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平面设计课程总结范文

平面设计课程总结精选(九篇)

平面设计课程总结

第1篇:平面设计课程总结范文

1.专业结构目前,我国工程管理类专业主要分为工程管理专业、工程造价(管理)和自主设立的专业。1998年国家教育部颁布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原有的管理工程专业(部分),涉外建筑工程营造与管理、国际工程管理和房地产经营管理(部分)调整为工程管理专业。2003年4月,工程造价本科专业的设立得到教育部的批准,从而提升了该专业的学科地位,为工程造价专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另外,为了突出自己的办学特色,部分高校结合其办学过程中形成的优势领域,在《专业目录》外自主设立专业。在回复问卷的102所院校中,截至2004年,设立工程管理专业的本科院校已有91所,设立工程造价(管理)专业的本科院校已有24所,自主设立相关专业的院校有32所。2.学校类型为了了解设置工程管理类专业院校类型分布情况,我们对此进行了调查统计。调查显示,目前设置工程管理类专业的院校,在院校类型上(根据本课题实际我们进行了院校类型划分)主要分布在理工类院校、职业技术院校和综合类院校。

二、我国工程管理类专业本科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方案

我们将1998年7月教育部组织有关专家编制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介绍》及相关资料对工程管理专业业务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作了进一步完善,进一步扩大工程管理专业内涵,使其不再仅仅局限于土木建筑工程。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具有管理学、经济学和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也可描述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工程技术及与工程管理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训练,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管理人才。业务培养要求是: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工程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工程技术知识;受到工程项目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能力。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方案:本专业培养方案采用基础课程+平台课程+方向课程的结构体系。平台课程包括:技术平台课程、经济平台课程、管理平台课程、法律平台课程。方向课程包括:工程项目管理方向课程、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方向课程、投资与造价管理课程、国际工程管理方向课程和物业管理方向课程以及其它相关方向课程。

三、调查情况

1.工程管理专业方向结构

工程管理专业的服务面较宽、涵盖内容广,许多学校在工程管理专业下设置专业方向。一方面是由于学生在校时间有限,在学完专业基础课程后专攻某一方向才可能学深学透;另一方面,专业方向的设置增强了专业的适应性,可满足社会对工程管理某一专业方向特殊人才的需要。为了解目前的工程管理专业重点方向和其反映的社会需求情况,我们对工程管理专业的设置方向进行了调查。工程管理专业是该工程管理类专业中的主体专业,在我们调查的102所学校中,有83所院校在工程管理专业下设立有专业方向。我国工程管理专业涉及方向较广,但主要方向有房地产方向、工程项目管理方向、工程造价管理方向、工程管理方向等,这些方向与工程建设领域密切相关,这是由于目前我国社会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对工程建设领域的需求无论是绝对量,还是与其它需求相比的相对量,都将呈现逐步增长的趋势。所以,对工程建设人才数量和质量都提出更高的要求,促进了相关方向的建设与发展。[3]

2.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可以体现专业培养目标、学生的知识结构,是工程管理专业培养兼具“工程”和“管理”特色的保证。

(1)各方向课程设置我们根据收回的48份教学计划对工程管理专业主要方向的课程设置进行统计,结果如下: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方向的课程体系在回复48份教学计划的学校中,开设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方向的共16所,平均总学分要求115。房地产方向的课程体系中学科基础必修课平均学分要求为41,占该方向总学分平均要求的36%;专业必修平均学分要求为27,占该方向总学分平均要求的23%;专业选修课平均学分要求为17,占该方向总学分平均要求的15%;实践课平均学分要求为30,占该方向总学分平均要求的26%,主要开设课程及开设学校比例如表3-1所示(表中的百分比指此方向中开设某课程的学校占设置该方向学校的百分比)。在回复48份教学计划的学校中,设置工程项目管理方向的共15所,平均总学分要求108。工程项目管理方向的课程体系中,学科基础必修课平均学分要求为37,占该方向总学分平均要求的34%;专业必修课平均学分要求为24,占该方向总学分平均要求的22%;专业选修课平均学分要求为17,占该方向总学分平均要求的16%;实践课平均学分要求为30,占该方向总学分平均要求的28%,主要开设课程及开设学校。在回复48份教学计划的学校中,设置投资与造价管理方向的共8所,平均总学分要求115。投资与造价管理方向的课程体系中,学科基础必修课平均学分要求为42,占该方向总学分平均要求的36.5%;专业必修课平均学分要求为19,占该方向总学分平均要求的16.5%;专业选修课平均学分要求为23,占该方向总学分平均要求的20%;实践课平均学分要求为31,占该方向总学分平均要求的27%,主要开设课程及开设学校比例如表3-3所示。工程造价方向的课程体系在回复48份教学计划的学校中,设置工程造价方向的共6所,平均总学分要求114。工程造价方向的课程体系中,学科基础必修课平均学分要求为28,占该方向总学分平均要求的25%:专业必修课平均学分要求为28,占该方向总学分平均要求的25%;专业选修课平均学分要求为18,占该方向总学分平均要求的16%;实践课平均学分要求为40,占该方向总学分平均要求的35%,主要开设课程及开设学校比例如表3-5所示。工程管理方向课程体系在回复48份教学计划的学校中,设置工程管理方向的共6所,平均总学分要求109。工程管理方向的课程体系中,学科基础必修课平均学分要求为37,占该方向总学分平均要求的34%:专业必修课平均学分要求为27,占该方向总学分平均要求的25%;专业选修课平均学分要求为18,占该方向总学分平均要求的16%;实践课平均学分要求为27,占该方向总学分平均要求的25%,主要开设课程及开设学校。

(2)各方向学分设置另将各方向平均学分要求及各类课程平均学分占总平均学分的比例整理。

三、课程设置的结构分析

在基础必修课中,开设管理学原理课程的学校最多,有28所,占样本的58.33%,其他依次为:开设经济学原理的学校26所,占样本的54.17%,开设会计学的学校24所,占样本的50%,开设运筹学的学校22所,占样本的45.83%。学科基础必修课主要涉及经济、技术、管理基础知识,这部分的学分比重几乎最大,平均学分要求在40左右,所占比重基本在35%左右,说明各学校对该方向学科基础较重视。在专业选修课中,开设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和物业管理的学校最多,有18所,占样本的37.5%;开设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的学校15所,占样本的33.33%;开设专业英语的学校14所,占样本的29.17%。各方向对专业选修课程的学分要求基本保持在15-20,占各方向总学分平均要求的15%左右。开设主要方向相关课程,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这部分由于学校及方向不同往往差异较大,一些学校选修课程比例小,学生对课程选择余地不大,不利于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专业必修课中,开设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学校最多,有21所,占样本的43.75%,其他依次为:开设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的学校16所,占样本的33.33%;开设工程估价的学校15所,占样本的31.25%;开设工程经济学的学校11所,占样本的22.92%。各方向对专业必修课程的学分要求基本在20-30,占各方向平均总学分的20%左右,该部分基本上反映了各方向的特色。投资与造价管理方向专业必修课程平均学分仅占该方向平均总学分的16.5%,必修课程设置特点不明显,建议增开部分专业必修课程。在实践课中,设有毕业论文(设计)实践课的学校最多,有37所,占样本的77.08%,其他依次为:开设军训的学校31所,占样本的64.58%,开设毕业实习的学校25所,占样本的52.08%,开设认识实习的学校24所,占样本的50%。实践部分的学分要求基本在30左右,占各方向总学分平均要求的25%左右,但在工程造价方向的课程体系中,实践课平均学分要求为40,占该方向总学分平均要求的35%,表明该方向比较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课程建构时,应把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放在重要位置,要使实践贯穿于学生整个学习过程,有效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四、结论

(1)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既受学校类型和办学定位的影响,又受办学单位实力制约。方向名称根据各学校实际情况和特点各有不同,比如,工程项目管理方向、工程管理方向虽然名称不同,但开设课程及学分结构基本一致。

(2)目前,工程管理专业主体仍主要依附建筑业,技术平台课程趋同。随着电信网络工程、水利工程管理的产生,技术平台课程差异将越来越大。工程管理类专业课程设置往往因该专业依附的产业不同,其技术平台课程与方向课程有较大差别。

第2篇:平面设计课程总结范文

关键词:校本课程Moodle平台;教学质量;促进交流

中图分类号:TP3-4

Moodle就是一个互联网课程动态管理软件体系,以构建理论为设计基础,借助网络功能进行教师课程教学,从而方便学生学习。Moodle课程平台已经成为当前一项公认的、行之有效的课程管理体系。当前我国不少城市和地区学校都在利用Moodle课程平台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解决了我国校本课程开发中的费用不够、师资不足等问题。为探究如何利用Moodle课程平台提高校本课程开发和管理质量,使得校本开发管理活动真正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本文展开了如下研究总结。

1 简述校本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

校本课程是学校在国家课程和地区课程实施的基础上,按照本校的教学理念和教学需求,对本校进行全面的、合理的教学活动研究,最大程度发挥地区、学校的课程信息资料,进行多样性课程开发和管理。校本课程是国家教育部颁布课程的构成部分之一,其是对国家所颁布的教育课程的完善[1]。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指:将学校视为课程构建的场所,教师则是课程构建的主导群体,在国家课程规范标准下,按照本校的教学情况和教学需求以及教学条件进行课程构建的持续性优化行为[2]。

2 基于Moodle课程平台的校本课程开发设计

下面笔者对Moodle课程平台开发设计的系统结构、开发设计流程以及如何构建Moodle课程平台展开论述。

2.1 简述Moodle的系统结构

Moodle课程平台的系统结构是模块的形式,每个模块所代表的课程开发对象不同。Moodle课程平台的系统结构顺应当前的三层B/S结构,大体上能够完成信息分享、业务管理与用户页面三者的分层构建,该系统结构设计使用较为灵活,并具有一定的拓展空间。具体的Moodle课程平台的系统结构表示如表1。

表1 Moodle课程平台系统结构图

图2 Moodle校本课程开发设计流程图

基于Moodle网络系统的校本课程是对传统教学的提炼,因此在Moodle课程的开发上就无需进行教学内容的重复。基于Moodle网络系统的课程开发应当以精炼、科学、高质量为原则,在此原则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分析和应对能力,促进学习者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2.3 如何构建Moodle校本课程平台体系

Moodle能够在各类型支持PHP的课程平台上进行配置,Windows与Lixux系统中都能安装Moodle软件。首先要在Debian-Linux(Debian是能够使计算机运作的基本程序与工具的自由操作系统,Linux是操作系统中心)上安装Moodle系统,并按照命令进行Apache、PHP与PostgreSQL基本软件的安装;其次,对以上基本软件进行合理协调,也就是构建Moodle数据库以及使用者认证程序;接着将debian:~#apt-get install Moodle安装至系统之中,同时告知Moodle数据库的使用者身份以及密码;最后于使用者的浏览器中设置Moodle系统,进行最后一步安装操作[3]。

3 Moodle课程平台的主要管理功能

Moodle课程平台不仅支持课程开发的管理员工作,同时还能够为教师教学提供网络平台教学,满足学生学习需要。这是Moodle的主要功能体现。

3.1 Moodle课程平台的管理员功能

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是构建网络课程教与学的软件、硬件网络氛围,构建课程系统,对使用该系统的用户进行身份的认证和管理。管理工作人员不仅要调整修改系统相应配置,维护课程和使用者的资料安全,设置站点页面、安装并管理功能模块,还要构建新课程,安排课程进行和教课老师。

3.2 Moodle课程平台的教师教学功能

课程任课教师安排分为主导教师与辅导教师。辅导教师能够管理学生成绩并阅览学生活动报告,参与教师讨论模块,其主要工作内容是促进学生学习。主导教师是开发编辑课程信息与教学活动的主要领导者,进行课程的开发设计,构建教学计划和活动,选择教学方法以及构建教学评价标准等。

3.3 学生课程开发功能模块

学生能够利用Moodle课程平台查阅教学资源,进行在线学习等学习活动,也能将教学感想记录成日记的形式,进行课程学习准备,选课,获知教学公告,和同学在线讨论学习,学习和教师教学活动的评价等。

4 Moodle校本课程应用

下文从校本课程的目标制定、教学方案设计和教学评价设计三个方面阐述Moodle校本课程应用。

4.1 教学目标制定

Moodle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应用并不是取代网络环境中的课程实施教学和网络教学,而是对其进行完善,因此应当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特点进行Moodle课程的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课程调节,目标的制定还要注意对学生思维和技能方面的培养[4]。

4.2 教学方案设计

Moodle课程的教学方案设计要从课程的教学、促进互动、课程辅导等教学作用出发。注意在Moodle课程的方案设计中坚持以人文本,将教育改革作为教学宗旨,设计多元化的网络教学环境,进行学习资源的分析和教学的评价,提高课程教学效率。

4.3 评教评学设计

Moodle课程的校本课程应用中的各项专题谈论、作业以及测试等评教功能形成了Moodle的评教体系,对课程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给予很大支持。评教评学设计分为形成类评教和总结类的评教。形成类评教指的是任课老师以及管理员在进行网络教学中利用程序实现教学效果,能够动态掌握学生学习发展情况以及学生的反馈,进行及时的网络教学调整。总结类评价是在教学整体完成后对网络教学操作进行最后评价,是整体网络课程教学价值评估准则。

5 总结

Moodle课程平台是一个成本较低和扩展性强的高技术教学工具,作为一个开放的教育主义课程管理系统,在服务与教育活动中,充分展示了新课改后的教育教学理念,提高校本课程开发和管理质量,让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获取、分享教育信息。

参考文献:

[1]史文成.初探Moodle在中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09(11):21-22.

第3篇:平面设计课程总结范文

“食品工厂设计”综合性很强,该课程的设置也是在学生开设完成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图、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工艺学、食品与机械课程后而开设的一门专业课,其课程设计的教学过程可根据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课时量。例如,在工艺流程课程设计时,要实现设计的工艺流程,必然要涉及到机械设备设计与型号的选择,可以根据学生所学知识,以工艺路线为主线,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设备的选择,而不必过多地去讲授这台设备设计,从而缩短本节的教学课时量,节省下来的课时量用于增加土木、制图等相关知识的讲授。在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食品学院的食品科学教学计划中,“食品机械与设备”“食品工程原理”“计算机绘图”“食品工艺学”和“食品工厂设计”这几门课程是分别开课的独立课程,但其实它们是有紧密联系、密不可分的。任课教师充分利用这几门课程的相互联系,让学生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充分利用已经学过的相关知识。例如在杀菌工艺环节设计时,教师讲授管道设计,要求学生回忆“食品工程原理”中学过的关于流体在管道中压力损失的计算,这样不仅增加学生对将要学习内容的熟悉感,也有助于理解设计相关内容的缘由。食品工厂设计又与工艺流程及设备选择密切相关,老师在授课中也充分利用了这一点,在课堂上适时结合相应的知识点,带动学生利用学过的工艺学和工厂设计所学知识来理解新的知识,使学生的学习在融会贯通中进行。

2计算机辅助课程设计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在课程设计教学中,为了使教学更加生动、直观和形象,充分利用PPT课件、AutoCAD工程图等辅助工具,采用互动式、讨论式等多种形式,使单纯枯燥的课程设计过程变为形象、生动、共同探究的学习过程。另一方面,将多媒体与学生自主设计有机地结合,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特点,从而形成生动、清晰的指导过程,激发学生对设计课程的兴趣,强化学生的认识,提高学生对已经学过的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在多媒体课件制作过程中,做到图文并茂,也可利用AutoCAD直观做图,展示车间平面布置的绘制过程、生产车间平面布置图、工艺流程图、食品工厂的效果图、工厂的设计情况、录制及购买的工厂实际生产录像等。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课程设计的实践与教学环节

课程设计教学仅讲授理论知识,则缺乏实践性。应充分利用学生的教学实习过程,给学生下达(工厂设计方面的)任务。在课程设计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的沟通、互动,活跃教学气氛,还可激发他们进行课程设计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进行课程设计之初,组织学生进行工厂参观实习,参观食品工厂,对工厂的概貌有感性认识,使学生理解本课程的理论内容。将学习内容在工厂实际中进行印证,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所学理论知识。根据“食品工厂设计”课程的性质和特点,为了更加突出强调其课程设计的实践重要性,应淡化一次性的考试比例,主要包括设计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占20%,工艺流程图设计图占40%,车间平面布置图占40%,使得课程设计考核体系能更全面、更准确、更客观地评价学生的成绩,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传统的“散养”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教师布置设计任务,学生分散自行设计,不利于及时发现设计过程中的问题。因此,可将相对枯燥的原则和规定应用在具体的实例中。在课程设计的讲授过程中,以讲授与学生自行设计的方式交替进行,让学生学会有针对性的自我思考。例如,在进行总平面布置设计时,根据设计指导书的原则,以年产5000t肉类食品罐头厂总平面布置设计为例,根据设计要求,让学生自行分析该设计的关键以及优缺点,再经过分组的讨论将意见归纳总结,教师有的放矢地进行讲解批改。在课程设计教学中,选择教材里相对较简单的内容,让学生自己准备讲稿,自行授课,加强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为今后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做准备。合理安排课程设计中理论教学与自行设计的关系,使其密切联系,形成有机的整体,进一步形成从理论到再实践的认识。在课程初期,进行食品工厂概貌的认识实习;在学完总平面布置设计后,进行总平面课程设计;在工艺流程设计之后,进行车间平面布置设计。几年来,组织学生到过大庆市乳品厂、大庆晓雪啤酒厂、美食乐食品厂等不同类型的工厂进行实习。通过实习实践教学,加深印证了理论教学内容,课程设计教学的不足得到和弥补,使学生掌握了较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掌握了工厂设计的初步技能,为从事工厂设计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4结语

第4篇:平面设计课程总结范文

中小学 校本课程目标设计 问题 对策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日益受到关注。在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中,如何设计切合实际的校本课程目标,是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关键环节。它涉及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影响着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成败。本文对此进行一些探讨。

一、校本课程目标设计的重要性

1.校本课程目标的含义

校本课程目标是课程目标的下位概念。“课程目标是在课程设计与开发过程中,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要求,它期望一定阶段的学生在发展品德、智力、体质、素养等方面所达到的程度”[1]。如在我国中小学各科的课程标准中就明确地规定了学生发展的预期结果,而不是规定教师发展的水平或学校形成的特色。校本课程目标是指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所设定的、校本课程本身所要实现的、学生应该达到的一种指向于未来的结果,也就是说,校本课程目标是指向学生发展的,说明通过校本课程的实施,学生的发展应达到什么样的水平。

校本课程目标有总目标和具体目标之分。一个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需要有一个总目标,这个总目标同时服务于国家课程总目标。学校课程开发者依据总目标,确定学校课程的结构,设置校本课程类型,再将它细化成各门课程的具体目标。本文所指的校本课程目标就是指具体的一门校本课程的目标。它只涉及某一具体的校本课程对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预期要求,是校本课程总目标的一种具体化,它具有更强、更直接的操作性和评价性。

2.校本课程目标设计的意义和价值

课程目标是构成课程内涵的第一要素,是课程设计的起点,它制约着课程设计的方向,规定着课程内容的构成和学生学习活动方式的性质。同样,科学合理地设计校本课程目标是校本课程成功的关键。校本课程目标对校本课程开发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它是校本课程内容选择的依据,是校本课程实施的依据,还是校本课程评价的重要依据。可以说,校本课程目标的研制与实现贯穿于校本课程开发的全过程。人们只有正确认识校本课程目标,科学地设计校本课程目标,才能比较理想地实现校本课程目标。遗憾的是,我国现阶段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正出现一些轻视目标设计,或简单甚至错误处理校本课程目标的现象。

二、当前我国中小学校本课程目标设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为了解当前中小学校本课程目标设计的现状,笔者分别以“校本课程开发案例”和“校本课程纲要”为关键词在百度网上进行搜索,根据网页条目的顺序依次筛选出45个校本课程开发的案例。对这些案例的课程目标设计情况的统计如下:有8个案例没有明确设计课程目标,还有7个案例设计了诸如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等方面的目标,两项合计所占比例为33%。其余的30个案例都有明确的课程目标一项的设计,但结果不容乐观:目标内容全面、表述规范的案例只有3个,占总数的6%;目标内容不全面、太笼统,但表述规范的案例有3个,占总数的6%;目标内容全面、具体,但表述不规范的案例有12个,占总数的27.5%;目标内容和表述均不合理的案例有12个,占总数的27.5%。从统计结果来看,校本课程目标设计存在以下诸方面的问题。

1.没有对校本课程目标设计引起重视,或者存在认识上的偏差

部分案例表现出的问题是对校本课程目标设计不重视。如某校的《开心农场果蔬栽培》校本课程开发案例只是介绍了确立开发的内容、校本课程时间的设置以及校本课程的具体实施措施,而恰恰缺乏对校本课程目标的设计[2]。还有一些案例表现出的问题是对于校本课程目标认识上的偏差。上文提到校本课程目标是指向学生发展的,但一些教师对此没有正确的认识,导致校本课程目标设计的偏差。如某校的《成功教育校本课程纲要》中列出了这样的课程目标:教师的思想境界和育人水平得到相应的提高;汇集教师、学生成功教育有关资料,编写一套学校校本教材;教师在教育报刊上发表一定数量的关于成功教育的教学论文和教学案例。这些目标指向的是教师的专业发展,而不是学生的发展,所以是不正确的[3]。

2.校本课程目标内容不全面,太笼统

从调查结果可以发现,近三分之一的案例在校本课程目标内容的设计方面存在问题,主要体现为三维目标不全面,或目标太笼统、不具体。如《写作思维策略漫谈》校本课程纲要设计了如下的目标:了解并掌握基本的写作思维策略,激活自己的写作思维,提升自己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有意识地运用基本的写作思维策略来指导自己的写作,有效地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4]。这样的目标只是涉及知识与能力的目标,没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目标内容不全面。又如,一些校本课程都设计了“使学生学会交往、在合作中学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养成学生实践能力”等等目标,这些目标过于笼统,不具体,难以评价目标是否达成。

3.校本课程目标表述不规范

从调查结果来看,近二分之一的案例中校本课程目标表述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主体错位,把教师作为目标行为的主体,而不是把学生作为目标行为的主体。如《在故事中成长》校本课程设计了这样的目标:使学生领略到读书的价值与意义,激励同学们多读书、读好书,拓展知识界限,引导同学们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终身发展[5]。在这里,目标的表述采用了“使学生……”“激励同学们……”“引导同学们……”“培养学生……”的方式,描述的是教师的行为,而不是学生的行为。二是目标表述含糊,缺乏可操作性。如《中国百年外交回眸》校本课程纲要设计了这样的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6]。这样的目标缺乏可操作性,很难评价目标是否达成,无法发挥目标的真正作用。

之所以出现上述诸多问题,原因在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国家课程开发模式,课程目标是由专家学者确定的,而一线教师只是对教材内容进行加工,缺乏目标意识,反映在校本课程设计上就是重视内容的选择,轻视目标的设计;另外,由于一线教师没有掌握目标设计的相关理论,所以不能合理设计校本课程目标。

三、中小学校本课程目标设计的对策

1.要高度重视校本课程目标的设计

如前所述,校本课程目标决定了校本课程的性质,校本课程目标一旦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就有了依据。如果对校本课程目标不重视,就会使校本课程开发陷入盲目,校本课程实施的结果也很可能会不尽如人意,甚至遭遇挫折和失败。所以,校本课程目标决不是可有可无的,需要我们重新认识其意义和价值,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校本课程目标的设计。

2.明确校本课程目标设计的依据

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是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关于这一问题,课程理论工作者的研究已经达成了共识,普遍把学生的需要、社会生活的需要以及学科发展的需要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具体到校本课程目标的设计,也必须借鉴课程目标理论的这一基本框架,同时必须充分考虑校本课程的特点。

第一,在满足学生的需要方面,我们应更多地考虑发展学生的兴趣与特长,把弘扬学生的个性作为校本课程的主要目标。由于国家课程注重基础性和统一性,强调发展学生的共性,往往顾及不到每个学校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而校本课程开发的最大特点就是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因此,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前要对学生进行需求评估,通过观察、问卷调查、访谈等多种方法了解学生的兴趣之所在,主动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使校本课程目标的确立不再是教师一厢情愿的事情,而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个性发展的需要。

第二,在满足社会生活的需要方面,从空间维度讲,我们必须更多地考虑当地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需要。由于校本课程以学校为本,而学校总是处于一个特定的区域和环境内,所以,在设计校本课程目标时应考虑当地的特色。比如,农村和城市中小学的校本课程目标就应有所不同,南部水乡和西北高原的中小学确立的校本课程目标也应各具特点。另外,在确定社会生活需要时,从时间维度讲,我们不能仅停留于现实生活的需要,而应对学生未来可能生活的需要进行选择,考虑在结合现实需要的前提下,对现实作出必要的有意义的超越,既立足于现实,又面向未来,将二者统一起来。

第三,在满足学科知识发展的需要方面,在发挥学科知识的特殊功能与一般教育功能的同时,应突出学科的一般教育功能。学科知识的特殊功能是指对于学科本身发展的功能,即为学生将来从事某一学科专门化研究奠定基础的功能。如学习数学是为了将来从事数学研究,促进数学学科的发展;学科知识的一般教育功能是指该学科对于一般公民有何贡献,比如学习数学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根据学科知识发展来确定校本课程目标时应避免过于专业化的课程目标,重视该学科的一般教育功能。

3.完整地把握校本课程目标的内涵

新课程改革将课程目标定位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上,校本课程目标也应体现三维目标。根据校本课程目标的来源可以确定许多目标,对这些目标要进行筛选,筛选的依据是学校的教育哲学以及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对筛选出来的符合学校校本课程总目标的、可能实现的目标,再根据三维目标进行合理设计。

首先,设计的校本课程目标要具有全面性。应兼顾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不能只设计知识与技能方面的目标,而忽视其他方面的目标。在校本课程目标内涵全面性的把握上,要强调平衡,防止失衡。

其次,设计的校本课程目标要具体化。三维目标要具体化,指明学生在该课程学习过程结束时在知识、能力、情感或态度等方面的变化,便于评价和检测目标是否达成。要反映学校的办学特色,符合学校的实际;要适合本校学生的水平,注重发展学生的特长,彰显学生的个性;要充分体现各门校本课程自身的特色,切忌校本课程目标设计中的大而空、过于笼统的现象。

4.规范地表述校本课程目标

能否科学、准确地表述校本课程目标直接关系到目标的达成与检测。一般而言,校本课程目标表述需要处理好四个要素:行为主体、行为描述、行为条件和行为标准。

第一,行为主体应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校本课程目标是指向学生发展的,说明学生在本课程学习过程结束时应达到的发展水平,所以描述校本课程目标必须从学生出发。

第二,行为描述即说明通过课程实施后学生能做什么。表述的基本方法是使用一个动宾结构的短语,动词说明学习的类型,宾语则说明学习的内容。对于不同领域的目标,应选用不同的行为动词,如“知识与技能”领域的目标,行为动词要求明确、可测量、可评价,如“选出”、“列举”、“归纳”、“概括”等,而“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的目标,所采用的行为动词往往是体验性的、过程性的,如“经历”、“体验”、“形成”等。

第三,行为条件是指学习者在什么情况下表现行为。行为产生的条件通常包括环境因素、设备因素、时间因素等。在评定学习者的学习结果时,要结合具体的条件。

第四,行为标准是指衡量学习结果的行为的最低要求。它通常是规定行为在熟练性、精确性、准确性、完整性、优良性、时间限制等方面的标准。

总之,校本课程目标的设计直接影响到校本课程开发的效果,影响到学生的发展。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科学地设计校本课程目标,以充分发挥校本课程目标的功能,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课程与教学概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 山川学校“开心农场果蔬栽培”校本课程开发案例.[EB/OR]http:///Article_Show.asp?ArticleID=42842

[3] 荣成二十八中学《校本课程纲要》.[EB/OR]http://.cn/jiaoyujiaoxu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20)

[4] 《写作思维策略漫谈》课程纲要.[EB/OR]http:///news_view.asp?id=270)

[5]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EB/OR]http:///p-61091369.htlm

第5篇:平面设计课程总结范文

[关键词] Moodle平台 网络课程设计 计算机教学

[作者简介]熊小梅(1978- ),女,江西南昌人,江西科技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信息化教学。(江西 南昌 330029)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省级重点资助课题“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与应用”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JXJG-11-19-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2-0172-02

一、引言

信息化新时代,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日益加强。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自主学习,十分必要且具有现实意义。新的教学平台和网络教学模式必须要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Moodle平台作为当今比较流行的学习管理平台,教师可以在Moodle上设计开发网络课程,学生可以个性化学习自己的网络课程。本文将Moodle网络平台引入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中进行教学设计与应用,形成Moodle平台下计算机基础课教学的新方式,促进任课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加强教师对网络课程的设计与思考,引导大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二、Moodle平台课程设计理论基础

1.Moodle平台特点及功能。Moodle是Modular Object-oriented Dynamic learning Environment(模块化面向对象的动态学习环境)的缩写,是一个用来建设基于Internet的课程和网站的软件包,是澳大利亚教师Martin Dougiamas开发的。Moodle 平台的特点是平台的模块化理论比较先进,各种功能都能实现动态模块化管理,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自由地选择模式,极大地满足学生学习的个性化需要;其源代码是完全开源的,人们可以根据源代码自己进行开发和拓展,提高软件的适应性和个性化特征;交互功能强大,具有Wiki、聊天、专题讨论、讨论区、作业讨论等交互功能。

2.网络课程及其设计的重要性。网络课程是在课程论、学习论、教学论指导下通过网络实施的课程,是为实现某学科领域的课程目标而设计的网络学习环境中教学内容、学习资源、教与学活动的总和。网络课程包括教学内容、学习资源、教学策略、学习支持、学习评价和教与学活动6个要素。网络课程设计是根据网络课程的课程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和学习资源、 确定课程结构、 计划课程实施的过程。网络课程设计包括课程设计和教学设计两个阶段,教学设计阶段是在课程设计阶段之后进行的。

大学教育的核心是课程的学习和教育。课程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主要基地,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各个专业必修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显著:是一门受益面最广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计算机应用技能通识教育课程;是一门为其他各专业与计算机相关的课程打基础的课程。课程目标及其教学内容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侧重不同。如计算机基础性和通用性的概念、技术及应用相同,计算机硬件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数据库技术等内容根据专业不同要求不同。为培养学生具备计算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利用计算机解决不同专业领域中问题的能力,实现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目标,需要改革脱离社会实际的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课程体系、内容,注重课程及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应用至关重要。

三、Moodle平台上网络课程设计的一般流程

科学的网络课程设计是保证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在Moodle环境下,设计者(教师)要有效地设计开发网络课程。参考、对比四个典型课程设计模式,即肯普模式、史密斯―雷根模式、乔纳森的学习环境模型、Karen在线课程设计模式。Moodle网络课程的教学流程分为五步:

1.前期教学分析。教学对象分析:在网络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对象的个性分析学习者的认知特征、起点水平、学习风格、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入校时计算机应用能力参差不齐。教师需根据学生的水平和不同专业实际,精心安排课程及教学内容,在Moodle平台上设计好分别呈现出来。教学目标分析:在Moodle的网络课程中,首先应制定某一些课程的总体教学目标,再细化为每一个任务的教学目标。根据任务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并将其贯穿于每个版块的学习活动中。

2.制定课程及教学目标。一是确定课程结构。分析、选择、确定科学合理的课程教学内容及整体结构,整体安排本课程的教学单元和各单元的教学内容。二是制定课程目标。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计算机知识水平与操作技能等综合素质为总目标。总目标又细分成三个层面的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们相互渗透,有机联系。在Moodle平台中,教师新创建一门课程时,需要设置一个编辑课程设定的页面,详细列出这门课程的信息,如课程简介、课程目标等。三是细化教学目标。将课程目标细分到各单元的教学目标以及各知识节点的教学目标。课程目标呈现在网络课程的首页,让学生首先了解课程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呈现在单元学习内容之前,各知识点的教学目标在学生学习该知识点的过程中呈现,并让学生清楚课程目标的及知识所属层次。在Moodle平台中,教师按教学目标的要求,以目录结构分级别的方式呈现出来。

3.教学内容设计。计算机的操作技能是现代职业岗位的职业基本技能之一。为强化学生的计算机键盘操作训练、OFFICE训练和常用工具软件应用,将教学内容划定为必修部分和选修部分。必修部分:计算机操作系统、键盘录入、Word文档处理、Excel电子表格、病毒和网络安全以及常用工具软件应用五大部分。在Word文档处理、Excel电子表格的教学过程别添加了常用功能,如宏、邮件合并、数据透视表等。选修部分:多媒体技术应用、数据库基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硬件组装与维护等。

4.教学策略设计。本课程采用实例导入、课堂技能讨论、实践操作分析相结合的启发式教学策略及方法。实例导入:针对课程中比较抽象、深奥的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采用案例导入的教学方法,通过实际例子,如Word中论文目录生成、Excel中各类型图表应用,将问题导入;然后循序渐进、深入浅出地引出有关知识和方法,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牢固掌握知识和方法。课堂技能讨论:课堂技能演示是让学生快速吸取教学内容中重点和难点知识的重要途径。教师根据事先安排的课程设计和进度把重点知识和难点进行直观多媒体演示并讨论答疑,让学生有个大概的技能操作印象,既能迅速理解知识技能,又能为本部分内容的实践上机模仿操作及练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实践操作分析: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面向应用的,也是学生解决实际信息化工作问题的主要工具。对于每一部分实践内容,应首先在教师的演示指导下,根据基本方法、基本步骤进行实践操作分析,让学生看到该方法和步骤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然后再布置一个类似的实例,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分析、讨论和完成。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学生不仅熟练掌握了基本操作,也学会了运用技能和方法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方法和流程,深刻体会到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好处。

5.教学模式设计。本课程采用理论教学、实验实践教学、项目驱动式大作业教学相结合的立体化教学模式。在Moodle平台中强调以活动开展实践教学,让学生体验活动、参与活动。如Wiki 活动,Moodle的Wiki有三种模式:小组模式、教师模式、学生模式。设计一个大型任务,并对任务进行分解,让学生进行任务分配,开展协作学习,最后完成任务。

6.学习资源设计。学习资源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一个重要来源,Moodle平台为设计者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形式。该平台支持显示任何电子文档、Word、Powerpoint、Flash、视频和声音等,如教学大纲、教案、课件、习题、实验指导、参考资料、教学录像等可以上传并在服务器上进行管理,学生可以随时上网学习和下载,并在课外自主学习,突破学生受时间和空间学习的限制,为学生深入研究学习创造条件。

7.教学评价设计。在Moodle课程中,每个主题、每个教学单元都有各种评价形式。教师可以利用互动评价、测验、作业、投票、心得报告等形式对课程本身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有效的评价、获得学生的反馈。

以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B》教材为例,下面主要列举Moodle 平台上辅助教学应用的五个一般操作的内容和步骤。一是建立Moodle账号。在使用Moodle之前,必须建立一个账号。默认情况下,Moodle使用邮件进行验证。实施课程前,首先对课程当中所有的参与者(教师和学生)分别建立账号,以备登录使用。二是设计Moodle的工作环境。在Moodle的工作环境(打开编辑功能后)中,版块的布局可以自由设置,版块是可以添加、删除和移动的。当“编辑功能”被打开时,版块就可以被编辑了。三是建立新课程。在Moodle课程设计和管理的重要模块中,主要用到添加新课程功能,对课程资源和内容进行设计和管理。当用户的权限为课程的建立者,就可以添加新课程,课程的格式主要有三种:星期格式(有开始和结束时间,有点像学校里的课时安排)、主题格式(没有开始和结束时间,可以随时学习)、社区格式(有点像论坛形式的)。另外,也可以编辑、设置课程等。如学习课程和章节模块中显示了当前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自主选择学习每个章节的内容。又如,利用信息模块,可以让通过注册的学生在该版面发言和一些个人的信息(如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报告)。教师通过与学生交互,可以掌握课程教学的动态及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的内容、进度和方法。四是添加一个资源与活动。在Moodle的教学互动模块中,可以添加一个资源或活动,教师可以思考题,学生可以在此发起讨论的话题,教师和学生可以以各自的身份进行回复,实现师生及学生间的交流互动。如教师上传课程PPT和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软件视频教学材料,再上传一些网络上下载的相关的资源,供学生下载观看。又如,Wiki 活动。引出重点、难点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教师参与并总结。通过课堂讨论与对话,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五是布置与批改作业。在Moodle的学生作业管理模块中,教师布置作业后,学生将完成的作业上传,教师可以在系统中进行批阅及管理,更好地掌握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如Word作品、Powerpoint 制作的PPT等数字类作业适合在线批阅,教师可以方便地反馈并指导。

四、总结

经过对 Moodle 平台的搭建、调试及模块设计之后,要充分利用好各模块功能。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实践性强,针对课程的特点,精心进行网络课程设计,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立体化教学模式,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展教学,以适应学科领域的快速发展。教师可以很好地组织网络课程教学,及时地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基于 Moodle 平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习资源等能得到有效呈现,学生可以在真实的网络化环境下自主学习、讨论、向教师发问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有利于信息化校园的建设与实现。

[参考文献]

第6篇:平面设计课程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职教育;国家骨干校;课程建设项目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1-0169-02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精神,全面提升学院内涵建设质量,改善办学条件,增强办学实力,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推动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于2011年3月启动了国家骨干校项目建设工作。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坚持导向性、协调性、效益性、创新性的原则,推进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根据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改革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建成一大批体现岗位技能要求、促进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的优质核心课程。

一、课程建设项目总体情况

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核心技术课程《汽车电控系统综合检测》是本次课程建设项目之一,在北京市示范校课程建设的基础上,本次课程建设任务针对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培训、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建设、学生企业实习以及学术论文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1.课程改革情况。学院启动骨干校课程建设任务以来,该项目制订了细致周密的课程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实施计划进度表与课程建设经费预算等。结合课程建设任务要达到的预期目标,依据实施计划进度表,项目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基本吻合。采取每个学期、每个月按时制订并完成计划,及时总结的方法控制与推进整个项目进度的完成。(1)课程项目研讨会议。课题小组定期召开国家骨干校课程建设项目研讨会,主要针对该课程教学项目专家给出很多具体的修改意见和课程建设思路,同时与企业专家进行课程项目具体设计的研讨,修订职业能力目标和课程标准。邀请企业一线专家指导课程建设,完善教学资料的修订工作。同时,召开该课程的专家研讨会,通过聘请企业、行业专家为课程的改革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2)修订教学资料。在原有示范校建设基础上,通过企业调研和召开企业专家研讨会,将现有课程项目进行了调整和改革,多次修订了课程标准、课程总体设计方案、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设计方案、项目指导书、任务书等,使得教学内容更加充实、丰富,更贴近实际工作岗位。(3)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截止到2012年6月,该课程的改革试点工作已经完成了6次共计5年的TC课教学任务,通过实施一体化教学改革,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师生共同完成教学项目,学生分小组实施项目,授课效果显著。教学效果良好,学期末课程验收均为优秀。(4)搭建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及完善精品课程网站的更新。利用学院网络教学综合平台,搭建该课程的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在原有精品课程网站的基础上完成了更新,方便老师和学生们查看课程教学资源。

2.师资队伍培训。骨干校建设期间,课程建设小组成员及相关任课教师参加了多次交流培训,积极参加“工学结合、教材研讨”会议、汽车检测与维修课程设计与实践培训、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职业院校青年骨干教师培训以及全国高职业课程改革实务操作技术高级研修活动。通过外出参加交流培训,教师与同行相互学习与吸取课程教改经验、教学体会,在不同程度上提升了自己的能力。培训后及时总结,积极与校内教师交流体会,分享学习经验,收获颇丰。

3.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建设情况。(1)编写校企合作教材。职业教育面向企业,为企业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教材建设尤为重要,在原有校本讲义的基础上,通过与北京庆洋汽车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企业专家李天亮合作将实用技术引入教材,把实际的工作任务落实到教学任务中,与企业技术专家合作完成教材编写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时,与机械工业出版社汽车分社签订教材出版合同,完成校企合作教材编写工作。(2)校企合作开发教具。在教师独立提出教具开发思路的基础上,通过对多个汽车教具设备公司的考察,综合考虑各厂家的特点和具体情况,结合教具设计、开发和制作以及报价等多方因素。最终与北京意中意有限公司初步达成合作协议,通过与研发技术人员的沟通与交流,由双方共同开发完成“汽车电器系统布线实训台”。签订合同并完成教具制作,最终用于教学项目的实施。

4.学生企业实习。自2011年6月起至2012年6月,我系学生共计6个班达300人次参观大兴日产三合4S店、卫宇行雪弗兰汽车4S店、顺义北京现代二工厂、汽车博物馆、北京亚之杰合众汽车销售有限责任公司等汽车4S店与相关汽车企业。学生们通过到企业参观实习,拓宽了视野和知识面,近距离地与企业接触,切身体会到实际工作岗位的一些具体工作,为今后提高职业技能做铺垫。

5.学术论文。课题建设小组完成3篇学术论文的撰写与发表。《例谈汽车专业综合实训项目化教学模式》《浅谈汽车CAN总线项目教学法》以及《高职汽车专业学生学习特点调查与教学方法探讨》。教师们通过撰写学术论文总结课程建设项目的一些体会与心得。

二、课程建设经验与收获

1.有条理的工作流程是课程建设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课程项目建设任务中每一个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前期准备、计划、组织、实施、总结等一系列的工作流程,如果没有制订每学期(甚至是每个月)的工作计划,就很难保证完成所有建设任务,而没有条理的计划也无法保证完成每个任务的可行性,因此,在最初结合《骨干校建设任务书》内容建立“建设项目实施计划进度表”就非常重要。实践表明,只有按计划逐步实施,及时总结归纳,才能够保证整个课程建设任务的圆满完成。

第7篇:平面设计课程总结范文

课程进程跨度为8周包括理论教学、课程设计两部分课程设计与课堂内容穿行。第十一周开卷考试第十二周课程设计总体答辩。基本组成环节包括课堂讲解、布置设计任务、外聘专家讲座、设计指导、课程设计答辩。每章内容包括课堂讲授、现场设计指导和集体汇报交流。讲课可以多次进行第一次课重点布置本部分设计的主要内容、主要设计流程、主要设计方法介绍设计标准、参考资料包括网络资源和资料确定任务的时间要求,确定设计任务,确定绘图完成的内容。

二、主讲教师

本课程采用按章节由在专业方向和研究领域有专长的教师担任的方法。改革的初衷是车辆工程专业的教师学员结构合理不同教师的研究方向以及科研领域各有不同对汽车的某系统有长期的、深入的研究,而且掌握专门的研究方法了解学术前沿。尤其是部分教师掌握了现代设计方法和手段例如三维设计、有限元分析、汽车CAE方法等对机电液一体化有着较丰富的经验。由这样的教师担任其所熟悉的系统的主讲河以充分发挥其特长更容易将科研与教学结合到一起,还可以将课程设计题目和教师科研课题结合起来使学生获益更多。

实施过程中,精心选择了8位主讲教师。他们大多有着丰富的教学和实践经验具有较高的职称和学历在汽车相关部分有着较深入的研究。讲课全程进行录音录像,主讲教师尽职尽责,充分备课从真讲课悉心指导。这种形式赴学生认识了更多的专业教师颇略了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得到了学生普遍欢迎。

三、外聘专家

课程组在重要章节聘请企业技术骨干或专家举行讲座或设计技术指导,经过与我省专业生产企业和设计研究院等单位广泛接触初步选定了四个单位的专家他们分别在汽车总体设计及总布置、汽车离合器产品开发与生产、汽车变速器产品设计开发、汽车驱动桥设计与制造等领域有着多年的工作经历。当然,这个环节的实施,需要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投入包括专家联系、日程安排、接送、讲座内容设计等。专家讲座让学生一方面了解到了实际的企业研发过程、手段和方法,了解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格外注意的问题学习专家的设计经验;另一方面也了解了行业现状,企业对人才能力、知识结构的需求,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促使其更加努力。不同的讲解角度和新颖的内容,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习效果。

四、课程设计

1.分组。通过广泛征询教师和同学的意见课程组研究决定本课程的课程设计分组进行仿照专业企业新产品开发项目小组的形式进行。每一个项目组内对于一个给定的项目要求分工明确。即任务分析、调研、资料查阅、设计、分析、绘图、答辩、设计资料整理等工作由项目小组长指定或抽签确定但要保证每个同学在8个项目的工作过程中都从事过不同的工作。项目小组成员按照班级宿舍自然形成海个宿舍自成一组这样便于小组成员之间的讨论、工作协同和教师分散指导。

2.设计任务。以我国市场上常见的几种汽车产品整车布置及底盘系统的设计开发为目标,按照汽车总体需求及总布置、离合器、机械式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驱动桥、悬架系统、转向系、制动系共8个设计题目进行最终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汽车底盘系统设计。考虑到结构的差别、用途上的差别等因素,实施过程中选取了6类汽车进行设计分别是:轻型货车、中型货车、重型货车、城市公交车、公路长途客车和中级轿车。每一部分的题目还要结合主讲教师的具体要求,比如CAE应用,电子控制系统应用、液压系统应用等内容。每一个项目完成进行集中答辩胺照小组进行,一人负责陈述全体成员接受质询。需要指出的是,为了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规定每一名同学至少进行过一次答辩陈述和讲解过程。

五、考核方式

1.汽车设计课程的考核方式开卷考试+平时成绩。分值比例为:各主讲教师根据课堂表现及出勤情况给出平时成绩最后求平均值期末开卷考试成绩。学生打分及教师给出的平时成绩由5级分制转为百分制。

2.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考核方式。考核内容和形式主要包括戈1)组长主要针对成员参加资料查阅、小组方案讨论、设计过程、参与程度等环节给出每成员的成绩(按照A日CO四个等级给出)。(2)各主讲教师据本组总体情况给出本组的基本分数,结合教学指导过程和学生出勤情况、汇报效果等依次确定每个人的成绩。(3)课程设计成果和答辩成绩。课程设计最后完成所有材料的系统整理,完成整车的系统设计、计算和资料整理,撰写设计说明书装订成册,整理设计图纸并最终答辩。

六、总结

第8篇:平面设计课程总结范文

关键词:程序设计;实验教学;协作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程序设计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我校对该类课程的教学十分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都很高,但教学效果普遍不太理想。我们结合近年来从事实践教学的经验,就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的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做了以下探讨。

1注重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与科学性

程序设计类课程之间的内容具有一定的连贯性,如目前大多数的院校先在一年级开设C或C++,接下来就是基于C或C++的数据结构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因此我们一定要合理、科学地安排这些课程的实验教学内容。如在C语言课程中除了讲授基本的程序设计的语法使用、程序设计的思想之外,还必须花一定的时间讲解结构和链表,以及逐步灌输面向对象一些思想,为后继C++和数据结构等课程打好基础,注意内容的系统性,避免重复[1,2]。

注意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我们应该根据学科发展、经济发展及市场人才的需求来及时地更新教学内容。我院从最初的“Pascal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到后来采用以C++语言为主要编程语言。如在程序设计基础课程中以C++作为基础语言,在“数据结构”课程中以C++语言代替C语言,在数据库课程中以Visual C++作为前台开发的实验环境。近年来根据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以及程序设计发展的趋势,目前我院计划计算机专业学生以Java作为基础语言课程(软件专业继续开设C++语言课程),并增开基于.net的相关课程。

2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有机结合

将实验教学与课堂讲授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恰当衔接,可以提高学习效率。首先,教师必须充分准备好实验的内容,及时解决学生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采纳学生提出的合理化意见并及时改进。其次,在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时,同门课程的教师可集体备课,研究教材与实验教学的方法,讨论学生的学习情况,交流心得,研究考

试及评分方法。

理论课教师需兼上实验课,这样可以了解学生的实验课情况,并经常把学生出错的问题和难理解的问题通过课堂再次讲解,同时应与本课程的其他实验课教师沟通交流,便于课堂教学的改进,把理论课与实验课统一组织、计划,避免理论课与实验课脱节。

3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 基本技能的训练

程序设计类课程是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通过基本语法知识、基本算法的学习,最后形成一系列的基本技能,包括语法知识的灵活运用、上机调试技巧、编写代码等。因此在实验教学中应有意识地进行这些方面的训练,比如带领学生读一些经典的程序,分析经典的算法并进行模仿,上机调试程序并对运行结果进行评析,对已有程序进行修改实现新的功能。通过以上训练,学生既复习了基本的语法知识,又获得了一定的技巧。

实验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活动。但是目前一些学生基础比较薄,动手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相对也较差,加上或多或少的惰性,因此依赖教师的情况比较严重。为此我们在实验教学中开展了协作式教学方法,增加了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 开展协作式教学法

学生成立学习小组,每组4~5人,在每次实验课和课余时间,每个小组对教师事先布置的内容进行讨论,并且将讨论内容进行总结。下次实验课上教师要留出一点时间让每组总结讨论结果,必要时教师做简单的总结。教师发现好的设计思路和想法时,应鼓励各小组之间相互学习、相互讨论、集思广益,发挥大家的创造力去将这些好的想法加以实现。充分利用开放的交互网络实现资源共享,如网上答疑、网上聊天、BBS、讨论区,同学们可就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展开讨论,任课教师可定期为同学们解答。同时在有限的设备条件下,学校应尽量提供更好的实践环境和实践机会,尽可能地开放实验室,鼓励学生独立工作,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精神[3]。

4考试和评分方法的改革

根据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我们在考核中提高了平时实践和讨论的成绩比例,占到50%甚至更高。平时实践中增加单元考核的内容,并将每次考核的分数按相应比例记入总评分。另外由于开展了讨论教学,因此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和小组的考评情况将每次讨论成绩按比例记入总评。在期末的实验考试中,利用开发的实验教学平台进行上机考试,学生随机从试题库中抽取试题(与平时训练的题目类似),然后由系统自动评判。这样即节省了老师批改试题的时间,而且可以减少相互抄袭现象。由于考试题目与平时训练的题目类似,可以促使学生在平时实验中独立分析问题,解答问题。

在每学期末,我们用2周的时间开设课程设计,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或兴趣进行选题,然后自编程序上机调试,完成一个大作业或一个相对完整的系统。通过这一过程可让学生了解并熟悉整个系统的开发过程与操作的步骤。我们认为,通过考试和评分方法的改革能更好地考查学生应用计算机的水平,更好地培养学生把学到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应用到专业实际问题的处理上。

5小结

这几年的教学实践表明,上面介绍的一些整合思路是行之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程序设计的兴趣,开发了学生的潜能,提高了学生的编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几年我们在大学生ACM竞赛、省市级的程序设计大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有大批的学生通过了部级程序员、高级程序员资格证书。计算机知识和技术更新非常快,对于培养这类人才的专业课程,特别是程序设计类课程,必须及时更新教学理念,科学进行课程设置,合理安排教学计划,运用网络化教学手段,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上进行一系列的更新与整合,以适应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张敏霞. 程序设计语言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高教研究,2004,(2):90.

第9篇:平面设计课程总结范文

(一)市场调研与分析

网页设计行业分工非常细致,各个企业的需求和情况不同,对这个职位的要求也不同。目前,珠三角地区网页设计相关岗位主要有网站策划与网络推广、视觉设计、前端制作三类。这三类岗位的主要分工情况如下:网站策划与网络推广岗位主要负责网站架构策划与设计、网站建设协调与监督、需求分析、信息收集与整理、网站市场推广等;视觉设计岗位负责网站整体的美术设计和创意工作;前端开发岗位则负责配合视觉设计师将网页效果图切割并转化为标准的HTML网页文件,并对页面进行SEO优化。计算机系的学生入校时有美术基础的人极少,经过相关课程的训练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但相比艺术设计系的学生来说还是有较大差距。网页美术设计显然不是计算机系学生的优势,但他们计算机操作技能熟练,编写代码能力强,网页文件的实质也是代码。因此,计算机系学生更适合从事网站策划与网络推广以及前端制作岗位,视觉设计岗位有少数擅长设计的学生也可以胜任。根据企业调研的结果以及计算机系学生的特点,确定各个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为:软件技术专业培养前端制作人才即学生的网页编程能力,信息管理、计算机应用、网络技术专业侧重于培养信息架构人才即学生的网页制作能力,而多媒体技术专业则向网页设计的各个岗位输送人才即全面培养学生网页设计、制作及编程的能力。

(二)模块化任务的设计

模块化教学是以项目教学为基础,引导学生在项目总目标和阶段性任务下掌握相关知识及技能,按照项目任务的流程划分成对应的教学模块,每一教学模块有明确的知识与技能训练要求的教学方式。《网页设计》平台课程可依据网站开发的流程及各个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对应的教学模块。在走访企业调研之后,平台课程教学团队与企业兼职教师一起组成课程开发小组,共同完成课程知识体系的构建,包括教学内容制定,教学项目设计与开发、工作任务设计等。经研究确定整个课程划分为网页界面设计、网页制作、网页编程三大模块,以一个真实网站项目的设计、制作、编程过程贯穿所有模块。每一个模块以工作任务或工作过程为依据,是围绕某一工作过程的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的综合,是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训练的综合。每个模块又对应若干个子任务模块,子任务模块的划分可依据网站开发流程确定,是独立的最小任务单元。为了使本课程的模块化教学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每个模块教学中均通过具体案例进行讲解。不同专业可以根据自身对该课程的定位和课时数情况选择讲授的模块。具体教学模块的设计可参照下表。

二、《网页设计》平台课程的实施

(一)教学方法

由于学生的美术基础和学习兴趣不同,原先的“一刀切”教学会令一部分学生丧失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改革后的《网页设计》平台课程实施的是系内选课制度,每个任课教师必须在选课之前公布自己的授课计划,让学生了解该课程所侧重的模块和对应的工作岗位,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任课教师。例如,没有美术基础的学生可以选修网页制作模块,喜爱编程的学生可以选修网页编程模块。此外,教师团队的每个成员在讲授同一平台课程时既是团队合作关系,又会因为学生选课具有对比性而形成竞争。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得到了双向激发,提高了教学质量。针对《网页设计》这门课程的特点,在课堂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头脑风暴法和案例教学法。头脑风暴法是就某一问题,参与者可以不受限制地自由地发表意见,并且不对正确性或准确性作任何评价。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容易激发灵感,可以解决一些创造性的问题,网页的设计阶段需要运用此方法。在网页界面设计模块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运用头脑风暴法进行讨论,教师则依次参与并指导每个小组的讨论。运用头脑风暴法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设计思路。《网页设计》的实践性和创造性很强,在运用案例教学法时,教师只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布置任务后让学生多自由思考,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进行监督,并在一定的时机给予指导和点评,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都能够得到提高。

(二)教材改编

平台课程需要材,教材改编也是平台课程建设的必要手段之一。虽然市场上网页设计类的书籍很多,但真正基于工作过程、模块化、案例导向的教材非常稀缺。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教师团队计划编写适合计算机系各个专业学生的教材。在编写教材时需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1.以项目为依托,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组织教材内容教材开发应该在保证理论知识够用的前提下,以企业真实项目的开发过程为载体,把学习内容和工作任务和相结合,充分体现针对岗位需求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教学理念。2.按照子任务模块设计教学情境教材章节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排序,每个章节讲述一个子任务模块的具体实施过程。首先提出任务,接下来分析完成任务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最后实施任务。教师把课程的知识点系统地穿插在整个网站制作过程中,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掌握网页制作技术。

(三)考核方式

《网页设计》平台课程是考查课,在过去的教学中,往往以平时作业成绩作为评定该课程成绩的主要依据,平时的作业也只是针对具体知识点的孤立的练习。因此,必须建立与模块化教学相匹配的考核方式以检验教学改革的效果。《网页设计》课程实操性很强,必须注重过程评价才能够有效考核学生的真实水平。经教师团队研究决定实施“模块化教学、模块化考核”的配套模式。在每个子任务模块学完之后,教师对学生完成任务情况做出评价,计入平时成绩。待期末所有内容学习结束后,教师要求每个学生上讲台展示其完整网站作品,还要对网站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与大家分享。其余学生进行讨论、总结、评比。模块考核和期末考核所不同的是,模块考核可以检验出网站实施过程中的具体细节。例如,效果图切片与优化、站点的创建与管理这两个模块的完成质量在期末展示作品时很难量化考核,只能够通过过程考核来完成。而期末考核反映的是网站的整体视觉效果及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可以说,期末考核是对模块考核的一个有益补充。期末总评可以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总评成绩=平时成绩10%+模块化考核成绩70%+期末作品展示成绩20%。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