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电力安全论文范文

电力安全论文精选(九篇)

电力安全论文

第1篇:电力安全论文范文

【关键词】电力信息安全;监控;安全隐患;电网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对电力信息系统服务服务功能的不断完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电力企业的产业规模。与此同时,随着电力信息系统运行中所承载信息量的不断加大,电力信息安全能否得到有效的保障,影响着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因此,需要采取科学的监控方法,实现电力信息系统长期运行中的实时监控,确保所有电力信息安全性。

1电力信息安全基本组成架构分析

电力信息安全所关注的是所有电力信息的安全有效性,并严格遵循信息保密性、可用性、完整性及可控性原则,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高效运行。实现这样的发展目标,需要明确电力信息安全基本组成架构,最大限度地满足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多样化需求。当前电力信息安全基本组成架构包括:①电力信息流结构。该结构的存在是为了确保各项电力业务的顺利开展,确保了电力信息的安全传递;②性能可靠的电力信息网络结构。通过专用网络与公用网络配合使用电力信息网络结构的合理设置,可以保障电力信息安全,确保了电力网络结构与互联网的有效结合;③完善的电力信息安全预防与保护体系结构。该结构的设置与不断完善,实现了电力信息系统组成结构的科学划分,为电力信息安全策略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也为电力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电力信息安全监控系统构建要点分析

电力信息安全监控水平的提升,依赖于安全监控系统构建,从而实现电力信息系统运行及电力信息传递的实时监控。同时,随着电力企业业务量的不断加大,对电力信息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注重电力信息安全监控系统构建,明确系统的主要功能及相关的支撑技术。

2.1安全监控系统的主要功能

电力信息安全监控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确保所有信息化设备的完好性;实时监控信息化监控系统运行,了解其安全状况。通过在线监视的方式,有利于提升电力信息化设备的安全管理水平,促使信息化系统长期处于稳定的运行状态,优化资源配置的同时保持系统良好的安全性。具体表现在:①对所有电力信息化设备进行安全管理。在这种管理方式的作用下,可以实时地监视信息设备的运行状态,合理配置各种信息设备,并对设备进行维护与升级;②对系统运行进行实时安全管理。通过对信息系统运行状况了解,可以有效的应对各类突发事件,促使系统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处理。在这种安全管理模式中,系统运行信息采集中是以网络节点为单位,能够对各类安全事件进行实时响应,可以显示出系统的运行状态;③离线状态下进行安全性分析,促使其中的安全数据能够得到分析与处理,逐渐形成完善的安全机制,并获得安全评估报告;④对用户、系统日志、安全制度等进行日常管理,并通过安全监控中心对下级电力信息安全进行检查与评估。

2.2安全监控系统的主要支撑技术

电力信息安全监控系统服务功能的不断完善及服务范围的扩大,对各类技术有着较强的依赖性。因此,需要了解该监控系统的主要支撑技术。这些技术包括:①面向对象的高效管理组织技术。通过对电力信息系统中各对象特征的深入分析,可以进行高效管理;②适用范围广的数据统一管理技术。在该技术在支持下,可以提高电力信息安全监控系统运行效率;③电力信息化设备管理技术。将设备内部或者外部与计算机相连,能够在标准协议支持下确保各设备的安全使用;④确保各厂商产品信息共享的安全管理适配器技术。

3电力信息安全分析

为了提高对电力信息安全的正确认识,需要构建相关的模型对电力系统安全事件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从而为电力信息安全控制提供保障。构建模型进行电力信息安全分析时,需要从这些方面入手:①确定所有信息安全事件可能影响电力系统安全的集合;②对电力信息安全隐患相关性进行分析,大致确定各类安全事件可能发生的概率;③通过信息安全事件结合及安全隐患相关性分析,确定信息安全事件权重。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合理设置电力信息安全基本架构,构建可靠的电力信息安全监控系统,可以确保电力信息安全,增强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因此,未来电力信息系统构建中应充分地考虑电力系统正常工作的具体要求,注重电力信息安全分析,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及专业技术手段保持电力信息安全监控系统运行良好性,促使其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得到高效处理。

作者:林康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参考文献

[1]余勇,林为民.基于等级保护的电力信息安全监控系统的设计[J].计算机科学,2012(13).

第2篇:电力安全论文范文

摘要:针对电力安全事故,提出要加强电力安全文化建设,并指出对电力企业安全文化进行科学、全面地评估具有重要意义。电力企业安全文化的丰富内涵决定了电力企业安全文化评估系统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系统,传统的评估方法不易于操作和实现。由于人工神经网络具有良好的非线性逼近能力,为评估系统的实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该系统从安全意识、安全价值观、安全行为、安全现状四个方面出发,确立了电力企业安全文化的评价指标,并采用人工神经网络中的BP算法,在VisualBasic610平台上研制开发而成。通过泛化能力测试,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进行验证,评估结论一致。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电力行业正在向大电网、大系统的方向飞速发展,与之相对的电力科学技术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和改善,但电力系统的安全问题始终不能更好地预测和控制。从1996年北京的“1119”停电事故到2003年8月14日的北美大停电、2005年8月18日印度尼西亚的电网稳定失控,相关的法规制度和技术装备已基本齐全,但事故却依然还会发生。1986年4月,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爆炸,从而发生极其严重的核泄漏事故,损失惨重。事后,在全面分析事故原因时,国际核安全组织首次提出安全文化的概念,并认为安全文化的欠缺是导致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对事故的控制实践表明,软对策的效果优于硬技术。如今安全保障所缺的正是这样一种软对策,安全文化正是保证安全的最持久因素。安全文化是从属于组织文化的子概念,是在市场经济发展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管理思想和理论,是在经验主义管理、科学管理的基础上逐步产生的,是占企业主导地位并为绝大部分员工所接受的一种管理理论。由此可见,加强电力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这对电力行业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电力企业安全文化状况需要评估

谈及安全文化,人们的普遍态度是比较抽象,甚至空泛。这也恰恰反衬了某些生产人员安全文化意识的淡漠,凸现了安全文化建设的紧迫性。国家首批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专家徐德蜀先生曾强调说安全文化教育是提高全民的安全文化素质的最深刻、最根本的方法和途径;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也在2002年发出倡导:安全文化建设是预防企业事故的基础性工程,对保障安全生产具有战略性意义。电力企业安全文化的定义和内容可以表述为:以创造一个安全、舒适、高效的人文环境和生产条件为目标,以“以人为本”的理念为指导,以已有的安全生产经验为基础,以被激发出来的职工的内在潜能为动力,以系统工程思想为整合方法,使企业变为一个有扎实安全基础因而有市场竞争力的实体,这是一个系统工程,由此而积累和创造的安全精神财富和安全物质财富就是电力企业安全文化。电力企业安全文化的作用如下。a1导向作用。是指正确的安全生产的指导思想和健康的精神气氛。b1激励作用。人们越能认识安全生产的行为的意义,就越能产生安全生产的行为的推动力。c1凝聚作用。积极向上的安全生产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准则使员工的安全行为更加自觉。d1协调作用。企业与员工、领导与员工、员工之间的利益融为一体,员工的需要与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一致,部门之间相互协调。电力企业安全文化的主体平台由安全知识、安全信仰、安全行为三大支柱构建支撑而成,缺一不可。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再结合这三大支柱的实现程度,电力企业的安全文化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要我安全(被动约束)我要安全(主动管理)我会安全(自律完善)。通过这一过程的完成,员工在电力生产过程中,不仅会产生对生产对象的认识和情感,而且还能意识到生产对象和生产过程中自我的安全,从而主动地对不安全因素进行改造,表现出一系列的安全行为,最终达到我能安全。当前,比较系统的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才刚刚起步,更是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的明确的评价方法。对电力企业的安全文化状况进行全面客观地评估,就能从整体上把握电力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状况,了解其处于安全文化发展的哪个阶段,把握住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进行的广度和深度。然后,就可以对电力企业目前的安全文化建设方案采取相对应的改进措施,促进电力企业安全文化的进一步持久发展,提高电力企业的安全文化发展水平和生产效率,达到和谐、稳定、发展。

二、电力企业安全文化的评估方法

电力企业的安全文化评估是电力安全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安全文化进行评估又不等同于一般的安全性评估,现有的安全评估多是从生产设备、作业环境、安全管理三个领域进行,还没有更广地涉及到安全文化的领域。进行电力安全文化评估必须要遵循科学性、实际性和全面性的原则。安全文化内涵丰富,它的基本要素包括安全生产价值观、安全生产信念、安全生产行为准则、安全生产行为方式、安全生产物质表现、安全生产形象等,进而还可以再细分解成众多的构成部分。根据电力安全文化的特点,本文从安全意识、安全价值观、安全行为、安全现状四个方面出发,对某大型电力企业下属的9个不同电厂进行了问卷调查作为评估的取样,问卷设计过程采用专家谈话法,将安全文化的四个方面又更深入地分解成为500个小方面,做到了层层分解、细致分解、完全分解。进行安全文化评估可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a1目标管理法。确定安全文化建设所要达到的目标,对照目标对安全文化建设效果进行评价,看是否达到或在何种程度上达到了预期的目标。b1“知行”统一法。既看员工在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上了解的知识状况,又看其在安全实践中的行为表现。c1过程分析法。把安全文化建设的效果放在一个发展的过程中来考察,从发展的趋势、长远的时效来看待效果。d1比较鉴别法。通过比较对照来考察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效果。纵向的比较就是把同一对象在参加某项安全建设活动前后的情况加以对比,横向的比较就是在不同的主体间进行比较。e1个体评价和群体评价法。对安全文化建设在个体和群体中产生的效应分别作出评价和估量。f1单项评价和综合评价法。安全文化建设的诸多效果之间既有独立性又相互联系。以上对电力企业的安全文化评估方法均行之有效,但考虑到安全文化的内容丰富,评估结果和评价元素之间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上述评估方法在实际操作中有的过于简单,考虑不够全面,致使各评价指标欠缺准确性,有的稍显主观,客观性不足,作出的评估结论不够科学;有的不具有明显的可比性,不能形成明确的概念;有的过于复杂,不便于操作,难以广泛推广。

三、人工神经网络原理

电力安全文化的丰富内涵和评价元素的多样性决定了这一评价系统会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系统,评价起来不易实现。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人工神经网络(Artifi2cialNeuralNetwork,ANN)具有学习功能、联想记忆功能、非线性分布式并行信息处理功能,具有很强的非线性逼近能力,为电力企业安全文化评估系统的实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人工神经网络是由大量处理单元广泛互连而成的网络,是对人脑的抽象、简化和模拟,反映人脑的基本特征,是根植于神经科学、数学、统计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及工程等学科的一种技术。BP网络(BackPropagationNetwork,BPNet2work)是神经网络的重要模型之一,由于其克服了简单感知器所不能解决的XOR等问题而得到了广泛应用。本评估系统采用的是三层BP网络(输入层、隐层、输出层)。激发函数采用非线性连续可导的Sigmoid函数:f(x)=11+e-x假设共有k个输入样本,每个样本的网络期望输出和实际输出的偏差为Ek=∑q(ykt-ckt)2/2式中:ykt为期望输出,ckt为实际输出。输入层和隐层之间权值为wij,隐层和输出层之间的权值为vjt,BP算法中权值的修正量与误差对权值的偏微分成正比:Δvjt=α9Ek9vjtΔwij=β9Ek9wij展开可得:Δvjt=αdktbkjΔwij=βekjαki其中:bkj=f(skj)skj=∑ni=1wijαki+ojdkt=(ykt-ckt)ckt(1-ckt)ckt=f(lkt)lkt=∑pj=1vjtbkj+rtekj=(∑qt=1dkjvjt)bkj(1-bkj)式中:αki是各输入样本,oj是隐层各神经元的阈值,rt是输出层各神经元的阈值。同理,可推导出阈值的修正量:Δrt=αdkt,Δoj=βekjk个输入样本的全局误差为E=∑mk=1Ek当全局误差满足给定的精度要求E<ε时,学习过程结束。基于此BP算法,在VisualBasic610平台上研制开发了电力企业安全文化评价系统,其中BP算法的流程。

四、网络训练需要考虑的问题

411评价指标的确立将安全文化的评估内容划分为安全意识、安全价值观、安全行为、安全现状四大方面,其下又分解为500个小的组成元素,这些小元素即为调查问卷的答案选项。取9个电厂中的6个作为训练样本,3个作为待检测样本。将6个电厂的员工对这些选项所做的答案作为BP网络的输入元素进行评测训练。为此,将员工对这500个备选选项的答案全部统计成百分比的形式,实现了评测指标的标准化。412网络结构的设定基于确立的评价指标,设定BP网络的输入节点为500个。因为三层的神经网络可以任意精度地逼近任意的连续函数,所以评价系统只采用了一个隐层,经过多次实验网络的收敛情况,设定隐层的节点数为14个。输出节点设定了3个,输出范围分别在0和1之间。BP网络的各个初始权值和初始阈值随机确定,学习速率取为016,网络的全局误差设定为0101。413学习过程中系统的调整为了能更精确地计算梯度向量,使误差收敛条件简单化,输入样本时可以采取批处理方式,让组成一个训练周期的全部样本都输入给网络之后,再用总的平均误差作为目标函数来调整权值和阈值。

五、训练过程及结果

将选用的6个电厂的问卷答案作为输入样本训练网络,输入指标值构成了一个6×500阶输入向量矩阵。再采用非神经网络的安全文化评价方法对这些问卷答案进行专家分析,给出评价,并作为有导师向导的BP网络的期望输出,构成输出向量:E=(e1,e2,e3,e4,e5,e6)T=100100010010001001其中(1,0,0)代表电厂的安全文化已处于了高级阶段,(0,1,0)代表电厂的安全文化处于中级阶段,(0,0,1)代表电厂的安全文化还处于较初级阶段。训练结束后,保存权值和阈值。正向测试,可得到BP网络的实际输出值:F=(f1,f2,f3,f4,f5,f6)T=019820115701163019940113701118011360196901125011720198501164011450115301928011180112901953对照E和F发现,BP网络得到的结果跟事前的期望值基本保持一致,可见所设计的电力企业安全文化评估系统能够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将另3个电厂的指标数据输入到系统中来验证网络的泛化能力,得到结果为F=(f7,f8,f9)T=011720190301096010990114501925011610112601977电厂7处于安全文化发展的中级阶段,电厂8处于初级阶段,电厂9处于初级阶段。结果表明,所应用的BP神经网络在学习后具有存储经验并进行判断的专家功能。为了更进一步验证该BP网络的判断功能的准确性,构造了一个模糊综合判断模型,采用相同的样本来对这3个电厂进行安全文化状况的评估。考虑到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内涵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在进行具体评估时依然采用四个一级指标来反映(安全意识指标、安全价值观指标、安全行为指标、安全现状指标),将问卷中的500个答案选项(对安全文化的影响因素),按照对四个一级指标的属性进行分类归属,作为模糊评估模型的二级评价指标。将3个电厂各一级指标下的二级指标属性值矩阵转换成下列矩阵形式:A(i)=A1(i),A2(i),A3(i)=a11(i)a12(i)a13(i)a21(i)a22(i)a23(i)………an1(i)an2(i)an3(i)(i=1,2,3,4)n个属性值的权系数值集为B(i)=(b1(i),b2(i),b3(i),…,bn(i))(i=1,2,3,4)其中各权系数值由专家直接给出,并经过归一化处理而得到。通过运用广义的Fuzzy算子,可计算得到二级评价指标上的模糊综合评价集为R(i)=B(i)•A(i)=(r1(i),r2(i),r3(i))(i=1,2,3,4)将得到的R(i)作为更高一层的评价矩阵行,采用相同的算法,逐层进行评价,最终可得到模糊综合评价结果集:R=B•A=(r1,r2,r3)经过专家分析,该模型的模糊综合评价值的结果范围同安全文化所处阶段的关系为高级阶段[01666,1]中级阶段[01333,01666]初级阶段[0,01333]通过实验,可得到这3个电厂的模糊综合评价值为R=(016251,012978,013152)数据证明,3个电厂在模糊综合判断模型下进行的安全文化评估同采用BP神经网络所得到的评估结论相同。

第3篇:电力安全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通过对电力系统计算机网络存在的网络安全问厦的分析,提出相应的安全对策,并介绍应用于电力系统计算机网络的网络安全技术。

[论文关键词】电力信息安全策略

在全球信息化的推动下,计算机信息网络作用不断扩大的同时,信息网络的安全也变得日益重要,一旦遭受破坏,其影响或损失也十分巨大,电力系统信息安全是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和对社会可靠供电的保障,是一项涉及电网调度自动化、继电保护及安全装置、厂站自动化、配电网自动化、电力负荷控制、电力营销、信息网络系统等有关生产、经营和管理方面的多领域、复杂的大型系统工程。应结合电力工业特点,深入分析电力系统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探讨建立电力系统信息安全体系,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高电力企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更好地为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和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服务。

研究电力系统信息安全问题、制定电力系统信息遭受内部外部攻击时的防范与系统恢复措施等信息安全战略是当前信息化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电力系统的信息安全体系

信息安全指的是为数据处理系统建立和采用的技术和管理的安全保护,保护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不因偶然和恶意的原因遭到破坏、更改和泄露。包括保密性、完雅性、可用性、真实性、可靠性、责任性等几个方面。

信息安全涉及的因素有,物理安全、信息安全、网络安全、文化安全。

作为全方位的、整体的信息安全体系是分层次的,不同层次反映了不同的安全问题。

信息安全应该实行分层保护措施,有以下五个方面,

①物理层面安全,环境安全、设备安全、介质安全,②网络层面安全,网络运行安全,网络传输安全,网络边界安全,③系统层面安全,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库管理系统安全,④应用层面安全,办公系统安全,业务系统安全,服务系统安全,⑤管理层面安全,安全管理制度,部门与人员的组织规则。

二、电力系统的信息安全策略

电力系统的信息安全具有访问方式多样,用户群庞大、网络行为突发性较高等特点。信息安全问题需从网络规划设计阶段就仔细考虑,并在实际运行中严格管理。为了保障信息安全,采取的策略如下:

(一)设备安全策略

这是在企业网规划设计阶段就应充分考虑安全问题。将一些重要的设备,如各种服务器、主干交换机、路由器等尽量实行集中管理。各种通信线路尽量实行深埋、穿线或架空,并有明显标记,防止意外损坏。对于终端设备,如工作站、小型交挟机、集线器和其它转接设备要落实到人,进行严格管理。

(一)安全技术策略

为了达到保障信息安全的目的,要采取各种安全技术,其不可缺少的技术层措施如下:

1.防火墙技术。防火墙是用于将信任网络与非信任网络隔离的一种技术,它通过单一集中的安全检查点,强制实糟相应的安全策略进行检查,防止对重要信息资源进行非法存取和访问。电力系统的生产、计量、营销、调度管理等系统之间,信息的共享、整合与调用,都需要在不同网段之间对这些访问行为进行过滤和控制,阻断攻击破坏行为,分权限合理享用信息资源。

2.病毒防护技术。为免受病毒造成的损失,要采用的多层防病毒体系。即在每台Pc机上安装防病毒软件客户端,在服务器上安装基于服务器的防病毒软件,在网关上安装基于网关的防病毒软件。必须在信息系统的各个环节采用全网全面的防病毒策略,在计算机病毒预防、检测和病毒库的升级分发等环节统一管理,建立较完善的管理制度,才能有效的防止和控制病毒的侵害。

3.虚拟局域网技术(VLAN技术)。VLAN技术允许网络管理者将一个物理的LAN逻辑地划分成不同的广播域,每一个VLAN都包含1组有着相同需求的计算机工作站,与物理上形成的LAN有相同的属性。但由于它是逻辑而不是物理划分,所以同一个LAN内的各工作站无须放置在同一物理空间里,既这些工作站不一定属于同一个物理LAN网段。一个VLAN内部的广播和单播流量都不会转发到其他VLAN中,有助于控制流量、控制广播风暴、减少设备投资、简化网络管理、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4.数据与系统备份技术。电力企业的数据库必须定期进行备份,按其重要程度确定数据备份等级。配置数据备份策略,建立企业数据备份中心,采用先进灾难恢复技术,对关键业务的数据与应用系统进行备份,制定详尽的应用数据备份和数据库故障恢复预案,并进行定期预演。确保在数据损坏或系统崩溃的情况下能快速恢复数据与系统,从而保证信息系统的可用性和可靠性。

5.安全审计技术。随着系统规模的扩展与安全设施的完善,应该引入集中智能的安全审计系统,通过技术手段,实现自动对网络设备日志、操作系统运行日志、数据库访问日志、业务应用系统运行日志、安全设施运行日志等进行统一安全审计,及时自动分析系统安全事件,实现系统安全运行管理。

6.建立信息安全身份认证体系。CA是CertificateAuthority的缩写,即证书授权。在电子商务系统中,所有实体的证书都是由证书授权中心(CA中心)分发并签名的。一个完整、安全的电子商务系统必须建立起一个完整、合理的CA体系。CA体系由证书审批部门和证书操作部门组成。电力市场交易系统就其实质来说,是一个典型的电子商务系统,它必须保证交易数据安全。在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中,作为市场成员交易各方的身份确认、物流控制、财务结算、实时数据交换系统中,均需要权威、安全的身份认证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电子商务逐步扩展到电力营销系统、电力物质采购系统、电力燃料供应系统等许多方面。因此,建立全国和网、省公司的cA机构,对企业员工上网用户统一身份认证和数字签名等安全认证,对系统中关键业务进行安全审计,并开展与银行之间、上下级CA机构之间、其他需要CA机构之间的交叉认证的技术研究及试点工作。

(三)组织管理策略

信息安全是技术措施和组织管理措施的统一,“三分技术、七分管理”。据统计,在所有的计算机安全事件中,属于管理方面的原因比重高达70%以上。没有管理,就没有安全。再好的第三方安全技术和产品,如果没有科学的组织管理配合,都会形同虚设。

1.安全意识与安全技能。通过普及安全知识的培训,可以提高电力企业职员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使他们具备一些基本的安全防护意识和发现解决某些常见安全问题的能力。通过专业安全培训提高操作维护者的安全操作技能,然后再配合第三方安全技术和产品,将使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得到提升。

2.安全策略与制度。电力企业应该从企业发展角度对整体的信息安全工作提供方针性指导,制定一套指导性的、统一的安全策略和制度。没有标准,无法衡量信息的安全,没有法规,无从遵循信息安全的制度,没有策略,无法形成安全防护体系。安全策略和制度管理是法律管理的形式化、具体化,是法规与管理的接口和信息安全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

3.安全组织与岗位。电力企业的组织体系应实行“统一组织、分散管理”的方式,建立一个有效、独立的信息安全部门作为企业的信息安全管理机构,全面负责企业范围内的信息安全管理和维护工作。安全岗位是信息系统安全管理机构,根据系统安全需要设定的负责某一个或某几个安全事务的职位,岗位在系统内部可以是具有垂直领导关系的若干层次的一个序列。这样在全企业范围内形成信息安全管理的专一工作,使各级信息技术部门也因此会很好配合信息安全推行工作。

第4篇:电力安全论文范文

由于信息技术具有的各种优势,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不断渗透和展开应用,在各个行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在信息技术为各行业带来各种便利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就拿2013年美国爆出的“棱镜门”丑闻,惊动了全世界。“棱镜门”事件让人以另一种眼光审视信息技术。在“棱镜门”事件中,美国依靠其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强大优势,绕过各国的信息安全防护系统,对各国进行电子监听和网络监控。“棱镜门”事件展示了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安全隐患,同时也体现了强大的信息安全产业对一个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因此,面对信息技术这把双刃剑,要在利用好它优势的基础上,做好安全防范措施。面对各类未知的信息安全隐患,只有建立良好的信息安全评估与风险处理体系,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信息安全。信息评估和风险处理的实施,对于信息安全体系的建设和运行非常关键。在信息安全体系建设运行过程中,一般需要完成下列流程:

1)诊断和评估阶段,要对系统进行初步的诊断,确定需要进行信息安全评估的方面和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方法;

2)识别阶段,识别系统存在的信息安全风险和隐患;

3)分析和评价阶段,对系统潜在的信息安全风险和隐患,进行具体分析和评价;

4)生成处理方案阶段,在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确定风险处理的多种可选的控制策略和处理措施;

5)策略选择阶段,为处理风险选择最佳的控制策略和处理措施;

6)实施阶段,实施风险处理,以达到对已识别的风险的处理和控制;

7)评审阶段,按照计划对实施风险处理之后的系统进行风险评估的评审,确定是否已经将风险和隐患消除。

2舰船电力系统信息安全

2.1船舶电力系统信息化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力发展与普及,以及电力系统智能化发展与多样化需求,使电力系统行业对信息技术的依赖性和需求大大增加。对于舰船电力系统也是如此,现在几乎所有大中型舰船的电力系统安装配备了相应的信息处理系统,几乎都实现了船舶电力系统信息化。舰船电力系统信息化是指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软件技术等多种现代科学技术在舰船电力系统应用全过程的统称。在船舶电力系统信息化建设和智慧船舶建设的双重推动下,我国船舶行业的电力系统管理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舰船电力系统信息化建设主要完成舰船电力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和舰船办公管理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船舶电力系统信息化实现的应用主要包括一些基础的和另外一些拓展的应用。其中基础应用主要是舰船电力系统信息管理系统集成的应用,包括船舶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电力负荷管理系统、船舶ERP、管理信息系统(MIS)等;另外一些拓展的应用,主要是舰船办公管理信息系统集成的应用,包括办公自动化系统、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等应用。船舶电力系统无论从规模还是从复杂程度上,虽然都不能和国家电网相提并论。但一个船舶就是一个小的社会,一个船舶的电力系统就相当于一个微型的国家电网,船舶电力系统仍然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网络系统。虽然新一代信息技术给舰船电力系统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与快捷,但是同时也带来了信息安全方面的新挑战和新危险,舰船电力系统信息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大家必须要进行高度重视的问题。舰船电力系统的安全系统可靠运行不仅可以保障船舶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更加可以保障船舶的安全行驶,避免安全隐患所造成的重大的经济损失,更关系到船舶上人员的生命安全。随着我国信息技术和电力系统建设的不断深化,国家以及各部门对于电力系统信息安全问题都给予了高度重视,都纷纷出台各种文件和政策保障电力系统信息安全。2003年开始,国家电网便将信息安全管理开始纳入电力安全生产体系,实施了信息网络安全运行报表制度和监督管理制度。2004年,国家电监会专门出台了《电力安全生产监管办法》,其中明确对电力安全生产的信息报送做了规定。之后,科技部也将电力系统信息安全列入国家信息安全的范畴,大力推进电力系统领域信息安全示范工程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在政策和技术双重驱动下,很多船舶相关的企业已经开始意识到船舶电力系统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开始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对船舶信息系统的安全评估,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加强船舶电力系统信息安全。主要通过采用船舶电力系统信息网络身份认证机制,建设网络安全系统和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构建防病毒和防攻击的安全屏障系统。通过这些举措,可以有效防止有害信息和恶意攻击对船舶电力系统的干扰和攻击而引发的事故,保证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安全运行,保证船舶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同时确保信息系统安全运行。

2.2船舶电力系统信息安全问题

船舶电力系统信息安全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设计的环节很多,其技术和管理十分复杂,船舶电力系统信息安全涉及到船舶从发电、输电、配电到用电的各个环节。整个系统包括:首先是对电力系统信息安全体系总体架构的构建,然后要对系统信息安全的评估机制和评估方法进行研究,然后要对信息安全补救措施进行研究以及系统信息安全管理策略的研究等多种技术与管理。因此如此庞大复杂的系统,会有很多的环节存在一定的漏洞,为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主要的一些信息安全问题如下:

1)信息采集环节的安全性。随着智慧船舶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化装备被广泛用在船舶上,这些各类智能化设备在保障这个船舶的安全可靠运行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都是电力系统的一个个终端,都需要进行实时的信息采集与监控管理,这样就涉及到大量的数据采集。在船舶电网中,各类数据采集仪器被用于对整个电力系统以及各个用电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测。出于对整个系统成本的考虑,系统所采用的多数信息采集仪器都是一些基本的传感器和测量仪,一般不会加入高端复杂的加密技术,这样会导致这些信息采集仪器很容易被入侵方破解和控制。一旦这些设备被侵入,入侵者就可以随意的控制和修改各个数据信息,影响整个船舶电力系统的正常工作。极端情况下,还可以控制这些采集仪器与整个电力系统断开,使电网控制系统无法实时监控各个设备的运行情况,无法估计系统目前的运行状况,从而造成更大事故。

2)信息传输环节的安全性。信息经过信息采集仪器之后,需要通过网络对数据进行传输,传输给控制系统进行下一步的处理和分析。船舶电力系统虽说是一个相对比较封闭的系统,采用的是内部的专网实现对数据的传输,但是在航行过程中,船舶需要与岸上的控制台进行实时的连接,而这种连接一般都是通过各种公用网络来进行,大量的数据需要通过高速的公用通信网络进行传输。公用网路是不干净的网络,有很多的危险性,为各类病毒木马和恶意攻击提供了很多的入口,这将为船舶的电力系统内网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3)智能控制的安全性。船舶电力系统会有统一的智能控制系统,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可以实现电力的智能、负荷的智能分配等很多的智能控制功能。智能控制系统是通过利用实时采集到的各类信息,对船舶整个电力系统的状态进行诊断和分析,然后得出诊断结果,并及时采取对应的处理措施,对船舶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智能的控制和调节,使之运行在安全、可靠和经济的状态。所以,需要保障电力系统智能控制的安全性,需要取得电力系统的绝对智能控制权,实现各个电气设备之间良好的信息交互机制,否则如果缺乏相应的保障措施,很有可能被入侵者攻击利用,获取控制权,不仅各种设备不能正常工作,极有可能造成整个电力系统的瘫痪。

3船舶电力系统信息安全评估

3.1船舶电力系统信息安全评估

正如第2节所提到的,船舶电力系统存在诸多的信息安全问题。所需对船舶电力系统信息安全进行评估,发现安全隐患,然后针对安全隐患进行处理,形成一个基于时间的动态安全防护体系。船舶电力系统需要重点进行信息安全评估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风险评估船舶电力系统一般采用的是内部专网,但由于要实时和陆上的不干净的公用网络进行连接和通信,所以存在一定的网络风险,需要对网络风险进行评估。首先需要定期对电力系统包括服务器、网络设备在内的一些硬件的性能以及防火墙等软件的设置进行评估,对网络系统存在的安全漏洞进行检测和分析,进行综合的评估,形成网络风险评估报告,利于网络系统管理人员及时更新完善安全措施,动态地调整舰船电力系统网络的安全水平。

2)管理系统安全评估信息管理系统包括多个方面,其中管理系统是顶层,其安全至关重要。许多船舶电力系统的管理系统只是安装了外层的防病毒软件和防火墙,而未对整个系统的安全设计进行统筹规划,所以需要对整个管理系统进行系统级的安全评估。因此,需要对系统定期的进行安全漏洞扫描,发现不符合规定的安全配置,检查系统内部是否有木马或病毒,形成系统安全评估报告。安全管理人员可参考生成的报告中,对系统中不符合规定的安全配置及时进行修改,完成系统安全加固与升级,保护系统中数据不被破坏。

3)数据库安全评估船舶电力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会涉及到大量的数据信息,目前一般都采用数据库来对这些重要的数据进行存储。数据库中存放着几乎船舶所有重要的数据,因此数据库的安全十分重要,需要进行系统的数据库进行安全评估。需要定期地扫描各个数据库,检查各类数据库的安全漏洞,评估各个数据库的安全风险,对数据库的安全漏洞进行评级和控制,从而实现持续改善电力系统各个数据库的安全状况,保障数据安全。

4)系统实时监控性能评估船舶在海面上正常航行,需要时刻保障电力系统及各个设备的正常工作。因此需要对电力系统和各个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实时监控系统和各个设备的活动请求和访问请求,分析可疑的访问请求,识别系统中的可疑危险事件。

5)网络入侵抵抗力评估船舶在与外界进行通信时,经常会发生网路入侵行为。所以舰船电力系统信息系统需要有强大的网络入侵抵抗力,所以需要对网络入侵的抵抗性进行系统的评估。可以通过升级防火墙,在网络的接口和入口处安装网络入侵传感器,实时监控网络进出的数据流、分析可疑数据、切断可疑连接,动态地保障网络信息的安全,提高网络入侵抵抗力。

3.2船舶电力系统信息安全对策

1)加强信息安全技术研究。船舶电力系统的信息安全涉及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和交互等各个环节,所以需要对各个环节加强保障。开展数据加密、数据安全存储、数据安全传输等方面的技术研究;开展对网络安全传输协议以防火墙技术和安全认证技术的相关研究;完善信息安全管理系统,形成有效的安全技术防护体系。

2)制定信息安全标准体系。目前,关于信息安全的标准还没有正式的,尤其是舰船电力系统领域的信息安全标准。需要在对国外相关安全标准的借鉴学习的同时,结合舰船特殊的应用领域,制定舰船电力系统信息安全标准体系。同时,还要研究如何有效的推进信息安全标准在船舶电力行业内的合理部署和实施。

3)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船舶电力系统信息化的建设牵涉到造船厂、电力公司、信息科技公司和设备制造商等众多的参与方。政府部门或相关行业协会需要根据各方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对其进行定位,制定合理的信息安全政策。通过出台相关政策,规定各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规范各方的具体行为,切实做好舰船电力系统的信息安全。

4)建立信息安全培训体系。对于大多数在舰船上工作人员以及乘客而言,信息安全是一个十分复杂而遥远的概念,而他们为船舶电力系统信息安全系统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其安全意识的薄弱,会直接影响到舰船电力系统信息安全的整体水平。因此,需要完善的信息安全培训体系,对舰船上工作人员以及乘客进行信息安全培训和知识普及,保障舰船电力系统信息安全。

4结语

第5篇:电力安全论文范文

1.安全管理意识不足

人员素质较低首先,在一些电力生产企业中,安全管理认识不足,并没有制定规范的安全管理制度,没有落实安全责任,对安全隐患存在侥幸心理,安全管理责任心不强,管理水平低。其次,对于电力生产工作人员而言,人员素质水平直接关系生产质量,但在一些基层供电企业中,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人员存在安全知识、技术知识不足等问题,安全生产难以保障。同时,在安全管理中,管理人员的管理责任不明确,现场监护形式化,从而造成人员伤亡事故。

2.违规操作存在,工程投运不标准

电力生产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涉及发电、调度、配电、自动化等各方面作业。在这些作业操作中,由于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存在违章违规操作现象。例如,在未办理工作票的情况下,高压试验人员开展变电站场地试验工作,工作安全性无法保障;在配电、检修等作业前,相关人员未全面分析工作中的危险环节,且安全工器具应用不规范、工作监护制度缺失,操作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同时,基建工程中,基建投入不足,安全运转检测不规范。例如,在试运转期间,电力单位并没有派专门人员巡视检查设备,不能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问题,为电力运行埋下安全隐患。同时,电力单位也没有制定规范的标准指导、规定试运转工作,相应的突发事件应对措施缺失。

二、提高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技术的措施

1.加强安全工器具、工作现场安全管理

首先,建立健全的安全工器具管理制度,对其进行定期检查、日常维护,加强工器具报废管理。例如,定期、全面检查工器具,并在检查过程中详细记录工器具型号、检查日期、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超期、报废不合格的工器具,并严格按照相关流程处理不合格、损坏的工器具,以免外流对其他电力生产单位造成负面影响。其次,在工作现场安全管理中,制定安全责任管理制,严格按照“两票”制度进行管理。在具体管理中,各电力企业单位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操作票技术规范》、《工作票技术规范》等标准,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要求进行作业操作。同时,在工作票签发、交底过程中,全面分析工作现场各危险因素,制定安全防范措施。

2.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提高人员素质对电力生产管理而言,其根本目的是确保施工人员人身安全,确保工程安全开展。因此,在电力生产中,电力企业应提高安全管理意识,加强人员培训,确保电网稳定运行。在平时工作中,企业对人员及安全管理知识教育、三级安全教育、技术教育,使人员积极学习相关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以此规范操作,并能在危急关头采取正确措施应对危险。

3.加强电网运行管理

实施安全防范首先,加强电网技术投资,提高技术含量,使用高可靠性的电气设备,以此提高设备的防雷击等性能,减少因设备缺陷造成的电网事故。同时,加强技术监督,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定期检验、试验二次设备、装置,并重点做好设备的失灵、主变等检验工作,重视二次回路管理。其次,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分析、预防控制危险点。例如,在工程实施前,全面分析施工危险点,调查危险源,列出危险清单,明确施工情况。然后,在此基础上制定危险点安全防控措施,重点监控、整改重大危险项目、危险点,提出应急处理措施。

三结束语

第6篇:电力安全论文范文

在企业生产中要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基本方针。这一方针是做好任何安全工作的“纲领”。只有任何时候都把这个“纲领”贯穿于企业生产的整个过程,才能正确处理好安全与企业效益、安全与工作进度、安全与个人经济利益的关系;只有始终把安全放在首要的位置,实行“安全优先”的原则,企业生产才能顺利进行,才能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

二、完善安全生产管理组织体系建设

企业的安全生产组织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安全生产监督体系、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等许多子系统。企业的安全生产都是在这些子系统的共同努力下完成的,否则,哪个子系统在运行中出现偏差,企业的安全就会受到影响,企业生产不能正常运转,从而造成不必要的安全事故和重大经济损失。这就要求企业要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组织体系建设,保证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中的每个环节、每个系统都能发挥最大效能。

三、推行安全目标管理

安全目标管理是实现安全生产的科学、有效的现代管理方法,因此为确保电力企业的安全,推行安全目标管理势在必行。安全目标制订的合理与否是安全目标管理的关键,因为目标制订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安全管理的成效。目标的制订一般遵循以下原则:目标要具有全面性,制订目标要从企业的整体出发全盘考虑;目标要突出重点,体现安全工作的重心问题;目标要具有挑战性,不宜太低,一般略高于执行者的能力和水平,让执行者通过一定程度的努力便可实现,以便增加执行者的信心;目标要尽可能量化,便于执行者的自查和考评者的考评操作。企业每年应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可行的安全目标,并将安全目标层层分解,次年初安委会组织有关人员对上一年度的安全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报绩效考评小组进行考核。

四、严格落实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因此,要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必须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各负其责,齐抓共管。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关键在于各级领导,在现实工作中一些单位的领导往往把安全生产责任制看做“软任务”,讲起来头头是道,十分重要;执行时就变为次要工作,可有可无,从而使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处于只停留在“挂帅不出征”的状态,致使安全生产责任制难以落到实处,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要落实好安全生产责任制,首先要对企业的每个部门、每个岗位的安全责任进行明确界定;其次,要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用制度约束人;再次,要贯彻到具体的实际工作中去,不能只体现在口头上。多年实践证明,安全生产责任制能够很好落实的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就好,企业经济效益就好;反之,则后患无穷。

五、完善规章制度建设,并提高执行力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电力行业是一个危险性行业,必须制订齐全、完善的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让全体员工有章可循,并要求全体员工认真执行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不健全、不完善或制度健全但执行力差,势必埋下安全隐患或不安全因素,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电力行业必须完善规章制度建设,并提高执行力。

六、全面强化企业安全教育

企业安全教育是贯彻安全生产方针、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途径。在生产过程中,人是安全生产的主体,行为人不按照安全规程操作是企业安全事故发生的最大原因,因此,加强安全教育,提高人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规范工作人员的安全行为程十分必要。在安全思想教育中,企业要不断创新安全教育形式,采用多形式、多层次的教育模式,真正使企业的安全教育形式常抓常新,促使每个职工都能自觉地执行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实现人们安全思想意识的重大转变,由“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重点加强安全生产的一线岗位及特殊工种岗位的安全培训工作,认真做好违章者的离岗安全教育,通过对这些不同群体的专题安全教育,使企业职工的安全意识扎根脑中,印在心上,工作流程得到进一步规范,增强了职工主动安全的自觉性。在创新安全教育形式时,要做到企业安全生产教育与职工爱岗敬业教育相结合,与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在进行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时采取职工喜闻乐见的形式。

七、大力倡导“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安全文化建设

安全文化建设能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企业应大力倡导“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安全文化建设,在制度的制定上应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体现制度的人性化;在工作和生活中,领导要关心和爱护职工,在人身安全与工作进度发生冲突时要停止施工,保护人身安全,在人身安全与设备安全发生冲突时应优先保护人身安全,在人身安全与企业效益冲突时应以人身安全为重。在宣传上,除充分利用会议、网络、宣传栏宣传“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安全文化理念外,还应大力开展“安全文化进家庭”、“员工家属的安全嘱托”、“安全生产全家福”等活动,让员工真正感受到企业“以人为本,关爱生命”。

八、开展现场多种形式的安全监督

企业应充分发挥安全监督体系的职能,在基建、检修、施工、业扩报装等现场加强监督。对大型施工、检修现场一定要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的到位安全监督;零星工程、小型作业点多面广,安全监督人员不可能到每一个现场进行监督,可是零星工程、小型作业作业人员在思想上往往不够重视,因而违章较多,容易发生事故。安全监督管理人员应抓住作业人员的这一心理特点,采取远程视频监控的方式进行监督,从而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安全监督人员还可以委托每一个工作现场的负责人对工作现场开工前、开工中、工作完成的情况进行录像或拍照,工作结束后将录像或照片电传安全监督人员。录像或拍照的监督方式也将极大地约束作业人员行为,确保作业安全。

九、加大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的力度

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是改善劳动条件、消除隐患、预防事故、保证生产正常运行的重要举措,因此,企业应定期、不定期地组织各种形式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对安全管理及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缺陷、隐患、危险与危害因素进行全面查证,全面查出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从而制订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和预控措施,保证生产安全。

十、夯实班组安全建设

班组是企业最基本的细胞,班组安全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各项生产指标和任务能否顺利实现,所以搞好班组安全建设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必须加强。班组长是班组的领头人、排头兵,班组长业务水平的高低、技术水平的好坏、安全意识的强弱、事业心的有无将直接影响班组的工作质量,影响到班组成员的安全意识和行为,最终影响到企业的效益。因此,企业班组安全建设的成败、班组长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十分关键,这就要求企业安全管理部门要参与班组长的人事任命考察,实行安全技能强和安全意识高优先制;平时加强对班组长的安全规范教育,全面提升班组长的综合素质。

十一、保障企业安全资金的投入

第7篇:电力安全论文范文

1.1电力的安全生产关系到各行各业的正常运行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电力行业具有社会公用事业的性质,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电能也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源。

1.2电力的安全生产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效益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当今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企业效益的好坏都关系到企业自身的良好发展。电力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故障和损失都会损害企业的利益,频频发生的事故也会造成整个电力企业的混乱。

1.3电力生产的特点需要安全生产

由发电厂生产的电能经升压变电站、输电线路、降压变电站、配电线路送到用户,组成了“产、供、销”统一的庞大整体。电力的存储需要相当大的科技支撑,所以其大规模的存储在目前尚不能进行,因此“产、供、销”必须同时进行,必须确保其过程的连续性和完善性,每个环节都必须做好安全管理和风险控制,任何一个环节的问题都有可能导致全网的瘫痪。

2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简析

2.1电力的设备维护

电力设备维护工作包括运行中的维护和设备停运后的检修维护。因此必须要确保运行的设备性能的良好以及控制设备运行的人员素质,定时进行设备的维护和检修。

2.2电力运行维护

电力运行维护要求在运行过程中通过观察检测各项参数来判断设备是否处于正常运行的状态,在运行过程中,操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流程根据设备的特性来进行操作,在发现异常后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操作人员要随时掌握互感器、电压器等的运行状况,了解设备的保护动作原理以及报警动作的原因,认真对设备进行检查。

2.3电力系统维护

电力系统维护主要包括对现场设备运行数据的收集,运行数据的传输和分析处理,运行数据的传送。现场设备的数据收集有利于分析风险发生的设备状态,为改进设备提供重要依据。实际数据与主机系统之间具有传输联系,以保证操作的便捷性。

3电力安全生产管理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

电力生产的工作流程必须遵循科学严谨的原则,电力的生产过程为电能首先经过升压型的变电站,再通过输电线路送往降压型的变电站,经过内部的转化之后最终由配电线路输送到广大的用户,这就构成了生产和供给以及销售有机统一的一个较为庞大的体系。由于科技水平的限制和电能的特殊性质,电能的大规模存储仍然难度较大,因此要求店里的“产、供、销”必须具有完整性和连续性,这就要求电能的连续供应和生产,每一个换季的问题都有可能导致大规模的电力生产安全问题,因此在生产过程中进行风险的控制非常重要。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大多分布在人员、设备和工作环境中。主要表现为:①人员的素质水平较低,导致操作不当,或者安全防护的措施不到位。②设备老化,硬件设施老旧,没有及时改进设备导致漏电等问题。③工作环境,电力生产过程中其工作环境为高压,电器设备多,而且也会存在一些易爆物品和有毒物质。这些潜在的威胁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处理,将会危害电力企业的正常发展和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4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风险控制

4.1提高人员的操作水平

人员的素质直接关系到电力生产是否能够正常运行,必须提高操作人员的素质。主要方式是对操作人员进行理论知识和实践的培训。首先应当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其次,定时开展电力安全生产管理风险控制方面的讲座和知识交流会,进行员工间的经验交流。最后,提高专业技能,电力企业应当加大对工作人员培训的资金投入,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同时也引进一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4.2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检查,更新设备

设备的正常运行是安全生产中重要的一环。企业应当对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查,降低故障设备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对于已经老化过时的设备进行更新。在设备的建设期,严格检查设计院出具的设计方案,根据具体实际选择适合企业自身的设备,在设备的安装过程中严格做好检查和监督;在设备的运行阶段,要求工作人员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工作人员应当掌握设备的具体性能,根据具体规定和说明操作设备,减小设备的损坏率,延长使用寿命;在设备的检修期应严格遵照检修的规则对设备进行拆解检查,提高设备的安全性能。在设备方面广泛运用的是代替法。主要指的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用低风险、低故障率的装备代替高风险装备。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重要手段是在保证企业效益的基础上对设备进行更新改造或者直接采用更为先进的设备。例如将手工调节改为全自动控制调节,利用新型的清洗剂清洗零件等。

4.3提高工作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安全性

工作环境中存在一些潜在威胁,其工作的性质决定了环境中的高压以及易燃易爆和有毒物质。在外界也会存在一些影响正常工作的有害物质,对于这种情况应采取以下方法:①隔离法。这是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主要指的是对于环境中存在的危险源进行隔离和控制,在合理的工作区域和范围内确保其可控性。例如在带电设备与维护现场之间设置防护栏,在设备工作结束之后及时关上电闸等。②个人防护法。外界环境中经常出现一些突发现象,对工作人员的安全产生了威胁,所以在工作过程中应当配备一定的劳动保护用品,例如安全帽、安全带等。

4.4行政方法

利用行政力量进行行政的监督,改进工作制度,进行人员的专业培训和选拔,保证电力生产管理的高质量。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对于电力企业的人员资源进行有效调动和合理分配,定时对员工进行培训,对于员工的工作做严格的监督和考核,并纳入行政机制。

5结语

第8篇:电力安全论文范文

1)季节和地域影响明显

供电过程会受到季节变化和地域条件的影响。在每年夏季和人口密集的城镇,用电需求会大幅增加,电量缺口大,供不应求。为应对这种情况,供电公司会采用拉闸限电的方式提供电能。这种情况对于用电需求较高的生产企业非常不利,会很大程度上减弱其生产效率。此外,拉闸限电也会给人们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如2012年印度大停电造成了印东北部六亿七千万人受到影响,造成这起事故的原因就是印度整体电力供给量无法满足高峰期的供电要求。事后,印度总理申请投入4千亿美元来提升印度的供电能力和发电的稳定性。我国的供电工作虽然相比印度更完善,但同样也有类似的问题存在。

2)电力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电力公司的安全建设管理缺少健全的制度,并没有将每一项工作对应的安全规范进行一一落实。例如在用电线路安装过程中,前期工作必须严格落实现场勘查制度,做好危险点分析,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但在实际施工过程很难真正做到。

3)电力安全制度流于形式,缺乏实际操作性

一些电力企业在现场施工过程中没有将安全制度落实到实处,只停留在口头上,严重阻碍安全建设,无法切实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也无法提供安全的供电环境。出现安全事故时,并没有相应的监督管理部门对事故安全问题进行调查,找不到事故的真正原因,使得安全建设成为一纸空文,无法为电力企业提供有效的安全保障。很常见的情况是,一些工程施工队伍在施工前开会分配工作任务时,工作负责人会向工作班成员强调注意安全,大家也积极回应,但只是停留在了口头上,并没有切实的将安全施工注意事项加以细化说明落到实处,最终酿成惨剧。

4)电力设备使用不当

目前,电力企业中,废旧的电力设备重复使用的情况十分普遍。由于使用老化电力设备、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和风险管控能力不足等问题导致的电力事故屡见不鲜。在设备的管理和使用过程中,必须有严格的设备管理制度把控设备的安全使用。如某供电局在一次低压线路故障修复过程中发生了倒杆,造成一名员工死亡,事故的直接原因就是电杆破损严重,抗弯承载能力下降,不能满足施工条件。

5)电力系统安全监督管理不到位

供电企业中,安全建设制度已相对完善,然而,实际施工中仍能暴露出相当多的问题。很大的原因是监督管理不到位,施工人员受到的制约较弱,积极性不高。而且,许多供电企业的领导更多的关注基础建设和技术改造工程,对于供电企业的日常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其实,安全管理日常监督才是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的关键环节,这些小问题都有可能引发大的安全事故,影响工作任务的顺利开展。

2改善措施

1)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

电力系统安全建设的主导力量是工作人员,相关人员的作业安全能否得到保障完全是由电力企业人员的工作过程决定的。因此,应在电力工程人员上岗之前进行系统的安全意识教育,并对学习成果进行验收,严格杜绝不合格人员上岗。在日常工作中,要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将安全问题深入到员工的内心,让他们深切意识到电力安全无小事。场外培训对于工作人员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有很重要的意义,应在施工现场由经验丰富的员工给新入职员工进行培训。教他们如何规范使用工器具及相关施工机具设备、如何应对突发状况、施工现场应如何进行自我保护等。此外,健全奖惩机制对于员工的工作有很强的制约作用。对于违章操作的工作人员给出明确的惩罚措施,并进行记录;对于零失误的员工给予相应的奖励。这样才能充分带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将安全工作深入到员工的意识里,保障施工安全。

2)完善电力安全制度建设

管理部门应该将安全管理任务实行分层分级负责的制度,将各项工作落实到每位员工。监督部门应该按照各部门的工作职责进行监督,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对相关负责人给出惩罚措施,保障责任到位。尤其对于习惯性违章的工作人员要严厉惩罚,并对其习惯性违章行为进行备案,提醒其他工作人员防止类似违章行为的发生。

3)加强现场施工的安全管理

为了保障安全生产,现场施工过程必须进行严格的安全管理。现场施工安全不仅包括安全工器具的规范使用、施工过程的安全进行,还包括施工队伍的安全管理。施工过程中,必须将安全放在第一位,这对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无数的实例表明,在电力维修过程中,带电作业很容易无情的带走维修人员宝贵的生命。此外,电力设备故障导致的安全事故也屡见不鲜。因此,企业必须加强电力设备的监管,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淘汰过期设备,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4)严格监管工程承包作业

一些工程任务需要交给外包企业完成。在外包过程中一定要事先了解清楚承包商的资质,包括其工作质量和工作后续服务等。满足要求的承包商才可以接手工程。施工前要签订施工合同和安全协议,明确双方责任,一旦出现问题按合同和协议处理,保障施工过程的每个环节都有相关部门负责。

3结语

第9篇:电力安全论文范文

关键词:调度;运行管理;安全

1引言

调度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一直是调度值班人员和部门领导不断努力的方向。运行人员希望在实现标准化的同时,还能利用计算机保证系统安全运行,对工作进行监督和提供一定的技术服务,并且能够减轻重复录入的工作[1]。统一的数据管理与维护是网络数据库功能实现的前提条件。随着计算机和局域网技术的发展,利用计算机实现这一功能己是大势所趋。本文基于客户/服务器结构设计的变电所微机管理系统从原理上很好的满足了上述要求。在实践中,开发人员与现场人员密切配合,从系统的数据结构和用户界面反复推敲、修改,使软件使用尽可能地满足现场需求。由于考虑到运行人员的计算机使用水平参差不齐,软件的易用性和界面的友好程度是设计开发时必须考虑的问题。

2日常管理功能系统的主要特点

国内调度中应用的管理系统主要实现对调度的事物管理及日常办公用的工作记录。报表及基础资料等的微机化管理,基本上还停留在文档数据库管理的水平上[2]。运行日志是调度运行工作中最主要的部分,涉及到操作票、工作票、设备缺陷、修改记录等绝大部分调度运行工作。本文的运行管理子系统和计算机自动化监控系统相连接,接受监控系统所提供的有关实时信息,同时与MIS相联系,能够将有关的数据如开关动作情况、设备缺陷及运行月报等数据及时传递到上级部门,基本达到调度运行管理无纸化、数据传输无纸化的要求。

1.运行日志的填写实现了规范化。集成了几乎所有在运行日志中填写的常用的术语,使得运行日志的填写克服了常规日志填写的随意性,同时也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劳动量,在输入必要的工作内容后,只要用鼠标即可完成大部分操作。

2.保证工作过程的规范化。运行生产管理模块中的刀闸操作、工作票、事故处理、设备定期切换和系统运行方式管理:由于这些工作都将在运行日志里有反映,因此将它们集成到运行日志里,并做到了记录的一次输入操作,以后与该记录相关的其它操作将变得非常简单,亦只需鼠标来完成大部分工作,由程序来完成相关的数据表的填写,同样使得工作人员从烦琐的重复工作中解放出来。

3.保证操作流程的规范化。例如在倒闸操作时,当向下级单位发操作预令时,需要值班人员输入操作任务内容,但在以后的正令、操作汇报和操作票登记等工作就不用输入操作票内容了,值班人员只需从列表框里选择即可完成这些工作,而且各项操作形成一条链,在操作票执行完汇报后,程序将提醒值班人员是否进行操作票登记,而这一步恰恰是值班人员容易忽略的,特别在操作任务比较多的时候。从这个角度上讲,运行管理子系统起到了技术监督的作用。

3运行生产微机化管理的实现

1.功能内容用户通过填写运行日志,同时将与其相关的数据写入相应的数据表,最大程度地减少手工输入量,提高准确率。在输入运行日志的过程中,自动填写的数据有倒闸操作记录、一二种工作票记录、各项设备修改记录、各项设备缺陷记录、各项设备切换试验等记录数据表。

2.实现过程当在主菜单中选择“运行日志”项时,系统弹出“运行日志”对话框:显示运行日志的主要界面,包括当日的天气、室温、值班人员等数据以及巡视检查情况和运行记事。可以通过选择日期和值班号查看任一天的运行日志。

在运行日志中可以填写每日的工作记录,并点击菜单和列表框选择所需的人员名单和工作内容,大大减少输入量,并做到用语规范、在输入运行日志的同时,系统就根据所输入的内容将数据写入相应的数据库中,从而避免了遗忘和重复录入、当选中“交班小节”项时,系统能自动检查操作票登记情况等并弹出画面对操作人员提问,同时提示每日要进行的日常工作。当已操作过的操作票未完成登记,或每日要进行的工作没有完成数据输入时,就不能进行交接程序,操作人员确认所有交班工作均已完成后,系统才允许操作人员进入“交接小结”画面。

在运行日志中可以填写每日的工作记录,并点击菜单和列表框选择所需的人员名单和工作内容,大大减少输入量,并做到用语规范,在输入运行日志的同时,系统就根据所输入的内容将数据写入相应的数据库中,从而避免了遗忘和重复录入[3]。在输入运行日志的过程中,自动填写的数据表有倒闸操作记录、一二种工作票记录、各项设备修改记录、各项设备缺陷记录、各项设备切换试验记录、当选中“交班小结”项时,系统能自动检查操作票登记情况等并弹出画面对操作人员提问,当操作人员确认所有交接班工作均已完成后,系统才允许操作人员进入“交班小节”画面。

4统计报表的数据联接

本系统所采用的自由表格利用了树状层次结构来表示单元格的相互关系,符合中文表格的特点,可以对表格进行任意分割、合并,在水平和垂直方向跨越多个行列,对中英文进行横排竖排,还可以定义线型,从而编辑出各种形式的表格,基本上能够满足日常工作的需求。

区别于word之类的普通文档编辑程序,通用自由表格具有强大的数据库支持能力,除了普通的插入文字外,还可以由用户自由定义与数据库的联接,显示数据表中某一列数据或具体到某一行的某一个数据,并且还提供了定义查询条件的功能,能够以人机交互的方式帮助用户快速准确地确定出查询条件。自由表格能够支持任意ODBC形式的数据库,实时进行数据刷新,当进行管理软件对数据库的内容进行修改后,可以立即在表格中显示的更新结果。例如当进行倒闸操作票登记后,在定义好数据联接关系的操作票记录上会立刻显示出最新的操作记录。

5结束语

目前利用现代化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来加速管理信息的采集、加工、处理和传递,并提高其准确性已成为变电站管理的发展趋势。本文讨论的运行管理子系统对调度的生产管理做了进一步的扩展,为运行生产进行技术监督和技术服务。

参考文献

冯庆东,白秀平.电力市场环境下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设计分析.东北电力技术.2004,1041一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