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最美教师作文范文

最美教师作文精选(九篇)

最美教师作文

第1篇:最美教师作文范文

她姓裴,我六年级的一个老师,教语文,为人很好,总是给我们讲笑话,还叫我们画画,总之好的不得不得了。

我很喜欢这个老师,虽然经常说我,但我知道那是对我好,所以我从来都没放在心上。

六年级下册,我们要不要了,真心舍不得老师,老师把我叫的办公室,拿着本书,没有说什么,把那本书塞给我,说,多看看书,这本书给你。当时我很纳闷,却又不知怎样回答,就拿着书回教室了。翻开一看,映入眼帘的是老师俊秀的笔迹。

第2篇:最美教师作文范文

教师节那天,我在电视上观看了《感动洪城十大优秀教师》节目。在节目中表彰了感动洪城的十位优秀教师,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是南昌外国语学校的胡德华老师。

他是这样一位好老师,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家人放在第二位。班上只要学生成绩下降了,他就会吃不香睡不好,亲自帮她们补课;只要谁的的成绩提高了,他就会笑逐颜开,高兴得像个小孩子似的。但在家里,他却没时间陪伴自己心爱的女儿。在他心里,学生是他永远的牵挂。就这样长年累月的操劳让他突然病倒了,这一倒从此再也没有起来。可就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念念不忘那些已参加高考即将升入大学的学生们,在班级的qq留言中留下了他最后的叮咛。岁月悠悠,泡沫聚散。从教23年,他唯一的愿望就是让每个学生都能考上理想的大学。现在,他的学生都已成就了自己的大学梦想,而他却再也不能看到那所熟悉的学校,熟悉的班级,熟悉的讲台和熟悉的黑板了……虽说他已离我们而远去,但他的名字将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他的精神永不褪色。

我被胡老师的事迹深深感动了,特别是他那不忘传道授业、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鞠躬尽瘁直到生命最后一刻的精神,让我体会到了作为一名老师的无尚崇高荣和无比荣耀。人们常说,老师就像一支燃烧的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胡老师就是一根燃烧的蜡烛,用生命照亮了学生前行的路。

江西南昌青云谱区洪都小学四年级:庞汇洳

第3篇:最美教师作文范文

我国在中小学开设美术课和在高等师范学校设立美术专业,是本世纪初的事,至今已有八十年历史了。八十年是漫长的,可是我国的师范美术教育事业,进展却十分缓慢。 近三年来,由于中央教育部的重视和社会舆论界的呼吁,美育被重新提了出来,作为进行美育重要手段的美术教育,当然也随之得到了社会的关注。在教育部采取了一些措施之后,目前,中小学已重新制订了教学大纲和编写了新的教材.中等师范学校新编美术教学大纲已经完稿,新教材也在编写中,高师四年制美术专业的教学计划已经颁布,各科教学大纲也已完稿;幼儿园的美术教材也近于完稿了。 与此同时各地正设法培训美术师资,以适应新大纲、新教材的要求。尤其引人注目的是,有美术专业的高师已从原来的34所,增加到42所。除教育部在一些重点师大中增设外,文化部的一些美术学院中也有了师范系。文化部为此还发了文件(81文教字第112号),要求艺术院校应该重视普通教育中的艺术教育,把培养普通艺术教育师资作为高等艺术院校的重要任务之一。 近来师范美术教育的形势确实是喜人的,这是二十多年来少见的好形势。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就在美术教育这个领域里,过去遗留的问题还是不少的.决不是抓一裤子所能奏效的。还要作出很大的努力,进行很多艰苦的工作。为此,提供一点情况和看法,供讨论。 (一),先谈谈高师美术专业的一些老问题和目前出现的一些新情况。高师美术专业的历史是比较长的,但间题也特别多,其中最为主要的一一即长期以来高师美术专业不知如何办是好?按照教育部门规定的培养目标和招生数字,并不符合社会的需要;而社会需要的,又与师院的性质无关。下面举例来说明。 例一:南京师院美术系前年曾在江苏南通、杨州两地区,调查该系毕业生的工作情况。他们发现在两区工作的72名毕业生中,已有49名已离开了教育岗位,到其他部门工作去了。目前尚在学校工作的23人,也不都是专业的美术教师,而要兼教政治、语文、历史、地理、外语等课程,有个别的还在刻蜡纸和卖饭菜票。调离学校工作的人,一般工作较好。 他们有的在文化、外贸、轻工、出版、农林部门当业务干部;有的在工厂、商店搞宣传工作;有的在文化馆、影剧院、剧团当美工;还有的在画院当画师。对比之下,离开学校的人工作比较稳定,业务上进步较快,不少人已成为该部门的骨干。而在中学工作的人(除少数外),历年来工作多变,用非所学,业务上进步不大,思想情绪也不稳定。 例二:1972年,社会上“画、唱、跳(体育)’’特别风行,这一年南京师院美术系招收了12。名学生,以此满足社会的需要。但后来的情况表明,是事与愿违的。仅从该班59名毕业生来函统计:59人中就有37人改行教了其他课程。以上事例说明:过去教育部门俐费在培养美术教育人材上的劳动,有2/3是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同时还在思想上给人们留下这样一个印象一铆范美术教育是没有出路的,当中学美术教师低人一等。尽管现在教育部门已开始重视了这一点,但仍未解决问题,从最近出现的情况看,就更加说明这一点了:很多即将毕业的学生刁福意当中学教师,认为要他们去中学是一种极大的浪费。有些学校甚至是百分之百的学生都不想当教师。 以上所提到的这些老问题和新情况,都说明了师范美术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是严重的。无论是专业的对口问题,还是学生的专业思想问题,都是今天办好师范美术教育需要认真加以解决的问题。 (二)再谈谈师范美术教育发展缓慢的原因。影响师范美术教育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般说来,有三个方面。一是领导,二是社会,三是教师。领导的不重视是师范美术教育发展不利的主要原因。80年12月1日《人民日报》社论《全党全国人民都要重视教育》中指出:“我们搞了31年,小学教育还未能普及,中学教育结构还很不合理,高等学校的在校学生,每一万人中只有12人。无论小学、中学、大学在师资、校舍、设备、教学水平和学生的文化程度、身体状况等方面,都有严重的缺陷。……现在是到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了。如果我们再不重视教育,再不加强教育,再不加快教育的发展,四化是没有希望的。”整个教育是这样,而师范教育,特别是师范美术教育更是处在最低层。 领导不重视美术教育首先表现在思想上对这门学科的作用认识不足。尽管我国在中、小学开设美术课已有80多年历史,但至今不少在中小学担任领导工作的同志对此缺乏认识,不了解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对促进智力发展所起的作用,不了解美术的知识、技能与社会上很多工作的密切关系,不了解随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高度综合化发展的趋势,作为新一代的各行各业的建设者,美术是他们必不可少的艺术素养。由于认识上的不足,形成在实际工作中随便缩减美术课课时、停开美术课,或者把美术课当作一种“照顾课”,使一些主科老师能得到一些休息;平时对美术课不听课、不检查、不研究、也不给起码的设备和条件.在评薪、提级、分房、外出学习等待遇问题上对美术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不能一碗水端平且不说,更有一些学校将美术专业水平较好的教师改行教其它课,而让一些根本不懂美术的人教美术……。领导不重视美术教育的另一个表现是措施上不落实。美术学科因它的内容和教学方面的特点,是需要解决一些特殊要求的。美术教师的备课、进修与提高也因其特点而需要作一些特殊安排。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被忽视了这一点。目前绝大部分的中小学没有专用美术教室,美术教学用品严重不足;美术教师的外出进修、写生、参观在很多地方没有形成制度。还有,美术教师对美术小组活动的指导、校园的美化、为其他学科绘制教具算不算工作盘?美术教师的业务考核、级别评定究竟如何搞好等等。这些问题在当前都没有在条例上落实。 领导不重视美术教育的第三个表现是在组织上没保证。这个问题首先表现在中央教育部和省、市教育厅局目前还没有专门管理艺术教育的机构和专人。在这个问题上,同属“小三门”的体育则例外。#p#分页标题#e# 国家体委十分关心中小学的体育。在教育部,专门设有负责学校体育工作的体育司,千名优秀体育教师的评选鼓舞了千千万万从事中小学体育教育的教师。而美术教育情况则不相同,目前教育部的四个司都和美术教育有关,但他们的工作大都局限在大、中、小学各科教材和教学大纲的配套上来抓美术的.一旦任务完成,工作也就结束了。而作为一个整体的美术教育事业,从幼儿园到大学有很多重要的问题是要连在一起来思考、研究才能得到较好解决,如:建立其有我国自己特色的美术教育体系问题;各级艺术师资的培训和师范艺术院校的分工和布局问题.美术教育的科研和实验等问题都要求有统一的组织来领导才能解决。美术教育得不到重视的第二个原因是社会原因。社会对教育不重视,对美术教育就更不重视了。如作为社会舆论主要工具的报刊在全国有近2000种,但有几家乐意刊登师范美术教育方面的文章呢?有一个刊物在一年中登了两篇美术教育方面的文章,这已属最开明的了。至于美术界,有不少领导人和老前辈,对师范美术教育是有感情的(特别是对中小学美术教育),有的也做了不少切实、有效的工作。但美中不足的是,一些处于关键岗位上的同志,对此关心得不够。听说贺绿汀同志近两年来对中刁哗的音乐教育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最近他在全国人代会上作了呼吁,还主动找了教育部领导人,对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提了不少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希望美术界也有一乍‘贺绿汀”来为师范美术教育进行呼吁。 影响师范美术教育发展的第三个原因是从事美术教育工作的同志没有把工作做好,特别是在高师美术专业从事教学和领导工作的同志。问题表现在:(l)思想上不重视中小学美术教育。(2)在教学体系上、课程结构上还没有形成师范的特点。就最新颁布的高师四年制美术专业教学计划来看,当然它氏起过去那种“因人设课’‘各自为教”的状态是一种进步,但按照严格的师范规格来要求还差得很远。在课程设置上,一些课程要减缩,一些课程要增加,还有一些课程要积极创造条件来开设—如美学,美术教育史,手工等。这些问题不落实,办师范也是一句空话。(3)在师资设备上有两个问题。一个是教师的专业思想问题,由于种种原因至今还没有形成一支具有师范特点的教师队伍,这是影响学生专业思想的重要因素(在美术学院增设的师范系科,这个问题还要大些)。第二个问题是师资质量较差。在五十年代,高师美术专业的师资质量还是比较好的,但随着师范教育越来越受到严重的轻视,一些主力教师被陆续抽走。目前尽管有42所院校设师范专业,但师资质量普遍不强。目前有些地方还在不顾条件地盲目发展师范美术专业,这些都是应该引起重视的。 最后谈一下“大家支持”、“综合治理”师范美术教育的问题。师范美术教育发展缓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而也只有大家都来关心和支持美术教育,对它采取综合治理的办法,才可能使师范美术教育摆脱八十年来被动、落后的局面。 大家支持。即与师范美术教育有关的各个方面要真正的支持。目前,教育部门已作了不少工作,希望文化、出版、外事、旅游等部门也能给于合作和支持。宣传、出版部门要给一定的阵地宣传师范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外事、外贸、旅游等部门,要在有利于师范艺术教育发展的前提下,开展自己的工作,文化部门和教育部门在艺术教育上要进行密切的合作。综合治理,并不是采取头痛医头,脚疼医脚的办法,而是要通过认真的调查研究,有领导、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要把师范美术教育(从幼儿园到大学)、专业美术教育和轻工、纺工部系统的美术教育综合起来研究;要把当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高度综合化的趋势和美术教育的发展联系起来研究;还要把美术教育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联系起来考虑。 综合治理就需要有一个组织来领导。教育部要尽早设立一个专门管理师范艺术教育的机构。在这机构的领导下,会同文化部对我国的艺术教育作一全面的调查研究,参照国外艺术教育中的有用部分,制定我国艺术教育的发展计划。(在教育部系统有幼儿园17余万所,小学91万余所,中学近12万所,中等师范1千余所,高师的艺术系科42个,接受美术教育的总人数在2亿以上。由此,教育部完全有必要建立一个管理艺术教育的组织。)在文化部有艺术教育局,工艺美术院校有轻工部的教育司管,纺工部也有类似的组织。在教育部最好建立一个“艺术教育司”,如条件暂时不够,可先建立一个‘处”,把这乍‘妞傲在体育司名为“艺体司”还有一点,就是工作要有步骤。切忌一哄而起,一哄而散。抓一阵,冷一阵。师范艺术教育遗留的问题比较多,和世界水平相比也是落后的。如果我们能有计划、有步骤地来抓,这样五年、十年下来,肯定是会有成效的。

第4篇:最美教师作文范文

1 将多媒体课件应用到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多媒体课件制作不够精美或内容不全 课件是“实现和支持特定课程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及配套的教学资料”,课件是教学内容与教学处理策略两大类信息的有机结合。一个好的多媒体课件能有声、有色地把授课内容形象直观地表述出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有的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就是在有样学样,课件内容不够完善;有的教师由于计算机技术不够熟练,对于课件中涉及的一些图案和文字等都不能很好设置,就出现文字小、图片小、颜色搭配不和谐等问题。这样一来,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不会有太大兴趣,影响教学效果。

美术专业是一个要求细致的专业,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中对于颜色文字等的要求是很复杂的,有时候可能由于一个颜色的不协调就会影响整个课件。因此,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美术欣赏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色调调控,要达到图片色彩和亮度相适宜,清晰度和纯度等都要设置恰当,达到图文并茂、一目了然的效果。也就是因为美术专业的特殊性,造成一些计算机技术不是太好的教师在进行课件制作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些“不和谐”因素,最终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下降,不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所以,教师在进行课件制作的时候一定不能存在消极态度,要尽可能将原图还原,将多媒体教学发挥到最优状态。

教师对课件的依赖性太强 教学课件出现的历史不久,很多教师被动上了课件使用的讲台,因为一些院校规定必须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很多教师直接把多媒体教案化。教师对多媒体的依赖,其实是教师对教案的另一种使用。多数教师的教学课件并没有集文字、声音、图像于一体,而是简单的文字罗列、机械的图片展示和长篇的视频播放,没有处理好课堂教学和多媒体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的本质被忽略。还有的教师在制作课件的时候也非常认真,不管是色调还是文字等都非常精美,但是他们将重点、难点等也都放在课件上,导致重点、难点不突出。另外,因为教师制作课件的时候将所有的内容都体现在了课件上,当实施教学的时候就会太过依赖课件,造成照本宣科的不良现象。多媒体课件只是一个辅助器,就是为了将一些课本上没有的东西或者说表述不太清晰的东西通过多媒体的形式表现出来,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说教师太过依赖课件是不能发挥多媒体教学的真正效果的。

2 改变当前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需采用的措施

在课件制作时要根据学生特点来进行,合理制作 美术专业的学生与其他专业的学生是不一样的,他们的个性比较鲜明,所以说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掌握他们的特性来实施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通常美术专业的学生大都注重专业课学习,在文化课方面比较薄弱,他们在考虑问题的时候思想比较活跃,但是缺乏良好的控制力。所以说在进行课件制作的时候,课件内容一定要逻辑清晰,突出重点。美术欣赏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并不是将多种影像资料堆积在一起叫学生看,而是要根据当节课的教学内容来适当地使用影像资料,要有逻辑的出现,另外,教师使用多媒体进行美术欣赏教学也不是用一两个页面就可以完成的,要将文字与图片合理搭配,文字太多或图片太多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要注意各个知识点的衔接,要不断地进行对比,让学生在课件中学习怎样搭配才是最好的。欣赏一些美术资料的时候不仅要欣赏,还要对比,只有这样才可以加深学生记忆。教师应以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教师还要想办法让学生动起来,但学生一动起来就会乱,这就需要教师的调控、引导,做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鼓励、表扬。

在制作课件的时候还要注重创新,要通过教学过程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美术欣赏教学不仅仅是欣赏美好的作品,还要注意用文字来诠释作品的内容。教师在选择一些图形或图片供学生欣赏比较的时候要注重清晰程度,这些图形或图像不仅要画面清晰,还要层次分明,其色彩感一定要强。教师还要根据课程需要来对其图形进行不断变化,要保证它们可以随时放大、缩小,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清晰地看到图像全部,还方便他们对图像进行细节分析,逐步提高学生的视觉感受能力,掌握运用语言、文字和形体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的基本方法,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

要根据授课内容来进行课件编排并灵活运用课件 美术欣赏顾名思义就是要调动自己所有的听觉和视觉来进行欣赏、分析。在人们的感官中,听觉和视觉是获取信息的最主要来源。在美术专业课程中,其实主要是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来了解其发展历史和规律,进而在这个过程中启发学生灵感,提升学生创作技能。所以说教师在教学中就需要更加注重调动学生的听觉和视觉,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将那些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通过声音、图表、图片等形式表现出来,可以使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领悟美术的真谛。另外,教师还要改变那种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模式,要利用多媒体但是又不能过分依赖,要把握好当中的度。

在这个领域中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最为明显,欣赏过程中需要大量资料,让学生直观地欣赏是最好的方法。在备课过程中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去搜寻所需资料,更快、更完整。在多媒体课件编排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认知需求和知识水平等来进行教学内容编排,对教学中的内容学会取舍,没必要将所有的知识都显示在多媒体中,要尽可能做到图文并茂、图文得当。课件要尽可能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在教学的时候要引导学生能够及时在影像资料和书本内容之间转移,使多媒体课件可以高效有力地辅助教学,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美术欣赏教学中是离不开多媒体的,多媒体发挥的优势是不可估量的。但是多媒体教学不是万能的,其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在使用多媒体的时候要学会取舍,不能完全抛弃传统教学模式。高校美术教师要认真研究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 ,将这两种教学模式相融合,要根据高校美术教学的实际出发,结合美术专业学生的特征来选择适宜的素材制作课件,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让多媒体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发挥最大优势。■

参考文献

[1]黄海波.浅谈现代多媒体技术在高校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2011(24).

第5篇:最美教师作文范文

所以,语文教材的编写者一开始就是美的作品的集结者,古今中外的名篇美文,或栩栩如生地塑造了美丽的形象,或亦真亦幻地营造了美好的意境,或深刻透彻地展现了人生的哲理。那么教师上课时,就是要使尽浑身解数,运用一切教学手段艺术地表现这一切。而具有内在美和外在形式美的板书是当之无愧的第一选择。因为板书是教师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结合自己的教学特点,综合课文重点、难点,融汇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精心设计而成。科学合理的板书设计能为课堂增加无限魅力,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师文采飞扬的讲授中,配之以精彩的板书,学生更容易得到形象的感染、艺术的熏陶、美感的享受,在趣味盎然的课堂中提高审美素养。

既然板书设计是教师通过对教材中文本的形象美、意境美、内涵美等精华的提炼而精心设计并画出的直观图形,那么如何运用板书设计提高初中语文课堂审美教育的有效性呢?

一、板书设计要追求“会意美”

“会意”的字面解释就是不明说而领会到深意,所以,板书设计的“会意美”即要求通过教师凝练的板书设计表现出文本塑造的形象美。文本展现人物形象往往借助细节的描写绘其形,传其神。而板书设计则要删繁就简,借助清晰的线条、简单的词语,引领学生“管中窥豹”。培养学生高度概括的鉴赏能力和评价能力,并逐步形成独立的文本审美能力。

例如,《背影》通过对父亲在车站给儿子送行时攀月台买橘子的背影的细致刻画,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热爱和儿子对父亲的百般怀念。付帅老师的心型板书设计(见图1)将这份爱简单而准确地表现了出来,唤醒了学生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而王丽华老师的《再塑生命》一课则用板书内容布局成大大的人生二字(见图2),既生动地再现了海伦凯勒精彩的人生,又启发了学生要珍惜人生,坚强乐观地面对人生。这样的板书不仅从整体上把握了文章的思路,而且使学生一目了然,更容易引起审美共鸣。

二、板书设计要追求“造型美”

马克思说:“人从本质意义上说,是追求美的。”“人类也依照美的规律来造形。”而“意境”是含蓄而朦胧的,对于学生来说最容易产生审美失真,或者说最难以诱发审美体验,所以板书的造型美要求教师引领学生积极参与文本的解读,将洋洋洒洒的“长篇大论”抽丝剥茧,高度提炼成一幅幅有表情、会表达的精美而生动的的图画。让板书设计既成为教师对文本的一种个性化创造,又是师生与文本共同对话的媒介,还是提高初中语文课堂审美教育有效性的载体。

例如,姜明老师在讲解朱自清的《春》时,就用一朵造型优美的花(见图3)再现了春的美丽以及作者对春天的无比热爱之情;费静婧老师的《行道树》(见图4)用一棵树的形象生动地再现了行道树精神,与学生一起向无私奉献致敬;王丽华老师的《春酒》(见图5)更是将浓浓的思乡情融入到了一坛春酒的板书设计上。这精美的板书设计恰似打开文本的一扇窗,在有限空间里为同学们开启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三、板书设计要追求简洁美

初中语文教材中还有这样一类文本,它往往蕴含丰富的哲理,或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学生面对先哲超越时空的思想精华,却常常因为文本生疏的表现方式和语言隔膜止步不前,望洋兴叹。教学过程中,怎样才能利用形象化的板书删繁就简,化难为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

我认为吃透教材是前提。只有找到文本的核心命意,或情感、或哲理、或事物……才能够用最简单的线条、最少的文字表达最丰富的内容。

当然,锤炼语言的功夫也是关键。我们教师在设计板书时不妨师法贾岛“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学习卢延让“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能用线条的不用汉字,能用单字的不用词语,引领学生追求简洁美。

如张庆华老师执教的《人生寓言》两则共用一个插有天使翅膀的心灵的板书设计(见图6)“简约却不简单”, 成为沟通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的心灵之桥。既有助于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又能够让学生从中得到美的感受,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第6篇:最美教师作文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审美教育

现如今新课程教育改革广泛推行,在教育界卓有成效。在此大背景下,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更应践行改革,从根本入手,从学生的素质入手,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尤其是人文素养。随着时代的发展、改革的施行,“审美教育”在语文教育中的作用已经越来越突出。通过审美教育,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是摆在小学语文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

一、首要前提——提高教师自身审美素质

小学生处在行为、习惯乃至性格的形成期。小学教师作为学生成长、学习中最重要的形象之一,其言行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引导作用。小学生价值观的完全形成,是对教师的言行、处事方法进行模仿结果。这就要求教师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审美素养,在生活中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并把美以及欣赏美的方法生动准确地传达给学生。

二、重要条件——摆脱旧有教学模式桎梏

1.教学方法层面。过去的教学方法偏向于单一。比如,在对美的展示中,部分教师会借助多媒体工具辅助教学,将美的图片等展示给学生。但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一些教师对多媒体的使用常常过度,甚至有的会趋于滥用的程度。这往往会给教学带来主次不分、喧宾夺主的不良后果。一堂课下来,教学主题不突出,时间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学生的审美能力也不会有太大的提高。

2.教学模式层面。部分教师认为,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较弱、分析水平不高,在教学中不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导致课堂教学成为“一言堂”。诚然,教师的引导作用在小学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是注重激发学生潜能也不可或缺。其实,小学生的想象力往往是最丰富的,小学生对于生活中的美常常有自己独到的有个性和见解。作为教师,最忌讳的就是扼杀学生的想象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让学生畅所欲言,教师予以规范和引导,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具体措施——在教学细节中贯彻审美教育

无论是性格的养成,还是审美观念的形成,都是从一点一滴的小处着眼,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的。作为教师,要在课堂教学的细节中,从细微之处入手,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1.结合课文创设美感情境。课堂教学主要是以课文为主,从课本出发。作为语文教师,要善于结合课文,为学生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对美的向往。如在学习《桂林山水甲天下》一文中,教师可以充分结合课文中对桂林美景的描写,为学生创设一个美丽的人间仙境。微波荡漾、和风煦煦,还有有着动人传说的象鼻山等,无一不会把学生带入桂林这美丽的风景区中。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会陶醉于对美的欣赏和向往中。这样,在对美的欣赏中,学生的审美素养会慢慢地提高。

2.分析课文字里行间的美感因素。语文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语言的优美性。文字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之一,其表达美的作用不可小觑。比如诗歌这一文学形式,就极富意境美、韵律美、语言美。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分析字里行间的美,领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如在学习《登鹳雀楼》一文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波澜壮阔、浩瀚气魄,极富感染力,引人入胜,美不胜收。教师可以通过古诗文赏析课,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将课文中的美引入到生活当中。课文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最终也要实践于生活。比如,红领巾的故事,就是要教给孩子们勤劳、善良、勇敢、诚信等美好品格。这是生活中的美,是人性美。小学是学生的品格塑造期,学生不仅要学会欣赏美,更要学会践行美,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内涵所在。要提高小学生的审美素养,更是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发扬美、传承美,塑造美的品格。

四、重要组成——注重美的教学方法

1.发扬学生审美个性。审美的标准不是固定的,美之所以为美,就是因为它能唤起人们心中不同的享受和幸福感。小学生对世界怀有极大的好奇心,想象力丰富,对美的感受也丰富多彩。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尊重学生不同的审美观,发扬学生的审美个性,这也是赋予审美生命力的重要方式。如在《桂林山水甲天下》一文的教学中,有的学生喜欢桂林山的巍峨挺拔、千姿百态;有的学生欣赏桂林水的微波粼粼、碧波荡漾……从不同的角度着眼,美都会有全新的诠释。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美,发扬审美个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审美潜能,提高语文课堂审美教学的有效性。

2.注重整体教学结构的把握。在审美教学的过程中,也不可忽视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学生对美的形象感知,往往是片段的、不完整的。作为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构建知识框架,在美的欣赏中,注重对课文的整体把握。举个例子来说,文章是由段落组成的,段落是由句子连成的,句子是由词语构成的。所以在审美教学中,分析词语之美是理解、欣赏整篇文章的基础。生动准确的动词、富于美感的形容词等,都是学生分析美的重点所在。但在欣赏过后,教师要把零碎的、片段的审美结果加以整合,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才能真正落实语文课堂教学的任务,达到教学目标。

总之,随着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开展,审美教学越来越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小学语文教师应着力于对课文的欣赏,从细节入手,同时,又不忽视整体框架的整合,积极引导学生构建科学合理的审美观,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第7篇:最美教师作文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英美文学 应用

1

前言

对于英语专业学生而言。英美文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主干课。《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中对此有明确的规定:“文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由此可见在高校英语专业开设英美文学相关课程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有利于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中提高英语水平,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可是,在传统的教学中,英美文学课程都是学生在单一的接受教师的说教,最多可以在课堂上接触极其有限的一些英美文学作品。教学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学生感到课堂比较单调,对老师讲过的一些内容也不能够很好的掌握。计算机网络等多媒体技术迅速兴起以后,为高校英美文学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工具,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教学器材,让学生从听觉和视觉等方面全面了解英美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就目前来看,把多媒体应用于高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有其必要性和优势,当然,我们在应用多媒体进行英美文学教学的时候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

2

英美文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必要性

就目前高校英美文学教育的现状来看,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参与意识不强。我们做过一项调查,就学生对英美文学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68%的学生认为“英美文学课堂气氛不好,所学到的东西不系统,对英美文学没有兴趣,因此不想参与课堂讨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提高高校英美文学教学效果的关键环节,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让他们感觉文学作品的真实性,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其次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显得比较呆板。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目前的高校英美文学教学,62%的老师还在沿用比较落后的传统教学模式,就某一作品而言,先是介绍这个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然后再介绍作者的生平,最后对整个做平的文学价值、故事梗概进行简要的点拨。这种教学模式过于呆板,然学生感觉非常老套,教师在课堂上讲授以后,期待学生课后能够自觉阅读整个做平,但是,学生的兴趣不够,时间不够充足,所以,学生们几乎没有完整地阅读过一本英美文学作品,即便是阅读,也不是阅读全英文版本,都是阅读翻译成汉语的版本,失去了我们开设这门课的意义,不能感受到原创作品的独特魅力。

第三是英美文学缺乏应有的感染力。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上老师是主体,教师一言堂,内容满堂灌,学生在被动地接受填鸭式的教育,这样的课堂让人感觉无味,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受到压抑。如果我们能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在课堂上给学生们播放一些文学作品的精彩片段,或者是通过让学生观看文学作品的相关讲座光盘,然后,教师进行启发式的、探究式的教学,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第四是课时严重不足,教学任务部门能够顺利完成。目前,在高校的课程体系中,英美文学是英语专业的必修课之一,但是,课时显得非常欠缺,基本上都是每周两节课,学生在课堂上很少参与讨论,只是被动学习,教师为了完成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教学任务,也是一再地压缩时间,精简课堂教学内容,但是,在这有限的时间里,还是很难完成既定的教学计划。如果引人多媒体教学手段,就可以大大地提高课堂效率,有助于教学计划的实现和教学目标的完成。

3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

在目前的英美文学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明显的优势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有助于素质教学目标的落实。目前,我们推行的是素质教育,学生素质的培养非常重要,作为高等院校英语专业的学生,文学素质也是必不可少的素质之一,我们在英美文学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文学素质,特别是可以让学生在更加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学习,同时,也有助于教师改变教学手段。优化课堂设计,让学生更好地接受英美文学的教育。

其次,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课堂效率,节省课堂时间。英美文学的教学内容是非常繁杂的,文学史资料比较多,著名的作品和知名的作家也是层出不穷,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要传递大量的信息给学生,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是很难实现教学目标的。经常是老师紧紧张张讲了45分钟,学生睡了整整一堂课

[1] [2] 

,教师讲了,学生没有掌握,学过了,学生没有印象,课堂效果极差。如果采用多媒体教学,就可以将声音、影像、文字等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也可以在课堂上播放精彩的电影画面,这样,就可以让大量的信息浓缩在这些多媒体课件中,不仅能加快课堂进程,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第三,采用多媒体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是因为课堂教学不够生动,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让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当中。我们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优美的学习环境,进行情景教学,也可以把传统教学模式下苦口婆心讲述的内容,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现给学生,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以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应遵循的原则

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在英美文学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授课老师不应该把学生片面地看作单纯的教育客体,不能让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教师也不是标准答案的提供者。对于同样一部文学作品,不同的人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对文学作品就会有不同的认识,所以,我们在英美文学教育的课堂上,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题,尊重他们的主动性和独创性。

师生互动性原则。我们说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学生为中心,并不是说教师就没有事情可做了,教师在课堂上是一个总策划,是导演,学生是主角,是演员,我们采用多媒体教学,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改变了原来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但是教师应该抓住机会,巧妙进行课堂设计,通过置疑、合作等方法与学生互动。与学生互动的时候,教师应该面向学生,细致的观察学生的各种反应,并随时修改教学步骤以适应学生,最终达到师生之间、学习者之间最大程度互动的目的。

第8篇:最美教师作文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审美教育;问题分析

在初中的多种学科教学中语文教学是最复杂的,其在结构和要素上都是多样的,而且具有人文情怀以及美的享受。语文的教学过程当中,把老师以及学生的审美情感调动起来,深刻的体会教材里的审美因素,把内心的感知与体会表达出来,学生在其中更会有参与感,这样就可以让学生的能力大大提高。

一、审美教育存在的一些弊端

老师和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的行为称之为教学,教学的发起者是老师,承受着是学生,而连接二者的是教材。这样就总结出了语文审美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几个个体,分别是老师、学生、教材等。1.老师的观念比较陈旧老师通常会在教学诗歌和散文的时候会体现出审美,让学生懂得去欣赏和理解其中的美。但是只懂得“优美”而不懂得“崇高”、“悲剧性”、“喜剧性”、“丑”、“荒诞”等其它美学是远远不够的。审美教育要培养一种趣味,即一种偏爱,可以有自己认为的一种审美。自己认为的审美是专属于自己的,具有个性的,是与他人不同的。总的来说,审美教育可以最大化的让人看懂经济、文化、道德等因素,更深入的让人明白人性、人生以及本原,让人们的视野更开阔,对世界的认知更充分,对人类、自然、宇宙等大范畴的关怀更深切。但是现在语文教育中的老师通常知识面窄,在审美的认识上不足,思想比较陈旧。虽然很努力的去进行云审美教育,但是收到的效果很差,不能让学生们很好的去理解审美教育,更不会让学生们得到审美的能力。由此可知,审美教育在我国中学的语文教育中仍然处于很浅的层面。2.教材过于复杂语文审美教育的关键在于如何让学生感受到美,所以学生的审美对象非常关键,而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对象就是语文教材。语文教材不仅仅要给学生提供语文知识,帮助学生提高语文,还要把更深处的美体现出来,让学生对艺术美的理解更透彻,这样的教材才可以使学生对审美产生兴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审美能力得到提高。中国文学博大精深,语文又是一个大科目,以往的语文教材中文章多种多样,覆盖面非常广,内容杂乱无章。初中语文课本中文章越来越具有文学性,这对语文审美教育是非常有利的,但还需加强。综上所述,语文教材在审美教育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3.教学内容过于盲目传统的语文教学是以教授语言知识,培养语言能力,树立正确情操为目的的。现在的语文审美教育当中最突出的是“审美”二字,审美要渗透到教学的内容和目标中去。然而目前的审美教育没有完整的理论和实践体系,都是在盲目的进行教学。审美教育中老师通常没有固定的方法进行教学,而是让学生凭着自己的感觉去感受审美。这种方式从表面上看是让学生的想象力释放了出来,但是显得太自由,没有约束。老师需要制定一个自己对于审美教育的目标,这样学生才能既得到想象力的释放,又真正学会审美。审美教育的初衷是让学生可以自主的去判断美,而要想保证这些必须进行知识的传授。这样我们就得出了真正的审美教育是先得有理性的指导,然后再利用多样化的手段,最后把知识和体验结合起来而得到的。

二、如何实施语文审美教育

1.合理利用教材的审美信息新的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多种多样的文章,有科学方面的,有文学方面的,还有美学方面的,都可以作为审美的对象。学生阅读了这些文章之后,可以在文字语言中感受到美,这些美可以激发学生们的想象力。在这其中老师的任务是锁定文章中美的东西,然后教会学生如何去发现这些东西,最后进行审美。第一,重视带有感情的朗读,为学生做示范,让学生领会其中的趣味;第二,注意关键的词汇,这些词汇通常关系到整片文章的结构;第三,创造意境,让学生身临其境。2.老师在审美教育中要起到示范作用教材只是审美教育的一部分,审美教育离不开老师的辅助。老师要竖立一个好的审美形象,来作为学生的榜样。只有老师的审美情趣正常,学生们的审美情趣才会正常,老师的作用是及其重要的。老师在学生心中的地位很高,通常学生会模仿老师的做法。老师还要带动学生培养良好的审美心理,有一个好的审美情操。老师的资历高,底子扎实,知识渊博,修养深厚,让学生很钦佩,这些品质都是美的元素。老师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必须积极向上,让学生有一个好的精神领袖,在心理以及精神层面上都可以体现出美。这样学生才可以从老师身上看到美,真正的学会审美。3.注重学生的自身特点审美教育的几个要素中,学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一环,本身是具有特殊性的。初中的学生在身体和精神上和其他阶段的学生是不同的,有自己的思想和特点。在语文审美教育中要抓住初中学生的特点,给予相应的教学方式。第一,初中生具有非常强的好奇心,所以容易接受新的事物,容易对美产生兴趣,为审美教育打下基础。第二,初中阶段的学生都有很强的记忆力,可以很容易的理解美并记住美。第三,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很强的想象力,可以自己想象出一个场景并置身其中。第四,对不同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培养审美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方式就是初中的语文教学,而传统的语文教学通常不会注重审美教育,这就让审美教育失去了一个特别好的途径。要想改变这种现状,更好的发展审美教育,必须让老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对审美产生兴趣,树立好的审美思想,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黄正瑶.语文新课程教学目标制订的哲学思考田.中学语文教学,2007(08)

[2]程春梅.新课程下语文教学目标研究简论田.中学语文,2007(01)

第9篇:最美教师作文范文

[关键词]职业院校美术教师知识结构多元化

[作者简介]杨文华(1974-),女,河北定州人,冀中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艺术教育。(河北定州073000)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7-0066-02

职业教育是人类社会重要的文化活动,人类社会的发展以及历史的前进得益于知识生生不息地传承。在古代就有将设计与制作联合在一起的“百工”。21世纪的今天,中国的职业教育正是秉承这一传统并将其发扬与光大,形成独立的教育体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等文件的出台为高等职业教育指明了方向,高等职业教育正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职业院校美术类教育要顺应时展,抓住机遇,培养出适应新时代的能设计、懂制作的高技能型人才。在此过程中,教师是关键因素。根据《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的要求,在职业院校任教的教师必须是“双师型”的人才,这就对职业院校的美术类专业教师提出新的要求。在这样巨大的变革中,美术教师的知识构建面临多元化的重大调整,懂理论、会技术是今后美术教师发展的方向。

一、教师知识结构多元化是自身发展的需求(一)专业课程教学需要教师知识结构多元化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职业院校美术专业紧随市场的需求开设热门专业,由单一学科向多专业精细分化,这就要求教师所掌握的知识范围越来越大。为了满足教学工作的需求,职业院校美术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不仅仅是专业理论知识,还有实践工作经验、组织管理知识以及与他人沟通协作的知识,相互融通形成新的教育理念,并体现在教学当中。

目前,职业院校的在职美术教师大多是师范院校毕业的,接受的是传统的美术教育,基础知识雄厚,懂教育学和心理学。但大学的相对无压力工作造成部分教师知识陈旧、结构单一,无法跟上大商业时代的发展。例如,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对传统美术设计产生巨大的冲击,一些费时费力的手绘,被计算机相应设计软件所取代,电脑和软件的结合对美术设计来说更是一种技术上的革命,所有的设计不再是“纸上谈兵”,体现出快速、便捷、直观的特点。在平面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工业产品设计、服装设计、广告设计、建筑设计、影视设计、网络设计等行业中都已离不开计算机,这让美术设计类的教师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要想成为合格的职业美术教师就必须既要懂设计又要懂计算机的操作,还要懂英语,会几个设计制作软件(因为很多软件都是英文版的)。如今在职业院校开设的专业中,平面设计软件Photoshop、AutoCAD、三维软件3DMAX等都已设成必修课,如果教师不能从传统的、简单经验型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仍对新的教育思想观念和新事物采取不屑一顾和拒绝的态度,就会面临被淘汰的危险。信息时代的知识更新快,周期短,美术设计类作为文化知识的前沿部分,其更新速度可想而知。作为职业院校美术专业类的教师,掌握新技能,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已是刻不容缓,必须改变从前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接受新思想、新知识,加强自我继续教育,追求知识结构的多元化。

(二)“双师型”教师实训教学需要知识结构多元化

职业教育注重的是素质教育和技能教育,“双师型”教师是培养适合现代企业所需的高技能人才的关键。“双师型”教师既能在课堂讲授理论专业知识,同时还具备生产性实践教学指导的能力,而职业美术院校很多都是从一般大学转过来的,有行业实践工作经验的专任教师几乎为零,实践经验明显不足,教师所讲授的理论知识无法与工作实践联系,难以做到统一,往往是“纸上谈兵”,说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却无从下手,无法将市场中的商业行为带进教学中。“教师掌握最先进的知识理论,行业、企业工人却掌握高超的技能”是教育与社会的现状。学生在学校接受的专业职业教育中缺少一个支撑,在根本上无法满足学生职业综合素质的养成。例如,装饰专业的教师在组织“室内设计效果图制作”实训课时,教学中讲得头头是道,但是带队量房间、设计效果图时却频频出错,草图标注失误,忽略了两个隔断墙厚度误差,导致在做平面效果图时整体尺寸对不上,导致绘图失败。或者在设计时只一味地追求效果好看,而忽视了其最终的使用功能,用业主的话说:“好看是好看,但不实用。”另外,有的教师由于缺乏工作经验,对个别学生在实训中的特殊案例不能给予科学的指导,表现出职业技能知识的匮乏,无法独立完成实训指导课程,等等。因此,教师必须放下身段,虚心学习,多向行业、企业的一线技术工人请教,深入研究,找出差距,加强自我继续学习,提高自己的行业工作能力。

二、教师知识结构多元化是新时代学生的要求(一)学生思维敏捷多变,要求教师知识结构多元化

陶行知先生说过,“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句话说明了教育中“因材施教”的问题,不同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来传授知识,培养学生长足发展的能力。现在的大学生思维是跳跃的、务实的,为了找工作,对待学校开设的课程采取“有用的就学,没用的就不学”的态度。另外,职业院校的美术类学生多是有美术特长的学生,文化课水平一般不高。他们一般个性鲜明,聪明好动,喜欢创作,抽象思维较强,不喜欢传统的授课方式。因此,美术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方法,抓住学生的心理爱好,用兴趣来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在课堂上布置小项目让他们来完成,引导学生查阅资料,整理素材,然后进行创作,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并且,教师还要有足够的耐心与热情来引导学生,与学生交流时要讲究方式方法,这也是对教师沟通能力的考验。

(二)学生知识来源广泛,要求教师知识结构多元化

大学校园里普遍存在学生逃课现象,究其根源,部分学生逃课并不是因为厌学,而是学生知识的来源不再简单地依靠学校、教师。网络的资源共享、名师讲座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环境与交流平台,部分学生往往很早就在网络上接触到了与专业相关的知识。在课堂上,教师如果还是简单地照本宣科,毫无新意,学生自然不愿听,逃课或是睡觉的现象就很正常了。基于此,教师更要勤于耕耘,善于学习,扩充自己的知识领域,多摄取新的知识,在专业学科教学中传授行业最前沿的知识和信息,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大学里这样的教师非常受欢迎,课堂上往往是座无虚席。另外,在职业院校美术专业中还有一种兼职打工现象,学生在校期间就进入公司接触专业实际工作,他们往往会带来一些在企业工作中的难题向教师求助,这也督促教师更新知识,避免出现自身知识不够用而无法教导学生的情况。

三、教师知识结构多元化是市场调节的要求(一)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要求教师知识结构多元化

美术设计行业本身就是知识型产业,主要通过设计者的脑力劳动来创造经济财富。与美术设计相关的行业,很多都是又苦又累的工作,光鲜漂亮的产品背后往往是辛勤的劳动。当前,美术设计相关企业最急需的是既能吃苦又敬岗爱业、既通晓技能又懂图纸、既懂施工流程又懂制作工艺流程的应用型人才。根据职业院校艺术类毕业生反馈的信息,用人单位都喜欢招聘有相关经验的人士。这种相关经验的准录制度,反映了企业用工的精明之处,尤其是中小型的私企,根本就不愿意在员工培训上多花时间、精力、财力和物力,美术设计行业这种现象更加明显,这样就把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拒之于工作门外。改变这一现状的关键是教师。面对职业技术改革的大潮,美术教师不能封闭在学校自我欣赏,而是要走出学校跑市场,调查了解市场的需求,依据市场需求加强自身的职业综合知识的积累,学习社会学、消费心理学、商务管理、金融和会计、市场营销等知识并融会贯通,在教学中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由美术教师来组织完成学生的岗前理论知识积累与工作技能培训,教师的知识结构多元化结构势在必行。另外,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的养成也离不开教师的培养。在模拟公司项目时,教师就是一个管理者,组织协调各小组分工合作完成任务,这对教师的管理能力也是一个考验,这就需要教师多学习管理学方面的知识,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

(二)高职院校服务社会功能的实现,要求教师知识结构多元化

任何与美术设计相关的行业最终归根结底都是通过生产变成商品,这本身就是一种商业行为,在职业教育改革的初期,一些有眼光的美术教师早早地下海办公司做企业,通过多年的奋斗成为行业中的领先者。纵观历史,从封建社会的手工作坊开始,社会生产就没有离开过美术设计表现,所以,职业美术设计最具有与行业联姻的基础条件,不能把职业美术教育从生产中脱离出来。服务社会,把知识变成生产力造福人民,是教育最终的目的。去年冀中职业技术学院应用艺术系有四名教师下企业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挂职锻炼,通过调查了解到企业遇到困难时更需要得到来自专业教师的知识和技术的支持。信息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快,但企业员工知识更新速度变慢。比如最常见的Photoshop、3DMAX等应用型软件,早已换代好几个版本了,可公司还在用旧版本的软件工作,工作效率低下。当我们的教师帮助升级软件并给予知识培训后,公司非常满意,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服务社会是高职院校的重要职责,而高职教师知识结构多元化的实现,有利于提升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有利于提升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有利于提升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能力,从而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早就提出“通识为本,专识为末”的教育思想,面对新时代,作为职业院校美术设计类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架构,同时,还要能设计、懂制作、熟悉市场管理,要对哲学、宗教、物理、化学、医学等有所了解,对文学、音乐有所涉及,并且还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健全的人格。站在一个新的高度来思考一名教师对学生职业素质养成的影响,探索美术职业教育的新道路。唯有如此,高职院校的美术教师才能真正担当起社会赋予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新世代应用人才”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徐士龙.素养与技能并重——现代企业对职业教育的期望[J].教育发展研究,2010(5).

[2]卢建平,寇焱,李祚如.浅谈关于构建中职美术设计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标准的思考[J].职教论坛,2010(9).

[3]张建华.当代工艺美术职业教育之我见[EB/OL]. ,2011-05-21.

[4]陈美玉.传统方法培育的美术教师能教好当代视觉文化吗?[J]亚太艺术教育学报,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