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工程一体化项目管理范文

工程一体化项目管理精选(九篇)

工程一体化项目管理

第1篇:工程一体化项目管理范文

因为建筑机电安装时间段的特殊性,其进度会影响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所以控制其施工的进度的管理水平是反映整个施工队伍组织水平高低的风向标,除此之外,团队的反应能力的快慢,施工设备的利用率等方面也是否能实现机电一体化管理的决定性条件。建筑机电一体化安装工程的施工进度管理总筹划需要将施工总计划中的各个小部分目标和控制点按施工工程的进度安排具体分解到每一项、每一天的工程目标中,并严格按照计划编制详细的日计划、周计划、旬计划、月计划,并在每天的第二天召开施工总结、协调会议,总结当天的工作完成情况,安排接下来的工作开展计划。项目管理者必须不定时检查施工进度,督促施工者按照计划完成相应工作。保证机电一体化安装工程按期竣工。

二、施工准备阶段

作为任何一个建筑项目的机电总承包商,都必须同时具备过硬的专业水准以及足够的综合施工经验。不但要能够漂亮完成分内专业任务,还要能很好地组织统筹安排其他所有参与机电系统工程安装的公司有条不紊地进行配合施工工作。特备是做好整个机电系统的规划以及施工监督很重要。对于整个系统内部的参数设置校核,材料设备的选型优化,各系统管线的流量、流速、温度的控制,水泵、冷机、风机等设备的选择参数,安装的位置,施工的顺序,等等方方面面都要进行详尽的准备性规划,讲具体详细的任务制定成本,发放到每个参与进来的机电专业公司手中,同时送到土建公司、甲方、监理的手里进行备份。总承包商承担了机电系统的核心部分,是整个系统中的重中之重,要尽职扮演带头人的作用,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晚上并深化所负责专业的深化设计,如各系统管道设备综合支架体系的设计校核、综合廊道、设备才呢过、各机房的专业施工详图的设计等等。在争取圆满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也要承担起从承包商的责任,组织指导非承包范围内的其他专业承包商完成本专业的深化设计,如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深化、消防系统的深化,电路系统的深化,输气系统的深化,并组织进行方案审核。总而言之,机电系统的一体化的关键在于总承包商的发挥,在统筹讨论各专业的设计图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的优化,协调各专业的安装标高、空间位置,减少系统的交叉放工情况,推进支架公用的问题,提升机电系统的实体美观性、减少空间占用率。提升建筑的整体实效。

1.施工进行阶段

在施工阶段,各专业公司包括总承包商根据各自的具体任务,参考相应的图纸以及详细进程表,有条不紊地进行施工。因为机电系统的安装过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技术活,所以仅仅靠前期的准备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有必要有总承包商成立一个施工调解组,负责施工期间个的施工监督、调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协调矛盾,同时保持与土建部门的紧密联系,掌控现场的施工状况,总领全局,承上启下,上至土建总包、业主、监理,下至个承包商,施工组。同时定时召开工作总结会议,总结之前工作,要求之后工作。总之,总要有良好的调控能力,控制机电系统的安装施工过程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

2.施工调试阶段

在施工过程中,部分系统完成安装后,首先先进行这个部分的调试,保证部分系统的运行参数达到要求后在进行;然后在机电系统整体完成安装后,就要进行整体系统的调试。这些调试都需要总承包商进行组织,严格按照施工前的设计方案进行参数对比,保证系统各方面的运行参数达到要求,安全性能得到保障,表面装饰完成后,方可确认系统完成安装,可以交付。

三、总结

第2篇:工程一体化项目管理范文

关键词:通信工程 一体化项目监理 组织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TN9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建设工程监理属于项目管理在建设工程领域中的应用领域,它是现代工程技术、经济学、管理学理论和工程项目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在西方发达国家,建设工程监理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和完善已经日趋成熟,并以经济上的明显效益而在各发达的工业国家得到广泛应用。实践证明,在工程建设领域中实施建设工程监理制,对于提高工程项目建设质量、缩短建设周期、节约建设资金等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通信工程项目管理

多年来,通信工程项目管理尤其是专线网络建设工程的施工和管理,一直是以专业划分,呈纵向轴线式的管理模式。工种与工种之间,专业与专业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缺少沟通。一个基站的开通,按照传输接入专业、集成专业工程项目分别计划和实施,因此,监理人员也随之分别按专业要求进场监理,无形中形成了专业壁垒、导致各专业的工程项目信息不畅通。

近年来,国家在宏观政策把控上,对通信工程项目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国家政策的导向、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迫使监理工作要有所创新,思维要有所超前,为了降低管理成本、提高效率,改变传统的工程项目监理模式是刻不容缓了。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借用一体化合成作战的理念,通信基站多工种跨专业综合性通信工程建设的一体化管理模式由此而产生。

2.通信工程项目监理一体化的现状及问题

2.1不规范的招标形式现状及问题

随着通信工程建设的发展,监理企业也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监理企业的竞争形势也比较严峻。由于业主对监理事业认识的不足,导致不规范的工程招标形式的出现。很多业主在在投资项目上不是考察监理业是否有资质,是否有专业素质,而是询问监理费用能不能降低。这种现象的前提下,监理业为了得到业务,相互压价,也不顾质量的优差。监理业的形象渐渐下滑。

2.2通信工程企业人力资源监理组织模式现状及问题

2.2.1通信工程企业监理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①人力资源局部存在分散性

工程项目和其他项目的显著不同就是流动性较强,一般根据工程项目得术特点的要求组建项目管理机构,一个项目承接一个项目开始,因此,通信工程监理人员分散显著、流动性频繁。

②监理人力资源构成的多重性

实践监理人员实践能力强、经验丰富,但是学历相对比较低;高校毕业生实践能力差,但是学历高,理论性强;专业的管理人员和工程师级高技术人才。但大部分监理人员的主干是学技术工程方面的人才,对法律和经济管理不了解.因此,人力资源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③监理咨询公司的人员结构不合理

虽然现在通信项目工程企业在信息建设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和国际大环境的影响下发展能迅速。但是由于人力资源分散,一些偏远地区的人力资源评估相对落后,不能及时传递信息给那些人员,给高效管理人力资源带来了很多的困难。

2.2.2通信工程企业监理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①没有对监理人力资源管理高度重视。

只知道吸收人才,而不知道如何去培养人才,利用人才,使其更好的为企业工作服务,为企业创造价值。造成了人才流失,资源的浪费。从中可以看出企业领导到不重视人才的现象。

②缺乏专业性强的监理人力资源人员

因为通信工程是国企单位,通信管理监理人员仍受传统的思想影响只是停留在整理档案的过程中。有很多人是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缺少专业知识的人。面对这种情况,现代企业必须有属于自己的专业团队。

2.3通信工程质量管理现状

随着通信事业的发展,通讯网络规模的迅速扩大,新技术的不断涌现 ,技术的层出不穷。对通信网络的技术的安全性、可靠性、运行的稳定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抓好进度的控制、质量的控制、成本的控制和安全的控制已成为确保工程质量最重要的事情。

2.3.1质量预防成本 包括质量费、奖励费、情报费及质量保障措施费等成本。

2.3.2质量鉴定成本 工程设备,材料、半成品的质量是否满足所发生的费用。

2.3.3质量损失成本 在建筑交工时不符合要求的折返工费。

3.一体化监理体系的构建

3.1一体化监理定义

一体化监理是指:通过项目总控模式,打通监理工作层面的专业 壁垒,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全专业监理制度和流程。将通信基站 建设过程中各个专业的工程计划、进度和监理工作有机结合,提高监 理工作的全局性、前瞻性和高效性。确保各专业环节环环相扣、紧密 衔接,提升各专业协同作业的效率和资源利用率,提高工程整体的实 施速度和工程质量。

3.2一体化监理的主要优势

3.2.1内外部的组织协调更紧密

一体化监理组织对外接口较多,尤其是工程内部各专业之间的协 调均集中在一体化项目组织中。通过一体化监理,逐步增强员工的综 合服务、综合协调能力与信心,能够使工程的组织协调更加紧密。对 外方面,通过设置多个“a、b 角”和“实习员工”的培养方法,使原来的组织形式向一体化组织形式稳步过渡,可以减轻外部人员安排 的协调压力。

3.2.2 监理内部人员素质提升

通过有效的培训,建立服务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监理人员通过 参加岗前培训、新技术培训、管理知识培训,加强了自身对各专业知 识的学习,提升了监理能力和水平。同时,通过一体化监理队伍内部 的交流、学习,提升整个团队的工作、学习积极性。

3.2.3 有利于储备人才,提升人员利用率

当一体化监理队伍中员工的综合能力、各种专业知识、管理协调 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时,监理企业在市场拓展过程中人员力量紧缺或调 动过程中出现的人员紧缺状况可以得到缓解。一体化监理实施后节约 了人员,可以实现高质量的综合项目管理,实现项目监理的综合水平 提高。此时,骨干人员稳定、员工工作积极性高,业主反映良好。

3.2.4 一体化监理的构建要素

在驻地网一体化监理模式中,监理单位定位由原来的“单专业项目管理”转变为“一站式全专线流程的项目管理”,由原来“侧重过程管理”转变为“以终为的全过程全方位的目标管理”,为项目的实施提供全套解决方案,监督项目实施。一体化监理方作为项目解决方案的制订者和实施者,需要承担起整个项目的管理工作,将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并举,既与建设方一起共同对项目最终目标负责,又要对项目的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和管理。

驻地网一体化监理系统包括:管理团队的组织架构、职能分配、 责任分工、人员职责、制度、实施总控架构、实施操作流程等要素。

4.结束语

通信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通信工程项目监理在工程项目中的地位越来越高。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迅速。对通信项目监理人员的要求显著提高,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已成为通信工程项目监理人员刻不容缓的任务,更是自己的责任。通信工程项目监理的组织模式能达到一定水平,需要不断地改善通信工程项目监理工作上的不足之处,加大职业继续教育以及发展的力度,培养出更多适合监理业发展的一专多能的建设性人才。

参考文献

1.洪军.我国通信监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电脑与电信.2007.(08)

2.郑芝耀.通信工程监理的对策思考[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10.(01)

第3篇:工程一体化项目管理范文

1.通信一体化管理的定义。一体化管理指的是运用项目总体控制的模式,将管理工作方面的专业壁垒打通,从而实施规范、科学以及高效的全方面的专业的管理制度与流程。把通信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各个专业的工程计划、进度和监理工作进行有机地结合,使管理工作的高效性、前瞻性以及全局性提高。保证各专业的各个环节能够紧密衔接、环环相扣,使各个专业的资源利用率和协同作业的效率得到提高,使通信工程项目的整体实施速度加快,工程质量提高。而对于通信一体化管理主要包括无线工程、交换工程、WLAN工程以及传输工程等的一体化。

2.通信项目中存在的问题。虽然我国在某些项目上曾经使用过一些项目控制的方法,并且取得一定的成效,然而仍有很多事故项目屡见于报端,引起这些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项目管理控制不足导致。主要体现为以下几方面:第一,在项目执行的过程中,项目管理者的项目管控观念不强,导致工程项目无法按项目进度实施;第二,项目管理者虽然有一定的项目管控能力,但在面对繁杂的项目管理工作时,管理者的个人管理能力不足或企业制度不完善,导致无法有效的管控好项目的运行;第三,在对通信工程项目管控时,部分的项目管理者只关注经济收益;而忽略项目管理的生态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导致项目开展过程中遇到多种困难,无法按时完成项目。

3.一体化的作用。通信工程一体化对工程项目管理作用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对于项目管理内部,优化企业组织结构,精简管理人员,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水平。一体化后,各个专业不在独立配置人员,而是统一配置,利于项目组织结构扁平化,提高工作效率。

(2)统筹采购,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一体化后,整体统筹分析材料需求量,做到物尽其用,避免浪费,节约成本。

(3)提升企业员工技术水平,使员工向复合型人才转型,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和满意度,实现员工的最优效能。总之,通信工程一体化,可以实现项目工程各个环节的优化配置。

二、一体化的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组织模式的规划与实施

1.项目的规划。传统模式的项目规划,是从各个专家那里得到年度规划后开始实施的。而一体化的项目管理组织模式是在任务书下达之后,建设单位在管理单位的协助下将任务书分解,对设计单位所制定的整体网络规划进行监督,召集各个专业负责人共同制定年度和月度计划。一体化的项目管理组织模式,使各个专业计划得到统一,使建设任务的实施得到高效的保证;同时,工程项目在前期规划中各个专业以及合作单位均参与其中,让个体对工程整体的网络结构更加清晰,让个体更加明确各自在项目中的重要性和所需要完成的工程内容,利于项目工程施工高效实施。

2.项目的实施。传统模式的项目实施计划是各专业依照自身的情况来制定的,由工程管理人员协调专业间的事务。对比而言,一体化的项目管理模式是各专业部门和合作单位共同制定各个工序的工程实施计划,同时,由工程项目管理部门内部协调处理日常事务,简化日常工作流程,提高专业部门间的协调效率。一体化的项目管理组织模式,作用是使各个专业制定统一的明细的工程规划和统一的进度目标,使工程项目的建设潜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和提高。同时,一体化项目管理中的制度,如工程例会及全项目的工程巡检等,能够有效地监督工程项目的整体建设状况,使工程项目建设实施地更加顺利。

3.反馈与改进。一体化通信工程项目的管理中,许多管理制度被不断优化,使一体化项目管理的体系得到持续地完善。其中全项目的巡检是由总体控制人组织工程巡检,定期对整体的项目进度、投资以及质量进行巡检,确保工程项目依据计划来实施,每周进行一次进度巡检,每月进行一次投资、质量的巡检。另外全项目的工程例会同样是由总体控制人组织,他们组织各个片区的负责人,汇报各自站点工程项目的进度,把对站点的正常进度有影响的死角挖掘出来,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法。

三、一体化的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组织模式的发展建议

1.增强一体化中各个专业部门的沟通与协调,提高通信工程项目的管理效率。在实施一体化的工程项目管理时,各个管理单位需要在各单位之间主动做好沟通与协调的工作,否则一体化项目管理的意义将不复存在。对于传统的管理方式,经常是由建设单位的各个主管协调帮助各个管理单位。一体化工程项目的管理,管理单位之间的协调工作是由总体控制人负责的,具体的总体控制人包括各站点、项目、区域的总控人。若是某站点出现问题,则管理该站点的单位来主动协调,其余的管理单位积极配合。

2.各个专业部门和合作单位使用一体化的设计支撑系统,使工程项目管理得到完善。一体化的设计支撑系统是管理和建设部门运用统一的软件平台,也是合作单位也会使用,建设单位、设计单位以及管理单位等,使用该平台能够使信息快速传递和反馈,下达的指令也能够及时得到执行,利于日常工程施工的管控。此软件作为一个支撑系统的建设管理平台,能实现工程项目信息的快速传递和交流,改进后实现施工人员通过安装在手机终端及时了解情况和及时反馈具体内容;这样有利于各专业部门和合作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及时了解工程进度和管控工程进度。因此一个优秀的支持系统平台不仅提高现场施工的效率,同时也便于一体化项目管理人员及时了解和管控项目的运作,这个系统平台是项目按计划完成的有力保证。

四、结语

第4篇:工程一体化项目管理范文

关键词:通信工程项目管理集成化

引言

目前,我国电信行业正处于剧烈变革之中,各运营商为扩大市场占有率,满足顾客不断变化和增加的需求,不断进行着通信网络的工程建设和技术改造,以此支持日益扩大的业务服务范围和服务能力。在通信工程建设项目中,各方不断引入项目管理的各种新模式,解决原职能化管理的痼疾,进而提高工程项目建设的效率,提升最终用户的满意度。

1.工程建设项目集成化管理的定义

工程建设项目集成化管理是依据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实践和项目管理理论,应用系统工程的有关原理,综合考虑工程建设项目整个生命周期中各阶段的要求和衔接,考虑项目管理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和项目执行中各参与方之间的动态影响,在对项目进行整体优化的基础上而采用的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高效率项目管理模式。工程建设项目集成管理是由工程建设项目的全生命周期集成、要素集成和组织集成三个部分构成的完整的集成管理体系。

1.1全生命周期集成

全生命周期集成是对工程建设项目生命周期的各阶段的集成,是把集成化管理的思想和手段运用到项目实施的整个周期。从项目的决策、设计、计划、施工、运营到总结评价,将全过程通过充分的信息交流集成为一个整体,使信息流能准确、充分、迅速的传递,让各参与方能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合作。

1.2 管理要素集成

工程建设项目同时具有进度、质量、成本、安全、风险等多个相互影响和制约的管理目标。对管理要素的集成是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各管理目标和要素进行整体规划和考虑,以全局化的眼光和从实现项目效益最大化的角度对项目实施管控,达到工程项目建设的最优化。

1.3 组织集成

工程建设项目参与方既包括业主、设计商、监理商、建设商,又可能涉及到分包商、设备供货商、原材料供应商等,他们之间是由独立合同构成的简单交易关系。各参与方通常缺乏有效的相互交流,进而影响到整体合作,容易造成追求局部优化而忽略了全局。原有的项目管理体系对分包商、供应商的地位和作用缺乏充分认识,成了项目管理中的短板和盲点。随着管理水平和认识的提高,旧的项目管理体系内的挖潜空间越来越少,发掘外部各方的潜力成为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

2.通信工程建设项目集成化管理的优点

通信工程建设项目集成化管理是将工程建设项目的集成化管理应用到通信行业中,这种先进的管理理念能够有力保障工程建设项目目标的实现,使业主对工程建设的需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以此提升运营商价值。

通信工程建设项目集成化管理面对通信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全过程进行整体优化,充分发挥各参与方,尤其是各种供应商、分包商等原先未纳入项目管理体系的各参与方的潜力,在保证项目顺利交付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保证各参与方的利益,达到多方共赢。

通信工程建设项目集成化管理能够大大提高项目的执行效率,通过参与项目建设各方的交流和配合,保障了项目建设的可靠性和最优性,缩短了建设工期。在行业内推广集成化管理可以加快工程项目的实施进度,保障工程项目质量,降低项目成本,优化资源使用效果,节约工程建设资金,从而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集成化管理的推广将引发业内各企业管理方式和管理思想的变革,改善企业的管理水平。

3.通信工程建设项目实施集成化管理的必要性

传统孤立的、阶段化和经验化的项目管理模式造成了目前工程项目管理实践中的“舍本逐末”。由于通信工程建设项目的复杂性和各阶段之间缺乏有效协调,项目执行中各种意外事件在所难免,各级项目管理人员的注意力大都集中在工程建设项目的某个具体活动之上,专注于处理和解决突发问题。这种“症状解”的做法在最初阶段往往能取得一定效果,但长此以往,项目执行中出现的大量意外事件和突发问题被认为理所当然,解决突发事件的能力被视为是项目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人们普遍认为在通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意外事件无法避免,提高项目管理能力的重点就几乎等同于提高应付和处理各种事件的能力。关注于处理具体事件的做法是造成目前通信工程项目建设中各阶段分离脱节,工程质量低劣,进度严重拖沓,控制缺乏有效性的主要原因。这种“舍本逐末”的做法无法适应工程建设项目的发展,只能使突发事件的数量越来越多。要改变现状,根本在于使各级项目管理人员认识到“最终解”的存在,将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项目执行的过程上,集中在项目管理各种活动的相互关系和影响上,从全局对项目执行过程进行合理计划和控制,从根源上减少和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也就是说,集成化管理需要项目管理人员关注各具体活动之间、各参与方之间的相互联系、影响和作用,重视对工程建设项目中各子过程之间的衔接环节进行管理,而不是仅仅关注于项目实施的某个具体活动。

4.通信工程建设项目实施集成化管理的可行性

通信工程建设项目集成化管理是一种新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即使不同的通信工程建设项目可能在投资、用途、规模、结构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它们在以下几个方面是相同的:

首先,通信工程建设项目无论大小,都是统一的整体,无论有多少参与方,他们之间都必须进行密切的联系和合作。其次,完整的通信工程建设项目都包括决策、设计、施工、试生产等相互联系和制约的过程,同时这些过程也是信息收集、存储、传递、加工的过程,项目实施的最终目的都是要满足业主方需要的某些功能。在满足项目设计功能的前提下,工期、成本和质量的优化是业主和各参与方共同关心的问题。最后,传统的通信工程项目参与方之间彼此冲突的关系逐步被“协作”、“共赢”的关系取代,项目管理者能在各方充分沟通的基础上,统一规划和协调各方的行为,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全方位的整体优化。

这些共同点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通信工程建设项目集成化管理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高速信息共享和交流平台的出现满足了通信工程建设项目集成化管理的要求,保障了通信工程建设项目集成化管理实施的效率,为集成化管理的实践铺平了道路。

第5篇:工程一体化项目管理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发展现状;实施对策

引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逐渐进入了人们的工作与生活之中。信息化水平的高低逐步成为评价一个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我国工程项目的管理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其理论、方法及手段逐步得到了完善,信息化水平也进一步提高。对于工程项目管理而言,信息技术不单单是一种技术,而是管理理念、组织方式与执行水平的综合变革。信息技术的发展,必将引导工程项目管理进入一个全新的而又充满挑战的阶段,我国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管理建设必将成为项目管理集中研究与发展的重点,从而使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整体水平得到提升。

1、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概述

工程项目管理是综合运用现代化的管理观念与技术手段,合理管理实际工程,使现有生产条件得到合理的配置与优化的组合,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实现技术、人力资源利用与施工效率等方面的提升。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发展。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是指利用先进的管理思维,在信息技术中的数据库技术构建的物资流、资金流和工作流为核心,迅速、及时地将工程项目中的各类信息通过计算机进行整合,以便管理单位能够及时迅速地对实际工程项目做出指导与调整,从而使管理水平得以提高并使工程质量得以保证。

信息技术是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的关键技术,其技术支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数据的标准化。工程信息的合理准确传播需要系统内部和系统之间能够构建一个统一的标准。因此,信息数据标准化的建立对于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是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技术支撑。

(2)应用系统的集成。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要达到预期的使用效果,必须从人力资源、材料、资金与工程进度等多方面构建相应的子系统,然后通过对多个子系统的集成统一,达到业主对项目整体控制的目的。

(3)数据库技术。数据库的主要任务在于对搜集到的人力资源、材料、资金与工程进展等相关数据进行数据处理,最终使传递到业主管理者手中的,是一份结论性的、整体性的数据,以便于业主对工程项目进行及时的管理,从而免去了许多冗余的计算过程。

(4)信息通讯技术。信息通讯技术是计算机技术与通讯技术的结合,它通过通讯技术,讲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设备联系起来,从而达到资源与技术共享的目的,并在共享过程中,充分保证资源信息的安全性。

2、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必要性及实施对策分析

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趋势,对于工程质量的提高,工程费用的降低以及工程项目的合理高效管理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有必要对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及具体实施对策进行讨论,以便信息化管理得到良好的实施。

2.1 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必要性

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采用信息化技术将工程项目管理的具体信息以数据的形式经过计算处理,从而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在管理者面前,有利于管理者实时监控工程项目概况,并对工程过程及时地做出相应反馈。

(2)在工程项目管理复杂程度逐渐增长的今天,在每天的工程施工过程中,大量的数据需要被记录、被处理,如果认为地对这些数据进行手动处理、手动记录,对于数据计算的准确性和效率都有一定的影响。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开发有效地控制了计算速度与准确性,它通过对信息化技术的充分利用,从而达到项目管理工作质量与速度的提高。

(3)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是将工程项目从开始到结束各个阶段的数据都记录下来,并进行过后处理,如此一来,在施工各阶段累计的数据,可供项目管理者进行定量的或者定性的分析,从而以贯穿整个工程项目的眼光进行科学的分析,从而做出科学的决策。

(4)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是将大量的工程实时数据统计起来,然后进行分析与决策制定,这有利于工程项目对项目风险进行评估,并对工程项目未来的走向与盈利状况进行预测与分析,从而降低工程项目的投资风险与运营风险。

2.2 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实施对策

在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核心技术的支撑下,项目的管理可通过多手段、多层面进行管理,为提高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效率,可从以下几方面对核心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利用进行实施:

(1)工程项目设计、施工、管理综合系统控制

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与管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在目前的管理方式中,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与业主单位的管理较为分散,业主时常在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之间起到一个连接沟通与协调的作用,管理也时常存在混乱现象。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的建立,有利于管理方对设计与施工进行综合性的控制。在设计方式、技术的开发以及人力资源的利用等方面,均应建立相应的管理系统,并将子系统较为良好的集成,以便提高管理效率。系统的构建方式可以参照石油、化工项目管理体系的采购-施工一体化承包体系(PDS三维模型),可合理利用信息的漫游功能与可视化平台,对设计、施工方案进行指导与调整。

第6篇:工程一体化项目管理范文

关键词 ERP系统 工程项目 财务管理

一、传统环境下工程项目财务管理的弊端

在传统的静态工程项目财务管理中,由于工程项目预算无刚性要求,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粗放以及工程项目财务管理管理随意性较强现象,导致工程项目财务管理不能很好地服务于企业的发展目标。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第一,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职责不清。实际工作中,工程项目管理的参与方众多,过程繁杂,存在交叉环节,容易发生管理问题相互推脱,影响工程项目建设的情况。而财务管理部门因处在整个管理链条的最末端,往往需要承担管理链条前端的责任和义务。

第二,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粗放。工程成本中的某些费用成本成为成本列支的“万金油”,会计核算无法真实反映出工程项目预算执行情况,乱列、乱摊和“无法见光”的费用多发生在此。

第三,工程项目的预算管理薄弱,缺乏刚性和有效性。财务人员无法实时得到工程项目预算的执行情况,无法对工程项目的总体成本进行实时监督、控制,工程项目成本进度滞后时,财务人员无法有效分析“卡脖子”的具体环节,导致财务管理的监督职能缺失。

由此可见,传统的工程项目财务管理的确存在种种问题,而这些问题在传统的“人治”的环境下依然困扰着工程项目的财务管理者们。由此看来,我们需要引入“法治”的环境,建立标准化的工程项目管理流程,确定标准化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体系,确立工程项目管理中预算管理的主导地位,才能深层次地解决传统环境下工程项目财务管理的困境。

二、ERP系统中工程项目财务管理的具体实施

ERP系统确立了工程项目财务管理中的全过程管理的理念,从财务角度对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进行约束和监督。利用ERP系统的信息资源,可以实现工程项目预算管理、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工程项目财务后评价管理的全过程管理,最大限度地保证工程项目财务管理各个环节得以顺畅循环,全面提高企业的工程项目财务管理质量。ERP系统环境下工程项目财务管理的关键控制点就是建立标准化的工程项目管理流程、确定标准化的工程项目成本体系和确立预算管理的主导地位。

(一)建立标准化的工程项目管理流程

管理流程是信息化管理中一个不可缺少的模块,它定义了管理过程中人与人或者活动与活动之间的数据流向,并可以追踪整个管理活动的生命周期内所有的事物和数据的活动。

在ERP系统中,企业通过梳理工程项目从策划、评估、决策、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投入生产或交付使用的整个建设过程中所涉及的各业务管理部门的具体业务,建立适合企业工程项目管理需要的标准流程,并通过程序设计写入ERP系统完成流程的固定化。固化后的ERP工程项目管理流程将严格按照企业预先设定的条件和要求运行,当前业务事项无法满足预设条件或要求时,当前流程的业务将被拒绝执行并无法进入下一流程。

建立标准化工程项目管理流程的意义在于对工程项目管理的各参与主体进行明确的职责、权限划分,落实了各参与主体的责任,避免“推诿”、“扯皮”等影响工程项目管理的情况发生,能够有效推动工程项目管理的持续进行。

(二)确定标准化的工程项目成本体系

ERP系统中工程项目被分解为各层级的工作分解结构(WBS),这为企业建立标准化的工程成本体系奠定了基础。企业通过设定工程成本费用一级科目下不同的下级科目与工程项目的各层级WBS进行逐一对应,可以建立起一个适合本单位的标准工程成本体系。ERP系统利用自身业务集成、融合的功能,可以按工程成本类别对工程项目前端所有的经济业务进行成本归集和账务处理,结合工程项目预算控制,可以成功实现工程项目各种成本的准确入账。

建立标准化的工程成本体系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工程项目成本入账随意、“夹带”入账和会计核算、监督失实的问题,为工程项目财务管理者们提供准确可靠的工程成本数据。

(三)确立工程项目预算管理的主导地位

工程项目预算管理主要从工程成本预算和工程资金预算两个方面进行管控:

在工程项目的成本预算方面:首先,企业通过ERP系统对各类型工程项目进行结构定义,定义完成后的结构全部由各层级的工作分解结构(WBS)组成,WBS可以细化至组成工程项目成本内容的最底层某一材料或某一项费用。企业在ERP系统中的对工程项目不同层级的WBS下达工程项目的控制预算并通过ERP系统的条件控制功能保证超预算的项目无法进入至下一流程,如某企业对某项工程中的一项材料设定预算为100元,如果物资采购部门超过100元,ERP系统将拒绝该项材料入账并提示管理部门具体原因。其次,在ERP系统中工程项目成本进度预算控制可以得到直观地反映,可以有效对工程项目各层级WBS预算额度、合同承诺额、实际发生额和剩余预算额度等工程项目成本进度进行实时监控管理,财务管理者们可以将主要精力集中到项目的进度、成本和资源调配管理上,并及时将相应信息和问题反馈至各项目关联部门。

在工程项目的资金预算方面,企业通过ERP系统可以将所有与工程资金相关的业务设定为一个标准的流程,并固化于ERP系统内部,工程项目的资金流入、流出业务只有逐一通过标准流程的各个环节才能顺利流转,同时项目资金预算的使用情况也可以得到实施反馈。通过ERP系统进行的工程资金预算管理,使工程资金从预算编制到预算调整、执行等环节都可以通过ERP系统完成,大大缩短了工程资金管理的信息在不同业务部门之间传递的时间,提高了财务工作效率和工程资金的使用效率。

从上述两点中可以看出,通过ERP系统对工程项目预算设定和对工程项目预算执行情况的实施监督,财务管理者能够有效抓住预算管这条主线,在整个工程项目财务管理中以预算管理为纲,保证整个工程项目财务管理的有效性。

三、结论

在我国经济转型,转变发展方式和国家大力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环境下,通过对传统环境下工程项目财务管理弊端的查找以及ERP系统环境下工程财务管理方式的构建,可以看出ERP系统提出了新的工程项目财务管理理念并提供了开放式的创新管理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企业可以将抽象化的工程项目财务管理理念具象化并应用于日常管理工作中。在ERP系统中实行的工程项目财务管理措施是对传统管理手段的创新和提高,它弱化了“人治”,强化了“法治”,以固定化的程序管理代替随意性较强的人为管理,推动企业工程项目财务管理水平提升,不断提高企业资产投资的盈利能力和资金使用效率。

(作者单位为国网安徽岳西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第7篇:工程一体化项目管理范文

一、传统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工程监督体制不健全

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有效性的一个重要保证是进行工程的监督,但是相关的政府部门并没有制定强制性的监督体制,导致在重大工程项目执行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职责的缺失,以及质量问题难以落实责任。另外,因为监督体制的不完善,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偷工减料的现象,对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安全的控制产生的不利的影响。

(二)电价机制上存在的问题

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有电机机制有着而密不可分的关系,决定着工程项目的运营成本,在传统的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中电价的制定机制上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电价形成机制、管理机制和电价结构都存在不科学、不合理的现象。“一厂一价,一机一价”的电价形式很难形成高效的控制机制,间接地造成了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上的问题。

(三)业主自建模式的弊端

业主自建模式是一种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也就是业主自行组织工程项目的管理机构展开项目的管理,但是这种管理模式的管理人员都是临时组建的,这些人员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技术都不到位,会在工程管理的过程中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甚至导致施工成本和工期失控。

二、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改进策略

为了提高电力工程項目管理效率,降低电厂的建设成本,优化产业结构,需要及时对传统的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进行改革,现阶段在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中常用的改进策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推进管理格式化和程序化

格式化管理的依据是参与工程的各方主体的具体业务组成以及管理内容,应用表格形式的管理方式,实现各个工程子项目的管理目标、管理业务标准化、格式化。格式化管理的最大特点是各工作单元的合理衔接,并且形成具体的管理表格,降低了重大工程技术管理的难度和风险。其次,程序化管理是工程管理技术应用的核心,需要按照程序化的管理结构将管理事务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人员身上,形成工程建设的管理流程和工作标准。程序化管理的主体实施工程项目的建设、监理机构,参与建设的各方是程序化管理的实施主体,并且程序化管理需要保证管理流程的灵活性,及时的总结新工艺和新技术,将现代化科技成果应用到,重大工程的管理当中,提高重大工程规范化管理效率。

(二)使用国际通行的PM项目管理模式

传统分包委托是将电力工程项目分成诸多子项目,委托到多个承包商手中,由承包商对其承包的项目展开一体化的管理。所以在这种模式下,对各个子项目的承包商也提出了较高对的管理要求。使用国际通行的PM项目管理模式将项目划分成为两个阶段,即前期阶段和实施阶段,可以实现对电力工程项目的全过程管理,以及对电力工程项目的全周期、全要素管理。

(三)使用滚动开发模式,采取建管分离的管理方式

传统总承包商管理模式是电力工程项目中涉及到的设备、服务等管理的费用全部交给一家工程公司进行管理,这家公司也成为电力工程项目的总承包商,并且对工程项目的全部环节行使管理责任,并承担工程管理的风险,工程全部竣工之后将管理责任移交给业主,管理权利的过于集中会导致工程管理中腐败现象的出现。现阶段采用的地域滚动开发模式,将多个地区的电力项目开发权的企业共同对整个地域的多个电力工程项目进行开发,实现地域范围内的工程建设资源的综合利用,并且形成良好的监督制约效果,对提高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四)大力发展EPC、CM项目管理模式

EPC项目管理模式是工程总承包企业按照合同约定,承担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服务等众多管理环节进全面的质量、安全等责任。这种管理模式最大的优点是其能够完善工程项目中的各项程序、机构、功能和技术,将资源、人才、经验等融合在管理服务体系中,为业主创造效益。其次,CM模式是业主委托专业的项目管理者,通过“边设计,边施工”的生产组织方式来展开的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方式,CM企业一般情况下会与业主签订利润提成合同,其可以高效的协调设计与施工之间的利益矛盾。最为突出的优点是施工管理企业可以提前介入项目管理,保证施工的工期进度。

(五)加大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

电力工程项目的管理应该及时的注入现代信息技术,例如,建立信息处理软件与项目管理信息平台,将项目管理的复杂性过程智能化,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加强项目执行控制力度。及时的纳入信息化管理系统,充分结合项目管理需要,以管理表格与管理流程为依据,有效集成信息化管理,不断提高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实效性。

三、结语

控制电力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是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途径,所以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的模式要及时改进和创新,推进管理格式化和程序化,使用国际通行的PM项目管理模式、滚动开发模式,并且用建管分离的管理方式,大力发展EPC、CM项目管理模式,加大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加快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

(作者单位为国网枣阳市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1] 李明,林彬,李作明,等.基于云平台的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科技管理研究,2014(23).

[2] 李玉珊,张人友,王珺,等.EPC总承包管理模式下电力工程项目总承包商的风险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18).

[3] 陈红军,高阳.浅谈电力工程总承包项目基础工作的管理与控制[J].价值工程,2012(32).

第8篇:工程一体化项目管理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TU17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体系是指应用目前发达的信息技术,收集项目过程中的信息数据并进行分析,同时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制作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体系软件对项目的各个环节进行科学、全面、系统的管理,提升项目整体管理水平,最终达到服务建筑工程项目的目的。首先,我们应明确这一体系的建立的重要意义,深入研究项目信息化管理的具体内容,然后采取相应措施加强体系的构建,提升项目信息化管理的效率。

二、构建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体系的意义

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体系的构建意义重大,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信息化后数据处理更加方便快捷,省去许多繁杂的人工操作,提升了管理工作效率。(二)信息技术为所有项目人员提供了共同交流沟通的平台,方便项目工作人员的协调合作,减少信息交流障碍造成的数据错误,使项目更准确和高效地进行。(三)能够从容应对建筑工程项目日益复杂的各类信息数据,对项目中的所有实时数据进行收集,方便对项目进行全盘全程监控,确保项目质量。(四)项目中的数据信息在体系中以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形式得到储存,便于后期工作数据利用,可以减少项目工作的重复,节省人工和时间,使项目效益最大化。

三、明确体系结构,采取合理措施促进信息化管理体系的构建

(一)信息数据统一化

应用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存储的优势,将工程项目前期准备的各种数据、资料,施工过程中进度安排,相关合同、文档,施工图纸等信息数据进行扫描,按相关标准统一后录入计算机,为整个工程项目提供数据支持。而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体系的构建关键在于实现数据信息共享,将信息数据数字化、统一化,可以使不同系统的信息数据能够被共享。要实现信息数据的统一,主要需要从业务模型的建立和项目相关文档的规范这两个方面来实施。第一,业务模型的建立是信息数据统一的基础。业务模型的建立需要建筑学这一领域的专家和计算机领域的建模人才按照相关原则,应用计算机技术中的建模技术对整个项目进行分析,并满足整个项目的需要。建筑工程的业务模型的建立专业性极强,需要建筑领域的专家参与对项目相关流程的分析。同时为了让用户更容易理解和使用模型,需要首先明确项目相关的具体流程和信息的需求,再者便是信息数据的统一,保证信息得以共享。第二,规范相当文档的操作和存储。建设项目中的数据复杂多样,许多工作人员操作习惯不一样,使得文档的格式多种多样,不利于统一管理和利用。所以,我们应制定相应统一的电子文档的格式,最终得到相对统一规范的文档档案。项目的业务模型的建立和相关文档的格式的规范化,可以使得项目各类数据相对统一,便于项目管理,提升项目管理工作的效率。

(二)信息化管理的集成

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体系涵盖内容复杂,由许多分支系统构成,要想实现对信息化的更好管理,需要对其进行集成。这个过程需要按照项目的相关要求,将项目中的各个分析结构、系统用当前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集成,组建一个完整体系。根据目前建筑工程项目的相关特点,一般将项目信息化理管理的集成分为数据、业务过程和平台这三个方面。数据集成是指将各类数据按要求进行分类记录,同时将数据的元模型确定,这是整个项目流程完成集成的基础。而在进行业务过程的集成时,项目的相关部门需要进行对各分支系统的定义、管理等,进而达到有效控制成本,节省时间,提升整个项目效益的最终目的。平台集成指的是为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各个部门或者分系统的不同的软硬件设施建立统一的操作平台,便于项目相关各方协调工作,使项目进程顺利进行,提升项目的整体的进度。

(三)采用数据库技术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计算机对于数据不只是单纯的科学计算,更能够进行数据的查询和更新等相关处理程序。在这一进步改进过程中,计算机的数据库技术在建筑工程的项目信息化管理中得到应用。这一应用可以将项目建设的整个过程的所有数据建立一个完备的数据库,便于工程建设中对于数据的统一需求和调用。并且随着数据库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库技术已具备多种符合相关要求的功能和应用。同时数据库的相关特性,是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采用这一技术的原因。其特性有:1、不但对数据自身进行描述,还对数据间的关联做出描述,应用的是复杂的结构化的数据信息模型。2、数据的高独立性,使得其他计算机的其他构件不会影响用户对于数据的使用。3、数据的低重复率,可以减少数据空间的浪费,利于更多数据的存储和相关数据的处理速度。4、控制数据,可以保证数据库中数据的安全,避免数据的丢失;同时具有即使数据被丢失或破坏仍能被还原的功能。以上这些数据库的特性可以使项目信息化管理更加合理规范,利于其体系的构建

(四)利用计算机的网络通信

计算机通过互联网等方式实现网络通信,将不同地方的不同的计算机客户终端以及相关设备中的数据资源实现共通互享。计算机的网络通信可以实现各计算机用户终端的信息交流、对分散在不同地域的不同的项目部门等统一调控和共同利用相关的资源信息,并且可以保证这些过程的可靠度。同时,计算机的网络通信可以具备数据、视频、图片画面等资料的传送功能,并且速度迅速,安全可靠。计算机的网络通信作为实现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的重要环节,需要满足整个项目信息化管理的功能的需求。

结语

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对于建筑的功能要求更加丰富明确,故而建筑工程项目的规模越发巨大、建设施工的要求越来越高,致使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难度和管理强度增大。信息化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应用,将项目建设中的各类信息数据进行统一标准,集成信息化管理过程的各个分系统,采用数据库技术实施时效性的管理,并通过计算机的网络通信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这一应用使得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体系的构建更加合理高效,并能最终促进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科学合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9篇:工程一体化项目管理范文

关键词:炼油化工;工程项目;工程质量

中图分类号: TE624 文献标识码: A

所谓的炼油化工工程项目管理,就是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企业管理者运用系统的手段、方法和技术,对炼油化工工程项目从投资决策开始到项目结束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以实现工程项目的目标。

炼油化工建设工程涉及的专业广泛,使用的设备种类、材料繁多。其炼油过程中的生产装置处于高温高压条件下,装置中的介质往往是易燃易爆物,甚至有些是有毒有害物,工艺操作流程复杂,致使对工程建设质量的要求高,控制难度大。所以抓好工程质量是中国石油工业领域中一直重视的问题,尤其在大力提倡安全、环保、节能的今天,具有重大意义。

一、炼油化工工程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1、工程项目的管理模式问题

炼油化工项目管理内容包括企业层次和项目层次的项目管理实践。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使得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趋于国际化。目前国内外常用的管理模式,包括DBB(设计、招标、建造)模式、EPC(设计、采购、施工)模式和PMC(项目管理承包商)模式等。选择哪种管理模式和企业的相关资源如人员、技术、资金实际情况和工程的具体要求有直接的联系。目前企业在炼油化工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选择决策方面论证准备工作做得不够,结果导致项目管理模式与企业实际出现偏差,要么偏向走传统的路子DBB模式,要么片面追求管理创新走PMC模式,结果项目管理不是出现工期过长,就是项目费用过高,甚至出现质量问题。

工程项目的风险控制问题

炼油化工工程项目往往面临如经济风险、资金风险、合同风险、设计技术风险、采购技术风险、生产工艺技术风险、施工技术风险等种种风险。有些企业对项目风险认识不足,没有专业的人员进行风险预估,最后也没有建立完整的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系统,结果导致在项目过程中出现了重大问题,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成为我国炼油化工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问题。

3、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问题

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有效的开展了对其石油石化工程质量的监督和管理,确保了工程质量。但面对迅速发展的石油炼化企业,在监督管理方面仍存在不足,大概归纳如下:

3.1 管理体制不健全,弱化了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制。目前,石油化工行业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主要是由国家发改委委托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质量监督机构负责承担石油石化专业工程质量的监督工作。因各石化企业同时须负责质监站的行政等其他管理,使监督工作失去独立性,不能充分发挥其质量监督的作用。

3.2 石油石化工程的质量监督未真正覆盖整个项目过程的建设,不能完全适应石油石化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石油石化工程质量需检查的项目包括前期研究阶段、设计阶段、实施阶段,但目前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制以施工阶段为主,其他阶段监管不到位。这将使得一些环节游离于监督管理之外,留下一些隐患。

3.3 监督工作的理念还不能满足石油化工建设质量监督的需要。尽管借鉴国内外其他行业工程质量监督系统的经验,颁布了工程质量监督法规,但还是局限于传统的监督手段,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顺利实施。

完善炼油化工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制

1、科学论证选好项目管理模式

选择合适的项目管理模式能够提高项目成功的概率,为建设单位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企业应当结合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和社会外部环境,成立项目管理模式决策工作组,利用科学的决策方法(如SMART方法)进行充分的论证。如果企业自身缺乏专家团队,可以聘请专业人士或进行外部咨询。

建立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系统

项目管理者要想成功地管理项目,就必须有效地控制项目风险。炼油化工企业应建立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系统,研究项目发展的各个阶段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针对项目风险采用经济、技术、组织管理、合同约束等各种措施对项目进行全过程、全员和全要素集成管理,把风险损失降到最低程度,从而使项目得以顺利实施,使其发挥最大的投资效益。

3、强化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制

为了实现建设优质工程的目标,建设单位应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同各方签定质量责任书,加强相关方责任心,以工程建设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标准、实施办法为核心,建立一套系统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要确定“以质量监督站为龙头,建设单位项目部为核心,设计、采办、施工部门质量保证体系为基础”的金字塔式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各个部门之间职责明确,能够及时对工程质量提出预见性的意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要做到管理线条清晰,职责明确,提高对现场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效率,保证工程质量。

4、严把炼化工程质量关

炼化工程施工技术复杂、标准要求高,为了避免工作上的失误,必须要求有关设计单位对生产的工艺技术路线、产品方案、技术水平、质量性能指标等进行多方案的比选和论证,结论科学正确。严禁采用落后的生产工艺技术。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对炼化工程建设全过程进行监督,以达到控制质量、将安全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中的目标。

炼化项目工艺介质温度、压力都比较高,并且有些介质易燃易爆,生产条件比较苛刻。所以必须加大对工程质量的检查、监督力度。在每个项目开工前认真审核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组织计划,针对施工方案制订具体的质量控制措施,确保炼化工程质量的可靠性,具体施工程序安排合理、有序,施工的机械设备和工艺选用得当。

结论

炼油化工企业必须按照上级机关批准的项目文件的质量要求进行工程设计,工程质量监督机构需对项目建设整个过程进行监督管理,将质量监督真正做到位,确保项目工程质量。炼油化工企业应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和外部环境科学选择工程项目管理模式,采用现代化的工程项目管理方法进行项目的全程管理,不仅能大幅度加快工程建设的进度,还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炼油化工重点工程项目管理办法,20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