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狮子和鹿教学反思范文

狮子和鹿教学反思精选(九篇)

狮子和鹿教学反思

第1篇:狮子和鹿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实施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7-0136-01

一、现象的透视

自《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以来,新课改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血液。课改伊始,我们欣喜地看到,语文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文精神得到张扬,课堂充满了动态生成,学生的语感得到了发展……然而,有些教师由于对课改缺乏深入研究和准确理解,在新课程教学中急功近利、刻意求新,如对人文的过度提升、生成的盲目追求、感悟的泛滥等,促使人们呼吁回归语文教学的原点,提倡常态教学。

二、聚焦“浮华”,真心“沉淀”,生发“语”味

1.沉淀下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平共处。

【问题呈现】课改以后,教师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对传统语文教学轻视人文教育的做法进行了有力矫正。但有些教师为了落实“人文教育”的目标,目光只盯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在教学中不重视对文本的解读,不注重基本知识的积累和基本能力的训练。过度提升人文的语文课堂会成为什么样子呢?下面的案例会带给我们一些思考。

师:同学们,学了《狮子和鹿》这则寓言后,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生1:我懂得了美丽的东西不一定都是好的。

生2:我知道了每样东西都有他的长处和短处。

师:是啊!我们一定要记住:物有所长,也有所短,要学会正确地看待人和事。那么,你都知道什么东西有哪些长处和短处呢?(课堂上,教师花大部分时间让学生大谈特谈)

【诊断矫正】案例中,教师过度强调寓言的寓意,还大肆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来讲述道理,把语文课上成了不伦不类的教育课。殊不知,语文课对人的关注和培养不是空洞的,而是通过语言学习来实现的。因此在上述教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建构精神、发展语言提供平台:

师:经历了这次灾难之后,鹿痛定思痛,毅然锯掉了头上那两只美丽的角。同学们讨论一下鹿该不该这样做呢?

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后自然形成正反两方:

正:我觉得给自己带来灾难的东西就应该锯掉。

反:我觉得不应该因一时冲动就锯掉鹿角,万一有一天,鹿被追得精疲力竭跑不动的时候,不是连跟狮子搏斗的武器都没有了吗?危险不是更大吗?

正:我觉得鹿会锯掉鹿角,因为生活在森林里,到处是枝枝杈杈,有鹿角的确不方便,而且还要多一分危险,锯掉不是更好吗?

反:我反对,不能因为鹿角这次挂住了树枝就锯掉鹿角,那下次腿跑不够快了,是不是就应该锯掉四条腿呢?鹿应该认识到“角和腿”就像“陶罐和铁罐”一样,各自有各自的优点,应正确看待角和腿的长处和不足。

(学生通过解读文本来阐述观点,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语言和精神得以相互交融)

师:小鹿听了劝告后,留下了美丽的鹿角。第二天,他又在那清清的池塘边,看见自己倒映在水面上的影子,他会怎么说?写下来。

生1:角和腿,你们各有千秋,都是我的护身符,缺一不可啊!

生2:小鹿爱腿也爱角,他们是我的两件宝。如果看到狮子瞄,可用长腿飞快地跑。若是一时跑不了,就用上这美丽的角。狮口逃生心里笑,腿和角真是两件宝。

(因为有了一定的精神支撑,学生的语言便不再是干巴巴的符号,而是心灵的倾诉,生命的宣泄)

【启示】“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的两大属性,达到两者的统一,便能相互作用,相得益彰。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盛新凤做了恰当的比喻:“如果把语言比做土壤的话,那么精神则是滋生于土壤中的树苗,土壤越肥沃,树苗越能茁壮成长;反之,枝繁叶茂的大树能使脚下的土地充满勃勃生机。”因此,教师要把握好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天平,使两者和平共处,共同建构完美的课堂。

2.沉淀下了预设与生成的和谐共鸣。

【问题呈现】课改后,课堂教学倡导动态生成,不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由于未能深刻理解课改的理念,有些教师在学生产生错误时不但没有帮他矫正、引导,还让学生牵着鼻子走,以致越错越远。

【诊断矫正】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决定了课堂生成难免存在一定的偏颇、缺陷乃至失误。因此,对待课堂的“生成”,教师决不能仅仅限于尊重,而应充分发挥指导作用,给学生有效的引导和点化。在上述案例中,学生展示的“鸟飞”、“虫爬”、“鱼游”等,是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的自然产物,是学生根据生活中观察到的鸟、虫、鱼的活动特点而模仿的。如果教师善于点拨、拓展的话,这将是非常好的生成资源。如“鸟”字,可以根据学生的动作当堂板书鸟的象形字,讲述“鸟”字的演变过程,形意结合,更有利于学生记忆。

【启示】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的生命历程,应当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倡导生成的课堂。但倡导生成并不是不要预设,而是更多地为学生的“学”预设,倡导“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预设,使精心“预设”与及时“生成”和谐共鸣,共同演奏课堂的灵性之歌。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就是不断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这样两种状态的循环往复,由低级到高级,有简单到复杂,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我们的语文教学艺术、新课改的成长也是如此。作为教师要有一分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超越的执着,应为学生的语文生命成长奠基。

参考文献

第2篇:狮子和鹿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小学;应用题;教学法;思考;探索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2-203-01

小学数学应用题在小学阶段占有重要地位,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很多学生对如何解应用题常感到很茫然,无从入手。因此怎样进行应用题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结合我多年的教学工作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强化学生解题思路训练,培养学生逻辑思维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规范学生的解题思路,通过正确的审题、标注、画图、梳理,最终解决数学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培养小学生的解题能力,锻炼学生应用题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这对于小学生应用题能力提升有着显著的影响。例如从天津港到黄骅港水路长度为200千米,同时从天津港和黄骅港个开出一艘轮船相对而行,一个船每小时行驶28千米,一个行驶21千米,问经过多长时间两艘船能够相遇。对于类似这样的题目,教师应该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将应用题中关键词、全部数据以及相对、每小时、相遇等关键词标准出来。然后针对相遇问题画出图示,对该题目的思路和结构进行梳理和总结,最终将解题步骤规范的写下来并计算出结果。对于任何一种类型的应用题,大致都是这种解题步骤。

二、抓住关键词、句,弄清数量关系

分数应用题中都有说明两个数量之间关系的句子,这些句子是应用题的题眼、解题的突破点、是关键句,所以在分数应用题的课堂教学中首先要培养学生找准关键句的能力,如题,海象的寿命大约是40年,海狮的寿命是海象的3/4,海豹的寿命是海狮的2/3。海豹的寿命大约是多少年?”第一句把海象的寿命与海豹的寿命关系交代清楚了,第二句又交代了海豹和海狮的寿命关系,这两句缺一不可,所以它们是本题的关键句。在平时的课堂训练中,不仅要培养学生找出关键词句,还要在关键词句下面作重点标注如:波浪线、双横线,三角形等,让他们在动脑、动手的同时能进一步理解题意。

而在实际解题中,会遇到关键句不完整叙述简单的情况,如: “六(1)班有学生45人,男生占4/9,男生有多少人?”关键句“男生占4/9”中,只有一个数量男生,另一个量省略了,具体省略的是什么?引导学生用多读、熟读到快读的方法去理解,应该是“男生占全班学生(45人)的4/9”。这样培养了学生抓住关键句的能力,也能将不完整的关键句补充完整,为下一步正确找准单位“1”打了好基础。

三、辅助解题手段的巧妙运用

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有些应用题的题干较为复杂、较难理解。针对这类应用题,可通过辅助解题手段解答。

例:小明和小刚分别同时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已知小明每小时走15千米,小刚每小时走13千米。经过一段时间后,两人在距离中点3千米处相遇。问两地的距离是多少?

解析“两人在距离中点3千米处相遇”是正_理解本题题意的关键。从题中可知小明速度较快,小刚速度较慢,小明过了中点3千米,小刚距中点3千米,就是说小明比小刚多走的路程是(3×2)千米。因此,相遇时间=(3×2)÷(15-13)=3(小时),两地距离=(15+13)×3=84(千米)。

这道应用题比较复杂,单从语言上理解较难找准数量关系,更谈不上解题思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通过辅助手段来解题。例如这道应用题很适合采用画图法解决。根据题意,可画出图。

这样,题意一目了然,问题迎刃而解。画图法可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帮助学生快速解题。

因此,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适当教授一些辅助解题的方法。例如画图法、“数形结合”法和做辅助线法等。这不仅有助于学生解题,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对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有较大帮助。

四、加强变式训练

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过程中,题形千变万化,但解题所用的知识均来自平常的教学。一道应用题以这种形式出现时,学生会做。稍微变换形式,学生便无所适从,不知道如何下手。其原因在于:学生对一些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缺乏必要的习题练习,导致变通能力差,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因此,加强题目的变式训练尤为重要。

例:动物园里有15只猴子,20只梅花鹿。问猴子比梅花鹿少几只?

解析 根据题意我们可变换出与之类似的3道题:动物园里有15只猴子,20只梅花鹿。问梅花鹿比猴子多几只?动物园里有15只猴子,20只梅花鹿。问梅花鹿比猴子多百分之几?动物园里有15只猴子,比梅花鹿少四分之一。问动物园里有多少只梅花鹿?

第3篇:狮子和鹿教学反思范文

“我叫……古可可,今天我……”三年级的古可可低着头,咽了一下唾沫,“演讲的题目是……”他攥了攥手里的稿子,脑子里还在想着自己的演讲题目。

“《歌颂我的母亲――祖国!》”

下一句是什么呢?古可可嗫嚅的嘴唇,像只鲜艳的毛毛虫,小脸憋得通红,蔓延到了脖子根,简直和戴着的红领巾一个颜色。

古可可再也想不起下一句是什么了,他呆呆的,像一根圆滚滚的木桩站在那里,耳边传来同学们的笑声。

古可可很是失落,匆忙跑回到自己的座位,羞得不敢抬起头来。

2

演讲比赛一结束,班长徐菲菲就来到办公室,向班主任苏老师汇报比赛情况。一说到古可可,苏老师就紧锁起眉头,看来古可可的问题早已困扰她好久。

古可可是个害羞的小男孩,性格非常内向,特别胆小,尤其是回答问题时,他的声音简直比蚊子哼哼还要小,并且还打颤得厉害。

苏老师找过古可可很多次,每次都鼓励他大胆发言,回答问题时不要紧张,“错了不要紧,只要表达出自己的想法,那就是很大的进步了”。可是苏老师的苦口婆心,却没换来古可可的丝毫进步。

这次班级演讲比赛,本来古可可早就打了退堂鼓,在苏老师一再鼓励之下,他才站到讲台上,可是结果仍然不尽如人意。

“嘿,我是可爱萝莉型!性格随和,心地善良,但有时候会犯二,整个人迷迷糊糊的……”刚分配来的马老师一边看着电脑,一边念着屏幕上显示的性格分析。

“还挺准的哈!你有时候就是犯二!”对面的葛老师笑着说。

“我儿子的名字,就是在电脑上起的,还挺有寓意!”正在批改作业的严老师也插上一句。

苏老师听得出了神,突然想出了个好办法。

3

第二天下课后,苏老师将古可可叫到办公室。古可可低着头,不敢看苏老师。

“古可可,老师这有一张测试卷,你做做?”苏老师用商量的语气说。

古可可依旧低着头。

“别怕,不是考试的卷子,是一张测试卷!只需要选一选就好了!”

古可可好奇地抬起头,看着面前的白纸,正上方赫然印着:性格分析测试卷。

第一题:你觉得你自己非常容易紧张或者害怕吗?

古可可拿起笔,毫不思索地选了:是。

第二题:你在公开场合的时候,是否能感觉到你“突突”的心跳呢?

古可可选了:是。

第三题:你觉得你的手脚会突然发热,甚至还会淌汗珠子吗?

古可可又迅速地划了:是。

……

最后一题:你愿意改善你的现状吗?

古可可咬着笔帽,犹豫了一会儿,最终在“是”的旁边划上了勾。

答完试卷后,苏老师迅速在纸上给古可可算出了总分――14分。

“来看看你的测试结果哦!”苏老师又递给古可可一张纸。

和14分对应的一栏里写着:心里住着一只梅花鹿!

“古可可,恭喜你,你的心里居然住着一只梅花鹿!”苏老师看着这个结果,喜出望外地说,“我知道你平时为什么紧张了!”

“为什么呢?”古可可低声问道。

“因为你的心里住着一只梅花鹿啊!”苏老师微笑着说:“测试结果上说,心里住着梅花鹿的人是非常幸运的,能够有很大的出息呢。当然了,你得驯服这只梅花鹿,你要是驯服不了,它就天天在你的心里乱跳,尤其是在你不想让它跳的时候,它偏偏乱跳!”

“你说是不是,古可可?”苏老师停顿了一下,故意问。

古可可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我猜在你回答问题的时候,小鹿捣乱得最厉害吧?”

古可可又点了点头,他开始有点赞同苏老师的话了:“可是怎么才能不让它跳呢?”

“得驯服呀!”苏老师故意卖了一个关子。

“怎么才能驯服呢?”古可可追问着。

“要好好哄着它,就像哄小宝宝一样!你不是有个小弟弟吗?妈妈怎么哄小弟弟呢?”

“妈妈总是拍着弟弟的头,轻声地说着话,有时候还唱歌!”古可可仰起头来,认真地想办法。

“嗯,对,你就可以这样对待你心中的那只调皮的小梅花鹿啊!”苏老师意味深长地说。

“可是我看不到它……”

“没事,你只要在心里悄悄地说,它就能听见,不信你下次试试,反正我特别信这个,你瞧!我也做了测试呢!”

古可可看到了苏老师的测试结果:心里住着一头暴躁狮。

“嘿嘿!”古可可看到“暴躁狮”三个字的时候,偷偷笑了两声:怪不得苏老师有时候也会发好大的火呢。

“古可可,以后你可得学着驯服你心中的小梅花鹿啊!”苏老师说。

“嗯!”古可可点点头。

4

两个多月后的一节英语课上,牟老师让同学们复述课文,可是问了三遍,教室里依旧鸦雀无声。原来,这篇课文有点长,况且才学了两天,一向以严厉著称的牟老师总是采取这样的检查方式,来发掘“英语奇才”。

其实,古可可已经会背诵这篇课文了,只是他没有举起手,因为他心中的那只梅花鹿又开始“怦怦”乱蹦了。

“古可可,试试吧,你已经背诵下来了!”是苏老师的声音?还是妈妈的声音?古可可很想举手,可很明显那只梅花鹿还在捣乱。

“哪位同学愿意来试一试?没事的,哪怕背诵得不流利,只要能把课文的意思复述一下就可以。”牟老师把苛刻的条件适当降低了一些,鼓励孩子们。

仍然没有人举手,连英语课代表都低着头。

“亲爱的小鹿,你能安静五分钟吗?就五分钟,我就能背完!”古可可在心里默默地说着,同时深吸了一口气,这是苏老师之前教给他的。

古可可举起了手,全班同学的目光刷得朝他射来。

“Dear Sam and Amy(亲爱的山姆和艾米):

Da ming is my friend and I want you to be my friends,too(大明是我的朋友,我也希望你们成为我的朋友).”

……

古可可居然非常流畅地背诵出了课文,全班同学情不自禁地为他鼓掌,连牟老师都被惊呆了。

古可可回到座位上的时候,心中的那只小鹿居然又跳起来了,但他知道,这次是因为小鹿也听到了牟老师的表扬和同学们的鼓掌。

牟老师把古可可的表现告诉了苏老师,苏老师欣慰地笑了。

“你驯服那只梅花鹿了吗?”后来,苏老师有时会这样跟古可可打趣。

“差不多了,现在我不让它乱跳的时候,它基本就不乱跳了,不过有时候还是不大听我的……”古可可挠挠头,不好意思地说。

第4篇:狮子和鹿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敦煌莫高窟; 第17窟; 壁画主题

中图分类号:K879.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12)02-0039-08

敦煌莫高窟第17窟——也就是著名的藏经洞,由于特殊的学术背景,有关该窟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从封闭原因到洞窟性质,探寻的目光逐步投射到该窟的壁画当中,研究渐次深入{1}。但这些壁画内容出现在影窟中,究竟反映了怎样的主题思想,尚无人作整体考量。笔者于石窟考古领域涉猎无多,因缘际会,亦为藏经洞魅力所吸引,愿以浅显,求教于方林。

一 第17窟壁画内容概述

莫高窟第17窟,开凿于唐宣宗大中五年(851)。有关介绍很多,今摘录其全面者如下:

莫高窟今编第17窟,俗称“藏经洞”,位于第16窟甬道右壁,建于唐大中五年至咸通三年(851-862)间,是晚唐释门河西都僧统洪辩的影堂。平面近于方形,覆斗形窟顶,从地面至窟顶高约3m,正壁(北壁)贴壁建长方形禅床式低坛,坛上泥塑洪辩像,身后画菩提树,枝叶相连以示洪辩在菩提树下坐禅,左侧(东)画比丘尼,右侧(西)画近侍女,左壁(西壁)嵌大中五年洪辩告身敕牒碑一通……附属洪辩像背景的壁画,绘菩提树和树枝上悬挂净水瓶、挎袋及树两侧执扇的比丘尼和执杖近侍女。比丘尼双手持团扇侍立于树下,身着袈裟,团扇饰双凤图案,树上飞着一对绶带鸟。近侍女又称优婆夷,是供奉高僧的女信徒,在家持五戒修行,敬奉三宝,供养高僧,照料僧统、寺主生活起居的女子。这身近侍女像,身着圆领缺胯长衫男装,头绾双髻,腰束带,左手执巾,右手持杖,眉清目秀,容貌端庄,但愁眉轻锁,表情木讷,塑造了一个谨行慎为、小心翼翼的都僧统婢女的形象。面部表情虽算不上生动,但显示画师的线描和设色技巧已达到极高的水平。衣褶的晕染,以及树叶正背面的不同颜色,使画面显得层次丰富,空间感较强,整体效果相当生动。是晚唐人物画的代表之作。[1]

关于该窟性质、大小以及原来的作用,研究者已有充分论证,不赘。本文只专注于壁画内容,可分解为以下诸元素:比丘尼和一年轻侍女:侍女在主尊塑像之右;比丘尼在主尊塑像之左,分立双树下;双树;绶带鸟四只,两雄两雌;布囊、水壶,分别挂在双树上;侍女手持一拄杖,左膊搭一巾;比丘尼手持一团扇,团扇上饰有双凤图案;双履;坛床壸门处之双鹿衔草及狮子;壸门外廓之茶花边饰(图版7)。

二 图像内容辨证

1.女尼和所谓近侍女

壁画中右侧女性为比丘尼应无歧义。影窟中高僧画像或塑像旁为何侍立女尼,其身份、用意为何,尚未找到相关记载。合理的解释是,当时寺院高僧在佛事活动时,往往有地位较低之僧尼随从。这种现象被画家绘于壁画、绢画或纸画当中。藏经洞出土之绘画中,就有不少僧人和善男信女身后有地位较低之僧尼、侍仆陪侍的画面可证[2][3]。

画面中着男装之年轻女性身份,仍有讨论之必要。检索历来介绍文字,有如下称谓:小女子、近仕女、供养仕女、近侍女、近事女、优婆夷、僧统婢女等{2}。“北壁画双树,西侧树下画近事女一身(执杖、持巾),树间挂布囊。东侧树下画比丘尼一身(持纨扇),树间挂一水壶。床上晚唐塑洪辩影像。床西向面画双履,床南向面壸门内画双鹿衔花与狮子。”[4]

其中以近侍女称谓为多。但很少有人解释过为何会在影堂中绘此二女性,此二女性与影窟主洪辩究竟是什么关系,是一种图像格式,还是有实指。

近仕女、优婆夷、近侍女、近事女应为同一词的不同翻译,即梵語upāsikā。据《佛光大辞典》“梵话upāsikā之音译。又作优婆私诃、优婆斯、优波赐迦。译为清信女、近善女、近事女、近宿女、信女。即亲近三宝、受三归、持五戒、施行善法之女众。为在家二众之一,四众之一,七众之一”[5],为宗教身份称谓。迳称之为近侍女虽有合理之处,但诸家没有提供根据。所以亦有称之为“小女子”者。

与第17窟具有相同性质的第139窟(阴海晏影窟),影窟主人公左右亦分别为女性和比丘尼。左边女约可见其亦身穿圆领男装,残余部分可看出下垂之双髻,与第17窟相同。

细审与此窟具有同样性质之莫高窟第139、476、443等影窟画像,双树下均有人物形象,其中一些也较为明显是女性,因此,这些影窟主人公身边出现的人物,应该是写真(即学者称之为“肖像画”)的一般范式。如同后世之肖像画,其后必置女仆以显示其地位之隆。此类图像可称之为主仆式。

因为是僧人身份,所以其背后之女性,分别为一僧一俗。其俗者,应非近侍女,而是侍女(女仆)身份。理由如下:

第一,此窟为影窟,具有纪念该高僧之性质,则壁画当以高僧生前生活为依据。而敦煌高僧或有地位之僧人,生前多蓄养女仆。P.3410《年代不详(840前后)僧崇恩析产遗嘱》:

娲柴小女,在乳哺来作女养育,不曾违逆远心,今出嫡事人,已经数载。老僧买得小女子一口,待老师终毕,一任与娲柴驱使,莫令为贱。崇。(后略)[6]

显然高僧蓄养侍女,在敦煌人来看,并无不妥,因此,高僧影窟中出现侍女,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第二,高僧之女仆,其宗教身份亦可以是近侍女,但这一“树下美人”绘画范式出现在类似世俗人墓葬的影窟中,应与唐代贵族墓葬中出现的“树下美人图”图像一致。此类树(多为双树)与美女的图像组合,日本学者称之谓“树下美人图”(图版8)[7]。唐代贵族墓葬壁画中,主人身后多为女仆。阿斯塔纳唐墓就曾出土过不止一幅树下美人图,其女仆之装束与第17窟之女性相同(图版9)。只不过影窟主人公为雕塑像。因此,第17窟出现女仆与唐墓壁画有同工之妙。而藏经洞出土之多幅绘画作品中,有梳类似发式女性的,均是以仆人身份站立在主人身后的,甚至是童男童女的身份[3]。

第三,称为近侍女,均为后人猜测。按:近侍女为在家修行之女性,不应出现在高僧随从之列。

第四,该侍女身穿男性服装。唐时女作男装,是一种流行时尚[8]。唐窟中许多女供养人,都穿袍衫,如第130窟等。晚唐莫高窟壁画中的女供养人、侍女、奴婢多有着此装者。在上举阿斯塔纳墓葬树下美人图中,女仆也穿圆领长衫的男装。

第五,该女子发饰基本形为丫髻,是在垂双髻基础上,头顶再梳两个抓髻。头顶双抓髻图像在唐人绘画和出土陶器上多见。承蒙卢秀文先生相告,这种发髻多为侍婢、童仆、未婚青年女子的梳扎,则该女子为侍婢、仆人身份的可能性很大。侍婢梳扎这样的发式,除上举阿斯塔纳出土之画外,著名的敦煌壁画盛唐第130窟《都督夫人礼佛图》中,女仆大多梳扎该发型。只不过没有抓髻而已。

第六,该女右手持藜杖,左膊搭一手巾,正体现了婢仆的职事。

因此,画面中女性应为婢女身份,而非近侍女。

2.双树

释迦牟尼在娑罗双树下涅槃,其信徒之影窟出现树木,显然是对释迦的追随。学者指出,释迦的涅槃,出现双树乃至多树,是生命新的开始的象征,与生殖、繁衍有关,是早期圣树出现场合的原有图像意义{1}。因此,影窟中出现双树,暗示着高僧成正果和生命的重新开始和永生、不朽。而出现神树与美女的搭配,则受到了东西方传统生殖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受到了华夏丧葬文化的影响。有关这点,笔者将有专文讨论,此处不赘。

关于双树,介绍者多谓“菩提树”。马世长先生认为第17窟之双树形态与戈壁胡杨极为相似[9]。近年,有学者指出,其双树应为娑罗双树[10]。

佛经记载,释迦涅槃是在娑罗树下而非菩提树下。如为菩提树,则第17窟壁画主题另当别论。菩提树和娑罗树在植物学分类上属于不同科,菩提树为桑科榕属植物,树干笔直,树皮为灰色,树冠为波状圆形,有悬垂气根。娑罗树(Shorearobusta),又名波罗叉树、摩诃娑罗树、沙罗树,产于印度及马来半岛雨林中,为龙脑香科娑罗树属,多年生乔木。

仔细对比,两树树叶形状和颜色有一定区别(图1),或为了表达佛经所谓双树四枯四荣或非枯非荣之特征[10]而画成是样的。

如将第17窟双树解为菩提树,则影响到对第17窟主题的判断。因此,笔者同意韩春平“此双树绝非影堂周围任何其他树木,而只能是影堂中具有象征意义的娑罗双树壁画”[14],是高僧大德对释迦的追慕,表达的是一种涅槃再生愿望。

3.绶带鸟

绘于双树两侧,作振翅飞向树冠顶状。绶带鸟,拉丁文学名Terpsiphone paradisi,雀形目,鸦科,绶带属。在中国文化中,“绶”与“寿”谐音,所以此鸟往往出现在纺织品或器物上,以此来寓意长寿,而名其“绶带”,又与中国人的官禄爵位相关。因此,该鸟作为后世传统吉祥绘画题材,也是唐代墓葬壁画“树下美人图”的传统的绘画元素之一[11]。但仔细观察,两树旁振翅向上飞的鸟形状不相同,一尾巴长,一尾巴短,这应是该鸟雌雄外形的不同。

4.布囊、军持

分别挂在左右树的断杈上。前者,有谓挎包、挎袋、布囊者。根据佛经,僧人拥有的称之为衣囊的布袋,又称为头陀袋、衣袋、盛衣、打包、三衣袋、袈裟袋等,梵文为civara-brsika,为装盛僧衣的袋子,故翻译为以上诸种称谓。

《佛光大辞典》:衣囊,梵语cīvara-brsikā。指收纳三衣之囊袋。又作衣袋、三衣袋、袈裟袋、袈裟行李、袈裟文库、盛衣、打包。三衣,乃僧众之三种袈裟。据《十诵律》记载,僧众应护三衣如护身皮,护钵如护眼目,不得着大衣(即三衣中九条或二十五条之僧伽棃)从事除草、铲土、扫地等作务。故三衣不用时,应收入衣囊[4]2571。

关于衣袋之缝制法,《根本萨婆多部律摄》谓:“三衣袋法,长三肘,广一肘半。长牒两重,缝之为袋,两头缝合,当中开口。长内其衣,搭在肩上,日安带,勿令虫入。”[12]

《祖庭事苑》引述诸经谓:“毗奈耶杂事云。时有苾刍作三衣竟。置在肩上。随路而行。遂被汗沾并尘土污。佛言。应以袋盛。其袋可长三肘。阔一肘半。所置之衣。常用者在上。非常用者在下。今禅人腰囊虽装束小异。亦乃承佛之制。游方之人。束囊之时。亦当念佛祖遗德之重。无自忽也。言肘者。准佛肘也。尺则用姬周尺为准。人长八尺。佛长丈六。今言三肘。即六尺也。”[13]六尺长短,则不类壁画者明矣。

《佛光大辞典》画有衣囊图,类似于两头挽结可斜挎肩膀上之包袱,与《祖庭事苑》所言规定相符,与第17等窟树上所挂者大不相同。

《庐山记》记载了道士陆修静的事迹,看来树上悬挂布囊也可能有一定来头:

先生名修靜。吴兴东迁人。元嘉末因市药京邑。文帝素钦其风,作停霞宝辇。使左仆射徐湛宣旨留之。先生固辞,遂游江汉。后帝有大和之难,人咸异之。大明五年,始置馆庐山。泰始三年,明帝复加诏命,仍使刺史王景文敦劝,屡辞不获。乃至阙设崇虚馆通仙堂以待之。仍会儒释之士,讲道于庄严佛寺久之。永徽初,启求还山。不许。五年三月二日,即化,肤色如生,清香不绝。后三日,庐山诸徒咸见先生霓旌纷然来止,须臾不知所在。先生之去也,常衣布囊。至是布囊挂于岩树。今西涧一峯名布囊岩。”[14]

布囊作为宗教修行者日常所用器物,也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灵异性。史料记载,当时云游禅僧往往具备两样器物:藜杖和布囊。布囊非为装盛衣物,而是用来装盛日常用品。一些高僧往往“以杖荷囊”,则其布囊形状非衣囊明矣。而且布囊中可以装盛钱物、食物,应与第17窟树上所挂者相似。

僧人十八物(头陀十八物)中无有衣囊和布囊。后世僧人所挎之布囊或者就是衣囊的改造:不仅装衣物,亦可能用于装其他日常杂物,因此,布囊设计成了像第17窟、S.P.163、第139窟、第476窟高僧背后树枝上所挂的这种美观、方便、简约的样式。直到今日,僧尼出行所携背包样式,多与第17窟所悬挂者相同。

第二件,介绍者多谓水壶、净水瓶、水瓶、瓶等,名异实同,也即“军持”。这件军持为我们提供了当时僧人所携带水瓶的样式。此样式在敦煌壁画中大量存在着。

5.团扇

女尼所持之扇,为长柄团扇。团扇或称纨扇。周昉《簪花仕女图》中绘有长柄团扇。双凤图案应是唐代长柄团扇流行之纹饰,周昉《簪花仕女图》中的团扇即为双凤团扇。除第17窟外,第476窟距主人公最近的僧徒也持有团扇。长柄团扇一般是仆人为主人扇拂,而非自持扇拂。因此,唐代画作中出现长柄团扇的场合,其主人均为地位较高者。莫高窟晚唐第12、156等窟婚礼场面中,伴娘都手持长柄团扇,表示了作为服务者的身份。所以,影窟内出现僧徒手持长柄团扇为高僧服务的画面,应是主人公地位隆崇的反映,受到了唐代墓葬壁画的影响。仆人手持团扇为主人驱蚊去暑的画面,也多见于唐墓壁画。

6.拄杖

佛经所规定的僧人十八物中有锡杖,但第17窟画面侍女所持拄杖非佛经所规定之锡杖,而是被称之为弯头杖[15]的拄杖。这种拄杖往往作为隐逸之士亲近自然的持物,应该称为藜杖。《祖庭事苑》:

佛在鹫峯山。有老苾刍登山上下。脚跌倒地。佛言。应畜拄杖。闻佛许已。六众即便以金银杂彩等物雕饰其杖。俗旅嫌贱。苾刍白佛。佛言。苾刍有二种缘应畜拄杖。一为老瘦无力。二为病苦婴身。又制大小不得过粗指。正如今禅家游山拄杖。或乘危涉险。为扶力故。以杖尾细怯。遂存小枝许。串铁永者是也。行脚高士多携粗重坚木。持以自衒。且曰。此足以御宼防身。往往愚俗必谓禅家流固当若是。岂不薄吾佛之遗训乎。”[13]433

有学者认为,出家人所用之杖有三种,一锡杖,一禅杖,一拄杖。其中禅杖用木或藤制作,此杖为僧人坐禅时用以警醒昏沉或散乱者(类似今日禅堂中的香板),“而当佛法开出禅宗一流,禅师们大行普门教授之法,拄杖更因成为禅师们随手可拈的教具而一支独秀了”[16]。所以,禅宗一脉后来便以拄杖作为教导弟子的法器,因此产生了诸如“棒喝”、“行棒”等流行词汇。

晚唐五代时期,敦煌流行禅宗。P.4660《吴和尚赞》赞洪辩其人“一从披削,守戒修禅,志如金石,劲节松坚。久坐林窟,世莫能牵,盛年舍俗,永绝攀缘”[17]等语,可见其不仅是河西僧界领袖,亦为敦煌禅宗高僧,当然得备一条拄杖。不排除禅宗“棍棒教育”方式传入敦煌。与第17窟性质相同的第476窟,主人公身旁也有一僧持弯头拄杖,应当也是僧统一类职级较高僧人所备的拄杖。

莫高窟中其他类似第17窟影窟陪伴高僧的侍女或比丘尼,多持此类拄杖,如139窟高僧左肩方向之比丘尼(?)、第476窟高僧身后第二身比丘尼(?)、第156窟高僧身后之侍女等,均手持藜杖。且从第139窟该杖看,并非朱杖,而是经过装饰、缠绕了不同颜色织物的花杖。其实此类杖并非为禅宗高僧专用,莫高窟第144窟壁画表明,世俗人也可持有该类形的杖。敦煌壁画及其藏经洞出土之绘画品中,还有许多仆人为主人持杖的内容,但所持杖多为丁字杖。另外,唐代贵族墓葬中,也不止一例出现侍女为主人持杖(丁字杖)的图像,说明第17窟侍女持杖题材,亦有唐代墓葬绘画题材的影子。

7.手巾

梵语snātra-■ataka。大乘比丘所常持用的十八物之一。又作拭手巾、净巾,乃拭净脸、手之布片,相当于现在所谓之手帕。敦煌文献中也记载手巾一物,但在侍女之左膊上,一方面显示侍女侍奉僧人的职事身份,另一当面也表示僧人十八物之一。

8.瑞鹿衔草和狮子图像

马世长先生最早全面系统地介绍并研究了藏经洞壁画。有关坛床底部的内容,有以下介绍:“低坛南侧面残存塑出的壸门,内画衔莲花灵草的卧鹿两头,余皆残失;壸门边缘画有茶花边饰。低坛西侧面画有云头僧履一双。这暗示着低坛上原来有禅定的僧人像。”[9]21-23这说明20世纪70年代,坛床壸门位置绘画内容已经残损。

壸门形状残损,内有双鹿,一雌一雄,口内衔瑞草,并排而卧,右侧有一卧狮,隐约可见一狮子后背部和尾梢(图2)。关于此狮子图像,只有《莫高窟内容总录》有记载,张大千、谢稚柳等人的著作中都没有提到。根据坛床正面长度,应有两孔壸门,右边壸门内所画图像内容已无法知晓。

有关壸门位置绘画内容,或受到了当时墓葬绘画的影响。如青海都兰唐代吐蕃墓葬中就出土了画在木质器物上的双鹿图像,且双鹿在桃形框内,也是一雌一雄。所不同的是双鹿各在一桃形框内,口不衔灵芝瑞草,旁边是射箭者。被称作射箭图。

由于盗掘破坏,已无法确知画像所在木器之位置,考古报告只以“木箱状木质构件图案”称之,根据西部民间木器传统绘画题材,此画应在木质器物壸门内[18],一如洪辩影窟之禅床壸门,连外廓的桃形线也相同。

由于鹿和禄谐音,中国古代一直以鹿为瑞兽,早在秦代,就出现了多种鹿纹瓦当,其中有双鹿图像者;长沙马王堆汉墓绢画,也有双鹿图像。

藏经洞出土之纺织品中,曾出现过不止一种双鹿图像{1};青海都兰唐代墓葬出土之纺织品中也有卧鹿的连珠纹[18]74。可见,这种双鹿连珠纹饰,是唐代纺织物中经常用的图样。双鹿作为一种瑞祥图案,还出现在不同的器物上。

最早的双鹿衔草图像可能出现在汉代(图3)[19],只不过据说口中所含为“绶”,山东烟台市福山区东留公出土东汉画像石也有双鹿图像[20],而庆阳北石窟第165窟宋代重修坛基东壁花砖纹样,正是一只口衔灵芝奔跑的鹿(图版10)[21]。瑞鹿衔芝可能是宋金之际墓葬流行的图案之一,在甘肃宋金砖墓中屡有发现[22][23],甘肃会宁县城北莲花山宋代墓葬曾出土一对瑞鹿衔草模印砖(图版11、12{2})。中原丧葬文化中,有鹿的地方,被认为是福地。葬地以能选择出现鹿或鹿卧的地方为吉祥福地。

释大川。不知何许人也……及乎终也,卧于寺外,白衣具床榻,相率舁归寺中,务营丧礼。方当尸举,无何,双鹿引前若驺导焉。始履门阈,寺额奋然陨地,远近惊叹。[24]

宋安抚使陈汝锡墓。《青田县志》:“在县南二里。”先是卜兆人王伋过之,值天雪,有双鹿伏焉,地暖无雪。遂穴于此,名曰“双鹿地”。传详“循吏”。[25]

这种丧葬中双鹿前导和选择“双鹿地”的丧葬观,应该与影窟中床榻下绘画双鹿有一定的关系。

关于鹿口中所衔之物,有谓绶带者,有谓瑞草者,有谓灵芝者(一些灵草图像确实状如灵芝)。大约从汉代开始,鹿口中所衔之物,在不同时代和地区,有不同的变化。瑞鹿衔草(民间也叫双鹿灵芝)和鹿衔绶带(寓意禄、寿)是唐代传统祥瑞图案之一,多见于唐代金银器及后世陶瓷器物上[26]。藏经洞曾出土两幅剪纸作品,学者称之为“塔与双鹿”。虽无法知晓是否与当时丧葬有关,但双鹿作为吉祥图案则无疑问[27][28]。《续高僧传》记载从隋代开始,流行建高塔之风,才有了诸种祥瑞,其中就有瑞鹿灵芝:

隋高建塔之岁。踊瑞纷纶。神光嘱于群物。至泽通于疾疠。天花与甘露同降。灵芝共瑞鹿俱程。空游仙圣结雾来仪;水族龟鱼行鳞出听。百有余塔皆备潜通。君臣相庆缁素欣幸,其德荣明不可加也。[29]

莫高窟剪纸“塔与双鹿”或即“灵芝与瑞鹿俱程”。佛塔乃是高僧圆寂后灵骨之归宿,第17窟坛床下画瑞鹿灵芝,或与此旨趣相同。可惜由于墙皮脱落,第17窟的狮子图像今已不存,笔者也没有找到狮子的图片,无法知道狮子的形态。

9.双履

藏经洞的双履图像,位于坛床西壁,为云头履(图版13){3}。与第17窟有着相同性质的第496窟,亦有双履:“胡床东侧面三个壸门中画出双履、履尖朝南……胡床西面画有树木,其中西北面一棵树的树枝上挂着一个挎袋。”[15]107

梅林、王惠民、沙武田等人专论了藏经洞双履图出现的意义,均引P.2691《沙州城土境》记载的一则高僧传奇故事:

前代王和尚住金光明寺,死时付嘱门徒:“吾死后,全身坐椅子,向西间西迹,面西而坐。”葬后,门徒弟子看和尚去来,其椅子在,全身不见。往往寻到寿昌,得一双履,和尚变化,不知去处,城人惊怪矣。后时僧俗舍身者亦有,只是狼狗而食,不见灵迹异常者也。[30]

梅林认为:“应该说,第17窟双履图与上述双履的传说有很直接的关联。洪辩座下画双履图,实际上反映了供养人的一种观念,即将影堂高僧视作圣僧对待。史载唐宋律寺中的高僧影堂,多有灵异之迹,也是出于同一种观念。”[31]王惠民认为该双履图“绘于床座的西侧壁上,亦当有向往西方的含义”,“洪辩影堂内绘‘双履图’也许带有企尚祖先达摩的意图”[32]。藏经洞出土白描画中,曾有一幅高僧双履图,沙武田认为:“画中菩提树为双树,近侍女执一方巾,像台上画有‘双履图’,可见洪辩之写真像特征是与S.P.163高僧像完全一样,而且更为完整全面。”(图版14)[33]因此,在影窟中绘画双履也是此类洞窟的一种范式。

有关双履“灵迹异著”的传奇故事由来已久。王惠民例举了历代高僧归西后遗双履的传奇故事,认为:“中国佛教对亡僧之履的注重,确实来源于中国本土文化,具有浓厚的道教色彩,而非传自印度佛教。”并认为P.3726卷《写真赞》“龙华一会,洗足先登”为“跣足先登”。的是。因此,在中国文化中,“双履”可能已经演变成一种象征符号——高僧圆寂后面西而坐,遗双履,象征高僧弃弊履践佛迹追随释迦牟尼,以此来表达向往西方之愿望。

三 藏经洞壁画主题

学者解影窟主人公为“坐禅”:

北壁贴壁建长方形禅床式低坛,坛上泥塑洪辩像。北壁画菩提树二,枝叶相接,以示洪辯在菩提树下坐禅。菩提树左侧画比丘尼一,双手捧持对凤团扇,菩提树右侧画近侍女一,一手持杖。[34]

但此说法亦有不谐之处。按坐禅有种种要求,首要是“闲居静处”,即禁绝“五欲”:“色、声、香、味、触”{1}。在双树下由两个女子陪伴坐禅,显然不合适,亦与藏经洞主题思想不谐。虽为禅坐,却非“坐禅”。

双鹿衔灵芝图像出现在坛床下部位置,不仅是当时佛教流行图像,很可能也是当时人葬俗的组成部分,以双鹿衔草来表达古人对“禄”的追求。

瑞鹿衔草题材最早出现于汉代画像砖中,应是一个具有早先方仙思想背景的祥瑞图像,后来,大量出现在墓葬砖雕中。第17窟出现双鹿衔芝图像,瑞鹿并排,口衔灵芝,或许是受到唐代建筑图像影响所致,也说明瑞鹿銜草是一种祥瑞图像,为墓葬壁画或石刻所采用。

由上诸图像元素可知,藏经洞壁画意在体现高僧圆寂的主题。作为宗教信徒的影窟,壁画的双树、双履等题材,表现了其对释迦牟尼的追随,影窟壁画的布置在一定程度上模仿了释迦摩尼涅槃时的场景。壁画中出现的拄杖实际上是作为禅宗高僧教导徒众的教具而出现的,当然也是高僧年老时的倚仗。壁画中出现僧人日常用具,正是暗示其在西方路途当中的需要。壁画中出现侍女,是高僧现实生活的反映,也受到了世俗墓葬壁画的影响,是一种“事死如事生”丧葬观的反映。

所谓“树下美人”图像,其来源既受到了印度早先神树崇拜的影响,接受了佛教圣树的理念,又受到了中国早先神树崇拜和生殖崇拜的影响,可谓中印文化在此点上的交融汇合。关于这个问题,笔者将另作探讨,此处不赘。就图像而言,画面中出现拄杖、团扇、双树和绶带鸟等绘画元素,不仅是唐代仕女画中常常出现的图式,而且也出现在唐代贵族墓葬壁画中。

因此,第17窟的布置其实就是洪辩作为佛教信徒的一种丧葬形式,其壁画主题无一不显示作为禅宗高僧在往生西方世界过程中的行头和愿望的表达,以及与世俗生活割舍不断的联系。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敦煌读书班”诸学员曾给予宝贵意见,插图由薛艳丽所绘,谨致谢意!

参考文献:

[1]樊锦诗,范迪安.盛世和光——敦煌艺术[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176.

[2]ジャック·ジエス编辑,秋山光和等监修.西域美術:吉美美术馆Ⅰ[M].东京:讲谈社,1994:B.96b-4图,B.99b-5图.

[3]ロデリック·ウィットフィールド编辑.西域美术:大英博物馆·敦煌绘画Ⅱ[M].东京:讲谈社,1982:B.19图,.

[4]敦煌研究院.敦煌石窟内容总录[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11.

[5]星云监修.佛光大辞典[M].台北:佛光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6407.

[6]唐耕耦,陆宏基.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2辑[M].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0:150-152.

[7]森丰.丝绸之路史考之三——树下美人图考—从正仓院的发现说起[M].东京:株式会社六兴出版,1974:图12.

[8]段文杰.莫高窟唐代艺术中的服饰[C]//段文杰.敦煌石窟艺术研究.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331,332.

[9]马世长.关于敦煌藏经洞的几个问题[J].文物,1978(12):21-33.

[10]韩春平.关于藏经洞为洪辩影堂(影窟)的一点认识[J].敦煌学辑刊,2007(4).

[11]陕西省博物馆,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唐李贤墓壁画[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4:第40图.

[12]根本萨婆多部律摄[C]//电子佛典集成·T24:No.1458.台北:中华电子佛典协会,2010:553.

[13]祖庭事苑[C]//电子佛典集成·T64:No.1261.台北:中华电子佛典协会,2010:432.

[14]庐山记[C]//电子佛典集成·T51:No.2095.台北:中华电子佛典协会,2010:1032-1037.

[15]张景峰.敦煌莫高窟的影窟及影像——由新发现的第476窟谈起[J].敦煌学辑刊,2006(3).

[16]冯焕珍.禅师拄杖的大机大用——以明楚山绍琦禅师的作略为例[J].佛教文化,2007(2):106-115.

[17]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2:200.

[18]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青海省考古研究所.都兰吐蕃墓[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102-103.

[19]高文.四川汉代画像砖[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图109.

[20]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画像石全集3·山东画像石[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0:79.

[21]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庆阳北石窟寺文官所.庆阳北石窟[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3.

[22]临夏回族自治州博物馆.甘肃临夏金代砖雕墓[J].文物,1996(12):46-53.

[23]陈履生,陈志宏.甘肃宋元画像砖[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图117.

[24][宋]赞宁.宋高僧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7:511.

[25]光绪浙江通志[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4100.

[26]韩伟.海内外唐代金银器萃编[M].西安:三秦出版社,1989:5,100.

[27]史苇湘,史敦宇.敦煌图案集[M].上海:上海书店,1995:206.

[28][英]奥雷尔·斯坦因著,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译.西域考古图记[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97.

[29][唐]释道宣.续高僧传[C]//电子佛典集成·T50:No.2060.台北:中华电子佛典协会,2010:677.

[30]唐耕耦,陆宏基.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1辑[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44.

[31]梅林.496窟与莫高窟石室经藏的方位特征[J].敦煌研究,1994(4):191.

[32]王惠民.敦煌“双履传说”与“双履图”本源考[J].社科纵横,1995(4).

第5篇:狮子和鹿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 童话课文;阅读;语文综合素养

随手翻阅小学语文课本,我们会发现中、低段每一册语文课本都安排了童话。在新课程小学中段语文课本,童话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童话,是一类具有特殊审美价值的虚幻故事,它以拟人、夸张、象征为其主要表现手法,以幻想为其艺术形态,故事情节神奇曲折、生动浅显,能适应儿童的接受能力。上好童话课对学生有很大的意义和帮助,它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所以,如何教授童话故事,如何教好童话故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中段童话课文的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质疑、品评、复述、想像、表演、续写、查阅等有效方法,进入童话世界,在阅读中不仅聆听到美的声音,欣赏到美的画面,感受到美的形象,使阅读成为赏心悦目的享受,成为自己表现的舞台,成为表达个性化体验和感受的平台,而且逐步使学生学会阅读。

一、朗读

童话类文章教学时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教法,而朗读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童话语言优美自然、活泼明快,词语简单重复,象声词多,非常适于朗读,而在不同的年段,童话类文章的朗读都有不同的侧重点。中段学生的朗读,要带着问题思考,读出文章中蕴含的道理和含义,通过一些关键词语体会作者的感情,学习感悟的基本方法,学会理性思考。《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加强朗读的训练,要把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贯穿于各个学段之中。”教师可以采用范读、领读、引读、自由读、同桌互读、分角色读、齐读、赛读、演读、默读等朗读形式,让学生充分感知课文准确的用词、生动的造句、巧妙的布局、感人的情趣,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

如《狮子和鹿》一课,指导朗读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在学习第一、二段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读出鹿喝水的悠闲和发现自己水面倒影的惊喜。第三段和第四段是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不同评价,要读出截然不同的语气。对角是喜爱、赞美:“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要读出自我欣赏、自我赞美的感情;“啊!”“多么”“多么”拉长读,抒情一些。而对腿,则是不满和抱怨;“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要读出叹息、抱怨的情绪,“唉”“太细了”语调低,语速慢,“怎么”感叹强烈,要表达出内心的不满。在对比朗读中,区分两种不同的态度和感情。第五和第六段,情节紧张、变化快,“忽然听到”“猛一回头”“哎呀”“正在逼近”朗读时要语速加快,读出形势的危急。在学生读的效果不明显时,教师可适当范读,让学生去细细体会、揣摩。再通过引读、分角色读等形式,使学生沉醉到美丽的童话境界中去,从而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二、质疑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哲学家培根也说:“疑而能问,已是知识的一半。”发现问题,是思维的开始。学生只有多思好问,善于提出问题,带着问题读书,才能使思考更深入,学习更主动。童话课文中的许多内容包含着未知因素,为学生的质疑问难提供了条件。教师应善于抓住时机, 在童话课文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从课题质疑,从不懂或似懂非懂的地方质疑,从课文的中心句或重点质疑等,使他们逐步学会阅读,学会思考。

如《巨人的花园》一课,在细究课文时,教师可出示巨人回来前和回来后花园前后不同景致的两句话,引导学生自读,想想有什么疑问?学生质疑:“为什么巨人回来前和回来后花园前后的变化会这么大?”带着问题去感知童话课文,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使学生对童话课文内容的理解更深入透彻。如《七颗钻石》一课,在出示一、二自然段后,可让学生说说自己还想知道些什么?学生经过思考,纷纷质疑:水罐还会有什么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带着这些疑问让学生独立学习课文,然后通过讨论、点拨,课文的重点、难点便轻松地得到突破。如《去年的树》一课,可在出示课题后问学生:“读了这个课题,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学生们经过思考发问:“去年的树是什么样的?今年变成的树什么样了?”《狮子和鹿》一课,也可让学生说说读了课题后有什么想问的?学生们经过思考发问:“狮子和鹿之间发生了什么事?课文中谁获胜了?鹿的结果怎样?”经过质疑解惑,课文的重点、难点便在学生的主动参与中得到有效的解决。

三、品评

童话课文具有教育性,它往往从现实中取材,引导着他们在阅读童话课文后可以懂得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从而帮助他们获得正确的道德规范,逐步培养他们美好纯真的情感。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对童话角色进行评判,帮助他们明是非、辨善恶、悟美丑。

如《狮子和鹿》一课,我们可以让学生评一评鹿对自己的脚和腿评价是否正确,为什么?从而让学生明白,物各有所长、所短;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它的短处而否定它的长处;不要光图美丽的外表,更要讲实用;美和实用在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条件下都有存在的价值。如《陶罐和铁罐》一课,可让学生当当两只罐子的朋友,想对他们说些什么?通过与故事中主人公的沟通、对话,使学生深切感悟到“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对方特长、和睦共事。”“由于时间的变化,事物的命运也会变化的道理,要有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看待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四、复述

童话课文语言生动优美、规范浅显。教师可通过让学生讲童话,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领会,发展学生的思维,锻炼提高中段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复述童话,主要包括详细复述、简要复述、创造性复述。大部分童话课文故事情节生动,教师可在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较接近童话课文原文的简要复述或详细复述,当然也可以在原文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理解进行创造性的复述。

五、想像

第6篇:狮子和鹿教学反思范文

1976年常州博物馆在常州茶山公社戚家村附近的土墩上清理了一座六朝时期单室穹窿顶砖室墓,该墓由封门墙、甬道和墓室三部分组成,早年被盗,只出土少量石器和瓷器等。俗话讲:“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虽然随葬品平淡无奇,令人喜出望外的是,该墓葬的甬道和墓室的全部壁面都布满了模印拼镶画像砖,阴阳高低、技法精湛、内容丰富、布局考究,共出土画像砖七百余块,实为画像砖墓中的精品,令人拍案叫绝。

我们依据画像砖的题材内容,把它们大致分为神仙鸟兽、世俗人物和花纹符号三大类。

一、神仙鸟兽

1、“千秋万岁”

关于“千秋万岁”的形象古代文献中多有记载,最早见于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千秋之鸟,万岁之禽,皆人面而鸟身,寿亦如其名。”搜罗目前考古资料,在河南邓县南朝砖室墓中出土的一块彩色画像砖上,左为“人头鸟身”图像,旁边有“千秋”的榜题;右为“兽头鸟身”图像,旁边有“万岁”的榜题。可见并非所有“千秋万岁”“皆人面而鸟身”,成组出现的“千秋万岁”有两种:一种是女人首鸟身(千秋)和男人首鸟身(万岁);另一种是人首鸟身(千秋)和兽首鸟身(万岁)。

戚家村“千秋”画像由三块长方形砖的端面组合而成,人首鸟身,女相人面,帽缨高耸,鸟身着衣,两裆开衫,束腰挺拔,双翼舒展,(足+伏)(足+庶)并立,卷尾前倾,脚爪张开,三爪向前,一爪向后(图一)。

“万岁”画像亦由三块砖端面组成,兽首鸟身,扁眶圆目,吻尖微翘,脑后两根耳羽,通体羽衣,翼展翅尖,尾翼上扬至头顶,两腿并立,粗壮有力,脚爪非鸟足,而更似兽蹄(图二)。

2、飞仙

从远古时代开始,在世界各地的文化中都或多或少的记述了人类对飞翔的渴望。在我国的古代艺术中,也有很多与飞翔有关的图像,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神话传说或宗教内容,“飞”是神仙区别于凡人的重要能力之一。

戚家村的飞仙画像砖由四块砖的端部分段模印组合而成,仙人头束圆髻,发带飘然,脸庞圆润,两档开衫,圆腹直腰,手捧仙器,一腿直蹬翘上,一腿蜷曲在下,衣裙飘曳,似横空飞翔,轻盈绰约,如羽化升仙。

墓室东壁和西壁同为飞仙形象相互对应,却略有不同:一似女人面相,另似男人面相;女面向右,眉目清秀,手捧博山炉(图三);男面向左,脸庞略长,呈椭圆形,横眉竖鼻,耳郭清晰,手捧净瓶(图四)。

宋((太平御览》卷622引《天仙品》中云:飞行云中,神化轻举,以为天仙,亦云飞仙”。其实早在战国时期的墓葬中就有升仙的场景描绘,汉晋以来随着道教神仙思想的产生、发展和传播,飞仙形象更加具体,并稳定下来,成为汉六朝时期画像砖墓中常见的形象之一,反映出古人对于阴阳两世的猜想和羽化升仙的期盼。

3、天禄、辟邪

天禄、辟邪,顾名思义,天赐福禄、驱邪避害,是我国神兽文化中最为重要的一类,经过长期的筛选被人们视为“祥瑞神兽”,它们始于汉代,兴于魏晋,亡于唐代,反映出古代人们对于道教升仙文化信疑和祥瑞物象变化的历史过程。

关于天禄辟邪的形象也无明确标准,学术界说法不一,大多根据无角、独角和双角,并结合翼、身等特征来分辨狮子、麒麟、天禄、辟邪、龙等神兽。戚家村发掘简报中根据((汉书・西域传>载,乌弋山离国“有桃拔师子犀牛”,孟康注:“桃拔一名符拔,似鹿长尾,一角者为天禄,两角者或为辟邪”,将戚家村出土的两块画像砖纹分别定名为天禄、辟邪。

天禄、辟邪均由四块砖的端面模印组成,昂首挺胸、有角有耳、有鬃有翼、长尾上扬,作飞奔状。天禄体态似鹿,独角分叉,通身似有斑纹(图五);辟邪体态似马,双角似牛,嘴部和四蹄较天禄强壮些许(图六)。

4、狮

狮子主要生活于非洲,亚洲狮主要在伊朗和印度,中国并没有狮子。历史上,至迟在汉通西域之时狮子就被引入汉人的视野,《汉书》和《后汉书》中就有多处关于从西域引入狮子的记载,所以一开始狮子就带有浓郁的异域风情。

中国虽然没有狮子,但在通西域之前就有了对狮子的称谓――狻猊。《穆天子传》日:“名兽使足走千里,狻猊、野马走五百里”,晋郭璞注日:“狻猊,狮子。亦食虎豹。”《尔雅・释兽》载:“狻猊如彪猫,食虎豹。”郭璞注:“即狮子也,出西域。”

真狮在东汉时期由西域传人我国,传说中能食虎豹的珍兽毫无疑问得到汉人的青睐,很快被用于各类陵墓守卫之中。直至六朝时期,画像砖墓中也常见狮子的形象,如戚家村画像砖墓出土的狮纹砖,由四块砖的端面模印组合而成,狮子体型健壮,鬃髟垂顺,没有翅翼,前爪抬起,后腿蹲踞,翘尾如斗,作回首咆哮状(图七)。

但此狮面容不清,前爪扭曲,造型夸张,估计是由于真狮囿于皇宫深苑,一般工匠难以亲见,唯能凭借传闻“似虎,正黄,有髯髟,尾端茸毛大如斗”的特征想象或模仿,不详之处即取传统神兽特征填补,产生了这种似像非像、有形无神的作品。

5、龙、虎

龙、虎是中国传统神兽形象,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产生,它们的形象多变,或整或零地应用在各种质地的古代文物中。

戚家村出土的龙、虎画像砖,可能与道教四象有关,采用龙虎相对的方式排列。龙纹、虎纹砖均由七块砖的端面模印组成体型修长曲颈翘尾,颈有鬃毛,背有羽翼,作飞奔状。两者画像仅有头部不同:龙头上有双耳双角,角顶卷曲,嘴部扃长,张口露牙(图八);虎头亦有双耳双角,怒目圆睁,张嘴利牙(图九)。

6、凤、凰

凤凰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祥瑞之鸟,雄鸟称为凤,雌鸟称为凰,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元素之一。

戚家村出土的南朝凤、凰纹,由三块砖的端面模印组成,凤、凰形象均是身躯修长,两翼舒展,前爪下踏,后爪蹬提,卷尾上翘,作展翅起飞状。凤凰的区别表现在头部:凤头有冠,凤喙紧闭,有凤坠(图十);而凰无冠无坠(图十一)。两者在凤胆和风尾等特征部位上均无明显分别。

7、t头

印有t头图像的是一块长方体砖,砖正面用横线划分了上中下三个区域,分别模印了三种瑞兽图案。最上方是兽首鸟身像,造型类似“万岁”,前文提到“站立万岁”,而此图大概也就是“飞奔万岁”吧。中间为一虎像,无翼,在河南邓县画像砖墓中也有此类图像,应该也是镇墓辟邪之意。最下方即为魃头,酷似龙头,头上两角,角顶卷曲,怒目圆睁,呲牙咧嘴,形象凶煞,脑袋俯于两爪之上,作匍匐状,仿佛随时扑窜出来(图十二)。

《周礼・夏官・方相氏》载:“方相氏掌蒙熊皮。”郑玄注云:“蒙,冒也。冒熊皮者,以惊驱疫疠之鬼,如今魃头也。”意为古代打鬼驱疫所带的面具。t头在不少地区都有,形象质地也飘忽不定,比如扬州肖家山汉墓有漆器魃头,敦煌东郊隋唐墓有红陶魃头,巩义康店出土白陶魃头等等。总之,因其厌胜之功,故为吉祥之物,t头形象在汉、唐和宋代各地都十分流行。

二、世俗人物

1、侍女

侍女形象的差异主要反映在不同的打扮上。发髻常见有垂环髻、“飞仙髻”;多着交领或对襟长衫,衣袖宽大,常有束腰;手有执掌;鞋子基本一致,均为笏头履。如捧奁侍女画像,身材娇小,面容圆润,双垂挂髻,交领长衫,外系束腰,长裙曳地,着笏头履,身形向左,双手捧奁(图十三);又如双发髻侍女画像,头顶两侧结高鬟,鬟内似有装饰支撑,类似“飞仙髻”,手持拂尘之类物品(图十四)。

2、武士

戚家村武士画像印在单块长方体砖的正面,共有三幅,出自两模,两模所出形象一面向左,一面向右,其他姿态衣着基本相同。武士发髻高耸,似有冠饰,插一发簪,上身着开衫,袖口垂阔,下身穿长裤,宽松肥大,脚蹬笏头履,一手仗剑,另一手作按剑姿势,剑柄缨穗下垂(图十五)。此像虽号称武士图,却无明显威风凛凛之气,而略显文质彬彬之礼。

三、花纹符号

戚家村南朝墓中除了上述主题图像外,还有其他一些花纹砖和几何纹作为装点,它们通常作为神灵鸟兽或人物图像的分隔,而且每一层图案都是以花卉纹图案起头。还有一些砖没有花纹图案和画像,但有些数字之类的文字或记号,也是古代精工巧匠建筑墓葬时所作一些规划设计的证据。

1、花卉纹

花卉纹中尤以莲花纹和忍冬纹特点最为突出。莲花纹数量最多,常用两或三块砖的端面模印组成,图像可分为内外三重:中心莲蓬、花瓣包裹和莲叶,构图合理,线条灵动。忍冬纹也是主题纹样的一种,构图较为自由,有一种位于长方形砖的正面,两侧以竖向缠枝忍冬纹为边框,正中再用横向忍冬纹将中部空间一剖为二,整个图案显得内容充实却不拥挤(图十六)。

2、几何纹

此类花纹印于砖的两侧,多作顺砌,或作边框,常见有六瓣卷叶纹、卷草纹、圆心波浪纹、菱形纹、斜方格纹等。纹饰线条流畅,花纹写意,粗细有别,收放自如。

3、数字记号

所有的砖块中,虽不见纪年铭文,但有砖的端面或者侧面有数字,如“四”“廿五”“二百”等几十个数字。这些数字应是烧制人所刻,用作记录数量或排列方式等用。

第7篇:狮子和鹿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 指鹿为马 能指 所指 任意性 误译

一、引言

提到指鹿为马,我们立刻会想到历史上第一个臭名昭著的太监赵高。在中国文化中,这个成语一直含有贬义,意指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然而,如果说我们脱离“指鹿为马”的历史文化背景,就词论词的话,则这一词语却恰恰符合索绪尔对语言符号中能指与所指之间“任意性”关系的论断,是对“指鹿为马”言语行为的肯定。本文试从这个角度出发,探讨翻译中“指鹿为马”式的误译价值。

二、能指、所指与指鹿为马

索绪尔认为语言是由符号组成的,而语言符号包括两部分:能指与所指。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不是必然的、确定的,而是任意的、不定的。例如,在汉语中称同辈女子为“姐妹”。“姐妹”这个所指与用来做它的能指的jiě mèi这串声音间没有任何内在的关系,它也可以用任何别的声音来表达。而“姐妹”这个所指的能指在英语中用sister表示,在法语中用soeur表示。对于同一个所指在不同国度用不同的能指表示也有效地说明了能指与所指之间关系的任意性(索绪尔,1980:100-105)。同理,对于一个动物的指称也具有任意性,“鹿”或者“马”与所指的那个动物之间并没有任何的内在联系,说它是鹿就是鹿,说它是马亦是马,而之所以人们会把鹿称为鹿,或者把马称为马,仅仅是受约定俗成的影响。而约定俗成并非一成不变、不可动摇的,如古代“哥”可以用来称呼父,“姊”可以用来称呼生母。“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客观事物是无穷无尽的,但是语言中的词相对而言却是有限的。要解决这个矛盾,即用有限的词表达无限的事物,就只好先‘指鹿为马’,即借用指称甲事物的词指称乙事物,这是语言中产生多义词和词义在历史上演变的重要原因”(伍铁平,1982:57-58)。

对翻译这种特殊的交际行为更是如此,因翻译涉及将一种文字转变成另一种文字,在转换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到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影响和制约,在一种语言中存在的名称在另一种语言中就不一定会等值地存在,这种情况下经常会出现“指鹿为马”式的翻译。如将“白象”译成“Bijoy”,而非“white elephant”,因为在西方“white elephant”意为“昂贵又无用之物”,所以不得不“指鹿为马”式地用另一个词语替换,表面上“白象”与“Bijoy”似乎毫不相干,应属误译,实际上“Bijoy”传达了“白象”的文化内涵。那么什么可以算作误译呢?

三、误译的名与实

误译,顾名思义,是错误的翻译。误译来自对原语的误解,会造成对原语的误释,继而引起对读者的误导,因而译学界普遍把误译看成译文失败的范例,是对原文的背叛和亵渎,对误译多采取的是批判的态度。对宗教文学而言,误译更是无法接受的,“罗马天主教会支持‘正确’的、约定俗成的《圣经》翻译。任何背离既定阐释的翻译都可能被视为异端,遭到指责与禁止。部分译者的命运更为凄惨,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法国人文主义者艾蒂安多雷……因犯翻译错误,而被执行了火刑”(杰里米·芒迪,2010:34)。

然而翻译毕竟不是精密的数学,错误与正确并没有统一的、不变的划分。昨日错误的翻译今天有可能得到正名,而今日正确的翻译明日也不一定会“稳居宝座”。因而,误译或有错误之名,但并非所有的误译在所有的时空中都有错误之实。

如“美国扁桃仁”在上世纪70年代引进中国后一直被译为“美国大杏仁”,在之后的四十多年里,人们没有对“美国大杏仁”的翻译表示过质疑,那么在这几十年的时间里,“美国大杏仁”自然是正确的翻译,可以说这个期间“美国大杏仁”的翻译有误译之实(因让人误解美国大杏仁属杏仁的一种),但无误译之名。直至2012年11月,我国各地新闻播报“美国大杏仁”实际上不是杏仁,而应译作扁桃仁时,“美国大杏仁”在公众中才开始有了误译之名。

又如韩国首都Seoul汉语译名本是“汉城”,这个译名符合该城历史文化发展的背景,在中国人看来无疑是正确的翻译。但2005年韩国政府宣布将首都的中文译名改成“首尔”,并希望中国政府采纳,原因在于“汉城”的译名不符合中国所通用的将地名音译的规定(实际上,汉语对很多地名的翻译还受历史文化背景所限,如San Francisco的汉译是“旧金山”)。此例中,在中国人看来是正确的译名,在韩国人看来却成了误译,如此,“汉城”于中国无误译之实,于韩国却有误译之名。

误译中的误与不误不仅由语言本身决定,而且受到接受环境的影响。在接收者看来可以接受的译文就不属于误译;反之,如果接收者无法接收译文,那么无论译文与原文形成了多么精准的对照,也不能说是地道的译文。在18世纪,当英国殖民者初到澳大利亚时,看到了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kangaroo”(袋鼠),殖民者一时不知道这是何物种,便指着袋鼠用英语向当地的土著居民询问“这是什么”,土著人自然也是不通英语的,答道“Kangaroo”,殖民者于是就把这种动物称为“kangaroo”,殊不知在土著人的语言中“kangaroo”的意思是“不知道”。这是最明显的一例误译。然而,多年来英语并未对这个误译进行过纠正,大众还欣然接受这种误译。误译一旦被根深蒂固,就成了“正译”。

四、误译的价值

多年来,翻译实践将误译的价值更多地限定在“从别人和自己的翻译错误中汲取教训,从而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刘法公,2004:2),而很少探讨误译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所具有的价值。

谢天振教授将误译分为有意误译和无意误译两种,无论哪一种误译,都具有研究价值。然而“对比较文学来说,也许更具研究价值的是有意的误译,因为在有意误译里译语文化与原语文化表现出一种更为紧张的对峙,而译者则把他的翻译活动推向一种非此即彼的选择:要么为了迎合本民族的文化心态,大幅度地改变原文的语言表达方式、文学形象、文学意境,等等;要么为了强行引入异族文化模式,置本民族的审美趣味的接受可能性于不顾,从而故意用不等值的语言手段进行翻译”(谢天振,2007:117)。在裘禾敏看来,这种有意误译叫做“创造性误译”(裘禾敏,2010:64),它“不是翻译实践中的技术层面错误,而是译者采用的处理文化因素、翻译背景知识等原文本之外因素的一种策略,其从翻译目的角度出发,不再仅仅关注翻译语言的表层转换,而更注重译文对原作的深度忠实,是翻译‘信’原则的深层体现”(周学恒,2010:124)。因而具有较高的翻译价值,是值得肯定值得借鉴的误译。

中西对习语的翻译是有意误译的最佳范例,这是因为习语翻译最能体现文化差异。在《圣经》中,很多英语习语已被说英语的人们耳熟能详,但对于圣经文学并未普及的中国来讲,如果照直翻译难免就会招遭致误解,因而也很难传递文化含义,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采用“指鹿为马”的翻译手法。如“raise Cain”被译成“惹恼该隐”,会让人不知所云;此时只能将其译成“大吵大闹”,看似与译文风马牛不相及,实则准确地传递出习语含义(尽管已丧失文化内涵为代价)。对于一些成语的翻译更是如此,这主要是由不同国度的文化背景所引发的。“虎”在中国文化中是百兽之王,是驱魔避邪的神兽。因此汉语中“虎”的文化象征意义十分丰富,有大量与“虎”相关的习语,如生龙活虎、如虎添翼、卧虎藏龙等。而在英语文化中,“狮”才是百兽之王,是威武雄壮的象征。为准确把握文化意象,在英译汉时经常用虎来译狮,是典型的指“狮”为“虎”,如将“a lion in the way”译成“拦路虎”,将“beard the lion”译成“捋虎须”,将“place oneself in the lion’s mouth”译成“置身虎穴”都是极好的例证。

钱钟书先生在谈林纾的误译时,对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说尽管林纾的译文中漏译误译随处都是,但宁可去读林纾的译文也不愿意读哈葛德的原文,因为“恰恰是这部分的‘讹’能起一些抗腐作用,林译多少因此而免予全被淘汰”(钱钟书,1981:30)。而如果没有埃兹拉·庞德对中国古典诗歌的误译,则在20世纪初的英美诗坛恐怕也无法开意象派诗体的先河。

五、结语

虽然在文化历史特定背景中“指鹿为马”是一个贬义词,但是从索绪尔的语言符号中的能指与所指之间“任意性”的关系的角度讲,“指鹿为马”却是翻译中不可避免并且经常要用到的、值得肯定的翻译手法。当然并非所有的误译都是有价值的,本文并非鼓励误译,而是阐明不要对误译采取“一棍子打死”的态度,不要一提到误译就批判,误译也有自己的价值,不仅仅是值得吸取教训避免错误的实践方法,更是译学界值得研究的翻译现象。

参考文献:

[1]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高明凯译.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2]伍铁平.语言中的“指鹿为马”[J].汉语学习,1982(5):56-58.

[3]杰里米·芒迪著.李德凤等译.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实践[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4]刘法公.商贸汉英翻译评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5]谢天振.译介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6]裘禾敏.晚清翻译小说的误读、误译和创造性误译考辨[J].外国语,2010(4):64-72.

第8篇:狮子和鹿教学反思范文

吉祥图案之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首先在于它具有避邪、驱邪、祈求与祝贺的基本内涵,同时又具有象征的本质特征,用象征手法表达思想感情,比用直接了当的语言更能表达出含蓄、细微以及耐人寻味的意蕴。

趋吉避凶的传统心态构造,是中国民俗之树的躯干;丰富多采的吉祥图案,就是蒂结在它枝头上的缤纷奇葩。

安居乐业

唐高宗麟德三年(666)初春,高宗李治与皇后武氏一同去泰山行封禅大礼,路过郓州(今山东菏泽一带)时,高宗得知有户姓张的人家,祖孙父子叔侄兄弟同居,已历九世,高宗决定亲自去取经。老翁给他写了100个“忍”字,高宗激动得流下了眼泪。后人据此史实绘成九只鹌鹑嬉于几丛间的图画,以“鹌”谐“安”,以“菊”谐“居”,九数寓九世之意,图名就称“九世同居”,用作合家团聚、同堂和睦的祝愿。

八仙庆寿

八仙的故事自唐代起即在民间流传。“八仙庆寿”图所展示的是众仙会集松柏台上仰望云间、口颂祝词的情景。此图一般在寿庆场合使用,除明示寿星得八仙祝吉可获无疆之寿的祥瑞外,图中的松柏寿石、仙禽蟠桃、祥云瑞霭等景物在传统民俗文化里均有祝寿的含义。

吹箫引凤

春秋时代,秦国国主秦穆公有位爱女,小名弄玉,不仅如花似玉,还擅长吹笙,自成音调,声如凤鸣。在她15岁那年,一天晚上,在恍惚中她仿佛看到有一少年飞到她所在的凤台上吹奏起箫来,并告诉弄玉,他住太华山中,此后弄玉茶饭不思。秦穆公知道后派人找来了这个少年,弄玉的病不治而愈。从此,弄玉天天在凤楼和少年合奏笙箫,伉俪应和,情同胶漆。某一天夜里,两人正在皎洁的月光下合奏,忽然有一龙一凤应声飞来,将他们接引上天成了仙。原来这少年是上界的乐仙,名叫萧史。因为同弄玉有夙缘,所以借箫声作合。

瓜瓞绵绵

“瓜瓞绵绵”来源于《诗经・绵》,其首句四字成为一种祝愿子孙昌盛、兴旺发达的吉祥图画的名称。瓞即小瓜,瓜瓞绵绵的含义为瓜始生时常小,但其蔓不绝,会逐渐长大,绵延滋生。

华封三祝

《庄子・天地》载,唐尧巡游到华地(今陕西华县),华地封守者祝颂他长寿、富有、多子。尧对他说:“多儿子则多惧,多富则多事,多寿则多辱,三者皆无助于德性的培养,所以我全不要。”当然,这是传说中圣人的回答,而在民间,这三种祝愿都是最美好的。因此,人们遂以“华封三祝”为祝颂多富、多寿、多子孙之辞。亦有据此典故绘成图案的,通常是以竹或天竹谐一“祝”字,配上其他两种吉祥花卉,凑成“三”数来表达含义。

金玉满堂

金玉满堂通常画一盆盛开的团花,象征繁花似锦,寓意吉祥。

刘海戏蟾

刘海是五代时人,仕燕王刘守光为相,平时好谈性命,钦崇黄老。后得八仙之一钟离权的点化终得大悟,由纯阳子吕洞宾度为神仙。他曾化名阿保投佣一富商,实际是为寻从他那里逃走的一只三条腿蟾蜍。“刘海戏蟾”的瑞图实际上是把“刘海耍金钱”与“刘海戏蟾蜍”这两个故事糅合在一起,绘成刘海手执串有金钱的彩绳在逗弄一只三腿蟾蜍,刘海便俨然成为财神的替身了。

龙凤呈祥

龙凤是中华文明的象征,合成两者形象的“龙凤呈祥”则是最受崇尚的吉祥图饰。传说虞舜即禹位后,广开视听,求贤辅政,教民稼穑,推广教育,倡导礼仪,改善风化。又命夔为乐官,谱曲制乐。三年后,天下大治,夔也谱成了《九招》之曲呈献。虞舜大喜,会集百官,亲自演奏。俟弹至九招时,只见金龙彩凤腾云驾雾而来,翻飞彩翼,回环逶迤。曾辅佐为唐尧的老臣苍舒兴奋地说:“这是龙凤呈祥呀!龙至则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凤来则国家安宁,万民有福。自开天辟地以来,龙飞凤舞,代有见闻。但是万象明德,龙凤双呈,还是一头回哩。”自此以后,“龙凤呈祥”便成了祝颂国泰民安的同义语。

南极老人

北宋皇帝大多笃信道教。一日,一仙翁之态的老道士出现在街头。宋英宗赵曙想知道自己有几多阳寿,便召道人进宫。然老道对皇帝的提问笑而不答,却向皇帝讨酒喝,喝了七斗不到便告醉辞去。翌日,司天台禀告:“昨观天象,见南极寿星飞临帝座,未知陛下察觉什么征兆?”宋英宗恍然大悟。这件奇事被记载在宋人所著《见闻录》中,时人偷偷绘下老道的模样,则被认定为寿星的真容,并据此画成了祈祷长寿的吉祥图。图中的梅花鹿、蝙蝠等物,以谐音象征“禄”和“福”,表示长寿而后多福存禄。

青云得路

司马相如《子虚赋》有句:“交错纠纷,上干青云。”《史记?范为唯蔡泽传》亦有“贾不意君能自致于青云之上”句,故古人以“青云”谓之高处,指代高官厚禄。

狮滚绣球

据《宋书・宗传》记,元嘉二十二年(445),南朝宋与南方林邑国之间爆发了一场战争。宋军先是所向披靡,锐不可挡。后来林邑国派出了以大象为坐骑的军队,驰骋沙场,来往无碍,宋军抵挡不住。宗想到狮子之威足以镇百兽,于是命大家雕刻木块,制成狮子头套和面具戴上与“象军”对阵,果然卒获全胜。往后狮子在人们心目中就有了压邪、镇凶的作用,最终化为看宅门的石刻。与此同时,军队创制的狮子舞慢慢流向民间,于是演绎为舞狮子送祥瑞的习俗。俗信认为,狮子顺利咬住封包是有喜事上门的吉兆,所以又有“狮子滚绣球,好事在后头”之说。

石上大吉

一只大红公鸡立于大石上作昂首挺胸状,这是中国吉祥图案中历史最悠久的作品之一。传说尧在位时,常有恶虎下山,妖魅出林,肆虐为害,百姓视为莫大祸患。后来一支国献来一种“重明鸟”,别称“双晴”,形状和普通的公鸡一样。奇特处在于它疾恶如仇,能奋翮翻飞,激喙扬爪,专门搏逐猛兽妖魅,使它们不敢造孽。然而重明鸟并不常出现,于是有人仿其形,刻制木鸡,置于门户或屋顶上,居然也能起到吓退妖魅类的作用。鸡能避邪,也能致吉。旧时民间婚俗迎娶时,男女双方都分别备大公鸡和肥母鸡一只,称作“吉人”,意为祝福新人吉祥如意;作为镇宅之用的公鸡所以要立在一块石头上,也是循此方式,以“石”谐“室”,即为宅室迎祥的意思。

齐梅祝寿

梁鸿,东汉时著名学者,以贫寒不失志节闻名乡里。其妻姓孟,夫妇一同隐居霸陵山中,以耕织为业。皇帝听闻梁鸿的名声,派人征聘他入朝为官。梁鸿不愿,又偕孟光去南方隐居,借住在人家堂下的偏屋内,靠替人舂谷为生。最使邻居们感佩的是,每当梁鸿舂谷回来,孟光已做好饭菜放进食案(一种有脚的托盘),并恭敬地举至眉前,献予丈夫。佳话传开,“举案齐眉”便成夫妻相敬的代词。往后,人们再据“举案齐眉”的故事,绘成一对绶带鸟双栖双飞在梅花与竹枝间的“齐梅祝寿”瑞图,以“双”寓“齐”,以“梅”谐“眉”,以“竹”谐“祝”,以“绶”谐“寿”,寓意夫妻恩爱相敬、白头偕老。

松鹤寿星

松与鹤俱为常见之物,但是在古人的观念里,则各具神异禀赋。松称“百木之长”,长青不朽,据说寿过千年的松树,所流松脂会变为茯苓,服者可得长生。鹤则称“百羽之宗”,据说乃凡人登仙后所化。服松脂可登仙,登仙后可化鹤,遂有“千岁之鹤依千年之松”的说法,将松与鹤联系起来。瑞图“松鹤长春”即据此来,也可绘一高龄老人站于松树下,旁边站着一只鹤。此图除用为向高龄夫妇祝颂双双长寿外,也泛作飞升登仙的象征。

送子观音

古时的洛水,河宽浪急,常有摆渡船被风浪涡流卷翻的灾难发生。观音大师知道后,决意为人们在洛河上造一座桥。为了筹钱,她想出一个办法:化装成一个美貌的船姑替人摆渡挣钱。王孙公子慕名而来,向她求婚。大师灵机一动,说谁把银元宝扔在她身上她就跟谁。其中一个叫韦陀的小后生在吕洞宾的帮助下把钱掷在了观音大师身上。大师为守信用,只好把这个小后生带回普陀山,安置在莲花宝座的对面,做一对永不拜堂的望门亲。吕洞宾知道后又来找乐,问韦陀何时能吃到他老婆的红蛋。观音这才知当初是吕洞宾在其中搞鬼,于是又好气又好笑地说:“只要你日夜向我磕头颂经,我包你老婆请你吃红蛋!”此话被烧香的听见了,一传十,十传百,结果许多求生孩子的人都来向观音祈愿,还绘成“送子观音”图祝祷。

岁寒三友

北宋时,大文豪苏轼遭当道迫害,被安置在黄州管制。苏轼初到此地,心情很苦闷。为了解闷,也为了生计,他向黄州府讨来数十亩荒地开垦种植。他在这块地里栽了各种作物,不久又筑园围墙,造了一座房屋。在园子里遍植松、柏、竹、梅等花木。有一次,黄州知府来看望他,问他是否觉得太冷清,苏轼手指院内的花木说:“风泉两部乐,松竹三益友。”意为风声和泉声就是可解寂寞的两部乐章,枝叶常青的松柏、经冬不凋的竹子和傲雪开放的梅花,就是可伴冬寒的三位益友。知府听后肃然起敬。“岁寒三友”图案,仁人志士对它的理解,是借此体现傲霜斗雪、铁骨冰心的高尚品格,老百姓则看重其长青不老、经冬不凋,引申为生命力的旺盛,所以也成了吉祥的象征。

太平有象

相传,禹在位时,改国号为夏,定都安邑,分天下为九州,悬钟鼓求直言,立德教谕万民,四方皆归王化。一日有人报告,在舜帝葬墓有灵异出现,白象在琢前刨土,彩雀又衔土堆坟。老臣告诉禹说此雀名叫凭霄,能反形变色,衔土积埠,风化为珠,服之可得长生。白象耕土,则是天下太平的瑞应,为可喜可贺之兆。禹大喜,即命在当地为象立祠,奉为鼻神。嗣后帝王以白象作歌颂升平沿袭成俗。落实到瑞图上,通常是画一白象驮着一只古瓶,也有画一只象形宝瓶的。另外,还有画一白象驮一盆万年青,或披万字纹样,则称“万象更新”。

凤凰牡丹

寓意婚姻美好,前程荣华富贵。

福海泛舟

寓意人的幸福像大海一样广阔无边。

福禄寿

福、禄、寿在民间流传为天上三占星。福,意为五福临门;禄,寓意高官厚禄;寿,寓意长命百岁。中国民间喜欢以福、禄、寿三星的形象作为礼仪交往和日常生活中象征幸福、吉利、长寿的祝愿。

福在眼前

寓意幸福和富贵即将来临,指日可待。

蝠鹿同寿

第9篇:狮子和鹿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阅读方法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让每一个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养成良好、主动的学习习惯;要为学生动手、动口、动脑提供足够的素材、时间和空间,为他们的个性发展和相互交流提供多种机会;让学生用多种感官积极参与,主动发展,以实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阅读教学目标。那么怎样使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走向有效化呢?

1.强化朗读阅读

顾名思义,阅读就是看和读,朗读是有感情地读出声音来。如教学《找春天》时,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动作演绎理解句子,让学生在读中演,演中悟。在演读中,学生很快领悟了害羞,遮遮掩掩等词。但对于小草为什么害羞,遮遮掩掩,不少学生提出了疑问。教师就让大家讨论解决。实在不能小看这些学生,他们的理解也是非常独特的。如:“春天刚来的时候,小草钻出来的很少,当然是遮遮掩掩的。”“小草不是一下子就能找到的,当然是躲躲藏藏的。”有了这样深切的感悟,学生的朗读定会更加生动、有趣了。也读出喜迎春天的感觉多好。再如《听潮》一文,此文着力突出海潮这部“伟大的乐章”之美,由恬静柔美的“梦幻曲”到明快悦耳的“奏鸣曲”,再到憾人心魄的“交响曲”,反复朗读,就会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体验到海潮完美的艺术形象。所以,朗读要加强。怎么加强朗读呢?要坚持早读。常言道“一日之计在于晨”,早读就是晨读。在新鲜的空气被吸入我们肺部,学生们精神抖擞的时候读书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心灵的洗礼和精神的升华。角色朗读是又一种效果较好的朗读形式。分角色合作朗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加强小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可以说,朗读才能真正体会汉语的魅力。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这说明朗读在语文阅读课堂上至关重要。

2.丰富阅读内容

所谓丰富阅读内容,并非是内容越多越好,而是要在内容适当的基础上,争取多样化,对学生具有吸引力,并且要讲究阅读内容的针对性。阅读内容健康、活泼,对提高学生阅读有效,才是老师应把握的重要之点。低年级可以选择一些通俗易懂、琅琅上口的读物,如童话、寓言、儿歌、童谣、古诗等。在语文教学中,可经常利用教材以外的知识火花来引爆课文中出现的问题,使学生体会到,课文知识只是悄悄地打开了通往知识世界的大门,以激励其阅读的兴趣。在教学中,要以篇带片,扩大阅读范围,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到中高年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家的作品来阅读。我们知道,一个人喜欢某个作家,就会对他的作品有一种迷恋之感。当他阅读该作家的作品时,他将是如饥似渴、如鱼得水,并且在阅读过程中非常投入,学生的心灵与作家的心灵产生共鸣,便达到了应有的阅读效果。

3.引导阅读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