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说课稿格式范文

说课稿格式精选(九篇)

说课稿格式

第1篇:说课稿格式范文

“纸上谈兵”的说课,由于没有教学对象的互动反馈,一厢情愿的成分不少,其效果也就无法检验;如果只说课而不上课,那更可以尽情地朝理想化的方向去说,反正只看“纸上”不看“堂上”。它究竟有多大作用,我们姑且不论。

不管怎样,有说课,我们就得研究说课,学会说课;而要会说课,就要会写说课稿。说课尚无权威的研究理论,原本就没有固定的格式,所以说课稿常常写得五花八门。尤其是只比说课不比上课的说课稿,那简直就是一幅课堂畅想图,看得叫人眼花缭乱。根据我多年来对说课的观察和理解,我认为,说课不是教案的细化,不是教学过程的简单复述,不是某章某节教材内容的具体分析。好的说课,应包括对课标的理解,对教材的解读,对学情的分析,对教学过程的预设,以及对辅助手段的选用等。一句话,通过说课,展示你对某节课的思考和处理过程。

1、说出该课(该章、该节)的教学目标在课标中的表述,即根据课标精神和要求确定该课的教学目标。显示出教者对教材和课标关系的熟练把握。

2、说出该课(该章、该节)在单元中的地位,即在整体中给该课的教学准确定位,既照应单元整体性又突出单课独立性。显示出教者对教材科学而清醒的驾驭。

3、说出该课(该章、该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并根据对学情的分析,确定教学中的详略,安排教学的进度。显示出教者的务实精神和处理教材的能力。

4、说出该课(该章、该节)课堂实施的预设方案,包括所选用的课型,新课导入、各个教与学环节的先后安排。对重要的提问,讨论课题,板书、实物及多媒体画面的精彩细节,可做画龙点睛的说明和展示。让听者感受到教学的全过程。显示出教者的教学风格和教学艺术。

第2篇:说课稿格式范文

论文摘要:课堂教学的基础工作是备课,教师备课应重视教材的选择和吃透教材内容,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写好讲稿,并处理好教材与讲稿的关系。讲课时应掌握讲课的基本要领,要求学生正确笔记,掌握好讲课进度并控制讲稿内容;在当前普遍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条件下,既要重视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又不能偏废传统的板书手段。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核心,讲好课的先决条件是把课备好,有了这个条件,再加上科学的授课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才能够完成好这一核心环节。本文着重探讨如何通过科学备课、课堂讲授和教学手段改革,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之目的。

一、科学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基础

课堂教学主要是通过讲授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但课堂教学的基础是备课,从这个意义上讲,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功夫在课堂之外,要想讲好课,首先应当在备课环节下功夫。

(一)认真选择教材,吃透教材内容

选教材是备课的第一环节,教师首先会碰到选择合适教材的问题。今天的高等财经教学与30年前的一个明显区别是:当时的教材是统编、指定的,教师基本上没有选择的余地。而今天的教材市场百花齐放、五花八门。教材的丰富本是好事,但教材多了,难免鱼龙混杂、良荞不齐,因此,教师必须仔细甄别,选择高水平的权威教材。通常,选择教育部推荐的重点教材、得奖教材是保险系数较大的简便方法。

选择好教材后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把教材吃透。笔者个人的体会是,把教材拿过来,通读一遍,目的是对整本教材有个初步的了解,对全书的框架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在通读的基础上,还要研读,只有研读才能吃透教材,在研读中要找出哪些部分是各章各节的重点和难点,哪些部分是材料的平铺直叙。还应找出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到对全部内容的融会贯通。对于重点问题,未弄清楚的问题,要通过查找资料或与同事探讨的方式,直至完全弄清楚。

(二)广泛搜集材料,准备撰写讲稿

教师讲课是否一定要有讲稿,对这一问题有两种看法,大多数教师认为讲稿是教师讲课的重要依据,是不可或缺的,但也有少部分教师认为书写讲稿没有必要。我们认为写讲稿可使课前准备工作更加充分,讲授过程中容易抓住重点,展开难点,既避免东拉西扯偏离主题,又不会照本宣科,讲得过于死板。

为了写好讲稿,写出高质量的讲稿,写讲稿之前必须广泛搜集材料,以便丰富教材内容,深人浅出,把课讲活。收集材料通常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目的:一是为了对重点、难点内容进行展开,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视角进行讲授,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二是补充实例、案例;三是介绍最新动态、更新经济数据。比如,介绍国际储备问题时,我国的外汇储备数量是一个受到广泛关注的指标,数额经常在变动,因此应当跟上经济发展节拍,经常更新数据。

(三)正确处理教材与讲稿的关系,写好讲稿

好的讲稿对于讲好课程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写好讲稿,最重要的是应处理好教材与讲稿两者的关系。写讲稿最忌讳的有两种情况:一是绝大部分内容重复教材,拿来教材照抄。这种情况与不写讲稿无实质区别,讲授时必然会“照本宣科”,对重点、难点问题不能展开,学生听课往往昏昏欲睡。所以,写讲稿“严格”按教材来不行。另一种情况是脱离教材甚远而抓不住要领,这种情况下,教材等于白发,学生吃了苦头,教学质量没法保证。

教材与讲稿的正确关系应该是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也就是说,写讲稿既要依据教材,又不能完全照搬教材。

该“即”的地方:(1)整门课程的结构体系,必须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与教材的结构体系大致同步。(2)教材涉及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必须纳入讲稿,并应当深人浅出,讲清讲透。

该“离”的地方:(1)所用语言和叙述角度必须有变化。教师写讲稿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经过广泛阅读参考书和相关资料,要把所讲的内容融会贯通,取各方之长,补己之短,写出属于自己的高质量的讲稿。(2)区分重点、非重点讲授。讲课时力气的分配,不能按照章节字数的多少来安排,必须区分内容的难易,对于重点、难点,基本原理要详讲,且不能脱离教材过远;而非重点部分,估计学生自己可以看懂部分,只需一带而过,或干脆不讲,有详有略才能突出重点。(3)补充的实例和案例,联系实际的内容,以及新近学术动态等,虽说是脱离教材的,但加人这些内容,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更快地掌握课程内容。

二、抓好讲授环节,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上课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教师主要通过这一环节,完成知识的传授。

(一)课堂讲授的基本要领

课堂讲授是在已做了充分的准备,完成了讲稿写作的前提下进行的。有了好的讲稿,怎样把它通过讲授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呢?讲授的基本要领是,既要严格按照讲稿,又不能简单地念讲稿。讲授中应避免两种情况,一种是“照本宣科”即简单地念讲稿。教师一句一句地念,学生一句一句地记,速度很慢,效率很差,课讲得很死,学生学得很苦,这是必须摈弃的教学方法。另一种情况是“信口开河”,即讲课脱离讲稿,形式上看课堂上热热闹闹,课讲得很活,学生无需笔记,想记也无从下手。课后一回忆,讲到“热热闹闹”的地方,大多与课程无关,仔细一品味,没有学到东西。 转贴于 因此,正确的讲授方法是应严格按照讲稿讲授,但不要求学生把每一句话都记下来,凡是重要原理、基本概念,应自然放慢速度,让学生记得下来,中间不时穿插对问题的讲解、举例和进一步展开,这时,语速明显加快,学生自然停笔,听讲或思考。一堂课下来,学生笔记中重要的内容和信息都有,同时,对教师深人浅出的讲解,也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学生听课是否需要作笔记

对于这个问题,在学生中有不同的看法,大多数学生认为听课应该作好笔记,但也有少部分同学提出种种理由而不作笔记。我们认为,正如教师讲课必须要有讲稿止样,学生听课是必须作笔记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有一定的道理。如果两节课只是瞪着眼睛听,不作任何笔记,有实验表明,三天后,将遗忘一半;一个月后,只剩巧%;到期末复习时,就所剩无几了。笔记的作用在于能起到很好的提示作用,能使学生回忆起当时讲课的情景。同时,以笔记对照教材进行复习,可以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因为笔记中有教师补充的实例、案例,这些材料是教师从阅读的大量材料中精选出来的,是教师备课劳动的结晶。因此,学生课堂上不作笔记实际是一种损失。

当然,我们并不主张“死记”笔记,也就是说,不分青红皂白,老师讲啥就必须记啥,没有选择的记是徒劳的、低效率的,而且会影响听讲,影响理解。正确的笔记方法是,记下老师语速较慢的重点内容,而在教师对问题进行讲解、发挥时,由于语速较快,想记也十分困难,就不要记了。鉴于这一考虑,我们通常在首次上课的“绪论”中,就把这个问题与学生讲清楚。

(三)掌握好教学进度,控制讲稿内容

当前的课堂教学,一门课大约50课时左右,因此,每一课时都非常宝贵,教师必须努力讲好每一堂课。上课必须掌握好教学进度,也就是说,教学计划必须严格执行,各章节的课时分配,必须要有合理的安排。同时,就每一次课来说,也要掌握好进度。新教师上课多半容易先紧后松,开始讲得太快,准备了两节课的内容,结果不到1小时就讲完了,剩下大半节课,只好让学生自己看书。因此,合理分配课时,并控制好讲课内容,可以说是讲课的艺术。讲授内容的多少,与内容的难易程度有很大的关系,容易懂的内容可少讲些,难懂的内容多讲些,这要在组织讲稿时控制好。根据实践体会,难易程度中等的内容,两课时的讲稿按字数计大约为2700字。通过对讲授内容的控制,需要学生笔记的重要原理、重点难点都可以讲清楚,并留有充分的余地,由教师现场讲解、自由发挥,这样才能把课讲得既严谨又活泼。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课堂上已被普遍使用,应用多媒体手段教学有许多优势,许多地方是传统方法望尘莫及的。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能大大增加课堂信息量,有效扩展课时容量,提高教学效率,缓解课时紧张的矛盾。其次,可以展示给学生文本、图形、动画、视频和声音等,逼真的课件演示使学生身临其境,这样就大大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比如,要解读一张外汇期货报价表,教师可以对着扫描出来的图表指点讲解;要讲解股票交易程序,可以附带放一段交易所里用手势语言正在交易的图片或视频。

但是,多媒体教学手段如果运用不当,也会带来一定的弊端。例如:一是单纯追求数量,追求大的信息量,结果,PPT一张一张地放,有时到了下课时间,PPT还没有放完,教师的讲解很少。二是PPT做得过于花哨,看得学生眼花缭乱,真正有用的东西不多。

第3篇:说课稿格式范文

1.谈“说课中的不良现象” 2.谈“说课者的若干困惑” 3.谈“说课应遵循的原则”

4.谈“说课应把握的技巧” 5.谈“说课前的充分准备” 6.谈“说课中内容的取舍”

7.谈“说课中时间的分配” 8.谈“说课中示范的处理” 9.谈“说课与模拟课区分”

10.谈“说课成功的关键点” 11.谈“说课能力提升策略” 12.谈“说课比赛评优方法”摘要:本文通过分析说课过程中因准备不充分导致的若干现象,研究在说课前做好充分准备工作的具体内容,提出说

课前充分准备应把握的关键点,旨在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数据,为说课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说课;准备;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说课文稿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6)06-0049-03

说课作为体育学科教研或检验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形式,几乎每个参与说课的老师都会在说课前做准备,只是有的准备比较充分,说课效果较好,而有的准备不足,可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实际上,说课准备的充分与否,不仅与态度、能力息息相关,还与是否掌握的准备技巧有关。

一、准备不足导致的若干说课现象

说课准备不充分,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现象出现,诸如说课中一直盯着说课稿,出现遗忘、内容顺序前后颠倒等。

1.盯稿现象

说课中一直盯着或间断性地注视文字稿件较多见,这种情况与前期准备时对说课内容不熟悉有关,也与个人心理素质有关。比较严重的是自始至终目光都不离开说课稿,如同在一直念稿子,这一现象严格意义上,不能算是在说课,而是在“读课”。假如说课的时候变成了“读课”,说课者的能力就难以体现,更谈不上有什么技巧。如果是说课比赛,可想而知,就难以取得理想的名次;假如是应聘新任教师考试,说课成绩也很难如愿;假如是职称评审中有说课项目,有可能会因为盯稿达不到理想效果而错失良机。因此,说课前要做好充分准备,尽可能地减少甚至消除盯稿现象。

2.遗漏现象

在说课活动过程中,有时会听到有的说课者遗漏部分说课内容、有的是整个要素的内容、有的是某要素中的部分内容,即未能将事先准备的说课内容表达完整。这种现象也说明对说课的准备不够充分,表现在对说课文稿不够熟悉,或者是在准备过程中只是死记硬背,说课现场由于环境特殊,在紧张状态时出现遗漏。为此,说课文稿内容的熟悉工作,最好不要简单地采取背诵的方式,而是要理清思路,全面掌握每个要素要表达的含义,在说课的时候是在全面把握和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去说,而不是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表达,只有这样才可能避免遗漏。

5.中断现象

说课过程中出现中断是说课内容忘记的具体表现,有的是暂时中断,等想起来时还能够继续说下去;有的是完全中断,即出现终止比赛情况。这不仅是十分遗憾的,而且,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假如重头再来,往往会给评委们留下不好的印象,甚至在第二次开始比赛的时候评分会有不同程度地降低,如有些地方重说时会从9分打起(总分10分制),有的地方根本不给予再次重说的机会。中断现象,也与说课前的准备工作不够充分有着直接的关系。赛前背诵文稿和赛中出现紧张都是说课中断的主要原因。对于出现这种现象的说课者,假如能够有一个说课稿或说课内容框架随身携带,就可以避免中断(或终止)现象发生。

4.无序现象

无序,是说课内容的呈现出现顺序混乱,甚至前后颠倒现象。有要素的前后颠倒,也有要素内部具体内容呈现先后与准备不一。例如,说课前准备把重难点放在教材分析中表达,可是,该内容在教材分析时并没有将其表述出来,而是在后面说到基本部分时想起重难点的内容,并将其补充说到该部分。另外,在同一个要素中,先说什么后说什么的顺序发生改变现象也时有发生。例如,有些组织说课活动者提出了明确要求,按照一定的顺序先后呈现,可是,在说课过程中却并非如此,呈现出了具有个性化的说课顺序,有的甚至添加了未规定要素,或减少了规定要素。这样的说课对于没有严格要素规定的说课活动而言,可以自主创新呈现方式,但是,如果有明确要求,不按要求说可能就会吃亏。这种现象的发生,一方面有可能是对说课要求了解不细致,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中途出现遗忘导致的结果。

5.超时现象

一般而言,几乎所有的说课活动事先都有时间规定,按10分钟规定说课的较多,当然,也有稍长的如15分钟说课,再加上5分钟答疑。可是,无论规定时间长短,都有在说课活动中出现超时现象。有的比赛,时间已到就终止比赛,无论说课者将说课内容表达到何处,都不允许再继续说下去。有的说课活动看所说内容接近尾声,就略有延迟后自行结束。无论是哪种情况,对于说课者而言,出现超时,不仅会发生紧张,还有可能草草收场不同程度地影响效果。超时现象的发生,一方面可能是在准备阶段未能计时熟悉说课内容,另一方面也很有可能是由于在说课过程中放慢了速度或任意增加了说课的表达内容等。

二、说课前做充分准备的内容维度

说课前要从哪些方面做好充分准备呢?必要的准备可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即教材、学情、文稿、幻灯、精力等。

1.吃透教材

平日上课前的备课工作需要我们先吃透教材,说课活动也应如此,因为参与说课之前,只有全面把握了教材,才能对教材有更深入的了解,以利于选准教学手段和方式方法,课的设计才显得更为有效。那么,说课前该如何吃透教材呢?一是从内容上把握教材的特点。说课教材具有什么特点,是有趣味性的,还是较为枯燥乏味的;是有一定难度的,还是较为容易的;是较为常见的,还是不常见的;是学生比较喜爱的,还是不容易激发兴趣,缺乏学习热情的等。二是从价值上把握教材所能发挥的作用。要能够充分挖掘教材的价值,在撰写说课文稿的时候,尽可能地将其价值做充分的分析,是侧重于基本运动能力提升,还是专项运动能力的提高。三是从对象上把握学生对教材的熟悉程度。学生从未接触过的教材和已有基础的教材撰写说课文稿的时候,在教材分析部分要有所阐述。四是对教材的使用上要把握好度。包括用什么方法,教到什么程度,什么情况下算是教会了。说课时说到学生掌握程度,既不可脱离实际,说出“一教就会”的效果,也不能不结合学情任意确定。

2.熟悉学情

对学情的把握程度,是能否达到理想说课的关键。熟悉学情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学生基本信息的了解,如学生学段、年级、人数、性别、兴趣爱好、认知特点、体能状况、技能基础,特殊学生等。二是把握说课教材学生学习时可能遇到的困难。结合教材内容,分析学生完成的难易度、学习的进度等。三是了解学生对学习方法掌握情况,是否已经掌握了准确的学法,即会不会学,会不会听、看、练等。例如,观察的方法是否明确,当老师做示范的时候是否知道观察什么,如何观察。了解学生的学法掌握程度,有利于说课教师结合情况设计完整的示范方法。对于尚未掌握学习方法的学生,教师在施教的时候,几乎在每一个教学行为呈现环节,如讲解、示范等,都要较为明确地提出明确的示范要求。只有这样,说课过程中对基本部分讲解、示范等呈现方式才能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因为,毕竟说课比赛或评聘测试,既要比测课的设计水平尤其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把握,还要衡量说的能力。对学情的全方位把握,熟悉程度越高,越有利于促进说课水平的显现。当然,或许有人会这么认为,说课是没有学生直接参与的活动形式,对学情的了解是否可以不那么重视。笔者在这方面的不同看法是,我们要说的是课,而不只是教材,所说之课如果忽略了学生,课的设计就很难衡量其是否有效,尤其是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组织教法各个要素的表述中,都要依据学情进行分析、设置目标、设置重难点、选择教法等。离开了学情,几乎所有说课要素的呈现都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所以,熟悉学情并分析其特点,是上课、说课,甚至模拟上课等多种课堂呈现形式在准备阶段都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环节。

5.精写文稿

说课前要准备的材料中,说课文稿是每一个说课者都要认真对待的文本材料。精写说课文稿,关键在“精”字上,至于“精”到何种程度,从哪些方面体现精写,这是在准备阶段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精”的体现,一方面要确保要素精准。说哪些要素,假如是说课比赛,组织者对要素有明确的规定,说课者在准备阶段,要充分考虑各要素,甚至要严格按照所规定的要素名称及顺序撰写说课文稿。假如是招聘教师或职称评定,组织单位或许未能对要素提出明确要求,这就需要说课者在准备说课文稿的时候合理而准确地取合说课要素,其取合的原则应把握“精准”,哪些是必须要有的,如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流程等,哪些是可以有的,如教学效果预计、安全防范措施等。另一方面要做到内容精准。每一个已确定要素下的具体内容如何表述,要能够围绕要素展开说明,例如,教学流程,最好是呈现基本部分主教材教学的方法步骤,尤其是学生是如何一步一步学练的,采取了哪些练习手段,提出了哪些明确要求等。有必要时还可以将设计意图稍作阐释。除了对要素与内容的把握,还要注意文稿的表达要尽量做到语句通畅、字词正确,那些错别字连篇、语病百出的文稿是要最大限度避免的。当然,除了撰写要提交的文本材料,有的说课者还为自己准备一份精简压缩的说课稿,或者是以大纲的形式,或者是完整内容稿形式,准备这样的稿件,有利于说课现场出现紧张状态忘记时参考。如果组织者不允许携带说课稿,准备一份事先熟悉也十分必要。

4.巧制幻灯

在说课活动中,有的组织者要求说课者制作一份PPT,有的是可自主选择确定是否制作,还有的只是通过语言表达即可。不同的要求,说课者要能够灵活应对,对于可以或一定要做PPT的说课活动,说课者对PPT幻灯的制作就要引起重视,尽可能地制作出为说课结果增效的幻灯。幻灯的制作,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几乎每一个老师都能够完成,但并非每一个老师都能做出精美并带有技巧性的幻灯演示稿。有的PPT几乎都是静态的文字版;有的略带有表格或图片,但依然是静态呈现;有的静态制作图文版,只是在播放时设置了动态演示。制作精巧的动静结合、声情并茂的PPT幻灯,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说课的效果。如有的幻灯中除了用大量的图片演示学生学习的过程,还能配上教师示范的视频或学生练习的视频等,更形象地表现出了说课教师想表达的内容。总之,巧制幻灯也是说课前重要的准备工作内容。那么,幻灯制作该如何体现其“巧”呢?需要把握几个小原则,如“图文并茂”原则,没有图示的仅仅用大量文字堆砌的PPT效果较为一般。但选取什么样的图和文呢?文字尽可能是纲要式的,或在条目下面用高度概括的字或词提示即可;图片可以是照片,也可以绘制结构图或卡通图,但每张幻灯上放置的图片无须太多,太多的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图片看着吃力,影响视觉效果。又如“量少精制”原则,往往一些说课活动,给予说课者的完整说课时间十分有限,在大约10分钟的时间内发挥PPT的辅助作用,其制作的量不能太大,有的一场说课下来,演示了大约二三十张PPT,演示的信息量过大,甚至把所有要说的文字都显示到一张张幻灯片上,势必会影响说的效果。基于此,10分钟的说课大约10张以内的精美幻灯片制作或许就能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毕竟还是主要靠说完成说课这一特殊活动。

5.保障精力

说课的时候需要保持充沛的精力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精力是保障,离开了这一保障,有可能在说课过程中难以发挥应有的水平,甚至会出现意想不到的负面影响,如本来记的滚瓜烂熟的内容,一时间想不起来了,甚至因大脑暂时“短路”无法将说课进行下去。为此,确保充沛的精力十分关键。这就要求说课者除了在说课的前一晚保证充足的睡眠,还要注意饮食,不能因不当饮食而影响到健康,保持健康的身体和充沛的精力方能有良好的说课保障。说课准备工作中,也有一些人习惯于I临时抱佛脚,临阵磨枪的做法尽管也能发挥点作用,但是,这样很容易引起在说课前一天晚上挑灯夜战,甚至延续到凌晨一两点钟,文稿或PPT幻灯是准备完备了,可是精力却几乎耗费殆尽,这样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因此,要想在说课过程中保持好的精力,说课准备越早越好,临说课前一两天的准备,只是再次熟悉一下已准备好的材料,最要不要把大部分的准备工作都集中在最后两天完成。

除此之外,心理调节也十分重要。准备充分,充满自信,说课就会减少紧张情绪。一旦说课前心率加快,可采取掐按手腕内侧“内关穴”的方式,胜似打一针“强心剂”,可以暂时起到稳定过快的心率的作用。也可以采取深呼吸的方式调节等。

三、做好充分的说课准备应把握的几个关键点

说课前需要从“全”“细”“新”等方面系统把握准备工作,以便于使说课达到理想效果。

1.“全”:基本保证全面深入

全面把握好各项准备工作并考虑周全,有时会因为某个环节未顾及而影响说课效果。“全”这一关键点体现在:一是说课准备的全过程高度重视,包括从阅读说课通知开始,就需要认真把握好说课的各项明确要求,该参考的材料要及早收集齐全,该做的准备做到位,甚至说课当日的服装也要提前准备,省得说课出发前手忙脚乱,对说课造成不必要的紧张。高度重视各项准备工作,能够轻松应对说课活动。二是注重“课”与“说”准备的全面性,因为,评说课的时候,主要针对课的设计和语言表达两个方面的能力和水平,因此,不仅要全面把握课的设计准备情况,还要做如何更好地“说”的准备。说的技巧的把握十分关键,包括语速、语音,以及各要素过渡性语言等,都要在说课前考虑周全,这样的准备可以尽可能做到说课时间的合理控制。

2.“细”:着重把握细小环节

常言说,细节决定成败,说课准备工作要求把握好细小环节,其主要原因在于,有时因准备工作不够认真细致,有可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说课结果。假如阅读说课比赛通知不细致,有可能把要素名称记错,说课的时候就会在具体要素名称和内容上出现偏差。例如,有次说课比赛,说课通知上写的是“教学背景材料分析”(应该是包含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结果某说课者仅仅在要素上对“教材分析”进行了阐述,却忽略了学情分析。有的说课者忽略了按规定时问演练,而只是把PPT和说课稿反复地熟悉了一下,结果在说课的时候就很难准确把握时间。多数情况有超时现象,个别也有提前结束的情况。

5.“新”:尽量体现创新思路

就体育学科说课而言,要想在说课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或理想名次,体现出创新的思路和方法尤为重要。一是教学手段新颖,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例如,北京五一小学郭蕊老师在说课的时候,突然在幻灯上展现出几张采用垫子卷合作练习仰卧推起成桥的图片。当时,大家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他将垫子卷穿入绳子用于自制器械辅助练习,让尚未掌握推起成桥动作的学生能够同样体验到成桥时的身体感觉,这种创新值得借鉴。二是幻灯制作的新颖性也能为说课比赛带来一些积极影响。除了我们前面谈到的图文并茂、动静结合,还可以在幻灯模板的选择上,以及幻灯文字图标的色彩上,或是平面与立体的交替上考虑创新设计。三是说课内容呈现方式的创新也会有不同寻常的效果。例如,在准备阶段,充分考虑多要素整合,如将指导思想、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场地器材等都可以整合并按照一定的逻辑综合表达。也可以将说课内容用隐形的三个要素“如何设计的”“如何上的”“上出什么效果”等先后表达要说的内容。

第4篇:说课稿格式范文

关键词:助学稿;高效课堂;教学方法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尤其提倡要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而助学稿的出F和使用与新课程改革的这一提倡是不谋而合的,因为助学稿的宗旨是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以教学大纲为本,采取“填鸭式”教育模式,深受应试教育的束缚,认为学生只要认真听课及时完成作业就行,从而忽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被动的学习者,这样的教学课堂是低效的、不科学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开展,我们提倡要把“低效课堂”变为“高效课堂”,在这一过程中助学稿在教学上的使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下面我们就详细来探讨一下助学稿与“高效课堂”建设的关系。

一、助学稿含义

助学稿是指教师在做好备课的前提下,根据学生学习和所掌握知识的具体情况,编写和挑选出来适合学生使用且符合教学内容,并且能够帮助学生了解教师在课堂上所讲的核心知识和重难点的一种教学方式。我们可以从助学稿的“助”字看出,助学稿的出现主要是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得到启发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助学稿是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体,促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教学模式,它的使用能够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进入高效的学习状态。

二、课前助学稿――以高三地理复习非洲这一单元(人教版)为例

(一)助学稿具体使用流程

教师应在复习课上课前几天把关于非洲这一单元复习的助学稿发放给学生,让学生根据助学稿自主复习非洲这一单元的知识,并根据助学稿了解非洲这一课所要掌握的重难点有哪些,然后教师再把学生完成后的助学稿收上来批改,这样做既可以让老师了解学生对非洲这节课知识掌握的具体情况,又能够让学生明白自己在非洲这一单元的复习课上应该主攻什么方向。

(二)助学稿的内容――以高三地理复习非洲这一单元(人教版)为例

助学稿内容主要分为高考考点、基础知识梳理、重点难点、复习指导、课堂练习、高考链接、练习题、复习反思部分,下面就以高三地理关于非洲这一单元的复习为例详细来说明一下助学稿的内容。

在非洲这一单元的助学稿中高考考点主要为非洲的自然概况、埃及、南非,在基础知识梳理部分可以用填空形式梳理关于非洲这一单元高考高点的基础知识,如熟悉非洲地名:四大河流、沙漠、几内亚湾、埃及、南非、尼日利亚、开普敦等。了解东非大裂谷形成的原因,然后非洲尤其是东非、中非、西非粮食匮乏的原因,分析为什么非洲被称为“富饶的大地”,最后梳理埃及和南非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自然优势情况。接下来的复习指导就是复习本单元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最好使用表格和树状图的形式把所需要注意的问题罗列出来,这样可以让学生对复习指导中所遇到的问题一目了然。如在复习非洲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分别是非洲干燥地区广的原因、尼罗河的定期泛滥的原因、单一商品经济为主的原因、刚果河的水力资源丰富的原因。这些问题就可以用表格和树状图的方式简单罗列出来,也可以把刚果河和尼罗河结合起来做一张表格,这样对问题的回答就更清晰明了,既可以看出尼罗河泛滥的原因又可以知道刚果河水力资源丰富的原因,两者在对比使这种差异化更加明显。课堂练习与高考链接合为一项,主要是搜集关于非洲这一知识点的高考题目,最好在这一部分节选综合题,因为综合题包含的知识点更为全面且高考非洲这一部分的命题多以综合题的形式出现,最后是课后练习分为选择题和综合题两大部分,可以节选各地优秀的期末和高考题。

最后在助学稿后面的反思是让学生做完练习把自己还未弄懂的部分或不会做的习题题号写在空白部分,如学生在空白部分写到怎样判断地形类型,这样当教师批改助学稿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学生对非洲这一课的薄弱点在哪里,下回上课可以针对这一状况适当调整教学节奏。

(三)助学稿的使用要求――预设和课堂生成相结合

助学稿对教师和学生这两个群体都有一定的要求。对学生的要求主要是让学生根据助学稿的内容根据课本进行自主复习,对照课本把填空题完成,就如前面所提到到关于非洲复习(人教版)助学稿,其中就有基本知识梳理部分,这时学生就可以依据课本上关于非洲的知识加上助学稿的基本梳理部分对非洲的相关知识进行复习填空。最后当教师讲解完助学稿上的习题后,要求学生对助学稿整理成册,可以方便以后的复习。

对于教师,教师要认真编写和批改助学稿,在编写时要注意这一知识点在高考中所占的比重,和这一知识点在高考命题中多以什么形式出现在试卷上,是选择题还是综合题,对此要进行认真的分析,认真批改学生交上来的助学稿,阅读学生写的复习反思,总结问题集中在哪些方面,或根据助学稿预设一些问题,在下次上课时提出以便再次复习,但要注意和课堂生成相结合,以便应对课堂上会发生的各种情况。

如在讲授非洲自然概况的时候,教师根据非洲这一单元的助学稿预设的问题是非洲为什么是“富饶的大地”,这时可能有的学生可能会质疑这个问题的准确性,因为在我们的认识当中非洲只有南非还算富足,北非是很贫瘠的,说富饶一词是否不那么准确。这时教师应根据课堂发生的具体变化,先解决学生这个问题后,改变问题的方向,问为什么在同一个大陆,北非和南非差距如此之大?这一问题的转变使学生对这个问题认识理解更清楚,从而进一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预设与课堂生成结合起来,有利于应付课堂中发生的各种情况,提高教学效率。

三、助学稿的优点――利于高效课堂的建立

助学稿的使用有助于高效课堂的建立,其优点主要体现在节约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在短时间里知道这堂课的重难点,教师又结合批阅情况知道大部分学生在这些知识点有哪些不足。助学稿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因为助学稿的习题都是教师精挑细选出来的,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学生完成这些题目后,对该知识点的了解就差不多了,就不用再多做其他的习题了。

如学生提前完成关于非洲部分的助学稿,知道了在这节复习课上老师会重点讲解非洲的自然概况和非洲干燥地区广的原因、尼罗河的定期泛滥的原因、单一商品经济为主的原因、刚果河的水力资源丰富的原因。有根据自己做题情况知道自己在非洲这一知识点的薄弱部分在哪里,从而在教师讲授的时候注意理解这一部分。教师也可根据这一助学稿知道学生对非洲这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针对性的进行讲授,从而节约课堂时间,所用讲授知识的时间也和专家指出的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相符合,而剩余时间可以留给学生自主学习和向老师提问问题。

助学稿符合《新课程标注》的核心理念,从学生出发,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这改变过去以学生被动学习的形式,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模式。且助学稿的运用使上课讲授知识的时间符合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时间,使学生能够在短时间里达到高效学习状态。

参考文献:

第5篇:说课稿格式范文

【关键词】《商务英语翻译》 模块化 教学内容

《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是商务英语专业的主干课程,涵盖了一般对外商务推广及商务交往中所涉及的基本商务文本类型。针对目前《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教材内容没有形成模块,部分内容选用不够合理,没有配套的学习资源等情况,课程组邀请行业专家参与修改教学内容。通过综合考虑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培养目标、生源基础等条件,主要围绕商务助理兼商务翻译的岗位职责展开,以学生未来就业岗位上的典型翻译工作任务为基点,对《商务英语翻译》课程进行完整的课程整体和教学单元设计。以适应职业岗位实际工作需求为目标,将传统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与提炼,剔除与商务情境无关的内容,大量搜集和引入商务英语真实语料,紧紧围绕企业翻译工作任务选取文本体裁与类型。在内容上,构建了基于商务翻译工作任务的项目驱动的模块化课程体系,设置了包括名片、商标、公司简介、产品说明书、广告、公关致辞、商务信函与商务报告等典型项目内容,并将其分解为对外商务宣传及对外商务交流两大翻译模块。其中对外商务宣传翻译模块分为商务名片、商标、公司介绍、产品说明书、商务广告和公关文稿六个项目内容。对外商务交流翻译模块分为商务合同、商务单证、商务信函和商务报告四个项目内容。

一、对外商务宣传模块教学内容

在对外商务宣传翻译模块中,商务名片项目以名片的基本知识,名片的使用,名片礼仪,名片的语言特点及翻译技巧为相关支撑知识;实现能够掌握商务名片的语言特点,能够运用翻译技巧将名片进行英汉对译的能力目标。商标项目以商标翻译的语言文化差异,商标的语言特点,外来词语的翻译方法为相关支撑知识;实现能够解读商标翻译中的语言及文化差异,能够运用音译、意译、音意结合等方法将商标进行英汉对译的能力目标。公司介绍项目以公司介绍的文体风格,语言特点,直译及意译的翻译方法为相关支撑知识;实现能够正确解读英文公司介绍,能够将简单公司介绍进行英汉对译的能力目标。产品说明书项目以各种不同题材产品说明书的内容要素,篇章结构,语言特点,分句、合句的翻译方法为相关支撑知识;实现能够归纳产品说明书的内容构成及语言特点,能熟练运用英语产品说明书的常用句型,能将常见产品说明书进行英汉对译的能力目标。商务广告项目以广告翻译的文体风格,语言特点,广告翻译的基本策略及技巧为相关支撑知识;实现能够辨识中英文广告词的用词、句法及修辞特征,能够认知文化差异对英汉广告词的影响,能够初步进行简单广告的英汉对译的能力目标。公关文稿项目以公关文稿的基本类别,文体风格,常用句型,名词性从句的翻译方法为相关支撑知识;实现能够解读不同类别及风格的企业英文公关文稿,能对企业宣传稿、致辞等公关文稿中的常用句型及套语进行翻译的能力目标。

二、对外商务交流模块教学内容

第6篇:说课稿格式范文

[关键词] 讲学稿;语文教学;形式变化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也层出不穷,如“学案”、“导学案”等。如果追本溯源的话,大概都可以追溯到东庐中学的讲学稿。 讲学稿是集教案、学案、笔记、作业、测试和复习资料于一体的师生共用的教学文本,是“教学合一”的载体。其目的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从而找到一条改变教育教学水平低下局面的有效途径。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不是课堂上40分钟完全解决的问题。怎么办?利用讲学稿将预习提前,让学生有一个预先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学生自己能学会的,自己先行学习,学不会的,由老师和学生共同探究,一起解决。学生如果有其学习的愿望,老师会督导,共同发展学习过程。它实质上是把学生预习时间放在课前,让学生自己提前通过学案式提纲,将教材先学习一下,等老师上课时,学生已经对所学的内容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将一般性的问题提前解决,在课堂上,师生共同解决难点和重点问题,更有利于提高课堂效果,有利于学生的内化和拓展。

东庐中学的具体做法是课堂学习时要求学生适当做些方法、规律等方面的笔记,以便今后复习;学完一课后,要在讲学稿的空白处写上“学后记”; 每隔一定时间后,将讲学稿进行归类整理,装订成复习资料。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通过平等、民主的师生交往,了解学生的知识需要与情感渴求。

根据实际情况,在借鉴东庐中学的经验的基础上,我校在全校推行讲学稿,在语文教学的实际运用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如:语文是一门开放性学科,“讲学稿”以表格的形式出现,容易使学生忽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讲学稿的设计形式单一,如何长期吸引学生,尤其是学差生。实行讲学稿的课型单一,容易忽视学生的层次性;不同教师使用同一份讲学稿容易忽视教师个人风格……下面就我校在设计与运用“讲学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积累的点滴经验,谈谈一点浅见。

一、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发挥个性,编写讲学稿

参照东庐中学的成功经验,我校将备课模式概括为:自我备课――轮流主备――研磨提升――实际应用。讲学稿的设计形成了个人发挥自主设计,集体研讨提升设计,以学为主确定设计的思路,通过轮流设计、交流研讨、课后反思、不断改进等措施,学生能够学有所得,教师教有所获,真正达到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确保了教学目标的真正落实和学习问题的有效解决。我要说的是,教师不能没有自己的风格,不能没有自己创造性的主观能动性。随波逐流,循规蹈矩是自己成长的最大敌人,尤其是语文教学,更应该注重教学生成的过程。在具体的教学方式上,不宜过于统一,我们应该将求同存异作为编写讲学稿的指南,倡导联系教师自己的教学实际,根据自己所教班级的情况,选择性地吸收集体生成的智慧,设计出符合本班实际的讲学稿,用集体的智慧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用自己的教学技能体现语文教学的智慧。

二、预设目标要与动态生成目标相契合,明确而具体

讲学稿是在课堂教学之前就产生的,这就要求教师对教学目标有一个很好的把握。教师在研究了课程标准、教材、学生的基础上预先设定学习目标的过程,是一个静态的预估阶段。预设的质量往往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教学目标是为避免课堂教学上的随意性、分散性、盲目性,是教学活动科学、合理、有序进行的基本保证。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动态的,具有极强的现场性和不确定性,再好的预设也无法预知课堂教学的全部细节。面对多变的课堂教学情况,教师应如何应对?如果不顾动态生成的规律而去强行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则是无视学生的学习需求,没有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显然不符合以人为本的新课程理念。我认为,最好的境界就是全局把握,因为这就需要教师把课程、教材、学生等研究得透些,不仅要在课前精心预设,还要及时捕捉课堂上的动态生成灵光闪现,更应该有意识地激发学生主动生成,尽量使预设的目标与动态生成的目标吻合些,二者吻合得越紧密,讲学稿的目标设计才算越成功。

教师教学用书上现成的目标,有时与学生的情况不完全符合,有的目标陈述也不具体,比较空泛。我们可以加以改动后选择性借鉴。具体到每一课来说,目标不求全(三维目标不求面面俱到,有时侧重一、二点即可),但目标的陈述一定要具体。

三、语文讲学稿的“课前预习”设计要注意知识结构的梳理,尤其要重视学习方法的设计

语文是一门开放性学科,很多结论要靠探究之后才能得出,这样,就给学生的预习增加了难度,如果“课前预习”仅仅让学生填填结论,那么学生可能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进而丧失思考的能力和学习语文的兴趣。如何在没有老师指导的情况下完成有效的预习?“课前预习”的设计显就得尤为重要。

通过这段时间的实践和总结,我认为语文讲学稿的“课前预习”设计应注意知识结构的梳理,要重方法指导而轻结论。一个规律的得出,“课前预习”设计应体现答案生成的思维过程,表达方法。对于一些拓展性极强的内容,则可提供探究性活动材料,让学生根据材料提供的内容,达到对问题的理解。

四、语文讲学稿的“课堂学习”“课后练习”设计要有针对性,练习应该少而精

我们设计讲学稿时,设计的内容与教学目标很容易游离,或者重点不突出,在枝节上设计内容,造成知识的重复和遗漏。要克服这一点必须要深入研究教材,多查阅资料,借鉴别人对问题的解决策略,为我所用;设计时要随时检查设计内容是否与目标一致。在此基础上,依据我们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知规律精心设计学习活动,兼顾不同层面的学生,要使好、中、差各个层面的学生拿到一份讲学稿后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不同的学习活动,从而有所收获。

要想使课堂学习与课后练习进行有效衔接,教师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加以实施,而备课是首当其冲的环节。课堂学习与课后练习完美衔接理念的实施与落实,起始于备课设计。了解学生对旧有知识的掌握情况,设计出切实可行的课堂学习与课后练习,使教材、教法、学生融为一体。设计精当,做到有一定梯度,能促进学生思考,密度科学合理。

五、语文讲学稿的设计形式要富于变化

第7篇:说课稿格式范文

大多数中小学英语教师对统计方法并不熟悉。我们建议大家看一看有关这方面的书籍(如刘润清编著的《外语教学中的科研方法》、韩宝成编著的《外语教学科研中的统计方法》、文秋芳编著的《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详细信息见本文的参考书目)。另外,大家还可以请数学学科的教师提供帮助。

英语教学论文常见问题

一、准确性问题

很多教师在论文中提到某种教材、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时,往往不提供准确信息,而是用一些模糊的说法,如“新教材”、“人教版教材”、“初中大纲”、“新课标 ”。在学术论文中,首次提及某些教材或教学大纲时,要使用完整的名称,必要时提供出版时间和出版者或作者,如“《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教育 部,2003)”。再次提及时可以使用简称,但必须在第一次使用的全称后面注明简称形式,如“《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教育部,2003)(以下简称《标准》)”。

二、语言表达问题

学术论文的语言表达应该力求做到语句通顺达意,句子结构完整,词语搭配正确,标点符号使用恰当。要尽量避免使用过于口语化的语言,正文中尽量减少中英文交替使用的现象。我本人在审稿过程发现语言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句子结构不完整,句子缺主语的现象最为突出;

(2)词语搭配不当,如“新课程改革倡导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中的“倡导”应为“要求”。

 (3)语言的口语化现象突出,如“想在一个单一的任务型活动设计中体现任务型的教学途径的整体思路是不大可能的”,“学生能够学会质疑,体现学习的主体性,这是好事”。

 (4)重要信息与次重要信息的位置颠倒,如“高三英语教学的目标是高考,这是教师们普遍的看法”。

三、小标题的使用问题

第8篇:说课稿格式范文

中国期刊投稿热线,欢迎投稿,投稿信箱1630158@163.com 所有投稿论文我们会在2个工作日之内给予办理审稿,并通过电子信箱通知您具体的论文审稿及发表情况,来信咨询者当天回信,敬请查收。本站提供专业的服务和论文写作服务,省级、部级、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摘要】传统教育观念影响太深, 课程理论研究不够教育观念的转变是一切改革的先导, 长期以来人们对课程概念的理解历来见仁见智。一般而言, 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总和, 包括开设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活动。基于这种概念, 高校的课程长期局限在一些计划化、组织化了的具体科目中, 成为稳定、封闭的课程体系。

【关键词】传统教育观念影响太深 课程理论研究不够教育观念的转变 是一切改革的先导

【本页关键词】省级部级期刊快速发表 学术期刊论文投稿欢迎来稿

【正文】

二、课程改革的现状分析

( 一) 传统教育观念影响太深, 课程理论研究不够教育观念的转变是一切改革的先导, 长期以来人们对课程概念的理解历来见仁见智。一般而言, 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总和, 包括开设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活动。基于这种概念, 高校的课程长期局限在一些计划化、组织化了的具体科目中, 成为稳定、封闭的课程体系。这种传统课程概念重视知识体系的构建和教学组织的严谨规范, 它背后所蕴含的教育哲学是注重知识的传播而忽视能力的培养, 显然很不适应21 世纪对人才的要求。同时我国高校虽然注重借鉴和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 但由于对这些思想和理论的研究不够, 无法结合我国实际运用这些教育思想、理论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和理论, 因而在改革中受传统教育概念的影响之深, 特别是前苏联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专业教育的课程模式和教育思想目前仍然占主导地位。

( 二) 课程体系改革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课程体系是指若干相互关联的课程组织或结构。一般通过专业教学计划的形式来体现。它集中反映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由于各类院校的性质、层次、任务和目标不同, 课程体系模式也不完全相同。自1994 年《高等教育面向21 世纪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启动以来, 课程体系改革取得了阶段成果。但目前尚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 总体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 学分制、学年学分制、学年制, 三种教学管理体制并存我国目前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主要是借鉴了50 年代初苏联的模式。专业设置过窄, 本科教育目标定的过专、过高, 虽然经过了几次课程改革但多数学校仍实行以学年制为主的教学管理制度, 完全采用学分制的学校较少, 采用学年学分制的学校其学分制作用也不强。因而导致人们认为中国高校实行的学分制是假学分制,“真假” 之说失之片面, 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学分制的各种模式有待在一个更深更广的意义上加以完善, 同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高校课程体系的确缺乏灵活性、弹性和自由度。( 2) 课程结构模式划一, 缺乏灵活性、开放性与综合性课程结构就是课程设置及其比例, 包括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文理科课程的比例、普通课程与职业课程的比例。由于实行的是以学年制为主的教学管理制度, 课程体系中必修课偏多, 选修课不足, 而且选修课比例很不平衡, 限选课过多, 任选课过少, 任选课学分占总学分的3%左右, 少数学校的少数专业任选课学分只占总学分的5%。专业必修课过多必然会造成知识单一、狭窄, 造成课程结构僵化、模式划一, 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国家十分注重加强基础课程设置, 公共课、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在整个课程设置中比例很大, 一般占学时总数的80%—85%。而大多是按照狭窄专业组织基础课, 专业口径太窄, 划分过细, 综合课程和跨学科课程设置极少, 各专业之间, 甚至同一专业的各门课程之间很少发生联系, 文理分家, 理工分家, 基本上属于“学科中心型”非常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文章来源】/article/65/3204.Html

【本站说明】中国期刊投稿热线:专业致力于期刊论文写作和发表服务。提供毕业论文、学术论文的写作发表服务;省级、部级、核心期刊以及写作辅导。 “以信誉求生存 以效率求发展”。愿本站真诚、快捷、优质的服务,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便利条件!自05年建立以来已经为上千客户提供了、论文写作方面的服务,同时建立了自己的网络信誉体系,我们将会继续把信誉、效率、发展放在首位,为您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联系电话: 13081601539

客服编辑QQ:860280178

论文投稿电子邮件: 1630158@163.com

投稿邮件标题格式:投稿刊物名 论文题目

如:《现代商业》 论我国金融改革及其未来发展

声明:

本站期刊绝对正规合法

并带双刊号(CN,ISSN),保证让您轻松晋升

第9篇:说课稿格式范文

【关键词】农村 英语教学

2012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特后培训班第二期活动将我们带进了学校,带进了课堂。

11月29日,我们首先参观了溧水县东庐中学——一所地处农村、规模不大(全校初一至初三只有15个班级)、但学校文化特色鲜明、教学风格独特的初级中学。

学校文化特色鲜明:管理人性、实用

对于一所农村中学,不谈成绩,没有流生我觉得就已经是最大的成就。他们做到了,这是与他们尤其是校长的管理理念是分不开的,关爱每一个学生,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融入了他们的每一个行为,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有了明显的体现,这其实就是我们国家教育的正确方向,我们国家不仅需要高尖端人才,更需要大量的高素质的第一线的生产者,他们的这种教学管理模式让好的学生更好,让后面的学生也看到了希望,这就是他们的学生爱学习、爱这所学校的原因。作为语言教学,英语学科更需要这样一种务实、活泼、高效的环境,在这样一种氛围中,教师更能根据学生的水平,设计一些满足不同学生需要的课堂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教学风格独特:讲学稿

从改革备课模式入手,实行以讲学稿为载体的课堂教学改革,并且改革课外辅导方式,实行课内导学,减负,周周清。

1.抓住了课堂的主体——学生。东庐中学的教师在备课时考虑更多的是学生在学习时哪里会出问题,在什么地方要使用“脚手架”,在讲学稿上何处设置何问题……他们都非常认真的一一给予了考虑。真的做到了以生为主。英语学习中,两极分化的产生主要来自于学习中产生的问题,词汇、语法或者方法方面的问题如果能及时解决,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就会大面积提高。

2.减负增效。一是教师不再机械的,无休无止的重复抄袭教案,二是不用无效的形式检查备课,不再当心扣分、问责等低效管理。而是变无效劳动为有效劳动,从有形监督为无形监督。英语学科讲学稿中个单元的“前期准备”的内容基本都是词汇及习惯用法的梳理,这不仅帮助了学生预习新课还使得每个老师对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心中有数,形式的多样化改变了单调的预习模式。

3.与传统英语课堂的三大不同:教师由带着书本进教室,转变成带着学生进书本;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先预习后上课,先思考后提问,从而培养了学习品质,尤其促进了学生英语语感的形成;教师的教学方式与行为发生改变,进而引领教师走向研究之路,不再是教给学生死记硬背的内容。

4.制度保障,五环节联动,确保讲学稿严谨、科学、优质、高效。先个人提前备课个案,到主备教师备主案,到集体备课备共案,课前因人而异备个性,最后积累后记、错题留教训。

5.实现了教案、学案、笔记、作业、练习、测试、复习资料七位一体。解放了书包,精简了程序,减轻了负担。

我的思考:

1.关于备课

他们的教学模式是:年级中业务素质高、教学能力强的教师先准备教案,然后经全体教师集体讨论定稿后,供教师与学生共同使用。他们的这种从个体到集体的做法,短期效应是不错的,但弊端也很明显:

首先,从教师的成长来看,其实不利于年轻教师的成长,而且从一定程度上还会束缚他们的个性化发展,我们都知道,教无定法,最高效的方法是与教师能力和个性相吻合、适合于学生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和教学内容的方法,尤其是年轻教师,他们对于英语教学过程中一些基础性的内容还知之甚少,独立备课会迫使他们自己去探究,现成的讲学稿会使得少数年轻教师的思维变懒,另外,对于英语语感强、英语思维灵敏、教学悟性快的教师来说,不是最佳的选择。

其次,不同的班级学生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各门学科都有差异,英语学科也不例外,虽然教学内容从表面看是一样,但对于课本安排的教学内容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作适当调整,于是教学内容也不是完全一样,我们的教学应该因材施教,这个“材”可以是学生,也可以是教材,从这几方面来看,几乎年级统一的教案对于学生的英语学习习惯的养成、语感的培养和成绩的提高有多少作用是值得思考的。

最后,这种讲学稿的方式向其他学校推广时不可以照搬照抄,这种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只能服务于特定的环境和历史条件,只能服务于那个特定环境和条件下的老师、学生和学校,如何在不同学校充分发挥这种讲学稿模式,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

2.关于课堂

在这所学校,课堂上,老师只用15分钟的时间讲解教学的重难点,学生根据“讲学稿”的内容以自学为主,疑难问题可当场提问、讨论,这种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也让学生更好地明确学习目标,少做学习笔记,提高学习效率。但英语作为语言,在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学生之间的活动也会带来负面的影响,我们知道,农村中学学生接触地道英语的渠道窄、资源少,课堂上教师的口笔头的活动直接影响学生的英语思维习惯的培养,尤其是课堂开始阶段,引导学生进入英语思维状态更重要。

课堂上记笔记的过程其实不仅仅是简单的记录,更是思维过程的锻炼,记什么,怎么记都是培养学生思维和动手能力的方式,表面看这种讲学稿少做了笔记,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但从学生的长远发展看不利于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不利于学生英语口笔头能力的协调发展。

3.关于预习

学生尤其是农村学生预习能力要稍弱,尤其是英语学科的预习,只能依赖教师所发的预习材料,何时预习、怎样预习,每一门学科课后如果都要求学生达到预习的效果实际是不现实的,英语相对于语文、数学等学科来说预习的难度更大,对于基础差、自觉性不高的学生来说,英语预习有可能流于形式而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所以指导学生有效预习,同时又要考虑不增加学生课后的负担是讲学稿使用教师必须要考虑而且要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