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素描画教学范文

素描画教学全文(5篇)

素描画教学

第1篇:素描画教学范文

关键词:动画专业;设计素描教学;人才培养

一、明确教学目标,培养动画专业人才

在动画专业设计素描教学中,应按照专业特点明确教学目标,培养综合能力较强的动画专业人才。其一,培养学生的快速捕捉能力。造型是动画创作过程中对事物进行形象化表达的前提,具体而言,就是通过观察对象,从复杂的形态中快速找出其本质,描绘出造型特征。在动画创作的过程中,素描的观察方法是立体和动态的,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快速捕捉能力。其二,培养学生敏锐的感受能力。对于动画专业的学生而言,素描教学应减少静止物体、石膏人像方面的内容,多让学生感知自然界中事物的形态和色彩,借此培养他们敏锐的感受能力,触发其创作激情。其三,培养学生的思维拓展能力。素描并不是简单地对形象进行还原,而是将所听、所感用视觉语言描述出来。对此,教师应当加强培养学生的思维拓展能力,通过训练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命题,让学生以个人或团队的形式完成命题创作,在创作中提高自身的思维拓展能力。

二、完善教学内容,突出动画专业的特点

设计素描教学要结合动画专业的人才培养需求,完善教学内容,具体应包括以下六项内容。一是结构造型素描教学。教学中重点让学生掌握透视学原理,运用结构素描的用线方式表达对象的组织关系。二是写实素描教学。写实类人物角色在动漫作品制作中占据较大的比重,写实素描教学可以辅助学生准确掌握结构造型关系。三是光影素描教学。在教学中,可加入自然光、灯光、漫射光等多种光照方式,训练学生在光影条件下进行写生,培养学生素描的光感能力。四是创意素描教学。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要求学生抽象、简化、概括、归纳物象结构,通过重构物象多样化地展现物象的含义。五是速写教学。通过速写教学使学生掌握捕捉对象动态的方法,结合简笔画训练,提高学生的动作设计能力,要求学生能够自然而动态地衔接角色动作。六是线条教学。在教学中开展专项训练,使学生准确掌握线条的比例尺度,赋予素描画面美感和韵律。

三、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设计素描教学的目的性

在设计素描教学中,教师应改进固有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具体教学方法如下:一是速写短期训练。教师可抽取学生感兴趣的结构部分,让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出发对其进行描绘,而后让学生自主设计新形象。通过速写短期训练让学生掌握人物、景物的创新性速写方法,准确掌握速写对象的外部形态。二是表面刻画训练。在训练中,要求学生重点刻画物体的空间感、质感和动势形态,使学生掌握绘画手法,能够结合物体结构、光影变化、氛围逼真地再现对象。三是写实训练。在训练中,教师要向学生讲明画面构成的重要性。可在同一场景中放置两种不同材质的物体让学生进行写实练习,增强训练的目的性。四是构图训练。教师可引入电脑软件,让学生完成场景设计,使学生掌握提取素材的方法,能够立体、形象地描绘出物体的形态,并在二维平面上进行展示。

四、创新教学手段,提高设计素描教学效果

在动画专业设计素描教学中,教师应当创新教学手段,采用板书与电子课件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通过板书,能够有效解决教学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利用电子课件,除了能对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评议之外,还能对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将计算机引入设计素描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学维与三维绘画的基础上,逐渐过渡到影视动画设计课程的学习,有助于教学的有效衔接。在教学实践中,设计素描一般会被安排在课程体系的前段。为提高设计素描的教学效果,教师应当纠正入学新生的一些不正确的作画习惯,逐步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为后续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此外,动画专业的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相对较短,所以教师应当在教学中让学生快速掌握铅笔、钢笔和马克笔等绘画工具的运用,并在此基础上逐渐拓宽工具的使用面,如彩铅、淡彩等,使学生掌握多种绘画工具的使用方法,从而达到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结论动画专业要结合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对设计素描教学进行改进、完善。设计素描课程作为动画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必须在提高学生素描技巧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掌握表达事物本质特征的素描方法。

参考文献:

[1]蔡佳.高职影视动画专业基础素描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美术教育研究,2015(20).

[2]赵玲.谈中职动画专业素描课程改革.学园,2014(17).

第2篇:素描画教学范文

1.1教学模式方面的问题

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艺术教育体系处于单一化的模式,普遍都是直接搬用苏联的教育模式,学院式教育主导着国内艺术教育的培养机制。同时,我国对艺术课程的设置比较缓慢,大部分人认为素描是服务于学科建设的,是基础教学中一种功能性的学科,整个过程以再现性的表现为主,辅助其他学科进行基础造型训练,以致课程内容比较单一,没有考虑到素描训练中的特殊性及差异性。在这种情况下,很难保证高职美术教育中素描教学的有效性,不利于美术生的学习及发展[1]。

1.2教材内容方面的问题

在进行素描教学过程中,教材是主要的教学依据,若是教材不符合专业生的学习需求,势必会影响到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2]。比如素描基础教育的训练手段过于模式化和简单化,以致素描训练在各个学科的配套方面定位不够准确,缺乏有力依据,导致与美术基础教学对应的学科建设过于滞后。随着我国艺术和设计教育市场的快速发展,对素描教材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大部分高职院校素描教材的内容都比较陈旧,且题材比较落后,而教材内容的地域化和同质化对高职艺术教育的发展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

1.3课堂形式方面的问题

艺术教学课堂是比较多样化的,对于素描教学的形式也要不断进行调整,使其能够充分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但是就目前来看,在高职院校艺术专业的素描教学过程中,普遍都是采用对静态、客观形态的写生、临摹等绘画教学,这种传统的绘画造型手段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这就必须要对其进行优化,使素描教学更具加合理、有效。

1.4技能训练方面的问题

技能训练作为高职美术教育中素描教学的重要部分,是培养学生造型能力的重要途径,对学生在专业课程中的学习有着较大的影响作用。但是在以往的高职素描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绘画能力方面欠佳。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素描训练过程中技能训练对应的综合能力不够,对专业教学的开展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从而影响到素描教学的整体质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素描综合能力[3]。

2高职美术教育中素描教学的优化对策

2.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素描教学过程中,其主要的训练内容包括构图、形体、结构、质感等几个方面,整个课程教学过程耗费的时间较长,学生在长时间的训练过程中很容易产生乏味、枯燥等不良心理,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4]。面对这种情况,在优化素描教学时,首先就要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使其能够以更加主动、积极的状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有效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例如在作品欣赏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优秀的素描作品,邀请学生讲出自身对这些作品的印象及想法,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使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得到提高,通过欣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素描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利基础。

2.2精简素描教学的内容

作为一种艺术传承,素描绘画继承了前人的思想理念,传达着特有的思想,这不仅满足了我国人民对传统文化艺术的追求,也符合社会艺术思潮趋势。在素描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传统的素描教学内容进行精简,比如静物、石膏像、石膏几何体、真人写生等教学内容,结合各个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制定更加合理的教学内容。美术创作过程是由心而发,体验到美术所带来的心智感受,这就充分反映出绘画所具有的艺术特点。在绘画艺术的快速发展背景下,前人的智慧思想不断融入到素描教学内容中,这不仅丰富了素描教学的内容,也提高了素描教学的质量[5]。

2.3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素描水平

在素描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色调、明暗、形体、结构等多个部分逐步进行讲解,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层次讲解,以此保证学生能够认识到各种元素的应用范围及相互联系。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使学生的素描水平得到提升,也能够改善以往素描教学过于枯燥、乏味的局面,使学生能够处于更加活跃的学习环境中。例如在表达物体的过程中,形体和结构是最基本的内在元素,这两者是不可分割的,是学习造型过程的关键因素;而色调与明暗是表达物体的外在元素,能够给人带来视觉上的冲击。为保证学生能够充分掌握素描的结构及特点,教师需要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构思,即增加艺术作品的新颖度,并在进行绘画教学的过程中,借助各种各样新奇的实物绘画得到更多艺术信息,刺激学生的视觉,给学生带来新鲜感,为艺术创作提供更加广阔的思维空间[6],增强其绘画、创作的动力。

2.4进行反复训练,强化学生对素描的认识

艺术作品能够间接地反映出某个画家的思维活动和心理活动,但是在素描训练过程中,许多学生都处于无思维的状态,难以保证艺术作品的创作质量,呈现出来的作品缺乏生命色彩。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比较依赖教师的评语,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比较被动,只能跟着教师的思维进行学习,难以实现素描教学中人才培养的目标。为解决这种问题,教师需要改变单一的绘画方式,辅以各种新手段、新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学生绘画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时候,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可以让学生讲一讲自身的观点和想法,先进行自评,结合素描中的各种元素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去回顾各种元素的应用范围,使学生能够进行自我反省、自我纠正,再进行学生之间作业互评,相互提建议,相互帮助,并进行重复性的练习,以此强化学生对素描中各种元素的认识。这种方式能够使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降低以后学习中的错误率[7]。

2.5培养学生独特的素描风格

美术作品能够充分体现出学生的才华,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整体体现。为保证学生能够形成独特的素描风格,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素描教学中的思维习惯,创建新的思维方式,通过视觉上的审视对作品中所传达的观点和想法进行判断,进而改变自身的创作风格。著名的画家德加提出:“素描画的是对形体的观察,并非是形体本身。”因此,在进行素描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通过观察物象的全貌,找出主要部分,以局部的细节部分找出作品中所蕴含的精髓,做到观察的整体与局部兼顾。通过对各个画家的作品进行观察,可以得知素描的风格是多样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受到教师素描风格的影响,难以生成自身的艺术风格。这就需要结合素描中的各种因素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追求独特的素描风格,使学生能够逐渐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

2.6素描教学与艺术各专业教学相融合

对素描教学与各个艺术专业教学进行有机融合,能够将素描教学贯穿到整个艺术专业教学中,使素描教学与其他艺术专业教学能够实现无缝对接,有效发挥素描基础教学的功能效用。落实“专业融合”这一先进的观念,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能够推动素描课程教学改革一体化发展[8]。情感是人的主观意识,不同情感的表达都体现着不同的艺术理念,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表达自身的情感,对构思、绘画选材等内容进行充分表现,以此激发学生最单纯的情感,使学生能够对素描知识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提高素描教学效果,也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本专业课程中必要的技能,使素描教学能够满足各个艺术专业课程的人才培养需求,从而提升整个教学质量,推进素描教学的高质、有效发展。

3结语

综上所述,素描是一切艺术造型的基础,为实现高职美术教育中素描教学的优化,必须要深入了解素描中的各种元素,注重素描与各艺术专业课程的联系。在对素描教学进行优化的时候,需要在了解素描教学现状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及合理性的对策,使素描教学更具有实效性。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不仅要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也要积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进行思考和表达,为我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创新型艺术人才。

参考文献:

[1]胡晓春.浅谈高职美术专业素描教学[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12):40.

[2]夏秀丽.关于高职院校素描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创新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8(18):161~162.

第3篇:素描画教学范文

培养设计专业学生设计意识、设计思维、设计理念的基本能力与素质是设计素描课程的教学目的。西方现代美学理论是建构学生审美心理结构的最核心因素和动能,是消除学生日常心理禁锢的解放性力量;在设计素描教学中可以运用西方现代美学理论作为引擎,启动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和形式意识。

关键词:西方现代美学;设计素描;主体性;形式意识

设计素描是艺术设计专业重要的造型基础课程,它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艺术语言表达以及创造思维能力。设计素描自从上世纪80年代在我国开设以来,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但现阶段,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教学模式、理念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处于探索过程中。为了使我国的设计素描课程更趋于成熟和自觉,当前需要广大教师开放进取,兼收并蓄,积极探索从多重维度梳理和深入探讨。

一、当前设计素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设计素描教学中主要问题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凝固僵化,艺术想象力贫乏,缺少形式意识,惰性心理顽固,作画过程被动。如何改变这种状态呢,我们以为最首要的任务是要探索制约学生艺术性思维、情感的心理因素,只有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才可能对症下药,建立科学而有效的适合中国国情的设计素描教学模式和理念。

(一)教学中一味强调写实基本功

有些教师过分强调写实素描的作用,将学生设计素描画不好归因于写实素描基础差,主张增加基础写实素描分量,甚至要求把设计素描完全上成写实素描。作为专业基础的写实素描作用不可否认,并且在实际教学中,往往素描写实功底好的学生,设计素描做得也很好。但是我们明确反对把设计素描完全上成写实素描,因为作为设计专业来说,通过设计素描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设计思维、设计理念等,而这样的理念、思维、观念是设计专业的根本,是学生必备的素质。另外,对于设计素描和写实素描的比例,我们认为教师可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适当调节,但不宜过多。特别是不能简单地把学生做不好设计素描归结为写实素描差,写实素描的基本功达到怎样的程度才能学习设计素描呢?如果把初学素描学生的作品和达•芬奇的素描作品分别作为最低级别和最高级别,期间排列不同等级共一百张画,然后让老师们确认素描达到了那个层次才应该学习设计素描;我想不同的教师,不同学校的教师一定标准不同,甚至不能判断只有从哪张作品开始才能学设计素描。其实,写实素描的“写实”只是艺术表达一种语言表达方式之一,而并非唯一方式,因此也不应该起决定性的作用,没画过写实素描不一定不能做设计。设计素描所处的时代是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依据的是西方认识论美学、现象学美学、语言论和解构主义美学等理论。认识论美学认为美不是来自客观的外部,而是来自人的理性认识,是人的主体性创造的产物。语言论美学则将语言放置到本体论位置,比如结构主义认为作品的目的就在本身,不指向外部世界,艺术重要的是“能指”,而不是“所指”。对于设计素描教学,我们应该下大力气的是“能指”的组合运用,教师要引导学生摆脱现实逻辑和惯性思维,在作画过程中始终越过“能指”转到“能指”暗示的“所指”上去。

(二)单纯注重思维训练和综合材料运用

总的说来在设计素描教学中,大家对培养学生创意思维方面方法很多,并取得了一些效果,主要借取了平面构成的一些创意方法,另外,教师引导学生尝试不同材料工具的运用。经过这么多年的教学我们发现,这样的教学很繁琐、程式化,布置大量作业费时费力,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学习过程略显被动,积极性不高,结课后大部分学生依然思维僵化,创造性和主体性不能被充分调动和挖掘。这主要是因为教师忽略了对制约学生创造性思维、主体性意识因素的关注和研究,而这实在是最重要的,是启开他们创造力、想象力的关键所在。其实,这主要是本质论“以一统多”的整一性意识作怪,禁锢了学生创造精神,特别是这种整一性意识在我国根深蒂固,一方面,它以一种“宗教或伦理”的模式序化或整合着个体,另一方面,几千年来国家以暴力专制的手段强迫个人自由意志服从普遍的社会规则,从而压抑了个体意识。受这种封闭文化心理和等级制度的制约,美术创造与其他艺术一样受群体意识的影响,呈现惯性思维的特征,作品风格受到主流社会思想文化观念的影响,无论从内核还是形式都不追求根本改观。设计素描教学之所以存在这样两个问题,主要在于一些教师对设计素描的内涵理解不透彻、不全面,我们认为设计素描教学目的应该分为技术、思维、观念三个层面,而观念层面决定了前两个层面,有什么样的观念就会生发相应的思维和技术模式。当前设计素描教学的弊端就是只看到了前两个层面,而忽视了观念层面。

二、设计素描的完整内涵和教学目的

在“设计素描”这个概念中,“设计”应该是核心,“素描”是形式,是工具。那么作为设计素描的课程,从教学目的上应该首先将“设计”的意识和精神植种在学生的细胞中。我们以为“设计”的精神从本质上应该是生命的主动性、思维的创造性、人性的审美性、处事的独特性。只有将这些火种播撒在学生的心田、思想中,日后设计的火焰才能熊熊燃烧。具体来说,设计素描的教学目的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层面:

(一)技术层面:

主要包括对结构、形态、线条、明暗、空间和材质等形式因素以及形式组合规律的掌握。这是设计素描的基础,是设计素描最基本的表现语言和物质媒介,因此,形式要素及组合规律是教学素描要培养学生能力的最基本目标位。

(二)思维层面:

作画过程中需要感性思维、逻辑思维、直觉思维、想象思维、灵感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参与。由于设计素描需要一种开放性的世界观,问题的出现是多维度的,因此,一个作品的完成,必须需要所有思维模式的出击方能解决,尤其是直觉思维、想象思维、灵感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这样就必然谈到下面第三个层次———观念层面了。

(三)观念层面:

这是设计素描的美学维度,设计素描应当给予学生在认知方面开阔的胸襟,只有意识形态的包容,思维才可能具有灵活性和立体性。我们以为设计素描美学观,应该是解构主义的,反对形而上学、逻各斯中心主义,拒绝封闭僵硬,相反要强调“所指”和“能指”的自由嬉戏。完整的设计素描教学目的应该包括三个层面才会在教学中取得理想效果,三者缺一不可,技术层面旨在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思维层面着重拓展学生的思维维度;观念层面重在建构学生科学的、与时俱进的美学观念。学生对素描的态度、对艺术的理解、对世界的观念决定了他们思维维度的宽窄厚薄,决定了他们对思维模式选择的幅度,决定了他们与世界接触的疏近。我们认为,设计素描应当创造学生主体的主动性、认知的包容性、思维的灵活性和立体性。人们对世界的看法有多种,每种都是一种大量世界的方式,都是一种新视域的呈现。念头变,则境遇变;观念变,则世界变;理念变,则艺术变。设计素描教学中重要的是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教给他们多种观照世界的方式,从而使他们在设计素描中,不仅技术层面得到提高,思维层面能够拓展,更应当在观念层面得到解放。而主体精神必然要用思想、观念来播种点燃,西方现代美学理论对于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具有解放性的力量,我们在设计素描教学中,可以运用西方现代美学理论开启学生的形式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解除魔咒,从而建构学生的艺术心理结构。

三、设计素描艺术化心理结构的建构

任何艺术都是某种审美心理结构的折射,艺术风格不同其实是因为某种社会语境下所形成的艺术心理结构不同。设计素描教学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尽快进入艺术状态,形成艺术化的心理结构;而艺术心理结构的形成不是先在的,而是由背后的社会文化、思想等精神性因素培育滋生而成。因此可以说,艺术心理结构具有社会性,是由思想文化建构的。我们以为设计素描作为西方现代工业社会的产物,其精神内涵也应该与西方现代美学思想相对应。因此,可以尝试运用西方现代美学理论建构设计素描的艺术化心理结构。

(一)设计素描中对主体意识的开掘

现代设计需要设计者将外在世界看成是自己设计图形可以操作的原材料,而不是图腾;要积极主动地去加工、重构,而不是膜拜。运用西方现代美学和现代艺术转变学生观念,树立学生主体意识,使学生在描绘过程中始终处于更积极主动的探索状态,使他们与被描绘物的关系成为更亲密的“天人合一”关系,在描绘过程中更进一步释放、发挥艺术创造者的创造热情与主观能动性。西方现代美学整体上来看,是一种以高扬主体精神的美学,这种主体精神,恰恰是现代设计的魂灵。17世纪笛卡尔提出“我思故我在”的哲学命题,他认为理性、思维是高于一切的实在,理性是衡量万物的尺度。再后,叔本华进一步提出“世界是我的表象”,尼采揭示了“上帝之死”。由此世上的存在变成了主体的对象性的东西,主体通过改造对象来显现、张扬自己的力量,主体不必以现成事物为指向,相反他必须支配现实事物。例如立体主义绘画把自然对象肢解成局部,变化为几何结构,然后主观地不与自然联系地重构在画面中,事物作为一个整体失去了意义,它消逝在了几何结构组合的意志之中。再如构成性抽象作品创造的是一种既不指称外部世界,也不表现人自我世界的纯艺术,即所谓“纯构图”。主体强权的出场反映了工业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的现代社会语境。个体意识冲击社会意识,感性力求突破理性约束,个体价值欲求冲破社会价值规范的潮流,表现了人类社会由相对静止转入高速飞跃过程中精神世界的复杂冲突。强调个体与自我的绝对价值,把个性的发展和个人的自由,当做是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的根本内容。在具体的设计素描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立体主义、表现主义、抽象主义等美学思想和艺术作品的介绍,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现代艺术中主体艺术的出场,从而转变过去作画过程中的被动,使他们成为自己作品的真正主宰。

(二)设计素描中“澄明之境”的“敞开”

毕加索说:“我不创造,我只发现”。设计素描需要作画者,对事物始终充满新鲜感,没有先入为主的成见,世界每天变换着姿态。设计素描过程中,需要作画者对对象不再持有世故的、日常的态度。这样,作画者才可能“敞开”“澄明之境”,人们司空见惯了的事物才可能重放异彩,麻木的神经才可能兴奋,美才能在时时处处生发。作为哲学流派的现象学可以启示学生“敞开”“自在”的“澄明之境”。现象学由E.胡塞尔奠定的,他最有影响的是具有方法论意义的两个基本观点:“回归事物本身”和“意向性”。“回归事物本身”是说只有直觉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具体方法是还原法:对任何客观存在性的判断“加上括号”。具体到设计素描教学中,就是让学生面对一个事实时把以前与之有关的所有“概念”、“评价”“意义”统统搁置,留存下纯粹意识,即意向性本身。这样学生就仿佛是刚出生的无知婴儿,脑子里一片空白,然而“空”然后才能容纳万物,这样以来学生就能直接面对万物真相,尽量避免腐朽、刻板、僵死的日常程式化概念扰乱自己的独特认知。海德格尔曾将这个观点比喻为“用锤子钉钉子”,他认为不要把自己当做一个认识的主体,把锤子和钉子当做被认识的客体;[1]而要在使用锤子和钉子的劳动过程中领会锤子和钉子的意义。人和锤子和钉子是不分彼此相互交往的关系。学生在作画中不是单纯的主体认识客体或者主体改造客体,二者是相互生成的,相互作用着的。在这个过程中人世界化了,世界人化了,这种交互主体性既是审美活动的基本状态,也是设计素描作画过程的基本状态。这样,在设计素描过程中,学生面对的不再是对象,不再是“他者”,而是作画者的“本真”。素描作画的过程是作画者投融进另个世界,另个世界进入作画者心中的过程。

(三)设计素描中形式意识的植种

形式是艺术的本质,形式意识就是关注视觉本体,艺术的内涵必须借助形式载体得到传达。从这个意思上不是内容决定形式,而是形式决定内容。在设计素描教学中,一个很主要的任务就是要让学生在绘画中,将对象或画面的形状、肌理、结构、色调、空间,节奏、韵律等作为研究和表现的主题,而不是将再现对象客观真实性为目的。这是学生意识和技法都很薄弱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制约他们素描能力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没有形式就没有艺术,没有形式就没有美,美就是“有意味的形式”。贝尔提出“有意味的形式”,将由线条和色彩等纯形式因素所构成的关系和组合作为艺术作品的生命,他认为任何指称性,都只会破坏“有意味的形式”之形成。索绪尔认为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是对应且约定的,因此语言是一个独立自足的结构系统,这个自足独立的结构不受思想和事物的左右,而是思想和事物受语言结构的左右。我们不是先有思想和认识,然后说出来写成文字,而是相反,我们是凭借符号系统中差异性来把握意义的;[2]思想离开语词的表达,只是一团没有定形的、模糊不清的浑然星云,所以是语言规定、整饬了我们的认识和思想,不是事物的存在决定了语言,而是语言构成了事物的存在。在设计素描教学中还可以运用“结构主义”美学思想植种学生的形式意识,对绘画或设计本体自足的关注。结构主义美学研究关注的是“如何表现”,而不是“表现了什么”,认为艺术的主要功能不是传达信息、获取知识,而是人类的一种符号自律的精神嬉戏。在素描教学中,可以通过给学生讲解立体主义、野兽派、抽象主义风格的作品,使学生领悟作品的妙处所在,唤醒他们蛰眠的形式意识。在作画过程中,将思维的触角放到“怎么画”而不是“画什么”。

(四)设计素描画面“陌生化”和画面张力的建构

“陌生化”和画面张力既是一种思维模式,也是一种形式语言。在设计素描中,可以通过对“陌生化”和画面“张力”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发酵学生的创意思维。“陌生化”理论强调艺术作品在内表上都要悖离日常现实逻辑,在艺术上突破常规常法,使表面矛盾而内在具有联系的诸种因素突兀又必然的存放在一个时空中,从而造成“陌生化”的表象,对人们的感官造成极大的冲击。另外,新批评提出的与“陌生化”相类似的名词还有“张力”。“张力”同样指诗性结构的非逻辑性、反逻辑性和意义的不确定性,并以此来表明诗的构造的惊人的特质,反对把诗当做传达的工具。设计素描中以构建画面的“陌生化”和“张力”为教学目标的单元训练称为创意素描,这样的素描具有“超现实主义”风格,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向学生介绍萨尔瓦多•达利、马格里特和纳兰霍等画家的作品。

(五)设计素描应塑造学生宽容的胸怀

素描既是造型艺术的基础,也是艺术观念的塑形过程。设计素描教学可以利用解构主义美学消除任何形式的艺术话语霸权。解构主义在美学中进行了一场方法论革命,它解除了自古以来一贯正确、不可置疑的一元中心论,解构了几千年来人类习惯的追求唯一、权威、标准的思维定势,倡导的多元性、无中心、多维思路扩展了传统的视域,从不同的角度审查艺术和自身,从而学生能在设计素描创作过程中,能够应对过去难以见到的新问题、新意义。解构主义的“解构”既解放他者,是对他者性召唤的肯定性应答,解构同时也解放了他者的对立面,颠覆了过去结构等级制秩序。解构美学的精致在于动态的行走中,它从一种结构散步到另一种全新的结构,以致无穷。解构的目的不是驱除一种权威,建立另一种霸权,其亮点在于质疑权威,消融、转移、叛逆强权。德里达强调说:“解构不是拆毁或破坏,我不知道解构是否是某种东西,但如果它是某种东西,那它也是对于存在的一种思考,是对于形而上学的一种思考,因而表现为一种对存在的权威或本质的权威的讨论,而这样一种讨论或解释不可能简单地是一种否定性的破坏。”[3]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解构是对人类集体意识中偏执和谬误的挺身质疑。这种以肯定的名义执法具有普遍意义,它始终在言说着一种肯定性的“是”。它对思想说是,对生活说是,对要来的东西说是。“对思想说是,就是要破解一切对于思想的形而上学的阉割,去叛逆霸权并质疑权威,”[4]从而恢复在设计素描作画过程中诗意的丰盈、流动、畅达和创生。在作画过程中学生始终要叛逆、质疑任何思想和方法上的权威和霸权。综上所述,在设计素描教学中,西方现代主义美学是对学生“去蔽”“解魅”,塑造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精神,唤起形式审美意识,从而建构学生的艺术化心理结构的最核心因素和动能。

参考文献:

[1]刘良华.从“现象学”到“叙事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06(7).

[2]牛宏宝.西方现代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3]包亚明.一种疯狂守护者的思想-德里达访谈录[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第4篇:素描画教学范文

1.动画素描中构图与镜头语言的应用

站在欣赏者的角度来看,动画素描中构图与镜头语言的应用其实质是一个问题,即:视角的选择。许多人在学习美术的第一天中,老师就用讳莫如深的的表情告诉我们一定要注意构图。于是我们便开始了在一张有限的空白空间内感受每一样添加物的位置与大小,一件、两件、三件……,渐渐地我们又学会了在更多的物体中如何确立主体物及它与周围的关系。我们在这里讨论的是一个独立的、完整的、静态的、甚至是封闭状态下的构图或者是一种视像的组合。我们提供给观者的只有一个视角,并在这一单独的视角中努力尝试将看到的视像或是自己的体验表达出来,甚至可以是这种体验的过程都可以表达。这时的视角是一种非常自我的、私密的、带有完全个人色彩的角度和立场。我们在各种场合所看到的作品尽管会受到场地、灯光、环境的影响,但作者始终努力将这些因素减弱到最小的程度,尽可能地留下一个准确且合理的视角给观者去静静地欣赏它。

就拿《蒙娜丽莎》这幅作品而言,如果采用马塞尔.杜桑立体分解的方法在静止的画面上展示连续运动过程,进而采用多视角的话,蒙娜丽莎的微笑该是多么的诡异。因为达芬奇在创作时选择的视角就是观者所看到的视角,这是达芬奇想让我们看到的。但在动画素描中,《蒙娜丽莎》就可以用多幅的作品,采用不同的视角去表现。让《蒙娜丽莎》系列的作品动起来,或者是让观者动起来;作品与受众两者只要保持其中一方的相对运动,观者都可以得到更多视角、更加完整的形象信息。动画素描中的视角选择有两个显著的特点:流动性与补偿性。视角的流动性必然产生视角多样性的变化。在视角选择阶段中,我们终于可以不用在一幅画面中交代所有的问题:权衡所有物体在一个平面空间的位置。这是否意味着我们现在可以不用管构图了吗?答案是:不。尽管素描在动画中视角是流动着的,但荧幕是一个完整的个体,观影者视点是相对稳定的,观影方式目前来讲没有根本的变化。这种方式规定了整个视角流动过程中所呈现的画面必然由许多独立的画面构成,单一画面中所具有的关于构图的形式美的原则,在这流动着的视角中同样适用。动画素描中视角可补偿性现象是采纳了电影艺术特有的一种现象。

即一个完整的形象可以由多个不同大小、角度、空间、时间的零散的形象,采用符合观者接受习惯的方式补充并偿还出一个完整形象。在动画素描中,作品的内容可以是零散的,但并不意味着动画素描作品创作中可以肆意撕扯其表现的内容。动画素描教学与创作中,由于受到电影艺术中视角转换变化的影响,视角选择的多样化是必然的产物。这种变化体现在:时间、地点、行状、明暗等的更替与穿插,并在此过程中还原出完整形象。比如《变形金刚》中汽车人的形象,大小、行状、质感、功能性、情绪等在不同时间、空间的展示中得到了充分的补偿与还原,在每一个观者头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汽车人形象,每一个形象也是不同的。这种在影视中常常采用的流动性视角的变化,将动画素描创作带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的境地当中。以前的素描创作只考虑一个视角下的表现行为,而在动画素描中则要依照导演的的要求去不断地创作一系列、连续、不断变化着的视角下系列素描作品。用一个简单的说法来解释,以前传统的素描可以用一个或数个视角在一幅作品去讲一个故事;那么动画素描则是用更多或急或慢的移动着的视角,用更多幅作品才能讲一个故事。甚至是一系列连串的素描草图更能表达动画素描完整的含义。

2.动画素描的写实性表现语言

动画素描在描绘上的写实性表现需求来自于是荧幕内容和不同视角在细节上的表现,随着镜头与视角的推移变化,画面必须要有足够的细节去支撑。国际上普遍要求B级2K画面动画影片的技术设定标准,其画面可以放大三十米都很清晰,依旧丰富、饱满、流畅。动画电影对于画面素质要求较高,矢量图能够保证形象线条和边缘的整洁,但层次感较差,不利于表现色彩与明暗复杂的事物。点阵图虽然能够带来更多的细节与层次,但绘制成本较非常高。这两种方法是动画电影中最常用的两种绘制方式(不包括三维动画)。动画素描中的细节描绘,在教学与动画制作过程中经常被简单的强调成线条轮廓与二级明暗关系。这种方式强调画面内容的可识性,旨在用简洁、经济、经过优化了的展现方式让观者在最短时间内接收到画面信息,该方式在日系动漫中最为明显。近年在色彩、场景、透视、细节等方面有所加强,但日系动漫形象简易、单薄的面貌仍然没有改变。动画素描教学过程中过分的强调线条与二级明暗的可识性刻画,势必造成素描艺术表现语言的僵化与消逝。美国动画形象中线条明快有力,流畅而又生动,强调夸张的动态与表情,造型结构明确,角色形体解剖有据可循,造型手法写实。动画素描写实性表现的动因主要来自于观者现实生活体验的召唤。模拟是人类最重要的天性之一,也是重要的表达方式。我们可以想象看到一位父亲带着孩子屈身于宽大的草叶之下,头上鲜艳的羽毛在不自觉的晃动着,在幽暗的丛林中显得格外醒目。

父亲时不时的学几声其它动物的叫声,然后静静的听,静静的等……。这种方式不仅能提高捕猎成功的机率,而且也是保护自我的一种方式。捕猎成功后他们会取下动物皮或骨头的某一部位挂在身上,或将这次捕猎的过程刻画在岩壁上,或纪念,或祈祷,进而将之作为一种精神上的占有,来期待更多物品的获得。上面这个故事很形象的说明了模拟的“像”所带来的好处,而且绝对是模拟的越像所带来的好处就会更多,成功也会来得更快。模拟能力在时间的推移中已经成为人类非常擅长的能力,人类生活中将这一能力刻意的进行强化。强化的领域包括声音、物象、动作等,随着社会分工细化,这种强化呈现出专业化的特点,如音乐、绘画、设计、表演、舞蹈、武术等专门专类的细分。模拟(画得像)是绘画千百年以来一个重要的主题,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被认为是唯一的标准。从西方绘画的发展来看,写实性绘画理论受到哲学思想的影响甚大。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柏拉图等都发表过关于模仿的的观点。用用柏拉图的实例来说,床有三种:第一是床之所以为床的那个床的“理式”(Idea,不依存于人的意识的存在,所以只能译为“理式”,不能译为“观念”或“理念”);其次是木匠依床的理式所制造出来的个别的床;第三是画家摹仿个别的床所画的床。这种关乎理式的追求在一定程度上指导着艺术家,在描摹自然对象时多了一份对写实描摹的笃守。

这种动力影响至今,以逼真再现为主要特点的三维动画电影目前占据动画电影半壁江山,大有超过平面动画电影的趋势。因为除了特定的诸如文字、记号、公式、图腾、纹饰等一些符号化的特殊形象之外,我们至今还没有找到一种比模拟或说是“像”更加具有表现和传播能力的表达方式,何况这种“像”的能力是体现在二维平面介质上面。动画素描作为更加精细的分工依然保留和发展着这种模拟的能力,尽管人们试图摆脱这种单一的视觉体验,但眼睛看到的便是与人类生活相关的。所谓纯形式的画面美或者深邃的思想内容,由于受到个体经验差异的影响,造成体验与表达不一致的现象比比皆是,这类动画电影不利于市场商业推广,无法从影院获得商业利益。所以,“像”仍然是人类视觉体验的绝对形式。素描本身就是一个艺术种类并具备相当的艺术价值,这种属性为动画注入了一股灵气。尤其在动画素描教学中这股灵气显得弥足重要,如若没有了这股灵气,以计算机为平台的动画只会是徒有机械外壳与程序的组合。

第5篇:素描画教学范文

关键词:动画素描;面面观;造型;动势动态

培养一名合格的动画工作者有三大需要:第一,“动画是画出来的运动”,是影视美术,创作者必须有良好的美术造型和表现基础;第二,动画是影视艺术,创作者必须有视听语言的基础;第三,动画是靠形象的运动和动作表达情感的,创作者必须掌握人物、动物和自然现象等的运动规律。对于在动画素描教学中如何挖掘和深化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和积极性,如何组织和设计课堂教学才能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素描课与动画专业的结合:

一、在速写中强化训练的内容

1.对动势的理解

动画中的动作设计要体现出动作,动作要想精彩,就得把动作的动势做足。动势是一个动作开始前的能量累积,是一种蓄势待发的状态,它有一种预知性,看了这个动势就会知道下一个动作怎样发生。在动画中还有很多准备动作,如跑前的准备动作、生气前的准备动作、跳跃前的准备动作等。

2.对动态线的理解

要把角色的动作画足,就必须找准角色的动态,这样单幅的特写画面会很美,特写的情况也经得起推敲。动态线对单幅画面和定格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作品《鹬蚌相争》最后一幅定格画面,渔翁双手抓住鹬鸟的动作的定格处理,动态线画得非常舒展,画面让人感觉美极了。

3.对一个人物特定动作的过程的理解

动画专业的速写训练增加了新的项目,那就是对一个人物特定动作的过程的反复观察与理解。要画好这组动作,就要把整个动作过程看清楚,包括起止的动作在哪里、动作的转折在哪里,重要的还有对时间的把握,看动作究竟用了多少秒等,一定要多次记录下来,与画好的原动画在填摄影表时作一下对比,感受动画中时间的概念。

二、结合软件的功能和特点进行教学

1.结合作业讲解对单幅画面的理解

单幅画面在这里是指一帧的图片信息量,而画面质量的好坏决定了动画片的视觉效果。一幅优秀的单幅画面包含了适宜影片风格和情节的构图、符合情节意境的色彩基调、指定人物的动态设计、关键角色运动的起止动作(原画),背景也是单幅画面。

2.结合作画步骤说明对图层的理解

图层是电脑编程者为了更好地体现动画设计的最终效果而设定的一个菜单文件名称。作画也有一定的科学步骤,有了方法,绘画就变得有头绪,软件也是如此。在软件中制作无纸动画时,在时间轴左边有一个图层文件夹,打开时就可以看到很多图层,如动作图层、背景图层、物件图层等。作画是一步一步完成的,软件也是一个一个图层做出来的。

3.结合人物整套动作的速写讲解对帧的认知

在速写课的授课过程当中,教师会给学生安排单个人物整套动作的速写训练,在训练过程中结合软件的功能进行讲解。如,无纸动画制作软件中就有一个绘图纸外观轮廓按钮,当用户打开这个模式后,可以看到其他相关帧上的图形轮廓。就好像把诸多画好的人物动态的动画纸放在透光台上一样,所有的人物运动轮廓都清晰可见,并且人物的运动轨迹可以在帧上对应,这样就会使学生对帧有进一步的了解。

三、课堂实践作业与创作作业结合创新教学模式

第一,把透视课作业训练从教室中搬到楼道里,让学生画楼梯楼道,提升学生对场景的认识和对透视的运用能力。在画室里讲解透视的基本原理,作业训练则搬到楼道中进行,学生在可以看到大的透视线缩减的同时,也可以选择角度画楼梯和楼道,这使学生在掌握和运用透视知识的同时也对动画场景有了一定的认知。第二,把头像的课堂作业转换为严格的人物造型头像转面的训练,提高学生对角色造型的认识。在头像的训练课中,不应单纯地把模特请来让学生画头像,而应紧紧结合动画的造型转面重新组织课堂教学设计。把课堂作业按教学设计展开,按规定的课时画一个固定模特的八个面,这样就可以为学生下一阶段的造型设计课学习做好准备,起到了很好的课程衔接作用。第三,把课后作业布置为绘画日记和多格漫画日记,提高学生对分镜头用画面叙事的认识。作业的布置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它既可以巩固课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也可以使新的教学理念和专业模式在学生作业中得到延伸。动画专业的教学目标直接决定了学生的专业学习方向,所以作业布置不再是单纯的量的问题,而应紧紧围绕能够提高专业水平的思路进行。如,布置绘画日记和多格漫画日记,这样定时定量,一个教学周期做下来,效果特别明显,学生组织画面的动手能力必然生成,用画面叙事的能力也具备了,自然就为画出画面分镜头台本打下良好的基础。

结语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