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一历史复习提纲范文

高一历史复习提纲精选(九篇)

高一历史复习提纲

第1篇:高一历史复习提纲范文

一、统筹安排合理利用时间,制定好复习计划

初三下学期我们历史科的教学任务重,复习要涉及初一至初三六册的教材,复习范围广、内容多,如不能有效地安排好、利用好时间必将影响整个教学进度、教学效果,要取得较好成果一个良好的复习计划极为关键。因此我校在每学期期初,我们初三历史备课组成员都会根据学校的周课时数和校历表制定好一份教学计划,统筹安排好复习进度。本学期期初至市质检考试前完成第一轮总复习,以《考试说明》为纲,以课本为本,以《复习指南》为指南。从5月下旬开始进行第二轮复习,主要以《初中历史学习报》中考版为主进行一些综合训练强化学生解题技巧。

二、立足《考试说明》和《复习指南》,以《考试说明》为纲回归课本

1、学习考纲、指南新精神

中考历史学科要复习的知识点既多且杂考查的角度又新,但“万变不离其宗”不管如何设题最后还得回归课本回归考纲。因此我们的复习策略是“以不变应万变”,“紧扣考纲、把握趋势、夯实基础、锤炼能力”。每年市教科所的《考试说明》和《复习指南》出炉后,我们备课组成员都会一起学习领会《考纲》和《复习指南》的新精神。特别注意比较当年《考纲》、《指南》和往年相互比较有啥新变化,变化点在哪,这些变化点就是我们当年须多关注须反复锤炼的重心。

2、复习立足考纲回归课本

近几中考试卷80%为基础题,另20%稍难题和较难题也以基础知识和重点知识为支撑,基本史实的再现仍是考察的重点,这就意味着掌握好基础知识是中考取得优异成绩的根本保证。因此,我校初三备课组的复习方针是紧扣《考试说明》,夯实基础,依据考试说明的知识要求对课本知识进行梳理、归纳与整合。不求每一位同学能熟记所有的知识要点,但求学生对每一册,每一课内容的纲要非常熟悉,只有这样在开卷考时,学生才能在最短的时间里迅速找到所考查的知识点的位置,加快答题速度,提高答题质量。

“回归课本”,就是复习时我们以课本为准则,注重对课本知识的梳理、归纳与整合。第一轮的复习时我们“紧扣教材”,引导学生全面、深入、细致地阅读教材,逐册、逐章、逐节地对《考试说明》要求的知识点进行全面复习,全方位对知识进行梳理,绝不遗漏任何一个知识点。但是要注意的是复习不是上新课,不能照本宣科,要注意去粗取精,在整理出这节课的线索和主要内容理清史实和概念后对基础知识进行必要的分析和突破,使学生能够扎实地掌握所学知识。只有让学生对基础知识了然于胸,在考场上才能大大减少翻书的时间,提高做题速度,才能节省出更多时间用来思考难度较大的题目。

3、根据《考试说明》构建知识网络与能力培养

初三年的学生学习时间紧学习任务重,再加上初一二年的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又要求在一学期里熟知三年的知识要点,理清知识结构,这就有些强其所难。因此需要老师根据考试说明精心编撰复习提纲,在提纲中按照章节顺序整理出各个章节的知识结构。一份好的复习提纲能让学生对知识结构一目了然,能抓住每一个学习主题的框架,熟悉提纲和课本目录。一份完整、详细的复习提纲,对学生来说是考场上必不可少的一件利器。

复习要注重基础知识但不能忽略能力培养。在复习中要注意基础与能力并重,因为没有基础知识,能力的考查和培养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三、复习要点线结合,注意要点化、线索化

历史知识是一个整体,如果只掌握零碎的知识,孤立地记忆几个分散的知识点,不可能把历史学好,抓住了基础知识这个“点”还要注意将零散的知识点串成线,这样就可以清晰地掌握历史的发展脉络,从而达到纲举目张的效果。点线结合应贯穿于复习的全过程,复习完一个主题的内容可串线,复习完一本书后也可适当地串线,尤其是同一主题的内容更应该注意联系,由于历史总复习的时间很紧张不可能再有更多时间去组织专题复习,因此只能注意在平时复习时将之融入。实践证明,抓点线结合,便于将历史知识要点化、线索化、条理化。抓住了点,复习便有了针对性;抓住了线,就可以以线相串,串住一些知识点,就可以“顺藤摸瓜”,记住各个部分的历史内容。

四、适度关注时政热点,解决现实问题,学以致用

第2篇:高一历史复习提纲范文

一、考纲考点必须做到“明确化和牢固化”

从2005年起,历年中考前都颁布纲领性文件即《考试大纲》,以《考试大纲》作为命题的依据。师生在复习中必须以《考试大纲》作为复习的蓝本,明确和熟悉《考试大纲》中规定的识记、理解和应用的所有知识,并且在复习过程中必须牢固地掌握好考纲中的知识。之后,要对近两三年来中考历史试题进行研究、分析和对比,在复习中就能够主次分明、掌握主动、抢占先机。

二、考点之间必须做到“体系化和网络化”

在中考历史的《考试大纲》中,所有的考纲规定的考点知识不仅要反复记忆,而且必须做到理解记忆,建立知识体系,使考点知识形成“点—线—面”的网络格局。历史的发展有着纵向的前进和横向的联系,简单、孤立地掌握历史知识是无法适应中考历史试题不断变化的要求的,只有在掌握考点知识的基础上,把知识形成体系,构建好知识网络格局,这样才能牢固掌握,使知识记忆永久性,同时能够加强对历史时间和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中外专题形式去构建,可以通过时间发展顺序以通史形式去构建,可以从不同的方面进行构建,如政治、经济、科技、思想、改革、民族、军事等,也可以用小专题形式整合。

三、具体的考点必须做到“延伸化和拓展化”

在中考考题中,考查知识停留在表面上而且可以直接得出答案的试题越来越少,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辨别、分析说明和证明的试题的比例越来越大。因此,在中考历史复习中,对具体考点知识的延伸、拓展和深入的难度如何,决定了历史考试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例:下列属于罗斯福新政内容的有(C)

①在金融领域进行改革

②兴建公共工程

③取消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标准

④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A. ①②③B. ②③④

C. ①②④D. ①③④

在考纲中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只有调整工业一项,如果考生仅依据考纲进行复习,没有对罗斯福新政内容进行拓展、延伸和深化,考生不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进行客观全面分析的,考试结果就可想而知了。因此,在中考历史的复习中,从第一轮复习开始就注意对考纲知识的延伸、拓展和深化,到第二轮复习结束后,我们要求学生从考纲回归课本,对历史知识进行全面的熟悉。

四、热点、焦点现实问题必须做到“关注化”

考生平时要关注时代热点和焦点问题,把握时展脉博,运用所学去理解时代热点和焦点问题,提高这一方面的语言表述能力。比如,有关经济全球化问题、全球经济危机问题、中美关系问题、中日关系问题、环境与资源问题、民族主义和恐怖主义问题等等,平时要加大这方面的关注和练习,在考场中才能轻松自如地应付。

例:近几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一股反全球化的浪潮滚滚而来。这主要是因为全球化导致了(D)

①全球环境的恶化

②富国愈富、穷国愈穷

③发达国家就业机会减少

④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五、习题训练必须做到“常规化和典型化”

在平时复习中要加大对重要考点的专题训练,这种训练必须与考纲复习同步,做到训练的常规化,从而达到“熟能生巧”。在中考新形势下,又要注意切忌搞题海战术,这样既浪费时间又效率低下,既增学生的负担,又影响学生的积极性。所以进入全面复习后,必须精选有新意、有价值、有针对性和典型的代表性试题进行训练,最好把各市一、二模试题作为巩固考点的训练。训练要有计划、要定时、要有目标,争取做到有的放失,精练精讲,举一反三。

第3篇:高一历史复习提纲范文

关键词:中国近代史纲要;中学历史;衔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6-0276-02

自2006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以下简称《纲要》)被纳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后,众多学界前辈便对《纲要》课程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探索与研究,尤其是《纲要》与《中学历史》近现代史部分(以下简称《中学历史》)的衔接问题。但遗憾的是,对该问题的展示与解析,特别是其可行性解决途径的探讨仍显不足。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明确学习目标,掌握学习方法,首先要解决的便是学生对《纲要》课程认识的误区――即其与《中学历史》的重复。本文尝试在对比此两门课程差异的基础之上,强调突出《纲要》课程的中心使命与特点,并对其教学技能的可行性作出新的尝试与探索。

(一)《纲要》与《中学历史》的差异

为什么中学阶段学习过了中国近现代史相关内容,在大学阶段作为必修课程要再学一次?二者有什么不同?我们学习《纲要》的最终目标是什么?不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就无法理解教学安排的意义所在,容易因对历史学科的心理定势产生惰性心理,从而影响教学效果。所以明确这两门课程的差异是我们探索二者衔接的第一步。

首先,课程性质不同,教学目的不同。、教育部在将《纲要》纳入本科必修课程时便明确其性质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因此,本课程以历史为载体,从史实出发,但其最终的目标乃是希望通过对近现代史历史进程的发展线索与规律探讨,构建主流价值观,并且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严肃性、理论的导向性。而《中学历史》的教学目的则是通过史实的构建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使学生掌握基本史实,历史分析方法及史观建立,同时强化其爱国主义、公民道德以及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如果不能明确这一点,就容易将《纲要》与历史课相混淆,专注甚至是拘泥于具体的史实,缺乏对历史整体发展脉络的理解。

其次,教材内容、教学重点不同。据笔者的了解和调查,真正看过中学教材《纲要》的老师并不多。现行的中学历史教材在经过新一轮改革之后,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各版本虽在具体内容上略有出入,但就整体编写思路来看是统一的,特点如下:初中阶段的教材主要以时间为纲,关注对史实本身的描述,考查标准多集中在对历史要素的理解与识记;高中阶段的教材,则以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从思想、政治、经济三个方面,侧重理解历史概念、了解历史发展线索与规律。不难看出,新教改之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实际上已经开始尝试做《纲要》的部分工作了。但在现有考试评价模式下,尽管教材改革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但我们的中学历史教学仍多停留在对史实本身的关注,而学生在这一阶段由于本身的知识有限,价值观尚未形成,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历史观的目标难以达成。《纲要》则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弥补这种不足。现行各版《纲要》教材基本在20万字左右,抛弃琐碎的历史细节,更关注核心问题解决(三个选择,一条线索),帮助学生理解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与规律。

第三,教学时间不同,教学技巧不同。从教学时间上来看,二者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所用的教学技巧与方法存在较大不同。中学阶段的历史学课时超过456,中国近现代史部分也有76以上,因此有较为充裕的时间,采取多种手段的教学形式如:课堂小剧场、制作手抄报等等。但纲要课程的理论教学仅26课时,除非忽略深度否则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所有知识点的讲述将是不可能完成的。因此教师势必在教学技巧上要选择更直接、高效的形式,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要点与难点,课堂讨论、分析论证等方法使用得更多一些。

(二)衔接的意义

通过以上的对比,不难看出《纲要》与《中学历史》既存在着的种种联系,具有延续性和连贯性,也有着差异性和不可替代性。要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必须实现二者有效衔接。

首先,做好衔接工作,有利于突出各阶段教学重点与目标。中学阶段历史学习不论从性质还是其特点来看与《纲要》都有着较大的差别,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其二者的衔接,将之放在一个完成的人格教育与培养的框架之下,才能突出教学重点、完成教学任务与目标。

其次,做好衔接工作,有利于避免重复,提高教学效率和维持学习兴趣。将《纲要》视为中学历史的重复并不是一个个别现象,而成为一个普遍的误解。倘使不能在明确二者的区别基础上做好衔接工作的话,便极易将《纲要》课上成历史课,势必造成学生的惰性心理,打消学习的积极性。

再次,做好衔接工作,有利用于实现认知的升华。中学历史希望培养学生理解历史发展规律和发展线索,形成初步史观,但客观而言,由于考试机制的滞后,学生知识结构的欠缺,认知能力的局限,这些任务只能在大学阶段完成,因此做好二者衔接,不仅是对中学教育的发展和补充,也是对已有知识体系的提升与升华。

尽管不少同仁已经看到了衔接的重要性,但对教学实践的探索却十分有限,一些方法和原则略显笼统。

首先要解决的便是对教材体系的了解。高校教师深谙《纲要》教材特点,掌握史学发展动态,并紧密结合思想政治理论整体原则,但却不约而同地存在这样一个问题――从来没有真正接触过中学历史教材。什么是中学阶段学生已经掌握了的?什么是他们仍欠缺的?了解和关注《中学历史》教材的变化动态,比较其与《纲要》的差异,并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了解其认知上的缺陷,并因地制宜地制定出适合学生认知需求的教学内容乃是做好衔接工作的首要任务。特别是文科生与理工生,(历史)专业与非专业生,他们对已有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这要求《纲要》教师做充分的课前调查,依据具体情况编制难易程度适宜的教案讲义。

第二,寻找适合《纲要》课程性质的教学方法,培养“问题意识”,在已有的历史知识结构体系上形成史观。中学历史教学的最大特点是以时间为纲,讲述历史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中学教师多是对“现象的描述”,丰富的史料,情感充沛的讲述,更容易从感性的角度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并形成初步的史观,从而达到“论从史出”。《纲要》则不同,它强调的是中国近现代史发展的整体线索性,历史发展的趋向性,以及其背后的规律与经验。因此,《纲要》教学应该树立起明确的问题意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史料是用来说明和补充论述的,即“以史佐论”。而通过问题意识的确立,学生在这样的探索过程中对历史事件的认识也才能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特别是对历史事件在历史整体进程中的作用有所了解。

第三,结合其他学科,构建科学史观,并在此基础之上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纲要》利用的虽是历史的内容和方法,但在教学中不应局限于历史学。前文曾经提到,尽管《中学历史》希图帮助学生了解历史发展的线索和规律,这实际上也是《纲要》的任务,可见在教学目标上,二者确有重复之处。但实际情况却是,囿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学科知识的局限,这个目标在中学阶段是难以完成的,学生大多只是掌握了史实,部分了解和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与线索。随着年龄的增大,眼界的开阔,知识丰富,认知能力的提升,学生们开始接触其他的学科,比如哲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这些知识对于他们站在多学科知识体系之上更清晰地看到历史发展的线索性与规律性。因此在《纲要》教学中,教师一方面应该为学生提供相关知识体系的资料,比如书目、信息资源等,另一方面则应适时地引用其他学科的相关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在社会立体架构之下理解和解决问题。

第四,根据学科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模式与手段。中学历史教学根据学生识记能力强,认识多感性化的特点采取的教学模式和手段主要是教师讲述、多媒体演示、课堂短剧等,这些在传授知识点和帮助理解记忆上是有着突出优势的,但未必适合大学课堂。哪些教学模式和手段是适合《纲要》教学,并能对《中学历史》作出适宜的补充,有效衔接二者呢?仅仅依靠课堂里的26个学时显然不够,必须充分发挥12个实践课时的作用。首先,引导学生课外的自主学习,并知识结构,在此基础之上形成深化认识的需求。其次,结合学习要求在理论课堂上集中解决相关问题,并以课堂讨论、发言、辩论的形式提高效率。再次,利用丰富的媒介资源、课程教学平台,有效帮助学生对系统问题,延伸问题的解决,最终帮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科学史观。最后,通过实践教学环节比如组织辩论讨论会、撰写历史论文等形式,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这些模式和手段的选择不仅要体现出《纲要》课程的特点,还应该弥补中学历史教学阶段的不足,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

综上所述,高等学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与《中学历史》不论从教学目标、教材设置、教学手段上都存在着具体差异。要避免二者的重复,有效进行衔接,需要我们认清差距的基础之上完善《纲要》教学的方法和手段,选择适合课程特点、学生特点的可行性途径,帮助学生形成史观,建立起科学的社会价值观念。这仍有待于我们不断的思索、实践和检验。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Z]教社政[2005]5号.

[2]郭海成.提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J].高教论坛,2010,(06).

第4篇:高一历史复习提纲范文

提到中考复习,一般都有三轮:即一轮梳理基础知识,二轮专题复习,三轮模拟训练。在这三轮复习中,我将重点放在第一轮。因为中考历史的命题范围是中国古代、近现代史,世界古代、近现代史共七本书,如果平时对基础知识没有系统的掌握,想在短暂的时间内答好试题,难度很大。而且一轮是二、三轮复习的基础。所以我的第一轮复习时间跨度很长,从三月中旬开始直到五月下旬,近两个多月。虽说两个月时间不短,但要在两个月内梳理完初中三年六本书(历史等考试大纲发下来后对照考试要求,圈出要考察的知识点即可,不必在课堂上花费过多时间)也非易事。每节复习课的容量都会很大,如果光靠老师上课满堂灌,学生不仅容易疲劳,而且印象不深,不一定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所以我将每个单元基本内容用知识框架的形式列出来。对照往年《考试纲要》的要求,在列出的知识框架上空出重要知识点,提前一课时将讲义发给学生,作为作业让学生课下查书、填写。上课时我主要是理清历史发展的线索,强调知识要点。这样不仅节约了课堂上的时间,又可督促学生课下复习,而且学生自己填出要掌握的知识要点,可以加深对基础知识的记忆。有时空出课堂时间我还补充一些典型中考题。当然在一轮复习中不仅要做到全面系统而且还必须突出重点,把重点放在初二、初三教材上。

经过两个月的知识梳理,一轮复习之后,大部分学生对历史的发展脉胳有了初步的了解,对基础知识有了基本的掌握。在这个基础上,我准备二轮专题复习。如果说一轮复习是纵向联系的话,那么二轮复习则是横向联系,联系古今中外一些类似的事件及方针政策,经济措施等。值得一提的是在二轮复习中不能只讲历史还要关注时政热点问题,最好能将两者结合起来,换句话说就是讲解热点专题。可以从各类报纸、杂志和模拟卷中搜集相关专题,通过手抄、剪裁、粘贴等手段制作专题。比如去年我就结合热点制作了十个专题,有中日、中美关系,改革和发展问题,人口与环境问题,科技创新等。专题多少可由课时多少来决定。

第二轮专题复习的同时我开始第三轮复习,其实就是让二、三两轮复习同时进行,专题复习和模拟考试可以穿插。这样就避免了前期专题复习的枯燥和后期模拟考试的疲劳,而且也迎合了相当一部分学生跃跃欲试想练兵的心理。我通常是每讲完两三个专题后进行一次模拟,模拟试题中的每一道题目都精心挑选。所以平时看到好题我都会把它记下来建立试题库,当然也欢迎学生把见到的好题贡献出来。每套试题的题型、题量和难度都严格参考《考试纲要》上历史样卷的标准来设计。当堂考试,及时批改,然后用一节课或两节课评讲。以上便是我去年历史复习的具体做法。总的说来,过去的一年有得有失。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粗浅建议。

首先,要夯实基础,熟悉教材。

基础知识是历史考试的"本"和"源"。纵观近年中考试题,试卷难度适中,基本史实的再现是考察的重点。虽说中考历史实行开卷考试,但中考政、历两张试卷同时分发,历史试卷满分70分,政治80分,时间是2个小时,所以折算做历史试卷的时间只有56分钟。从以往考生情况来看,基础知识薄弱的同学在做试卷时由于翻书所用时间太长,题目都做不完,哪还有时间去思考能力题和全面检查试卷。因此熟悉甚至能记忆基本史实,将会大大减少翻书时间,提高答题速度。但中考在即,要求每位学生都能熟悉所有知识要点似乎不现实,由于是开卷,所以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知识点的位置也可以加快答题速度,而且还可以提高答卷的质量,这就要求对课本非常熟悉。建议可以让学生多看每册课本之前的目录,在讲到某个知识点时可让学生比赛谁最先在书中查到,借此帮学生熟悉课本,引导学生把书前目录与教材内容相结合并理解目录、使用目录。

其次,努力吃透《中考考试纲要》。

复习时要始终抓住纲要,以纲要复习为主,切忌面面俱到,没有重点,纲要上没做要求的不讲,只讲纲要上提到的知识点。但在前期复习时可能纲要还没有,可以先参照去年的纲要,等新纲要发下来再对照补缺补差。

第三、精心设计试题,认真评讲。

各种形式的练习是历史复习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形式。但教师要避免搞"题海战术",尤其是后期模拟考试不易多,有的放矢地进行模拟训练。认真研究中考试卷,每套试题精心筛选,一套试题最好限制一节课完成(平时时间紧,相对而言中考时间就会比较充裕),要求做到选择题不看书,这样可以节省时间完成后面的综合题,评讲试卷时切忌就题论题,把现在答案写给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教师应教给学生一些解题的方法,掌握窍门,比如答列举题和材料题时,可让学生学会看分值答要点;回答综合题时语言要准确,逻辑要严谨等。另外,最好要求学生订正试卷时用不同颜色的笔,这样比较醒目,而且将所有试卷保留,作为自己的复习资料。

第四,关心热点,关注生活。

虽然我县初三未实行新课改,但从2001年历史开卷考试以来,中考试卷都出现了一些较为灵活的题型,它似贴近生活实际,关注日常生活中的时政热点问题。2006年的历史中考,会更加关注社会热点和日常生活,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过程中可以通过报纸、电视、广播、杂志、网络等多种媒体,关注社会、关注世界、关注时代的发展变化。联系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分析和比较,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试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第5篇:高一历史复习提纲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集体备课; 高中历史教学

集体备课是指校内或校际同年级、同学科教师之间,在独立备课后相互交流与研讨的教学活动。集体备课是教师合作研究、发挥团队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最有效的形式,是课堂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平台。

教学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教学质量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真正教学质量的提高应是学科的优化,整体的提高,其深层次的核心问题是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在日趋激烈的竞争背景下,个体的优势有时会显得力不从心,这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团结协作,共同努力,集思广益,充分地发挥群体优势。具体到学科教学中,就是要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集体的力量,探索出适合本校教情、学情的教研之路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途径。

改革课堂教学,备课是重要环节,集体备课更是教师之间相互交流信息、探讨教学方法、切磋教学技艺的一项重要措施。集体备课应着力突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原则,紧抓教学目标,基础知识和历史思维能力的落实,具体的说,要做到“五个研究”,即:研究《大纲》、《考试说明》和新课标以及高考试卷等;研究学情,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和起点;研究教材、教法;研究练习、测试的设计和讲评;研究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调整措施。

1 研究新大纲、考试说明和新课程标准以及高考试卷等

新大纲明确并强调了历史教学在培养高素质国民工作中的作用,同时还拓宽了历史学科思想教育的内涵,提出了“学生进一步运用唯物主义史观对社会观察和思考逐步形成正确历史的意识”的要求,加强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维护民族团结的教育等。从教学思想看,新大纲以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素质为教学目的,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思想教育三项要求既全面又重点突出。从教学内容看,新大纲反映最新历史研究成果,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世界经济集团化、区域化和全球化等内容均引入了新大纲内容。另外,新大纲还增加了最能体现精神文明发展史的文化内容,尤其是科技发展史的内容。新大纲规定如何教学,《考试说明》则是规定了考试的性质、内容、形式,新大纲与《考试说明》是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在集体备课中,要对新大纲、《考试说明》及新课程标准进行了认真的对照,详细分析,仔细推敲,深刻理解其中的内涵和外延,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准确地把握复习的深度和广度。此外,还要认真研究了全国、上海、广东等地高考试卷以及试卷的分析评价,力求切实了解改革对高考命题影响的新动向,把握复习的方向,增强复习的针对性、实效性。

2 研究学情,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因此集体备课中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学生基础状况、认知水平、能力水平等。还要了解学生学习规范等非智力因素的状况,在此基础上,定位教学起点,确定教学目标。

确立教学目标应遵循的四个原则:(1)教学目标是对学生学习行为结果的一种规定,应体现以学生为主;(2)教学目标要切合学生实际,要是学生经过努力能够达到;(3)教学目标要完整,应由“认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组成,教师应当全面挖掘教材的教育功能,在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智力的开发、情感的培养上下功夫,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4)教学目标要具有操作性和检测性。

3 研究教材、教法

研究教材:一要研究新、旧教材的区别;二要研究教材与《大纲》、考试说明及新课标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三要研究教材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中外历史的联系;四要研究教材的知识体系和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等等。

在认真研读教材的基础上,着重备教学过程中的六个环节:(1)明确起点。即根据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的深度、广度。(2)突出重点。要花多时间、下大力气重点讲授教材主干知识。(3)突破难点。明确课堂教学中的知识难点、能力训练难点,有突破难点的措施和方法;(4)巧析异点。明确本节课中的知识点与以前或与其它学科的知识点间的联系与区别;(5)激发疑点。提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并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的适当的设疑;(6)体现特点。能够体现历史学科特点,反映学生的特点和教师的教学特色,注意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以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4 研究练习、测试的设计和讲评

思维训练是课堂教学的主线,从某种意义上讲,高中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个训练的过程。因此,集体备课中,我们对于授课提纲中的复习思考题及巩固练习要做到“精”、“活”、“实”。“精”指精讲精练,选题、训练、讲评都要有代表性,要有深度、广度。“活”是指活学活用,选题时要注意题目的前瞻性、时代性,有机地把历史知识和时事热点结合,从而培养学生的以史治世的能力。“实”是指知识点的落实要细,从多角度、多层面考查历史知识的重点、难点。

练习测试后及时分析、总结,针对练习测试中反映出的问题,对后一阶段复习工作作出相应的微调,并通过一些补救性练习,查漏补缺,以完善知识面。

5 研究教与学中存在问题并落实调整措施

以我校历史教学为例,就教师方面来看,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学生课后督查的力度还不够,使得教与学的环节衔接不够完美,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得不到位;二是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及心理疏导还不够全面;三是对高考方面的信息了解较少。就学生方面来看,存在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就高考三大题型来说,选择题反映出学生的历史知识比较零碎,把握也略显肤浅,材料题则存在着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材料信息与所学知识结合来回答问题的能力都很欠缺,问答题则存在着审题不清和答题不规范等问题;二是学习方法不够灵活、有效;三是心理素质较差,情绪波动较大。

针对以上情况,可采取以下调整措施:

一是落实具体名单,努力进行培尖补差工作,力求发挥每个学生学习的潜能;

二是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指导学生学会预习、学会听课、学会课堂记录、学会自我测试、学会概括、小结等;

三是加强对学生审题能力培养,强化答题规范;

四是着力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消除学生的自卑、自满心理,使不同层次的学习都能以饱满的激情,以良好的状态投入学习中去;

第6篇:高一历史复习提纲范文

1 “纲要”课程科学历史观教育的必要性

尽管课程开设已有几年时间,但当前高校许多学生仍认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一门历史课程,即以时间为顺序,讲述从鸦片战争以来至今这160多年的时间里的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和问题的课程。其实这种认识是非常不正确的。我们判断一门课程的性质并不是单纯的以它所讲述的内容或者这门课程的名称为依据,而是要看开设这门课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什么。“中国近代史纲要”是根据中央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等有关文件开设本文由http://收集整理的一门高校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其主要教学目的就是“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为了强化“纲要”课程功能和教师队伍建设,200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决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中新增设“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明确了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基本任务,并将“纲要”课程的教学重点、难点、热点理论问题和教学实践研究,科学的历史观教育研究等列为该学科的的研究范围。从这门学科的增设及其研究范围以及“纲要”课程教学目的来看,“纲要”课是从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思政课。

当代高校学生成长于改革开放以来的新时期。市场经济的兴起,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变革,出现了“四个多样化”的局面,即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格局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多样化。“四个多样化”,是我国深化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它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内涵,同时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高校应充分认识到,“纲要”课程是向学生传播唯物史观的重要渠道和阵地,有助于高校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他们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以唯物史观的态度和方法来面对社会,面对生活;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在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引导学生逐步树立科学的历史观,才可以使青年学生们在纷乱繁杂的信息时代分辨出是与非、对与错,从而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信心;同时也为那些立志从事史学研究的青年初步奠定以唯物史观为核心的史学理论研究方法。

总之,当前“纲要”课程开展唯物史观教育的现实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纲要”课程的性质和定位所必需的,应当以唯物史观作为其根本教学任务;第二,是实现“纲要”课程具体教学任务所必需的,“纲要”课程若要进行“国史国情教育”和“三个选择必然性教育”,必须同时进行科学历史观教育;第三,是实现高校其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所必需的,因为唯物史观教育能为高校学生正确的政治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教育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 当前“纲要”课程教学中在科学历史观方面的问题

2.1 教材信息简略、抽象,重复性高,基本线索单一化,为学生的科学历史观培养设置了数道无形障碍。

“纲要”课程囊括了中国近现代160多年的重要事件、人物和历史发展规律,涉及的内容信息量如其说过大,还不如说过于简略;其内容与中学的历史课本的教学内容相对照,应该说重复的内容较多,致使很多学生认为中学已经学过的知识,现在没必要再学一次,在思想意识上不经意间筑起了唯物史观培养的无形路障;从“纲要”课本内容剪辑和编排上,基本线索高度中心化或单一化,也很难寻觅出明确的科学历史观的叙事分析思路。因此,当前“纲要”课教材的编写在一定程度上难以适应高校学生科学历史观的培养方面的需要。

2.2 教学课时少,教学内容信息量大,难以承载培养学生科学历史观之重任

高校是当前中国社会唯物史观教育的主要场所,“纲要”课程是当前高校开展唯物史观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与“纲要”课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地位相反,目前“纲要”课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中,四门必修课数“纲要”学分和课时配置最少。因为大多数高校的“纲要”课的学时安排为36课时,在书本内容多,教学信息量大,教学时间短的情况下,授课老师很难进行合理的安排,更难以组织有效的唯物史观实践教学活动。现实中“纲要”课程的教学,要么任课教师为了赶时间而教学,要么在已经高度被压缩的“纲要”教材内容基础上再次压缩、剪裁课程的实际教学内容以面对课时紧张的现实;而唯物史观的实践教学安排,如果不是在课内组织学生看一场有关近现代史的教学影片,就是泛泛地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自主地参观革命遗址或纪念场馆以充当实践教学活动。

2.3 教学形式单一,无法提高学生学习和培养自身科学历史观的兴趣

如上所述,在有限的课程时间里,很多老师在“纲要”课的教学中,在较少实践教学安排的情况下,侧重于对历史事实的描述和对历史观点的评价,削弱了课程的趣味性,难以调动学生对“纲要”课学习的积极性;再加上大班授课,和概念、实事、观点记忆性的结课考试,很多高校学生都是考前突击,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而在平时几乎忽略了这门课的存在。可以说当前现存的教学方式,降低了这门课的实效性,无法实现“纲要”课的教学目的。

2.4 授课老师知识结构不完善,有关科学历史观教育的目的不明确

当前,部分授课老师缺少唯物史观明确的教学目的,甚至忽略了以唯物史观作为“纲要”课教学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也有一些老师往往墨守教材中的一些过时观点,对近些年史学界有关唯物史观的探讨和新论点置若罔闻;也有一些老师出于对唯物史观理论不感兴趣甚至有抵触心理,而偏好主观主义、唯心主义的研究方法,对当前近现代史领域一些偏离唯物史观的观点没有应有的态度。

3 加强“纲要”课程科学历史观教学的若干思考

3.1 适当调整、取舍授课内容,增强科学历史观培养方面的针对性

有专家指出,授课老师必须坚持“突出主线,把握核心,认识规律”的原则,正确地把握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这两项根本性的任务而斗争的历史”,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授课老师应该在深刻领会教材的基础上,对重大的历史事件、人物和理论进行深入地研究。授课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特长或者方向,联系高校学生平时关注的一些问题,针对经济全球化和人文多样化的特点与趋势有选择地把握教学内容的侧重点,特别是针对当前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不良风气和错误思潮,更好地发挥授课老师个性化教学的优势,以调动高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增强科学历史观培养方面的针对性。

3.2 明确教学目的,注重培养高校学生运用科学历史观分析问题的能力

“纲要”课要以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主题,以中华民族从衰落到复兴的历程为基本路线,重点讨论中国近现代160多年所经历的重大历史事件。高校老师要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和国情,帮助他们领会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为什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要想解决这些问题,“纲要”课就必须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宽阔的视野为依托。

第一,“纲要”课程应注重对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一部中国近代史其实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长卷。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许多优秀儿女们前赴后继投身反侵略的斗争,探索着民族的出路。通过“纲要”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到革命先辈们是如何为民族独立奋发图强、英勇拼搏的。在讲授“纲要”课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这些有血有肉的鲜活形象充分地融合在教学内容中,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事件,又能加强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情感性,更好地让学生在解读历史的过程中,感悟民族精神的形成,进而激发对民族精神的认同。第二,“纲要”课程应注重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任课教师应引导学生去思考人生目的,人生价值和意义。通过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将人类历史积累下来的优秀文化成果内化为高校学生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高校老师在教授“纲要”课的过程中,要在学生现有历史知识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横向和纵向的比较,从而扩大同学们的视野,提升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三,“纲要”课程应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源源不断的动力,也是人们适应时展所具备的基本素质。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当前中国高校教育的重点,也是当代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自身属性和教学特点。“纲要”课教师要利用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不只要用教材上的观点去填充学生的思维,要让学生们课程学习中学会质疑,然后再释疑。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去理解教学内容,可以在教学中引入事例,让学生大胆发言,大胆讨论。例如,袁世凯夺去了辛亥革命胜利的果实,为了恢复帝制而出卖国家利益。假如没有袁世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能不能在中国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能够强盛吗?学生们都可以在对这些话题进行讨论,但最终的讨论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即使没有袁世凯,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道路也不会成功,资产阶级自身的缺陷和中华民国成立后的种种现象都可以表明这点。讨论目的是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唯物史观的方法为向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理解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必然性。

3.3 坚持以唯物史观作为“纲要”课教学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恩格斯从深入研究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的历史角度出发,由具体到抽象,由实践到理论,创立了唯物史观,并且强调唯物史观不是主观上的教义,而是客观上的方法。“纲要”课的教育教学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唯物史观方法论的价值,并以理论指导实践。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历史是客观的辩证发展的过程,社会基本矛盾是一切社会发展的动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源泉,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力量。在看待历史的问题上,唯物史观强调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人们要正确地看待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大学生若要具备科学的历史观,单从哲学理论书上的学习是不够的,必须加强学生对“纲要”课的学习,通过学习,深刻理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从而逐步具备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历史观。

首先,“纲要”课老师必须加强对唯物史观的深入研究。“纲要”课程的内容,单单从一个时间跨度来说,就有160多年的,涉及到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很多知识体系。如此繁琐的内容,如果授课老师没有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就很难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有一个清晰的理解和掌握。要坚持唯物史观在高校“纲要”课

中的主导地位和指导作用,不仅要用唯物史观的方法去合理地解释历史,而且要用唯物史观对当今时代的发展作出合理的解释。同时,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纲要”课老师要从时代的新高度来理解和诠释唯物史观,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唯物史观,这既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特点所决定,也是时展的必然要求。

其次,“纲要”课老师要注重识别和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纲要”课老师要划清马克思主义与历史虚无主义的界限;要认识到,真正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第一步,也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进行批判其他不正确历史观的前提。在“纲要”课的教学过程中,授课老师应主动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揭示历史虚无主义的非科学性,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使同学们学会按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则分析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运用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来分析历史的发展趋势,只有这样才可以使高校学生树立其科学的唯物主义历史观。

第7篇:高一历史复习提纲范文

一、历史基础课的教学方法和要求 (新授课)

这是高中历史最基本的课型,也是最常见的课型,即教授新课。基本方法是采用“1251”教学模式。即一堂课45分钟,学生自主学习10分钟,教师精讲20分钟,反思训练5分钟,自主消化10分钟。

(一)问题驱动,自主学习(10分钟)

1、教师根据课标和考试说明对知识和能力要求,为学生设计自主学习提纲,做到教学目标问题化,并辅助以学案。学生依据学案,自主完成对课时内容的学习,掌握重点知识和主干知识。

2、学案上基本内容的填写以课下为主,课堂上整理记忆知识为主。

(二)师生互动,教师精讲,知识梳理,点拨归纳,解决疑难(20分钟)

1、学生通过分组讨论,解决自己不能理解的重点、难点和疑惑问题,重在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学生分组讨论时,教师要做好指导。

2、对学生不能理解的知识,教师要精讲,点拨归纳,解决疑难,突破重难点,重在方法的指导上。

3、教师引导学生构建本课知识结构,进行小结,总结本课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三)典例剖析,练习巩固(5分钟)

1、结合本课的重点、难点问题,为学生设计情境新颖、有针对性的探究问题,或直接引用高考试题、典型模拟题,进行同步目标的巩固训练。或由学生自己编写训练题,这样,学生的理解和感受会更深,记忆更清晰。

2、学生要独立完成问题解答,教师要检查练习效果。

3、教师在学生解答的基础上,剖析例题,点拨思路,提炼方法,总结规律,使学生初步形成科学合理的解题思路。

(四)自主消化(10分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角是学生,课堂效率的提升还是要靠学生自己。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消化,对本课所学知识进行再梳理,强化知识记忆,沟通知识联系,反思所学,升华认识,真正把课本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只有自己真正理解记忆的知识,才能在大脑里留下永久的痕迹。

二、历史导读课型的教学方法和要求

导读课也即“自学导读课”,是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阅读历史教科书的教学方法。在当今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自学导读法”教学更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和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强调学生要独立思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会学生掌握记忆、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和表述历史的能力,让学生去听、去读、去学、去思、去说,做到耳到、眼到、心到、手到。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探索出了以“指导阅读组织讨论引导交流重点启发反馈总结练习巩固”为基本结构的“自学导读学习法”。基本方法和要求是:

(一)出示导读提纲,指导阅读

教师在导入新课的基础上,出示导读提纲,让学生默读全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在学生结合导读提纲进行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把阅读中存在的难点、疑点问题做好标志,以待小组讨论时商议。

(二)组织讨论

在学生阅读并独立归纳要点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讨论要以问题形式出现,要有针对性,要求每位学生必须提出自己的看法,每组指定一位学生记录讨论后的结果,以待全班进行交流时阐述。

(三)引导交流

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各组指定一位学生阐述本组讨论的结果,重点交流在讨论中存在的疑惑点、重点、难点,在此争论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对交流结果作评议,肯定成绩,并进行适当的指正。

(四)重点启发

“自学导读课”的主要思路是学生自己能看懂的,让学生自己阅读,学生看不懂的,由教师去讲解。在学生分组讨论、集体交流后,教师适时进行重点启发,精讲学生讨论后仍存在的疑惑点、重点、难点,并挖掘教材中的隐性知识,以及知识的纵横联系。师生可以互相质疑,以达到共同解决问题的目的。

(五)反馈总结

经过上述四个步骤后,学生对课文的主要内容有了较深的了解。这时教师可指定几位学生对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行概述,教师进行肯定、补充或纠正,并且板书出课文的知识要点及线索,使课文知识系统化。

(六)练习巩固。辅助适当的练习题,检查学生自学的效果。

三、历史阅读课型的教学方法和要求

新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大量的与教材有关的历史知识,如2008年高考的天干地支、2010年高考的五行相克等知识,这些知识教材都没有,需要学生通过课外阅读获得。历史阅读课型就是要求大量阅读课外历史知识,开阔视野,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这类课型的基本方法和要求是:

1、教师指导是关键。我们提倡“海量阅读”,“快乐阅读”,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阅读,制定阅读计划,阅读哪些历史书籍,如何与教材、高考联系,阅读要达到的目的和效果。防止学生借阅读名义看不该看的书。像专家推荐的中学生必读的100部书,四大名著、名人传记等文学或历史书籍。

2、学生课外自我阅读是主体。知识的掌握和内化还是要靠学生自己,学生要制定阅读计划,每星期阅读一点,积少成多,持之以恒,必有所获。阅读过程中要注意摘抄,注意积累,多动脑,多思考。教师要检查学生的阅读和摘抄情况。

3、教师安排专门的课外阅读课,但必须指定阅读内容,拟订出阅读提纲,设计一些新颖灵活的问题来带动。为检查阅读效果,可以设计一些问题进行检测,问题力求题型多样,作为检查学生阅读效果的手段。师生可以共同阅读、讨论历史知识、质疑历史。阅读时既要注意基础知识和课外知识的联系,又要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四、历史讲评课课型的教学方法和要求

讲评课是在学生练习或考试之后,教师从学生做题中反馈信息,从而对学生存在的知识、能力、技术、习惯、规范等方面的缺陷进行教学矫正的一种课型。

(一)教学目的

1、抓住学生训练中暴露的知识缺陷,回扣知识,夯实基础。

2、抓住典型题目和共性问题,引导学生把握解题思路、方法,总结一般解题规律,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和解题能力。

3、抓住共性问题,矫正学生不良的行为,培养学生规范的答题习惯和考试技术,强化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二)课堂结构

1、试卷评价。包括试卷的总体评价、难易度、知识点的考察,错误因分析和归类,各个试题的得分情况统计。这是上好讲评课的前提。

2、出示学习目标。错题本身不是教学目标,解决通过训练诊断出的学生在知识、能力、方法、技术等方面的问题才是教学目标。

3、分析讲解。找准错因,师生互动分析,着眼目标达成。

(1)析错例。引导学生暴露其思维过程,抓住错因进行答卷失误分析。

(2)讲思路。引导学生把握题型特点、题目与知识之间的联系,思考解题的突破口、思路。要重视从错题所涉及的知识方法背景切入。

(3)找方法。抓住典型题目,分析基本解题方法和技巧。解题既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过程。

(4)探规律。即归类讲解分析,对某一类题目的解题方法进行总结,总结出相对固定的解题规律,规范解题流程,纵横联系,真正使学生触类旁通,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

(5)求变化。讲评试题不能就题讲题,要借题发挥,善于将原题进行变形,力求一题多变。如对考察的知识点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训练设计;对原题的设问方式、限制条件进行变形设计。这种变化有利于学生分析比较、正误对比,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做题能力。

(6)求规范。要求学生规范答题,向规范化再要一个分数段。

4、补救、强化性训练。学生做错的试题,说明对这个知识点还没有熟练掌握,需要强化练习,因此,教师要再精选一些习题,针对共性错误进行补救训练,以练促思、练中悟法。

5、总结。以应用为目的,总结学生错误的原因,归纳类型题的做题方法和规律,力求学生不再重蹈覆辙,力求满分卷。

(三)几点说明

1、 高质量的试卷批改是讲评课的前提。

2、 坚决禁止对答案式、就题讲题式的讲评方法。

3、 讲评过程要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教师的讲是精讲,要在知识、方法、思路、规律;防止教师一言堂,要让学生暴露思维过程(去审题、去分析材料、去动手组织答案),要引导学生反思总结、分析归纳。

五、历史复习课教学模式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复习课包括日常学习中的单元复习和考试前的综合复习。复习课要切实贯彻“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教为主导体现在评析、点拨、引导归纳;复习课要始终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去自读思考、归纳构建、训练总结;训练是复习课的生命线,无论是知识巩固、体系构建,还是能力提高,都要在训练中完成,训练的方式是多样的,训练的目的是巩固知识。

(一)历史复习课的目的

1、夯实“双基”。多种途径引导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检测,使基础知识进一步巩固。

2、构建知识体系。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以求融会贯通、透彻理解。

3、培养能力。通过强化训练,使知识指向运用,培养学生的理解运用、分析综合等能力。

(二)课堂结构

1、学案(提纲)导学。教师课前首先精心设计切实可行的、指导性强的导学提纲(学案)。提前发给学生,交待自学任务,让学生依据导学提纲先行进行复习。(复习提纲的内容主要有:考点分析、目标要求、知识结构、训练题组)。教师收集反馈信息,依学定教,确定教学目标。

2、出示复习目标。主要是对知识点掌握与应用的要求、标准。复习内容本身不是教学目标。

3、复习目标问题化、情景化,以问题带复习,以应用带复习。进行基础性诊断训练(精选基础性、典型性题目),或把课本内容题目化,覆盖重点、易混淆知识点和常规解题思路、方法、题型。

4、精讲点拨,构建体系。针对诊断情况进行精讲。精讲内容主要是复习的重点、难点、易混点和知识的内在联系;精讲要讲出新意,要在“知新”与“提高”上有所突破,开阔学生思路,帮助学生理解、消化、深化教材;师生一起归纳、梳理所学知识,构建知识体系。

5、强化训练。精选典型性、针对性的试题,创设一些相对新颖的情境,训练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6、总结。根据复习目标归纳、升华,形成知识、方法体系。

(三)几点说明

1、克服两种错误的复习方法。复习课的知识点需要串讲,但不能以讲授代复习,把复习课上成新授课,也不能对学生实行大撒把,任务布置后,教师不管不问。这样做,复习效果会非常差。

第8篇:高一历史复习提纲范文

前苏联教育家沙塔洛夫认为,学生只要借助于一种科学的教学法,一定能减轻学习的负担,同时也能提高教和学的质量。纲要信号图示教学法是一种由以图形,图表等图示为主要方式,揭示历史事物现象,或本质的特征,激发学生思维,使其更好地掌握知识,加快教学进程的一种教学法。这种教学法用形象化的图形等形式讲授基本知识,揭示事物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它具有形象化,具体化和系列化的特征。它能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联想能力和现实记忆能力,并能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改变了那种孤立地讲授某一条定理,某一项规则,某一概念的传统方法,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的各个部分放在一个整体中来理解,更容易分清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加以对比,得出全乎逻辑的结论。

二、课堂基本操作程序

纲要信号图示教学法的精神体现在课堂讲授和复习巩固阶段,一般分为几个基本的步骤来实施。

1、依赖于教师和学生对教材的熟悉程度,纲要信号图示法要求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详细的理解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熟练掌握。

2、出示纲要信号图示法进行第二次讲解时,要突出重点,分析难点,提出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并加以分析和概括。

3、将纲要信号图示及时发给每个学生进行消化,将相应的图表附在相应的章节之上,随时能方便地进行复习巩固。

4、课堂教学过程中,尽量展现图示,且根据图示进行问答或者要求学生以图示为线索,对相关知识进行表述。

三、纲要信号图示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实践

1、纲要信号图示教学法在新课教学中的运用

运用纲要信号图示法进行教学的一个最显著特点是可以使学生由听觉所得材料及时转化为视觉材料,具有明显的直观性,有利于形成最佳的思维状态,因此,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必须以讲授法为主的基础上,辅以纲要信号图示法。根据所教学的实际情况,讲授和列图法的先后顺序可以调整,比如:一些教学内容复杂的头绪繁多、难度较大的章节,学生自学一定困难,老师可以通过出示图表等形式,指导学生进行自学,待学生对所讲内容有一个大概轮廓后,再针对图示,进行讲课,这种图示可预先在课件中或黑板中绘制好。例如,在讲授《基督教的世界》这一课时,可以用以下图示:

教师出示这一图表后,就能较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这一节课的中心内容,教师可以在学生初步掌握的感知基础之上,围绕下面的问题进行精讲,这三个问题是:

①罗马帝国为什么会分裂的?

②西欧封建国家是怎样慢慢形成的?

③西欧封建社会具体体现在什么方面?

教师在讲课时,要注意对学生启发诱导,发展他们的思维,以培养学生的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也可以边讲述边图示。教师在讲授新课

最后,教师利用这一图示,辅导学生去消化这一节课的内容,达到巩固新课的目的。这个图示在课件或黑板上可以充分板书,而且它通过各信号,简明扼要地建立起教材各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通过边讲边图的直观教学,动态地表现历史现象,它更易于学生对史实的理解和记忆。

先讲述后图示。掌握历史知识有一个感性到理性的过程。教师可以通过语言的直观使学生有了相当的历史感性材料后,再出示图示,使学生的历史知识由感性上升为理性。由此可见,先讲述后图示也符合认识规律的

上图展现了希特勒发动战争的大致的地理方位和顺序,以其内容来看,包括了这节课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要点,提明了二次大战前后历史发展的因果联系。

2、纲要信号图示教学在复习中的运用

历史知识的复习,除了在单一的复习课中进行外,更多的是在讲授新知识为主的综合课时,对一些有必要的信号图示而板书又不能容纳的教材内容,可以直接进行边讲边图示,如在讲《明治维新》这一课时,教师先以简明的语言介绍讲授的内容,然后提出:

①明治维新产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②明治维新的变法具体内容是什么?

③明治维新有何重要意义?

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教材,教师则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一边解答问题,一边在课件或黑板上画出比较完整而简明的图示。中进行。譬如,在讲到世界史“德意志宗教改革”这一课内容时,教师可以作学生一起复习已学过的有关基督教的历史,向学生提问:

①基督教是什么时候产生的?

②哪年被定为罗马国教的?

③又在哪一年分裂成两个教派?

然后边总结学生回答,边在课件中或板书中画出这样的图示:

这样,教师在上新课前就起到了复习旧课的作用,紧接着教师就向学生说明,宗教是人创造的,作为一个宗教组织,它也要适应社会形势的变化。到重4-15世纪,正当欧洲处于新旧制度交替的重要时期,基督教发生了哪些变化?这样就激发起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教师在教授新知识过程中,还可以利用上面这一图示。当讲到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后,教会的具体变化时,可在原来图示基础上补充。

这样可使学生对整个中学历史中有关基督教发展史,有一个较为系统完整的认识。

3、纲要信号图示法在作业教学中的运用

信号图示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实际应用,还有其它许多方面。例如,让学生自己编制图示,以适应他们各自独特的思维方式,来培养他们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或把一些信号编成程序输入计算机软件中,实行多媒体课件教学;也可以把图法中的一些信号空出来,要求学生自己去填,用来检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序。例如,比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的异同点的有关内容掌握情况时,可以出这样一道图示题:

这种图示要求学生把空框的内容填上去,它比起传统的填空题,显然更加强调知识的灵活性。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就会对所要问答的知识,包括上下左右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它更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巩固和提高。

四、该教学法在历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不足

该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具体运用范围相当广泛,是一种比较适应现行教学情况的一种教学方法,但其存在着不足之处:

①它不能发挥历史课本身所具有的强烈的感染力。图示的使用虽然突出了教学中的重要的历史知识点,并清晰地表明了各部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但把那些教材中丰富详实的史料和生动的图片隐于干巴巴的条块之后,降低了历史课的感染力和形象性,不利于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调动学生学习历史课的兴趣。

第9篇:高一历史复习提纲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历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2-0268-03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从赢得青年、赢得未来的战略高度,做出了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05方案)的重大决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中明确地规定了开设的“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四门新课程的名称、定位和基本任务,为高校政治思想理论课的具体实施指明了方向。中央5号文件及其实施方案中明确表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主要讲授中国近现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从课程的名称和要求所讲授的内容来看,与其他三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相比,“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具有其独特性,被赋予了双重功能,也就是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既是一门历史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历史教育的功能,又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政治理论教育的功能,正如一位教材编写专家认为的那样“是把历史课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开设的”。我们认为,作为历史课程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能够担负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政治理论教育的功能的,这一点是勿庸置疑的。认为,历史总能给人深刻启示。一位学者也曾经这样说过:“我们人类不是生活在短暂的瞬间,而是一种有历史的动物,我们因为有历史而获得了一种特殊的感觉,我们因为有历史有文化积累而变得格外的有智慧。”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乃至现在在哪里,境况如何,都只能在历史中得到解释。如果没有历史,没有包括刚刚逝去的所有过去支撑着我们的记忆和精神世界,我们就会一无所知。正是因为有了历史,我们才超越了人生百年的短暂,获得了深长的历史感和历史意识。也就是说,是历史延长了我们的生命,并且使我们的人生有目标,有意义。与其说我们生活在现在,不如说我们生活在不断行进的历史过程之中。因此一个没有历史的人,一个与历史割断联系的人,就等于;一个没有历史的民族,就会失去其存在的精神家园;一个没有历史的国家,就不知道未来走向何方。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历史是人类活动的集体记忆、集体经验,是经过无数代人共同努力而留下的宝贵财富,是构成现实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实现民族发展和复兴的精神条件。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对本国和本民族的历史有足够的认知,要对本国和本民族的历史心存温情和敬意,因为“对其本国以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以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以往历史的最高之顶点,而将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正是认识到历史教育的重要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增加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样一门课程,希望通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学习,通过授课教师多维度、客观和生动的讲授,还原历史的真实,帮助当代大学生形成科学的历史观,正确认识近代以来中国贫穷落后的原因,对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的是非曲直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能够站在理性的高度认识中国的命运和前途,增强复兴中华民族、实现国家现代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进行中国近现代史教育,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民族精神以及养成合格公民所必须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的教育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在这方面发挥着其他学科和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以其独特的定位和功能,给从事该课程教学的教师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就是要真正地能够寓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于历史教育之中,而要做到二者的有机融合,需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方面,既然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首先是历史课程,那么我们必须按照历史学科的课程来进行教学,遵循历史课教学的规律和要求,在教学中要注重的历史学科的科学性和系统性,要以历史的深度和厚重见长。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准确的历史事实和历史过程,不能弃历史过程于不顾,不能不顾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不能不计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同时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中,应着重为这些基本了解和掌握了中国近现代基本历史知识和历史过程的大学生讲授中国近现代的“历史为什么这样发展”,使之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逻辑,也就是理解整个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因果关系和历史的规律。我们要明确告诉学生:“我们今天学习历史,所关心的其实远不仅仅是在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或在某个特定的日子,哪个人或哪一群人在事实上到底说了些什么和做了些什么。我们需要知道的是超乎具体的、琐碎的事实之上的历史的真实,并通过对这种真实的认知而对人生有更深刻的体悟。这种对过去的认知和体悟应该对我们理解现在和展望未来有相应的意义,也就是说,只有在这个意义上,历史才有真正的生命力,才不会仅仅流于一种通俗的娱乐。”我们要在理性认识历史的层面上,在能够说明历史而不仅叙述历史的层面上理解历史,使学生能够想象历史,进入历史,达到如国学大师陈寅恪所说那样“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发于同一境界,而对其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表一种之同情”的境界。这样既避免了内容重复,增加了历史的深度和厚重,又兼顾到了教材编写专家会一再提醒我们的“注意加强本课程的理论性”问题,寓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于中国近现代历史教育之中,会使大多数学生耳目一新,进而产生学习这门具有政治思想理论性质的历史课的兴趣和动力。另一方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虽然是历史课程,但却不同于一般的大学历史系本科生的专业课,它面向全体大学生,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任务,是一门“寓教于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使中国近代史纲要课成为当代大学生认识国情、学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激发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历史讲的使过去的事情,但怎么讲过去的事情,讲哪些过去的事情,体现了我们的价值观念。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功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讲的是中国近现代史,不是讲一般的历史,更不是讲经济史、文化史等,而是讲“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讲“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所以教师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讲授过程中又不能忘记自己的根本职责,不能局限于历史的表层以及历史的细节上,而是要从历史教育的角度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必须着重地为学生讲授与“两个了解”、“三个选择”等相关的内容。这就和体操比赛必须完成的规定动作一样,否则,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就变成了一般的专业历史课。历史史实、历史事件、历史过程在那里,基本不会变化,但我们面对的学生却总是在变,因此要了解我们的教学对象――当代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大可不必责备教材编撰者得面面俱到和与初高中历史教材的重复,因为任何一个人编写教材都必须从历史学科的要求出发,为我们提供全景式的历史,必须涉及历史发展的全方位,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但选择的权利在你手中,为了有针对性地解释、说明和解答学生现实中的困惑,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你可以用你的选择、取舍、剪裁和视角,组织每堂课的教学内容。如果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老师固守不变的教材和讲义,不能根据学生的变化而变化你的教学,就是没有掌握到思想理论课的本质属性和根本要求。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中,还应该根据大学生的认知特点,不断丰富教学手段,努力增强教学效果和吸引力。2005年教育部5号文件中指出,要切实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要努力贴近学生实际,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特点,提倡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在教学中要研究分析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要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新颖活泼的形式,活跃教学气氛,启发学生思考,增强教学效果。对一些学生困惑的、复杂的问题敢于做深入的分析,敢于根据历史事实多角度地说明和展开,将更加有助于澄清学生的思想困惑,会使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更有实效性和针对性。

参考文献:

[1]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6)[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19.

[2]郑也夫.抵抗通吃[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249.

[3]钱穆.国史大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1.

[4]史革新.历史教育使提高国民精神素质的基础教育[J].高校理论战线,2007,(4).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