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古今故事范文

古今故事精选(九篇)

古今故事

第1篇:古今故事范文

今日中国十大感人故事之母爱齐天

湖北武汉的陈玉蓉,是一位平凡的母亲。她的儿子叶海滨在13岁那年被确诊患一种先天性疾病——肝豆状核病变,肝脏无法排泄体内产生的铜,致使铜长期淤积,进而影响中枢神经、体内脏器,这种肝病无法医治,最终可能导致死亡。

由于家境,陈玉蓉只能先让儿子进行保守护肝治疗,但在儿子又一次吐血后,她决定请求医生为自己做肝脏移植手术,割一部分肝拯救儿子。但一个意想不到的事打破了陈玉蓉捐肝救子的希望:2008年12月31日,陈玉蓉的肝穿结果显示:重度脂肪肝,脂肪变肝细胞占50%-60%。这种情况,一般不适宜做肝捐赠。

考虑到叶海斌病情危急,陈玉蓉又救子心切,武汉同济医院为其进行了一次大会诊,最终设计了一种“折衷”的手术方案:叶海斌保留部分肝脏,陈玉蓉捐1/3的肝脏给儿子。这样,陈玉蓉的肝脏能够为儿子代谢掉体内的铜,同时,陈玉蓉体内的肝脏也基本能维持自身的需要。

手术原定于2009年2月19日进行,但就在手术前一天,陈玉蓉被主刀医生陈知水教授叫到办公室。陈教授告诉她,手术前常规检查中,叶海斌被查出丙肝。如果按照既定的方案进行,叶海斌留在体内部分肝脏,会把丙肝病毒传染到即将移植过来的母亲的肝脏,再次导致肝硬化,最终浪费母亲的肝脏。

基于这个原因,叶海斌的肝脏必须全部切除,母亲就需要切1/2甚至更多的肝脏给儿子。可是,母亲患有重度脂肪肝,1/2的肝脏不足以支撑其自身的代谢。无奈,捐肝救子的手术被取消。

陈玉蓉的丈夫叶国祥和儿媳也想给儿子捐肝,但陈玉蓉考虑到丈夫还要工作养家、儿媳还年轻而坚决反对,决定根据医生的建议,通过减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脂肪肝。2月18日,陈玉蓉从医院出院后,当天晚上就开始了自己的减肥计划。由于医生叮嘱不能乱吃药,运动也不能太过剧烈,她选择了走路。

从陈玉蓉家旁的巷子里走上堤坝,左边不远处,就是标志着“2”的一个石礅,这也是谌家矶东坝的起点。陈玉蓉就从这里开始,走到堤坝的终点:一个标志着“4.5”的石礅,走一个来回,正好5公里。陈玉蓉早上走一次,晚上走一次,一天就是10公里。

每天早上,陈玉蓉5点不到就从家里出发。晚上,陈玉蓉一吃完晚饭就要出门,因为堤坝上没有夜灯,她不能回来得太晚。每天10公里路,每餐半个拳头大的米饭团,常人难以想象需要怎样的毅力才能坚持,但陈玉蓉风雨无阻,坚持每天暴走10公里,坚持了7个月。

当7个月后陈玉蓉再次去医院检查时,奇迹出现了,她的体重由66公斤减至60公斤,脂肪肝细胞所占小于1%,脂肪肝没有了!就连医生都感叹:从医几十年,还没有见过一个病人能在短短7个月内消除脂肪肝,更何况还是重度,“简直是个奇迹!”

第2篇:古今故事范文

(20XX——20XX学年

第X学期)

(本文档共

5

】页/【

1185

】字)

单位

姓名

20XX年X月

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知识点专题

——古今异义

鄙:肉食者鄙。鄙:古义,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今义,轻视,看不起。卑鄙: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古义,身份低微,;今义,道德品质十

分恶劣。

但:①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古义,只、只不过。今义,转折连词。

耳:不习渡水故耳。耳:古义,罢了;今义,耳朵。

方:方七百里。方:古义,方圆;今义,方向或四个角都是90度的四边形,

发:发于声。发:古义,被任用;今义,送出,交付。

故:故使人问之。故:古义,副词,特意;今义,事故、所以。

股:两股战战。股:古义,大腿;今义,屁股。

篝火:夜篝火。篝火:古义,用笼罩着火;今义,泛指在空旷的地方或在野外架起木柴燃烧的火堆。

感激:由是感激。感激:古义,感动,激动;今义,感谢。

河:山河表里潼关路。河,古义,指黄河;今义,泛指一切河流。

会计: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会计:古义,是两个动词,聚会商议;今义,一个词,名词,指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员。

何苦:何苦而不平。何苦:古义,愁什么;今义,表示反问语气,不值得,

居:①居十日,扁鹊复见。居:古义,停留、过了;今义,居住、住所。

简: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古义,简拔,选择;今义,简单。

交通:阡陌交通。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泛指交通运输或邮电事业。

开张:诚宜开张圣听。开张:古义,扩大;今义,店铺)开始营业。

可以:可以一战。可以: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示许可,可能。

妻子: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古义,是妻子和儿女;今义,是专指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义,是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是没有办法,没有出路的境地。

亲戚:寡助之至,亲戚畔之。亲戚,古义,指父母兄弟姐妹在内的至亲;今义,专门指族外有婚姻关系的亲戚。

虽:虽人有百手。虽:古义,即使,表示假设关系的连词;今义,虽然,表示转折关系。

所以:此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所以:古义,用来……的原因;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痛恨: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痛恨:古义,痛心,遗憾;今义,极为仇恨。

涕:临表涕零。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出师表》

汤:①及其日中如探汤。汤:古义,热水;今义,菜或面做的稀状食物。

②滕人持汤沃灌。汤:古义,热水;今义,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无论:无论魏晋。无论:古义,更不必说;今义,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牺牲:牺牲玉帛。牺牲:古义,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今义,为正义事业舍弃生命,引申为舍弃某种利益,也指损害一方的利益。

再:一鼓作气,再而衰。再:古义,第二次;今义,又一次。《曹刿论战》

识:默而识之。识:古义,记

;今义,知道,认识。《论语》十则

第3篇:古今故事范文

吾以为今日而言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八事者何?

一曰,须言之有物。

二曰,不摹仿古人。

三曰,须讲求文法。

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

五曰,务去滥调套语。

六曰,不用典。

七曰,不讲对仗。

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一曰须言之有物

吾国近世文学之大病,在于言之无物。今人徒知“言之无文,行之不远”,而不知言之无物,又何用文为乎。吾所谓“物”,非古人所谓“文以载道”之说也。吾所谓“物”,约有二事。

(一)情感 《诗序》曰,“情动于中而形诸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此吾所谓情感也。情感者,文学之灵魂。文学而无情感,如人之无魂,木偶而已,行尸走肉而已。(今人所谓“美感”者,亦情感之一也。)

(二)思想 吾所谓“思想”,盖兼见地、识力、理想三者而言之。思想不必皆赖文学而传,而文学以有思想而益贵。思想亦以有文学的价值而益资也。此庄周之文,渊明老杜之诗,稼轩之词,施耐庵之小说,所以复绝于古也。思想之在文学,犹脑筋之在人身。人不能思想,则虽面目姣好,虽能笑啼感觉,亦何足取哉。文学亦犹是耳。

文学无此二物,便如无灵魂无脑筋之美人,虽有秾丽富厚之外观,抑亦未矣。近世文人沾沾于声调字句之间,既无高远之思想,又无真挚之情感,文学之衰微,此其大因矣。此文胜之害,所谓言之无物者是也。欲救此弊,宜以质救之。质者何,情与思二者而已。

二曰不摹仿古人

文学者,随时代而变迁者也。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周秦有周秦之文学,汉魏有汉魏之文学,唐宋元明有唐宋元明之文学。此非吾一人之私言,乃文明进化之公理也。即以文论,有《尚书》之文,有先秦诸子之文,有司马迁班固之文,有韩柳欧苏之文,有语录之文,有施耐庵曹雪芹之文。此文之进化也。试更以韵文言之。击壤之歌,五子之歌,一时期也。三百篇之诗,一时期也。屈原苟卿之骚赋,又一时期也。苏李以下,至于魏晋,又一时期也。江左之诗流为排比,至唐而律诗大成,此又一时期也。老杜香山之"写实"体诸诗(如杜之《石壕吏》、《羌村》,白之《新乐府》),又一时期也。诗至唐而极盛,自此以后,词曲代兴。唐五代及宋初之小令,此词之一时代也。苏柳(永)辛姜之词,又一时代也。至于元之杂剧传奇,则又一时代矣。凡此诸时代,各因时势风会而变,各有其特长。吾辈以历史进化之眼光观之,决不可谓古人之文学皆胜于今人也。左氏史公之文奇矣。然施耐庵之《水游传》视《左传》、《史记》,何多让焉。《三都》、《两水》之赋富矣。然以视唐诗宋词,则糟粕耳。此可见文学因时进化,不能自止。唐人不当作商周之诗,宋人不当作相如子云之赋。即令作之,亦必不工,逆天背时,违进化之迹,故不能工也。

既明文学进化之理,然后可言吾所谓“不摹仿古人”之说。今日之中国,当造今日之文学。不必摹仿唐宋,亦不必摹仿周秦也。前见国会开幕词,有云,“于铄国会,遵晦时休”。此在今日而欲为三代以上之文之一证也。更观今之“文学大家”,文则下规姚曾,上师韩欧,更上则取法秦汉魏晋,以为六朝以下无文学可言,此皆百步与五十步之别而已,而皆为文学下乘。即令神似古人,亦不过为博物院中添几许“逼真赝鼎”而已,文学云乎哉。昨见陈伯严先生一诗云:

涛园钞杜句,半岁秃千毫。所得都成泪,相过问奏刀。万灵噤不下,此老仰弥高。胸腹回滋味,徐看薄命骚。

此大足代表今日“第一流诗人”摹仿古人之心理也。其病根所在,在于以“半岁秃千毫”之工夫作古人的钞胥奴婢,故有“此老仰弥高”之叹。若能洒脱此种奴性,不作古人的诗,而惟作我自己的诗,则决不致如此失败矣!

吾每谓今日之文学,其足与世界“第一流”文学比较而无愧色者,独有白话小说(我佛山人、南亭亭长、洪都百炼生三人而已。)一项。此无他故,以此种小说皆不事摹仿古人,(三人皆得力于《儒林外史》、《水游》、《石头记》。然非摹仿之作也。)而惟实写今日社会之情状,故能成真正文学。其他学这个,学那个之诗古文家,皆无文学之价值也。今之有志文学者,宜知所从事矣。

三曰须讲求文法

今之作文作诗者,每不讲求文法之结构。其例至繁,不便举之,尤以作骈文律诗者为尤甚。夫不讲文法,是谓"不通"。此理至明,无待详论。

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

此殊未易言也。今之少年往往作悲观。其取别号则日"寒灰"、"无生"、"死灰"。其作为诗文,则对落日而思暮年,对秋风而思零落,春来则惟恐其速去,花发又惟惧其早谢。此亡国之哀音也。老年人为之犹不可,况少年乎。其流弊所至,遂养成一种暮气,不思奋发有为,服劳报国,但知发牢骚之音,感唱之文。作者将以促其寿年,读者将亦短其志气,此吾所谓无病之呻吟也。国之多患,吾岂不知之。然病国危时,岂痛哭流涕所能收效乎。吾惟愿今之文学家作费舒特,作冯志尼,而不愿其为贾生、王粲、屈原、谢皋羽也。其不能为贾生、王某、屈原、谢皋羽,而徒为妇人醇酒丧气失意之诗文者,尤卑卑不足道矣!

五曰务去滥调套语

今之学者,胸中记得几个文学的套语,便称诗人。其所为诗文处处是陈言滥调,“磋跎”、“身世”、“寥落”、“飘零”、“虫沙”、“寒窗”、“斜阳”、“芳草”、“春闺”、“愁魂”、“归梦”、“鹃啼”、“孤影”、“雁字”、“玉楼”、“锦字”、“残更”,……之类,累累不绝,最可惜厌。其流弊所至,遂令国中生出许多似是而非,貌似而实非之诗文。今试举一例以证之。

“荧荧夜灯如豆,映幢幢孤影,凌乱无据。翡翠衾寒,鸳鸯瓦冷,禁得秋宵几度。幺弦漫语,早丁字帘前,繁霜飞舞。袅袅余音,片时犹绕柱。”

此词骤观之,觉字字句句皆词也。其实仅一大堆陈套语耳。“翡翠线”、“鸳鸯瓦”,用之白香山《长恨歌》则可,以其所言乃帝王之衾之瓦也。“丁字帘”、“幺弦”,皆套语也。此词在美国所作,其夜灯决不“荧荧如豆”,其居室尤无“柱”可绕也。至于“繁霜飞舞”,则更不成话矣。谁曾见繁霜之“飞舞”耶?

吾所谓务去滥调套语者,别无他法,惟在人人以其耳目所亲见、亲闻、所亲身阅历之事物,—一自己铸词以形容描写之。但求其不失真,但求能达其状物写意之目的,即是工夫。其用滥调套语者,皆懒惰不肯自己铸词状物者也。

六曰不用典

吾所主张八事之中,惟此一条最受友朋攻击,盖以此条最易误会也。吾友江亢虎君来书日:

“所谓典者,亦有广狭二义。饾饤獭祭,古人早悬为厉禁。若并成语故事而屏之,则非惟文字之品格全失,即文字之作用亦亡。……文字最妙之意味,在用字简而涵意多。此断非用典不为功。不用典不特不可作诗,并不可写信,且不可演说。来函满纸‘旧雨’‘虚怀’,‘治头治脚’、‘舍本逐末’、‘洪水猛兽’、‘发聋振瞶’、‘负弩先驱’、‘心悦诚服’、‘词坛’、‘退避三舍’、‘无病呻吟’、‘滔天’、‘利器’、‘铁证’,……皆典也。试尽抉而去之,代以俚语俚字,将成何说话。其用字之繁简,犹其细焉。恐一易他词,虽加倍蓰而涵义仍终不能如是恰到好处,奈何。……”

此论极中肯要。今依江君之言,分典为广狭二义,分论之如下:

(一)广义之典非吾所谓典也。广义之典约有五种。

(甲)古人所设譬喻,其取譬之事物,含有普通意义,不以时代而失其效用者,今人亦可用之。如古人言“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今人虽不读书者,亦知用“自相矛盾”之喻。然不可谓为用典也,上文所举例中之“治头治脚”、“洪水猛兽”、“发聋振瞶”,……皆此类也。盖设譬取喻,贵能切当,若能切当,固无古今之别也。若“负导先驱”、“退避三舍”之类,在今日已非通行之事物,在文人相与之间,或可用之,然终以不用为上。如言“退避”,干里亦可,百里亦可,不必定用“三舍”之典也。

(乙)成语 成语者,合字成辞,别为意义。其习见之句,通行已久,不妨用之。然今日若能另铸"成语",亦无不可也。“利器”、“虚怀”、“舍本逐末”,……皆属此类。非此“典”也,乃日用之字耳。

(丙)引史事 引史事与今所论议之事相比较,不可谓为用典也。如老杜诗云,“未闻殷周衰,中自诛褒妲”,此非用典也。近人诗云,“所以曹孟德,犹以汉相终”,此亦非用典也。

(丁)引古人作比 此亦非用典也。杜诗云,“清新复开府,俊逸鲍参军”,此乃以古人比今人,非用典也。又云,“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此亦非用典也。

(戊)引古人之语 此亦非用典也。吾尝有句云,“我闻古人言,艰难惟一死”。又云,“‘尝试成功自古无,放翁此语未必是”’。此乃引语,非用典也。

以上五种为广义之典,其实非吾所谓典也。若此者可用可不用。

(二)狭义之典,吾所主张不用者也。吾所谓“用典”者,调文人词客不能自己铸词造句,以写眼前之景,胸中之意,故借用或不全切,或全不切之故事陈言以代之,以图含混过去。是谓“用典”。上所述广义之典,除戊条外,皆为取譬比方之辞。但以彼喻此,而非以彼代此也。狭义之用典,则全为以典代言,自己不能直言之,故用典以言之耳。此吾所谓用典与非用典之别也。狭义之典亦有工拙之别,其工者偶一用之,未为不可,其拙者则当痛绝之已。

(子)用典之工者 此江君所谓用字简而涵义多者也。客中无书不能多举其例,但杂举一二,以实吾言。

(l)东坡所藏仇池石,王晋卿以诗借现,意在于夺。东坡不敢不借,先以诗寄之,有句云,“欲留嗟赵弱,宁许负秦曲。传观慎勿许,间道归应速。”此用蔺相如返壁之典,何其工切也。

(2)东坡又有“章质夫送酒六壶,书至而酒不达。”诗云,“岂意青州六从事,化为乌有一先生”。此虽工已近于纤巧矣。

(3)吾十年前尝有读《十字军英雄记》一诗云,“岂有酖人羊叔予,焉知微服赵主父,十字军真儿戏耳,独此两人可千古”‘。以两典包尽全书,当时颇沾沾自喜,其实此种诗,尽可不作也。

(4)江亢虎代华侨诔陈英土文有“本悬太白,先坏长城。世无鉏霓,乃戕赵卿”四句,余极喜之。所用赵宣子一典,甚工切也。

(5)王国维咏史诗,有“虎狼在堂室,徒戎复何补。神州遂陆沉,百年委榛莽。寄语桓元子,莫罪王夷甫。”此亦可谓使事之工者矣。

上述诸例,皆以典代言,其妙处,终在不失设譬比方之原意。惟为文体所限,故譬喻变而为称代耳。用典之弊,在于使人失其所欲譬喻之原意。若反客为主,使读者迷于使事用典之繁,而转忘其所为设譬之事物,则为拙矣。古人虽作百韵长诗,其所用典不出一二事而已。(“北征”与白香山“悟真寺诗”皆不用一典。)今人作长律则非典不能下笔矣。尝见一诗八十四韵,而用典至百余事,宜其不能工也。

(丑)用典之拙者 用典之拙者,大抵皆衰情之人,不知造词,故以此为躲懒藏拙之计。惟其不能造词,故亦不能用典也。总计拙典亦有数类:

(1)比例泛而不切,可作几种解释,无确定之根据。今取王渔洋“秋柳”一章证之。

“娟娟凉露欲为霜,万缕千条拂玉塘,浦里青行中妇镜,江于黄竹女儿箱。空怜板话隋堤水,不见琅琊大道王。若过洛阳风景地,含情重问永丰坊。”

此诗中所用诸典无不可作几样说法者。

(2)僻典使人不解。夫文学所以达意抒情也。若必求人人能读五车书,然后能通其文,则此种文可不作矣。

(3)刻削古典成语,不合文法。"指兄弟以孔怀,称在位以曾是(章太炎语),是其例也。今人言"为人作嫁"亦不通。

(4)用典而失其原意。如某君写山高与天接之状,而曰"西接杞天倾"是也。

(5)古事之实有所指,不可移用者,今往乱用作普通事实。如古人灞桥折柳,以送行者,本是一种特别土风。阳关渭城亦皆实有所指。今之懒人不能状别离之情,于是虽身在滇越,亦言灞桥,虽不解阳关渭城为何物,亦皆“阳关三迭”、“渭城离歌”。又如张翰因秋风起而思故乡之莼羹鲈脍,今则虽非吴人,不知莼鲈为何味者,亦皆自称有“莼鲈之思”。此则不仅懒不可救,直是自欺欺人耳!

凡此种种,皆文人之不下工夫,一受其毒,便不可救。此吾所以有“不用典”之说也。

七曰不讲对仗

排偶乃人类言语之一种特性,故虽古代文字,如老子孔子之文,亦间有骈句。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微。”此三排句也。“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贫而无馅,富无而骄”。“尔爱其羊,我爱其礼”。此皆排句也。然此皆近于语言之自然,而无牵强刻削之迹;尤未有定其字之多寡,声之平仄,词之虚实者也。至于后世文学末流,言之无物,乃以文胜。文胜之极,而骄文律诗兴焉,而长律兴焉。骈文律诗之中非无佳作,然佳作终鲜。所以然者何。岂不以其束缚人之自由过甚之故耶。(长律之中,上下古今,无一首佳作可言也。)今日而言文学改良,当"先立乎其大者",不当枉废有用之精力于微细纤巧之末。此吾所以有废骈废律之说也。即不能废此两者,亦但当视为文学未技而已,非讲求之急务也。

今人犹有鄙夷白话小说为文学小道者。不知施耐庵、曹雪芹、吴研人皆文学正宗,而骈文律诗乃真小道耳。吾知必有闻此言而却走者矣。

八曰不避俗语俗字

吾惟以施耐庵、曹雪芹、吴研人为文学正宗,故有“不避俗字俗语”之论也(参看上文第二条下)。盖吾国言文之背驰久矣。自佛书之输入,译者以文言不足以达意,故以浅近之文译之,其体已近白话。其后佛氏讲义语录尤多用白话为之者,是为语录体之原始。及宋人讲学以白话为语录,此体遂成讲学正体。(明人因之。)当是时,白话已久入韵文,观唐宋人白话之诗词可见也。及至元时,中国北部已在异族之下,三百余年矣(辽、金、元)。此三百年中,中国乃发生一种通俗行远之文学。文则有《水游》、《西游》、《三国》之类,戏曲则尤不可胜计。(关汉卿诸人,人各著剧数十种之多。吾国文人著作之富,未有过于此时者也。)以今世眼光观之,则中国文学当以元代为最盛,可传世不朽之作,当以元代为最多。此可无疑也。当是时,中国之文学最近言文合一。白话几成文学的语言矣。使此趋势不受阻遏,则中国乃有“活文学出现”,而但丁、路得之伟业,(欧洲中古时,各国皆有俚语,而以拉丁文为文言,凡著作书籍皆用之,如吾国之以文言著书也。其后意大利有但丁诸文豪,始以其国俚语著作。诸国踵兴,国语亦代起。路得创新教始以德文译旧约新约,遂开德文学之先。英法诸国亦复如是。今世通用之英文新旧约乃一六-一年译本,距今才三百年耳。故今日欧洲诸国之文学,在当日皆为俚语。造诸文豪兴,始以“活文学”代拉丁之死文学。有活文学而后有言文合一之国语也。)凡发生于神州。不意此趋势骤为明代所阻,政府既以八股取土,而当时文人如何李七子之徒,又争以复古为高,于是此千年难遇言文合一之机会,遂中道夭折矣。然以今世历史进化的眼光观之,则白话文学之为中国文学之正宗,又为将来文学必用之利器,可断言也。(此“断言”乃自作者言之,赞成此说者今日未必甚多也。)以此之故,吾主张今日作文作诗,宜采用俗语俗字。与其用三千年前之死字(如“于铄国会,遵晦时休”之类),不如用二十世纪之活字。与其作不能行远不能普及之秦汉六朝文字,不如作家喻户晓之《水游》、《西游》文字也。

第4篇:古今故事范文

[关键词]刘孝孙《古今类序诗苑》续书

[分类号]G254

1 南朝至初唐的诗歌总集及问题的提出

《史记》载:“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此“三千余篇”当是《诗三百》编定前的累积,且有过编订。《隋书・经籍志》(下称《隋志》)说由鲁太师挚“次而录之”;孔子据此删成《诗三百》。换言之,《诗三百》是从鲁太师的纂集中再选而成,实乃后世再选本之滥觞。迨及南朝,诗歌专门之选集出现第一个高潮。《隋志》著录有谢灵运《诗集》、《诗集钞》、《诗英》,萧统《古今诗苑英华》,徐陵《玉台新咏》,《青溪诗》等;其原注记载已佚总集有张敷、袁淑补谢灵运《诗集》,颜峻《诗集》,萧统《文章英华》等;共著录和注记此期编纂的诗歌总集七十余部,集中于陈代前。考两《唐志》、《崇文总目》、《玉海》等,初唐再现选集诗歌的高潮,如刘孝孙《古今类序诗苑》,郭瑜《古今诗类聚》,释慧净《诗英华》,释玄鉴《续古今诗集》等;仅纂于唐高宗前的诗歌总集就有二十余部。

以上总集归类:①大全集式总集,如谢灵运《诗集》。钟嵘《诗品》:“至于谢客集诗,逢诗辄取”。可知谢氏《诗集》在于广收博采。②据自编或他编总集再选的英华集,如谢灵运《诗英》。《隋志》著录谢氏《诗集》后即著录《诗集钞》、《诗英》,可知其乃谢客据自编《诗集》再选。王立群认为:“南朝总集编纂多据前贤总集再编”。如《隋志》著录刘义庆《集林》、孔逭《文苑》后即著录佚名《集林钞》、《文苑钞》,此二集当为无名氏据刘、孔所编总集再选。揆之《隋志》体例,可知“诗英华”之类乃编者据自编或他编总集再选。③类聚总集,如《玉台新咏》、《古今诗类聚》。《玉台新咏序》:“(于是)撰录艳歌,凡为十卷”。此为专门类聚艳诗。《古今诗类聚》,新旧《唐志》等著录,参《艺文类聚》“以类相从”体例,或为分类聚诗的通代诗歌总集。④燕会唱和诗集,如《青溪诗》。《隋志》注云“齐燕会作”,即南齐时宴聚、文会的唱和诗集。⑤续纂总集,如《续古今诗集》。这类续书有如孔宁续《文章流别集》的《续文章流别》,释道宣续《弘明集》的《广弘明集》,李康成续《玉台新咏》的《玉台后集》。僧佑自序《弘明集》按“类聚区分”编录,《郡斋读书志》:“(道宣)因采辑自古文章,下逮齐隋发明其道者,以广僧佑之书,分……统归等十门”。《广弘明集》亦是以类聚区分体例纂而续之。《文献通考》“《玉台后集》”条引晁氏曰:“唐李康成采梁萧子范迄唐张赴二百九人所著乐府歌诗六百七十首,以续陵编”。《玉台后集》旨在续《玉台新咏》。从现存资料看,续集大都在时间、体例、内容诸方面与前集衔接,主要是广采别集,集名一般保留有前集的关键字眼。

据新旧《唐志》,在唐人操诗歌专门之选的总集中,刘孝孙《古今类序诗苑》应是比较早的一部,其再选菁华本即慧净据此删选而成的《诗英华》,它们对初唐诗坛及当时南北文风的融合均产生了一定影响,可惜都已佚失。问题因此产生,可能是前人误解《续高僧传・释慧净传》所引刘孝孙《沙门慧净(诗英华)序》(下称刘《序》)之意,造成了认识上的一些差距。不仅如此,这种误解信息的递相因袭还使其与刘孝绰《诗苑》、萧统《诗苑英华》之关系变得十分复杂。因此,辨析此二集的集名、成书时间、类型、体例及其本末关系,厘清刘孝绰《诗苑》、萧统《诗苑英华》何为唐代续集所本,探讨刘孝孙《古今类序诗苑》的编纂情况等,就成了本文试图解决的主要问题。2刘孝孙《古今类序诗苑》的编纂概况

刘孝孙所纂总集最早见于《旧唐书・褚亮传》附《刘孝孙传》(下称《刘传》):“(孝孙)尝采历代文集,为王撰《古今类序诗苑》四十卷”。此集是采历代别集而成。据《全唐文》所录刘《序》:“自刘廷尉所撰《诗苑》之后,纂而续焉”。可知《古今类序诗苑》是为续《诗苑》,属上述第五类总集。“序”疑作“续”,“类续”即类聚区分、纂而续焉。《古今类序诗苑》原本或作《续(诗苑)》,亦未可知。旧《唐志》著录为“《古今类序诗苑》三十卷”,比《刘传》所载少十卷。新《唐志》著录为“《占今类聚诗苑》三十卷”,“序”被改作“聚”。《玉海》卷五九“梁古今诗苑英华”条:“刘孝孙《古今类聚诗苑》三十卷。”注曰:“旧史四十卷”。所据为两《唐书》,集名则沿袭新《唐志》。《全唐诗》有刘孝孙小传,但称其“撰《古今诗苑》四十卷”,集名无“类序”二字,或另有所本。

《古今类序诗苑》的编撰时间可考于《刘传》:“刘孝孙……贞观六年,迁著作佐郎、吴王友。尝采历代文集,为王撰《古今类序诗苑》四十卷。十五年,迁本府咨议参军。寻迁太子洗马,未拜卒。”《新唐书》所载略同。据《旧唐书》之《高祖本纪》、《太宗本纪》、《霍王元轨传》,武德八年,蜀王李元轨徙封为吴王;贞观十年(636年)春,改封为霍王。《刘传》所称“为王撰《古今类序诗苑》”之“王”是承“吴王”省,故《古今类序诗苑》始编于贞观六年后,编成当在贞观十年春以前。至于贞观十五年孝孙所迁“本府咨议参军”,因其此前未改任他府,故仍当在李元轨府。又由“寻迁”、“末鲜卒”,可知孝孙卒于贞观十五年或十六年。

有关《古今类序诗苑》编撰的信息最早见于《续高僧传》所载刘《序》。《续高僧传》卷三《释慧净传》:“至贞观十年,……(净)撰《诗英华》一帧十卷。……吴王咨议刘孝孙,文才翘拔,为之序曰……。(皇储)乃以贞观十三年……延净开阐法华。”由本传可知慧净选集名《诗英华》,撰成于贞观十年至十三年间。孝孙撰“序”,当不早于贞观十五年;是“序”即《全唐文》所题《沙门慧净(诗英华)序》。道宣自序《续高僧传》所载“终唐贞观十有九年”;《释慧净传》说此年慧净“今春秋六十有八”。龙朔元年(661年)道宣撰《集古今佛道论衡》,其卷丙《皇太子集三教学者详论事》载:“余曾问其(净)疾苦,答云:‘……今则七十有余。’”说明贞观十九年后慧净尚在世。道宣既了解同时代的慧净行事,又谓《释慧净传》所载“斯并目叙而即笔”,故该传所载可信。刘《序》云:

近世文人,才华间出。周武帝震彼雄图……温、刑誉高于东夏,徐、庾价重于南荆。王司空孤秀一时,沈恭子标奇绝代。凡此英彦,安可阙如?自参墟启祚……文雅郁兴,于兹为盛。余虽不敏,窃有志焉。既而舟壑潜移,悼陵谷而迁贸;居诸易晚,恻人世之难常。固请法师,暂回清鉴,采摭词实,耘剪繁芜。盖君子不常矜庄,删诗未为斯玷。自刘廷尉所撰《诗苑》之后,纂而续焉。

此段旨在阐明其续《诗苑》及固请慧净删诗的原

委。前已述,南朝纂集兴盛于陈以前,盖孝孙有感丁先代编纂之盛,而梁、周以来人才辈出,诸贤之作亦可奉为圭臬,尤其唐初“文雅郁兴,于兹为盛”,却少有编纂此期作品者。“余虽不敏,窃有志焉”,是渭其“白刘延尉所撰《诗苑》之后,纂而续焉”;孝孙续《诗苑》而纂的应即《古今类序诗苑》。当然,慧净删诗亦以此为限。删诗实际是再选编,由孝孙“固请”慧净“耘剪繁芜”,可知慧净是删选孝孙所纂。孝孙无奈世事难料、年事已高和人生无常,故请慧净删诗。在他看来,可删其所纂者非慧净莫属。据《释慧净传》,慧净既娴于内典又颇习外学,“翰林文士,推承冠绝;竞述新制,请越瑕累”。孝孙续纂成集即请慧净萃集英华,是在情理之中;就《诗英华》的编纂紧随《古今类序诗苑》,即可知这种内在关系。刘《序》又说:

(庾初孙、韦山甫)与法师周旋,情逾胶漆,睹斯盛事,咸共赞成。生也有涯,庾侯长逝;永言怛化,不觉流襟。顷观其遗文,久为陈迹i今亦次乎汗简,贻诸后昆。……凡预能流,家藏一本。

蕴意有四:①慧净主删诗之事,庾、韦共赞其成。②《诗英华》成书而后庾氏卒;由孝孙不久前看到庾氏遗文久为陈迹,可知其作“序”时庾氏亡故巳久。③孝孙补录庾氏遗文说明《古今类序诗苑》不录生存者。④孝孙作“序”时《诗英华》已广为流传并被收藏,说明其“序”根本不在《诗英华》之中,即孝孙此文非“序”或不是单为《诗英华》而作。孝孙事隔多年忽然作“序”,大抵是为澄清《诗英华》的来龙去脉。据《大唐新语》,慧净尝言:“作之非难,鉴之为贵。吾所搜拣,亦《诗》三百篇之次矣”。说明《诗英华》是有蓝本的再选;然慧净此言确有自诩意味,故孝孙为文突出庾、韦“咸共赞成”的用意便可得而知。要之,孝孙续《诗苑》而成《古今类序诗苑》,即请慧净删选成《诗英华》。3《古今类序诗苑》与《诗苑》等总集的关系

自南朝至唐代冠有“诗苑”的总集共四部:刘孝绰《诗苑》、萧统《诗苑英华》、刘孝孙《古今类序诗苑》、慧净《诗英华》(《法苑珠林》作《续诗苑英华》),它们之间的关系迄今尚未廓清。据《梁书-刘孝绰传》,刘孝绰曾为廷尉卿;《隋志》著录有“梁廷尉卿《刘孝绰集》”,故知刘廷尉即刘孝绰。其与萧统、萧绎过从甚密,大同初“除安西湘东王谘议参军”,“大同五年,卒官”。《诗苑》为刘孝绰撰,刘《序》及颜之推都说得很清楚。《颜氏家训》:“扬都论者,恨其(何逊)每病苦辛,饶贫寒气,不及刘孝绰之雍容也。虽然,刘甚忌之……又撰《诗苑》,止取何两篇,时人讥其不广”。颜氏言之凿凿,所述应是耳闻目睹。《北史・颜之推传》谓其自小随父颜协在湘东王府,十二岁预湘东王门徒,“博览书史,无不该洽……甚为西府所称”。据《梁书・颜协传》,颜协卒于大同五年,曾与孝绰共事于萧绎荆州幕。孝绰任职西府期间,之推当与其有过接触。而且,《颜氏家训》所记梁世人事多与《梁书》等史籍所载吻合,故孝绰撰《诗苑》之事可信。颜氏谓孝绰“又撰《诗苑》,止取何两篇”,其一“又”字说明此《诗苑》为补撰,此前所撰《诗苑》未收何逊诗。《诗苑》与《诗苑英华》非同一总集。

关于《诗苑》的编撰,略考如下。《梁书・昭明太子传》载,天监十四年“太子自加元服,高祖便使省万机,内外百司奏事者填塞于前”。《南史・王锡传》:“(又敕)刘孝绰、到洽、张缅为学士。”俞绍初考证此事“在天监十四至十六年间”。梁代学士大多专司编撰,如《梁书・安成王传》:“招学士平原刘孝标,使撰《类苑》。”《沈峻传》:“贺琛奉敕撰《梁官》,乃启峻及孔子祛补西省学士,助撰录。”孝绰既为东宫学士,为萧统编撰一部大全集式诗歌总集以供闲时赏阅,是在职份之内。据此期《诗苑》不收何逊诗,则知编成于何逊亡故(最迟在普通元年)前。《全梁文》卷二0《答湘东王求(文集)及(诗苑英华)书》明确《诗苑英华》(《文章英华》)是有蓝本的再选集。换言之,《诗苑英华》是据《诗苑》再选,集名应作《(诗苑)英华》;编成于普通三年前,学界已有共识。《郡斋读书志》卷二0引窦常说:“统著《文选》,以何逊在世,不录其文。”《文选》是《文章英华》之误,俞绍初等有说在先,兹不赘言。《(诗苑)英华》不录何逊诗恰可证明其以《诗苑》为蓝本的再选。《文章英华》及《

4 《古今类序诗苑》的编纂体例

《诗苑》体例可由《(诗苑)英华》管窥一斑。傅刚认为《(诗苑)英华》体例同于《文选》:“大概也是这样的体例”。其与《文选》的编撰确有内在联系,如《文选》之《反招隐诗》题下李善注:“《古今诗苑英华》题云‘晋王康琚……。由此逆推,作为《(诗苑)英华》蓝本的《诗苑》,应是《文选》所选诗歌编次体例之源。《文选序》:“……名日《文选》云耳。”文章本应就此作结,然附加“凡次文之体,各以汇聚;诗赋体既不一,又以类分;类分之中,各以时代相次”一段。按理,序文旨在揭橥宗旨和申明体例,但《文选序》未按常规;如果萧统白创体例不至如此。换言之,《文选》诗歌类分体例是沿袭《诗苑》而来,萧统以附加说明。《文选》所选诗歌分23类,具体是以“事类”区分和以类相从;《诗苑》基本体例亦大抵如此。

第5篇:古今故事范文

《诗经》中的语句被引用来表达己意者,先秦典籍中不难看到,《诗经》中的一些语句被反复引用,历代沿习,流传至今成为成语的约有150多条,如:“战战兢兢、小心翼翼、高高在上、求之不得、不可救药、有的放矢”等。再如狐假虎威的故事,先秦典籍中多有记载。浓缩这一故事的四个字“狐假虎威”相沿习用,成为我们今天熟悉的一条成语。成语这一语言事实,先秦以来就有。而出现“成语”一词则在元朝。元朝以前,用什么来指称成语呢?人们把它同典故混为一谈。“典故”一词最早见于《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指常例、典制和故实。大约汉魏以后,“典故”又用来指引用古书中的传说、故事或词语(包括俗语、谚语、格言等)。引用典故来表达己意,我们叫用典,古人叫用事。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沈侯(约)文章用事,不使人觉,若胸意语也。”唐宋时,人们赋诗著文,讲究用典,大力宣传“取古之陈言用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宋・黄庭坚《答洪与驹书》)那时用典相当普遍。

典故的特点之一是语言形式的多样化。特别是源于典故故事的事典即是如此。如“狐假虎威”作为典故,用例所涉语形有“狐假虎威、威假狐虎、虎威狐假、假虎之威、狐虎之威、狐假虎势、假虎张威、假虎树威、威假虎狐、虎威余、狐假、假威”等。源于诗文的语典其语言形式一般没有事典多。我们将此二者作为典故发展的一条路线,都是以“多形、引用”的方式表现的。在一个典故运用的过程中,往往有一条或两条被反复引用、相沿引用,形成习用,在这一过程中得到锤炼,使其形式和意义固化,并为人们所熟知。“狐假虎威”即是。这就形成了典故发展的另一条“定型、习用”的路线。这一条路线的形成和发展,为成语从典故中分离出来创造了条件,并成为成语的主要来源。由此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典故的分离,从秦汉时期就开始了。“创造新的语言(词汇)”是“经过语言的新质的要素的逐渐的长期积累”来实现的。(斯大林《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成语的新质积累了一千多年,到宋元之际约一百二十年间是“成语”由来的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拐点。

所谓宋元之际,指南宋、金、元交错共存的一个历史时段。这三个阶段正好有三位关注典故俗谚的学者:南宋的洪迈(1123-1203),金朝的王若虚(1174-1243),元朝的刘祁(1203-1250),从洪迈出生到刘祁去世,共约一百二十年,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成语”由来的发展过程中的拐点。先说洪迈,他对典故俗语之类很感兴趣。他的著述《容斋随笔》五集中,尤喜对宋朝人使用的俗语典故考本溯源。如《容斋五笔・狐假虎威》:“谚有狐假虎威语,稚子来扣其义,因示以《战国策》、《新序》所载。”下文叙其故事及含义后说“俗谚盖本此。”大约因为俗谚是通俗的习用的固定语句,为众所知。故洪迈用俗谚去指称“狐假虎威”。后来清人赵翼《余从谈・成语・序》说:“洪容斋(迈)渭世俗称引成语,往往习用为常,反不知其所出。”清人用“成语”去取代洪迈的“俗谚“,看来洪迈似有“成语”的概念,但还没出现“成语”一词。

金朝王若虚试图用“成言”去概括指称,他在《滹南遗老集》中有“‘疾雷不及掩耳’。”此兵家成言”、“‘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成言也。”“成言”是先秦就有的一个旧词, 王若虚试将其赋予新义。这个新义词“成言”未被人们接受。洪迈和王若虚同时在世有29年,可惜他们没有研讨过“成言”之类的问题。洪迈还使过金朝,但不去搞学术交流。

金朝的另一位太学生刘祁,和同朝王若虚同时在世40年。王若虚在金朝做官,1234年金亡,王若虚微服北归。1232年,元兵攻打金朝汴京,刘祁逃到乡间,在他的归潜类中写作《归潜志》。入元,刘祁生活在元朝了,与王若虚无缘相交,仍然写作他的《归潜志》。刘祁熟于典故俗谚,他思考对其中习用的固定语句如何指称,于是考虑用一个新词“成语”来概括。今天的《汉语大词典》“成语”条列有二义,其一义:“习用的古语。”首例引:“元・刘祁《归潜志》卷十二:‘古文不宜蹈袭前人成语,当以奇异自强;四六宜用前人成语,复不宜用生涩求异。’”目前所知,这是使用“成语”一词最早的用例。“成语”一词一出现便被人们接受了,这大约是因为“成言”一词所指是固定的现成话。王若虚所用的例子都是俗语谚语格言之类。“成语”在古代多指现成的诗文语句,也指有出处的习用的固定的词、词组、俗谚等。清人赵翼的《陔余丛谈》和钱大昕的《恒言录》中的“成语”篇所收成语即是。里面收有一般词汇,如“毛病、罪过、便宜、妖精、不中用”;有俗谚,如“快行无好步、急则抱佛脚、远水不救近火、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有诗文句,多是名句;也有今天我们确认的真成语,如“守株待兔、画蛇添足、矫枉过正、大器晚成、数米而炊、不学无术”等。“成语”一词在清朝已普遍使用。

洪迈、王若虚、刘祁等人都看到了这种习用的固定语句,都考虑用一个词儿去指称它。从运用旧词“俗谚”到新义词“成言”,再到新词“成语”;而“成语”这一新词的出现,是成语孕育发展的阶段性成果的一个标志。明人继承,使用开来。清人加以补说,并用实例给以定位,为后人研究成语做了基础性工作。

辛亥革命后,1915年出版的《辞源》和1936年出版的《辞海》,吸收了宋元以来至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相关研究成果,给“成语”下了定义,前者为:“成语”,“谓古语也,凡流行于社会,可以征引来以表己意者皆是。”后者为:“古语常为令人所引用者曰成语。或出自经传或来从谣谚,大抵为社会间口习耳闻,为众所熟知者。”定义着眼于古语、有出处、相沿习用。

1951年,吕叔湘、熙《语法修辞讲话》第二讲中提出“成语多数是四个字的……”这就从成语结构格式的特点上把大部分俗谚和习用的一般性词儿区分开来。1957年,王力《汉语史稿》下册“成语和典故”一节中说:运用“成语和典故,统称用典。”并提出“在中国,我们有必要把它们区别开来。”王力先生在对汉语发展史的研究中,第一次明确提出把“成语”和“典故”从“用典”中分离开来。到六十年代,有学者研究成语和俗语、谚语的区别,成语和熟语的关系等问题。1978年正式出版了社科院语言研究所编的《现代汉语词典》,已吸收了已有的研究成果,并作了进一步研究,给“成语”下了科学的定义:“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形式简洁而意义精辟的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汉语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有些成语从字面上不难理解,如‘小题大做’、‘后来居上’等。有些成语必须知道来源或典故才能懂得意思,如‘朝三暮四’、‘杯弓蛇影’等。”对“成语”从语义、结构、来源、运用四个方面概述了它的定义,帮助我们从共时平面(如当代)认识成语。八十年代是我国成语研究的一个丰收时期。这十年,成语论文、专著、成语词典大量涌现。根据大家的研究成果,可以把成语的特点概括为三句话:一、结构的凝固性,二、意义的整体性,三、运用的沿习性。对这三点,学者们多有论析。1986年至1994年连续出版了十二卷《汉语大词典》,其中“成语”的第二义是:“长期习用,结构定型,意义完整的固定词组。多由四字组成。”《汉语大词典》把古代对成语的基本理解列为第一个义项,把上述今人的认识列为第二个义项,这便从历时平面(从古到今)帮助我们对成语的理解。

第6篇:古今故事范文

瑞典汉学家林西莉新作《古琴的故事》让中国人惊艳,音乐家林谷芳等专家推崇《古琴的故事》文字浅显、内容地道,可让内行看门道、外行心生向往。

林西莉最初为人所知,因为她是畅销书《汉字的故事》作者,这本书以大量考古资料讨论汉字的象形字起源,简明通俗的说故事方式在大中华地区拥有庞大读者群。

今年2月,《古琴的故事》首刷出版即造成抢购,林西莉以一位西方女子传承古琴文化的观点出发,畅谈失落已久的古琴音乐典故,用浅显易懂的笔调,叙说中国古琴的历史、指法与典故,以及从她自身和古琴相遇的感人故事,生动而真切的记录了六十年代北京古琴研究会当时的琴家、琴况与知识精英的雅集。

林西莉是瑞典著名汉学家高本汉的得意门生,自六十年代初期留学北京大学学习汉语,因曾学过文艺复兴时期的鲁特琴,所以本来是打算学习琵琶,她为了更深入中华文化的核心,就在“”前夕,她一股脑闯进了拥有五千年历史之久的古琴世界,跟随王迪习琴,也得到查阜西、管平湖等大琴家的指点,成为北京古琴研究会史上唯一的外国学生。

1961年,28岁的林西莉第一次见到中国古琴。那时她偕夫婿定居北京两年,当时“”刚结束,红色中国正处于物质最贫穷的时代。在林西莉的回忆里,这段原该灰暗的日子却流动着鲜亮的色彩。

末代皇帝溥仪的堂兄溥雪斋,召集一群音乐爱好者准备成立北京古琴研究会,被多次邀请到中南海演奏。、、大表欣赏,北京古琴研究会在1962年正式成立。

当时欧洲也正掀起文艺复兴热,中世纪的乐器重新回到了人们的生活中。学了20多年钢琴的林西莉,嫌钢琴激烈、浅薄,转投15世纪鲁特琴的怀抱。

林西莉原本想学的是外型和鲁特琴相近的琵琶。启程中国前,林西莉特别飞到莫斯科请教一位音乐教授。他告诉她,琵琶只是还算得上漂亮的简单乐器,而古琴却像鲁特琴一样,都是用来反思和感受心灵的乐器。这席话改变了林西莉的命运。

昙花般瞬间绽放,北京古琴研究会只维持短短4年,“”爆发后成员多下放种田种菜,用弹琴的手拿起锄头。古琴研究会的成员大都是出身世家的传统文人,改朝换代后,他们蜗居简陋的胡同深处,在古琴中寻找心灵的世外桃源。

会员之一管平湖,父亲是宫廷画家,他却以修家具和漆器维生。林西莉记得他身材矮小,但当那双又黑又大像树干一样凹凸不平的巨手在琴弦上摊开时,彷佛整幢楼都要倒塌。皇族出身的溥雪斋则总是穿着带丝绸里子的蓝布长衫,像云一样飘过来,评点一下林西莉弹琴的姿势。

影响林西莉最深的是王迪。王迪某次在收音机听到古琴琴音,便不顾一切找到管平湖,拜他为师。有着相同年纪、相同热情与行动力的两人,在古琴的连结下,开始一辈子亦师亦友的情谊。林西莉撰写《古琴的故事》时,每一章节都和王迪讨论,王迪却在书成前夕过世,像是完成了上帝交付的使命。

林西莉回忆,王迪教她抚琴时,总是要她在脑中想象一个画面,像缓缓摊开一幅山水画卷。如《春晓吟》是大自然在冬天后苏醒、潺潺流水般明亮轻快的声音;《鸥鹭忘机》则应该让人感到宽阔的大海和波涛。

根据学钢琴的经验,林西莉曾向王迪要求练和弦、音阶;王迪大吃一惊,认为这是对古琴的亵渎。“她说,古琴不是练琴的工具,完美精准地弹出一个音不是目的;它是一面心灵的镜子,让弹琴者透过音乐表达人生的领悟。”这句话像一把钥匙,开启了挡在林西莉面前、那扇神秘的中国文化大门。

离开北京时,古琴研究会送了一具明代古琴给林西莉。“50年来,我一直住在这个音乐里。”在家时,她每周抚琴一次;出外旅行,她也会想象古琴就在身边。古琴彷佛住在林西莉心里,只要轻轻拨动琴弦,高山流水的中国文化,就会被琴声召唤而来,陪伴在天涯海角的她。

两年前,林西莉将研究古琴的心得写成《古琴的故事》。此书在瑞典赢得出版最高荣誉奥古斯都文学大奖,也带动一股“中国古琴热”。她邀请王迪的女儿来瑞典开古琴音乐会,听众反应热烈,邀约不断,短短两周就排了十几场音乐会。

第7篇:古今故事范文

《古路坝灯火》在影片的总体风格上延续着莫伸一贯的现实主义手法,朴实而真切。他以经典的三段式叙事方式和人物、事件、背景三位一体的结构方式,巧妙地运用李院长、鲁校务与余专员,徐丹凝与吴建聪,郑浩秋与郑浩春三组人物,组构了艰苦办学、转变观念和科学救国三组故事,并通过镜头的不断伸缩和挪移,在三角逻辑支撑和垂直单线索叙述中,使古路坝的故事沿着三个主题垂直展开。

以李院长、鲁校务和余专员为核心,展开的是艰苦办学的故事,以事件进程为主导的叙事模式真实的记录了那个年代里中国教育在历史的时间轴中的艰难历程。完全是历史的巧合,千里迁徙的学校走进了古老的教堂,抗日救亡的神圣性与宗教的神圣性象征般的融合在了一起,在教堂的映衬下,西北联大所属的国立西北工学院(今西北工业大学前身)教育救国、科技救国的理念和图景愈加显出崇高和圣洁。历史是今天的明镜,国立西北工学院一丝不苟的教育原则就是在这样严格的教育精神之下才走到了今天,才有了今天中国的航天事业,以及今天中国雄厚的国家实力和军事实力。这是一个真实的版本,还原这段历史,生动的表现中国知识分子的学习成长历程,以及这段历程的背景,体现出是历史就应该给予它应有地位的坦诚和求实。

丹凝与建聪的爱情,展示和见证着那个特殊时代知识分子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嬗变。战争把时代的因素延伸在生活的每一个层面,爱情与战争同在的同时又被战争所洗礼。极度的自私成为时代嘲弄的对象,虚荣在和历史的对话中呈现出它的软弱和无力,冒牌的体面和教养也在与强大的抗日图存的历史背景对话之中,呈现出卑微、蜷缩和寒酸。貌似简单的爱情背后,其实表达出错综复杂的情绪,正是这种血与火的救国救亡的大背景大环境,使得自私与虚荣成为一个时代的反义词。通观全剧,热血沸腾的图强发愤取代无病的小资情调虽然结构的很简单,却内涵饱满。显然,与时代和历史进程同步的爱情,既是同仇敌忾、抵御外侮的年代形成的情感价值认同,又是影片着意赋予的意义。

战争的残酷对知识分子心灵的涤荡不仅表现在丹凝和建聪的爱情之间,也渗透在痛失亲人和饱受磨砺之后。浩春的探访,带来了浩秋一家被日本鬼子杀害的噩耗,面对亲人被日本鬼子屠杀,是上前线为亲人报仇还是留存后方继续学习,同样也是王子复仇记式的生与死的选择。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朴素情感是与历史共同成长起来的,这种冲突的背后是对整个知识分子的精神洗礼和人生价值观的再造与重塑,这就是战争的力量,同样是战争背后的力量。战争可以改变一切,而这被改变的一切也同样在抵御、改变、并最终摧毁战争。

三个主要的故事构成了整个影片的主题内涵,三个故事,三个坚守:要放弃原则的生存还是要坚持原则的生存,要匹夫之勇还是要科学救国,要浪漫的情怀还是要追求真理,这三个主题三位一体的表现了古路坝灯火的精神实质及内涵,有效地构成了故事结构以外的逻辑三角,并用这个三角支撑完成了整个故事的内容叙述和主题表达。

《古路坝灯火》在叙事模式上选择的是简洁而洗练的单一故事线索推进型叙事模式。简洁的叙事表现在对那些不言而喻的背景一带而过。在人物关系的设置上,采取了简单型人物关系设置,人物朴实平淡但真实,场景的设置、叙述的方式、音乐的表现、线索的铺排、情节的推进,甚至矛盾的冲突和戏剧张力,都是在朴实而无华的素面中展开。叙事在这里已经超越了技巧成为了一种价值观,抗日救国不仅是一个背景也是一个轮廓,更是人物心理塑造的一个出入口,用情绪性细节和象征性细节的真实,弥补情状性细节的不足,用体验和感悟而不是呈现的方式来避免和忽略场景的单一,从而进入心理的情境。虽然故事情节设置上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但却始终扣人心弦,在简单故事的结构模式中呈现出复杂的历史背景,由简单而深厚,由朴实而严谨,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之下,透射出一种人性的光芒。

《古路坝灯火》的开场是从遥远的具有象征意义的火炬的画面开始的,它意味着这不仅仅是西北联大和国立西北工学院的火炬,也是人类知识的火炬。正是它,有力地奠定了教育的原则、方针和精神,使古路坝的灯火成为了一种象征,也使它成为了新中国教育最重要的注脚。

第8篇:古今故事范文

1月30日,2011年法国安古兰漫画节落下帷幕。安古兰漫画节是世界两大漫画节之一,每年1月底在法国小城安古兰举行,迄今已举办了38届。北京天视全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自2005年起,连续第7年参加安古兰漫画节。今年他们又带去十数本国内漫画新作,并有Kim、钱妤、聂峻、聂崇瑞、高佬等五位漫画家随公司前往安古兰签名售书。值得一提的是,《包拯传奇》的作者聂崇瑞还在安古兰举办了自己的专场漫画展览。让我们随天视全景一同走进2011年安古兰漫画节的现场吧!

与往年的漫画节一样,2011年的安古兰依然是热闹非凡。除了街上悬挂的一年一度当年的主题海报更换了,其他的场景几乎让人感觉又回到了往年。今年,天视全景携5位漫画作者:Kim、钱妤、聂峻、聂崇瑞、高佬,赴安古兰进行签售活动。其中,Kim、钱妤为漫画《玉门2》进行签售。为了配合《玉门2》在安古兰上市,同时印制了一批限量签名的《玉门》画册。

Kim和钱妤的现场签售吸引了众多读者及专业人士,短短4天,出版社带去的《玉门2》的图书销售一空,最后在读者的要求下,不得不低价出售了最后剩余的几本有破损的图书。《玉门2》属于成人漫画类,有趣的是,现场经常有一些儿童在父母跟前翻看这本书,甚至有些父母翻看的时候会指着里面的画面给孩子看说:“你看这是不是很美……”

聂峻的水彩签画吸引了很多人。排队等待的读者年龄从可爱的小小孩到白发的老人,这本书可以说是适合不同年龄段的读者。

这次绝对少不了的当然还有《包拯传奇》的绘画作者――聂崇瑞先生。《包拯传奇》今年已经出版到第3本了,于是出版社又出了3本一套的精装版。去年的安古兰上《包拯传奇1》大卖至多次售空,今年我们和出版社做足了准备。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包拯传奇》还在安古兰市的旅游局内举办了专题画展。

最后压轴的,是今年的另一本新书《丫丫土豆历险记》以及它的绘画作者――高佬。这是他在法国出版的第一部作品。为了配合“丫丫土豆”的宣传,出版社也着实费了一番心思。因为“丫丫土豆”的故事是以战争年代的老上海为背景的,所以特意在法国当地租了一部50年代的老巴士车,经过一番装饰,成为“丫丫土豆”的展厅及签售点。在漫画节的头两天,这辆巴士车载着高佬围着安古兰市及周边的城镇行驶。在途径的各个学校的门口停下来,吸引了无数的孩子。而漫画节的后两天,则是停在安古兰市内的一个教堂边的小广场上。

以下是一些漫画家为本刊特别撰写的安古兰签售感想:

KIM-陈兆:

我是第一次到法国也是第一次参加安古兰漫画节,所以难免有点紧张。但随之而来的就是惊诧,是因为看到了疯狂的读者和漫画迷,为了排队得到漫画家签售疯狂的飞奔而入,这一幕让我愣了半天。后来才知道漫画家一个人的体力没有办法满足众多的漫画读者,所以一天能签售的时间不超过三个小时。这是我到安古兰漫画节让我印象最深的一幕,太疯狂了。

再有就是人多,喜欢漫画的人数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而且读者对漫画作品的欣赏也是很多元化的,什么样的风格,什么样的内容,和叙述故事的方式基本都能接受,我觉得有这样的高水准的读者是每个漫画家的最大幸福。我个人在签售的过程中也非常享受。

然后是漫画图书的质量之高难以置信,不过这个倒是在我意料之中,只是让我在购书的时候很为难,哈哈。

参加这次安古兰漫画节认识了几个画的非常棒的漫画家,做了短暂的沟通,让我学到了不少在漫画创作中的知识。法国漫画读者的爱戴。最重要的是法国读者的热情给我增加了不断创作出更高水准作品的热情。这些都是我第一次有幸参加安古兰漫画节的收获。

钱妤: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安古兰国际漫画节,虽然之前已经从不同的渠道了解了一些有关于安古兰的信息,但身临其境后觉得安古兰漫画节的人文气息更浓郁,来参观的爱好者以及读者年龄范围很广,漫画题材也各式各样很丰富,这里能看到最多的是欧洲本土漫画,日本漫画在此也占有一席之地,中国漫画相比之下还是很小一部分。面对着国外读者的热情,签售时期盼微笑的眼神,唯一能做的就是提笔急书。听说欧洲女性漫画家很少,这让我挺惊讶。

第9篇:古今故事范文

关键词:古典文学 今昔物语 野性之美 借鉴

芥川龙之介(1892-1927)是日本大正时代小说家。他全力创作短篇小说,在短暂的一生中,写了超过150篇短篇小说。他的短篇小说篇幅很短,取材新颖,情节新奇甚至诡异。作品关注社会丑恶现象,但很少直接评论,而仅用冷峻的文笔和简洁有力的语言来陈述,便让读者深深感觉到其丑恶性,因此,彰显其高度的艺术感染力,其代表作品如《罗生门》、《竹林中》已然成为世界性的经典之作。

众所周知,芥川是著名的历史小说家,他具有很强的对古典的再创作能力和对传统的继承能力。芥川从日本的历史物语到典故等古典文学作品中吸取营养,并进行在创作,使之成为与原著截然不同的独特的优秀作品。关于历史小说的特征,芥川曾说过:历史小说都不是以再现过去为目的的。与此相反,这些小说都是以古典为背景,以古典为素材,借古人之面,喻今人之心。因此,对芥川的取材古典的小说进行研究有着深刻的社会现实意义。

他的小说几乎有一半为历史小说,而在其历史小说中,取材于日本古典,特别是取材于《今昔物语集》的作品非常多。那么,《今昔物语》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呢?

《今昔物语》是一部取材于佛教传说的短篇小说集,约成书于12世纪上半叶,全书共分天竺(印度)、震旦(中国)和本朝(日本)三部分。以前称《宇治大纳言物语》,相传编者为源隆国,共31卷。包括故事一千余则,分为“佛法、世俗、恶行、杂事”等部,以富于教训意味的佛教评话为多。此物语是了解当时日本社会武士与庶民生活、思想的重要资料,并成为后世“物语”创作的典范,也是日本多位作家的创作素材宝库。

在这里首先列举芥川取材于《今昔物语集》的作品:

《青年与死》(四:龙树俗时作隐形药语第二十四)

《生》(二十九:罗城门登上层盗人语第十八/三十一:太刀带阵卖语第三十一)

《鼻子》(二十八:池尾禅珍内供鼻语第二十)

《山药粥》(二十六:利仁将军若时从京敦贺将行五位语第十七)

《运》(十六:贫女仕清水观音植盗人夫语第三十三)

《偷盗》(二十九:不被知人女盗人语第三/二十九:筑后前司源忠理家入盗人语第十二)

《往生会话》(十九:岐国多度郡五位闻法即出家语第十四)

《好色》(三十:平定文假借本院侍从语第一)

《竹林中》(二十九:具妻行丹波国男于大江山被缚语第二十三)

《六之》(十九:六君夫出家语第五/十五:造恶业人寂后唱念佛往生语第四十七)

以上作品均取材于《今昔物语集》。由此可以看出《今昔物语集》对芥川历史小说的创作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那么,《今昔物语集》的哪些地方引起芥川的兴趣呢?“本朝部是最有趣的部分,恐怕没有人会对此产生异议吧。而且,在本朝部最令我感兴趣的是‘世俗部’以及‘恶行部’。――即最接近于‘三面记事’的部分。”(《芥川龙之介全集第八――今昔物语鉴赏》)

从芥川的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他最感兴趣的部分是“三面记事”这一一般读者所并不特别感兴趣的部分。

芥川曾说: “我终于发现了《今昔物语》的真正面目。它的艺术生命鲜活有利,远远没有终结。用西洋人的话说,这是一种brutality(野性)之美,抑或是“一种与优美、奢华最为无缘的美……”《今昔物语》充满了野性之美。而闪耀这种美的世界并非只限于宫廷之中。因此,出没在这个世界上的人物,上有万乘之君,下到盗贼、乞丐。不,不仅仅如此。甚至还有观世音菩萨、大天狗、妖魔鬼怪等。如果用西洋人的话来说,这就是一幅王朝时代的Human Comedy(人间喜剧)。”(同上)

芥川一语道尽了其认为《今昔物语》之魅力所在。他认为其野性之美并非单纯的野性美,而且追求写实性的“野性美”。而且指出,在描写人间痛苦与哀怨的文学作品中,《源氏物语》最优美,《大镜》最简洁,《今昔物语》最野蛮。因此,《今昔物语》的“野性”“野蛮”对芥川来说是作品的最大魅力所在。受古典作品影响较深的作家,无论是谷崎润一郎还是室生犀星,他们追求的均是“王朝物”的华美,与此相对,可以说芥川将创作的主要的着眼点却放在了“与优美、奢华最为无缘的美”丽之处。(《芥川之介全集 第四――澄江堂》)

芥川在《澄江堂杂记》中写道“为了更艺术地、更强有力地把主题表现出来,血药某些异常的时间,在这种场合,成其为异常事件的东西,正因为其异常,所以在现今日本发生的事件是很难写,如果硬写的话,很多会使读者产生不然之感。”于是,芥川就选择了《今昔物语集》中奇特怪诞的故事为素材,表现出现代题材所无法表达的种种现象和评说。

芥川将历史事件寓意化, 通过历史人物来表达自己的主观思想。作品中的情节也多具有浓厚的离奇性, 人物、环境等也具有强烈的抽象性。他力图在超现实中追求一种对跨越时代与跨越民族鸿沟的全人类共同人性及生存处境的表达。

芥川的历史小说是对叙述的“重新”叙述, 但他不是在外部把握其恒常的特征, 而是进入内部发现其精神的动态发展、变化以及重新组合重新结构的可能性, 他在民间传说、历史故事中加入大量能融合于时代氛围“合理”的虚构情节, 表现人丑陋、自私、邪恶的本性以及现代社会对传统价值的摧毁、颠覆。

从深化主题来看,芥川作品弥补了《今昔物语集》的空白,《今昔物语集》为迎合市井之人的口味,不免尽渲染之事,随意增删故事情节,虽然幽默风趣、调侃戏谑,但由于缺乏技巧性和理性分析,难以体现作品的主题和人物思想。而芥川将历史事件寓意化, 通过历史人物来表达自己的主观思想。作品中的情节也多具有浓厚的离奇性, 人物、环境等也具有强烈的抽象性。他力图在超现实中追求一种对跨越时代与跨越民族鸿沟的全人类共同人性及生存处境的表达。比如:《罗生门》表现了人固有的自私本性, 以及善恶并存论;《丛林中》表现的是人类伪善的本性, 连死去的人都为自己说话, 人还有什么正直诚实可言;《鼻子》表现了人在世上无所归依的两难处境。

关于历史小说,芥川自己曾说,他的小说素材,“大抵得之于旧书”。由于他熟悉典籍,善于从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中摄取题材,从中发掘出古今人类共同的人性,一脉相通的心理。所以,芥川的历史小说,“不以再现历史为目的”,而是给予现代的解释,借助历史的舞台,演出当今的悲剧,对作者本人也是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

总之,芥川取材于《今昔物语集》的作品,机蕴含着古典艺术的典雅之美,也洋溢着现代派的怪诞之美,可以说芥川走过古典世界,并成功地超越了它,堪称是现代版《今昔物语集》

参考文献:

[1]芥川龙之介:《芥川之介全集》,筑摩房,1986。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