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库存现金管理范文

库存现金管理精选(九篇)

库存现金管理

第1篇:库存现金管理范文

关键词:资金管理;内部控制;盘点;问题;对策

一、公司概况

H公司成立于2003年,注册资本为500万元。公司位于温州市区,专业生产屏蔽泵,全自动冷热水自吸泵、热水循环泵、WQD型系列污水、污物潜水泵、JETDP系列喷射泵、QDQ型系列潜水电泵、耐腐蚀泵等九十多个品种的泵类产品,该公司共设有销售部、设计部、财务出纳部、综合办公部、车间综合办公室等部门,在职员工300余人。

二、H公司库存现金内部管理分析

(一)会计岗位职责不清

该公司只有两种财务人员,分别为会计人员和出纳人员。出纳除了现金收付、银行存款的存取等本职工作外,还保管会计印章,到银行领取对账单、编制银行余额调节表等工作。有时会计人员也时常一个人办理资金业务的全过程。财务人员分工不明确,会计岗位职责不清,缺乏相互牵制机制,容易出现漏洞,资金安全得不到保障。

(二)公司对现金的使用和保管不规范

按规定,公司保留库存现金是三至五天日常零星开支所需,其核定标准是由开户银行原则上给已开户单位核定其库存现金限额。可现在所谓限额核定名存实亡,该公司的日平均现金使用量在6000元左右,那么其库存现金额限在18000到30000元,但其库存现金经常超过库存现金限额,对于多出的部分公司从不主动,及时地交送银行,公司内部也不对库存现金进行盘点。因为现金量过多,使用现金结算随意,使公司还存在白条抵库现象。

(三)公司库存现金审计情况

审计人员对H公司库存现金审计监盘表如下表1:

表1 库存现金监盘表

检查盘点记录 实有库存现金盘点记录

项目 项次 人民币 面额 人民币

监盘日账面库存余额 1 10350 张 金额

监盘日未记账凭证收入额 2 23500 100元 100 10000

监盘日未记账凭证支出额 3 18500 50元 100 3500

监盘日账面应有金额 4=1+2-3 15350 10元 50 700

监盘日库实存金额 5 14350 5元 20 100

白条抵库金额 6 1000 2元 10 20

监盘日实存现金金额 7=5+6 15350 1元 30 30

监盘日应有与实有差异 8=4-7 0 其他

追溯至报表日账面结存余额 合计 14350

报表日至监盘日库存现金付出总额 9 507800 审计说明

报表日至监盘日库存现金收入总额 10 511150 发现白条抵库1000元,应及时收回。

报表日库存现金应有金额 11=4+9-10 12000 发现收入款入账不及时,应及时入账。

报表日库存现金实有金额 12=7+9-10 12000

调整数 0 审计结论

审定数 12000 库存现金可以确认。

三、H公司库存现金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岗位分工和牵制

该公司的岗位分工简单,没有相应的分级管理机制,主要靠领导自身经验进行管理经营。公司近年来业务大增,但是财务工作的总量一直以来都是几个人。负责人对于不相容岗位分工和牵制的意识淡薄。根据《会计法》的规定,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否则,很容易发生监守自盗的行为。

(二)现金管理水平滞后

现行的企业现金管理制度是多年以前颁布实施的,现金使用范围规定的过于狭窄,与实际情况相矛盾,有待进一步完善。该公司将结算起点定为1 000 元,过低的结算起点阻碍了正常的商品交易流通。原则上以开户单位3~5 天的日常零星开支所需核定库存现金限额,在物价大幅度上涨、通货膨胀的今天已偏离实际,根本不够周转使用。

(三)收付款凭证入账不及时

在对H公司进行现金监盘时发现未入账的收款凭证23500元、未入账的付款凭证18500元(见表1中的审计说明),这会直接影响监盘表中盘点日账面应存的金额,易造成与实存现金金额的不符。现金收付款凭证入账应由会计人员每日及时完成,做到日清月结。

(四)白条抵库

H公司设计部某员工的借款1000元(见表1中的审计说明),并未按照正规方式取得,属于白条抵库行为,造成现金盘点结果短缺,会使实际库存现金减少,日常开支所需现金不足,还会使账面现金余额超过库存现金限额,难以进行财务管理。应尽快查明其借款的真实性,并催促该员工尽快还款。

四、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一)健全内部牵制制度

为解决公司缺乏岗位分工和牵制、财务人员分工不明确这一问题,企业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H公司货币资金收支与记账岗位应该分离,并且收支要有核准、审批、授权手续。现金要定期盘点,按月编制银行存款金额调节表,做到账实相符。

(二)加强对现金的管理

为了解决H公司现金管理水平滞后,企业必须严格按规定的限额控制现金结余量,超过限额的部分,必须及时送存银行,库存现金低于限额时,可以签发现金支票从银行提取现金,以补足限额。同时,应建立健全完善的会计制度,加强库存现金收支控制流程。

(三)完善记账制度,及时入账

收付款凭证入账是会计人员每日应完成的工作,收付款凭证是登记日记账,科目汇总表等账簿的直接依据,不及时入账可能会影响公司会计程序的后续。为此,应建立健全完善的会计制度,对相关会计人员进行教育或培训,要求会计人员对于收付款凭证应每日及时登记入账,并计算出相关余额,做到日清月结。

(四)规范手续,严禁白条

为了从根本上杜绝白条顶库行为,要统一规范借款手续,必须用付款凭单结算,因公出差或有特殊情况临时需要借款的,借款人要写好借条,借条要写明借款用途、金额、还款时间、还款日期并签名盖章,经负责人同意签名后送会计人员审核,会计人员开具付款凭单一式三联,一联为存根;二联留会计人员欠款往来账,其借条附在付款凭单后作为附件;三联由借款人凭借条找出纳员借现金,借款人和出纳员都要签名。

五、结语

本文简单介绍H公司的基本概况,发现了该公司在现金内控管理中出现的岗位分工不明确;库存现金的日常支取和保管不够规范;收付款凭证入账不及时等问题,分析了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提出了建立健全库存现金的内部牵制制度;加强企业对现金管理;提高财务人员水平;完善记账制度;完善手续,杜绝白条等相应的改进措施。

H公司近几年有采用现金内控管理的制度,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经营成果,但是企业现有的现金内控管理制度仍然是不健全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越健全有效,其会计资料的可靠性越高,越有利于下一步审计工作的进行,所以需要相关领导对该制度进行适当的改进,充分贯彻到实际工作中来,使公司得到更好的l展。

参考文献

[1]王鑫.企业现金管理有关问题探讨:经济研究导刊,2009

[2]王传军.现代审计与会计:黑龙江审计杂志社,2009.7

[3]梁栋明.企业资金内部控制措施浅谈:中国财经报,2009.7

第2篇:库存现金管理范文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农商行;库存现金;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5-000-01

前言

银行库存现金是为满足日常客户存取周转需要,库存现金作为非盈利资产,不能为银行带来任何收益。库存现金过高,会降低银行资金的使用效益,增加营业成本;而库存现金不足,又会带来流动性问题,对银行信誉构成巨大风险。因此,如何在保证支付的前堤下,确定合理的库存限额、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从而降低成本、增加盈利,正是大多数银行所希望的,当然农村商业银行也不例外。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管理的实践,对当前农村商业银行库存现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

一、现阶段农村商业银行库存现金管理的难点和普遍存在的问题

1.农村商业银行点多面广,现金使用量难以估计

一是农村商业银行大多是由原农村信用社转制而成,分布于城乡各地,机构网点众多,拥有大量的客户资源,每天存取时间、数额不一。加上现在农村经济发展较快,对现金的需求也大幅增加,给估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迫使网点增加了一定的库存现金。二是农商银行面向“三农”,各种业务品种繁多,如养老金、土地赔偿款及各种水电煤气等,使得网点每日需求的现金波动较大,增加了各网点估算现金需求的难度。而农村商业银行“点多面广”的特点,又加倍放大了预估库存现金限额的难度。

2.农村市场对现金的需求量较大,且存在较大波动性

一是很多私营企业主基于避税等需求,大量使用现金支付。有的甚至是因为现金交易比转账交易价格低,致使大量提取现金,而所得现金又有一部分存入银行个人结算账户,到进货时又从银行拿出进行交易,使得现金在体外循环,得不到银行的监管。二是由于农商银行绝大部分网点位于农村及城郊结合部,一般所属客户年龄结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对银行的一些转账支付方式,特别是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还不能接受,在观念上还普遍存在着“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现金支付理念。三是农村缺少POS刷卡、支付宝支付、微信支付等现代化支付环境,客观上也导致了现金需要量的增大。

3.农村商业银行对库存现金管理思想上不够重视

一方面,由于现在存款市场竞争激烈,银行为拉笼更多客户资源,特别是优质客户,千方百计满足客户的需求,而放弃对现金支取的要求,使大额现金的审批流于形式。另一方面,许多农村商业银行精细化管理不够,只重视存款的吸收、贷款的发放,认为多一些库存现金对银行的经营效益影响不大,对库存现金的管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此外,临柜员工“怕麻烦”的思想,也客观上增加了库存现金管理的难度。“怕麻烦”主要表现在为怕引起客户的投诉,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刻意提高库存现金以便满足潜在客户需求。同时,部分网点为了讨好对公客户,放松对客户现金监管要求,超范围支付现金。

二、针对农村商业银行上述库存现金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三点对策

1.加强现代化支付结算工具的宣传与推广,减少农村地区现金需求量

一是利用各种会议、新闻媒体做好宣传工作。在营业场所摆放宣传资料和LED进行滚动宣传,经常性的上街举办各种形式宣传活动,并进行现场指导与咨询。从而,逐步扭转农村地区根深蒂固的“现金交易”传统理念。同时,有针对性地对企业财务人员、个体经营户进行支付结算业务的培训,通过介绍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便捷支付手段,提高农村企事业单位使用电子支付等现代化支付渠道的比例,逐步减少农村地区现金交易量。二是利用网点柜员加强新型支付结算工具的宣传与推广。网点柜员可充分利用农村商业银行特有的“人缘、地缘、血缘”优势,向客户多宣传现代化支付结算工具,如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同时,对一些不会使用的客户进行现场进行指导,使广大顾客了解使用现代化支付结算工具的方便实用。三是有技巧的了解客户资金的用途,对可用转账、电子渠道办理的支付结算业务,积极动员,既可以减轻柜员的劳动强度,同时也能节省库存现金的备付,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2.提升库存现金限额管理的精准度,缩小实际需要与预估限额的差距

一是涉及库存现金管理的各级要重视现金的管理工作。经常性的了解网点的库存限额情况,根据网点的存款规模、业务情况,重新核定库存限额,并与网点的考核挂钩。对一些由于管理不力,经常出现超库存的网点,实行一定的处罚。只有领导重视,员工才会认真对待。二是相应网点要做好现金需求的预测工作。通过大额现金支取预约登记、严格落实现金监管政策等方式,较准确预估现金使用量,提前预备现金,在客户支取时可及时进行支付。同时,严格执行库存现金限额管理制度,现金超出网点限额规定时,要及时向金库中心缴存或申领,以确保能正常营业。三是金库中心要根据各阶段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现金库存,配备足够的现金,并对各券别的票面进行合理配置。

3.拓展非现金支付结算渠道,增加服务“三农”新方式

一方面加快自助机具的布放。一是农商行要在人口密集,而又没有营业网点的村镇闹市,根据实际情况,布设ATM、自助转账等自助设备,以方便客户的多种需求。二是改善农村的用卡环境。在农村超市、商场等,大力推广大POS等设备,用移动设备来代替现金交易,提高电子产品替代率,减轻临柜的压力。另一方面,创新服务,为“三农”提供更多的服务品种。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各种新的金融产品在不断创新,农村商业银行要根据自身的实际,大力创新服务,增加服务品种,为客户提供更多、更快捷的服务,尽量降低现金使用量,从而降低基层行库存现金限额。

参考文献:

[1]李景森.商业银行现金库存管理――以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分行为例[J].南京理工大学,2013.

第3篇:库存现金管理范文

摘要:我国在强调严格控制各级财政预算收支,为了经济发展而发行国债的同时,长期存在大量国库库底资金闲置,且未得到有效管理,资源浪费现象尤为突出。应当借鉴美国国库现金管理经验,建立健全相关法规,确保国库现金安全;规范预算外收入,实行国库单一账户;加强国库现金流量预测,科学实施国库现金管理;优化国库现金管理方式,推动地方国库现金管理。

关键词 :国库现金管理;美国经验;国库单一账户;现金流量预测

一、我国国库现金管理现状分析

国库现金管理是指在确保国库现金安全、满足财政支付需求的前提下,按照市场化运作,以实现国库现金闲置余额最小化、投资收益最大化为目标的财政资金管理活动。有效实施国库现金管理,能够使国库现金余额保持在一个整体稳定水平,有益于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维护我国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我国国库现金管理的探索始于2005 年,国务院正式批准由财政部会同中国人民银行开展中央国库现金管理。2006年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公布了《中央国库现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财政部主要负责国库现金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制定操作规划,中国人民银行主要负责监测货币市场情况,财政部与中国人民银行协商后签发操作指令,由中国人民银行进行具体操作。为规范中央国库现金管理操作,中国人民银行和财政部了《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业务操作规程》,进一步明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业务。这两个规章初步建立了我国国库现金管理制度框架,并对日后开展国库现金管理奠定了基础。之后,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于2006 年8 月成功买回三期年内即将到期的记账式国债,共计180.95 亿元,节约利益成本4000 多万元,标志着我国国库现金管理的正式实施。2006 年至2012 年,中国人民银行成功实施五十五期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中标总量共计20799.4 亿元,利息收入已达300 多亿元。但截止2012年末,我国国债余额约为77565 亿元,而国库库底资金总额却超过20753 亿元。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在强调严格控制各级财政预算收支,为了经济发展而发行国债的同时,长期存在大量国库库底资金闲置,且未得到有效管理,资源浪费现象尤为突出。

笔者认为,虽然当前我国国库现金管理已日趋成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预算制度不够健全,仍有大量国库资金过度闲置,国库现金预测尚未成熟,且国库资金管理模式相对单一,亟待完善。

二、美国国库现金管理经验

(一)实行国库单一账户

国库单一账户为国库现金管理提供了基础条件。美国国库现金管理主要由财政部下属的财政业务办公室负责,在保留每天政府财政运行所必须的国库现金余额以及50 亿至70 亿美元的余额后,利用多余国库现金采取商业银行存款、买回国债等方式管理国库现金。

(二)准确预测国库现金流量

准确的国库现金流量预测可以为国库现金管理提供量化操作依据。美国建立了国库现金收支基础数据库,选择科学有效的预测方法,按一定时段对国库现金流量进行滚动预测,不断减少预测误差,为实施国库现金管理创造条件。

(三)注重安全性和流动性

美国国库现金管理将安全性和流动性视为首要目标,以确保国库现金管理的长远健康发展。美国各地的地方国库现金管理法规中都包含有类似“按照重要性次序,本级国库现金管理的目标依次为安全性、流动性以及收益性”等表述。

三、对我国国库现金管理的启示

(一)建立健全相关法规,确保国库现金安全

开展国库现金管理必须建立健全相关法规,为国库现金管理安全、规范运作提供法律保障。我国现行的国库现金管理法规仅有《中央国库现金管理暂行办法》以及《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业务操作规程》两个部门规章,应当尽快制定完善管库现金管理相关法律制度和管理办法,修订《中国人民银行法》、《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金库条例》的相关条款,明确国库现金管理的目标、原则、方式以及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库现金管理方面的职责分工、协调机制,在确保国库资金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前提下,拓展国库现金投融资渠道,提高国库现金收益。

(二)规范预算外收入,实行国库单一账户

国库单一账户是国库现金管理的基础。只有将各级财政资金集中统一到国库单一账户,才能为国库现金管理提供充足资金保障。应当继续深化国库集中收付管理制度改革,实行国库单一账户。首先,应当确保预算内收入及时、足额上缴国库。其次,应当逐步取消财政专户,将预算外收支以及分散在各级预算单位的财政性资金集中到国库统一账户中。统筹规划、科学高效利用国库现金,在确保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前提下,提高国库现金的使用效益。

(三)加强国库现金流量预测,科学实施国库现金管理

国库现金流量预测是实现国库现金管理的基础保障,只有准确、高效的国库现金流量预测,才能保证国库库底现金在满足财政日常收支的情况下实现国库现金管理。美国国库现金流量预测已日趋完善,现在已经能够对政府未来九个月的每日收支进行科学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有效实施国库现金管理。而我国国库现金流量预测始于2009 年,中央层面对国库现金流量可以实现每日预测,但国库现金流量预测还处于起步阶段,而地方国库现金流量预测也刚处于探索阶段,无法为国库现金管理提供充足保障。因此,亟需加强国库现金流量预测,注重对国库库底现金存量的结构性分析,提高国库现金流量预测的准确性,并逐步推行国库现金流量预测,从而科学实施国库现金管理。

(四)优化国库现金管理方式,推动地方国库现金管理

我国国库现金管理起步较晚,国库现金管理仅限于中央层面,且管理模式较为单一,主要为商业银行定期存款。商业银行定期存款是将国库闲置现金以定期存款的方式存于商业银行,并收取利息,优势在于安全性较高、且易于掌控。但这种方式的收益相对偏低,周期较长。笔者认为,鉴于现阶段我国金融市场发展不够完善的实际情况,国库现金管理应当以商业银行定期存款方式为主,随着国库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的日益繁荣,可以考虑国债回购、发行短期融资债券以及同业拆借等方式。待时机成熟时,制定相关法规,逐步开展地方国库现金管理。此外,还应当考虑国库现金管理对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在确保与货币政策相协调的基础上实施国库现金管理。

参考文献:

[1]李思敏.中美国库现金管理比较及借鉴[J].南方金融,2012(10).

[2]王秀芳.地方国库现金管理研究:思考与借鉴[J].金融发展评论,2013(1).

第4篇:库存现金管理范文

一、开展地方国库现金管理的可行性分析

(一)具有足够的可操作国库库存资金

近年来,由于国库存款不断攀升,较多的财政资金闲置在央行国库。地方国库的日常库存保持了较高水平,且呈较强的增长趋势。同时,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将原来分散在各预算单位开户银行账户上的现金余额集中到各级财政开设在人民银行的国库单一账户上,为地方国库现金管理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国库现金流量预测能力的不断提高为国库现金管理提供了可能

随着国库收支统计分析系统的推广运用,各地方国库加强了国库统计分析工作,把对国库现金流量的预测分析列入地方国库的日常工作,提高了国库现金预测能力,为开展地方国库现金管理提供了可能。

(三)国内外国库现金管理操作的成功经验为我国地方国库现金管理提供了借鉴

国库现金管理20世纪70年代末由美国率先开展,之后,其他发达国家也纷纷引入,到现在已逐步形成了一整套比较成熟的国库现金管理制度。我国中央国库现金管理经过近几年的发展,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这些实践经验可为地方国库现金管理开拓思路,在职责分工、操作方式等方面提供重要借鉴。

二、我国地方国库现金管理运作模式选择

目前,我国地方政府人力资源有限、财务管理能力与风险控制能力较弱,有些地方仍未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这就使得地方政府完全独立自主开展现金管理的条件不够成熟。考虑到我国现阶段各方面的综合情况,应当建立“地方自主操作与中央代为操作相结合”的运作模式。这种模式既有利于地方利用中央开展国库现金管理的经验和资源,也有利于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在地方自主进行国库现金管理操作中,中央应明确可以投资的范围和使用的工具,在确保财政支付的情况下,可以尝试性地选择将部分国库资金转存当地商业银行,但严禁在货币市场上进行短期投资。

三、“地方自主操作与中央代为操作相结合”模式的运作思路

(一)具体操作方式和可选择的操作工具

目前,我国中央国库现金管理主要是采用商业银行定期存款和买回国债两种方式。地方国库现金管理与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存在差异,中央财政收支规模大且相对集中,中央国库现金管理除了提高库存现金使用效益外,还需注意与货币政策的协调,因此中央国库现金管理的操作就受到了限制。而地方国库现金管理的目标主要是为了获取收益,面临的政策风险较小,其操作方式与中央国库现金管理相比,更为灵活,可选择的操作工具更为丰富。

1.商业银行定期存款。商业银行定期存款是我国中央国库现金管理的主要操作方式之一,可为地方国库现金管理提供借鉴经验,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安全性较高、收入稳定。具体操作方法,财政部门与央行做好协调配合工作,分享现金预测信息,协商操作时机,协商一致后发出操作指令。向社会公开招标信息,通过招投标方式选择数个优质的商业银行进行定期存款操作,将国库资金分散存入中标的商业银行,按中标金额的占比情况分配存款额度。

2.人民银行定期存款。人民银行定期存款实际上是中央财政补贴地方财政,具有安全性高、操作简便、资金运转效率高的特点。具体操作方法,由人民银行与财政部共同商定期限品种,根据预测结果确定存款的数量和期限。

3.委托中央部门进入货币市场进行短期投资。目前地方政府独立开展现金管理的客观条件不足,运作能力不强,不具备开展国库现金短期投资的能力。应该将资金上存,由中央部门代为进行短期投资。具体操作上,可在人民银行中央库与地方库之间开设往来账户,由中央库集中代为进行短期投资,并按事前约定分成比例进行收益分配。

(二)应注重的运作前提:建立国库现金流预测分析机制,科学分析和预测现金流

科学地进行现金流动的控制和预测是国库现金管理的前提条件,发达国家通过利用定期收集的信息建立参考数据库、采用科学的现金流动分析技术,使国库能每天、每周进行高水平的,可靠的现金流动预测。在英国,国库现金流量预测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预测年度收入、支出、盈余和赤字。二是月度预测和每日预测,预测工作主要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进行。此外,发达国家进行现金流预测时会将现金余额的变化趋势与现金流动的预测情况相比较,跟踪调查变化的主要原因,以此建立短期现金流动预测机制,从而指导库底资金的合理运作。

我们应该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加强国库现金流预测分析工作,逐步提高预测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在国库收支中确定国库合理的现金持有量:一是加快电子信息化建设,建立高效的信息系统。目前我国国库现金流量预测基础数据库系统主要是在过去历年中央财政收支基础数据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以此为基础的现金流量预测具有很大局限性,尤其是准确性难以提高。应通过完善数据信息系统及时收集各个收支部门的历史数据、收支计划和预测;二是由国库预测部门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汇总处理,得出历史变化规律。并将得出的预测结果和现金余额的变化情况相比较,寻找差异原因,不断改进预测方式,提高预测的准确性;三是国库现金流预测工作需要多部门进行沟通配合,分享信息才能收到较好效果,因此还要建立之间的信息分享交流机制,不断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三)应把握和加强的三个重要环节

1.建立健全地方国库现金管理的法规制度。地方国库现金管理能够规范化、制度化开展,加强法规制度的建设是重要保障。首先,要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金库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金库条例实施细则》等一系列法规制度加以修订。从法律上明确地方国库现金管理的目标、原则、运作模式和各部门之间的协作,从根本上确保国库现金管理的正常运作。其次,要在现有的法规制度基础上,由人民银行和财政部联合地方国库现金管理的指导意见,从地方实际出发,制定地方国库现金管理办法和操作框架,明确各部门职责、权限,确定投资工具、操作方式及流程。

第5篇:库存现金管理范文

【关键词】地方国库 国库现金管理

一、引言

国库现金管理是指在保证国库资金安全完整和现金支出需要的前提下,遵循安全性、流动性及收益性的原则,通过实施商业银行定期存款和买回国债等操作方式,熨平国库现金流波动,以期达到国库闲置资金余额最小化而投资收益最大化目标的一系列资金管理活动。

国库现金管理主要分为两个层面,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及地方国库现金管理。2006年,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了《中央国库现金暂行办法》,同年实施了首次买回国债及商业银行定期存款的国库现金管理操作,标志着我国国库现金管理的启动。随后,我国各地也在探寻开展地方国库现金管理的模式,但到目前为止,地方国库现金管理尚未正式开展。

二、文献综述

Anwar Shah认为地方国库现金管理包含广义和狭义两个层次。广义的地方国库现金管理包括收入、支出和库存管理三个方面,而狭义的地方国库现金管理只涉及国库库存管理。刘贵生指出目前我国的地方国库现金管理所讨论的领域,主要为狭义的国库现金管理,即国库存款余额的管理活动。黄润强调建立健全国库单一账户制度是现代国库发展的必然趋势,需要对财政资金集中管理,提升国库资金管理效率。贺谦提出随着我国地方库存余额的快速增长,国库现金管理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将日益明显,需提升国库现金流的预测分析水平。王雁分析我国地方国库现金管理主要面临三个问题,一是地方政府理财观念较为落后,二是防范风险手段仍需完善,三是投放现金的规模难以预测。李海结合地方国库现金管理中的现实约束因素进行分析,指出如何构建中央与地方国库现金管理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是目前面临的较大问题。梁彩虹尝试构建了地方国库现金管理的三种模式,中央国库代管地方国库、地方国库自主管理、构建地方国库管理银行。

三、国库现金的变化特点

(一)从年度情况看,国库现金流量增长快、规模大,存量不断增长

随着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财政预算收支快速增长,带动了国库现金流量规模不断增加,存量也随之增长。

(二)从年中情况看,国库现金流量变化快、波动大,存量年底剧烈波动

各级政府对财政预算收入通常按照季度和年度考核,预算收入表现为季末、年末集中入库,6月、11至12月入库量猛增。相较而言,财政支出在年内大部分月份拨付均衡,各地对增加的财政支出一般等到11和12月才做安排,年底集中支付,库存现金骤减。

(三)影响国库现金流量的主要因素较为固定

影响国库现金流入量的因素有公共预算收入、基金预算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债务预算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转移性收入、国家宏观与微观收入政策、财政能力、季末年末收入考核、其他因素;影响国库现金流出量的因素有公共预算支出、基金预算支出、社会保险基金支出、一般债务预算支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转移性支出、国家宏观与微观经济政策、节假日刚性支出、其他因素。这些因素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国库现金净流量和存量。

四、当前国库现金管理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相关制度办法和协调机制欠缺,推动工作的进程缓慢

出于确保地方国库资金安全的考虑,加之地方国库开展国库现金管理工作应具备的技术方法、人员素质等条件还不健全,人民银行总行和财政部对地方开展国库现金管理工作没有出台明确的制度办法和具体操作流程。

(二)未形成准确高效的地方国库现金管理预测分析体系

一是财政部门和国库部门对建立预测分析体系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够。二是缺少分析预测系统工具,分析人员目前一般使用excel整理数据指标。三是在现有条件下建立分析预测指标体系和预测模型的难度大,不利于日常分析预测工作顺利开展。

(三)人员素质不能适应业务发展需求

随着国库库存资金的不断加大,推动地方国库现金管理必然将成为当前及今后国库面临的一项新的重要工作,对人员的综合素质也将提高。目前,许多地方国库人员对新业务掌握和实际运用的广度深度不够,临时工文化程度不高,不熟悉计量分析方法在经济金融业务中的运用,成为阻碍分析预测工作的短板。

五、对策及建议

(一)建立健全地方国库现金管理相关制度办法

在政策层面上,应当对地方国库开展国库现金管理工作有明确的原则性指导意见,并逐步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措施,以便地方财政国库部门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逐步启动地方国库开展国库现金管理工作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

(二)加快财政部门与国库部门间的信息系统横向联网工作

目前人民银行总行开发的税库银横向联网系统已经实施推广,而财政部门与国库部门间的信息系统横向联网工作则明显滞后。应加快两者之间的信息系统横向联网工作,实现数据传输的电子化,便于财政部门与国库部门更加及时地掌握预算收支进度和国库存款变化情况。

(三)加大培训调研力度,提高人员分析预测水平

一是加强预测理论和预测方法等业务知识培训,提高国库人员预测水平和掌握预测工具的能力。二是与财税库银进行横向交流,增进工作经验交流,拓展工作思路。三是积极开展国库现金管理专题研讨,破解预测难点,促进人员业务素质进一步提升。

第6篇:库存现金管理范文

关键词:国库现金管理货币政策

国库现金,是指国库库存资金。国库现金管理,是在确保国库资金安全完整和财政支出需要的前提下,对国库现金进行有效的运作管理,实现国库闲置现金余额最小化、投资收益最大化的一系列财政资金管理活动。国库现金管理的对象主要包括库存现金、活期存款和与现金等价的短期金融资产。通过实行国库现金管理,可以减少闲置现金与弥合资金缺口,最大限度提高国库库存资金使用效率,促进金融市场创新,冲抵财政政策对货币政策的“挤出效应”,健全两者之间的协调机制,提高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使社会经济沿着健康稳定的良性轨道发展。因此,在国家实施“双稳健”宏观调控政策背景下,如何积极有效开展国库现金管理,已成为亟待研究的重要问题。

开展国库现金管理的必要性

国库库存余额是各级政府一个重要的可用财力

在以往的预算管理体制下,国库库存余额的波动幅度很大。2000年以来,随着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的逐步确立,部门预算改革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方式的推广采用,国库现金支出节奏日益均衡,国库库存余额的变动日趋稳定。更为重要的是,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减少了各级预算单位的资金结余,留存在人民银行国库的库款余额出现明显增长态势。以东部沿海某省为例,1999年以来,在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作用下,该省经济保持了生产加速、需求旺盛、效益提高、活力增强的良好态势,GDP增速逐年加快,财政收入不断增加,国库库存也节节攀升。

促进财政政策转型的有力执行手段

1998年以来,我国政府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但是,积极财政政策实质上是扩张性财政政策,当通货膨胀逐渐成为影响宏观经济发展压力时,若继续实施这一政策,不仅不利于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且易加剧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调程度,增加经济健康运行的风险和阻力。因此,2003年4月,中央政府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应适时转向,将逐步淡出。为防止对宏观经济造成的震荡过大,逐年减少增发国债数量是一个比较可行的政策措施,但单一的政策执行手段往往难以取得预期效果。如果能够对近年来基本维持在年末3000—5500亿元之间、月末平均约4500亿元的全国国库库存余额进行有效的国库现金管理,则不仅有助于实现积极财政政策的“软着陆”,最大限度地减小财政政策转型对经济运行的震荡,且能够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为金融市场提供更加准确的市场信号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实行中央银行经理国库制度,国库库存余额已成为中央银行基础货币的主要来源之一。财政资金的收入支出,不仅是国库库存余额的变量之一,而且也是货币供应量的变量之一。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讨论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货币政策要在保持币值稳定和总量平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健全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一般而言,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主要通过基础货币控制、利率控制和信用控制来实现,而国库库存余额作为一种动态的货币资源沉淀中央银行,它的存在和变动将直接影响货币政策执行效果。具体分析,一是从存在角度看,如果中央银行没有将其运用于再贷款或公开市场操作,就会减少中央银行货币供应量,并降低金融市场的货币周转次数,影响货币流通效率;如果中央银行将其运用于再贷款或公开市场操作,就会转化为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通过货币乘数作用增加中央银行货币供应量。二是从变动角度看,同一年度内国库库存余额波动较大,且具有一定的季节特征。总体而言,我国国库库存波动呈现的基本态势为:每年1、2月库存较少,3月过后开始逐月上升,除6、9月因办理退库较多导致库存略有回落外,直至10月(或11月)达到全年最高点,12月则显著下降。而国库库存作为中央银行负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波动会对基础货币投放或回笼产生不同程度的对冲效果,进而影响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的决策。这对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是非常不利的,也增加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贯彻货币政策的难度,影响中央银行为金融市场提供市场信号的准确度。

国库现金管理模式及其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目前,大部分经济发达国家都以货币的时间价值和现金的机会成本为基础,对国库现金进行市场化运作,以求实现国库现金余额的最小化和投资效益的最大化。从国库现金管理方式来看,主要有三种模式,即存放在中央银行、存放在商业银行和直接投入货币市场进行运作。国库现金管理无论采取何种操作模式,都将对货币政策产生较大的影响。

中央银行完全经(代)理国库

在这种模式下,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的入库与拨付都通过中央银行的国库会计核算系统进行。中央银行不对国库内财政资金的沉淀部分支付利息,财政部门也不用支付手续费给中央银行。这种体制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早期阶段和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都曾存在过,是一种初级的、较为原始的国库现金管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财政部门没有对国库资金进行投资理财的观念,导致国库资金不能体现自己的时间价值。当国库资金余额增加时,资金回笼,直接减少了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从银行角度来说,相当于资金从商业银行流向中央银行,将使得货币供给量减少。反之,当国库资金余额减少时,相当于资金从中央银行流向商业银行,如同中央银行投放基础货币。

国库资金存入商业银行

在一些市场经济较发达国家,国库资金仅在中央银行保留一定的余额,其余部分存放在经招标程序产生的商业银行。为保证财政资金安全,商业银行需向财政部提供信誉度较高的抵押品,如国债、优质的企业债券等。商业银行可把这部分资金当作普通存款,在一定范围内运用,如发放企业贷款或进行短期投资。此种情况下的国库存款与企业存款性质相同,可直接影响货币供应量大小。

直接进入货币市场用于短期投资

财政部门在中央银行保留一定数额的库存资金后,其余资金可由中央银行投入货币市场进行短期投资,以获取短期投资收益。如英国财政部制订专门法律来规定国库资金的投资范围和种类,努力提高国库现金投资的透明度,降低投资风险,确保国库现金投资的安全性。因此,须从国库现金投资的渠道和方向来分析其对货币供应量的具体影响。如果政府与一般企业一样在货币市场上进行投资活动,则在很大程度上可将国库现金视同企业资金对待。虽然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对这部分财政资金的投向影响不大,但国库现金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却不容忽视,所以,中央银行在制订和执行货币政策时应充分考虑这部分资金的规模和投向。

加强国库现金管理的对策建议

2000年以来,我国国库现金波动呈现以下三个主要特征:一是国库现金余额高位运行,资金效益低下,闲置与浪费现象严重。据统计,2000年以来月末国库库存余额最小为1743.9亿元,最大为6601.61亿元,月度环比最大波幅为2865.04亿元。二是国库现金来源中负债性比重不断上升,财政筹资成本增加。2003年中央债务余额占中央财政总支出的比重约为1998年的1.14倍,是1995年的1.65倍。三是国库资金集中存放在中央银行,虽有利于监管财政收支活动,确保国库资金安全,但增加了中央银行调节基础货币、执行货币政策的难度。因为国库存款是中央银行负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库资金收支状况会对整个社会的资金流量产生影响。

借鉴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笔者认为,在中央银行完全经理国库模式下,我国可在中央银行账户保留一定数额的国库存款并计付利息的基础上,由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管理国库现金。这既有利于中央银行对全社会货币供应量的调控,又能充分满足政府支出的合理需要,并可减少持有国库资金余额的净成本,从而使国库资金余额的持有成本最小化。具体而言,可采取如下对策措施:

实行国库资金动态分析制度

一般而言,资金管理须统筹考虑资金的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由于国库库存资金是属于政府性质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税收和国债发行,运用于政府预算支出项目,所以,在运作国库库存资金时,要在充分保证资金安全性与流动性的前提下,努力实现资金的盈利性。这就需要实行国库资金动态分析,合理搭配收入与支出的时间、金额等要素,包括对每天国库收支变动、银行体系资金流入流出状况、各类证券交易情况等的分析,总结其规律性,研究国库库存对银行体系资产负债变化的影响,为中央银行利率导向和货币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建立科学的国库收支预测机制

全面、准确、及时的国库收支预测能为国库现金管理提供量化的操作目标,也是现金管理工作的最基本要求。因此,须加强对国库资金余额与结构的数据分析和未来变动趋势的预测和量化研究,要以预测为基础,积极探索把国库库存资金数量调控到较均衡状态的手段和方式,以求降低财政资金的管理成本,促进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调控的协调配合。在实际运作中,可以首先确定国库库存资金的最低额度(即下限)和国库库存资金数量的常规控制目标(即上限)。当国库库存低于或超过这一常规控制目标时,中央银行可通过出售或购买债券,使国库库存资金在满足正常开支的情况下趋近于常规控制目标,以达到资金存量小、管理成本低的效果,并可使国库账户上保有应付临时性或突发性支出的必要储备,同时也有利于发挥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职能。

健全国库单一账户体系

国库单一账户(TreasurySingleAccount,简称TSA)是记录国库现金收支状况和进行余额管理的账户。因此,建立健全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的现代国库管理制度,是开展国库现金管理的基础。随着税费改革、项目预算滚动管理、政府集中采购等工作的稳步推进,须进一步健全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努力实现对财政资金的统一收支、统一调度、统一管理,有效提高预算资金的完整性和可控性,使国库资金的覆盖范围和表现形式更加符合政府资金的本来属性,使中央银行能全面掌握国库现金流情况,避免国库资金通过商业银行直接注入金融市场而影响社会资金流量及资金供求状况,从而减缓国库现金运作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冲击。

积极发展货币市场

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国库现金管理,须以流动性高、安全性强的货币市场为平台,建立竞争有序、监管严格、统一高效的货币市场是开展国库现金管理的重要前提。当前,需以扩大市场容量、丰富交易品种、创新交易方式为重点,以健全信息披露机制、价格发现机制、监督管理机制等为依托,积极发展货币市场。通过发行中央银行票据、国库现金票据、政策性金融债券等形式,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合理调控基础货币,为国库现金管理提供多样化的操作手段。

参考文献:

1.贾康,阎坤,周雪飞.国库管理体制改革及国库现金管理研究[J].管理世界,2003

2.潘国俊.政府资金运动与货币供给量的关系研究[J].金融研究,2004

第7篇:库存现金管理范文

关键词:国库现金;货币市场;影响

中图分类号:F8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7)12-0050-05

一、国库现金管理和货币市场的内在联系

国库现金管理通过对国库库存资金的调剂来实现对国库现金余额的控制,达到满足国库支付需要、国库闲置现金最小化、国库资金成本最低化和资金效益最大化的目的,即保持国库库存资金稳定在数额较小的一定水平范围内。国库现金管理的目的主要是:提高国库资金运用效率、降低政府融资成本和熨平国库资金波动。从西方发达国家国库现金管理操作的经验看,无论是国库现金直接进入货币市场还是存入商业银行账户,安全高效的国库现金管理都必须以具有较高流动性和安全性的货币市场作为支撑,其参与者众多、交易品种丰富、市场流动性很强的货币市场与有效的国库现金管理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互为前提,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体。

(一)国库现金管理有利于货币市场的稳定性建设

1.利用国库现金管理对基础货币的影响,可以保持货币市场的流动性水平。国库现金管理由于从市场流动性方面对货币政策和货币市场产生影响,货币政策实施时需要将国库现金管理运作考虑在其范围之内。一方面,国库现金管理通过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买回国债等公开市场操作,作为基础货币流入市场,势必增加市场流动性,对我国货币市场和货币政策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国库现金的增加具有回笼基础货币的功能,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如果密切关注国库余额的变动情况,通过本外币公开市场的操作对冲国库余额增减其对基础货币的影响,并通过国库现金管理的具体操作平滑国库收支现金流的起伏波动,不仅可以保持货币市场适度的流动性水平,而且能降低公开市场操作成本,促进央行实现其货币政策目标。

2.利用国库现金管理与货币政策目标的配合,可以减小对货币市场的冲击。货币政策目标的实施有赖于中央银行通过稳定的基础货币供给保持货币市场流通量的相对稳定,并形成一个竞争、有序和高效运行的货币市场。有效的国库现金管理,通过中央财政与中央银行的有效衔接,中央财政可以利用国库现金头寸的货币市场运作,特别是在稳定的债务发行计划基础上有效运用货币市场的债务管理工具,配合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消除国库现金波动对基础货币供给的影响,消除货币市场的短期流动性变化,降低短期利率的波动性和货币市场的不确定性,减少对货币市场的冲击,提高中央银行稳定货币市场的能力,实现长期的货币政策目标。

3.利用国库现金管理的操作手段,可以促进货币市场的完善发展。国库现金管理参与货币市场,必然对货币市场的交易品种、交易价格和交易规模、交易主体等产生影响。一方面,从国际经验看,国债不仅是财政政策,也是一项货币政策,公开市场操作主要工具就是国债,特别是短期国债。另一方面,国库现金管理依托于银行间债券市场,以债券承销机构作为交易对手,进行债券回购或回售,而国债市场利率尤其是国债回购利率一般是作为市场基准利率的,这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货币市场完整收益率曲线的形成,有助于完善央行货币政策的操作环境。

(二)货币市场的本质特点与国库现金管理操作原则相一致

我国现阶段开展国库现金管理遵循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相统一的原则,但国库库存资金本质上仍是财政资金,属于国家财政掌握调度的财力,其运作的原则应是安全性第一、流动性第二、赢利性第三,这与货币市场的特点相吻合。

1.货币市场流动性的收益性特征符合国库现金管理流动性原则。货币市场的交易运作是以高度流动性为前提的交易,大量的交易合约都在三个月内,当投资者购入有关金融资产时,它对未来的售出价格和可能性有更加确定的预测,能够在需要出售时迅速出售并换回现金。而财政国库现金余额都是临时性闲置资金,在较短的时期后都有一个既定的支付用途,因此,它在支付前只能做高流动性的投资。

2.货币市场严格的市场交易规则和良好的监督管理机制符合国库现金管理安全性原则。货币市场交易对进入市场进行交易的经济主体都有严格的要求,可信度高、安全性强。而且货币市场交易一般都要通过在政府和中央银行严密监督和管理的中介机构进行,这为交易的进行提供了良好的安全保障机制,交易的交割日期一到,根本无须对方认可,中介机构可以直接划款,实现交割。这种监督管理机制应当说是高层次的,国库现金在这种市场上进行交易,安全性最高。

3.货币市场的套定期限、锁定价格机制符合国库现金管理保值赢利原则。货币市场的一个主要功能是为交易者提供资产套期保值回避风险的场所,而目前运用套期保值功能的经济主体一般是金融机构和企业,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拓展,政府也逐渐成为货币市场交易的重要参与者,通过套期保值等方式有效管理政府资金。政府财政资金在未投入预算之前,可以通过套期保值交易锁定流动性资产在未来支付日的收益率以确保其安全性。[1]

二、当前我国国库现金管理对货币市场的影响

2006年5月,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了《中央国库现金管理暂行办法》,标志着中央国库现金管理进入实质运作阶段。2006年8月30日,财政部初试国库现金管理操作,通过国债发行远程招标系统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尝试买回国债操作,买回总量为186亿元。2006年11月9日,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举行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以全额国债质押(面值120%)的定期存款主协议签字仪式。2006年12月6日,以利率招标方式进行了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一期招投标,数额为200亿元。2007年4月25日,又进行了二期招投标,数额为300亿元,国库现金管理改革又向前迈进一步。目前国库现金管理对货币市场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库现金管理有助于丰富和优化货币市场交易品种

货币市场主要以同业拆借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和票据市场组成。近年来,我国货币市场交易品种不断创新,如推出了短期融资券、债券买断式回购等,但是货币市场还是存在工具单一、流动性差、缺乏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等问题。国库现金管理通过参与货币市场将在一定程度上改进货币市场的交易品种。

1.从对短期国债的影响来看。国库现金管理的一个重要工具就是发行短期国债,而目前货币市场交易品种中短期国债较为缺乏,2005年,短期国债的比重只占到当年国债发行量的19.83%,这制约了货币市场的进一步发展。[2]以美国为例,美国财政部通过采取定期发行短期债券的方法来平衡年度内季节性国库收支余缺,实现“熨平”国库现金流量波动和提高国库资金使用效率的目标,1999年底,短期国债余额占可流通债券的22%。[3]2006年,我国开始实行国债发行余额管理制,财政部可做到短、中、长期国债的合理搭配,形成均衡和滚动的国债发行机制。同时,将少发行浮动利率国债,多发行固定利率国债,不断增大短期国债发行的规模与频率。2006年以来,一年期以下(不含一年期)国债发行1490亿元,同比增加1079亿元。另外2006年7月24日,财政部进行了2006年记账式(十一期)国债的发行招投标,这期国债期限6个月,通过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和证券交易所贴现发行300亿元,经投标确定的加权中标收益率为2.16%。[4]标志着我国短期国债发行正在向合理化、科学化方向迈进。随着国库现金管理操作的深入,将会进一步丰富短期国债的品种,并尽快形成定期、均衡、滚动的发行机制,逐步推出每周定期发行短期国债的制度。在每周发行1月期、3月期、6月期国债的基础上,适时发行不定期的超短期国债,并结合国库现金管理的需要对每周的发行数量进行调整。这样,一方面可以灵活有效地调节国库现金流的波动,另一方面也可以减轻央行货币调控的压力,满足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需要。

2.从对同业拆借市场、国债现券和回购交易市场的影响来看。发达国家管理国库现金是,同业拆借并不是主要投资方式,仅仅是将为防范紧急支付风险而每日预留的最低库款余额用于隔夜拆借,以获取收益。但从我国实际出发,初期操作时国库现金余额会保持一个适当的、足够用于未来一段时间支付需要的数量,让其中的一部分进入同业拆借市场,仍然是一种可行的选择。同时在发达国家实施国库现金管理过程中,国债现券交易和回购是最主要的市场操作方式之一。目前,我国可先进行赎回国债交易,运用暂时闲置的国库资金从市场上赎回一些跨年度的剩余期限较短且流动性差的国债,或予以注销或持有到期。一旦开始大量发行短期债券,或陆续到期的可流通债券规模较大时,还可采取买入或卖出方式。

3.从对票据贴现和再贴现、政策性金融债券和央行票据现券与回购交易的影响来看。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不宜选用此类方式。对于票据贴现和再贴现业务,由于近年来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旨在回笼货币,基本放弃了央行票据再贴现业务,国库现金管理尚不宜选用,但不能排除将来进入票据市场的可能性;对于政策性金融债券,从央行货币政策执行的独立性考虑,中央财政一般不宜介入政策性金融债券现券和回购交易;对于中央银行票据现券与回购交易,发行央行票据只是一种暂时性的公开市场操作工具,最终将被短期国债所取代。

(二)国库现金管理有助于完善货币市场的交易价格形成机制

当前我国货币市场利率形成机制还不够成熟,导致市场利率波动较大,不能反映真实经济发展状况。在这种情况下,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以数量招标和价格招标的方式调控货币市场利率,作用机制是“公开市场操作――调节货币供求――引导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影响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我国货币市场的利率有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国债利率、央行票据利率、回购利率和短期融资券利率。具体来看国库现金管理对货币市场利率的影响效应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短期内可能推低货币市场利率。一般情况下,国库库存在上半年持续增长,到8-10月份到达顶点,年终由于财政拨款集中会出现大幅度下降,因此,从资金变化趋势来看,国库现金管理可能在前三季度向市场投放资金而在年终收回资金。在现阶段库存余额偏高的情况下,国库现金管理主要是增加市场资金供应。随着国库现金管理的正式启动,沉淀在央行国库账户上的大量闲置现金逐步释放,其结果将大幅增加货币市场的流动性,在较长的时期内逐渐推低货币市场利率。再加上如果采用商业银行存款模式,商业银行通过投资活动增加货币市场资金的供给,也将导致货币市场利率的走低。[5]近年来我国货币供给增长速度较快,金融市场流动性过剩问题较为突出,为抑制金融市场流动性过快增长,保证货币政策目标实现,货币政策部门必然要求限制国库现金管理的开展。因此,从短期看,国库现金管理操作力度受到限制,对货币市场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随着市场对引入国库现金管理后利率变化的消化吸收,国库现金管理将在增加国库现金赢利或减少其机会成本的同时,对货币市场利率起到一定的稳定作用。

2.完善货币市场收益率曲线,为货币市场提供利率基准。国库现金管理定期存款操作将通过“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业务系统”,面向国债承销团和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中的商业银行总行公开招标进行,这使得定期存款利率更加市场化,也为短期债券的定价形成参照基准。实行国库现金管理后,财政部可以定期、均衡、滚动发行3月期和6月期国债等短期债券。短期国债的滚动发行将逐步形成短期债券的基准收益率,并最终形成长期浮动利率债券的利率基准。国库现金管理使一部分中长期国债被短期国债或其他融资方式替代,短期国债的滚动发行将直接影响货币市场利率的走势,并有利于形成完善的短期收益率曲线。

(三)国库现金管理有助于扩大货币市场交易规模,增加货币市场交易主体

1.扩大货币市场交易规模。货币市场发展至今,虽然已经有了较快的增长,但是目前货币市场上的债务余额仅占GDP的1/4,交易量对GDP的比率为100%,而美国2000年主要货币市场工具的年末余额已经达到5.4万亿美元,货币市场交易余额占GDP的比重超过50%。[6]国库资金的变动是影响货币政策操作的重要因素,2007年5月央行公布的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中,国库现金占总资产的12.45%,而从两期商业银行定期存款操作来看,500亿的招标额度仅占到国库现金总额的2.76%,更多的只是象征意义,可以操作的空间还是很大。[7]同时,根据近年来我国国债发行的情况来看,我国国债负担率和赤字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2005年我国国债的负担率和赤字率分别为17.8%和1.65%,远低于欧盟“马约”设定的标准。因此,随着国库现金管理工作的深入,加大短期国债的发行数量,必然会扩大我国的货币市场容量。另外根据《中央国库现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商业银行定期存款期限一般在1年(含1年)以内。由于期限短,银行方面不大可能将中标的国库现金定期存款以贷款的形式向外发放,而可能将融入的资金用于货币市场,参与债券现券买卖或回购业务,以赚取利润,这将进一步扩大货币市场的交易量。

2.增加货币市场交易主体。目前货币市场的交易主体相对单一,主要是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造成对资金的供求状况之间趋同性较强,缺乏必要的弹性和自我调节的缓冲空间。财政部门作为国库现金管理的主体,是货币市场上的具有特殊身份的投资者与融资者,可以追求债务成本最小化,但不以投资获利最大化为目标,这样有利于保证财政部不利用自身的优势干预利率决策;而且财政部参加货币市场,可以改变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资金供求状况趋同性较强的局面,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货币市场的发展与完善。

三、进一步提升国库现金在货币市场运作水平的建议

国库现金管理是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几十年宏观经济管理实践经验的成果,我国的国库现金管理目前仍处于一个从无到有的建立过程,必须结合我国的实际,遵循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相统一的原则,从易到难、稳妥有序地开展。

(一)从运作思维上,要高度重视货币市场的发展

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国库现金管理,须以流动性高、安全性强的货币市场为平台,建立竞争有序、监管严格、统一高效的货币市场。针对我国货币市场现阶段存在的一些问题,必须从培育市场交易主体、丰富市场交易品种、扩大市场交易规模、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市场管理及完善国债收益率曲线等多方面入手,加快货币市场建设。具体来看要大力发展货币市场的参与者,提高市场主体多元化,积极管理现金头寸,及时调整流动性水平;加强货币市场各子市场的建设,推进市场一体化进程;实现货币市场利率的市场化,使货币市场形成的利率能准确反映市场资金的供求状况,形成可靠的基准性利率;鼓励金融创新,逐步发展多种交易工具,如金融债券、企业短期债券,大额可转让存单等;放宽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之间金融管制,在加强金融中介风险管理的基础上,允许货币市场资金向资本市场合理流动,形成合理的资金利率期限结构,逐步建立高效、发达、公开、规范的现代化货币市场。

(二)从运作基础上,要提高国库现金流的预测分析水平

全面、准确、及时的国库收支预测能为国库现金管理提供量化的操作目标,也是国库现金管理工作最基本的要求。确保国库收入、支付相关信息的及时沟通,建立国库现金日现金流量基础数据库,设计完善国库现金预测模型,并以预测分析为基础条件,加强对国库资金余额与结构的数据分析和未来变动趋势的预测及量化研究,积极探索把国库资金数量调控到较均衡状态的手段和方式,不断提高国库现金收支流量的预测准确性和控制国库现金余额的能力,以求降低财政资金的管理成本,促进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调控的协调配合。在实际运作中,可以首先确定国库库存资金的最低额度(即下限)和国库库存资金数量的常规控制目标(即上限)。当国库库存低于或超过这一常规控制目标时,中央银行可通过出售或购买债券,使国库库存资金在满足正常开支的情况下趋近于常规控制目标,以达到资金存量小、管理成本低的效果,并可使国库账户上保有应付临时性或突发性支出的必要储备,同时也有利于发挥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职能。目前,国库工作的当务之急是尽快提高国库现金流、国库库存余额的预测机制,充分运用基础数据信息,利用先进的数量统计分析模型,准确预测最佳库底资金存量,进一步提高国库现金管理水平。[8]

(三)从运作框架上,要关注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国库资金的收支状况会对整个社会的资金流量产生影响,当国库沉淀大量的财政存款时,会造成商业银行储备减少以及整个社会资金供应量的乘数递减,产生强劲的银根紧缩效应,这就需要和货币政策进行配合。为保持货币供应量、市场利率的相对稳定,应利用国库现金余额的变化对货币政策进行微调,同时,在坚持对冲操作大方向的前提下,根据国库现金流量的特点,适时适度进行灵活操作,避免国库收支的巨大波动造成货币的急剧收缩和扩张,从而减少国库现金操作对货币政策的冲击。在实际操作中,无论是采取何种方式参与货币市场,都要坚持市场化原则,充分发挥资金供求决定利率机制的作用。在人民银行内部,国库部门要加强与货币政策部门的沟通配合,坚持在货币政策目标得到实现的前提下,实现国库资金的增值,从而实现社会福利的最优化。在人民银行外部,应依据国库现金管理的内容和目标合理地在财政和央行两大部门间形成分工协作关系,关注财政部门与央行的配合协调,若不能很好把握库存变动与货币投放的规律,则易产生相悖的效应,同时需要采取措施保证财政部门与央行独立做出各自的政策决策与管理战略,以避免宏观经济政策出现冲突。[9]

(四)从运作方式上,要科学合理确定操作步调

将国库现金投资于货币市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国库现金管理应采取谨慎的态度,由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本身资本运作效率不高,加上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发展不够完善,国库现金管理可以选择既在商业银行存款又进行货币市场运作。具体操作时,关于存入商业银行的方式,可选择几家大型商业银行作为开户银行,存款种类、期限、数额可根据国库现金状况及预算收支预测情况加以确定,存款利率可采取竞争招投标形式确定。我国国库现金管理初期余额目标的确定应以稳健为原则,不断推进至精确目标;每次操作应以稳妥为原则,操作初期方式宜简单,应主要采取定期存款和买回国债的方式;每次操作量不宜过大,操作时机选择应兼顾货币政策对冲情况及市场反映,适当扩大操作间隔,待市场逐步适应、相关部门操作和预测分析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不断扩大操作方式的选择范围,缩短操作间隔,增加操作的频率。如通过国债回购、中长期债券赎回等投资方式努力降低成本、获取收益,但不能影响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执行。

参考文献:

[1] 程丹峰,杨照南.中国国现金管理与货币市场投资选择[J].财政研究,2004,(9).

[2][3][4][7] 马彤波.发行短期国债是改进国库现金管理的重要措施[J].中国财经信息资料,2007,(4).

[5] 周海涛.国库现金管理对货币市场利率的影响及建议[J].国库情况反映,2007(19).

[6] 王巍,倪冰玉.中国货币市场改革的次优选择[J].社会科学家,2007,(1).

第8篇:库存现金管理范文

关键词:地方国库;现金管理;资金运行

中图分类号:F8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3-0-01

一、地方国库资金运行的基本情况

(一)各级次收入普遍大幅增长。受经济较快发展的影响,各级次收入均呈现大幅上涨的趋势。以陕西省为例,2010年末,中央级收入增长28.52%,主要得益于企业经营效益普遍大幅好转,亏损面和亏损程度均明显改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均已超过30%的增幅大幅上涨,消费市场供需两旺,消费税同比增长29%;地方级收入增长30.3%,比去年同期增速提高6个百分点,比预算收入合计增幅还要高出2.5个百分点,主要是城市建设发展、土地开发和房屋买卖等原因引起,城市维护建设税、营业税、土地增值税、契税和土地出让金收入等收入项目均有超过40%的增长,其中,土地增值税增幅达到125%。

(二)国库存量资金总体较大,库存波动呈显著趋势。2010年末,陕西国库库存余额全年均值达到470.84亿元,最低值为218.3亿元,最高值达到692.57亿元,是最低峰值的3.2倍。国库库存从1月1日的年度最低值,逐步波动攀升到9月16日的年度最高值,随后快速下降。截至2010年12月31日,陕西省国库库存239.69亿元,库存余额回落到低位水平,仅为年度最高值的34.6%,比去年同期数据又降低了20个百分点,说明库存波动幅度更加显著。 影响国库库存显著增加的因素主要包括省分库收到财政部拨付的中央补助地方款和税收留成比例调整政策。影响库存减少的主要因素是大额集中拨款,主要表现为季末和年末集中拨款。

(三)逐步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实现地方国库现金运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将所有财政资金的收支活动都统一集中在这一体系中办理,将所有财政资金的现金流量都集中在国库单一账户。近年来,通过取消财政资金收缴以及资金支付的中间环节,实现商业银行在当日营业终了与国库单一账户及时清算,将闲置现金余额统一集中在国库管理,不仅使得原先分散在各预算单位的财政性资金回流到人民银行国库,实现了财政收支和现金余额的集中管理,而且提高了预算资金运行效率,增强了财政对预算资金的控制权,为地方开展国库现金管理创造了较好的操作空间和配套条件。

(四)地方国库现金管理的实施使地方财政利益的实现成为可能。在正确的利益引导和制度的规范下,相关政府、财政部门积极配合,通过地方国库现金管理充分运用闲置资金实现对地方债务的有效“对冲”, 在减少债务规模,降低筹资成本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地方财政结余资金的收益,满足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进而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

二、地方国库现金管理所面临的困难和主要问题

(一)地方国库现金管理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国库现金管理是一个全新的国库业务,《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银行法》等法律没有关于国库现金管理的具体规定,地方国库现金管理的法律制度也尚未建立健全,地方国库现金管理的目标、原则、方式以及相关部门职责和协调机制等缺乏明确的规定。同时,虽有“三台原则”可供遵循,但有关地方国库现金管理的核心问题和操作规程等都尚无明确规定和要求。

(二)国库资金相对分散,影响了闲置国库资金的利用效率。我国实行的是一级政府、一级财政、一级国库的政策,由此产生的现象是地方国库资金相对分散,特别是基层国库,国库资金分散在市、区、县等不同的国库机构中。按照国库资金管理的原则,各级国库资金分属不同的财政机构使用,国库资金不能集中调配使用。因而,分散存放导致各级国库机构一方面资金规模有限,可供开展现金管理操作的资金不多;另一方面存放于不同国库的闲置资金没能充分利用起来,闲置资金没有形成合力效应。

(三)地方国库现金管理与国家宏观政策之间的协调问题仍需探讨和研究。当开展现金管理进行投资时,会形成国库资金从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净流出,基础货币数倍扩张,必然产生扩张性的货币效应,当国家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时,由于财政紧缩可能产生更多的国库现金运用,形成国库资金从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净流出,地方国库现金管理产生的扩张性效应必然抵消货币政策的紧缩效应;因此,国库现金管理工作的开展应当建立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之上,充分考虑大量国库资金短期内进入市场将对货币市场造成的影响和冲击。

(四)准确预测地方国库现金流量存在难度。准确预测地方国库现金流量是实施有效现金管理的基础。开展地方国库现金管理既要针对各项税收等预算内收入项目进行预测,又要对各类预算支出进行预测,但由于地方相关基金、转移性收支在时间和规模上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导致国库现金收支预测的时间序列产生较大的波动性、增加了地方预测的难度。此外,地方预测除了考虑国家的总体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外,还要将地方特有经济因素考虑进参数指标体系,在预测方法的修正和完善、预测准确性等方面面临更高的挑战。

三、做好地方国库现金管理工作的思路及建议

(一)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制度。要全面推进制度建设,地方财政部门应研究制定相关配套办法和措施,奠定地方国库现金管理工作的制度基础。一是要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办法,从法律上明确国库现金管理的目标、主体、运作模式和流程,明确地方国库现金管理过程中财政部门、银行以及地方政府部门的相关职责;二是要建立严格的制约监督机制,一方面加强地方人大、国库、审计部门对地方国库现金管理的横向监督,同时要强化中央政府对各级地方国库现金操作的垂直管理和监督。三是建立顺畅的协调机制和信息共享制度,做到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规范,实现地方国库现金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二)加强财政部门的预算管理,提高国库闲置资金的利用率。一是加强财政部门的预算计划的编制和执行过程的管理,减少预算执行中的“意外”事件对国库现金流预测准确度的影响;二是加强对财政支出的均衡控制,通过削峰填壑措施,增加国库资金的规模和可用率,扩大国库现金管理操作的空间;三是对国库库存规模较小、不易单独开展现金管理操作的基层国库,可以通过事先签订协议的方式,将闲置资金集中到上级国库,由上级国库统一开展国库现金管理的操作,然后再根据协议按比例分配收益,从而提高闲置资金的利用效率。

(三)建立动态、科学的国库现金收支预测系统。准确预测国库现金流量和国库现金余额,是有效实施地方国库现金管理重要条件,目前虽然各级国库部门已建立了国库统计数据月度、季度、年度分析制度,初步实施了地方国库现金流量预测,但在模型选取、预测误差的修正等方面与西方国家还存在差距,下一步工作要在整理、分析历年来财政收支信息基础上,注重各种调研分析方法与计量经济模型的综合运用,对财政收支变动以及库款余额变动的短期、中期及长期趋势进行分析,从中找出库款余额变动的基本规律,进一步增强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性。

(四)适应宏观调控政策,避免地方国库现金管理对货币政策的冲击。为避免和尽量减小地方国库现金管理对区域内或全国货币政策及货币市场造成大的冲击和影响,地方国库现金管理应充分借鉴国际及中国中央国库操作经验,尽量在货币政策较为宽松或者扩张时期稳步推进。当中央紧缩银根,要严格控制国库资金投放量,通过有序实施,防止大量国库资金在短期内集中进入货币市场从而对货币政策造成不利影响,从而提高地方国库现金管理的适应性。

参考文献:

[1]程丹峰,杨照南.中国国库现金管理与货币市场投资选择[J].财政研究,2004(9).

[2]贾康,阎坤,周雪飞.国库管理体制改革及国库现金管理研究[J].管理世界,2003(6).

[3]邓晓兰,王俊霞,徐谦.公共财政与省级国库现金管理模式创新[J].改革,2005(3).

[4]龚兰霞.国库现金管理内涵和操作模式探讨[J].甘肃金融,2006(8).

第9篇:库存现金管理范文

【关键词】国库;现金管理;发展 一、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中央国库现金管理相关法规制度也在持续健全与完善,并且对应操作机制及规模也在不断呈现出科学化、合理化,协调机制的持续完善及预测机制的构建,推进了地方国库现金管理逐步筹划。日前,国内的国库现金管理是务必要落实依据其流动性及安全性和收益性,有效调节对应的债务以及货币政策等各个方面的宏观策略,合理管理政府内部及其他部门对应的短时间现金流以及现金余额等系统化机制革新。

二、国库现金管理的现状

《国库存款暂行计付利息的管理办法》是中国人民银行与财政部在2002年12月联合的,并规定从次年1月1日起,按中国人民银行活期存款利率对国库存款计付利息。这项政策的实施,改变了传统国库资金无偿管理的做法,为开展国库现金管理工作吹响了前奏。2005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准,中国人民银行与财政部开展中共中央的国库现金管理工作,也就将我国现代意义的国库现金管理拉开了序幕。中国人民银行与财政部在2006年6月和9月,分别颁布了《中共中央管理国库现金暂行办法》与《中共中央管理国库现金商业银行定期活期存款业务操作规范》这两个具有指导性的文件,并对国库现金管理与货币政策调控的相协调建立了制度框架,从理论跨向了制度设计与实际操作。2006年8月,财政部用收益较低的国库现金买回了成本较高的国债;同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又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将200亿元国库存款成功移存到了商业银行,换成了高收益的定期存款。

现在,商业银行定期存款是我围国库现金管理最主要的操作方法,也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种运行模式。2006年至2010年上半年,我国共操作了24期国库定期存款,资金达7000多亿元,利息收入70多亿元;而买回同债只操作了两期,资金200多亿元,节省了1亿元左右利息支出。

这些商业银行定期存款的操作体现了以下五个特点:

1.操作频率加快。2006年、2007年各1次,2008年已上升为5次,2009年11次,2010年仅上半年就6次,这说明频率在明显加快。 2.操作规模稳步上升。2006年到2009年分别为200亿元、300亿元、1700亿元和3100亿元。

3.存款品种丰富。之前设置的存款期限主要是以3月与6月品种为主,到2010年又增了9月期。

4.中标利率呈V型。2007年利率下滑,到2009年滑至低谷,而2010年又出现上升。

三、国库现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国库现金管理经过几年的不断发展,其制度体系正逐步趋于完善,操作规模与操作机制也趋向合理,预测机制也逐渐建立,协调机制不断走向健全,地方国库的现金管理也开始积极筹划。但在发展中,依然存在了三个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1.运作规模过小,用来对国库现金管理实施的资金规模在库款经常性余额中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

2.还未全面推行地方国库现金的管理工作。日前已经推行的区域为:2014年北京、上海都先后进行了相应的实际操作,2015年增加了4个试点城市分别为深圳、广东、黑龙江和湖北。

3.操作于段比较缺乏。就日前为止,只有买回国债与商业定期存款这两种方法。

四、提高国库现金管理模式的措施

1.国库现金运行及财政管理机制改革

近年来,财政管理机制革新持续深化,预算收支管理不断强化,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国库存款余额充分提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的建立及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实施,合理的降低了财政资金在商业银行中的沉淀,国库对应信息化逐渐构建及展开促进了资金汇划报解程度的加快,除学费收入外其余非税收入也已经被纳进预算管理,这都有效的拓展了国库相关资金范围。中国人民银行相关国库存款余额持续上升,年均增长率可以说已经超过了75%,特别是近年来的增速飞速提升,以至于库存能够确保常年高位运作。不过这些国库存款余额并未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资金闲置浪费情况也是较为严重的,造成中国人民银行对应利息支出持续提升,并且对应的财政资金持有成本也在不断提高。与此同时,中央财政常年还是在维持大规模发行国债,各级财政还本付息压力持续提高。这就需要各级政府部门深化财政管理机制改革,健全并完善国库集中收付机制,并进行国库现金管理操作,使用有效的方法展开国库现金管理操作,便于充分的降低债务规模及筹资成本。

2.提高现金流预测能力

现金流的预测能力是运行国库现金管理的决策基础,也能为国库现金管理提供量化操作日标。(1)加强预算的准确性与科学性,完善预算的管理制度,从源头保障现金流的规律性与可预见性,减少预算中的某些主观因素。(2)加强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门以及收入征缴管理部门等各个部门间的协作沟通,建立大额支付的报备制度与严格的实时预测报告制度,提高现金流预测的精确度,保持库存持有量。(3)加快财税联网建设,实现及时传递收支信息,提高信息反馈率。(4)中国人民银行要与财政部门协凋沟通,加强对资金常规化预测与动态分析,建立准确性高,操作性强的动态分析模型来提高国库融资与现金操作的准确性,科学性。

3.完善货币操作工具

围席现金管理离不开货币市场操作,西方发达国家都是在货币市场上完成对国库现金管理工作的,只因为货币市场能够使国库现金管理更好的投资或融资,且能够保持理想收益。所以,我国要想进行国库现金管理,就需要拥有相对发达的货币市场。就日前而言,我国债卷品种缺乏,货币市场还较落后;操作方式单一,所以国库现金管理只有买回国债与商业定期存款这两种,相较于总在变换的国库现金余额,这两种方式明显缺少灵活性与主动性。这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对货币市场进行改革与完善,丰富操作种类,提高其流动性,为国库现金管理工作提供平台;另一方面,要对国债余额妥善管理,适当减少长期国债,发行短期国债,保障管理的灵活性与安全性。

4.协调与货币政策的关系

协调与货币政策的关系不仅是国库现金管理的原则与日标之一,更是一个衡量管理效果与水平的尺度。在进行管理工作时,要防止现金流量对货币政策产生不利影响以及对日标的扭曲效果,保持合理的国库最少化资金,促进顺利实施货币政策。

5.加强各部门协作配合

西方发达国家拥有专门负责货币政策处理与财政政策协调的央行与财政部委员会,还实施了一些管理工作十扰货币政策的措施。在我国,中国人民银行与财政部分处管理工作的不同环节,而这两个主导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能有效连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所以,应加强中国人民银行与财政部的协调沟通,建立各部门以及各机构之间的交流与资源共享,整合央行与财政部的信息资源优势,取长补短,提高了及时性与准确性的现金流预测,为管理工作提供保障。 6.全面实行地方国库现金管理 要全面实行地方国库现金管理工作,就需要借鉴中央管理工作的操作思想与成功经验,并以地方实际为基础,安全,流动的确保国库资金稳健,适度的展开。一是要分工明确,财政部与央行各司其职。二是要进行分散试点,即以条件成熟的地方开始,慢慢积累经验,然后扩大领域,时机成熟再过渡到集中操作。三是因时制宜。不同时段采取不同方式,促进地方开展管理工作。四是抵押品种类丰富。抵押品种丰富可以降低抵押比例,提高地方管理的市场容量。

五、结束语

总之,国库现金管理工作的展开,不仅有利于财政管理制度的深化改革,还有利于提高对闲置库存资金的使用效益,更对降低政府债务,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沟通协作有利。所以,做好国库现金管理工作,不断进行制度与技术的改革是十分重要的,更需要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