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旧城改造论文范文

旧城改造论文精选(九篇)

旧城改造论文

第1篇:旧城改造论文范文

关键词: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旅游商业区(rbd);吸引力

rbd (recreational business district),译为“旅游商业区”。目前,国内比较成型的rbd有:北京的金源shopping mall、三里屯酒吧街、什刹海,广州天河城地段和惠州市步行街,杭州丝绸文化特色街,重庆约克风情街,南京夫子庙地段,上海城隍庙地段,杭州上城区涌金门地段,天津古文化街,成都市东郊猛追湾地区,深圳华侨城和珠海九州城地段等。

一、rbd概念的界定

保继刚(1995)在探讨深圳华侨城城区发展模式时,提出以主题公园带动城区全面发展,使该区域发展为一个旅游商业区(rbd),这是第一次在国内的城市与旅游研究中运用rbd的概念,并预见它可能成为新的城市功能区;保继刚、古诗韵(2002)将rbd定义为:城市中以游憩与商业服务为主的各种设施(购物、饮食、娱乐、文化、交往、健身等)集聚的特定区域,是城市游憩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保继刚(1998)还将城市rbd分为大型购物中心、特色购物步行街型、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新城文化旅游区等四种类型。

二、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rbd的发展现状及其原因

旧城的历史文化地段,以其丰富的文化底蕴,对旅游者有相当强的吸引力。在进行更新改造时,积极利用旧城原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发展休闲旅游业,由此形成一个不仅对本城居民具有吸引力,而且也将吸引外来游客的rbd。近年来,我国一些大城市却相继出现了这种rbd衰落的趋势。据报道,南京的夫子庙、上海的城隍庙、郑州的二七纪念塔附近地区、成都的春熙路等闻名全国的旅游商业区,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客流量减少、销售收入和利润下降的现象;而国外一些大城市的著名旅游商业区,如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蒙马特高地,纽约的第五大道、四十二街,新加坡的牛车水、乌节路,东京的银座等也都失去了昔日的繁荣。原因在于:

1.场所感的缺失,文化真实性的丧失,导致主题缺位同质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使得rbd中的传统元素在逐渐消失,文化的真实性在递减。很多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rbd只是在建筑外观上采用了复古风格,但实际上并不具有历史感和标志性,作为文脉的根源,这些地方能让人回味的历史片断极其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它满足了当代人在视觉方面对历史文脉的要求,但是,并不能传达给后人一个真实的历史,并不能引起当地社区居民情感的共鸣,满足不了生活在现代都市中的人们对历史价值认同感的需求。

2.城市规模的扩展和布局的调整,改变了原来的基本游憩圈。在城市扩展过程中,原历史文化街区附近进行城市改造,居民被迁到城市的新居民区。于是,造成了原历史文化街区中心地带人口密度下降和城市外缘人口密度上升,而新建居民点的空间位置超过了原历史文化街区的游憩半径。

3.与游憩活动相适应的配套设施和服务的滞后,影响了游憩功能的发挥。很多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rbd的主体都是零售商店和餐饮店。一个现代化的旅游商业区,只强调购物功能是远远不够的,还应注重“游憩”的功能。

4.业态单一,商品结构重复,经营无特色,造成了rbd的总体单调。商家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惜牺牲自己长期形成的经营特色,一是在业态上竞相发展百货业,从而使rbd演变成百货街区;二是在经营上缺少有特色的目标市场和市场定位,这样造成了rbd内商品种类、档次、风格的千店一面,失去其应有的魅力。

5.管理不善导致经营混乱。为了快速回笼资金,开发商往往采用销售的方式开发商用物业,很少对已开发的商业进行持有经营,获取长期的租金收益。为了快速使资金回笼,开发商往往将商铺的面积划分至小单元(100平方米左右),然而,商铺一旦被销售出去,开发商将放弃对项目整体的统一管理的权利,在前期策划时所设想的业态、业种的规划也无法实施,在后期经营中,无疑会出现鱼龙混杂的局面,恶性循环下去,商业价值将无法体现,消费者不认可项目,整个rbd经营陷入混乱状态。

三、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rbd的吸引力塑造

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rbd之所以成为城市内集中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区域,不仅在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更在于通过其吸引体系中的吸引物产生强大的“磁场”吸引力,这也是体现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rbd场所感的最重要的途径。rbd的旅游吸引力体系包括形象吸引力、活动吸引力、设施吸引力、景观与环境吸引力及氛围吸引力等五个方面。

1.形象吸引力。rbd的形象定位与其游憩、商业的特点分不开。通过形象设计,勾勒出rbd鲜明的个性,从而产生强大的吸引力。rbd的形象视觉识别系统分为rbd名称、标志性建筑物、户外广告、纪念品、交通工具、当地人的形象等。如rbd的命名宜取所在城市传统的地名或街区名称,具有历史沿革和内涵;将rbd所在区域的最具识别性的建筑物确定为rbd的标志性建筑物,从而成为地标;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纪念品,为顾客创造更有价值的体验;通过培训、说服教育等方式提高当地居民尤其是服务者的形象。

2.活动吸引力。在rbd中除了别具特色的建筑物、规模化的商业街区和舒适的休憩场所外,有组织的各项活动也是形成吸引力的重要方面。rbd区域内进行的旅游活动可以分为文化旅游活动、旅游节事活动、体育旅游活动、会议旅游活动等。旅游活动可以围绕某一主题将高品质的产品、服务、娱乐等因素整合,利用大众媒体的报道传播,迅速提高目的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欧洲许多城市之所以成为旅游胜地,除了具有优美的自然和历史人文景观,同时,还因其每年一度的各种节日而久负盛名,成为吸引中外游客的重要因素。如举办狂欢节的习俗不仅扩大了城市的影响,还能在短时间内促进该城市的旅游业收入。

3.设施吸引力。在rbd内,无论是风情万种的都市风貌,还是处处透出历史感的传统街道,都因其独有的建筑、广场空间和细致入微的旅游服务设施吸引着游人。在进行rbd规划时,对旅游服务设施的布局、形式、数量等,要按照功能属性的不同,适应游客游览的流程需要,合理设置旅游服务设施,无论是建筑物或构筑物,不仅要满足功能需要,而且要重视人文关怀,细微处见真情。

4.景观与环境吸引力。游憩环境、购物环境和建筑环境是形成rbd吸引力的重要因素。满足游客游憩和商业购物功能的rbd,主要营造的是游憩环境和购物环境。因此,rbd供给商品品种要多样化且独具特色,尤其是相当数量的著名品牌商店,如“老字号”特色商店对旅游者的吸引力极其强大;要有数量适中、分布合理的餐馆、酒吧和娱乐设施等辅助性设施;有步行街区,出入方便,出入口有停车设施;等等。建筑环境主要指人工环境。人工环境又可分为有形环境和无形环境。有形环境包括建筑物、雕塑、广场、公共设施、人工景观、绿地、公园等。无形环境包括广播、电视、文化艺术活动和各类群体社会活动等。建筑环境的营造主要从旅游道路、水面和绿化、广场、建筑物、环境建筑和小品、城市夜景等细节体现。

5.氛围吸引力。在氛围的营造方面,除了关注大的街区、空间等氛围以外,在小的方面,如商店内部的购物氛围营造也应得到重视,良好的氛围营造可以使游客在消费时的感受成为旅游经历中值得记忆的事件,留下难忘的回忆。如杭州的邓丽君主题餐厅——“筠园小镇”,就是氛围吸引力成功营造的典型案例。底层的门厅过道处摆放着一架老式喇叭留声机,播放着邓丽君的优美歌声。沿着阶梯拾级而上,沿墙挂着70多张邓丽君的原版照片,每张倩照光彩照人,让人驻足流连。在餐厅的二楼,设有6间精美的包厢,包厢的棕色木格玻璃门透着秀雅的格调,每扇门上分别刻着“小城故事”、“在水一方”、“淡淡幽情”等邓丽君专辑的曲名,这些曲名便是包厢名字,慕名而来的宾客一推开包厢,便仿佛沉浸在那一首首娴熟的旋律之中。置身于筠园餐厅,无论从哪一个角度都会使人情不自禁地沐浴在浓郁的邓丽君情结之中,点点滴滴都能唤起人们对这位歌后的深切追忆,这正是“筠园小镇”所刻意营造的文化氛围。

四、结论和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rbd集休闲、商务、文化于一体,是旧城改造的一种理想模式。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目前很多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rbd呈现出衰落的趋势,原因在于其缺乏完善的旅游吸引力体系。通过对形象吸引力、活动吸引力、设施吸引力、景观与环境吸引力及氛围吸引力等方面进行重新塑造,能够促使其复兴或更新。但如何对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rbd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经营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getz d. planning for tourism business districts [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3,(20):583-600.

[2]stansfield c a, rickert j e. the recreational business district[j].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1970,2(4):213-2250

[3]保继刚.古诗韵.城市rbd初步研究[j].规划师,1998,(4):59-65.

第2篇:旧城改造论文范文

关键词:旧城改造项目 风险管理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9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1(c)-0158-02

1 旧城改造项目风险管理的理解与认识

1.1 旧城改造的背景

城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城市的发展水平总是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类的生产方式相适应。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城市旧区的基础设施不健全,住房拥挤,交通不畅,布局混乱等问题日益突出地表现,城市老化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出现了旧城区衰落现象。

目前,我国正处于调整产业结构,促使经济结构合理化的时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建设速度大大加快,城市更新改造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展开,旧城改造获得新的改造动力和契机,推进了旧城改造的发展。

1.2 风险管理的理解与认识

解读风险构成了风险管理理论的基石。威雷特(1901)给出了比较准确的风险定义。他认为,风险是关于人们不愿看到的事件的发生不确定性的客观体现。第一,风险是客观存在的;第二,风险的本质与核心是不确定性。威雷特关于风险的定义特别指出了不确定性在风险中所处的核心地位。

为了避免事件发生的不良后果,减少事件造成的各种损失,即降低风险成本,人们引用管理科学的原理和方法来规避风险,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便应运而生。但在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方面,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务应用,与西方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都有很大差距,我国的水平仍然处于引进、吸收和消化阶段。

1.3 淄博市旧城改造项目的背景

淄博市地处鲁中,城市形态独具特色,呈T字形分布,城乡交错,形成组群,总面积5938 km2。这种形态有利于促进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差别,有利于发展生产,方便生活,淄博因此而成为世界大城市协会的会员。淄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功能的扩大,许多老城区逐渐不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功能退化。淄博市旧城改造项目应运而生。

2007年淄博市根据省、市城乡规划全覆盖工作的要求,标准规划新城区,优化提升老城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组织修编了《淄博市城市总体规划》,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淄博市旧城改造项目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并尝试提出一些应对之策,是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的。

2 淄博市旧城改造项目的模式研究和风险管理研究

2.1 淄博市旧城改造项目的模式研究

总结国内外许多城市旧城改造的模式,淄博市旧城改造项目可以采取的方式有两种:开发型模式与非开发型模式即是指政府将旧城改造项目交由房地产开发商主持,采用此种方法可以大大的减轻政府财政的负担。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房地产综合开发已成为我国旧城改造的主要形式。但是开发商出于商业利益和市场诉求等多方面的原因,在旧城改造中往往会将利益的天平向自身一方倾斜,香港的“铅笔楼”便是这种超强度开发的典型例子,改造之后的房屋也可能出现“驱贫引富”现象。

非开发型模式是指由政府作为旧城改造项目的开发主体,而不由房地产开发商承担项目建设。当前背景下,更加关注民生的非开发模式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由于这种模式出现的时间不长,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安置难、融资难等一定的困难。

2.2 淄博市旧城改造项目风险管理研究

(1)两种模式下都存在的风险,拆迁安置风险:旧城改造项目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旧城区原有建筑的拆迁补偿和居民安置问题。该问题能否妥善处理不仅影响到社会稳定,而且直接影响到开发商整个旧城改造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成败。

融资风险:由于旧城改造项目一般投资金额较大,靠开发商的自有资金或政府投资很难满足项目资金需求。因此,融资理所当然是旧城改造项目的重要环节之一。

成本风险:工程成本是一个综合指标,简单地分解为人工费、机械费、材料费、管理费等几项内容。一般来讲,工程造价是由工程投标报价决定的,而投标报价是以预算定额为依据;但市场价格行情,考虑施工期间物价上涨和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都要面临的风险。

另外,两种模式下都存在质量风险、安全风险、不可抗力风险和环境风险等。

(2)开发型模式下可能存在的特殊风险,开发型模式下可能要面临区位风险、政策风险等。淄博市是齐文化发源地,开发商在开发过程中可能面临文化古迹等设施保护风险的影响。

综上所述,在淄博市旧城改造项目中可能存在一种风险,也可能出现多种风险并存的局面,我们可以运用风险管理理论研究,通过风险识别等理论方法,实行项目管理,有效避免或减少各种风险。

3 淄博市防范旧城改造项目风险的对策

3.1 防范两种模式共有风险的对策

了解政府相关规定,做好拆迁安置工作,旧城改造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思路,坚持法治和人本并存、保护与改造并举、公平与效率并重的原则,以人为本,实施“阳光拆迁”工程。在张店区旧城改造项目中,省道102线建设工程拆迁涉及33家果园,10余家工业企业,区、镇两级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研究制定了麦田补偿、设备搬迁、果树移植,房屋拆除等多项补偿标准,并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拆迁安置工作就进行得十分顺利。

合理安排项目资金来源及投放程序,在淄博市旧城改造项目中,项目承办方应积极谋求政府与各大银行的合作与支持,确保在需要资金投入时能够及时得到资金来源。在保障了资金来源之后,项目承办方还应该组织财务人员、专家及其他有关人员认真分析预计的资金使用情况,合理安排资金的投放。

保护与开发并举,保护旧城区原有的历史文化特色,淄博市是其文化的发源地,在旧城改造项目同时,应尽量注意不要损害淄博市的城市特色,对于如蒲松龄故居之类、周村古大街等文化底蕴深厚的建筑应该加以保留并进行适当的修缮,不能一味的推倒重建。并且在设计其周边建筑时,应使其他的建筑与这些古建筑融合在一起,突出其文化特色。

严格遵守各项环保法规,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在当今社会,环境污染的成本越来越高,已经引起了各个项目承办人的高度重视。为了防范环境风险,项目承办人应该严格遵守各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增强社会责任感。

3.2 防范开发型模式特有风险的对策

加强建设项目合同的风险管理,建设工程合同既是项目管理的法律文件,也是项目全面风险管理的主要依据。项目的管理者必须具有强烈的风险意识,学会从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的角度研究合同的每一条款,对项目可能遇到的风险因素有全面深刻的了解。

4 淄博市旧城改造项目风险管理的经济社会意义

旧城区整治改造有利于调整城市产业结构,促进城市经济增长。淄博市的旧城改造,为产业空间转换,第三产业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推动了城市经济结构由“二、三、一”向“三、二、一”转型,促进了城市经济增长。

旧城区整治改造有利于增强城市承载能力,完善城市服务功能。通过旧城改造项目,可以对城市的交通、供水排水、供气、供热、通讯等基础设施进行修复升级。

旧城区整治改造有利于改变城市景观面貌,优化城市生态环境。通过旧城改造项目,合理规划产业空间布局,可以缓解淄博市目前环境污染严重的状况,同时扩大绿化面积,有利于恢复淄博市的发展环境与人居环境。

旧城整治改造有利于扶持城市弱势群体,改善市民居住条件。通过旧城改造项目,整合配套社区管理和生活服务设施,大大改善了城市面貌和人居环境。

旧城整治改造有利于传承城市历史文脉,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淄博市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人文景观丰富,1989年就被批准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蒲松龄故居、齐长城遗址、陶瓷工艺品等更是远近闻名。通过旧城改造项目,修缮老建筑,复建部分古建筑,可以增强城市魅力。如淄博周村重现明清商城,就注重了传承城市历史文脉,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

参考文献

[1] 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122-137.

[2] 方可.当代北京旧城更新―― 调查研究・探索[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71-87.

[5] 王建国.城市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45-47.

[6] 王卓甫.工程项目风险管理―― 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29,33,40-50.

[7] 解春芳,强青军.市政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中的风险分析与对策.

第3篇:旧城改造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旧城改造;和谐社会;“大拆大建”;“团地再生”

一、旧城改造概述

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旧城区的设施不健全、布局混乱、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已达不到城市生活水平的要求,严重阻碍了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必须对旧城区进行有计划地改造。旧城改造是指为了满足城市居民生活的需要,根据城市发展规划的要求,对旧有城市基础设施实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变,有规划地进行城市改造建设,主要包括再开发、整治、保护三个方面的内容。

旧城区改造是衡量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城市布局合理和完善的必然要求。旧城改造合理能促进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改善,改造不当则造成诸多不利局面,甚至引发社会矛盾,影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

二、国内旧城改造现行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这方面的探索和研究活动起步较晚。一些城市取得了成功经验,但也有一些城市由于指导思想发生偏差,旧城改造的矛盾日益尖锐。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城市的旧城改造采取“大拆大建”的传统模式,这种简单粗放的模式,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暴露出太多的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旧城改造、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

(一)大拆大建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据统计,拆建过程的直接和间接能耗占到社会总能耗的46.7%,这不仅带来了巨大的能源浪费,而且带来的环境问题也十分严重。例如,建筑能耗排放的温室气体已占全国总量的25%。由此形成的恶性循环,是与我国和谐社会理念中倡导建立的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不一致的。

(二)大拆大建催生了一些违法行为,引发严重社会问题,不利于社会稳定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搞政绩工程,一味注重经济效益,轻视居民的切身利益,在拆迁中纵容开发商乱拆乱建、强拆强建的违法行为,严重侵害了群众利益。由于我国人地矛盾突出,城市拆建的不当很容易引发居民的不满,甚至会引发社会动荡。近些年来,全国各地出现大量上访、群众与拆迁单位对峙、与开发商打官司等现象,这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宗旨是相悖的。

(三)大拆大建毁坏了城市的历史文化脉络,破坏了城市的个性和特色

大拆大建的旧城改造模式认为旧城是城市发展的严重包袱,要改造就要拆除重建,而这些旧城大多有悠久的历史,有独特的人文社会环境和城市历史风貌。彻底拆除重建就把城市原来的文化遗存、社会风貌以及地方风情全部一扫而光,把城市的历史文脉割断了。同时,在新建设施时,多数城市为了追求现代化城市景观,出现了大量相似的建筑,而没有根据自身城市的特色和形态进行改造和建设,极大地减弱了城市特色和城市个性。这与科学发展观严重不符。

三、国外旧城改造模式的经验借鉴

旧城改造是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存在于每个城市的发展过程之中。西方发达国家在这方面走过了漫长的发展历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国外旧城改造模式主要有以下四种。

(一)全盘改变,以新换旧

这种旧城改造接近于建一座新城,改变城市的宏观布局与城市风格。

(二)保留旧城不动,新建卫星城

这种模式保留旧城不变,然后选择在附近的地域建立卫星城,用来充实完善旧城的现代功能,维持城市跟高要求的运转。意大利的罗马就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

(三)维持旧城原样不变,只做局部维修

在国外城市,对保存较完好,有着大量历史文化沉淀旧城区的改造,往往采用这种方式。为传承历史文化,采用精雕细凿,很少有大规模拆建。

(四)保留旧城的形式与精髓,更换外表的材质

这种模式是把破旧的旧城变为全新的旧城,这样既保留了城市原有的人文和特色,又迎合了城市发展的需要。日本东京的“团地再生”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团地再生”是对功能、设施已经严重落后的集

体住宅进行翻新、改造,使居住质量得到提高、价值得以提升的一种城市规划活动。它决不是简单地对旧建筑进行加固翻新,而是要给旧城市实行一次整形外科手术,使其成为一个能够提供高品质生活的新型社区。

可以看到,国外在旧城改造过程中的模式经过了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这些模式都是可以学习和借鉴的。国内旧城改造大多采取前两种模式,改造方式粗放,以“大拆大建”为主,严重制约了旧城改造的进程,长久以来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也尚未得到完全解决。

四、国内旧城改造模式的新思路

为了解决我国旧城改造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更加合理科学的完成旧城改造,不能一味地采用“大拆大建模式”,日本旧城改造中的“团地再生”模式,既可节约社会资源,还可减少矛盾,值得我们借鉴。

(一)团地再生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居住要求不断提高,旧住宅不再满足人们的要求,拆迁重建的费用要远远大于“团地再生”。因此,对原有土地上的建筑、绿化、道路等进行改建、翻新,改善小区的环境景观、居住品质,使得住宅的居住品质和周边的商务区形成配套。这样就解决了老社区的形象与城市中心地带的黄金价值严重不符的现象。“大拆大建”带来的环境和资源的压力也就不复存在了。

(二)团地再生可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团地再生”带来的好的效应,使居民、政府和开发商,通过市场的方式,在城市建设中获得各自利益的平衡,进而积极参与城市建设,在解决城市发展问题的同时,推动城市建设良性循环,缓和社会矛盾,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

(三)团地再生可保护城市的文化传统和特色

“团地再生”模式是在尽可能保留城市原样的基础上进行的局部翻新改造,将不会对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造成破坏,这也解决了城市改造中既要符合城市发展需要又要保留城市文化传统特色的矛盾。

第4篇:旧城改造论文范文

关键词:旧城改造;城市设计;原则;方法

1旧城改造中完善城市设计要求的提出

城市发展是一个不断更新、改造的新陈代谢过程,自城市诞生之日起,旧城改造就作为城市自我调节机制存在于城市发展之中,是城市发展的综合需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旧城原有物质设施的水平低下和自然老化,以及旧城功能的过于集中和用地结构的不合理,使旧城人口膨胀、居住紧张、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一系列问题越发难以解决,而且在工业离开市中心、居住向外疏散的城市发展过程中,旧城出现功能和结构的衰退问题,亟需进一步配置商业、服务业、金融业及必要的交通和市政设施,提升城市中心区的服务功能。

旧城改造中的城市设计与城市功能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看作是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关系,形式要为内容服务,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与内容要达到完美统一的结合。

2城市设计的含义

城市设计对于城市规划的深化和营造适用、优美、宜人的城市环境具有深远的意义。城市设计的内容是广泛的,对于城市设计含义的理解也是广泛的,国内外不少研究者对城市设计下的定义也不尽相同。但都涉及到城市的空间环境问题,而空间环境是由城市物质实体和空间这对互为依存的因素而组成,具有三维的概念。由空间和物质实体所组成的环境是显性的,可被感知的。

不应忽略的是,城市设计应和经济建设联系起来,应以有利于经济发展为出发点。城市希望通过改善自身的形象以吸引更多的人投资、购物和工作。城市设计的目的在于经济的振兴和发展。同时,城市设计也是为了管理和控制城市发展,使城市的发展与原有部分和谐融合,以维护城市环境的质量和特色。当今的城市设计涉及的环境质量内容,除城市“美”外,正越来越扩展到其他方面,进一步的涉及到城市的物质层面,尽管这种影响也许是间接的、潜移默化的,但这种观点无疑为我们开拓了视野和思维。

3旧城改造中城市设计的三个原则

3.1探索旧城的空间布局规律因为城市的整体形象和面貌不仅仅取决于一幢幢单独的建筑。建筑物之间良好的建筑关系,细腻而独特的外部环境,以及丰富的空间场所才是城市最为重要的空间特征。它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创造城市自身特色的场所。

同时,为了城市改造中新旧建设的和谐一致,我们在城市营造上需要探索和融汇旧城的空间组织规律,传统的城市充满丰富的空间,既是我们建设的基础,也是我们创造的源泉。

E·沙里宁受西特思想影响提出的城市建设三原则——表现的原则;相互协调的原则;有机秩序的原则。

针对空间艺术的分析手法,更有丰富的艺术理论交织在城市研究中,例如常见的三种理论:图底理论(Figure-groundTheory)、联系理论(LinkageTheory)、场所理论(PlaceTheory)。

城市设计的几类手法包括序列性原则、侧面封闭和边沿连续原则、综合性跨接原则、轴线和透视原则、室内外融合原则、强调和暗示原则等(R.Trancik)。借此就便于创造出具有清晰的虚实结构,完善的场所联系,并考虑人的需求和文化脉络的、有特色的城市环境。3.2发掘旧城的文化底蕴文化特色与空间形态密切相关,同时文化特色的体现又是在艺术手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到场所、感受、文脉等文化性的要求,因而有着更为深入和丰富的内涵。

在旧城改造中,城市设计的主要关注点首先是场所,场所的一系列基本特征决定了人们的感觉。对城市中各种场所的特征加以总结提升,反过来再作为规律性的东西应用于城市建设和发展中,是旧城改造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考虑场所优先于考虑建筑;谦虚地向过去学习并尊重文脉;鼓励社区所有层次的混合功能;在人性尺度上进行设计;鼓励步行的自由;满足社区所有层次的需求并和他们协商;建设易读的环境;建设能够持久和适应的环境;避免太大规模地区同时变化;用一切可利用的方法促进建成环境的舒适性、愉悦性和观赏性。

3.3激发旧城的生命力把促进地段复兴作为旧城改造的首要目标。通过城市形象的再塑造,整合城市风貌,推动城市的二次发展。

整体协调观念,珍惜借鉴历史传统,推陈出新,综合各行各业的需求,即维护社会平衡的要求。

4旧城改造中城市设计的要点

4.1城市设计的延续性完成一个好的城市设计需要城市各个层面的人士来关心和参与,它可能包括城市建设管理部门、城市规划师、建筑师以及当地的市民。城市设计也不应仅存在于建设城市的某个阶段,而应贯穿于整个建设的始末,具有连续性,城市设计应和城市规划并行参与到对城市的发展建设中。具体而言,就是贯穿于城市规划的诸阶段。如果说,详细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是对一区、一片、一街的局部设计,那么总体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是较详细规划阶段更宏观、站得更高、整体性更强的城市设计,它是把整个城市作为一个整体,将各分区、片、街坊统一考虑的城市设计。城市设计在城市规划过程中是延续的,在各阶段有相应的特征和任务。

4.2城市设计引导与控制功能城市设计要有引导与控制的功能,去指导城市的具体项目的建设,并由此促成城市建设有序发展。在当前城市建设的条件下,特别是旧城改造,它具有相当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一方面,目前运用较广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的要素主要为土地的使用性质和土地开发强度,其中开发强度的指标,如容积率、建筑高度、绿地率等虽在一定程度从总体上决定城市建设的环境效果,但基本还是对建设技术经济指标的反映。而相同的容积率、建筑密度要求,通过不同设计思想的引导与控制,却会形成效果迥异的城市环境。另一方面,目前的开发方式多为开发商投资,从本位利益出发而较少考虑社会、公众环境的效益。所以也就要求设计者能预先从整体角度出发,制定可以引导与控制城市空间环境发展方向的城市构想。新晨:

参考文献:

第5篇:旧城改造论文范文

[关键词]城市蔓延;精明增长;内涵式,策略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9 ― 0046 ― 02

20世纪末,美国规划界针对城市的无序蔓延,郊区快速扩展,致使城市用地不断扩张,进而产生城市交通阻塞、环境污染和破坏、侵占农用地、传统文化丧失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城市精明增长理论〔1,2〕。其目的是抑制无序的“城市蔓延”问题,促进城市再发展,保护城市资源与环境,科学合理地规划城市发展。精明增长理论是基于提高城市土地有效利用效率的基础上,提出控制城市扩张发展、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建立科学合理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理念〔3〕。它通过采取不同策略对城市扩展的总量、结构、位置、方向、时序、政策和效率,进行理性的约束或引导,抑制城市的无序蔓延,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城市资源环境的有效配置,引导城市内部各要素合理的布置、分配和流动。当前,我国土地资源正面临着保护耕地、城镇发展、生态建设三方面的问题〔4〕,探索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科学高效集约利用,最终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成为必然。因此,在城市建设中利用精明增长理论,规划城市周边的自然资源、生态敏感区和城市发展区,老旧城区的土地填充式开发、再开发,从而扩大城市开发空间,是解决城市的无序蔓延问题有效手段。基于精明增长倡导的土地再开发模式,本文探索齐齐哈尔市劳动湖西侧老城区内涵式再开发的途径。

一、 概述

齐齐哈尔市是一座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古城,同时也是一个开发潜力巨大的新兴工业城市。中国一重、齐二机床、齐重数控、齐轨道装备等一批国家支柱企业在此落户,具有雄厚的工业基础。在自然环境方面,齐齐哈尔生态环境优良,背靠大小兴安岭,地处松嫩平原腹地,境内植被良好,天然林资源丰富,嫩江沿齐齐哈尔市而过,湖在城中穿行,毗邻国家自然保护区扎龙湿地。齐齐哈尔城市坐落在嫩江冲积扇平原上,形成了城市周边为肥沃的农田。目前保护这些自然资源和城市开发扩展形成了矛盾。为此,齐齐哈尔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确立了城市发展规划目标为:建设“装备工业基地、绿色食品之都、滨水园林城市、生态旅游地、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发展总体定位。因此,探索齐齐哈尔市城市发展成为了齐齐哈尔各方面关注的焦点。

目前齐齐哈尔市采用了组团式结构城市发展模式,形成一个带状大气通透,道路通畅的沿江抱湖的中心区,四个卫星城区协同发展的格局。这就要求城市发展采取分区引导、集约和混合使用土地、废弃地再利用、老城区综合改造再开发利用、保护开敞空间和环境资源等精明增长措施,达到抑制齐齐哈尔市城市蔓延。目前齐齐哈尔因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促使城区不断急剧扩张,需要利用城市空间精明增长理念,抑制开发新建城区,同时,通过采用填充式和再开发等手段,挖掘已建城区再发展的内潜空间,强化已建城区的综合改造和利用,形成齐齐哈尔城市内涵式发展的模式,为齐齐哈尔城市未来发展奠定基础。笔者认为精明增长理论包含着高效的内涵式发展理念,对于指导城市社区集约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该理念,探索了齐齐哈尔市劳动湖西侧已建的城区内涵式规划的策略。

二、 精明增长理论在城市改造中的应用

齐齐哈尔市劳动湖西侧、嫩江东侧、碾北公路以南、嫩江公园以北为扇形区域,简称该区为“湖西区”。该区域沿江环湖,自然环境优越。区域中心西侧为市政办公区,东侧为齐齐哈尔大学与之辉映。区域内既有城市行政管理服务中心,也有文化教育中心。该区域交通畅达,纵向有文化大街、党校大街、新明大街,形成强轴;横向有新江路、文化路、通江路形成横向交通辐射带。在“湖西区”内有新近建成的纯水岸等社区,也有如齐齐哈尔大学的家属和滨湖等老的社区,还有正在开发建设的林华小区和万达广场等社区。其中2000年前老社区较多。在老旧社区中,存在社区服务功能不全,绿地面积和房屋单元建筑面积较小、建筑节能较差,公益用房简陋、服务设施不完善等先天缺陷,以及社区日常管理制度不健全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探索利用精明增长理论,改造老社区房屋建筑,挖潜老社区人文资源、充分利用依江面湖等自然环境,更新增加社区配套设施,使老社区经改造更新,达到道路通畅、环境优异,房屋节能保温,房屋结构安全、建筑面积适宜,社区服务设施完备齐全,环境优异的高品质现代城区,成为本文研究重点。

(一) 强化要素之间的沟通

“湖西区”的特点是以中华西路两侧的齐齐哈尔市行政区、和平广场、齐齐哈尔大学、实验中学、民族中学和朝鲜族中学等形成“湖西区”的行政文化教育中心,其他居民社区都围绕这个中心规划建设,同时中华西路是一条贯穿该区域东西方向的公共服务聚心主轴,并有劳动路和新江路与之横向配合,文化大街、党校大街和新明大街贯穿区域南北方向,形成的南北服务主轴。纵横交通形成扇形聚心畅轴的“湖西区”。

虽然该区域规划格局清晰,但目前该区域内存在大量的老旧的社区,疏通不畅,不能配合交通主轴形成有效的主轴辐射半径的效应,影响各类功能要素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具体改造措施如下:

1.基于目前该区域交通规划格局,在齐齐哈尔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从保护和利用“湖西区”周边良好的自然景观资源入手,拓宽改造主轴两侧主干道,疏通次干道,以及各社区街道,强化交通主轴辐射半径效应,减缓主轴交通压力,形成文化聚心、要素交流通畅,主轴辐射效应明显交通网;2.强调旧城区改造与城市整体及区域发展相协调一致,要求对城市用地提出具体的再改造规划策略,完善区域功能要素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的功能;3.有针对性地指导老旧社区、老旧街道改造建设,加强区域内外各类功能要素的沟通联系,提高社区服务品质,逐步形成交通高效、便民畅达,集约化的高品质社区。

(二) 老旧房屋整治的策略

老旧房屋改造是城市建设再开发,走内涵式发展,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一个重要建设规划内容,同时也是抑制城市蔓延速度重要手段。目前“湖西区”存在大量老旧小区,其建设标准不高、设施陈旧、功能不配套。其中,老旧的房屋缺点主要表现在建筑面积小,房屋格局不合理,墙体、门窗和屋面保温性差,建筑给水、排水、供热、电气、通信、防水,供气设备老化,严重的影响社区居民生活品质。因此,基于该城市的总体规划,着眼于“人文科技、绿色节能、环境友好”的“湖西区”内涵式发展理念,以改善民生为核心,以优化“湖西区”人居环境、提高居住品质为目标,对“湖西区”老旧房屋进行改造。具体改造策略如下:

1.配合“湖西区”聚心畅轴交通规划理念,在现有小区规划基础上,重新规划老旧社区,坚持沿街建筑适度退让,拓宽并疏通街道,形成交通舒畅,强化交通主轴辐射半径效应。

2.基于现代建筑技术,加固房屋结构,改造建筑格局,增加建筑层数,以及增加相应的服务设施,形成建筑面积适宜,结构合理,设施完善的新的现代建筑。

3.基于城市的总体规划,沿江临湖地段坚持建筑合理布局,科学规划设计,形成完美的水滨建筑的天际线。

4.城市建筑的改造应绿色节能环保理念先行,强化建筑保温节能改造,坚持科学规划,连片老旧小区再开发,形成规模效应,严禁见缝插针式的新建单体建筑,合理把老旧建筑换成绿地,赋予社区新的生命力。

5、结合“湖西区”优越的自然环境,利用新的建筑材料和科学技术,如内外墙涂料、太阳能、屋顶绿化等措施,美化湖西各社区建筑,形成环境宜人,建筑与湖水、江水相映的高品质现代的“湖西区”。

(三) 服务设施改造策略

随着人们文化和生活品质的提高,居民对社区的服务设施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目前公共设施老旧和不完善已经成为老旧社区再开发必须解决的社会问题。“湖西区”服务设施规划改造策略如下:

1.以人为本,对“湖西区”老旧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再规划和再开发,改造和增添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形成完备的社区设施服务体系。

2.在设施配套建设中,要求地下地上的设施,如给水、排水、供暖、供气、供电、停车等服务设施,同时配套设施建设中重视小巷服务设施建设,加大主街辐射半径。

3.整体规划居民医疗、健康、养老、娱乐、停车位、购物、垃圾处理站、学校、托儿所、幼儿园等公共设施建设。

4.培育“湖西区”内文化、商业、医疗等服务行业发展,凸显该区域文化特色,增强区域内服务辐射动力效应。

(四) 环境保护及利用

“湖西区”依江面湖自然资源丰富,为了营造集约宜人的滨水人居环境,保护和利用沿江面湖景观绿化带,从而形成绿带绕城的环境。具体资源环境规划策略如下:

1.规划要求沿街沿路设置休闲绿地、拆墙透绿,形成沿街两侧绿树成荫,环境品质优雅的“湖西区”。

2.以中华西路为文化建设中心,为“湖西区”注入人气和活力,使之成为居民与“湖西区”生态环境交流的重要空间。

3.以文化大街、党校大街和文化-党校大街、新明大街和沿江沿湖,形成“湖西区”南北向的景观绿化带,构建“湖西区”绿色生态、人文生态,提升“湖西区”生活品质。

4.以景观公共交通规划图和绿带相结合,利用沿江面湖景色和绿带活动空间,加强片区绿色景观围合感,增强沿江面湖,主轴两侧绿化带空间形态的整体性,提升“湖西区”环境居住品质。

通过以上措施,使得该区域内公共空间中心,集中设置于中华西路两侧,强化主轴效应,服务半径更加合理,体现了区域内公共资源的集约化原则。通过对社区改造和服务设施的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土地资源合理再利用,形成保护和利用“湖西区”周边优美的滨水环境,使区域内景观环境、公共设施得以高效利用,提升居住品质空间,创造集约化的滨水人居环境。

三、 结论

总之,基于精明增长理论,城市的扩展应走内涵式发展模式。通过再规划,再开发,改造区内老旧交通、房屋、环境等,营造集约的人居环境,实现内涵式城市发展理念,可抑制城市发展的无序蔓延。

〔参 考 文 献〕

〔1〕马强,徐循初.“精明增长”策略与我国的城市空间扩展〔J〕.城市规划汇刊,2004,(03):18-19.

〔2〕刘海龙.从无序蔓延到精明增长-美国“城市增长边界”概念述评〔J〕.城市问题,2005,0(3):67-69.

第6篇:旧城改造论文范文

关键词:旧工业区 改造 更新

Abstract: urban update is the city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mediate process, is the city of the metabolism of organic function. Combin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rban renewal in China are introduced the background of urban renewal, and the problems appeared in the course of thinking.

Keywords: old industrial zone transformation update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新区开发和旧区改建必须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应实事求是地遵循城市化的规律,根据当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需求,做出长远预见,任何城市的决策和争论,都要经受历史的检验。纵观城市发展历程,旧工业区用独特的建筑语言记载了城市工业文明的辉煌,如何对其进行科学重构,使之既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又续写城市的历史文明,具有极其重要的经济意义、生态意义和文化意义。因此旧工业区的改造,涉及经济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等许多问题,是深圳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之一。

1.旧工业区改造与更新发展

南宁市是广西乃至东盟国家快速城市化的典范。土地资源的紧约束条件迫使其先于全国其他地区面对城市更新的难题。我国目前还处在城市化的初级阶段,城市还处于不平衡发展中,世界范围内的产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较小,目前对城市更新的研究,更偏重旧居住区的整治、中心区的再开发、历史文化区保护的策略等,对于旧工业区的更新与改造一般都以实例介绍为主,缺乏系统的专门研究,还没有建立起完整的理论体系。与此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影响,这股热潮逐步从欧美等发达国家扩散到其他国家和地区,我国城市职能与产业结构也开始发生了转变,出现了大规模的城市旧工业区改造与更新问题。在此背景下为了促进这一问题的科学解决,有必要对不断影响其发展方向和方式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与研究。

1.1技术进步的影响

l8世纪以来,蒸汽机、电力等近代科学技术的发明与使用,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生了巨大变革.同时伴随交通运输技术的迅猛发展,工业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规模化的工业区完成了在城市中的集聚.而20世纪以微电子技术为主导的高新技术的发展以及20世纪中后期开始的信息技术变革,则使世界范围内城市功能和产业布局发生了新的重构.先进的科学技术、新型的物流方式以及土地区位级差的影响,使原本在城市中占地大、能耗高、污染重、利润低的传统工业区陆续关闭或外迁,形成了高层次管理部门在城市中集聚,而制造、生产等低层次部门在周边地区扩散的逆工业化现象,这成为了对城市旧工业区进行改造与更新的原动力。

1.2生态意识影响

由于工业时代强调人对自然的挑战和控制,造成了严重的生态退化、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新兴的生态科学与环境科学试图解决生态与环境危机,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人类社会生态意识的觉醒成为影响旧工业区改造与更新的重要因素,并为科学的改造与更新指明了方向。

2.城市旧工业区改造与更新的模式研究

2.1功能转换

在新时期的工业环境下,产业结构升级、用地功能转换是旧工业区改造的主旨,更新模式成为激发旧工业区活力的重要方式。旧工业区强大的传统工业基础是工业模式转换的良好基础,在此基础上通过吸引信息产业、创意产业等新兴产业的进驻,实现旧工业区产业结构的更新升级。以政府为主导,规划先行,改善旧工业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和鼓励企业与开发商进行良性的协商、配合与互动;提高大众对于工业历史文化的认知水平和参与热情,对旧工业区进行科学有序的改造与更新,从而启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并通过改善区域的生态环境,适应性再利用原有旧工业空间,赋予旧工业区新的游憩、休闲、娱乐、文化等功能。

2.2生态恢复

城市中的旧工业区不但浪费了大量宝贵的土地资源而且使自然环境日益恶化,它们如同城市肌体上的疮疤一样阻碍了城市生态系统的循环与再生,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此世界范围内出现了诸多规模不同、形式各异的以环境再生、生态恢复为主旨的旧工业区改造与更新项目。

3.城市旧工业区改造与更新应采取措施

3.1加强功能置换

信息革命给旧工业区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挑战。发挥政府、企业、开发商、民众各自的优势,形成有效的“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政府与民间相配合的管理运作模式,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大力促进信息产业、建立科学技术革新的信息中心,并通过它们的进驻实现旧工业区用地功能的置换;同时兼顾传统工业的技术更新和升级,提升区域产业结构的层次。

3.2秉承生态理念

引入生态理念,指导旧工业区的改造与更新.通过生态技术对已废弃污染的旧工业用地进行无害化处理,采用系统的景观规划和园林设计对昔日荒凉的旧工业区进行绿化,对被污染的滨水地带进行治理,建立有效的有害气体及灰尘回收装置,控制大气污染.广泛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彻底改善区域的生态环境,恢复原有的自然风貌.尽可能避免大量拆除荒废的工业设施,保护环境,减少能耗,节约资金,并为未来的发展留下无限可能,使生态恢复成为改变旧工业区面貌的主要手段,达到环保节能的目的.

3.3保护工业遗产

改造应做到保护与创意相结合,沿续城市的历史文脉。旧工业区改造并不是把一切都推倒重来,应采取多种形式,因地制宜,保留有价值和有文化特征的东西,处理好更新、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具体可采用调整用地、整治环境、置换功能和保护重要的标志性建筑物、构筑物、重塑空间环境形态等措施,使之在形成全新的、符合当代使用功能和景观生态要求的一流环境的前提下,又有清晰可见的地段历史发展踪迹和见证物。同时城市化建设也应对城市景观设计和形象设计加以重视,注重体现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丰富城市的文化内涵,提高城市的品味。

3.4科学理论指导

结合城市“有机更新”的理论和“循环经济”理念,采用适当的规模、合适的尺度,依据改造的内容与要求,妥善处理目前与将来的关系,确定旧工业区用地功能调整的发展策略及方向,按具体情况找出不同城市和城市的不同工业地段更新的重点,挖掘存量空间资源潜力,采用不同的更新方法,针对实际问题采用具体的措施。

4.结束语

虽然当前我国整体上还处于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之中,但是受信息化、全球化的冲击,许多中心城市、沿海城市以及传统工业城市的经济体系、社会结构已发生了根本性转变。随社会的发展,城市中出现了大量旧工业区,由此产生了对其进行拆毁与利用之间的激烈博弈。只有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对话自然、尊重历史、复兴城市,赋予旧工业区改造与更新更深层次的社会意义,才能适应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带来的压力,完善城市用地结构提出的挑战,以达到城市自然、经济、社会的协同进化和再生。

参考文献:

第7篇:旧城改造论文范文

Abstract: Urban renewal is a common concern for urban development in the world,it is also an important issue of Chinese urbanization process. This article uses a comparative study on urban renewal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to compare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cept of urban renewal,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renewal, compares and analyzes the differences in urban renewal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and thinks that the western urban renewal has many successful ideas and profound lessons, and it has a certain reference and enlightenment function for China's urban renewal development.

关键词: 城市更新;城市发展;比较;启示

Key words: urban renewal;urban development;comparison;enlightenment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7-0299-04

0 引言

无论在我国或是国外,城市更新随处可见,然而人们对它的概念内涵、发展历史及相关理论了解还不深入。城市更新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英、法三国,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其概念逐渐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已基本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城市更新理论。而我国的城市更新研究比欧美国家晚,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全国各地区出现了有规模的旧城区改造,在建筑及规划界、学术界开始提出城市更新理论研究,城市更新问题得到了广泛的讨论。但是此时对城市更新的研究还不深入,对城市更新的概念、特点及模式等内容仍未形成完整的理论。当前我国城市化水平已超过50%,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我国对城市的旧城老化、功能落后、城中村等城市问题的更新改造的高速扩张,全国各地区的城市更新规模不断扩大。面对我国城市更新发展的新形势,城市更新成为我国新一轮城市发展的热点与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问题,加快城市更新研究已成为我国城市发展中的重要课题和迫切任务。

1 中西方对城市更新概念的理解

综观中西方城市更新的发展和演化历史,对城市更新的概念无论是我国或是西方国家,在不同阶段时期都有不同的定义和说法,中西方国家对城市更新的理解都有所不同。城市更新(Urban Renewal)的说法古已有之,它是城市新陈代谢的一个必然过程,是城市物质结构变迁的一种表现形态。在西方,城市更新概念经历了长期的研究和实践,发生了多次变革:50年代的城市重建(Urban Reconstruction),60年代的城市振兴(Urban Revitalization),70年代的城市更新(Urban Renewal),80年代的城市再开发(Urban Redevelopment)和90年代的城市再生(Urban Regeneration)。作为城市规划领域的术语之一,城市更新在不同时期的经济、社会和政策环境不同,对城市更新的概念定义和理解也有所不同,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主要观点:

1.1 对城市更新概念较早、较权威的界定是1958年8月在荷兰海牙市召开的城市更新第一次研究会上,对城市更新作了以下的阐述:“生活于都市的人,对于自己所住的建筑物,周围的环境或出行、购物、娱乐及其他的生活活动有各种不同的希望与不满,对于自己所住的房屋的修理改造,街路、公园、绿地和不良住宅区的消除等环境的改善,有要求及早施行,尤其对于土地利用的形态或地域地区制的改善,大规模都市计划事业的实施,以便形成舒适的生活环境和美丽的市容等都有很大的希望,包括有关这些都市改善的建设活动,就是城市更新(Urban Renewal)。”[1]

1.2 芝加哥学派城市社会学家伯吉斯(E.W.Bergess)和博格(D.J.Bogue)认为,若将城市视为一个有机体,则其动态变化过程将会出现成长、成熟、衰退、没落或更新等现象。城市更新是城市在生长过程中必然要进行的新陈代谢过程,其表现形态就是城市物质结构、空间结构的一次次变迁。[2]

1.3 苏格兰邓迪大学欧洲战略规划罗伯茨(Peter Roberts)教授认为,城市更新就是:综合协调和统筹兼顾的目标和行动。这种综合协调和统筹兼顾的目标和行动引导着城市问题的解决,这种综合协调和统筹兼顾的目标和行动寻求持续改善亟待发展地区的经济、物质、社会和环境条件。[3]在我国,对城市更新概念的界定长期以来没有统一的说法,在实践中,常常使用与城市更新相类似的术语,比如:旧城改造、危旧房改造、城市改造、旧城更新、城市再开发、城市复兴等,对城市更新被理解为简单的、大规模的推倒重建,认为城市更新就是单一的对物质环境的更新改造。我国对城市更新的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初,在建筑及规划界、学术界的大量关注推动下,各种关于城市更新的学术交流会议陆续召开,比如:1984年在合肥召开的全国首次旧城改造经验交流会,1987年在沈阳召开的旧城改造经验交流会,1995年在西安召开的旧城更新学术研讨会,1996年在无锡成立了城市更新专业学术委员会,城市更新问题得到专家学者们的广泛讨论,积极推动了我国城市更新的研究和发展。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学术界的一些专家学者逐渐提出了符合我国实际的城市更新概念及理论。比如:80年代初期,陈占祥把城市更新主要定义为“城市新陈代谢”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更新途径涉及多方面,既有推倒重来的重建,也有对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旧建筑的修复等;1980年吴良镛教授提出的“有机更新”理论,它是吴良镛教授在对中西方城市发展历史和理论的认识基础上,对北京旧城规划建设进行长期研究发展出来的;2003年吴晨提出的“城市复兴”理论,它是吴晨对青岛旧城中山路和北京大栅栏地区城市复兴的实践中率先提出的,被称之为中国城市复兴实践的原点;2004年张平宇提出的“城市再生”理论,它是张平宇在对西方城市再生理论的认识基础上,结合对我国城市化道路进行长期研究提出的,他认为我国必须探索出符合国情的城市化道路,即走内涵式、质量型的新型城市化道路,城市再生是内涵式、质量型城市化政策的必然选择;2008年于今提出的“城市有机更新”。

2 简述西方城市更新的演化历史

在欧美国家,早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就着手解决城市中心区衰败和贫民窟问题,直到二战后出现了有规模的城市更新运动,西方的城市更新发展可分成三个阶段时期。

2.1 城市更新的初期阶段(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末) 受30年代经济萧条打击和二次大战破坏的城市,特别是城市中心区日益衰落的问题,欧美国家许多城市开始制定小规模的城市更新计划,在城市中普遍进行了清除贫民窟运动和战后重建,以提升和美化城市物质形象。1930年英国制定了格林伍德住宅法来解决贫民窟问题,实施清除贫民窟计划。美国的城市更新运动也始于大规模清除贫民窟,1949年颁布的美国住宅法提出了城市更新的一般模式,城市建设很重要的一项任务是复兴旧城中心区及扩充城市税基,1954年的法令又进一步拓宽城市更新概念的含义,指出城市更新的宗旨在于实现城市再发展。在这一时期,欧美国家出现了许多有规模的改造及重建运动,比如:美国纽约于1947年重建的斯特威森特镇。

2.2 城市更新的实施阶段(20世纪60年代年至80年代末) 20世纪60年代后,由于有了政府和私人部门投资的继续增加,城市更新成为房地产开发的重心,形成了以房地产开发导向的旧城再发展。1973年受到石油危机的影响,政府面对财务萎缩,美国国会宣布终止城市更新计划,但是联邦资金对于城市更新的资助却依然在延续着,同时实施了社区发展资金计划和城市发展资金计划,保证了在非常时期的城市更新与邻里建设活动。1980年代初,美国里根总统宣布逐渐弱化联邦政府在城市更新中的作用,由政府主导转向政府、私人部门、社区三方合作伙伴关系为导向,鼓励增加私人部门在城市建设中的投资。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大规模的城市旧城区改造,比如:法国巴约纳的旧城改造。

2.3 城市更新的持续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后) 人本主义思想和可持续发展观逐渐深入人心,高度注重人居环境,注重历史价值保护,强调要从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和物质环境多目标的综合更新城市问题,强调公众和社区参与的新理念。1996年6月,联合国在伊斯坦布尔召开的“人居二”(HABITAT II)会议确立的21世纪人类奋斗的两个主题—“人人有合适的住房”和“城市化世界中可持续的人类住区发展”,也明确指出了城市更新政策的价值取向。在这种价值取向引导下,西方各国相继制定颁布了相关法令,比如:1992年美国颁布了《住房与社区发展法》;2000年法国颁布了《社会团结和城市更新法》;2003年英国制定了“可持续发展社区规划”。

3 我国城市更新发展的简要回顾

从时间上看,我国的城市更新研究比欧美国家晚。建国后,我国大力发展生产力和着重城市建设,城市更新开始发展。由于我国的城市更新有着自身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总的说来,我国的城市更新经历了四个阶段时期。

3.1 城市更新起步期(解放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前)

1949年3月中央七届二中全会提出“重建国家”的政治目标和1953年开始实施的“一五”计划,明确以城市和生产建设为中心,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向城市转移,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观。在工业发展带动下,我国主要城市的规划改造和重建有了新的发展。1958至1978年期间,受“左”的思潮和“”的影响,我国城市规划建设基本处于停止,新的城市建设项目很少,一些城市文化古迹遭到破坏,城市居住和公共设施条件恶劣。在这一时期,战后重建是新中国政府的重点之一,人民居住生活环境极为恶劣,城市环境相当落后,改善居住条件和治理城市环境成为当时城市建设中最为迫切的任务,城市更新开始发展。

3.2 城市更新摸索期(改革开放后至80年代末) 1978年12月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后,城市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建设明显加快,大量农村人口转入城市,但长期落后的城市环境和城市建设滞后,住房短缺和改善城市生活条件成为城市建设的突出问题。在这一时期,全国各城市出现了有规模的危旧房改造,比如:北京的菊儿胡同改造,合肥的寿春路和金寨路改造。1984年和1987年建设部分别在合肥和沈阳召开了两次全国旧城改造经验交流会,对全国各城市的更新改造工作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3 城市更新发展期(90年代初至20世纪末) 90年代后,我国继续扩大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和确立,国民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居民对生活环境条件要求提高,地方政府利益主体的逐渐确立。在房地产市场增长带动下,城市更新改造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地推广开来,更新改造加速,城市居住条件明显改善,也使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在这一时期,城市更新是以房地产开发带动,政府参与合作的改造模式,有力推进了城市更新的加速发展。

3.4 城市更新快速发展期(2000年以后) 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镇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促进我国房地产的高速增长,城市建设和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全国各城市的更新改造规模不断扩大,出现大规模的危旧房、城中村、旧工业区等旧城区改造热潮,形成了各自特色的改造模式。比如:广东省特有的改造模式“三旧”改造,即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改造;成都的“成片旧城改造”模式、“阳光拆迁”政策,探索城市更新的新理念、新概念。以“政府为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改造模式,带动了全国各城市的城市更新改造快速发展。

4 中西方城市更新的比较分析

从城市发展上看,中西方城市更新所关注的问题都有共同点,主要表现在城市布局混乱、房屋破旧、居住拥挤、交通堵塞、设施短缺和环境污染等城市问题。但是从中西方城市发展阶段、发展历程以及社会经济背景上看,中西方的城市更新动因、更新目标、更新方式也必然存在差异。

4.1 社会经济背景的差异 从中西方的社会发展历史和城市发展历程来看,由于中西方的社会经济整体环境的不同导致了城市更新发展水平的差异。在西方,由于西方发达国家都进行了较为彻底的产业革命,其城市化水平高,西方的城市化已基本走完了其兴起、发展和成熟的历程,进入了自我完善阶段,未来发展将日趋缓和。长期市场经济价值规律的作用直接促使了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环境、布局和空间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城市病”问题已有不同程度的减轻。在政府、私有部门和社区的多方合作下,促使了西方城市富有生机活力,让西方的城市更新在市场化导向中良性循环发展。而在我国,由于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受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影响,自然经济的落后、商品经济发展缓慢极不发达,城市化发展步伐艰难,遗留了许多城市问题。解放初期,我国政府主导的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下,城市土地基本是通过征用或划拨来实现,城市建设和发展几乎在纯政府和资金匮乏的推进下完成,城市发展受到行政和计划的影响,城市化发展缓慢,城市面貌贫穷落后,城市更新改造的步伐迟缓。

4.2 城市更新动因与目标的差异 在西方,受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思想、“人本主义”思想、可持续发展观等思想的影响下,西方国家城市更新更具生机,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在大规模的消除贫民窟和城市重建计划推动下,西方国家出现大规模的城市更新运动,法国巴黎、英国伦敦等历史悠久的城市都进行城市重建,美国纽约、英国曼彻斯等城市的贫民窟转移运动,其动因和目标是消除贫民窟,美化城市面貌和功能,振兴城市经济,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而我国城市更新的兴起,与西方城市更新的动因与目标不同。由于我国旧城底子薄,欠帐多,长期以来又缺乏有效的政策引导和雄厚的资金保证,许多旧城都普遍存在布局混乱,房屋破旧,居住拥挤,交通阻塞,环境污染,市政和公共设施短缺等衰落问题,不能适应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需要,并危及城市和历史遗产的保护与继承,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旧城更新改造迫在眉睫。建国后,党中央提出“重建国家”的政治目标和“一五”计划,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向城市转移,优先发展重工业,从而促进城市快速扩张,实现城市化、工业化快速发展。改革开放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形成,城市经历着急剧而持续的变化,城市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建设明显加快,大量农村人口转入城市,城市条件滞后和住房短缺成为城市的突出问题,旧城更新改造也以空前的规模与速度展开。

4.3 城市更新方式特点的差异 在西方的城市更新中,政府、私人部门和社区合作参与的思想广泛被居民接受,小规模的、分阶段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断健全完善的法律制度,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政府、私人部门和社区的三方合作的城市更新模式,实践证明是较为成功的城市更新方式。西方的城市更新主要表现在三个特点:一是以专门法律作为指导和保障;二是主要侧重于贫民窟的改造,当然这是与政府实行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密切相关的;三是城市更新是围绕一定的房地产投资项目进行的,资金大量由私人企业和个人来投资。而我国的城市更新是以政府为主导来推动的,城市更新的法律法规方面不完善,缺乏法律指导和保障。社会参与、协调过程不足,缺乏公众参与,政府、私人部门和社区三者之间存在利益冲突关系,城市更新仍然以追求经济回报为主,缺乏综合化与整体性的城市发展理念。

5 启示

通过对中西方城市更新的研究分析,对我国城市更新有了更深入的认知基础,首先是由于缺乏对城市更新理论的深刻认识和研究,实施过程中缺乏理论指导,城市发展走了不少弯路,给城市建设造成较大损害;其次是缺乏正确的城市更新理念,对城市原有的历史文化缺乏保护和延续,许多历史文化古迹和风貌受到破坏甚至被摧毁;三是政府应不断的完善城市更新制度,积极发挥协调和指导的重要作用,加强地方政府对实施城市更新的政策指导和法律保障。这几点认识都对我国城市更新发展带来深刻的启示。

5.1 建立城市更新学术研究机构,推进城市更新理论研究 随着我国城市更新在全国范围的逐渐展开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更新成为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筑师、规划师及学者们也加快了对城市更新理论的研究,在西方城市更新理论的基础上,从不同研究角度进行探索,有力推进我国城市更新理论研究,促使城市更新理论成为一项重要的理论研究。目前,我国城市更新的研究缺少统一的组织机构,缺乏组织统筹指导,城市更新理论研究比较缓慢,仍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城市更新的不断发展和实践催生了对理论的探索,理论研究需要建立统一的组织机构来统筹指导,我国可以借鉴西方的经验做法,比如:英国的城市更新协会(BURA)。

5.2 加强历史与文化保护,树立正确的城市更新理念 在早期,城市更新长期被理解为简单的、大规模的推倒重建,甚至在政府部门看起来等同于“拆迁”,城市更新被认为就是单一的对物质环境的改造,缺少对历史文化的保护,缺乏正确的城市更新理念,长期以来我国城市环境则为此蒙受较大损害。我国城市规划学界,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在城市更新理论的探索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果,对实践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比如:以吴良镛教授为代表的研究小组提出的“城市有机更新理论”,产生并发展于北京菊儿胡同更新改造实践中,对北京的旧城更新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目前,我国的城市更新中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客观上需要先进理论和理念的指导。综观当前我国城市更新的相关理论,以历史文化保护作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城市更新中对历史文化保护问题的文献尚有不足。随着城市更新的不断推进,树立正确的城市更新理念尤为重要。

5.3 加快城市更新制度立法,加强地方政府政策指导 城市更新已经成为城市建设中的重点工作之一,甚至被视为拉动城市经济发展的中心工作。而我国现行的城市管理体制存在缺陷,缺乏有效的制度政策支持和指导,管理机构设置过多不合理,造成城市更新实施过程中出现不少矛盾和问题,如审批环节过多,效率不高,互相推诿,执法不严等,这些缺陷和弊端严重影响了政府、企业和社区之间的沟通,从而影响了城市更新的顺利进行,甚至成败。加快我国城市更新制度立法,尤其是地方政府的城市更新制度立法,加强和规范地方政府政策指导,对我国城市更新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实现意义。

参考文献:

[1]于今编著.城市更新:城市发展的新里程[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1,3.

第8篇:旧城改造论文范文

关键词:旧工业区 改造 更新 

城市新区开发和旧区改建必须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应实事求是地遵循城市化的规律,根据当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需求,做出长远预见,任何城市的决策和争论,都要经受历史的检验。纵观城市发展历程,旧工业区用独特的建筑语言记载了城市工业文明的辉煌,如何对其进行科学重构,使之既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又续写城市的历史文明,具有极其重要的经济意义、生态意义和文化意义。因此旧工业区的改造,涉及经济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等许多问题,是深圳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之一。 

1.旧工业区改造与更新发展 

深圳是中国乃至全球快速城市化的典范。土地资源的紧约束条件迫使其先于全国其他地区面对城市更新的难题。我国目前还处在城市化的初级阶段,城市还处于不平衡发展中,世界范围内的产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较小,目前对城市更新的研究,更偏重旧居住区的整治、中心区的再开发、历史文化区保护的策略等,对于旧工业区的更新与改造一般都以实例介绍为主,缺乏系统的专门研究,还没有建立起完整的理论体系。与此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影响,这股热潮逐步从欧美等发达国家扩散到其他国家和地区,我国城市职能与产业结构也开始发生了转变,出现了大规模的城市旧工业区改造与更新问题。在此背景下为了促进这一问题的科学解决,有必要对不断影响其发展方向和方式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与研究。 

上海是我国率先对彰显城市历史的旧工业区进行调查和保护性再利用的城市,近年来对多处老厂房、旧仓库加以改造,如“田子坊”视觉创意设计基地、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等都是旧工业建筑改建再利用的成功例子。最近几年,受国外有关更新方式的影响,我国一些城市,如沈阳、广州等,也对此做了很多探索,从不同方面进行了研究,如体现了后工业景观思想的广东中山歧江公园,注重生态平衡的唐山南部采煤下沉区生态园林建设等。 

1.1技术进步的影响 

l8世纪以来,蒸汽机、电力等近代科学技术的发明与使用,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生了巨大变革.同时伴随交通运输技术的迅猛发展,工业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规模化的工业区完成了在城市中的集聚.而20世纪以微电子技术为主导的高新技术的发展以及20世纪中后期开始的信息技术变革,则使世界范围内城市功能和产业布局发生了新的重构.先进的科学技术、新型的物流方式以及土地区位级差的影响,使原本在城市中占地大、能耗高、污染重、利润低的传统工业区陆续关闭或外迁,形成了高层次管理部门在城市中集聚,而制造、生产等低层次部门在周边地区扩散的逆工业化现象,这成为了对城市旧工业区进行改造与更新的原动力。 

1.2生态意识影响 

由于工业时代强调人对自然的挑战和控制,造成了严重的生态退化、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新兴的生态科学与环境科学试图解决生态与环境危机,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人类社会生态意识的觉醒成为影响旧工业区改造与更新的重要因素,并为科学的改造与更新指明了方向。 

1.3历史保护的影响 

审视国际旧工业区改造与更新的发展轨迹不难发现,旧工业区的历史文化价值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而且自2003年开始有明显加速的趋势。人类社会对城市历史文化资源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成为影响旧工业区改造与更新的重要因素。 

2.城市旧工业区改造与更新的模式研究

2.1功能转换 

在新时期的工业环境下,产业结构升级、用地功能转换是旧工业区改造的主旨,更新模式成为激发旧工业区活力的重要方式。旧工业区强大的传统工业基础是工业模式转换的良好基础,在此基础上通过吸引信息产业、创意产业等新兴产业的进驻,实现旧工业区产业结构的更新升级。以政府为主导,规划先行,改善旧工业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和鼓励企业与开发商进行良性的协商、配合与互动;提高大众对于工业历史文化的认知水平和参与热情,对旧工业区进行科学有序的改造与更新,从而启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并通过改善区域的生态环境,适应性再利用原有旧工业空间,赋予旧工业区新的游憩、休闲、娱乐、文化等功能。 

第9篇:旧城改造论文范文

关键词:旧工业区;更新;改造

项目来源:2011年河南省政府决策招标课题,项目编号:B539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3月6日

城市如同不断代谢的细胞体,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改变,高新科技产业的不断兴起及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旧工业区作为城市的一个细胞,它所占的大比例用地以及区位优势使其不可避免地面临着更新。在城市更新建设过程中,不少原本生机勃勃的工业企业已跟不上时展要求,处于或将要成为关、停、并、转的状况,成为了失业和污染的象征。如何对这些旧产业地段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整治现代城市环境,体现城市新特色,是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城市旧工业区更新改造现状

城市旧工业区的更新改造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工业革命使城市迅猛发展,使人们的职业、生活发生了改变。在时间的进程中,原有技术逐渐被新技术所代替,旧的工业设施不断被荒废和遗弃。在过去的30年中,人们对于工业历史在遗产中的重要作用的理解与日俱增,对工业文明这个人类发展进步的产物不断以“工业考古”的观念和方法进行挖掘,对以前人们观念里破败的厂房、生产设备等等,变换一种视觉角度,把它们以“工业遗产”的价值来看待研究。这些工业遗产是人类文明的见证,是人类历史遗留的文化景观。这些工业遗迹作为人类工业活动的结果,饱含着创造与技术之美。

我国现在还处于城市化进程的初期阶段,世界范围内的产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还不太明显,目前对城市更新的研究,主要偏重旧居住区的整治、城市中心区域的再开发和对历史文化区的保护策略等方面,而对于城市旧工业区的更新与改造,一般都是以实例介绍为主,缺乏专门系统的研究,没有建立起完整的理论体系。当前在更新改造的实践中还存在如下问题:

(一)重视度还不够。很多地方认为城市旧工业区的污染严重、技术落后,应大拆大建,对有价值的旧厂区进行保护和管理的比例较低,存在着很严重的建设性破坏情况。

(二)更新改造措施不力。一部分工业遗产因“详远而略近”的观念成为城市建设的牺牲品,近几年来政府和民众才开始呼吁重视和保护民族工业遗产。

(三)更新改造的标准不够全面科学。保护理念和改造经验的严重匮乏,导致了许多改造并没有取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

二、城市旧工业区更新改造的必要性

(一)土地价值规律。19世纪八十年代我国的土地制度改革使土地的使用权和所有权分离,土地变成一种进入市场的可买卖的商品,土地的经济价值被重视,产生很高的级差地租的城市中心区尤为明显,促使人们充分利用这一级差优势。从物质环境角度来分析,不同的城市地段具有不同的区位特征。有很多影响区位条件的因素,主要有基础设施条件、自然条件和现有建成建筑、设施等对新建设的制约条件。从整体的城市来看,市区中心和市区边缘是比较好的区位,前者是因为基础设施最好,后者是因为制约条件最少。土地区位在很大程度上支撑着城市中各项用地在空间上的安排和城市土地的利用效率与开发强度。

不同的产业在城市中对区位有不同的要求。一般情况下,利润率较高的第三产业如商业、办公、金融等,要求占据区位条件好的城市中心位置。而对区位依赖性小的工业用地,由于其利润率低,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能长期占据城市的中心位置。就第三产业来说,其所处区位与利润关系很大,若位于城市中心,就会创造较多的超额利润。这种依据区位优势所带来的超额利润,客观上将转化为级差地租。因此,只有具有土地高收益率的第三产业才能够支付中心区土地的高额地租,必然会把低效益的工业挤出市中心地区。

(二)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是决定城市经济功能和城市性质的内在因素。市场经济的发展就像自然生存法则一样,不断地优胜劣汰产业结构和类型。但是,产业结构的演进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从三次产业的层次来分析,通常呈现出从第一产业逐步向第二产业,继而进一步向第三产业演进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渐形成,城市经济的发展速度日益加快,我国的信息产业也有了长足发展,城市的产业结构也一定要顺应世界趋势,一步步建立起功能齐全,高效畅通,服务一流的第三产业体系,促使原来城市中产业结构的“二、三、一”模式向“三、二、一”模式转变,城市的产业结构的重心正在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现状,使传统的工业制造业逐渐向城市郊区转移,城市旧工业区的结构性逐渐衰退,因而产生了大量的闲置工业用地,这些地段亟待进行用地置换,注入新的活力。

(三)文化因素带动。当今城市的竞争是文化的竞争,因此文化因素在现代城市的竞争过程中越来越被重视。每个城市都想借助“文化旅游”提升城市的形象。文化,某种意义上等同经济,是一种体现经济要素的形式。文化的涵义非常广,它包括了物质文化层面的建筑、广场、绿化、小品等,也包括意识形态层面的政治观念、宗教观念等,以及行为层面的居民的生活习惯、民俗风情等。这个文化的概念同样也可用于旧工业区这个既定范围内。而随着北京的颁布,“人本主义”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发全球性的探讨,人们对于旧工业区的认识和评判越来越多的受到文化、生态、景观等旧工业区特有要素的影响。一些城市开始逐渐认识到人文资本的集聚对城市旧工业区经济成长有着关键的作用,文化因素构成旧工业区更新改造的驱动力。

文化作为一种驱动力,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作用于旧工业区更新改造的过程中。第一种是对历史资源的重视和再发掘,对旧工业区历史价值的追求从重视局部发展到对方方面面的记忆的重建。衰败的工业区、破旧的民宅、废旧的火车站、码头都成为储藏旧日记忆的容器,被重新改造和阐释;第二种是通过文化机构的推动,通过修建图书馆、美术馆、画廊,并通过诸如公共艺术的推广使旧工业区的文化品质得到整体提升。

(四)可持续发展。在城市管理逐渐完善化的进程中,人们对城市经营理念认识的不断深刻,我们意识到城市经营理念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模式,记录着城市发展变化物质载体的旧工业区,其衰败很多时候都不是因为物质上的落后而导致的,更多的是因为时代的发展进步,使其产业结构不能很好的适应城市新的发展需求而导致的。在许多旧工业建筑还具有良好的结构体系和维护构件的情况下,大多数旧厂房都具有一定的可再利用价值。所以,在这些建筑群上保留下来的除了文化精神方面的价值以外,大部分还具有良好的物质实用性。

由于一部分工厂在其生产的过程中会排放大量有害有毒气体、污水、烟尘,构成了对城市生存环境的威胁,导致城市环境诸多问题的产生。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愈加迫切地要求对环境污染进行整治,因此须将一部分三废危害比较严重并且又很难在原地治理的工厂实施转产或迁往郊外,从而使城市环境的整体质量提高。通过对旧工业区的改造更新,使这些区域重新获得活力,环境得到改善,土地得到升值,促进该区域的自我良性发展。

三、城市旧工业区更新改造的原则

(一)有机整体的原则。旧工业区在城市中是一个有机整体,更新改造城市旧工业区应坚持整体观,不能孤立性地看问题。从外部看,旧工业区是城市整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旧工业区的改造应体现出城市整体的发展战略和产业布局规划,体现出城市发展的需求及发展趋向,应包括社会、经济和环境等各个方面;从旧工业区内部看,城市中的旧工业区是一个有机复合的统一体,包含了工业用地及与之相配套的工业职工居住用地和各种设施用地,其用地布局相互交错,调整旧工业区工业用地不只是对物质空间系统的更新改造,同时也对工业建筑及工业设施进行了更新改造;而且涉及社会更新,必须根据既定的经济发展计划与社会发展规划,补充完善各类公共服务设施,促使原有的各种社会功能和谐可持续地发展。

(二)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本是旧工业区更新改造应坚持的原则。从功能方面来看,旧工业区工业用地的更新改造,良好的旧工业区区位条件将使它成为城市公共活动与居民居住生活的场所,更多的把工业生产转换为生活、居住与服务等功能,在更新改造过程中需要尊重人的行为,充分考虑人的需要。根据亚伯拉罕・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划分为五个层次的观念,我们可以把居民对城市空间功能的要求划分为三个等级:第一,意识基本要求,是对生理、安全的需要;第二,一般要求,是居民间相互交往的需要;第三,高级要求,也就是潜在的创造与表现的需要。城市居民三个等级的要求在旧工业区更新改造中应统筹考虑,首先要能够提供足够的居民住房和就业岗位,改善居民居住环境和提升工作环境,使人们能够安居乐业;其次要有配套完善的居民公共活动场所,促进市民休闲娱乐和交往;最后是能够为创业人员提供一定的创业环境,如建设一些创业园区,促使实现人的社会价值。

(三)集约高效的原则。更新改造旧工业区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本身工业用地粗放圈建,生产效益低下,表现为低效使用,土地资源浪费;二是因为原来工业用地土地利用效率太低,与良好的区位所具有的优势级差地租不相符合。集约高效是指集约高效的利用和配置城市各种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能源,重视生态系统的恢复建设和保护,加强治理城市旧工业区的环境污染,在产业向导和功能设置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充分实现土地价值,提高单位城市土地的出产率,同时也是节约土地资源集约用地的要求。

(四)利益均衡的原则。城市旧工业区的更新改造,涉及到政府、开发商和企业等多方的利益。不管是改造项目的确定,还是改造实施的过程,始终都会出现多方矛盾,“谁来改造”、“改成什么”都是不同利益之间的较量。所以,在改造过程中政府要发挥好调控能力,同时又要符合市场规律,改造的评价不能只是为了良好的经济利益,还要看是否有益于生态环境的改善、生活条件的提高、历史文脉的传承等,这些都应该作为评价改造成功与否的标准。成功的改造首先要做到公平公正,提升公众利益。

(五)历史文脉的原则。建筑是一段段凝固的历史,它承载着人们对历史发展轨道的记忆。我国现存工业建筑有很多反映了近代工业发展的历史,是一些具有纪念意义的典型建筑,依据历史建筑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应当采取妥善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历史文脉的原则要求城市旧工业区更新与改造中,对那些既定级别的保护性建筑进行的改建与修缮都应当按照有关法定程序去进行;对那些还没有保护的建筑,应当本着严谨的态度,对工业建筑的历史价值进行合理的评估,确定保护等级,实施有效的保护和开发利用。

主要参考文献:

[1]薛林平,孟晓波.试论旧城更新[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