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用车管理制度范文

用车管理制度精选(九篇)

用车管理制度

第1篇:用车管理制度范文

一、原则与适用范围

1、为切实加强我公司公务车辆管理,提高工作效率,节约财政开支,降低行政成本结合我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的适用范围是三辆车。

二、公车使用管理

1、公车使用要根据工作缓急由各部门提前申请用车,尽量多件事情一次性出车办完,避免一件小事出车数次情况发生,如发现有故意违反本规定者,此行为将直接纳入到当事人的绩效考核中。

2、用车人在工作完成后,需及时将车辆及钥匙交还公司车辆管理人员,并填写由公司制定的《车辆管理情况表》,做到所有车辆出车情况清晰明了。凡不及时填写《车辆管理情况表》者,每次罚款100元。

3、公车要停放在公司指定的停车场所,未经公司领导批准,所有用车人都不得私自将公车开回家,事情办完之后,用车人要及时将车辆送回公司,否则按公车私用处理,并处罚款200元。

4、车辆原则上不外借,如遇特殊情况,在满足公司用车无障碍的前提下,外借时间在一天以内的,由公司副总经理批准;外借时间在一天以上的,报总经理批准。

5、到外地出差需要用车时,需公司领导同意并由公司管理人员核对里程表,返回后用车人要及时将里程表数报给公司车辆管理人员,途中加油数和区域路(桥)费等填写在《出差报销单》上,并由公司领导核实签字报销。凡不按规定办理者不予报销有关费用。

6、用车人要树立节约用油的观念,实行车辆刷卡加油的管理办法,原则上在指定的加油站加油,并记录好所加油数及加油卡内余额数,归还车辆时如实填写《车辆管理情况表》。任何人不经批准不得擅自给外单位的车辆加油,违反者,一经发现处所加油数十倍以上罚款。

7、用车人要经常检查车况,发现隐患要及时报告和处理,严禁车辆带"病"行驶。

8、用车人在行车时应带齐证件,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严禁疲劳驾车、酒后驾车和超速行驶,确保行车安全。因违章受到处罚,由驾驶员本人承担全部责任。

9、用车人应做好公车日常保养,保持车辆清洁卫生。

10、如果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后,要保护事故现场,及时拨打"110"报警,并与单位车辆管理部门及汽车租凭公司取得联系,已确定事故责任方及保险事宜。未经批准,驾驶公车外出办私事发生交通事故的,所有损失由当事人负责赔偿;未经批准,将公车借给外人使用发生交通事故的,所有损失由借车人承担。

11、公务车辆发生损坏或被盗,用车人员应当立即向公安部门和保险公司报案,同时向单位报告。凡违反车辆管理规定,不按规定停放或公车私用期间发生损坏或被盗,当事人负责赔偿保险公司理赔不足部分。

三、维修管理

1、用车人对所经常使用的车辆实行定期维护和保养,发现故障应及时报告、维修,确保行车安全。

2、车辆需要维修、装饰时,首先应由用车人向公司提出申请,经鉴定确认后,再由用车人将车辆维修、装饰申请交由公司领导签字批准后,方可进入指定维修厂维修、装饰;不许擅自送修车辆,否则,费用自行承担。

3、机动车辆进厂修理时做好交接手续;出厂时要进行验收,合格后该车驾驶员在维修材料单上签字,并将维修材料单带回一份,以便结帐时核查。

4、车辆进厂维修期间,用车人要跟车监修,并对车辆的维修质量负责,确保车辆维修后达到相应的技术标准;因维修配件质量问题所发生的再修费用,用车人不与认可签字,由修理厂承担;因用车人管理使用不当所发生的二次修理费用,由其本人自负。

5、车辆在维修、保养期间,需要更换总成部件或费用较高部件时,要经过有关技术审核鉴定,并报副总经理同意后,方可更换;车辆需进行大修时,要经过有关审核,并副总经理批准后,方能修理。

第2篇:用车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汽车调度;目标控制管理;应用分析

车调度工作的最终目的是加大汽车的运行效率,降低运输工作的成本,进而使企业的经营效益和安全运行得到保障。车辆管理作为部门后勤保证的工作重心,对车辆管理工作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工作顺利开展。所以,有关人员应充分重视车辆管理工作中的目标控制,正确认识到当前车辆管理工作中的存在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适当调整。遵循安全第一的服务原则,更好保障驾驶员和乘客的生命安全,提高驾驶员的专业驾驶技能和思想责任意识,完善调度管理制度和车辆使用制度,进而使车辆得到更加科学的使用维护,保障车辆驾驶的效益最大化。

1.目标管理控制的分析

首先应对目标管理含义进行明确,在《管理实践》一书中最早提出了目标管理概念,而后在这基础上提出了自我控制与管理的工作目标,进而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更好完成工作计划。在管理中首先对企业的具体事项进行逐步工作任务的转化,在对这一领域中的工作进行分级的目标设置[1]。如果在这个领域内的工作目标不够明确,就会使工作任务被忽略。因此管理者在进行目标管理时一定要做好目标的分级管理转化,对各个分目标也应事先进行工作效率与工作内容的分配。进而将工作管理目标最为中心导向,把人作为管理工作中心,在对组织或个人取得的工作成果进行适当的奖惩机制。在对汽车调度中心的目标控制时,管理工作的重心是司机和人,主要将司机的完成业绩作为考核评价标准,对整个目标的各个环节工作做好检查,进行科学的管理掌控。

2.目标控制管理在汽车调度中的应用

2.1提升驾驶员的整体素质

对驾驶员进行定期的技能培训与知识考核,提升驾驶员的车辆驾驭能力与驾驶安全性,并对车辆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增进驾驶员对车辆正常使用方式的了解。帮助驾驶员树立正确的驾驶责任意识,在驾驶过程中应重视安全操作,遵纪守法、听从指挥,做到对乘客的生命安全负责,从而提高驾驶的安全性[2]。对驾驶员的教育培训应当注重整体性和定期性,保证每个驾驶员都能在驾驶过程中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对安全责任意识有深刻理解。帮助每个驾驶员解决实际操作中的不文明行为及安全隐患,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2.2完善驾驶员的考核机制

目标管理控制也是对责任制的规范控制,驾驶员在完成自身的工作任务是也应当获得相应的工作奖励,合适的奖惩措施能够激励其更好进行工作完成,达到员工和企业之间的双方进步。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案应当由驾驶员和调度员共同商议决定,进而依据调度员和驾驶员的实际工作情况进行指导展开,并要求其进行积极配合工作[3]。对先进的工作者进行物质奖励,对不负责任的岗位人员也应适当惩处,让其意识到安全操作的重要性。这也是企业以人为本的精神体现,在车辆调度工作中应遵循这一基本要求。

2.3完善车辆管理

车辆也是目标管理工作的主体之一,是调度工作的对象,也是驾驶员的基本操作工具。一个好的车辆能够提升驾驶过程中的安全性,也代表了公司的形象。所以,对车辆的管理也应当是目标控制管理的工作之一。将车辆与驾驶员的档案之间进行连接对应,进而使驾驶员产生对车辆使用的责任感。对不符合安全驾驶规定的车辆及时报废,对有安全隐患的及时处理,进而保证整体的车辆驾驶状况。从源头上抑制交通事故的发生,也是对驾驶员和乘客生命安全的一种保障。

在用车过程中依据用车需求和水平,对各项制度进行强制的执行检查;对各项用车行为进行严格规范,依据用车的实际状况进行研究,选择顺畅的行车路线,避免车辆行驶过程中出现重复行驶和绕远路的情况出现。另外在使用过程中,在满足基本用车需求的情况下留有一定的应急车辆,以满足紧急情况下的用车需求[4]。在使用过程中应做好各种突况的防范工作,对车辆进行紧急情况下的驾驶方式研究,从大局出发考虑用车需求,做到驾驶过程中能依据突发状况及时反映,做好应急工作。并在临时情况下及时派遣车辆进行工作,避免临时突况的出现。

2.4汽车调度信息化管理

当前我国已进入信息化的管理社会,信息决策的安全性与重要性也无须赘述。在每个人的实际生活中,都对信息在汽车调度中的重要作用深有感触。因此,当前的主要任务不仅仅是将信息引入到汽车调度当中来,更是要加深对汽车调度的信息开发研究,从而让车辆实现信息化的管理,保持城市交通的通畅和道路行车安全,让车辆的运行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当前在汽车的调度信息化过程中,加强了对交通信息的建立掌握,进而更好控制汽车的位置追踪,让信息化的调度指挥工作更加便捷。此外,还可以建立智能化的汽车调度系统,利用电子地图等相P设备实现汽车的位置监控追踪,并配置相应的软件接受平台。这也能进一步健全汽车调度的信息化管理制度,对软件研发也进行了进一步创新,进一步培养了软件开发人才。

3.目标控制管理在汽车调度中的现实意义

3.1平衡车辆所需

在调度人员进行汽车调度的过程中,由于没有认真进行制度改善的研究思考,导致汽车调度的服务宗旨缺乏认知度,没有清晰反应出调度车辆的供需矛盾。进而使车辆运行出现供大于求的状况,不但造成资源成本的浪费,还使公司矛盾进一步增加[5]。此外,也无法及时满足实际用车需求,知识汽车服务质量进一步降低。

3.2提升驾驶员素质

目前在驾驶员的队伍建设中,驾驶员的责任意识参差不齐,而在驾驶过程中驾驶员的个人素质对车辆运行有着直接影响。不当的驾驶方式会加快汽车的报废几率,还不利于车辆管理工作。此外驾驶员对车辆路况的掌握状况也直接关系到乘客安全,若是在驾驶中保持良好的服务态度,也有利于营造和谐良好的乘坐氛围,使乘客对企业的好感度进一步增加。

3.3实现合理调度

车辆运行的关键是调度,调动工作与工作人员的经验程度密切相关。在调度工作进程中,工作人员要及时开展科学合理的调度工作,避免资源的浪费消耗,让车辆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使用率的最大值,进而解决车辆使用的供需矛盾。

4.结语

以车辆调动作为工作前准备的目标管理调度工作,不仅提升了车辆运行的质量,使车辆运行有更好的效率,还让两者之间进行了更好地配合交流。站在长远发展角度思考问题,而不是将问题和想法思维局限在狭小的空间内,做到跟随时展潮流发展进步。进而在科技发展的环境中及时调度车辆的整体信息,使得车辆调度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让使用效率达到最好,更加完成了当前的汽车调度要求。

参考文献

[1]宋海明. 深度探讨电子地图在车辆调度管理中的应用现状与问题[J]. 科技资讯, 2009(8):75-75.

[2]何建敏, 刘春林. 限制期条件下应急车辆调度问题的模糊优化方法[J]. 控制与决策, 2001, 16(3):318-321.

[3]高国祥. 关于高校汽车调度中目标控制管理应用研究[J]. 商, 2016(7):286-286.

第3篇:用车管理制度范文

第一条为加强河南省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公务用车协议供货的管理,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廉政建设,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根据平等竞争原则,通过公开招标,择优选定协议供货生产厂商及生产厂商授权的协议供货服务单位。每年对协议供货生产厂商及生产厂商授权的协议供货服务单位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奖优汰劣。

第三条按照公开透明原则,河南省*年度公务用车协议供货要在网上操作,采购人和协议供货生产厂商及生产厂商授权的协议供货服务单位要配备相应设备,安排专门人员,做好相关工作。

第四条为与财政年度吻合,*年河南省公务用车协议供货有效期为自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至*年12月31日止。

二、适用范围

第五条本办法适用于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公务用车的河南省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包括省本级、各省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各县、区及县级市、乡级,以下简称采购人)及协议供货生产厂商和生产厂商授权的协议供货服务经销商(以下简称协议供货企业)。

第六条采购人所发生的公务用车购置,适用于本办法。

各类车型的适用范围如下:

轿车:10台(含10台)以内;

越野车:5台(含5台)以内;

商务车:5台(含5台)以内;

微型客车(车长L≤3.5m):20台(含20台)以内;

轻型客车(3.5m<车长L≤6m):3台(含3台)以内;

大客车(6m<车长L≤12m):3台(含3台)以内。

第七条采购人可在确定的协议供货企业范围内自主选择。特别强调的是,协议供货期间的价格执行原则上以中标品牌的中标协议供货价为依据,在协议供货期内如某一车型的协议供货价高于市场统一媒体价扣除中标优惠率后的净价,则以优惠后的净价作为新的协议供货价,但都不得高于最低销售限价。同时,采购人实施采购时可以与供应商讨价还价,做进一步地谈判、询价和协商。

三、程序及付款

第八条采购人在购买公务用车之前,应先从河南省政府采购网上“公务用车协议供货”栏目查询中标车辆的品牌、型号、配置及报价等需求信息。

第九条采购人在购买车辆之前,根据车辆配备标准、单位车辆编制情况和实际工作需要的车型到同级车辆审批主管部门办理审批手续。

第十条车辆主管部门批复后,采购人按照批准的车型可以向协议供货企业直接购买,也可以组织多家议价或采用反竞拍的方式采购。

第十一条采购人与协议供货企业要及时签订合同,按时交付车辆,并按照事前约定及时支付货款。

第十二条为提高政府采购的公平公正,增强透明度,最大限度便利采购人,*年适时将开始电子化交易,实行网上政府采购。具体操作程序及实施办法另行制定。

第十三条采购人原则上不得采购协议供货范围之外的车型(省级领导干部用车、专用汽车和进口汽车不在协议供货范围内),确属特殊需要,必须以书面形式报告同级车辆审批主管部门审批,采购人按照审批的方式进行购买。

四、权利与义务

第十四条协议供货企业有以下权利:

(一)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可拒绝接受采购人提出的不合理要求;

(二)对采购人在政府采购过程中有索要回扣、强要礼品等行为,可向同级财政部门及相关执法机关举报。

第十五条协议供货单位有以下义务:

1、生产厂商的义务:

(1)保证所供车辆为全新、零公里的原装合格正品,并且符合国家有关质量技术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要求;

(2)保证河南省各级采购人优先享受各项服务;

(3)针对本次汽车协议供货项目成立服务小组(由生产厂家人员或生产厂家授权的人员组成),指派专人负责日常管理及联络工作;

(4)登陆“河南省政府采购网”,将所有中标车型的技术参数维护到系统中(如不及时更新信息造成的损失自行承担);

(5)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廉政工作,防止腐败行为的发生;

(6)履行投标时的各项承诺;

(7)自觉接受河南省政府采购监管部门的工作指导和监督管理;

(8)其他法律法规规定应尽的义务。

2、生产厂商指定的商(4S店)的义务:

(1)登陆“河南省政府采购网”,在系统中注册、办理U-Key,并维护好自己经营的品牌;

(2)保证不对跨区域购买和售后服务做任何限制,保证在不超过承诺的交货时间内供货和完成售后服务工作;

(3)应设有24小时服务电话,在接到送修方报修电话后立即响应,并能提供免费上门维修服务和免费紧急救援服务,配备有明显标志的抢修车;

(4)建立用户档案,每月初及时向所在地政府采购管理部门报送上月相关信息及协议供货情况统计表;

(5)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廉政工作,防止腐败行为的发生;

(6)投标人承诺的协议供货服务商提供的其他服务承诺;

(7)自觉接受河南省政府采购监管部门的工作指导和监督管理;

(8)其他法律法规规定应尽的义务。

第十六条采购人有以下权利:

(一)在协议供货企业范围内择优选择协议供货企业,按照协议供货企业承诺的价格、服务质量享受优惠;

(二)对协议供货企业不按其投标文件及其承诺执行的,服务质量差、价格有问题或采取不正当手段经营的,可向财政部门投诉或举报。

第十七条采购人有以下义务:

(一)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制度和货款结算制度;

(二)严禁要求服务企业虚开发票;

(三)严禁向服务企业索要“好处”、“回扣”、“礼品”,或要求服务企业为本单位提供规定服务以外的其他物品或服务;

(四)未经批准不得与非协议供货企业发生采购业务关系;

(五)其他法律法规规定应尽的义务。

五、信息反馈

第十八条协议供货企业必须于每月五日前,将上月与采购人发生政府采购业务情况上报同级政府采购管理部门。对于不按规定报送的,财政部门将视其具体情况在河南省政府采购网上或以其他形式予以公告,直至取消其协议供货服务资格。

六、监督及考核

第十九条建立定期监督检查制度。财政部门将会同有关部门于每季度终了对协议供货企业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或不定期抽查。

(一)检查协议供货企业发票、记录等;

(二)公布举报、投拆电话,听取采购人意见;

(三)调查落实有关投诉问题,协议供货企业及相关单位应予以配合;

(四)听取新闻单位及其他采购人的监督意见;

(五)监督采购人开展公务用车采购业务是否通过协议供货企业进行,是否要求虚开发票、强行索贿、吃拿卡要等;

(六)不定期召开协议供货企业会议或以其他方式,听取意见及建议,完善管理措施;

(七)不定期召开采购人会议或以其他方式,了解对各协议供货企业服务情况的意见和建议。

第二十条对每次检查情况,财政部门将在“河南省政府采购网”上或以其他形式予以公告。

七、违规处理

第二十一条协议供货企业有下列行为之一,一经调查属实,第一次通报批评,列入不良记录名单并予以公示;第二次取消其协议供货服务资格,扣除履约保证金,取消相应中标人和商的协议供货资格,并在二年内不得参与政府采购招标活动。

(一)没有及时按统一服务承诺规定为采购单位提供优质服务;

(二)未按中标的价格进行优惠;

(三)对跨区域购车及服务设置障碍;

(四)不及时按要求报送报表及统计数字;

(五)不积极配合协助处理协议供货业务履行中发生的各种争议,不主动提供真实情况;

(六)其它有碍合同公正履行的行为。

第二十二条协议供货企业有下列行为之一,一经调查属实,即取消其协议供货服务资格,并在二年内不得参与政府采购招标活动。

(一)违反国家规定或合同承诺的质量标准,以次充好,提供假冒伪劣产品;

(二)为采购单位多开发票;

(三)拒绝接受政府采购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二十三条协议供货企业未按规定向同级财政部门报送第十八条所要求信息资料的,第一次给予警告,列入不良纪录名单,并在河南省政府采购网上予以公示,第二次暂停政府采购协议供货业务一至三个月,进行整改;第三次取消其协议供货服务资格。

第二十四条采购人有下列行为之一,一经调查属实,将进行通告,并按有关规定处理。

(一)未经批准选择协议供货企业以外的企业获取服务的;

第4篇:用车管理制度范文

    2、驾驶员必须严格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各项规定,对违反交通法规受到罚款,由驾驶员负责,单位不予报销。

    3、车辆实行专人驾驶,专人维护保养。禁止将车辆交给非专职驾驶员或其它人驾驶;未经分管领导同意,禁止将车辆交给非本车驾驶员使用。一经发现,按严重违纪行为处理。

    4、驾驶员双休日及因事、因病请假的,车辆钥匙必须交办公室保管。

    5、日常车辆由驾驶员负责维护管理,车辆要做到车容整洁、车况良好,确保正常工作用车和行车安全。

    6、小车的油费管理,实行定点记账。外出因公用车,原则上先请示领导,实行实报实销,无特殊原因不得挂账;车辆需要保养和维修时需报办公室,开具维修单后方可进行维修。

    7、严格控制公车私用。一般情况下职工(含驾驶员)私人用车不准派车,职工特殊情况需要用车的,必须乡主要领导同意。

第5篇:用车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汽车;调度管理;控制;探讨

引言

汽车的管理与调度是任何单位都重视的内容,对车辆调度管理与单位顺利的运转发挥重要意义【1】。然而当前汽车调度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单位工作的顺利开展。本文就对汽车调度管理控制进行探讨。

1.机关单位车队管理遵循的原则

1.1制度性

在车队管理中应当按照相关的规定实行,主要包含两个方面,分别为汽车管理、驾驶人员管理。另外,不论是日常车辆调度还是管理,都必须建立在遵守管理制度的基础上,以防止出现违规行为。

1.2科学性

在车队调度管理中还需要遵循科学性原则,能够科学合理的进行调度管理【2】。比如,在车辆的使用过程中进行严格的把控,了解车辆的使用状况,以此提升车辆的运行效率。另外,在使用的使用过程中不能将车辆完全派出,应当留出一部分车辆在紧急情况下使用。

1.3灵活性

车辆的调度需要根据相关的规定实施,但并不是调度是死板的,总会存在一些变通的情况,这时应该打破原有一层不变的方式,采用灵活的方式十四号调度。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使用,以防止出现一些列问题而影响整体的运行。

2.汽车调度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2.1无法满足供需要求

只有进行科学合理的汽车调度管理,才能保证车辆的正常运行,实现车辆供给和需求的平衡。在实际当中,由于车辆管理不够重视相关的规章制度,造成很多单位现有的汽车调度管理制度无法满足供需的具体情况。在使用过程中,车辆的消耗难以控制的合理范围内,当运营之中部分车辆出现损耗之后无法再次投入到运营中去,这样就极易导致供需方面出现矛盾,影响车辆的使用效率,给运营活动的顺利实施带来影响。

2.2制度难以落实,缺乏责任意识

当前汽车调度管理还存在着制度难以落实到位的问题,出现这种问题的主要因素就是驾驶人员没有认真履行责任意识,在汽车的维护与保养过程中没有根据相关规定实行,导致运营过程中出现较为严重的损耗。另外,驾驶人员在驾驶操作与技能维修方面存在不足,对于驾驶方面的专业知识还不够了解,时常出现维护不当或操作错误的现象发生,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车辆的正常使用。

2.3车辆配给存在不足

要想保证车辆的正常使用,应当制定车辆配给的最优化模式,在这个过程中应了解不同车辆的性能与用途,以保证车辆的性能最大化发挥,确保车辆应用于最适合的部门之中【3】。然而从当前的车辆配给制度的现状来看还存在不足,将一些高配置的车辆配备不适合的部门,最终使部门不适用该车辆,使车辆的利用率无法最大化发挥,甚至还会导致部门之间出现矛盾。

3.汽车调度管理控制措施

3.1优化车辆的配给制度

车辆配置制度是根据部门的实际情况来实施的,每个部门需要根据自身的工作性质使用车辆,在这个过程中要归类好车辆的性能与用途。想要制定相应的应急制度,就应当灵活进行车辆的配给,一旦出现突发事件,可以灵活的使用调控机制来处理这一问题。使所有车辆处于使用的状况是最好的车辆配置制度。将车辆资源的利用率最大化发挥。因此,在制度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车辆之间的互动,当出现突况时,能够调动其他车辆应付这一情况。

3.2提高驾驶人员的整体水平

车辆的故障发生将直接影响汽车运营率,因此,提高驾驶人员的整体水平十分有必要。可以对驾驶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使其掌握汽车操作、维修的相关知识,这样就能很好的降低车辆故障的发生率,能够自主维护汽车。对于驾驶人员操作不规范的问题,通过定期培训能够提升驾驶人员的操作水平,并形成良好的车辆检查与保养的习惯。另外,还可以通过制定相应的奖惩机制,对优秀的驾驶人员给予奖励,对于违反规定的驾驶人员给予相应的处罚,以此使驾驶人员的整体水平得到提升,促进汽车的调度管理效率。

3.3建立信息化汽车调度管理控制系统

为了保障车辆的安全运营,使车辆运营效率得到提升,加强制度方面的管理十分重要,再结合汽车调度管理系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度。

4.以GPS汽车调度管理系统支持汽车调度管理的有效策略

4.1有效综合监控方式

GPS汽车调度管理系统具有复杂多样的监控目标,为了对实现较多的监控目标,借助GPS技术十分有必要,应用过程中需要交叉与互换,更好的达到分组监控的目的【4】。以这种方式进行监控,有助于保证在同一监控窗口展开较多目标的监控,以此使监控质量与效率得到提升,减轻监控人员的工作压力。在进行多个目标的监控过程中,可以采用分组的方式展开监控,比如,将同一区域中的车辆分到同一组,将方向一致的车辆划分到同一组。以这种方式进行调度监控,对提升监控的效率与质量奠定良好基础,以此使汽车调度管理控制的需求得到满足。

4.2合理运用实时显示功能

在GPS汽车调度管理系统运用中,应当充分运用其中的地图显示功效,并在此基础上监控地图漫游的具体情况,更全面的掌握路况的实际情况,使车辆得到更好的控制。假如路况信息存在一定的差异,应科学的利用GOS技术,保证信息的及时性动态性。假如目标与现行的位置具有很大不同,可以将GPS的切换功能应用其中,以此了解具体状况,并且设置地图比例显示,以此更好的进行操作。在操作地图过程中,能够实现地图的放大与缩小,而且还能实现自动的定位操作。在GPS系统中,还能采用放大镜功能,以此达到更好的使用效果。这种方式对汽车调度管理控制发挥重要作用。

5.结语

总而言之,当前汽车调度管理十分重要,其关系到汽车本身的运输工作效率以及交通的正常运转。然而当前汽车调度管理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为了提升汽车调度管理的质量,可以通过改进车队管理方式、车辆配给缺乏优化、并运用GPS系统技术,以此使车辆的运行效率得到提升,使车辆的行驶更加安全可靠,满足单位对车辆的使用满意度。

参考文献:

[1]付磊. 基于关键链的复杂产品研发多项目调度问题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3.

[2]刘伟佳,吴秋伟,文福拴等. 电动汽车和可控负荷参与配电系统阻塞管理的市场机制[J]. 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24:26-33+101.

[3]王永强.目标控制管理在汽车生产调度中的使用[J].电子世界,2014,14:379-380.

[4]王奎海.浅谈汽车调度管理控制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6,05:181+97.

第6篇:用车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车辆安全管理;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TP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0-0070-01

车辆安全管理工作较为系统,不可出现任何马虎,因此,要能够树立科学的安全发展理念,并且对车辆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朝着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信息化方向转变,从而让车辆安全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一、车辆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车队车辆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是诱发事故的主要原因,事故的发生是量的积累的结果。由于车辆安全管理中经常出现的安全意识淡化、车辆维护和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认识不到位

车队安全管理是一项经常性工作,容不得半点的麻痹和大意,可以说车辆安全管理工作是否到位,直接影响到各项工作开展和企业安全稳定。然而,不能准确掌握驾驶员队伍的思想、工作情况和车辆状况;车队管理人员和驾驶员对车辆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把握不够,没有从根本上将工作落在实处,思想认识存在偏差,给车辆安全管理工作埋下了很大隐患。

2、维护保养不到位,注重短期效益,车况欠佳

当前车队车辆安全管理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重使用、轻保养。一方面,由于车辆使用频率高、行驶路况差,需经常性、定期性的维护保养,但由于经费的制约,车辆维修费用投入不足,车辆更新率过低,导致车辆安全性差。另一方面,驾驶员责任心不强和技能不过硬,大部分驾驶员普遍对车辆保养维护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掌握,导致车辆维护不及时。车辆一般都是单位配置,并非个人财产,从而导致个别工作人员出现管用不管修、能凑合就凑合的心理;而且,车况长期得不到细致周密的检查,从而诱发严重的不维修现象,致使车况越来越差。

3、制度落实不到位

在车队车辆管理方面,出台了一些管理制度,如车辆派遣、车辆维修保养、车辆交接班制度,员工素养考核机制等等。但在落实过程中,这些管理制度往往成为一纸空文,得不到落实。个别驾驶员存在侥幸心理和特权思想,不遵守交通规则的现象偶有发生。

4、监督检查不到位

从以往经验看,车辆派出后的车辆动态、驾驶员动态难以实时掌握,是车辆管理的一个盲区和软肋。另外,车队管理人员的监督检查职能作用发挥不明显。

5、注重经济核算,导致安全管理受到影响

这种问题在单位领导层表现较为突出,市场经济变化较快,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单位领导所选择的都是划块的管理方式,并且对实体进行组建,导致经济核算单位划分过小,实施自负盈亏、费用承包。而车辆作为运输工具的一种,所实施的是“分散管理、分散使用”的方法,从工作层面来分析,基本满足目前的工作状况,也调动了基层生产部门、车队的积极性。但是,车辆安全管理职责得不到落实,导致管理出现空档问题,诱发较多问题以及安全事故。

二、做好车辆安全管理措施分析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管理在各个方面的应用,有效解决了以往制度不落实、措施不到位等问题,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实现全程掌控。

1、加强安全教育,强化理论学习

驾驶员是车辆管理中最活跃的因素。抓好车辆安全管理,必须坚持“管车先管人,管人先抓思想”的理念,首先解决驾驶员安全意识淡薄的问题。要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利用《安全一堂》微电影视频,微信交流群等手段,开展专题教育、技能培训和警示教育,进一步提升驾驶员的安全意识,通过学习教育可有效解决安全教育制度不落实、驾驶技能不过硬等问题。

2、强化维护保养,及时淘汰老旧车辆

车辆的日常维护是保持汽车正常技术状况的基础性工作,日常维护保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行车安全。对此,强化驾驶员日常三检工作以及出入库检验工作,并且对每台车辆建立档案,详细记录车辆的故障问题、维修保养时间、维修保养次数等,实时掌握车辆维修保养数据,从而有针对性的加强管理和使用,使车辆技术状况始终处于良好状态,安全可靠,还可延长车辆的使用年限。对老旧车辆及时上报公司,申请淘汰更换,提高车辆成新率,确保安全运行。

3、健全完善制度,强化日常管理

不断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要能够贯彻预防的原则,加大管理的力度。一是在内部管理方面,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完善管理制度中存在的不切实际条款和过于苛刻内容。经常召开全队职工大会对反映较为强烈的管理制度重新进行修订。在制定内部管理制度过程中,必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每项管理制度制定都须全体人员会议讨论通过,并公告宣传栏。但制度一经实行,必需严格执行,二是加强管理制度的宣传和学习工作,就是把有关制度和规范性文件组织大家认真学习,同时我们也充分微信群的优势,把管理制度学习材料放到微信群中供大家学习,让大家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管理制度。三是重点还要能够对驾驶员行车规范、车况检查加以落实,形成相应的制度体系;并且对回车队的司机、车辆进行落实,对于较远的现场驻点的车辆,车队管理人员需要能够定期做好现场检查,所有的检查都要能够记录在案,探究相应的规律,并且把握实际的车辆管理工作方向

4、加强监督检查,拓展监督检查渠道

当前,车辆管理的一个薄弱环节是车辆派出后,即脱离了管理视线,往往各类事故就是在这个时间段发生。对此,我们车队所有车辆安装了北斗车辆GPS定位系统对车辆运动轨迹、行驶区域、行驶路线、行驶速度进行实时、全程跟踪监控,回放倒查,确保车辆管理实时化、可视化、可控化。通过跟踪监控情况,对驾驶员进行奖惩激励,及时提醒驾驶员避免出现超速驾驶和疲劳驾驶。

5、对汽车运输安全责任进行落实

车队要进一步落实驾驶员个人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并且对驾驶员个人工作行为进行规范,明确相应的惩奖界限。针对安全事故处理而言,司机需要结合自己所负责任的大小、经济损失比例来加以赔偿,通过经济杠杆来提升司机个人的安全意识,尽可能实现不违章行车。

第7篇:用车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公务用车;公车管理;制度保障

中图分类号:F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2-0119-02

一、公务用车和生产用车的区别

所谓公务用车,通常是指作为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从事公务活动的重要交通工具,在保障相关人员顺利高效进行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公务用车可以全面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是公务消费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所谓生产用车,一般是指企业直接用于生产的车辆。一般指可以承运货物或可直接为生产服务的客货车辆,包括大、中型或其他客、货车辆等。

一般企业中车辆本身不明确区分是否是公务用车,只是在用途上分为公务用车和生产用车。在企业中,一些车辆在用途上难以区别为公务用车和生产用车。为提高车辆使用效率,同一车辆有时参加公务活动,有时从事生产活动,难以明确区分为公务用车和生产用车,不可能规定一部分车为公务车,另一部分为生产车,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和资产闲置。

二、公务用车在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缺乏完善、统一的管理制度。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公务、生产用车在各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汽车的档次也在逐步提高,款式不断更新,车型不断增加。对此,全国各地自行制定了规章制度或管理办法。但由于这些规定大都是行政机关自己制定的,不能对公务用车提供规范化、法制化的制度性保障,造成了公务用车配置随意性较大,出现了公务用车急剧膨胀的现象。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相关企事业单位发出规定,严禁使用不符合要求、超编、超标公务用车。然而,因为缺乏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这一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2.公务用车缺乏合理配置。合理配置用车要考虑方方面面情况,车辆定编既要保障工作效率还要满足需要。然而在现实中,一些单位不考虑超编问题,擅自增加车辆,同时还存在违规借用、租用和购置账外车辆现象,造成车辆经常闲置,浪费了公用资源,滋生了腐败问题。还有部分单位因为车辆少,从而影响工作效率。国家虽然对公务用车配备标准做出了严格的规定,但在目前公务用车配备方面,仍然存在着相互攀比、严重超标的现象。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曾先后下发了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从排气量到购车价格均有规定,同时规定,党政机关原则上不配备越野车,确因特殊需要的,可配备国产越野车。但在现实中各企事业单位各种类型超标车并不少见。

3.监督不到位,公车私用屡禁不止。公车私用现象的根源还是管理力度不够,缺少社会监督和检查。虽然相关部门已经明确指出,各级单位公车严禁私用,但是一些单位的工作人员却视而不见,把公车当做自己的私人用车,参加聚会、出行的代步工具等。据调查,为了舒适体面,有一些部门和单位相关人员采用各种变通手段坐上了超标车,置法律与规定于不顾。

4.企业车辆增长迅猛,造成国家、企业成本逐年增大,社会交通道路压力增大,大城市空气污染加重,PM2.5超标。这种非理性的车辆增加,不仅造成企事业单位费用成本增加,而且还易造成“”问题。

通过以上分析说明,如果企事业单位在公车管理上不加以重视和加强制度建设,国家的财政负担将会愈发加重,企业的经济负担也必将会愈发沉重,道路交通拥堵、环保等问题无法根本解决。国企公务用车不像政府和国家机关比较单一,国企公务用车情况更加复杂。在企业中有的车辆在用途上难以区别公务用车和生产用车,同一车辆有时参加公务活动,有时从事生产活动,难以明确区分,不可能规定一部分车为公务车,另一部分为生产车。单位公务用车和生产用车一般是混用的,公务用车定编较为困难,不能因为限制公务用车而影响生产用车。现实中,厂矿企业、工程部门、项目建设期的建设单位等部门这种现象较为普遍。

三、公务用车管理的相关建议

近几年来,各企事业单位一直致力于企业公务用车制度的改革,在不断的改革探索中,不断挖掘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改善公车使用管理的局面,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意见和建议。

1.要从建立完善的公务用车管理制度入手,严格控制公务用车的购置、维修和使用,堵塞公务用车管理制度的一些漏洞,为公务用车制度的完善奠定基础。

2.相关部门应当制定购置、租用车辆的审批程序,做到严格把关、从严审批,严格预算管理,履行相关部门的权限,对于目前现有借用、超编和账外的车辆进行全部清理。

3.有效推进公务用车市场化和社会化。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要最大限度压缩公务用车定编,逐步推进公务用车社会化,发挥社会市场作用解决公务用车问题。可尝试“服务外包”方式,即将公务用车服务外包给有资质的运营企业管理经营,与运营商签订服务外包合同,根据合同的约定,完成公务用车服务。

4.公务用车实行货币化管理。公务用车实行货币化是目前我国许多地区改革所采用的一种模式,有利于减轻财政压力,有利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和党风廉政建设。弊端是公务交通费补贴标准和使用范围难以把握,补贴标准也不好平衡,补贴标准过高不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在实际操作中可根据各单位具体情况,按不同标准,实行限额据实报销的方式,这样既可满足公务用车需要,还可减少发生转移支付造成分配不均的情况,减少不必要的矛盾。

5.建立车辆管理的相关档案和管理台账,把车辆的型号、排量、数量、单价据实记录在案。加强公务用车入账管理,严禁账外配车和借用相关利益单位车辆。严格按照规定更新公务用车,未达到年限的不得更新,不得超标配车或增加豪华内饰。

6.规范公务用车的监督管理。引入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建立公务用车实时监控平台,加装GPS定位系统,对车辆的行程、轨迹、区域限定进行跟踪记载,定期分析监控数据。统一公务用车标识,从而大力打击公车私用的不文明现象。明确公务用车的使用范围,明确公车必须公用。

第8篇:用车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电力产业 车辆管理 服务 工作用车 电力生产

中图分类号: TM763 文献标识码:A

电力局工作开展的程度,基本上依赖于电力局内部提供的车辆的数量,尤其是许多抢修、装表等集体的工作,做车辆的需求更大。

企业车辆是否足够,是保证企业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但从为企业节省成本的角度出发,不可能大批量的进行车辆采购,因此在平时的工作中对现有车辆做好维护工作,保证企业车辆的完好率成为企业车辆管理重中之重的工作。

因为只有所有车辆处于完好的状态,才能被投入到工作当中,才能保证企业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2016年,根据电力局车辆管理的实际情况,这家电力局开展一项车辆质量管理的活动,主题是如何在保证车辆满足企业用车需求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提高车辆的完好率。通过这次主题活动,该电力局准确的看到了企业车辆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找到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突破口。

该电力局目前车辆管理的现状是:司机和车辆都是直接给生产班组,而且企业的数量中兼职司机占大多数,共有83人。而企业52辆车辆的管理是由企业的全职司机来负责。正是因为这种情况,导致对车辆管理的力度和深度不足,基本上都是依赖司机自我管理等多个问题。

车辆管理和车辆车用脱节,车辆管理员不能很好地执行车辆管理权,而司机和车辆使用者更不知怎么进行管理,这就导致车辆管理者非常着急想要改变现状,但是却管理不好的局面。最后导致车辆经常出现故障,无法有效调度,增加了企业对车辆维修和管理成本。2015年该电力局全年车辆的合格率只有百分之八十四,这直接对企业日常的工作产生了影响。

在本次活动中,该电力局以提升车辆完好率为重点,从司机、车辆、维修、公司业务、等方面展开分析,找出造成车辆损坏的原因,并φ庑┰因进行进一步的筛选,找出最主要的原因,然后针对这个原因找到解决的方法,并且在以后的工作中,对这些改进办法严格进行落实和监督,保证到2017年企业的车辆管好率达到百分之九十八,年底达到百分之百的完好率,有效的改善企业的车辆管理工作。

企业车辆完好率的高低,直接反映了车辆管理工作的水平,从这次活动得出的结论来看,想要提高该企业车辆管理工作的水平,应该从以下几个方向入手:

1.企业内部建立的车辆管理制度

在该企业的车辆管理系统中,每辆车的维修情况输入系统以后,经过车辆管理系统的整合分析,就能得出这辆车完好率的相关数据。基于这两者之间存在的联系,可以建立一套车辆管理的系统运行的制度,去保证这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如果企业内的用车需求等情况发生了变化,也要及时对这些制度进行调整和完善。

经过本次活动,该电力局根据对车辆管理的高技术性、安全性以及车辆使用者众多等特征,制定了详细的车辆管理制度,未改变该电力局曾经车辆管理模糊的、制度混乱的情况。制定了一共8项36条的车辆管理制度,建立了汽车维修动态表、安全检查登记表、车辆及驾驶人档案库, 明确了保养检查、车辆调度、车辆检修、用车审批单、安全保管、材料管理等制度,希望能对目前电力局存在的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让电力局的车辆均有良好的状态。在此基础上,根据电力局各个部门对车辆的需求,合理的调度车辆,最大限度的满足电力局的用车需求。

新车辆管理制度和模式的建设,改变了电力局之前车辆混乱的管理局。

在此基础上,可以建立一套能让车辆管理员实时掌控每辆车运行状态,以及车辆、驾驶员状况的监控系统或机制,使电力局的车辆随时处在一个可控的状态。而车辆的使用者,也可以通过这个机制,知道自己所使用车辆的好坏,进而更好的使用车辆。

车辆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完善,让车辆、驾驶员、车辆使用者之间建立联系,将三者有效地进行串联,提高了电力局车辆管理工作的水平。

2.提高车辆管理者的水平

因为车辆管理者是保证车辆使用率的关键,而且是调动车辆和使用者积极因素的关键。作为车辆管理者,必须要做好车辆调度和满足同事对车辆需求的带头人。要对电力局的车辆管理制度的落实,和使用人员的用车行为做好监督工作,所以对于电力局的汽车班来说,车辆管理者的地位十分重要。因此想要提高电力局车辆管理工作的水平,首先要提高车辆管理者的水平。

这次活动之后,电力局对车辆管理者进行了调动,扩充了企业管理车辆的队伍,新招聘了一些高素质的车辆维修和管理人员,使整个车辆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电力局领导想要改善车辆管理水平的意志,在活动中得到了贯彻和落实,汽车班对电力局车辆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重新进行了梳理,车辆管理工作应该秉承“用的住,用的活”的原则来进行管理;汽车班的车辆管理员以及维修人员要有服务理念,在平时对车辆监督和调度的过程中进行使用者和司机之间的双向交流,经常在一线和班组进行交流,及时掌握车辆的情况。

通过这次对车辆管理制度的改革,使得车辆管理者和车辆使用车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车辆管理者通过对车辆每日使用情况,有效的配合车辆使用者对车辆的需求,并且详细的了解车辆使用者日常对车辆的需求情况,减少了两者之间因为车辆调度不满意产生的冲突,由此可见,车辆管理者水平的提高,对车辆管理工作的落实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汽车班是电力局车辆的管理团队,生产班是车辆的使用群体,两者在工作中不断地进行磨合,逐渐就会产生一种依靠,在心里会不断的加强对对方的重视,进而因为工作中不断的接触和模糊,实现了彼此之间的感情交流,以及汽车班不断完善的服务意识,两者之间的认同感会不断提高,因此,车辆管理者的威信也在这个过程中被树立了起来。

生产班组对汽车班的感情,是建立在对汽车班日益完善的管理制度,服务上的认可上的,进而他们会支持汽车管理者的工作,配合汽车班的车辆管理者展开管理工作。

因为生产班组的配合,汽车班的工作就展开的更加的顺利,这使得电力局的车辆管理工作,在车辆管理者和车辆使用者之间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不仅电力局的车辆管理水平得到了提高,生产班和汽车班之间的关系也变得友好起来,进而提高了两者的工作效率。

3.明确人在车辆管理中的主导地位

因为车辆的管理工作是人和车为一体的管理模式,在车辆被使用的过程中,司机也是车辆的管理者,而在车辆管理工作中,司机又是作为被管理者被汽车管理员管理。因此,无论是对车辆管理员还是对司机来说,车辆管理制度的落实和执行都必须要靠人来进行。

而该电力局的司机人员,大部分都是兼职,他们一般都还有自己的本职工作,每次出车都是上车就开,下车就走,对车辆本身的情况了解很少,但他们和车辆之间的关系又紧密相连,几乎每天都会驾驶车辆。

因此如何在这两者中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变得十分重要,在车辆的管理工作中,人是很重要的因素。在实际调查中发现,车辆的完好率和汽车的驾驶员有很大的关系,在对电力局的驾驶员进行维修技能的问卷中发现,有百分之四十三的兼职驾驶员成绩并不理想,成绩较好的只占到百分之十五,成绩一般的占百分之三十九。然后根据驾驶员的成绩和其经常使用的车辆进行对比发现,驾驶员所驾驶的车辆完好率和他的成绩是成正比的。由此可换,车辆的完好率和车辆驾驶员的技术知识的高低有很大的关系。

此外,在车辆的使用过程中,还涉及一个用车安全的问题。车辆在被派出以后,车辆的安全完全由车辆驾驶员来掌控。

因此该电力局在公司的信息平台上创办了《交通安全信息导报》,在汽车班内,针对每个驾驶员的不同情况,进行汽车技术知识的降解,分析交通事故案例,帮助这些驾驶员迅速的掌握汽车相关的知识,逐渐形成爱护车辆的意识。

为了保证车辆管理制度的有效进行,该电力局设立了激励制度,将车辆和驾驶员的工资效益进行挂钩,制定驾驶员奖惩机制,将车辆管理的主动权掌握在了汽车班手中。这样依赖,汽车驾驶员想要得到奖励,就必须学习车辆相关的知识和技术,从而刺激了驾驶员对车辆管理的积极能动性。

4.结束语

无论是在企业的日常管理中,还是只是汽车班的管理,人,都是最关键性的因素,想要提升汽车管理水平,首先就要娜松砩舷率帧

对于电力公司来说,车辆是日常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关键因素,因此做好对企业车辆的管理,是保证电力公司其他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

但同样,车辆的管理更离不开车辆,人和车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只有同时将两者协调和掌控好,才能更好地提高该电力局的车辆管理水平。

因此,在工作中要不断地总结经验,结合不同时期企业的不同需求,做出适合企业发展的创新和管理。

参考文献:

第9篇:用车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项目管理;汽车样车;试制

前言

目前科学技术水平日益更新,汽车行业蓬勃发展,各类型汽车产品更新换代日新月异。随着汽车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国内汽车产品需求不断变化、产品升级换代迫在眉睫,因此压缩汽车研发周期,加速新产品汽车上市速度成为各汽车行业开发汽车产品的重要任务。

样车试制作为整车开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产品设计验证、产品工艺验证以及产品质量验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对产品虚拟设计开发的有效验证与补充。同时样车试制必须按照认证计划为各个工程部门提供满足试验要求的实物样车,在样车试制过程中及时发现各种产品设计问题、工艺问题、产品质量问题、人机问题以及提前验证各类工厂工装等,并将这些问题及时反馈给设计工程师和相关工程、工厂人员,以便在新车型设计开发的早期阶段解决各种问题和潜在的产品缺陷,从而缩短新车型开发周期,减少工程开发风险,降低工程设计及更改成本,为新车型的顺利量产奠定坚实的基础。

因而提升样车试制项目管理能力,更加有效地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是优质、高效开发汽车产品的基础,也是整车开发过程中缩短研发周期的重要支柱。

1 样车试制项目管理现状

样车试制项目管理是基于试制项目启动经理负责制,在矩阵式组织架构中进行多维管理的模式而开展任务。整个样车试制过程贯穿了试制造车计划管理、试制人力资源、试制质量控制、样车制造预算控制、进度跟踪,因此试制项目的管理也是围绕这几项基本任务来开展工作的。具体展开来讲,整个试制项目管理工作涵盖以下几方面:

1.1 试制项目管理范畴

明确试制项目在整车开发过程中的分工范畴,并依照不同项目类型制定试制项目造车策略。产品规划发展部及整车制造运营部在样车试制在新车型开发初期制定试制策略、编制产品开发规划,试制项目启动经理参与前期试制策略讨论,明确试制任务,并在试制全过程统筹协调,确保按时保质交付满足试验需求的高品质样车。

1.2 样车试制计划管理、沟通管理与风险控制

试制项目启动经理从项目启动开始,至整个样车造车任务结束,这期间负责制定项目关键节点并全过程跟踪,及时传递项目信息、沟通协调各方资源,确保试制项目按照造车计划进行。

1.3 样车试制预算管理

在收到试制造车项目立项初期,需要完成项目造车预算的申报,这包含项目造车人员、设备、物料、物流、仓储等费用预算。项目经理协调各功能块工程师完成各自的费用运算并汇总进行管理运作。

1.4 样车试制项目质量控制与管理

样车试制项目质量控制与管理工作贯穿整个试制项目的始末,确保试制项目满足样车试制需求,在每个关键节点完成各交付物工作,对重点节点需要提前预警并全程跟踪管理。

1.5 试制人力资源管理

目前国内车企通常同步开发多个汽车产品项目,因此需要进行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充分发挥每个项目组成员在整个造车任务过程中的作用。通常采用矩阵式项目管理模式,如图1所示,试制项目经理在立项初期组建试制项目团队,包含试制物料/物流、白车身、总装、电器、质量等工程师,定期开展前期准备会议,以会议的形式传递项目的各类信息并定期跟踪各功能块人员的工作进度,及时提供必要的支持,确保试制进度按计划实施。

1.6试制项目物料管理

由于样车试制是小批量生产规模的造车任务,工程开发的所有车辆零件、由物料工程师进行维护整车BOM(Bill of Material),同时由工程物料使用者即样车试制工程科提出需求申请,通过样件采购小组购买、计划外领料或供应商直接提供等途径获得所需工程物料,如图2所示。因此物料管理是整个试制项目环节中重要的环节之一。

2 样车试制项目管理流程

根据车企产品规划部的新车开发规划等信息,试制项目启动经理在接到项目造车任务需求之后,汇总试制项目启动各类信息,包括项目进度时间、可视化物料清单、试制车辆造车需求、车辆配置表、产品项目规划、新工艺、新设备等信息,并全程参与造车任务分工、造车内容的研讨会和前期启动会议,与项目管理部确认样车试制需要承担的试制项目内容。在梳理了试制项目信息表之后提传递给试制运营管理工程师,用以评估样车试制产能及造车资源。根据现有资源来平衡是否满足造车需求,并及时与项目经理进行充分沟通探讨,及时将评估结果和建议方案反馈给项目经理。

在确认样车试制资源可满足项目造车需求之后,由试制项目启动经理组织并召开样车试制项目启动会,将试制项目信息及时分享给样车试制各个功能块负责的工程师,并启动项目前期工作。根据项目管理部输入的造车信息预估试制预算,并组织各个功能块负责工程师汇总项目造车预算信息,包含项目造车人员工时、设备工时、差旅费用、造车物料费用、物流运输、仓储费用、白车身工装、夹具费用、软模零件费用等,其中人员工时费用含负责该项目的工程师、班组技师等人员,而物料费用则是整个造车项目的重要组成,包含零件(发动机、变速箱、底盘、车身外饰、内饰、空调电子、线束)等费用。试制项目预算汇总表经过分层审核后提交给产品规划发展部进行审批,之后根据项目信息变化及项目关键节点更新预算。

试制项目启动经理通过召开试制项目准备会议,建立并造车项目关键节点,这些节点涵盖整个造车项目始末的每个环节,包括每个交付物的项目任务以及负责人,以便于项目进展中,能够及时、有效地对项目进行全局掌控。在试制造车前期准备按需组织召开造车准备,拉动制造工程部相关工程师跟踪并评审造车前期的工艺清单、设备清单、工艺工装、关键零件清单、验证计划等准备情况。

同时试制项目启动经理根据项目管理部会签的冻结版本造车需求(含造车车辆数、用户需求时间)重新更新试制造车预算,并协调质量工程师与车辆用户进行沟通,根据具体每辆车的用途汇总并制定质量检查计划。编排并试制造车项目计划表,包含车身造车、油漆、运输计划、总装造车、电器软件刷新、质量检查进度。与此同时,试制物料工程师开展物料清单表汇总工作,并将冻结版本的物料清单传递给采购部,每周组织召开物料沟通会,跟踪物料订单释放、回签、物料到料率等信息,并协调采购部、物流部进行试制物料的采购、运输及清关,每周向项目管理部交流物料状态进度。

试制项目启动经理与目标工厂达成一致并制定油漆出厂计划,确保车身制造周期与总装装配时间匹配,并安排车身工程师、总装工程师根据技术文件制定工艺方案,开发试制工装、工具等任务。在试制造车工艺准备前期,由工程技术开发部门、制造工程部输入造车相关技术文件,如数模图纸、GD&T、特殊装配要求、整车及零部件测点图、DTS、关键工艺清单、工艺设备清单、工艺顺序、定位基准、测点文件等,试制车身工程师及总装工程师根据输入的相关技术文件制定并开发试制造车工艺以及工装、夹具。

在前期项目准备工作就绪后,根据项目关键节点要求,试制项目启动经理协助质量部组织召开造车开阀评审会议,开阀通过后,宣布项目启动样车试制,包括白车身制造、总装装配、电器调试、质量检验等工作,如图3所示。

在整个项目中,试制项目经理负责全周期跟踪项目状态,定期汇报项目进度,若出现任何问题,及时与相关功能块沟通,若判定该问题不影响试制计划,则由相关人员解决并关闭问题。试制质量工程师根据质量计划进行样车终检,评估是否满足试验要求,必要时启动相关处理程序。试制质量工程师组织用户共同进行样车交付状态确认并签收《车辆交付确认单》。对仍存在问题车辆的交付,需要由用户同意并签收,最终确保项目造车按计划准时交付并满足试验需求。

3 样车试制项目管理前景与展望

3.1 样车试制项目管理前景

试制样车可实现汽车产品外观及性能设计所要求达到的各项性能指标、样车试制要求的车型外观、动力传动配置、结构合理性和整体平衡性等,必要时还可以对整个产品局部设计进行改良并优化。因此一款设计精良的汽车新产品从设计开发到投入量产的过程中,样车试制过程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由此可见,在新产品开发周期中,加快试制开发进度,推进产品上市周期,完善的试制项目管理方法是推进系列产品开发、通用生产工艺,有效控制新产品的质量成本、缩短开发周期的有利工具。

3.2 样车试制项目管理展望

汽车研发项目管理的发展趋势将逐步走向平台化管理和矩阵式管理方向。通常试制项目管理平台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是广度,从班组生产管理到管理整个试制项目平台,都需要用到项目管理;试制物料管理需要横跨汽车生产企业上游的系统集成供应商、一级供应商、二级零部件厂商,到下游的物流、海关、仓储等;第二是业务的深度,例如试制项目造车预算,从前期预算编制、申报到项目中期的费用跟踪管控、直至项目结束前实际发生费用与预测费用的占比以及最终财务结算。可见,试制项目管理涵盖了工程技术开发、财务管理、车辆产品规划、样件采购、零件及整车物流等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同时样车试制开发过程是十分庞大的协同过程,试制项目管理围绕着矩阵式管理模块进行协同,以利用综合利用每个功能块的人力资源,充分调动每位工程师跨平台、跨项目协同并同步开展各类试制项目。

随着整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快速抢占市场占有率、加快新车型投产上市速度、完善产品升级换代,对于车企而言就是在确保高质量产品车的同时精益整个新车开发流程,缩短开发周期,因而样车试制项目管理在整个新车产品开发过程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在样车试制过程中提前进行潜在问题的验证及改进,确保后续目标工厂顺利量产。因此可靠的试制项目管理不仅满足研发及工厂的需要,更是整个汽车行业稳步发展的重要工具。

参考文献

[1]美国项目管理协会.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S].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2]中国项目管理研究委员会.中国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与国际项目管理专业资质认证标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3]戚安邦.项目管理模式的全面转变及其原因分析 [M].项目管理技术杂志社,2004.

[4]Project Management Body of Knowledge. PMI Institute,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