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库存管理优化的意义范文

库存管理优化的意义精选(九篇)

库存管理优化的意义

第1篇:库存管理优化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虚拟库存;物流配送;信息技术;物流行业

一、虚拟库存管理技术概述

虚拟库存技术是指将自身在未来生产运营所需的原料、生产要素等建立相关的信息,对其名称、规格、价格、数量等信息进行仔细的统计和整理,在需要时对信息进行筛选,并以这些信息为依据进行原料和生产要素的调动。虚拟库存的特点是不占用实物空间,也就是在仓库内不一定存在这一资源,但是出现资源需要时,社会资源就成为一个大的仓库,因这一仓库储备都是虚拟性的,也因此将这一储备称为虚拟仓库和虚拟库存。虚拟库存发挥自身的效用也需要一定的条件,在固定的经济状态下才能真正出现虚拟仓库和库存的管理意义。首先,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是虚拟库存技术的技术基础,在技术的支持和不断拓展中优化虚拟库存技术;其次,需要稳定的市场环境,尤其是买方的市场环境,稳定、有序的市场环境也是虚拟库存实现的重要外部环境;最后,企业自身的组织方法也对虚拟库存管理技术有着更加直接的影响。只有所有条件都具备时,虚拟库存技术才会在企业的生产运营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二、虚拟库存管理技术在国内发展现状和趋势

物流行业在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逐步兴起并壮大,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在摸索着逐渐适应市场,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但是,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问题,物流信息系统分散、物流信息共享性比较低、管理标准不一致、基础设施分布不均匀等现象,都能从不同方面体现出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比较薄弱。我国人口数量众多,是一个极具潜力的市场,目前的技术水平还没有完全将物流行业的经济价值激发出来,需要大范围地建立起一个完善、畅通的物流配送系统,改善物流信息传递不及时、运输效率低下的缺点,通过虚拟库存管理、协同配送等组织管理手段,使资源配置更加专业化,在提高效率的基础上,节约时间成本,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虚拟库存管理技术与协调物流配送能够实现各环节的流畅运作,实现产业的整体性,为改变物流行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虚拟库存管理及协同物流配送的重要意义

(一)提高物流行业服务质量。物流运输行业从产品上分析属于服务行业,服务的质量是企业和组织体现竞争力和整体水平的关键,在激烈的物流行业竞争中,快捷、安全的特点才能真正使物流行业得到客户的认可。虚拟库存管理以及协同配送能够为企业提供精准的信息,减少组织安排的时间,在保证安全的情况能够更快速进行工作的流程,从而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利用信息技术将运输、配送、储存等多种功能同时发挥,扩大物流运输行业服务领域,让物流运输行业的资源得到优化配置。虚拟库存管理及协同物流配送为物流行业的服务质量提高提供了技术支持,成为拉动整个行业服务质量的动力。

(二)为企业节约生产成本。虚拟库存技术与传统的库存管理技术相比具有突出的优越性,这一优越性表现在多个方面,尤其是减少成本,虚拟的库存只需要借助互联网技术进行操作和控制,并不会真正占用企业的仓库空间,为企业节约了一定的生产成本。其次是产品不会积压、过期,虚拟库存中的资源都有详细的信息登记,在产品的调用过程中,不会出现产品过期的现象,减少资源浪费。同时,对于企业而言,利用虚拟库存管理技术可以规避囤货的风险,减少资金的投入,以整个社会资源为库,在生产过程中根据自身的实际生产需求和周围市场的变化,进行库存产品的调整和交换,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最大限度的利用信息,为企业自身的生产环节节约更多的成本,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更有利于实现企业的经济生产目标。

(三)实现管理模式的调整。虚拟库存管理技术以及协调配送理念的运用和构成,能够促进中国市场经济模式的一体化。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推进和发展,使得原来的配送系统出现质的改变,从原来容易造成积压的各级仓储和运输逐渐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变成网络的虚拟库存,企业的管理者可以通过网络渠道对整个配送过程进行管理和监控,同时也可以通过网络迅速反馈出运营过程中的问题,以便于及时解决和调整,为自身的服务和工作提供时间保障,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在相关产业链条的形成道路上逐渐培养管理者之间相互配合的默契,在竞争与合作中相互提高,从而实现“双赢”,在增加相关企业集成程度的同时,提高各个企业的工作效率,为实现中国市场经济一体化的目标发挥重大作用。

四、结论

虚拟库存管理以及协调配送在新兴的物流行业中产生了非常明显的积极效用,为提高服务质量、工作效率等各个方面都体现出规范化、一体化的引导性作用,为未来的行业集成、相关产业链条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从虚拟库存管理技术的概述、国内发展现状与趋势、虚拟库存管理及协同物流配送的重要意义三方面进行论述,更加细致地了解虚拟库存管理的优越性以及协调配送理念在实现市场一体化中的积极作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虚拟库存管理技术与管理工程技术相结合可以为我国的大型物流运输、远航企业、铁路系统、民航服务行业等带来更多的价值体验,这一技术的推广将会为社会的进步发展,以及技术模式创新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田红英,黄远新.基于虚拟库存管理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仓储资源集成优化研究[J].物流技术,2012.8.

[2]毛良伟,邓辉舫.虚拟库存管理及协同物流配送技术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2.

[3]张阐军,杨明忠,郭顺生,刘雪红.基于虚拟库存的企业供应链物流管理模式[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8.2.

第2篇:库存管理优化的意义范文

关键字:零库存管理;价值;实施

一、供应链基础上零库存管理概述

1.零库存管理概述

供应链指围绕核心产品从供应商(上游)至销售商(下游)的一种物流网络,其关节点包括供应商、生产商、配送中心、仓库、分销商等。我国处于供应链管理的初级时期,整体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但使用供应链能明确企业关键项目流程,减少不必要浪费,提高工作效率。据相关数据显示,库存在企业总资产中占比四分之一,占流动资产的一半以上,在供应链中库存以原材料、半成品、在制品及成品形式存在,因此,关注库存管理对发挥供应链作用至关重要。零库存管理便是近年来最常见的一种库存管理办法,在日本与欧洲国家企业管理中取得良好成效,能够提高企业整体工作效率与管理水平,我国学习零库存的运作模式,在实践中也取得一定的成效。控制企业库存量为最佳数额,用最合适的人财资源管理库存,保持供给水平的稳定,这实际上就是零库存管理的思想衍生,是当前企业普遍对库存管理的认知。

具体来说,零库存并不是一种数的概念,而是一种理想的库存概念。它是企业利用库存管理策略与手段来控制库存额为最小量,但不等同于不要库存或商品储备。从供应链的角度来看物质零库存管理,它是通过相应的库存管理策略与手段保持供应链上各节点库存量为最优量,不是要求每个节点的库存量为零,从而保证整条供应链的库存最优,效率最高。零库存思想的产生给企业库存管理带来了新的管理模式,降低库存商品保存成本,免去仓库建设、搬运、装卸、存货保管等一系列费用。

2.全面看待零库存管理

零库存管理作为新型管理方式之一,尽管在实施过程中获得良好成效,但依然存在相应的隐患,我们应该全面看待零库存管理。首先,实行零库存管理有利于提高企业效率,减少大量库存的保管、装卸、仓库建设等费用,降低库存成本占比,降低企业管理成本,提高服务性建设水平。其次,库存的作用是稳定与调节,零库存的管理模式压缩企业库存总量,一旦企业或市场发生变化,零库存模式供应不上,易产生销售量流失等问题,最后,目前的零库存管理尽管存在不足,但它可以存在于供应链的局部节点,保证成本降低,同时发现低库存下的企业问题,对其进行改进后再降低库存,再次发现问题并不断更新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过程。

二、零库存管理价值

1.实行零库存管理的意义

零库存是企业将库存量控制在最优量的一种管理模式,它的目标是降低企业综合成本,基础是库存产品的质量保证,工作对象是全体员工。零库存管理自从引入中国,在大中型企业中取得良好成效,这主要归功于其实施意义,有以下5个方面:

(1)提高经济效益

企业使用零库存管理办法来减少库存储备量,能降低库存购置费用、管理费用、库房建设费用、库存产品搬运费用、维护费用等,减少企业当期在库存费用上的支出,降低企业总体成本,用更多的投资建设服务,提高整体的服务水平。以钢铁企业为例,钢铁生产所需辅助材料种类繁多,包括金属建材、石油、三类寄点等,其运输管理过程复杂,耗费大量成本,一般钢铁企业购置相关辅助材料的成本高达数千万,实行零库存的管理办法,钢铁公司可以缩减库存管理的开支,减少库房建设、装卸搬运、存货看顾等费用,降低存货丢失、老化、损耗带来的成本开支,提高经济效益。

(2)优化管理水平

迎合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企业经营计划是企业立足于竞争时代的必胜法宝,大量囤积库存商品,会降低企业调整速度,削弱企业对市场需求的适应能力。企业要想迎合市场需求变动就必须减少库存囤积量,防止库存积压造成的危害。同时,实施零库存模式对企业的采购、运输、管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优化企业管理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3)减少经营风险

快速发展的经济带动产业转型、价格变动,企业产品的需求时刻发生着改变,企业产品需求不仅与产品供需关系相关,同时也与价格因素、资金流通因素、金融市场情况等紧密相关,波动的经济环境加剧了企业经营的风险性,为更好规避风险,转移相关的金融风险,企业应当减少库存,保持最佳的库存量,防止以囤积库存导致企业变现困难,资金周转不灵的问题,减少企业经营风险。

(4)提高服务水平

零库存模式的运行,减少库存商品管理、运输成本,使购置成本占比下降,企业拥有更多的剩余资金来提高总体服务水平,并且,零库存模式让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减少企业成本浪费,更好地迎合消费者需求,提供给消费者最优的服务。

(5)明确关键流程

基于供应链基础的零库存模式,不仅能够减少企业库存成本,同时还明确企业经营的关键流程。重视供应链上不同节点的基础作用,分析其重要性,根据其重要性配置库存储备量,减少囤积成本,明确关键流程,把握企业关键产业发展倾向。

2.实行零库存管理的目的

企业使用零库存量这一运行模式,时刻关注库存量的变动情况,减少企业成本的浪费。企业的主要目的是获取利益,使自身不断发展,实行零库存管理正是企业出于发展自身的需求出现的。通过实行零库存管理模式,促使企业减少购置与保管库存商品的成本,腾出更多的金钱和空间进行企业服务与管理工作,提高整体效益,获取更大的收入,从而保证企业更好的发展。以近年火爆的电商行业为例,部分电商不需大量的库存商品,根据消费者的订单进行生产,减少销售、店面管理、库存维护的费用,凭借虚拟网络媒介销售产品,减少因库房维护带来的成本,提高整体效益,促进自身发展。

三、零库存管理的实施

1.零库存管理存在的问题

企业要想实行零库存管理模式,就必须建立在供应链的基础上,弄清核心产品的上游与下游,供应链中上游与上游协同合作,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便捷的物流与信息化水平。但我国在实施零库存管理模式的过程中,出现了以下5方面的问题:

(1)企业缺乏供应链认识,协调能力差

实施零库存的基础是协调运作的供应链,现今大部分企业对供应链认识不足,并不能发挥供应链的协调作用。大多企业只看重企业利益最大化,忽略协调合作和关键供应链的供应效果,都采用囤积大量库存商品来应对风险,不会向上游供应商或下游分销商寻求帮助,整体协调能力差,缺乏对供应链作用的认识。

(2)信息化水平低,缺乏信息传递能力

企业的生产必须及时快速地响应市场需求,这便需要大量信息传递与分析,但当前供应链节点的企业并不能快速组织信息交流,产品需求滞后,导致企业不能生产市场所需的产品,又产生库存囤积与浪费问题,增大企业开支。整个供应链信息化水平低,缺乏信息传递能力造成零库存模式实行的困难。

(3)库存管理策略粗放单一

零库存管理要求企业及时分析市场需求,结合相应库存数额进行库存分析,但现在企业库存管理策略较为单一,依然保持“生产――销售――拿钱走人”粗放型模式,企业并不关注库存管理,只重视利益所得,整体库存管理缺乏策略性,这对实行零库存管理模式是个不小的挑战。

(4)企业绩效标准不统一

各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绩效标准,整条供应链节点企业并未形成统一的标准,这导致了各企业以自己的标准进行管理工作。库存周转率是部分企业的绩效指标,此类企业在强调库存周转率的同时,忽略了整条供应链的配合,单纯追求库存周转数量的最大值,忽略库存管理、运输、保管过程带来的成本耗费。这种企业绩效标准不统一的现状,给整个供应链发展带来挑战。

(5)物流周转迟钝,运输缓慢

物流速度与物流质量是库存周转的必要条件,现今物流速度较慢,丢件、设备老旧、运转缓慢都加剧了产品周转的成本,导致产品囤积现状。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较为缓慢,大件商品运输困难,不同物流承包商标准不一,行业标准并不统一,阻碍物流运输的畅通性,致使企业产品销售周期长。

2.零库存管理的实施原则

为更好地实行零库存管理模式,应该关注关键供应链的整个流程,重视起上下游的协调配合,同时密切注视市场需求,推动企业库存调整。零库存管理在实施过程中主要以下原则:

首先,实行零库存管理要遵守质量优先原则。库存管理应重视库存商品的质量,包括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供应质量、运输质量等各方面内容,注重库存商品质量来进行管理工作,缺乏对商品质量的考察,将会让零库存管理成为真正的“零”库存,没有优质的产品,产品便没有市场,没有市场的库存商品对企业来说是没有意义的。

其次,实行零库存管理要遵守系统化原则。实行零库存意图降低企业成本,减少企业成本损耗,成本的衡量指标不只是企业库存数量,还应减少整个企业的综合成本。企业内部单个组织部门成本的降低并不代表综合成本总量最低,应重视企业内部组织系统化统一,降低整体成本,从而保证真正的零库存管理。

再者,实行零库存管理要遵守供应链协调原则。要想实现零库存管理,企业内部要重视组织的系统化原则,对于企业供应商与分销商而言,应重视整体供应链作用,关注供应链的协调合作,遵守相关的绩效标准,保证零库存的正确实施。

接着,实行零库存管理要遵守利益分配原则。尽管为了全体利益牺牲小我利益使最理想的利益分配方式,但这种分配方式在现实经济中只是理想,整条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都渴望着自身利益最大化,要让各节点企业为了整体牺牲自我利益是不现实的。因此,实行零库存管理要遵守利益分配原则,按规定的利益分配标准进行分配,促进整体发展。

最后,实行零库存管理要遵守市场需求原则。企业要想获得最大收益,取得长足发展,就必须迎合市场需求,及时改变经营决策,坚持零库存理论,减少企业库存成本,提高整体管理水平与服务水平。

3.实施零库存管理的注意事项

实施零库存管理应在产品质量保证的基础上进行,关注整体的系统化、利益分配、市场需求等各种前提,但在运行过程中要注意以下3方面问题:

(1)不能片面将零库存等同于库存为零

零库存指企业采用适当管理策略与手段保持企业库存最优量,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保持库存总数为零。库存总数为零的企业不能及时响应市场需求,产品供给不足,这将导致企业销售困难,资金周转难题。因此,实施零库存管理应将其与库存为零进行区分。

(2)不能追求库存资金账面值为零

零库存理论不等于购买库存资金账面金额为零,企业应当且必须留下相应储备资金进行产品后期补充、管理、购进等,倘若企业库存资金账面金额为零,企业后续购买库存,保存库存的能力就会下降,企业难以迎合市场,就容易导致销售问题。

(3)不能让供应商承担全部库存成本

临时追加的产品订单会影响企业供应商原定计划和安排,加大供应商成本支出,关注供应链协调合作,不能让供应商承担全部库存成本,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体行业的平稳运行。

四、结论

综上所述,供应链各节点企业协调合作能降低企业成本,提高整体效率,把握关键供应链作用,研究企业关键环节流程,带动企业供应协调合作,同时将零库存管理融入供应链理论,把握最佳库存量,降低库房建设、运输、装卸、管理与维护费用,提高企业的管理与服务水平,减少不必要成本损耗和资源浪费,从而推动企业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支修建.基于供应链思维的零库存管理分析及应用――以钢铁企业为例[J].冶金经济与管理,2012(4):36-38.

第3篇:库存管理优化的意义范文

企业物通过资管理使物资的库存量控制在最佳状态,争取使用最少的人力、财力、物力管理好库存物资。在我国的一些企业,特别是某些大中型企业,“零库存”的管理正在加紧推行中,并已取得一定的成效。本文对煤炭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如何从实际出发,加强煤炭企业的物资供应零库存管理进行了分析。

一、零库存的含义及其作用

零库存是一种特殊的库存概念,零库存并不是等于不要储备和没有储备。而是通过实施特定的库存控制策略,实现库存量的最小化。零库存的提出可以解决库存管理中的部分浪费现象,企业通过实现零库存管理,降低库存管理成本,减少库存占用资金,免去仓库存货的一系列问题,如仓库建设、管理费用、存货维护、保管、装卸、搬运等费用及库存物资金的老化、损失、变质等问题。

1.解决库存管理中的部分浪费现象

企业通过实现零库存管理,降低库存管理成本,减少库存占用资金,免去仓库存货的一系列问题,如仓库建设、管理费用,存货维护、保管、装卸、搬运等费用,存货占用流动资金及库存物的老化、损失、变质等问题。企业通过实现零库存管理,优化应收和应付账款,加快资金周转。零库存策略缩短了原辅材料的供应时间,并减少了重大事故的发生,所以零库存管理可以缩短产品生产周期,规避市场变化和产品升级换代而产生的降价、滞销的风险等。

2.能有效避免企业物资严重积压的风险

在现代市场经济背景下,市场的需求经常会出现不可预测的情况,使企业的物资出现积压或供不应求的局面,如果企业库存物资严重的积压,就会造成企业可用流动资金的减少,进而影响企业的再生产,如果这个时候能对企业物资库存进行有效管理,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库存积压的风险。

3.零库存则是第三利润的主要源泉

在卖方市场的情况下,由于供不应求,买方不得不保持一定数量的供应储备。在宁多勿缺心态的指导下,不可避免地出现超出实际生产需要的库存量。在这种情况下,多数企业年初积极采购“买库存”; 年未努力处理积压物资,“卖库存”。“买库存”,占用了企业大量的流动资金;“卖库存”,降价出售又浪费了企业的资金。在买方市场情况下,由于供大于求,供应库存结构中的各种储备和库存都可以不依靠企业自己保有,而依靠市场,所以,就个别企业而言,自己完全可以不保有这部分库存,同时,仍能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不保有库存即是零库存,这样企业既不占用流动资金,又无须处理积压报废物资。“零库存”是现代物流中的管理理念,它实质上是在保证供应的前提下,实现库存费用最低的一种管理方式。

4.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

在企业的实际物资管理工作中,要想达到真正意义上的“零库存”是不可能的,但企业物资零库存管理的模式的确是企业物资库存管理的目的,可以通过降低库存,发现企业库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把它一一解决,从这个意义上讲,零库存管理是一种先进高效的管理理念。

二、零库存管理在煤炭企业中的应用

1.转变员工观念,树立全员对减少库存的认识

在推行零库存管理前,应对全体员工广泛宣传教育,做到人人了解推行零库存管理的意义,形成推行零库存管理的良好氛围。

2.构建供应链,实现零库存

场竞争已不再是单个企业的单打独斗,而逐渐变为供应链与供应链的竞争。企业供应物流必须以供应链为载体,供应链是实现零库存的基础。供应链时代的理念创新应懂得整合资源、配置资源,更好地运用交易伙伴已有的资源、能力和交易伙伴一起成长,合作共赢。供应商管理库存是煤炭企业实现零库存的模式,也是典型的合作共赢。

3.推广高新技术在物流设备中的应用

要想实现零库存,只有很好的软件是不行的,还必须有与之配套的硬件才行。目前国内大部分企业的物流设施设备现状已经阻碍了零库存的实现,提高物流设备高技术含量,加快物流设施设备的更新已是刻不容缓。

4.要加强物资发放管理

物资发放实行“先进先出、出陈存新、出零存整”的原则,做到保管条件差的先出,包装简易的先出,易变质的先出。物资的发放要严格按照企业有关规定,认真确定发放对象,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并填写《物资发放登记表》,表上应注明物资名称、数量、发放时间、发放地点等内容,并由领取人签名。

5.减少交易成本,为供应商创造价值

煤炭企业不要只想到企业降低了物流成本获取第三利润,也要为供应商着想,为伙伴创造价值,真正变博弈为共赢。例如:发挥资金优势,采取“一单通”。煤业货物使用后,供应商凭一纸收货单办理货款,免去以往许多签字、审批手续、戒除吃、拿、卡、要,减少供应商交易成本。发挥物流设施优势,凡供应商与煤矿开展供应商管理库存业务,煤炭企业所属仓库,免费储存、免费装卸、免费配送到井口,为供应商创造价值。

6.严格奖惩制度

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兑现奖惩,按照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将物资费用指标层层分解,实行全方位控制,并按照“奖优罚劣”的原则,充分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物资的存储工作,既要保证生产物资的及时供应,又要保证库存半成品、成品的均衡、适量。从企业目前状况来看,由于不合理的物资存储管理,导致物资材料闲置、资源浪费的现象时有发生。

第4篇:库存管理优化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ORACLE数据库 档案 应用

中图分类号:G27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08-0005-01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人事档案数据化是必然的大趋势,现在实现此要求对数据库软件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ORACLE数据库作为目前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我们就更应该在其优势方面了解针对人事档案方面能够强化管理的应用。

一、ORACLE数据库中同义词管理在人事档案管理中的优势

ORACLE同义词是数据库方案对象的一个别名,经常用于简化对象访问和提高对象访问的安全性。在ORACLE数据库中的大部分数据库对象,如表、视图、序列、存储过程、函数等等,数据库管理员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为他们定义同义词。通过ORACLE数据库同义词管理,可以给数据库管理员带来意外的好处。

1.数据库的具体对象名可以不需要指定。在人事档案应用程序中,要不断的调用人事档案数据库的对象,如各类表、指向对象等等。大部分管理软件开发在的过程中,已经完成了使用功能的开发。管理员如果一定需要更改某个数据库对象的命名。那么,此时应用程序也需要调整。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不可能具备完备的软件开发能力,而且也不能经常性的对管理软件进行修改。所以如果需要对原有报表进行大的变更时,一般都是另外建立新表等,来收集需要的信息。但如果这么做的话,不仅需要定义对象,而且还要重新调整前台程序的报表格式。显然可操作性很低。而如果使用ORACLE同义词功能,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因为前台程序可以不用作调整,只需把对象同义词进行重新定义即可。这既保障了前台程序的可恢复性;同时也降低了工作量。这就是ORACLE数据库同义词给我们带来的第一个优势。

2.前台程序不能直接访问数据库,提高数据库安全性。人事档案数据在一般单位都是作为比较重要的信息保存,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前台程序尽量不要直接调用数据库内容,因为攻击者只需要对相应的程序所引用的数据库资料进行分析,就可以针对数据库的基本逻辑结构进行架构分析。所以我们为了保障安全最好通过标记同义词来访问人事档案数据库。如此的话,攻击者就很难通过对前台人事档案程序的调用,来分析后台数据库的数据及分类数据之间的关系。

3.简化应用软件针对人事档案数据库对象的访问。人事档案数据库非常繁杂,产生的其中一个特点就是名字可能会很长。如果每次前台应用程序调用对象的时候,都要采用这么长的对象名,肯定会让数据库管理员产生很大的麻烦。但是人事档案又不可能缩短对象的名字,因此可读性就不好。在ORACLE数据库中,我们就可以利用ORACLE同义词的功能设置相应的同义词。如此的话,在访问的时候,只需要通过同义词访问即可,而不需要输入这么长的对象名。

除了上面三个优势之外,还有很多方面可以利用ORACLE同义词的功能,在这里就不一一列出了。所以只要人事档案软件使用者预先做好对象的命名与同义词的定义工作,那么即使还没有开发好某个数据库对象,也可以通过引用同义词的方式引用为建立的相应的人事档案数据库对象,就不会因为某些工作没有完成而影响其他相关工作的进程和应用。

二、ORACLE数据库自动工作负荷储存库的功能在人事档案管理中的作用

作为人事档案数据管理人员必须自始自终都密切关注可能会对他们所管理的人事系统的可用性或者性能有负面影响的潜在数据库问题。通常情况下,可以把监视、维护系统的方式分为两种,分别为反应性监视与前瞻性监视。反应性监视是指在已经出现某进程或者管理问题后再对数据库进行监视。而前暂性监视可以让数据库管理员在问题出现之前、期间或者之后查处并响应数据库常见的性能与管理问题。简单的说,在某一个数据库故障发生之前,都会有一些征兆。数据库管理员有必要了解这些征兆。如此的话,我们才能够把这些问题消除来萌芽状态,防止问题的扩大。而ORACLE数据库就有一个自动工作负荷储存库的功能,来帮助收集在数据库运行中的异常数据。通过这些数据的帮助,可以抢在数据库故障发生之前把问题解决了。

1.自动工作负荷存储库回退进程在人事档案管理中的作用。自动工作负荷存储库的回退进程分别为内存监视器与内存监视灯。这两个进程是一对相同的数据,他们可以给档案数据库管理员带来很大的帮助。如这两个进程会相互合作,从档案管理数据库系统中直接收集相关的性能统计数据。一般情况下,监视器每个小时会启动一次,并从数据动态性能视图、数据库目录视图和数据库优化器中收集性能等相关的统计信息,然后会把这些信息存储在数据库的表中方便于相关表、视图、序列等方面的管理。

2.自动工作负荷存储库针对人事档案数据库负荷调整中的作用。数据库虽然可以启用自动工作负荷存储库,但是为了保障数据库的正常平稳运行,往往会在很长时间内禁用这项功能的大多数争端监视以及顾问活动。也就是说,平时只会收集少量的数据库运行时的统计数据。如果此人事档案数据库设计比较复杂或者对于数据库的性能要求比较高,则此时人事档案管理员可以把这个参数设置为最高级别。在这个级别下,内存监视器将会捕获大部分的信息数据,同时还会收集来自操作系统的执行计划和定时信息。这样就会在日常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减少服务器的负担,而当需要进行数据分析整理或进行集中的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中则可以选择打开ALL权限进行大范围监管。

另外除了上述的作用外,如果同时缩短人事档案数据库统计周期并延长日常工作负荷存储库表的存储周期,那么在这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人事档案日志表的容量会很快的膨胀起来,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则需要注意这个问题。通常情况下,建议可以缩短这个统计周期,但是不建议延长表的存储周期。如果单位人事部门确实需要某一段时期内的性能数据的话,则可以先把此类表导出来进行备份。这样就可以避免工作负荷存储表对数据库表空间的占用。此外缩短内存监视器收集系统统计数据周期会增加数据库空间的额外占用,这也是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在调整这两个参数时需要注意到的内容。

除此之外,ORACLE数据库还具有完整的数据管理功能,在数据的大量性;数据的保存的持久性;数据的共享性;数据的可靠性等方面在现今的数据库系统中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其具有可用性强、可扩展性强、数据安全性强、稳定性强的特点尤其针对于人事档案管理中对数据库系统的日常使用性、业务繁杂性、安全要求性、运行平稳性的要求,未来必将在人事档案管理系统中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何月顺,汤彬,陆玲视图在ORACLE数据库管理中的作用,《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第04期.

[2]王慧. ACCESS数据库在人事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哈尔滨铁道科技》2009年02期.

第5篇:库存管理优化的意义范文

摘要:SQL Server作为一款大型Client/Server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凭借着诸多优点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首先简单地介绍了SQL Server数据库查询优化处理全过程,然后从安全策略、性能优化方法、恢复方法这三个方面深入探讨了SQL Server数据库的实际运用。

关键词:SQL Server数据库;应用技巧;性能优化;安全策略

中图分类号:TP311.13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5-0000-02

SQL Server是Microsoft SQL Server的简称,由Microsoft公司研发的一款大型Client/Server方式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RDBMS)。它采用单进程、多线程技术在核心层控制数据的完整性,安全保密性极强;作为数据存储,凭借低价位、多功能、用户界面友好以及同Windows系统全面集成而被广泛地应用到各行各业,并在大多分布式的Web应用程序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有以下特点:1.高可用性:采用失败转移集群以及数据库镜像技术,确保企业向员工和客户提交高度可靠、可用的应用系统;2.管理工具:采用集成的管理工具以及管理应用编程接口使其简单易用、可管理、支持大型的型SQL Server配置;3.安全性增强:借助数据库加密、密码政策及安全模型加强、许可控制细化等手段使企业数据实现高度的安全性;4.可伸缩性:体现在表格分区、64位支持以及复制能力增强等。因此,这种数据存储能够涉及所有类型的数据:用户应用程序的首选项、读者借还档案、机密人事记录及医疗记录、审核日志和安全日志,甚至包括用户在访问应用程序的时候所需凭据等。随着SQL Server数据量的增大,查询速率和查询效率的提升既是衡量这个应用系统成功的标准,又是软件设计人员不断探索的终极目标。在SQL Server数据库应用程序的设计和实现过程中,存在诸多影响应用程序性能实现最优发挥的因素,像数据库服务器、数据管理系统、存储过程、查询、事务等。本文首先简单地介绍了SQL Server数据库查询优化处理全过程,然后从安全策略、性能优化方法、恢复方法这三个方面深入探讨了SQL Server数据库的实际运用。

一、SQL Server数据库查询优化处理全过程

SQL Server数据库的内核采用一个查询优化器来进行自动优化,向系统发出数据查询操作,这个查询优化处理全程的完成包括以下三个连续的阶段,:

(一)查询分析

这是查询分析的第一个阶段,在此阶段,查询优化器要确定查询的查找以及连接标准,并且限制查找能够减少查询优化器处理行的数量,从而减少索引、读入数据页的数量。

(二)选择索引

查询优化的第二个阶段查询优化器要针对是否存在索引进行探测,然后对单个、多个索引进行评估,确定其有效性。返回多少行就决定了单条索引的有效性。根据索引统计值、列统计值可以收集这一信息。依据评估逻辑的和物理的页读入量对不同访问方法产生的开销进行评估。

(三)连接选择

若有一个多表查询、自连接,就要选用连接策略做出评估,然后选择处理成本估计为最低的连接,连接完成的同时,查询优化器就会利用可用的有用的索引,并依照使系统的开销最小、性能得到提高的顺序访问基础数据,从而提供一项基于成本的查询执行计划。这三个连续的处理步骤同时被用来描述查询优化器的内部动作。

二、SQL Server的安全策略

(一)一个对象就是一个数据库中任一构件

SQL Server数据库可以存储多种类型的对象,包括视图、表格、索引、关键字、存储过程、默认、约束、用户自定义等数据类型。例如,SQL Server 7.0及以上版本就定义了角色概念,提供对象级权限,为角色分配对象访问权限,在SQL Server数据库内组织用户从而降低了在Windows内部组织用户的需要,通过将用户集中到一个单元之后针对这个单元应用权限。还可以对一组逻辑用户赋予权限,这样每一组就有特定的许可。将功能、权限相同的用户归为一个角色,一个用户扮演的角色不同,权限也不同。

(二)角色功能极其强大

除了固定的服务器这一角色之外,其它的角色都在数据库内部得以实现,这就意味着数据库的管理员组织用户时不必依赖Windows的管理员;角色可以嵌套,并且不限制嵌套的深度但是不允许循环嵌套;数据库用户可有多个角色,这些角色的特性使数据库DBA能够安排权限层次结构,从而反映其组织管理结构。SQL Server角色概念含义特别丰富,除了提供固定服务器角色、固定数据库角色这两种预定义角色外,数据库DBA能够自由定义用户的角色,来轻松管理数据库权限,并且还可定义应用程序的角色,从而将数据访问的权限局限至特定的用户。

(三)针对不同用户定义不同角色

SQL Server数据库可以自动限制使用用户对对象的访问、操作,通过对不同用户定义不同角色,这些角色可以使固定服务器角色像Sysadmin,固定数据库角色像db owner以及DBA用户定义角色、应用程序角色。

(四)数据库的安全是前提

应用系统中的数据是动态变化的,倘若数据服务器硬件、操作系统发生故障,或者非法用户的入侵都可导致数据丢失,因此,数据库安全问题是软件开发人员及DBA需要谨慎思考的问题,也是确保自动化管理系统安稳运行的前提。因此,数据库DBA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数据库的备份以及建立访问限制策略上,以确保访问人员的合法性,严防非法用户越权使用、更改、窃取、破坏数据等。

三、SQL Server性能的优化办法

要在SQL Server应用系统的各个设计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数据库性能的优化,以期全面地切实提高其运行速度。

(一)合理冗沉

在数据库的设计过程中,需要有效实现数据的完整性,同时应当尽可能避免数据冗余。在数据的完整性和查询速度上有必不可免的冲突时,允许存在合理的数据冗沉,确保数据的查询速度能够得到有效提高。例如,在人事查询应用系统中,经常性地采用工号与姓名字段相一致的原则来设定表格,记录每位职工的详细信息,为此,在尽可能减少数据冗余的前提下,可以忽略姓名字段而只设定工号字段,建立员工的工资表。对此,只要合理地关联员工信息表和工资表查询便可获得相应人员的姓名、工号、工资等各项详细的数据信息。考虑到在实际的系统应用中,这两类信息表都有较多记录,查询时关联速度比较慢,而员工的姓名、工号不能时常改动,这些数据的完整性不易破坏,但是工资信息却有较高的更改使用频率,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定的合理的数据冗沉。周全考虑在不影响系统数据的综合质量前提下,在工资表中增添了合理的姓名字段,便有效地提高了查询员工工资数据信息的速度。

(二)合理应用存储过程

服务器端先编译一段语句,再利用存储过程名、参数提供的相应数据,来具体执行数据的存储过程,即系统对数据的存储。相对于通常的数据编译语句,每次执行存储数据时,只需把存储过程名和参数传送到服务器即可,而不必传送大量语句,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了数据传输的时间,同时,由于预先合理优化以及编译好了每组语句,在每次执行存储数据时便可省略分析语句、查询优化等这些过程,显著地保证了语句在服务器上的执行速度。对系统中比较复杂又相对独立的处理,我们建议务必使用存储过程。例如,典型的应用存储过程――财务系统。除此之外,对应用系统进行模块化设定也可借助于数据的存储过程实现。

(三)事务的合理应用

事务应用的重要性在于语句是否得到顺利执行,例如,银行转账时,在每个账户的金额在增加的同时需要其他的账户金额相应地减少,这是在同时执行2条语句,若一条语句未得到顺利执行便相应地滚回另一条语句,即确保了数据信息的完整性。普通的数据语句需要对事务应用中每条语句进行详细地设计,在应用时,系统将锁定较多的数据资源直至提交、回滚事务。在资源被锁定的这段时间里,其他访问者便不可使用此类资源。因此,在优化数据库性能的同时需要开发人员使用简洁的事务语句,尽量能够单独地执行数据语句。

四、SQL Server恢复方法

(一)病毒破坏或在操作时突然断电这些情况都会破坏数据库系统的文件,引起MS SQL Server无法识别这些数据文件,并且数据库系统自带的工具也无法对这些文件进行恢复。通过研究数据库文件结构发现:文件虽坏了,但里面的存储数据还在,遭到破坏的只是文件头或者系统表的部分信息,因此只需解析数据库文件便可恢复其存储的数据。

(二)分析数据库文件的结构可以发现数据文件主要包括3部分:文件头、系统表信息、用户表信息。恢复数据时关键需要分析系统表信息及用户表信息,系统表信息保存用户表本身的结构定义信息,对用户表数据恢复至关重要,只要有了用户表结构定义,便可分析其物理存储结构,并由此恢复用户表数据。

(三)SQL Server中具有3种恢复模型:完全(full)、批量登记(bulk/logged)、简单(simple)。Full恢复方式灵活性最大,利用完全数据库备份以及事务日志备份两者相组合来实现,也可进行差异备份、文件级备份,这种恢复方式可将数据库恢复至特定时刻;bulk/logged模式也可进行完全恢复,但倘若事务日志文件涉及批量操作则不能恢复至特定时刻,而是恢复整个日志;simple模式是最基本的回复模型,仅限完全数据库和差异备份数据库恢复。

参考文献:

[1]张予民,万洪彬.浅谈SQL Server数据库应用技巧[J].科技广场,2009(5)

第6篇:库存管理优化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供应链;供应商管理库存;库存管理;快速响应

中图分类号:P315;TP39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2-6908(2008)1020094-02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全球制造、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企业之间的竞争正不断加剧,这种竞争正逐步演变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这种竞争使得供应链结点上的企业更多地从供应链的角度关注其库存管理,从而进一步推动了供应链库存管理思想。供应商管理库存(VMI)是一种在供应链管理中具有代表性的库存管理方法,体现了供应链集成管理的思想,VMI的产生和应用已在供应链管理领域引起了一场新的革命。

二、VMI的概念和特点

供应商管理库存(Vendor Managed Inventory),简称VMI。VMI是一种很好的供应链库存管理策略,关于VMI的定义,国外的学者们认为:VMI是一种在用户和供应商之间的合作性策略,以对双方来说都是最低的成本优化产品的可获性,在一个相互同意的目标构架下由供应商管理库存,这样的目标构架被经常性监督和修正,以产生一种连续改进的环境。它是供应商在用户允许下设立库存,确定库存水平和补给策略和拥有库存的控制权。

VMI以供应链“双”的基本思想为出发点,以供应商和用户都获得最低成本为目标,由供需双方共同建立VMI 执行协议框架和运作规程,供应商据此为准则管理用户库存,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和发展该协议框架从而建立起更为合理有效的VMI 模式和方法。

VMI具有如下的特点:①合作性(合作精神)。在VMI策略实施的实施过程中,供应链中的供应商和用户之间的相互信任和信息透明是十分重要的,双方要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其中,信任是基础,合作是保证。②互利性(使双方成本最小)。VMI模式主要考虑的是如何通过合作降低双方的库存成本,而不是考虑如何就双方的成本负担进行分配的问题。③协议性(目标一致)。VMI模式的实施,要求企业在各自的责任、观念上达到一致,并明确各自己的权利与义务,各种合作的事宜都要在框架协议中体现,以提高操作性。④互动性(实施快速响应)。VMI模式要求供应链上的结点企业在合作过程中能够快速响应,以“灵敏”的反应来降低因信息不够畅通所影起的高库存费用问题。⑤连续性(不断的改进)。VMI模式要求供需的双方能够通过合作实现共享利益和消除浪费。

三、VMI具有的优越性

VMI是一种先进的供应链库存管理技术和方法,它能够突破传统的条块分割的库存管理模式,以系统的、集成的管理思想进行库存管理。VMI之所以能够成为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优势库存管理模式,是由于它具有如下的优越性:

1 有利于实现供应链上的结点企业共赢

实施VMI策略对于供应链结点上的企业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对于供应链中的下游企业。随着供应链中各个企业核心业务的不断发展,供应链中的上游企业对下游企业在库存管理上有着更高的要求,但是下游企业自身由于在技术和信息系统等方面存在着局限性,很难满足上游企业这种日益增长的要求。实施VMI后。库存由上游企业进行管理。而下游可以放开手脚开展自己的核心业务,这尽然可以满足下游企业降低成本,特别是库存成本的要求。同下游企业自身进行库存管理相比,上游的供应商在对自己的产品进行管理方面更为专业化、更有经验,它们能够提供如商品后勤保障、人员培训等一系列的服务。供应链中的企业会随着VMI应用水平的提高,使库存管理成本也大大的降低,下游企业也不会存在着大量产品库存积压的问题。VMI的实施,可以给供应链中的上下游企业带来许多的利益,是一种共赢的局面。

2 有利于服务的改善

服务水平常常是产品可得性的衡量标准之一,在产品给企业带来收益相同的条件下,改善的服务水平能够给供应链中的企业带来更多的吸引力。VMI的实施可以提升供应链中企业在产品补货、实行存货平衡、产品更新、运送服务等各方面的服务水平。首先,由于VMI策略的实施,供应链中企业的需求总是受到密切的关注,供应链中的上游企业可以通过VMI有效的安排下游企业的需求。当出现缺货状态时,能够根据要求对产品进行实时补货。其次,当下游企业出现缺货时,多个配送中心之间平衡存货是十分必要的。VMI的实施可以完成供应链中上下游企业对整体存货配置,当下游企业将产品返还给上游企业,上游企业可以将产品提供给其它的下游企业,这就实现了存货平衡。再次,VMI可以使产品的更新更加方便,将会有更少的旧货在供应链中流通这。此外,通过VMI可以同样使新产品上架的速度更快。由于可能通过共享的信息系统。货物可以根据需求进行相应的更新,这样就提高了产品更新的服务水平。最后,VMI的应用可以使产品在运送过程中的服务得到提高和改善,如果没有VMI,用户与分散在各地的配送中心之间就不能进行有效、充分的沟通,甚至会出现货物无法送到的局面。通过VMI的方式可以保证供应商能事先规划中何进行递送服务,以保证实现运送的各种要求。

3 有利于优化对供应链的管理

VMI策略在一定意义上说是对产品在供应链环节全过程的管理。只要产品没有被最终环节的消费者购买并形成满意的消费。那么产品就不能形成最终的销售,这样就很容易造成产品在供应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正是基于此,VMI将以供应商所掌握的市场销售状况和库存状况作为市场预测和库存补货的解决方法,可以通过市场实际的销售数据得到准确的市场需求信息。这样,供应链中的供应商就可以更有效地、更快速地对市场的变化和消费者的需求做出“敏捷”反应,而且供应链中的所有企业都可以分享这些重要的信息,可以改善各自的需求预测、促销管理、补货计划等。而这对于整条供应链来说,就可以改善库存周转从而降低产品的库存量,进而维持最适当的产品库存量,使供应商的库存管理水平得到提升,这样也优化了供应链的管理水平。

四、VMI的实施步骤

VMI的策略实施可以分为下面几个步骤:

1 建立完善的情报信息系统。我们知道要真正的实现供应商管理库存策略必须做到以下两点:一是业务处理的标准化,即要改变订单的处理方式,建立基于标准的订单处理模式。二是用户库存状态透明性,即供应商能够随时跟踪和检查到销售商的库存状态,从而快速响应市场的需求变化,因此。供应商要实施VMI必须要建立完善的情报信息系统。供应商要对产品的库存进行更为有效的管理,供应商必须能够取得产品和顾

客的各种信息。通过建立产品库存信息库、顾客基本信息库,供应商能够掌握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同时把供应链中的分销商进行的需求预测和分析功能集成到自已的情报信息系统中。

2 完善供应链,建立畅通渠道。根据VMI的思想,供应链上游企业依次对下游企业进行库存管理,形成连续的供应链库存体系,供应商的集合体作为企业中的一部分,要求企业的供应链上所有用户的库存保持高度的透明性,实现VMI系统在供应链中依次管理,使整个供应链同步运行。供应商能够掌握需求变化的有关情况,可以有效地防止需求的扭曲降低部分订货成本、运输成本、提高客户服务水平。

3 建立完善的框架协议。实施VMI,要求企业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与供应商的合作框架协议细化,包括直接参与库存管理的成员企业应在利润分配上和库存成本上给予合理的处理,以及处理订单的业务流程。包括控制库存的有关参数,如再订货点、最低库存水平等及库存信息的传递方式,并体现在框架协议之内,可以有效的减少纠纷出现。

4 信息网络的建立和应用。VMI 的有效实施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大量信息高频率、准确的交换。供应链上的企业要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应用条形码技术、POS系统、D代码等高科技手段保证产品条码的可读性和唯一性,解决产品分类、编码的标准化问题,解决产品在存储运输过程中的识别问题。在此基础上,借助于EDI或Intetnet网络信息技术,构建完善的销售管理信息系统,加快供需双方各种信息传递和处理的速度,加强市场预测分析的准确性。

5 组强机构的变革。VMI策略改变了供应商的组织模式。供应商为了集成用户的库存控制功能,需要把用户的管理职能从传统的财务部门分离出来,专门用以处理用户的库存、库存补给和服务水平等相关的业务。

五、VMI的应用

VMI 本质上是将供应链多级库存控制问题变为单级库存控制问题,从而获得供应链集成管理的效益。如今,VMI策略的应用已十分广泛,特别是在国外,家乐福、沃尔玛等大型零售商,惠普、朗科、诺基亚、戴尔等通讯IT行业公司都是成功实施VMI的典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美国著名零售企业Walmart(沃尔玛)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就开始实施快速响应和实施VMI的管理策略,不但降低了自己的库存,也也大大的降低了库存管理成本,整体上提高了对用户和的市场快速响应能力。

而当前在中国,随着物流业的发展,国内企业供应链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VMI管理正处在不断发展的阶段。目前在中国实施VMI管理的企业大部分是由国外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的产品制造工厂,它们通过VMI来管理在华分销商,如欧莱雅公司在中国专门建立了VMI管理团队。来管理分销商和分销商系统。对中国的本土企业来说,正在实施VMI管理的大多数是那些发展迅速的大型企业,如美的集团于2002年导入了供应商管理库存模式(VMI),开始实践“用信息替代库存” 这一经营思想。美的实施VMI后,资金占用减少,资金利用率提高,资金风险和库存成本下降,其竞争优势得到大幅度提高。同时海尔、联想、华为等大型企业都在采用VMI。而中国的其他大中型企业也正磨拳擦掌,积极地准备尝试引进VMI。

针对前面所述的VMI在我国发展、应用的现状,我们应该看到,中国企业在面对VMI时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正确使用VMI来增强企业竞争力,企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建立供应链上企业之间库存管理合作模式,加强供应商和分销商之间的合作关系,提高合作效率。规范供应链企业成员的信任机制。根据自身发展特色,开发相应软件,鼓励和推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相关政策的配套。

第7篇:库存管理优化的意义范文

刘 阔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 100091)

摘 要:当今,社会供应商管理库存模式已经引起了各大企业的广泛关注,企业间的竞争已发展成了供应链间的竞争。供应链管理中,库存管理模式的优化已成为提高供应链性能的关键环节。因此,对供应商管理库存的理论、实施条件进行了探讨,内容包括供应商管理库存的理论基础和供应商管理库存的实施。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供应商管理库存;库存成本

中图分类号:F25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5-0039-02

绪言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企业间的竞争逐步发展成供应链间的竞争。库存成本已经直接影响到供应链成本的高低。

(二)研究现状

1.主要研究范围:VMI与运输协调,VMI信息共享,VMI收益及其协调等方面。

2.VMI实施在管理思想、决策方式、预测体系、补货模式、延迟策略方面的优点研究较多,VMI实施的缺点研究较少。

(三)研究目的、内容

研究目的:根据已有研究理论,论述相关理论对VMI的形成与发展的支持作业和促进作用,为企业奠定VMI理念。

研究内容:论述VMI的产生和发展与供应链管理、准时生产制和零库存、信息技术等理论的关系,并与传统库存管理进行比较,阐述VMI的实施。

一、供应商管理库存的理论基础

供应商管理用户库存,简称VMI(Vendor Managed Inventory),是一种被企业和学术界广泛关注的协调策略。该策略目的是为用户和供应商双方获得最低成本,在用户和供应商协议下,由供应商管理库存,并对协议的执行情况和修改协议内容进行不断监督,为库存管理得到持续改进的合作性策略。

(一)VMI产生和发展的相关理论

VMI的产生和发展与供应链管理理论、准时制和零库存、信息技术等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紧密相连。

l.供应链管理与VMI

供应链管理的发展为VMI创造了发展的环境。VMI应用供应链的能力管理库存,集成供应与需求,规划整个供应链的库存配置过程,实现供应链的有效运作和管理,从整体上优化供应链。

2.准时制和零库存与VMI

准时制支持VMI,具体表现在生产、物流配送、销售环节上。准时制生产将生产环节中的在制品和半成品降到最低,减少在制品和半成品库存占用资金。准时制配送在物流和运输中做到一体化协同运作,减少中间仓储和搬运等环节,将物流成本控制在最低水平。准时制销售按“真实的”订单生产,“消灭”成品库存,或销售预测准确,降低成品因市场变化和产品升级换代产生的降价风险,降低库存管理成本。

VMI所谓的零库存,是指原材料、半成品和产成品等在采购、生产、销售、配送等环节中,不以仓库存储的形式存在,而均是处于周转的状态。VMI是供应链环境下实现“零库存”的一种手段,在某种意义上VMI确实实现了“零库存”,VMI的需求方实现了“零库存”。

3.信息技术与VMI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IT)指各种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工具,用来加工信息,并支持组织对信息的需求和信息处理的任务。VMI中零售商的店铺空间安排、商品货架布置等决策由零售商主导,而商品库存决策主导权由供应商把握,供应商基于零售商销售库存等信息,判断零售商库存是否需要补充。

(二)供应商管理库存与传统库存管理的比较

传统库存管理(Retailer Management Inventory,RMI)是指零售商依据顾客需求预测和库存管理需要,使用独立需求库存控制订货点技术向供应商发出采购订单,供应商根据订单将产品配送到零售商仓库中,并依据零售商历史订单制定需求计划和生产计划。而VMI是供应商管理零售商库存,依据客户信息、销售信息、库存信息进行库存补充,传统库存管理中各节点企业对库存管理各自为政,易引起高库存。VMI与传统库存管理除了在工作原理、供应链简单模型、信息流与物流有不同之外,在库存管理思想、库存决策权、需求预测信息来源、补货驱动模式、库存风险承担、延迟策略等方面也存在差异。

二、供应商管理库存的实施

企业成功实施供应商管理库存必须满足信息技术平台的支撑、双方相互合作、相互信任等基本条件。企业有积极性实施供应商管理库存,其实质是企业实施供应商管理库存比未实施供应商管理库存花费的成本小或获得的收益大。

(一)资产专用性与供应商管理库存实施的关系

资产专用性是指投资专门化的一种特有交易关系的程度。VMI模式是一种具有阶梯层次性的公司间的管理监控结构,在一定的资产专用范围(AL至AH)内,VMI模式与短期的纯市场交易模式和企业内部交易模式相比,提供了较低的治理成本,如图1所示。

(二)交易频率与供应商管理库存实施的关系

交易频率是指在既定交易安排程序上的交易量。VMI的实施需要技术与人力的投资,当交易不频繁时,机会主义的损失可能比实施VMI的损失更小,采用纯市场交易模式为宜;当交易更频繁时,企业内部交易的成本可能比实施VMI的成本更小,采用企业内部交易模式为宜;当交易较频繁时,不合作导致的潜在损失可能超过VMI运作的间接成本,VMI模式成为较佳的选择。如图2所示,在一定的交易频率范围(FL至FH)内,VMI模式与纯市场交易模式和企业内部交易模式相比,提供了较低的治理成本。

(三)不确定性与供应商管理库存实施的关系

不确定性是指不可能预测到的相关意外事件发生的状况,包括行为不确定性和环境不确定性。组织流、信息流、物流的不畅导致VMI不确定性增加,不确定性主要表现为企业之间衔接的不确定性和运作过程的不确定性;供应商供货不及时、生产系统的不可靠、机器的故障、计划的执行偏差、资金周转不灵、预测的不准确、购买力的波动等不确定性导致VMI不确定性增加;订货提前期、货物运输状况、原材料的质量、生产过程的时间、运输时间、需求的变化等不确定性导致VMI不确定性增加;供应商与零售商之间的紧密联系和长期承诺,潜在地增加了意外事件下运作的僵化与成本,导致VMI不确定性增加。如图3所示,在一定的不确定范围(UL至UH)内,VMI模式与纯市场交易模式和企业内部交易模式相比,提供较低的治理成本。

三、结论与展望

本文通过供应商管理库存和相关理论的联系分析可知,供应商管理库存模式不同于纯市场交易模式和企业内部交易模式。运用交易成本理论分析了供应商管理库存实施的关键经济决定因素,指出供应商管理库存的实施与资产的专用性、交易频率、不确定性等因素是正相关关系。对供应链库存成本控制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虽然探讨了VMI产生和发展的相关理论,但还存在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供应商管理库存实施的信息技术平台、信任机制、战略等研究,供应商管理库存的成功实施依赖于全方位的支持;

(2)供应商管理库存的协调机制有待进一步拓展,协调机制的实证研究有待进一步充实。

参考文献:

[1] 赵林度.知识经济时代的供应链管理[J].东南大学学报,2002,32(3):514-522.

[2] 马士华.供应链管理(第2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3] 王槐林,杨敏刁,张晓凤,等.供应链管理中VMI系统的研究[J].工业工程,2005,8(l):12-15.

[4] 张爱文,陈俊芳.供应商管理库存对供应商的成本分析[J].预测,2004,23(4):72-74.

[5] 陶进,姚冠新,谈迎莹.供应商管理库存对顾客服务水平影响的研究[J].价值工程,2005,(8):40-42.

[6] 孙斌锋,吕雄伟,谭顺勇.VMI模式下最优订货点的仿真研究[J].物流技术,2005,(3):33-34.

[7] 章芹敏,张诚.论供应商管理库存(VMD)对SCM的流程优化[J].企业改革与发展,2003,(l):126-127.

[8] 吴文祥.VMI供应链系统的经济效果评价研究[J].管理评论,2003,15(6):55.

[9] 朱宏,郭海峰,黄小原.供应商管理库存的收益模型及其优化策略[J].东北大学学报,2004,25(5):502-505.

第8篇:库存管理优化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航材;航空公司;库存管理;优化策略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航材库存通常要占航空公司运营总成本的10%到20%,与国外航空公司相比,国内航空公司的航材库存成本更高,大约要比国外高出35%。航材成本是确保航空公司航材库存备件能够满足达到其预定的航材保障率,但是航材成本占航空公司运营总成本的比重过高也会增加其经济负担。因此,航空公司在航材库存管理过程中,要善于采用不同的库存策略补充库存,在保障正常需求单额前提下,尽可能降低航材订购成本以及库存成本。

一、航空公司库存管理现状

(一)航材积压过于严重,库存结构不尽合理

航空公司积压航材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突发故障、器材周转慢、送修周期长、闲置器材滞留率高、过分强调航材保障率等,对于首批购进的器材,也可能存在订货经验不足而大量购进造成了器材的积压,此外,航材维修人员的责任意识不强会导致航材错定、多定情况的发生,这也会造成航材的积压。航材的大量积压就会占用航空公司的大量的流动资本,而首批订货经验不足、航材维修人员的责任意识不强、过分强调航材保障率等情况使得航空公司航材库存的结构不尽合理。[1]

(二)航材部门缺乏与其他部门的有效沟通

航材部门与财务、质量、技术、生产等部门之间的联系比较密切,但是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航材部门缺乏与其他部门的有效沟通,进而对航空公司的整体运行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例如,航材部门与财务部门缺乏必要的沟通,航空公司在财务出现困难时,就会出现付款不及时的问题,致使航空公司信誉受损,供应商也会因此问题而延期发货,由于缺货,航空公司的正常运营就会受到影响,而缺乏与生产部门的有效沟通,对航材的运行状态就难以及时掌握。此外,航材管理人员不能及时得到有效的技术和质量支持,也会影响到航材备件的预见性和准确性。

(三)维修人员缺乏成本意识,航材管理过于粗放

维修人员维修作业时航材库领取航材,有时为了省去领料程序,维修人员就会一次性多领取一些航材以备不时之需,而这些航材由于在维修现场保管不善,很容易损坏或丢失。为了节省时间,维修人员有时会提高正点率而多要航材,实际上这些航材并未被使用。同时,航空公司对航材的管理也过于粗放,并未对航材资金效益问题进行认真考虑和解决,加之缺乏适用的航材信息管理系统,也无法及时、准确地获得发料、故障等数据,分析决策缺乏参考依据。[2]

二、航材库存管理策略的优化

(一)确定性航材库存管理策略的优化

对于能够确定消耗数量的航材,应结合飞机的维修计划,根据飞行的时间和航材的使用率,通过对一定时期航材消耗量的掌握来预测接下来航材的合理需求量,然后采用最经济的订货方式进行订货。一定时期的航材需求量取决于这一时期飞机的维修频次和所消耗的航材数量,这些数据通过航空公司的维修方案和维修例行工卡数量就能获知。订货方式的选择是对确定性航材库存管理策略进行优化的关键,通常航材的库存成本主要包括航材的订购成本、持有成本以及缺货成本三部分内容。其中,缺货成本的多少与航材库存的数量有着直接关系,库存数量越多,航材的缺货成本就越低,反之,航材的缺货成本就越高。因此,在航空公司有限航材经费的约束下,应对航材的持有成本和缺件损失进行分析,从而确定航材

(二)随机性航材库存管理策略的优化

对于不能够确定消耗数量的航材,常规的计算方法就不再适用,必须通过数理统计等方法建立随机性航材消耗以及需求分析模型,根据分析模型来计算随机性航材库存量。针对不同航材的保障目标和需求特征,建立不同的分析模型,主要包括离散型和连续型两种随机变量。随机性航材消耗量属于随机变量,飞机维修的实际需要只能依靠一定数量航材的某一概率来满足,一定时期内的保障率必须控制在库存量概率之下,通常情况下,航材的保障率要求越高,航材库存量也就越多,而航材成本也随之增高,这种情况甚至会超过因缺件损失而带来的效益。换而言之,在有限保障经费约束下,航材库存管理对保障率的要求必须结合缺件损失进行综合分析,根据不同航材的重要程度来分别确定不同航材的保障率。[3]

三、结论

航材库存能够有效缩短订货提前期、平衡订货成本,避免因故障而造成生产运行中断,而且还能够帮助航空公司规避价格上涨带来的不利影响。因此,加强航材库存管理,优化航材库存管理的策略,对提高航材库存管理水平,控制航空公司的运营成本,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常建娥,刘国庆.浅谈基于供应链的航材库存管理[J].物流技术,2005,13(7):79-81.

[2]杨晓.浅谈航材库存管理策略[J].航空维修与工程,2005,14(2):38-39.

第9篇:库存管理优化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零库存;管理;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09-0023-01

医用耗材是指一次性卫生材料、人体植入物和消毒后可重复使用且易损耗的医疗器械,是医院在开展医疗服务过程中经常使用的物品,其品种型号繁多,应用量大,是医院开展日常医疗、护理工作的物质基础[1]。在医院医用耗材管理中,“零库存”的管理模式已被很多医院采用。“零库存”是指借助现代传媒、交通工具,利用相关的生产、经营单元作为存贮单元,最大限度地减少本单元物资存贮,极大地提高资金效益。它是当代社会进步、生产力水平提高出现的一种手段,它要求从事生产、流通、服务行业的人们更有效地进行物资流通运行[2]。高值耗材 “零库存”就是设置最小库存量, 建立快速供应网络[6]。本文就高值耗材“零库存”的意义、管理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加以讨论。

1 高值耗材“零库存”意义

1.1 能够满足医院临床工作的需要:

目前,现代通讯工具、现代物流配送,以及计算机信息的应用,使得医院实行高值耗材“零库存”管理成为可能。医院的高值耗材品种繁多、规格型号复杂和专业性强,很多情况下手术中才可确定材料的型号及规格,具有反向物流的特点。医院通过这些现代手段使申请及时、采购确认快捷,出入库管理精确可控,改变了以往被动式存储供应的模式[3]。

1.2 减少医院资金积压:

随着医疗技术创新和医院规模扩大,高值耗材使用大幅增加。黄良谋报道1992年某医院医用耗材为604.5万,2003年增加到1.6亿元[1],我院2008年高值耗材使用量约为6000多万。以往医院高值耗材的管理采用的模式是“采购库存发放”,如果现在仍采用以往的管理模式,必将造成大量资金积压,增加了库房管理难度。采用先使用后入库的“零库存”管理模式,可有效发挥资金效能,减轻医院资金压力,使医院在高值耗材的采供上达到“无本经营”的效果[4]。而且可有效监管耗材使用情况[3],解决库存管理中的部分浪费现象[5]。因此,“零库存”管理对于高值耗材管理具有更为突出的优势。

2 高值耗材“零库存”管理的方法

2.1 对高值耗材进行合理分类:医院高值耗材分为常用高值耗材和手术中选用高值耗材,前者如肠道吻合器、人工晶体等,后者如人工关节、支架等材料。我们在采购中按照高值耗材的分类,通过对供应商资质审验、价格谈判,签订采购意向书,确定供货商和最终价格,然后确定医院高值耗材供应目录,科室依据目录中的供货商、供货产品及价格提出使用申请。对高值耗材进行合理分类,制定供应目录是实行高值耗材“零库存”管理的基础[3]。

2.2 高值耗材领取和配送:对于常用高值耗材,使用科室可以向供应商预定一定量的基数,供应商送货到科室,科室使用高值耗材后根据实际使用量填写高值耗材单。手术中选用高值耗材,使用科室在术前向供应商提出申请,供应商直接送货至使用科室跟台,科室依据术中具体使用产品和使用量填写高值耗材使用单。收货人验货合格后,在供货商开具的出库单上签字,作为使用、退换货或责任认定的依据。通过上述申请流程,医院达到“零库存”,或减少库存量。

2.3 高值耗材出入库流程:科室根据实际使用量填写《高值耗材验收、使用登记表》,该表必须有主任、护士长和手术医生共同签字方有效。设备科审核后,将由医院核算室根据使用高值耗材登记表上机查询收费记录,确认收费后,设备科方能进行发票入、出库和财务结帐。

应用“零库存”的概念,使库存量趋向于零,在保证医疗需要的前提下,减少资金积压,降低保管成本。

3 “零库存”管理中注意问题

3.1 提高高值耗材准入条件:医疗耗材的品种很多,我院对高值耗材管理,除了《生产许可证》、《卫生许可证》、《注册证》外,还必须有《医疗器械产品注册登记表》,经营单位法定代表人签署的产品委托书及销售人员身份证复印件。而且要选择信誉度高、供货能力强的公司,并与其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我院自从实行“零库存”管理以来,高值耗材实行现用现入,不进入库房管理模式,确保入库耗材百分百的合格率[6]。

3.2 制订全医疗耗材的管理制度: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制定了医用耗材管理办法,如: 《医院医用耗材管理规定》、《医院医用高值耗材使用管理办法》等,同时建立管理机构和管理网络,成立医院医用耗材管理委员会。医用耗材管理委员会对高值耗材进行技术问题论证、评价和审核。

3.3 正确理解“零库存”概念:代帆等[7]用数学方法对“零库存”进行描叙,他们认为“零库存”有着自己的行业属性,不应该成为各企业盲目追求的“圣经”或“宝典”,而应该结合自己的行业特征,合理安排库存,更好的实现效率最高、利润最大等企业发展的核心目标。据有关方面统计, 日本一般企业的库存平均占用资金25%, 美国的一般企业库存平均用资金30%左右。王妍认为[5]“零库存”是一种特殊的库存概念,“零库存”并不是等于不要储备和没有储备。而是通过实施特定的库存控制策略,实现库存量的最小化。

3.4 “零库存”与临床需求的矛盾“零库存”管理中必须及时了解临床需求情况, 一些必要的、特殊高值耗材可以让专科医护人员进行领取保管,满足临床的及时需要。但是,对于缺货存贮管理的高值耗材必须严格掌握,医院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有些耗材一旦缺货或供不应求, 将会造成伤病员无可挽回的损失,甚至死亡。这种“缺货费”是无法用经济来衡量的,其社会影响是无法估量的,所以对这种耗材的管理更应该慎之又慎[2]。

3.5 “零库存”管理中注意事项:对于高值耗材实行“零库存”管理,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招标价与市场价之间的变化调整如何掌握,如何管理好日益增多的高值耗材及各器械商[8]。

参考文献

[1] 黄良谋, 陈华英.论如何加强高值医疗耗材的管理[J].中国医院.2005,9(1):36-38

[2] 于春华,汤黎明.从现代化管理角度探讨医院器材“零库存”[J].医疗设备信息,2005,20(2):56-58

[3] 罗军.高值耗材“零库存”管理的探索与实践.海军总医院学报,2008, 21(2):53-54

[4] 罗军.医用高值耗材采购供应流程管理[J].医疗卫生装备,2007,28(11):48

[5] 王妍.浅谈企业物资储备环节的零库存管理,2008,(5):112-113

[6] 梁萍.医疗耗材的合理保管和“零库存”保管[J].中国医疗设备,2008,23(3):80-81

[7] 代帆,钟昊.“零库存”优劣的探索――有关库存优化的数理分析[J].当代经济,2007(11):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