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民居建筑论文范文

民居建筑论文精选(九篇)

民居建筑论文

第1篇:民居建筑论文范文

在西汉中期以后,砖石结构墓室代替了历来的木椁墓室,砖拱、券穹的采用不但解决了地下墓室的耐压和防腐问题,而且随着墓室跨度、容积的增大,客观上也为扩大随葬品的规模和数量创造了条件。汉墓中的随葬品除了仿制日常生活用品外,还有墓主生前使用的家具、灶、仓甚至居住楼舍等模型明器。明器又叫冥器,是专为随葬而制作的器物,特别是明器陶屋,这是仿照墓主生前居住的住宅,大致按一定比例缩小制成的模型,有贵族宅第楼阁、豪强地主庄园、坞堡、重楼、一般农户简舍等,制作精细人微,比较真实、形象地反映了当时民居的建筑风格和特点。明器陶屋是汉墓中专有的,汉以前未曾发现过,汉以后也从此绝迹。历来出土的明器陶屋,在我国各地博物馆馆藏中,河南、广西最多,目前已达三百多件。画像石、画像砖也是我国汉代独有的历史产物,它产生在西汉武帝后,消亡于东汉末年,其间经历约三百年,大致分布于当时经济较发达的陕西、河南、山东、四川、苏北等地,至今已出土的,存世约六千余件,其中四千余件藏于各地博物馆,余则散存于民间及流失海外。匠师以刀,在砖石面上制作图像后,作为墓室、享祠的建筑构件。在汉墓发掘时,常发现于墓室的墓壁贴面及墓门柱、额等处,其图像内容除流行于当时民间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外,主要是刻划墓主生前的家居生活和社会经历。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先生非常重视汉画像石、画像砖的历史价值,他认为:“在中国历史上,再没有一个时代比汉代能更好地在石板上刻出当时现实生活的形式和流行的故事来。”汉画像石被他称为“最具体、最真确的绣像汉代史”。

二、中国古建筑作为一个独特的建筑体系,在汉代已基本形成

以木构架为主体的中国古建筑作为世界上一个独特的建筑体系,其建筑外形与大多以石料为主体的世界其他建筑体系迥然不同,它最大的外观特征是以屋顶、屋身、台基构成的“三段构图式”,它的特有构件是斗拱。在汉代后期的民居建筑上,我国古建的外观特征、结构、整体和局部的形制,几乎都巳全部具备,中国古建筑的各种类型建筑物和各种建筑元素、建筑部件也都已出现。所以说,中国古建体系在汉代已基本形成。(1)中国古典建筑的最大外现特征“三段式”和木构架的几种主要结构形式,在汉代已基本成熟定型,唐、宋及其后各时期,只不过在技术上、艺术上和其细部构造上逐步提高,发展得更完善而已。屋顶:为了保护夯土墙免受雨淋,我国民居历来的平坡直檐屋顶采用较大出檐,但出檐过大不但影响室内采光,且导致暴雨时屋面雨水下泄过快,往往会冲毁房屋地基。因而在汉代后期,屋顶改进为:屋面下凹为曲面,屋角微微翘起,檐口呈反翘曲线的形式,这就构成了中国古建“大屋顶”的维形。所以说:作为中国古建中最鲜明的特征和中国古建代称的“大屋顶”,正是在汉代开始逐步定型的。在屋顶式样上,悬山、庑殿、歇山、硬山、攒尖等五种基本形体和重槍屋顶,在汉代也已具备。汉代屋顶早就使用黏土瓦了,瓦屋顶在汉代已基本定型,宫殿和民居大都用瓦屋顶。斗拱是中国古建的特有构件,也是中国古典建筑的精髄所在,它不仅巧妙地解决了木构的外挑问题,减少了结构所受剪切力的影响,而且对屋檐和建筑立面起了装饰作用。在汉代,斗拱在住宅节点上已普遍使用,不仅用来承托屋檐外挑,也用来承托楼阁平座,而且汉代在楼阁中已大量使用成组斗拱,斗拱式样也渐趋统一。斗拱在汉代定型后,其基本概念和体型,后世一直没有改变。屋身:中国古建结构体系的关键是屋身上“承重结构与围护结构分离”的概念,“墙倒屋不塌”,如同两千多年后的“框架建筑”一样。承重木构架的两种主要形式:抬梁式、穿斗式以及井干式和干阑式两种结构。在汉代都已出现并臻于完备。在汉代,木构架节点的基本连接方式榫卯结构、企口结构和防止卯口脱榫的“木销钉技术”等都已相当成熟。我国早期木构建筑物的木柱一般均埋人地基中,为增加承载力,柱根置有粗糙的大块卵石作础石。汉代起,为木柱防潮,础石从此浮出地面。础石表面也开始作加工、装饰。台基:作为中国古建外形特征之一的“台基”概念,是在汉代开始形成的。自从东汉初掌握了“重楼”技术后,多层重楼就代替了“高台建筑”。依在一起的“集群台榭建筑”分离成各个单独的建筑物,每座单独的建筑物便有了低矮的石砌或砖砌夯土芯平台作为“台基”。台基是建筑物的基础部分,具有防潮、防地面水浸入的功能,还有使建筑物显得壮观、大气的美学功能,以及昭示主人身份的象征功能。(2)中国古建筑的各类基本类型,在汉代均已齐备。包括宫殿、苑囿等皇家建筑,宗庙、陵墓等礼制建筑,寺庙建筑以及各种类型的民居建筑:豪华的第宅,中、小住宅,防御性的城堡、望楼、休闲水榭、仓麋等多层建筑以及畜栏、水井、窑炉等附属建筑等,在汉代后期都已出现。民居中主要建筑部件如屋顶、门窗、台基、阁道、勾栏、角楼等,在汉代住宅中也都已具备。以木构架为主的中国古建体系,在住宅建筑平面布局上的规律就是以“间”为单位组成单座建筑物,再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进而以庭院为单位组成各种形式的“建筑组群”,这种平面布局形式的规律在汉代已基本形成。(3)东汉,,多层重楼的兴起和盛行是汉代建筑结构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东周时期,古代匠师巧妙地采用土木混构方式,使用独特的夯土版筑技术和木构技术来建造宫室楼阁,就是以一组前低后高的阶梯形夯土台为基础,在各层土台上架立单层或二层的木构建筑物,其间以架空阁道相连,形成上下重叠、气势恢宏、壮丽雄伟的高台建筑群,这就是先秦文献中提到“高台榭”。到东汉初,这种土木混构的台榭式楼阁建筑被纯木构的“重楼式楼阁”所取代,即由分别立在各层楼面上的单层木构架重叠成楼,利用本身的自重相压挤而保持稳定。其平面大多为方形或矩形,各层立柱不相连贯,各成独柱。楼面结构采用“井干原理”,即在方形柱网柱顶上,以枋木互相咬接成井字方框,上铺楞木、楼板,楼板上四周设地梁木交接成方框,地梁上再四角立柱构成上一层的楼板。当时的楼阁建筑,每层都是一个独立的结构单元,我国直到宋代,高层建筑都是这样建成的。汉代明器上清晰地反映了重楼的这种构造特点。多层重楼一般在住宅组团内作为储粮用的仓廪,保卫用的望楼和休闲用的水榭。(4)作为中国古建的重要元素的砖,其砲体建筑技术和拱券结构在汉代有了长足发展。青砖虽早在战国时已出现,但仅用于墁地和贴面用。西汉中期起,砖砌拱券结构大量用于砌筑地下墓室,代替历来的木椁结构。作为砖砲体的使用,在东汉时,其砌筑法已基本成熟,砖块尺寸、规格也巳定型化;但是由于未找到合适的砌筑胶泥,当时用黄泥浆砌筑的砖墙,其稳定性很差,不能承受横向的风力,因此砖砌体尚不能作为承重结构用作住宅的承重墙和围护墙,而只能用于地下作墓壁。(5)宫殿苑囿、第宅庄园等建筑群,在汉代已达到庞大规模;由其组成的城市,也已达到相当规模。汉长安城内的长乐宫和未央宫,其宫墙周长达10千米。汉武帝的“上林苑”是汉代皇家禁苑的代表,“地跨五县,周围达三百里”,其内的建章宫,号称“千门万户”,权贵的第宅也是“连栋数百”。西汉末年,全国人口已达六千万人,人口的显著增加和工商业繁荣导致了城市快速发展和城市数量的急剧增加,汉长安城为当时世界第一大都市,西汉末长安人口达二十多万,城墙周长达25千米,城市内部道路呈方格网布置,中央主道为碾压平直的土路宽达45米,长达5千米。汉代的城市管理和城市建设布局已开始系统化和条理化,城市功能也趋向基本完善。

三、汉代住宅概况

第2篇:民居建筑论文范文

北京四合院的结构除了主客房齐备外,规模大的又有二进院、三进院、多进院和跨院等,院内的照壁、垂花门、游廊等制作精良,十分讲究。但民居一般是一进院居多,正房三间,中间为堂屋,两边卧室,俗称“一明两暗”,东西厢房各两间倒房三间,起脊挂瓦,整体格局与普通河北民居区别不大,但是在建造尺度和门房装饰上规划严谨,油漆彩画,精雕细琢。大门有广亮、金柱、蛮子、如意等形制。脊形有清水脊、鞍子脊等。北京四合院大多分布在北京、天津一带,北京以外也不乏经典豪宅,如天津杨柳青清代石家大院,规模宏大,精美华丽。河北保定顺平县的王氏庄园也是典型的四合院组群。井然有序,庄重典雅,雕刻精美,体现出清代王氏家族的兴盛气派;河北涉县鹿头村清代江家大院,斗拱飞檐,雕梁画栋;河北武安活乡清末张家大院,依山而建,砖砌石筑,古朴典雅。北安庄乡近代四合院民居群等都是四合院的经典代表,体现出河北传统经典民居的基本特征。蔚县古堡民居相对于北京四合院来说,基本框架相似,但由于历史功能和地理位置的原因,借鉴了山西民居的因素,更加灵活多变,丰富多彩。

河北山区主要有太行山和燕山等区域,山区民居的建筑比较灵活,观形察势,依山而建,多数选择背山面水的向阳位置,因地制宜,高低错落,形式多样。如河北邢台英谈村的石楼,据说是明清建筑遗存,红石高筑,独具特色;河北井陉的于家石头村,山环林茂,石券洞室,幽静古朴,也是山区民居的代表样式。

河北民居的建筑艺术

河北民居的建筑格局是主宾结构中分层次,方正平直中求变化。主房讲究堂堂正正,配房适度,尊卑有序,朴实端庄,与精巧灵秀的江南民居形成鲜明的对比。河北传统民居的建筑材料是土坯、青砖、红砖、瓦、石料、木料、苇席等,土坯的制作由来已久,史称版筑技术,据传起源于商代的墼臼。传统河北民居土坯和砖瓦结合使用,有抗震和保暖的优点,近现代的河北民居多使用砖瓦作为建筑材料,用泥土烧制而成的砖瓦相对于土坯来讲,有了质的变化,增强了坚固性和耐久性,使用方便,整齐美观。据考证,砖的发明和使用有很久的历史,大约在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距今6000年)时期已有砖的使用,到了秦汉时期,制砖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并广泛使用于建筑的诸多方面。河北民居建筑用砖主要是砌墙,铺设地面,再就是为了美化庭院做一些花墙、栏墙、屋檐雕饰等,尤其是北京四合院建筑中,除了选择精良的砖瓦垒砌墙体外,更讲究的是具有吉祥内涵的雕饰,如“平安四季”、“鹤鹿同春”、“平安富贵”、“麒麟送子”、“万事如意”“金玉满堂”、“连年有余”、“福寿双全”、“多子多孙”“马上封侯”、“三羊开泰”“竹报平安”“丹凤朝阳”等。河北民居的梁架结构是支撑房屋空间的主要方式,选用不同尺寸的木料做梁、柱、檩、柁、椽等,榫卯结合,纵横交错。北京四合院在主体建造完工后,还要在屋檐、门窗周围进行油漆彩画,纹饰有“步步锦”、“龟背锦”、“万字纹”、“草龙纹”、“博古纹”“缠枝纹”等,在中心位置画上人物典故、山水花鸟等。形式多样,制作精美。经典的河北古民居在宅院的特殊位置制作精美的雕饰,有砖雕、木雕、石雕等,如门口的门墩、抱石鼓、石狮、拴马桩、雕花柁头、窗格等,花样繁多,技艺精湛。这些建筑雕饰是能工巧匠们审美心理的物化形式,赋予了砖瓦木石以艺术生命,传承着优秀的民族文化精神。河北民居丰富的建筑形式是实用和审美的综合表现,体现了河北劳动人民建设美好家园的聪明智慧。

北民居的建筑风俗

建宅伊始,择地卜居。风水理念是劳动人民长期生活实践的经验总结,是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融的具体表现。建宅前的选址首先考察阴阳相背,道路交通,流水采光,宅主命理等。河北平原主要流行东西四宅理法,在胡同两侧,各户正房有三、五、七间,或四、六、八间,讲究八卦、九宫、九星相配,命理五行相生相合。山地民居则以观察形势为主,讲究依山傍水,藏风纳气,砂水相宜。堆土垫基,划分格局。河北民居宅基主要由夯土而成,尤其在平原地区,在没有使用电夯之前,经常见到由几个壮汉抬着石夯或木夯伴随着抑扬顿挫的劳动号子上下起落,河北乡里称其“砸夯”。宅基平整好后,请瓦工师傅取方划线,分割间距,纵横的丝线将房屋平面图直接落实在了宅基上,然后就顺着规划好的位置垒砌基础。选择吉日,封盖屋宇。每当一座宅子的墙体垒砌完成后,宅主人清先生选择黄道吉日,由建筑师傅按固檩柁,铺盖封顶,正午时分,燃鞭放炮,上供祭神,有的在梁上扎系红布,粘贴红联,写着“宅起喜逢黄道日,顶封欣遇紫薇星。”“吉星高照,满堂生辉。”等。平常人家午餐要蒸包子,预示今后生活美满幸福,蒸蒸日上。设厅建堂,围院合局。民居院落的空间相对较大的是正房的厅堂和正房与偏房合围出的庭院。厅堂是家庭聚会和接待朋友的场所,一般设在正房的中间位置;合围出的庭院坐落在整个院子的中间,是家庭来往和劳作的相对开放的空间。这些场所是独立家庭与社会交往的过度空间。装饰门脸,文采四溢。河北民居十分注重门面的修建,一个家庭的物质和精神状况有时会在此显现出来。建造大门时,门框留出一定的宽度,除起到加固结构的作用外,更重要的是留出贴对联的位置。每逢佳节,都要在门框上贴上红红的对联,这些平仄对仗的联语时时映入乡里老少的眼帘,给和睦的家庭增加了浓厚的文化气氛。有的地方在大门上贴门神,其形象不管是秦琼,还是关羽,已化成神符作为百姓人家的安心护佑。精神信仰,尊奉有礼。河北民居像很多经典民居一样,不但重视使用功能,也十分重视伦理和精神需求的功能,尊卑秩序,长幼有别。进入中堂,正对门口的北墙下多数家庭陈设几案,供奉祖先或神灵,北墙正中或挂神像,或挂书画,可以说在这个位置,体现着家家户户的精神信仰。

第3篇:民居建筑论文范文

以院落为单位是北方汉族民居最显著的特征。北方民居中有以下几种不同的建筑形式:以北京四合院为主的北方院落民居,以毡包为主的帐幕式住宅的内蒙古民居,以厢房围院形式为主的宁夏民居,还有以窑洞住宅形式为主的陕南民居等住宅形式,它们都是由“穴居”演变、发展而来的。北京、晋中等地的四合院,皖南地区的天井院落,都呈现出北方汉族民居院落、门户的组合形式。四合院是北方汉族民居的典型,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相对封闭,北方汉族民居的传统住宅以北方院落式住宅代表,其典型代表当是北京的四合院。四合院是由厚重的砖墙围合庭院四周而形成的民居建筑,它是一种相对封闭的组合式院落。2.对称,院落和房屋坐北朝南,依据南北轴线对称布置,位于中轴线上的是正房,耳房及厢房则位于其侧面,院门内建有影壁(俗称影壁墙)对院内人们的活动起遮挡作用。3.统一,四合院内依据轴线的先后居中排列主体房屋,各附属建筑则对称地建在主体房屋两边。房屋各有所用,院落宽敞,地面铺砖砌石,植树栽花,规整干净,为人们提供穿行、通风、休息等公共活动的空间。4.布局庄重,长幼尊卑有序,各住其房,长辈的起居室为正房,晚辈起居室为厢房。

二、西南少数民族民居的特点

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仅在西南地区就有壮族、苗族、水族、瑶族、侗族等二十几个少数民族。西南少数民族的民居建筑形式按结构划分有干栏式、半干栏式、砖木地居式等建筑形式。干栏民居是山区少数民族一种特别的楼居形式,原始巢居是干栏民居的初级形态。《孟子•滕文公下》中记载“上者为巢,下者营窟”,讲述的即是西南少数民族的干栏式建筑。干栏式民居通常不超过三层,因地取材,多用竹子,墙体不承重,底层架空,多做储物或饲养牲畜,人多居于中层,室内空间宽敞,空气流通较好,室内的凉爽与室外的湿、热截然相反,民居顶层阁楼可储备粮食。干栏式民居主要有四个特点:1.挑,因土地面积的使用空间很少,为了争取空间,一层一层地挑出来,挑出的空间用于晾晒衣服等。2.架,构架空间,建筑不用地基,而是石头上加柱子,又因地面不平,整个建筑就像凳子架在石头上一样。3.叠,建筑一层叠一层,典型的代表:龙脊,依山而建,因地势不一,造型丰富,灵活不拘一格,有其独特的魅力。4.透,墙体不承重,墙建造得并没有北方民居建筑的墙体那样严密。西南少数民族民居建筑有其优点:工艺简单(采用卯榫结构),材料易取(当地的土、木),施工简单。

三、南北民居差异性的影响因素

形成北方汉族民居与西南少数民族民居的差异的影响因素有很多。黄文宪教授曾在《立足地域,立足实践,立足创新》中提道:“地域文化是设计的根,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域文化的概念总结了民族、传统、历史等众多因素,它的形成与发展是根植于气候、地理、自然环境中的。”从空中花园的隐语到伊斯兰环境设计、古代东方与前哥伦布美洲的环境设计史中不难看出,环境设计深受当地的自然环境、地域文化、宗教文化、社会形态、材料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自然环境是其影响因素之一。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气候温暖、潮湿、雨量充沛,只有建筑构架透风、轻盈,才适合此地区的人们居住。与之相对,北方气候则较为干燥且四季分明,春季多有风沙,夏季伴有少量降雨,秋季早晚温差较大,冬季常有降雪较为寒冷,因而北方的民居建筑砌砖墙,墙壁和屋顶都比较厚实,能起到防风、御寒、保温的功用;从地域文化方面讲,受地域文化的制约,北方多平原,北方汉族居民多居住在平地、河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则多丘陵、山地,西南少数民族居民多利用坡地建房。从宗教文化方面来讲,北方汉族民居受北方道教和汉族佛教的影响,有了根深蒂固的风水观念,建筑的选址、布局、朝向等都依据风水来建造。西南少数民族则崇拜图腾和祖先。如壮族崇拜繁殖力强的青蛙,瑶族、苗族崇拜体魄健壮、勤于劳作的牛等。故而,在选址布局上,他们考虑更多的是对人们本身居住的方便性。从社会形态方面来讲,北方深受封建社会时期君王制度、儒学思想的影响,北方汉族民居是严格按照封建等级制度的要求来设计和布局的,长幼尊卑,各住其房。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西南少数民族民居建筑是一个例外,它不讲究“规矩”,建筑空间比较自由,平面结构布局灵活,建筑的坡顶都是因需要而自由设置。与北方汉族民居形成“南繁北简”的差异。从建筑材料方面讲,北方汉族民居建筑采用泥、土、石料、木料等材料。西南少数民族民居水、土易取,建筑材料以竹木为主。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北方汉族民居与西南少数民族民居在建筑上存在很大差异。

第4篇:民居建筑论文范文

【关键词】赣南客家;新农村;民居建筑

1 赣南新农村民居建筑的概况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制定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蓝图,十六届六中全会又把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列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首要历史任务,并进一步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方针政策。六中全会以后中央相继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以及2007年初下发的中央1号文件更是对新农村建设作了全面部署,在全社会开始了营造关注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这几年来,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民的居住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经过开展以清淤泥、清垃圾、清空心房和改水、改厕、改厨为内容的“三清三改”工作,大部分村民已从过去那种脏、乱、差的环境中解脱出来,过上了干净整洁的生活。此外,农民的住房也变得漂亮起来了,一排排崭新的民房展示了新农村建设的成果。

赣南的新农村民居建设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基于原民居建筑,以清淤泥、清垃圾、清空心房和改水、改厕、改厨为内容的“三清三改”工作。在“三清三改”工作进行的同时,也对民居建筑的外观和内部进行了一些简单美化,使农民的居住环境得到一定的改观。这种模式的特点是资金投入少,建设成本低,缺点是改造不彻底。另一种模式,是政府设立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政府指定设计单位进行全面规划设计成联排别墅式居民点,由农民自己出资按政府指定的样式建设或集资建设。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改造彻底,农民生活环境焕然一新,土地使用率高,缺点是资金投入大,建设成本高(图1)。因经济问题,赣南的新农村民居建设以前一种为主,后一种为辅。

2 赣南新农村民居建筑存在的问题分析

经笔者对赣南新农村民居建筑的考察,对赣南新农村民居建筑设计盲目追从城市化、城镇化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作了如下分析、总结:

2.1 建筑造型缺乏地域特色,新旧建筑风貌不和谐统一

赣南新农村民居建筑无论是农民原先自发性建立的散居民居,还是由政府统一规划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都照搬城镇民居的样式,多数都是建造成盒子状排列式或者散居式民居建筑(图2),使赣南客家民居建筑与其它城镇民居建筑趋于雷同,丧失了赣南客家民居建筑应有的风貌。赣南客家传统建筑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无论它的建筑选址、内部结构还是使用的建筑材料,都具有生态意义,而新农村民居建筑却没有传承与发展这些特点,而是走上了“欧陆风式”的歧途,导致新、旧建筑风貌不和谐统一,破坏了历史人文景观。

2.2 定位不明确

新村落的建筑设计及规划没有深入了解当地农民的需要,定位尚不明确,盲目追从城市化、城镇化,设计出来的建筑不符合当地农村生活习惯和农民的需求。赣南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的建筑规划和设计主要是由当地政府邀请或者委托设计单位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因为这些设计师大多来自城市,不了解农村生活习惯和农民的需求,他们就按照城镇规划思维来规划设计农村用房。而且,当地政府领导一味地追求业绩,把新农村建设当作形象工程来做,他们也希望按照城镇的模式来规划新农村。一排排小高层建筑,看似农民生活奔小康,其实农民乡亲都不愿意搬进新房,因为新房的设计既不符合农村生活的要求,又达不到城市生活的水准,实在尴尬。

2.3 农房舒适度差

笔者所走访的农村住宅围护结构一般无保温隔热措施,仍以砖混结构为主,护墙多采用240mm厚的实心粘土砖墙,内外粉刷,有的家庭经济条件较差,只在房屋里面粉刷或干脆不粉刷,这就导致冬季室温低、室内潮湿,加速了室内物品发霉变质等诸多问题。窗多采用木窗、铝合金窗,气密性和水密性差。住宅外遮阳措施很少,导致住宅内夏季闷热,再加上平房顶层屋面为单层结构,绝大多数无隔热层,顶层夏季很少有人居住,一般放置杂物,造成空间资源浪费。另外,无论是政府规划的新农村示范点还是原先农民自发建设的房屋,都存在着冬天北风经前排建筑回旋灌入室内的情况。

2.4 农村散居的居住形态,割断了对客家传统文化的传承

20世纪80年代末期,大量赣南青年到广东沿海城市务工,城市的居住方式及小型别墅式住宅建筑让他们向往,有一定积蓄的农民工回到家乡便建起了自己的“别墅式”散居民居建筑。由于散居民居建筑缺乏传统的客家特色和居住的分散,在一定程度上也割断了客家传统文化的传承。许多农村逢年过节的礼俗都简化了甚至失传了,传统民间文化活动也越来越少,比如笔者家乡原先每年年前全村人在一起(祠堂)打糍粑的活动也没有了,村民之间的关系也变得疏远甚至陌生了。原先村庄里每年春节举行的龙灯活动现在已经多年没有举行了,存放龙骨的宗祠也因多年失修倒塌了。

2.5 不利于邻里间、亲族间关系的亲密和谐

赣南新农村建筑无论是农民原先自发性建立的散居民居,还是由政府统一规划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都不利于邻里间、亲族间关系的亲密和谐。客家民系是一个极其团结的民族,自古以来客家居民都密切融洽邻里间、亲族间的关系,但受现代城镇居住方式的影响,邻里间、亲族间平日里串门的现象越来越少了,只在逢年过节才偶尔串门,究其原因,与现在农村的民居建筑组合方式很大的关系,现在大家都独门独院了,一扇院门把邻里间、亲族间的关系关得遥远了(图3)。

3 客家传统民居建筑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处境

建筑在它的建立伊始都有它的历史使命和社会功能,同时,建筑文化和建筑技术的进步也总与其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在古代社会不发达的情况下,客家先民一方面为了与险恶的自然环境对抗,一方面为了抵御本地人及后面迁来的客家人的侵扰,为防种族间的械斗、防匪盗、防战乱,修起了具有军事防御功能的客家围屋建筑。可以说围屋建筑是这个民系在这个时期特有的产物,有着它的历史使命与社会功能。

然而,在社会和平安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围屋建筑慢慢失去它原有的功能。原先居住在围屋里的年轻人大多都搬离了大围屋,纷纷在围屋外建立了独栋散居住宅,只留下一些老人在围屋里居住,一些围屋因无人居住,多年失修,已倒塌或濒临倒塌,实在令人痛惜(图4)!

造成这样的结果,究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3.1 传统围屋建筑自身存在着不足

因防御需要,围屋的一、二层不开窗,甚至建筑通体不开窗,只开一些用于防御的枪眼和望口,屋内采光全靠天井,加之围屋建筑使用的是狭小的木窗,这就导致了室内昏暗,一些远离天井的房间甚至没有任何采光条件(图5)。另外,传统围屋建筑的私密性也比较差。

3.2 传统围屋大家族聚居形态已不符合现代人居住的习惯

客家先民一般是采用大家族聚居的形态,通常一座围屋要居住几百人,空间上没有很明确的划分。而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后的现代农村一般是小家庭,家庭与家庭之间必然导致一些矛盾,各种家庭之间的大小矛盾使他们厌倦了围屋的大家族聚居的生活。另外,传统围屋的内部空间的安排也不符合现代农村的居住习惯,无法满足现代农村的生活需要。

3.3 居住文化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末期,大量赣南青年到广东沿海城市务工,城市的居住方式及小型别墅式住宅建筑让他们向往,有一定积蓄的农民工回到家乡便建起了自己“别墅式”的住宅。

4 对赣南客家传统民居建筑保护性利用的建议

鉴于赣南客家传统建筑的处境,笔者对其保护性利用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4.1 加强对客家居民的思想观念教育,宣传客家文化和客家精神,提高客家居民的民族自信心

客家文化及其建筑文化的衰弱,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客家居民缺乏应有的民族自信心,对传统客家文化存在着不正确的偏见,通过思想教育,树立民族自信心是保护传统客家民居建筑及其文化的源动力。

4.2 从单纯的保护到保护与利用相结合

建议赣南政府部门坚持文物保护第一、旅游开发第二的原则不变,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民居加以保护性开发,并改善古民居内的通水通电和卫生条件,通过适度的旅游开发展示民居传统建筑的文化魅力。

4.3 在新农村民居建筑设计中,突出其地域特色

通过规划设计蕴含客家传统民居建筑的符号与元素,借鉴传统民居建筑布局的优点,将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突出其地域特色,促成新旧民居建筑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赣南客家联谊会.客家与赣南研究论文选辑[C]//赣州:赣南日报社,2000.

[2]陆元鼎,主编.杨谷生,副主编.中国民居建筑[M].广西民族出版社,1997:p549.

[3]黄发有.客家原乡[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6.

[4]何国强.围屋里的宗族社会[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

[5]汤国华.岭南湿热气候与传统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p200-203.

[6]吴庆洲.中国客家建筑文化[M].武汉:湖北长江出版集团,2007:p17-55.

[7]潘安.客家民系与客家聚落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第5篇:民居建筑论文范文

>> 古民居的地域性差异 地域性视角下对大理白族民居建筑的探析 中国古代的占卜与地域性 中国古民居旅游研究综述 潮汕传统民居的生态地域性简析 中国古代绘画地域性研究述评 工业遗产保护视角下辽宁城市节庆民俗地域性开发初探 浅谈古民居的修复与改造 传统民居地域性特征研究 浅谈中国古民居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管理相关问题 浅谈发展地域性民居建筑的必要性 基于地域性的城市设计方法初探 地域性在小区设计中的体现初探 地域性民居文化与安置房设计 山神信仰:社会结合的地域性纽带 浅析中国建筑的地域性 重塑公共视野下的城市景观地域性 建构背景下的地域性呈现 全球化语境下的地域性表达 建筑地域性研究初探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图8 长滩子大院窗花细部

图7 空间主从 尊卑关系

在礼俗文化影响下,古民居轴线序列有着严格的主从、尊卑关系,

其造型与细部蕴含着教化理念,如对祭祀信仰空间的特殊设置(图5),

对堪舆之术的敬重与依赖,以及对地方性风俗的传承与发展。在规制

文化影响下,古民居必须在政府所允许的营建形制之内,不得越级;

受到当地经济制度的影响而呈现出不同的构造细部;又受到当地土地

制度(井田制、庄田制、族田制)的影响而呈现出不同形制;其建构

也受到当地宗法民约的影响而呈现不同形制。因此社会地域性要素影

响下的古民居修复策略,必须严格考察论证古民居所处的地域文化以

确保修复时准确地获取其形制、构造细部、传统工艺、文化情感的原

真性信息源。

如在重庆潼南双江古镇长滩子大院的保护性修复中,十分注重对潼

南双江古镇地域文化的发掘考察。尊重原院落布局的“觅龙形势”(图6),

清除加建建筑对原有布局的影响,维护其整体建成环境的完整性。在院

落的空间形制上拆除后期改建部分,复建倒塌部分,恢复原有形制的主从、

尊卑关系(图7)。在潼南双江古镇文化传统影响中,流传着对于为学清雅、

为商富贵、为官显赫的理想以及对于福寿双全的愿望。这些理想与愿望

均生动地反映在了长滩子大院的细部雕刻中,通过对残存的帘架窗棂构

造细部与雕刻进行文化解读与技术复原(图8)。

3 技术组织影响下的古民居修复策略

在中国农耕社会影响下的技术组织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季节性、

稳定性,主要由匠做组织、材料选取、结构技术、岁修制度组成。古

民居的建构受到各个时代技术组织因素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结构、材料、

构造细部、传统工艺里。

匠做组织涉及到工匠间的分工与合作、构件的制作与运输以及建

筑的营建与后勤,古民居受匠做组织的影响而呈现不同构造细部与工

艺。选材涉及材料的地域性特征,同时亦与屋主的社会地位、风尚与

传统息息相关,古民居受材料选取的影响而呈现不同材料做法。结构

技术涉及到建筑结构对待水平力与重力体系所做出的地域性回应,古

民居受结构技术的影响而呈现不同结构做法。岁修制度涉及到居住者

在建筑自然与人为的老化因子下所采取的措施,古民居受岁修制度的

影响而呈现不同材料与工艺。因此社会地域性要素影响下的古民居修

复策略,必须严格考察论证其所在区域的技术组织以确保修复时准确

地获取古民居结构、材料、构造细部、传统工艺的原真性信息源。

如在重庆磁器口古镇禹王宫保护性修复中,所采用的修复技术均建

立在磁器口所在区域的典型川东民居构筑体系内。禹王宫的结构技术采

用了抬梁构架与穿斗构架的组合构架方式,这是西南地区传统大空间木

构建筑的典型构架手法(图9)。在修复中保留其台梁构架及驼峰等构件,

对其进行加固维修(图10)。在修复中的材料选取上,均采用当地木料

与做法,拆除后期加建隔墙,恢复原有夹壁墙、装板墙(图11),恢复

大殿的原有形式、门廊,对缺损的构件按照原样进行修复与复原。

图9 禹王宫修复后抬梁式构架图10 禹王宫修复加固后的驼峰月梁大样图11 禹王宫夹壁墙、装板墙大样

图12 适应巴渝气候特征的夹壁墙现场施工图13 源泰和大院修复后的挑檐图14 源泰和大院深出檐屋面修复前后对比图

图15 源泰和大院天井、敞厅和过厅的轴线序列

4 环境气候影响下的古民居修复策略

中国幅员辽阔,经过世代积累的古民居营建具有极强的气候适应

性。环境气候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古民居的选址布局、形制、构造做法里。

古民居受到温差与风向的影响而采用不同选址布局与形制,受到

辐射与湿度的影响而采用不同形制与细部构造。如古民居在寒冷地区

为了防止热源散失,倾向于密闭性设计;干热地区为了缓和昼夜温差

过大,倾向于紧凑布局,减少向阳面积,设计高窗与浅色墙面,减少

太阳辐射;湿热地区为了防止湿度过大与辐射过于强烈,倾向于深挑檐、

大凉台、连廊、遮阳装置等。因此社会地域性要素影响下的古民居修

复策略,必须严格考察论证其所处的环境气候以确保修复时准确地获

取古民居的选址布局、形制、构造做法的原真性信息源。

如重庆属于湿热气候地区,潼南双江古镇也具有典型的“高温、

高湿、多雨、风缓”的气候特征。潼南双江古民居在适应此类型气候

的长期营造中,形成了特定方式的空间布局与构造措施。在其他地域

性因素佐证的前提下,重庆潼南双江古镇源泰和大院的保护性修复在

对其损坏墙体复原的过程中大量采用了当地传统做法,即白灰抹面竹

编夹壁墙和木构装板墙体系(图12),以利于通风、散热、防潮;在

对损坏的挑檐复原中,也采用了大挑檐的方式以适应当地多雨、高温

的气候环境(图13,14)。在确定中轴线上正房是否为当今现存的敞

厅模式时,通过对当地气候的特征分析以及从当地古民居应对这种气

候所采用的适应性策略推断:源泰和大院利用天井、敞厅和过厅的轴

线序列来组织交通以及采光通风(图15),而这种模式在潼南杨氏故

居群中也多次得到验证。

5 经济变迁影响下的古民居修复策略

在中国传统社会小农经济体制下,社会结构与功能稳定、单一,

经济变迁渐进、缓慢。古民居受到各个时代经济体制的影响,主要体

现在选址布局、形制、材料、构造细部上。

在传统社会里,古民居受到经济政策的变迁而采用不同选址布局

与构造细部;受到经济结构的变迁而采用不同选址布局与形制;受到

经济重心的变迁而采用不同材料与构造细部。

图16 杨氏故居修复整合图图17 修复后的杨氏故居的整合区域空间形态

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物质资料快速增长与生活需求特点策划文化展览、艺术画廊等公共性极强的文化艺术活动,置入了

日益增强构成了一个崭新的、动态的平衡。如何恰当处理好空间职能展示潼南历史文化与杨家历史兴衰的展览,实现了原真性修复

的转换与原有文化情感的表达,成为验证是否能够应对这种变迁的核与保护性再利用的有机结合。

心内容,功能置换法、传统文化功能复原法等都是较为成功的方法。6 结语

因此,社会地域性要素影响下的古民居修复策略必须严格考察所在区根植于社会地域性因素下的古民居承载了传统民间生活,具有非

域发展现状,以确保为修复后的古民居提供保护与利用的协调发展。专业性与歧义性,饱含了多样的人地关系。笔者通过聚落结构、地域

如在重庆潼南双江古镇杨氏故居的修复中,在其他地域性因素的文化、技术组织、环境气候、经济变迁五个部分的考察,探讨了社会

佐证下,充分考虑到当代社会剧烈变迁对传统民居的影响。由于杨氏地域性因素影响下的古民居修复策略。历史研究、现场测绘、民居价

故居所属的永祠、杨公住宅、“源泰和”大院这三组建筑属于同值分析评估与修复设计这四个阶段的古民居策略中暗藏着一条不可拆

一宗族的建筑院落,相互之间具有很强的空间呼应关系。在保证三组分的脉络关系:只有根植于社会地域性要素下,对古民居建成环境、

建筑原有原真性信息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巧妙地利用后加的连廊与整形制、结构、材料、构造细部、传统工艺、文化情感进行原真性修复,

修的广场实现了三组建筑的一体化(图16,17)。并根据三组建筑的才是贯穿古民居修复内容的一条完整脉络,

注释

1原真性原则是国际建成遗产保护领域的基本原则,用来评价建成遗产的信息源是否真实有效。

图片说明

图4/图7,8/图9~11/图13,15/图16分别根据重庆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院《偏岩古镇总体规划》/《杨尚昆同志旧居保护修复工程》/《磁器口禹王宫保护修复工

程》/《源泰和大院保护修复工程》整理绘制;图5源自http:///wmzh/2008-03/24/content_12435282.htm;图6源自文献[14]。

参考文献

[1] 侯幼彬. 中国建筑美学[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出版社,1997.

[2] 张松. 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3] 阿摩斯.拉普卜特. 宅形与文化[M].常青,徐菁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4] 李晓峰. 乡土建筑――跨学科研究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5] 李新建,朱光亚. 中国建筑遗产保护对策[J]. 新建筑,2003(4):38-40.

[6] 罗哲文. 古建维修和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J].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06(3):55-59.

[7] 马炳坚. 谈谈文物古建筑的保护修缮[J].古建园林技术,2002(12):58-61.

[8] 张兴国,冷婕.文物古建筑保护原则中原真性的认识与实践――以重庆湖广会馆修复工程为例[J].2005(4):1-4.

[9] 郭璇,张兴国.近代中国建成遗产保护思想的国际性诠释[J]. 建筑学报,2009,(6):24-27.

[10] 李光明. 三峡库区新滩古民居及其搬迁保护――以郑韶年老屋为例[C]. 文物建筑论文集(第2辑),2009,1:139-147.

[11] 许东风,魏宏扬. 重庆传统民居空间环境对气候的适应性[J].室内设计,2001(4):1-5.

[12] 刘先觉. 古民居保护与利用的新思考[J].建筑与文化,2006(4):74-78.

[13] 钟行明. 中国传统建筑工艺技术的保护与传承[J].华中建筑,2009(3):186-188.

[14] 陈果. 潼南双江镇长滩子大院保护修复研究[D]. 重庆大学硕士论文,2008.

作者简介

第6篇:民居建筑论文范文

【关键词】绿色建筑;人文理念

1、绿色建筑人文理念的相关内容

1.1可持续发展内容

在绿色建筑中,首先需要关注的问题就是环境危机问题,主要以有效的方法解决环境危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因此在绿色建筑人文理念中,“天人和谐”思想表现的较为明显。

在评论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过程中,需要正确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在1987年,联合国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指出,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由该定义可知,在实现建筑工程中的可持续发展中,需要在正确认识到经济发展的同时,又要考虑到未来经济发展的要求,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特征:(1)将发展作为主题,但需要统筹兼顾人类不同时间段的发展需要;(2)强调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3)要求人需要立刻转变对待自然的态度,并转变传统的生产观念。总体而言,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前社会管饭关注的问题,成为绿色建筑发展的主要价值目标。

1.2安全适用

从当前人们对建筑的基本需要来看,评价建筑物价值的要素主要分为:适用、美观、经济、健康。而绿色建筑的人文理念作为指导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主要思想,自然需要体现上述要素的内容。

从安全性来看,其主要指建筑主体安全,并且能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统计我国上世纪80年-90年的建筑安全事故来看,其安全形势较为严峻,平均每年约有98.3幢楼房因为各种问题而倒塌;在2008年汶川地震来看,大量房屋倒塌,说明我国某些地区的教学楼存在抗震能力差等问题;而自2009年至今,“楼脆脆、楼歪歪”等现象屡见不鲜。统计上述现象的发展原因,主要是因为在施工过程中使用了劣质材料,或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存在缺陷。因此,在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安全性这一底线。

2、绿色建筑人文理念的应用分析

为关中民居为例,对绿色建筑人文理念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

2.1绿色建筑人文理念应用的基本原则

(1)坚持自然性的设计原则

在绿色建筑人文理念中,天人和谐的表现最为明显,主张“天人合一、仁及草木”,而管在关中民居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自然性原则的指导思想,其应用方法主要为:①重视自然环境保护。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重视保持周边生态系统的平衡,将建设周边基地生物多样性作为评价建筑效果的重要标准。从建设情况来看,关中民居实现了居所与自然的统一,房屋错落有致的分布在丘陵之间,且基本做到了“家家有树荫、户户有虫鸣”,有效保护了当地的自然环境;②充分利用周围环境。针对关中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现象,在工程建设过程汇总重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并在易于初选水土流失的地方移植绿色植被,提高了该地区整体绿化面积。

(2)坚持地域特征指导性原则

“安全适用”是绿色建筑人文理念中的重要内容。在关中民居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充分结合关中地区的实际情况,得出以下结论:关中地区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若一味强调“宅高、面积”势必会增加居民负担。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坚持地区特征指导性原则,确定设计的基本要求:①民居平面布设要能满足居民日常生产要求;②不断降低民居体系,避免因为出现严重的建筑凹凸现象而出现能连损失;③重视自然因素,强调自然采光、通风;④民居能满足居民的审美要求,并能与周围环境交辉相映。

2.2具体设计方法

(1)村镇布局设计

结合观众地区存在平原地貌、阶地地貌、台塬地貌等特点,在设计过程中,针对上述三种地貌的实际特点,精炼减少土方开挖,尽量保持原有生态格局。其主要设计方法见表1。

(2)建筑形态设计

①院落布置

在传统的关中民居院落布置情况来看,其院落狭长,进深大,并与独院实现了横向与纵向拼接,形成合院式民居。在绿色建筑人文理念设计中,院落依然是长方形结构,只是进深减少,并采用前后院的布局方式。其中,前院主要用于就餐、社交、居住等活动,而后院主要承担饲养、卫生间、储存等功能,强调院墙对整个院落结构的指导性作用。同时,若居民有需求,则可以在门面房进行加盖,以承担一定的商业功能。

②建筑平面功能布置

由于关中地区属于寒冷地区,确定建筑平面在提高民居舒适度、解决采暖资源中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当前关中地区民居设计的主要特点,根据自然条件将其划分为北冷南暖的温度分区。其中,主要功能区应布置在有日光直射的南侧温暖区,次要房间可以设置在北侧,进而形成温度阻断区,通过北侧房间合围,提高南侧地区的保温效果。

③绿色民居形体设计

结合关中地区自然气候特点,使用坡屋顶。一方面,坡屋顶满足绿色建筑人文理念的人文要求,能有效延续低于文化;与平顶屋相比,坡顶屋具有良好的生态型。其表现在于:坡屋顶的投影方向和建筑物的宽度,可以影响建筑迎风侧与背风侧的压差,从而影响建筑的自然通风效果。

结束语:

主要讨论了绿色建筑人文理念的相关问题,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对绿色建筑人文理念的应用问题进行简单分析。对相关工作人员而言,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尊重“天人和谐”的思想,强调建筑设计过程中以人为本,通过不断提高建筑整体质量,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柳钦.绿色建筑基本人文理念诠释[J].中国能源报(企业文化),2014(21):1-2.

[2]赵安启,马欣伯.绿色建筑基本人文理念阐释[J].绿色建筑专题,2013(12):30-34.

[3]陈柳钦.从人文视角深化对绿色建筑的理解[J].新能源与绿色建筑(建筑节能),2011(11):27-32.

第7篇:民居建筑论文范文

巢居干阑建筑的栋、梁、桁、枋、檩、椽等梁枋与立柱相交旋绕的逻辑思维范式,构成了中国传统独特的语言文本表达式,它主要包含了巢居干阑建筑内部空间结构体系,则巢居干阑建筑外部形态结构是通过建筑核心部分的动感线条来连接的。那么,在建筑核心部分的,主要包括了巢居干阑建筑内部空间的大小、建筑基础设施、建筑材料、建筑外部空间结构所表述的情境、与建筑周围自然生态环境,按照这种建筑结构设计表现出一种以立柱中轴与横梁旋绕的纵向表意书写的立体思维范式和语言文本表达式。中国干阑建筑思维立体化,主要是表现在建筑空间结构上的安排、建筑外部形态结构上与其整体结构体系的立体构思上。正如中国建筑学家汉宝德所说的那样:“想到一个角,同时要想其他两个角,在思考内圈的三要素时,处于的其他因素会随时必要的介入。外圈因素如果重要到形成限制,会影响到内圈的构思,因而会有不同的设计样式”。[6]从汉先生对中国传统建筑设计来看,是最能说明中国传统干阑建筑立柱中轴与横梁相交,并构成纵向旋绕的逻辑思维方式和纵向表意书写文本表达式。建筑师首先要考虑的是建筑自然生态环境问题,因为自然生态环境是作为建筑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建筑使用材料,对于建筑设计的决策过程来说没有多大的影响。如果没有特殊的要求,选择一般适合的材料就可以了。这种纵向旋绕的立体思维方式,是通过多重立柱与横梁相交旋绕的立体思维方式,并构成一种立体逻辑思维模式即指汉语纵向表意书写文本表达式,这研究中国传统干阑建筑语言逻辑思维的起点,也是非常重要的语言符号特点。实际上,也是整个中国汉民族逻辑思维方式和汉语言文本表达式的特点。在汉宝德先生看来,虽然对于干阑建筑结构,并没有绝对价值的创造性活动,但是与横梁相交构成纵向旋绕式思维是非常必要的。那么,正是中国传统干阑建筑这种立柱纵轴坐标系,横梁与立柱相交纵向旋绕的立体语言逻辑思维模式,决定了中国人的纵向旋绕逻辑思维方式,它是一种独特的以横梁与立柱纵向相交旋绕的语言文本表达式。中国传统干阑建筑空间结构模式与汉字造型和纵向表意书写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中国传统干阑建筑主体空间结构和建筑内部空间结构的构件与汉字构件有许多相似之处,只不过汉字的笔画更加抽象化、符号化和艺术化而已。正如赵鑫珊研究员所说:“中国人爱好象征思维。汉字便是最大的方块象征,中国传统巢居干阑建筑同汉字是同一个视觉符号系统”。[5]122赵鑫珊老师在这里暗示了中国传统干阑建筑的象征主义,既是一种独特的语言称谓和逻辑思维方式、其纵向表意书写和语言文本表达式,又是符号人类学研究的一种新方法即象征人类学的描述方法和语言哲学解释体系。罗兰巴尔特(RolandBarthes)在《物体语义学》中说:“意义从来都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文化的产物;然而,在我们的社会里,这一文化现象不断的被自然化。言语令我们相信物体处在一个纯粹及物的境况中,并将意义现象再次转换为自然。实际上,通过物体,我们也处身于一个由意义、理由、托辞所构成的世界中:功能衍生出符号,而这一符号又被重新转化为功能的展示。我相信正是这种文化转换为自然的过程,才确立了我们的社会意识形态。”[7]从四川出土的青铜器“X”符号来看,有一个显示悬空窝棚的象形字“X”符号。徐中舒说“象依树构屋以巢居形”,这就是中国最早的、也是原始的建筑形态,从文字中,可以略知巢居建筑起源。因为汉字本身就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或者说是有意味的表象形式。中国汉字造型源于中国先民对中国古代建筑深层语法结构的理解。因此,中国汉字造型是通过对中国传统巢居干阑建筑构件象形转换成一种抽象化的、符号化的和艺术化的表意象特征,并且极类似于榫卯间架结构的纵向表意书写汉字。中国汉字始终没有完成西方表音文字符号系统的结构式,这与中国传统巢居木质建筑榫卯间架结构式即中国传统干阑建筑模式有关。与其说与中国传统历史文化有关,还不如说与中国传统巢居干阑建筑模式与纵向表意书写文本表达式和汉语纵向旋绕思维表达式有关。因此,是它决定了中国人的语言逻辑思维范式与汉字纵向表意书写的结构范式。

二、横向栋梁与干阑立柱纵向旋绕演绎出汉语表意书写文本表达式

从中国传统巢居干阑建筑的主体构件符号与汉字书写笔画的主体构件符号几乎是完全相同的,如:点、横、竖、撇、捺、折、挑、钩等笔画构件。这些笔画构件就是人们所说的“永”字八法,也就是汉字书写的构件符号。这样人们能从中国传统干阑建筑结构符号中,能找到极为类似的建筑原型构件符号,并将巢居干阑建筑横梁与立柱纵轴旋绕相交,转换成为极类似于干阑建筑空间结构的文字符号系统,或者说是从干阑建筑立柱纵轴坐标系,将视觉空间符号的立体艺术转换成为一种平面抽象的视觉艺术符号系统。现在有必要将巢居干阑建筑柱梁构件符号与相似的汉字构件符号体例解析如下:1.点:“点”是汉字的主要构件符号单位,也是汉字纵向表意书写符号结构中最常见的笔画之一。在中国传统巢居干阑建筑空间结构中,并不难找到与汉字“点”画符号相似的结构和建筑构件符号。在这里,指的是“瓜子点”即侧点,“瓜子点”在汉字表意书写符号中,显得更加抽象化、符号化和艺术化。实际上,在古汉字中的点,是以“方点”作为汉字构件符号的。“方点”在传统巢居干阑建筑构件中是一种短方木块构件符号,如在侗族巢居干阑民居建筑中,“瓜枋”如同“方点”符号一样,圆方木块即代表“圆点”构件符号。在巢居干阑建筑构件中的短枋和短圆枋块,就是汉字中的“方点”和“圆点”构件符号,而并非是现代汉字中的“瓜子点”即侧点。即便是古汉字中的瓜子点,人们也能从巢居干阑建筑构件符号中,找到瓜子点的原型构件,如在榫卯间架结构中的垫枋方尖,横枋或桁体上,或者是在柱梁上的“垫枋”小构件,都有可能演化成为后来的汉字纵向表意书写的主体结构中的“瓜子点”形式。2.竖:竖是汉字中的主要构件符号单位之一。人们把“竖”视为巢居干阑建筑主体构件符号中的“柱梁”结构符号系统,如“中”字当中的“竖”画,就如同柱梁一样支撑着一个斗箱。根据古文字学家考证认为,“中”字的竖画是神杆柱斗,这是关于“中”字最早的解释。从“中”字构型本身来看,好像是一个人在胸前挂着一个大鼓。据说是远古巫师举行祭祀仪式使用的巫鼓。“中”是指旃旗曲柄即举行原始宗教祭祀仪式中的“神杆”。有的学者说,中国神话和原哲学就是从这里开始的。据说“中”字起源于口笛,也是起源于巫鼓。“中”字也是测日的华表,“中”字表现出最原始的巢居干阑建筑结构模式,如同巢居干阑吊脚楼结构模式一样,也如同悬挂在立柱上的太空舱。故孔子的“中庸”思想成为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概念。中即性;庸即道,存于诸心,为中。发诸事为庸,其为一。中即中和之意,如笛如鼓。中庸者,中和之用。中和为华夏美学之极致;中国之名与中庸之道相契合。因此,“中”字是中国传统最典型的是横梁与立柱纵向旋绕逻辑思维结构范式与汉语言文字纵向表意书写的文本表达式。3.横:横是汉字主要构件符号单位。在汉字符号系统主体结构中,横画极类似于巢居干阑建筑主体构件符号中的“梁”、“栋”、“桁”、“枋”、“檩”等。在所有汉字表意书写中的横画,都能从建筑内部结构的原始构件中,找到极为类似的原型构件符号。如干阑建筑中的“+”字架、“上”字型挑梁、“下”和相似的“T”字型抬梁,都能证明建筑立柱纵轴坐标系统与横梁相交纵向旋绕的表意书写文本表达式形成,并将巢居干阑建筑柱梁立体空间结构转换成为平面抽象的视觉艺术符号系统。4.撇和捺:撇和捺是汉字主要构件符号单位。在汉字纵向表意书写的主体结构中,“撇”和“捺”是汉字纵向表意书写群体中最为常用的主要构件符号之一。在巢居干阑建筑主体构件中,如干阑建筑间架结构中的“人字型”梁架结构符号系统,如“人”、“命”、“令”、“今”、“禽”等字,都与建筑“人字”型梁架结构符号有关。由此可见,汉字的撇、捺结构表明了建筑外形是由向心转向离心。干阑建筑结构上的向心与离心正表明了干阑建筑立柱纵轴与横梁相交构成的几何坐标形旋绕,即展现了纵向与横向相交的纵向表意书写文本表达式的重要特点。5.折:“折”是汉字主要构件符号单位之一。在汉字符号结构中,“折”也是一种主要构件符号。同时也是巢居干阑建筑结构的构型范式。“折”画极类似于建筑主体构件中的举折结构如方形梁架结构,如“门”、“窗”的原型结构,是极类似于“門”或“门”的折叠结构,与“門”和“门”有关的字多达167个。当然,它也与侗族巢居干阑民居建筑的立柱纵向结构极为相似。在这里要特别强调汉族巢居干阑民居建筑中的“斗栱举折式”立体和平面设计构造,巢居干阑建筑柱梁式立体设计图和平面结构设计图都极类似于古体“華”字即“中华”或华夏,“華”字栱,所表现的是一种“华栱结构式”。这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巢居干阑民居建筑多以古“華”字立柱式为主体结构,人们称之为“華”字式主体结构即按照汉族巢居干阑建筑文化逻辑表述为“华栱式”梁架语言符号系统。实际上,汉族巢居干阑建筑主体内部构件重叠的“斗栱式”梁架,极类似于古汉字“華”栱结构式梁架。“華”栱结构式同样会表现在中国许多少数民族巢居干阑建筑结构中,特别是公共建筑如鼓楼塔式建筑的栱体结构上。只不过汉字笔画是通过建筑空间结构形式表现出来的,并且形成了汉字纵向表意书写的构件符号和汉字表意书写结体如同巢居干阑建筑主体构件符号极为相似的建筑结构形态,并且将建筑的不同构件符号,使之更加抽象化、符号化和艺术化。前面提到“中”字是最典型的巢居象形表意文字、也可以说是古代巫师胸前挂着的巫鼓或者是挂在立柱上的“太空舱”,而古“華”字则是巢居干阑建筑上面的斗栱举折结构,同样是一个最典型的象形表意文字。通过古“中”字和古“華”字的历史起源的考察,似乎更靠近了对“中華”一词的命名与理解,也似乎知道“中華”一词命名来源,也知道了中国古代巢居干阑建筑的结构范式。实际上,人们从中国古代巢居干阑建筑起源或巢居建筑起源,能深刻地理解到“中華”民族的起源。当然,人们更加清楚地了解到古代“中華”文化的历史起源。杨鸿勋先生认为“巢居”建筑部首本身就是一个象形表意文字,这是人类最早的原始建筑形态。据统计,在古汉文字历史文献记载中,所涉及到古代建筑的象形表意文字大约有50个左右,其中表示房屋实体有三个重要的名词:1.“宀”(音绵),其相关的汉字有宫、宗、室、宅、家、穴、宇、寓等,这些文字本身是建筑或与建筑结构符号有关;2.“广”(音俨),其相关的汉字有席、店、库、庙、庑、庐、庭等,这些文字本身同样是建筑或与建筑结构符号有关;3.“厂”(音罕),其相关的汉字有厅、厢、厨、厦、厩等,这些文字本身也是建筑或与建筑结构符号有关;“宀”字形态结构是对古代双面坡屋顶形状的直观描述,“广”和“厂”后两个则是古代崖居类居室的直观象形的表意文字,或者是那些单面坡屋顶的敞屋。杨鸿勋教授同样发现了中国传统巢居干阑建筑榫卯间架结构与中国汉字表意结构符号极为相似的规律。为什么中国称之为华夏民族,原以为“龙”是华夏民族共同的图腾崇拜,而称之为“华夏”。实际上,“华夏”一词来自人们对巢居干阑建筑结构研究的揭秘。通过对巢居干阑建筑结构的研究,证明了古“華”字源于中国传统巢居干阑建筑的“華”栱结构式,并且是通过“華”栱结构来支撑起建筑的主体结构,也就是说“華”与“夏”、“夏”与“厦”都与原始巢居干阑建筑结构形态有关。不论是侗族巢居干阑民居建筑、苗族巢居干阑民居建筑和土家族巢居干阑民居建筑,还是汉族巢居干阑建筑的重叠“華栱”式联结,都是呈“華”字结构式,并且后来在建筑屋脊上或屋梁上面都绘有“龙”图腾吉祥物,也就是通过华夏建筑构成华夏民族大同统一的标志,这也就意味着华夏民族有共同的血统,都是一家人,更通俗地说华夏民族是一个屋里面居住的人,有着同宗、同族的血缘关系,巢居干阑建筑文化逻辑表明了汉族语言文化逻辑的内在联系。华夏巢居干阑建筑通过对“龙图腾”崇拜,表现了华夏民族对龙具有共同崇拜和共同的信仰。龙图腾也是通过巢居干阑建筑形式表现出来的。龙图腾说明了华夏民族的种族延续。华夏则体现了整个华夏民族这个大“家族”,从巢居干阑建筑文化逻辑到语言逻辑思维方式,再到汉字纵向表意书写的文本构造,杨鸿勋先生认为“巢居”是一个象形表意文字,通过古汉语表意文字书写,记载了这种最原始的建筑形态。中国最古老的表意文字符号系统,保留了中国原生态文化景观,其中就有最原始的巢居干阑建筑语言文字符号系统。

三、干阑建筑符号是凝固的活态民族音乐

中国传统木质建筑榫卯间架结构,是一种框架式空间结构。通过这种间架结构模式模塑出中国方块型汉字符号系统,这种纵向表意书写文本如同建筑间架结构,也如同巢居干阑建筑榫卯间架连结体,构成了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方块型汉字符号系统,它既体现了中国文字的独特风格,又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纵向表意书写文本表达式和建筑文化逻辑思维范式,它完全符合于汉语思维逻辑表达式。汉语和汉字结体如同中国传统巢居干阑建筑榫卯间架结构一样,最主要的特点是具有较大的弹性和可塑性,它的弹性和可塑性来自于汉字的线性化、时间化、符号化、抽象化和艺术化。汉字的同一笔画放在不同的位置,构成了汉字符号的不同形态,而且这些最基本的构件符号要素在重复构建出不同的汉字符号。汉字如同巢居干阑建筑空间结构式,巢居干阑建筑空间结构式如同汉字空间结构式。因此,汉字成为一种独特的书法艺术,线条运动感极强,具有明显的音乐旋律和视觉节奏。黑格尔和谢林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歌德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这是西方学者对建筑与音乐深刻而独特理解。那么相对巢居干阑民居建筑而言,这是对巢居干阑建筑审美艺术最准确而又最精深博大的表述。这不仅仅只是对建筑形象的表述,更是对汉字表意符号的一种最形象的表述。它如同英语二十六个字母重复构建出不同表音文字一样,前者一直未脱离表意文字符号系统,而后者构成了表音语言文字系统,其实无论是表意文字系统,还是表音文字系统,并没有什么优劣之分,文字符号系统最终只是一种视觉艺术符号系统或者说是一种纯粹的语言符号信息系统。虽然说人类所有的建筑不一定都是“家”,但是与家有关的建筑都能从汉字中找到,如“宀”的汉字有穴、家、宫、宗、室、宅、宇、宙和寓等等。人们从这些表意文字结构构件中,不仅能找到它们与中国传统建筑空间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且甚至还能找到与中国传统干阑建筑相似的或相同的原型空间结构,特别是对巢居干阑建筑的历史演变,比如说从穴居到巢居,表明了人类居住方式的改变,同时也表明了人类对宇宙自然的认识。从家到宫与室,再从宫室到宗族社会制度的形成,一方面人们通过对传统建筑结构构件符号系统与汉字纵向表意书写符号系统的联结关系,可以考察建筑结构演变与汉字符号结体的演变关系;另一方面通过建筑结构与汉字符号结构来探讨自然宇宙结构的关系,从建筑符号到语言符号、再到人类对“天人合一”自然生态宇宙观的深度描述。这不仅仅只是建筑符号系统向语言符号系统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人类从语言符号系统发展为中国符号哲学的宇宙观认知系统。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建筑材料决定了建筑外观形式,而且还是通过建筑外观形式决定室内环境和周围自然生态环境,建筑结构体系又与建筑设施有关。了解西方建筑线性逻辑思维模式的第一步,首先要搞清楚主人对建筑空间的需求。建筑师常常称之为“Program”。即建筑师设计建筑的各项内容,大多数是指经过整理各项空间需求。日本最重要的一门建筑课就是建筑计划,也就是Programming,建筑设计就是建筑计划。而美国人的建筑观同中国人一样比较重视立体与整体逻辑思维表达式,也比较近似于艺术逻辑思维的表达式。建筑艺术逻辑思维表达式就是将建筑整体空间结构抽象化、符号化、艺术化和观念化。抽象化、符号化和艺术化主要是把建筑空间结构语言逻辑化、符号化,或者说是建筑语言逻辑符号系统空间化,一方面语言空间结构化即观念逻辑化。所谓观念逻辑化是指建筑理论系统化和思辨逻辑哲学化即指建筑符号系统哲学化;另一方面是空间结构语言符号系统化,即所谓符号系统化是指对巢居干阑建筑空间结构抽象化、平面设计化和汉语言文字纵向表意书写文本化。因此,西方建筑空间结构同样与他们的横向表音文字造型书写文本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在此,人们完全有必要对中国传统巢居干阑建筑文化与西方建筑文化进行比较。西方建筑模式是一种横向直线表音书写的三段论式文本,实际上它完全符合西方建筑语言逻辑表达式。那么,正是这种建筑逻辑思维表达式,表明了这个民族的语言逻辑的思维方式。因此,西方建筑文化是一种线性思维逻辑表达式,其性状是一种直线三段论推理思维方式。那么,建筑空间结构主体同样是一种直线三段论表达式。

四、结语

第8篇:民居建筑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民居是劳动人民在与自然共生共存的生活中提炼创造的,在此过程中,结合不同地区的传统文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造出了无数优秀的民居建筑。如何传承这些民居建筑中的优秀文化,在现代环境设计中更好地服务于当今社会,是设计师应注重研究的领域和课题。本文以闽南民居的研究为着眼点,阐述学习传承传统民居的意义。

0引言

在当今国际经济、文化日趋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现代环境艺术中的建筑、景观、室内设计亦越来越呈现出一种趋同化的趋势。如何在规划中更好地保护与传承本土传统民居优秀的特色,并结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设计体现出具有本地特色的城市景观显得特别重要。做为一个环境艺术的学习和研究者,在本土传统民居面对现代化的冲击显得日渐式微而感到遗憾的同时,深感有责任就此课题进行探讨。

1闽南红砖传统民居的解读

单德启在他的《人与环境一一中国传统民居聚落基本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一文中,用英文中的“本土的”(vernacular),“传统住宅”(traditionalrcsidcnce),“没有建筑师的建筑”(archetecturewithoutarchtect),对“传统乡土民居”的含义进行l}释。n]现仅以笔者当下生于斯长于斯的闽南民居为例,就其内部空间形态、外观特征、色彩特征、装饰符号、文化特点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从中探讨其对于今天的环境艺术设计工作的重要性。[z]闽南红砖民居通常指的是用本地特制的红砖结合本地石材和工艺、融合了中原文化及闽南海洋文化的精神而建造的大膺a"詹”是闽南方言,就是通常所说的“房屋”。

1.1闽南红砖民居的空间构成形式

闽南红砖民居一般为单层,其布局以中轴线分布;呈“向心围合式“;左右对称排列;多层次进深。正中间有天井,中设厅堂,一般摆放祖宗神位,前设石煌,两边为厢房,左为大。在闽南方言里,几进一般也称作“几落”,如“三落大膺”的说法,指的即是三进的大詹。

1.2闽南红砖民居的色彩分析

1.2.1主色调

闽南红砖民居以红色为主色调。究其心理及传统因素,红色是中国传统象征意义文化中举足轻重的色彩,红色在几千年的中原传统文化中,象征喜庆、顺利、成功或受人重视、欢迎。“闽南红”呈现的便是一种带有喜庆的红色,它代表了闽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乐观向上,奋发图强的生活态度,使闽南人对传统文化中代表喜庆、吉祥和朝气的红色情有独钟,并将红色作为建筑主色调延用至今。

1.2.2辅色调

闽南红砖民居中的白石、青石、原木色及饰作的辅助色,与砖红主色调相辅相成。可以说,闽南红砖民居的色彩搭配无论从建筑本身,还是置于在自然的大环境中,都显得既端庄典雅又活泼灵动。

总之,蓝天白云之下、青山绿水之间那一栋栋具有典型的闽南特色的红砖民居,犹如中国传统青绿山水画中一枚枚朱砂色的印鉴,它与环境显得统一而又有变化。

1.2.3闽南红砖民居的装饰符号

闽南红砖民居不仅远观起来赏心悦目,近看局部装饰的符号设计亦别具一格。

a、装饰符号的位置:屋脊、墙面、悬梁、柱子、门窗、斗拱等;b、装饰符号的制作方式为:石雕、砖雕、木雕、灰塑、剪贴、拼凑等;c、装饰符号的题材:吉祥纹样、神话教化、诗词楹联等。这些装饰符号的灵活运用结合民居建筑的材料与工艺,使之无不充分显示营造者的匠心和艺术造诣及文化品位,亦成就了闽南民居独特的魅力。

1.2.4闽南红砖民居的文化

闽南上承古闽越的积淀、下启汉族及西域的交流、再融合东南亚、伊斯兰和西方建筑的影响,在文化面貌上呈多元化的状态。今天,闽南传统红砖民居独特的外观是在闽南地域文化的浸染下逐渐形成的,她受多元文化的影响,在造型式样上处处以装饰视觉元素体现建筑与文化不可分割的关联性。

2传统民居传承之意义

2.1传统民居传承之重要性

弗.赖特曾说:“唯一真正的文化是土生土长的文化”由此可见,其对于本土建筑文化的认识是相当深刻的。传统民居是本民族人民智慧浓缩的结晶,它必然有着我们能够“古为今用”的有益成份。但是,令人深感遗憾的是,今天现代化的民居建筑的大量涌现及外来文化的冲击,各地的民居逐步被所谓异彩纷呈的各色建筑、貌似多元的审美追求的建筑所代替。这表面看是“现代化”的体现,但也是对传统文化传承的缺失,亦反映出民族自信心的缺失;从另一个侧面看何尝不是现代对传统的蚕食与否定,或本土文化对外来文化的让位?如果说房子塌了,可以重建,但一个民族的精神垮了,要重铸又谈何容易?建筑是表现民族精神的一种主要的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可以说亦是民族精神的外化。因此,更好地保护与传承传统民居的优秀文化,是一个民族自信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民族对历史的尊重。

2.2传统民居传承之紧迫性

2.2.1外来因素导致传统民居加速消逝

当今,大量优秀的传统民居,正由干经济加速度增长、生活习俗的变革而快速消失。所以,民居的保护与传承已刻不容缓。早在建国初期,梁思成、林徽音夫妇就曾为了老北京的旧城保护问题竭尽全力、四处奔走。他们的方案是保留老城,将现代化的建设计划移到旁边的城市去;保留城墙,并在上面做出一些景观、休闲娱乐区域,这样人们既可以边饮茶,边徜徉在古城墙上,看老北京、看众生相,试想那是何等的享受!当梁氏夫妇看到古城墙被拆时,不禁痛哭涕零道:“每拆一块砖,都是在剥我的皮啊!”据说苏州郊区著名的水乡一一周庄之所以今天能够留存下来,也多亏已故艺术家陈逸飞先生当时四处呼吁奔走,今天才能依然存在于我们的视线之内。

2.2.2内在因素造成传统民居传承的紧迫性

古民居本身因年代久远及建筑材料的限制,导致古民居保护与传承问题的刻不容缓。我国古民居多为砖、土、木结构,因年代久远、凤吹日晒,老化程度加剧及资金匾乏,更加深了这种紧迫性的程度。

第9篇:民居建筑论文范文

中国传统民居在世界范围内是独树一帜的,具有浓厚的东方建筑风格,并对东南亚的民居有着广泛的影响。同时它又是丰富多彩的,各地民居不拘一格,砖、木、土、石并用,各具特色。从理论上来看,民居形制的形成是很简单的,不过是先民为了遮风蔽雨,防兽防盗,营造一个方便、舒适的生活空间而建造的一个建筑物而已。今天,我就要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方面简析其对中国传统民居形制特色生成的影响!

1.中国传统民居的环境观

从生产方式的层面分析,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既不同于游牧社会,又不同于工业社会的农业社会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层面(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等)的创造发展都离不开农耕的社会生活基础。正是这个原因,使得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始终是中国古代文化讨论的中心。

人类关注环境、适应环境并改造环境,缘于人们在自己的实践过程中对于环境价值的认识和深化。中国传统民居的历史发展不仅表现出人类适应环境的高超精湛的技法和艺术,而且建筑本身成为人们的生活环境,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人居环境思想。

1.1中国传统民居的环境理想

其本质可以概括为“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思想理论是由上古社会原始宗教的天人合一观念转化而来的,其思想萌芽是西周时的“天人通德”观念,人与自然融为一体,人神相通,没有界限,即《尚书•尧典》所谓“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至五帝时代,颛顼则“绝地天通”,断绝了以往天神和人间的通路,确立了天神与人间二分的思想观念。殷周之际,周人又沿着天人相通的思想理路,提出了“敬德保民”“以德配天”的主张,成为儒道天人合一论的思想来源。儒家天人合一的落脚点在主体性和道德性上,注重建筑环境的人伦道德之审美文化内涵的表达。儒家天人合一的环境理想追求则表现为强化和突出建筑与环境的整一和合,以及建筑平面布局和空间组织结构的群体性、集中性、秩序性和教化性。透过中国传统民居尤其是汉族民居的村落布局和建筑空间组织,我们可深切而强烈地感受到威严崇高的集中性、井然鲜明的秩序性、礼乐相济的教化性。此外传统民居的装饰装修和细部处理,也多以历史典故、神话传说、民间习俗为题材,常用人们熟知的人物图案,藉此达到道德教化的目的。道家天人合一的环境理想同样深刻地影响到古代中国的建筑意匠。它一方面表现为追求模拟自然的淡雅质朴之美,另一方面表现为注重对自然的直接因借,与山水环境契合无间。古往今来,不乏这种环境理想的具体表现。古代楚都南郢北依纪山,西接八岭山,东傍雨台山,南濒长江,真可谓水萦山绕,天造地设。

1.2中国传统民居的环境模式

天人合一的环境理想在中国传统社会大多是通过风水理论由风水术加以实践的,这种实践的结果便是五位四灵的环境模式。“五位”主要指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四灵”指道教信奉的四方神灵: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就思想背景和思维模式而言,风水理论根基于天人合一观念,认为天地人是统一的整体。风水术,由于承继了巫术及占卜之术而具有迷信色彩,但因其揉合了阴阳、五行、四象、八卦之哲理而不无启发意义,同时还附会了龙脉、明堂、生气、穴位等形法术语,使人感到深奥难喻,高深莫测,自古以来,对建筑的选址和布局影响深广。从《阳宅十书》和《葬经》可知,不论阳宅还是阴宅,“四灵之地”为风水宝地,其环境构成模式完全套用五位四灵图式。即《阳宅十书》云:“凡宅左有流水谓之青龙,右有长道谓之白虎,前有污池谓之朱雀,后有丘陵谓之玄武,为最贵也”。 《葬经》云:“夫葬以左为青龙,右为白虎,前为朱雀,后为玄武。玄武垂头,朱雀翔舞,青龙蜿蜒,白虎驯。”

1.3中国传统民居的环境意向

传统聚落和民居村舍总是与环境合为一体的。或临河沿路,或依山傍水;小桥曲径,阡陌纵横;荷塘溪池,家禽成群;宅前屋后,林木成荫。可以说,民居建筑是最早的一种强调人与环境的和谐一致的建筑类型。中国传统民居所追求的环境意向以崇尚自然和追求真趣为最高目标,以得体合宜为根本原则,以巧于因借为创造至法。这在大量的园记和游记文学中得到丰富而生动的体现。

2.结语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对传统民居建筑的影响是极其广泛、相当深刻的。正是这个原因,我们在讨论传统民居与文化的开始便先简要地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资源和基本精神,以期提纲挈领,从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和主要特征入手分析其对传统民居的影响作用。这里,我仅仅从中国传统民居的哲理观、宗法观、环境观、思维观等几个层面进行梳理。事实上,这几个方面远远不能穷尽传统民居与文化的关系。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观念对中国传统民居形制生成有巨大影响。

参考文献

[1] 孙大章.《中国民居研究》.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路易吉.戈佐拉.《凤凰之家》.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 李先逵,张晓群.《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四合院的文化精神(89).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4] 那仲良.《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中国村落中的教化性景观(85).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