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库存管理的优化方案范文

库存管理的优化方案精选(九篇)

库存管理的优化方案

第1篇:库存管理的优化方案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 档案管理 数字化发展

作为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档案数字化建设主要是利用多媒体、数字成像、扫描、计算机等现代科技信息技术,对档案资源进行采集、传输、处理以及存储,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链接各方资源,形成一个完整有序的高职院校档案管理数据库,有效提高高职院校档案管理的数字化档案管理效益和效率,实现资源共享和有效及时利用。而如何通过系统的管理形成一个完整的档案信息数据库,这是目前摆在高职院校档案管理者面前的重要难题之一。

一、数字化发展在高职院校档案管理中的重要价值

首先,电子档案具有体积小,使用寿命长,容易复制,传递速度快和便于存储等纸质档案不可比拟的优势。对目前的社会发展来说,电子档案具有更高的实用性。高职院校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将会实现从纸质档案到数字化档案的跨越,对传统的档案工作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具有很强大的影响力。其次,选择数字化也是高职院校档案信息工作发展的结果。高职院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也是传承中华文明应用先进科技的主要机构,具有先进的文化理念。随着高职院校的不断改革发展,档案的门类不断增多,内容更加复杂化、多样化,当然数量也会更为繁多。高职院校档案数字化的管理方法恰好适应了高职院校的发展要求。再次,实行高职院校档案管理的信息化也是档案工作人员不断发展自身素质适应时代要求的选择。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方式明显不能满足新型档案管理的需要,档案管理工作的内容也在不断更新,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也会进行相应的调整。

高职院校档案数字化建设是校园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是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前提。为了使档案信息的利用更加方便、准确与快捷,更好地服务学校、服务社会,必须发展档案数字化。同时这也是国家信息化战略的发展要求。

二、高职院校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发展策略

数字化是档案管理的必然趋势,目前正值库存档案向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时期,库存档案数字化是档案数字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下文从数字化工作的科学性、实用性、工作途径和工作手段四个方面对高职院校档案管理数字化路径做了详细分析。

1.实现库存档案数字化

(1)优化数字化管理工作。档案资料数量庞大,其中含有大量鉴定后会做销毁处理的档案和未鉴定的档案。如果盲目地将这些档案悉数数字化,只会大幅度增加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的负担和难度,同时白白浪费掉大量的资金、资源。因此,库存档案数字化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档案优化方案,做好库存档案的优化工作。根据高职院校档案管理的具体情况以及高职院校档案所属年代、使用频率、保密级别和保管年限等等,对库存档案的优化工作制定出一份科学合理的方案。

(2)有选择性实施数字化发展。根据制定好的档案优化方案,评估鉴定库存档案的利用频率、实用性和价值,按照高职院校档案的保密等级、内容优先级和年度优先级三个方面确定档案数字化的合理范围。首先对那些急需修补的档案和利用频率高的档案进行数字化,确保库存档案资源的有效利用。针对不适合现有的数字化档案管理方法的档案,例如没有解密或密级较高的、暂时不用的和保存价值较高的档案,可以暂时不进行数字化,待档案管理的数字化科技条件进一步发展成熟之后再做科学安排处理,档案信息数字化是有条件有选择的数字化。

(3)选取多种工作手段。目前使用的数字化手段多种多样,比如拍照、扫描、著录编辑等,可以根据库存档案的不同类别,采用不同的数字化手段。针对著录是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扫描后的处理办法和扫描的分辨率等等要制定出合理的规范标准,用以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由于纸质的文档扫描以后,其本质是图片,依然不能实现全文检索,虽然能通过屏幕进行阅读打印,但打印的文档存在两大问题,首先,费用高,其次,不能起到凭证的作用,需要原件复印以后加盖档案证明章才能有效。声像、实物档案等文件资料可以采用拍音频视频采集或拍照的手段首先形成电子文件,然后上传至高职院校档案数据库。之后,还要对电子文件的单位及人员名称、活动内容、获奖情况等进行著录编辑。

2.实现电子文件档案化

实现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另一个重点内容就是电子文件的建设。

电子文件档案化的第一个要求就是完善档案管理制度,把电子文件的归档纳入管理制度当中去。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对档案管理工作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对于纸质文件相应的电子文件要做到及时的收集并准确注明移交情况,实现文件的远程利用和全文检索。电子文件要有统一的的格式命名标准,例如工程图纸使用DWG格式、图片统一采用JPEG格式、文档使用PDF格式等等。同时,由于电子文档大多是纸质文档转换孤傲来的,内容也与纸质文档相同,因此归档时还要注意避免重复。

工作内容和工作模式发生了变化,档案管理人员要根据不同的工作内容改进工作方式,学习新的技能和方法,提高档案管理数字化工作的效率,以适应高校档案管理数字化的新要求。

上文对高职院校档案管理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同样论述了数字化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选择,凸显了档案管理数字化的迫切性和必然性。并通过数字化工作的科学性、实用性、工作途径和工作手段四个方面的内容,着重论述了库存档案数字化的原则、方法和手段。本文以全面深入的分析论述为档案管理数字化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议和措施。

参考文献

[1]]鲁蓓.档案管理数字化的实践探索[J].才智,2012(34):331

第2篇:库存管理的优化方案范文

麦克森( McKesson)公司是美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庞大的医药卫生公司,于1833年由美国人约翰・麦克森和查里斯・奥科特在纽约创办。开始是一家小药店,主要从事治疗药物和化学药物的进口和批发业务。如今麦克森已是北美第一大的医药批发商,总部设在旧金山,年收入达880亿美元,销售利润38.62亿美元,雇用员工25000人,为全球半数以上的大医院提供软硬件支持。

麦克森的解决方案有助于保健专业人员高效率地提供服务和增加服务能力。公司既为制药、内科/外科提供供应链管理服务,也为集成化的交付网络、大量的医院和诊所等提供供应链管理服务。

库存单位增多,订单货物多样化,税务选项日趋复杂,人工成本增加,致使公司面临挑战

作为美国最大的药品经销商,麦克森必须保持与医药行业的同步发展,以促进健康事业的发展。公司下设3个业务部门,其中最大的业务部门致力于药品行业。该业务部门作为公司下属的分公司,通过全美国27个配送中心,面向全国经销处方药、保健健美产品和医药用品。25000 多家社区药店、连锁零售店和保健结构以麦克森服务为依托,以最高的质量、效率和品质进行业务经营。公司客户包括美国部分最大的连锁药店,例如Walgreen’s、 美国第二大连锁药店 Rite Aid 和 Longs。同时,3000多家制药厂和手术器材开发商也借助于麦克森公司的服务,将其急需产品推向市场。

医药行业不断快速发展,产品数量越来越多,配送服务需求量越来越大,为麦克森公司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用武之地。随着库存单位数量增多及配送设施小型化发展,公司认识到需要最大限度提高其空间利用率。

而且,麦克森公司与其他药品供应商一样,完成的各项订单都包括多个单位或“货品”。对于公司而言,重型货物拣货意味着增加行程,意味着人力增加及成本增高。麦克森公司还保证订单次日交货,从而在准确率和效率等方面增加了压力。

库位优化解决方案,通过计算平均周转速度、季节性变化和业务规模,实现设施布局最佳化

为优化设施配置,最大限度提高生产效率和订单准确率,麦克森公司选择了曼哈特(Manhattan Associates)库位优化解决方案。借助于这一解决方案,公司可根据独特的业务基准,确定各件库存货物在仓库中的确切位置。根据当前记录和历史记录进行货品位置优化后,麦克森公司提高了劳动绩效,缩短了订单执行周期,最大限度提高客户满意度。

麦克森公司必须在设施内创建和维护逻辑拣货区,才能最大限度缩短拣货行程距离,提高不可攀订单执行准确率。将同类货物(例如处方药、非处方药和保健健美产品)归类在一起,将各拣货区内的快运货物合并到最方便区域的小区内,例如通道前或靠近指定输送带的区域。在各个拣货区内,货品根据其流动状态在出库箱和静态货架之间进行分配。为此,库位优化系统首先将历史平均周转速度和该区内库存单位(SKU)规模纳入考虑之中,然后确定能将货品最佳拣货和包装的解决方案。

由于麦克森公司的产品组合和需求量在一年四季中波动较大,因此,公司采用的库位优化解决方案必须持续维护,才能确保拣货区平衡,最大限度提高生产效率。麦克森公司各个配送中心的专用资源均以库位优化为依托,各个仓库均参与月度库位优化会议,针对最佳实施方案进行交流。

人力需求降低,库存准确率提高,拣货效率提高15%

采用曼哈特库位优化解决方案,麦克森公司各个配送中心拣货效率提高了15%。实施库位重新布局之后,有一配送中心在三月期内效率同比提高14.8%。采用这一解决方案的各大配送中心都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减少工人人数。库位重新布局后,通过将特定的库存单位分配给具体的输送线,有一配送中心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订单拣货人员由19名减少到17名,另一配送中心将非处方药拣货人员由8名减少到6名。

麦克森公司配送业务支持副总裁 Kevin Patterson 表示:“曼哈特库位优化系统帮助我们提高了物流配送效率,从而使生产效率不断提高,使我们进一步巩固了作为制药行业领先企业的行业地位。”

随着效率提高,公司提高了客户服务质量。有一配送中心将订单出错率从百万分之750降低到百万分之200,订单准确率提高给客户带来极大效益。更重要的是,公司采用曼哈特高级库位优化解决方案后,能确保公司将急需药品在极短时间内交付给客户。

对于麦克森公司而言,无论是流程投入还是技术投入,目的都在于提高和正确测定效率的能力,目前公司越来越多的员工已通过六西格玛(Six Sigma )认证。采用曼哈特库位优化解决方案,公司已取得初步成功,通过将公司的人力管理系统与库位优化方案相结合,大幅度增强了优化成果。

参考麦克森经验建设中国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

曼哈特软件北亚区总裁Arnold Consengco 表示:“中国的医药供应链需要适应不断更新的政策。 药商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要快速应对政府扩大医药服务范围的决定,以便所有人口享受到医药和医疗服务。”

在为医院运送药物以及提高客户服务质量方面,药商会面临许多的困难。最终,他们就更需要一个供应链平台来支持和连接日益复杂的运输网络。

事实上,中国的医药供应商面对着如何满足药商对自动化的物料搬运设备(MHE)的需要,以及加大投资于仓库管理系统(WMS),来控制物料搬运设备。物料搬运设备看得见、摸得着,因此获得了客户的偏爱,而仓库管理设备作为一种软件解决方案,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如今,中国的商业模式、规则、政策不断改变,仓库管理系统也应该相应改善,而物料搬运设备作为一种固定财产,无法移动、无法改变,只能随着时间慢慢贬值,所以,医药商应该重视仓库管理系统的运用。

第3篇:库存管理的优化方案范文

我国当前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导致经济成分的多元化,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方式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一刀切”的传统档案管理模式开始受到冲击,文件、档案管理也表现出了多元化的需求特点。据了解,从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上海、深圳、北京、江苏、浙江、福建等省市都出现了提供商业性、社会化的文件、档案管理服务的中介机构。笔者选择国有档案中介机构的典型之一,某市档案事业服务中心进行实地调研,目的是通过典型调查,了解和分析我国档案中介机构的发展状况和特点,思考并探索商业性文件中心在我国本土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档案事业服务中心的基本情况

某市档案事业服务中心(简称“中心”)是挂靠在档案馆下的事业单位,主要职责是向社会提供档案、代管、整理、复制和档案业务咨询等服务。中心租用了档案馆的库房,库房装具包括铁质五节柜、档案架、纸箱等。库内设施齐备,包括空调、防火设施、消防通道、防盗设施等。

中心的客户主要有两类,一是机构类客户,数量多达几十家,包括政府机关、企业(国企、民企、私企、股份制企业兼有)和事业单位;二是个人客户,数量有数十人,均为普通民众。

中心业务目前以寄存为主,以前曾有的代整、数字化业务由于人力缺乏、库房不足等因素而逐渐萎缩或转移。其业务流程主要分三步:首先,客户与中心签订协议。中心制有标准格式的协议书,内容涉及双方权利与义务、费用及付款方式、保密要求、利用限制等。如果客户有额外要求,中心与客户协商后可补充在协议内。其次,客户运送档案。中心要求客户将文件、档案自行运送到中心,客户大多请搬家公司运送,整个过程由客户负责。第三,中心将文件、档案上架。客户档案运到中心之后,中心工作人员与客户随车人员履行交接手续,清点档案数量,确认存放位置,最后将档案搬进库房上架。

中心的服务方式较为简单,主要包括接待客户利用、答复客户询问等内容。当客户前来利用寄存档案,中心在其出示证明或介绍信之后,允许他们直接进入库房查阅,查阅过程由中心工作人员全程陪同。如果是电话查询,中心会根据需要予以答复。

中心寄存服务的收费价格因装具不同而有所差别。一般情况下,中心予以客户一定的优惠,老客户的优惠幅度更大。中心提供自制的纸箱,客户也可以自备纸箱。费用的交付方式包括分年交付和一次付两种。如果档案寄存时间较长,费用可以根据经济情况和物价水平在一定范围内浮动,但需要由双方协商。

档案事业服务中心的优势与不足

中心是挂靠在综合性档案馆下的国有档案中介机构的典型。笔者在调研中详细了解了中心的经营特点和服务内容,认为中心既有一定的优势,也存在一些不足。

中心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其一,专业性突出,社会信誉度和可靠性好。中心挂靠在档案馆之下,这种性质决定了其先天具有良好的专业形象。中心的工作人员具有丰富的档案工作经验和专业素质;中心具有安全的地理环境和一流的库房设施,这些专业优势为中心良好的社会信誉度和可靠性奠定了坚实基础。

其二,地理位置优越。中心附近有地铁站和多路公共汽车站,交通便利。据中心负责人介绍,该市一些仓储和物流公司也提供文件、档案的寄存服务,但这些公司的库房都设在远郊区县。相比之下,中心的地理位置较为优越,有利于客户节省运输费和查阅的交通费用。特别是客户需要紧急利用时,中心位于城区的便利以及便捷的交通优势更是凸显无疑。

其三,库房设施条件齐备,安全性好。中心租赁了档案馆的库房,建筑和设施标准均达到档案的保管要求。库房内配有温湿度控制仪器和其他各种防护设施,安全性能优越,可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和人为因素对档案的危害。

其四,保管费用较为低廉,经济优势明显。中心虽然位于城区,但与昂贵的写字楼相比,中心的寄存费用还是较为低廉的。中心自制纸箱每个收费不到10元/月;而写字楼租金每平方米超过15元/天。经济上的节省是客户选择中心的一个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中心也存在四点不足

第一,独立性不强,受上级单位制约明显。中心虽是经登记的事业单位,但由于挂靠在档案馆下,其业务开展、经费安排、人员设置、发展规模等可能会受上级单位的影响和制约,经营方式和手段缺乏独立性。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档案管理体制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中心的发展前景存在不确定的风险。

第二,业务较为单一,不易发挥专业性优势。中心目前只开展寄存业务,仅为客户的文件、档案提供保存场所,缺乏档案专业化服务。事实上,文件、档案管理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涉及整理、著录、编制检索工具、修复、数字化、处置等多项业务。中心限于人手和技术条件等因素,不能提供专业化的配套服务,因而难以发挥专业优势。

第三,服务形式不够丰富,主动服务意识不强。中心目前不提供文件、档案送达服务,提供利用也基本采用“客户自来自查”的服务方式。中心尚未考虑主动研究客户需求加以满足,大多以坐等客户上门的方式等待用户,主动服务意识较为缺乏。

第四,库房管理制度规范性不佳,检索工具不够齐备。中心并不负责寄存档案的整理,档案目录由客户自行编制和提供。库房内装具形式很多,有铁架、铁柜、纸箱等,客户寄存的文件、档案虽做了简单分区,但整个库房管理并未形成规范的制度,只编有简单的库房平面图,缺乏统一的库房目录,也没有建立库房管理的数据库系统。可能是因为馆藏文件、档案数量不是特别多,中心工作人员尚可凭借记忆和经验来明确文件、档案的存放位置,但这毕竟不是库房管理的规范道路,将来容易导致管理上的混乱。

调研引发的思考

该市档案事业服务中心作为国有档案中介机构的典型之一,反映出国内商业性、社会化文件、档案管理服务机构的一些共同特点。与欧美国家建设较为成熟的商业性文件中心相比,我国档案中介机构自然存在一些差距。但笔者调研的目的并非为了比较中外的异同或差距,而是思考和探索商业性文件中心在我国本土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笔者本着“立足国情,合理借鉴”的指导思想,主要从两方面进行

了思考。

一方面,客观看待我国当前档案中介机构的现实环境,明确商业性文件中心本土化建设的发展需求和指导原则。

总体而言,我国档案中介机构的建设当前尚处于起步阶段。但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经济成分的多元化促使文件、档案管理的多元化需求日益强烈和明显。当前,我国档案中介机构身处蓬勃发展的现实环境,逐步形成多种形式并存的发展格局。据了解,当前我国档案中介机构主要有三种形式。

第一种是挂靠在档案行政部门或综合性档案馆之下的国有档案中介机构。档案事业服务中心是其中的一种名称类型,此外还有档案事务所,档案咨询服务中心、档案寄存服务中心、档案管理技术服务中心等多种名称类型。这些机构大多是基于档案行政部门改革过程中将一些业务让渡给市场而建立的,与档案行政部门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处于“半官半商”的境地。

第二种是民间资本独立经营的民营档案中介机构。这种机构是以私人资本注册的公司,主要提供文件档案寄存、文档管理系统开发、纸质档案数字化、企业档案管理制度和标准咨询等服务,是一种完全独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业机构。

第三种是外资档案中介机构,也可以说是国外商业性文件中心在我国的“分号”。最典型的是2000年成立的上海信安达档案文件管理有限公司,它是美国Guarantee商业性文件中心与上海市档案馆下属上海创造实业公司建立的合资公司。Guarantee公司是专业化的文档保管公司,在美国拥有4000多家客户,诸如法律事务所、会计事务所、金融机构、娱乐公司及非赢利组织等。上海信安达档案文件管理有限公司从2002年正式营业以来,吸引了汇丰银行、花旗银行、松下公司、联合利华等近百家企业客户,业务增长势头较快,效果良好。

上述多种形式档案中介机构的出现和发展,是我国适应文件、档案管理多元化需求的必然结果,也可以说是商业性文件中心本土化的有益尝试。这些形式各有特色,也各有优劣。国有档案中介机构的优势和不足在上文已有详细分析,无须赘述。民营档案中介机构的市场化、社会化服务相对突出,业务也更加灵活多样,但由于资本的局限,其发展规模受到限制,业务的整体性和资源的整合性也不易得到保障。外资档案中介机构的优势在于可以引进国外商业性文件中心的成功经验,但真正适应国情可能还需要较长时间,而且这种机构一般只能建立在驻外企业比较集中、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因此地域范围的局限也相对明显。

基于我国档案中介机构的现实环境,笔者认为商业性文件中心本土化建设应遵循“共存互补、谨慎发展”的指导原则。多种形式的档案中介机构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会面临共存互补的格局,因为它们各有特色和优劣,共同满足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文档管理的多元化需求,因此不是相互取代的关系,而应当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无论哪种形式,只要是商业性、社会化的文件、档案服务机构,都必须经受市场的历练和检验,在市场竞争中求得更好的发展。此外,商业性文件中心本土化建设还应坚持谨慎发展的原则,国外的成功模式不能机械地照搬到国内,而应立足国情和市场需要,采取分步走的建设方式。如果一拥而上,结果可能会是不但实现不了商业性文件中心“经济、高效”的优势,反而造成浪费。

另一方面,充分吸取国外商业性文件中心的成功经验,探索我国档案中介机构建设成为商业性文件中心本土化形式的有效途径。

笔者曾系统研究美国商业性文件中心发展历程和演变特点,也对美国最著名的商业性文件中心IRON MOUNTAIN做过典型分析,成本经济、规模效益化、业务广泛、服务高效、经营灵活等都是商业性文件中心的优点,这些优点也是其风靡欧美国家的根本原因。我国档案中介机构需要充分借鉴和吸取其优点,发展成为商业性文件中心本土化的有效形式。

首先,我国档案中介机构应找准定位,实现成本经济和规模效益化的目标优势。如上所述,我国档案中介机构具有多种形式,共同满足市场文档管理的多元化需求。每一种形式应根据自身性质和特点明确相应的目标客户,找准市场定位,并吸取文件中心节约成本的优点,在库房选用、设施配备和人员安排上着力实现成本的合算。更重要的是,国有、民营和外资档案中介机构都必须重视效益规模。后两者主要受市场机制调节,效益相对有保障一些-关键是国有档案中介机构,因其大多挂靠在各级档案行政部门或综合性档案馆之下,上级单位最好对其建立和布局有统一规划,避免出现蜂拥建立的情况,因为数量过多反而达不到规模效益的优势了。

第4篇:库存管理的优化方案范文

1.煤炭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符合时展趋势

原始记录性作为档案的本质属性,其信息含量已经成为档案评估的重要参数。传统的载体形式已经无法满足档案信息化建设要求,新的载体形式运营而生。因此,只有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才能更加完善档案的分类体系。煤炭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可不断拓展档案工作的业务领域,通过传输计算机网络,高效实现档案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局面。通过档案数字化管理,可打破档案管理部门的局限性,加强档案的采集、管理、服务等职能,实现高效合理的档案信息资源配置,为煤炭企业的安全高效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2.加快煤炭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高效途径

2.1完善档案数据库与档案网络

现阶段,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还停留在由文件处理向信息管理系统的过渡阶段,对数据库的信息化建设造成严重阻碍。实现档案信息化的重要前提在于实现高效的数据库管理,增强检索服务系统的时效性。通过利用计算机对档案信息的处理技术,可灵活捕捉照片、纸张档案材料,且将所有的档案信息转换为数字形式,便于长期保存。同时,利用计算机、扫描仪等技术设备,进行组建综合性的档案信息库,以增强档案信息检索与查询的方便性,对档案信息资源落实全方位的保护措施。

2.2实现优化的专业结构,加强队伍建设

档案工作发展日新月异,对档案工作人员专业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档案工作人员必须不断更新知识结构,积极参与在职培训等各种形式的再教育活动,以适应新技术的发展需求。单一的档案管理人员结构已经无法满足档案工作信息化的发展趋向,因此,必须不断加强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方面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另外,进行专业人员结构优化,建立复合型多层次的专业队伍,以增强档案工作信息化建设的时效性。

2.3优化煤炭企业档案数据库系统,实现档案全文数字化

为了实现档案的数字化发展,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建立收藏档案目录数据库。在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中,根据单位各类档案情况,通过著录标引,在计算机中录入单位收藏的文本类、图形图像类和影音类档案型号等,从而建立基本数据库。第二,建立基层报表数据库。在建立煤炭企业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过程中,不断健全状态数据库与基层报表,同时,通过网络系统将各部门需要报送的数据、反馈信息录入建立的数据库中,并进行合理的调整。另外,结合上级的要求与使用情况,及时做好基层报表的填报工作。通过利用网络直接接收办公自动化产生的电子文件,且利用手工输入、电子扫描、数码拍摄等手段进行获取历史资料。

2.4 加强档案资源信息二次开发,建立多元化档案信息体系

档案部门充分结合档案信息,借助自动化办公系统,进行深入研究各项专题,以促进档案信息的二次开发。同时,采取多形式档案信息方式,比如进行建立网站等,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档案资料,充分发挥档案存在的利用价值。另外,通过不断加强各种数据归档平台的开发,进行建设收藏基本目录数据库、单位基层报表、单位动态数据库等查询入口,以实现档案信息网络传输,增强用户访问系统允许的使用性能,最终集档案信息的处理、查询、传递功能为一体,从根本上提高利用者的查阅效率,最终为煤炭企业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提供更有利用价值的档案资料,提供更加多元化的优质服务。

2.5提升电子数据的安全性管理水平

档案保护现代化的传统意义是指档案库房、档案设施设备、档案载体保管保护等方面的现代化。实现档案资源信息化后,机读档案、声像档案、电子档案等各项新型载体档案的不断涌现,从而实现了数据信息的共享。因此,网络以及数据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为了提升电子数据的安全性管理水平,必须高效设置安全的使用权限,提高电子数据的精确性,并做好数据的备份工作,保证档案馆为用户提供安全可靠的数据。

第5篇:库存管理的优化方案范文

关键词:建设单位 档案管理 网络化 

前言: 

建设单位档案管理系统是建设单位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内容对于单位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来说都至关重要,所以档案管理系统应该能够为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但一直以来人们使用传统人工的方式管理文件档案,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着许多缺点,如:效率低、保密性差,另外时间一长,将产生大量的文件和数据,这对于查找、更新和维护都带来了不少的困难。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科学日渐成熟,其强大的功能已为人们深刻认识,它已进入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计算机应用的一部分,使用计算机对档案信息进行网络化管理,具有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例如: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还可实现共享查询。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建设单位档案管理的效率。虽然我国建设单位档案管理起步晚,经验不足,管理水平也不高,但建设建设单位档案馆(室)网络化的条件已经成熟。 

一、建设单位档案管理的网络化条件已经具备 

1.网络硬件的发展。9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筑建起中国互联网、中国教育科研网、中国科技网和中国金桥网并均与国际互联网接轨。就全国建设单位来看,90年已有许多单位开始使用计算机制图,到2000年以后许多单位已普遍使用计算机,并纷纷着手建设局域网。我国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计算机网络建设的迅速崛起,为建设单位档案馆(室)网络化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 

2.建设单位档案管理自动化建设初见成效。目前已开发出数千个自动化专用软件。许多档案馆(室)均采用比较成熟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已基本实现了收集、整理、编目、检索、利用等主要服务功能的自动化管理。自动化建设大大改善了档案馆(室)的服务手段,提高了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促进了各项标准的制定和完善。尤其可喜的是,计算机应用正在改变着档案人员的观念,锻炼和培养出了一批计算机系统开发、维护和应用人才。数据库建设也具备了一定的规模。所有这些为档案馆网络化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强有力的技术保证。 

二、建设单位档案馆(室)网络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由于历史的原因,建设单位档案馆(室)自动化建设走的是一条各自为政、自给自足的发展道路。各个档案馆(室)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和技术条件选择硬件设备,机型五花八门,水平参差不齐。目前研制出的不少档案馆系统应用软件,都没有遵循国际标准,功能单一、标准化水平低,数据不完整,致使大多数档案馆无主题标引,共享性差。而国家至今没有统一的发展规划和标准,各馆的发展存在着很大盲目性。所以标准化水平低。 

2.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建设单位档案馆大都建成了规模大小不等的档案数据库。由于各个档案馆各自为政,在建库过程中,数据库大多自建自用,建成的数据库规模小,标准化程度低,类型单一,而且大多处于低水平重复建设,数据无规范化控制,商业服务水平差。大多数据库仅仅供本单位使用,严重地影响了数据库的利用率。所以数据库建设滞后。 

3.在档案馆现代化建设中,人是最关键的因素,网络化的实现和管理都离不开人,各种技术以及软硬件都必须通过档案人员才能发挥作用。档案馆网络化建设,对档案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精通传统的档案业务,而且必须掌握自动化网络化技术,成为信息和知识的导航员。目前建设单位档案队伍整体素质仍普遍较低,不适应高速发展的计算机工作环境,馆(室)内严重缺乏既懂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又精通档案业务的复合型人才,不适应档案网络化建设和建设单位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所以,人员整体素质需要提高。 

三、建设单位档案馆(室)网络化建设的构想 

1.建立建设单位档案馆网络化协调机构。 建议由建设部牵头组织建设单位档案馆网络化协调机构,从行政和技术两个方面统一指导和规划建设单位档案馆自动化网络化建设,制定一系列有实际约束力的规范和标准,特别应该制定出网络化发展各阶段的规划,既有近期又有远期的目标,以对全国建设单位档案馆网络化工作进行实质性领导,统一思想,协调行动,开发高质量的应用软件,集中人力和资金建设大型文献数据库、全文数据库以及多媒体数据库,破除那种传统的自成一统、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局面。 

2.加强标准化建设。标准化是自动化网络化的前提。建设单位档案馆网络化协调机构应召集有关专家,共同酝酿制订档案的有关业务工作、技术方法以及设备等方面的统一原则和规范,并根据国际、国内标准及行业发展趋势,制定出网络化过程中各高校共同遵守的各项标准,如网络通讯及数据库方面的标准、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系统的标准等,这样可以在向资源共享过渡时少走弯路,避免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各建设单位在协调组织的领导下,选用统一的高质量应用软件,建立标准化的数据库。 

3.开发馆藏资源,加强数据库建设。数据库是档案馆网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网络的信息资源。要加强网络建设,必须加强数据库建设。数据库的建设要以国际、国家标准为依据,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建成若干个标准化、通用性好的文件条目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同时各馆应扬长避短,充分利用馆藏档案信息资源的优势,建立有自己特色的数据库,改变目前力量分散、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局面。另一方面要抓紧对小型数据库的规范化、标准化改造,增加数据库容量,提高数据库的上网率。此外还要加强对数据库的维护工作,保证数据质量和完整。当然数据库的建设应与网络建设配套进行。 

4.培养网络化人才。档案馆自动化网络化的发展,迫切需要一大批既懂技术又精通档案业务的高层次信息人员,为此要加快培养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高层次信息人员,加强对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更新其知识结构,提高其业务水平,使他们尽快掌握计算机网络及相关技术。还要努力引进或选调计算机专业人才,对他们进行档案业务知识的培训,使之尽快适应档案馆网络化工作。 

信息社会把建设单位档案馆推进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面向21世纪,面对信息技术的挑战,建设单位档案馆必须真正实现网络化,大力进行网络资源建设,并与互连网接轨,全面实现资源共享,为建设单位及社会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最优质的服务,使档案馆的服务走向全方位现代化。 

参考文献: 

第6篇:库存管理的优化方案范文

我们知道整个世界是一个联合的整体,世界中各个组成部分也是紧密相连的,市场经济由各个不同的商业企业组成,而一个企业也与其他的企业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换句话说,每个企业都不能独立存在于市场经济环境之外,企业的运行实际上是供应链中一个节点,而市场经济就是这样千万个节点链接成的供应链。所以企业如果没有考虑到整体的供应链,仍是针对自身的内部管理使用相对传统的库存管理模式,就会或多或少的出现一些问题或者矛盾。现代企业中这样的问题仍然存在,企业对供应链之间各个环节的安排和交流不合理,就会给市场预测增加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库存的有效预算。此外,一些企业订货部门工作失误时,企业库存管理不能及时有效的采取恰当的方案合理应对,危机处理及管理能力缺失导致企业面临极大损失。最后,部分企业缺乏现代化的库存管理系统,依旧使用传统的陈旧的库存管理模式,导致库存责任不明、库存盘点结算不及时等问题,对市场把握不清导致库存积压也是现代企业库存管理中存在的缺失。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整个市场经济产业链的发展,因此需要认真对待。

二、电子商务下企业库存管理问题的优化设计

1、优化企业库存管理系统

完整的企业库存管理系统包括库存管理信息共享系统及库存管理决策系统两个方面。库存管理信息共享系统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产生而来的。数字化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库存管理的信息交流速度和精准度,在此基础上建立企业库存管理信息共享系统,能有效、精准的分析复杂的库存信息,及时提高库存管理的工作效率和技术含量,加强与整个市场经济产业链的交流沟通,能有效的控制成本。企业库存管理决策系统决定着企业的传略决策能力。通过完善的企业库存管理决策系统,可以及时有效的获得智能决策,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促进企业发展区域高速、精准的决策,极大的提高库存管理的效用。从而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全方位的库存数据,有利于进行长期的库存战略决策。

2、完善库存管理制度,增强库存管理应对危机的能力

危机处理能力是一个企业所必须拥有的能力之一,在企业库存管理方面,应对危机作出有效合理的处理方案也是库存管理所需要的一个重要能力.我们应该看到的是,现代大多数企业库存管理危机处理能力缺失,在面临危机是不能够及时有效的提出解决方案,最终导致企业损失严重。在现时代到来之际,如何解决完善批业库存制度,增强库存管理应对危机的能力的问题就显得致关重要。在具体的实践中,每个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都要确认所有库存信息的精准正确,不断提高库存管理部门的市场洞察力及分析力。除此之外,还要具体明确分工,要求每个岗位都必须有明确具体的分工要求,监督员工认真执行。不断加强库存管理者应对危机的能力,强调各部门之间及时进行有效的职能合作。同时建立库存管理工作的考核评估体系,加强各部门的沟通交流,提高企业整体库存意识,不断增强企业库存管理应对危机的能力。

三、结束语

第7篇:库存管理的优化方案范文

一、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

(一)人事档案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

人事档案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是档案管理系统的基础。只有认真建设好人事档案数据库才能进行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数据库包括档案材料的发文、收文、统计、删除、复制、查阅、借用、转出、接收等活动的登记和执行。人事档案管理系统的系统管理员可以对档案数据进行日常的备份、维护、管理工作。人事档案数据库管理系统是将业务管理、数据管理融合到一个工作平台,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了人才信息资源的服务方式、管理方式、储存方式。

(二)认真做好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工作

档案材料的收集工作对于档案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要认真全面地收集需要归档的材料。人事档案室应当建立登记、催要、递交、联系制度,并且要认真做好进一步完善工作。将收集到的材料的接收人、送交人、姓名、时间、名称等项录入数据库,做到档案材料的接收工作更加科学有序、管理规范。为了避免数据的录入错误,在大量录入数据信息时,应当由专人进行负责。

(三)人事档案信息分类数据库的建立

1、建立人事档案分类数据库的意义

人事档案分类信息数据库的建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也是信息化系统的核心部分,数据库集中了人事、组织部门需要的全部数据。数据库建立好以后,数据可以重复利用,这样数据的利用率得到了提高,减少了数据的冗余,避免了重复数据的存储,是一个功能比较完善,结构更加合理,人才信息可以共享的资源库。

2、数字化档案

对于一些个人档案中比较重要的纸质材料,可以进行数字化处理形成档案,这样就有利于材料的完整保存,便于利用计算机进行查阅。实行数字化档案,很少接触档案原件的,只是在信息的录入时会用到原始档案,这样对档案的寿命有延长作用。档案的利用者和工作人员可以很方便地通过计算机网络对档案信息进行查阅,但是人事档案也应当注意保密性问题,因此需要对不同分类信息进行相应的密级设置,不同的用户权限级别可以查看相应的人事档案信息。

3、电子档案

近年来,我国已基本全面实施电子政务,这样在人事档案中也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多媒体文件、电子文档、电子表格等电子档案。

4、档案室工作人员编制的一些数据

档案室工作人员编制的一些数据,例如终身码、养老保险、公积金、医疗保险、年度考核、工资、入党团、职务、学历、参加工作时间、出生年月、性别、职工姓名等信息。根据职工的编号录入人事档案数据库系统,利用该数据库对人事信息的检索非常方便,为单位的领导层的科学决策和管理提供了确切、快速的信息。

(四)人事档案信息网络化安全保密技术

人事档案信息由于涉及个人一些机密,因此对于安全保密设计工作要做好。数据库管理系统应当采用数字签名机制,保证接受信息的确定性和真实性。为了更好地管理用户访问数据库的用户,可以采用用户审计和防火墙技术功能。为了保证信息在传输的过程中不被修改和窃听,就需要对信息进行加密处理,从而保证了信息的安全性。

二、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改进

(一)应当实现人事档案信息的动态管理

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不但要对当前的人事档案信息进行管理,要对能够对人员的培训情况、学历、工作履历、职务变动等数据进行动态管理,使人力资源管理更加科学有效,使管理的信息由平面向立体转变。

(二)应当实现内部与外部的数据共享,做到数据联动管理

应当通过硬件的支持实现内部和外部的数据的共享,通过职务变动管理、职称变动管理、学历变动管理能够同时将人员档案卡片的一些个人信息进行自动的更新,做到实时提示,并联动到相应的卡片中,这样就有效地避免了重复维护人员数据信息。

(三)实现方便的报表和智能化办公管理

可以将各种可能用到的统计表格式和各种报表固化到软件中去,达到一键可以生成统计结果,既增加了数据的准确性,同时也对繁琐的统计过程进行了优化,确保了统计灵活快捷,统计结果可以共享。

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不仅是一个很好的工作平台,而且还是一个方便交流的平台,从而使人事档案管理实现了智能化办公管理。

第8篇:库存管理的优化方案范文

在这种大数据浪潮下,2011年企业级软件市场出现软硬一体化趋势。软硬一体化可以为用户简化IT架构、消除复杂性、提高性能、加快部署。软硬件集成的一体化设备正在进入企业级用户的选型列表:6月,Oracle宣称其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成功部署超过1000台Oracle Exadata数据库云服务器;SAP 超越ERP,推出面向数据源的、灵活、多用途的内存应用设备――HANA 整合了基于硬件优化的SAP软件模块,基于实时的和历史的业务数据进行计算、分析;IBM也同样看好一体化,年中,IBM宣布Netezza在全球已有超过500个用户……

当然,在应用软件市场,平台化、移动应用仍旧是关注焦点,而灵活软件架构、提升用户体验、支撑业务创新也是软件提升重点所在。

IBM Business Process Manager V7.5 业务流程管理平台

IBM Business Process Manager V7.5 是一个综合的BPM平台,集成了业界领先的以人为中心的业务流程管理平台 WebSphere Lombardi 和以 SOA 集成为中心的业务流程管理平台 WPS。它能够实现对业务流程的全面可视性和管理功能,包含针对流程设计、执行、监控和优化的工具,其设计能够使流程所有者和企业用户直接参与到业务流程的改善。高度集成的功能性和流畅的设计使其与其他IBM产品之间的互操作性达到了新的高度,并且还可以从最初的单一项目轻松地扩展为企业级的BPM部署计划。它具备简捷、强大、洞察力和掌控力等核心优势,能够帮助企业更快部署、整合并优化业务流程管理平台,成功实现业务转型。

采用即拆即用的方式或者方便可定制的配置,IBM Business Process Manager易于部署和使用,帮助用户快速实现价值并提高生产力。IBM Business Process Manager具备市场领先的功能,并将它们集成在足够简单的统一平台上,让各种不同的流程角色参与其中,同时又足够强大,方便根据需求进行扩展,从而为整个企业的转型提供支持。IBM Business Process Manager包含一整套升级的BPM功能,为不同企业提供全面自动化和改善业务流程的集成式弹性平台,其市场领先的功能包括:通过为所有流程参与人员提供可视性,持续改进流程,实现业务流程优化;提供联合视图,用于实时执行任务、管理工作事项、跟踪性能和对事件作出响应,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流程专家能够进行实时分析,并优化业务流程。

Oracle Exadata 数据库云服务器

Oracle Exadata 数据库云服务器是一个由数据库软件、硬件服务器和存储设备组成的软件和硬件集成式系统,采用业界标准硬件组件以及Sun公司的FlashFire技术、Oracle数据库11g第2版、Oracle真正应用集群和Oracle Exadata存储软件,配备40Gb InfiniBand内部连接,具有最佳OLAP性能(如数据仓库应用等)和最高速的联机交易处理(OLTP)性能。

Oracle Exadata 数据库云服务器被甲骨文称之为“经过预调测的系统”,软件和硬件能以一种优化的方式协调一致地运行,并以一种预集成的工作状态提供给客户,减少其总硬件量,同时降低环境复杂性,降低客户总体拥有成本。Oracle Exadata 数据库云服务器所适合的数据库应用场景包括:数据仓库、商务智能(BI)类系统、交易系统类系统、混合负载类系统、数据中心。为适应管理从小型到大型系列数据库的部署需求,甲骨文为客户提供各种配置的选择。目前Oracle Exadata 数据库云服务器的配置有4种:Oracle Exadata X2-8全架、Oracle Exadata X2-2 四分之一架、半架和全架系统。

Oracle Exadata 数据库云服务器凭借其快速的查询吞吐、高速的磁盘吞吐以及更大的数据容量等特性,可以在数据仓库、商务智能系统的环境下,大规模并行地快速处理海量数据,更加完整地收集、管理和分析业务数据,助力企业决策者做出更好的决定。

SAP内存计算设备 (SAP HANA)

HANA 是一款面向数据源的、灵活、多用途的内存应用设备,整合了基于硬件优化的SAP软件模块,通过SAP主要硬件合作伙伴提供给客户。HANA可以基于实时的和历史的业务数据创建灵活的分析模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对大量分散数据进行实时信息分析,创新应用程序,实现业务和战略价值。

卓越的性能 在不影响ERP和其他运营系统的性能的情况下,企业可以利用SAP HANA直接访问运营数据,并可以近乎实时地将主要交易表格同步到内存中,以便在分析或查找时能够轻松对这些表进行访问。这种高效的建模流程支持提供明细项目的直接访问模型,也支持更复杂的流程的分析模型。SAP HANA提供从概念到分析的完整的、高效工作流程,可以访问任何数据,添加了易用的建模经验来进一步提高业务用户的自主性,提供标准接口。SAP BusinessObjects的全部商务智能工具可以直接使用SAP HANA内存数据。

巨大的收益SAP HANA提供多用途内存应用设备,企业可以利用它即时掌握业务运营情况,对所有可用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对快速变化的业务环境做出迅速响应。SAP HANA帮助企业:

实时制定决策 快速轻松创建即席业务视图,访问实时分析;

提高业务绩效 加快计划、预测、定价、供应等方面的事务信息流速度;

获得更多洞察力 消除分析大批量数据的限制;

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 提高业务生产力,面向业务设计和使用分析模型,通过业务自助服务功能降低对IT的依赖,可使用任何来源的数据;

提高IT效率 高效管理不断增长的数据量和复杂性,降低架构成本。

Teradata Database 14数据库

Teradata Database 14是业界最为智能的高性能数据库之一,可以自动完成工作负载管理、压缩决策、虚拟分区和时序条件等系列任务的多项耗时功能,极大地改善数据仓库的整体性能和易管理性,帮助企业应对在大数据时代IT所面临的复杂性、应用程序组合的扩展、安全压力的增大和工作负载的膨胀等难题,打造更快、更智能和更直观的分析环境。

除专业商业分析师和 IT 员工对此系统进行操作,该数据库本身还在其工作负载管理、安全性、数据迁移、压缩和时序功能中内置智能自动化功能。

工作负载管理 它引入虚拟分区功能,可在一家公司内的团队或业务部门之间分配系统资源,设置用户优先级后, Teradata数据库就会根据“确定的优先顺序”跨系统动态管理资源,确保工作负载获得适当支持。该功能支持的数据包括海量传统数据和来自社交媒体、网络互动、电子商务、传感器、机器和移动设备的新生大数据。

压缩冷数据 它通过增强混合式存储的使用,实现更智能的多温度数据管理。它可在不同驱动器间自动迁移、压缩或解压数据,从而获取最佳性能和存储效用的智能虚拟存储解决方案,避免数据转化为无效数据。

增强型时序功能 新版Teradata数据库 继续扩展和增强时间感知的时序功能,用户可以捕捉和跟踪业务数据进化历史的演变。Teradata 数据库可创建任意时间点的业务全景图,现已扩展至全球。

安全性 新版 Teradata Row Level Security 支持安全性能,只允许获得了相应授权的人员访问不同级别的信息。

另外,新版Teradata数据库对迁移功能进行扩展,可从其他性能较差的平台中轻松迁移应用程序和数据,并对新出现的大数据问题进行无缝处理。

北京航星永志科技综合档案管理解决方案

2011年度中国档案信息化最佳解决方案――北京航星永志科技综合档案管理解决方案面向企事业单位,涵盖档案全面业务工作,围绕“以业务应用为核心、基于标准与服务、知识引领发展”理念,满足档案使用者和管理者的需求。综合档案管理解决方案以综合档案资源库建设为基础,以分级安全利用为目的。其中,档案资源库主要用于实现“大档案”模式档案资源的统一存储、标准规范管理及数据服务应用。该资源库存储海量的档案信息管理平台的各种数据,包括档案目录、原文、音视频等。资源库的设计引用OAIS的数据标准及规范,通过档案资源中心、业务信息中心及知识应用中心的建设实现全方位档案资源的集中管理。档案资源中心实现整个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平台档案资源的统一存储与管理;业务信息中心体现档案管理的动态管理;知识应用中心实现辅助决策型数据的集中管理。

综合档案管理解决方案的功能特点包括:档案综合应用的统一门户、多维度的档案查询及全文检索、面向档案全生命周期的资源管理、流程一体化的档案业务应用与审批、信息化的档案库房与外包管理、协同一体化的个人工作台、便捷化的档案编研辅助工具、以内容管理为核心的档案信息采集与、全面的统计分析与决策参考、多样化的数据采集工具及光盘离线应用、灵活的系统配置与业务构建、基于构件化的应用支撑平台、三维安全体系与分级权限应用。

Microsoft Dynamics CRM 2011客户关系管理解决方案

Microsoft Dynamics CRM 2011是一套完整的客户关系管理解决方案,为各种规模的企业提供熟悉、智能、灵活的解决方案,包含强大的销售、市场营销和客户服务管理功能,并可提供诸多扩展CRM应用,帮助企业发现、赢得更多商机,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发展长久而稳固的客户关系。Microsoft Dynamics CRM 2011具有超强的可配置性、可扩展性、与现有应用程序和数据库的互操作性,通过以下方式为企业提高生产效率:

超熟悉:继续采用被用户熟知的界面,使其获得自然、易用的体验,提升工作效率,降低培训成本。通过新一代微软Outlook客户端、浏览器或移动设备都可登录,可根据客户需求定制,使用户能够简单快速访问所需信息。

高智能:能实时分析业务状况,精准进行分析预测。通过向导型过程对话框、企业内部绩效和目标管理及实时仪表盘,向销售、服务及营销专业人员提供最新信息,帮助他们有效工作。

更灵活:灵活的可定制及快速部署特性以及基于xRM的平台架构使企业或组织随需应变,打造适用的个性化解决方案,提高开发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成本。

11月,Microsoft Dynamics CRM 服务更新,为客户提供社交、云计算、移动应用等功能。微软将帮助企业将社交从一种社会化娱乐转变为推动有效化与智能化的客户及合作伙伴关系进程的得力工具。凭借社交技术在微软产品家族中的广泛应用,Microsoft Dynamics CRM迎来全世界3万个组织的逾200万用户。

中标麒麟安全操作系统

中标麒麟安全操作系统V5采用SELinux安全子系统框架,按三权分立机制提供权限集管理功能,并可根据用户需求对系统安全进行定制。系统提供统一的安全管理中心(SMC),支持安全管理模式切换、核心数据加密存储、特权用户管理、基于双因子认证体系的身份鉴别、进程级最小权限、结合角色基于类型的访问控制、网络安全防护、细粒度的安全审计、安全删除等多项安全功能,为政府和企业用户提供全方位的安全保护。

集中式安全管理 系统采用SELinux作为安全操作系统的子系统,并将系统超级用户划分成为具有不同权限的三个管理员角色,即安全管理员、系统管理员以及审计管理员,并提供了一套图形化、集中式的安全管理软件――SMC,从主机防护、数据防护、应用防护以及网络防护四个方面集中管理系统。

高强度访问控制SELinux在Linux中实现了高强度的强制访问控制(MAC)体制,提供基于机密性和完整性的信息隔离,能对抗欺骗和试图旁路安全机制的威胁,限制了因恶意代码和应用程序缺陷而造成的危害。SELinux支持多种安全策略模型,支持策略的灵活改变,使用类型增强(TE)、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和多级安全技术(MLS)保证系统安全。

第9篇:库存管理的优化方案范文

关键词:中职学校;档案管理;信息化;数据库

档案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涵盖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活动、教育科研工作和教育督导评估等重要资料的管理。传统的档案管理几乎全是书面文件,容易损坏也容易检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管理易检索、不容易丢失的优势逐渐显露出来,这就要求我们档案管理人员一定要充分发挥信息优势辅助和细化档案管理。

中职档案信息化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必然趋势。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了中职学校档案信息化工作开展的全面研究。

一、建设高质量的档案信息数据库

中职学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必须要重视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因为一直以来中职档案管理工作往往会因为缺乏信息化内容而突显出一些棘手的问题,而且单一的存储模式也容易出现档案内容的损坏、丢失等问题,档案数据库的建设能够解决这些问题,为了建设高质量的档案信息数据库要从这几方面做起:首先,要建设高质量的档案信息数据库,将所有的纸化档案进行重点筛选,完成信息数据库的建设。按照《纸质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对原有馆藏传统载体档案进行数字化转换。其次,要实现数据库的共享建设。在共享建设的过程中要按数据库用户数量、连接系统的数量等来确定优先顺序。在此基础上进行共享数据库的逻辑结构设计。通过数据库共享建设中职学校校内的各类档案之间可以共享,保证不同侧重点的档案管理内容能够实现共同管理,信息共享,避免了重复工作;校外的相关信息能够共享则能够保证中职院校的档案内容与其他高等院校、相关用人企业之间可以进行信息沟通,保证中职学生能够获得更高学历进修、参加企业内部招聘的机会。

二、数字化工具更新档案信息内容

档案建设最为复杂的内容就是需要不断地更新信息内容,诸如学生的基本情况、教师的学历情况、学校的发展历程等都需要随着时间的推进而不断发展。在信息化档案管理建设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数字化工具进行随时的档案更新。首先,要选择有效的数据化工具。这些更新软件要保证能够建立数据库更新平台,并在原有的数据库基础上开展、更新工作,保证满足中职学校的人事、教育教学等档案内容的随时更新,并保证对档案内容的管理更为标准化、可视化、自动化,确保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兼容性、整体性和延续性。其次,在进行数字化工具更新的过程中要一方面保证自动化升级,当文件保存系统自动升级时,保存在系统内的档案将随系统的更新和迁移。另一方面则要保证更新过程中的数据库的稳定性,使得原有的内容能够备份保留。另外,在进行更新管理的过程中要对数字化档案资源进行安全管理和维护,有效地应用身份认证、识别文件加密等设置能够确保档案信息资源的安全。

三、发挥档案信息化人才作用

在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发挥管理人才的能动作用,因为任何先进的技术和设备都需要人的能动操作,在这个过程中档案人员的信息化能力必须得到提升。首先,要加强技能培训。中职学校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具备基本操作技能:(1)把固化在纸质载体汇集成系统档案信息,以数字化方式输入计算机上网。(2)利用数字照相、扫描等技术将档案原件进行数字化处理。(3)直接在办公自动化过程中形成规范的电子文件信息。(4)能够迅速掌握新型软件技术,保证能够随时进行数据库更新管理。除了基本操作技能之外,档案信息化管理人员还必须要有超强的档案管理素质。(1)较强的档案保密能力,能够随时保证档案信息不泄露,能够以基本的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自己,尤其是面对信息化的档案内容要有档案保密的技术应用能力。(2)有合理化应用档案信息的能力,能够着眼于信息档案的应用。为了实现这些能力,中职学校要组织档案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对于新任档案员工作的教师要进行岗位培训,保证工作人员能够迅速了解档案工作的内容,树立正确的档案管理思想。

综上所述,中职学校应建设健全高质量的档案信息数据库,利用数字化工具更新档案信息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中职学校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