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古今异义词范文

古今异义词精选(九篇)

第1篇:古今异义词范文

关键词:汉语;古今词义;差异

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3-0146-04

要分析汉语古今词义的差异,首先要明确“古”、“今”这两个概念。“古”指的是“非今”,无论是先秦、两汉,还是六朝、唐宋,凡是没有流传到今天的意义都是古义。这里的“今”当然是现代,但今义有许多也是在古代就产生了。所以,无论是先秦、两汉还是六朝、唐宋的意义,只要是流传到现代的意义,就都叫“今义”。如“木”,古义是树,唐柳宗元《捕蛇者说》:“触草木,尽死。”是古义。而先秦时期荀子《劝学》中的“木直中绳”的“木”是今义,指木头。从古义向今义演变,不是一朝一夕发生的,它们是错落不一地发生在各个语言时代,是一个渐进的、漫长的过程。说古今词义的差异,只是截取同一词两端的意义进行比较说的。

我们要真正读懂古书,就必须准确地把握古今词义异同的情况,分析出古今词义差异的情况。

一、从词义演变的幅度看古今词义的差异

1.迥别

即古今词义变化显著的,或叫古今意义完全不同的。这些词,从形体上看,古今一致;从意义上看,迥然不同。如:

字:《说文》:“字,乳也,从子在宀下。”古义即本义是生育。《周易・屯卦》:“女子贞,不字。”《山海经・中山经》:“其实如,服之不字。”王充《论衡・气寿篇》:“妇人疏字者子活,数乳者子死。”秦以前,文字只称“文”或“书”,不叫“字”,秦刻石才开始把“文字”连用。许慎《说文解字・叙》:“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这是说,独体为文,合体为字。又说:“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意思是“字”是由“文”滋生出来的。由此看来,“字”的古今义差别甚大。

寺:金文上面是“之”,声符,下面从“寸”,表义,与法度有关。《说文》:“寺,廷也,有法度者也。”古义即本义是官署,不是寺院。《广雅・释宫》:“寺,官也。”王念孙《疏证》:“皆谓官舍也。”《左传・隐公七年》:“发币于公卿。”孔颖达疏:“自汉以来,三公所居谓之府,九卿所居谓之寺。”“府寺”都是官署的称呼。古代有“太常寺”、“大理寺”、“鸿胪寺”,都是中央政权的办事机构。直到佛教传入我国之后,“寺”才转指佛教庙宇。东汉明帝时,佛教传入中国,印度人摄摹腾(一译摹腾)以白马驮经书东来,先住在洛阳鸿胪寺,第二年就在洛阳建白马寺作为他的住处。以后“寺”就成了僧人所住的佛寺的通称,而官署的意义反倒消失了。

羞:《说文》:“羞,进献也,从羊,羊所进也。”古义即本义是进献肉食品,《左传・隐公三年》:“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礼记・曲礼上》:“闻子有客,使某羞。”引申为精美的食品。《周礼・天官・膳夫》:“膳夫掌王之食饮膳羞。”李白《行路难》:“玉盘珍羞值万钱。”“羞”的现代常用义是耻辱、羞臊,是假借义。“羞”借为害羞义后,又造“馐”表古本义。羞――馐为古今字。

去:古义是离开,今义是前往,方向正好相反。如《孟子・公孙丑下》:“孟子去齐。”今成语有“拂袖而去”、“扬长而去”。

行李:古义指外交使节,指人不指物;今义指人出行所携带的衣物等,指物不指人。古今义差别甚大。如《烛之武退秦师》:“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牺牲:“牺”,《说文》:“宗庙之牲也。”古代供宗庙祭祀用的纯色牲口叫“牺”。“牲”《说文》:“牛完全。”古代供祭祀用的全牛叫“牲”。“牺牲”泛指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是名词。《左传・庄公十年》:“牺牲玉帛,弗敢加也。”今义则指为正义事业或目的而舍弃自己的生命或利益,是动词。

2.微殊

即古今词义变化细微的。古今义迥别的词,是我们阅读古书的一大障碍,但由于它们的古今词义差别太大,如果按照今义去理解,句子明显不通,因此容易引起人们的重视,就要去查阅工具书。而于那些古今义微殊的词则不然,由于它们的古今义差别不明显,甚至有时按今义去理解,似乎也能讲通,这样就容易引起人们的误解,自以为正确,其实是以今释古。因此阅读古书,更重要的是掌握那些古今意义微殊的词。如:

购:《说文》:“以财有所求也。”段玉裁注:“悬重价以求得其物也。”《史记・项羽本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又《魏公子列传》:“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由此可见,“购”的古义是悬赏征求,以重金获取某物(非商品)。而今义是买,以钱买物(是商品),二者都有“买”的意思,但性质不同。

售:古今的“售”都有“卖”义,但又略有不同。今义的“售”单纯指“卖”,只指“卖”这一行为,如“售货员”。古义则指把东西卖出去,即指“卖”这一行为的结果。《广韵》:“售,卖物出手。”《韩非子・外储说右上》:“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狗猛酒何故而不售”?柳宗元《钴潭西小丘记》:“货而不售。”这里的“不售”,不能误解为“不卖”,而是“卖不出去”的意思。

劝:《说文》:“勉也。”古义是勉励,鼓励人做好事。如《荀子・劝学》,即鼓励人好好学习。又如《左传・成公二年》:“赦之,以劝事君者。”这里的“劝”都是积极鼓励,而不是消极的规劝。成语有“惩恶劝善”,现在许多地方都有“劝业场”,还保留古义。而“劝”的今义是规劝、劝说,是劝人不要做坏事。因此有人把《劝学》理解为“规劝人好好学习”,虽然也能讲得通,但与古义不合。

访:古义是咨询,今义是访问。如《左传・僖公三十二年》:“穆公访诸蹇叔。”是说秦穆公就袭击郑国一事向蹇叔征求意见,不是访问蹇叔。

二、从词义演变的结果看古今词义的差异

着眼于词义范围的变化,把一个词古今两端的意义进行对比,其结果有扩大、缩小、转移三种情况。

1.词义扩大

即词从古义演变为今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范围扩大了,即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由狭窄变宽泛,使古义成为今义的一部分。词义扩大是词义发展的重要途径。如:

菜:古代的“菜”专指蔬菜,不包括肉类、蛋类等在内。《说文》:“菜,草之可食者。”宋代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五乙编《俭约》:“仇泰然守四明,与一幕官极相得。一日问及:‘公家日用多少?’对以‘十口之家,日用一千。’泰然曰:‘何用许多钱?’曰:‘早具少肉,晚菜羹。’泰然惊曰:‘某为太守,居常不敢食肉,只是吃菜;公为小官,乃敢食肉,定非廉士。’自尔见疏。”可见到了宋代,“菜”仍然只指蔬菜,不包括肉类、蛋类等在内。

秋:商代和西周前期,一年只分春秋两季,如《庄子・逍遥》:“蟪蛄不知春秋。”后来由春秋又分出冬夏。因为秋天是庄稼成熟的季节,而北方一年种植一次庄稼,所以“秋”便由一个季节扩大为全年。《诗经・王风・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成语有“千秋万代”、“千秋大业”等。

脸:这是个后起字,《说文》中没有,到中古时它才被广泛使用。“脸”的古义指称的范围比今义小。《韵会》:“脸,目下颊上也。”即仅指颧骨部分。如:温庭筠《菩萨蛮》:“明镜照新妆,鬓轻双脸长。”晏殊《破阵子》:“笑从双脸生。”唐顾《荷叶怀》:“花如双脸柳如腰。”又《遐方怒》:“嫩红双脸似花明,两条眉黛远山横。”欧阳炯《菩萨蛮》:“翠眉双脸新妆薄,幽闺斜卷青罗幕。”“脸”是古代妇女擦胭脂的地方,所以古诗中才有“双脸”。现在“脸”和“面”是同义词了,指称的范围比原来大了。

另外,一些字从形符上也可以看出后代词义有所扩大。如:雌、雄,本指鸟的性别,《说文》:“雌,鸟母也。”又“雄,鸟父也”。现在泛指动物(包括人)、植物的性别。

2.词义缩小

即词从古义发展到今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范围随之缩小,由整体到部分,由一般到个别,由宽泛变狭窄,使今义成为古义外延的一部分。如:

禽:古代指飞禽和走兽。《白虎通・田猎》:“禽者何?鸟兽之总名。”《周易・师卦》:“田有禽。”是说打猎可以猎获鸟兽。《三国志・魏书・华佗传》:“吾有一术,名曰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因为“禽”在古代是鸟兽的总称,所以有时可单指鸟,如《尔雅・释鸟》:“二足而羽谓之禽,四足而毛谓之兽。”有时也可单指兽,如《说文》:“禽,走兽总名。”今义则只指鸟类。

金:古代泛指金属。《说文》把“银”注为“白金”,“铜”注为赤金,“铁”注为黑金。《左传・僖公十八年》:“郑伯始朝楚,楚子赐之金。既而悔之,与之盟曰:‘无以铸兵。’故以铸钟。”这里的“金”指铜,因为古代铸钟鼎用铜。《国语・齐语》:“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锄夷锯,试诸土木。”这里的“金”分别指铜和铁,美金指铜,恶金指铁。现在“金”则只指黄金。

谷:《说文》:“谷,续也,百谷之总名。”古义泛指庄稼或粮食。《玉篇》:“谷,五谷也。”《史记・留侯世家》:“留侯性多病,即道引不食谷。”《诗经・豳风・七月》:“其始播百谷。”今义则只指谷子(小米)。

饼:《说文》:“饼,面也。”即面食的总称。用火烤的叫烧饼,用水煮的叫汤饼,用笼屉蒸的叫蒸饼。其中“烧饼”与今义同。“汤饼”即面条,“蒸饼”即馒头。《水浒传》中武大郎卖的“炊饼”,其实就是馒头。《艺文类聚》中有《饼赋》,是歌颂面条的。

儿:《说文》:“儿,孺子也。”段玉裁注:“乳下子也。小儿初生,脑盖未合,故象其形。”《史记・扁鹊仓公列传》:“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这里泛指孩子,不分性别。《孔雀东南飞》:“兰芝惭阿母,儿实无罪过。”这是女儿对母亲的自称。《木兰诗》:“送儿还故乡。”这是青年女子的自称。今天的“儿戏”、“儿科”还保留古义。

子:甲骨文象小孩伸臂求抱形。古义即本义泛指孩子,不分性别。《诗经・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弄之瓦。”泛指孩子。《论语・先进》:“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指女儿。今义则只指男性。但在“男子”、“女子”中仍保留了古义。

与此相类似的还有“侄”、“孙”、“兄”、“弟”,当初都不分性别。如:“弟”,古代指同胞中年龄小的,不分性别。《孟子・万章上》:“弥子之妻与子路之妻,兄弟也。”《史记・陈丞相世家》:“樊哙,帝之故人也,功多,且又乃吕后弟吕之夫。”《汉书・五行志》:“其后,赵飞燕得宠,立为皇后,弟为昭仪,姊妹专宠。”句中“弟”均指“妹妹”。

臭:名词,是气味的总称。《玉篇・犬部》:“臭,香臭总称也。”《诗经・大雅・文王》:“上天之载,无声无臭。”《礼记・月令》:“其味酸,其臭。”《荀子・王霸》:“口好味,而臭味莫美焉。”有时甚至指香气,如《周易・系辞上》:“同心之言,其臭如。”孔颖达疏:“言二人同齐其心,吐发言语,氤氲臭气,香馥如也。”

寡妇:古义既指丧夫的妇人,又指独居守候丈夫的妇人。如陈琳《饮马长城窟行》:“边城多健儿,内舍多寡妇。”《孔雀东南飞》:“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均为独居守候丈夫的妇人。

亲戚:古义除了指与自己有婚姻关系的外亲以外,还可以指自己的父母妻子、兄弟姐妹。如《大戴礼记・曾子疾病》:“亲戚既没,虽欲孝,孝谁?”指父母。《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以慕君之高义也。”指父母兄弟等内亲。《史记・苏秦列传》:“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指父母、妻子和嫂子。

3.词义转移

有些词,在古代为甲义,后来变为乙义。甲乙两义之间既没有扩大,也没有缩小,彼此没有类属关系,只是具有一定的联系。在现代,甲义废而乙义行。如:

荤:《说文》:“荤,臭菜也。”指葱、蒜、韭菜等有辛辣味的蔬菜。《抱朴子・杂应》:“绝荤菜,断血食。”《旧唐书・王维传》:“维弟兄具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现在“荤”则转指肉食。

羹:从羔从美,本指带汁的肉,不是指汤。《尔雅・释器》:“肉谓之羹。”《左传・隐公元年》:“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淮南子・修务训》:“楚有烹猴而召其邻,人以为狗羹而甘之。后闻其猴也,据地而吐之,尽写其食。”由于“羹”是带汁的肉,所以中古之后,逐渐转移为汤。王建《新嫁娘诗》:“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恨:古义是遗憾,不是仇恨。《出师表》:“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痛恨”指“痛心遗憾”,不是极度仇恨。直到唐代,仍用此义。《柳子厚墓志铭》:“虽重得罪,死不恨。”古代“仇恨”义一般用“怨”表示。后来词义发生转移,“恨”指仇恨,“怨”指不满。

涕:上古指眼泪,不指鼻涕。《庄子・大宗师》:“哭泣无涕,中心不戚。”上古鼻涕义用“泗”来表示。《诗经・陈风・泽陂》:“涕泗滂沱。”《毛传》:“自目曰涕,自鼻曰泗。”到了汉代才开始用“泪”字。如汉王褒《僮约》:“目泪下落,鼻涕长一尺。”从此“泪”、“涕”分工,“涕”表鼻涕义。但汉以后的作品,还经常用“涕”表眼泪。如《出师表》:“今当远离,临表涕零。”

坟:古代指大的高地或河堤。《尔雅・释丘》:“坟,防也。”郭璞注“谓堤”。《楚辞・九章・哀郢》:“登大坟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指堤岸。《诗经・周南・汝坟》:“遵彼汝坟,伐其条枚。”亦指堤防。“坟”今指坟墓,这是因为坟墓也是在地面上突出出来的土丘、高地。

三、从词义色彩的变化看古今词义的差异

人对事物的爱憎,对事物善恶的判断,也随着社会的演进、时代思潮和风俗习惯的变化而不断变化,这种变化会带来词义的褒贬变化。有的词由褒义变为贬义,有的由贬义变为褒义,有的由中性变为褒义或贬义。词的这种感彩的变化,也形成了古今词义的差异。如:

诽谤:古义是议论是非,指责过失,即现代的提意见,今义是恶意中伤。《淮南子・主术训》:“尧置敢谏之鼓,舜立诽谤之木。”《后汉书・杨震传》:“臣闻尧舜之时,谏鼓谤木,立之于朝。”

爪牙:本指动物的爪和牙,无所谓褒贬。《荀子・劝学》:“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由于“爪”和“牙”对动物的生存有重要的辅助作用,所以引申指古代负责天子宫廷侍卫的武官,后来诸侯、大臣、武将的侍卫官亦称爪牙。又指得力、亲近的捍卫者或臣属。《诗经・小雅・祈父》:“祈父,予王之爪牙。”《国语・越语上》:“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汉书・李广传》:“将军者,国之爪牙也。”《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先主复领荆州牧,诸葛亮为股肱,法正为盟主,关羽、张飞、马超为爪牙。”

祥:今义为吉利,幸福,褒义。如“不祥之兆”、“祥和”。古代“祥”也有此义。《说文》:“祥,福也。”但更多的是用为中性词,指吉凶的预兆。段玉裁注:“凡统言则灾亦谓之祥,析言则善者谓之祥。”《左传・僖公十六年》:“是何祥也?吉凶焉在?”有时特指吉兆,《周礼・春官・》:“以观妖祥,辨吉凶。”有时则特指凶兆,《左传・昭公十八年》:“郑之未灾也,里析告子产曰:将有大祥,民震动,国几亡。”《玉篇・示部》:“祥,妖怪也。”

佞:从女仁声。清阮元曰:“佞从仁得声,其义随之。”古代“仁”、“佞”二字含义很相近,后渐有别。“仁”为仁德,“佞”为有口才,有才智。《论语》:“雍也仁而不佞。”据杨伯峻先生统计,《论语》中共有8个“佞”字,都是有口才的意思。《左传・成公十三年》:“寡人不佞。”《国语・鲁语》:“寡君不佞。”这些“佞”都是褒义词。大约到了周末,“佞”字才由褒义转为贬义,指善于用花言巧语谄媚人。《盐铁论・刺议》:“以邪导人谓之佞。”《淮南子・览冥训》:“黜谗佞之端,息巧辩之说。”现代有“邪佞”、“奸佞”。

妓:古代指从事歌舞杂技表演的女艺人,是中性词。《广韵・纸韵》:“妓,女乐。”杨之《洛阳伽蓝记》:“三百人,尽皆国色。”晋张华《轻薄篇》:“新声逾激楚,妙妓绝阳阿。”唐封演《封氏闻见记・绳妓》:“御楼设绳妓。”《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二年》:“(侯)景取东宫妓数百,分给军士。”胡三省注:“妓,女乐也。”又写作“伎”,杨之《洛阳伽蓝记》:“伎女楼上,坐而摘食。”刘禹锡《蜀先主庙》:“凄凉蜀故伎,来舞魏宫前。”元明之后,“妓”出现贬义,指女。

――――――――――

参考文献:

〔1〕郭锡良,等.古代汉语[M].商务印书馆,2011.

〔2〕张远.汉字字义的演变[M].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

第2篇:古今异义词范文

2.小大之:古义: 案件;今义: 监狱

3.弗敢也,:古义: 虚报,;今义: 增加;

4.玉帛 :古义: 用来祭祀的牛、羊、猪;今义: 为革命事业献身;

5 .肉食者未能远谋 :古义:目光短浅;今义:轻视;

6 .一战:古义:可以凭借; 今译:能,行;

第3篇:古今异义词范文

“河内凶”,如何翻译这句话呢?如果用“现代意义”来解释似乎也通顺,那就是“河内出现险情”或者“河内出现了性格暴躁、心肠歹毒的歹徒”,稍微联系一下上下文,马上就能发现这种理解不合情理,这里的“凶”只能理解为“谷物收成不好,荒年”。可见,理解这句话的关键是文言实词“凶”,而“凶”在古文和现代汉语中的意义差异又很大。

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有着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有的词义一直沿用下来,古今词义相同,但很多词义已经发生了变化,甚至已经不用了。古汉语中有大量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和用法不同的文言实词,即古今异义词。古今异义是文言文中常见的现象。在阅读文言文时,我们常常习惯于用实词的“现代意义”来解读它的“古代意义”,从语法的角度来讲,这样的“窜译”一般大体还能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殊不知,这样的实词是文言文阅读中最容易迷惑我们的陷阱,在阅读文言文时要引起特别注意。

文言词语的古今意义有较大差别,其原因有下列几种情况:词义扩大。如古代典籍中的“江”“河”“山”专指长江、黄河和崤山,现泛指一般河流和山川;词义缩小。再如“金就砺则利”(《劝学》)中的“金”原泛指一切金属,现专指黄金;词义转移。如“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中的“行李”,本指“外交人员”,现则专指“出门时带的包裹”。词语感彩变化,一种是古褒今贬,如“千古风流人物”(《赤壁怀古》)中的“风流”,古指“杰出、英俊”,现指“轻浮放荡”;二是古贬今褒,如“行为偏僻性乖张”(《林黛玉进贾府》)中的“乖”,古指“偏执,不驯顺”,现则用来形容人“听话、安顺”。

文言文中古今异义词数量较多。如何在学习文言文时准确理解古今异义词的含义呢?关键是要有基本的辨析能力和一定的识记基础。

(1)辨清“单双”。要分辨清楚一个文言实词的属性到底是单音节词还是多音节词。一般来说,古代单音词居多,一个字就相当于一个词,现代双音词居多,这是古今汉语在词汇方面一个明显的差别。特别是有些古汉语中的双音节组合词与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单词同形,很容易被作为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看待,但实际上并不是双音节词,而只是两个单音节词的组合。解决办法如下:

①不要把文言文中的两个单音词误认为一个双音词。如“然/后”“地/方”“其/次”“学/者”“其/实”“祖/父”“智/力”“于/是”“交/通”“妻/子”“指/示”“以/为”“因/为”“无/论”等。

②不要把文言文的双音词拆成单音词来理解,文言文中也有双音词。古文中的双音词有很多种类。一类是专有名词,如“女娲、天子、社稷”等;一类是属于单纯词的双音词,如“窈窕、参差、翩翩、仓皇”等;另一类是合成的双音词,如“公姥、作息、缓急、异同、率尔”等;还有一类是偏义复词,这类词是指两个由意义相近或相对、相反的语素构成的双音词,在实际使用时,意义只偏在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起陪衬作用。如,“昼夜勤作息”中的“作息”偏指“作”,“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中的“出入”偏指“入”。这样的理解只要稍微结合文章就不难判断。

(2)分析“微异”。语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古今词义在很多方面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古今词义完全相同或完全无关只是语言中极少数的现象。对古今词义接近,但又有差别的要注意仔细辨析,因为稍不注意差异,可能就会“差之毫厘,谬矣千里”。例如:“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中的“爱”字,在此句中是“吝惜”的意思,与“爱护”“爱惜”意思相近,但又有根本区别。再如“劝学”中的“劝”,解释为“勉励”“鼓励”是妥当的,如果解释为“劝告”,就有了一定的“误差”。

(3)牢记“迥别”。对古今词义差别大的文言实词,要尽可能多地牢记它们之间的“迥别”之处。例如“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中的“除”字,在句中当“整理”讲,在现代汉语中是“除去”、“去掉”的意思,古今词义相差比较大。又如“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中的“去”字,在句中是“离开”,现代汉语是“到……去”,古今词义刚好相反。再如“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中的“憾”字,在句中当“不满”讲,而现代汉语则解释为“遗憾”。所以,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要牢记这些“迥别”。

当然,对于同一个词语,古今意义有同有异,古今词义的不同,仍然是以现代汉语为参照义予以辨析的。这就需要我们在阅读古文的时候,时时具备“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辨析意识。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含义。

1.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游褒禅山记》)

2.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

3.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

4.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5.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苏武传》)

6. 策扶老以流憩。(《归去来兮辞》)

7. 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8. 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滕王阁序》)

9.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说》)

10.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逍遥游》)

11.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东南飞》)

12.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陈情表》)

1. 古义:不平凡 。今义:程度副词,很,十分。

2. 古义:不一定。今义:不需要。

3. 古义:托身、安身。今义:把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者某种事情上。

4. 古义:盟约,名词。今义:限制,动词。

5. 古义:对男性长辈的尊称。今义:岳父。

6. 古义:拐棍。今义:扶着老人。

7. 古义:地位卑微,见识浅陋。今义:人格低下,品性恶劣。

8. 古义:狂放不羁。今义:肆无忌惮。

9. 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造诣的人。

10. 古义:很饱的样子。今义:确实如此。

第4篇:古今异义词范文

在人教版上用“通”字大口,在苏教版上用“同”字大口一股脑儿吞噬了古今字和异体字,让我们高中学生不知道古今字、异体字为何字。即使对口口声声学习的通假字也貌似知道,实际上不知所以。因为,从初中到高中,只有《唐宋家散文选读》才有关于通假字的文言知识,而且只是明火执仗地吞噬了古今字的通假字知识。

通假字是指本应该用甲字,而使用时却借用与其意义毫不相干而只是音同或音近的乙字去替代它,乙字就是甲字的通假字,甲字就是本字。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知”同“智”。另外,由于在古代有的字义项比较多,后来就在原字的基础上另造了一个新字,以分担它的一个意义。有了新字之后,如仍使用原字表达该意义,通常也把原字说成是新字的通假字。如“大王与臣孰计议之”(《廉颇蔺相如列传》),“孰”便是“熟”的古字,也看做“熟”的通假字。

通假字、古今字和异体字是古汉语中重要的字词知识,所以应该让通假字把古今字和异体字都吐出来。

一、吐出古今字

第一种通假字是真正的通假字,叫古音通假,即古代汉语书面语言里同音或音近的字的通用和假借。

古音通假字是本有其字,而人们在书写的时候写了一同音字,如果按照字面讲,就讲不通。如“蚤”与“早”,为什么本有其字而不用,却用了一个意义毫不相干的字呢?这要追溯到通假字产生的原因。

原来,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古书几乎都被烧光,到汉代,相当部分书籍都是凭一些读书人的背诵、记忆重新写出来,“著之竹帛”。由于当时背诵者只记住个读音,未记住其字形,书写者往往会因方言的差异或其文化程度的影响导致记录时将同一个字记录成不同的形体。也就是说汉代时期的古人如同我们今人,在默写的时候,写了一个白字(别字)。我们的白字是“同音”字,而古人的白字既有同音字,又有音近字。其实音近只是我们现代汉语普通话的标准,而在古代的某个方言里是相同的,就像“生”和“性”,即使在我们今天的某个方言里也可能是相同的。我们今人写了错别字要进行订正,但是古人的典籍都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为了保持这些文献的完整性,我们就对这些可能是因为失误引起的文字错误以通假字美名。

由此看来,通假字应该是先秦时期的书籍所特有的。其他时代不应该有通假字了。但是以后时代的文字中也有很多通假字,如“早”借用“蚤”,最早的《诗经・豳风・七月》:“四之日其早”写成了“蚤”;先秦的《孟子・离娄下》:“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也写成了“蚤“;汉代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旦日不可不蚤字自来谢项王”,还是写成了“蚤“;宋代曾巩《越州赵公救灾记》:“公于此时,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仍然写成了“蚤”。这又是为什么呢?事实上,第一个写通假字的人可以说是写的白字,但是一代代典籍传下来,一代代纷纷效仿,也就积非成是了,成了合法的通假。

第二种通假字实际是古今字。把古今字和通假字混在一起,混称古今通假,抹杀了古今字同通假字的界限,实际上取消了古今字。

古今字,是指古今分化字,我们把分化前的字称为“古”字,分化后记词各有专司的新字称为“今字”。新造的字与原来兼表原来意义的字合称为“古今字”。新造的字是“今字”,原来兼表意义的字是“古字”。如:“莫(暮)”的本意就是太阳落在草丛中,就是表示日暮、傍晚,后来“莫”字被假借作否定性无定代词和否定副词,为了在书面语中不至于混淆,就又在“莫”字上再加形符“日”成“暮”字来表示“傍晚”的意思,“莫”和“暮”就成了一对古今字。

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坚决反对把古今字当做通假字:表示选择疑问代词没有本字“熟”,一开始就借用本义是“事物加热到可吃的程度”的“孰”字来表示,后来没有为这个疑问代词造字,而是替“孰”字本义所表示的词造了个“熟”字。我们不能认为“熟”是“孰”的本字,“孰”是“熟”的假借字,如果这样认为,是不合乎汉字发展的历史事实的。

又如先秦时期没有“躲避”的 “避”,“邪僻”的“僻”,只是借用本义是“法律”的“辟”字。也就是说,“避”“僻”等都是后来造的字,不能认为是“辟”的本字,不能说“辟假借为避”等,因为“辟”和“避”“僻”等不是同一个历史平面上产生的。

所以通假字和古今字的最大区别是:是否本有其字,如果本有其字,就是通假字,如果本无其字就是古今字。至于古代是否本有其字,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我们所学的课本都是经过古代汉语专家研究透彻的,我们中学课本应该担当起传授古今字的任务,以增加我们中学生的古汉语知识。

二、吐出异体字

在中学课本中现存的异体字较少,更不会在通假字的知识中被提起或当作通假字的一种诠释,可以说被通假字吞噬后消化殆尽,如果吐出的话,也仅仅是残存的皮毛。

异体字,是字音相同字义相同而字形不同的一组字。 如孔乙己说的茴香豆的“茴”字有四种写法。古书中异体字数量很多,给阅读古书带来一定的困难。我国解放后公布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废除了15055异体字,如“茴”的四种写法,“龙”的九种写法,甚至是百寿图中“寿”的百种写法。在文言文中,有的已经不再使用已被废除的的异体字,如“假舟楫者”中“楫”的异体字“”已不再使用。但是有些古书是按照原书影印的。至于旧的版本,当然原封未动。但是,掌握一些有关异体字的常识,对阅读古书有一定的帮助。

下面列举有的版本中仍保存并被当做通假字的异体字例子:

①百越之君,首系颈,委命下吏。(贾谊《过秦论》“”是“俯”的异体字)

②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贾谊《论积贮疏》“”是“亩”的异体字)

③沛公不胜杓,不能辞。(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是“杯”的异体字)

④忽魂悸以魄动,惊起而长嗟。(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恍”的异体字)

⑤山高风钜,雾气去来无定。(徐宏祖《游黄山记》“钜”是“巨”的异体字)

⑥予购三百,皆病者,无一完者。(龚自珍《病梅馆记》“”是“盆”的异体字)

⑦沛公之骖乘樊哙者也。(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骖”是“参”的异体字)

⑧肴核既尽,杯盘狼籍。(苏轼《赤壁赋》“籍”是“藉”的异体字)

⑨,善哉,技盍至此乎?(庄子《庖丁解牛》“”是“嘻”的异体字)

由上文的例子可以知道,既然是废除了,异体字在现代汉语中对我们来说是“不认识”的字,即偏旁部首熟悉,组合后陌生,但是在课本中只叫通假字。

三、具体吐法

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区别很大,但是在人教版的语文课本的书下注释中只用“通”字,在苏教版的语文课本的书下注释中只用“同”字,而不管是 “通” 还是“同”,又通通叫做通假字。如果对三者进行区分,就不能仅仅用 “通” 或 “同”解决问题。

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的书下注释似乎告诉我们,书下注释里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表明三者(以荀子的《劝学》中的“通假字”为例):

(1)用“通”字表示通假字。“通”可以看做是通假字的简称,如“通”、“生通性”、“畴通俦”“无通毋”、,“、生、畴、无”除了和本字意义相通之外,都有自己本身的意思,所以人教版中用“通”表示所谓的通假字就无可厚非了。

(2)用“后来写作”表示古今字。如“知,后来写作智”、“共,后来写作供”。 虽然比“古今字”三个字还烦琐,但是能恰到好处地表现出古今字在当时本没有其字的特点,这是用“通”或“同”都无法涵盖的。

第5篇:古今异义词范文

多音字的问题比较复杂,为了简化教与学,帮助学生高效地辨识读音,可以先从多音字的规律、不同的读音的异同两个角度作类化交叉梳理。多音字中不同读音之间的关系主要有异义、异类、单合、古今、文白、方普等几种,与之相应,几个读音便形成异义音、异类音、单合音、古今音、文白音、方普音等。

1异义音

多音字大都是异音异义,异音同形表示异义异音,根据意义的不同区分读音是最常用方法。比如:"奇"作"罕见、特殊"解读qí,如稀奇、奇迹、奇耻大辱;作"单个、零数"解读jī,如奇数。"曲"作"弯转""不公正,不合理"解时读qū,如弯曲、曲折、曲笔;作"一种韵文形式""歌曲"时读qǔ,如元曲、曲牌、曲调、高歌一曲。

2异类音

词类不同读音不同。比如"畜"作名词,意为"禽兽,多指家畜",读chù,如牲畜、畜生;作动词,意为"蓄养"读xù,如畜牧、畜产。"幢"作名词,意为"古代旗子一类的东西""刻着佛号或经咒的绸伞或石柱子"读chuáng,如经幢、石幢、幢幢;作量词,意为"房屋一座"读zhuàng,如三幢房屋、一幢高楼。

3单合音

有的读音用于单音词,有的用于合成词,有的既用于单音词又用于合成词,还有的独自没有明确的意义,必须和其他字组成某些单纯词使用。这也表现了不同音项在构词造句上自由度的不同。如"剥"读bāo时单用,作"去掉外面的皮或壳"解,如剥花生、剥壳;读bō时义同,专用于合成词或成语,如剥夺、剥削、生吞活剥。"参"读cān可单用,如参他一本;可用于合成词,如参赛、参阅、参劾、参透;读cēn必须与另一字搭配形成单纯词,如参差、参错。"薄"读bò只用于单纯词"薄荷"。

4古今音

今音通用,古音或其近似音不废,古今音并存。这些读音有不少用于姓氏、人名、民族国家名、地名、物名等专用名词,有的单独使用,较多依附于另一字使用,且常常和某几个甚至某一固定的字组合。比如"过"作姓氏承读古代平音Guō。"员"读yún用于"伍员"(古人名,指伍子胥)。"月氏"读Yuèzhī,是汉朝西域国名;"吐蕃"读Tǔbō,指我国古代民族,在今青藏高原。"铅"今音一般通读qiān,用于"铅山"(地名,在江西)读yán,是古音的近似音。"观"在"贞观"中读guàn,"贞观"是唐太宗的年号。这一音项还作"道教的庙宇"、"姓"解,如道观、白云观。"敦"指古代盛黍稷的器具读时duì。

"论"通常读lùn,读lún只用于"论语"一词,作"编撰"解。班固《汉书・艺文志》:"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想与辑而论纂,古为之《论语》。"如果读lùn就不能揭示其古义了。当然,专门分配给它一个特殊的读音,也可见这部书的重要。

5文白音

读书音、口语音两读并用。比如"削"白读xiāo,削铅笔、削面;文读xuē,削壁、削发、削价、削弱。

"壳"在口语化词语贝壳、脑壳、鸡蛋壳、壳郎猪中读ké,在书面语常用词甲壳、地壳、金蝉脱壳中读qiào。

6方普音

普通话吸收了一些源于方言的语词,这些语词普通话、方言并用,有方、普两种读音。比如"巷"普通话读xiàng,方言的近似音读hàng,如巷道。

此外还有误读音、音译音、通假音等其他一些读音。

误读指具有社会性的误读,但如果人们已经约定俗成,社会各界普遍认同,各类权威辞书也往往会收录注解而认可。"蚌埠"乃"古采珠之地",珠产自蚌(bàng),按据义定音的原则,读"bàng"顺理成章,但从"尊重民俗民意、传承历史文化、提高蚌埠在全国知名度的需要"出发,就采用此地有史以来人们约定俗成的读音"bèng" 。

"卡"作音译字读kǎ,如卡车、卡片、卡路里。"柏"作音译用字读bó,仅用于柏林、柏拉图等。

从声、韵、调来看,多音字读音的不同基本有这样几种。

6.1调异。

"哄"读hōng,哄传、哄抬、哄堂大笑;读hǒng,哄逗、哄骗;读hòng,起哄、一哄而散;

"鲜"读xiān,鲜美、鱼鲜、鲜妍、鲜卑、鲜于(姓);读 xiǎn,鲜见、寡廉鲜耻。

6.2声异。

"咖"读kā,咖啡、咖啡色;读gā,咖喱。

"辟"读pì,开辟、精辟、透辟、辟谣;读bì,复辟、辟邪、辟易、辟举。

6.3声调异。

"降"读jiàng,降雨、降临、降噪;读xiáng,降伏、降顺。

"识"读shí,识别、相识、卓识、识荆;读zhì,博闻强识、标识(标志)、款识。

6.4韵异。

"削"读xuē,剥削、削职、削壁;读xiāo,削苹果、刀削面。

"熨"读yùn,熨衣服、熨斗;读yù,熨帖。

6.5调韵异。

"绰"读chuò,绰绰有余、绰号、绰约;读chāo,绰棍子、绰起活就干。

"偻"读lǚ,伛偻、不能偻指;读lóu,佝偻。

6.6声韵异。

"臭"读chòu,臭气、臭架子、臭骂;读xiù,乳臭、铜臭、无色无臭。

"靓"读jìng,靓妆;读liàng,靓丽、靓仔。

"芥"读jiè,芥末、芥菜、芥蒂;读gài,芥菜(同"盖菜")、芥蓝。

6.7声韵调异。

"吭"读kēng,吭哧、吭声;读háng,引吭高歌。

第6篇:古今异义词范文

一、一词多义

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如“畔”,其本义是田界;田界是田边,所以引申为“旁边”的意思,如河畔、桥畔等;“畔”与“叛”同音,所以又借用为“背叛”的意思,如“亲戚畔之”的“畔”,即用其假借义。又如“爪牙”,本义是鸟兽的爪子和牙齿,“蚓无爪牙之利”的“爪牙”是用其本义;“祈父,予王之爪牙”(《诗经》),这里是用“爪牙”比喻得力的帮手和武士,是用其比喻义。

二、古今异义

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已不相同的词,其词义演变有以下几种情况:

(1)词义扩大。如:“江”,古代专指长江,现在泛指一切大的河流;“好”,古代指女子相貌好看,现在泛指一切美好的性质。

(2)词义缩小。如“让”,古代既可表示辞让谦让之意,又可表示责备之意,现在后一意义不用了。

(3)词义转移。如:“偷”,古义是苟且、马虎、刻薄、不厚道,今义转移为偷窃。

(4)词义弱化。如:“怨”,古义表示仇恨,怀恨,现在则表示埋怨、责备。

(5)词义强化。如:“诛”最初只是责备之意,后来强化为杀戮的意思。

(6)感彩变化。如“爪牙”,古代是得力帮手之意,是褒义词,现在是贬义词;“锻炼”,古代除有冶炼之意外,还有玩弄法律对人进行诬陷之意,属贬义词,现在是褒义词。

(7)名称说法改变。如“目”改称“眼睛”,“寡”改称为“少”等。

(8)形同义异。如“相如前进缶”中的“前进”,句中是两个单音词,“走上前献上(缶)”,现代汉语是一个词,“向前方行进”的意思。

三、通假字

通假字是指本应用甲字,使用时借用与其意义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字去代替它的现象。甲字是本字,乙字就是甲字的通假字。中学课本里把一些古今字也列入这个范围。如“莫”,在“至莫夜月明”句里,“莫”是古字,“暮”是今字,词义应按“暮”解。因此,识别和掌握常用通假字(含古今字),对正确理解文言文的词句意义,关系很大。

四、偏义复词

古汉语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语素合成,而用义却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

(1)两个语素意义上相对。例如:“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句中的“异同”用义偏在“异”,不在“同”。

(2)两个语素意义相近。例如:“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墨子·非攻》)“园”是种树的地方,“圃”是种菜的地方,在句中只有“园”这个语素意义,“圃”只作陪衬。

需注意的是,两个语素意义相近的偏义复词和同义复词要区别出来。如《孔雀东南飞》中,“举动自专由”“会不相从许”中说“专由”,就是说“自专”或“自由”,“从许”即是“相从”“相许”,此为同义复词。

阅读时,遇到偏义复词,必须依据上下文确定什么语素表示词义,什么语素只起陪衬作用,然后予以正确的解释。

五、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指甲类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备了乙类词的语法特征,并进而产生出某一新的意义的一类语法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名词的活用。①活用为一般动词。如:左右欲刃相如。②名词作状语。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③名词的使动用法。其特点是名词带宾语,且这个名词使这个宾语产生某种动作或发生某种变化。如: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④名词的意动用法。如: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第7篇:古今异义词范文

谈到古代汉语的学习,人们一般是站在与现代汉语差异性的角度来讲的,如《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4版)在附录(三)怎样学习古代汉语中谈到:古代汉语的一些基本的词语,如人山笑大等,古今意义没有什么变化,这些我们就不必再去学习了。但还有两类词语,是需要我们下工夫学习的。一类是古代汉语中比较常用,而现代汉语中已经消失了的词语。一类是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都很常用,但意义不完全相同的词语。这两类词语都要努力掌握,但后一类词语值得注意。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中说,学习古代汉语词汇,难点不在于迥别,而在于微殊,这是说得很对的。所以,对后一类词语要更加重视,一定要注意其古今意义的区别。诚然,学习古代汉语,作为今天的人来说,的确是要注意掌握与现代汉语不同的部分,如果了解并掌握了古今汉语的差异,学习上就顺畅多了。但是,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一味地强调古今汉语的不同,容易使学生对古代汉语产生一种排斥心理。因此笔者在教学中注意讲授古今汉语差异性的同时,更多的是着重讲解二者的一些联系性,目的是为了拉近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距离,让学生感觉古代汉语并不古,起到了较好的效果。以词汇部分举例说明。

古代汉语中有一些词在今天看来已是死去的古语词,假如硬性地要求学生强记强背,这样的要求多了的话,自然也会增加学生对古代汉语的厌恶感。实际上我们经常说死去的古语词一般是立足于现代汉语普通话来讲的,假如扩大到现代汉语方言来看,死去的古语词实际并没死去。笔者执教于客家方言区,经常从客家方言中寻找与古代汉语有联系的词汇。如:《左传成公六年》:民愁则执隘,于是乎有沉溺重膇之疾。杜预注:重膇,足肿。句中膇是浮肿的意思,今梅县客家方言腿脚浮肿说脚膇,脸肿说面膇,手肿说手膇,即是此词。曹植《洛神赋》:明眸善睐,靥辅承权。李善注:睐,旁视。今梅县客家方言斜眼看一下说睐一下,斜眼偷看说偷睐,承此词。《诗豳风七月》:昼尔于茅,宵尔索绹。毛传:绹,绞也。今梅县客家方言拴牛说绹牛,绑被子说绹被,沿用此词。《庄子则阳》:并溃漏发,不择所出,漂疽疥痈,内热溲膏是也。陆德明释文:漂本亦作瘭。瘭疽,谓病疮脓出也。今梅县客家方言称还未破的水泡或血泡为瘭,虽没有脓疮严重(表义程度已减轻),但也是沿用了此古语词。

另外还有一些词,在今天是常见字,其古代的词义在普通话中已不用,但却保留在某些汉语方言中。同样以客家方言为例。《晏子春秋内篇谏下》:景公走狗死,公令外共之棺,内给之祭。晏子闻之,谏。公曰:善。趣庖治狗,以会朝属。注云:治,宰也。东晋干宝《搜神记》卷一:帝曰:水中有鱼乎?(葛)玄复书符掷水中,须臾,有大鱼数百头,使人治之。两句中的治都是宰杀之义,今梅县客家方言杀鸡说治鸡,杀鱼说治鱼,即保留了该词的古义。《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吴起)使其妻织组而幅狭于度,吴子使更之其妻对曰:吾始经之而不可更也。句中经与织同义,今梅县客家方言用手工织布即说经布,手工织席即说经席。还有一些客家方言词义虽然不是古代词义的完全延用,但其与古代汉语的联系显而易见,也可援用。如:《论语卫灵公》:卫灵公问陈于孔子。朱熹集注:陈谓军师行伍之列。此句中的陈字后来写作阵。今梅县客家方言邀伙伴说邀阵,结伴说同阵,本伙人说本阵,而散伙或分手则说拆阵。梅县方言阵指同伴、伙伴义当从古义军队行列人多、成群结队义演变而来。《孟子滕文公上》: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赵岐注:掌,主也。今梅县客家方言看管房子或看家说掌屋,看门说掌门,看管山林说掌山,放牛、放羊分别说掌牛掌羊。梅县方言掌的看守和放牧义当从古代的职掌、主管义引申而来。

以上多从当今汉语方言的角度关注古今词语的联系,实际上从普通话的角度也可以谈此问题。如《郑伯克段于鄢》中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及颍考叔为颍谷封人中的鄙(指边疆)和封(指疆界),二者的表面意义都与现代汉语中的词义有很大的不同。但是我们如果从现代汉语中为什么有鄙视鄙夷密封封锁封建一封信等这样的词语开始发问,以及这些词语与该文选中的鄙和封有什么关系,那么就把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联系起来了。另外,古代词义存留在现代汉语中的例子也不少,如 就职就业中的就是古义接近、靠近的保留,谢罪的谢是古义道歉的保留,长城的城是古义城墙的保留。至于今天的成语,那就是更多古语古义的表现了,此处不赘。

总而言之,我们在讲授古代汉语时,要注意讲授的对象是当今的学生。多注意学生的语言环境(包括时代环境和区域环境),从与现代汉语有联系的角度来讲授古代汉语,能使学生感觉古代汉语并不遥远和古老,这有助于学生学习古代汉语。

第8篇:古今异义词范文

兼词音义於鲜研究作为兼词,“焉”兼有哪两个字的音和义呢?

我们先看一些字典辞书有关“焉”作兼词的部分解释:《汉语大字典》的解释为“兼有介词‘于’加代词‘此’的语法功能,相当于‘於是’、‘於此’”;《汉语大词典》的解释为“兼有介词加代词的功能,相当于介词‘於’加代词‘此’或‘是’”;《辞源》的解释为“犹言‘於此’”;《辞海》的解释为“犹言‘于此’”;《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为“跟介词‘于’加代词‘是’相当”。这里的“相当”、“相当于”和“犹言”等词语,就清楚地表明了这“焉”字并非“於是”、“於此”、“于此”或“于是”的兼词。我们知道,兼词是兼有两个字的音义的单音节词,它兼有两个字的音,是指兼有前一字的声母和后一字的韵调,显然,它与前一字为双声关系,与后一字为叠韵和同调关系。它兼有两个字的义,并非兼有这两个字的所有意义,而是只兼有每个字的一个意义。上述字典辞书的解释告诉我们,这兼词“焉”兼有的一定是一个介词和一个代词,这介词的声母和“焉”的声母相同,这代词的韵调与“焉”的韵调相同。

从语音上看,由郭锡良的《汉字古音手册》等资料可知,“焉”上古为影母元部,中古为影母仙部开口三等平声山摄;“於”上古为影母鱼部,中古为影母鱼部开口三等平声遇摄;“是”上古为禅母支部,中古为禅母纸部开口三等上声止摄;“此”上古为清母支部,中古为清母纸部开口三等上声止摄;“于”上古为匣母鱼部,中古为云母虞部合口三等平声遇摄。可见,“焉”和“於”的古声母相同――上古和中古都为影母;“焉”和“于”的则不同――“于’上古为匣母,中古为云母。“焉”与“是”和“此”的韵调不同――“焉”上古为元部,中古为仙部开口三等平声山摄,“是”和“此”上古则为支部,中古则为纸部开口三等上声止摄。很明显,“焉”兼有“於”的声母,但没兼有“是”和“此”的韵调,故不是“於是”、“於此”的兼词;“焉”既没兼有“于”的声母,也没兼有“是”和“此”的韵调,更不是“于是”、“于此”的兼词。前面说过,“於”和“焉”上古和中古的声母相同――都为影母,且“於”主要作介词,虽然“于”也作介词,但它的声母上古为匣母,中古为云母,与“焉”的影母不同,因而在“焉”兼有音义的两个字中,第一字理所当然地应为“於”而不是“于”。

由于在现代汉语中,“於”作介词时与“于”读音相同,意义和作用也基本相同,又因为“於”笔画多,故在《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中,“于”成了正体字,“於”则成了异体字。在1955年12月22日《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公布后,为规范用字,“於”原则上不再使用,但我们就不能以此为由,认为在兼词“焉”兼有音义的两个字中,第一字是“于”。其实,“於”和“于”的音不仅古代不同,就是在现代普通话中也有所不同。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於”除与“于”相同的“yú”音外,还有作姓氏时的“yū”音和表示感叹时的“wū”音,“于”却只有一个“yú”音。按《现代汉语词典》异体字是“跟规定的正体字同音同义而写法不同的字”的定义,《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将“於”定为“于”的异体字恐怕还有思考的余地。另一方面,兼词的音和义具有时代性和地域性,它兼有的两个字的音义一定是它产生的那个时代和地域的音和义。因古今语音的巨大变化,我们今天在研究产生于古代的兼词“焉”的语音时,自然要用古音,如果用今音,就会因“焉”和“于”的声母相同而误认为“焉”兼有音义的第一字就是“于”。

在搞清了“焉”兼有的第一字为“於”后,再来看它兼有的第二字。由上可知,这第二字为近指代词,它的韵调应与“焉”的韵调相同――上古为元部,中古为仙部开口三等平声山摄。对这个字的探讨,刘诚、王大年编著的、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10月出版的《语法学》(第1版)很有见地,认为这第二字应为“鲜”。为什么呢?由郭锡良的《汉字古音手册》和丁声树编录、李荣参订的《古今字音对照手册》等书可知,“鲜”上古为心母元部,中古为心母仙部开口三等平声山摄,与“焉”的古韵母相同――上古都为元部,中古都为仙部开口三等山摄;它与“焉”的古声调也相同――中古都为平声,至于它们的上古声调如何,我们现在还不得而知,因为整个上古声调仍在研究之中,至今还无公论,但我们仍能根据“焉”在上古文献中多次兼有“於鲜”音义的情况来断定它们的上古声调无论如何也一定相同。不用说,“焉”兼有“鲜”的韵调。从意义上看,这“鲜”为近指代词“此”或“是”的意思。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乾部》给“鲜”定声时说:“鲜之声又转为斯。”清・阮元给《诗・小雅・蓼莪》“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中的“鲜民”作注说:“古鲜声近斯,遂相通假。‘鲜民’读为‘斯民’。”可见,古代的“鲜”和“斯”近音相通,“鲜”为“斯”的通假字,故这“鲜”有“斯”的词性和意义。关于“斯”,《现代汉语词典》的第①个解释就是“指示代词,这,此,这个,这里。”其实,杨树达在《词诠》中早就有过简洁而又明确的解释,曰:“鲜,此也。”故兼词“焉”兼有音义的第二字应为“鲜”。

兼词“焉”兼有的“於鲜”二字的意义,虽然不会超出介词和代词的意义范围,但在具体的上下文中又会有所不同,不能一概而论,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荀子・劝学》)(2)“古人云:‘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这两例中的“焉”都是“於鲜”的兼词。例1中的“兴焉”即“兴於鲜”,意思相当于“兴于此”,即“在这里兴起”,“於”为介词,表处所,译为“在”,“鲜”为近指代词,代“积土成山”之处,译为“这里”。例2中的“大焉”即“大於鲜”,意思相当于“大于此”,即“比这大”,“於”为介词,表比较,译为“比”,“鲜”为代词,代“过而能改”这件事,译为“这”。

总之,作兼词时,“焉”兼有介词“於”的声母和代词“鲜”的韵调,其意义与“于是”或“于此”相当。现在,我们回答学生“‘焉’为什么不是‘于是’的兼词”等问题就不难了。

参考文献:

[1]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

第9篇:古今异义词范文

摘 要:在古代汉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深入浅出”: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建立古代汉语的知识体系;注重语言的古今差异,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多方面进行比较辨析;必须注重教学过程的通俗性、趣味性、知识性。

关键词 :古代汉语 比较辨析 通俗性 趣味性 知识性

《古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专业课之一,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中国古代文献的能力,但是由于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涉及文字、词汇、语法、音韵等多个方面,理论性较强,再加上高校扩招,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所下降,所以与中文类其他课程相比,不少学生认为古代汉语比较艰涩难懂,学起来枯燥乏味,有的甚至对古代汉语怀有一种恐惧感。要想破除这种恐惧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笔者认为在古代汉语教学中更应该注意“深入浅出”。

“深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入古代汉语的各个方面,让学生尽可能全面地了解古代汉语的基本面貌,建立完整的古代汉语知识体系,通过古今汉语的比较,分析古代汉语的语言现象。而“浅出”则主要表现为必须注重教学过程的通俗性、趣味性、知识性。具体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一、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建立古代汉语的知识体系

根据《古代汉语》的主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分四步走:文字、词汇、音韵、语法。

从文字入手,先过文字关。因为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汉字最初的字形与字意之间有内在的联系,可以说,每一个汉字都是音、形、义三方面的结合体。根据字形所推求出来的经过文献佐证的意义就是汉字的本义。本义是引申义的源头,这对进一步分析引申义,区别假借义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让学生了解“四体二用”,学会根据字形分析字义,是教学的第一步。

其次是词汇关。过了文字关以后,学生可以通过字形分析字义,再以本义为基础,了解词义引申的规律,学会分析直接引申和间接引申,区别假借义,进而对古代汉语的词汇系统有所了解和掌握,这对读懂古代文献至关重要。

第三步是音韵关。假借义与本义和引申义没有关系,假借义是由读音相同或相近字的相互假借而产生的,所以在分析假借义的过程中,要对古代汉语的音韵知识有所了解。

最后是语法关。如果前三步的学习比较顺利的话,在阅读文选时,词汇、音韵等已经不是阅读的障碍,所以对于古代汉语的语法分析就顺理成章了。

二、注重语言的古今差异,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多方面进行比较辨析

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语言也不例外。汉语在几千年的岁月中,无论是文字、词汇还是语法,都发生了许多变化,这些变化要求我们在古代汉语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注意语言的这种古今差异。正如王力先生所说:“我们研究古代汉语,要建立历史观点,要注意语言的时代性和社会性。”“通论的教学最重要的就是讲历史观点,讲古今的不同。”

在古今汉语差异的问题上,难点不在于“同”而在于“异”,不在于“迥别”,而在于“微殊”,从这个原则出发,教师可以很好地把握古代汉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以文选《郑伯克段于鄢》的讲解为例,从上述的原则出发,确定讲解字词的重点在“都、城、国、毙、鄙、完、乘”等古今差异较大的字词上。同时,近义词的辨析“都-国-鄙-邑”和“侵-伐-袭”也可以作为词汇讲解的重点;而语法讲解的重点则在宾语前置句的分析、双宾句的分析以及副词“请”用法的古今差异分析上。

学生对古代汉语的学习不仅有语言文字的障碍,同时文化变迁也给他们带来一定的困难。要想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笔者认为,最理想的方法就是比较。比较的方法是语言学习和研究的基本方法,通过比较,可以凸显事物的本质特征,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为了便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提高教学效果,很多问题的讲解都可以采用比较的教学方法。

首先,教师可以将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进行比较。

语言是有继承性的,现代汉语的语法、词汇和修辞手段都是从古代文学语言里继承和发展来的,所以,在古代汉语的教学中可以将古今汉语中一些相关的语言现象进行比较,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认识,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以判断句的讲解为例,在教学的过程中,列举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判断句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古代汉语判断句的特点:没有判断系词,通过相应的句式来表达判断。接着分析古代汉语“是”的用法:在先秦汉语中,“是”最常使用的情况是近指代词,很少被用作判断系词。

其次,教师可以将古代汉语中相关的语言事实进行比较。

在古代汉语的教学过程中,把相似或相关的语言事实进行比较,有助于求同存异,加深理解。例如“偷、窃、贼”,这三个字的含义同中有异,要想分辨清楚就要仔细比较。先找出使用这些词语的句子,分析其含义和用法:

《荀子》:“故人无师无法而智则为盗,勇则为贼。”用智谋的是“盗”,用武力的是“贼”,都是名词。

《左传》:“(灵公)使鉏麑贼之。”这里的“贼”用作动词,“杀”的意思。

《左传》:“亡不越竟,反不讨贼。”这里的“贼”用作名词,“谋反之人,大逆不道之人”。

《荀子》:“盗名不如盗货。”这里的“盗”,用作动词,“偷窃”。

《庄子》:“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这里的“窃”用作动词,“偷窃”。

通过分析,得出结论,“盗”“贼”既可用作动词,又可用作名词,作名词时,“盗”是“小偷”,“贼”是“强盗”;作动词时,“盗”是“偷窃”,“贼”是“杀人”。“窃”只能作动词,表示“偷东西”,与“盗”同义,但是“窃”不能作名词,“盗”可以用作名词。

最后,对于学术界有分歧的知识点,我们也可以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讲解《鞌之战》,王力《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第一册31页注释“而矢贯余手及肘”为“箭射进我的手,一直贯穿到肘”,将“及”理解为“动词”。但有的学者认为这里的“及”应当做连词“和”理解。面对这种意见分歧,在授课之前,请学生课下调查比较,判断这两种说法孰是孰非?这种做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很快在第二节课他们得到了正确合理的答案:根据《史记·齐太公世家》中“我始入再伤”一句,“再”为“两次”,一伤在手,一伤在肘,所以文选中的“及”应为连词,翻译作“和”。

三、结合通俗易懂的实例,注重教学过程的通俗性

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列举通俗易懂的实例进行讲解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文选《郑伯克段于鄢》中“请”的用法为例,“请”字后带动词在古代汉语里有两种用法:一种跟现代汉语的用法相同,表示请对方做什么事情;第二种用法是表示请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件事。第二种用法在古汉语里比较常见,而在现代汉语里却不太常用,但是在现代汉语的某些常用词语中还保存着,比如我们常说“请问”,意思是请对方允许自己询问某个问题。而“请降”的意思是请对方允许自己投降。

再比如我们常对他人说的“有何见教”“请勿见怪”“见笑了”等等,其中的“见”一概不宜解作“看见”,因为这些说法保留了“见”字的古代用法,是个指代性副词。它用在及物动词前面作状语,同时又具有指代作用,“见教”即“教我”,“见怪”即“怪我”,“见笑”即“笑我”。结合这样的实例,李密《陈情表》“生孩六月,慈父见背”句中“见”字的用法就迎刃而解了。还有古代一些表示谦敬的副词,如“惠”“鄙”等,都可以引用通俗的实例来讲解。

四、寓教于乐,充分运用多媒体,注重教学过程的趣味性

在教学过程中,列举有趣的实例,帮助学生消化所学的知识既可以让学生印象深刻,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讲解句读的作用,可以列举有趣的例子,古时候一个地主跟西席签订的协议,因为没有句读,所以地主的理解是:“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一碟青菜足矣。”而西席却在协议上添了两个句读,就变成了:“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一碟青菜足矣。”同样的文字,只因为句读的不同,意思可以相差甚远,可见句读在阅读古籍时的重要性。

在课堂教学中引用多媒体,根据授课内容制作课件和相关音频、视频,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比如,先秦文选中经常出现“鼎”“爵”“豆”“鬲”等器物名称,尽管对其进行字形分析,都是采用象形造字的方法,但是学生往往对这些器物缺乏直观的了解,如果直接展示这些器物的精美图片,这些器物的形制、大小、功用就一目了然了。再如古人对五音的称呼“宫、商、角、徵、羽”,单靠语言的描述,是无法让学生认识和体会的,但是如果直接诉诸听觉,那这些枯燥无味的字眼就变成了灵动的音符,学生的兴趣也大大提高,教学效果自然也比教师一味讲解好得多。

五、用中国古代文化感染学生,注重教学过程的知识性

古代汉语的教学离不开字词解释和语言现象分析,但是它并不是孤立的,它与中国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将古代汉语和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在讲授文选时有必要结合古代礼制、风俗、宗教等多方面的文化知识来教学,融合古今民俗于字词分析之中,达到开拓学生知识视野,增加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如《左传·鞌之战》:“邴夏御齐侯,逢丑父为右。晋解张御卻克,郑丘缓为右。”其中“邴夏”“齐侯”和“逢丑父”的位置,“解张”与“卻克”“郑丘缓”的位置,牵涉到古代文化习俗,利用多媒体展示秦兵马俑一号、二号铜车马图,就能很形象地说明古代一般载人车辆、战车的人员配置。教师介绍,古代车战,一般是尊者居左,御者居中,车右为孔武有力之人,手持类似戟这样比较长的兵器,起到驱逐近前敌人的作用,因为主帅的战车之上要安放战鼓,指挥作战,所以主帅居中。有了这样的认识,自然就能理解《左传·鞌之战》后面所出现的文句:“韩厥梦子舆谓己曰:‘旦辟左右。’故中御而从齐侯。”因为韩厥为军中司马,本应位于战车的左侧,因其父托梦示警,故而居中驾车。

总而言之,“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在古代汉语的教学中,每位教师都应当以教学原则为指导,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方法上不断创新,灵活变动,力求“深入浅出”。

参考文献:

[1]王力.古代汉语[M].中华书局,1999.

[2]王力.王力文集[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

[3]郭锡良,唐作藩,九盈等.古代汉语[M].天津教育出版社,1998.

[4]罗常培.语言与文化[M].北京出版社,2004.

[5]刘乃叔.古代汉语教学观念更新的思考[J].吉林教育科学,1998,(06).

精选范文推荐