作技术上有差异等问题,这些都严重影响水利工程的防渗技术应用。与此同时,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于前期的防渗技术没有加以关注,前期基础建设中没有应用防渗漏技术,导致了水利工程使用之后出现了老化,频繁发生渗漏问题,水利工程的正常使用受到了影响。就会时常出现渗漏,严重影响水利工程的日常使用。除此之外,作为水利建设单位,没有构建水利工程防渗体系,现行的体系存在漏洞,影响施工的开展和施工质量,进行建设过程中,水利工程尚未结合实际现状,也会影响到防渗技术的实际应用。

3水利工程施工防渗技术应用方法

水利工程施工建设,要想防止渗漏,更好地应用防渗技术,就要结合施工的现状,从多个角度入手和综合分析,才能将防渗技术科学、合理地应用,加强基础的层面建设,确保防渗技术的质量,以下是几个具体的防渗技术:

3.1灌浆防渗技术

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灌浆技术是应用较多的一项施工技术,尤其是防渗处理和坝基加固应用较为广泛。通常情况下,很多的水库和大坝进行完地基处理后,才能符合防渗的要求和各项标准。目前,随着我国水利建设的规模和数量不断地扩大,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灌浆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灌浆技术在施工工序上较为复杂,其中会涉及很多施工材料。为此,进行防渗作业施工,要按照水利施工的实际情况开展作业。在现代灌浆技术中,水泥和黏土属于一项主体的材料,防渗施工中会应用到大量的水泥灌浆,不仅可以降低施工成本,还能提高水泥的硬性,确保防渗技术的质量。

3.2防渗墙技术

在水利工程防渗施工建设中,防渗墙技术的实际应用是一项基础的技术。防渗墙技术,主要是利用多层搅拌防渗墙技术,提升了整个防渗的性能。防渗墙技术是将水泥泥浆全部喷射到土体中,进行搅拌,让土体和水泥泥浆实现有效地融合,就会生成坚硬的水泥柱。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采用多头深层搅拌防渗墙技术,防渗效果非常显著。这项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在黏土等防渗施工中应用较为广泛,可以大大提升防渗的质量。

3.3高压喷射灌浆技术

高压喷射灌浆技术不但有很强的防渗作用,还能有良好的安全保护作用。开展水利工程防渗处理中,灌浆技术中高压喷射灌浆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水泥浆液的可塑性,同时降低水泥对水利工程的冲击力,土层避免出现破坏,确保水利土层的稳定性,还能让水利坝体的排水水平大大提升,提高防渗的质量。另外,进行水利工程防渗建设中,需要前期掌握地质情况才能选择高压喷射灌浆技术,确保这项技术能够符合水利工程的规定和要求。

3.4严控灌浆防渗技术

在水利工程防渗技术应用中,灌浆技术的应用也就是防渗加固的实际应用。进行实际应用过程中,要重点结合不同的地质条件开展施工。施工中,要科学、合理地控制材料的实际用量,水泥浆的物理性质得以改善,同时提高了坑冲击能力,大大提升了防渗的效果,确保防渗的整体质量。

3.5混凝土的防渗施工

现阶段,在我国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建筑原材料,在水利工程中也应用的较为广泛。混凝土结构的应用,可以将防渗处理作业完善。如果发生渗漏,施工人员在渗漏的位置采取打孔的方式,然后采用混凝土进行填充,目的是防止水渗漏的情况。进行处理完之后,作业人员要针对该地区采取封口的处理。要想提高混凝土的质量,防渗效果确保,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中,施工人员要添加环氧树脂。环氧树脂的应用,可以让工程的周期缩短,同时还能提升工程的施工质量,确保混凝土浆液能够有效地进行凝固,从整体确保施工的质量。

4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整体安全和稳定性是水利工程的渗漏质量所决定的,为此,就需要应用科学的防渗技术,才能处理工程中渗漏情况。现阶段,防渗技术的类型较多,为此,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渗技术,确保施工的质量。本文分析了防渗技术,给日后水利工程建设过程奠定基础,确保水利工程的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马文星.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技术应用研究[J].环境与发展,2017(10).

[2]李英成.论水利工程中的堤防防渗施工技术[J].智能城市,2018(17).

[3]毛明立,彭海涛.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技术探究[J].河南科技,2018(5).

[4]高绪龙.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智能城市,2018(10).

第3篇:工程审计学范文

关键词:技工院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人文关怀

一般而言,在对财务管理专业进行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其教学的内容主要是知识教学。尤其是在技工院校的教育过程中,财务管理专业教师认为学生掌握更多有关财务管理类知识以及技能是教学的重点,并且让学生进行实践,便能够达到教学的目的,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导致学生的实际需求被忽略,过多将知识传授于学生,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疲劳感,导致教学结果与教学目标背道而驰,因此,在技工院校财务管理类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传道受业与人文关怀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而使财务管理类课堂教学的质量得到提高。

1人文关怀在技工院校财务管理类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性

1.1人文关怀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技工院校进行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非常重要,而通过人文关怀能够为师生之间搭建起一架桥梁,教师不仅可以通过人文关怀对学生进行感化,而且还能够通过人文关怀更加了解学生的学习动向,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鼓励,从而使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提高,从而使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的质量得到提升。

1.2人文关怀能够了解学生学习的实际需求

人文关怀的方式有很多种,可以通过激励、言传身教以及学习评价等方法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但无论通过哪一种方式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都可以从侧面了解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际需求,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使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得到提升。

1.3人文关怀可以对优质的课堂环境进行创设

在财务管理类课程教学过程中,人文关怀对课堂环境创设的主体在于学生,通过教师的人文关怀可以对生理环境以及心理环境进行营造,通过心理环境的营造能够促进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心态,从而使师生之间能够相互影响,使教学效果得到提升。而由于此物管理课程知识的专业性质比较强,并且技工院校的学生在素质水平方面仍处于一个较低的状态,若对学生强行灌输知识,结果只会导致学生的精力受到影响,并且教学效果也得不到提升,而通过人文关怀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生理环境,缓解课堂紧张的学习气氛,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进而使课堂教学的效率得到提升。

2技工院校财务管理类课程教学中人文关怀渗透的主要策略

2.1应加强教师的模范作用

教师在技工院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不仅发挥着知识传递的作用,更重要的在于教师的模范作用,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自身的言行举止都足以能够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因此,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充分发挥自身的模范作用,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真诚的对待自己的学生,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上能够保持一个轻松愉悦的心情,例如,在实际的财务管理课堂中,经常会有学生对此专业课程学习产生倦怠感,甚至有的学生在课堂中睡觉,对于此,教师应该以温和的语气向学生询问课堂睡觉的原因,使教师能够了解睡觉的原因,并对学生进行关怀,而并非过分斥责,并且教师还要做好表率模范作用,认真做好教学中的每一件事,从而提高学生对学习的态度。

2.2应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激励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学的方式也越来越多,而激励教学便是近年来比较受推崇的教学方法,激励教学能够有效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进师生之间的沟通,并在激励的过程中,能够对学生自身的才华和才智进行赏识,使学生能够对自身在学习中的成功表现充满喜悦感,教师在对学生赏识的过程中,可通过一些细节和小事来对学生进行赞扬和激励,从而提升学生的上进心和满足感。例如,有些学生字迹非常漂亮、工整,教师可据此对学生进行适度夸赞,从而使学生能够对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产生情感,并提升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课堂质量得到提升。

2.3应对课堂教学时间进行合理的安排

由于财务管理这门课程比较系统化,并且知识内容也比较繁多,在课堂讲解的过程中,若没有事前对教学时间进行安排,难免在课堂上会出现手忙脚乱的现象,因此,教师应对课堂教学时间进行合理安排,哪一部分时间是用于课堂知识讲解,哪一部分时间是用于与学生之间互动,哪一部分时间是学生的课堂练习时间,这些时间都应该进行合理的安排与分配,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受时间限制的影响。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衍生出一些与教学相关的新式教学方法,这些方法与现代化科技紧密相连,不仅缩短了课堂知识点的讲述时间,而且还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率和质量。例如,当前较为盛行的多媒体教学、微课、慕课等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加易于对财务管理课程的学习。

3结语

综上所述,在财务管理类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将人文关怀思想逐渐的进行渗透,这种思想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能够增强人性化教学,并使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还应该通过各种策略和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并结合多种教学方式来对学生个体进行针对性教学,从而使人文关怀能够渗透到课堂教学的每个细节,进而提升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凌星成.技工院校财务管理类课程教学中人文关怀的渗透[J].职业,2016(34):114~116.

[2]刘旭琴.浅谈护理操作技术教学中人文关怀理念的渗透[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39):7892.

第4篇:工程审计学范文

关键词:机械专业;课程教学;学生;工匠精神;培养

1机械专业课程教学融入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在机械专业学生职业道路上非常重要,它代表了一种职业态度,在工作中尽职尽责、精益求精、仔细认真是一种理想的职业精神。教师将工匠精神融入机械专业日常教学中,学生们不仅要掌握机械专业的基础知识更要理解、渗透工匠精神的含义所在,使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和未来的职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让学生们真正热爱上自己的专业和未来的职业,让学生知道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在机械专业实操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学生们在机械实操中体会专业技能的同时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工匠精神在社会实践中的重要作用,使工匠精神和机械实操真正融入到一起,让学生们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展现出尽职尽责、积极努力的工匠精神,让学生们由心而发热爱这份职业。还有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经常运用一些名人事迹、专业榜样来鼓励学生学习,工匠精神是一种毅力的体现,漫长的培养终将会得到精神上的升华。给学生树立榜样时时刻刻激励他们,让学生们感知这份职业的伟大,可以造就一代伟人。美国学者亚力克•福奇指出:“在未来的几十年里,工匠精神会焕发出新的活力。”[1]这句话说明工匠精神在未来发展中是必不可少的,教师不仅要在课程教学中树立工匠精神的内涵,还要将此种内涵融入到课本中去。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告知机械绘图的标准和重要性,充分理解《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简介》。学生在设计绘图同时要注意线段长度、尺寸比例,结合到最后的实际应用上,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随时纠正学生出现的问题,还要告诉他们出现问题带来的严重后果,以“标准”要求学生精益求精,让学生们有社会责任感不仅为了自己的学业在制图,更是为了国家发展在努力绘图,在绘图制作的同时掌握机械专业的基础知识领悟国家标准。

2强化机械专业技能,感知工匠精神的内涵

教师要在机械专业日常课程教学中让学生们充分理解工匠精神的职业含义。学生在掌握机械操作技能的同时感知精益求精、恪尽职守的精神真谛。教师要亲自带领学生完成机械的拆装、零部件的检验、配件加工,让学生们亲身经历完整的操作过程,感知工匠精神在实际操作的精细程度,体会工匠精神价值所在。教师可以将学生们进行分组,同学们可以相互交流自己的意见,互相探索理解几何大小、尺寸精度,教师要时刻为学生解决疑惑,学生要抓住探索要点,找准关键,掌握尺寸特征以及对测量精细程度要追求极致,这才是机械技能的魅力所在。教师要在机械专业课程实操中给予学生充分肯定,让学生们脚踏实地地走好每一步,并适当给学生们启发引导,激发他们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精益求精的基础上追求新的突破口,这也是工匠精神的内涵所在。在通过技能实践课程中学生可以专注于机械专业技能的提升,在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下专注于学习效率提升和学习水准的建构。教师不但要通过专业技能的训练,深化学生对工匠精神的内涵理解感知,更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使命感和责任感[2]。例如,教师在教学《零件表达方案的选择》课程中,要让学生们理解零部件制图的目的与作用,在制图的过程中要提出精细方案、备选方案,在机械安装时每个部件的大小、尺寸、位置都要安装到位。另外教师要指导学生参考相关零部件检查资料,对零部件的大小、尺寸、位置得到充分理解,在实践过程中体会工匠精神的真正含义,从血液里就是要有仔细、认真的态度,要充分了解每个零部件的构造以免出现误差。让学生在每一次学习实践中得到成长,一步一步形成职业素养,逐渐形成工匠所具备的能力。

3树立工匠精神品质

教师在实践中通过小组合作模式教学,学生在合作模式下完成实践课目,不仅学生之间存在相互监督,更重要的是学生自身的管控,有良好的意识进行自我监管、合作创新,对未来工作形成良好的职业态度和责任心,严格要求自己,秉持严格态度面对自己的职业。教师组织小组团队合作实践学习有助于培养团队精神,让学生们不思进取,不断追逐理想并创造人生价值。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零部件实操的魅力,结合草图充分理解知识结构特征,形成追逐工匠精神的价值观,教师通过给学生渗透工匠精神的价值观念使学生们认同自己的专业方向。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要树立自主学习探究、勇于发现问题、敢于面对困难,学生在充分理解机械工作原理的同时更要熟悉各个零部件安装步骤与方法,掌握机械部件安装标准。学生通过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并且能够对机械零部件完成测量从各个方面收集有关材料,学生们通过实践学习了解零件之间的拆装与测量,并能自己独立完成机械零件的组建,通过自己对知识的渗透描绘出零部件的草图并指出技术重点要求,学生通过相互交流小组合作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然后加强自己职业精神品质。例如,教师在教学《零部件测绘》的课程中,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到机械工厂,通过对机械零件实物观察,让学生们绘画出机械零件的基本结构。并让学生们参与到机械工厂工作中,让学生们亲身体会这份职业的具体工作内容,感受自己与这份职业的真实差距,激发学生们的上进心。教师分配学习小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机械零部件进行精细测量,教师要让学生知道每个机械部件的工作原理,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明确零部件测量过程与装配标准,学生通过交流合作树立工匠精神品质。

4机械专业工匠精神培养疑难

4.1工匠精神培养学生疑难

当今许多大学、大专、职专招收的全部是99年以后出生的孩子,大部分学生还存在叛逆心理,许多学生还是表现出学习不积极,性格也不成熟,而工匠精神是要求对自己人生价值观的升华,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他们还没有完全认知这个社会,他们对人生价值的实现没有明确的目标,许多学生思维非常灵活喜欢接触新鲜感的事物,但工匠精神是偏向传统方向是我们老一辈人传下来的。处在青春期的学生要想树立工匠精神的价值观念,教师必须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学生们,教师应创新教学模式,传统的机械专业课程过于沉闷,解决单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们对机械专业有新的认识是当下需要改进的。

4.2工匠精神培养教师疑难

机械专业对于教师的招聘要设定具体要求,要聘请机械专业方向的高级技工,高级技工类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同于普通教师的教学方法,高级技工类教师主要用演示教学的方法,这样学生们更能直观看到教师操作的方法,也可模仿教师的动作技能。相对于普通教师的说教方式高级技工类教师演示教学方式更加会被学生接受,工匠精神更容易在高级技工类教师身上体现。因此,从师资的角度出发高级技工类教师更优于普通专业教师。

4.3工匠精神评价疑难

许多高校在机械专业方向教学手段过于单一,一味地进行书本教学从而忽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这也让大部分学生失去了对机械专业的学习兴趣,从而影响学生们对于工匠精神更深层次的理解。高职院校教学模式陈旧,采用以教学为主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注重理论教学而轻视学生的技能培养,从而限制了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探索[3]。学校要开设机械专业设备实验基地,开设奖励机制,设置相关奖学金,开设相关竞赛,建立工匠精神评价体系,在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同时给予学生们肯定,给学生们信心这样学生们才会在机械专业更上一层楼。

5机械专业工匠精神培养建议

对机械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才是人才培养的硬道理,存在短板的学生在职业生涯中必定遭受更多的挫折[4]。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是未来高校机械专业需要突破的地方,对机械专业学生全面发展是我国素质教育的方针,对于学生的人才培养是使学生们具备工匠精神的基础,学生在刚步入社会时难免会遇到挫折,很多学生会在这时候犹豫甚至会选择放弃。而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就是要在关键时刻让学生们有永不放弃、勇于面对困难的心理,高校机械专业要实施工匠精神教育让学生在幸福环境下体验工匠精神,这样机械专业的学生才会在未来实现自己人生目标。培养机械专业学生工匠精神需要提高机械专业教师职业素养,如果机械专业教师功底不够扎实,那么学生学习再认真学习、再努力学习也不会有好的成绩。机械专业教师作为学生们的指导者和知识的传播者,有义务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前提是需要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提高教师自己对工匠精神的理解这样才能更好的传播给学生。学校在对机械专业教师培养可以有:一是开拓教师选拔,从企业挑选高质量人才充当机械专业教师;二是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机械专业教师合作交流研讨会,让机械专业教师互相互助共同探讨教学方案;三是学校需要求教师亲身去企业实践体会工匠精神。加强工匠精神的培养,则为学生打开了一条成功的就业创业之路。学校应将工匠精神的培养纳入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将职业素质教育、职业指导教育贯穿于专业的各科教学与实训课中[5]。学校要开设机械专业理论与实践课程,在学好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夹杂实践探索这对学生未来的职业会有最大发展,通过理论实践体会工匠具体工作内容,感受工匠精神的真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会使学生发展最大化,高校机械专业课程既不能偏理论也不能偏操作技能,而是要注重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工匠精神,并融入到自己的身体里。

6结语

机械专业类学生要想在未来职业发展实现人生价值工匠精神是必不可少的,而机械专业课程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是我国教育需要突破的难点,就未来发展趋势机械专业工匠精神培养已经在大部分学校实施,而机械专业学生也会传承现代工匠精神。

参考文献:

[1]单婷.工匠精神培养与人文素质教育的深度融合[J].机械职业教育,2019(11).

[2]黄贤东.中职机械专业学生工匠精神培养探讨[J].大众标准化,2019(12).

[3]徐承意,赵晓东.关于高职院校机械专业工匠精神培养的困境与思考[J].科技风,2018(32).

[4]陆艳雨.探析中职机械专业工匠精神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8(75).

第5篇:工程审计学范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审计;职业能力

一、引言

党的提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全国教育大会更要求高校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应用技术型普通本科院校,是指以应用技术类型为办学定位,以应用技术型本科教育为主的普通本科院校。应用型本科的审计学专业是为了培养面向政府审计机关,大中型企业内部审计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公司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审计与咨询等相关工作。在专业和课程的设置上要充分凸显以应用为本学以致用的特点,在能力培养方面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思维能力和发现并找出问题的能力。

二、审计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对审计职业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对于审计职业来说,需要从事独立的经济检查活动,要想成功地完成委托,做好审计工作,必须具备相应的职业能力。审计应具备的职业能力有职业判断能力、道德能力和业务知识能力等等。职业判断能力是一名审计人员能否良好胜任职业的关键,是从事审计职业的核心与精髓。随着审计诉讼的增加,审计行业的风险也在逐步增长,身为审计人员必须有精准的洞察能力,分析和判断能力,从而分辨出被审单位存在的问题或舞弊现象,减少自身诉讼风险。而道德能力是审计行业本身的要求,审计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必须时刻保持中立,不偏不倚、诚实守信,从而保证审计结果的客观与公正。业务知识能力是指审计人员应具备扎实的审计与会计、法律等相关学科的知识,遵守基本的审计准则,明确使用的审计方法,从而得出相应的审计结论。目前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培养过程当中,较多地侧重于业务知识能力的培养,但对于职业判断能力与道德能力的培养相对不够重视。教师在课堂当中所教授的更多是书本中的学科知识,而很少涉及专业判断能力的培养。职业诚信的内容在教材中所占篇幅较小,对于这方面的教育也相对不够到位。

2.缺少对复合型审计人才的培养在审计诞生之初,其业务还比较简单,仅针对财务报表相关内容进行审计。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审计的发展,如今审计所涉及的业务非常之广。如信息系统审计、工程审计、环境审计、金融审计等等,这势必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储备。而目前大多数院校的课程设计仍只包含财经类通用的课程,对于工程、信息系统等方面的课程却极少涉猎,这样无法培养出复合类的审计人才,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审计类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面变得狭窄,无法胜任上述类型的审计工作。

3.对审计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不足虽然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审计学课程设置中基本都包含实验实训类课程,然而大多数实验课程都为计算机模拟教学,这和实际的审计实务操作仍然有一定的差距。审计需要的是在庞大的财务与非财务信息里,在查找证据,问询各类人员的过程中,发现舞弊与错误的信息,找到相关的审计证据,最终得出审计结论,出具审计报告。但计算机模拟教学仅仅从平面化的表格进行学习,缺少实践的训练,这使得部分学生在步入社会后,无法快速适应工作。同时,审计作为一门实务性较强的学科,其对于教师的实务工作经验也有较高的要求。然而由于现阶段审计学教师多直接来源于高校,较少接触审计实务工作,因此教学主要以理论作为切入点,更多侧重于理论知识方面的教授。同时在引入案例的解读上,审计教师自身实践能力的缺乏,使得教师也难以引入真实的审计案例,只能选择教材中的现存案例或虚拟案例。由于对案例没有亲身感受,也只能以理论知识为核心,缺少实务经验的视角和解读,这必然影响案例组织、引导以及案例讲解的生动性和准确性,导致案例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这也使得在引导学生理解实务操作方面出现一定难度,让学生对真实审计工作的了解有隔离感和疏离感。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审计人才职业能力培养手段

1.课程建设方面首先,在课程设置方面,除了传统的财经类基础课程以外,应开设与复合审计业务相关的专业课程。在开设课程时,可以划分出几个方向,如CPA方向、内部审计方向、金融审计方向、信息系统审计方向、工程审计方向和环境审计方向等,让学生在选课的时候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一到两个方向。每个方向的专业课设置侧重都应不同,如信息系统审计方向应开设信息系统相关的课程,工程审计方向开设工程相关课程。若本专业教师无相关专业知识基础,可与其他学院进行联合培养,由其他专业教师进行授课,使学生能深入学习相关专业知识,这样可使学生的知识面更加多样和宽广,培养复合型审计人才,也为学生日后工作拓展道路。其次,为了加强对审计专业学生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学校可与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政府审计部门或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合作,每个学期让一部分学生进入各机构进行实地学习和实践一至两周,让学生能真实地了解和学习审计实务操作。在实践过程中不仅能够让学生对审计学专业有更深刻的认知,进一步清楚自己未来想要发展的方向,更能加强学生对职业判断能力方面的锻炼。最后,针对职业判断能力与道德能力的培养方面,学校应设置相关课程,并提高所占学分比例,教师在授课过程当中也反复应强调职业判断能力与职业道德能力对于审计专业的重要性,让学生加强理念,深刻意识到这方面的重要性。

2.师资方面鉴于现阶段审计学教师更多侧重于理论方面的研究而较少接触审计实务工作,故而高校可适当引进实务工作者。各院校可聘请一些在企业、事务所等机构的审计从业人员作为外聘或兼职教师,每学期固定给学生授课数次,专门讲授实务方面的经验和真实的审计案例,也可定期开设讲座,讲座最好能够涉及职业道德方面的专题,以加深学生对职业道德的认知。同时,还应注重对本校教师实务能力方面的培养。高校应将教师参与教学的实践活动作为一项教学质量工程。学校可与企业、事务所和政府等部门合作,利用假期等时间,让本专业教师参加学习,加入审计项目组一起参与审计工作,与审计实务工作者相互交流经验,从而增加自身的审计实践经验。这样才能让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运用案例教学法时,能引入亲身经历过的真实案例,不再仅在理论方面展开解读,还能让学生真正把握所讲案例的精髓,从而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实务操作,减少学生对真实审计工作的隔离感和疏离感。

3.教学方法方面教师应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1)案例教学法。如上文所述,在采用案例教学法时,最好使用亲身经历过的案例或事务所等机构的真实案例。若无此条件,在采用教材中的现存案例或虚拟案例时,教师也应对案例反复揣摩,尽量让自身有代入感。在案例讲解时,应层层递进,让学生自己先进行分析和判断,讨论、发现和找出案例中的关键点,最后再由教师进行讲解。这其中应穿插一些有关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导致审计失败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2)情景模拟法。可借助模拟现实场景强化对学生审计职业能力的培养。教师在上课前应做好充足的情景资料准备,设想某一审计情景,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岗位和角色。如让一部分学生扮演某一公司的财务人员、采购人员、经理等等,让另一部分学生扮演审计人员。公司存在某些舞弊行为,公司的员工必然想尽办法进行隐瞒,而审计人员则需尽力找出审计证据,发行舞弊行为。这种角色扮演和场景的模拟,不仅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更能让学生感受真实的审计过程,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四、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审计已成为国家治理中必要的监督手段,社会对于审计人才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审计的职业能力培养是一条任重而道远的路,高校应不断完善课程建设,提高师资能力,改进教学方法,从而培养出更符合社会所需要的审计人才。

参考文献

1.黄琼.培养职业判断能力的审计教学实施路径探析.经济研究导刊,2015(8).

2.郑波.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职审计学课程改革探讨.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2018(1).

3.祝福冬.应用人才培养视域下审计教学改革的路径探究.中外企业家,2018(1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