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库存管理技巧范文

库存管理技巧精选(九篇)

库存管理技巧

第1篇:库存管理技巧范文

Abstract: Through analysis of Access, SQL Server and Oracle relational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security mechanisms, this paper made study on security measures from the file system, security risks, user management, rights management, data backup and other aspects, summarized the practical methods for maintenance of RDBMS security performance and proposed practical skills to achieve safety performance of RDBMS.

关键词: RDBMS;安全隐患;实用方法;权限;用户;密码;备份

Key words: RDBMS;security risks;practical method;authority;users;password;backup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3-0196-03

0 引言

当今,RDBMS应用在众多的技术领域中。应用程序的设计选用较多的是Access、SQL Server和Oracle三种RDBMS。由于数据库作为所有应用系统数据的存放体,担负着存储和管理数据信息的任务,其安全性也就成为了系统设计时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随着数据库技术的发展,数据库系统中集中存放的大量数据被成千上万的用户所读取。如果数据库出现数据丢失、被非法侵入、被非授权用户访问和篡改等问题,都会使应用系统受到重创所以在数据库管理系统中,系统的安全管理和维护应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

Access 数据库虽然在编程、应用、嵌入开发等方面操作简便,但安全设计存在缺陷。笔者从事数据库系列课程教学的十余年间,对各种不同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安全机制和安全策略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项目不论选用哪种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数据处理,都需要尽可能的提高系统的安全性。要保证数据的安全、稳定,为用户提供正确的数据,需要全面了解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安全机制,有针对性地探讨其安全和管理措施和实施技巧。

1 数据库的安全机制

1.1 ACCESS的安全机制

1.1.1 数据库加密和访问密码设置 Access数据库的一种简便保护机制就是为数据库设置访问密码,只有键入正确的密码才能打开数据库。另外对数据库进行编码压缩,可实现对数据库进行加密保护。还可通过为VBA工程设置密码来保护应用程序的代码,不会影响VBA代码的正常运行。除设置访问密码之外,还可将数据库保存为.MDE格式文件。MDE数据库能像MDB数据库一样正常运行,VB代码也能够运行,而且数据库因源代码删除和数据库压缩而使得文件系统更小。

1.1.2 用户级安全机制设置 Access在关联的工作组信息文件中建立用户和工作组帐户来管理用户,在具体的数据库中管理对象权限,给用户和工作组分别指定使用权限。每个用户有用户名称、个人标识(PID),再用加密算法根据名称和PID产生唯一安全标识(SID)和密码。每个工作组有唯一的工作组名称、安全标识(SID)、个人标识(PID)。用户要输入用户名称和密码才能打开数据库,根据拥有权限对数据库进行操作。使用用户级的安全机制,可以灵活、安全地保护数据库。

1.2 SQL Server的安全机制 SQL Server的安全机制可以分为登录操作系统、登录SQL Server、用户与数据库相连、用户拥有数据库对象的访问权限等四个层次,简单的说就是使用身份验证和权限验证等措施,有效抵御外部非法侵入,保护数据库中数据的安全,防止资源被破坏。

身份验证是通过使用登录帐户和密码的方式来验证用户是否是具有连接SQL Server实例的合法用户。用户登录操作系统和SQL Server时,要求用户输入用户名、密码,输入信息正确才可以进入SQL Server系统。否则服务器将拒绝用户登录,从而保证系统安全。

权限验证是对合法用户在SQL Server数据库中能够对数据库对象进行哪些操作的一种控制方式。只有合法的用户具备了对指定的数据库对象有指定的权限时,才能够对数据库进行所获授权范围内的相关操作。

1.3 Oracle的安全机制 Oracle数据库的安全机制可从系统安全和数据安全两个方面来考虑。数据的安全是指数据库内部的数据在遭受到安全侵害时,数据库对数据的保护以及恢复。系统安全是指数据库系统在控制数据库的存取以及使用方面所设置的安全机制。

Oracle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机制是设置用户帐号、用户密码、控制连接数据库的权限等方式,而对于数据的安全保护机制则是采用对操作对象设置特定的访问权限等方式来进行的。

2 数据库访问控制的实用技巧探讨

2.1 Access环境下的实用技巧探讨 Access数据库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安全隐患:

2.1.1 修改文件名和后缀名,防止Access数据库文件被下载 防止Access数据库文件被下载可采取如下措施:

①修改文件名。一般情况下,为了设计的方便,我们通常在给数据库文件取名的时候习惯于“见名知意”。为了数据库的安全,可取比较复杂的文件名,让“攻击者”“费解”,如将“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用“opop”方式命名。

②修改文件名的后缀。将数据库文件的后缀名修改后,即使“入侵者”知道数据库文件的文件名和存放路径,也无法进行下载。如将“.mdb”改为“.asp或asa”等,然后再在数据库连接文件中修改数据库地址内容。如将“opop.mdb”改为“opop.asa”。

2.1.2 采用或设计加密工具实现数据的加解密处理

①采用RSA算法加密数据。RSA加密算法是一种非对称加密算法。在公开密钥加密和电子商业中RSA被广泛使用,因其能够抵抗到目前为止已知的所有密码攻击,经历了各种攻击的考验,已被业界推荐为公钥数据加密标准,普遍认为是目前最优秀的公钥方案之一。RSA加密算法是能同时用于加密和数字签名的算法,易于理解和操作。

②采用数据加密算法DEA加密数据。这是一种对称加密算法,是使用最广泛的密钥系统之一,在保护金融数据的安全中经常被采用。最初的DEA开发是基于嵌入至硬件中的方式来实现数据保护的,通常,自动取款机ATM都使用DEA。

数据的加解密需要系统管理员对系统做细致的分析和研究,针对应用,用简洁方便的方法来实现对信息进行加密和解密处理。

2.1.3 屏蔽“Admin”用户对数据库的所有权限 在ACCESS数据库中系统管理员引发的安全漏洞比较明显。由“Admin”用户所引发的安全漏洞,可采用屏蔽“管理员”用户对数据库的所有权限的方法来解决。在管理员用户组中增加与“Admin”用户等同的新用户,如Benji,以Benji用户登录,管理员用户组将“Admin”撤出,屏蔽“Admin”用户对数据库的所有权限。完成“Admin”撤出操作后,“Admin”就变成了一个普通用户,数据库系统管理员更名为新用户“Benji”。这样一来来,数据库安全系统就以新的管理员身份对所有的用户起安全防护作用。

2.2 SQL Server环境下的实用技巧

2.2.1 使用安全的文件系统,将SQL Server安装在NTFS文件系统中 将SQL Server安装在NTFS文件系统中。NTFS是一个很适宜保障SQL Server数据库安全的文件系统,它使用标准的事务处理日志和恢复技术以保证分区的一致性,它还带有目录ACL和文件加密等,它比FAT文件系统更加稳定可靠且更容易恢复。在安装过程中,如果侦测到NTFS,SQL Server将在注册表键和文件上设置合适的ACL。在发生系统失败事件时,NTFS使用日志文件和检查点信息自动恢复文件系统。

2.2.2 创建多个登录帐户,适应不同的用户需求 为保证登录安全,管理员可创建多个登录帐户以适应不同的用户需求。SQL Server中,登录系统可以采用系统内置的账户, 也可以利用管理员创建的账户。在安装过程中产生两个默认的登录账户BUILTIN\Administrators和Sa。BUILTIN\Administrators对所有Windows管理员的登录提供权限,具有所在数据库中的所有权限。Sa也具有数据库中的所有权限,但只有在使用混合验证模式时有效。

系统内置账户一般只是管理员使用,必须进行严格的保护。数据库安全配置的第一步是设置安全的密码策略,不要在应用程序或者脚本中写sa账号的密码。不使用空密码,且定期修改密码。数据库管理员应该定期查看是否有不符合密码要求的账号。默认的两个公开用户SA和Guest容易受到攻击,因此在必要时可以禁用这两个用户。

2.2.3 使用正版软件,删除有安全问题的SQL程序,删除Openrowset函数和Opendatasource函数等危险函数消除安全隐患。

数据的安全隐患主要是来自于是系统本身和使用者两个方面。

使用正版软件安装SQL Server。安装前认真检查系统,及时了解外来入侵的安全问题及解决办法,及时做好系统和软件的补丁安装,避免系统漏洞。使用专业杀毒软件清除病毒,确保系统安全后再进行安装。

有安全问题的SQL程序容易让攻击者利用。攻击者一般是在应用程序中预先定义好的查询语句结尾处加上额外的SQL语句元素,欺骗数据库服务器执行非授权的任意查询。为保安全,要及时删除存在安全问题的SQL程序。

SQL Server的攻击者能利用Openrowset和Opendatasource函数对攻击目标的数据库挂码,获得目标数据库以及服务器的控制权限,获得数据库名称、表名等重要信息,应将其删除。

2.2.4 加强权限管理,谨慎授予数据库管理员权限 用户权限的管理,是保证数据库系统安全的重要手段。为保证安全,通常将一些重要的权限只授予数据库管理员。

权限管理有服务器权限和数据库权限两种管理。通过固定服务器角色或创建服务器权限为登录用户授权,可以对服务器进行操作。数据库权限用于控制数据库用户对数据库的操作。

在SQL Server中,可充分利用角色在保障数据安全方面的作用,预防配置不当给数据安全造成的隐患。可以事先定义好具有某些权限的角色,然后指定用户为角色的成员,用户将获得给予角色的所有权限,在用户成为角色成员时权限自动生效。

2.2.5 在实例属性中配置TCP/IP的属性时,把默认端口改成其他端口 SQL Server服务时默认使用TCP-1433,UDP-1434两个端口。1433端口是SQL Server默认的监听端口,在实例属性中配置TCP/IP的属性时,把默认端口改成其他端口可以为数据安全提供保障。对试图枚举网络上现有的SQL Server客户端所发出的广播可以禁止它作出响应,这样攻击者不会很轻易地知道SQL Server使用了什么端口。1434端口不受限制,需要在TCP/IP属性中将其设置为隐藏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2.2.6 将用户需要访问的数据制作成视图提供给用户查看 使用视图对数据源进行隔离。数据库中的数据是存放在基表中的,通过建立数据视图,使用户不直接操作基表中数据,可以有效的保护数据安全。

基于视图的特点,当基表中的数据发生变化时,视图中的数据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很多情况下,用户仅使用某些基表中的局部数据,而不是全部数据,此时数据库系统管理员为避免用户因访问区域过大而造成的对数据安全的威胁,可以将用户需要访问的数据制作成视图提供给用户查看,以减少用户对原数据的访问,从而达到保证数据源安全的目的。

2.3 Oracle环境下的实用技巧

2.3.1 使用安全参数对用户进行限制 在创建用户时,使用安全参数对用户进行限制。用户名和口令、用户默认表空间、临时表空间、用户存储空间限制以及用户资源文件限制等都是Oracle数据库用户的安全参数。为用户创建相应的数据库账号,强制通过系统安全设置检查后用户对数据库的操作才能实施。

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一般使用CREATEUSER语句在数据库中创建新的用户并以部门为单位来创建相关用户组,对于不同的用户设置不同的口令。通过概要文件中的参数来设置用户允许失败的连接次数以及口令使用的最长天数等方法也是行之有效的。要实现更高层次的保证数据的安全性,需要确保用户是在授予相关的权限之后才能打开其所需的数据。

2.3.2 使用角色为用户授权,简化权限的管理 与SQL Server一样,在Oracle数据库也可以使用角色管理用户权限,它也是确保Oracle数据库系统安全的一个重要策略。根据不同的应用模块将多用户、多对象的应用环境下的权限进行角色分配,随着应用的变化对角色的权限进行修改,即可实现权限的动态管理。

在Oracle数据库管理系统中,设置权限是重要安全措施。正确的权限设置可以防止不具备相关权限的用户对数据库中的相关数据进行非法操作,起到防止进行非授权的数据库存取、非授权的对具体对象的存取的目的。

2.3.3 实施数据库审计功能,设置数据库审计 数据库管理员可以设置数据库审计,进而确保数据库安全运行。审计功能启动,系统将启用审计日志自动地对数据库的所有记录进行备案,包括用户、对象、时间以及相关的名称等。

数据库的审计有三种级别:语句级审计、权限级审计和对象级审计。系统对其内部所发生的活动进行审计的功能是通过规定不同的审计级别来实现的。

2.3.4 不同的用户定义不同的视图,并对用户访问范围进行必要的相关限制 应用视图机制,通过相关的保密数据将其无权访问的内容隐藏起来提高数据的安全性。采用视图机制,对于不同的用户定义不同的视图,以此限制存取基表的行和列集合。

2.3.5 激活资源限制,将初始化参数RESOURCE-LIMIT设置为TRUE限制用户执行某些需要消耗大量资源的SQL操作,可以通过PROFILE设置实现。在大而且复杂的多用户数据库系统中,可以通过PROFILE设置合理分配资源,指定口令有效期、进行口令复杂性校验、指定用户连接时问以及最大空闲时间等,控制用户口令的使用。

用户众多的数据库管理环境中,需要对每个用户或会话使用的CPU、内存等系统资源予以限制,管理用户的口令。使用PROFILE进行资源限制,既可以限制整个会话的资源占用,有效地利用系统资源,还可以限制调用级SQL语句的资源占用,确保系统性能。

3 结语

当计算机系统出现故障而造成数据的丢失,其原先的数据很难恢复,此时可以利用备份的数据进行恢复。管理员要做好备份策略,采用适当有效的备份措施,定期对数据进行备份,防止机器发生异常故障,保护数据库中的数据安全。

此外,利用系统平台提供的安全保障措施也是一个共同的选择。

①安装专业杀毒软件,及时更新病毒库,实时清除电脑木马病毒。②确保在安全可靠的操作系统下运行数据库系统。③加强网络安全防护。④完善系统管理制度。

高度重视数据库的安全问题,全面了解数据库的安全机制,掌握安全管理的技术和技巧,对每一个从事数据库技术的专业人员都是应该具备的专业素质。上述提出的安全防范实用技巧,在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措施保护数据库系统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张征,陈永峰.Access数据库安全浅析[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

[2]韩凤英.SQL Server 2005数据库安全策略研究[J].软件导刊,2012(12).

[3]胡歆.ORACLE数据库安全性分析研究[J].信息安全,2012(4).

第2篇:库存管理技巧范文

关键词:Java语言 数据库操作 方法

中图分类号:TP31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10-0042-02

在任何计算机语言中数据库都占据很重要的位置,可以说如果没有数据库就没有计算机语言的应用,对于Java语言中也是如此。当前主流应用的数据库服务器主要有,微软(MicroSoft)开发的SQL Server数据库、甲骨文(ORACLE)公司的MySQL数据库和Oracle数据库等,使用Java编程语言连接SQL Server数据库时,需要比较繁杂的系统环境配置,所以,在使用Java语言编写应用程序时,在数据库服务器的选择方面,多使用MySQL数据库或Oracle数据库。其中,中小型项目的开发一般多选用MySQL数据库,在大型项目在开发中,大多选用Oracle数据库。

在Java语言中,要对数据库进行显示、增加、修改、删除等操作,主要采用JDBC(Java DataBase Connection)技术。这种技术为开发人员提供了一个标准的API接口,程序员通过调用纯Java API来编写调用数据库在应用程序。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编写程序调用JDBC的API,比较容易的实现对不同数据库的访问。

在计算机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数据库的连接和操作是一个难点,笔者在多年的Java语言实践中积累的连接和操作数据库的方法和技巧与大家一起分享。

1 Java连接MySQL数据库的方法

使用Java语言访问多种不同数据库的时候,可以通过编写JDBC API调用来实现,在连接不同数据库在时候,安装相应的驱动程序即可。例如:要连接MySQL数据库,就需要安装MySQL数据库的驱动程序“mysql-connector-java.jar”,这些驱动程序大多椒开源的,一般可以到官网或互联网上下载。下载后的驱动程序存放的位置有要求,如果你没有使用开放的开发环境,那么要将驱动程序存放在JDK安装目录下的lib文件夹中;如果你使用了Eclipse或其它的开发环境,那么要在这些环境中配置JDK的位置将驱动程序导入到里面。

安装完成数据库在驱动程序之后,就可以编写程序来实现对数据库的连接。

(1)Class.forName(“com.mysql.jdbc.Driver”);

//此步骤为驱动程序的加载,另外驱动程序的名字还可以为org.gjt.mm.mysql.Driver。

(2)Connection con=DriverManager.getConnection(“jdbc:mysql://localhost:3306/数据库名字”,“用户名”,“密码”);

//创建与数据库的连接

通过以上两步骤后即可以完成与数据库的连接,上面代码1中forName()方法会抛出ClassNotFoundException,代码2中getConnection()方法会抛出SQLException异常,所以在程序中要进行异常的捕获与处理。

2 数据库连接的技巧

2.1 数据库连接代码的复用

在一个项目开发过程中,需要经常的对数据库进行操作,那么我们不能在一个项目中多次写相同的代码,这样不利于代码的更新与维护,所以我们可以将连接数据库的代码单独的写在一个Java文件的构造方法中,这样在需要进行数据库连接时生成该类的对象即可调用到数据库连接的代码。

2.2 数据库连接对象的关闭

在应用程序运行在过程中,当客户端发起查询或更新请求时,应用程序就会通过JDBC API新建一个连接,与数据库进行通信。如果,应用程序有多个客户端需要频繁对数据进行操作,那么,就需要建立相应多个在数据库连接。所以,编写应用程序在时候在每一个客户端使用数据库完成之后,一定要释放连接资源,包括Connection对象、Statement对象和ResultSet对象,否则会因资源耗尽而使应用程序崩溃。因此,程序员在编写应用程序时,在处理数据库操作方面必须谨慎,保证每次的数据操作之后及时释放数据库连接资源,提高应用程序在稳定性和健壮性。

一个数据库通信连接一般可以支持多达几百个的Statement对象。通常,在应用程序中,每个程序在调用都需要构造一个物理连接,而且每个Statement对象需要单独占用一个物理连接。由于建立物理连接的在过程需要通过网络反复沟通,比较浪费时间,所以在连接数据库时,尽最大可能避免或者减少单个Statement对象独占物理连接在情况。这样的设置对于一般的网站来说还可以,如果一些访问量比较大的网站,当连接数超过这个值的时候数据库服务器就会报错,出现网站瘫痪等现象。所以对数据库操作完成后,要调用相关对象的close()方法,将所创建的数据库连接相关对象关闭,通常采取“先创建的对象后关闭”的原则。

在使用java编写应用程序时,通常将将数据库的连接、关闭与异常处理同时写在一个单独的类文件的相关代码。在类的构造方法中编写数据库连接、数据库关闭对象的方法,此外也可以将其它数据库的操作方法写在此方法中,例如数据库的查询、修改、插入和删除等。当需要进行数据库操作时,生成这个类的对象,就可以进行数据库的连接、关闭以及其它相关操作,提高代码在利用率。

(1)public class DBConnection {

(2)private String dbDriver="org.gjt.mm.mysql.Driver";

(3)private String url="jdbc:mysql://localhost:3306/shop";

(4)public Connection connection = null;

(5)public DBConnection() {

(6)try {

(7)Class.forName(dbDriver).newInstance(); // 加载数据库驱动

(8)connection = DriverManager.getConnection(url, "root", "123");

(9)} catch (Exception ex) {

(10)System.out.println("数据库驱动程序加载失败!"+ex.toString());}

(11)}

(12)public void clo(){

(13)try{

(14)if(connection!=null)

(15)connection.close();

(16)}catch(Exception e){

(17)System.out.print(e.getMessage());}

(18)}

(19)}

2.3 数据库连接池的使用

使用JDBC访问网络数据库虽然简单易用,但是这种方法对于Web开发来说,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文中前面提到的每一次Web请求都要建立一次数据库连接,即浪费时间又占用内存。而且对于大型的电子商务网站,同时几百人乃至几千人在访问量,在进行数据库连接操作时,要耗费大量在系统资源,影响网站的访问速度。在标准JDBC API接口中,并没有提供资源的管理方法,资源管理必须由应用程序自己负责管理。虽然在JDBC规范中,强调了资源的关闭、回收及合理运用,但最稳妥的方式,还是为应用程序提供有效的管理手段。

对数据库连接资源的管理是很重要的问题。我们可以使用“数据库连接缓冲池”来解决资源的频繁分配与释放所造成的问题。将数据库连接预先放在缓冲池中,当需要建立数据库连接时,就从“缓冲池”中取出,使用后再放回去。我们可以通过设定连接池中的最大连接数来防止太多的连接数量。

3 结语

上面讲述了Java连接MySQL数据库的方法和一些操作技巧,实际在进行数据库操作时还有很多可以优化的部分,除了优化代码部分以外,还可以优化数据库,包括数据结构的调整、SQL语句的调整和服务器内存分配的调整等等。另外在Java Web开发中也可以利用Hibernate框架来操作数据库,它是一个开放源代码的对象关系映射框架,它对JDBC进行了轻量级的对象封装,使Java程序员可以随心所欲地使用对象编程思维来操纵数据库。已经得到了广大企业和Java Web开发人员的认可。

参考文献

[1]黄丹.基于JDBC的数据库访问技术[J].软件导刊,2010(03).

[2]聂凯,曹慢慢.Mysql数据库的访问方法浅析[J].科技资讯,2010(09).

[3]张作宸.JDBC原理及操纵数据库方法[J].科技信息,2009(02).

第3篇:库存管理技巧范文

【关键词】中职教育数据库教学生本课堂

近年来的中职教育以其强大的优势,在蓬勃发展着。而高职教育的教学模式也在不断的探索和更新中,各个方面都在探索一个更适合中职教育的教学模式,给中职教育带来更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出更适应社会发展的操作型技术人才。

一、充分信任,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目前,社会上对中职教育的学生,存在着一些偏见,认为他们不是优生,没有什么本事,对他们的信任度不够。这样的偏见千万不要存在中职教育的教师的头脑里,要充分信任学生,相信他们跟其他孩子一样,只是在以前的学习中,由于种种原因而没有取得更好的成绩。但是,他们的能力是和其它孩子一样的强大的。中职教育的数据库教学也不例外,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中职教育的数据库教学是以该专业的实际应用为主,以基础的数据库知识为基础的教学,主要内容是科学地组织和存储、高效检索和管理所使用的数据。在课堂教学中,不妨以问题的形式进行教学,就是教师把要讲的内容,整理成几个问题,然后就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寻找答案。最后的十五分钟,让学生回答问题,对于回答正确的予以表扬,对于回答错误的让该生说出自己的解答过程,然后跟同学们一起分析错误的原因,指出在数据库的应用中,最主要的问题和容易产生错误的原因。这样,就使课堂上没有了教师一个人的枯燥讲解,也没有了在教师的讲解里学生香甜的瞌睡现象,因为课堂的主动权在学生手里,激发了他们自己寻找答案的兴趣,从而激发了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教学不仅没有了一言堂,也有了轻松愉快、畅所欲言、共同探讨的课堂氛围。学生们不仅当堂所讲的内容当堂消化了,而且教学双方都感到很轻松。但是,教学效果却是事半功倍。

二、任务驱动、利益刺激、让课堂的实战效果更强

在教学中,比如企业的物资数据库建立与录入、人力资源管理录入、设备档案管理录入等简单的任务。把这些任务搬到课堂中,教师在讲解操作与注意事项之后,跟学生们一起完成任务,并根据完成的多少,给予一定的报酬。这样的课堂哪个学生能不喜欢呢?在任务的驱动下,在利益的刺激里,学生们一下子就拿出了全部的热情去完成,在整个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课堂的教学内容被学生在兴奋的操作里完全掌握了,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提高了。值得注意的是,任务的布置要循序渐进,不能直接就布置非常熟练的人才可以完成的任务,这样不仅不能激发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还有可能打击一部分学生的自信心。布置任务要公平合理,大家都是同样的任务,更具完成情况所得报酬也是一致的。这样才能不仅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还能够树立他们强烈的竞争意识,提高竞争素养,使之具备更高的社会适应能力。

三、设计互评课堂,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在生本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对于学生所完成的任务或者所提交的作业,不是由老师来点评,而是完全交给学生互评,指出彼此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阐明自己的观点,总结操作技巧等。这样的互评课堂,使学生们充满了兴趣。而又由于是互评,所以每一个学生都十分认真的完成自己的任务和设计,积极总结自己的技巧和操作经验,这样就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使学生在自主的学习中,找到了乐趣,也总结了技巧和经验。最后,由教师总结,表扬观点鲜明、技巧性强、总结的经典的同学,鼓励没有发表观点和没有总结出技巧的同学。这样,无论表现好的同学还是表现差的同学,都得到了自己的心里满足,课堂教学效果非常好。

结束语:中职教育是职业教育,同时也是职业能力教育。在中职教育体系里,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的适应社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职业道德、自主学习和自我完善能力。要成就他们一生的职业能力,最主要的就是给他们机会,让他们去实践,更重要的是给他们一个杠杆―――自己动手的能力,再给他们一个支点―――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财富,让他们去撬起地球,去开拓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王彤,王良.案例教学法在数据库原理课程中的应用.[J].计算机教育,2006(02)

第4篇:库存管理技巧范文

【关键词】个人知识管理;教师专业发展

知识伴随着人类社会和人类文明的进程,只要是知识存在的地方,就存在着对知识的管理。对国家来说,知识管理是一种长远的发展战略;对企业来说,是一种崭新的思想;对个人来说,则是全新的挑战,它使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考虑自己成长与发展的问题。与此同时,以传递人类优秀文化为目的之一的教育也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课程改革与教师教育已成为当下的焦点。如何在知识经济时代更好地促进教师个人知识管理以及教师专业发展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

一、个人知识管理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个人知识管理的实质在于个人有意识、有目的地通过对知识的不断学习、累积、创新、交流和分享,从而帮助个人提高工作效率,整合自己的信息资源,并最终提高个人核心竞争力。通过个人知识管理,让个人拥有的各种资料和信息变成更有价值的知识,最终有利于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一)促进教师终身学习的能力

现代意义上的“学习”是一个能动地获取、运用、生产和创造新知识的过程。终身学习的能力或持续学习的能力是当今社会所认可的核心竞争力。个人知识管理要求建立个人的专业知识体系(适应目前、未来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吸收和补充所需的知识资源,持续学习;将知识资源应用于实际工作,展示学习和工作的能力;参与知识创新、知识交流,谋求长期发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8年世界教育报告——教师和变化世界中的教学工作》指出:“大多数国家的师范教育虽然仍把重点放在教师的前期培养上,教师的在职培训和进修在最近30年显得日益重要。某些国家在使用继续教育一词。人们逐渐地认识到,教学同其职业一样,是一种学习的职业,从业者在职业生涯中自始至终都要有机会定期更新和补充他们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因此,教师终身学习的能力对教师展业发展有非常重要地促进作用。

因为学习和工作的实际需要,教师一般均会“自发地”整理相关的知识以便使用,也就是进行了原始的个人知识管理。随着所需管理的知识资源内容增多和类型复杂化,有计划的、系统的个人知识管理将为教师的成长和专业发展提供最有利和最直接的支持。

(二)促进教师专业知识显性化

Nonaka和Takeuchi(基于隐性和显性知识的区别,建立了一套完整地关于知识及其创建的理论。按其观点,有组织的知识创造需要不断地进行社会化、外化、组合化和内化四种形式的知识生产过程。知识管理的目的非常有利于并刺激这些知识过程,螺旋式动态上升的知识出现将隐性知识转化成显性知识。

在知识日新月异、信息技术改变着人类整个生活的时代,教师继续教育和教师专业发展中也有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促进学校教师专业知识的显性化。九十年代以来,欧美国家在教师教育和课程发展中,都要求教师探索和学习处于隐性状态的教师专业知识,通过促进教师隐性知识的显性化,从而实现教师终身的专业成长。而知识管理的目的之一便是促进隐性知识的外化。个人知识管理的核心有两个:(1)将隐性知识更加明晰化,一方面将获取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深度加工、分析、综合,得到可直接用于解决问题和决策的知识化信息;另一方面使知识能更清晰、明确地表达或更容易理解、查找和利用。(2)和其他人更好地共享已有的知识,并使知识能更快传递到需要的地方,更有效地将思想转化为行动。这些都有利于促进教师隐性知识的显性化,从而实现教师终身的专业成长。

二、个人知识管理的技巧和方法

个人知识管理应该被看作是既有逻辑概念层面又有实际操作层面的一套解决问题的技巧和方法。这种技巧和方法是21世纪的知识工作者必需具备的。保罗·道尔森(Paul Dorsey)教授提出了知识管理的七种技巧和方法:检索信息的技巧、评估信息的技巧、组织信息的技巧、分析信息的技巧、表达信息的技巧、保证信息的安全和信息协同的技巧。以上七种知识管理方法,实际上是处理日常工作中“知识维度”的一系列连续的动作和操作,并可以根据需要相互结合,选择使用。例如,你可能是在对信息进行评估后才发现仍然需要检索一些信息。 除了以上七项外,个人知识管理的内容还包括时间管理、基础设施、组织性工作等等方面的技能,具体指:时间控制;工作空间舒适度;快速阅读、备注和研究;备案和文档管理;信息设计(哪些信息有用,哪些信息无用);有目的的写作;知识/信息处理设施(通常指PC 等IT设备);知识/信息过滤技能。

三、个人知识管理的实施

基于简单有效和经济实用这两项原则,个人知识管理需要三个主要的步骤:获取(学习)、知识存储管理和知识利用。

(一)建造个人学习网

获取大量有用的信息是进行个人知识管理的基础。信息网络代表了收集信息的能力,数据的多少与品质的好坏,成为决定知识产出品质的第一影响因素。一般而言,个人知识管理应该建立至少三个方面的信息网络:人际网络、媒体网络和Internet资源网络。人际网络是一种无形的网络,也是个人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人际网络的建立和维持并不容易,一旦建立,往往成为可以获得最直接最深入问题信息的来源。人际交往中可以学到很多书本上、软件中学不到的知识——隐性知识。因此,教师应扩大自己的交往圈子,充分利用各种软硬件工具,如ICQ、MSN、Email和手机、PDA等,多与“柏拉图”为友,多与朋友交流,沟通和讨论,提高自己。 媒体是一种实时与广度的信息来源,通过电视广播杂志与报纸,往往可以获得最新的讯息与来自不同角落的新闻。教师应结合自身学习、工作的需要,将经常用到的媒体信息进行分类、鉴别。对那些主要的媒体长期密切关注,让信息的收集成为系统而非随机性的临时行为。使主要媒体来源的数据讯息及时到达教师的工作桌前,促进教师的知识结构良性发展。Internet是人们进行学习的重要工具,能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强大功能进行学习是现代人的一个重要标志。不论网站还是电子报,不管质量还是数量,Internet的资源都已经超过现有的单一图书馆与媒体。教师应有效地建立网络资源清单,熟悉相关资源所在,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善用搜索引擎工具,充分利用IE的收藏夹,定期备份信息。此外,Blog 、Wiki等网络工具也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作为个人知识管理系统所使用。

(二)个人的知识系统架构

收集数据只是知识管理的第一步,接下来教师还要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系统架构。知识系统架构,简单说就是储藏知识的架构。知识架构的系统化,有助于教师将收集到的数据有效储存和未来的快速索取。首先,对所需管理的知识进行分类。从个人的角度讲,需要管理的知识资源无外乎以下内容: 人际交往资源(如联系人的通讯录、每个人的特点与特长等);通讯管理(书信、电子信件、传真等);个人时间管理工具(事务提醒、待办事宜、个人备忘录);网络资源管理(网站管理与连接);文件档案管理等。对知识的分类,应根据自身需求,按照“我需要什么信息,如何最快找到它”的原则进行操作。知识的专业分类可以根据学习的专业科目来划分,也可参照图书馆文献的分类方法。对于分类学无需深究,只要根据个人情况,在实践中逐渐摸索出自己知识库的最佳分类方法。其次,选择合适的知识管理工具。对教师来说,针对不同的信息可以采用不同的工具,不需要采用统一的入口,只要简单易用,适合自己就行。比如邮件管理,通讯录管理,这是最常见的个人知识管理的一部分。还有就是知识内容的管理,可以采用WIKI和BLOG。最后,建立个人知识库。在知识库中,所有知识都以目录结构分类存放。可设置一个临时目录来存储那些无法及时处理的信息,待以后再分类,从而保持知识库的干净。此外,文件命名应该简单明了、见名知义,辅以数字编码、时间、来源等为原则。同时,也要建立文件安全、资源删除与更新、交流与共享的规则,以文件的形式妥善地保存下来,并在以后的实践中逐步扩展和完善,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这样可方便信息资源的分类存储、查找和操作,也可避免因时间推移和遗忘而导致的混乱管理,造成大量资源浪费。

选择有效的个人知识管理工具,对所有资源进行分类、命名以后,就可以将知识分批放入个人知识库。个人知识库建立后,快速而方便的访问至关重要。如网络日志这种个人系统被越来越多的教师采用。随着知识的不断丰富和能力增强,也要持续不断地对个人知识库进行维护和管理。一般而言,个人应主要作好以下工作:增添新的学习资源和知识类别;删除、修改和更新部分资源;进一步完善个人知识管理准则;协作学习以交流和共享知识;在知识管理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完善个人知识结构。

四、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个人知识管理应用

在个人知识管理上,教师不能只关注知识积累,而不注重知识能量的释放。知识学习和积累的出发点就是对知识的使用,并在知识的利用、交流中创造新的知识。在知识的利用上,一些传统的方法可能对个人知识管理有所帮助,例如归纳和演绎。想要利用已有的知识,既可以在个人占有的大量知识基础上进行归纳,找出事物间的规律,然后应用于实践从而对这种归纳结果进行检验,然后再从实践中修正归纳出的知识;也可以对原有知识进行演绎,帮助新的实践。知识管理中知识的利用方法现在还处于探索阶段,因为它涉及不同个体的知识背景、生活环境、价值观等因素比较复杂。一般来说,教师应用知识应遵循的规则有:首先,进行知识收集,把与问题有关的知识找到,在互联网时代这一点并不难做到;其次,进行消化吸收,也就是阅读有关资料,包括向专家请教;然后,建立可比较的模型,以专业知识为基础,设计出比较及评价方案;最后,评估报告将完成知识应用过程,在这些模型中挑选出支持决策或得出结论的便是完成知识应用。此外,头脑风暴、专业论坛、沙盘模拟甚至聊天谈话,也都是知识应用的准备阶段,可以帮助个人进行知识加工,形成应用知识的规则意识。

当今信息时代,教师个人知识管理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方法。 教师若能运用个人知识管理的方法或策略,有意识有系统地管理知识,强化专业知识的取得、转化、组织、分享、应用与创新,就能更加高效地开展教学,拓宽教师的视野,充实专业知识内涵,增进教学经验与智慧,将有助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1] 张润彤,曹宗媛,朱晓敏.知识管理概论[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2] Guus Schreiber等.知识工程和知识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3] 甘永成.E-Learning环境下的个人知识管理[J].中国电化教育,2003(6).

[4] 刘秀江,韩杰.对教师专业发展内涵的诠释[J].教育科学研究,2004(4).

第5篇:库存管理技巧范文

关键词:Web;数据库技术;发展;应用

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今的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和知识爆炸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员工开始利用Web应用进行实时沟通甚至是更为复杂的操作,由此受到的企业内部威胁迫使很多公司都开始投资数据保护技术。这里我们将对这类内部威胁进行讨论,并向大家展示企业应如何将数据保护整合到Web2.0安全策略中。

社交网络和Web2.0应用已经充斥于企业之中。Web工具为员工搭起了沟通的桥梁,而且清除了一些物理上的障碍,这些工具使人们可以及时完成商业上的操作。虽然及时通讯,Web会议,端对端文件共享和社交网站可以为企业带来诸多好处,但是他们也为互联网威胁,数据泄漏等安全问题提供了可乘之机。Web2.0加大了安全保障的复杂性,企业正在寻求一种全面的方法保护企业安全,他们希望这种方法既能减少威胁,又可以减轻管理难度。对于许多企业而言,社交网络和Web2.0应用已经超越了个人使用的需求,并已经有助于企业销售产品,优化工作效率的工具。

1、B/S模式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1 B/S模式的体系结构

Web数据库属于深度Web(Deep Web)的一种资源形势,通常指在互联网中以Web查询接口方式访问的数据库资源,其结构是后台采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存储数据信息,对外提供包含表单的Web页面作为访问接口,查询结果也以包含数据列表的Web页面形式返回给用户。

基于Web的系统实际上是由两层C/S结构演变而来,其结构由浏览器、Web服务器+中间件和数据库服务器三个逻辑单元等共同组成。将Web的强大信息服务能力与数据库系统的数据管理能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各自的优点,避免各自固有的缺陷,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该模式的系统中,所有数据都由现有的数据库技术存储与操作,客户机使用IE浏览器向服务器提出请求并即时返回查询结果。在Web与数据库集成系统中,最核心的部件就是Web数据库网关。Web数据库网关通过访问DBMS系统,来完成用Web技术表达的用户请求。例如,人力资源部的人可以使用LinkedIn等来研究员工展望,销售团队可以利用Facebook等与客户互动,而营销部门则可以利用Twitter等共享头条新闻或者扩大最新新闻或公告的浏览范围。

1.2 B/S模式的工作原理

在B/S模式中,客户端首先运行浏览器软件(如IE等)。浏览器以超文本形式向Web服务器提出访问数据库的请求,Web服务器在接受到客户端请求后,通过数据库网关,将这个请求转化为SQL语法,并交给数据库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得到请求后,验证其合法性,并进行数据处理,处理完毕之后,将结果返回给Web服务器,Web服务器再一次将得到的所有结果进行转化,并变成HTML文档形式,转发给客户端浏览器以Web页面形式显示出来,从而客户端得到所需的结果。当然,浏览器也会将更新、修改、删除、增加数据记录的请求申请到Web服务器,Web服务器通过数据库网关与数据库建立关联从而完成这些工作。

2、基于WEB 的数据库技术

我们现在的大部分网络游戏就是C/S 结构。C/S 结构的缺点也很明显,第一就是维护非常麻烦,C/S 结构中,每个客户机端都需要安装客户端程序,当软件进行更新维护的时候,每个客户端都要随之更新,当用户群体非常大的时候,这就是一个灾难。第二则是对客户机端的操作系统有相当大的限制。

B/S 结构最大特点:将C/S 结构的二层体系变化为三层体系。作为用户的客户端除了 的自动化管理三个方面,来探讨数据库技术的发展趋势。

3.1 对XML 的支持

XML 是一种基于 Unicode 的纯文本元语言,即一种用于定义标记语言的语言。它不依赖于任何编程语言、操作系统或软件供应商。XML 可以提供对各种数据处理、构建、转换和查询技术的访问。

为了能够在客户端有效抵御Web2.0威胁,一些领先的企业正着手部署方案和一些相应的行为和分析技巧,这些技巧可以让员工利用工具的同时又不损害企业的安全。例如,许多企业正利用Web浏览器虚拟化技术,因为这一技术既可以隔离已知或未知的威胁,又可以提供高级探索功能来阻止员工打开有危险的网站。现在,几乎任何使用浏览器的用户都可以使用社交网络和Web2.0应用。幸运的是,Web浏览器虚拟化技术可以将企业数据与互联网隔离开,同时又可以让员工在受保护的前提下自由浏览器网络。

目前XML 标准日益成熟,在当前IT 环境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事实上已经成为数据交换的标准,越来越多地活跃在数据交换和存储领域。支持XML,将关系型数据和XML 数据共同存储在同一数据库管理系统中将是数据库发展的一大趋势。

3.2 网格支持

网格是把整个因特网整合成一台巨大的超级计算机,实现计算资源、存储资源、数据资源、信息资源、知识资源、专家资源的全面共享。网格的根本特征是资源共享,消除资源孤岛。

网格计算将是数据库技术发展的大趋势之一,数据库不仅仅是存储数据,而是要实现对信息整个生命周期的管理。网格计算的出现受到业内众多厂商追捧,到现在,EMC、Network Appliance、甲骨文等公司成立了一个促进企业网格计算的联盟(EGA)。理事会成员包括惠普、英特尔、NEC、Network Appliance、甲骨文和SUN 等国际厂商。据了解,企业网格联盟关心数据中心计算,包括数据库、服务器、存储等应用。从这里可以看出,网格作为一种新出现的重要技术,必然会对数据库技术带来巨大的冲击。商业计算的需求使用户需要高性能的计算方式,而超级计算机的价格却阻挡了高性能计算的普遍能力。于是造价低廉而数据处理能力超强的计算模式——网格计算应运而生。

厂商方面,甲骨文公司和IBM 公司已经宣布它们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产品能够支持网格应用,它们期望将网格技术的应用领域扩展到企业计算,为企业提供一个可靠的、可扩展的、安全的分布式计算平台。

3.3 基于Internet 的自动化管理

伴随着Enterprise-class 到world-class 的转变,数据库的管理除了更加自动化之外,将会提供更多基于Internet 环境的管理工具,完成数据Internet 化之后的数据库管理Internet 化。从SQL Server、DB2 和Oracle 的新一代产品来看,数据管理的API 将会更加开放,这样无论是原厂商还是第三方厂商都在提供基于浏览器端技术的Intranet/Internet 管理套件,便于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数据管理员、开发人员使用浏览器管理位于世界另一端的数据库。

在目前传统的客户机/服务器(C/S)模式已向浏览器/服务器(B/S)模式转变,作为Web 应用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库的访问尤其重要。从早期的CGI、API 技术到后来居上的JDBC、ASP、PHP 技术,每一种新技术的产生都从某个方面对已存在技术的某些特性进行改进与完善。大量的信息可及时送入数据库,既节约维护人员的时间,提高维护效率,又可使网站信息公布速度更快、数量更多。而深入的了解目前各种技术的特点,结合具体情况,选取最适合我们的技术来实现Web 页面与数据库的交互是非常必要的。

第6篇:库存管理技巧范文

关键词:教学资源库;多媒体;长效机制

引言

近年来,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同时带动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随着教育部“校校通”工程的实施,各高校都在努力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学校的教育信息化,离不开强大的教育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资源库建设问题已成为各高校关注的重心。因此,进行校园网多媒体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把校园网络系统和现代教育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就必须实现教学资源的互动化、共享化和多媒体化[1]。

1多媒体教学资源库概述

1.1多媒体教学资源库的定义

多媒体教学资源库是基于计算机网络环境,利用信息手段,按照统一的技术规范和课程内在逻辑关系构建的,由众多优秀的数字化媒体素材、知识点素材及示范性教学案例等教学基本素材组成,并可以不断地扩充、开放式运用于教学的媒体资源系统。经过对教学资源进行分类整合,最终建成互动的、多媒体化的共享式教学资源库。

1.2 多媒体教学资源库的作用

基于校园网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库建设,是在运行稳定的校园网络基础上,将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多媒体电子课件、多媒体素材,在校园网中设立专门功能模块,以便老师进行在线浏览、网络下载等操作,通过多种表现形式,将单调、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和想象力,使教学难点易被理解,教学重点易被掌握[2]。

1.3构建多媒体教学资源库的意义

校园网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网络建设是基础,资源建设是核心,教学应用是目的,管理服务是保证。当基础已经具备,重点应转向教学信息资源的建设上,构建多媒体教学资源库是保障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的重要途径。不置可否,现在互联网上的多媒体电子教学课件资源很多,但针对具体院校的教学环境和特点,以及具体的教学要求和实施等方面又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次,很多学校建立的校园网由于缺乏教学信息资源,难以发挥其在教学与科研中应有的作用与效益,造成了设备的闲置与浪费[3]。为了帮助教师增强使用各种多媒体技术的能力,充分应用多媒体技术创作更加有创造性和个性化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提高教学效果,学校首要考虑在校园局域网基础上规划构建一个多媒体教学资源库,以协助教师完成高水平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

2.多媒体教学资源库的功能

构建多媒体教学资源库的功能主要包括:

(1)通过校园网络进行信息资源的采集、信息资源的验证和入库、信息资源的检索以及信息资源的在线浏览和下载等方面的内容;能够整合分散的多媒体教学资源,促进现代教学手段与学科建设的整合,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为配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有力的环境支持。

(2)多媒体教学资源库系统的总体结构布局逐步趋向于合理,对视频资源、音频资源、动画资源、图片资源和文本文件等媒体资料都能进行归档并合理分类;整个系统设计风格以操作界面简洁明了、各功能模块醒目到位为目标,通过智能导航和用户界面可以方便地进行各类资源检索。

(3)实现权限分配和分级管理,可以通过管理员登录,用户必须注册后使用。系统管理员可以利用管理入口进入资源库服务器管理系统,对课件、素材进行添加、编辑、删除等操作。使用者可以通过校园局域网内的每一台电脑上传素材,素材描述信息与上传文件一一对应,所有素材均可以网络在线预览,图片均以微缩图的方式呈现,提高用户选择素材的效率。针对用户需求不断地更新、添加、完善多媒体教学资源。

(4)多媒体教学资源库管理系统具备访问统计和信息反馈机制,用以实现用户和管理员之间的交流,还可用于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在线讨论或在线答疑[4]。

3.多媒体教学资源库存内容构建

3.1多媒体素材库

多媒体素材的采集和制作是课件开发的基础工作,多媒体课件素材的准备是一项工作量极大的任务。多媒体课件素材库中存放各类教学所需的资源,包括:①静态图像素材、②动态影像素材、③文字素材、④声音素材、⑤片段型视频素材、⑥图表资料、⑦各种动画等。多媒体素材库的主要技术特点有:基于全文检索系统核心技术开发,检索功能强大;基于WEB技术开发,所有操作均在浏览器中进行;可管理多种素材格式,如各类流媒体文件、文档文件、图片文件、动画文件、音频文件、视频文件等;教师通过浏览器上传素材,填写各类属性描述,便于素材的查询与检索;系统设置临时上传目录,素材经过服务器系统管理员审核后,才可进人正式库中;设计多种查询方式,如按学科素材查询、按素材格式查询、按素材类型查询、按关键词查询,在前一次查询结果的基础上进行更精确的查询;实现跨库检索功能,可同时检索多个数据库(素材库、课件库、精品课程库、技术资源库、工具库),检索的结果可校园网络在线呈现;基于WEB方式的管理功能,便于系统管理员进行管理。教师可以方便地从多媒体素材库中查找、调用各类素材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5]。还可以在上课时,通过校园网络直接调用某一图片、声音、动画、片段型视频素材运用于课堂教学。学生在课前与课后通过校园网络登录系统,查阅、观看或下载各类素材资源进行自主性学习。#p#分页标题#e#

3.2多媒体课件库

多媒体课件库设计有各种类型优秀课件的上传、查询、下载、管理等功能,优秀课件示例能为教师制作课件拓展思路,并且可以从中了解课件开发前沿。多媒体课件库为高校教师提供校内外优秀课件示例,其中基于WEB的校园网络课件,可支持网上在线播放,而传统的单机版课件可通过校园网下载解压缩后播放。多媒体课件库中所有资源免费共享,教师可以通过关键词查找到所需的课件,然后下载使用。如果认为可以应用于教学,则在多媒体教室中通过校园网在本教室的多媒体授课计算机上实时进入课件库,直接调用,再通过大屏幕电视或投影机进行多媒体教学。学生也可以通过校园网使用系统管理员所授权的用户名和密码登陆进入课件库,下载、使用本人所需的课件。课件的上传、管理、下载等功能和环节针对不同的用户设有不同的权限,以便整个系统的维护管理,并对教师的作品进行版权保护[6]。

多媒体课件库中获取多媒体课件主要有三个渠道:

(1)购买成品课件。由学校拨出专款购买有效实用的多媒体教学光盘,再将光盘上的内容拷贝到课件服务器中;

(2)网上下载课件。安排专职教师通过互联网络下载、收集、整理各专业门类多媒体教学课件,再将整理好的课件资料上传到课件服务器中;

(3)本校教师自制课件。发动全校教师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上传,自制课件可按任课教师思路和需要进行设计,对于提高教师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是一个重要的途径,相对于从网上下载的课件更具有新颖性和针对性。教师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开发的多媒体课件往往具有很好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课件库的技术特点有:基于WEB技术开发,所有操作均通过WEB浏览器进行;采用多媒体数据库技术,实现对多种格式课件的存储与管理。可管理的课件格式有PPT格式课件、WEB网页格式课件、可执行文件格式课件、光盘课件、视音频格式课件等;采用P2P流媒体技术实现对视音频课件的管理,可以运行、管理多种流媒体格式的课件,如RM、RAM、WMV、WMA、MP3、SWF等;设计用户课件上传功能。系统可以采用两种上传方式,一种是基于WEB的上传方式,一种是通过FTP的传输方式[7]。

3.3学校精品课程库

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品课程利用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将与课程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置于校园网上并免费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师生互动学习,可大大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在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积极配合下,利用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构建网络教学环境,进行网络资源、网络教学硬件环境和软件资源的建设,逐步使用网络进行教学与管理。各高校可以充分借鉴其他高校的优质精品课程,实现全国范围内的优秀课程资源共享,并在此基础上,高度重视自身精品课程的建设。目前,很多高校均参照国家有关文件,结合自身课程教学的优势与特色,制定了校级精品课程的建设标准,开展大规模的校级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

3.4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资源库

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的掌握是教师实现高质量多媒体课件的基础.为了满足教师掌握各种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的需求,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资源库提供了各种多媒体技术基础教程。同时,为了协助教师提高各种技术的使用,还提供了相关技术的课件制作技巧,主要包括:平面设计教程及设计技巧、动画制作教程及设计技巧和网页制作教程及设计技巧等。

3.5多媒体工具库

选取合适教学的课件制作工具有利于教学内容在课件中的实现,例如:Dreamweaver可用于制作网络类型的课件,Flash可用于单机版类型的课件,而Authorware可用于交互性较强的课件。多媒体工具库提供各种优秀的和主流的多媒体课件制作工具,教师可以获得下载并任意选择使用。

以上多媒体教学资源库库存内容的构建,以及多种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必将为学校的数字化教学和学习营造一个相当优良的环境。

4.加强多媒体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对策

(1)加强对多媒体课件素材的收集。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时候,对于素材的需求比较高,尤其是随着课程内容的更新,课件也需要及时更新,因此,资源库管理员需要根据各专业教师的需求,从公开发行的多媒体素材库光盘和Internet教育资源站点中筛选、整理出教学中需要的素材,直接将其收集到多媒体素材库。还可以通过一些软件处理,把现有的教学软件、数字视频等光盘中有教学利用价值的部分还原提取,收集到多媒体素材库[8]。

(2)合理规划引进及制作教学课件。教学课件的建设是建资源库的核心工作,教学课件资源是需要长期的积累,要组织专业人员和广大教师大量开发引进资源来丰富课件资源库的建设。必须重视资源的建设,要有专门的部门、专门的人员负责资源的组织管理和建设开发。由于多年来的建设,电教中心拥有大量的视频教材和音频资料,这些多媒体资料构成了资源基础,但这些还远远不够,所以必须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优秀教学资料。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引进应该是资源库建设的重要部分,采取制作和引进的方法收集,经过筛选、归类放到课件资源库里。在课件制作方面,积极组织引导教师、学生制作课件,在学校条件允许下,每学期举办一次课件制作培训班,让更多的教师能自己动手制作上课用的课件,也组织学生成立多媒体课件制作小组,在制作过程中电教工作人员要提供各方面的技术支持[9]。

(3)多媒体制作技术资源库和工具库的维护与更新。各种多媒体制作技术和软件工具都在不断的推陈出新,因此要求资源库系统管理员时刻关注各项技术和最新软件工具的发展,并及时做好技术资源库和工具库的维护与更新,与时俱进,满足课件制作水平不断提高的要求。#p#分页标题#e#

(4)长效机制的构建。在多媒体课程设计中存在与学生交互型训练较少,选题目的性不明确,对课件的要求和评价没有统一标准等问题,单凭某门课任课教师的力量难以提高课件适用面和质量,导致在多媒体课件库的建设方面没有形成规模,选题零散,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系统性和长效机制,对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没有形成长效有力的支撑。如图1所示,有必要建立系统组织的方式,挖掘技术力量,整合现有教学资源,建立一个能够持续发展的多媒体课件制作机构。将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多媒体课件库建设纳入专业建设的轨道,利用系一级机构的组织协调机能,形成一种团队运作的长效机制,结合课程教学改革有重点循序渐进建设专业课程多媒体课件库,并能够利用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不断修改和完善课件,增加库容量,以适应专业发展和课程建设的需要[10]。

(5)提高资源库建设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要使教学资源库的管理迈向科学化、现代化,关键要提高资源库管理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使之具备较完善的知识结构和宽广的知识体系,及时掌握最新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方法和信息技术,掌握精湛的专业知识和新兴的学科知识。为此,资源库管理人员要加强思想政治学习和科学技术基础知识的学习,扩大自身知识面,除了学好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知识、计算机与网络理论知识,还必须具备强烈的情报意识和情报处理能力,要随时注意发现刚刚萌芽或刚产生出来的信息和知识,然后通过整理、加工、传递等信息处理手段,为教学、科研提供高水平的服务[11]。

5.结语

多媒体教学资源库建设,是学校教育教学信息化的基础,是实现数字化教学环境平台的关键。因此,构建基于校园网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库,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从长效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角度统筹规划、规范有序的进行,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平台,有效整合优质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推动教学资源的有效应用,进一步完善学校教育教学信息化的基础环境。

参考文献:

[1]万伯等,谢忠新.网络资源建设与运用的思考[J].教育信息化,2005,(11).

[2] 柳军等.谈谈网络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教育教学资源库的建设[J].教育信息化,2005,(1).

[3] 张莜兰等.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环境探讨[J].福建电脑,2007,(1).

[4] 谭家玉.多媒体课件制作及引进的规划和管理[J].中国电化教育,2003(5):63-65.

[5]陆辉.多媒体课件制作和评价若干问题的探讨[J].上海商学院学报,2006,(9):42-43.

[6] 石学云.试论教师课件设计的建构主义理念[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7,(3):14-17.

[7] 李红霞.多媒体教学课件资源库长效机制构建研究[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增刊),2008

[8] 朱瑜.多媒体网络辅助英语教学的资源整合与优化[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7,(6):78-79

[9] 肖君.基于的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管理和应用平台[J].中国电化教育,2006,11.

第7篇:库存管理技巧范文

关键词 翻译教学平台;翻译技能;翻译实训;教学管理;Blackboard;Moodle;iSmart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22-0020-04

Introduction to Translation Teaching Platforms in China//WANG

Leyang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various aims of employing computer tech-

niques to translation teaching, three types of translation teaching platforms are introduced here: translation teaching platform for the sake of teaching management, translation teaching platform for the sake of teaching translation skills, translation teaching platform for

the sake of translation training. Universities can choose the appro-priate platform(s) with reference to the uniqueness of each platform and situations in the university.

Key words translation teaching platform; translation skills; trans-lation training; teaching management; Blackboard; Moodle; iSmart

1 前言

S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交流日益密切。语言是对外交流的媒介,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的翻译人才需求量与日俱增,这给高校的外语人才培养带来新的机遇。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2006年,教育部批准设置翻译本科专业,截至2016年3月,全国共计230所学校开设该专业。200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置翻译硕士专业学位,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业化的翻译人才。截至2014年7月,获准试办翻译硕士专业的高校已达206所。

翻译本科专业和硕士专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随之而来的是亟待解决的翻译教学问题,其中CAT教学成为重中之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同时也为了适应语言服务行业的实际需求,中国翻译教育界正在逐渐摆脱传统的课本教学模式,转向CAT教学模式。

2 三类翻译教学平台概述

CAT是随着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一门交叉学科,也是翻译研究的一门分支学科,专门研究翻译计算机化的相关内容和技巧[1]。很多大学陆续开设CAT课程,但因该门课程开设时间较短,各高校的翻译专业把计算机应用于翻译教学的深入程度也千差万别。本文对翻译教学类平台的使用情况做了一个较全面的梳理。根据计算机应用于翻译教学的不同目的,共介绍三大类翻译教学平台:为教学管理服务的翻译教学平台、为技能技巧训练服务的翻译教学平台、为实训服务的翻译教学平台。

为教学管理服务的翻译教学平台 传统的课本式教学模式与现代翻译市场上的实际需求严重脱节,容易造成学生或对翻译学习兴趣不高,或认为用处不大。翻译学是典型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仅靠教师在课上罗列一些范例来讲解翻译技巧,而不给或很少给学生提供练习和交流的机会,翻译技巧就会被搁置成抽象的概念。针对这一问题,学界提出“交互式”语言教学法,并把这一理念应用到翻译课堂教学,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教学模式转变为多元交互模式,以达到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高效交流的目的。

校园网Blackboard系统是为教学管理服务的翻译教学平台之一。它以课程为中心,为教与学提供了高效的交流环境,教师与学生之间、不同学生之间可围绕所教所学的课程实现作业、测试、评价等多环节的交流,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强大的网上虚拟交流环境。Blackboard平台具体包括课程信息、课程资料、教学内容、作业、讨论版、网上资源、测试、成绩管理、小组管理等模块,并可根据实际需求创造新的模块。教师既是课程的设计者与参与者,也是平台的管理者,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进度、测试成绩等进行跟踪统计[2]。

讲授翻译课程的教师在应用Blackboard教学平台时,可以根据翻译课的特点,在开课之前将一学期所讲课程的框架搭建好,包括课程通知、课程目标、教学大纲、修课要求、教学内容、互动分享、常用工具、常用概念、参考资料及课程论坛等模块。每次课程的内容可以包括内容简介、课程讲义、微课视频、案例演示、作业布置、拓展材料、范文作业等部分。教师在课前、课中和课后将相应的资料上传,供学生课前预习、课中演练和课后复习。

Moodle音译为“魔灯”,是与Blackboard功能相似的一款教学平台。它是一个免费开放源代码的软件包,开发的理念是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所授课程的特点,使用Moodle来创建课程管理平台。将其应用于翻译课程教学,主要是为了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克服传统翻译教学的诸多缺点,如呆板的课堂讲解、象征性的课堂讨论、被动的课后书面翻译练习等,提高学生在课上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在课后进行翻译实践的锻炼。

Moodle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实现教学信息一体化和发展性评价体系。

一方面,Moodle教学平台可以把备课、讲课、作业批改、复习和考试这五大教学环节都放在计算机网络上,使教师根据具体课程性质而构想出来的教学理念得以体现。尤其是使用在翻译课上,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一些弊端,实现课上、课下互动,学生随时随地进行自主学习[3]。

另一方面,Moodle平台能够建立一套比较科学的发展性评价体系,非常符合翻译课程的评价要求。对翻译课程效果的评价,不应当只注重结果,而应当更注重过程。期末考试的一张考卷只能展现出最终的学习效果,并不能体现出学生翻译技能提高的整个过程,教师也不能积极地参与到这个过程中去。

翻译课不单是一门讲授翻译知识的课程,它更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依靠个人的经验或体验而获得的,它不能脱离认识主体而独立存在;而知识的建构,不能单纯凭借人的内部心理活动而独立产生,而是需要外部世界一系列活动的刺激才能够全部完成,它是一种社会互动的结果[4]。翻译技能的提高更是如此,必须通过学习者与教师、学习者之间的相互交流,并在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加以调整和修正才能建构起来。这个过程是逐步发展的,在发展的不同阶段,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的指导。

Moodle教学平台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展示学生的翻译学习过程,便于学生通过个体的体验建构翻译能力,也便于教师在学生建构翻译能力的过程中适时地给予指导。

为技能技巧训练服务的翻译教学平台 现行翻译教材的主体内容大多与“技能技巧”有关。虽然很多学者对教材中罗列的各类翻译技巧,如增词法、减词法、词类转换等,提出过批评,认为这些都过于程式化,但能够掌握并熟练运用一定的翻译技能和技巧,这是一个译者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翻译技能,传授一些行之有效的技巧,是翻译教学的一项根本任务。

传统的翻译技能技巧教学存在一定的劣势,满足不了当今社会发展对专业翻译人才的高要求。传统的翻译技能技巧教学与语言教学密切相关,多在课堂上进行,采取教师讲解、学生练习的方式。“由于缺少与文本理论的互动,翻译教学往往会偏向于规约而非描写―解释,使学习者受缚于对比语法的视界而非认识双语文本转换机制及其功能和效果的关联等。”[5]接受这种方法训练的学生虽然学到一定的翻译技能技巧知识,但多停留于对课本例句的感性认识。当他们从事真正的文本翻译时,由于缺少对文本的独立分析能力和思考能力,在课上学到的知识多被抛之于脑后,译文随性自由,欠缺严谨,受源语影响的痕迹较重,不符合目的语表达习惯的语句较多。

此外,传统翻译教学对于翻译技能技巧的讲解和训练多是以教师印象式的传授为主。国内开设翻译专业的高校数量在迅速增加,但是师资的培养却需要一定的时间。很多高校的师资水平参差不齐,有的虽然接受过专业的翻译训练,但多属于传统的技能技巧式训练,与当今大数据时代的市场对专业翻译人才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甚至有些教师并未接受过专业的翻译训练,只是具备良好的外语语言能力,这部分教师面临转型的问题,亟待快速更新专业知识。印象式的翻译技能技巧教学对教师本身的专业知识和翻译经验依赖性强,缺乏系统性、权威性,也没有强有力的理论支持。考虑到目前各高校翻译师资的现状,传统的翻译技能技巧教学会拉大各高校翻译课教学水平之间的差距。

为了培养学生对文本的独立分析能力,同时也为了减少印象式教学对教师水平的依赖,由香港城市大学朱纯深教授带领的科研团队开发了“iSmart基于精标注语料库的翻译教学平台”,在香港该平台被称为“clinknotes”。iSmart是结合计算机科学、IT技术和语言学、翻译学、语言教学法、语料库开发等专业知识,由翻译学专家、语言学专家及计算机专家共同开发的。它适合课堂教学及远程在线教学,尤其适合于自学。

相比于传统的翻译技能技巧教学,同样侧重于翻译技能技巧训练的iSmart翻译教学平台的特点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先进的开发理念、科学的精标注系统、灵活的课外学习环境。平台开发的初衷在于高效地、低成本地解决高校翻译技能技巧教学的诸多实际操作问题,包括合格的翻译师资不够、课堂模式单一、训练和细评匮乏、质量控制不够优化、翻译教学知识体系化不足、翻译教学资源有限等题。

针对合格的翻译师资不够和课堂模式单一的问题,iSmart的解决方式是以双语文本的功能和效果分析为出发点,而非传统的以单句为范例讲解技能技巧的方式。文本的选择和技能技巧的讲解基于理论研究,如篇章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文体学和话语研究等,而非印象式教学,这样可以减少对师资的依赖。

课堂教学模式也由单一的知识灌输,转变为课上教师以文本和效果分析为驱动来引导学生思考,与课下学生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大大提高了翻译教学的效率。

针对训练和细评匮乏、质量控制不够优化这两个问题,iSmart平台设计了精标注中英双语平行语料库,标注词就是中英双语转换时所需的各种技能技巧。语料库中每个标注都经过一级输入、校对断句、文献查阅、标注撰写、专家初审、打回修改、专家再审和最终提交等步骤,每一个步骤都经过严格的学术质量把关,具有当前一般的教学资源无法比拟的专业性和实用性[6]。以标注词为线索,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训练,学生也可以在课下自学。语料库中专家的评注非常严谨,能够保证评注和翻译质量的权威性。

针对翻译教学知识体系化不足、翻译教学资源有限等问题,iSmart平台设计了系统的标注词导航,已纳入的双语文本语料达几百万字,并且语料库收集的语料题材比较广泛、文理兼顾,适合本科和硕士不同的翻译水平。除讲解用的语料库之外,还配有大量的习题库。教师课上讲不完的,学生可以在课下自由学习。

该平台在香港城市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已使用两年,目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是该平台的内地教学示范基地。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广东第二师范学院、西交利物浦大学等学校也在使用该平台进行教学。由于iSmart走向市场的时间非常短,与传神、雅信、Trados等本地化服务平台相比,目前使用iSmart的学校数量并不多。但从香港城市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的使用报告来看,学生和教师对该平台持肯定评价。香港城市大学85%的本科生和91%的硕士生希望能在课程教学结束后继续使用该平台。学生认为该平台容易上手、灵活便捷,使他们有更多的学习动力和自由。香港中文大学的教师认为,iSmart选取的语料难度适中,文本形式多元,有利于课堂教学;标注词清晰、说服力强,可有效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现象和翻译现象;平台的追踪设计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在课下的使用情况;平台的各个模块联系紧密,双语和翻译学习过程比较系统化。

为实训服务的翻译教学平台 信息化大数据时代的翻译工作模式与传统的翻译工作模式有着明显的差异。传统的翻译工作更多依赖译者个体进行双语文本的处理,而信息化大数据时代的翻译是一项由“双语转换”“管理艺术”“IT技术”结合而成的复杂组合体。翻译服务供应商对从业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职业译员不仅需要具备双语甚至是多语的转换能力,还特别强调团队合作能力,能熟练使用CAT辅助工具等。是否掌握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是否具备翻译项目处理经验,已经成为职业翻译工作者的必要条件。

为了提高学生在职场上的竞争力,帮助学生掌握翻译实战技能,积累项目经验,需要在学习阶段就采用实训或实习的方式对学生进进行培养。“为实训服务的教学平台”就是指教师采用与市场上的职业译员基本相似的工作模式对学生的翻译学习进行指导和实战训练。目前国内比较常用的此类教学平台有传神、雅信和Trados三个品牌。三个品牌的翻译实训教学平台虽各有特点,但大同小异。总体来说,此类平台可实现两大功能:教学管理功能和翻译实训功能。

在教学管理模块下,教师在开课前可以建立自己的课程信息,并把相关的课程资料和翻译素材上传,便于重复利用已建立的课程数据。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与学生实时互动,讲解、点评例文和学生的习作。课后,教师与学生之间可以实现多种模式的作业批改。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灵活安排自主学习。课程结束后,教师可以在系统中安排在线考试,并进行成绩分析和错误分析。

翻译实训模块以实际翻译项目处理流程和翻译团队成员为参考,设计了简化的实训流程。前期的商务环节和后期的辅助环节予以简化,重点放在翻译活动的生产及管理环节,翻译活动中的非核心流程和成员则通过情境模拟和虚拟角色完成。这样既能保证实训的针对性,又能保留翻译场景的完整性。

实训模块主要包含两大类:个人实训和团队实训。个人实训是指为提高学生翻译能力而进行的单项训练,在训练过程中系统会根据学生当前的错误给出实时指导。除译员角色外,团队中的其余角色均由系统虚拟完成,便于学生在课前和课后进行个人技能的训练。团队实训是多人参与的实训方式,教师、学生可组成模拟团队,在平台上开展实训。

3 三类翻译教学平台的比较

三类翻译教学平台各具特色,各有所长。

为教学管理服务的平台的优点与不足 为教学管理服务的平台的最大优点体现在它的开放性和创新性。虽然Blackboard和Moodle并不是针对翻译课程教学而专门设计的,但是它们的设计理念非常符合翻译教学侧重交流互动的要求。教师既是课程的设计者与参与者,也是平台的管理者,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进度、测试成绩等进行跟踪统计。在分析学生在某一阶段的学习效果之后,可以在平台上添加或创造新的模块,对学生的学习进行适时的、科学的、有针对性的指导。

此类平台的弱点体现在它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大。此类平台并不具有语料库功能,课堂讲解及课下练习的语料仍需教师自行添加,而这些语料的添加、处理和讲解依靠的是教师自身的判断力和翻译能力,缺乏理论依据,系统性不强,更没有权威专家的评注。在教师本身不具备较高的翻译、教学理论和计算机应用水平的情况下,此类教学平台很可能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

为技能技巧训练服务的平台的优点与不足 为技能技巧训练服务的平台的最大优点是权威性和系统性。此类平台的语料全部经过权威专家的审核,无论是源语文本还是目的语文本,均列出详细的、权威的分析和讲解。此类平台的设计是建立在系统的理论知识之上的,涉及的理论包括语言学、翻译学、语言教学法、语料库开发等。所有精标注词的分类均经过科学的系统分析,并非由计算机自行添加,也不是由开发者个人凭借经验随意添加。语料的呈现也是系统性的。所有语料均以篇章的形式呈现,而并不是数据提取式的单个语句,便于使用者从篇章的整体角度对源语文本和目的语文本进行系y的分析。权威性这一优点能够降低对教师翻译能力的依赖性,保证教学质量。系统性这一优点能够让学生通过短时期的强化训练,迅速掌握扎实的翻译技能技巧。

此类平台的弱点在于语料更新速度较慢。由于语料、精标注词的添加均需经过权威专家的审核,因而此类平台的语料库目前所包含的语料数量远远低于为实训服务的平台,语料更新的速度也比较慢。

为实训服务的平台的优点与不足 为实训服务的平台的一大优点是语料库庞大,并且语料的更新速度快。这一平台的使用者并不是单个的个体,而是一个团队。团队中的任何成员所完成的双语文本都可以随时放入本团队所使用的语料库中,团队中的任何成员也都有权限查看或使用其他成员输入的双语文本。此外,团队还可以通过购买语料库的方式,购买开发方或其他团队已经完成的语料库。从理论上来说,任何一个平台的使用者都可能成为语料库的建设者。因此,语料库的扩展和更新并不需要平台的最高管理者统一授权,使用者就可以较自由地完成扩展和更新操作。

此类平台的另一大优点是与职场上的实际操作非常接近。在项目处理流程方面,为翻译实训服务的教学平台在设计上参考了实际翻译项目处理流程,虽然经过一定程度的简化,但与职场上的实际流程基本相同。简化的部分主要是前期的商务环节和后期的辅助环节,因为这两个环节的重点并不在于培养学生的实际翻译能力,也超出了授课教师的能力范围。未经任何简化的部分主要是与培养学生翻译能力密切相关的翻译活动的生产及管理流程,这两个流程对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至关重要,也是教师授课内容的重点。

此类教学平台的缺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由于无法以篇章的形式呈现语料,当计算机给出备选翻译时,学生对语料的挑选方法很可能仍然来源于教师印象式的教学方式。在很多情况下,双语翻译需要考虑上下文以及篇章的整体特点,而不是单纯地以语句为单位来确定特定词汇或句式的选择。学生对源语的分析和对目的语的形成、选择和翻译是在篇章的基础上逐渐建构起来的。也就是说,学生的翻译技能与技巧的学习需要外部因素的不断刺激,通过积累个体的经验而逐渐建构起来。虽然此类平台有强大的术语库和语料库功能,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相似的术语或语料只能以单句的形式呈现出来,而不是以篇章的形式。缺少了篇章这个外部因素,学生个体的分析能力很可能无法建构,从而导致在翻译实践过程中,学生依赖的仍然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印象式教学方式传授的“翻译知识”,而不是通过外部因素的刺激而建构起来的“翻译技能”。

其次,术语库和语料库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为实训服务的教学平台属于本地化服务平台,是建立在对数据进行搜索提取的计算机功能之上的,因此,它们的使用范围仅止于数据提取。一方面,从理论上来讲,任何此类平台的使用者都有权扩展术语库和语料库,而这一扩展的过程并不总是能够得到翻译专家的权威指导,因此,术语库和语料库的质量并不稳定;另一方面,虽然术语库和语料库中有标注词,但标注词的添加是由计算机自动完成的,语言千变万化,而计算机只具备识别功能,并不具备分析功能,因而由算机自动添加的标注词也会降低术语库和语料库的可靠性。

4 结论

三类翻译教学平台各有所长,各高校可根据自身的师资水平、硬件设施、学生水平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适合自己的翻译教学平台。如果硬件条件允许,尽量同时配备三类翻译教学平台,以满足不同年级、不同水平的学生的需求;如果硬件条件有限,至少应配备一套为实训服务的平台,这样可以与翻译市场实现良好的对接,毕业生能够较快地适应职场需求。

在生源水平并不太高的情况下,可以同时配备两套平台:技能技巧平台和实训平台。先通过技能技巧平台提高学生的基本翻译技能,再通过实训平台综合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在生源水平较高的情况下,可以综合使用教学管理平台和实训平台。教师可以利用教学管理平台的创新性和灵活性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也可以利用实训平台来帮助学生适应未来的职场。

总之,翻译教学平台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此外,在配备了相应的教学平台之后,需要教师和学生提高对教学平台的利用率,充分发挥翻译教学平台的优势,更好地为翻译教学服务。参考文献

[1]Chan Sin-wai. A 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Technology[M].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2004:258.

[2]王华树.Blackboard教学平台在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大学教育,2015(2):17-20.

[3]韦建华.基于Moodle平台人机互动翻译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9(4):108-113.

[4]成晓光.社会建构主义的语言哲学基础[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1):3-7.

第8篇:库存管理技巧范文

1、掌握每款货品数量。

2、掌握每款号码情况及数量。

3、掌握前十大货品库存情况及时补货,并让每位员了解。

4、近期整理库房,做到井然有序,便于找货、盘货。

二、管理好账目

1、做到日清、日结、日总、日存、日报。

2、做到心中有数,每款每日销售数量及占比。并进行销售同比及环比分析,同时对货品进行调整。

三、管理好员工

1、稳,稳定在职员工,逐一谈,了解内心需求及动向。

2、招,招聘新员工,做到招之能来,来之能用,用之能胜。

3、训,培训员工。

(1)做到每位员工均了解公司制度。

(2)在无顾客时,培训员工的销售技巧如服饰搭配、话术表达等知识技巧。

4、保,保证卖场有足够的销售人员,目的是保证销售额。

5、提,提高销售人员的销售技巧,货品知识等,便销售人员成为一顶一的干将,并为企业提供优秀的管理人员。

四、商品陈列

1、按公司要求,做好服装陈列。做到精中有细,细中有致。通过陈列使顾客产生购买行为。

2、在陈列上争取创新,开发员工的创新思维,激发员工创新力,并根据创新结果给予物质奖励。目的是挖掘员工潜力,激励员工创新思想。

3、调整服装陈列,随时变换搭配,让新顾客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老顾客有新感觉。

五、增加销售额

1、通过培训指导员工,从单个顾客销售数量上入手,挖掘顾客需求分析顾客类型,多做销售附加。

2、掌握每次促销活动,在活动前与所有员工共同分析,做到事前的准备,事中有跟进,事后有总结。

第9篇:库存管理技巧范文

关键词:振冲碎石桩技术;水利工程;设计技巧;运用布置

1项目简介

梅子湖水库位于普洱市南屏镇高家寨后山的梅子河上,水库流域范围为东经100°58′58″~101°2′15″,北纬22°43′15″~22°45′25″,梅子湖水库枢纽主要建筑物包括主坝、副坝、溢洪道和高、低两个涵洞。主坝为均质土坝,最大坝高25.1m,坝顶高程1341.9m,坝轴线长280m,坝顶宽4m。梅子湖水库1980年建成完工。水库灌溉面积一万七千亩,水库总库容为769万m3。2002年6月,经过祥细的钻孔勘察发现,主坝坝基岩透水率1.1Lu,为侏罗系沙岩夹泥岩层,大坝坝体与基岩之间夹有6m厚的河床冲积粉细砂层,渗透系数6.0×10-4~1.2×10-3cm/s,未进行防渗处理,形成坝基严重的渗漏;大坝地基的承载力不能满足要求。

2处理方案

本次除险加固工程的任务是保证现有规模不变的条件下,根据现行规范,针对水库病害情况,按土坝“上堵下排”的原则提出相应处理方案。(1)对主坝进行防渗处理,包括坝体、坝基作高压旋喷防渗处理,建立完整有效的防渗体系。(2)对主坝坝脚进行防滑抗震处理,加强排水,降低地下水位,防止坝基液化。

3振冲方案的选择

普洱市位于地震多发区,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喷射出高压水流,在边振边冲的共同作用下,使填充的碎石在振动作用下被挤压密实,达到要求的密实度后就提升振动器,如此反复直至地面,在地基中形成一个大直径的密实桩体与原地基构成复合地基,提高地基承载力,增大地基土的内摩擦角。具体的设计方案是:三角形布置碎石沉桩,桩径0.5m,桩间距1.2m。碎石桩透水,且承载力高,内摩擦角达35~38°。一般这种地基在处理前标准贯入锤击数3~5击,振冲方法处理后标准贯入锤击数可以达到12击以上,地基承载力得到显著的提高,在施工过程中一般使用吊重20t以上的吊车,75kW功率的振冲头施工,成井后碎石应当用挖掘铲斗不小于1m³的挖掘机向井内灌入石灰岩碎石,碎石直径一般在2~5cm。

4操作方法

(1)孔位布置:用全站仪确定振冲工程的施工区域和范围,并拉上小彩旗条围住,防止非工作人员进入危险的施工现场,按排距孔、距测定孔位,并用写有编号的木桩敲定。(2)调试设备:设备进场,调试起重机脚架至设备稳定、搅索机等设备至正常状态;调试振冲头振动、喷水情况至正常。(3)造孔:起重机吊起振冲头准确贯入桩位土层,下冲过程中要保持振冲头的吊索处于紧绷悬状态,使造0.20,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值为0.45,与基本烈度表相对照,工程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Ⅷ度。主坝地基存在粉细砂(厚6m),易发生地震液化。所以选用振动沉管碎石桩抗震防滑。原排水棱体已失效,结合振动沉管碎石桩施工,拆除原排水棱体,振动沉管碎石桩施工完毕,在其上新建反滤层及排水棱体。振冲法是用起重机吊起振冲器,启动潜水电机带动偏心块,使振动器产生高频振动,同时起动水泵,通过喷嘴孔铅直。(4)验孔:成空后要及时验收,确保成孔达到设计深度,孔径达到设计要求,孔内无阻塞物。(5)灌入碎石:振冲孔验收合格后,用挖掘机挖斗铲入碎石,振冲头从孔底0.5m处向上振动挤密,挖斗不间断灌入碎石,按4m一段挤密至地表成桩。(6)成桩验收:全部振冲孔完工后,15天后进行分部工程验收。采用标准贯入法,并对比施工前和施工后的锤击数,以评价工程效果。

5结束语

该项工程完工后,梅子湖水库经历了两次6级以上地震,经超声波扫描成像检查,坝体无任何损伤,水库至今运行良好,振冲工程的良好效果得到验证。

参考文献:

[1]高翔,黄山.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质量监督的分析[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5,(16):77-78.

[2]王正.水利水电工程三维地质建模可视化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3.

[3]左重辉.水利水电工程地质若干问题探讨[J].湖南水利水电,2010,(1):9-10+37.

[4]牛国生.振冲碎石桩在水库坝基处理工程中的应用[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16,(1):75-80.

[5]游健.振冲桩在东洱河大坝上游坝脚加固处理中的应用[A].云南省水利学会.云南省水利学会2015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云南省水利学会,2015:6.

[6]韦晔.浅析振冲碎石桩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2,(16):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